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面抗日战场

正面抗日战场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659)这一段始终传不上来,终于明白,可能又是有个敏感词。中间有一个词本来很正常的,大概是被系统当成了少儿不宜语言,最后将该段拆分为二,又去掉这个词后,才传上来。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何应钦对秦萧二人坦言,自己到北平来,并无任何夺权之念,只要宋哲元能在这里挡住日本人,完全可依照出发前拟定的原则,建立政委会,推宋哲元为首。
事到如今,萧振瀛也只有实话实说了,他告诉何应钦,自己“主公”的要求还不仅限于此。
何应钦吃了一惊,那他还要什么?
希望能够让我们掌控津冀(天津和河北)。
何应钦愣住了。
原来这才是全部症结所在,宋哲元不光是怕他何某人抢权,还要进一步把别人的地盘都收入自己囊中。
太过分了吧。
随何应钦一同北来的陈仪马上问萧振瀛,外界说日本人也支持宋哲元在华北当头,那他是不是真的跟日方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
萧振瀛矢口否认有这样的事。他说,自己一直盯着,绝对不会允许29军内出现这样的情况。
同时表明自己的心迹:我萧某出自东北,与日本人势不两立。如果我整天想的不是挽救华北,收复家乡(东四省),以后还怎么好意思回去见父老儿孙?
说着说着,他还流了眼泪,把自己的信誉抬了出来:“蒋委员长”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在“拥宋主冀”的整个过程中,萧振瀛的心理确实是极其复杂的。
站在他的立场和角度,倘若华北一定要有一个人出来做头,你不可能要求他去拥护“宋阎韩商”中除宋以外的任何一位,其中也包括与29军完全没有瓜葛的阎锡山。同样,如果要选一支部队出来控制华北,他也当仁不让地会把29军推上去,就像当初东奔西跑,费尽周折去老蒋、张学良那里做说客一样,一切都是为了29军。
在他看来,29军是其事业所系。某种程度上,包括他和秦德纯在内的29军高层,对宋哲元来谋取29军利益的最大化的做法,当时都是赞成,或至少是默认的。
可是在“逆取到手”后,又决不能做汉奸,不仅不能做,还要把抵御日本人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
萧振瀛曾经从29军的角度出发,对人进行剖析:如果你真躺到日本人的怀里去,那是要遗臭万年的,子孙后代都要跟着挨骂,而且一旦做了汉奸,别以为日子好过,事实上会更加难过。
为什么呢?
日本人会看不起你,认为你贱,可以“任意狎侮”,到时你将穷于应付,里外不是人。
所以只可表面应付,决不能真当汉奸。
对于“中央”,我们在“自治”之前当然要跟他斗,但如果他把你要的都给了你,就不能再窝里斗了。因为只有背靠“中央”这棵大树,我们才有真正的实力对日本人做到寸不不让。
萧振瀛的这一谋略,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与其叫真汉奸出来卖国,莫不如29军出头控制冀察”。
倒过来理解,就是29军控制冀察后,一定不会做“真汉奸”,也一定不会卖国。
何应钦听罢点了点头,好吧,这件事我请示了再给你们回音。
把事情给老蒋一说,后者半天没吭气。
(65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上面这个就能传了,好歹被我研究出来了。汗。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把津冀都交给29军,宋哲元就成了华北绝对的number one,在“宋阎韩商”中独占鳌头,到时候他如果真要跟中央对着干,是完全有资本的。
不行。
何应钦劝他,现在大敌当前,必须先使内部一致,然后才谈得上对外。现在授大权于宋,实际上也是把华北责任交给了对方,而且萧振瀛也当着面承诺了:既受国恩,当以死报。
用现代语言形容,这就叫责任与义务相匹配。
老蒋甚费思量。
此前中央军在南京附近举行的军事演习,并不完全是演戏给华北巨头和日本人看,借机检验宁沪杭国防工事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两年了,那里搞得怎么样呢。
检验的结果是并不让老蒋满意。
工事是弄得大致有个模样了,可是如果拿长城抗战时的标准来看,还是顶不住日军的炮弹,而且看起来跟我们自己的防御武器还不怎么太匹配。
这时候,原先在蒋唐战争中和老蒋作对的唐生智、蒋百里都已投在他麾下,唐蒋虽不以实际战阵见长,但一个出身保定军校第一期,另一个是保定军校校长,师生二人在宏观战略上都要较当时的一般战将为高。
老蒋请蒋百里帮他制订第一期国防计划,派唐生智去组织演习和继续构筑工事,并让后者注意改进,以免工事到时“分歧不能实用”。至于朱培德,则集中精力抓整军备战。
显然,各方面的军事准备都还欠着火候。此时要是耐不住性子,最大的可能就是前功尽弃。
老蒋叹了口气,终于下定决心:也罢,退而求其次,就照你说的办——商震可以安排他辞职,到河南去,把河北让给宋哲元。
何应钦回来把方案跟萧振瀛一讲,后者一转述,宋哲元也不是个糊涂蛋,知道这已是中央所能作出的最大让步,马上点了头,答应下来。
他让萧振瀛去问一下日本人,这个方案行不行,算不算“自治”成功了。
萧振瀛拿着方案来到天津,问多田骏与土肥原能不能就此收手。
看了方案,土肥原却还不愿意善罢甘休,仍想提出更多苛刻的要求。但这时候他收到了东京发来的训令。
广田告诉他,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政委会就是咱们费尽工夫想要的那个华北自治机构,同时英美都在那里瞪着眼睛看,还是见好就收吧。
想到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土肥原这才点了头。
把一切都交托出去,何应钦在华北已无事可做,真正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只能打道回府了。
临行送别的那一天,宋哲元终于出现了,两人见面客套了两句后,彼此就再也无话可说。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一切已尽在不言之中。
(66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成立政委会的风声一传出来,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华北各界舆论的强烈反对,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一个星期之后,北平又经历了同样规模的示威游行,使得这个半独立政权的“开张之喜”不得不一再延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18日,政委会正式宣告成立。从此,华北又恢复到了以前地方派系拥兵自守的局面,只是姓张的换成了姓宋的而已。
对于政委会,中日双方有不同的解释。中方始终认为它是自己任命的地方机构,还是属于中央的,最主要的是,当初坚持的保住华北领土主权的最低限度总算是达到了。
但是老蒋仍然忧心忡忡,这种担心甚至超过了张学良主政华北时期。
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宋还是张,他们所控制的华北,就实质而言,都是半独立的地方政权,但张学良身负国仇家恨,倒向日本人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而且他跟老蒋的亲密程度,也是宋哲元所不能比的。仅此一点,就能让老蒋放心。
这个宋哲元可不一样,那是一个根本拉不住线的风筝。你下命令让他南下,他可以动都不动,“拒绝内调”,且“不肯相商”,到了后来,竟然采取了联日制蒋,通过日本人的力量来向中央要地盘索权力的办法,乃至形成华北唯他一家独大的局面。
成立政委会,让华北“倒退”到部分自治,已是老蒋对日本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或者用黄郛的话来说,是扔给海上之鲨的最大也是最后一块糖包。这是底线,越过这条底线,“和平”就到了“完全绝望时期”,“牺牲”就到了“最后关头”,到那时,不想打也得打了。
一定得在29军高层中找一位可靠之人。
这时候的宋哲元,已经完成了从武人到政客的转型,他要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可是打了这么多年仗,实际并没有什么从政的经验和能力,连句见水平的场面话也说不利索。他跟日本人打交道,主要靠的还是秦德纯和萧振瀛。
秦萧二人,又以萧振瀛计高一筹。同时后者因使29军进入北平以及“拥宋主冀”之功,再次得到了宋哲元和其它“团体”成员的信任。实际上,此时他在29军中的影响力已仅次于宋哲元,居于张自忠等诸人之上。
显然,在仅仅靠宋哲元“维持”把握不大,秦德纯又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萧振瀛正是老蒋需要的那个人。
“国士报之”话犹在耳,现在是真正需要你“报答”的时候了。
在政委会成立前一个星期,老蒋除任命宋哲元为河北省政府 外,特授萧振瀛以天津巿长一职。
与这个委任状一起的,还有老蒋专门让人送来的一封信。
信中,他称萧振瀛为“兄”。信的内容洋洋洒洒有好几千字,但概括起来,托“兄”的就两件事:
其一,不要让29军掉转枪口反我(“全军动向,关乎大局”);
其二,要29军全力以赴对日(“谓努力与日周旋,在维护主权之下,为我国备战尽力争取时间”)。
在这封私密信件中,老蒋还没忘记借宋哲元来敲打几句:宋哲元不听我的话,反而热衷于跟日本人联系,因此“实甚堪忧”。
那意思,你可不能跟着他学,而是要把这种不好的倾向帮我扭转过来。
(66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萧振瀛在回复中一边辩解,说宋哲元这次谋取“自治”完全是被汪精卫逼的,属于万不得已,绝对不是冲着你老蒋来的,所以你千万不要生气,一边发誓,我们29军都是爱国之士,虽然知道“来日方艰”,但今后一定会用生命来维护部队的荣誉,以便“永葆忠贞”。
“永葆忠贞”,可不是说说这么容易,那是要用行动来证明的。
最重要的是你得在华北顶住日本人,不能让它像“满洲国”一样滑到“完全自治”里面去。
萧振瀛把前前后后跟日本人打交道的经过重新过了一下电,终于捉摸出了一个道道,叫做:以经济对经济,以口号对口号,以苦撑抢时间。
说的更形象一点,就是:不说硬话,不做软事。
话,不妨软一点,事,却要硬一些。具体来说,就是对日本人说一套,做一套,不把他当人看。
那这位要说了,日本人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把他们逼急了,真动起刀枪来怎么办?
实在没有办法,那咱就跟他比划好了,不管成败,总能得个抗日英雄的美名,难道不好吗。再说,29军现在据有河北平津,部队可以继续扩充,变得兵强马壮,真动起手来,怎么就知道一定顶不住呢?
以萧氏之能,在当时实是应付日本人的最佳人选。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黄郛之后,正是由于他在华北巧于运作,我们终于又可以拖上一年半载了。
甫一上阵,就先打经济战。
土肥原提出来要修路开矿,还要合作成立天津电力公司。
名字很好听,叫做经济提携。
萧振瀛就笑着说,老朋友,你是不是又想跟我搞“经济合作”呢。
土肥原说那当然,我们之间什么交情,我一定要帮你。
萧振瀛说,既然是合作,那就得平等。提携提携,是你伸手把我提上去,我们怎么可能平等呢。
看来时机还不成熟,等我够上你能“提”我的资格再说吧。
土肥原当然不能让他就这么跑掉,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他问萧振瀛:你知道我的身份吗?
萧振瀛哑然失笑,咱们这么要好,我连这个还会不知道吗。
土肥原却一点笑意没有,反而做一脸深沉状:不,你不知道,或者说不完全知道。
我就是传说中日本武士——
的后代。
萧振瀛饶有兴致:哦,不错。
土肥原来劲了。
我们大日本武士有一个规矩。
那就是:一旦失败将切腹自杀。
现在你不肯答应我的条件,我就没有办法回去交代,只有履行武士道精神,朝自己肚子上划十字了。
萧振瀛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土兄,其实一直以来,我也有一个愿望。
什么愿望呢?
我立志要成为一个中国的武士,而我们中国武士的精神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说着话,萧振瀛刷地从身上拔出手枪,大叫道:要是我接受了你的条件,我就失败了,只有自杀一途。
土肥原没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的话,倒反而愣住了,赶紧劝萧振瀛把枪放下。
这回轮到萧振瀛来劲了。
(66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为什么要放呢?不能放。
你不让我自杀,那咱们就来“他杀”。你开枪打我,我也开枪打你。记住,你的枪法一定要准一些才好。
现在我来数数,一,二,三……
土肥原魂飞魄散,忙陪不是,打圆场:事情不致如此,不致如此,我们可以慢慢再商量。
可以“慢慢商量”就好,萧振瀛收回了枪。
接下来他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动作,又把土肥原给彻底雷倒了。
萧振瀛哭了,而且还是大哭。
搂住土肥原,眼泪鼻涕擦了他一身——
土兄,你怎知道萧某之苦楚哦。
“商量”条件,变成了萧振瀛漫无边际,滔滔不绝的“诉苦会”。
此后,只要土肥原一提到他的那些条件,萧振瀛二话不说,就是大哭,哭得昏天黑地,哭得鬼愁神悲,哭得对面的土肥原呆若木鸡。
当时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萧振瀛在这里套用的是“三国故事”,刘皇叔曾经用过的那一招。
大家看三国,可能觉得刘备很窝囊,什么都不会,文不能提笔,武不能上阵,就会哭。
可你知道吗,人家那江山就是哭出来的。不会哭,或不肯哭的能人多了,最后却都心甘情愿,排着队跟他干,而且一个比一个忠心,你还能再小看这一哭吗。
正是: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想做强人就得去多流眼泪。
土肥原作为“中国通”,哪能不知道这点典故,可知道又能如何,你还能当着面指责这位悲中从来的“老朋友”是假哭不成?
其实萧振瀛心里明镜似的,想发财也不能找日本人帮忙,等到路修成了,矿开好了,电送来了,华北这地儿也就变成他家的了。
要搞经济,我自己来。
苛捐杂税多,那就减免掉,一下子推出74项豁免捐税条款。
要帮城里人致富,那就办皇会(一种大型祭祀活动,类似于现在的文化招商,地方乡绅和商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要让乡下人有好收成,那就把农田水利都兴修起来。
反正就是不能让你们日本人从中搀和。
这是明争,还有暗斗。
河北是产棉大省,原料既供应国内,也供应日本。
日本人就打起来了垄断收购市场的主意,想借此压低棉花价格。
你想得倒美。
萧振瀛献计,让宋哲元给棉农发放货款,让他们撑着:你不抬高收购价,我就不卖给你!
几下子一来,日本人就吃不住劲了,他那棉纺织厂总得开机生产啊。
除了掏钱服输,再无二话。
见私下搞不定萧振瀛,土肥原就提出来进行正式谈判。因为29军派出的谈判代表是秦德纯,他觉得这个胜算大。
的确,由于在“秦土协定”中失了手,秦德纯心理阴影很大,非常害怕上谈判桌。
萧振瀛说,你别怕,我给你撑着,保险没事。
谈着谈着,谈不下去了,或是土肥原强迫秦德纯接受他的要求,或是秦德纯一时找不到什么好词进行回绝,这时候就轮到萧振瀛上了。
(66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他一上来,不说别的,就是对“老朋友”土肥原的响应——没错,讲得好,十分的好。
究竟好在哪?
谁知道去!
可我就是爱听,而且“拥护”。
萧振瀛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反正我又不是正式的谈判代表,怎么胡说都行,就当消遣消遣你吧。
等他废话完了,秦德纯也休息够了,接茬再上,给土肥原打疲劳战。
此即以口号对口号。实际上就是秦萧二人唱双簧,一硬一软,一拍一档,把土肥原弄得云里雾里,搞不清对方的真实状况和态度,而萧振瀛也就达到了“相敷衍拖拉之”的目的。
这种谈判多了,原来胖墩墩的土肥原就真的有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的危险了。
秦德纯有些担心。他对萧振瀛说,你老是用这种法子骗这家伙,时间长了,恐怕不是办法(“势难持久”)。日本人到时要是真的“图穷匕首现”,那可怎么办。
萧振瀛笑了笑,既然要“以苦撑抢时间”,就得如此,反正撑得一日是一日,抢得一时算一时,我们就这么给他拖着。
你还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招,就指着它为国家作贡献呢。
事实证明,秦德纯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日本人的“匕首”终于出现了,不过主人不是土肥原,而是另有其人。
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通知秦德纯,板垣征四郎将来天津,到时要与宋哲元和萧振瀛见个面。
如今的板垣早已今非昔比。当年这哥们由于在天津搞“地下工作”没有成绩,结果挂了一个“参谋本部特派员”的虚衔,跑到国外去转了两圈。没想到重回关东军司令部后却否极泰来,竟然无功受禄,接替回国的冈村宁次,当上了关东军副参谋长。
看来“九一八”的光环还真能受用一辈子啊。
自己的老伙伴土肥原在“华北工作”中取得成绩,终于实现了“冀鲁自治”,板垣为之欢欣鼓舞,现在遇到坎过不去,他又开始着急起来。
要不,还是我亲自来试试。
连关东军副参谋长都出动了,宋哲元免不了有些紧张,赶紧向身边的“军师”讨计。
萧振瀛很镇定。
不用慌,板垣这家伙估计还是来探路的(“将有异动而需判断也”),他屁股后面绝不会真的跟来一大群鬼子兵。
他的对策是,先让“主公”宋哲元亲自跟板垣接触,摸清对方的路数再说(“听其言,测其意”)。
板垣来了。
先请他吃饭。吃完饭,按照事先的约定,秦萧一抹嘴,双双撤场。
屋里就剩下了宋哲元和板垣两个人。
板垣君,有什么心里话,你就照直对我说吧,反正也没外人,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板垣一路上想了很多的歪点子,翻来覆去考虑怎么把“那话儿”表达出来,想得脑袋都疼了。他根本没想到宋哲元会如此爽快,这么痛痛快快地就急着要跟自己“交心”了。
那我还有什么可以隐瞒的?
(66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冀鲁自治”——应为“冀省自治”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当下,板垣就来了个竹筒倒豆子,把要华北完全独立,以及举兵反蒋这些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宋哲元。
宋哲元听完后却未做任何表示。
天太晚了,早点将息吧。我们明天再聊。
毫无疑问,板垣做了一晚的好梦。
第二天,萧振瀛来了,也请板垣吃饭。
呵呵,这好事,那真是一桩接着一桩,嘴巴都没有闲着的时候。
板垣所不知道的是,他马上就要开始做恶梦了。
“厚黑教主”李宗吾在“偏锋诡道”中言,厚黑之法,当以厚在前,黑则继之,如此可尽收全功。萧振瀛若在川中,真可继教主之衣钵矣。
他给宋哲元安排的角色就是“厚”,厚着脸皮把对方的心里话都掏出来,然后厚着脸皮装聋作哑,就当没听见一样。
现在板垣的所思所想,都已看得清清楚楚,接下来萧振瀛就要自己扮演“黑”,给板垣拍拍惊堂木,看他会如何反应(“听其言,观其意”)。
酒席宴前,照中国人的规矩,萧振瀛请对方首先来说道说道。板垣这个“中国通”自然也要入乡随俗,假意推辞一番。
好,你既然假客气,那客随主便,我就先说吧。
萧振瀛话一出口,板垣就呆住了。
他说的是:日本长久不了。
要是在公开场合,板垣没准就得跳起来:你敢如此冒犯我们大日本帝国,疯了不成。
可这是在人家家里,他是客人,板垣就是再有气,也只能放在肚子里,还得装作很认真很谦虚的样子继续听对方编排下去。
萧振瀛胸有成竹: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中日两国,要是真正平等合作,双雄出击,全世界都不在我们话下。
可是你们日本想不到这么远,真是太可惜了。我知道你们的想法,就是想打中国的主意,然而这是“舍远图而近私利”。试问,中国就这么好弄吗?非也。
说到这里的时候,萧振瀛的眼睛逼视着板垣的眼睛,那意思,精彩地方就要到了,快鼓掌啊。
板垣很无奈,只好强装笑脸,点了点头,算是认同。
萧振瀛继续发挥,开始上猛药了。
“贵国”嘴上说得是好听,今天亲善,明天合作,可事实如何呢?
“今日掠一城,明日削一地”!
告诉你板垣君,这样做很危险啊。
你还千万别听错了,我说的不是我们危险,而是你们危险。
我们中国“巍巍大国”,有四万万人,地方又这么大,进可攻,退可守,“岂容轻侮”。所以我们一点都不危险,还安全得很。
萧振瀛瞄了一眼板垣,这兄弟仍在强作镇定,但脸上的某几根筋已经一跳一跳的了。
我还没说完呢——
不仅如此,苏联还在边上虎视眈眈。我们争来夺去,他“必收渔人之利”,到时候,啧啧,你们日本真可怜哪。
我相信,现在有一句话足可以概括板垣的心情,那就是:出离愤怒。
敢情我们日本就这么软蛋,给你和苏联老毛子两个如此扯吧扯吧当点心是吧?
没等板垣发作,萧振瀛却话锋一转,又描绘起了另外一个“远景”:中日如果能“真正”合作会怎么样。
(665)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plapla87 回复日期:2010-05-26 08:49:22
"你还能当着面指责这位悲中从来的“老朋友”是假哭不成"

—————————————————————————————

这里应该是"悲从中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捉虫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按照“山人”的估计,欧洲战场肯定要打起来,而且我告诉你,很快,“不出三年”。那些洋鬼子们一打,苏联能不参战吗?
那时节就热闹了,等他们“疲惫不堪之时”,我们就来个合作。往北边,你打西伯利亚,我打贝加尔湖,然后会师乌拉山,把个苏联像蛋糕一样分分掉。往南边,你打菲律宾,我打缅甸,“解放亚洲被殖民各地”。
你看,这样多好,你可以继续做你称霸全球的美梦,“执世界牛耳”,而我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你的忙,岂不爽哉。
一番海阔天空,无远弗届的老牛吹下来,把个板垣吹得一愣一愣的,都晕了。
其实萧振瀛不过是再次复制了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片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
那所谓天下,不过是我们两个操持操持的。
板垣当然不会上当,在他眼里,中国包括华北,仅仅是他砧板上的一块肉,怎么可能跟你一道来“煮酒”呢。
但是表面上,他还得做出“亲善”的样子,不能当着面就说出“一块肉”之类的话。
板垣能做的,就是言不由衷地称赞:“萧先生立论精僻”。
坐了半天,板垣一无所得,只能在下面乖乖地当学生,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了。
该他讲了。
本来是想说“华北独立”的,但被萧振瀛在前面一堵,不得不硬生生地从喉咙里倒咽回去。
那就说说反蒋的那些事吧。
可是看萧振瀛那架势,还不能正大光明地说出来。板垣只得换了一种小心翼翼的口气,反过来问萧振瀛:你们的“蒋委员长”在中国的地位如何?
萧振瀛毫不犹豫,斩钉截铁:他是“领袖”,是“核心”!
板垣再也无话可说了。
他的气势已经完全被对方压住,纵使吃了败仗,也还得向对方敬酒,说上两句“萧先生气壮山河”的话。
“萧先生气壮山河”的结果,就是把“板先生”给气跑了。
领导总是更有水平,大家一向都这么认为,可是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
板垣还不如土肥原呢。
虽然都是靠嘴吃饭,但板垣和土肥原这两师兄弟证明都不是萧振瀛的对手,从他身上也讨不着半点便宜,这使恨不得华北一步变天的日本政府更加浮躁起来。
此时的东京上空,除了浮躁,还写满了另外两个字,叫做:杀气。
一个“相泽事件”,虽然只摘了永田一颗脑袋,却把广大的皇道派都唤醒了:只有杀光那些居庙堂之高的昏庸之辈,我们皇道派才有出头之日。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26日,21名尉级军官分别率领第1师团(东京师团)、近卫师团所属联队的1474名士兵,向首相府等元老重臣居住的官邸扑去。
应该指出的是,这既非演习,也非演戏,而是赤裸裸的造反。
除了天皇,他们准备将高官们杀得一个不剩。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二二六”兵变。
(666)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在这场令人震惊的兵变中,首相冈田命大,被人藏进密室,留得一条小命。
等他抖抖索索地爬出来一看:万幸!
都死了。
那什么内大臣啊,藏相啊,教育总监啊,都被打成了筛子,并砍下脑壳作为纪念。
陆相倒是被叛军留了下来。原因是林铣十郎已因“相泽事件”责任问题而辞职,现在的陆相是川岛义之(陆大第20期),不是皇道派的主要目标。
叛军把川岛抓住,训了他一顿,然后让他进皇宫去报告天皇:天亮了,我们帮你把奸臣都给干掉了。
裕仁一听吓坏了,也急坏了,这下子再也不能装作不理国政了。他赶紧让川岛去告诉叛军,让士兵速归营房,别再闹了。
这些当兵的却已经欲罢不能。你想啊,既然是近卫师团,平时是难得有仗打的,整天价就是那样规规矩矩,实际上是傻呆呆地坐在军营里,哪里想过,有朝一日可以放心大胆地出去杀人,而且杀的还都是一顶一的大人物。
我的妈呀,实在是太剌激了。
川岛说,天皇有令,让你们回家去。
他们把眼一瞪;这是假命令,我们才不听呢。
天皇的命令也不灵了。一时间,裕仁感到自己陷入了困境。照这个样子,这帮鸟人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啊。
据时任侍从武官长的本庄繁回忆,当时的裕仁惶惶不安,每隔半小时就要把他喊过去,问问外面情况怎么样了,叛军是不是打过来了。
现在怎么办呢?
只有先稳住对方再说。
陆相川岛写了封告示,告诉叛军,天皇已经知道你们的想法了,你们这么“清君侧”是为国家着想,是正义的(“承认诸子之行动”)。
趁着叛军神魂颠倒,又以东京警备司令部的名义,发布戒严令。
戒严自然不是冲着叛军去的,而是冲着莫虚有的“赤色分子”去的。
叛军本来就是一群无头苍蝇,除了知道杀人和做大官,什么都不懂,还真的傻乎乎地跑到警备司令部给他们划定的“戒严区”站岗去了。
本来东京城外还有大批援军,但听到城里秩序居然还挺好,就迟疑着没进来,正好被奉调赶到的政府军部队拦住。
2天后,在获知一切准备就绪后,裕仁天皇突然向参谋次长杉山元下令:坚决镇压。
到此时,这个日本皇帝才真正剥除了他先前“无为而治”的面纱,显示出其凶悍强势的一面。
叛军这才知道上了天皇的大当,可是已经晚了。
在被四面围困的情况下,一些军官提出,要不我们自己抹脖子行不行。
裕仁说,不行。
他的目的已不止是清除两个叛军头目了。
事后对“二二六”兵变的审判,实际上已不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审判,因为有判无审——不准公开,不准辩护,不得上诉,就是要你死。
在这次兵变中,据说每个参与士兵怀里都放一本书,叫做《日本改造法案》。
书的作者叫做北一辉,皇道派把他当作“精神教父”一样加以推崇。
在被判处死刑的十九人中,北一辉赫然在列。
(66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在杀人之后,又抓人。
皇道派的两个老大——荒木和真崎尽管都已不在大任之上,只是弄个军事参议官当当,但仍然被追究责任。荒木连参议官都没得做了,真崎更好,还被关进了大牢。
除此之外,一帮“废物点心”也跟着倒了血霉:“原陆相”川岛、“原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原侍从武官长”本庄繁都被扫地出门,当垃圾一样编入了预备役。
站起来一看,场上又清洁溜溜了。
还好,天可怜见,除侥幸活命的冈田因咎辞职外(估计他也不敢再干了),总算给天皇留下两打工的:西园寺和外相广田。
西园寺的命是真硬。每回暗杀啦,兵变啦,都说要干掉他,可每回又都干不掉,这人真成精了,老妖精的精。
让西园寺再拿一份内阁名单上来吧。
西园寺本来是想提近卫文磨的,可这小子眼见得流了这么多血,哪里还敢上来,赶紧推托说自己身体不好,贵体欠恙,无论如何不肯上当。
那就让广田干吧,反正也就剩他一个了。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三月五日,广田奉命组阁。
要组阁,必须弄一个陆相出来。广田选中的是寺内寿一(陆大21期)。
可是参谋本部却不放人,寺内自己也提出:过来可以,但我们以后得有所作为,必须“全军一致”,再也不能“妥协后退”了。
广田急着要组班子,哪里敢跟参谋本部犟嘴,连忙抛出两个“积极”的政策口号:庶政一新、高度国防,以示对寺内的响应,这才把对方招了过来。
广田内阁看看一帮子人,其实大权都操控在寺内一人之手,故又称“寺内内阁”。
寺内一上任就开始进行“肃军”。
所谓“肃军”,最引人注目的政策有两项。
一为重新恢复现役陆相制,也就是说以后陆相的位置,不准用什么预备役的来充数了,要用,就得用现役的,而要用现役军官,就必须从参谋本部中派。
至于派不派,都在我一句话,我要不派,对不起,内阁你就等着倒台吧。
二为建立准战时体制,把那些“大陆派”、“中国通”统统派到陆军部和参谋本部中来。
这帮人大家也知道了,都是些做梦都想着如何把中国一口吞到肚子里去的家伙。
看到“华北工作”停那里了,马上走马换将,改个方子试试手气。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3月7日,土肥原奉调回国,继任者是原热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
早在热河开展“内蒙工作”的时候,松室就是一个以华治华的行家里手。移师华北之后,他又把这一经验照搬了过来,并利用中方的内部矛盾,全部打上了“反间计”的标签。
随着他的到来,第三波“华北自治”高潮席卷而至。
它的核心就是:离间蒋宋,使中国出现新的南北分治。
这其实是土肥原和板垣怂恿宋哲元反蒋的继续。
(66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在萧振瀛的坚持下,宋哲元在“反蒋”这个问题上一直还是把持得住的,特别是从板垣那里,他也了解到这其实是日方为了使“华北独立”所制定的一个分化策略。但知道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宋哲元“反蒋”的心思缘出于29军的扩军。
要扩军,就得有军费。
打一报告到南京,要求增加编制和军费。
当时29军下面共有张冯刘赵4个步兵师,另加骑兵1师2旅,在编制上已经超得不能再超了,别说地方部队,就算是中央军,也没这么多的。
再看军费,29军已升到甲种军。这么说吧,如果丙种军一年能拿到10万,乙种军就可以拿到15万,而甲种军则可以获得20万。到顶了。
很显然,报告是很难pass的——如果这样的报告都能通过,其他人还要不要过了。
通不过是吧,宋哲元二话不说,发个命令,把华北的关税、盐税、统税,还有铁路邮电,原本要缴中央的钱,统统截留下来。
干什么?
做我的军费。
真是无法无天了,但你还就拿他没辙。
何应钦只好把29军驻南京的代表约过来,让他去做做宋哲元的工作:扩充军队可以商量,经费不够可以研究,但随随便便截留国家税收就不好了。
事情一直闹到老蒋那里。
老蒋也没有其它办法,便把那个南京代表喊过去,告诉他:宋哲元在华北替中央守着江山,这个我心里有数。他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因此这种做法(指截留税款)我是可以谅解的。扩军和经费的事,可以商量着办,中央会全力支持。
有这句话,宋哲元便又派张樾亭到南京“具体商量”。
何应钦已经看过29军的扩军计划,上面说要扩编8个团。
既然老蒋都同意了,他便准备点头。
可是张樾亭说:且慢。
现在价涨了,不是8个团,而是8个团和8个旅。
何应钦的嘴巴张着,好半天合不拢。
才多大一会啊,怎么涨上来这么多。
张樾亭按照宋哲元的交待,给他算起了帐:29军原来有4个师,不足4万人,就算再加8个团,每个团满找满算2千人,总共6万人不到。
这点人够用吗?
关东军你知道有多少,他们能开进山海关的,少说点也有3个军,一个军算4万人,那也有12万。
咱们先不说武器装备了,光人数就差了一半,怎么打啊。
我们现在要再弄8个保安旅,3万多人,这样加起来,也才10万人,跟人家还差着2万哩。
这张樾亭可真会说话,弄来弄去,倒好象还便宜了何应钦——本来应该再问你要2万人枪的。
最后议定下来,8个团的装备和军费由中央负责,至于8个保安旅,中央实在没能力负担,改为给名义自筹经费的方式解决。
张樾亭南京之行大获全胜,回到北平后就升任29军参谋长。
要钱要枪既然这么容易,那就继续要下去。
(66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过了两个月,张樾亭又到南京。
这次做得更过分,要求把好另外8个保安旅的装备和军饷也发下来。
本来不是说自筹吗?
老蒋把张樾亭找过去,问了问平津的情况,得知29军那段时间还干得不坏,没有在土肥原和板垣的威逼利诱下后退。
好样儿的。于是大笔一挥:同意。
反正都是用来作抗战准备的,要得多一点也无妨。
张樾亭几乎满载而归:枪炮除外,另外每月得到军费补助80万!
此外还同意宋哲元的武器进口计划,并发给专门护照——拿着护照,宋哲元光步枪就买了1万支。
按照何应钦的想法,光人多枪多还不够,国防工事也很重要。当时南方的宁沪杭、北方的黄河一线都在加紧构筑工事,他就希望宋哲元也能尽快着手做这件事。
宋哲元便让新任参谋长张樾亭弄方案。方案送到南京后,何应钦一看,不错,就这么办。
首期就拨下50万,让宋哲元先把工事修起来。
宋哲元拿到这笔钱后,却把它做为奖金给分了:刘汝明20万,张冯赵各10万。
大家各自往兜里一揣,真正的国防工事连动都没去动一下。
南京政府的迁就以及备战上的几乎一求百应,不仅没让宋哲元感动,反而使他觉得中央“软弱可欺”,特别好骗,渐渐地就萌动了反蒋的念头。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最高兴的无疑是日本人:中国人又要内斗了,我们快来添把火。
天津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找到宋哲元,说我要帮你。
帮你编机械化师。多少?
30万。
再派日本教官和顾问,协助你训练军队。
有多少人呢?
720人。
所有武器和钱都不要你掏一个腰包,全部由我们来。
宋哲元眼睛都瞪圆了,天上掉馅饼了,还有这种好事。
转念一想,赶紧收敛心神:唉,我要这么多人枪干什么呢,又不打仗。
多田骏截住他的话头:为什么不打,给你武器就是让你打啊。我早就看出来了,“宋委员长”有天子之资,所以你决不能浪费,应该去“武力统一中国”。
如果你准备这么去做,我们日本不仅提供武器和教练,还会直接派“皇军”进行配合作战。
宋哲元心动了。
自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做华北的老大哪有做全国的老大威风。
多田骏的这番话只不过是松室抛出的一个饵,试探宋哲元的动静,在发现对方意有所动后,他便亲自出马了。
有一次,松室竟然和宋哲元连着密谈三天。
在谈话中,他提到了一个过往的风云人物——张作霖。
松室说,以前的张大帅你知道吧,他那时候在东北的情况就跟你如今在华北的样子差不多。
张大帅是靠什么发达的呢?不用说,就是和我们日本合作。
后来怎么样,你也清楚,他打到北京,“统一中国”了。
现在让我们帮你一把,也给你圆这样一个梦,好不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宋哲元内心的激烈斗争可想而知。
(67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虎贲羽林 回复日期:2010-05-28 10:51:53
等待老关更新。
————————————————————————
今天因为临时有事。早上的更新发的晚了一些。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松室除了单刀直入外,还同时把平津的汉奸文人都动员起来,对宋哲元实行迂回包围战术。
对“培养”后面的这帮人,日本人是着实化过一番心思的。
土肥原在主持日本华北特务机关时,就特别重视“结纳文化人”,而且他还总结出一个套路。
如果你本身就亲日,那他对你也“亲”,可是不敬,也就是把你当条可资利用的狗。主人对狗还用得着敬礼巴结吗?
可要是你持反日立场,他倒会主动上来腆着脸拍你马屁。
他在平津拉拢“二张”,就是这一套路的演绎。
一张,是指张季鸾。他是当时在报界影响很大的《大公报》主笔(即总编)。张季鸾的社论秉持文人论政的观点,时有抨击日人侵华的言论,然而土肥原不仅不生气,竟然还以对方的“铁杆粉丝”自居。
张季鸾写的社论,土肥原每天都要读,不光读,还经常通过各种渠道给作者带信,说今天你写的文章我看了,简直太捧了,就算我土肥原也是佩服得不行啊(“某日某论高明,即土肥原亦五体投地”)。
知道张季鸾这个“偶像”过生日,“土粉丝”会用专机从张季鸾的家乡陕西运来土特产,甚至会花大价钱买来其时还很稀罕的秦腔唱片给对方祝寿。
另外一个“张”是张恨水。
张恨水是写言情小说的,不过他有一部小说《啼笑因缘续集》,里面曾提到长城抗战打鬼子的事。照理,这样的作家,日本人是不会喜欢的。但土肥原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托人托关系,弄了两本书要张恨水给他“签名”,俨然又要做言情作家的“粉丝”了。
当然,二张都没有鸟他。张季鸾从未放弃过自己原有的立场,张恨水索性把《啼笑因缘续集》“送”给土肥原,然后避祸南下了。
但毕竟还是有一些缺乏气节的文人经不住土肥原“礼贤下士”的诱惑,尽入其觳中。
到松室接替土肥原时,后者已帮他打好了基础:汉奸们可以组成连排规模了。
这些人以吃饭、打牌为借口,整天围在宋哲元周围,给他吹风,让他鼓起勇气来,听日本人的话,“以武力称雄天下”。
宋哲元虽然表面上转了型,究其实质,不过还是一个没有多少政治智慧和远见的武人。渐渐地,他的心眼儿就完全活转开了。
可是光他自己动心还不行,必须“聚义亭”的兄弟都赞成才好,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如今实际的“二把手”、“军师”萧振瀛。
萧振瀛坚决反对。
现在天下大势不比从前,是做民族英雄的时代,再在自己家里称王夺霸是不得人心的。这不过是日本人用的奸计而已。
宋哲元颇不以为然:你是东北人,先前张作霖不也跟日本人合作,才入主中原的吗。
萧振瀛一听急了。
“主公”此言大谬矣。依萧某看来,张作霖何曾真心跟日本人搞过合作?
日本人岂图不打招呼地搞“轨外行动”,他就派兵把日本领事馆给包围了起来;逼着他答应修铁路,他就自己加班加点筑铁路,有好几条还与日本计划修筑的线路成“平行线”。
就这样,一时间日本人还拿他没办法,这才是英雄之举啊。
现在日本“所谓助我”,不过是要我们做石敬塘、吴三桂。如果我们还真的听信他们的话,其下场必与石、吴无异。
(67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说到这里的时候,萧振瀛已经把事情摆到相当严重的地步了,那意思,如果你宋哲元执意如此,那你就是民国版的“石敬塘、吴三桂”。
宋哲元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不由脱口而出:这些都是他们自愿给的,我又没求着他们。
这是想方设法地要把双方的话题从“汉奸”这个方面往外引。
萧振瀛却异常执着:那你说,这700个教官和顾问,还有日军从旁协助,算怎么回事,到时候我们29军又算什么?日军的附庸?炮灰?
最后他不惜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如果你硬要如此,不仅全国会反对,29军将士也不会答应。
宋哲元闻言色变。
因为后面那句话是他格外在意的。
事实上,日本人在酝酿“离间蒋宋”的同时,还暗藏了一个另一个更恶毒的阴谋——
离间萧宋。
从土肥原离开华北的那一刻起,萧振瀛就已经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成了他们眼中最大的危险人物。松室很清楚,要想在土肥原的基础上干出“成绩”来,搬掉萧振瀛这块大石头是首要之选。
多田骏在跟宋哲元谈话时,就附带了一个条件:你身边的那个萧振瀛是奸细,是老蒋放在29中的代理。这个人必须将他弄出华北。
松室说的更是直白:萧振瀛就是要跟你争权,我帮助你“天下争雄”,关乎你的前途。你如果越做越大,萧振瀛一定会感到有威胁,所以我敢断定,他不会同意这个方案的。
那些汉奸文人更没少在宋哲元旁边说萧振瀛的坏话,无非是指萧振瀛有野心,想夺权篡位而已。
宋哲元表面上说,怎么可能呢,萧振瀛是我的兄弟啊,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萧,余之兄弟手足也,虽骨肉未能过之”)。
可这样的话听多了,心里也不由犯起了嘀咕,不过碍于萧振瀛此时在29军中的地位,知道就算想把萧赶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一再说“容从长计议”。
现在听萧振瀛论及“29军将士也不会答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29军会跟你姓萧的走不曾?
宋哲元自此就犯下了一个心病,但他虽是武人,却并不是一个粗人,何况萧振瀛说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他便把这件事给暂时搁下了。
然而,事情既然已经开了头,就不可能结束。
不久,又有人吹风了。这个人叫齐燮元。
齐燮元早期也是在北洋军阀里面混的,失势后就成了“亲日派”,在华北的一众汉奸中很是醒目,同时他也是通过“方城战”,向宋哲元不停鼓吹“反蒋,武力统一中国”的常客。
日本人非常希望能把齐燮元塞进政委会,但一直遭到萧振瀛的强烈反对,未料宋哲元却在萧振瀛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准备让齐燮元当政委会委员。
萧振瀛得知后,马上向宋哲元“冒死直谏”,指出日本人最高兴齐燮元“入阁”,而且这家伙一向都是个成天把“反蒋”放在嘴上,希图自利的小人,此举无异于“开门揖盗”。
宋哲元一句“我已许之矣”,便把事情搪塞了过去。
最后齐燮元终究还是没能当成委员。这家伙对萧振瀛当然是又嫉又恨,而小人一旦行动起来,手脚也总是不慢。
(67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告假
不好意思,又得向大家请假了。远行,需一周时间,大概就是从现在到下周六这段,网上都没法更新了。
对大家的厚爱无以为报,只能聊聊最近我的一些感想:
1、其实我是很喜欢看大家“顶”的留言的,都是来给老关捧场的,绝对只有高兴的份。说好的,诚惶诚恐,说不好的,亦多切中肯綮之语(当然,老关有时也会觉得不服气,脸红脖子粗地辩解两句,事后又后悔,呵呵)。就象某位兄弟说的,只要不影响大家看帖,这里讨论是完全自由的。
2、留言中见水平的很多。记得有一位朋友,我忘记叫什么名字了,让我印象很深。因为他实际上看出了作者的部分意图所在(比如书中的“英雄史观”)。余我心有戚戚焉。其它哪怕是争论的留言,更新前后也必看,都能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教益。
3、我在写书时没有把人物看得跟自己距离很远。有一些人物,我是寄托了感情的。钱穆先生说过,古人中有真名士,与国外杰出人物相比,毫不逊色。信哉斯言。有时也想,我们中国要多一些这样的人才好。他们太稀罕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确实太需要他们了。
4、作者有自己的历史观,写此书就是站在整个民族利益的立场考虑的。如果没有这些考虑,书中的有些人物就不会显得那么可贵。同时,作者也在思考,传统与我们是怎样息息相关,并影响历史的选择的。

顺便答复几个留言:
1、lao胡子——老胡兄,我用的是五笔。文章自己也校对,但看几遍有时也看不出错字来,实在惭愧。
2、何日再逍遥——批评是很中肯的。事实上,我对本书的开篇并不满意,在重新整理时做了较大修改。逍遥兄提到的几个方面都有强调。若有幸出书,大家会看到这个新的版本。在那两周时间里,我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史料,改动了很多地方。包括江桥之战也重新回炉,原因就是我看到了相对更权威的资料。
3、anwenyan110——出书的事其实去年年底就定下来了。但我也知道此书并非一般的历史书,可能会多一些环节吧,所以现在也耐心了,反正出不出都是要写的。是不是,呵呵。至于完整电子书,网易军事可能会配合纸质书一道有专栏。我知道的就这些了。非常感谢你和其他朋友对我的鼎力支持和信任,在此一并谢过。

楼主:关河五十州

字数:19227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9-06 22:56:00

更新时间:2020-10-01 11:00:29

评论数:105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