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面抗日战场

正面抗日战场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在三战区长官部,他却没看到冯玉祥,起初小诸葛还以为老冯去视察前线了。
第二次他又去,这次还没见到人,心里就有点不爽了,老冯这家伙是不是躲着我啊,难道对我有意见。
一旁的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笑了,有什么意见啊,这个老冯,他是怕飞机。
老冯这个病根还是中原大战那会落下的。
那时候只有老蒋有飞机,西北军没见过这个新式玩意,特别怕。老冯为了让大伙不怕,就对官兵们打了个比方,说这世上乌鸦比飞机总要多得多,那乌鸦拉的屎也从来没有掉到过我们头上,难不成飞机“拉的屎”(炸弹)就正好会掉头上?
结果一颗“屎”偏偏就落他手下大将樊钟秀的脑袋上去了。
至此,老冯自己反而得了心病,对飞机扔炸弹格外敏感。要说有防空意识也并不是坏事,可他却防得过了点头。
老冯白天不在战区长官部,是钻防空洞去了。
上海这里没有山,也没有防空洞,不过在旁边宜兴倒有一个张公洞,里面可以防空,他就到那里面去办公了。
显然,要见老冯,必去宜兴。
宜兴离上海150里路,白崇禧坐汽车2个小时就到那里了。一看,老冯眼光倒是不错,张公洞很大,里面藏个一到两千人都没有问题。
去了以后,白崇禧弄明白了,原来老冯也不在张公洞里办公,大部分公事和私事都交给顾祝同去处理了,只有到晚上,天上没飞机了,他才会回上海去看看。
老冯自己话里话外也透出了音,他说他要学日本的乃木希典,日俄战争的时候,乃木把事情都移交给参谋长,而自己只做两件事,一为“骑自行车和作几首歪诗”,一为等死!
也亏老冯的,他其实说的是他自己,人乃木是带着三口棺材上战场的,两个儿子都陪进去了,能那么闲吗。
更令人发噱的是,某天三战区开军事会议,开着开着,忽然日机来袭,警报大作,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就见老冯嗖地一声没了影,那动作绝对是少林武当的身手。
可是屋外也没有遮蔽物,只能往田野里跑,一个不留神,“武林高手”滑进稻田,摔了个四仰八叉,那么大一高个,转眼之间就成了泥人。
当时张治中等与会将领都在场,表面使劲憋着,暗地里却一个个捧着肚子笑出了眼泪水。
如今的小年青真是不厚道啊。
白崇禧把情况反映上去,跟何应钦一商量,觉得可能还是因为三战区多为中央军和南方部队,与老冯没有部属关系,所以才弄得这么尴尬。
这时由于华北战场频频失利,外界呼吁老冯领导北方军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毕竟老西北军是冯玉祥一手带出来的,如今的29军、鲁军都可以算是其支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也应该是华北战场“最理想、最可能的将领”。
何应钦此时正奉旨准备在北方再开辟一个新战区——六战区。一想,这么办吧。干脆,让老冯到六战区去,领着昔日弟子宋哲元、韩复榘他们干,这样他应该能得心应手了。
得到老蒋的同意后,白崇禧又回头征询老冯的意见。
(976)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在三战区无所事事,还让小年青们看了笑话,老冯其实心里也不痛快,现在听说可以重率旧部,自然高兴,当下便搭车北上。
如果光就军事而言,老冯的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出在不适应上,当然也不单单他一个人如此。
直到抗战进行几年后,白崇禧说他到青海检阅部队时,仍然看到马家军在沿用当初在老西北军时的练兵方法:拿大顶,练单杠,舞大刀。
不是说这样不行,但事实证明,这种战法,对付日本人已经远远不够用了。
打仗如果对手不一样,那战法是大大不同的。
就拿老冯指挥过的中原大战来说吧,得算是国内最顶尖的战役了吧,但毕竟还是内战,弟兄几个水平都差不多,比的就是谁更狠一些,或者是谁更会撒银子。
进入抗战就不一样了,光狠没有用,银子也没地方撒去,而且犹如练级一样,越往后面去等级越高,能够适应的当然水涨船高,适应不了的就没法在战场上继续玩下去了。
偏偏老冯的作战思维和打法基本还停留在中原大战阶段。
老冯说得没有错,直到长城抗战,29军还能凭借大刀杀得风生水起,但到后期不是也顶不住了吗,“七七事变”后,更是一度连大刀都拿不动了。
凭心而论,大刀不是一点用没有,可是若光靠大刀,那还是砍不了对方坦克的,更无法对付飞机。
冯玉祥走了,紧跟着张治中也走了。
与老冯走时尚算心境平和不同,这位黄埔军校教育长却是带着满腹委屈离开的。
淞沪会战,由张治中在上海市区第一个发起,最初战事局限在虹口和杨树浦时,实际上他就是会战唯一的前敌总指挥。
事实上,老蒋对这个总指挥并不满意,认为“指挥失当”。
在“十日围攻”结束后,他亲自来到南翔,当着张治中等人的面进行了讲评。
为什么说你们指挥失当呢,因为攻击前不充分考虑,一个劲地督军前进,该避不避,以至“伤亡奇重”——这里面当然包括那两个可怜的战车连。
伤亡大也就罢了,关键是成果太小。打了十天,想拿下来的据点还是没能拿得下来,日本海军陆战队仍在上海。
张治中认为,打不下据点,是因为炮还不够好,或者是缺乏烧夷弹(即燃烧弹)的缘故,所以才需要化学兵联队来助战。
后来陈诚去考察了一下战场情况,则提出是兵太少了,因此有增兵上海的计划。
老蒋说都不是,是指挥者不动脑,炮兵被“分割使用”,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这样怎么能把据点轰开呢。
你要是把炮兵全部集中起来,挨近了轰,我就不信那大楼下面长了根,它就不会倒?为什么一定要指望化学兵的燃烧弹呢。
老蒋炮科出身,对使用炮兵多少是有些研究的,这番话应该说不无中肯之处。
张治中是个颇具书卷气的儒将,在指挥作战方面也有一定水准,否则老蒋开始也不会授之以重任。
但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在课堂上授课的缘故,他有时作战确实过于拘泥于形式,对某些细节反而研究和总结得少。
(97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他身边的参谋回忆,淞沪会战开战之前,张治中就穿上了一身整齐的上将军服,胸前徽章和肩上领章都佩得一个不缺。
不像是打仗,倒像是去为仪式剪彩的。但是张治中说,一个将军要是在战场上阵亡了,敌军官兵看到是要敬礼保护的,还会准许你将尸体领回,所以穿戴不能马虎,至少得让对方知道你是主将。
看上去这些似乎也是细节,而且很富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但对于还未分成胜负的战场而言,这些细节其实并不太重要,
重要的倒是老蒋提出来的,既然早知道要打城市巷战,就应该好好钻研一下城市战的特点,预先考虑如何攻坚,怎样才能打下据点。
张治中在“一二八”会战中战绩相对较好,不过那时是在上海北郊,打的是野战,时隔多年,战场转移到了城市,如果还照搬野战那一套,肯定就有不灵的时候。
老蒋的“讲评”毫无疑问不会让人感到高兴,但爱训人一向是老蒋的风格,跟他稍微疏离一点的还不高兴训你呢,所以张治中当时并未表现出过分的不快。
真正让他心理不平衡的是陈诚的上位。
自从上海派遣军登陆上海后,淞沪战场实际变成了三块,罗店一块,吴淞一块,市区一块,前敌总指挥也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陈诚守罗店,张治中守吴淞和市区。
后面这个变化,让张治中不能接受。
实事求是地说,张治中自从主持淞沪会战以来,确实是殚精竭虑,整个人都扑了上去。他自己说,从战役打响,就从来没有安安静静地吃过一顿饭,睡过一个好觉。
有了情绪,人就不得劲,于是就发生了“脱岗事件”。
连着两天,南京统帅部都不知道张治中在哪里,打电话也找不到人。
第三天终于找到了,原来在苏州。苏州是后方,并非前线。
前线战事如此紧张,吴淞正被敌围攻,处于急在旦夕之中,前敌总指挥却跑到后方来了。老蒋知道了,当然要大光其火,而张治中心里正纠结着,遂也针锋相对。二人大吵一通,后者甚至中途就把电话给摔了。
随着战事的延续,张陈都交上了新的成绩单。
张治中这边,吴淞失守,连累旁边的宝山也守不住,部队只得撤往江湾和大场,原来搞不定的市区现在依然搞不定,只是由对敌包围变成了相互对峙,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陈诚那头,虽然罗店的中央部位已被敌所占,但自此之后,即使台湾旅团加入,罗店至月浦一线也照样守得坚如磐石,日军再未能向前跨上一步。
要论所统兵将,张陈所部同属中央军精锐,陈诚的第十五集团军各师均为处于中国军队中最高等级的整理师,但张治中的部队则又是整理师中的老大——德械师。
孰高孰低,人人都有一张嘴。张治中不久即递上辞呈,十几天后获准离职,自此以后,他一心从政,再未染指兵事。
随着双方争相向上海调兵遣将,新一轮陆上大战即将开始,但是与陆战相比,此时中国空军的情况却已难以为继,并正逐步丧失对华东的制空权。
(97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老蒋的担忧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能作战的飞机越来越少。
对此,最希望能得到飞机支援的陆军颇有感触。他们说,空军开始作用还挺大,但后来就不行了,每次只能飞来一两次,每次仅两三架,就在租界上空盘旋,而且一遇到日军的高射炮阻击即行返航,怕再有损失啊。
如此,对地面支援的作用基本为零,有时甚至还帮倒忙。
有这样一件事,某次轰炸机去炸日舰,结果被高射炮打中了,飞机因此面临着坠毁的危险,无奈之下,飞行员在返航时只好决定将所携炸弹弃下。
当时正好经过南京路上空,他是打算将炸弹投进一块空地里面去的。要命的是,由于时间仓促,一紧张,没测准距离,结果炸弹扔到大世界门口去了!
死了好几个路人,自此上海市区的上空,就再也见不到我们自己的一架飞机了。
白崇禧说他此后去上海视察,开车的时候,要先把吉普车的车篷取下来。干什么?监视天空啊。还不能只看一个方向,比如白崇禧自己盯着前面,其他人就得注意左边、右边、后面。
别看很累,但绝对有必要。因为京沪两地,尤其是上海,天空中已到处布满日机。日机还挺鬼,它藏在云层里,一个俯冲,说下来就下来了。
有一回,亏得他们靠这样的方式及时发现,又及时跳车,跑到公路两旁的稻田和树林中去了。
刚一离开,车身即被日机扫射命中。
被日机压在下面,空军并不甘心如此。
9月18日,这是一个多么特殊和敏感的日子,特别是对于东北籍飞行员,从六年前开始,每年都要经历这么一次,每次都要让伤口继续流血和疼痛。
三个战斗机大队在机场集会,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雪耻。
夜晚,他们出现在上海市区的上空。
鬼子们已经许久见不到中国飞机出现了,一个个望着天空还傻乐,以为是自家飞机跑过来助兴哩。
等到炸弹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落下来,才发现大事不妙。
包括汇山码头在内,日军在上海的据点没有一个不挨炸的,就连停在黄浦江里的都遭了殃,有两艘军舰被炸得直冒火,差一点就嘴里泛着泡,咕噜咕噜直接到水下学潜泳去了。
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给气坏了。
自己的航空队穷忙了半天,末了仍然遭到陆军的嫌弃和替换,这已经够让人丢脸和郁闷的了,现在又冷不丁地挨了这么一下,整张脸都歪了。
你们不是“精锐”吗,给我把压箱底的拿出来。
海军航空队一咬牙,一跺脚,果然拿出来了。
这就是96式舰载战斗机,日本最好,也可能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战斗机。
作为“最新科研成果”,96式其实早就研制出来了,只是受“战斗机无用论”的影响,一直放在仓库里没动。
现在眼瞅着,没用的不是战斗机,而是以为可以万能的轰炸机!
从9月19日开始,日军轰炸机旁边多了一个保镖,96式护航来了。
霍三搞得掂轰炸机,对付96式就有些难了。
(97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sangoku 回复日期:2011-01-07 22:16:16

老关啊,第二次捉同一个虫,平心而论而非凭心而论……
————————————————————————————
领教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霍三为双翼机,上面一对翅膀,下面一对翅膀,最大时速为380公里,而96式是单翼机,最大时速可达420公里,速度要比霍三快得多。因此,在直接交锋时,除了少数顶尖飞行员凭借个人技术尚不落下风外,总体上空军又陷于了沉寂。
有了96式护航,海军航空队三天两头轰炸南京,这窝囊的。此时统辖空军的老蒋眼望青天,不过他这回念叨的不是上帝,而是天神。
天神正在住院。
“八一五”空战,高志航胳膊中弹,之后一直躺在汉口的医院里。
事急矣,赶快召唤吧。
高志航伤还没好透,老蒋就提升他为中国空军驱逐司令,并命令其火速赶回南京组织空中反击。
天神归来,空军将再次迎来他们的机会。
高志航一到南京,即捉摸起了对付“96”的办法。
“96”很牛,但是只要紧紧抓住问题的关键,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可能。
高志航既称空军天神,在战机这个行当自然是触类旁通,有一种天才的直觉和敏锐。
问题还是出在速度上。
跟日本轰炸机有类似之处,霍三原本也是战斗轰炸双用的,身上绑着一大炸弹,既蹿不高,又跳不远。
高志航的办法就是减负。
索性把机翼下的炸弹挂架拆掉,不带炸弹了,什么副油箱之类也统统拿掉,减弹减油,轻装上阵。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改变,它意味着霍三成了完全单纯的战斗机,速度和灵活性大大提高。
不要轰炸了,你的任务就是斗,把96式斗倒斗死为止。
中国空军的变化,日本海军航空队却并不知道,还以为他们是东方不败哩。
9月26日,木更津航空队又兴致勃勃地到南京来逛夫子庙了。
在轰炸机旁边眉飞色舞的,就是“96”。
高志航把轰炸机交给他人,自己带着四大队径向“96”扑去。
一般小兵,现在都不配和天神较量,最能体现价值的,正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对决。
通过对外观机号的辨别,高志航找到了带队机,随后两机开始了“斗老牛”。
日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水平也很高,可是再高也高不过天神,最终受伤迫降于苏州,并被当地军民擒获。
高志航当时还不知道,他击落的是日本航空兵中的顶尖高手、航空队分队长——山下七郎大尉的座机。
山下七郎位列日版“四大天王”之二。
日本航空兵的这种评选比我们还早,“七七事变”前就搞了,陆军的,海军的,都放一块,一口锅里炒,经过各种技术竞赛,什么玩特技,组编队,格斗射击,层层刷下去,最后刷出四个人,名之为“四大天王”。
其实,早在一周前的太原空战中,“四大天王”的老大三轮宽少佐就已在华北上空,被来自广东的华侨飞行员陈其光给干掉了,后者随后也受了重伤。
三轮宽有“驱逐之王”、“攻击能手”之称,但他属于陆军航空队,所驾驶的座机不是96式,而是97式。
光看飞机种类的名称,你没准还会以为“97”是“96”的升级版,其实大谬不然,海军认为不错的东西,陆军从来都是不屑一顾,更无互通有无一说。
“97”与“96”,连制造公司都不一样,在飞机速度、爬高和格斗性能上,“97”更明显逊色于“96”,要说占优,也仅一个“7”比“6”大而已。
山下七郎的中箭被俘,对于日本海军航空队来说实在是个不祥之兆。
(98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经此一战,木更津航空队不仅多架轰炸机折戟,96式也损失掉了3架,一时之间威风大减。高志航至此不仅被中国人认为是军神,连日本人也对之神化了,称其是“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飞行员、指挥员”,连航空兵们出发前都要暗暗祈祷一番:不能再做亏心事,否则出门就见高志航。
打完“9.26”空战,高志航旧伤复发,疼痛难忍,但他把飞机停于镇江机场后,就交待身边的人:我现在要休息一会,你们暂时不要向上报告我的行踪。
可是空军自己不报,人家会报,蒋氏夫妇一天到晚都惦记着,当天南京空战取胜后,就连忙查询是谁在率队作战。
一查,是高志航,而且还突然“失踪”了,众人高兴之后,随即又慌乱起来。
把高志航带伤召回,老蒋的本意并不是要他本人亲自上阵,只是希望其以“中国空军驱逐司令”的身份指挥人马出征。
在中国空军中,如今的高志航早成天皇巨星,巨星是要派大用场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在作战中损失掉呢。
高志航同样明白这一点,但一个天生的空中猎手不可能不打猎,他选择的办法只是,打完猎就藏起来。
这一藏,却苦了老蒋,后者又急又悔,立即派人四处寻找。
得知高志航在镇江后,马上派出专车,把他接回南京。之后,老蒋就打定主意,在没几架好飞机的情况下,再不能让自己的巨星冒临阵折戟的风险了。
高志航如果继续呆在南京,一旦手痒起来,那谁都挡不住,于是老蒋索性交给高志航一项新任务,带着四大队的部分人员到兰州去接收苏联飞机。
这次空战结束两天后,日军增援的三师一旅团及其配属部队全部登陆上海。
手里又有粮了,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松了口气。
真正打仗,其实没有那么多花花草草,管用的始终是固定的几招。
截断陈诚的后路?
虽然自己的人多了,但对方的人也不少,所以这个还不符合条件。
还是分割包围吧。
首先得到松井格外“关照”的仍然是罗店。这个罗店,虽然中央区域已被日军占领,但守军又进入了外围,仍然是死缠烂打,仍然是绝不后退。
彼此的攻防重点一确定,“血肉磨坊”再次发出了恐怖之音。
罗卓英(保定8期)称得上是“土木系”的二当家,他是陈诚派驻于罗店的前敌总指挥。据他说,在罗店战场,自己的部队曾经一个营一个营地与战场“同殉”,最令他难忘的一幕,是有18名士兵自动将手榴弹捆绑全身,然后趴在地上。
等待,等待日军的坦克车开过来。
坦克车一到,拉响手榴弹,人车同毁。
在罗卓英看来,这是古今中外所未有的壮举,却也是“空前的惨剧”。因为我们没有选择,只能用这种中世纪的战法才能与敌相持。
用手榴弹炸坦克的事,尚在罗卓英手下当团长的胡琏(黄埔4期)也干过,而且十分搏命,只是侥幸未死而已,淞沪会战结束,他就由团长直接升任旅长,开始在“土木系”诸将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玩命,别说坐交椅,堂下站站的资格都没有。
在战场进入白热化阶段时,连陈诚自己都差一点倒在罗店。
(98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陈诚个子不高,但胆子挺大,空袭时从不肯进防空壕,你再劝也没用。但是有一次敌机来袭时,随从副官们眼看不对劲,还是一齐上去把他拉出了屋子。
一颗炸弹下来,屋子整个塌了。假如陈诚再晚一秒出屋,不光是他,大家都得完蛋。
由于罗店一线的基干部队折损严重,将官们提出来能不能换下去歇一歇。
陈诚说,不能换。
老部队有经验能打仗啊,知道怎么跟鬼子说“不怕”,若是全换了新兵部队,“怕怕怕怕”,没准换防之时正是阵地失守之日。
不管伤亡多大,白天还是得挺住,到晚上,等日军炮火减弱时,再从调拨来的部队中抽调兵员补充。
当时很多新上来的部队,特别是地方军,在战斗力和作战经验上很难马上达到一线中央军的水准,像湘军91团能干掉一个日军中队,运气成分实在很大。
很显然,如果让后者贸贸然独当一面,等于直接把阵地给交代了,但是如果保持主力部队框架,再拿新兵去补充,那就大不一样了。
在罗店血战中,陈诚之所以一直能撑住,主要就是通过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不断“输血”,才维持住了部队的元气。
当然了,这也是淞沪会战时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彼此都不介意,若是平时,抽人家这么多兵试试,非跟你急眼不可。
“磨坊”的门面越开越大,陈诚第15集团军的雪球也越滚越大,除“土木系”外,俞济时74军等后来名震一时的劲旅亦相继加入战团。
俞济时虽是74军的老军长,但74军之所以出名,却与另外两个人有关。
我不说你可能也知道了,他们就是王耀武和张灵甫。
罗店时代,胡琏和张灵甫都是小荷刚露尖尖角,只能在舞台上跑跑龙套。
胡琏才不过是个团长,“土木系”诸将,数半天也数不到他,如果当时就一不留神战死沙场,可能不会比死守宝山的姚子青更出名。与之相比,张灵甫虽然同为黄埔4期生,但境况更惨,他连团长暂时都还做不上呢。
已经能算个角,而且名角的,是王耀武(黄埔3期)。
民国年间,军校遍地,武人到处都是,要想在军队混出名堂,就得有点自个的绝活,所谓虾有虾路,蟹有蟹道是也。
比如有的人靠资历,某某年起就做革命党人,或者给孙总理他老人家做过卫兵,又比如有的人靠关系,投了哪帮哪派,正好投的这帮这派得了势,再不济的,还可以靠运气:子弹老是打不着你,但却专门朝着你的上司脑袋上撞……
王耀武,听着名字就气势不凡,人家耀文,他耀武。
但这名字却实在没有起错,王耀武一路升职,并成为俞济时的得意之将,的确什么都不靠,就靠战功。
内战时期,老蒋出兵“围剿”红军,连陈诚都吃尽苦头,王耀武却从中尝到了甜头。
就是这个王某,红军中一等一的名将寻淮洲、粟裕都曾败于其手下,寻淮洲更是当场战死。那时候的寻淮洲,比粟裕的地位还要高得多,若是能活到建国,封印拜帅完全不成问题。
(98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王耀武进入淞沪战场时,已是师长,这是很不简单的。要知道,他要资历没资历,要关系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关系,横过来竖过去,不过是个黄埔3期生。
在黄埔学生中,高一期就要压死人,多少黄埔一期两期的还在下面慢慢爬哩,但是你还千万别嫉妒,并不是谁都有本事跟粟大将这样的牛人走上两个回合,还可立于不败之地的。
王耀武善战,不过还不够,如果能再给他配一个搭档,那就绝了。
仿佛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的,张灵甫来了。
国民党陆军将领,要评帅哥,张灵甫位列第一。要命的是,他在其它方面也很出众。
有一段相声,逗哏的说:我是北大的。
北大者,北京大学也。
捧哏的浑身上下打量了他一遍:说清楚,你是哪个大学的?
逗哏的起初王顾左右而言其它,被逼急了,冒出一句:我是北大的,怎么了,又没杀头的罪过。
不过他最后还是承认:我是北京大兴县的,简称“北大”。
这段相声告诉我们,北大是个很牛的单位。其实就是他不说,我们也知道,考大学难,考重点更难,考北大则难上加难。
上溯八十年,整个中国一共也没多少北大学生。张灵甫一不小心就考入北大,而且还是历史系。
上溯八十年,凡是识文断字的,一手字大抵都能看得过去。张灵甫的字却不是看得过去这么简单,他研习魏碑已到一定水平,连书法大家于右任都推崇不已。
上溯八十年,书生论政十分流行,秀才们雄辩滔滔乃至上街游行。张灵甫在北大不但是学运健将,而且慷慨热血到半途休学,像比尔.盖茨那样,只读了一年就直奔自己重新选定的目标——只不过不是开公司,而是报考黄埔,实现“匡济时艰之志”去了。
从儒雅书生到剽悍战将,看似距离很远,但民国时代的很多人都是轻轻一脚跨过,黄维是如此,张灵甫更是如此。
不打仗时他会闲居书房,读书挥毫,有时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然而一拿起枪便杀气腾腾,宛如虎豹,完全是一副“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职业军人本色。
其实在淞沪会战前的好几年,张灵甫已经是胡宗南第1师第1团的团长了。胡宗南手下,黄埔一期两期的一大堆,能够把四期的张灵甫拔上来并放到这个显要位置,除了眼光,当然与他自身的表现无法截然分开。
可惜,这么好的前程,却差点让他自个给毁掉。
这位老兄回去探个亲,竟然把老婆给杀了,这就是民国有名的“团长古城杀妻案”。
杀人的过程十分简单,杀人的原因却很复杂。张灵甫自己提供的说法是,老婆偷了他带回的军事文件,又拒不交出,一怒之下,便失手将对方给打死了。
不管什么原因,自古欠债还钱,杀人偿命,都是应有之义。前程远大的张帅哥转眼间便沦为死囚,等着秋后问斩了。
然后不知道是张灵甫在狱中递交的申诉起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在吃了一年牢饭后又被放了出来。
(98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毕竟是民国,要现在,既杀了人,再怎么减刑,怎么说也得在牢里呆个十几年。不过这段经历对张灵甫倒是一个不错的提醒,原本他勇则勇矣,却往往伴随着易于冲动的一面,经过牢中面壁思过,渐渐地却开始冷静起来,后来在抗日战场上屡次上演险中求胜的好戏,不能说与此全无关系。
出了监狱,重见阳光,张灵甫却又再次傻了眼,老长官胡宗南不要他了。
天下第一师,那是多牛的部队,怎么还能容纳一个刑满释放的杀人犯呢。
难道我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还不成吗?
不成。
绝望之际,张灵甫去投了王耀武,从此张王两个人的命运便走到了一起。
张王二人堪称绝配,或曰“最佳拍档”。张灵甫除了打仗,与场面上的事几乎一窃不通,王耀武却长袖善舞,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摆得平。一个出任先锋官,一个坐镇中军帐,这才造就了74军日后在抗日战场上虎贲之师的荣誉和辉煌。
不过刚上淞沪战场时,张灵甫还只是王耀武师部的一个高参,并不是说王耀武不想重用他,而是因为团营长位置都满了,不得已就授了这么一个官。
王耀武到罗店后,马上就给俞济时,同时也是陈诚,好好地挣了一把脸。
这一仗,王耀武用的先锋是邱维达。
与张灵甫一样,邱维达也是黄埔4期的,亦十分勇猛善战。他之所以不太为人所知,某种程度上却是缘于后来的张灵甫过于耀眼之故。
邱维达首先发动夜袭,在日军防线上撕开口子,但是很快他又显出力不从心的模样,撤了。
日军哪里肯舍,紧紧追赶,却不料邱维达玩的是拖刀计,一个漂亮的埋伏打下来,把一个中队的日本兵都给送进入了火葬场。
74军一战成名,连《大公报》上都登了王耀武的照片。
大家都很高兴,张灵甫当然也不例外,但他同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高参高参,有什么可参的,哪有像邱维达那样上阵冲杀过瘾。
张灵甫的苦闷,王耀武也看出来了。
陕西有个保安团已改编为补充团,马上要开来淞沪归74军指挥,到时老兄你就充任团长吧。
天下第一师的团长,如今只能到小小补充团当个团长了,真是掉价,但张灵甫不在乎,他只要有仗可打就行了。
于是朝也盼来暮也想,就等着那个补充团到上海。
终于来了。
保安团是什么成色,大家都清楚,平时维持维持地方治安,也就比警察稍好一些。
可是这个保安团上阵后的作战能力却让人大跌眼镜。
他们不仅在防区内挡住了日军进攻,还多次像邱维达团那样向对方发起夜袭。
邱维达干得漂亮还情有可由,毕竟那是王耀武的老底子,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团也能如此,这是最让人惊异的地方。
(98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之前王耀武肯收留张灵甫,无非是因为后者拥有在“天下第一师”当团长的经历,究竟是否名实相称,他也心中无数。
这就跟一个人虽有北大的文凭,但肚子里有没有货,能不能跟北大的金字招牌相匹配,谁也不敢打包票。
张灵甫在74军的初次亮相,顿时让王耀武对这个主动要求下基层的高参刮目相看。
上了战场之后,能写一手好书法的张灵甫马上就成了一头目露凶光,见仗则喜的猎豹,战事紧张时,甚至每每跃出战壕,带头冲锋,在他的带动下,即算新兵团原本是一群羊,慢慢地也蜕变成了一群狼。
罗店的张灵甫团,称得上是陈诚以老带新策略的一个成功范例。
可想而知,这么多猛人聚一堆,善通寺师团要想有所作为,难度有多高。
所以松井费了半天劲,罗店还是动都不动。
现在的松井,其心理压力和包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淞沪战场杀到天翻地覆,老蒋“扩大沪战”的国际考虑终于收到了一点成效——国联坐不住了,开始接受中国投出的状纸。
可问题是,原告、审判官都有了,惟被告席一直空缺,因为后者几年前就退出了国联。
没有办法,国联只好向日本发出“邀请书”。
日本一方面气焰嚣张,认为中日之战自己必赢无疑,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去,你见过有被告高高兴兴接受法院邀请赴约的吗。
国联于是便对日本予以“谴责”,可这种时候,光隔着老远骂骂人有什么用呢。
负责递状纸的顾维钧要求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禁煤禁铁禁石油。
可国联说它在这方面能力有限,此前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也举起过制裁大棒,然而大家都看到了,收效甚微。
要不这样吧,在“谴责”之外,我还可以对你中国表示“精神援助”,同时“建议”我底下的会员国都尽可能帮你。
虽然国联未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但起码在国际道义上,日本已站在被告席上,国际舆论对其十分不利。
看来淞沪战事得加快结束,以免继续长中国志气,授他人把柄。
日本统帅部向华北和上海两边都发了旨意,要求以“10月上旬为期”,两方加大攻击力度,务必造成“使敌人屈服之形势”。
可是眼瞅着已到月底,两边战绩的差距却越拉越大。
往上升的是华北,停滞不动的是上海。
华北的战报对松井是一个莫大的剌激。
左翼平绥方面,关东军“蒙疆兵团”在东条英机(陆大27期)的指挥下,击退晋军大将李服膺(保定5期),从而占领了山西大同。
中路保定方面,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陆大24期)拍马上前,与刘峙(保定2期)捉对厮杀。
此时的刘峙尚称中央军首席良将,并没到后来泯然众人矣的程度,尽管由于精兵南调,手中兵少将寡,但仍不肯相让,杀到最后,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杀死杀伤日军5177人(日方统计)。
(985)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对于刘峙来说,能打成这样真的已经很不错了,若单论歼敌数,其成绩可以说比汤恩伯的南口战役都好。后来有人以此战来评价刘峙,说他是“长腿将军”,其实颇有不公道之处。
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你让谁来做主将,保定才会不丢呢?
右翼津浦方面,华北方面军第2军在司令官西尾寿造(陆大22期)的统辖下,击败东北军大将刘多荃(保定9期),攻占津浦铁路北段的沧州。
三路人马,让日军印象深刻一些的仅刘峙一路而已,其它均如风卷残云一般地达到了既定目的。
用时都差不多,仅仅20天。
华北方面高歌猛进,一路“凯旋”,可是松井负责的上海方面却是愁云惨雾,一筹莫展。
一边是推进速度绿得可怕,另一边则是伤亡数字红得吓人。根据日方统计,截止9月29日,日军在上海已战死战伤12334人,过了一万大关!
再看看对面之敌,仍然顽强如斯,哪有一点肯轻易屈服的样子。
松井系陆大18期毕业,无论学历还是资历,均非北方那三员战将可比,就是华北方面军和蒙疆兵团的各自统帅,在他面前,也只是小学弟罢了。
然而大师兄的成绩单却是最差,满眼都是红叉叉,这也太伤人自尊了。
当初,近卫首相和杉山元陆相“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可不是让我这么“深入不毛”的。
松井穷极思变,决定在分割包围之后,动用最后一招——中央突破。
使用中央突破不是第一次了,但同样的招数,突破点却很有讲究,第一次选的突破点是月浦和杨行,可那里与罗店似乎已联成铁板一块,轻易无法撼动。
有没有那么一个点,能够击破对手之阵呢。
松井想到头皮发涨,终于,有一条河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条河,就是蕴藻浜。
多少神奇的一条河。“一二八”会战时,作为日方指挥官的下元丧名于此,而中方战将宋希濂却凭借它一举而成名。
都是“强渡”,差距却是千里万里。
大家都看好它,因为确实重要。
此时除罗店之外,上海北郊的中方大部队已逐渐后退至蕴藻浜南岸。
蕴藻浜成了一个坎,越过它,可成功地将对手逼至墙角。
时隔五年,松井要继当年的下元再强渡一次,与之不同的是,下元的部队不过是一个缩编后的旅团,而松井手上至少有五个师团!
小小的蕴藻浜,我光靠人多就可以挤过去。
10月5日,由首次登陆的两个师团作侧后掩护,金泽第9师团做带头大哥,一众小弟紧紧跟从,日军开始强渡蕴藻浜。
不是冤家不碰头,“一二八会战”时,金泽师团曾作为北郊作战的主力,多年后,它再次登陆上海时仍为主力。
紧随其后的两兄弟,101师团一看便知,是个新设师团,而第13师团序号虽在“17”之内,实际上也不是常备师团,是新编出来的。这两支部队几乎全是新兵,只有军官才是老兵,这里面又分两种,其中大队长以下是重新征召的退伍兵,而自大队长以上才是从骨干部队中抽出来的现役军官。
这种情况下,由清一色老兵组成的金泽师团当然要摆出点大哥的模样出来,所以首当其冲。
松井这一刀很快很猛,眼看就要从中方的另一边腋下穿过。
(986)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陈诚守罗店,蕴藻浜战场由接替张治中的朱绍良(陆士11期)统筹。
朱绍良无论是军政素质还是战场经验,在中央军那些大小将领中都显得很为一般,他能上马,除了是老同盟会员,能够拿资格来镇一镇场面外,主要还是因为张治中突然辞职后,老蒋很难找到合适人选来顶替的缘故。
不过好在朱绍良能不能打,关系都不太大,反正上面有老蒋、顾祝同给盯着,下面有薛岳、胡宗南这些猛人给顶着,他只要做个二传手,负责穿针引线就可以了。
在面积不大的蕴藻浜南岸,一个罕见的大战场逐渐展开,日军在沪20万兵力中的一大半将集中于此,中国军队70个师,约70余万人马也将大多云集此处。
风云动,战鼓擂,人人的眼睛都在睁大,瞳孔都在紧缩。
八年抗战中唯一的一次大规模阵地战至此进入高潮。历史学者黄仁宇指出,自淞沪会战后,整个抗战期间再无类似大兵团扎堆在一个小区域厮杀的例子。
来上海打仗的部队,都是以“抗战”为旗号从各地调来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犹如八国联军,他们的装备训练都大不一样,战法和素质亦千差万别。
以前都是各据山头的好汉,现在却要听一人之将令,你不集中于一个狭窄地区,别说指挥调动,没准点个名连人头都拢不齐。
站在纯军事的角度,最好是这样打——
用杂牌部队吸引日军火力,以嫡系部队为精锐机动,等到敌人进攻受挫,或进入我一线防御阵地时,再从侧翼包抄。
好计,不过很容易被杂牌们看成是阴谋诡计的“计”。
你这不是借刀杀人么,又想牺牲我们杂牌,保存你的嫡系。
难做人啊。没准还没打一半,人就先散了一半。
直到此时,大家对国民党中央是否有对日作战的真心诚意,仍然猜测很多,怀疑老蒋有“牺牲杂牌军队之心”的亦大有人在。
因为内战打久了,人们的心理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比如当初的“两广事变”,陈济棠的粤军进入福建,李宗仁的桂军进入湖南,都是打着抗日旗号,然而很快就被人猜破心机,那是“名为抗日,实则反蒋”。
杂牌凭“抗日”来反蒋,老蒋藉“抗日”来牺牲杂牌,其实都是同一个套路。
在淞沪会战前,甚至有传言,说老蒋守华北,是想以晋绥军、鲁军、29军作第一防线,以桂军作第二防线,然后中央军安安稳稳地守在家里面,保一个华中华南。
传言不确,很快就被统领桂军的白崇禧自己一口否决了。但此类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众人彷徨疑惧之心可见一斑。
这说明,你要让别人卖命,首先自己就得先玩命。
淞沪会战,老蒋在使用嫡系部队方面,确实已到了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程度。
老蒋给自己的部队作战前动员,关键的只有一句:你们赶快去死!
二话不说,拉到蕴藻浜,转瞬工夫,化为云烟。
(98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一个司令部的作战科长,曾在后方亲眼看到其中的一个团整整齐齐地开上去,但是等到几天后下来时,已看不到人,只剩下几副伙食担子。
黄仁宇说老蒋用的其实是苦肉计,话虽不厚道,但道理是真的,你不自己先在大腿上切一块肉下来,如何能有兄弟相信你是真心带着大伙砍小日本的呢。
在嫡系中央军的示范下,各地调来的部队,都是朝命夕至,一个调令,马上就来,来后以后就没打算回去(“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调上来的部队,有的不知防空防炮,中途就被日军炮火打得散了架,原来要上的师,变成了旅,甚至团或营连。有的上来了,但没半天工夫也就打得精光。
每天都要增援1到2个师进行补充,相比之下,罗店的“血肉磨坊”只不过是个小磨坊,现在的蕴藻浜俨然升级成了大磨坊。
头几天,中方上阵之将为薛岳(保定6期)。
薛岳给人的印象,就是电视剧《长征》里面那个看到老蒋毕恭毕敬的小弟,整天跟在红军屁股后面傻跑的龙套。
其实他的资历很老,老到连陈诚都不能望其项背。
当年孙中山身边有三个大内高手,也就是警卫团的三个营长,分别是叶挺、薛岳、张发奎,三人都是广仔,其中叶薛还同为保定6期的同学。
有了这段黄金履历,被称为“老虎仔”的薛岳一开始真是虎虎有生气。“天下第一师”最早的师长不是胡宗南,而是他薛岳,那时候陈诚只是连长,而胡宗南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脸朝黄土,背朝天呢。
可是再往后,就逐渐进入了虎落平阳的阶段,“老虎仔”跟着张发奎两次反蒋,反到最后把自己反得一干二净,只落得赋闲在家的下场。
这一赋闲就是两年。时光不等人啊,仅仅两年时间,陈诚就呼呼地蹿了上去,竟然平地弄出一个“土木系”,成了“小委员长”。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薛岳最要感谢的,还是他这位保定8期的学弟。
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陈诚在引咎辞职的同时,向老蒋保荐了薛岳。
薛岳虽然为人有时犟头犟脑,但他也不笨,眼看着老蒋的地位在国民党内已无人可及,再不知情识趣的话,以后在军内将永无出头之日,所以老蒋一招唤,他也就俯首贴耳地过来了。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挫败,自然少不了薛某人的“功劳”。之后,中央红军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红军长征,他也“长征”,虽然最终也没能把对手怎么样,但却取得了另外一个巨大收获。
那就是对沿途诸省风土地理以及人物形势的掌握,这为他后来在两湖等地区指挥大兵团作战奠定了基础。
淞沪会战前,薛岳坐镇贵州作为抗战预备军。
到战役进入高潮,预备也得当主力上了,薛岳赶到上海,率领第19集团军出战。
(98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薛岳所部,粤系中央军自然是主体,尤其是吴奇伟的第4军,由北伐时的第4军第4师扩编而成,与当年的“铁军”同一编号,以擅打硬仗著称。
但是蕴藻浜的铁不是一般的铁,这里的硬仗也不是一般的硬仗。战场之上,“弹雨硝烟,震耳障目”,耳朵都快被炮弹震聋了,眼睛在弥漫的烟雾中很难看清楚目标。
这是薛岳第一次指挥抗战,尽管在内战中已身经百战,恶仗苦仗硬仗不知道打了多少,然而也从没遇到过这种场面。在指挥部,他不停地向电话里口授命令,熬到眼睛充血,脸色铁青,瘦得没了人形。
磨坊转得实在太快,日军师团的冲击力也着实令人惊骇,很快小薛手里的斩倭刀就招架不过来了。
4昼夜之后,粤军伤亡极重,无力再战。
薛岳下来,已在后台喘了两口的胡宗南跑步上前。
这时候的胡宗南,“天下第一军”已经所剩无几,但他手上多了一支看似很坚挺的部队,这就是“一二八”会战中声誉鹊起的税警总团。
老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税警总团能打仗,连老蒋都知道了,也因此就被牢牢惦记上了。
长城会战后,因为军费支出的问题,税警总团的后台老板宋子文和老蒋拍了桌子,一怒之下,辞去财政部长职务走人了。大舅子一走,老蒋马上让刚刚从北方南归的黄杰去接任税警总团长。
黄杰(黄埔1期)人还不错,上任后也没砸了大伙饭碗,原来四个团还是四个团,团长以下职务都没变动,只是又增设了两个团,将原来相当于旅的编制上升到了师,并将总团分成两个支队,由黄埔系的军官分别掌管。
即使与当时的德械师相比,税警总团也是独树一帜的。一般来说,像孙元良、王敬久这样的德械师,也无非是接受一些德式训练,配备一些德造枪炮而已。
税警总团前期不光接受美式训练,连部队配备也很有些“美式模样”,部队里不光有炮兵、通信兵、辎重兵、工兵,还有总医院和卫生队,甚至连吹吹打打的军乐队和修理枪械的修械所都有,称得上是一个豪华军团。
老蒋是军人出身,好的部队他都想要,也有指点一下的瘾,比如空军骁勇,他就亲自指挥空军,现在税警总团也成了“我的人”,关键时候,自然得拿出来使一下。
你们大家看好了,“我的”税警总团比德械师还要猛,一定能让小鬼子好好喝上一壶。
说税警总团是老蒋的秘密武器,也并不为过。
可是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税警总团的两个团拉上去后,只一两天就垮了。
开始,胡宗南和黄杰都还认为,头阵不算什么,刚刚上场,可能还是不太适应的缘故。
等税警总团的六个团都聚齐了,再上。
没想到这次还是不灵,几天之后,税警总团最前面的三个团已伤亡一半以上,营长以下军官没了一大半。
黄杰愣住了,胡宗南愣住了,大家都傻了眼。
(98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正在南京静候佳音的老蒋气得目瞪口呆,在电话中把黄杰一顿臭骂。
你究竟干什么吃的,这么好的部队,交到你手上却这么不能打,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骂完之后,老蒋又给黄杰指了条道,去,失掉的阵地再给我夺回来,否则提头来见。
这回轮到黄杰目瞪口呆了,都说垮了,怎么再去收复阵地呢。
还是胡宗南通情达理,看到税警总团士气沮丧,知道这时候再让他们上,同赶鸭子上架差不多,于是发布命令,允许税警总团暂时撤退休整。
税警总团一退,日军大举掩杀过来,原来在前面抵挡的其他部队都支撑不住,有的一个师就只剩下了几百人,
胡宗南吸取税警总团的教训,不再指望救命菩萨了。
下面还有谁能上的,排好队一个个来,这叫纵深配备,防止垮掉一个,就弄得全线动摇。
湘军、川军先后上阵。
这些“地方中央军”都可说是各省最强的部队,比如杨森的川系中央军,在川军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在这个大磨坊里,“最强”已经没有用了,得最经得起“磨”才行。
以前打内战,团营级军官守在指挥所就可以,到了这里,都得亲自拿着枪,到战壕里和普通士兵一起边射击边扔手榴弹,否则阵地肯定守不住,所以别说营连长,团长阵亡的也比比皆是。
川军描述,当时挖了2米的战壕,开始得踮着脚尖,踩在踏脚坑上才到看到前方,打到后面,官兵尸体叠起来竟然比战壕还要高,然后大家就以此为掩体,继续作战。
死亡成了家常便饭,几乎已令人麻木。
湘军的一个机枪手回忆,战斗间隙,大家一块吃饭,吃着吃着,有个士兵双手一仰,中了流弹,但是队伍却“几乎没有多大的骚动”,继续吃,吃完把嘴一抹,再接着打。
依靠川军和湘军的轮番接力,胡宗南率余部终于得以稳住阵脚。
虽然“强渡”了蕴藻浜,但松井也并不轻松,因为渡过河之后,他的“中间突破”仍然堵在那里,而他已为此使尽了全力。
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伤亡数字的红箭头仍在继续飙升。
从为“强渡蕴藻浜”做准备开始,半个月时间内,日军又伤亡了19351人,比上个月还要猛,已接近两万之数。最多的时候,一天死伤个两三千人都不在话下。
与之不相符的,则是进展上的慢如蜗牛。
新师团里面,第101师团自渡河后,仅向前推进了不到12里,每天1里不到,可是却已经倒了一大堆人,只好停在原地等待补充新兵。
老牌师团也没强到哪里去。
最强的金泽师团爬得都没第101师团快,而且伤亡也很大。本来松井特地把野战重炮兵联队调给它,希望能助一臂之力,未料金泽师团立功心切,闭着眼睛哗啦啦一打,忽然大炮没声了,低头一看,原来炮弹全给打光了。
金泽师团旁边,就是名古屋师团。
喂,没弹了,能不能借点过来。
名古屋师团却早就锅底朝上了,它登陆的时间比金泽师团还早,哪有这许多炮弹可用。
(98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同病相怜的两个师团都发起愁来。步炮协同的战术使惯了,一时间没了炮弹,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当然,炮弹还可以依赖后方补充,但是补充需要时间啊,再不往前攻,松井司令官就要拿着打人的棒上来了。
日本人果然是很有些搞发明的潜质,不是没弹药了吗,好办,拿竹子削一下,做成弓箭,然后浸点汽油,往守军阵地上射!
这招大概是从《三国演义》上学来的,上面曹军和其他乱七八糟的军队经常这样用火箭对射,可见吾国名著在东瀛小岛上也很流行哩。
仗打成这样,都跟玩似的了。
在南京上空,中国空军也再次亮剑。
“9.26”空战,最耀眼的无疑是天神高志航,但这次舞台的聚光灯则集中打在了五大队24队中队长刘粹刚身上。
24队出过阎海文这样的少年英雄,作为中队长的刘粹刚自然功不可没。
在中国空军飞行员里面,要论飞行技术,高志航是最出色的,能与之一较短长的,唯有刘粹刚。凑巧的是,两人又同为东北同乡,并且是中央航校的一对师徒。
一个“九一八”,不知在华夏大地上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刘粹刚本一介书生,也曾梦想过“工业救国”,此时却不得不投笔从戎,一路流亡到南京,并考入了黄埔军校(时称南京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教的是步兵,凑巧这时中央航校来黄埔招生。小伙子身为关东大汉,有副好身板,想想还是空军有劲,从此便另投门庭。
在这里,他遇到了高志航。
如果说高志航是最好的航校教官,那么,刘粹刚就是最棒的航校学生。
当时在中国空军内部,空中射击训练纪录保持者,惟高刘二人。
据说在一次打移动飞靶时,刘粹刚曾分三次射出五十发子弹,全部命中目标,直让人看了目瞪口呆。
虽说高刘一个是教官,一个是学生,但共同的命运和相似的性格,却使他们难分彼此,师生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编队后,高志航曾一度争取把刘粹刚调入自己的四大队,只是五大队对这位中队长兼王牌飞行员亦依赖甚深,才不得不作罢。
到七七事变乃至淞沪会战爆发,高刘都感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了,打回东北老家去也从此有了希望和可能,刘粹刚甚至愤激地说,要凭借自己的铁和血,去炸毁扶桑三岛。
但是刘粹刚也不是一个盲目的愣头青,他清楚地知道未来将是一条牺牲之路,而他当时已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要牺牲,就必须有勇气割舍这一切。
他在给妻子的家书中言道,万一为国牺牲,那是自己尽了天职,因为“生于现代的中国”,是“不容许偷生片刻”的。
到那时,你要勇敢地开始新生活,我只希望你记住,“在人生旅途中也曾遇着过一个我这样的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
“这样的人”注定将在人生旅途中创造辉煌一页。
(99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继“八一四”率队击沉日舰后,刘粹刚又在路上“顺带”干掉了一架日军水上侦察机。
这是刘粹刚个人击落敌机的首次纪录。在此之前,志航大队里面人人皆有斩获,乍看似乎并无出彩之处,但实际上这却意味着一个超级英雄即将一飞冲天的开始。
在前前后后的历次空战中,刘粹刚先后击落日机11架,说他是中国的“红武士”当之无愧。
刘粹刚个人的巅峰之作是“10.12”空战。
此时中国空军的情形十分不妙,虽然自高志航回归后,又演出了“9.26”空战的惊世之作,但时间一长,就无法再维持这样的局面了。
在淞沪会战开始后的三个月里,日机共损失飞机230架,战死飞行员327人,然而到10月22日,中国空军的战机也仅剩81架,且大多遍身伤痕,处于“亚健康”状态,急待修理。
蕴藻浜大战,烈火熊熊,可是空军却腾不出力量来进行支援,不但如此,他们连自身都难保了,大部分时间里只能打打游击,尽量避免和日机直接交锋。
于是,日机又成群结队地飞到南京上空,先投弹再扫射。
许久许久,不见中国飞机的影子。
乐了,如入无人之境的日本航空兵重新神气活现起来。
来来来,我们唱起《健康歌》,一起来做运动吧。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抖抖手啊,抖抖脚。
这帮家伙竟然在中国民众的头顶上玩起了特技。
人人激愤不已,咬牙跺脚,可一时又无可奈何。
此时天神高志航已到兰州去接收苏联飞机了,但刘粹刚还在南京。
见此情景,气得他哇呀呀大叫——大丈夫可杀不可辱,誓斩尔等鼠辈!
就像《三国》中关云长那样的猛将,一捋颔下长须,大喝一声:取我宝刀过来。
在登上战机之前,刘粹刚把身上的钱包取出来,交给机场上的一位东北老乡保管。
钱包里的钱不多,如果我战死当场,将来捐给抗战者,聊尽一点心意。
刘粹刚单机杀向敌群。
对决并不顺利,刘粹刚一开始就落入了下风。
他的座机被从后面突然杀出的一架“96”给死死咬住,并受了伤。
这不奇怪,因为尽管减过负,但九六式在速度等综合性能上仍然要高于霍克三,而对方飞行员既称王牌,那也是经过无数次严酷的格斗才最终定名的,对出击时机的掌握恰到火候。
刘粹刚的战斗机在受伤后开始失去平衡,只能左转,不能右拐,甚至时有坠毁的危险,而日机仍然不依不饶,紧追其后。
你高飞,他就高飞,你低掠,他就抵掠,凭借高出一筹的爬升和速度,牢牢地压着你一头。
两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96”已经贴近霍克三的尾部,日军飞行员兴奋莫名,在他看来,猎物已经插翅难逃。
处于这种情况下,既使你是王牌飞行员,百分之一百也得缴枪或者完蛋。
(99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lzgadsl 回复日期:2011-01-14 12:56:23

拿竹子削一下,做成弓箭,然后浸点汽油,往守军阵地上射!
====================================================================
老关,这段描写能不能给出出处来源。如果没有可靠地出处来源,这种描述还是不要写的好,有故事会化得倾向。
————————————————————————————————
想重申一点的是,我写的是传奇,但作品中可以说任何一段皆有具体出处,只不过我不喜欢掉书袋似的列列多少考据而已。如大家有兴趣,此处可查考王辅《日军侵华战争》,这是一本严肃的抗战史研究专著,参考了日方原始文献,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然而就在日机要瞄准射击的一刹那,令人惊诧的一幕出现了,中国飞机忽然来了一个“巧妙的急转弯”,这一动作从轨迹上看,像一个直“8”字。
立刻,霍克三脱离了“96”的射程和火力范围。
百分之一百要完蛋了,可刘粹刚却属于那百分之一百零一。
日军飞行员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在他看来,对手已经是个身上插了箭的兔子了,纵使垂死前还能来几个救命动作,相信也蹦达不了几下。
你来直“8”,我也会。“王牌”不是盖的,他依葫芦画瓢。
一次,两次,两个空中格斗的高手都用上了全部的力量,汗水涔涔而下。
两次直“8”字的“单臂大回旋”之后,刘粹刚仍然没有能够摆脱追杀,每一分,每一秒,都意味着被其一口吞噬的可能。
这场空中追逐赛,已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死神不断鱼跃俯冲,它张开血盆大口,逼视着决斗的双方。
耳边,似乎已经听到牙齿咬啮肉块的声音。
地面上响起了一阵阵的惊呼声,那些躲避空袭的人们提前从防空洞里走出,做了“空中大肉搏”的现场观众,在极度惊险的一刻,有的人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他们实在不愿看到自己的英雄自空而落。
直“8”第三次。
一升一降,一擦一过之间,日军飞行员忽然猛地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后,现在却变成了在前。
这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电光火石,几乎让人难以察觉。
但已经足够了。
身后的刘粹刚反客为主,一串长射后,“96”应声落地。
地面的人们惊呆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微妙的变化出现在什么时候,只看到日机冒着白烟,撞到地面,然后粉身碎骨。
前后,仅几分钟而已。
一摸案上杯盏,热酒尚温。
太神了!
继高志航后,又一位准天神诞生。我们的四大天王次席,它属于刘粹刚。
刘粹刚不仅弹无虚发,而且拥有一手死里逃生的绝技。干净漂亮的直“8”字飞行术,让他即使置身于最危险的情况下,也仍然能把对手给绕进去,从而斩你于马下。
当时的日军飞行员,甭管多么王牌,见到高志航和刘粹刚都没有不怕的。
刘粹刚驾驶的战机号为2401号,日机只要一看到“2401”,马上就像见到瘟神一般,远远躲开,惟恐避让不及。
道理很简单,你打他,他不死,他打你,你必死,简直就跟游戏里面有无数条命的圣斗士一个模样。
要知道,谁的脑袋也不会凭空多长出两个,能不怕吗。
日本人称刘粹刚为“飞将军”,或者是“赵子龙”,誉其在空中取上将首级,易如探囊取物一般。
据说,对刘粹刚的直“8”字飞行术,连那些曾经牛气冲天的日本“王牌飞行员”也惊羡不已,纷纷在内部偷偷加以模仿和训练。
常常感慨,如果当时海军能够像空军一样,表现得更勇猛一些,并打破衙门帮派思路,海空协同,主动进击,战争形势可能会大不一样。
包括武器优劣方面的各种差距,我们都得承认,那是客观事实,可明知不敌,也并不说明你就不能够亮出手中宝剑。
要知道,大多数陆军手里拿的还是汉阳造,即使是空军的霍克三,在性能上也弱于“96”,它们与对手火力上的差距,绝不比海军更小。
(992)

楼主:关河五十州

字数:19227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9-06 22:56:00

更新时间:2020-10-01 11:00:29

评论数:105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