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漫画插图】《我和我的西游》2020年——蘑菇茶楼

【漫画插图】《我和我的西游》2020年——蘑菇茶楼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小二,给各位大爷沏茶!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和吴承恩的心境一样,此时的猴王好像被别人欺负惯了,入了师门之后仍然保持着不嗔不恼的作风。师兄们叫他扫地他就扫地,师兄们叫他锄园他就锄园,师兄们叫他挑水他就挑水,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在方寸山上一连呆了七年,一直干着养花修树,寻柴燃火的苦差事。
要说菩提祖师也真齁得住性子,眼睁睁看着小徒弟一天天被大伙儿欺负,既不阻拦,也不劝止,每天只管教他些坐禅论道,习字焚香的法门,专授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不过还好,虽然猴子在方寸上的日子并不洒脱,但三星洞里的硬件设施还是是一应俱全的。猴子自从拜了师,加入了这一大家庭,基本上也就告别了挨饿乞食的生活,不仅有了自己的卧寝,还能每隔一段时间领一套校服。
生活条件渐渐好转,自己也从言听计从的入学新生慢慢混成了老油条。原来的师兄一个个都毕业出去了,留下来的几个也被自己混成了老相识,再加上又有一些资格比自己还嫩的新生不断涌进来,孙悟空的身份地位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
他再也不用那么卖力地去挑水砍柴,再也不用以仰视的角度去看师兄们的眼色,高兴的时候就去烂桃山上摘摘桃子,不高兴的时候就冲着新来的同学指指点点:“小样,你新来的吧!”
生活的境况在不断变化,他的性格也在跟着不断变化。“不嗔不恼”似乎离他越来越远,随之而替的乃是桀骜不驯的猢狲性格。
很快,他的本来面貌将一展公众于前。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二、又爱又恨的七十二变

菩提老祖的哑谜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忍辱负重的孙悟空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一日,菩提祖师登坛高坐,召集弟子们绘声绘色地上了一堂公开课。菩提讲课也真是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不分文科、不分理科,一堂课的时间夹杂着三节课的内容,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这老头一会儿讲道,一会儿讲禅,一会儿又秃噜什么儒家思想。
啰哩吧嗦地讲了一大堆,徒弟们都被弄懵了,谁也没搞懂他在讲什么。也不知道这菩提老祖的肚子里到底装的是哪家的墨水。
弟子们被这三个不同学派的知识弄糊涂了,听着听着就觉得两眼发困,哈欠连天。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猴子居然在一旁听得眉花眼笑,手舞足蹈。


他这一“不规矩”动作惊动了师父,老人家不高兴了:“悟空,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臭猴子,你怎么可以在我讲课的时候,像个白痴一样癫狂,也太不注意课堂纪律了吧?!
孙猴子慌忙解释:“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孙悟空说,师父啊,你把三个课程的内容混在一起讲,虽然有点让弟子脑袋吃不消,但是仔细想来,句句“精微万法”,能够“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说真的,这是我听过的最精彩、最有内涵的一堂公开课了。
菩提老祖点点头,看着悟空会意地笑了笑。
不错,不错,马屁拍得到位,悟性更是绝佳。小伙子前途无量!
知道吗,将三家之精髓合并一处,浑如天成,乃是我菩提毕生的心血。天下虽大,却未曾有几人能够识得。你小子居然也能摸懂一二。难得!难得!
看来,是上天有意要安排我有个传承人了。
菩提祖师心花暗暗怒放。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徒弟找师父不容易,师父求徒弟也一样难得。今儿终于等来了一个心慧手巧的。得,得,得,我这里正好有一套“菩提酿酒神功”,今后就传授给你了。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菩提心中窃喜。他对自己收到一个高徒表示非常满意。
不过,菩提是个有讲究的人。
“光能听懂高深的学问还不行,我还得考考你的心志如何。”
于是,祖师分别向孙悟空介绍了“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和“动”字门中的道学。
悟空最后的反应是,哪一门都不学。


孙悟空的回答很出乎师兄弟们的意料,他们觉得这猴子百般挑剔,惹恼了师父,实在太不像话了。
菩提祖师爷似乎也表现得很生气,“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拿着戒尺指着悟空说:“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还走上前去,在悟空的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祖师这一走,可把一班师兄弟们给吓坏了,他们纷纷责怪孙悟空,抱怨他把师父气走了。不仅抱怨,而且言语之中还带着鄙贱嫌恶。
“你这猢狲也太不识相了吧,竟然敢公然顶撞师父,他老人家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来。”
师兄弟们的这番话充分说明,菩提祖师曾经是不止一次生过气的,而且每次生气之后都会跟女孩子一样,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不出来就不出来吧,关键是影响了大伙儿学艺。你想啊,大家都是交了学费的,说不定学艺之前家里面还有老婆孩子,专等着自个儿学成一招半式之后,回去能够点石成金,补贴家用呢。这要是祖师真的生气不出来了,大伙儿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此时的猴子是什么反应呢?
猴子的反应与众师兄弟截然不同。
书中的原话是: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孙悟空此次学艺是带着明确目的来的,目的没有达成,绝不甘休。他能放弃舒适的王位,漂洋过海来到异地,并忍辱负重地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漂流十数年,为的就是要学一个长生不老之术,不再受阎王的管辖和约束。如今,祖师虽然答应了教他一些道中之术,可这些东西根本与他的所求不一致。既然不一致,又怎么能欣然将就呢?
所以,对于师父提出的每一门道,他都要不停地问一句,“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的回答也很奇妙,忽悠来,忽悠去,归根结底就两字:“不能”!
既然不能,那我当然要学更好的。


孙悟空在方寸山上呆了那么多年,菩提祖师到底有多少神通,他应该还是知道一些根底的,可是这位老先生像是故意藏着掩着,明明自己有那么多厉害的法术,偏偏就教自己一些无大用处的偏门,这不明摆着消遣人嘛。
悟空的态度很坚决,我到这里来是跟你学真本事的,你别拿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糊弄我。我告诉你,你不教我真功夫,我就不答应。所以,孙悟空的每次回答都是直切主题,对于那些认为没用的法术毫无例外地都是“不学,不学!”
孙悟空的回答看似无礼,反衬出他要学长生不老之术的坚定之心。
相比而言,师兄弟们的意志就没有他那么坚决。他们也许只想学个一招半式,挣得些许本钱,能回去混个日子就可以了。又或者千辛万苦地投入师门,却不知自己为何而学,学成之后所为何事。这些师兄弟们宁愿把自己的命运交出来,师父让他们学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从来也没有自我的主见,只等着哪一天上天眷顾,能够让他们不白白跑一趟,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让人称道的是,菩提祖师并不是一个小气之徒,对于孙悟空的所作所为,他并没有真的生气,而是另有深意。他走的时候故意在悟空的头上连敲三下,倒背着手,将中门关闭,意思是叫他“三更时分存心,从后门进入”,秘密传授他高深法术。
也亏得孙悟空天资聪慧,一时之内参透了玄机,所以这档儿也用不着与众人做口舌之争,只是强忍住了不说话,在暗中独自偷乐。
菩提祖师连扳几道“术”、“流”、“静”、“动”之类的法门,与其说是想教悟空一招半式敷衍于他,不如说是在暗中试探他的志向。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剧情的选择竟有如此的相似。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登基继位。
由于连年战乱,此时的秦国又破又穷,不仅受不到周围各国的重视,就连权力早已被架空的周天子也不愿搭理秦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年轻的秦孝公愤然喊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悲壮豪情。同时,颁布了“求贤令”。
卫国人公孙鞅(商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孝公的身边,变法强秦。
公孙鞅通过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引荐,三次面见秦公。
和菩提祖师的做法一样,商鞅也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法家精髓倾囊而授,而是采取了投石问路的办法。
第一次见面,商鞅还弄不清秦孝公的想法,他试探性地从三皇五帝讲起,还没等他说完,秦孝公就拂袖而去。事后,秦孝公怒斥景监:“你推荐的什么朋友,就知道夸夸其谈。”
景监将秦孝公的话转述给商鞅,并责备商鞅,商鞅却高兴地跳起来:“原来秦公之志不在帝道。”
第二次见面,商鞅又效仿孔孟,从儒家的王道仁义讲起,这次秦孝公比上一次更加愤怒了,觉得眼前的这个白衣书生除了嘴巴能说之外,根本不着边际。商鞅明白了:“秦公之志不在王道。”他要求景监无论如何都要为他安排第三次见面,并保证这次一定说服秦公。
于是,第三次见面,商鞅开篇就论霸道强国之术。这次秦孝公来劲了,激动地握住商鞅的手:“请先生教我。”
通过前后三次试探,商鞅终于知道了秦孝公变法决心之坚,为自己在秦国变法成功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使自己的才华能够顺利施展。
商鞅的三见秦孝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想让别人的思想与自己同步,就要首先弄清别人在想什么。找一个靠得住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菩提祖师看出了孙悟空有聪明才智,有意要收他做关门弟子,但又搞不清他的心志如何,所以故意拿些“术”、“流”、“静”、“动”之类的东西来试探悟空,目的就是要知道他学习的目的明不明确,态度坚不坚决。
祖师的这一做法很有意思。
一方面,他在众人面前责罚了孙悟空,惩戒了这种行为;另一方面,他又偷偷地给孙悟空开小灶,暗中向他秘密传道。面对不同的两类人,他能用同一个行为表现出两层截然不同的含义,并且能把这两层信息准确地传达给不同类别的弟子,这正是菩提祖师的高明之处。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祖师爷爷能不能别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直截了当行不行?
我的回答是:不行!
我们试着想想,如果祖师不责罚悟空,而是笑着对他说:“悟空啊,我听了你刚才的话,觉得你想法坚定,是一个可造之才,这样吧,我就传你几招我平生最厉害的法术。”
其结果会如何?不但失去了做师父的尊严,还会让别的徒弟觉得师父偏心,更有甚者会让其他弟子错误的认为菩提祖师喜欢胆大妄为,敢于顶撞师父,挑战权威的学生。反正顶撞师父有好处嘛!
现在不同了,菩提祖师对猴子这么当众一“责罚”,无形之中就等于发出一个信号:机会是同等的,但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却不一样,能不能打破这“盘中哑谜”,那还要看看你们各自的造化。
孙悟空具备这样的造化,所以他有资格得到我的真传。你们其他弟子都没悟到,所以你们也就没有这个资格。
三年之后,孙悟空学成一身本领,在众多师兄弟面前显摆的时候,他们都只能望而空叹。再回过头来把当年的事情一回忆:唉!都怪自己缺心眼,当时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你这去,定生不良

孙悟空得了菩提祖师亲口密授的心法,暗暗修持,子前午后,自行调息。跟《射雕永雄传》中郭靖学习马钰的心法口诀时一样,孙悟空也充分利用别人睡觉休息的时间,苦心修炼菩提传授的神功法诀。经过三年的长期坚持,他的根基终于稳固,于是菩提祖师进一步向他传授七十二变化与筋斗云。
听说师父要教悟空筋斗云,一个筋斗就能十万八千里,师兄弟们可羡慕了。
他们听了后,一个个恭喜道:“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哪里,都寻了饭吃!”
师兄弟们觉得悟空学会了这本事好处可大了去了。可以给别人跑跑腿、送个报纸、文件什么的,还可以混个特快专递的差使,到哪都能找碗饭吃。
原来,师兄弟们学道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掌握些本领混口饭吃,看来祖师收的这些弟子可真不怎么样,也难怪这帮师兄弟参不透这盘中哑谜了。


孙悟空得了菩提祖师的真传之后,身份就变得跟别的师兄弟不一样了,心理上有了明显的优越感,他再也不记得当年曾经跟师父说过的话:“人若骂我我也不恼,人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开始渐渐将自己的本性暴露出来。
祖师说:“我这里有一个天罡数的变化,一个地煞数的变化,你要学哪一个?”
悟空回答:“弟子愿学多的,就学一个地煞变化罢。”
孙悟空选择地煞变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只是觉得地煞变化的数字比天罡多了一倍。
原来,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也没等问清楚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何为天罡数,何为地煞数,囫囵吞枣地就选择了数字多的一项。在他看来,数字越多,变化也就越多,变化越多,自然也就越厉害了。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那么天罡数和地煞数相比,真的只是少了一半变化这么简单吗?
我们且看一下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术的具体内容。
1、天罡三十六法: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脱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沙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2、地煞七十二术:
幽通、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请仙、追魂、摄魂、招云、取月、搬运、嫁梦、支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黄白、剑术、射覆、土行、星术、布陈、假形、喷化、指化、尸解、移景、招徕、迹云、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避、跃岩、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
很多人看了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就觉得72变比36变厉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拿孙悟空和猪八戒做了对比。因为猪八戒的36变显然没有孙悟空的72变厉害。
其实不然,天罡数的层次远比地煞数的层次要高。
比如在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里就记载着这么一段话:
那处女道:“我好的是天罡三十六变化之法,略晓些本领,未曾炼就。”圣姑姑暗暗地吃惊道:“他学的更胜似我。”便道:“老拙会的是七十二地煞变化。”处女道:“这地煞法乃是左道,学之无益。”
处女认为圣姑姑的七十二地煞变化乃是旁门左道,根本无法与天罡三十六变化相提并论。而圣姑姑听了之后,也是立马一个反应:原来她学的法术比我的要高强多了。
处女和圣姑姑的对话印证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天永远大于地。
而在《水浒传》中,梁山108将利用天罡三十六星和地煞七十二星进行排名,又再一次印证了天罡与地煞的地位和层次。
天罡虽然看起来数量少,实质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就好比镇元大仙,姑且不论他变化能力,就一招袖里乾坤便把唐僧师徒几个温柔搞定了。孙悟空变化再多,他也敌不过对方温柔的一招。所以,变化是不能光凭数量的,还得看看质量如何。观音菩萨、文殊、普贤,也没见过他们几个耍手段像孙悟空一样变来变去的,基本都是简简单单的一招,但威力却是不容小觑的。
像二郎神跟孙悟空两个比斗时那样,误以为谁变的戏法多,谁就越神通广大,其实是逃离了法的本质,反显得有些哗众取宠和轻浮。
当然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层次高并不代表学了之后就一定法力高强,具体还要看各人的境界修为。就说猪八戒吧,本来在高中里就各门功课都不及格,现在突然让他去清华大学读书,能够保证上课不睡觉就算是祖上烧高香了,更别提拿毕业证书了。而孙悟空虽然只是读了普通的大学,但他稳扎稳打,实际学力肯定要比猪八戒大的多。
作者虽然没有在《西游记》里明确表明天罡一定大于地煞,但从道家口中的:“天罡数变化者,上德者无为之事;地煞数变化者,下德者有为之事”,也能依稀判断出,天罡要比地煞高明。傻子都看得出,道教注重的是“无为”的境界,这“上德”自然要比“下德”强的多了。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所以,当孙悟空提出要学七十二地煞变化的时候,才有了菩提祖师那句话:“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
这里的“既如此”大概有两层含义。一是贬义藐视,认为地煞不及天罡来得光明正道。二是无可奈何之意,因为以猴子目前的状态,要他循规蹈矩,每天诵经炼丹学习高深法术,肯定是行不通,他现在只能练就地煞之术。
菩提祖师是看着猴子成长的,也是看着猴子的性格在慢慢变化。经过了十年的学习生涯,猴子身上的“不嗔不恼”已经完全看不到了。祖师很明白,要同时练得天罡地煞,不仅需要非常高的资质悟性,同时也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猴子的资质还可以,但这修养却实在拿不出手了。
菩提本来是可以把天罡地煞之术两个都教全的,但是不行,以孙悟空的现状看,他只能选择地煞的七十二般变化。
以菩提祖师的能察善断,他应该早已知道了这个结果。不过,为了确认,他还是给了悟空一次AB选择。
猴子的选择坚定了他的判断。
所以,孙悟空作为菩提祖师的得意弟子,却在学艺有成之日突然被赶走,绝不是出于偶然,也不是因为一时在人前卖弄,而是菩提祖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决择。
菩提在大力培养悟空的同时,已经做好了驱逐他出师门的准备。


在赶走悟空的时候,菩提祖师还顺便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你这去,定生不良”。
孩子,你这一去,肯定不会干好事啊。
这话说得真让人费琢磨。
凭什么说我这一去定生不良啊?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在人前卖弄了一次吗?
一般来说,学生容易犯错误,而做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谆谆教导,通过教育改造使他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至少也应该给学生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况且,从人的品性上讲,在人前卖弄也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过错,没有哪个学校规定学生在人前卖弄是必须得开除学籍的。
就好比一个学生考了100分,然后在同学面前炫耀说:这些题目对我来说小菜一碟,简直就是小儿科,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吧!校长听到了,赶紧把家长叫过来,说:你的孩子以后定生不良,赶紧办理退学吧。
这也忒开玩笑了!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感谢蜡笔小新打赏!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那么,是菩提祖师未卜先知,知道猴子迟早要惹祸,怕日后殃及自己吗?
如果真是这样,他完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选择:1、不收这个徒弟,这样就避免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2、收做徒弟后不传授其真正的法术,这样猴子也就无能力去惹祸了;3、就算是传了法术,他完全可以不准猴子下山,留在自己的身边慢慢调教,让他没有机会去惹祸。
何必非要逐他出师门呢?
把一个破坏分子赶到社会上去,无异于“放虎归山”或是“流毒社会”,祖师是个大智慧的人,怎么会做出如此愚行?
以常理度之,任何一个师父都不希望自己的徒弟做出败坏师门的事情,所以总要有几句狠话来吓唬徒弟,一般都会警告弟子们要行善积德,光大门派,若有败坏门规的事情,定然清理门户之类的话语。
然而在这里,祖师却不是这么说的。他不是说如果你作恶行凶,我便叫你万劫不复,而是说“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否则就把你给碎尸万段了!
真是耐人寻味。
事实上,猴子的口风并不严谨,他在第十七回遇见黑熊怪的时候,大胆地透露了自己的师承来历:“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还不止这一次,在第五十二回中与那兕怪自报家门时,又说道:“立志拜投方寸地,虔心参见圣人乡。学成变化无量法,宇宙长空任我狂。”
到了第六十七回驼罗庄上的时候,猴子又自豪的跟人提起说:“我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猴子出师之后,得意忘形,很快就把祖师的警告当做耳边风了,但令人神奇的是,祖师并没有因此追出来把猴子给废了。
是祖师他老人家耳朵不好使?还是压根记不住自己说过的话?


在这里,我大胆猜测了两种可能,或许可以解释祖师在说这话时的心情。
1、失望。菩提给猴子进行双向选择的时候,猴子已经前前后后起码听了好几年的菩提悟道之禅。猴子能听懂高深的理论知识,却参不透这些知识的本质含义,终究还是因为“贪多”的欲念选择了地煞数。可以说,当时的孙悟空悟道不深,慧根太浅,无法再修炼更高更远的上乘法术,即使继续在方寸山上呆下去也是徒劳无益。如果强行硬教,就会教成猪八戒那样,即使学了高深的法术那也只是半路出家,与真正的天罡之法相去甚远。
2、历练。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通过在社会生活中的磨练,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思想能够顿悟,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这也是祖师给猴子取名为“悟空”的真正用意。也就是说,只有让他闯了祸,经历了各种磨难,才有可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到真正的“悟空一切”,到时候再传授他更高级的法术就变得水到渠成了。毕竟,这个机灵而有悟性的弟子在师父这里一呆十年之久,师徒之间还是有感情的。
孙悟空变成松树,在众师兄弟们面前卖弄只是一个导火线,它加速了菩提祖师原先做出的决定,却永远不是驱赶的真正原因。
最后,他把孙悟空叫到跟前,道出了不太情愿但又琢磨已久的心声:“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一切都是你的宿命!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三、絮絮叨叨话菩提

修道者,先修其身

孙悟空得到了菩提祖师的传授,但他却并没有得到菩提祖师的全部真传。
菩提祖师似乎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孙悟空拜师的时候曾说过“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菩提知道这不是他的本性。
从人的修为层次来说,无性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这句话从孙悟空的嘴里说出来,似乎显得不太匹配,菩提大概也不太相信,所以入门之后并没有教他什么本领,只是一直让他干着砍柴烧饭的粗活儿,磨练他的耐性。
孙悟空那时候大概也是新生刚入学,不敢跟祖师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加之他的师兄们也并没有学到过多的本领,所以心态也一直摆得很好。
而这段期间,其实也是孙悟空读书识字、学习理论知识的大好时光。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猴子慢慢掌握了对宇宙道法的认识,并且养成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力。
忽然有一天,他为菩提的妙语所打动,终于慧根大开,苦尽甘来。


那么,慧根大开后的孙悟空,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说起来,三分欢喜,三分忧愁。
冥冥之中,上天已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怎么回事呢?
说它“三分欢喜”,是因为猴子的慧根开了,菩提觉得授他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时刻已到。
说它“三分忧愁”,是因为冥冥之中还有定数,此时的猴子还未真正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道”,而要深刻理解这一内容,非要有他去世间里走上一遭,感同身受,历经磨难之后才能从根本上真正领会“道”中的大意。
也就是说,此时的猴子还不具备学习三十六变天罡数的条件。
文中用了一个有趣的选择题,来表明这个结果。
菩提祖师说,我有能力同时教你天罡数和地煞数,一种三十六般变化,一种七十二般变化,你现在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而不是单纯地说,我只会七十二变,现在全数教给你。
祖师用一个二选一的方式,轻描淡写,巧妙地隐含了话中的寓意。
这句话正好反证了其后的结果:传授猴子七十二变之日,正是意欲驱赶猴子之时。
开除你的学籍,那是早晚的事。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而在另一方面,也正是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这样的判定,反成了猴子一生最大的幸运。
菩提是个在世良师,他的高明不仅表现在神秘莫测的高强法术,更是体现在他的境界修为,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上。
众所周知,菩提在孙悟空到来之前,已经收过无数个徒弟,可是这些徒弟修为境界都不高,所以菩提也就没有教他们那些厉害的法术。而孙悟空虽然学到了七十二变,但由于悟道修为中存在软肋,他也没有将天罡地煞一并学全。
相比之下,猪八戒的师父虽然也是一等一的高强,可是在授徒方面却表现出境界修为上难以弥补的漏洞。
《西游记》第十九回中对猪八戒是这样介绍的: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朝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业。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缀。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猪八戒从小就生性贪闲爱懒,也不知道修身养性,每天就知道混混沌沌地过日子,可就是因为自己生得九窍,并非凡胎,他的师父就囫囵教了他三十六变天罡之数。
显然,猪八戒的师父在传授他真功夫时,并没有强调修心在自身成长中的重要性,稀里糊涂地就把天罡数教给他了。
其结果,天罡数不但没有发挥出原本的威力,还让猪八戒变成了连七十二变都敌不过的二流选手。
菩提祖师将孙悟空踢出师门,让他带着理论知识归根本原,到现实生活中去历练,去打磨,从而体现出一个至高的教学理念:修道者,先修其身。
要想学得好本领,先要过得了心性这一关。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无独有偶,在《天龙八部》的四十三章中,金庸借用无名扫地老僧的话也说出了同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无名老僧说:“佛门子弟学武,乃是在强健身体,证法伏魔,修习之时,总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若不是这样,练武一定伤及自身,练的越是上乘的武功,便越具这个效果,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越陷越深。”
其实,不但武功,任何学识技术都是一样。一个人所学的,总不免影响别人,而在影响别人的过程中,转回来会影响自己。科学家、医生、商管学家,都是一样。学识越高,越有力量影响世界,但也越容易堕入妄念的深渊,若不以慈悲仁慈之念平衡,则必然害人害己。
“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中的戾气。”正是这种意念,把《天龙八部》的老僧提升至极高的境界。
无名老僧所指出的,不但是越高武功越需以慈悲之心化解的这个看法,更深的用意旨在,由参悟佛法而来的慈悲心是最可贵的,武功是下乘的东西,武学修为才是上乘的。世人不了解,往往舍本逐末,但可惜的是,就连才智超卓之辈如萧远山、慕容博及鸠摩智这样的,也一并掉进了这个泥潭,执迷不觉。
无名老僧的现身说法,目标就是在为他们指点迷津。值得留意的是,无名老僧对这些大道理的讲解并非通过谆谆教导,反而是以身试法,教育过程显得轻描淡写。
它透露出一种信息:智慧不是供在殿堂、为高人一等的人所宣扬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所实践的一点一滴。
高深佛法,于这位无名老僧,就如呼吸一样。
和无名老僧一样,菩提祖师也是一个极注重身心修养的人。他既看中了孙悟空的妙灵慧根,同时又为孙悟空的顽劣性格感到深深惋惜,他将自己的得意弟子踢出门外,并非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是为了能够让这位亲传弟子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而事实上,孙悟空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砺之后,最终大彻大悟,在佛祖的手下进入到“无性”的境界。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是孙悟空遇到了菩提,还是菩提遇到了孙悟空

孙悟空遇到了菩提这样的高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不过反过来说,菩提也因为有了孙悟空的存在,他的价值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如果没有孙悟空,菩提祖师就算是在方寸上再呆上1000年,授的都是一些凡夫俗子,估计他的名声也传不了那么远。
可以说,菩提造就了孙悟空的威名,孙悟空点亮了菩提的明灯。
它再一次展现出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母以子贵,师以徒尊。
就好像最近电影里风靡一时的叶问。李小龙成名之前,叶问的名字无人问津,李小龙成名之后,叶问的名字响遍大江南北。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之前,还有一个以授徒出了名的人物,更值得大家研究。这个人就是王禅,人称鬼谷子,又称王禅老祖。
鬼谷子先生早年曾出任过楚国宰相,后来归隐在卫国授徒,找了一个僻静之所,位于现河南省淇县淇谷云梦山一带修行。因为此人授徒之名实在太响,反倒没人提起他在楚国任相的那些日子。
鬼谷子常年隐居云梦山并在此教徒授艺。据说,著名的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
孙膑、庞涓主修兵法,兼通武术、奇门八卦。孙膑后来被公认为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兵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而张仪、苏秦主修纵横术(游说、外交),也一样毫不逊色。被认为是纵横家鼻祖的张仪,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曾经两次为秦国丞相,两次为魏国丞相,屡次破坏讨秦联盟,帮助秦国开疆拓土,被认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而苏秦也是兼佩六国相印,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正是孙膑、张仪等人的丰功伟绩,烘托起一个绝代的师父,被原国防部副部长伍修权题字为“天下第一军校”,旨在对鬼谷老先生教育出的杰出人才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致以崇高的敬意。
现在,方寸山三星洞也应被提上几个大字:天下第一武校。
不管菩提曾经做过什么,有过什么惊业伟绩,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只要知道,他有过一个闹过天宫的亲传弟子——齐天大圣孙悟空,这就足够了。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不过,话也说回来,为了将孙悟空招揽门下,菩提可算下了一番苦功夫。
跟元始天尊不一样,天尊他老人家开办的是国立名牌大学,用不了什么宣传,门下的弟子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什么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等等等等,都争先恐后当了元始天尊的徒弟。而这些人出师之后,又广收门徒,以天尊高徒为名,在各地名山办起了“985工程”。
菩提祖师不一样,他的方寸山是个以个人名义创办的私塾,算到顶了也不过是所民办学校。菩提祖师为人实诚,既不懂得宣传,也不知道如何招生,只得在方寸山上寻得一方偏安,收授一些没大用的徒弟。
西游记上说“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现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可是这么多出去的弟子没一个是有出息的。要不是孙悟空病急乱投医,误打误撞地投了他的门下,估计这会儿菩提的民办学校还是一个螺蛳壳呢。
也算孙悟空时来运转,30多所985重点院校没人替他介绍,却瞎猫碰到死耗子似的闯进了菩提的私塾。在南赡部洲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在西牛贺洲遇上了厉害的神仙。


神仙不是那么好遇见的,得有个接引人,所以猴子首先遇到的是一位樵夫大哥。
这个樵夫大哥其实就是个托。
樵夫的歌声很好听,用的是雄壮、明朗的C大调美声唱法。
樵夫的作词水平也很高,出口成章,合辙押韵。
一个砍柴的农夫居然赛过嵇康,横跨音乐、中文两大行业,猴子吓了一跳:这是个文化人呐!于是纳头便拜。
樵夫大哥谦虚地表白:老子就是神仙——的那个什么邻居,那段顺口溜也是神仙教的,我只有朗诵权,版权是属于别人的。
这里所谓的樵夫,通常指砍了柴拿去换钱的人。乍一看,这身份很稀松平常,可仔细一想就不对劲了:这方寸山上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烟,你个水货,背着那么一捆柴,想卖给谁去啊?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这樵夫显然是受了菩提老祖的指使,乔装打扮故意来给猴子引路的。
因为猴子在人间呆过那么长时间,实在也没见过那样有气质会唱逍遥歌的樵夫。而通常能唱出这般词调的,不是风流名士,就是会打“虚假广告”的,以便推出一个更具神秘性和传奇性的人物。比如《 三国演义 》中刘备在寻访卧龙的时候,就有类似的情节。
樵夫先用歌声把猴子引到跟前,然后告诉他具体的情况,这一招果然有效,猴子顺着樵夫指的方向一路向前,没过多久就找到了菩提老人家的洞府。
猴子入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有了自己的姓名,法名“悟空”。啥是“空”呢?简单理解就是,将一块泥巴捏成圆的,你说它是圆吗?它立刻又变成方的。那么你眼前的形状到底是圆的还是方的呢?都不是。一切事物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今天你认为有意义的东西,明天也许毫无意义,这就是空。
为了能够让猴子明白“悟空”的含义,一开始,菩提祖师并没有教授猴子任何东西。连续七年,每天只是让他挑水劈柴干杂活,安心当一个免费长工(谁叫你身无分文呢,先攒够了学费再说吧)。不过在菩提嘴里,就不是“免费长工”这么低俗的话了,美其名曰:试探你的向道之心,顺便磨磨你的火气,加强身体素质,准备迎接接下来的魔鬼特训——想起了电影版的《少林寺》。
七年之后,魔鬼特训开始了,孙悟空聪明过人,自身的天分加上菩提的小灶,技能水平很快一步登天。长生不老之术,躲避三灾之法,还有地煞七十二般变化,一溜烟统统学到了手。外加附送筋斗云一朵,不用加油,不用充电,随停随靠,随时可以变转方向,一个来回十万八千里,比最先进的F35战机还方便。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特训结束之后,孙悟空光荣地回到了老家。啊,不,是中途辍学被赶回了老家。不过,虽然毕业文凭没有拿到,但还是凭借自己的一身功夫闯出了一番事业,在花果山的地头上降龙伏虎,威震一方。随着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猴子紧跟着又扩充军备,收编了七十二洞洞主,每日点卯操练,俨然一副地头蛇的模样。
乐极生悲,一个人事业到了最颠峰的时候,很可能离低谷甚至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也不远了。
死亡的期限突然到临。
这一年,美猴王孙悟空因为饮酒过量,突然猝死.享年三百四十二岁。
咦?不对啊!猴王忽然出离愤怒了:老子跟菩提祖师学了那么多法术,明明已经长生不老了,怎么还说挂就挂了?
猴子也不多想,直接冲进幽冥界大闹地府,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上一笔划去,划的时候还不忘一身仗义,顺便也把七大姑八大姨的名字一起勾销了。
苟富贵,勿相忘嘛!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生死簿是勾了,可是却留给了我们一个问题。
这菩提老祖教给猴子所谓的长生不老之术,到底是个啥东西?
首先,长生不老的字面意思,就是去除了生老病死,不用进医院,不用进棺材。可是,不用进棺材怎么会被牛头马面突然勾魂了呢?
这里可能有两种解释:
A: 猴子学的是长生之术,但还差一个步骤,那就是最后需要下地府去勾销自己的名字。
这种说法显然很离谱。难道每个仙人炼成长生不老之后都要像猴子那样,下地府凭借武力为自己勾销名字?那些有这本事也就算了,可是万一有人打不过阎王怎么办?比如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吃了人参果,难道,他也要到地府去闹吗?显然,这种说法行不通。
B:猴子学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我们不妨来看看猴子的本事:72般变化,筋斗云,以及方寸山的修炼法门和五行之术,当然还有纯粹为了战斗而存在的物理攻击力。但,不管猴子本身的战斗力如何,这些手段都跟长生不老扯不上关系。
菩提祖师曾对猴子这样说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
猴子不解,沉吟了良久,问道:“我尝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
菩提回答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会有天降雷灾打你,再五百年后,会有天降火灾烧你,若再五百年,就会有风灾来吹你。此三灾,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所以,要想长生,必须得躲过三灾。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祖师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
“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这说明菩提此时还没有传授猴子真正的长生不老之术。而之前所学的法门,也只是基础的修行之法,跟长生不老没有半毛关系。
而后,孙悟空问:“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何以比人不同?”
菩提回答:“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悟空又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
接下来,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
说完,菩提祖师便撇开长生不老之术不谈,直接教人家七十二变化了。
一个“也罢”,或许隐喻出菩提此时做出的折中之法。那意思大概是:直接防三灾的法门,我是没法教你了,不过却有个七十二般变化可以代替。
怎么代替呢?当然是以地煞之术获取长生不老之术的能力。
事实上,猴子并非一开始就学取了长生不老之术,他的长生不老,都是后来一次一次叠加起来的。划掉了生死簿,偷吃了蟠桃和仙丹,又在取经的路上附加了人参果……
所以,菩提很可能至始至终都没教过他长生不老之术,他教的只是七十二变地煞术。
至于长生不老嘛!嗯……嗯……恕为师无能为力!


楼主:野蘑菇2020  时间:2020-12-15 08:47:58
猴子拜师的时候目的很明确,我跟着你就是要学长生不老的,可是偏偏上天不长眼,自己与常人不同,菩提没法子教他长生之术。最终,只传授了他取得长生的代替品——七十二变。
言下之意就是:反正技术活我都教给你了,要想长生,自己弄去吧。
难怪菩提给猴子办退学手续的时候,那么斩钉截铁地说:你这去,定生不良。
不良不行啊,一良你小命就没了。既然你没有学到长生不老之术,阎王肯定会派人来勾你;阎王派人来勾你,你就不得不闹地府;你闹了地府,就会有天庭的人来抓你;有了天庭的人来抓你,你就得闹天宫;你要是闹了天宫,我这预言不就灵验了嘛!(一笑)

【取决于斧子】
孙悟空:师父,您拿着斧头做什么?
菩提祖师:教你长生不老之术啊。
孙悟空:教我长生不老之术?这跟斧头有什么关系?
菩提祖师:悟空,你可看见前面那棵千年老树?
孙悟空:看见了。
菩提祖师:树可否长生?
孙悟空:树当然能长生了。长这么大,还没听说过哪棵树是老死的。
菩提祖师:那……如果我用斧子将它劈倒呢?
孙悟空:那还用说吗,当然是立马嗝屁了!
菩提祖师:悟空,树既能长生,为何还要惧怕斧子?
孙悟空:师父我明白了,树能不能长生,关键不在于树本身,而是要取决于斧子。


楼主:野蘑菇2020

字数:127424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20-10-31 18:52:46

更新时间:2020-12-15 08:47:58

评论数:10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