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神奇的北魏:大佛不放手中刀

神奇的北魏:大佛不放手中刀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梦珏娃娃味 24楼 2013-10-01 16:42:54
@弓太宰 大佛
-----------------------------
??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相贱一笑 27楼 2013-10-01 20:34:48
怎么没了呢 写的不错
-----------------------------
有,管够 啊。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第二卷 —— 代国风云



第一章:雄风重振


强大的拓跋鲜卑依然是晋朝的心腹大患,因为千百年来饱受游牧民族侵袭骚扰,所以汉人在蔑视和痛恨这些游牧民族的同时,并未忘记去了解这些蛮夷之属。晋人很清楚,鲜卑族是由许多同床异梦的部族组成的部落联盟,虽然这个联盟时战时和、时分时聚,但总有出色的首领出来统筹全局,而晋人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这些部族抱成一团,为了打散这个联盟,西晋并州刺史卫瓘想到了最节省成本的方法——以夷制夷。
具体的方案是三十六计之一:反间计。
他买通了与拓跋鲜卑亲近的乌桓族酋长——库贤。
乌桓又名乌丸,曹操曾讨伐过这个部族,并斩杀了他们的首领蹋顿(意为“栽跟头”)。前面已经说过,乌桓和鲜卑同出自东胡,血缘关系比较近,语言风俗大同小异,曹操征乌桓之后,乌桓势力衰弱,不得不依附于拓跋鲜卑。乌桓首领库贤,为人奸猾而且贪财好利,他作为臣属在拓跋力微身边很是得宠,肆意弄权,是个地地道道的佞臣。他受了卫瓘的贿赂之后,就大张旗鼓地在自己的院子里磨钺斧(一种圆刃大斧,刑具),故意引起其他酋长的注意。
酋长们果然上钩,就跑来问他为什么磨钺斧。库贤这个人表演天分极高,不去演戏绝对是演艺界的损失,只见他声情并茂地说:“可汗说啦,你们进谗言害死太子,恨极了你们!他老人家让我磨钺斧,磨得锃光瓦亮,然后把你们的长子都召集起来,咔嚓咔嚓全砍喽!”这些酋长们一听都吓坏了,急忙各回各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带着自己的部族四散逃窜了。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卫瓘的计策得逞,拓跋鲜卑一瞬间四分五裂,实力大大削弱。
拓跋力微先是丧子,而后又经受部族离散的打击,很快去世,在位五十八年,享年一百零四岁。
接下来的几位继任者,面对的是一个实力大大削弱的烂摊子,内忧外患不断,而且这几位在位时间也都不长:拓跋力微的儿子拓跋悉鹿在位九年,于忧患中死去;次子拓跋绰在位七年便去世;拓跋沙漠汗之子拓跋弗,有其父遗风,政治清明,宽以待人,百姓敬服,但在位一年就去世了。
这时拓跋力微的另外一个儿子拓跋禄官即位,他一上任就把拓跋鲜卑分成三部:他本人直辖东部;拓跋沙漠汗之子拓跋猗迤(“迤”无“辶”)统中部;拓跋沙漠汗的另一个儿子拓跋猗卢统西部,拓跋鲜卑的都城盛乐就在其治下。
拓跋禄官在历史上戏份并不多,看上去似乎是比较平庸的一个人,但是我们分析一下他的决策,就可以发现其实他也是有一番深谋远虑的:他将拓跋鲜卑分为三部,让三部分别向不同方向发展,无论进退,都留有余地,即便是忽然遭遇大的战乱和灾难,也能将危害降至最低。
更重要的是,他慧眼识珠,所任命的两个侄子,也就是拓跋沙漠汗的两个儿子:拓跋猗迤和拓跋猗卢,都是极其出色的人物。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自己顶自己顶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萧何秋水 36楼 2013-10-01 22:09:56
写的好,关注这段 历史
-----------------------------
谢谢,常来顶…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拓跋猗迤这个人,在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身材魁梧,魁梧到什么地步?《北史》记载他“英杰魁岸,马不能胜”,块头太大,骑马都像是坐板凳,一上马就能把马压扁了,所以人家出门不学高富帅骑马,人家坐牛车,牛也不是普通的牛,是两角之间能容一石(一百二十市斤)重物的大牛,出行虽然不甚雅观,但这位骑牛的拓跋猗迤,却完成了骑马的人都不能完成的功业:
公元298年,即晋惠帝元康八年,拓跋猗迤统领中部的第三年,穿越漠北,然后向西行进,对西方诸胡发动攻击,五年下来,归附者有三十多个部族,实力大增;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在离石(今山西离石县)自立为汉王,公然反叛晋朝,西晋王朝当然不能同意,为独具开胡人自立之滥觞,西晋政府决意征讨,为事倍功半,又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并州刺史司马腾向拓跋猗迤求援,拓跋猗迤随即率军驰援,在上党和西河两地打得刘渊落花流水,与晋军胜利会师。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拓跋猗迤的胜利让晋人意识到:拓跋鲜卑是一支潜力股,并且是一支相较而言更容易拉拢控制的潜力股!于是西晋皇帝遂以中央王朝的名义册封拓跋猗迤为大单于,赐紫绶金印。
拓跋猗卢一时之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小部族前来归顺,大部族前来拉拢,拓跋猗卢甚至有些飘飘然,成了草原上最威风的王者!
但就在这一年,骁勇善战的拓跋猗迤却忽然去世,这一记重创让拓跋鲜卑甚为悲痛。西晋政府派遣到拓跋部为官的汉人卫操,亲自为拓跋猗迤立碑,在碑文中,他代表中原王朝正式承认拓跋鲜卑是黄帝后裔,这就是说,中原的炎黄子孙们已经承认,拓跋鲜卑与他们同宗同源、同根同种。这是一种嘉奖,而嘉奖的目的是拉拢,由此可见,拓跋鲜卑在西晋王朝眼中,是不可多得的香饽饽,是中原王朝制衡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件利器,拓跋鲜卑的这种地位,对于后来的发展和壮大,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楼主傻的够呛 2013-10-02 09:06:52
当一个国家富裕太久了,他的人民就不愿意从事辛苦危险的工作,而把这些工作转嫁给落后的民族。中原王朝用胡人四处征战,罗马人用日尔曼人当雇佣兵,欧美人在中国建立血汗工厂,自己居于高端看起来很爽,其实却成了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居
-----------------------------
正解。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和罗马帝国后期惊人的相似,蛮族内附,然后变为内侵,罗马帝国是日耳曼人,中国是五胡,西罗马帝国灭亡了,东罗马苟延残喘,西晋灭亡了,东晋苟延残喘,法兰克人统一西欧,建立法兰克帝国,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北方,法兰克人皈依基督教,北魏大力尊崇佛教……何其相似!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弓太宰 2013-10-01 22:26:22
拓跋猗迤的胜利让晋人意识到:拓跋鲜卑是一支潜力股,并且是一支相较而言更容易拉拢控制的潜力股!于是西晋皇帝遂以中央王朝的名义册封拓跋猗迤为大单于,赐紫绶金印。
拓跋猗卢一时之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小部族前来归顺,大部族前来
-----------------------------
此段有笔误,拓跋猗迤应为拓跋猗卢。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zhongzl123 43楼 2013-10-02 10:12:40
孝文帝的汉化从宏观上来看对中国 历史 进程确实有极其积极的影响,但对于当时的北魏而言,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间的矛盾,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但他的汉化政策以及迁都却损害了大部分未跟随其迁都的鲜卑人及鲜卑化汉人的利益,使得仍居于平城及周边地区的鲜卑旧贵族成为不安定因素,间接导致了六镇起义的爆发。距离孝文帝汉化也仅有30余年而已。之后高欢跟宇文泰也重新走上鲜卑化的老路,稳定了鲜卑贵族的情绪。......
-----------------------------
谢谢支持。有的伟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孝文皇帝的功绩属于“过在当代,利在千秋”。有个朋友说,孝文帝和后来满清入关如出一辙,都接受了汉文化。其实不然。满清是典型的“以汉制汉”,他们的民族自卑感让他们迫使更文明开化的汉族穿他们的衣服、留他们的发式,然后他们才拿起了四书五经,他们不是学习,而是一种血腥的报复,一种残酷的统治,是一种卑微战胜强大之后的志得意满。孝文帝的出发点很简单,即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康幸福,他认识到,只要有民族,就会有“民族矛盾”,他的构想,恐怕正像他的国都一样,是想“大同”吧!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王太白同学 45楼 2013-10-02 12:14:14
不敢苟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放在当时是讲得通的,放在现在也是讲得通的,放在当时的鲜卑族身上是讲得通的,但现在放在鲜卑族身上就不通了,因为拓跋鲜卑也是现代汉人的祖族之一。不要跟我讲什么血统纯正,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除了非洲一些原始部落“血统纯正”外,没有哪个民族是“纯正”的,从生物学来讲,所谓血统纯正就意味着近亲繁殖、基因退化、物种灭绝。无论你接受与否,鲜卑人血统融入汉人之中,这就是事实,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它就在那里。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khamoro 48楼 2013-10-02 12:23:27
回复第12楼(作者: @弓太宰 于 2013-10-01 11:43)
是不是大家都去过节了啊,人这么少。。。。接着上传。
第二件,迁都图治。
拓跋力微之所以提……
==========
露珠快写,我可是苦逼加班趁着去洗手间的时间来看帖子喔~
-----------------------------
不怕得痔疮么……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弓太宰 2013-10-01 22:26:22
拓跋猗迤的胜利让晋人意识到:拓跋鲜卑是一支潜力股,并且是一支相较而言更容易拉拢控制的潜力股!于是西晋皇帝遂以中央王朝的名义册封拓跋猗迤为大单于,赐紫绶金印。
拓跋猗卢一时之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小部族前来归顺,大部族前来
-----------------------------
@弓太宰 42楼 2013-10-02 09:25:20
此段有笔误,拓跋猗迤应为拓跋猗卢。
-----------------------------
这脑子……此处笔误应是 改拓跋猗卢为拓跋猗迤。下面接着就要讲拓跋猗卢了。抱歉,接连笔误。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第二章:封代立国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拓跋沙漠汗的另一个儿子——拓跋猗卢。
其实在拓跋猗迤对西方诸部用兵之前,他的兄弟拓跋猗卢,已在当上西部首领的第一年,就将散落在并州的杂胡部落迁到自己治下的云中、五原、朔方三城,壮大了实力;而后他又西渡黄河,以迅雷之势击败匈奴、乌桓及其附属民族,声威大震;紧接着,他又在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以北八十里到长城东源头一线立下界碑,明确了与西晋王朝的国界线。
从拓跋猗卢的举动来看,这时的拓跋部已对西晋有了很强的戒备之心,明界立碑,是一种对抗,也是一种态度,很可能拓跋猗卢已怀疑他父亲拓跋沙漠汗的死与晋朝有关,因为那些参与杀害拓跋沙漠汗的酋长们——尤其是库贤,估计嘴巴是不怎么紧的。当然,拓跋猗卢的这一举动,很可能也有“恃宠而骄”的成分,他认为西晋看中拓跋部,有些狂悖之举,西晋王朝也不敢怎样,他藉此在北方诸胡中树立威信。但利用是双向的,西晋王朝利用拓跋鲜卑的同时,拓跋鲜卑也需利用西晋王朝来制衡其他胡族,所以他也不敢与晋朝彻底决裂。
在拓跋猗迤死后两年,即公元308年,他的叔叔拓跋禄官也去世了。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三个首领死了两个,两部大酋长之位空了出来,其他人也不是傻子,也知道在第一时间继承首领位子最牢靠,但通往大酋长宝座的路太窄,有继承权的宗亲们你拥我挤争闹不休,而这时拓跋猗卢却迅速上位,悍然宣布东、中、西三部合而为一,他本人亦成为拓跋鲜卑的可汗。
同一年,那个反了晋朝的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方山县南村)称帝,沉寂多年的白部鲜卑也开始不安分,侵扰并州。此时的并州刺史是刘琨,刘琨的军队不胜其扰,刘琨本人对白部鲜卑甚是头痛,于是将儿子刘遵送到拓跋鲜卑做质子,请求拓跋猗卢出兵援助。
拓跋猗卢很清楚,白部鲜卑天生反骨,最拿手的把戏就是归顺了反反了再归顺,拓跋部和白部,芥蒂颇深(见拓跋力微破白部故事),他据对不能允许白部鲜卑强大起来春风得意,于是同意了刘琨的请求,让侄子拓跋郁律(拓跋弗之子)率兵出战。
拓跋郁律与刘琨会合,草原骑兵和中原步兵结合,一轮猛攻,很快就击败白部鲜卑,而后一路穷追猛打。
白部鲜卑一路逃窜,无奈之下,向匈奴铁弗部首领刘虎求援,铁弗部很仗义,拔刀相助,结果杀红眼的拓跋郁律很快又将铁弗部击败,铁弗部加入了和白部一块逃窜的行列。
拓跋郁律大胜而归。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刘琨热泪盈眶,对拓跋猗卢感激涕零——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估计刘琨确实被拓跋猗卢的勇敢和义气感动了,趁着一腔热血,与拓跋猗迤结为异姓兄弟。
西晋朝廷对拓跋部的援救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晋怀帝为拓跋猗卢上大单于尊号,封为代公,拓跋猗卢在名义上,成为了西晋王朝的一位公爵。
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原的礼仪制度,被封为公爵的人,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宗庙社稷,用来祭祀祖宗天地,在名义上已经是一个国家元首了,也就是说此时的拓跋猗卢,不仅是一个部族首领,还是被中央王朝认可的一国之君。
但拓跋猗卢却嫌弃给自己的封地代郡(今山西代县)离都城盛乐太远,统御不便,于是通过大哥刘琨,向西晋政府索要句注陉(山西代县一狭长的山间通道)以北的数百里土地。
结果西晋很爽快地答应了,不仅如此,刘琨还将句注陉以南的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个县的人口迁入拓跋猗卢的封地,又特地为拓跋猗卢建造了新的城邑。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anttang 53楼 2013-10-02 12:38:42
楼主太恶心,为屠杀,为统治者抹粉的超奴

-----------------------------
呵呵。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anttang 53楼 2013-10-02 12:38:42
楼主太恶心,为屠杀,为统治者抹粉的超奴

-----------------------------
正视历史,才是尊重历史的态度。LZ我只是不想成为日本、高丽之流,给自己民族太多粉饰与虚妄,而刻意掩盖过去所受的创痛。不知道你是不知道有这样的疼痛,还是压根就不想面对这样的疼痛呢?

至于“抹粉”一说,请问,我究竟将粉抹到哪里了?我写的内容,《北史》、《魏书》、《资治通鉴》皆有记载,是我抹粉,还是李延寿、魏收、司马光抹粉呢????
楼主:弓太宰  时间:2020-11-29 13:31:01
真是重情重义够哥们儿啊!可事实真的是兄弟情深吗?我看未必是,至少未必全是。《北史》记载,拓跋猗卢提出改换封地的要求后,刘琨的反应是“大喜”,说明如果把句注陉以北的土地给拓跋猗卢,那么对西晋王朝来说:一,没有害处;二,有好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现在要清楚一点,就是当时的西晋政府,能直接控制的领土其实很小,现在的山西北部,其实已经被胡人占据了,而句注陉这个地方,在今天的代县,代县已经很靠北了,那么句注陉以北的地方,距离西晋的统治中心更是万里之遥了,虽在名义上属于西晋王朝,但其实是无主之地,拿来送人,不痛不痒,这是无害;而将这块土地送给关系(较)融洽的拓跋鲜卑,就不用再担心北方有其他胡人来捣乱,拓跋部其实成了西晋北方的一面盾牌,这是有利。
所以,“大喜”。

楼主:弓太宰

字数:31896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3-10-01 06:46:00

更新时间:2020-11-29 13:31:01

评论数:377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