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史记》——断臂的维纳斯——将文学进行到底——龙虎鉴

《史记》——断臂的维纳斯——将文学进行到底——龙虎鉴

楼主:九五飛天龍  时间:2020-12-28 08:50:11
《史记》——断臂的维纳斯——将文学进行到底——龙虎鉴


世外古道一径香,飘飘洒洒溢芬芳。仗剑女侠行无阻,勒马止步羞红妆。酌一首小诗勾起对武侠的素描想象。

说到武侠,不得不寻根溯源,剖析深挖,一探究竟到太史公的《史记》上。游侠列传中开篇道:

儒以文治,侠以武犯。指出侠之武者也。

而后又写到:今游侠,其行虽不规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衿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之后罗列众人事迹,加以分析。一语道出侠之轨迹,后世武侠,莫不从焉,此始为武侠之鼻祖,此其一。

《史记》是以‘本纪’,‘世家’,‘列传’‘十表’‘八书’分列而成,上到皇帝将相,中间王公贵胄,下至市井黎民等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件儿的。其间与文治武功,奇谋妙术左右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史记》俨然武侠题材的鼻祖,此其二。

特别指出的一点儿就是,《史记》之武侠是正史之武侠,是真实存在的武侠。

《史记》有一条线,贯穿其间,那就是英雄的悲怆残缺之美。射雕,射虎,射匈奴的李广,一世英名落得个灞陵呵夜,含辱刎劲。虽然太史公安慰其:‘桃李不言,下自成溪。’但也不免感叹:“天道是邪,非邪!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岂非命也在。”太史公又何尝不是在感叹自己。就像金圣叹在评《屈原贾生》列传,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真是文人相怜,千秋知己,英雄惜英雄。也许没有人理解,太史公壮游背后的辛酸,只记得他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吞吐为书。这个‘大观’许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出处,限于文章主题,枝不滋蔓。

而书成之后呢?我想其中缘由,江湖险恶,自不必说。我要补充的是,东汉之文人,个个都是书痴,为书而着魔。都在做一件儿好事儿,内科医生做外科手术的自负,虽然很懂解剖,但执起柳叶刀来,却成了轮板斧,甚至有时候,连斧头丢到哪儿也忘了。所以《史记》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我们看到的是,悲戚而残缺的美。

大唐的多元,两宋的特色,《史记》经过大浪淘沙,淬火煅烧,最终凤凰涅槃,捧为经典。但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是曾经的他了,他也永远看不到他了。

难道经典只是经典,就没有人受之衣钵,领其真传,悟其创新,得之再造。这个答案还要忍耐的等,等上几百年。等到元,明时的《水浒》出现,《水浒》从严格意义上说,已经是真正武侠体裁的小说了。而且有了很大的创新,加入依附历史脉络的虚构人物和事件儿,武功上也有许多虚实写法。这样武侠终于完成了,他的华丽转身,自成一派。说起《水浒》很多时候提不起兴趣,因为他是因为侠义而生,最终因侠义而灭的代表。一群历史非主流的的人物,又怎么会在作者的一支妙笔下,化非主流而成为经典呢?还原生活的真实性,也许《水浒》能够进入公众视野,就是当时人文思想,一次质的飞跃,觉悟的升华。所以被后人奉为经典,也在情理之中了。

《水浒》出世后,清朝人好像都被旋入了这个魔咒,续《水浒》层出不穷,与致于忘乎所以,好像都想找到自己理想的《水浒》。

也许每个人都有,初生牛犊的时候。不怕,说白了是因为无知,就像新文学一样,无端怀疑我们的书,其实我们的书没有问题,是读书的人有了问题。但书永远是被动的,就像魏征遇到慈禧,他也许与李鸿章所差无几。

武侠随之也成了替罪羊,由于被新文学排斥,成为流浪街头的卖艺人,始终难登他们的‘大雅之堂’。这样给了‘新派’武侠机会,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领风骚的人横空出世了。

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是梁羽生,虽然有所创新,但我认为他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应属创新保守派。

第二个是古龙,创新用力过猛,摒弃传统太多。当然与他个人的修养,和性格有关,看不过瘾。

第三个是金庸。

其实这三个人的初期创作,都应了鲁迅的话,争夺财宝,快意恩仇。新派在感情上,表现突出外(合了当时读者的胃口。)也有些惊人之处,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所以,他们在逐渐改变,最突出的应属金庸。他在《侠客行》尝试的一篇,立意上始终贯穿李白的诗,最终武术修为石破天惊。但这个‘惊’比较虚幻,武功上没新颖的创新。立意有勉强臆想,灵感应是取自当时研究‘红学’之人,但‘红学’胡适,的确已有了,石破天惊的发现。

《射雕英雄传》有了很大改观,将立意置于民族大义之上,金老头儿终于入了道。创作上传统手法较多,西方文学融了进来,将主人公写成傻傻的那种,引起读者的怜悯。武功自传统文学《易经》中,意象化而来——‘降龙十八掌。’始终贯穿岳飞的‘满江红’,引起读者共鸣。在人物安排上,有了《史记》的影子——‘东邪’,‘西毒’。在武侠道义上,有了醍醐灌顶的觉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是这句话的原话,出自清朝人之口。最早见义的是,春秋战国‘奇侠派’苏秦后人提出的‘侠义为民’。这就是虚构武侠的缺陷。想宋朝这样,重文抑武的诡异思想,提出这样的话,有些‘变异’。不管如何,还是原谅一下下金老头儿。

《天龙八部》一名出自佛家,八部天龙。始终贯穿一首唐诗,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但这首诗出处自道家,所以道家也就着此书,成了小说创作的源泉。最终主人公就着此诗,和宋人的愚忠思想,在‘难念的经’的心魔里。走上了李广英雄之路。我曾试着去救乔峰,但金老头的恨劲儿,想想还是成全他吧。

《笑傲江湖》是创意的又一次拔高,合当时之环境。武功在写实意象之间,游走自如。可以看出,金老头的武功已臻化境。一曲‘《广陵散》’穿插其间,美不胜收。

《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是作品成熟之时,已达到了‘道’的,自然平衡之境界。

酌一首小诗,点化一下:我佛慈悲有念想,风流倜傥给杨康。尘缘不了了未了,过儿偿还还衷肠。

一个名字:杨不悔。

韦小宝在康熙和教主之间的左右逢源。

无为而为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样一种‘道’在平衡,平衡着善与恶。

也许有人会说:作者赋予了主人公,‘亦正亦邪’鲜明的个性。这句活差若毫厘,繆之千里。这才是开篇《史记》中,描绘的真‘武侠’,金老头儿熟透了。

许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停琴伫凉月,余怀浩渺,送一蒿春水,绿到江南。我又想到,扬州八怪和江南七怪了。

楼主:九五飛天龍  时间:2020-12-28 08:50:11
我爱书的泛黄,厚重而又深沉,承载着美丽的回忆和自信。我爱她泛黄的味道,一股习惯的墨香带着动人的灵气跃然纸上。我爱她泛黄的神奇,浮躁的心打开那扇门,仿佛走进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舒适安逸。

我追寻书的足迹,谁与自然界的感应灵感,造化了文字的起源,分享交流愉悦的那一瞬间,注定了人与书的千古奇缘。同时也分化支流了道家思想启蒙的开端。诗经的赋法与其说是一种修辞方法,莫若是道家思想深入的一次升华,他在向自然界学习人道的办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类延续香火,开启正道的必然前提。流之,采之,芼之无不体现向自然界,虚心学习人道过程的艰辛,和经验的积累。

尚书的传奇,易经的神秘,甲骨文的莫测在昭示着什么?他是古人在分享和传授生存之道的规迹。古人凭一己之道的灵感,创造发明了书。书又用毫不保留的灵气回馈成就了,中华文明独具魅力之道。是华夏文明从不中断一直向前。春秋左传的生存之道,孙子兵法的自我保护之道,论语的修身之道,使我们的觉悟进一步拔高成熟,最终成为道之驾驭者——仙者——国家。有了安稳的家,人的思想才有广阔的空间,去思索升炼凝华,创作更多的书,书的知识又为人所用,转化为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遭遇挫折,脑子短路而悲观的怀疑书,甚至否定于它。暗笑自己读书读成了个书呆子,与现实格格不入。别人背后指指戳戳,笑话自己奇迷。我开始怀疑一切,什么诗经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夫子你蔽之了什么?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你可能治了个家。还有那曹雪芹,什么情不情情难能?钻进红楼梦入了魔,连营生也不做,最终落得个新妇凋碧树,独子夭天花的悲催结局。还有那老气横秋的杜子美,你那诗压抑的人就无法直视,你就不能好好过日子?还有道家的无为而为,多么好听,那都顺其自然,要人何用?

我总是这样,因之疑之必因之解之。要不然……,我开始彻夜不眠,度步一遍一遍又一遍,一夜一夜又一夜的折腾自己。你不逼自己一把,你不知自己都底是谁?灵感终于恍然大悟了。得道成仙的‘仙’,也许就是人与山同伴,才能胸怀广阔静以致远。人只有做到不受外来(功名利禄)因素干扰,这就是无为。而做出的抉择就叫而为。也许正是红楼梦的创作,延长了曹公的寿命,我以前可能误解他了。就像杜甫一样因为压抑而写诗,因为写诗而释怀,是自己度过了难熬的世代。

孔圣人的所作,就是为了把阳光留下。如果把书比作太阳,谁能否认阳光赐予四象万物,千姿百态和不挠不屈向上的力量?如果把书看做五月,我们就应该用激情燃放五月,不再怀疑,不要错过。有朝一日,总会做到读书破万卷,行道如有神的境界。
楼主:九五飛天龍  时间:2020-12-28 08:50:11
过客听雨

闭上眼,听莎莎的声响,走进一片茂密的森林。风儿吹散了我的思绪,我卷缩在树丛里,反而觉得非常舒适和安逸。

雨下大了,我用树枝树叶,费尽力气在树上,精心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天地 。躺在里面,舒坦而又解乏,全身开始放松,渐渐……渐渐地忘了所有的过去,进入了梦乡。

这里没有人能看见我,也不在乎曾经和现在做了些什么 。我走过四季,来在春天里,遍嗅着新鲜而醇香的气息。我卷起裤管,光着脚丫向原野跑去。

翻过一座座高山,趟过一天天大河。那里的山涧溪水潺潺,清澈无比。白云朵朵像羊儿一样,无忧无虑的追着碧海蓝天,通向十二楼的山颠。

我兴奋极了,紧跟羊儿跨步向上攀。拼尽全力来在山巅,看到皑皑白雪压着森林,连接着一座又一座,高耸的大山 。望眼欲穿,怎么也望不到边。在那个大雪纷飞的树丛间,我看见一个精致别巧的鸟巢,悄悄地爬上前。只见,里面蜷缩着一个婴儿,已经冬眠。

我的泪,禁不住化作春天的雨——淅沥在那个夜晚。
楼主:九五飛天龍  时间:2020-12-28 08:50:11
得道成仙

旅途之美在于风景,风景之美在于心境。

一日,在旅游途中碰见一位老同学,闲谈之余得知其检出三高,请医问药寻得了不少偏方,治疗似乎都不理想。忽而神婆巫术,只弄的神神道道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出来玩儿玩儿,散散心。问我可有良药妙方。

我告诉他:“能走出来,病已好了一半儿。”

他媳妇儿绕到我身边拽拽我的衣襟示意说:“你可别说了,整天什么也不干,在家里神神道道,寻那长生不老药,光想着成仙。这不,硬拽出来哩”

“‘奥’,这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秦始皇和徐福之人。”我故作惊讶地问。其实这种人,我是最不待见的,“纵有华佗术,难医孟德心。”本想敷衍一走了之。没想到他媳妇儿拽住我说:“听说你人不赖,你们又是多年的老同学。可得管管俺家里,不俺们是没法儿过了。”嗯,老同学也有走得近的,走得远的,还有不走动的。他就是后者,又是我不待见的那一类。本想出来解脱一下,转念急病人所急,也乃份内之事。眼下自己,也的确有可行之策,索性将计就计吧。于是我答应了他媳妇儿的要求。告诉他媳妇儿如此如此配合,她又是点头又是感激。

我对老同学说:“你不是问良药妙方吗?我这儿,还真有一个秘方,既可医治你的三高症,又能让你得道成仙。你愿意治疗不?”

“愿意愿意,必须得愿意。”他到回答利索。可能是成仙的诱惑吧。“我领你到一个地方。”于是我们上车,导航搜索,选好目的地,向前行驶。导航仪总能临危指路,恰到好处。看来卫星定位,不是晒的。只有十公里的路程,却亦别有天地柳暗花明,目标已在眼前。存放好车,我问老同学:“你上不上道?”

“我以为是什么好地方,你的秘方呢?”他开始怀疑的问。

“走吧,你看人山人海的,多热闹?还多亏人家把咱们拉里来。”说完同学媳妇儿,扯着他就往道上走。

“这片桃林真好看!”我还以为老同学会扭执一番,没想到入戏这么快,已经身临其境了,看来不能低估大自然的魅力。

看到他这样儿,我也放心了。我拿出手机,追着给他两口子照相,他还挺迷照相,一会儿竟拿出自己的手机,自拍起来。我见机行事,引导暗示他媳妇儿,向山上走。汇入人潮汹涌的浪涛,冲过三重阶梯,流过大殿,涌入正殿。老同学是一定要烧香祈愿的,烧完香,又追问他那成仙之事。

我对他说:“别急,这大前朝有个皇帝,就是在这山顶上得道成仙的。”

“拿我开玩笑的吧?那只是传说,山顶上那么多人,都成仙。下山的怎么还是人呀?”他虽然嘴上说不信,但还是禁不住往山上走。他媳妇听得入了迷,我赶忙用脚踢了她一下。他急忙会意的说:“是真是假,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我可上你前面了,我先上去,我就是大仙了。”我连逗带激的说。

他欢喜的合不拢嘴,脚步却快了许多。走不多时,前面有个凉亭。盖得正是地方,浑身发热,豆大的汗珠子滚落下来,我们都气喘吁吁坐下小憩。老同学趁我不注意,早往上攀爬去了。我们拿了矿泉水,相视一笑往上追。山路真是九曲十八弯,有时想省些劲儿直着上去,结果陷入荆棘危险之中,反而耽误了功夫,受那些灌木丛之气。有时想绕过危险却又陷入进退两难之中,到遇见了些许珍贵草木有趣的事儿,把烦恼统统抛在了脑后。此不失为一种快乐。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爬山的路已过了一半多。此时一块巨石突兀而起,挡住了视线。我们走之跟前,却是一个石屋,只听得老同学一声呐喊:“众神仙受弟子一拜,保佑弟子早日修成正果。”双手握着香火跪拜祈愿。逗得我暗自好笑,只是那些罗汉菩萨,也自身难保,不知何时被凡人身首异处。还有西天取经的师徒,亦在劫难逃。便告诉他:“真人在山顶上。快快走吧。”逃出了这乌烟瘴气之地。

终于要登顶了,我靠在石头上,大口喘着气,顺手擦把汗。

“你不说到山顶上,我就成仙了?看我怎么还是凡人?”

吓了我一大跳,“没想到呀没想到,你什么时候,先我一步的?”

“回答我的问题,别废话。”

他媳妇儿,蹒跚过来骂道:“你个活宝,奇迷到家了。不谢人家一片苦心,还埋怨呢。”

“你已经成仙了,你一个人,与山同高。一人一山,不是仙又是什么?你在山上放远望,是不是心胸开阔了许多?”

“我没觉得,只知道腿沉得快走不了路了。”

“那我也成仙了?”他媳妇儿却兴奋地手舞足蹈。

“‘哼’,傻高兴。”老同学讥笑着他媳妇儿,也不理我竟自走了。

下得山来,来之车上,喝口水,闲等了很久,我独自驾车回家了。

第二天,第三天我几乎忘了此事。不知过了几日,他媳妇儿半是欢喜半是忧地来告诉我:“‘哎’,他现在不爱成仙爱上山了,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呀?”

我只是‘嗯’了一声。她见无果便走了。

斗转星移,半载光景已成过眼。突然有一天,一群人蜂拥而至。

“老同学,好久不见,真是太谢谢你了,我现在真是‘得道成仙’了。”

眼前之人,精神抖擞,身强体壮,整个一肌肉男。“‘吆’这是谁呀,不认识了。”我故意打趣的问。

“自从迷上了上山,他便组建了驴友队,到处旅游,到处上山,几个月三高症就没了,半年下来身体棒棒的。”

“是啊,吃嘛儿嘛儿香。俩口子好的似胶如漆,形影不离。”驴友们还没等老同学媳妇儿说完,禁不住凑热闹说。

说完,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旅途之美际遇造就了风景之美,风景之美因缘造化了心境之美。心境之美回馈凝缩了几千年的旅游胜地,此之谓得道成仙之路也。

楼主:九五飛天龍

字数:582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12-27 01:26:03

更新时间:2020-12-28 08:50:11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