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四十三章:从人性角度对制度略谈一二。(上)

尧舜禹时期,大家都以德服人:道德好的,大家就推举他当官,甚至当大王。道德差的,大家就谴责他、围攻他。故,孔孟言必称尧舜,一想说什么崇高的道理了,就拿尧舜禹时期的人和事举例子。后人也都说人心不古,人心变坏了,都怀念上古时期的淳朴民风。

那么,是不是上古的人真的特别高尚呢?并不是。上古人习惯讲道德,以德服人,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法律和制度都极不完善的缘故。

国家兴衰的根本在于人,而如何管理好数千万,甚至数亿形形色色、不同阶级的人,就在于‘制度’了。

一个制度刚刚创立的时候,必然是不完善,甚至有漏洞的。虽然创立制度的人,往往是当时社会上最有见识、智慧的一群,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小群人再聪明,也不可能把过去、未来,全天下的所有变数都考虑的很周详。普通人虽然没他们那么厉害,但胜在人多,好几百万个大脑,一不小心蹦出一两个智者没想过的怪点子,制度便要被钻漏洞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便是此理。

我们看《史记》,夏、商二朝整个国家的制度,恐怕还没有现代社会一个村委会、街道办的制度齐全。这是当时的人太过古老原始,对‘制度’和‘政治’还毫无概念的缘故。

而后面的朝代,一代代被人钻的空子多了,每一朝都把前朝被人钻的漏洞加以修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制度’。一代一代往下传,制度也自然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复杂。

《夏本纪》中,大禹问皋陶该如何管理百姓,皋陶的方法是:坚守自己的道德,谨慎自己的修养。世间有九种品德,能做到三种,就可以成功一小半。能做到六种,就可以成功一大半。能做到九种,还怕会不成功吗?提拔有品德的人当官,是最正确的。

(商朝伊尹也说道:【为善者皆在王官】。常做好事的人,都被提拔成了官。)

制度不完善,(甚至没有制度。)无法靠制度来平衡每一个势力、部落,控制每一个人,(尤其是拥有权力的官员。)那么,就只好靠品德了:尽量选品德好的人来当官,因为,他们人好心善,做坏事(造反或贪污)的可能性要小些。

故,德治和高尚无关,而是制度不健全时,统治者管理国家(部落)的最佳方案。等制度健全了,可以依靠制度了,德治自然就被淘汰了。

夏、商后,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下场大家都知道了,是周天子被分封的诸侯架空。秦朝吸取教训,采用更先进的郡县制,却二世而亡,还不如周朝。这又是为何呢?

军事上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其实政治上的道理也是如此:不同的执政环境,须用不同的制度去管理,切不可生搬硬套。郡县制虽然先进,却不适合秦朝初期的国情,反倒不如落后的分封制了。

秦朝初期的国情是什么呢?春秋战国这一段乱世,足足持续了几百年。因此,各国人的国家归属感,都是极强烈的。

A国进攻B国,B国的人绝不会想:我们都是大周人,A国吞并我们,是我国(大周)在逐渐恢复统一,是好事。

长期的互相侵略,几百年的激烈对抗,只会让大家的地域感越来越强,让各国百姓对别国的排斥感越来越重!一发生战争,大家不会想谁对谁错,只会想:‘你秦人凭什么打我们赵人?你楚人为什么欺负我们齐人?’

(越是战争年代,人们就越喜欢讲‘老乡情’,同乡的人就越容易聚成一团,便是此道理了。)

秦灭六国后,六国的人都不会立刻忘了故国,然后发自内心的把自己当秦国人看。所以,不仅六国贵族为了利益反秦,六国的百姓对秦朝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也是很低的。(尤其是秦朝的法、税、徭役都偏重。)

这时,除非皇帝手中的兵力极强,不然,郡县制这种高度集权、依赖中央的制度,地方上一旦出事太多,打下这个、冒出那个,皇帝和朝廷是疲于奔命,根本压不住的。

秦二世的总兵力,是弱于六国联军和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军的。故,秦亡。

秦亡后,汉朝初建时的局面,其实和秦朝一样。

六国人反秦反了十几年,楚汉相争也不过才五年。所以,六国人仍然会把自己当成六国人,而不是汉朝人。

故,刘邦采取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分封制和郡县制混合着来。

(汉末,大部分地方叫**郡、**县,但也有一些地方叫**国。如刘备曾担任过平原国相,孔融曾担任过北海国相等。这些平原国、北海国,就是汉朝分封制下的产物遗留。这些地方内,当时是存在着平原王、北海王的。虽无多大权力,但名义上的级别的确是国王。所以,刘备、孔融等在这些地区做官,他们官职的名称,就叫**国相。即:他们是**国中的丞相。)

(但也仅仅只是这么称呼而已,实际上,到了东汉,国王只是个级别而已,国相还是听命于朝廷、皇帝的,而不是听命于这些所谓的‘国王’。)

刘邦愿意将部分的领土,采用落后且危险的分封制,有三个原因:

1,便是上文所讲,怕六国人不认同汉朝,会重蹈秦朝的覆辙。

2,‘并行制’也不是纯粹的分封,而是以郡县制为主。这样,皇帝掌握着郡县,实力大于诸侯,短期内,也不用怕重蹈周朝的覆辙。也因如此,后来刘邦消灭异姓诸侯时,并没有特别的困难。

3,楚汉相争时,项羽用的是分封制。刘邦若不用,韩信、英布等诸侯王,为了自己的利益,(王位、封国等。)就肯定要加入项羽了。

所以,并行制算是一种折中、过渡的办法:等这一两代的六国人都死了,他们子孙对汉朝的认同感,便会逐渐大于故国。到时候,再把分封的各路诸侯除掉,采用完全的郡县制。

汉初,刘邦、汉文帝等的治国思想,选择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而不是儒家。

为何?就是因为刘邦想大家先平静、安稳的渡过这段刚开国的时期。等过上几代人,百姓习惯自己是汉朝人后,再谈别的。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好像又被删除了,再发一次~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四十四章:从人性角度对制度略谈一二。(中)

汉初,刘邦进行了第一步过渡:他逐个消灭了异姓诸侯王,宣称‘非刘姓不可封王’——汉朝仍使用分封制,但只有姓刘的才能分封。

(硬要分封的话,封自己的亲人,当然比封外人要好些。因国家姓刘,皇亲们才过的好。当有外敌来袭时,同姓诸侯至少会站在皇帝、国家这边。)

汉文帝时,仍实行道家思想。贾谊上书道:‘异姓诸侯想造反,同姓诸侯也是想的。’建议渐渐将同姓诸侯也废掉。汉文帝表面上十分赞赏,实际上却并不认同。《史记·贾生传》记载:【贾生数上疏,言诸侯…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为何不听?还是前文的二个字:‘平稳’。此时,和刘邦时一样,仍不是废除分封的时候。若硬要废除,仅靠文帝手中的郡县,能否敌得过匈奴、六国贵族、刘姓诸侯同时造反?显然是十分不稳妥的。故,文帝完全继承刘邦的制度,(正如曹参完全继承萧何的制度。)几乎没做任何的改革,甚至还有增强同姓诸侯的举动。

汉景帝时,晁错又建议废除分封。按道理论,此时完全可以这么做了:这时,汉朝已开国50多年,再加上秦朝的十几年,当初战国末期,还把自己当六国人的那一代,早就死光了。(甚至连他们的儿子、孙子,也都死了。)这时的人,大多一出生就是汉朝人,对汉朝的国家归属感,是要强过压根就没见过的六国的。

但景帝、晁错的手段太过直接、激烈,与抄家无异,故,引发了七个诸侯国的反抗,也就是七国之乱。我们只看《史记·吴王濞传》的记载,晁错的看法是:‘削藩一事,【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必须要削。’便可知此人虽被称为名臣,却是有些书呆子气,没什么能力,非黑即白的。实际上,造反与不造反之间,也是有一个区域的。若能先到达这个区域,使皇帝和诸侯之间达成平衡,也是不错的进步了。何必非要如此极端,把事情上升到‘削亦反,不削亦反’,逼着大家开战呢?

七国一反,景帝便立刻杀了晁错,企图平息叛乱。然而,七国仍反,吴王刘濞自称东帝,景帝便不得不与七国开战了。开战后,却不料三个月便将七国平定——从这事可以看出,虽然文、景常被同时提起,都是明君典范,但景帝的能力,是远远不如文帝的。他起初将这事想的太过简单,故削藩态度强硬,毫无商量的余地。七国造反后,又将这事看的太过困难,故立刻斩了晁错,企图休战,却寒了颇多大臣的心。最后,迫不得已开战时,却又发现这事确实是有些简单的,短短三个月,便将七国消灭了。

消灭后,景帝已知手中的实力,是远大于各路诸侯的了,便又对其余诸侯动手,将其封国内的权力逐步收回。至汉武帝时,准备彻底废除分封了,便颁布了二个政策:

1,推恩令。

推恩令的内容很简单,是:‘除嫡长子外,朝廷也赋予其余儿子继承诸侯国的权力。’这样,父辈的大型诸侯国,到了子辈,便分成三四个中型诸侯国了。到了孙辈,便分成十几个小型诸侯国了。到时候再将他们一网打尽,便极轻松了。

看上去没人会傻的中计,实际却是利用了人的贪欲:原本不能封王的儿子,忽然可分到家产、自己有一国了,谁又会大公无私的说我不要呢?

(这一策略,虽是主父偃设计的,其原型,却还是来自贾谊。贾谊的《治安策》道:【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将大型诸侯分割为众多小型诸侯,可见贾谊的谋略是极高的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过刘邦、文、景三代的休养,皇帝的实力已明显强于诸侯,道家思想便该功成身退了——皇帝需要的不再是皇帝无为而治,诸侯们各玩各的,而是忠君爱国、高度集权:全天下的人,都要听皇帝一个人的。

故,要独尊儒术、以孝治国:儿子永远要孝顺、听从父亲。同样的,百姓、大臣也永远要忠于、听从皇帝。

最后,诸侯们都较弱时,汉武帝一招‘酎金失侯’,说他们上供的金子不纯,便轻松废掉了106个列侯。刘备的祖先便是因此事被废,导致了他这一脉的衰落。

至此,汉朝便以郡县制为主了。虽也还残留着一些‘诸侯国’,(如前文所讲的平原国、北海国之类。)但也只是名义上的诸侯国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实力,不算真正的诸侯国了,对皇帝毫无威胁。

然而,晋朝司马氏得天下后,又实行起了古老的分封制,大封司马氏群王——晋朝为何要开历史倒车?原因很简单:魏朝的灭亡,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曹丕十分忌惮、压制同姓宗室的缘故。(如曹植、曹彰等。)曹氏的诸位王爷,名为诸侯,实际上并没有丝毫的权力,与被养的废人无异。所以,司马氏靠着讨好、结盟士大夫阶级,(士大夫阶级,即:出身官宦、书香世家的贵族、读书人,大量的官职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只要他们想做官,是立刻就可以做的。朝廷官员,主要就是他们。)用士大夫的力量,轻易地架空、颠覆了曹氏。

既然士大夫可以架空曹氏,那么,在架空曹氏的过程中,成了晋朝开国功臣、掌握了大量政治利益与话语权的他们,日后自然也可以架空司马氏。故,司马氏的晋朝十分在乎这点,大封宗室为王,好加强宗室的力量。

司马氏的处境,其实和刘邦很像:若他采用标准的郡县制,时间一久,士大夫的力量一定会强于皇帝。于是,司马氏就只好学刘邦,分封自己的亲人为诸侯王,借他们去克制士大夫。

晋朝初始,司马炎封了足足27个诸侯王。

不过,差不多的做法,为何汉朝就成功的收回了诸侯国,存在了好几百年。晋朝却导致了八王之乱,又引来五胡乱华,才存在了51年呢?(晋朝若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开始算,则更少,才存在37年。)

因为大家都不傻,都会以史为鉴。

皇帝知道参考刘邦,诸侯们自然也知道参考刘姓诸王:刘姓诸王的下场是什么?是帮皇帝解决完难题后,被皇帝一步步、一点点的削权夺国,卸磨杀驴了。

故,汉朝皇帝可以逐步过渡、徐徐图之,晋朝皇帝却不行。晋朝皇帝才刚对诸侯们做出一点点的试探,诸侯们就毫不犹豫的爆发了——你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想干什么,这事儿几百年前就有人干过了!

晋亡后,经过颇多年的混战,便是隋、唐二朝。唐时,柳宗元写了篇《封建论》,详细分析了前几朝制度的优劣,下结论道:‘分封制是最容易出乱子的制度,不可用。’日后的朝代,便皆以郡县制、中央集权为主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四十五章:从人性角度对制度略谈一二。(下)

县,是国家治理百姓的基层单位。古时交通不便,百姓的生活范围极小,基本上只能在自己所属的县、乡、村中活动,很少能去外市甚至外国的。因此,百姓可能不知道皇帝是谁,也不知道朝廷百官是谁,却绝不会不知道县长是谁。故,若遇上十分有水平、有仁德、有野心的县令,将百姓照顾的极好,那么,百姓对他的拥护、爱戴,比对皇帝还要高,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县’这个最容易得民心的单位,朝廷就绝对不能给它兵权。若给了,就肯定要造反了。我们只看秦朝时的县,许多都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国家,(如杞县、陈县、莒县等,便是春秋、战国时的杞国、陈国、莒国等。)就可知那时的县,是完全有能力独立成一国的。

周朝时,郡比县小,是县的下级。《左传》记载:【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我看来,便是出于这一考虑:周朝时的郡,据我的推测,应该是一种军事小单位,类似关口、兵营。里面没什么百姓,但有士兵,负责保护县,防止有敌人攻击县。所以,《说文》记载:【县有四郡。】一个县刚好有四个郡,大概是负责守护县的四方。

这样,县有民心,却没兵权。郡有兵权,却没百姓跟他造反。县、郡便都无法造反了。

然而,随着战争越来越频繁,郡的作用便越来越重要,地位逐渐变高。到了秦朝,民心不稳,全天下的县都要派兵镇压,秦始皇便将郡设置为县的上级,将天下划分为36郡,其作用,是【监县】,监视县。

到了汉朝,行政划分是:县、郡、州。

县的最高长官叫‘县令、县长’,(通常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叫县令。以下叫县长。)郡的最高长官叫‘郡太守’,州的最高长官叫‘州刺史’,不能乱叫。如荆州刺史、长沙太守,是对的。荆州太守、长沙刺史,就大错了,相当于现在叫湖南市长、长沙省长。

古时国家制度的改变,正如前文所讲,在于补充前朝的漏洞:用郡来克制县,是十分高明的。但是,秦朝后,郡有兵权,地位又颇高,如果郡造反呢?所以,秦朝时,每个郡都有一位御史,负责监察郡太守。汉朝时,在郡的上面,朝廷又不得不设立‘州’了。

州最早叫作‘部’,一州大概有七到十几郡。‘州刺史’设计的初衷,是监察官,并没有什么实权,更不是一方诸侯。(刺史的刺,便是刺探、监视的意思。)负责监察郡的官员。然而时间久了,刺史必定会与郡中的官员互相勾结,权力渐渐变大。汉朝为了解决这件事,也做了许多的改革,效果却都一般。后来,将刺史彻底变成一个危害的,便是刘璋的父亲刘焉了。

汉灵帝时,天下已开始乱了,颇多的郡在造反。《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刘焉认为郡之所以会造反,是因为刺史的威严(实力)太弱,压不住州郡。于是,他建议朝廷派一些‘重臣’到州里去,担任‘牧伯’,取代刺史。

所谓‘牧伯’,就是大家俗称的‘州牧’,如徐州牧、益州牧等。级别、权力都高于刺史。

刘焉这一提议,有好的一面。是:本来就有许多郡在造反,派一些重臣去治理,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即便退一步讲,这些郡落在有野心的州牧手中,州牧至少表面上是尊重、顺从朝廷的,不会做的太过分。总好过落在反贼手中。

然坏的一面,却更多些。是:原本州刺史、郡太守二个职位,是可互相克制、平衡的。(郡太守有实权,州刺史却有监察、揭发郡太守的权力。)但担任州牧的,本身就是‘重臣’,有极强的实力,极高的官职,所有事都要强于郡太守。又有监察、揭发郡太守的权力。那么,郡太守还能干什么呢?也就只能乖乖听州牧的话了。

故,州牧便成了土皇帝:名义上,他是州中的最高领导。实际上,手握兵权的郡太守们,也都是他的人。全州的实权,都落到了他的手上,再也不是那个只能揭发别人的刺史了。

(牧伯这个官职,牧,是管理百姓之意。伯,是最大之意。本就是土皇帝的性质。所以,西汉时,这个职位实行了没一段时间,便取消了。可见,朝廷亦看到了它的坏处。汉末,直到刘焉提议,才再次实行。)

汉朝末年,之所以形成诸侯割据的乱世,刘焉的这一提议,是罪魁祸首:若是刺史制度,一郡一郡的造反,反贼虽多,却都是分散、小股的,难成气候。而州牧制度,却令每一州的郡都集合到州牧手中,每一州都如同一个独立王国一般,极多的诸侯国便自然形成了。

不过,汉灵帝为何会答应如此危险的提议呢?原因便是上面所讲,这一提议也有好的一面。尤其是刘焉提此议时,刚好凉州刺史耿鄙、并州刺史张壹被杀,益州刺史郤俭贪婪害民,别的州也有些大大小小的乱事。故,这一提议便通过了,先解燃眉之急。若不答应这一提议,汉朝只会完的更快。

那么,万一州牧造反,又该怎么克制州牧呢?实际上,是没什么办法的。所以,灵帝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又恢复到了‘封同姓’,甚至‘德治’两个古老的办法上:1,尽量选姓刘的做州牧,原因前文说过了。2,尽量选品德好的人做州牧,所谓【清名重臣】。这种人做坏事、造反的可能性要低些。

所以,第一批州牧,按《后汉书》的记载,有: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幽州牧刘虞。按《续汉书》的记载,又有:荆州刺史刘表、冀州刺史贾琮。(这二个刺史,按当时默认的规矩,都是很快就可升为州牧的。即:虽然叫刺史,但已经是州牧了。)其中,三刘是汉室宗亲,黄琬、贾琮则是著名的品德高尚之人。

不过,汉室宗亲也未必忠于汉室。三刘中,刘虞表现出的立场,是忠于汉室的。关东军立他做皇帝,他也不做——为何?前文已经分析过了,此处便不再复述了。

刘表表现出的立场,则比较含糊:说他是忠臣,不对,他完全是个不尊王命的割据军阀。说他是奸臣,也不对,毕竟他没做过什么反抗朝廷的事,还检举过刘焉想造反——为何他的立场如此模糊?究其原因,还是他被本地家族克制住了。故,荆州内部斗的水深火热,就算他想,他也没能力出去支持或反对朝廷的。

至于刘焉,野心则极大了。汉室宗亲中,他是最想造反称帝的人。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四十六章:刘焉时期的益州有几个派系?

三国时,交州最为偏远,一部分领土便是如今的越南,与中原完全隔绝。刘焉最早是想做交州牧的,可见,他的本意便是不受朝廷的管理,做土皇帝。不然,同样是当官,怎么可能富裕、有油水的地方不想去,就想去穷地方呢?

后来,名士董扶告诉他益州有天子气,刘焉便去了益州。(三国时,益州也是偏远之地,与中原几乎隔绝的。)又可知他是想做天子的。

刘焉进入益州,形势比刘表单骑入荆州要好的多。因为:

1,刘焉入益州,是以监军使者的身份去的,任务是要将益州刺史郤俭法办。所以,汉灵帝给了他一部分部队。

2,刘焉也有心腹随他一起去,如董扶、太仓令赵韪等,宁愿丢了朝廷的官,也要跟他去益州。

3,有部队,又有心腹,便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了。故,益州也有颇多的本地人投靠他。如州从事贾龙,便率千余人迎接刘焉入川。

4,凭借以上三部分人,刘焉成功进入益州后,【招纳离叛,务行宽惠。】又招纳了许多人。后来,刘焉与别人作战时,《英雄记》记载:【焉出青羌与战。】刘焉的部下,竟然还有一部分羌族人,应该就是此时招纳的。

以上这四部分人,我们暂且称之为‘刘焉派’。

刘焉有自己的派系,就不必像刘表那样讨好本地家族了,而可以像孙策那样镇压本地家族。刘焉做了三件事情:

1,派心腹张脩、张鲁前往汉中造反,随后对朝廷道:‘这两个反贼霸占了汉中,阻挡了我出益州的路,导致我无法与朝廷联络了。’将益州完全与朝廷隔绝,变成了他的独立王国。

2,随便找了个借口,杀死了本地家族王咸、李权等十余人,目的是【以立威刑】、【以自尊大】,镇压各大家族。

3,三辅、南阳郡一带,因战乱等问题,数万户的难民逃到了益州。刘焉将他们收留下来,组成了一个新的部队,叫作‘东州兵’。

(因为三辅、南阳郡等地,对于位于西南方的益州来说,属于东方的州郡。故,从东方州郡来的兵,便叫作东州兵了。)

这三件事,彻底将益州变成了刘焉的独立王国。但是,带来的反弹、麻烦也极大!因为:

1,张鲁这个人,刘焉的本意是让他假造反,两人唱双簧。殊不知张鲁却真造反了,一到汉中,就杀了张脩,独霸汉中,成了刘焉的一个隐患。

2,镇压本地家族,肯定会受到其他本地家族的仇视、反抗。

3,又有一部分人是真心支持朝廷的,他们原本支持刘焉,是因为益州刺史郤俭贪婪害民,希望刘焉这个汉室宗亲可以除掉郤俭,代表朝廷更好的管理益州——可谁知,刘焉比郤俭还过分,直接想把益州变成他的私人王国!所以,原本支持刘焉的忠义之士,便要反抗刘焉了。

如太守任岐,《英雄记》记载:【刘焉起兵,不与天下讨董卓,保州自守。犍为太守任岐…举兵击焉。】因为刘焉不肯讨伐奸臣董卓,任岐便要讨伐奸臣刘焉。

又如主动迎接刘焉的贾龙,《英雄记》记载:【董卓使司徒赵谦将兵向州,说校尉贾龙,使引兵还击焉。】也因此反抗起了刘焉。

此处,值得注意的是:贾龙进攻刘焉,是董卓下的命令。这就证明:贾龙真的是忠于朝廷之人。所以,董卓虽是奸臣,但他至少还是个臣,只不过把持了朝政而已。而刘焉,却是摆明了要造反的反贼。故,董卓与刘焉之间,竟然是董卓还稍微正义些,贾龙宁愿听董卓的。

4,数万户东州兵,便至少有十几万人了。突然有十几万的外地人进入益州,而且身份全被刘焉变成了正规的士兵,地位比本地的百姓还高。那么,这群外地兵欺负本地的百姓,就是很正常的事了。(尤其是他们变成士兵前,是外地来的逃难者,很大几率经常受本地人的欺负、排挤。当了兵后,当然就要反过来欺负本地人了。)所以,《英雄记》记载:【东州人侵暴旧民,…益州颇怨。】百姓也是很反感刘焉、刘璋父子的。

5,这十几万的外地兵进入益州,对益州本地的士兵、官员、家族也是有极大影响的,会占据、妨碍他们许多的利益。《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州人侵暴为民患,…旧士颇有离怨。】不止百姓,‘士’这一阶级,也是很不开心的。

以上这五个麻烦,都是刘焉时期便存在的。刘焉死后,便留给了刘璋。

所以,刘焉时期的益州,分为以下五大派系:

1,刘焉派,以刘焉的心腹为主。如董扶、赵韪等,以及最初带来的部队、后来招纳的部队。

2,汉中张鲁。

3,东州兵。

4,益州本地家族。

5,益州原本的朝廷官员。这部分人,有的本就是本地家族的人。有的则是被本地家族打压的人,想借着刘焉翻身。有的则是因某种原因投靠了刘焉,却并不真的忠于刘焉。(如任岐、贾龙等。)有的则干脆是墙头草,谁强就跟谁。这部分人,都是信不过的。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四十七章:刘璋的处境有多危险?

刘焉镇压了几个本地家族,又消灭任岐、贾龙后,便开始在益州进行独裁了。《刘焉传》记载:【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余乘。】

所谓【乘舆车具】,在汉朝,并不单纯指车子,而是指皇帝专用的一切象征性物品:如车子、车上的旗帜、马匹、龙袍、两侧人手中举着的东西等等。《太平御览》引《汉杂事》记载:【汉有天下,号曰皇帝,…其命令、制诰、衣冠、车马、器械百物,曰乘舆。】这些统称‘乘舆’。

私自造了这么多皇帝才能用的东西,就是在明着造反了。所以,刘表参了他一本,陈寿也评价他是【遽造舆服,图窃神器。】怀疑他要称帝。

过了几年,刘焉病死。病死后,刘璋便继位了。

刘璋的处境,是和孙权极像的。他们都:

一,父亲/哥哥死后,完全压不住集团内的官员、本地家族等。

二,孙权的继位是一个意外,他本身是没可能继位的。所以,孙权继位时,并没有他自己的班底、心腹、实力。这个,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就不再复述了。

然而,刘璋的继位也是一个意外:刘焉有四个儿子,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因勾结马腾被李傕所杀。三子刘瑁,按刘焉的安排来看,应该是想让刘瑁做他的继承人的。(刘焉四子,三子都在朝廷中工作,唯独刘瑁被刘焉带到了益州,贴身跟随,由此便可知了。)但刘焉死后,《刘焉传》却记载:【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可知:

1,刘焉死后,刘焉派并不忠于刘焉的儿子,而是人走茶凉,都在为自己谋取利益。

如赵韪,见到刘璋比较好控制,就不立刘瑁为主,改立四子刘璋了——赵韪的心思是比较好猜的,无非是两个:一是想控制刘璋,‘挟刘璋以令益州’。二是想直接干掉刘璋,自己做益州之主。(从后来赵韪直接造反来看,他的想法是第二个。)所以,就立比较温和、好控制的刘璋。

又如庞羲,本是和刘焉通家的好友。(通家:两家世代交好。)还把女儿嫁给了刘璋的儿子。可刘璋上位后,《英雄记》记载:【庞羲为巴西太守,遂专权势。】竟也像张鲁一样,准备独霸一方了。

所以,刘焉派不但没有被刘璋继承,反而成了刘璋的半个敌人。

2,刘璋与孙权一样,本来并没有可能继位,却被益州集团强行捧上位了。故,刘璋也是没有自己的班底、心腹、实力的,只能依靠益州集团内的其他派系生存。

所以,法正、孟达等外地人都认为刘璋是昏君,因为刘璋不重用他们。可实际上,刘璋跟刘表一样,集团内好的官职都被各大派系、本地家族霸占着,哪还有没背景的外地人的份呢?刘璋也是没办法的。

(法正、孟达都是凉州人,跑到益州避难的。)

故,刘璋的处境,其实是比孙权还恶劣的:孙权本身是江东本地家族孙家的人,孙家会支持他,(如孙静等。)支持孙家的人也会支持他。(如程普、张昭、周瑜等。)而刘璋,却是什么都没有的。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谢谢朋友的建议,只不过我不擅长网络上的事情,所以暂时没有建立公众号。再加上我对煮酒论史、雁北堂这二个地方很有感激之情,尤其是怀念当年写《少不》时,朋友们陪伴的感觉。所以,我还是先在煮酒论史继续写吧。

目前人气低,大概是因为读者都不知道我继续写了吧,都以为《老不》已经不写了。我继续写下去,应该就可以慢慢的恢复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四十八章:刘璋时期的益州有几个派系?

刘璋继位后,立刻发生了两件事:

1,赵韪造反了。《英雄记》记载:他【阴结州中大姓】,想要取代刘璋。

东州兵帮刘璋进攻赵韪——东州兵为何要帮刘璋?不是因为他们忠心,而是:赵韪勾结的是【州中大姓】,也就是本地著名的家族。若让赵韪成了益州之主,得势的便是本地家族,东州兵这帮外地人就要完蛋了。所以,《英雄记》记载:【东州人畏韪,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拼死作战不是为了刘璋,而是害怕赵韪。

赵韪打不过东州兵,赵韪的部下庞乐、李异便背叛了赵韪,将赵韪杀死。

2,张鲁也造反了。

刘焉时期,张鲁还是假装听话的。刘璋时期,张鲁则懒得装了,拒绝听从刘璋的命令。刘璋便将张鲁的母亲、弟弟杀掉。从此,刘璋、张鲁便成了死仇。

刘璋的性格,史书一般评价为温仁、黯弱、柔宽等,为何突然变的如此果断、残忍,毫不犹豫的杀掉张鲁的家人?只能证明:刘璋继位后的形势,是极其危险的。所以,若不立刻对张鲁的亲人施行残酷的报复,令大家知道造反者的下场,那大家就都要造反了。

刘璋又派庞羲去抵挡张鲁。《刘璋传》记载:【以庞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鲁。】庞羲有了兵权,便也起了独霸一方的心。《英雄记》记载:【庞羲为巴西太守,遂专权势。】

就这样,消灭了赵韪,崛起了一个李异。抵御了张鲁,又崛起了一个庞羲。李异、庞羲对刘璋的威胁,其实比张鲁还要大。因为:张鲁属于外敌,刘璋只要做好防守工作就行了。而庞羲、李异二人,表面的身份却是刘璋的部下,他们的势力、部队也全都在益州内部——他们一旦勾结外人造反,刘璋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刘璋传》张松劝刘璋请人,便是说道:【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所以,前文我们分析道:刘璋之所以请刘备入川,并不是《演义》所写的他打不过张鲁,而是出于另外两个目的:

1,抢在曹操之前拿下张鲁,防止曹操得到益州门户汉中,从而更加容易的得到益州。

2,对付庞羲、李异等益州内部的势力。

这其中,压制内部的军阀势力更重要、紧急些。

故,刘璋时的益州,分为以下六大派系:

1,刘璋自身的嫡系势力。即:刘焉派仍然忠于他的人。

2,益州本地家族。

3,东州兵。

4,益州内部的一些军阀势力,如庞羲、李异等。这些人都是只顾自己利益的,只在表面上服从刘璋。(甚至表面也不给刘璋好脸色。)

5,汉中张鲁。

6,益州官员。正如前文所讲,组成比较复杂,信不得的。

-------------------
附:

刘璋被史书认为柔弱、没有威严,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他管不住东州兵欺负本地人。《英雄记》记载:【刘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

但实际上,这并非刘璋柔弱,而是刘璋的一个策略。

如上文所讲,东州兵并不忠于刘璋。他们帮刘璋,只是因为他们与刘璋都是外地人,且敌人都是本地人而已。在这一前提下,刘璋假装管不了他们,放纵他们欺负本地人,让他们过的很痛快,其实是很聪明的一个做法。所以,他们舍命帮刘璋打赵韪——因为若赵韪上位,刘璋退位,他们的日子就没这么痛快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四十九章:刘璋被张松骗了吗?

赤壁前,刘璋派张肃做使者,献给曹操一些兵、礼物,表示愿意听曹操的差遣。(等于愿意归顺。)曹操封张肃为广汉太守。

随后,刘璋又派张松去见曹操,曹操却没给张松封官。张松生曹操的气,【松以此怨。】便劝刘璋与曹操绝交,与刘备结盟。

‘张松恨曹操’这件事,《汉书春秋》、《演义》等,都说是曹操骄傲自大,不爱惜人才。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三国时,有一个潜规则是史书上没有明说的,是:一位诸侯向另一位投降,投降者派去的使者,接受投降的诸侯,都是要给他大大的封官的。好表示:我对你的部下都这么好,给了他丰厚的待遇,何况你呢?你向我投降准没错。(算是‘见面礼’的意思。)

张肃、张松二人,对曹操都是毫无功劳的,本就不该白给他们官。(刘璋愿意归顺,并不是他二人劝的,与他二人毫无关系。)只不过,张肃是来表示投降的使者,当然要按照潜规则封官。封完官后,‘刘璋表示归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来的使者,不可能来一个封一个,无限制往外白送官职的。所以,张松没有被封官。(张松如果是第一次来的使者,便肯定会被封官了。)

至于曹操没任用张松,没把张松变成自己人,也很正常:因为刘璋还没正式投降,曹操也还没正式接管益州。在此时,曹操如果不经刘璋的同意,就直接把刘璋的人扣住,变成他的人,说不定就会得罪了刘璋,导致刘璋不愿意投降了。所以,曹操并不是针对张松——就算是那个封了官的张肃,曹操也没有收为己用,而是让他继续回刘璋身边做官。

张松竟因此怨恨曹操,只能说他不讲道理,性格十分扭曲了。

(注:在益州不受重用、背叛刘璋的这批人,性格都是十分扭曲的。如彭羕,《彭羕传》记载:他跟了刘备后,【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猖狂至极。后来连刘备都敢骂,还想勾结马超造刘备的反。)

(又如法正,《法正传》记载:【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刘备得到益州后,法正把之前得罪过他的人,哪怕只是瞪了他一眼的,都挨个报复了一遍,擅自杀了好几个人。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是:【法正于蜀郡太纵横。】)

(大概是这批人长期受压抑,所以心理状态都十分的不健康。不过,由于他们都投靠了刘备,就都被美化了。在世人眼中,是一群比较不错,甚至很好的人。)

相反的,刘备要靠张松、法正这批人当奸细,当然就会大力的重用,甚至讨好他们了。《吴书》记载:【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这和尊不尊重人才、骄不骄傲是完全无关的。

张松回川后,劝刘璋与曹操断交,与刘备结盟,很多人就觉得刘璋太笨了,被张松欺骗、摆布了。

可是,刘璋又怎么会被小小的张松摆布呢?只能说:刘璋本身就是想与曹操断交的,正好张松提出这个建议,刘璋便顺水推舟,假装是听了张松的挑唆。

《武帝纪》写的十分清楚:刘璋准备归顺曹操,是荆州归了曹操,曹操准备伐江东时的事。【刘琮遂降,…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当时的形势是:江东集团绝大部分人都想投降曹操,没人认为孙权可以打败曹操。江东归了曹操后,整个天下除刘璋外,就只剩关西军、张鲁这两路诸侯了。

而关西军与张鲁是盟友,刘璋与张鲁却是世仇。所以,刘璋的处境是极差的,没有任何人和他站在同一战线,都和他是敌人,很快他就会被曹操吞并。再加上益州内部的形势又极其严峻,他随时有被内部推翻的可能。故,他想直接投降曹操,就是十分理智的选择了,是他当时的最佳选择。并不是受了张松的欺骗、挑唆。

而刘璋决定与曹操断交时,天下又是什么形势呢?《刘璋传》写的十分清楚:【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张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璋皆然之。】是曹操赤壁战败了时。此时,曹操的敌人有:扬州孙权、荆州刘备、益州刘璋、关西军、汉中张鲁等。刘璋又怕曹操干什么呢?曹操哪辈子才能打到最难攻的益州来呢?自然就没必要向曹操投降了。

不过,不需要向曹操投降,却仍然需要找一个外援入川的。(为何要找外援入川?前文已经详细分析过了,此处就不再复述了。)刘备孙权二人,找刘备更好一些。(前文也分析过了。)所以,与曹操断交后,请刘备入川,也是刘璋的本意,是他的最佳选择。正好张松提出这个建议,刘璋便顺水推舟,假装是听了张松的挑唆。仍然不是受了张松的欺骗、挑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五十章:刘璋为何不借给刘备兵?

刘璋请刘备入川的目的,前文已经说过了,是:1,压制益州内部的军阀势力。2,抢在曹操之前拿下张鲁,防止曹操得到汉中,从而轻易的得到益州。

刘璋、刘备进行了一场阅兵式,十分盛大,双方加起来至少有七万多兵。如此,军阀势力是肯定能被镇住的,绝不敢乱来了。

目的1已经完成,刘璋便要进行目的2,让刘备去进攻张鲁。

帮刘璋演一场阅兵式,刘备没有任何损失,还可以趁机入川,他当然就很愿意。可是,帮刘璋进攻张鲁,刘备需要付出大量的兵力,还有战败受损的可能,他当然就很不愿意。所以,刘备表面答应出兵,走到一半,便停止不前了,在葭萌关驻扎着,把葭萌当成自己的地盘,【厚树恩德,以收众心】,慢慢的发展。

理论上讲,从这一刻起,刘璋就肯定知道刘备狼子野心,想抢他的益州了。因为:

1,刘备这个人,名声本来就极差,益州人都知道他人品不行。如王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让刘备进益州。又如严颜、黄权等,一听见刘备进了益州,就立刻说益州要完了。所以,刘璋请刘备,也只是形势所迫、不得不请而已,本身也不会太相信他。

2,刘璋让刘备讨张鲁,没想让刘备自掏腰包,而是给了刘备一部分兵力的。《先主传》记载:【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吴书》记载:【璋以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以资送刘备。】

刘备如果不想讨张鲁,也可以,就别要这批兵。结果,刘备要了这批兵,却不去讨张鲁,完全是收钱不办事的无赖作风。

3,刘备收了这批兵,却没进攻张鲁,反而在葭萌关(刘璋的领土)住下了。【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地盘。这几乎是明晃晃的要在益州扎根,反攻刘璋了。

所以,后来刘备问刘璋借兵,刘璋只给了不到一半的兵和粮草,《魏书》记载:刘备愤怒道:‘我为你对抗强敌,你却舍不得钱财,连兵都不肯借给我!’很多人喜欢刘备,就美化刘备抢益州的行为,替刘备解释道:‘是刘璋先对不起刘备的,刘璋不仁,刘备不义,所以刘备才抢他的益州。’

可实际上,刘璋为何不借给刘备兵?因为刘璋早就知道刘备要抢他的益州了,怎么可能还借给刘备兵,增加刘备的实力呢?只不过,益州内部的形势十分严峻,刘璋一旦和刘备撕破脸,汉中张鲁、益州本地家族、益州军阀势力、刘备、墙头草官员等势力一起造反,刘璋是必死无疑的。所以,刘璋只能装不知道,仍然装的与刘备十分亲热。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字数:60112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07-06 00:03:00

更新时间:2021-02-12 03:23:59

评论数:29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