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演义。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二十五章:江东集团战略变迁。(十)

甘宁是益州人,最初他投靠刘表、黄祖,都没有得到重用,为什么?不是刘表不会用人,而是荆州好的官职都被本地家族霸占着,所以,甘宁、徐庶这些外地人去了荆州,就都得不到重用了。刘表也是没办法的。

而几年后,孙权正是和各大家族关系最微妙的时候,急于提拔自己的私党,鲁肃、诸葛瑾等外地人都得到了重用。甘宁见了,便转投了孙权。

甘宁在益州做过‘蜀郡丞’,是文官,(类似市委书记。)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无谋海贼。甘宁一见到孙权,就和诸葛亮一样,提出了一整套的战略计划。

甘宁说道:1,曹操早晚会篡汉。2,曹操一定会去抢荆州。3,我们必须要先抢到荆州。4,然后就可以逐步图谋益州。5,最后,曹操占北方,孙权占南方,南北对峙,二分天下。

先取荆州后取川,甘宁的战略和《隆中对》很像。

对于甘宁的二分天下,孙权最初是大力支持的。《甘宁传》记载:【权深纳之。】张昭反对甘宁,孙权还说道:‘你不用理张昭,我一定支持你。’

后来,甘宁也加入了二分派。《鲁肃传》记载:【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孙权取蜀】——‘并劝’,就证明在二分派中,甘宁的地位仅次于周瑜,都是可以跳出来领头的人。所以,周瑜死后,唯一能成为二分派领头人的甘宁,当然就要受到来自孙权的打压。

《吕蒙传》记载:【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从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一,按史书的记载,周瑜死后,甘宁下半生就只做了三件值得记载的事。是:

1,攻皖城,甘宁手持绳索,亲自爬上敌城,比士兵冲的都往前。(但计算功劳时,却是【吕蒙为最,甘宁次之。】)

2,守濡须口,甘宁率百余人舍命袭击曹操大营。(也就是《演义》中的甘宁百骑劫魏营。)

3,攻合肥,甘宁【引弓射敌,死战】。

看起来很勇猛。可是,甘宁本是文官,史书说他【颇读诸子】、【有计略】。一见孙权,他就分析整个天下的局势,提出了类似《隆中对》的战略——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周瑜一死,他就忽然变成了一个沉默、莽撞的【斗将】,只会在战场上拼命,做些冲锋陷阵的力气活呢?为什么再没提出过任何的战略、计谋呢?

排除甘宁忽然变笨了,答案就只能是:甘宁是二分派的二把手,周瑜死后,他知道自己属于该被打压的人,提出来的谋略是绝对不可能被采用的。(不但如此,恐怕甘宁在政治上提出来的战略越多,就越容易受到猜忌、打压,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甘宁干脆就闭起了嘴,一心一意做起了‘斗将’:你让我打仗,我就拼了命的去打。你问我政治,不好意思,我是个粗人,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听主公您和吕蒙的。

甘宁以典韦、许褚这种没文化的猛将形象流传于世,其实是他明哲保身的后果。

二,吕蒙帮甘宁求情时,说道:‘现在天下未定,甘宁这样的猛将很难得,最好容忍他。’言下之意十分明显,是:现在用得着甘宁,所以先忍他。等一旦用不着了,就立刻杀了他!

就像杀周瑜一样,孙权也想杀了甘宁,这是毫无疑问的。《甘宁传》记载:甘宁与吕蒙闹了矛盾,吕蒙大怒,点起兵马欲杀甘宁,吕蒙的母亲就劝道:‘主公(孙权)待你如亲生骨肉,你怎么能因私人恩怨,就杀了甘宁这样的猛将呢?甘宁死后,就算主公(孙权)不问,你身为臣子,又对得起主公吗?’

一句‘就算孙权不问’,我们就看出来了:吕蒙杀了甘宁,孙权根本连问都不会问!(哪怕杀甘宁的理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孙权也是默认吕蒙可以杀甘宁的。)因为甘宁是二分派的二把手,周瑜死后,本就轮到甘宁了。

三,甘宁明明是个智商正常的人,但为何非要和领导作对,经常违背孙权、吕蒙的命令,惹得孙权、吕蒙想杀了他呢?

甘宁具体违背的是什么命令?史书上并没有丝毫的记载,一点也没有。但史书又说甘宁【时违权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大概是为尊者讳的缘故:甘宁在政治上,本就是该被打压的人,所以,孙权、吕蒙对甘宁下的命令,就自然都是些故意打压甘宁的命令!这些命令不违抗,就只会死的更快,甘宁当然就要违抗他。

删去具体的事件不写,是为孙权讳:总不能说甘宁违背命令,是因为孙权故意刁难他吧?

四,可能有人会说了:史书说了,是因为甘宁粗暴好杀,孙权才想杀他的,和你说的这些事无关。

不是的。

《甘宁传》记载:【甘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可见,甘宁粗暴好杀的对象,并不是自己国家的士兵,(不然,士兵怎么还可能乐意为他卖命呢?)而是敌军的俘虏。

就算是自己国家的士兵好了,性格凉薄的孙权,又怎么会因为一些小兵(甚至俘虏)的死,就杀了自己的得力大将呢?纵观整个三国时代,人命不值钱,好像没有君主会因为底层人民而杀死得力大将。就算是曹操、刘备,也没这么做过。

我们可以拿另一位粗暴好杀的吴国将领,来和甘宁做做对比。

《潘璋传》记载:潘璋为人粗猛,性格奢侈,衣服与物品都产生了僭越。部队里的小兵、小吏很富裕,潘璋就杀了他们,夺走他们的钱财,数次不遵守法律。

很明显,潘璋的行为可比甘宁严重多了!杀死自己部队的人,仅仅是为了抢他们的钱,影响该多么恶劣!

然而,孙权又是怎么对待潘璋的呢?《潘璋传》记载:【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监察官举报潘璋,孙权爱惜潘璋的功劳,连问都不问他,由着他继续犯法。

你看,君主要的是利益,怎么可能因为底层人民的死,而杀死得力大将呢?陈寿对此是十分赞同的,评价道:【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孙权包庇潘璋是对的,宜哉!如果为了些小兵,就杀死自己的得力大将,那才是傻呢!

(有趣的是,孙权表面上嫌甘宁粗暴好杀,可甘宁死后,孙权却把甘宁的部队交给了更粗暴好杀的潘璋!)

这么一对比,我们就很清楚了:由于甘宁是二分派的二把手,所以,孙权是一直在针对他、打压他,甚至想杀了他的。不然,为啥别人这么搞就没事,甘宁这么搞就该死呢?

所以,虽然甘宁有极多功劳,资历也够,但直到甘宁去世,孙权也没给甘宁封爵。(也没有追封。)因为甘宁在政治上属于该被打压的人,绝不能提拔他。

同时,很巧的,甘宁的儿子甘瓌,也像周瑜的儿子一样,犯了罪,(至于到底犯了什么罪,很巧,史书也同样没有记载。)被流放到了会稽。没两天,也病死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214和221章好像丢失了,现在补上。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一十四章:华容道小谈。

赤壁时,若曹操战死,则北方必定分裂。因为:此时的曹操,还没有立继承人。

赤壁是建安十三年,而曹操直到建安二十二年,才决定立曹丕为继承人。中间这几年,立不立继承人、立谁当继承人,曹操是有些犹豫的。《魏略》记载:【太祖不时立太子,太子(指曹丕)自疑。】把长子曹丕搞的疑神疑鬼,十分紧张。

所以,曹操若是战死,各有势力、党羽的几个儿子,便必定会内战,导致曹操集团,乃至整个北方分裂。

这么看来,在华容道,刘备集团故意放走曹操,就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了,是刻意而为之,并不是关羽在讲义气。

因为,北方若是发生内战,就无能力南下,孙权就没了抗曹的压力。那么,就无需联刘,下一步,就必定是进攻刘备,重新实行江东集团原本的战略,占领荆州。

赤壁时(不是赤壁后)的刘备,完全不是孙权的对手。所以,对此时的刘备来说,曹操还不能死。即使能杀死曹操,刘备也要故意放他一马才行。

历史上,在华容道放曹操的并不是关羽,而是整个刘备集团。《山阳公载记》记载:【公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和演义不同,历史上曹操逃跑时,并没分什么大路小路。他的逃跑路线,几乎只有这一条——后来,刘备追杀曹操,追的也确实是这一条。只不过,刘备慢了点,等他到了华容道,准备放火时,曹操已经跑了。

曹操逃跑后,笑道:‘刘备的水平和我相似,只不过他的计谋总是慢我一拍。要是他早在此处放火,我就必死无疑了。’

刘备在荆州住了好几年,这一带的地形,他肯定比曹操熟悉。而曹操这边的逃跑方式,是【步行】,道路又不通,又泥泞,曹操又派人填了半天路——都这样了,在路线没有追错的前提下,士气冲天的刘备集团还是追不上曹操,这就只能证明:刘备是故意追的慢一拍,故意【得计少晚】。

不然,十个曹操也追死了。

————
注:

关羽对曹操怀有感恩之情,不想杀曹操,这其实是很多人对关羽的误解。

《蜀记》记载:兵败长坂坡时,刘备与关羽会合,关羽向刘备怒道:‘如果早在许田打猎时杀了曹操,也不会到今天这一步了!’可见,赤壁前夕,关羽还在后悔当初没能杀了曹操。那么,赤壁后,若能杀,关羽就绝不可能因为心软、义气而放了曹操。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二十六章:江东集团战略变迁。(十一)

孙权邀请刘备【共取蜀】,刘备集团许多人都想答应。因为:从地理位置上看,江东集团很难隔着荆州去占有益州。故,孙、刘一起伐蜀,刘备集团只要动点手脚,就一定是刘备方占便宜。

可是,主薄殷观却反对道:‘不行!我们出兵后,前面未必能打下益州,后面却可能被江东集团偷袭。(主要怕被二分派偷袭。)我们应该让孙权自己去伐蜀,我们找借口不去,躲在后面看着。这样,如果他们拿不下益州,那正好。如果他们拿下了益州,那我们就偷袭他们,抢他们的益州!孙权考虑到这一点,就肯定也不会(不敢)出兵伐蜀了。’

刘备同意殷观的看法,却回复孙权道:‘我与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我不敢伐蜀,希望您也可以原谅刘璋。如果您不同意的话,我就只好披头散发,归隐山林了。’(言下之意,就是做好了什么也不要的准备,你敢动刘璋,我就敢和你同归于尽。)即:刘备的想法并不是:孙权去伐蜀,他再抢孙权的蜀。而是:压根不想孙权伐蜀。

孙权见了,便取消了伐蜀计划。

在这件事中,有一个地方,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刘备集团的人,不管赞不赞成伐蜀,都是站在军事角度去考虑的:南方的益、荆、扬三州,荆州位于中间,灵活性自然高些,所以叫兵家必争之地。孙权的兵力吃紧,就算他暂时打下了益州,也会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

1,主力部队都要用来防守江东,益州的防守一定会相对薄弱,容易被刘备偷袭、抢走。

2,若刘备真的偷袭益州,孙权也无法对益州进行支援。因为江东、益州之间,还隔着刘备的荆州。

所以,赞成也好,拒绝也罢,在军事角度上,刘备集团都是占优势的,选哪个都可以。

不过,刘备拒绝伐蜀,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政治用意在内——政治上的角度,是刘备集团的人(包括殷观)都没有考虑到的,只有刘备考虑到了。

刘璋是张鲁的杀母仇人,而张鲁的地盘汉中,又偏偏是益州的门户,直接威胁到刘璋的生死。故,刘璋与张鲁是不可能共存的,早晚必有一战。这一点,诸葛亮在八年前就分析出来了。所以,他才会在《隆中对》说到【张鲁在北】四个字:拿益州的最佳时机,是刘璋、张鲁开战的时候。到时,刘璋或许会请刘备帮忙,刘备就可以趁机入川,反吞刘璋。

(就算刘璋不请刘备帮忙,刘备趁机进攻刘璋,使刘璋同时面对荆州、汉中两路诸侯的夹击,夺取益州的成功率,也是比和孙权共同伐蜀高的。)

所以,此时的刘备拒绝伐蜀,原因之一,其实是在等:益州易守难攻,正面强攻他,不但胜算极低,损失也会极大,倒不如再等等。等刘璋、张鲁开战——这个,是八年前就和诸葛亮商量好的。

不过,你怎么知道开战了,刘璋就一定会请你呢?退一步讲,你不能保证刘璋一定会请你,但你至少要保证刘璋一定不会不请你!

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慢慢来看。

首先,《三国演义》是极度丑化刘璋的:《演义》中,是张鲁侵略刘璋,刘璋毫无自守之力,才不得不请刘备帮忙。

但在正史中,却不是这样的。

《刘璋传》记载:【张松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曜日,往就与会。先主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余日。璋资给先主,使讨张鲁,然后分别。】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1,刘璋请刘备入川,并不是为了抵抗张鲁,而是为了压制庞羲、李异这两个有反意的益州大将。

刘备入川后,刘璋率步兵、骑兵共三万余人去迎接他,【车乘帐幔,精光曜日】,搞的要多隆重,就多隆重,阵势夸张到了极点——很明显,刘璋是在故意把‘刘备入川’一事,搞的很轰动,人尽皆知,好威慑那些心有反意的大将。

这个,才是请刘备入川的主因。至于张鲁,其实对刘璋的威胁并不大。二刘见面后,先玩了一百多天,【欢饮百余日】。等刘璋玩够了,才跟刘备说了说讨伐张鲁的事。可见,对刘璋来说,对付张鲁压根就不是什么急事,并不是《演义》上写的【贼兵犯界,有燃眉之急】那么严重。

(【欢饮百余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玩,还是刘璋在故意造势:二刘已经会合了,而且十分的轻松惬意,天天玩,很明显是实力强悍,成竹在胸,不怕任何人造反的。这一信息传递出来后,庞羲、李异等,谁还敢造反?)

2,在刘璋与张鲁的战争中,刘璋其实是占优势的。主动侵略对方的并不是张鲁,而是刘璋。

这个很好理解:刘璋再弱,益州的实力也是远大于汉中的,怎么可能被张鲁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呢?刘璋不是怕张鲁,而是怕张鲁背后的曹操。

当时的张鲁,已经有了投靠曹操的苗头。《献帝春秋》中,孙权就对刘备道:【米贼张鲁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张鲁已经是曹操的耳目了。

《先主传》也记载:【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若使刘豫州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刘璋担忧的是张鲁投降了曹操,然后曹操顺着汉中,攻打益州。【因张鲁之资以取蜀。】而不是怕张鲁。他请刘备入川,不是为了抵抗张鲁,而是想主动侵略张鲁,抢在曹操之前拿下【张鲁之资】。

明白了这两点后,现在的问题就是:刘璋若真的请人相助,他会请谁呢?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二十七章:江东集团战略变迁。(十二)

刘璋不请人,是不行的。因为:

1,只靠刘璋,,短期内够呛能拿下张鲁,只会打草惊蛇,令曹操也对张鲁采取行动。

2,益州内,还有庞羲、李异等心有反意的大将,若刘璋单独与张鲁开战,他们可能会趁机造反。

所以,必须请人。

请曹操,不行。刘璋怕的就是曹操吞并他!所以,刘璋就只能请南方诸侯,孙权、刘备中的一个。

孙权和刘备,刘璋其实请谁都可以,并不是非请刘备不行。主流的看法,请刘备,是因为刘备也姓刘,乃刘璋的亲戚。

这个看法其实不对:汉末,汉室宗亲之间并没有什么亲情,几百年下来,血缘关系早就淡没了,和陌生人无异。(刘璋、刘备就素未谋面。)更何况,刘备和刘表、刘琦的关系极深,刘表则向皇帝举报过刘焉,说刘焉有造反之意,给刘焉带来了不少麻烦——这么看,刘焉一脉的刘璋,对刘表、刘备、刘琦这些荆州派的汉室宗亲,不但没感情,反而是应该有仇的。(后来,《刘焉传》记载:刘璋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进攻刘表。)所以,请刘备,与姓刘无关。

还有一种看法,则是说不请孙权的原因,是因为江东距离益州太远了,孙权过不来。这个也不对:周瑜能带兵去伐蜀,就证明江东的兵还是可以顺利到达益州的。这一点,从地图上也可以看的出来。

既然以上两种看法都不对,那么,在孙权与刘备之间,刘璋到底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刘备呢?

很简单,政治资产问题。

早在刘璋请人的前一两年,孙权集团就嚷嚷着要伐蜀了。即:孙权集团有取蜀的意图,并且已经筹备了至少两年。孙权集团对益州,其实是有一定威胁的。来了之后,大概率要图谋不轨。

而刘备,则是拒绝伐蜀,并劝孙权也别伐蜀的。为了不让孙权伐蜀,刘备甚至说道:‘你敢伐蜀,我便和你同归于尽。’从政治角度讲,刘备集团对刘璋释放出的外交善意,是极大的。甚至说:刘备集团已经替刘璋解决过一次战争了,(孙权伐蜀。)也是可以的。

故,若必须从孙、刘中选一个的话,那当然是选刘备。

所以,刘备拒绝孙权共取蜀,是站在政治角度上考虑的。其目的,是在刘璋集团里积攒一笔政治资产,为日后单独取蜀提供机会(被请入川)——这一决策,与八年前的《隆中对》是一脉相承的。

刘璋和张鲁,他们两个对曹操的态度,都是很理性的:南方自古就打不过北方,何况他俩才占南方的三分之一?能守住,就守。守不住,就直接投降。(参考刘琮:南方诸侯投降后,待遇都是很高的。若按太平时候的标准看,他们的官职、爵位,甚至比投降前还要高,等于升官了。)

所以,张鲁说道:‘我本就想归命国家。’并主动保护好汉中的财富,不让别人烧掉,等着曹操来验收。刘璋则在赤壁前夕,就半归顺了曹操,【始受征役,遣兵给军。】愿意听曹操的话,受曹操的指挥。

即:如果刘备没有这笔政治资产的话,那么,不管他参不参加孙权的伐蜀计划,他的身份都是孙权的盟友。而孙权,则是要伐蜀的,是益州的敌人。到时,曹操侵略益州,孙权、刘备,刘璋都是不能请的。按照赤壁时刘璋的态度看,他多半就会直接投降曹操了。益州,立刻就会落入曹操之手。

所以,刘备的眼光,(或说诸葛亮的眼光。)是极其长远的。拒绝共同伐蜀,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个。

后来,周瑜死后,孙权竟命孙瑜单独伐蜀!——连周瑜伐蜀的成功率都极低,何况孙瑜?孙权为何要这么做呢?

答案很简单。

孙瑜伐蜀,刘备的态度仍然是:‘我既不参加,也不会容许你单独伐蜀。’后来,刘备做好了开战的准备,【使关羽屯江陵(属南郡),张飞屯秭归(属南郡),诸葛亮据南郡,刘备自住孱陵(属武陵郡)。】对孙瑜说道:‘你如果坚持要伐蜀,那咱们就同归于尽!’

按理来说,此时是赤壁后不久,孙权、江东集团都是坚决联刘的,绝不可能为了二分派的伐蜀计划,去破坏联刘。可是,一反常态的,《献帝春秋》却记载:【权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孙权竟硬要伐蜀,准备与刘备开战。

你看,这里面的问题很多。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孙权到底想不想打刘备?

若不想,那他直接取消伐蜀计划就行了,没必要派兵在夏口逼迫刘备。说不通。

若想,那就更说不通了:刘备的领土一共才四五个郡,此时打起来,曹操一旦出兵,刘备就必死无疑了。刘备死后,荆州必定属曹操,而非孙权。(为何?前文已有详细的论述,此处就不再复述了。)天下的局势,就又会回到赤壁前,对孙权极度的不利。

既然怎么都说不通,这场战争的结局,又是压根没打起来,双方都没损失。那么,很明显的,这场战争的目的,就不是针对刘备,而是针对二分派——孙权是在做给周瑜死后,还坚持要伐蜀的那群二分派看:不是我不让你们伐蜀,而是刘备不让你们伐蜀!

孙权和刘备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演双簧。毕竟,这一仗若真打起来,孙权、刘备都是要吃大亏的,只会便宜了曹操。

所以,孙权赞成伐蜀,刘备拒绝伐蜀,其实都与军事上的关系不大。(若从军事角度看,孙权应拒绝伐蜀,刘备应赞成伐蜀,才是对的。然而二人的行为,却恰恰相反。)主要还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二十八章:江东集团战略变迁。(十三)

建安二十年,吴、蜀分了荆州,划湘水为国界。四年后,吕蒙偷袭荆州,大家都说偷袭盟友实在是太卑鄙——这一看法,其实不对。

为何?我们可以慢慢来看。

按道理论,南郡是孙权借给刘备的,刘备一直不还,孙权就抢了刘备另外两个郡。至此,双方虽各有三郡,但是,这笔账实际上还是公说公有理的,很难算明白的。

因为:站在孙权的角度,刘备始终是没还南郡的。而长沙、桂阳两个郡,如果不是孙权强行抢过来了,已经是孙权的地盘了,刘备能还?所以,孙权认为:南郡,刘备没还。长沙、桂阳二郡,是刘备不还南郡,挑起了战争,孙权在战争中获得的战利品。怎么能说是刘备还了两个郡呢?这一仗如果不打的话,刘备能还吗?

所以,吕蒙偷袭荆州,其实就是上次进攻长沙、桂阳二郡的翻版:刘备欠他们的南郡,没还,他们要抢回来。至于荆州剩余的地盘,则是这次战争的战利品。

(与吴、蜀关系都一般的晋朝,便认为荆州本来就是吴国的,抢过来很正常。《晋书》记载:刘备死后,【武陵、零陵、南郡,悉复属吴。】全部重新属于吴国了。言下之意,本就是吴国的地盘。)

其实,偷袭盟友,虽是吕蒙先做出来的,但是,第一个主张可以通过战争抢盟友地盘的人,却不是吕蒙,而是刘备集团的人。

当年,鲁肃和关羽单刀赴会的时候,责备关羽道:‘我们把土地借给你们,你们为何毫无还我们的意思呢?’

话音未落,刘备集团的一个官员就插嘴道:【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有之?】谁的德高,土地就该归谁,哪能说一直是你们的呢?

(这个官员,正史中无名,《演义》则说他是周仓。)

正史中,单刀赴会的并不只是关羽,而是关羽、鲁肃,以及双方的几位官员,大家都只带一把刀,不带任何的士兵,在战场中央见面。所以,在双方势均力敌,鲁肃也有性命之危的时候,该官员说出这句话,是特别看不起人、欺负人的。潜意思是:‘你们没本事把南郡抢走,那南郡就是我们的了。’

一直姿态很低、脾气很好的鲁肃,听了这话,气的【厉声呵之,辞色甚切。】连关羽都觉得这人太过分,让他赶快闭嘴。

你看。

‘谁的德高(拳头硬),地盘就归谁。’这一论调,可能不是刘备关羽的意思,但是,确实是刘备集团在谈判中表现出来的意思。故,吕蒙偷袭荆州,南郡的糜芳、傅士仁立刻投降,史载:【兵不血刃】,连仗都没打。关羽的士兵们,也因为吕蒙对他们的家人太好,十分感动,不想和吕蒙打仗了——按刘备方的说法,吕蒙的德,都高成这样子了,荆州当然就该归吕蒙了,哪能叫偷袭呢?

所以,从道理上讲,吕蒙无错。若说吕蒙有错,那也是刘备、关羽有错在先。

然而,从战略上讲,偷袭荆州有错吗?

这个,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

站在整个天下的角度看,当然是大错特错!南方自古便打不过北方,孙刘联盟若发生大规模的内战,那便更打不过曹操了!日后诸葛亮等在军事占优势的情况下,仍劝刘备不要伐吴,便可知诸葛亮的眼光长远,是远超孙权、吕蒙的了。

但站在吴国的角度看,却是极其正确的。

假设关羽北伐成功,获得了一部分北方的领土,那么,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就只能是:

一,若关羽肯分一部分领土给孙权,那么,吴、蜀表面上互不相欠了,(蜀国用北方的领土,还了吴国南郡的债。)都获得了利益。可实际上,吴国却会处于极度的劣势之中。

因吕蒙分析过,在没得到荆州的前提下,吴国就算得到了北方的领土,也是根本守不住的。(一是吴兵不善陆战,二是北方与江东的防线连不起来。)若关羽真的分北方的领土给孙权,那么,蜀国随时可以抢走吴国的北方领土,吴国却很难抢走蜀国的荆州领土。一旦吴蜀不用联合,吴国就会被立刻赶出中原。算下来,南郡的债,便仍等于没要回来。

二,若关羽不肯分北方的领土给孙权,那么,形势只会更糟糕:蜀国新获得的北方部分领土,会与益、荆二州连成一线,将吴国彻底阻挡在中原外。面对这一情况,吴国就只有两个选择:1,若想扩张领土,就只能进攻蜀国。(那倒不如一开始就偷袭荆州了,成功的可能性还大些。)2,不破坏联盟,心甘情愿不再扩张领土。

故,单纯站在吴国的角度看,失去部分北方领土的魏国,仍然比吴国强很多。获得部分北方领土的蜀国,也会比吴国强很多!这样下去,二强国一弱国,吴国定会被第一个淘汰!倒不如偷袭荆州,继续维持一强国二弱国的局面,二弱联合,还可以继续周旋。

----------------
注:

诸葛亮劝刘备不要伐吴,史书并无直接的记载。只有《法正传》记载:【先主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大多数官员都反对。又载:【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看出诸葛亮对伐吴的态度,也是偏反对的,只不过没说出口而已。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三十章:关西军阀小谈。(一)

凉州又叫西凉,按《晋书》的解释,是因它【地处西方,常寒凉也】的缘故。汉朝凉州有十郡,是原本的六郡,加汉武帝打败匈奴,新建的四郡。(这四郡,古人称之为河西四郡,即河西走廊一带。)

汉朝,羽林军等皇帝禁卫军,大多是从西凉原本六郡的汉人‘良家子’中挑选:一者,长期与异族混居、生活、作战,其战斗力是极高的。二者,他们的家境良好,出身不错,可以信任。董卓便是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做了羽林郎,开始一路升官的。

(良家子,并不单纯指好人家,而是指家中有一定资产,甚至地位的人。如董卓,他的父亲就是朝廷官员。)

《汉书》记载:【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用贵族、官员的子孙来担任守卫皇帝、皇宫的人,是双赢之举:一方面,皇帝是比较放心的。另一方面,这些人在皇宫中历练一下,也可以多累积一些高级的人脉、资历,方便日后当官。故,颇多的朝代,都是喜欢这么做的。如唐朝,守卫皇宫的人,叫作衙内官,便多由贵族、官员的子孙担任。所以,久而久之,衙内就成了官二代的代名词了。)

然而,西凉军又叫关西军,讨董联盟又叫关东军。为何?是因西凉位于‘函谷关以西’的缘故。

三国时所谓的山东,并不是今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战国时,六国的领土都在崤山以东,唯独秦国在崤山以西,史书便称呼六国是‘山东六国’了。讨董时,韩馥、袁绍是今河北省的诸侯,曹操却说大家都是‘山东兵’,便是这个原因。

函谷关的位置,便是东起崤山,西至潼关。(函谷关本在今河南省的灵宝市,后被汉武帝迁到同省的新安县。)这一块区域,自古便是天险,史书称之为‘崤函之固’。秦国可击败六国,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倒是次要,主要是这个地理位置是极好的。

故,中国以函谷关为中心,东边便叫作关东,西边便叫作关西了。(后因函谷关的迁移,以及潼关亦是天险,且距离长安更近,潼关便取代了函谷关的地位。)秦汉时,关东西和山东西几乎是一个意思。《史记·李斯传》记载:【关东为六国。】便是将山东六国又称为关东六国的。

关东、关西之间,又有一个关中。关中是何处?《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东函关(河南省灵宝市),南武关(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西散关(陕西省宝鸡市),北萧关(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在这四座关口之中,故叫关中。

这个说法,其实不对,是把秦国位于‘四塞之中’的四塞,误会成这四座关口了。

秦国的四塞,指的是它四面的地理环境,而不是简单的四座关口。《史记·苏秦传》记载:【秦四塞之国,…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

《史记·范睢传》亦记载:【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

那么,关中究竟在何处?《晋书》记载的最为精确,是:【汉光武都洛阳,关中复置雍州。后罢,复置司隶校尉,统三辅如旧。】打开汉朝地图,(不是三国地图。)叫作‘司州’或‘司隶校尉’的那一州,就是关中的大概位置。所以,《钟繇传》记载:钟繇负责都督‘关中诸军’——在哪都督?【表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便是在司隶校尉。

《晋书·江统传》又记载:【汉兴而都长安,关中之郡号曰三辅。】关中便是三辅。

三辅便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本是官职名称,负责管理首都及首都附近地区。后来,约定俗成,便直接成了这些地区的名字。西汉的首都是长安,由此可知关中、三辅指的就是以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主,周边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等为辅的陕西省中部地区了。所以,董卓迁都到长安,《后汉书·王允传》便说是:【董卓迁都关中。】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说关中是从陕西省的汧山、雍山起,一直到黄河、华山。也大概是这一区域。

故,三国时,若简单粗糙的理解,可将中国分为南方、北方。南方便是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北方便是其余的九州。北方九州中,纯粹以地理划分,属于关西的,是凉州。属于关中的,是司隶校尉。属于关东的,便是剩下的幽州、冀州、并州、青州、豫州、徐州、兖州了。

而三国时,又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那便是:关西、关中两个地方,是可以混为一谈的。

如后来的马超、韩遂、杨秋、候选等人,既被叫作关西军:《武帝纪》记载:他们与曹操作战时,曹操道:【关西兵精悍,竖壁勿与战。】说他们(包括杨秋、候选等)都是关西的。

也被叫作关中军:《荀彧传》记载:【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又说他们(包括韩遂、马超)都是关中的将帅。

这是为何呢?表面的原因,是马超、韩遂是关西军,杨秋、候选等人是关中军,他们联盟的名称自然可以混用。(马超、韩遂也占据了关中一部分地盘。)但更深一层的原因,却是西汉末、东汉起,国家的经济逐渐向北方转移的缘故。

秦、西汉的首都都在关中,(秦朝定都今陕西省咸阳市,西汉定都今陕西省西安市。)关中自然就是最尊贵的地方。《汉书·武帝纪》应劭的注记载:【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对有身份的人来讲,居住在关外是一种耻辱。杨仆宁愿自己花钱,也要把关中的范围扩大,把自己也包含到关中里面,让自己成为住在关中的关中人。

关外是哪里?明、清是以北方为中心的,自然是指北方的外面,也就是今东三省向外一带。而秦、西汉以咸阳、长安为中心,关外指的便是陕西省的外面了——现代的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地区,在秦、西汉看来都是关外,是远不如关中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关外置河南郡。】连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也是关外。

而从王莽篡汉、汉朝等同灭亡、刘秀又创立东汉起,全国的经济便逐渐向北方转移了。这一时期,北方被称为中原,可见是被当作国家之中心的。故,在东汉及其后面的朝代看来,关东乃天下之中心,那么离关东较远、不如关东高贵的关中、关西,就自然可以混为一谈了。(尤其是关中又沾染了部分关西的蛮风。)就像山东六国中,燕国在最北方,楚国在最南方,地理上根本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国家,却仍可混为一谈,都属于山东,都叫做山东国家一样。

同时,关东、关中、关西,山东、山西,江东、江南等名称,并不是国家正式的区域划分名称,只是人们习惯性的叫法而已。(正式的名称是州、郡、县。)所以,本身也没有硬性规定它们的范围必须是哪里。人们把它们的范围扩大、缩小,甚至和别的地方混着叫,都是很正常的。

如曹操的地盘兖州是北方,这个毫无异议。但袁绍的地盘冀州,号称中土、中原,是北方中的北方,最为正统。所以,袁绍方的人并不自称袁绍集团,也不叫曹操是曹操集团,而是自称北人,把曹操称为南人。

《袁绍传》记载:官渡时,沮授道:【北兵(冀州人)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兖州人)。南(曹操方)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袁绍方)。】

这个,其实就是冀州人(北方的中心)下意识的认为除自己外,别的地方都不算北方了。所以,没把兖州人(距离北方的中心有点远)当北方人看,称他们为南兵。就像现在明明是同一个城市,有些人却认为只有市区才算是该城市,郊区或县区并不算一样。

又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按照约定,刘邦应是关中王,占据关中一带。(咸阳、长安等地。)项羽不想让他占关中,便耍无赖,含混的说道:【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竟说四川也算是关中,想把刘邦支到四川去。

可见,这些非正式的区域名称,与它们相邻、接壤的地方混称为同一个地方,的确是很正常的了。

故,三国人(曹操、荀彧等)就将关中、关西含糊的看作一个地方,统称为关中或关西了。本文为了描述方便,便将关西军、关中军的联盟,统称为关西军。

-----------
注:

古人对方位的认知,大致上与今人一样。但有一个地方,是与今人相反的。

今人看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你面朝北方的前提上:你面朝北方,前面(上)自然是北,后面自然是南。左边、右边,自然就是西、东了。

但古人是‘坐北朝南’的,即:古人前面(上)是南,后面是北。不是左西右东,而是左东右西。

所以,关西又叫关右。夏侯渊平定了关西叛军,曹操便称他是【虎步关右】。江东又叫江左。《演义》道:【孙坚孙策起江左。】

至于江东又叫‘江表’,如《三国志》将程普、黄盖等称为‘江表之虎臣’。又如虞溥写了一部《江表传》。是因为:

长江将中原、江东分隔开,按古人的看法,世界当然是以中原为中心的。‘表’,是‘里’的反义词,外面的意思。(表里不一。)故,站在中原的角度看,中原在长江的里面,江东在长江的外面。所以,叫江东为江外、江表。

注2:

古人有一句谚语,是: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后汉书·虞诩传》记载:【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记载:【赞曰: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资治通鉴》记载:【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士风壮猛,便习兵事。】

这句话其实是句废话:为何关东、山东出相?因为中原地区经济条件、教育条件好,读书人自然多。为何关西、山西出将?因为边境地区与异族混合居住,民风自然彪悍能打。

注3:

有人认为关东、关西是以虎牢关为中心的:董卓占据洛阳、虎牢关,便是关西军。讨董联盟占据虎牢关外的北方,便是关东军。

这一看法,当然是错误的。因为若如此划分的话,那么,汉朝就连京城都算是关西了。《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洛阳。】可见,长安属于关中,洛阳属于山东、关东了。

注4:

三辅为何叫这三个名字?起初,秦始皇将天下划分为36个区域,是:35个地方郡(相当于现在的省)+1个内史(首都和首都附近的地区)。刘邦时,大概认为‘内史’这个区域太过重要,不能单独让一个官员管理,便将内史分成了三部分。汉武帝时,将这三部分改名为:京兆、冯翊、扶风。管理它们的官员,便叫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了。

京兆尹很好理解,就是京城(首都)市长的意思。左冯翊,翊是辅佐的意思。右扶风,是扶助风化的意思。这三个地区,是‘首都或首都附近,负责辅助首都的地方。’所以,就叫作三辅了。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又丢失了一章,现在补上~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二十九章:江东集团战略变迁。(十四)

三国时,一个郡的领土、面积,其实是不固定的。比如A郡的君主,抢了B郡的几个县,便将这几个县划到A郡中。又比如A郡太大了,君主便将它分成两个郡,甚至三个郡。

荆州被刘表、曹操、孙权、刘备轮番统治,便经常会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史书为了方便描述,一般将荆州称为‘荆州七郡’。《演义》为了好听,将其称为‘荆州九郡’,也是可以的。因为荆州也有过九郡的时候。

大概的情况,《晋书》描述的颇为详细。

汉武帝时,荆州是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

赤壁前,曹操将南阳郡一分为三:西部的县城,重新整合,建立了南乡郡。枝江以西的县城,建立了临江郡。剩余的县城,仍叫南阳郡。

又将南郡分出了一部分,(主要是分出了荆州的省会襄阳城。)建立了襄阳郡。

至此,原本有七郡,又新建了南乡郡、襄阳郡,所以叫‘荆州九郡’。《晋书》记载:此时,曹操方占有南阳、襄阳、南乡三郡。(虽说是三郡,总面积却还不如原本的两郡。)孙权方占有江夏、桂阳、长沙三郡以东的所有地方。刘备方占有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以西的所有地方。

(便是《三国志》的割湘水为国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为何九郡不包括临江郡呢?原因十分简单:临江郡是曹操新建的,孙刘并不承认它的合法性——曹操新建的三个郡,南乡和襄阳在曹操自己手中,曹操当然承认它们是汉朝正规的郡。而临江郡位于‘南郡、零陵、武陵以西’的地方,被刘备抢到手了,刘备是绝不承认曹操有重新整合、规划、更改汉朝领土的资格的。(只有汉朝皇帝才有这个资格。)所以,刘备不承认有‘临江郡’这么一个郡,只是含糊的将这一郡的领土,称为‘南郡、零陵、武陵以西’的地方。

不过,这一区域的领土,也不能一直这么不明不白的含糊着。故,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便将此处重新改名,新建了一个郡,叫作宜都郡。证据是习凿齿道:【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

所以,史书称荆州是‘荆州七郡’时,一般是指刘琮投降曹操前的荆州。‘荆州九郡’,则是指赤壁后的荆州,多了南乡、襄阳两个郡。

而汉武帝后、汉献帝前,荆州有段时间又是有八郡的。如《战略》记载:蒯越对刘表道:【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又如《后汉纪》汉献帝封曹操为公时,也提到刘表有【百城八郡】——哪八郡?按《后汉纪》引的汉官仪记载,是原本的七郡+‘章陵郡’。

章陵郡在汉朝末年的存在感较低,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

1,《赵俨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

2,《后汉书·祢衡传》记载:【黄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

3,《傅子》记载:【蒯越,…拜章陵太守。】

全是某某人在章陵郡做官的官方记录,不像别的郡,常因曹、孙、刘对它的争夺而载入历史。可知在汉末,它的地理位置应该不是特别的重要,战略价值是较低的,所以史书不太提及。

不过,章陵郡的政治意义是很重要的:章陵原名‘舂陵乡’,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祖先便是舂陵候。《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候买。】所以,舂陵是刘秀的故乡。【幸舂陵,…大会故人父老。】他回舂陵,被称为见【故人父老】。后来,他把舂陵乡改为章陵县,永远免了章陵县的徭役,跟刘邦的老家沛县享受相同的待遇。

故,身为刘秀的故乡,东汉某一任皇帝将章陵县提升为章陵郡,也就很正常了。

曹操征荆州时,章陵郡还在。(他命赵俨为章陵太守。)征完荆州后,曹、孙、刘分荆州时,章陵郡却没了,没见谁分到章陵郡——章陵郡去哪了呢?《后汉书·郡国志》中,章陵是属于南阳郡的。可见,是曹操把章陵郡废除了,加入到了南阳郡中。

五年后,汉朝重新规划九州时,《献帝起居注》记载:荆州是【南阳、章陵、南郡、江夏、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八郡。既没有曹操新设置的南乡、襄阳、临江三郡,也没有刘备新设置的宜都郡——但是,却有早就被废除了的章陵郡。这就证明:在汉朝的官方档案中,曹操、刘备对荆州各郡的修改、新建、删除,官方都是不承认的。不管他们新建了什么郡,删除了什么郡,把荆州搞成了七郡还是九郡,官方档案上始终是八郡的。

毕竟,这八郡是汉光武帝后,汉献帝前的某一位汉朝正统皇帝定下的,哪是曹操、刘备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有资格改的呢?只不过汉朝的实力挡不住曹操、刘备,所以还是由着他们改了。不过,官方档案上,还是以那位皇帝为准的。

故,我们说起东汉末年的荆州,最正统、官方的说法,是称它为‘荆州八郡’,而不是七、九郡。

后来,荆州又经过了多番的划分、整合。(主要是曹丕、曹叡。以及孙权、孙休、孙皓做的。)到司马炎统一三国时,荆州已经分成足足22个郡了。不过,这些划分、整合,对三国的影响并不大,此处就不赘述了。

本书中,前面一系列分析荆州的章节,在‘荆州几郡’这件事上都是做了简化的,并没有过多描述各郡的变迁,而是统一称之为荆州七郡:曹操占南阳郡,剩余六郡,孙刘各占三郡。

因为,这些变迁其实并不太影响大局,所以,在本章中解释一下便行了,不必过多的去赘述。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三十一章:关西军阀小谈。(二)

小月氏被匈奴击败后,流落到了羌人的地盘。后来,霍去病击败了匈奴,他们就来投靠汉朝,被安置在了湟中地区,(今青海省一带。)与当地的汉人杂居。久而久之,他们既学会了汉人的高级文化,又保留了羌人、胡人的强悍体质。汉朝见他们可以利用,便将他们组织起来,称为‘湟中义从胡’,利用他们去打羌人。

不过,义从胡始终是半胡半汉,对汉朝是不忠心的。汉朝强盛,他们就听话。汉朝衰微,他们就趁机造反。汉灵帝时期,黄巾起义爆发,羌人又侵略边境,义从胡便趁机反了。首领叫作北宫伯玉、李文候。

古时,看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高低,多半是看他受汉文化的影响深不深。因为,汉文明在世界上是一直是领先的,最为高级,日本、朝鲜都以学习汉文化为荣。所以,你只看同时代的乌丸、南蛮、鲜卑、西羌等族,首领都叫作什么丘力居、沙摩柯、秃发树机能、烧当等。你再看义从胡的首领,虽是蛮夷,用的却是标准的汉人姓名,十分文雅,便可知道义从胡的汉化程度很深,文明程度也较高,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蛮夷看待。

所以,《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先零羌(羌族的一个部落)以及枹罕河关群盗,都跟着一起造反,并认他们两个当头领。他们的谋略,肯定是在其余蛮夷之上的。

二人造反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挟持了两个汉人名士,叫作边允、韩约,一同造反。而且,并不是把边允、韩约当人质或傀儡,而是真的给他们一部分军政大权,与他们结盟——只看这一点,便可知北宫伯玉、李文候绝不满足于只在边境杀烧抢掠,而是也想入主中原,做争天下的一路诸侯。只是,他们始终是个异族,名分上很难看,进了中原,恐怕会被当作侵略者看待,十分不方便。所以,他们宁愿让出一部分军政大权,也要拉几个有名望的汉人一起造反,好给他们做个幌子,洗白他们的异族身份。

边允、韩约二人,是【素著名西州】的。二人为了活命,便与北宫伯玉、李文候结盟。这个,便是最初的关西军。

在当时的人看来,汉人高贵,却与异族蛮夷勾结,反过来侵略汉人,名誉上是极不好听的,与汉奸无异。后来,他们果然觉得名分上还是不够,(即便有了边允、韩约二个名士。)便又准备捧一位叫阎忠的名士做主公。

《后汉书》道:阎忠耻于被一群这样的汉奸所威胁,愤怒而病死。《英雄记》也说阎忠【感慨发病】而死——要知道,阎忠并不是忠君的人,《九州春秋》说他曾劝皇甫嵩造反。而如今,他却宁死也不跟韩约、马腾造反。(此时马腾已加入了韩约等人的叛军。)可见,那时人的心中,跟着汉人造反,与跟着异族造反,是绝不一样的——前者无非是争权夺利,后者却是极其丢人的事:一方面,这是汉奸的行为。另一方面,那时异族的层次颇低,大多蛮夷连字也不认识,甚至茹毛饮血的都有。与他们合作,在汉人的贵族、官员看来,也是十分降低身分、丢人的。

又可见,马腾等人,在当时人看来就是汉奸而已,并不是后世误认为的救国忠臣。

所以,虽是一起造反,朝廷却不恨北宫伯玉,只恨边允、韩约。《献帝春秋》说朝廷通缉他们,抓住他们的可封千户侯。为了躲避通缉,他们便将名字改了:边允改叫边章,韩约改叫韩遂。

通缉令是改名就可以躲过去的吗?当然不是。这里面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这二人也嫌勾结异族的名声不好,不想让自己的真实姓名遗臭万年,所以,才将名字改了。证据,便是边、韩侵略中原时,有过二次明明占着上风,却主动退兵的记录。

一是侵略翼县时,《后汉书·盖勋传》记载:名士盖勋大声呵斥二人,二人惭愧,便主动把兵退了。二是与张温、董卓作战时,夜晚出现流星,兵营中驴马皆叫,二人便认为这是不祥之兆,针对他们来的。(因异族是比较野蛮的,难以控制。所以,他们一路上杀烧抢掠,造孽颇多。)又主动退兵了。

可见,毕竟是一方名士,即便做了汉奸,心里也是知道惭愧、心虚的。不想让自己留个污名于世。

中平二年,约黄巾起义刚爆发时,北宫伯玉、李文候、边章、韩遂等发兵数万,入侵汉朝。朝廷先后派皇甫嵩、董卓、张温与之作战,却都不占优势。当时,北宫等人打的旗号是:诛宦官。

这个旗号,其实是大有深意的。《典略》记载:韩遂还没造反时,曾去过京师一趟。在京师,何进闻他大名,就召见了他。韩遂劝何进【诛诸阉人】,何进不听,韩遂便离开了京师。

然而,《典略》又记载:韩遂当年是【奉计诣京师】的。可见,韩遂来京师走这一趟,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朝廷里有人叫他来的——叫他来做什么呢?他是【奉计】来的,而且来之前,就策划好了【诛诸阉人】的计划。那么,自然是叫他来商量诛宦官的事了。

所以,有这样的一笔政治资历和过往,若真的让韩遂打下了朝廷,侵略中原成功,那么,他就不是勾结异族的反贼,而是借着异族的刀,为朝廷诛杀宦官的大忠臣了!他完全可以说:他造反,是朝廷秘密让他来诛宦官的。

故,韩遂对朝廷的威胁,其实比北宫伯玉、李文候还要强:北宫等人是异族,他们若打下了朝廷,官员与诸侯,不管是哪帮哪派,必定是要奋起反抗的,总不能让国家亡于异族之手。然而韩遂不是异族,当时的官员又深受宦官之苦,真把诛杀宦官的希望寄托在韩遂身上,误以为勾结异族是韩遂的一计,支持他来把持朝政,那也是很正常的。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第二百三十二章:关西军阀小谈。(三)

最初,北宫伯玉、李文候、韩遂、边章结盟后,韩遂心机最深,手中又有大权,只花了两年时间,便将其余三人杀死,自己独霸义从胡。

又过了二三年,灵帝末年时候,凉州刺史耿鄙信任奸邪,百姓痛苦,一个叫做王国的人,便与氐族、羌族一起造反了。这个王国,《献帝春秋》记载:【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说他是凉州的义从,大概与北宫伯玉、李文候一样,也是个异族。朝廷要对付王国军,便在民间招募壮士。平民马腾便参军了。

有人怀疑马腾并不是马援之后,因为马腾的爷爷是谁?马腾属于马援后代的哪一脉?史书上一点都没有记载。怀疑他是自称的。

这个怀疑,其实是大错的。

按《后汉书·马援列传》的记载,马援的儿子辈,有四人。是:马廖、马防、马光。还有一个早夭。

孙子辈,有五人。是:马廖的儿子马豫、马遵。马防的儿子马钜。马光的儿子马康、马郎。

曾孙辈有几人呢?有记载的,竟只有一人,叫作马度,于元初三年(116年)封侯。

按理讲,马援的孙子有五人,曾孙绝不可能只有一人。显然,其余的曾孙并没有被史书记载。这其中的原因,一般来讲,有二个:

1,史书惜墨如金,本来就有许多人,虽出身名门,却也没资格进入史书。

2,又或是他们并没什么名气,或史官离他们的时代较远,所以史官也考察不到他们叫什么。

如《马严传》记载:马援哥哥的儿子,叫作马严。马严有七个儿子,但是,【严七子,惟续、融知名。】剩余五个,完全没记载,不知道叫什么。

(马续既是武将,又算半个史官。班固死后,《汉书》的《天文志》,便是由他奉命写的。马融则是著名经学家,唐朝时配享孔子的。郑玄、卢植,都是他的弟子。这二个人留下了名字,很正常。)

实际上,自马援儿子辈起,马氏就开始失势,甚至衰落了。《马廖传》记载:【太后崩后,马氏失势。】

《马防传》亦记载:【帝不喜之,…由是权势稍损,宾客亦衰。】后又记载:【因兄子马豫怨谤事,有司奏防、光兄弟奢侈逾僭,浊乱圣华,悉免就国。】

马光、马康,更是因政治上的事,一个自杀,一个被杀。

所以,到了马援的孙子辈、曾孙辈,绝大部分马氏家族的人留不下姓名记载,也是十分正常的。马腾的爷爷,以年龄论,至少是马援的曾孙,甚至玄孙辈了。留不下名字,就更加正常了。

然而,我们只看:1,马腾及其父亲世代居住的地方,便是马援的家乡。(扶风郡茂陵县。)2,同乡,马腾、马援又皆姓马。3,马腾的父亲是做官的——汉朝,寻常百姓做官的机会还是不高的,主要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马腾的父亲能做官,其出身大概率不是平民,而是可接触到教育的马氏族人。4,部分史书都说他是马援之后,也没有别的史书质疑他。便可知,马腾确实是马援之后了。

马腾的父亲,《演义》唤作马肃,是错的。实际上,应该叫马平。《后汉书》引《献帝传》记载:【腾父平。】

《演义》为何要给他乱编个名字?我们只看《典略》的作者鱼豢,是魏国人,距离马平、马腾的年代是十分近的了,却也只能写道:【马腾字寿成,马援后也。其父字子硕。】只知道马腾的父亲字子硕。至于叫什么,是实在打听不出来了。可见,如上文所讲,马氏衰落了数十年,到了马腾爷爷、父亲这一辈,实在是默默无闻。除失传了的《献帝传》外,所有的史书,都不知道他叫什么。《演义》不信《献帝传》,便只好自己编一个了。

汉桓帝时,马平担任天水兰干尉。后丢了官,穷困潦倒,便娶了一个羌族女子为妻,生了马腾。所以,马腾的长相是【面鼻雄异】——有外族人的血统,眼眶、鼻子,都比较深邃、高挺,和汉人长得不太像。

又因有羌族人的基因,所以马腾【身高八尺余,身体洪大。】武力也是极强的。参军后,【州郡异之。】便做了朝廷军官。后与王国的作战中,有功,便成了耿鄙的军司马。
楼主:曹铜爵  时间:2021-02-12 03:23:59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楼主:曹铜爵

字数:60112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07-06 00:03:00

更新时间:2021-02-12 03:23:59

评论数:296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