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例5:任某,女,42岁,陕西省礼泉县人。1986年11月23日初诊。自诉:月经量多,色黑有块,经期正常,头昏,头痛,心慌,胃痛吞酸,白带过多,腰痛,全身痛,天阴则前阴发痒,已数年。多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左关右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胆胃上逆,上热下寒,精血不藏。
诊断:月经不调、白带。
浩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上锰下,调经止带。
处力: 茯苓11克建泽泻11克黄芩炭11克 炒杭芍11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炒杜仲12克法半夏11克 延胡索11克牡蛎粉15克炒干姜7克 缩砂仁7克炒芡实12克棕搁炭12克 10剂,水煎温服。
12月16日复诊:药后各种症状均有所好转,头痛也减轻。脉细濡、关尺大,舌苔白腻。上方去黄芩炭、棕榈炭,加粉丹皮11克、桂枝木7克,10剂,水煎温服。
12月28日三诊:药后白带已正常,它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薄腻。原方改黄芩炭为粉丹皮11克,加炙米壳4克,10剂,水煎温服。
1987年4月2口来函称:药后各种症状均愈。
例6:李某,女,34岁,西安市人。1984年12月22 日初诊。
自诉:眩晕,腰痛,月经量少,白带多,数年。经治疗,时好时减轻,至今未愈,因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稍弦、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虚肝郁,肺胃上逆,肾寒不藏。
诊断:月经不调、白带。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温肾潜阳,敛精止带。
处方: 茯苓11克粉甘草7克炒杭芍12克 粉丹皮11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炒杜仲12克法半夏11克 炒楚实12克牡蛎粉15克北涉参12克 草蔻仁4克苏泽兰20克补骨脂11克 5剂,水煎温服。
元月8日复诊:药后症均减轻。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薄腻。上方占粉甘草,加建泽泻11克,5剂,水煎温服。
上方服10剂,各种症状均愈。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妊 娠
《灵枢?决气篇》说:两精相积聚,合而成形,常先生身,这叫精。《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是行。两精相积聚,二气妙凝,合而成形,血以濡的,化其神魂,气以煦的,化其精魄,涵养变化,五气完足,瓜熟蒂落,十月而生,这是人。
未形之先,爰有祖气,祖气之内,包含阴阳。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之间,这叫中气,中气,土。胎以气化,而不以精化,精为果中的仁,气为仁中的生意,胎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则仁渐枯,所以精不能生,结胎,精中的生意。胎气既结,血以濡的,而化其魂神,气以煦的,而化其精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的根,总源于脾胃。脾胃属土,是化生气血、培养胎元的根本,所以黄元御说:胎妊,土气所长养。土气克旺,则四维得养,木火以生长的,金水以收成的,化生五神,爰生五气,“为卫外,产克五精,以为内守,结五脏,以为官城,开五官,以为门户,口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这是人。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妊 娠
《灵枢?决气篇》说:两精相积聚,合而成形,常先生身,这叫精。《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是行。两精相积聚,二气妙凝,合而成形,血以濡的,化其神魂,气以煦的,化其精魄,涵养变化,五气完足,瓜熟蒂落,十月而生,这是人。
未形之先,爰有祖气,祖气之内,包含阴阳。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之间,这叫中气,中气,土。胎以气化,而不以精化,精为果中的仁,气为仁中的生意,胎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则仁渐枯,所以精不能生,结胎,精中的生意。胎气既结,血以濡的,而化其魂神,气以煦的,而化其精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的根,总源于脾胃。脾胃属土,是化生气血、培养胎元的根本,所以黄元御说:胎妊,土气所长养。土气克旺,则四维得养,木火以生长的,金水以收成的,化生五神,爰生五气,“为卫外,产克五精,以为内守,结五脏,以为官城,开五官,以为门户,口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这是人。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胎漏
【脉证机理】 胎元化生,一月二月,木气生之;三月四月,火气长之;五月六月,土气化之;七月八月,金气收之;九月十月,水气成之,五气都是足,胎完而生。
土为四象之母,在脏为脾,在腑为胃。脾为生血的根本,胃为化气的根源,胎元化生,全依赖气血的温暖润泽,所以保胎的要,首在培土。中土阳旺,则善纳而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沛,金火清凉,而上不病热,水木温暖,而下不病寒。木温而火清,则血畅而不凝,金凉而水暖,则气行而不滞,气血环抱而温暖润泽的,形神安固,绝无伤堕殒落的患。
中气虚衰,则四维失养,生长的气弱,则胎不发育,收成的气弱,则胎不坚完。木火的气衰,则胎堕于初结的月,金水的气弱,则胎殒于将成的时候。
中土阳衰,缘于命门火败。《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各种精神的所舍,原气的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火败,肾水澌寒,侮土灭火,不生肝木,所以胎多堕在火气长养的时候。妊娠二至四月,固阳败火虚,肝气郁陷,贼伤脾土,所以堕前小腹下坠疼痛,腰痛下血。木气遏陷,胆胃上逆,所以症状表现头目晕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吐。肝木郁遏,所以脉现弦细、关寸大,舌苔日薄。
【治则】 健脾疏肝,补气止血,温肾固胎。
【方药】 茯苓11克 焦自木11克 全当归11克 炒杭芍11克 上肉桂4克 大党参15克 炒杏仁11克 炒杜仲12克 炒莲房12克 棕搁炭12克 补骨脂6- 11克 三七粉4克(分两次冲服)
水煎温服。
【方解】 茯苓、焦白术,健脾和胃;炒杭芍、全当归,舒肝止痛;大党参,补气固胎;炒杏仁,清肺理气;三七粉、棕榈炭、炒莲房、上肉桂、炒杜仲、补骨脂,温补命门,止血固胎。
【加减】 上有虚热,加黄芩炭7克,清上以保胎。胎动不安,加缩砂仁7克,暖中以安胎。肝气郁陷,脉现关尺大、稍弦,小腹下坠疼痛,去上肉桂,加桂枝木7克,舒肝升陷以止痛。呕吐,去上肉桂,加煨生姜7-11克,和胃降冲以止呕。
【忌宜】 忌生冷及大辛、大热食品。以营养丰富的食品为佳。匆劳累,宜静卧将息。忌房事。
【按语】 怀孕l至2个月殒胎,叫做流产;3至4个月殒胎,叫做小产;6个月以上殒胎,叫做早产。
命门火衰,为殒胎的根源。之所以这样,火衰则中气虚寒,气血化源乏竭,尤以养胎,所以易殒落。冶当朔本求源,重在温补肾阳,益命门的火以安胎,兼调脾胃肝胆及止血,则胎动可安,胎漏可止,而无殒落的患。
偶见怀孕7至8月,突然而腹内鸣声如啼,叫做胎哭。系固展腰或登高所致。急取黄豆一百粒撒地上,令孕妇弯腰拾取,胎哭随即而止。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胎漏
【脉证机理】 胎元化生,一月二月,木气生之;三月四月,火气长之;五月六月,土气化之;七月八月,金气收之;九月十月,水气成之,五气都是足,胎完而生。
土为四象之母,在脏为脾,在腑为胃。脾为生血的根本,胃为化气的根源,胎元化生,全依赖气血的温暖润泽,所以保胎的要,首在培土。中土阳旺,则善纳而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沛,金火清凉,而上不病热,水木温暖,而下不病寒。木温而火清,则血畅而不凝,金凉而水暖,则气行而不滞,气血环抱而温暖润泽的,形神安固,绝无伤堕殒落的患。
中气虚衰,则四维失养,生长的气弱,则胎不发育,收成的气弱,则胎不坚完。木火的气衰,则胎堕于初结的月,金水的气弱,则胎殒于将成的时候。
中土阳衰,缘于命门火败。《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各种精神的所舍,原气的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火败,肾水澌寒,侮土灭火,不生肝木,所以胎多堕在火气长养的时候。妊娠二至四月,固阳败火虚,肝气郁陷,贼伤脾土,所以堕前小腹下坠疼痛,腰痛下血。木气遏陷,胆胃上逆,所以症状表现头目晕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吐。肝木郁遏,所以脉现弦细、关寸大,舌苔日薄。
【治则】 健脾疏肝,补气止血,温肾固胎。
【方药】 茯苓11克 焦自木11克 全当归11克 炒杭芍11克 上肉桂4克 大党参15克 炒杏仁11克 炒杜仲12克 炒莲房12克 棕搁炭12克 补骨脂6- 11克 三七粉4克(分两次冲服)
水煎温服。
【方解】 茯苓、焦白术,健脾和胃;炒杭芍、全当归,舒肝止痛;大党参,补气固胎;炒杏仁,清肺理气;三七粉、棕榈炭、炒莲房、上肉桂、炒杜仲、补骨脂,温补命门,止血固胎。
【加减】 上有虚热,加黄芩炭7克,清上以保胎。胎动不安,加缩砂仁7克,暖中以安胎。肝气郁陷,脉现关尺大、稍弦,小腹下坠疼痛,去上肉桂,加桂枝木7克,舒肝升陷以止痛。呕吐,去上肉桂,加煨生姜7-11克,和胃降冲以止呕。
【忌宜】 忌生冷及大辛、大热食品。以营养丰富的食品为佳。匆劳累,宜静卧将息。忌房事。
【按语】 怀孕l至2个月殒胎,叫做流产;3至4个月殒胎,叫做小产;6个月以上殒胎,叫做早产。
命门火衰,为殒胎的根源。之所以这样,火衰则中气虚寒,气血化源乏竭,尤以养胎,所以易殒落。冶当朔本求源,重在温补肾阳,益命门的火以安胎,兼调脾胃肝胆及止血,则胎动可安,胎漏可止,而无殒落的患。
偶见怀孕7至8月,突然而腹内鸣声如啼,叫做胎哭。系固展腰或登高所致。急取黄豆一百粒撒地上,令孕妇弯腰拾取,胎哭随即而止。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妊娠高血压
【脉证机理】 怀孕之后,由于胎气阻泆,气机不利,致使胆胃上逆,肝脾下陷,君相二火不能潜降,以温肾水,肾水不能上承,以济心火,而致上热下寒。上热,所以症状表现头目昏晕,心烦气短,血压升高(以舒张压偏高为主)。下寒,所以症状表现脘腹胀满,小便不利,腰腿酸困疼痛。脾湿肝郁,上热下寒,所以脉现细濡、滞涩、或伏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治则】 健脾和胃,平胆疏肝,清肺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 茯苓11克建泽泻11克黄芩炭11克 炒杭芍11克全当归11克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姜半夏11克炒杜仲12克 夏枯草12克荒蔚子12克煨生姜11克 水煎温服。
【方解】 茯苓、建泽泻,健脾利湿;黄芩炭、炒杭芍、全当归、夏枯草,平胆疏肝;广橘红、炒杏仁、姜半夏,清肺理气,和胃降逆;炒杜仲、茺蔚子,温阳利尿,降压;煨生姜,和胃降冲。
【加减】 腰痛,加骨碎补12克,温肾壮腰以止痛。腹胀,加苏泽兰15克,利湿化瘀以消胀。尺脉弱,小便清长,加补肾脂11克,温肾以涩尿。肾亏,加菟丝子11克,暖下以补肾。
【忌宜】 忌辛辣、大热、刺激食物,忌腥荤。宜食清素食品及植物油。不宜劳累。
【按语】 妊娠高血压,系怀孕之后,气血同趋养胎,致使虚阳上浮,肾家虚寒,脾湿肝郁,肺失通调,水湿瘀阻所致。治同一般高血压,而加温肾利湿的药品。尿利湿,则胀消,头目眩晕也随之而除,血压下降而向愈。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妇人杂病
妇人杂病,多因水寒土湿,肝木郁陷,邪气淫硋所致。验的临床,阳虚积冷多,阴虚热结少。水寒土湿,肝木郁陷十之八九,土燥水亏,而生燥热不过十之一二。《金匮要略》说:妇人腹中各种疾病痛,当归芍药散主的。此论提纲携领,此方简捷精当,药味和平无损,功能健脾渗湿,舒肝止痛,切当病机,隅意深刻,可谓论治妇科杂病的纲领。不但主妇人腹中各种疾病痛,凭脉辨证,加减化裁,适用于绝大部分妇科杂病。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带症
带症,多因脾湿肝郁,疏泄不藏,阴精流溢使然。
【脉证机理】《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主水,受五脏六腑的精而藏的。《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肾温则藏,寒则不藏。脾湿肝郁,胆胃不降,则相火不藏,不能温暖肾水,而致肾寒;肾家虚寒,不能生长肝木,肝木抑郁,行其疏泄;肾寒不藏,任脉阴旺,带脉不能收引,所以阴精流溢,而病带下。
五脏各有其本色,所以带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一脏偏伤,则一色偏见。腰为肾的府,肾寒,所以腰腿酸痛,困乏无力。三焦相火,陷于膀胱,郁生下热,所以带下色黄粘稠,腥臭难闻,溺黄涩不利。脾湿肝郁,胆胃上逆,相火升泄,致使上热燔蒸,所以症状表现胸膈满闷,五心烦热,夜热毛蒸,口舌干燥,头昏耳鸣,心烦失眠,恶闻声响。
究其上热下寒的根源,过不在心肾,而在于脾家的湿旺。脾家湿旺,中土不运,阻阴阳升降的路,心肾不能交济,所以上热下寒。脾湿则肝郁,所以作酸烧心,纳差运迟,大便初干后溏,或稀溏。脾湿肝郁,上热下寒,所以脉现细濡、稍虚涩、关寸大、或稍弦、关尺大、舌苔白腻、或淡黄腻。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敛精止带。
【方药】茯苓11克 焦白术11克 炒杭芍11克 粉丹虎11克 全当归lZ克 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 法半夏11克 炒杜仲12克 牡蛎粉12克 炒芡实15克 草蔻仁7克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焦白术,健脾和胃;炒杭芍、粉丹皮、全当归,平胆疏肝;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降逆;炒杜仲,壮腰止痛;草蔻仁,暖中行瘀;牡蛎粉、炒芡实,敛精止带。
【加藏】上热头痛,去全当归,加黄芩炭7-11克,清相火而止头痛。
肺热,口干苔腻,加北沙参15克,润肺以清热。
月经后错,加苏泽兰20克、赤丹参15克,行瘀以通经。
月经前错,加棕榈炭12克、炒莲房12克,调经以止血。
腹胀,加苏泽兰20克,行瘀以消胀。腹痛,加延胡索7-11克,疏肝以止痛。
湿热重,前阴作痒,带下黄稠,去焦白术,加建泽泻11克、半枝莲11-15克,清利湿热以止带,脉现关尺大,月经前错,加桂枝木7-11克,舒肝升陷以止血。
带下色黄,小便黄赤,加焦山栀611克,清利下焦湿热以止带。带下清稀,中气虚弱,加大党参15克,补中益气以止带。
带下色黄,粘稠如脓,气味腥臭,加焦山栀7-11克、车前草15克,或加白檀香7克,或加鱼腥草11克,或加桉树叶4克,清热解毒,利湿以止带。
肾虚下寒,小腹冷痛,加炒干姜4 7克,暖下以止痛。发热溺涩,带黄作痛,加炒黄柏7克、焦山栀11克,清利膀胱,凉营以退热。
【忌宜】忌食辛辣、大热的药品。勿受寒受潮,勿坐湿地。
【按语】带症,有五色的不同,以白黄两色为多见。白带多属湿寒,黄带多属湿热,其病因均以脾家湿旺为主。湿旺则阻遏阴阳升降的路,阳不能潜降以济阴,则壅滞于上而燔蒸,肾不得温而愈寒,阴不能上承以济阳,则瘀陷干下而流溢,心不得润而上热。上热壅滞,重则症状表现五心烦热,夜热毛蒸,而究其脾肾,则系一派湿寒。
相火不潜的夜热毛蒸,与阴虚的夜热骨蒸,截然而不同,治也迥然而而异。切不可见有上热,径投寒凉滋腻的药品,泄火伐阳,必致寒湿愈加而带下愈剧,上热愈甚。
带下当渗利脾湿,轻清上热。但不能过利,须适可而止。之所以这样,带症肝胆多有郁热,渗利过度,必伤肝阴,所以当慎的。
偶见夜热骨蒸,用“柴胡地黄汤”治的(方见热人血室)。重用柴胡、熟地,疗效尤佳。
【附方】
下治丸:治滴虫性阴道炎。症状表现带下黄赤,气味腥臭,前阴奇痒难忍。
功能:除湿杀虫。
组成:百部30克 蛇床子15克 枯矾5 8克
制法:上三味,捣为细粉,炼蜜50克为丸,绢包。
用法:纳入阴内。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乳痈
乳痈,系因营卫虚弱,风邪人客,营郁化热,壅聚乳房所致。
【脉证机理】
乳汁为气血的所化。营卫即经络的气血,在经在络,名叫营卫,在脏在腑,名叫气血,名虽异而实为一物。
乳儿期间,部分气血化为乳汁,乳妇的气血因此虚弱,营卫也虚。若不慎当风,风邪乘虚入客,风伤卫气,而遏营血,致使营卫不和。营郁化热,壅聚乳房,红肿疼痛,恶寒发热,脉浮而数,是病乳痈。当此的时候,投以凉营泄热,活血化瘀,兼以辛凉解表,则营郁外泄,微汗出而红肿消,寒热除而疼痛止,乳痈即愈。若失于表解,则郁热内伤气血。热伤气分,则卫郁而发热,气的有余便是火,所以症状表现口干口苦,烦热作痛,渴欲饮冷,严重的则恶心呕吐,大小便黄赤。热伤血分,则血瘀化热,壅聚乳房,所以症状表现乳房红肿,硬痛难忍。久则气血瘀滞,热腐血肉而为脓,甚至乳房溃烂,脓血流溢。气血瘀滞,内热壅盛,所以脉现滑教,舌苔白腻、舌质多红紫。
【治则】疏肝通经,活血化瘀,凉营解表,消肿止痛。
【方药】桂枝木7-11克 粉丹皮11克 苦桔梗11克 大生地11-15克 炒桃仁15克 粉甘草7克 天门冬11-15克 青浮萍12-15克
水煎温服。
【方解】桂枝木、粉丹皮、大生地,疏肝通经,行瘀止痛;炒桃仁、苦桔梗,通经活络,化瘀消肿;天门冬,清肺泄热;青浮萍,凉营解表,祛瘀消肿;粉甘草,和中缓急。
【加减】发热头痛,不恶寒,去桂枝木,加黄芩炭11克,泄火以退热。
呕吐,加淡竹茹11克,和胃以止呕。乳房肿痛重,加生枳实7-11克,破气行瘀以止痛。
欲化脓,去桂枝木,加蒲公英15 20克、紫花地丁4克,清热凉血,解毒以消肿。芍药收敛,禁用!
【忌宜】忌辛辣刺激食品。以清淡食物为宜。注意休息。乳房胀痛,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勿食用。
【按语】乳痈,包括乳腺炎等乳房肿痛的疾病患。
乳腺炎,可因外感风邪,乳儿吃奶睡着压迫乳房等因索引起。初起营卫不调,营郁化热,症状表现发热恶寒,乳房红肿疼痛。治以凉营解表,化瘀通经,以上方取微汗,数剂可愈。若迁延失治,入里化热,则去桂枝,加凉营泄热解毒的药品以治的。
乳痈初起,虽红肿热痛,然而必须用桂枝通经,否则效不佳,脓既成,或已溃,用此方效不显,当从痈证论治。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系因脾湿肝郁,气血瘀滞,结于乳房所致。
【脉证机理】健康人中气健运,脾胃冲和,肝胆调畅,清阳左升,所以血温而不瘀,浊阴右降,所以气清而不滞,经络通利而无瘀滞,所以不病乳腺增生。
因情志不舒,怒气伤肝,而致肝郁。肝郁必横克脾上,脾土被贼,中气不能健运。肝脾郁陷而不升,肺胃必逆,气滞不降。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肝的经脉,循于两乳,气血瘀滞于胸膈,结干两乳,凝集成块,硬而胀痛,是病乳腺增生。木郁克土,所以症状表现脘胁滞闷,纳差腹胀。肝郁疏泄不畅,所以症状表现月经后错,紫黑成块,行经腹痛。肺胃不降,相火上逆,所以症状表现胸闷口苦,心烦易怒。气滞胸膺,所以脉现细濡、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利气宽胸,软坚散结。
【方药】茯苓11克 生白术11克 炒杭芍11克 粉丹皮11克 制首乌 15克 陈枳壳11克 全瓜蒌11克 法半夏11克 广郁金11克 昆布15克 蒲公英18克 苏泽兰30克 苦桔梗11克 草蔻仁7克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生白术,健脾和胃;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疏肝行瘀;苦桔梗、广郁金、陈枳壳、全瓜蒌、法半夏,清肺利气,宽胸降逆;昆布,软坚散结}蒲公英,活血通络,祛瘀止痛;苏泽兰,活血化瘀;草蔻仁,健脾行瘀。
【加减】血瘀重、包块硬痛,加炒桃仁15克、牡蛎粉15克,活血化瘀以软坚。
胸闷乳胀重,改陈枳壳为鹅枳实7-11克,或加穿山甲3-7克,破气宽胸以消胀。
午后发热,加青浮萍11-15克,或加白薇11克,通经透表以退热。
禁用大姜、大枣,否则顽坚难消。
【忌宜】忌盛怒。保持情志舒畅。
【按语】乳腺增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属祖国医学的乳癖、乳核、乳疬等范畴。
导致本病的本原因,多是郁怒伤肝,肝郁乘脾,致使脾湿肝郁,气血瘀阻,结于乳房使然。治疗重在健脾疏肝,清肺理气,佐以通经活络,化瘀软坚散结。左乳重,偏于血瘀,治当偏重活血化瘀;右乳重,偏于气滞,治当偏重利气降逆。脉现弦象,为化脓的兆,应酌加清热康血的药品,截其未至,以免化脓。硬块贴于肋骨,推的不移,多是乳腺癌,应及早确诊与治疗。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不孕症
不孕症,系因土湿肾寒,命门火衰,于藏寒冷所致。
【脉证机理】健康人水土温暖,肝木温升,生意畅遂,阴阳交媾,一承雨露,便能有子。脾肾虚寒,命门火衰,胞宫寒冷,生意全无,,则不孕育。
肾寒则脾湿,脾湿则肝木郁陷,胆火上逆。脾湿肾寒,肝木郁陷,下焦寒凝,胞宫虚冷,所以症状表现腰膝酸困无力,小腹冷痛,不易怀子,或不能怀子。胆火上逆,所以症状表现夜热毛蒸,心烦易怒,头昏失眠,口苦咽干。肝郁气滞,琉泄不遂,所以月经失调,或前错后错,或行经腹痛,或量多紫黑成块,或色淡量少,或艰涩不利,或带下清稀。上有虚热,中下湿寒,所以脉现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
【治则】清上温下,和中调郁,活血调经。
【方药】茯苓11克 粉甘草7克 炒杭芍11克 粉丹皮11克 全当归11克 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 法半夏11克 炒杜仲12克 苏泽兰15克 牡坜粉12克 炒干姜11克
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全当归,平胆疏肝;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降逆;炒干姜、炒杜仲,温暖中下;牡蛎粉、苏泽兰,行瘀散结,活血调经。
【加减】月经前错,去苏泽兰,加棕榈炭12克、茜草根11克,止血以调经。
月经后错,去炒杏仁,加炒桃,15克、赤丹参15克,活血以行瘀。
宫寒,脐周压痛或跳动,加石菖蒲15克,行瘀以通阳。
幼稚子宫,性欲低下,加石楠叶60克、炒女贞子15克,补肾以兴阳。
肾寒,尿清长,加补骨脂11-15克,温肾以涩尿。
脾虚运迟,加草蔻仁7克,或加草果仁5克,暖中以助运化。白带过多,加炒芡实12克,增牡蛎粉为15克,敛精以止带。
【按语】不孕症,上热下寒多。上热多是虚热,为标,非阴虚内热;下寒系命门火衰,为本。治疗此症,以清上温下为主,寓补于调之中,月经调畅,胞宫温暖,即可怀子。最忌一见上有虚热,即断为阴虚,而重用寒凉滋腻的药品,戕其本已虚衰的阳。也不可困宫寒一语横塞胸中,一味温补,而致上热愈增,热盛耗阴,非但不能怀子,甚或变症丛生。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临床医案】
例1:王某,女,33岁,西安市人。1986年10月11日初诊。自诉:白带多,月经前错,当脐跳动,满腹作痛,大便初干,两年余。经治疗,无明显好转,近两年来血压偏高,因求治于麻瑞亭。
血压;l56/80mmHg。脉细濡、稍牢、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胆胃上逆,上热下寒,精血不藏。
诊断;白带,月经先期。
治则:健脾疏肝,清肺降胃,暖下止带。
处方:茯苓11克 建泽泻11克 炒杭芍11克 粉丹皮11克 桂枝木7克 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 法半夏11克 广郁金11克 延胡索11克 牡蛎粉15克 北沙参12克 缩砂仁7克 肉苁蓉12克 炮干姜4克 石菖蒲11克 6剂,水煎温服。
10月19日复诊:药后自感尚好,各种症状减轻。血压:l30/180mmHg。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上方去桂枝木、肉苁蓉、石菖蒲、炮干姜,加制首乌15克、炙米壳4克、番泻叶1克、炒枣仁12克,6剂,水煎温服。
10月26日三诊:药后大便已利。近来咳嗽,咯黄痰。脉细濡、稍数、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桂枝木、广郁金、牡蛎粉、肉苁蓉、石菖蒲、炮干姜,增炒杭芍为12克,加炙五味子11克,10剂,水煎温服。
11月6日四诊;药后咳嗽已轻,腹仍胀,大便不利。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粉丹皮、桂枝木、广郁金、肉苁蓉、石菖蒲、炮干姜,增炒杭芍为12克,减牡蛎粉为12克,加生地炭12克、制首乌20克、前胡11克、川贝母11克、白茅根11克、炒枣仁11克,10剂,水煎温服。
11月24日五诊:药后咳嗽已愈。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原方去桂枝木、广郁金、肉苁蓉、石菖蒲、炮干姜,加制首乌20克、炒杜仲12克、炙米壳4克、炒枣仁12克、赤丹参15克,10剂,水煎温服。
12月l4日六诊:近来头项不适,鼻口时有血块,睡眠欠佳。
脉濡涩、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粉丹皮、桂枝木、广郁金、北沙参、缩砂仁、肉苁蓉、石菖蒲、炮干姜,加黄芩炭11克、制首乌20克、炒杜仲12克、夏枯草11克、决明子L5克、草果仁4克、赤丹参12克、炒枣仁12克、煨生姜5克,10剂,水煎温服。
2月13日七诊:头痛已愈,它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粉丹皮、桂枝木、广郁金、延胡索、缩砂仁、肉苁蓉、石菖蒲,增炒杭芍为12克,加制首乌20克、全当归11克:炒杜仲12克、炒芡实11克、补骨脂11克、白蔻仁5克、棕榈炭12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2:海某,女,28岁,西安市人。1978年6月22日初诊。自诉:两乳房肿痛半年余。妊娠6个月开始感到两乳房疼痛,西安市某医院诊断为乳腺炎。怀第一胎时曾乳痛,服药无效,断奶后疼痛消失。近一月来,失眠、多梦,易惊,颈项两侧以及头顶痛发胀,汗多,大便先干后溏,小便正常,因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虚肝郁,肺胃不降,气滞血瘀。
诊断:乳腺炎。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化瘀止痛。
处方: 茯苓11克粉甘草7克炒杭芍11克 粉丹皮11克全当归11克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法半夏11克广郁金11克 昆布15克赤丹参12克草蔻仁7克 炒枳壳11克青浮萍12克 3剂,水煎温服。
6月27日复诊:药后乳房疼痛明显减轻,余症同上。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薄腻。上方加蒲公英11克,3剂,水煎温服。
7月1日三诊:药后左侧乳房疼痛减轻,右侧仍疼痛,近日腹泻。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蒲公英15克,5剂.水煎温服。
7月8日四诊:药后右侧乳房刺痛,饮食,睡眠,二便尚可。
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薄。原方加苦桔梗11克、蒲公英15克,5剂,水煎温服。
7月17日五诊:药后尚好,乳房肿块消失,疼痛已除,余症均好转。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7月8日方再进,5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例3:秦某,女,33岁,西安市人。1984年4丑8日初诊。自诉:两乳房肿痛,低热,一周,自服抗菌素,效不佳,因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稍数、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虚肝郁,肺胃上逆,气滞血瘀。
诊断:乳腺炎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化瘀止痛。
处方: 茯苓11克粉甘草7克炒杭芍12克 粉丹皮11克青浮萍11克广陈皮11克 炒杏仁11克蒲公英15克缩砂仁4克 白茅根11克苦桔梗11克 3剂,水煎温服。
4月10日复诊:药后乳房肿痛减轻,发热已愈。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上方加黑元参11克,5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
例4:何某,女.26岁,陕西省绥德县人。1978年7月31日初诊。自诉:两乳房起肿块两月余,伴胀痛,午后手足心发热,纳差,食后胃脘胀痛,口苦,睡眠二便尚可,月经后错一周。曾在当地医院以乳腺增生治疗,效不显,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两乳房包块大如鸡卵,触的疼痛,质软硬,表面稍不平,活动。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肝胆壅滞,肺胃不调,气滞血瘀。
诊断:乳腺增生。
治则:健脾和胃,平胆疏肝,破滞行瘀。
处方: 茯苓11克炒白术11克炒杭芍11克 粉丹皮11克全当归11克广橘红11克 炒杏仁11克法半夏11克广郁金11克 苦桔梗11克昆布15免蒲公英15克 苏泽兰15克草蔻仁7克 10剂,水煎温服。
8月10日复诊:药后两乳房胀痛较前减轻。脉细濡、两关寸较大,舌苔白薄腻。上方改炒杏仁为炒桃仁15克,加川楝子11克,5剂水煎温服。
8月1 6日三诊:药后两乳房胀痛继续减轻,肿块变软,手足心仍发热,食纳增加,食后胃脘满胀疼痛,泛酸,口稍苦,二便正常。脉细濡、右关寸较大,舌苔白腻。8月10日方加土贝母11克,5剂,水煎温服。
8月22日四诊:近日头痛,流清涕,周身酸困疼痛。脉细濡、稍紧、两寸略大,舌苔白薄腻。原方改炒杏仁为炒桃仁15克,加青浮萍15克,3剂,水煎温服。
8月26日五诊;药后感冒已好转,两乳肿块明显变小变软,如核桃大,触的稍感疼痛。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淡薄。效不更方,8月22日方再进,10剂,水煎温服。
9月8日六诊:两乳房肿块消失,它无明显不适。脉舌同前。
原方改炒杏仁为炒桃仁12克,加青浮萍11克,5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至今复发。
例5:陈某,女,34岁,西安市人。1978年7月14日初诊。自诉:左乳房肿痛两年。在西安市某医院以乳腺增生治的,效不著,仍乳房肿痛,胸闷气短,心烦失眠,乏力纳差,二便可,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肿块触的如蚕豆大,质软,压的疼痛。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苦白腻、舌质红。
辨证:脾湿肝郁,肺胃不降,气滞血瘀。
诊断:乳腺增生。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破滞行瘀。
处方: 茯苓11克建泽泻11克炒杭芍11克 粉丹皮11克老川芎11克广橘红15克 全瓜蒌11克法半夏11克广郁金11克 昆布15克蒲公英15克草蔻7克 苦桔梗11克 3剂,水煎温服。
7月21日复诊:药后平稳。脉细濡、紧、关寸大,舌苔白薄,上方加青浮萍11克,3剂,水煎温服。
7月28 日三诊:药后乳胀减轻。前两天因生气,乳胀又加重,余症同前。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薄。原方加青浮萍12克,3剂,水煎温服。
8月25日四诊:药后肿块消失,它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原^加青浮萍12克,3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例6:孙某,女,32岁,西安市人。1978年7月28日初诊。自诉:左乳头下生一肿块,一年余,劳累及月经来潮时则怅痛,直径1.5×1cm,质硬。西安医学院诊断为乳房纤维瘤。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因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稍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湿肝郁,脾胃不降,气滞血瘀。
诊断:乳腺瘤。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活血化瘀。
处方: 茯苓11克建泽泻11克炒杭芍12克 粉丹皮11克老川芎11克广橘红11克 炒桃仁11克法半夏11克昆布15克 广郁金11克蒲公英15克苦桔梗11克 青浮萍12克草蔻仁7克 3刺,水煎温服。
8月25日复诊:上方服20剂,乳腺瘤已明显缩小,压痛减轻。脉细濡、关于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再进,3剂,水煎温服。
9月8日二诊:上方服6剂,自感尚可。近来因劳累,乳房上部时有针刺样痛,无其它异常。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原方再进,1 0剂,水煎温服。
药尽痊愈。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下卷 医事医话
医道豁达
为医首忌做岸轻慢,纣虐病家;二忌闭门立户,褒己贬人。
1932年盛夏,西安暴发时疫霍乱,蔓延全市,死致甚众。时由山东迁居古城不久,尚未悬壶于市,巧毛遂自荐,甘冒己身已被感染的危险,投身医病救人之中。
他以恩师——清代名医黄元御四代传人李鼎臣的教诲为宗旨,举“理中回阳,理乱为顺”为治策,取附子理中汤为主方,加用布鞋底蘸白酒抽打患脊背及四肢关节、白酒擦头面口鼻等民间疗法,共奏回阳救逆、通经活络、驱邪外出、避秽祛浊的功能效,救治数十人。
然而其中有颇为棘手乏策。东关景龙池一赵姓后生,吐泻不止,四肢冰凉,已过肘膝,醒目塌陷,神志恍惚,舌苔白腻,脉沉细欲绝。正当苦思募想处方遣药的际,病索延请的另一位中医先生趋至。该先生仅视病一眼,即说:“勿惊,无妨!”
病势危急至此,尚日无妨?!甚奇之。遵恭请先生处治。该先生毫不推委,胸有成竹地谓病家:取肉桂面二两、生姜半斤。将姜捣碎煎汤,冲肉桂面,令患者频频饮服,多多益善。
翌晨,为探知其疗效如何,又往察之。至其门首,询问家人,回答说:“好了。”至其室,见赵某已坐起,自述已不吐泻,能食面汤;视其双目,已如常人;抚其手足,均已温暖;诊其脉象脉细濡稍弦。病势确系十之其九了。
半月后,街头遇姓某,精神健旺如常人。
某年仲冬,回原籍省亲。适逢乡镇流行蛤蟆瘟(猩红热),二三日内,已有两女一男婴孩死于本靖。全镇为之惊驻,惶惶不可终日。忽闻其归来,迸邀他诊断病。诊察后投射干麻黄汤治之,效颇验。
该镇药铺王掌柜,虽知医,然而不精。前所殇三婴,均经其诊治投药无效而夭折。王闻之,有质疑,所以考问法出何典?方出何书?麻说:“此症名蛤蟆瘟,系温疫的邪气感袭为病。瘟疫为热,邪热入里,而伤营血。营血沸腾,泛于肌表,所以疹色猩红,连属成片。邪热刑肺,所以发热咳嗽。邪热化火伤阴,所以咽喉肿痛。阻碍气出入,所以咽塞气憋。当采用凉营泄热、利咽消肿的法子,然而冬月表卫密固,当佐辛温暖品以开表,祛邪外出,所以稍佐以麻黄。此症《金匮要略》叫做阳毒,主之以升麻鳖甲汤。叶天士叫做烂喉痧。王孟英在其所著的《温热经纬》一书中,对此症论述颇详。”对答如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对该病昕识一一相告。王掌柜闻之甚悦,嘱托麻返西安后,为其购《温热经纬》一书。后闻王掌柜以此书为本,治愈患甚众。
1938年夏秋的交会,西安再次流行霍乱病。粱家牌楼街一余姓老翁,染本病频额吐泻,正气虚赢,病属难于挽救。
应邀至病家诊察。于此同时,病家另延请之一徐姓老也至。尚未处方,想请徐先生诊察之后一同研究。徐先生视病人一眼,即问:病人肛门与尾骨间是否起一疙瘩?揭其被察看,果见患“长强”穴处有一绿豆粒大小的疙瘩。徐先生当即取出一杖三棱针,扎破该疙瘩硬结,但见出黑血数滴,即用青盐搽揉的。病人因受针剌的疼痛而惊呼坐起,移时竟精神好转,吐泻随之减少,约过一小时后,吐泻全止,能言能饮,大有病告垒愈之势。
麻瑞亭从徐先生此举悟出,是祖国医学所说的放血疗疾大法。然而目睹其法如此筒捷教著,令之深为折服。俟后,倍爱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充其医术。在其后60余年诊疗生涯中,得益匪浅。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脉诊一绝
中医的诊断病,依望闻问切,当四诊合参。然而切脉一诊,凭指下应感,断吉凶预后,切切不可马虎从事,人说也说。先师黄元御“游心于虚静之宇,动指于冲漠之庭,以此测病,也不啻鬼谋而神告己”的教诲,是脉诊造诣的根本。
1978年,赴京城探望其次女,居女家。其女时在北京某中学任教。某日,其女说:“我校校长,欲来家请你为其一诊。”麻问:“其素有疾否?”女说;“其正盛壮之年,精力充沛,未闻其有疾。”
次日,该校长如约至其女家。为其诊脉后,说:“你右腿有小恙,余度你患过小儿麻痹。”其女先愕然,因该校长步履如常人,从未闻其患过小儿麻痹的疾病。然而该校长却朗声大笑,说:“老先生真神!我确实曾患小儿麻痹症,患于右腿。幸当时治疗及时,无明显后遗症,因此不但同事们不知,亲朋们不知。”其女惊问:“何以断其患过小儿麻痹,且系右腿?”麻答说:“咱家院门至屋门约20米,听其到来,出屋相迎,见其右腿稍不灵活,若不在意,必然忽视。后诊其脉,右关尺较大,且右尺脉独涩,是右腿有疾的候。你说其素健无病,吾见的确系体健,所以断其右腿为宿疾。业医数10年中,见类似的脉证,而系小儿麻痹所致有之,所以断言之。”……
1973年,陕北某县一青年人,登门求治于麻瑞亭,主诉胃脘痛,泛酸。诊脉后,说:“你的胃病,尚属其次,主要病在左腿上,可能上有钢板,还未取出”。闻听此言,患者震琼不已。叹说:“我真服您老了。听人说您老攫脉甚神,今日亲试,果非虚传。”原未该患者,在“文革”初期武斗中,枪伤左腿,骨断筋伤,曾动手术用钢板固定断骨,确实尚未取出。正属壮年的人,且注意适当锻炼,所以活动如常人。旁座进修医生问说:“何以知其腿伤?”麻答说:“其脉左关尺大,且左足脉独弦而牢,知其病在左腿,而指下有触硬物感,然而非系肿瘤的脉,所以断其属骨折,接骨所用的钢板尚未取出。”
60年代末,西安某医院为一脑病患会诊。参加人员10余人,属中医仅麻瑞亭一人。固限于当时理化检查手段尚不理想,更无当今的CT设备,所以检查完毕,会诊众说纷纭,莫衷一致,难以确诊。麻瑞亭诊脉后,诊为“脑瘤”。因与临床症状和理化检查结果不尽符合,西医们谓其不然,百之无据,所以问其何以诊为脑瘤?麻答说;“其脉左寸独大且牢,是脑瘤脉象。”而众都是摇头,意为脉诊不足为凭,建议赴京确诊。后该患在上海某院确诊为脑瘤。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疗疾解疑
看病难,难在识病;识病难,难在审势。审势求因,果断截势,病愈疑解,不留七情为病的后患者,此是为医的硬工。
1972年,一位40余岁的张姓患者,呼腹痛,腹腔触诊留块累累,继而高热谵语,昏迷不醒,某医院诊为“腹腔恶性肿瘤”,病家恐慌不安,乱作一团。遂邀麻瑞亭会诊处治。麻诊其脉,关尺大而牢,舌苔黄而燥、质绛,问其二便,尿黄赤,一周未大便。四诊合参,审时度势,断患者的“腹部包块累累”,并非“恶性肿瘤”,是“一周未便”的阳明经腑实症。处方:
生大黄15克、芒硝30克、生枳实30克、厚朴30克、生地60克、全瓜蒌30克、麦冬30克。3剂,水煎分次服。
首剂一煎服下20分钟,患者腹痛难忍,反而如梦初醒,欲大便。遂便出褐色稀水样便少许,然而少腹仍坠痛难忍。服二煎10分钟后,患欲便难下,家属探见其肛门内有一鹅蛋大球形物,色红褐,上囊脂膜一层,甚硬,家属急中主智,用头簪挖取始下。患者继服另两刑,又排出鸡蛋、鸭蛋大小不等的硬粪多枚。待三剂服完,累计排出近20枚硬粪球,患神志清晰,体温降至正常,腹痛解除,未再摸到包块,为病家解除了“腹腔恶性肿瘤”的慌恐。该患者一周后痊愈出院。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常中有变
为医应具辨认“常”中有“变”的本领。多见叫做常,少见这是变;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守常略变,常不灵;应变弃常,则前功尽弃。
对慢性病,立方要稳,用药要平,忌用鲁莽及剧毒急切收功的药品,这是常。
凡属慢性病,多病时旷久,正气不足,功能低下,这是常。
急攻更伤正,过补又犯“虚不受补”的戒,这是常。
治慢性病,培脾土、拨升降这是常;清上温下是应变。
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此类病多属慢性过程,临床上以虚寒证多见,这是常,治疗重在培本这是常。但要注意脾胃的运化,有依赖于命火的温养,肝气的条达,所以在培扶脾胃常规治疗的同时,当加入温肾舒肝的药品,佐以固涩的药物。若化热伤及脉络而便血,这是变,当加用槐角炭、棕榈炭或三七粉。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温故纳新
所以有的医技学木,应常温,温故而知新。新鲜的事物,应研究,善采纳。于中医最忌固步自封,门户的见。
麻瑞亭常乐于吸取采纳西医的临床诊断和理化检查指标,每以西医的病名入手治疗,理化检查数据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告终。略举例症教种如下。
肾炎
常规方:茯苓11克、杭芍11克、丹皮11克、陈皮11克、杏仁11克、法半夏11克、泽泻11克、熟地11克、杜仲12克、泽兰30克、蒲黄15克、冬葵子12克、草蔻7克、防己11克。
加减化裁:
水肿明显,加车前子9-15克、白茅根30克。
腰痛重,加骨碎补11克。
血压高,加夏枯草12克、茺蔚子12克。
尿蛋白多或长期不消,改熟地为肉桂3-5克,加炒芡实15克、川萆茇15克。
尿检白血球多,加瞿麦11克。
小便涩痛,淋漓不尽,加滑石粉15克。
合并感染,加半枝莲11克、或焦山栀11克、或桉树叶2-3片。
脾肾阳虚症状明显,改熟地为肉桂3 5克,加破故纸11克。
中医治疗肾炎,一般多从肺脾肾入手。麻瑞亭异于众,在于注重疏调肝气。为什么这样?麻说:“肝以疏泄为性,若肝郁不能疏泄,则小便不利。”肾炎的小便不利,不责肾,而责肝。他认为:“肝气条达,肾气温升,精血秘固,红、白血球及蛋白自不渗出,而恢复他常。”
肝炎
常规方:茯苓11克、甘草7克、杭芍11克、丹皮11克、首乌11克、帜壳11克、全瓜蒌11克、法夏11克、郁金11克、台乌11克、川楝子11克、半枝莲11克、菖蒲11克、草莲7克。
加减化裁:
谷丙转氧酶高,加板兰根9-15克或炙五味子11-15克。
呕吐、饮食不受,加生姜7-11克。
肝区疼痛明显,加丹参15克、元胡11克。
肝脾大,加泽兰30克、鳖甲15克。
有黄疸,加茵陈15克。
腹胀重,加广木香7克。
认为:肝炎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脾湿肝郁,胆胃上逆。
所以其治疗大法离不开健脾渗湿,平胆舒肝,佐以和胃调中。
再生障阻碍性贫血
常规方:茯苓11克、白术11克、赤芍12克、首乌15克、当归11克、陈皮11克、杏仁11克、法半夏11克、杜仲12克、党参15克、北沙参15克、破故纸11克、草蔻7克、阿胶11克、山萸肉15克。
加减化裁: 血检白细胞在3000以下,改党参为人参7-11克。
有出血倾向,加棕榈炭14克、侧柏炭15克、三七粉1.5克(冲服)。
皮下有出血点或紫斑的,加浮萍草11克。
在温故纳新的启迪下,麻瑞亭对某些中药的传统功效立新意,创新路,验证于临床,拓宽临床用药范围。各种如将妇科调经药泽兰用于消除尿蛋白,而列为肾炎常规方药;将白檀香、半枝莲、桉树叶用于泌尿系感染,消除尿中的血球、脓球,而列为肾盂肾炎常规方药等,疗效可靠。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制海鹿丸
以医为业,服务人民,多读书,善思考,重实践,业精于勤。精不精,以熟为衡。所谓熟能生巧,巧中有创了。
麻瑞亭自60岁起,每感精力衰乏时,食服海参如拇指大3-5枚,十天半月之内,衰乏消,甘食眠,精神爽。正值治疗再生障阻碍性贫血之年,自揣其中的奥秘,查文献,翻资料,明确肾虚是“再障”的发病主因。因为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肾虚则骨髓不充,髓虚则血无化源,必致血虚。文献记载,海参为平补肾阴肾阳的佳品,又有自身补虚的体验,所以以海参、鹿茸为君组方,创正海鹿丸,治疗再生障阻碍性贫血及久病体虚,每取效始料不及。
如今麻瑞亭已过93岁的年,尚健食健少。有问其高寿秘诀何在?麻笑说:得益干海参。

楼主:静夜闲轩

字数:55848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5-04 06:36:00

更新时间:2021-02-09 10:51:11

评论数:17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