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
生首乌甘,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
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
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人参,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别称: 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甘草,别名: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药材性状: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具体用处: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衄(nǜ)血(鼻出血)
[原文]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之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猝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衄血者,阳络之伤,则营血逆流,而卫气不能敛也。
肺主卫气,其性收敛,血升而不溢者,赖卫气敛之,而卫气之敛,由于肺降,降则收令行也。而肺气之降,机在胃土,胃土上壅,肺无降路,收令失政,君相失泄,肺金被刑,营血不敛,故病鼻衄。而火炎金伤,不皆实热,多有中下湿寒,胃逆而火泻者。至于并无上热,而鼻衄时作,则全因土败而胃逆,未可清金而泻火也。外感伤寒之衄,亦非关火盛,缘寒伤营血,营郁而卫闭,卫气壅遏,蓄而莫容,逆循鼻窍,以泻积郁,卫气升发,故冲营血,而为衄证,衄则卫郁泻而表病解,原非火旺金刑之故也。
【翻译】肺开窍在鼻子,肺气主下降和收敛,于是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去功能,所以鼻出血,其原因在于胃土的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说:突然多饮食,于是肠满,起居不节制,用力过度,于是络脉受伤,阳络伤便血外溢,血外溢便鼻出血;阴络伤便血内溢,血内溢于是便血。鼻出血的,阳络的伤,因为营血逆流,而卫气不能收敛。
肺主卫气,本性收敛,血升而不溢的,依赖卫气的收敛,而卫气的收敛,因为肺的下降,降则收敛的功能发挥。肺气的下降,枢纽在胃土,胃土上堵塞,肺没有下的降道路,收敛的功能失去,君火相火失泄,肺金被克制,营血不收敛,所以发病鼻出血。但火炎金伤,不全是实热,许多的有中下湿寒,胃逆而火泻的。至于并没有上热,但鼻血经常发作的,则全因土败而胃逆,不可以清金而泻火。外感伤寒的鼻出血,也不是因为火盛,缘于寒伤营血,营气郁积而卫气郁闭,卫气壅遏,蓄而不能容,逆循环到了鼻窍,用来泻积郁,卫气升发,所以冲营血,而为鼻出血病证,鼻出血则卫气郁积泻出而表病解,原本就不是火旺金刑的原因。
[原文]仙露汤
麦冬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二钱 半夏三钱 柏叶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杏仁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衄血之证,火泄金刑,气伤血沸,宜清金敛肺,以回逆流,而必并降胃气,降胃必用半夏。近世误以血证为阴证,半夏性燥,不宜血家,非通人之论也。
若上热非盛,而衄证时作,则全因中下湿寒,当加干姜茯苓温燥之药。若大衄之后,气泄阳亡,厥逆寒冷,宜加参芪姜附,以续微阳,清润之药,切不可用。
【翻译】仙露汤
麦冬11克 五味4克 贝母7克 半夏11克 柏叶11克 甘草二钱 芍药11克 杏仁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鼻出血的病证,火泄金刑,气伤血热,适宜于清金敛肺,以回逆流,而且一定要同时降胃气,降胃必用半夏。近世的人误以为血证为阴证,半夏性燥,不适宜于鼻出血的病人,不是明白人的言论。
如果上热不是太旺盛,但鼻出血证经常发作,则全因中下湿寒,当加干姜、茯苓温燥的药物。若大出血之后,气泄阳亡,厥逆(指四肢逆冷,手冷可过肘,足冷可过膝,由阳气内衰,阴寒独盛所致)寒冷,适宜加人参、黄芪、大姜、附子,以续微弱的阳气,清润的药,切忌不可用。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吐 血
[原文]血敛于肺而降于胃,肺气能收,则鼻不衄,胃气善降,则口不吐。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藏腑之血,因自口吐。因肺气之敛,亦因胃气之降,吐衄之证,总以降胃为主。
胃气不降,原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寒水之旺。水寒土湿,中气堙郁,血不流行,故凝瘀而紫黑,蓄积莫容,势必外脱。土郁而无下行之路,是以上自口出。凡呕吐瘀血,紫黑成块,皆土败阳虚,中下寒湿之证。瘀血去后,寒湿愈增,往往食减而不消,饮少而不化。一旦土崩而阳绝,则性命倾殒,故大吐瘀血之家,多至于死。
其血色红鲜者,则缘肺热,然始因上热,而究变中寒。以血藏于肝,而肝木生火,心火之热,即血中之温气所化,血去而血中之温气亡泄,是以大失血后,寒栗而战摇也。而其上热之时,推其中下,亦是寒湿。盖君相之火,随戊土下降,而归坎水,则上清而下暖;胃土不降,则君相升泄,非戊土之逆,而火何以升!非己土之湿,而胃何以逆!非癸水之寒,而土何以湿!胃逆火泄,升炎于上,而坎阳绝根,其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其脾土必湿,理自然也。
若夫零星咯吐,见于痰唾之中者,其证稍缓。以血去非多,则气泄有限,虽亦中下寒湿,而一时不至困败。但一遭庸手,久服清润,败其中气,则亦归死亡耳。
血证是虚劳大病,半死半生,十仅救五。而唐后医书,皆滋阴泻火,今古雷同,百不救一,实可哀也。
【翻译】血收敛在肺而下降在胃,肺气能收敛,则鼻不出血,胃气下降的好,则口不吐血。肺气不能收敛,经络的血,就从鼻子里冒出,胃气不能下降,藏腑的血,就从口里吐出。因为肺气的收敛,也因为胃气的下降,吐血和鼻出血的病证,总是以降胃气为主。
胃气不下降,原因在于土湿,土湿的原因,源于寒水的旺盛。水寒土湿,中气郁结,血液循环不畅通,所以凝瘀而紫黑色,蓄积不能容纳,势必血液外脱。土郁而没有下行的道路,所以上从口出。凡是呕吐瘀血,紫黑色并且成块,都是土败阳虚,中下寒湿的病证。瘀血下去后,寒湿越发增加,往往食量减少而且不消化,喝水减少而且也不消化。一旦土崩而阳绝,则性命立刻没了,所以大吐瘀血的病人,大多都到了死期。
病人的血色红鲜的,则缘于肺热,然而开始是因为上热,但最后变成中寒。因为血藏在肝,而肝木生火,心火的热,即血中的温气所转化,血失去并且血中的温气流失,所以大失血以后,因寒冷而战栗。病人在上热的时候,推论他的中下部,也是寒湿。君火相火,随着戊土下降,而归坎水,则上清而下暖;胃土不降,则君火相火上升泄热,不是戊土的逆行,火怎么能够上升!不是己土的湿,胃气怎么能够逆行!不是癸水的寒,土怎么能够湿!胃逆火泄,上升发炎在上,从而坎阳断绝根本,他的肾水必然是寒,寒水泛滥,他的脾土必然湿,道理很自然。
如果零星的咯血吐血,有痰或者唾液中见血的,病人的病证稍微的缓慢一些。因为血失去的不多,那么气泄的有限,虽然也是中下寒湿,但一时不至于困乏衰败。但一旦遇到庸医,长时间的服清润的药物,败了他的中气,那么也就归于死亡了。
吐血证是虚劳的大病,半死半生,十个仅仅可以救过来五个。从唐朝以后的医书,都是滋阴泻火,今古雷同,一百个也救不过来一个,实在令人悲哀。
[原文]灵雨汤
甘草二钱 人参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柏叶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大吐瘀血者。
吐血之证,中下寒湿,凝瘀上涌,用人参甘草,补中培土,茯苓干姜,去湿温寒,柏叶清金敛血,丹皮疏木行瘀,自是不易之法,犹当重用半夏,以降胃逆。
血本下行,肺胃既逆,血无下行之路,陈郁腐败,势必上涌。旧血既去,新血又瘀,逆行上窍,遂成熟路。再投清润之药,助其寒湿,中气败亡,速之死矣。若温中燥土,令其阳回湿去,复以半夏降逆,使胃气下行,瘀血既吐,鲜血自不再来。若下寒甚者,蜀椒附子,亦当大用。
其零星咯吐,红鲜不凝,虽有上热,亦非实火。稍加麦冬贝母,略清肺热,总以泻湿培土为主,不可过用苦寒也。
【翻译】灵雨汤
甘草7克 人参7克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干姜11克 柏叶11克 丹皮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大吐瘀血的。
吐血的病证,身体中下寒湿,血凝瘀从上涌出,用人参、甘草,补中气培固中土,茯苓、干姜,去湿温寒,柏叶清金敛血,丹皮疏木化瘀,自然是不变的方法,还应当重用半夏,以降胃逆。
血本来应该下行,肺、胃既然上逆,血没有了下行的路,积累郁积血液腐败,势必上涌。旧血失去,新血又瘀积,逆行上窍,于是成了熟路。再投入清润的药物,加重其寒湿,中气败亡,加速死亡了。如果温脾燥土,使其阳回湿去,又用半夏降逆,使胃气下行,瘀血既然吐出,鲜血自然不再来。如果下寒严重的,蜀椒、附子,也应当加大用量。
病人零星咯血吐血,红色鲜艳不凝成块的,虽然有上热,也不是实火。稍量的加麦冬、贝母,略微的清肺热,总是用泻湿培土为主,不可过用苦寒的药物。
[原文]白茅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 茅根三钱 芍药三钱 五味子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零星吐鲜血者。
血之零吐红鲜者,虽缘土湿胃逆,而肺家不无上热,泻湿降逆之中,自宜加清肺之药。
若相火极旺,则加黄芩而倍芍药。仲景三黄泻心汤,是治相火之极旺者,但此等颇少,未易轻用。若上热不敌下寒之剧,当大温水土,清润诸法,切不可用也。
【翻译】白茅汤
人参7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半夏11克 麦冬11克,去心 茅根11克 芍药11克 五味子4克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零星吐鲜血的。
零星吐血血液红色鲜艳的,虽然缘于土湿胃逆,但肺不会没有上热,泻湿降逆之中,自然适宜加清肺的药物。
如果相火极其旺盛,则加黄芩并且加倍的用芍药。仲景的三黄泻心汤,是治相火极其旺盛的,但这样的情况很少,不可以轻易使用。如果上热不敌下寒的剧烈,应当加大温水土的药物,清润的各种方法,切不可用。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便 血
[原文]血生于脾,藏于肝,肝脾阳旺,血温而升,故不下泄,水寒土湿,脾陷土郁,风动而行疏泄之令,则后脱于大便。
阳气收敛,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庚金之收令不行也。后世以为肠风,而用清润,脾阳愈败而愈陷,无有止期也。
其肝脾阳败,紫黑瘀腐,当补火燥土,以回残阳,暖血温肝,而升郁陷。若痔漏脱肛之治,亦依此法通之。
【翻译】血产生于脾,藏于肝,肝脾的阳气旺盛,血温暖上升,所以不下泄,水寒土湿,脾下陷土郁积,风动而运行疏泄的功能,大便带血。
阳气收敛,则土温而水暖,病人脾湿而肾寒的,庚金的收敛功能不行。后世的人以为是肠风(因风热客于肠胃或湿热蕴积肠胃,久而损伤阴络,致大便时出血),而用清润的药物,脾阳越发的衰败愈发的下陷,没有治愈的时候了。
病人肝脾阳气衰败,血液紫黑瘀腐,应当补火燥土,以挽回残存的阳气,暖血温肝,从而让血上升阻止郁陷。如果是痔漏脱肛治疗,也用这个方法去通。
[原文]桂枝黄土汤
甘草二钱 白朮三钱 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 地黄三钱 黄芩二钱 桂枝二钱 灶中黄土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汤,术甘附子,培土温寒,胶地黄芩,清风泻火(相火),黄土燥湿扶脾,法莫善矣。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
【翻译】桂枝黄土汤
甘草7克 白朮11克 附子11克 阿胶11克 地黄11克 黄芩7克 桂枝7克 灶中黄土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便血的病证,也是因为水土寒湿,木郁风动的缘故。仲景的黄土汤,白术、甘草、附子,培土温寒,阿胶、地黄、黄芩,清风泻火(相火),黄土燥湿扶助脾阳,方法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儿加桂枝,用以通达木郁,也很精密。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溺 血
[原文]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是以流漓而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是以梗涩而不利。缘木愈郁则愈欲泄,愈欲泄则愈郁,郁生下热,小便赤数,虽火盛之极,而实以脾肾之阳虚。
泻湿燥土,升木达郁,自是主法。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然热在乙木,不在脾土,在肝则宜清凉,至于脾家,但宜温燥,虽肝热极盛,不可泻其脾土也。
【翻译】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肛门不收敛,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收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伏收藏,则土温而水暖,病人脾湿并且肾寒的,壬水的收藏功能不行了。水的性质是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所以流漓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所以阻塞而不利尿。缘于木越郁就越想排泄,越想排泄就越是郁积,郁积产生下热,小便发红并且量小,虽然火旺盛的很,但实际上是脾肾的阳虚。
泻湿燥土,升木气通达郁积,自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然而热在乙木,不在脾土,在肝则宜清凉,至于脾,只适宜于温燥,虽然肝热极盛,不可以泻脾土。
[原文]宁波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阿胶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栀子三钱 发灰三钱,猪脂煎,研
煎大半杯,温服。
溺血与便血同理,而木郁较甚,故梗涩痛楚。苓泽甘草,培土泻湿,桂枝芍药,达木清风,阿胶发灰,滋肝行瘀,栀子利水泻热。(膀胱之热。)
若瘀血紫黑,累块坚阻,加丹皮桃仁之类行之,此定法也。
【翻译】宁波汤
甘草7克 桂枝11克 芍药11克 阿胶11克 茯苓11克 泽泻11克 栀子11克 发灰(猪脂煎,研)11克
煎大半杯,温服。
尿血与便血同理,但木郁的更严重,所以梗涩有痛楚感。茯苓、泽泻、甘草,培土泻湿,桂枝、芍药,达木清风,阿胶、发灰,滋肝化瘀,栀子利水泻热。(膀胱之热。)
如果瘀血紫黑色,累积的血块坚硬,加味丹皮、桃仁之类的化血,这是一定的法则。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泽泻,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禹孙。
药材性味:味甘;淡;性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
泽泻:长于利水渗湿,泄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淋浊涩痛,遗精,脚膝痿软;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眩晕。
泽泻、茯苓、猪苓三者均能渗水利湿而利尿消肿,常三者同用;然泽泻性寒,能泄热,清相火;茯苓则能益心脾,安心神;而猪苓,只能渗湿利尿。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四圣心源》卷四 完-------------------------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手太阳小肠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手阳明大肠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手少阳三焦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足太阳膀胱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足阳明胃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足少阳胆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手少阴心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手太阴肺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手厥阴心包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足太阴脾经
楼主:静夜闲轩  时间:2021-02-09 10:51:11


足少阴肾经

楼主:静夜闲轩

字数:55848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5-04 06:36:00

更新时间:2021-02-09 10:51:11

评论数:17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