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三十年前的《人民日报》(两月合订本)读来百感交集

三十年前的《人民日报》(两月合订本)读来百感交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华丽丽的乒乓球队阵容,划红线的都比较熟悉。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锐圆 2011-05-24 17:33:20

关于炮击金门的玄机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了。
17日是年三十,19日是初二,这里可能有笔误,把17至19日写成17、19两日,难道大年初一必须打炮吗? 坏笑一下!@#@#¥

-----------------------------
想起来了,逢双本来就不打炮。呵呵!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这篇关于台湾的报道给大家完整展示一下。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说四人帮是蒋匪帮的别动队,我都要替他们喊冤,挨不着的。
现在我们知道台湾领导人的谈话的那种调调,和这边差异很大,语境不一样,这样解读蒋经国的谈话,真让人哭笑不得。同样是中国人,同样操着汉语,有时沟通起来比和外国人都困难。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据台 湾 和 香 港 一 些 报 刊 报 道 , 现 在 台湾 人 民 日 益 向 往 社 会 主 义 祖 国 , 怀 念 伟 大 领 袖 毛 主 席和 敬 爱 的 周 总 理 , 盼 望 台 湾 解 放 , 实 现 祖 国 统 一 。”
———这个表述很强大!!!顶一个!!!!!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台湾领导同志的古典文学修养都不错,据说台湾学生的语文课里古文的比例远高于大陆。
“庄敬自强”还有“戒急用忍”都说的不错。
台湾对大陆是以小事大,以小事大以智,以大事小以仁,体量不一样,所以说话的身份感就不一样,台湾说话常有“妾身”自道的味道。我这边是淑女,对边是流氓,所以奴家要“庄敬自强”。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鸡讲鸭不懂,鸭非说懂了,还要给鸟讲。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乡道孤客 2011-05-25 20:08:00
楼主,你的人民日报卖吗?卖给我怎么样
-----------------------------
经济再糟糕的时候再说吧!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旧报可以读 大家一起穿越到1977年的大年三十吧】

先发整版图看标题。1-3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4-6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第一版之《论权威》】

这篇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由什么人动议摘编出来的,我没有这方面的阅读记忆。
在是总的背景我以前也说过,就是华国锋执政团队迫切需要:
1.确定自己的领导权威;
2.恢复工农业及各行各业,特别是铁路部门的生产经营秩序。

华国锋第一项努力后来是被诟病的,说他搞个人崇拜,这事应该分两方面看,从历史的继承关系看,中国在“伟大领袖”去世后,不能没有一个“英明领袖”填补空缺,否则整个国家和社会会有心理不适。中国公民社会或现代社会的建立是一个进行了30多年的过程,给领导人去魅也是一个过程,《春天的故事》唱完以后,有了《走进新时代》,但是第四代的音乐形象则没有建立,因为这种市场越来越小了。

这篇从恩格斯多篇文章摘编出来的《论权威》,这种做法本身是当时流行的断章取义,“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所以都喜欢这种分专题摘编的语录体来领会教义精神,这是中国人的学习习惯,从论语开始就是这样,“全面”、“深刻”从来没有过。
马克思、恩格斯即在现在,也是被公认的大学者,马克思的学术地位在西文世界也是一直比较高的;列宁、斯大林既是革命领袖,又有学者的水平或习惯,他们都留下了很厚的精装书N多本,编译他们的著作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也一直为第一、二代领导重视,后来思想来源多元化了,马列著作的地位略有下降。在这种可称浩如烟海的所谓“经典著作”里对章摘句,为自己寻找道统和权威,这个中国人最喜欢也最习惯。

具体从《论权威》来看,多半部分讲的是工业化管理的东西,很多意思在《大国崛起》和《公司的力量》等央视大型专题片里有所表达。时间从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看,是由铁路运营逼出来的,因为铁路运营需要把时间精确到分秒。也许是歪打正着,中国的现代化管理和工业化进程,也许就是从这里再次起步——这篇文章,分工、协作、整体效率和效益、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这些所有可以称作工业化精神的东西,在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曾有多次向国人宣贯的高潮,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所谓转型,本质上讲,就是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秩序和管理权威的重要性当然要被提出来,我不敢说华国锋身边的智囊和理论家们当时就是这么考虑的,但回头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发轫或由此有了思想气氛的铺垫,应该是有理由的。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第一版之《论权威》】
恩格斯或这篇《论权威》的摘编者把经济生产领域的秩序和专业权威与社会国家的政治权威混在一起了,这是很荒谬也是很无奈的。生产车间主任的管理权威、手术室主刀大夫的专业权威和政府官员的威权不能混为一谈,面而共产党国家总是拿这个不通比喻来增强自己的权威或合法性,强调权威的统一和集中,对民主和自由进行打压。
共产党国家的领导人也都经历了“革命权威”到“技术威权”的转变,甚至现在有干部只是“信息权威”,他在那个位置上,掌握一些老百姓不知道的信息,进而也就有了“权威性”,他可以以老百姓“不了解全面情况”为由拒绝公民的参政议政,因为你们不专业,最好的情况是群众的意见“可以参考”。
把知情权垄断起来,让官员具有“专业化”,进而成为政治权威,这套东西现在还流行。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第六版一篇报道中提到了我们深圳的著名景点明斯克航母。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旧报天天读之1977年春节】

革命化的春节就是这样子的。人民日报头版用“春耕”替代了。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第二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第三版】

台湾特工段留昌起义是个看点。
稍后最有名的是驾机起义的黄植诚、李大为,还有一个电视人叫黄阿原,也跑过来了,算不算起义不好说,因为黄阿原不是军人也不是公职人员,只能算投奔吧。
招降纳叛是两岸都干的事,大陆也有到台湾起义的。呵呵。

黄植诚领到奖金65万,65万人民币当时是什么概念?搞不好他可能就是当时的中国首富。给黄植诚写的情书所说要用麻袋装。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补图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当年的国际乒联排名。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第五版华丽彩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13 10:33:14

加油!

楼主:锐圆

字数:51724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0-03-11 19:41:00

更新时间:2021-02-13 10:33:14

评论数:19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