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闲读《聊斋》札记系列

闲读《聊斋》札记系列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黄河入海 2012-03-04 15:04:03
增强兄这个系列写昨很棒。
顶一下!
-----------------------------
兄弟的文章才是大气。以后多向您学习。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huangyantinga 2012-03-06 16:56:23
说不定会红呢

-----------------------------
谢谢鼓励。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示鬼檄文,意在示人
——读《谕鬼》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鬼神。可蒲松龄的笔下却有各种各样的鬼神。其实他自己也不相信有鬼神。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就劝告世人不要相信鬼神魔怪。之所以要写鬼神,写花妖狐魅,是为了避开当时的文字狱采取的一种巧妙手法。写鬼神魔怪、花妖狐魅,其实是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人。这些早就有专家学者进行详细的论述。
看看蒲松龄是怎样通过《谕鬼》来警示现实中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的。
这则故事写青州石尚书(名叫茂华),年轻在家读书的时候,郡门外有个又大又深的汪塘,久不下雨也不干涸。官家曾经捕获了作恶多端的贼寇数十名,就在这大汪塘边正法了。后来这些江洋大盗的鬼魂聚集在一起作祟,经过这儿的人活活地就被拖进水里淹死了。
“一日,有某甲正遭困厄(被往水里拖拽),忽闻群鬼惶窜(仓惶逃窜)曰:“石尚书至矣!”未几,公至,甲以状告(把自己遭遇告诉石尚书)。公以垩灰(白石灰块,类似今天的粉笔)题壁示云:“石某为禁约事(写此通告给那么看):照得(经查访得知)厥(你们)念无良(不怀好意),致婴(遭到)雷霆之怒;所谋不轨(做坏事),遂遭鈇钺之诛(被刀砍斧剁而死)。只宜(应该)返罔两(鬼怪)之心,争相忏悔;庶几(希望)洗髑髅之血(改邪归正),脱此沈沦(跳出沉沦)。尔乃(你们是,也可看做发语词)生已极刑(活着的时候被处以极刑),死犹聚恶。跳踉而至,披发成群;踯躅以前,搏膺(愤激)作厉(厉鬼)。黄泥塞耳,辄(总是)逞鬼子之凶;白昼为妖,几断行人之路!彼丘陵三尺外,管辖由人;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你们)?谕后(见到这告谕的文字后)各宜潜踪,勿犹怙恶(不要再作恶)。无定河边之骨,静待轮回;金闺梦里之魂,还践乡土。如蹈前愆(错误,罪过),必贻(留下)后悔!”自此鬼患遂绝,渊亦寻(不久)干。
与其说这则类似当今公告的谕示短文是写给鬼读警示鬼的,不如说就是作者借石尚书之口之手之笔说给写给现实社会中的恶人们看的,对他们提个醒,教训他们一番,告诫他们一顿,叫他们读后感悟,不再去做那些害人的勾当。蒲松龄借石尚书发表自己的见解,当是受韩愈《祭鳄鱼文》 的启示。
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杀,幸亏宰辅裴度救援才被贬为潮州刺史。据《新唐书?韩愈传》说,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于是写下了一篇《祭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这一传说固然不可信,但这篇文章却体现了韩愈为民除害的思想;文章虽然短小,却义正词严,跌宕有力。一般祭文的内容都是哀悼或祷祝,《祭鳄鱼文》实为檄文,如兴问罪之师,这也是韩愈为文的大胆之处。正如曾国藩所评:“文气似司马相如《谕巴蜀檄》,但彼以雄深胜,此以矫健胜。”
鳄鱼当然不会懂人话,鬼魂也不能听懂看懂石尚书的谕示。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当然也不会读了石尚书的文章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劝告也罢,警示也罢,只不过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的良好愿望和愚痴的动机罢了,古今一理。否则,贪官和杀人放火为世界制造灾难者也不至于那样多。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有贼心缺贼胆不惹祸不吃亏
——读《翩翩》
一部《聊斋》,臭男人形形色色,啥样的都有。《萧七》中徐继长,虽然前世为士人,但今世却是庸人一个,他不仅才智一般,而且品行低劣。然而这样的“癞蛤蟆”却时常能遇到“白天鹅”!不仅“吃”了一只又一只,还摸了一只。《韦公子》中的小韦由于年轻时的风流债,犯下了乱伦的大错,不知是巧合还是神的安排,淫人子女的家伙结果断子绝孙,纵然家财万贯、三妻四妾,也没有子嗣继承家业、养老送终。《仙人岛》中的王勉因为贼心不死贼胆嚣张,吃尽了苦头,出尽洋相,在爱妻面前丢丑;但毕竟爱妻是仙人,还是原谅了他
但《翩翩》中的罗子服却是个有贼心缺贼胆的男人,最终不惹祸也不吃亏,娶的是仙女,生了娇儿,连儿子都带回了家。
故事写山西彬县的孤儿罗子浮,被叔父收养,成了一名纨绔子弟,十四岁那年,被坏人骗了去,到处眠花宿柳,风流浪荡。在南京因为嫖娼,钱财散尽。还得了一身脓疮,妓女们见他浑身流脓,又脏又臭,就把他赶出了妓院。
有一天晚上,罗子浮到山里找个寺院歇宿,半路上遇见一个貌似天仙的女子。女子走到他跟前问他到什么地方去,他把自己的遭遇如实说了一遍。女子说:“我是个出家人,处处以慈善为本,我住的山洞可以歇宿,也可以防避虎狼。”
罗子浮高兴地地跟了女子来到深山,抬头看时,面前果然有一座洞府。走进洞门,只见洞门里有一条溪水,一座石桥架在上面。过了石桥,再走几步,是两个石屋,屋中并无灯烛,却是光明如昼。那女子叫他把破衣服脱了,到溪水里去洗澡。她说:“洗一洗,我给你做条裤子。”说完,摘来几片芭蕉叶大小的叶子裁剪起来。罗子浮躺在床上看看,不久她就做好了,折叠好放在床头说:“你明天早晨取上穿吧!”然后就在对面床上躺下了。
罗子浮在溪里洗了澡后,就觉得身上的脓疮不痛不痒了。一觉醒来,用手再摸时,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痂子。第二天早晨快起床时,心里正怀疑怕叶子做的衣服不能穿,可是取过一看,竟是绿色的锦缎,又光滑,又软和。一会儿,要吃早饭了,女子明明取来的是树叶子却叫做饼。放在嘴里一吃,果然是饼;又用叶子剪成鸡和钱炒了吃,都和真的一模一样。屋子里还放着一坛子酒,经常从里面妥了来喝,少了,再往里面添些溪水,出来还是好酒。
下边,好戏就开场了。这爱女人成癖的家伙刚刚好了疮疤,就想云雨之欢,好在翩翩可人,就和他成了好事,而且是师出有名,把想好事儿说成是“聊以报德”!于是就和妙曼仙女“同卧处,大相欢爱”。
这家伙有着一般臭男人的通病,得陇望蜀的念想也有,可他又贼心缺没有贼胆,见到翩翩的好友,也是仙女的花城娘子,在饭桌下几次三番地勾引试探,爱人翩翩虽佯装不知道,却运动仙术,让这个小馋猫身上的一衣服变来变去地警示他,不要有非分之想!花城娘子也很高姿态,明明是小罗对他咽炎口水、动手动脚地想吃她嫩豆腐,她一边和翩翩调笑,一边自我解嘲说“贪引他家男儿”害的自己女娃儿在家哭闹。多么有趣的女子!结果呢,小罗和翩翩生了娇儿,还和花城成了亲家。仙人毕竟是仙人,能看透一切,让小罗带上儿子媳妇回家去,她和花城还做她们的仙人。这爷儿仨临走时她还说:“你生就一副凡人俗骨,终究成不了仙人。保儿也是富贵中人,你就带他去吧。我不想耽误孩子的前程。”
读此篇,很可能不少朋友都在羡慕小罗的艳福艳遇,殊不知作者要告诉世人的却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做为男人,花心也罢,得陇望蜀也罢,可是要有个底线也即原则,那就是:花带刺,切莫强摘;瓜未熟,不要瞎摸,即使吃进嘴也是苦涩的。小罗能控制住自己,结果不仅得到爱人的谅解,还与仙人成了眷属姻亲,获得宝贝儿子媳妇光宗耀祖。
至于故事中仙人是真是假?翩翩的手法是仙术还是魔术?那都是次要的,和美妙奇特的描写一样,都是作者写作手法高超的体现。我们不妨把翩翩给小罗穿的衣服看成赋予他的脸面和尊严。在那飘渺的仙境,就得有做人的准则,要顾及脸面、尊严;而一旦回到龌蹉的人世,翩翩的服装就消失了,这是否象征着尘世的俗人本来面目的显现?

【附】《翩翩》原文
罗子浮,邠人。父母俱早世。八九岁,依叔大业。业为国子左厢,富有金缯而无子,爱子浮若己出。十四岁,为匪人诱去作狭邪游。
会有金陵娼,侨寓郡中,生悦而惑之。娼返金陵,生窃从遁去。居娼家半年,床头金尽,大为姊妹行齿冷。然犹未遽绝之。无何,广创溃臭,沾染床席,逐而出。丐于市。市人见辄遥避。自恐死异域,乞食西行;日三四十里,渐至邠界。又念败絮脓秽,无颜入里门,尚趦趄近邑间。日既暮,欲趋山寺宿。遇一女子,容貌若仙。近问:“何适?”生以实告。女曰:“我出家人,居有山洞,可以下榻,颇不畏虎狼。”生喜,从去。入深山中,见一洞府。入则门横溪水,石梁驾之。
又数武,有石室二,光明彻照,无须灯烛。命生解悬鹑,浴于溪流。曰:“濯之,创当愈。”又开幛拂褥促寝,曰:“请即眠,当为郎作袴。”乃取大叶类芭蕉,翦缀作衣。生卧视之。制无几时,折迭床头,曰:“晓取着之。”乃与对榻寝。生浴后,觉创疡无苦。既醒,摸之,则痂厚结矣。诘旦,将兴,心疑蕉叶不可着。取而审视,则绿锦滑绝。少间,具餐。女取山叶呼作饼,食之,果饼;又翦作鸡、鱼,烹之皆如真者。室隅一罂,贮佳酝,辄复取饮;少减,则以溪水灌益之。数日,创痂尽脱,就女求宿。女曰:“轻薄儿!甫能安身,便生妄想!”生云:“聊以报德。”遂同卧处,大相欢爱。
一日,有少妇笑入,曰:“翩翩小鬼头快活死!薛姑子好梦,几时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贵趾久弗涉,今日西南风紧,吹送来也!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女笑曰:“花娘子瓦窰哉!那弗将来?”曰:“方呜之,睡却矣。”于是坐以款饮。又顾生曰:“小郎君焚好香也。”生视之,年廿有三四,绰有余妍。心好之。剥果误落案下,俯假拾果,阴捻翘凤;花城他顾而笑,若不知者。生方怳然神夺,顿觉袍袴无温;自顾所服,悉成秋叶。几骇绝。危坐移时,渐变如故。窃幸二女之弗见也。少顷,酬酢间,又以指搔纤掌。城坦然笑谑,殊不觉知。突突怔忡间,衣已化叶,移时始复变。由是渐颜息虑,不敢妄想。城笑曰:“而家小郎子,大不端好!若弗是醋葫芦娘子,恐跳迹入云霄去。”女亦哂曰:“薄幸儿,便直得寒冻杀!”相与鼓掌。花城离席曰:“小婢醒,恐啼肠断矣。”女亦起曰:“贪引他家男儿,不忆得小江城啼绝矣。”
花城既去,惧贻诮责;女卒晤对如平时。居无何,秋老风寒,霜零木脱,女乃收落叶,蓄旨御冬。顾生肃缩,乃持幞掇拾洞口白云,为絮复衣;着之,温暖如襦,且轻松常如新绵。逾年,生一子,极惠美。日在洞中弄儿为乐。然每念故里,乞与同归。女曰:“妾不能从;不然,君自去。”因循二三年,儿渐长,遂与花城订为姻好。生每以叔老为念。女曰:“阿叔腊故大高,幸复强健,无劳悬耿。待保儿婚后,去住由君。”女在洞中,辄取叶写书教儿读,儿过目即了。女曰:“此儿福相,放教入尘寰,无忧至台阁。”未几,儿年十四。花城亲诣送女。女华妆至,容光照人。夫妻大悦,举家燕集。
翩翩扣钗而歌曰:“我有佳儿,不羡贵官。我有佳妇,不羡绮纨。今夕聚首,皆当喜欢。为君行酒,劝君加餐。”既而花城去,与儿夫妇对室居。新妇孝,依依膝下,宛如所生。生又言归。女曰:“子有俗骨,终非仙品;儿亦富贵中人,可携去,我不误儿生平。”新妇思别其母,花城已至。儿女恋恋,涕各满眶。两母慰之曰:“暂去,可复来。”翩翩乃翦叶为驴,令三人跨之以归。大业已老归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入门,各视所衣,悉蕉叶;破之,絮蒸蒸腾去。乃并易之。后生思翩翩,偕儿往探之,则黄叶满径,洞口云迷,零涕而返。
异史氏曰:“翩翩、花城,殆仙者耶?餐叶衣云,何其怪也!然帏幄诽谑,狎寝生雏,亦复何殊于人世?山中十五载,虽无‘人民城郭’之异;而云迷洞口,无迹可寻,睹其景况,真刘、阮返棹时矣。”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劝人戒赌的奇文
——读《赌符》
《赌符》篇说的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道士帮助输钱的赌徒翻本的故事。这道士将他画的符给赌鬼带在身上,一赌就赢;而当赌鬼忘记了道士的告诫想多赢的时候,那符立马就失效不见了。输钱的人回来一算账,道士画符帮忙正巧将他们输的钱捞回来了。这个道士到好啊,不仅给赌鬼画符,还借了一千钱跟他们做赌本!
值得品味的是蒲松龄在短文后又有感而发、宕开一笔,用骈文形式所写的针砭赌博弊端、劝谏人们远离赌博的“异史氏曰”。对比历代流传在民间的戒赌诗文,可以说,蒲松龄的这则骈文,比任何一篇一首都富于才情和感召力说服力,堪称奇文。
开头几句:“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这是这篇短小骈文的总领,强调赌博的最大害处有两点:一是败家;一是败德。接着告诫道,不管是士农工商,还是读书之人,都不要去赌博。但事实上赌博是大有人在。他们能赌到什么程度呢?且看——“狎比淫朋,缠绵永夜。倾囊倒箧,悬金于崄巇之天;呼雉呵卢,乞灵于淫昏之骨(这是赌骰子)。盘旋五木,似走圆珠(这是一种五个子儿的赌博游戏);手握多张,如擎团扇(这是马吊纸牌。)。左觑人而右顾己,望穿鬼子之睛;阳示弱而阴用强,费尽罔两之技。门前宾客待,犹恋恋于场头;舍上火烟生,尚眈眈于盆里。忘餐废寝,则久入成迷;舌敝唇焦,则相看似鬼。”
赌博赌输了怎样?且看:“全军尽没,热眼空窥。视局中则叫号浓焉,技痒英雄之臆(还想赌);顾囊底而贯索空矣,灰寒壮士之心。引颈徘徊,觉白手之无济;垂头萧索,始玄夜以方归(没有钱只好灰溜溜回家)。幸交谪之人眠,恐惊犬吠;苦久虚之腹饿,敢怨羹残(夜间回来,又冷又饿,连残羹冷炙都吃不上)。既而鬻子质田,冀还珠于合浦;不意火灼毛尽,终捞月于沧江(为了还赌帐,连孩子和天地都忍痛卖掉了)。及遭败后我方思,已作下流之物(后悔莫及);试问赌中谁最善?群指无袴之公(遭到冷嘲热讽)。甚而枵腹难堪,遂栖身于暴客(结果又的做了强盗);搔头莫度,至仰给于香匳(有的靠乞求老婆拿出点首饰来维持生计)。
结尾两句是全文 的概括,照应开头,进一步之处赌博的害处:“呜呼!败德丧行,倾产亡身,孰非博之一途致之哉!”
这篇故事里提到的赌博形式只有三种。江浙一带以前还流行押宝的赌博形式。鲁迅的《阿Q正传》里就有对押宝的描写。后来马吊牌吸收骨牌牌九的打法和制作方法,经过改造和完善成了麻将。再后来老外的扑克牌传入中国,用扑克牌赌博的方式就更是五花八门了。今天,麻将已经有了自动设备,打起来更爽也相应地更有人研究怎样作弊。还有港澳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最常用的老虎机,赌起来更爽更厉害也更能叫人迷恋的倾家荡产。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附】《赌符》原文
韩道士,居邑中之天齐庙。多幻术,共名之“仙”。先子与最善,每适城,辄造之。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先是,有敝族人嗜博赌,因先子亦识韩。值大佛寺来一僧,专事樗蒲,赌甚豪。族人见而悦之,罄赀往赌,大亏;心益热,典质田产,复往,终夜尽丧。邑邑不得志,便道诣韩,精神惨淡,言语失次。韩问之,具以实告。
韩笑云:“常赌无不输之理。倘能戒赌,我为汝覆之。”族人曰:“倘得珠还合浦,花骨头当铁杵碎之!”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嘱曰:“但得故物即已,勿得陇复望蜀也。”又付千钱,约赢而偿之。族人大喜而往。僧验其赀,易之,不屑与赌。族人强之,请以一掷为期。僧笑而从之。乃以千钱为孤注。僧掷之无所胜负,族人接色,一掷成采;僧复以两千为注。又败;渐增至十余千,明明枭色,呵之,皆成卢雉:计前所输,顷刻尽覆。阴念再赢数千亦更佳,乃复博,则色渐劣;心怪之,起视带上,则符已亡矣,大惊而罢。载钱归庙,除偿韩外,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已乃愧谢失符之罪。韩笑曰:“已在此矣。固嘱勿贪,而君不听,故取之。”
异史氏曰:“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入其中者,如沉迷海,将不知所底矣。夫商农之人,具有本业;诗书之士,尤惜分阴。负耒横经,固成家之正路;清谈薄饮,犹寄兴之生涯。尔乃狎比淫朋,缠绵永夜。倾囊倒箧,悬金于崄巇之天;呼雉呵卢,乞灵于淫昏之骨。盘旋五木,似走圆珠;手握多张,如擎团扇。左觑人而右顾己,望穿鬼子之睛;阳示弱而阴用强,费尽罔两之技。门前宾客待,犹恋恋于场头;舍上火烟生,尚眈眈于盆里。忘餐废寝,则久入成迷;舌敝唇焦,则相看似鬼。迨夫全军尽没,热眼空窥。视局中则叫号浓焉,技痒英雄之臆;顾囊底而贯索空矣,灰寒壮士之心。引颈徘徊,觉白手之无济;垂头萧索,始玄夜以方归。幸交谪之人眠,恐惊犬吠;苦久虚之腹饿,敢怨羹残。既而鬻子质田,冀还珠于合浦;不意火灼毛尽,终捞月于沧江。及遭败后我方思,已作下流之物;试问赌中谁最善?群指无袴之公。甚而枵腹难堪,遂栖身于暴客;搔头莫度,至仰给于香匳。呜呼!败德丧行,倾产亡身,孰非博之一途致之哉!”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译文:
韩道士住在本县的天齐庙。擅长许多幻术,人们称他 “仙人”。先父和他最好,每进城都要拜访他。有一天,父亲与先叔进城,打算拜访韩道士,正巧在途中遇见了他。韩道士把钥匙交给父亲说:“你们先到我家,开门进屋坐着等我,我随后就到。”父亲就照他说的,进了庙,用钥匙打开门一看,韩道士已然坐在屋里了。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故事。
在此之前,有个嗜好赌博的族人,通过先父认识了韩道士。正好大佛寺来了一个僧人,专门从事赌博,赌注下的特别大。族人见就特别喜欢兴,拿出家里所有的钱前去赌博,结果都输光了。族人越输就越发急,典当了田产又去赌,一夜之间又输个精光。因此终日忧郁不乐,(有次)顺道拜访韩道士,精神惨淡、语无伦次。韩道士就问他是怎么回事,族人就把赌博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韩道士。韩道士笑着说:“经常赌博没有不输的道理,你如果能够戒赌,我可帮你返本。”族人说:“只要能返本,我就用铁杵把骰子砸个稀巴烂!”于是,韩道士就在纸上写了一道符咒,让族人扎在衣带里。嘱咐他说:“一旦回本马上住手,千万不要得陇望蜀啊。”又给了他一千钱,约好赢了钱之后再还给他。
族人满心欢喜地又去赌博。和尚看了他的独资,轻视他,不屑与他赌。族人坚持赌,并要求一掷定输赢。和尚笑着答应了。于是族人用那一千钱作为一决输赢的赌注。和尚掷了一回没有胜负,族人接过骰子,一掷成采,获得大胜。和尚又下了两千的赌注,又输了。后来和尚的赌注逐渐加到了十余千钱,明明看清是最上采药u枭色,族人一吆喝,就变成了中下采卢色或雉色。族人先前输掉的钱,转眼间全都赢回来了。族人心想再赢几千文就更好了,于是又赌,可是掷出的采一次不如一次,心中奇怪,起身看看衣带里的符咒,早已不翼而飞。族人大惊失色,赶紧罢手,带着钱回到庙里,除了偿还韩道士一千文钱外,计算赢利,恰好等于原来输掉的。过后,族人惭愧地请韩道士原谅他丢掉符咒的过错。韩道士笑着说:“早回到我这里了。一再嘱咐你不要贪心,可你不听,所以把它取回来了。”
作者的话:天下败家的,没有比赌博来得更快了。天下败德的,也没有比赌博来的更彻底了。一旦陷入其中,就像沉入迷海,总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经商、务农的人,都各有本业; 读书作诗的人,尤其珍惜时间。扛着锄头、苦读经书,都是成家立业的正路;即使约上几个朋友清谈一番,喝上几杯水酒,这也是恬养性情的风雅之事。而赌徒们却狐朋狗友,彻夜聚赌。他们翻箱倒柜,把钱财置于凶险的境地,大喊着中彩,乞求骰子显灵;看着盘中旋转骰子,圆珠走盘一样可爱;手握纸牌,就像举着团扇般舒服。他们看看旁人,又看看自己,恨不得眼睛能隔物看花。表面上示弱而暗地里用狠,使尽鬼魅的伎俩。虽然在门前招待客人,心里却念念忘想着赌局;家里房子都起火冒烟了,还死死盯着掷骰子的瓦盆。整日里废寝忘食,长时间现在赌博中入了迷。个个舌憋唇焦,看起来像个鬼。
等到输光了老本,只好热眼旁观别人赌。看着赌局,急得大呼小叫,技痒难搔,只恨英雄无用武之地。看看自己的钱袋,早已分文不存,寒了赌坛壮士的心。只好伸长脖子在赌场里徘徊,品尝着两手空空的无奈;最后他垂头丧气满心愁绪,直到深夜才回到家里。希望爱埋怨责骂的妻子早已睡熟,他动静小心唯恐惊动狗叫。苦于久未进食的肚子饥饿难忍,哪敢抱怨残羹剩饭。发展下去,他就会卖掉儿子典当田产,希望捞回本钱。谁曾想这点钱投入赌海犹如须发掷入大火,顷刻就光,终究还是江中捞月一场空。直到遭到了这样的惨重失败之后才开始反思,已经是人见人恶的下流之人。试问赌徒当中谁的赌技最高,人人都会指着那仅仅是输掉裤子之人。更有甚者,输光的赌徒之时,失足为盗;有些实在无法度日、只好仰仗妻子。呜呼,品行沦丧、倾家荡产、身败名裂,那一件不是赌博这一恶习造成的呀!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危害
对于赌博的危害,一些人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赌博只是一种娱乐而已,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赌博的乐趣而不会导致什么问题”。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大量事实表明,群众特别是党政干部赌博,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甚至会使党员、干部丧失共产主义信念,使群众丧失对党的信心,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安全、富强。对赌博案例的研究表明,赌博有以下危害:
第一、坏党风。赌博损害党的威信,贻误党的事业,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容易引发贪污、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等各种腐败和违法犯罪现象。
第二、失民心。赌博败坏党的形象,赌民不思创业,参赌党员、干部不谋发展,失去先进性,群众对会党失去信心,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第三、伤性命。赢钱的人乘兴而往,不分昼夜;输钱的人拼命再来,不顾饥寒;不断消耗,疲惫精神。长此以往,控制不住而呈病态赌博,必定会损害健康,甚至自杀、杀人。有的老人赌博时受到刺激,当场死在赌桌上。
第四、生贪欲。赌博助长不劳而获的习气,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第五、离骨肉。赌博忘记了勤奋工作;忘记了父母妻子互相疼爱,失去了天伦之乐,变成了苦海;只顾自己的豪爽,不顾家人的怨气,至使骨肉分离,妻离子散。
赌博者立碑戒赌
第六、生事变。赌博经常是通宵达旦,盗贼每每乘机偷盗;煤气忘关,常常因此而发生了火灾、毒死人。甚至歹徒乘机而使计,坏蛋窥伺以为奸。有的因赌博反目成仇,使用暴力。有的造成企业破产。有的因缺赌资而参与偷抢等犯罪活动被锒铛入狱。
第七、坏心术。一旦赌博,心中千方百计地在想要赢对方的钱财,虽然是至亲至朋对局赌博,也必定暗下戈矛,如同仇敌,只顾自己赢钱,哪管他人破产。
第八、丧品行。在赌场之中,只是问钱少钱多,易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侥幸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第九、失家教。赌博最易诱发父子赌,哥弟赌,亲戚赌,没有长幼、尊卑的之分,彼此任意嘲笑,随便称呼。
第十、费资财。开始时,气势豪壮,挥金如土,面不改色;到后来输多了因而情急,就把家庭财产甚至集体财产、国家财产做为赌注。
第十一、耗时间。大量浪费时间,有的通宵达旦,以至于严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玩物丧志。
第十二、毁前程。法律禁止赌博,赌博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违法会受处罚,也将毁掉前程。
在涉赌人员中,数量最为庞大的自然是参赌人员。九十年代以来参赌人员在构成与分布上的特点主要包括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广度上,参赌人员的大众化、普及化、全方位化。参赌者已由一些地区的赌博高发人群,如个体户、无业人员向各行各业蔓延,甚至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深度上,出现了一批参赌“大户”,以巨额款项用于赌博,尤其是前往境外赌城豪赌,导致巨额资金外流,这类“深度”参赌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有赌博恶习的个体老板或私营企业主;另一类是贪污巨款的国家公职人员。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赌徒堕落的心理过程
第一步,“凑角儿”。所有赌徒最初对赌博大多表现出凑热闹式的围观,在观望中使自己的好奇心和寻求刺激的欲望得到满足。有的人在观战中随着对赌博规则的熟悉,加上对自己的能力和运气的自信,逐渐滋生出跃跃欲试,亲自体验的冲动,在别人的怂恿和“凑角儿”的召唤下,便半推半就地参与其中,走出了赌徒堕落的第一步。虽然不一定所有走了第一步的人都会成为赌徒,但所有赌徒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要避免成为赌徒,关键在于把握自己不开戒,不要有第一次经历。
第二步,贪财。赌博与钱和利是分不开的,大家都抱着想赢钱、多赢钱的心态参赌。一旦赌赢了,参赌者在贪婪欲望支配下收手的情况不多,多数是恋战,以致越赌劲越大。调查表明,由初赌者为赢家变成赌徒的,是初赌者为输家的5倍以上。因此,黑社会聚赌头目,在吸引新人加入赌局时,有这么一句黑话:“开甜!”意思是让其先赢几次,尝尝甜头瞅准机会拉下水。
第三步,翻本。参赌者如果赌输了,是决不会甘心的,在侥幸取胜心理的支配下,一意孤行地想翻本。翻本有两种结果,一是成功了。多数参赌者此时想“现在运气好,何不乘机大捞一把?”从而由翻本挽回损失变成贪财,想赢和想多赢;二是失败了。随着理智感和自控力再次被削弱,不顾一切地想继续翻本……如此恶性循环,走向深渊,难于自拔。
第四步,悔恨。当赌博给自己、家人带来莫大痛苦、伤害和羞辱时,当面临人们善意的规劝和有力的帮教时,有的参赌者也会表现出真诚的悔恨,责任感和良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而痛下决心戒赌。社会和亲人要充分利用参赌者产生悔恨心理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帮教和监督,促其改过自新。如果一味地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们,他们将在绝望之余放纵自己,破罐破摔,加速堕落的步伐。赌瘾如同毒瘾一样,悔恨一次,如果再赌,则瘾更大,陷得更深。
第五步,疯狂。在赌瘾和贪婪欲望驱使下,参赌者理智丧失殆尽,自控力严重削弱,有的甚至人性全无,不顾一切地在赌场上搏杀,完全到了不能自拔、不可救药的境地。此时,靠单纯的教育、规劝、感化,甚至治安处罚是无法挽救的,对那些构成严重危害、屡教不改的赌徒,必须实施刑罚制裁。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在中国古代,可以说骰子是最为重要的赌博用具了。骰子也曾被用在占卜、酒令或是玩游戏之类的,是古老的赌具之一。最常见的骰子是6面骰,它是一颗正立方体,上面分别有1到6个孔(或数字),其相对两面之数字和必为7。中国的骰子习惯在1点和4点漆上红色。因为骰子的点数可以任意组合,别人是无法预知点数的大小的,所以在一开始,骰子就与赌博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的博弈活动都与骰子有关,需要通过掷骰来进行,还有一些博弈是通过掷骰和行棋、打牌的结合才能定出胜负。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来玩这种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悬于投”。班固在《弈旨》一文中写道:“博悬于投,不专在行。”说的就是说掷骰这种游戏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并不能与之结果,就是一种赌博的行为。这与运用智力赢取对方有很大的区别,它靠的是运气,不是头脑。


樗蒲。是一种产生于汉代末年的博戏品种。在《晋书》的《刘毅传》和《陶侃传》中,都记载了晋人饮酒掷五木,行樗蒲的事迹,可见这种博弈活动在晋代就已经开始盛行了。樗蒲之骰用木制成,每套五枚,所以也叫“五木”;它用于投掷,亦有名“投”。“投”在樗蒲戏中呈银杏状。两头尖锐,中部为正方体,边角带弧形。这种形状既便于人们通过投掷使其滚动,又便于人们在正方休上染色镂彩,色彩较为鲜艳。


牌九。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民间娱乐消遣的用具,也属于牌类的娱乐用品,逐渐发展成赌博的一种形式,它又称骨牌。牌九每副有32张,用骨头、象牙、竹子或是乌木制成,每张牌呈长方形,正面分别刻有以不同方式排列的由2到12的点子。牌九一般是4个人一起玩,而且玩法多种,变化多样。


麻将。麻将起源于中国,原本是皇室和王公贵族的消遣道具,一种娱乐游戏。在中国已经有了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博弈游戏。在长期的历史转变过程中,麻将逐渐从宫廷中流传到民间。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条”、“万”等。在古代,麻将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打法简单,易学,但其中变化又有很多,搭配组合要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之一。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樗蒲是一种至晚产生于汉代末年的博戏品种。在《晋书》的《刘毅传》和《陶侃传》中,均记载了晋人饮酒掷五木,行樗蒲的事迹,可见此戏在晋代已经盛行。樗蒲之骰用木制成,每套五枚,故名“五木”;它用于投掷,故又名“投”。“投”在樗蒲戏中呈银杏状。两头尖锐,中部为正方体,边角带弧形。这种形状既便于人们通过投掷使其滚动,又便于人们在正方休上染色镂彩。根据唐人的《国史补》(卷下)和《五木经》,“投”或“五木”的镂彩方式与计彩方式如下:
每枚投子染为两色:两面白色,两面黑色。其中两枚在某一黑面镂“犊”,另两枚在某一白面镂“雉”。——乃取雉、犊二物勇猛善斗之意。
樗蒲掷骰(投)时,须五木齐掷。验各骰朝上一面的色样计彩。彩分两类:四种贵彩,六种杂彩。“贵采得连掷,得打马,得过关”;杂彩则否。
四种贵彩是:“卢”、“雉”、“犊”、“白”。五木全黑者为“卢”,计为十六筹;两雉三黑者为“雉”,计为十四筹;两犊三白者为“犊”,计为十筹;五木全白者为“白”,计为八筹。
六种杂彩是:“开”、“塞”、“塔”,“秃”、“撅”、“捣”。一雉二犊三白为“开”,计为十二筹;一雉二犊三黑为“塞”,计为十一筹;二雉二白一黑为“塔”,计为五筹;二犊二黑一白为“秃”,计为四筹;三白二黑为“撅”,计为三筹;二白三黑为“捣”,计为二筹。……
此二书又记载了樗蒲着法,大略为:入局之人各执六马,驱马过关,以是否突破二关决胜负。其行马规则是:依骰取彩,依彩打敌方之马,救己方之马,或使己方之马过关。可供二至五人共娱。胜负的关键,便在于掷骰所得的彩数。
唐人的骰盘令,采取了樗蒲戏中的掷五木一术。白居易诗所谓“长驱波卷白,连掷采呼卢”,“酒盏省陪渡卷白,骰盘思共彩呼卢”,说的就是掷五木而行骰盘令的情况。由于各种博戏的用骰之法不同(陆博之骰名为“琼”,每次只掷一骰;联陆之骰名为“骰”,多以二骰或三髅同掷),因此,我们可以判断:《醉乡日月》所说的“聚十只骰子齐掷”,乃指按樗蒲之法投掷五木——聚两套五术齐掷,《醉乡日月》所说的“自出手之人,依采饮焉”,指的则是行酒令之时,席中之人皆按所得之彩数饮酒。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杨增强 2012-03-08 09:03:36
劝人戒赌的奇文
——读《赌符》
《赌符》篇说的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道士帮助输钱的赌徒翻本的故事。这道士将他画的符给赌鬼带在身上,一赌就赢;而当赌鬼忘记了道士的告诫想多赢的时候,那符立马就失效不见了。输钱的人回来一算账,道士画符帮忙正巧将他们输的钱捞回来了。这个道士到好啊,不仅给赌鬼画符,还借了一千钱跟他们做赌本!
值得品味的是蒲松龄在短文后又有感而发、宕开一笔,用骈文形式所写的针砭赌...........
-----------------------------
道士所画的“符”的作用,可以说是蒲松龄幻想的一种超长能力的使用,今天的科技把它变成了现实,就是遥控技术,不过只有不思悔改或者设局陷害人的家伙才吧它用在赌博上罢了。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超常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夏天小心,不要给雷劈着
——读《龙戏珠》
蒲松龄的故事里,大多是写好心有好报。但是遇到好心不得好报的事情,他就没办法解释了。这篇《龙戏珠》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故事里的徐公做齐东县令的时候,官署中有楼房间,他叫人在里头收藏些好吃的东西,可是往往被什么东东偷吃掉,房间里还经常被弄得一片狼藉。这样家人们每每要受到呵斥和责怪,于是他们就有意藏起来观察,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次看见一只大蜘蛛,像粮斗那么大。他们深感害怕,就跑去告诉徐公。徐县长也感到很奇怪,每天都派遣婢女们投放些好吃的给那大蜘蛛。蜘蛛越来越熟习,饿了就出来依偎人要吃的,吃饱了才离开。过了年把,一天徐县长正巧在翻阅卷宗,大蛛忽来伏于凳子上。老徐怀疑它饿了,正想招呼家人拿好吃的来;忽然,“见两蛇夹蛛卧,细裁(才)如箸(筷子),蛛爪蜷腹缩,若不胜惧(像害怕得不得了的样子)。转瞬间,蛇暴长,粗于卵。大骇,欲走(逃走)。巨霆(极响的雷霆)大作,合家震毙。移时,公苏;夫人及婢仆击死者七人。公病月余,寻卒。公为人廉正爱民,柩发之日,民敛钱以送,哭声满野。”
好心好意的徐县长那样心疼偏爱那只蜘蛛,全家人却因为观看两条蛇来和蜘蛛戏耍而被雷霆震死!
蒲松龄说:“往常听人们说龙能戏耍蜘蛛,常常想那不过是里巷人们瞎讲的罢了,现在看来居然真有了呢?还听说雷霆打死人,必然是打的坏人,为什么像徐公这样的好官,遭到了这样惨酷的结果?难道上天也有这样糊涂的吗?!”
其实现实生活中,无来由遭到飞来横祸的简直太多了!笔者家乡的一个小县城,就有小孩在小区由奶奶带了玩,被汽车压倒,司机又倒车再压直到压死的怪事;外地也有个可怜的女孩给压了几遍压得没法治了;药家鑫压倒人不是还下来拿刀捅的吗?南京那个到银行取款的伙计有啥错?不仅钱给贼人抢去了,连命都贴上了;那个很快就要做母亲的取款人,居然就在银行柜台旁边给抹脖子了!我的朋友陈祖忻先生回苏州老家,被人开车撞死,几年都没有找到肇事人;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那些无故惨死的无辜的平民百姓得罪谁了?美国双子座大楼上那些在9.11事件中死难的人,几乎都是冤死的!还有海啸、地震台风死的人更是没法数;再朝远的说,我们文革里死去的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死去的人,解放战中死的人,日本来到中国杀死的人,二战期间死去的人。。。。。。。不能再说了!看了蒲松龄的小文,我就想到了这么多。
所以,雷霆劈死人,经常遇到;科学的方法就是夏天多多注意,不要在危险的地儿逗留。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难解的命题

——读《化男》

《聊斋》里尽是奇怪的事情:外科手术换头的,换心肝的,用药将阴茎增大增粗的,将树叶剪裁为华美衣服的,不借助任何飞行器来去自如千万里眨眼就到,阴阳两界瞬间可达没有任何阻隔的,点石成金的,穿墙取物的,等等等等,真是应有尽有,神奇无比。阿拉伯传说中的神灯、飞毯,古希腊故事的魔杖、神殿,就连我们自家的《西游记》里的腾挪变化之术,恐怕都难以和蒲松龄的想象摹写抗衡。而《化男》篇所写简直就是今天的时髦话题——变性!

变性人金星曾说,他(她)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一个闪电打下来,自己就成了女人。既然是上帝犯的错就由上帝来纠正,多么浪漫的想法——虽然危险系数高了些。当时觉得:她怎么会有那么科幻的想法啊?看了《聊斋》,自然就知道这想法居然来自老蒲。

蒲先生虽不是最早的志神志怪小说家,却也是科幻小说的先驱。在卷八的《化男》篇里,他说天上一颗星殒落,正好击中苏州木渎镇的一个民女的头部,那女子顿时昏死过去,醒来后居然变成了男儿身。蒲先生还详细说明了事件的地点和年份,读起来真实可信。假如是真事,那么将要有多少被上帝弄错性别的人会在人间欢呼雀跃,日日渴望自然界的奇迹降临自身,完成自己的变性啊。

这恐怕是我们听到的最便捷的手术了,不痛不痒,像今天麻醉师和主治医生拿来手术刀略施小计就成功了!

仔细想想,这个奇迹对那位变性成功的女子来说是幸或不幸呢?幸运的是她的一生将有两种活法,而她的家庭会因为重男轻女思想作祟对她刮目相看;不幸的是她未必做好变身男子的准备,她又如何去面对那些曾经爱慕她和她爱慕的人呢?

中国古代宫廷里的太监是变性的,但是大多是命运悲惨的;新马泰那些“人妖”是变性的,他(她)们的灵魂并没有因为赚到了一些金钱而不空虚。但是为什么现在中外要求变性的男女越来越多呢?数百年钱的一个老学究,早就提出了今人也难以解决的问题。

【附】《化男》原文

苏州木渎镇,有民女夜坐庭中,忽星陨中颅,仆地而死。其父母老而无子,止此女,哀呼急救。移时始苏,笑曰:“我今为男子矣!”验之果然。其家不以为妖,而窃喜其得丈夫子也。此丁亥间事。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穷教师求亲,“赔了夫人又折兵”
——读《胡氏》
笔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乡下教书的时候,教师的地位还很低,主要是受到文革的影响,因为文革中教师是被当做“臭老九”来看待的,有那么多教师遭到批斗,学校停课学生大串联,到北京去接受伟大领袖的检阅,到了哪里就参与哪里的“斗批改”。老师呢,无事可干,就被安排去干农活,所谓“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候,当教师的想谈对象,叫做“鸡蛋吹响儿——没门。”所以好多的教师只有在自己的“臭老九”队伍里找另一半儿,因此被人们讥笑为“臭味相投”。我中学的母校里,就有好几对都是一对儿“老九”,可我觉得他们对学社特好,一点也不“臭”。那时候有一个行当是令人羡慕的,就是国营商店的营业员。那是计划经济年代,啥东西都要靠供应,可是物资再紧缺,业内人还是好搞的。所以营业员不仅工资待遇要比老师高,工作也比老师轻松,还有特权为亲友“走后门”弄到紧俏商品,例如煤炭、化肥、自行车、糖酒香烟什么的。有的老师找对象找到营业员那儿,往往就跟蒲松龄这篇故事里的小胡老师一样,遭到了无情的拒绝甚至嘲笑。直到国家拨乱反正打倒四人帮,教育事业恢复正常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那里不仅一般老百姓还以老眼光看待老师,就连一些干部对老师也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我就亲耳听到一位乡长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给老师们打气的时候讲道:“你们都要给我好好干,干好了,我提拔你到商店去当营业员。”有人就在下边嘀咕说商店里能要得了这么多人啊,巧了,那位乡长的听力特好,这话给他听到了,他索性大声喊道:“有老师说,商店就那一两个,能要了这么多营业员吗?其实,要我说啊,你们都是死脑子,不能去当营业员, 我就不能给你们介绍一个营业员对象啊?”说得年轻老师个个摩拳擦掌,要表现好些,要么被乡长调去当营业员,要么能找个营业员对象!
旧话说到这儿,我们来看看蒲松龄老先生的故事《胡氏》里那个小胡老师的求婚经历。
我们先不把小胡当做狐狸看。因为老蒲的笔下,人可狐,狐也可人的。胡秀才毛遂自荐到一个有钱的主儿家搞“一对一”家教,颇为敬业,深得主人敬重。谁知他竟然跟我们现代文学名家中的一些教授喜欢女弟子那样,喜欢上了主人家的千金小姐。小胡身为教师,不敢造次和女学生私奔或试婚裸婚,遂请人做媒,你想那直隶的“巨家”老儿能瞧起他这个穷酸一族吗,理由是“恶(厌恶,嫌弃)非其类”,就是说你我不是一个层次的!那受命前往的“冰人”也不是个饶人的茬子,竟然也敢跟老板动粗的,结果被一顿乱棍打跑,丢掉的毛驴居然是“草虫”!于是主仆关系彻底恶化,竟至兵戎相见。我们的小胡虽然姓胡,可做事有胆有识从不含糊,你欺负我是小臭老九,我就跟你较量较量!反正我的女学生没有出来站在老子一边直接反对,我跟你个老混蛋斗斗也还值得!请看胡(狐)兵的阵势——初始“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戈,或驽,马嘶人沸,声势汹汹”,主人被吓得不敢出来,继而小胡扬言要烧宅院房屋,主人这才吓坏了;谁知出现的却是喜剧性的结果:这群兵原来是乌合之众,打不过人家之后,“遗刀地上,亮如霜雪,近拾之,则高粱叶也”。次日派来的“巨人”原来是稻草人!犹为可笑的是,隔了几天,主人上茅房,“狐兵张弓挟矢(箭)而至,乱射之,集矢于臀”,拔下一看,都是些草梗!更为匪夷所思的是,双方罢兵和谈之间,有钱的主儿竟然提出了愿意和西席结为亲家,娶胡老师的妹妹为儿媳,小胡竟然也就同意了,隔了几年,等妹妹长大成人,还亲自送妹妹来,为妹妹置办的嫁妆也很丰厚。
掩卷而思,我们的小胡老师该是多伤感啊!和有钱人家的女学生恋爱一场,先折了兵,又赔了妹妹,简直就是类似三国“东吴招赘”故事的搞笑版。
本片故事值得细品的还有这样几点;
一是自始至终,小胡老师的女学生没有露面,给读者留下想象揣测的巨大空间,要么就是小胡答应将妹妹嫁入巨家,继续留任,等待时机,也等待女学生长大,早晚得把女弟子搞到手。要么就是女弟子难抗父命,已经嫁入豪门,丈夫是个比她大得多的棺材瓤子,女弟子暗中和小胡老师保持联系,经常到钟点房见面,约定等老家伙一伸腿,就像卓文君新寡巧遇司马相如一样还跟小胡过,那样一来,她爹娘就没得说的了,小胡老师不光得了女弟子带来的大笔遗产,岳丈亲家还像当年卓王孙承认司马相如和女儿的事情后,给女儿极大的一笔陪嫁!于是小胡老师就过上了上等人的日子!不过这样的情节要等今天的80后90后作家来写,一来蒲松龄老先生那时候写东西太不容易,不仅用毛笔写得太慢,而且文房四宝都太贵了;现代的作家用的是电脑,速度那个快啊,是蒲老先生连想都不敢想的。
二是巨家主人实在狡猾。他深谙孙子兵法,知道“和为贵”的重要。他意识到拒绝小胡的求亲把关系闹僵是错误的,也知道小胡不是省油的灯。别看他派来的每人骑的毛驴是“草虫”,丢下的兵器是高粱叶子,腾空而降的巨人是“草包”,射在他腚上的箭是秸秆,但小胡能撒豆成兵,就能呼风唤雨,一旦僵持下去,必然要出现不测。所以当小胡再次带了大堆人马前来搦战的时候,他主动出阵,小胡避匿,他能先做自我检讨后又“握其手,邀入故斋,置酒相款”,对小胡说了一大通大道理后,才提出愿意纡尊降贵,和小胡家联姻,不过不是嫁女,而是娶小胡家的女子为媳。这叫像历史上的“和番”一样,只不过小胡成了被动的一方,要把女人牺牲掉,还是有钱人占了大便宜,不仅得了媳妇,还握手言和,答道安定团结 的目的。
三是结尾告诉人们,做女人不光要有姿容,还要有教养懂礼节有能耐。你看小胡的妹妹,能预知年成好坏,因此生产经营都听她的(“能预知年岁丰凶,故谋生之计,皆取则焉”)。假如是个绣花枕头,你想在那特有钱的人家,那公子哥儿多时纨绔子弟,一旦对女人腻歪了,结果可想而知。可小胡的妹妹却凭着多方面 的优势,不仅在婆家站住了脚,太赢得了一致的信任。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附】《胡氏》原文
直隶有巨家,欲延师,忽一秀才,踵门自荐。主人延入 。词语开爽,遂相知悦。秀才自言胡氏,遂纳贽馆之.胡课业良勤,淹洽非下士等.然时出游,辄昏夜始归;扃闭俨然,不闻款叩而已在室中矣。遂相惊以狐。然察胡意固不恶,优重之,不以怪异废礼。
胡知主人有女,求为姻好,屡示意,主人伪不解。一日,胡假而去.次日,有客来谒,挚黑卫于门。主人逆而入。年五十余,衣履鲜沽,意甚恬雅。既坐,自达,始知为胡氏作冰。主人默然,良久曰:“仆与胡先生,交已莫逆,何必婚姻?且息女已许字矣。烦代谢先生。”客曰:“确知令媛待聘,何拒之深?”再三言之,而主人不可。客有惭色,曰:“胡亦世族,何遽不如先生?”主人直告曰:“实无他意,但恶非其类耳。”客闻之怒;主人亦怒,相侵益亟。客起,抓主人。主人命家人杖逐之,客乃遁。遗其驴,视之,毛黑色,批耳修尾,大物也。牵之不动,驱之则随手而蹶,然草虫耳。主人以其言忿,知必相仇,戒备之。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戈或弩,马嘶人沸,声势汹汹。主人不敢出。狐声言火屋,主人益惧。有健者,率家人噪出,飞石施箭,两相冲击,互有夷伤。狐渐靡,纷纷引去。遗刀地上,亮如霜雪;近拾之,则高粱叶也。众笑曰:“技止此耳。”然恐其复至,益备之。明日,众方聚语,忽一巨人自天而降:高丈余,身横数尺;挥大刀如门,逐人而杀。群操矢石乱击之,颠踣而毙,则刍灵耳.众益易之。狐三日不复来,众亦少懈。主人适登厕,俄见狐兵,张弓挟矢而至,乱射之;集矢于臀。大惧,急喊众奔斗,狐方去。拔矢视之,皆蒿梗。如此月余,去来不常,虽不甚害,而日日戒严,主人患苦之。
一日,胡生率众至。主人身出,胡望见,避于众中。主人呼之,不得已,乃出。主人曰:“仆自谓无失礼于先生,何故兴戎?”群狐欲射,胡止之。主人近握其手,邀入故斋,置酒相款。从容曰:“先生达人,当相见谅。以我情好,宁不乐附婚姻?但先生车马、宫室,多不与人同,弱女相从,即先生当知其不可。且谚云:‘瓜果之生摘者,不适于口。’先生何取焉?”胡大惭。主人曰:“无伤,旧好故在。如不以尘浊见弃,在门墙之幼子,年十五矣,愿得坦腹床下。不知有相若者否?”胡喜曰:“仆有弱妹,少公子一岁,颇不陋劣。以奉箕帚,如何?”主人、起拜,胡答拜。于是酬醉甚欢,前俱忘。命罗酒浆,遍犒从者,上下欢慰。乃详问居里,将以奠雁.胡辞之。日暮继烛,醺醉乃去。由是遂安。
年馀,胡不至。或疑其约妄,而主人坚待之。又半年,胡忽至。既道温凉已,乃曰:“妹子长成矣。请卜良辰,遣事翁姑。”主人喜,即同定期而去。至夜,果有舆马送新妇至。奁妆丰盛,设室中几满。新妇见姑嫜,温丽异常。主人大喜。胡生与一弟来送女,谈吐俱风雅,又善饮。天明乃去。新妇且能预知年岁丰凶,故谋生之计,皆取则焉。胡生兄弟以及胡媪,时来望女,人人皆见之。
译文:
直隶有个大户人家,想聘请一位老师。这天一个秀才忽然登门拜访毛遂自荐,主人请他进来,言谈间觉得秀才开朗豪爽,因此很喜欢他。秀才自我介绍姓胡,接着付了师资让秀才开馆授课。胡秀才教书很勤奋,知识渊博不像一般的秀才。只是他只要出游,总是深夜才回来,大门关得好好的,也没听见敲门声,而胡秀才已经在自己的房间里了。于是家人大惊,认为胡秀才是个狐狸。但是主人看胡秀才没有恶意,仍然对他优礼相待,并没有因为他行为怪异就对他不敬。
胡秀才知道主人有个女儿,就想求来成婚,多次向主人暗示,主人只是假装不理解。有一天胡秀才请假离开了。第二天,就客人拜访,将随行的黑驴系在门口。主人急忙出来迎接客人。客人大约五十多岁,衣着光鲜整洁,神态恬淡,很有修养。待坐定后,客人说明了来意,才知道是为胡秀才做媒的。主人默然,过了很久才说:“我与胡先生已经是莫逆之交,何必要结为婚姻呢?况且小女已经许配了人家,麻烦你代我向先生致谢。”客人说:“我了解你的女儿待聘闺中,为什么这样拒绝我呢?”客人又再三请求,主人始终没有答应,客人有点恼羞成怒,说道:“胡秀才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哪里比不上先生呢?”主人直言相告:“确实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喜欢觉得胡秀才不是同类罢了。” 客人听了很气愤,主人也很气愤,恶语相向,接着客人起身抓主人,主人就命令家人用棍棒将他打出去,客人抛下自己的驴逃跑了。家人看那头驴,毛是黑色的,大耳朵长尾巴,块头很大。牵它也牵不动,赶它时它随手就倒,原来是一只喓喓叫着的草虫。
因为刚才客人言语激愤,主人知道他们一定会来报仇,很是戒备。第二天,果然有大批狐兵来到,有的骑马、有的步行,有的拿着刀枪,有的拿着弓箭,人喊马叫,声势浩大,主人不敢出来。狐狸扬言要烧房子,主人更害怕了。有勇猛的家丁率领众人大喊着冲出来,投石射箭,两军相互冲击。狐兵渐渐抵挡不住,纷纷逃走。地上他们丢弃的兵器亮如霜雪,拾起来一看,原来是高粱叶子。大家笑着说:“狐兵的本事也就这么大。”因为担心狐兵再来,主人就更加戒备了。次日众人正在一起说话,忽然一个巨人从天而降,有一丈多高,几尺宽,挥舞着大刀来到大门口,追着杀人。大家捡起石块朝巨人砸去,巨人倒下死了,原来是个草人。大家更觉得狐兵容易对付了。此后狐兵一连三天没有再来,众人稍有懈怠。主人正在上厕所时,突然看见狐兵张弓搭箭就来了,乱箭齐发,都射到了主人屁股上,主人非常害怕,急忙呼喊众人过来相斗,狐兵才退去。拔箭一看,都是蒿子杆儿做的。这样闹了一个多月,来去无常,虽然没有大的损失,可每天严加戒备,主人很是苦恼。
一天,胡秀才领着一些人又来,主人亲自出来交涉,胡秀才看到后就躲在众人中。主人叫他,他不得已只好走过来。主人说:“我自以为没对先生失礼,为何兴兵来犯呢?”狐兵正要射箭,被胡秀才制止了。主人走近握着胡秀才的手,请他进屋,摆酒款待他,不慌不忙地说:“胡先生是个懂道理的人,应当体谅我呀,就凭我们的交情,哪能不想结为姻亲呢,只是胡先生所用的车马、房屋,几乎都和我们不一样,我女儿嫁给你,就是胡先生也会觉得不合适。并且有一句谚语说:‘摘来的生瓜,不合口味。’胡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胡秀才很惭愧。主人又说:“没关系,我们老交情还在。如果你不嫌弃我们是尘世间的凡人,我的小儿就是你的学生,今年十五岁了,愿意和你家结为姻亲,不知你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呢?”胡秀才听了大喜说:“我有个小妹妹,比你家公子小一岁,长得并不难看,许配你家公子怎么样?”主人起身拜谢,胡秀才也起身还礼。于是推杯换盏喝得高兴,尽忘前嫌,主人命家人搬出美酒,犒赏胡秀才的随从,上上下下都很欣慰。详细询问了胡秀才的住所,并准备迎亲聘礼,被胡秀才推辞了。天晚之后点上灯烛,继续喝得大醉才离去。从此家里就安定了。
过了一年多胡秀才一直没有来,有人怀疑他忘了婚约,主人却坚持等胡秀才来。又过了半年胡秀才忽然来了,一番嘘寒问暖之后,胡秀才说:“小妹长大成人了。请选定良辰节日,我送小妹过来侍奉公婆。”主人大喜,立时商定婚期。到了那天夜里,果然有车马把新媳妇送来,嫁妆丰厚,几乎要把房间摆满了。新媳妇拜见公婆,既温柔又漂亮。主人非常高兴。胡秀才与一个弟弟来送嫁,它们谈吐都很优雅,酒量又好,直到天亮才离去。新媳妇还能预知年成好坏,因此生产经营都听她的。胡秀才兄弟及胡妈时常来看望女儿,很多人都见到过。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黄河入海 2012-03-07 08:23:56
增强兄这个系列写昨很棒。
顶一下!
-----------------------------
兄弟的文章才是大气。以后多向您学习。
----------------......
-----------------------------
谢谢兄弟。您写的关于海州的文章,看了很受启发。我就在离海州不远的地儿。再来,请你喝酒。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忧心忡忡谈官场称谓
——读《夏雪》
眼下,下属们总爱称呼自己的一把手为"老板",那些跨系统的领导(比如市长)就被称为"大老板"。 对于官员,以前有一个比较亲切的称呼--“公仆”,比“父母官”要亲让人好接受。事实上,那些被纪检部门查出法办的曾经骄横跋扈、作威作福的官员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公仆(因为在他们出行的时候、开会的时候、与民同乐的时候,这个仆人比他主子可“横”多了)可他们对 “老板”这个称谓就渐渐地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这就是“老板”这个称谓还流行起来的原因所在。
但是企业里的那些真正应该称作老板的,却不喜欢这个称呼,他们现在正流行--“老大”。一般一个企业只有一个老大。后来,有些机关、部门里的一把手也经常被自己的下属称为“老大”,大家在一起兄弟姐妹,俨然是江湖中人。
有网友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我们的政府都变成了企业,我们的企业都变成了黑社会,我们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不敢想象,幸好这只是一种称呼,不是真的,否则这个世界离毁灭就不远了。但是这个称呼下面流淌的兴趣趋向和潜在的欲望,是多么的可悲和可
怕!
《聊斋》有篇题为《夏雪》的短文,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乾隆年间,有一年七月初六,苏州下了大雪。百姓既惊且恐,一齐到大王庙去祈祷。那庙里的所谓“大王”忽然附在一人身上说话了:“现如今叫谁老爷,前面都加了‘大’字;难道因为我这个神小,消受不得一个‘大’字吗?”众人惊得赶忙齐声大喊:“大老爷!”雪立刻住了。
记述了这则故事后,蒲松龄深有感触地说:“由此看来,神也喜欢有人奉承。怪不得能阿谀奉承的人得到的好处多呢。 ”顿了一下,他意犹未尽,索性以“异史氏曰”的形式忧心忡忡地说:“世风日变,下级一天比一天更会拍马屁,上级一天比一天更骄横。比如康熙四十多年中,称谓上跟过去大一样之处,特别可笑。举人称为爷,从康熙二十年开始;进土称为老爷,从康熙三十年开始;司、院称为大老爷,从康熙二十五年开始。过去县令拜见巡抚时,亦不过称其为老大人罢了;现今这种称呼早就废除了。即使是读书人,也随大流做起那诌媚之事,丝毫不敢有不同的言论啊。比如缙绅的妻子称呼太太,也才只有几年罢了。过去只有缙绅的母亲,才可如此称呼;做妻子的让人这样称呼的,只有淫史中的乔林是这样,其他的还没有见过。唐朝时,皇上想加封张说大学士,张说辞谢说:‘学士从来没有用大来命名的,臣下不敢当此称谓。’现今称大,是谁先称大的呢?开始是因为卑鄙小人的谄媚,以此讨那些权贵倨傲之流的欢心,而那些被谄媚的人居之不疑,因此效仿之风大行,遍天下都是如此。我私下认为数年以后,称爷的一定会进而称老爷,称老爷的一定进而称大老爷,但不知大之上又会造出什么尊称来呢?真正是匪夷所思!”
老先生接着又补记了一件事: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连降大雪达到一尺多厚,庄稼都被冻死,可惜的是他们不懂得谄媚大王的伎俩啊。真是可悲!
在老先生笔下,神仙都沾染了喜听奉承之言的习气,可见所谓康乾盛世之时,阿谀之风是何等的盛行。他写的是神,读者却能看出,就是老头读当时不满,借聊斋故事发的牢骚。

【附】《夏雪》原文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百姓皇骇,共祷诸大王之庙。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由此观之,神亦喜谄,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异史氏曰:“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诌,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余年中,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进士称老爷,三十年始;司、院称大老爷,二十五年始。昔者大令谒中丞,亦不过老大人而止;今则此称久废矣。即有君子,亦素谄媚行乎谄媚,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妻呼太太,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以妻而得此称者,惟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说辞曰:‘学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称老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余,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
楼主:杨增强  时间:2021-03-05 21:24:41

忧心忡忡谈官场称谓
——读《夏雪》
眼下,下属们总爱称呼自己的一把手为“老板”,而那些跨系统的领导(比如市长)则被称为"大老板"。 对于官员,有一个比较亲切的称呼--“公仆”,比“父母官”要让人好接受。事实上,那些被纪检部门查出法办的曾经骄横跋扈、作威作福的官员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公仆(因为在他们出行的时候、开会的时候、与民同乐的时候,这个仆人比他主子可“横”多了),可他们对 “老板”这个称谓就渐渐地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这就是“老板”这个称谓流行起来的原因所在。
但是企业里的那些真正应该称作老板的,却不喜欢这个称呼,他们喜欢被称为“老大”。一般一个企业只有一个老大。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些机关、部门里的一把手也被自己的下属称为“老大”了,大家在一起兄弟姐妹,俨然是江湖中人。
有网友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我们的政府都变成了企业,我们的企业都变成了黑社会,我们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不敢想象。幸好这只是一种称呼,不是真的,否则这个世界离毁灭就不远了。但是这个称呼下面流淌的兴趣趋向和潜在的欲望,是多么的可悲和可
怕!
三百多年前的《聊斋》中有篇题为《夏雪》的短文,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蒲松龄老先生讲,乾隆年间,有一年七月初六,苏州下了大雪。百姓既惊且恐,就一齐到“大王庙”去祈祷。那庙里的所谓“大王”忽然附在一个人身上说话了:“现如今叫谁老爷,前面都加了‘大’字;难道因为我这个神小,消受不得一个‘大’字吗?”众人惊得赶忙齐声大喊:“大老爷!”雪立刻住了。
记述了这则故事后,蒲松龄深有感触地说:“由此看来,神也喜欢有人奉承。怪不得能阿谀奉承的人得到的好处多呢。 ”顿了一下,他意犹未尽,索性以“异史氏曰”的形式忧心忡忡地说:“世风日变,下级一天比一天更会拍马屁,上级一天比一天更骄横。比如康熙四十多年中,称谓上跟过去大一样之处,特别可笑。举人称为爷,从康熙二十年开始;进土称为老爷,从康熙三十年开始;司、院称为大老爷,从康熙二十五年开始。过去县令拜见巡抚时,亦不过称其为老大人罢了;现今这种称呼早就废除了。即使是读书人,也随大流做起那诌媚之事,丝毫不敢有不同的言论啊。比如缙绅的妻子称呼太太,也才只有几年罢了。过去只有缙绅的母亲,才可如此称呼;做妻子的让人这样称呼的,只有淫史中的乔林是这样,其他的还没有见过。唐朝时,皇上想加封张说大学士,张说辞谢说:‘学士从来没有用大来命名的,臣下不敢当此称谓。’现今称大,是谁先称大的呢?开始是因为卑鄙小人的谄媚,以此讨那些权贵倨傲之流的欢心,而那些被谄媚的人居之不疑,因此效仿之风大行,遍天下都是如此。我私下认为数年以后,称爷的一定会进而称老爷,称老爷的一定进而称大老爷,但不知大之上又会造出什么尊称来呢?真正是匪夷所思!”

在老先生笔下,神仙都沾染了喜听奉承之言的习气,可见所谓康乾盛世之时,阿谀之风是何等的盛行。他写的是神,读者却能看出,就是老头对当时不满,借聊斋故事发的牢骚。可我们却从蒲老先生的文字里读到今天的弊端。

【附】《夏雪》原文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百姓皇骇,共祷诸大王之庙。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由此观之,神亦喜谄,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异史氏曰:“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诌,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余年中,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进士称老爷,三十年始;司、院称大老爷,二十五年始。昔者大令谒中丞,亦不过老大人而止;今则此称久废矣。即有君子,亦素谄媚行乎谄媚,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妻呼太太,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以妻而得此称者,惟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说辞曰:‘学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称老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余,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

楼主:杨增强

字数:18887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2-01-17 04:15:00

更新时间:2021-03-05 21:24:41

评论数:20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