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95节
司马炎登基后,因为是开国皇帝,就按照惯例在太庙“探策”,就是抽签,每根签上有不同的数字,抽着那一根就是天命给予几代皇帝。
《世说新语》记载:“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 ”
司马炎竟然“探策得一”,也就是仅仅一代帝王。
西晋当然还有几个皇帝,但统统是傀儡,严格意义的皇帝确实只有司马炎一个。
司马炎那样的奢侈淫欲,为什么还有那样的威信?武则天也非常的奢侈淫欲,但历史评价也很高。原因是他们能够给民众一个自我劳动的机会:“天下的苍生,你们不要反对我在女人身上的旖旎风光,我也不剥夺你们早起晚睡辛苦劳动的权力。”
民众就满意。
我这个人比较讨厌领导人当劳动模范,而喜欢简政放权,在瞎折腾和不作为的选择中,我喜欢领导不作为。因为民众有管理自己的能力。
西汉初年,有一个“萧规曹随”的佳话。曹参的墨守成规就有利于社会发展。
官员长期在一个地方,就容易懈怠,但新官上任也容易因为不了解情况而瞎折腾。
1978年后,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尽量让民众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生产。
卫瓘参加工作后,“时权臣专政”,就是曹爽当家,政治形势非常险恶,卫瓘“优游其间,无所亲疏,甚为傅嘏所重”。
高平陵之变后,卫瓘累迁散骑常侍、拜侍中,转廷尉卿。卫瓘“明法理,每至听讼,小大以情”,是一个明白人。
263年,邓艾、钟会伐蜀,卫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给兵千人。”
这一年,卫瓘以廷尉卿的身份“持节”行镇西军司,而且拥有千人的独立军队指挥权。
镇西军司是一个什么职务?
军司即军师。
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于许昌,征荀攸为尚书,交流之后,非常高兴,“与语大悦”,就对荀彧(荀攸的叔父)、钟繇(荀攸的好朋友)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然后,“以为军师。”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于208年12月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资治通鉴?献帝建安十三年》胡三省注:“中郎将则有兵柄。”此外又有掌监察军务者。晋避司马师讳,改“军师”为“军司”。魏晋官品中有“诸军司”,第五品。《通典》卷二十九:“凡诸军皆置之,以为常员,所以节量诸宜,亦监军之职也。”
我们读《三国志》发现很多军师的职务,魏晋之后,因为避讳司马师的“师”就基本消失了,之所以留存到今天,是因为演义小说的影响。
卫瓘本来是廷尉,现在持节监军,就拥有对邓艾、钟会的监督权。
司马昭通过卫瓘警戒邓艾不要擅自专权行事,暗含两个目的:第一,告知卫瓘自己已经对邓艾非常的不满,要求卫瓘监督邓艾;第二,通过卫瓘告知邓艾,就带有非常严重的警告意味,因为司马昭已经将自己对邓艾的不满告知了监察机构,已经超越了领导层意见矛盾的范畴,已经明确告知邓艾已经到了违法犯罪的程度,要求邓艾悬崖勒马。
对于邓艾的人生悲剧,很多人是比较同情的,但大多没有考虑到邓艾的确是自己找死。
司马昭为了挽救邓艾也是进行了努力的。
接到司马昭的指示后,邓艾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给司马昭一个较长的报告:“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邓艾的汇报分四个部分:一个是自己已经灭了蜀汉;二个国家形势要求自己临机决断;三个是必须着手灭吴的战略准备;第四个就是以古代的惯例要求给予自己独断专行的权力。
这样以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邓艾就和司马昭的矛盾不可调和。
“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钟会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胡烈对司马昭非常的忠诚,至于师纂本是司马昭的主簿而且刚刚被邓艾任命为益州刺史。胡烈、师纂也向司马昭反映邓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就说明邓艾的骄横越权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曹魏野战军的思想混乱,很多将领都对邓艾高度不满。
除掉邓艾提上了议事日程。
5、钟会和姜维的阴谋。
为了牵制邓艾,司马昭重赏了钟会。他给钟会一个文件:“会所向摧弊,前无强敌,缄制众城,罔罗迸逸。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凡所降诛,动以万计,全胜独克,有征无战。拓平西夏,方隅清晏。其以会为司徒,进封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二人亭侯,邑各千户。”
钟会的封邑是万户,比邓艾的两万户差一大截,这个说明邓艾的功劳确实比钟会突出,但钟会被封为司徒,也到了政治局常委的级别,和邓艾等列。
司马昭的意图是用钟会牵制邓艾,但钟会比邓艾更加的不可靠。
在这之前,统治阶级的有志之士已经预见到钟会是一个有野心的家伙。
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曾经多次对司马昭说:“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钟会在娘胎里就经历着阴谋。
钟会的母亲张氏是钟繇晚年的重要小老婆,“修身正行,非礼不动,为上下所称述”。
但钟繇还有一个贵妾孙氏,虽然是小妾,但代行正妻的权力,“摄嫡专家”, “摄嫡”就是代行正妻的权力,“专家”就是全权管理家务(和今天的“专家”大不相同),孙氏对于张氏非常忌惮,“心害其贤,数谗毁无所不至”。
张氏大智若愚,不但躲过了冷枪暗箭,而且和钟繇经常性生活,也有了性生活的结晶,“妊娠”。孙氏“愈更嫉妒,乃置药食中”。妒忌是何等可怕。张氏“中食”,感觉不对劲,“觉而吐之”,但毕竟已经吃了一些,所以“瞑眩者数日”。
别人就劝张氏向钟繇汇报,张氏的答复是:“嫡庶相害,破家危国,古今以为鉴诫。假如公信我,众谁能明其事?彼以心度我,谓我必言,固将先我;事由彼发,顾不快耶!”
张氏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城府极深,她已经算定孙氏一定会恶语中伤自己,她也算定孙氏认为自己一定会向钟繇汇报,所以坚决不肯落入孙氏的圈套,她不汇报,后发制人。
张氏“遂称疾不见”。
孙氏忍耐不住,就在钟繇那里瞎编:“妾欲其得男,故饮以得男之药,反谓毒之!”
坏了!
张氏压根就没有向钟繇说孙氏下毒,孙氏就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钟繇虽然老了,但不糊涂:“得男药佳事,闇於食中与人,非人情也。”
你想让她生男孩,是一件好事情,为什么偷偷摸摸?这个不合乎逻辑。
钟繇通过内查外调,很快真相大白,“遂讯侍者具服,孙氏由是得罪出”。
钟繇非常奇怪:张氏为什么不向自己汇报被人暗害呢?
张氏如实说出自己的算计。
钟繇“大惊”,这个小娘们算计的大家团团转,应该是自己的好内助。
钟繇赶走孙氏后,“更纳正嫡贾氏”,娶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婆。那个时候钟繇已经年且七十,老牛吃了嫩草。
我们不能仅仅从统治阶级腐朽的角度考虑问题。三国是乱世,战争让大批的男人死掉,女人死亡率比男人要低的多,貂蝉、大乔、小乔、甄氏、孙尚香、吴苋、赵范的嫂子樊氏、张济的老婆邹氏,这几个走进《三国演义》的美女,都是年纪轻轻的寡妇,对于她们来讲,有老牛来啃她们的嫩草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225年,钟会出生,张氏地位陡升,钟繇竟然为了她赶走了正妻贾氏,张氏转正当了夫人。
张氏实际很可怕,她鼓捣走两个竞争对手,不过她能够生儿子,是老天爷给的机会。
曹丕的妈妈卞太后很反对这个事情,为了小老婆转正赶走正妻是违犯当时社会规范的。
曹丕就命令钟繇纠正这个家庭纠纷。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96节
皇帝竟然介入自己的床第风光,钟繇“恚愤”,但还不能反抗,“将引鸩”,干脆死了算了,“弗获”,估计张氏不让他死,就是当小老婆也比寡妇好,但她 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就让钟繇“餐椒致噤”。曹丕一看自己弄得一个大臣嗓子干哑不能说话了,这个闲心操的无聊,人家想床底娱乐,关自什么闲事?“乃止”。
对于孩子,张氏“性矜严,明於教训”,钟会在“童稚”时代就“勤见规诲”,“年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文异训”。
雨花石在十六岁那一年上高中已经是我家乡非常聪明的孩子,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也不能完整理解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人家钟会那么小就读了那么多的书,可见是非常的优秀。
即使是死记硬背,也非常值得羡慕。
在张氏的教育下,钟会“雅好书籍,涉历《书》,特好《易》、《老子》”,是一个喜欢哲学思辨的人。张氏经常让钟会反覆“读易孔子说‘鸣鹤在阴’、‘劳谦君子’、‘籍用白茅’、‘不出户庭’之义”。张氏教育钟会说:“易三百余爻,仲尼特说此者,以谦恭慎密,枢机之发,行己至要,荣身所由故也,顺斯术已往,足为君子矣。”
太可怕了,张氏那里来的这样高深的学问?
东汉末年,即使没有黄巾起义、军阀混战,也不可能普及教育,而且在太平盛世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读懂《易经》这样艰涩的文字。孔子也是到了五十岁才开始正儿八经玩《易经》,张氏一个年级轻轻的美女竟然能够有这样高深的见识,即使曾经有过特别的机遇,也需要特别的领悟能力。
这样一个女子,竟然沦落到给一个老头子当小老婆的境地,可见兵荒马乱带给人世间是多么可怕的伤害。
那个时代,痛苦的不仅仅是一个蔡文姬。
钟会在小时候就在上层很有声誉。五岁那一年,钟繇就让他去见蒋济。
当时蒋济担任中护军,负责军事干部任命,他写了一些人才鉴别的文章,说:“观其眸子,足以知人”。
也是一个牛人。
蒋济对钟会“甚异之”,评价是:“非常人也。”
钟会“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
“正始中”,大约是244年,曹爽当政,20岁的钟会担任秘书郎,走进了杀人的政治舞台。
到了247年,迁尚书中书侍郎,已经接近了权力中心。他的母亲拉着他的手教育:“汝弱冠见叙,人情不能不自足,则损在其中矣,勉思其戒!”
“是时大将军曹爽专朝政,日纵酒沉醉”。钟会的同父异母哥哥钟毓担任侍中,经常参加宴会,“宴还,言其事”。
张氏就评价:“乐则乐矣,然难久也。居上不骄,制节谨度,然后乃无危溢之患。今奢僭若此,非长守富贵之道。”
曹爽想不倒霉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志之士都已经看不起他。
有人可能说:张居正也非常的享受。
是的,就贪腐来讲,张居正和严嵩并没有质的区别,仅仅是量的差异。但是,张居正干工作,而严嵩只知道巴结领导,为了个人利益,严嵩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所以张居正是一个有缺点的政治家而严嵩仅仅是一个贪腐犯。
有些贪腐犯被打倒,是很令人可喜的,因为还民众一个公正,但有些贪腐分子被打倒是很可惜的,因为他的工作无人能够接替,比如张居正。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钟会当时是中书郎,从行曹芳于高平陵。
事变刚刚发生的时候,那些跟随皇帝去高平陵的官员的家人就担心的不得了,“众人恐惧”,唯独张氏不害怕,“夫人自若”。
中书令刘放、侍郎卫瓘、夏侯和的家人都非常的奇怪:“夫人一子在危难之中,何能无忧?”
张氏回答:“大将军奢僭无度,吾常疑其不安。太傅义不危国,必为大将军举耳。吾兒在帝侧何忧?闻且出兵无他重器,其势必不久战。”
张氏认为曹爽是一个混蛋,司马懿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混乱,该出手时就出手,既然为了国家,就不会伤害皇帝,所以也不会伤害皇帝身边的官员。张氏竟然能够通过曹爽和司马懿的军队没有携带重武器判定事变很快就能平息!
这老娘们如果活到现在,当一个国际时政评论家,对于中国是何等的幸事!
我多次说过,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但对于顶尖人才的培养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他太需要个人的天分领悟。
钟家和司马家有较深的交情,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的密谋只有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二人知道,司马懿的其他儿子都不知道,连司马昭也不知道。司马昭是在发动事变的前一天晚上才被告知这个阴谋,吓得转辗反侧,一夜不能入眠,估计也没有心情向王元姬纳税交公粮。司马懿已经七十岁的老头,就是有点业余爱好也不可能看上钟繇的小老婆,他就是看上钟繇的寡妻,也不可能将这种掉脑袋的事情告诉一个女人,因为司马懿是一个极多疑而谨慎的人。但是,张氏竟然能够提前预测司马懿会出手干掉曹爽,“这个女人不简单”,她比阿庆嫂厉害的太多了。是谁教导了她?她的青少年时代到底有什么经历?这些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清风冷月里而无法搜寻了。
钟会在司马师时代被重用。
司马师命令中书令虞松“作表”,给皇帝一个汇报,“再呈辄不可意”,就命令虞松修改。费了很多时间,虞松“思竭不能改,心苦之,形於颜色”。钟会“察其有忧”,“为定五字”。司马师看了这个修改了五个字的报告,水平太高了,就知道有人当枪手:“不当尔邪,谁所定也?”了解情况后立即表态,钟会“如此,可大用,可令来。”
司马师和钟会交流后,“独拊手叹息”说:“此真王佐材也!”
钟会“历机密十余年,颇豫政谋”,知道了太多的机密。
张氏教育钟会:“昔范氏少子为赵简子设伐邾之计,事从民悦,可谓功矣。然其母以为乘伪作诈,末业鄙事,必不能久。其识本深远,非近人所言,吾常乐其为人。汝居心正,吾知免矣。但当脩所志以辅益时化,不忝先人耳。常言人谁能皆体自然,但力行不倦,抑亦其次。虽接鄙贱,必以言信。取与之间,分画分明。”
张氏的意思是说,钟会参与了过多的害人的秘密,肯定不能积阴德。张氏认为,一个人的福禄应该取决于德行而不是功勋。
张氏对于钟会的教育非常的正面。钟会“自幼少,衣不过青绀,亲营家事,自知恭俭。然见得思义,临财必让”,而且连国家正式发放的奖金也不要,“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悉送供公家之用,一无所取”。
257年,59岁的张氏去世。
张氏的去世是钟会命运的重大转折,没有家长监督的他,邪恶的野心就潜滋暗长了。
平定诸葛诞后,钟会“迁司隶校尉。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
一句话,官不是很大,但说话很管用。
在这个时期,钟会干了一个极可恨的事情:他鼓捣死了嵇康。
嵇康字叔夜,谯国桎县人,属于曹魏皇族的老乡。
“早孤”,小时候没有父亲,“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庄》《老》”。
嵇康有特殊的天份,极有风度和学问。
嵇康“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这个身份决定了他对司马家族取代曹魏的抵触。
嵇康“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能够和他精神交流的,“神交”,只有阮籍和山涛,马马虎虎当听众的有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四人。这七个人经常“竹林之游”,就被称为“竹林七贤”。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老林寺李天真 1872楼 2014-02-10 13:00:34
要是三国演义也有这样的大量当时大家庭生活的情节,那该是多精彩啊。
-----------------------------
@爱找毛病 1873楼 2014-02-10 18:58:53
去你妈的狗屁,大量抄袭原文这是什么东西?
-----------------------------
多谢关注。
第一,这个属于大量“引入”原文而不是“抄袭”。《三国演义》也有从史料中大量的直接引入。
第二,引入的必要性。
能够关注《姜维》这个比较冷僻的帖子的朋友,大多有一些文言功底。坦白的说:在某些时候,文言因其简洁而比白话文优美的多。比如,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比如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比如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毕其功于一役”,如果用白话文,那就烦长而不便于记忆。五四以来,文化勃兴是客观的事实,但经典成语的产生却很少,就是因为白话文的不简洁。
所以,在一个大体能够欣赏文言文的圈子里引用文言,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个问题。雨花石不是什么很有学问的人,理解古籍可能出误差,引入古籍也可以和朋友们交流,反馈。
当然,有些朋友文言可能稍微弱一点,所以我才有一个发挥性的解读,否则大家直接看《三国志》好了,用不着我扯淡。
多谢关注。我也非常感谢你的这个建议,因为毕竟属于反馈性建议。可惜的是这个帖子已经写完,而且仅仅一点小尾巴了,很难修改。在以后帖子里尽量避免。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wslyb0859 1878楼 2014-02-11 10:10:46
雨老师,跟随至此对魏延、姜维文中的旁征博引很是钦佩,能否告诉除《三国演义》、《三国志》外雨老师主要还参看了哪些古籍?

-----------------------------
多谢关注。我读的书并不多,只是不太喜欢社交,把极多的时间用来思考而已。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97节
山涛和阮籍、嵇康“契若金兰”,他的妻子感觉他们“异于常交”,非常奇怪。
山涛说:“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
山涛的妻子说:春秋时期负羁的妻子曾经亲自观看晋文公的谋臣狐偃、赵衰等人,我现在也要求学习前人好榜样。
于是,等来机会后,韩氏就“具酒肉”劝山涛留二人住宿。韩氏“夜穿墉以视之”,向匡衡凿壁偷光一样偷窥三个男人的隐私,“达旦忘反”。
第二天,山涛就问妻子对自己两个朋友的评价:“二人何如?”
韩氏回答说:“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
你的才华、能力比人家差一大截,但见识、风度可以相当。
这个评价非常准确,山涛凭借“识度”参与社会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
但,这个评价也有些伤人的尊严,山涛没有办法,只好自我调侃:“伊辈亦常以我度为胜。”
山涛升官,就向朝廷推荐嵇康接替自己的职务。嵇康性格比较高傲,就写了一封公开信宣布和山涛绝交,满天下都知道嵇康是一个“不可羁屈”的家伙。
嵇康“性绝巧而好锻”,特别喜欢打铁,家里有一棵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周围灌满水,“每夏月,居其下以锻”。
雨花石有点性早熟,在十岁那年因为合校遇到一个姓柳的女同学,一下就点燃了朦胧的爱慕。所以,我对柳树情有独钟,对于嵇康这个柳树之下打铁非常向往。
嵇康非常贫穷,“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下。以自赡给”。
就在那个时候,钟会长大了,他和嵇康一样喜欢《老子》和《庄子》,“精练有才辩”,就去拜访嵇康。
嵇康非常不礼貌,嵇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雨花石活了四十多年,一共就没过上奢华生活,但凭良心说:富贵不是过错。
我们不能为了富贵而丢弃了本性,但也不能仇富,对富贵也要抱有一分为二的认识。
我们不能不承认钟繇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而且也是一个为社会有极大贡献的人,他的富贵是时代的产物:不丢人。
钟会实际非常的低调,也非常有才能,对中原政权的稳定也有极大的贡献。
嵇康对于钟会的冷淡估计与仇富心态有关,但核心原因还是政治问题:钟会依附司马昭而嵇康是曹魏的拥护者。
嵇康的人格也并没有流传的那样伟大。
钟会被冷淡的很无聊,只好悻悻然离开。
嵇康偏偏挑衅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应声而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就记了仇,要找机会出气。
东平人吕安非常佩服嵇康,“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嵇康“友而善之”。
有一次,嵇康出了远门,他的哥哥嵇喜就非常热情的招待。吕安看不起嵇喜,“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嵇喜非常高兴,认为是把自己比喻成凤凰,实际吕安骂他“凡鸟也”。
这个嵇喜也确实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没法和这些偏激的家伙交流。
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虽然非常哀痛母亲,但裴楷前来吊丧,阮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非常的不礼貌。
别人批评阮籍,裴楷就解释说:“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
他不是一个讲究俗气的人,我也不是一个能够高雅的人,我理解他,“时人叹为两得”。
阮籍“又能为青白眼”,嵇喜来吊丧,阮籍“作白眼”翻愣人。嵇康“乃赍酒挟琴造焉”,阮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由于司马昭的特别保护才得以活命。
嵇喜无缘无故的被阮籍和吕安讽刺,也是倒霉的很。
吕安的妻子徐氏貌美,他的哥哥吕巽奸污了她。事发后,吕巽先下手为强告吕安不孝,吕安被流放边郡。吕安引嵇康为证辩诬,嵇康就给嵇康写了一个证词。
这个事情本来无所谓,但钟会担任司隶校尉,可以调查全国的案件。钟会已经记了嵇康的仇,正等机会罗致罪名呢,这下就可以落井下石了。他对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钟会其实并没有错,嵇康确实支持曹魏而反对司马昭,但嵇康这种心高气傲的人,玩不来阴谋诡计,所以绝对不会给司马昭带来实际威胁。
但是,262年,司马昭是绝对不允许别人反对自己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将嵇康、吕安收捕下狱,然后杀了。
在封建时代,不孝是极大的罪过,也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罪过,以此等莫须有的罪过杀吕安是很难辩解的,然后牵连嵇康,也就是一个阴谋。
司马昭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能够在士大夫的一片喊杀声中保护阮籍,就是理解、容忍那些狷介的狂生,之所以杀掉嵇康,就在于钟会以“卧龙”称谓嵇康。
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卧龙”的是诸葛亮,当“卧龙”飞龙在天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钟会是一个极有才能的人,他竟然称嵇康为“卧龙”,这对司马昭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嵇康去刑场,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求留嵇康为老师,这个说明嵇康在知识分子心中的威信非常的高,也就对司马昭形成更大的压力,因为太学生就是当时的政府官员的人才储备中心,司马昭拒绝了。
嵇康“时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不久,司马昭知道自己当了钟会的杀人刀,“寻悟而恨焉”。
司马昭杀嵇康冒了极大的政治风险,当时,他站在三千太学生的对立面!
因为替别人报私愤,竟然得罪三千太学生,钟会操了老子。
钟会借司马昭的刀杀自己的仇人,而不管不顾司马昭的家族事业,钟会不是司马昭的忠诚部属。
嵇康事件是钟会丢失天良的重要标志,也在司马昭心中留下了极大的阴影。
《汉晋春秋》记载一个故事。夏侯霸降蜀,就向姜维评价钟会:“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然非非常之人亦不能用也。”
那一年是249年,钟会才十五岁,夏侯霸竟然有如此评价,可见他的人才鉴别能力是很惊人的。
除了王元姬,钟会的哥哥钟毓也提前给司马昭秘密打了招呼:“言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
他这个行为非常类似赵括的母亲反对赵王重用儿子一样。
司马昭“嘉其忠亮”,笑答钟毓:“若如卿言,必不以及宗矣。”
不搞株连。
钟会在受降姜维后,拥有接近二十万军队,控制汉中以及益州北部的广阔地盘,他的野心急剧膨胀了。
钟会野心膨胀的关键在于自我评价太高。
钟会曾经帮助司马师平定了毌丘俭和文钦的军事挑战,是司马师的重要谋划师。在司马师去世后,正是钟会的建议,司马昭才拒绝曹髦的命令指挥军队兵临洛阳城下逼迫曹髦屈服。
262年,司马昭决定灭蜀,连邓艾这种名将也不肯支持,只有钟会帮助司马昭运筹帷幄,邓艾虽然有进入成都的盖世功勋,但如果从战略运筹来看,就和司马昭、钟会低出一个极大的层次。
在钟会看来,他的能力并不弱于司马昭,或者比司马昭更强,之所以没能掌握最高权力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而不是自己的缘故。当钟会统帅接近二十万军队的时候,他直接指挥的军队已经超出了司马昭直接控制的军队,他的指挥能力超过了司马昭的指挥能力,如果没有邓艾前来搅局,为什么不努力当一个皇帝呢?
钟会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认识到他的家族没有威信,他没有控制天下的社会基础,而曹魏的军队在灭蜀之后归心似箭,盼望老婆孩子热炕头。
姜维的意图是用假投降挑起曹魏野战军内斗的矛盾冲突而复兴蜀汉,误打误撞迎合了钟会的野心。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98节
钟会如果造反,就有三种可能,一个是失败,一个是彻底取代司马昭,一个就是割据潼关以西或者秦岭以南建立自己的地方政权。
不管是建立割据政权还是彻底取代司马昭,钟会都必须有可以依托的力量,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无论钟会多么能干也不可能包揽所有的工作,尤其是他必须有一个替自己指挥军队的一线统帅,因为他的目的是自己取代司马昭,当然就不可以自己亲自上一线。
钟会身边的高级将领,以卫瓘和胡烈为最高级别,这两个家伙和司马昭的联系太密切,未必能够拉拢为自己的亲信,而且,即便成为亲信,他们的能力也未必能够符合自己谋夺天下的要求。
邓艾当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肯定是钟会的极大对手。
除掉邓艾是钟会成功的第一步,所以邓艾不可能是自己的副手。
带领几万军队向钟会投降的姜维正好符合钟会的需要。
钟会和姜维一拍即合。
干宝的《晋纪》记载一个材料:
钟会在接受姜维投降的时候说向云;“来何迟也?”
这句话就不是简单的埋怨姜维投降的太晚,而是暗含对姜维归依蜀汉的历史否定。
所谓投降,不仅仅是另投门庭找个饭吃,他其实还有对自己人生的自我否定。
比如跳槽换工作,一个方面是嫌弃单位的不如意,另一个方面就是个人在过去的选择的轻易。
投降、跳槽和离婚,都带有自我解脱的性质,当然也带有自我否定历史的特点。
如果姜维公开否认自己的历史,也就是公开否认蜀汉的历史,当然就是否定蜀汉的正统地位。
所以,这个回答并不容易。
姜维“正色流涕曰:‘今日见此为速矣!’”
姜维非常严肃认真的流泪说:我现在的投降也太仓促了。
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刘禅那么不争气,我们谁打过谁还两说着。
这个回答是非常有骨气的。
一个俘虏竟然这样不服输,钟会“甚奇之”。
按照正常理解,蜀汉的大将军竟然对蜀汉的灭亡非常不甘心,钟会应该非常警惕才对。但是,钟会已经有了个人的野心,他迫切需要一个对曹魏政权不服气的人来当自己的帮手,如果姜维垂头丧气的像一只丧家的狗摇尾乞怜,钟会反而不感兴趣。
钟会没有看破姜维的内心,因为姜维那个计划太不着调。
为了彻底拉拢姜维加入自己的阵营,钟会厚待姜维为代表的降将,不但确保他们个人财产的安全,还“皆权还其印号节盖”,姜维等人继续指挥自己的军队。至于姜维,钟会和他“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钟会和长史杜预讲话时给姜维很高的评价:“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公休是诸葛诞,太初是夏侯玄,这两个家伙都是中原士大夫的顶尖代表,一个长期担任征东将军,一个长期担任征西将军,都是指挥十几万军队的大战略区一把手。
钟会给予姜维的这个评价是很高的。
按照《世说新语》的评价:“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文革结束后,史学家出现了否定诸葛亮的风气,特别是将蜀汉缺干部的责任交给诸葛亮。但按照这个材料,蜀汉的官员实际是很能干的,姜维更加优秀。
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些过于偏激。
《汉晋春秋》记载:“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
姜维本来就有挑动曹魏野战军内部恶斗的意图,现在看破了钟会的野心,当然就火上浇油了。
姜维“乃诡说”钟会:“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
姜维挑动钟会的这段说辞共分四层。第一层是高度评价了钟会在帮助司马家族平定毌丘俭、诸葛诞两次淮南叛乱中的巨大作用。第二层是说钟会灭蜀后,“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已经功高震主,面临巨大的危险。第三层是用韩信和文种的典故说明功臣的悲剧下场不是“闇主愚臣”的主观性而是“利害使之然也”的客观形势。第四层是姜维提议“大功既立,大德已著”的钟会效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
我们固然知道姜维是用险恶的政治斗争挑动钟会的野心,但也必须承认姜维这一段说辞很有道理。
钟会说:“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
你说的太遥远了,现实中的我应该有更大的进步。
更大的进步当然就是掌握最高权力。
姜维说:“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於老夫矣。”
如果你不愿意退隐江湖,其他的活命机会就是谋求最高权力,你的能力当然能够胜任,用不着我多说了,我当然原因接受你的指挥。
钟会和姜维“由是情好欢甚”。
有了姜维的帮助,有了司马昭对邓艾的疑心,钟会就抓住机会制造阴谋借司马昭的手除掉自己当前的敌人邓艾。
钟会比较喜欢借刀伤人,他曾经借司马昭的刀杀了嵇康,现在又设计借司马昭的刀杀邓艾,但他不知道姜维也在借他的刀完成更大的图谋。
明末清初金圣叹曾经点评《水浒传》,其第三十回关于“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总批非常有哲理:
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为了铲除武松重霸快活林,密谋安排了四个人在飞云浦截杀武松。
四个人合杀一个受过刑、戴着脚镣手铐的罪犯,在他们看来是手到擒来:“当斯时,莫不自谓此刀跨而往,掣而出,飞而起,劈而落,武松之头断,武松之血洒,武松之命绝,武松之冤拔,于是拭之,视之,插之,悬之,归更传观之,叹美之,摩挲之,沥酒祭之,盖天下之大,万家之众,其快心快事,当更未有过于鸳鸯楼上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之三人者也。”
但是,打虎英雄偏偏脱铐连杀四人,深夜戴月返回孟州连杀一十九人。
武松脱险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用的是张都监家的刀。
“而殊不知云浦净手,马院吹灯,刀之去,自前门而去者,刀之归,已自后门而归。
刀出前门之际,刀尚姓张,刀入后门之时,刀已姓武。于是向之霍霍自磨,惟恐不铦快者,此夜一十九人遂亲以头颈试之。呜呼!岂忍言哉!夫自买刀,自佩之,佩之多年而未尝杀一人,则是不如勿买,不如勿佩之为愈也。自买刀,自佩之,佩之多年而今夜始杀一人,顾一人未杀而刀已反为所借,而立杀我一十九人。”
朴刀和佩刀不是切菜刀,也不是铡草的刀,它不是生活用具,也不是生产工具,它是一种武器,其用途就是杀人。
张都监买刀的目的就是杀人,如果不杀人,买刀就没有意义。但是,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仅仅一次,面对死亡都会竭力反抗。张都监买刀杀人,如果杀人未成就会被反噬。武松用张都监家的刀灭了张都监满门,是极有启示意义的。
“我读至血溅鸳鸯楼一篇,而叹天下之人磨刀杀人,岂不怪哉!《孟子》曰:‘杀人父,人亦杀其父;杀人兄,人亦杀其兄。’我磨刀之时,与人磨刀之时,其间不能以寸,然则非自杀之,不过一间,所谓易刀而杀之也。呜呼!岂惟是乎!夫易刀而杀之也,是尚以我之刀杀人,以人之刀杀我,虽同归于一杀,然我犹见杀于人之刀,而不至遂杀于我之刀也。乃天下祸机之发,曾无一格,风霆骇变,不须旋踵,如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之遇害,可不为之痛悔哉!”
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陷害武松的计谋不可谓不神妙,但“天下祸机之发,曾无一格”,最终获得一个尽数被杀。
算计的深不如退步的早。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99节
蜀汉灭亡后,邓艾意图借蜀汉灭亡后的大好形势灭亡孙吴,司马昭意图借钟会的手除掉自己疑心的邓艾,钟会意图借司马昭的手除掉邓艾,姜维意图挑起曹魏高层的相互残杀实现自己的复国理想,他的第一步也是想借钟会的手杀掉邓艾,孙吴在蜀汉灭亡后,意图浑水摸鱼占领蜀汉原来的部分地盘。
人人都在算计别人,人人都被别人算计,唯有邓艾处处被人算计,所以死的很惨,最聪明的还是司马昭,他在所有的算计还没有开始之前的好几个月,就已经开始布局算计钟会了。对于司马昭来讲,预防前线将领拥兵自重是既定方略,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公开挑战权威竟然不是已经有了备案的钟会而是邓艾。
已经“内有异志”的钟会,不但向司马昭秘密汇报邓艾图谋不轨,而且还伪造了邓艾给司马昭的信件。
钟会出身艺术世家,能书会画,“善效人书”,非常长于模仿别人的笔迹和文字风格。他派人在剑阁截获邓艾给司马昭的信件,“皆易其言,令辞指悖傲,多自矜伐”,派人送给司马昭,以挑起司马昭的疑心。钟会还毁掉司马昭给邓艾的“报书”,自己写一个送给邓艾。
经过钟会的两头挑拨,司马昭已经萌发的疑心无限膨胀了,于是“诏书槛车徵艾”。
6、邓艾被捕。
司马昭命令钟会逮捕邓艾的时候,“惧艾或不从命”,担心邓艾领兵造反,就命令钟会“并进军成都”控制局面。
在《三国志》中,向司马昭反映邓艾擅权的是钟会、胡烈和师篡,但在《晋书》的《卫瓘传》中也有“蜀既平”,邓艾“辄承制封拜”,钟会“阴怀异志”,借邓艾“专擅,密与瓘俱奏其状”的记载。
作为监军,在接到司马昭特别的暗示后,卫瓘当然就要对邓艾进行特别调查,然后会同钟会向司马昭反映情况是非常正常的。
接到司马昭的命令后,钟会命令卫瓘作为前锋逮捕邓艾,他自己指挥大军随后跟进。
钟会在除掉邓艾这个对手的同时,也想借邓艾的手除掉卫瓘这个拦路石。
在钟会看来,以邓艾的骄横,断然不会束手就擒,一旦知道司马昭对自己下了毒手,就会拼命的反抗。
司马家族虽然在国家管理的政策上对民众比较宽容,但对自己的政治敌人从来就没有手下留情的思想,只要出手就是绝情。
曹操父子的国家管理比较残酷,但对自己的政治对手反而有些慈悲,比如先后放走了刘备和关羽。
司马昭虽然是让钟会用囚车押送邓艾进京,但最后能够饶过邓艾的可能非常的小,因为他必须给错误逮捕邓艾一个交代。
如果司马昭已经是皇帝,也许可以饶过邓艾,但他仅仅是权臣,而且是权力越来越大的权臣,邓艾的成功本来就挑战了他的权威。
邓艾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就会拼死一搏。
钟会让卫瓘带领他自己的军队去逮捕邓艾,就是希望邓艾杀死卫瓘,这样就坐实了钟会对邓艾造反的指控。
一举铲除两个敌人,钟会是非常阴沉的。
《三国演义》第119回有一段“钟会请姜维计议收邓艾之策”的文章,姜维建议钟会:“可先令监军卫瓘收艾。艾若杀瓘,反情实矣。将军却起兵讨之,可也。”
姜维建议钟会借逮捕邓艾的机会除掉卫瓘,这个不见于正史记载,但从情理看极有可能。
如果这是真实的历史,那么,卫瓘和钟会一起算计邓艾,钟会和姜维算计卫瓘,姜维和司马昭从不同的角度算计钟会,司马昭和姜维早就相互算计。
在这个循环算计中,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那一个轻舟上当然有司马昭,因为他远在洛阳,但除了司马昭还有一个是卫瓘。
卫瓘实际是一个极厉害的角色,他有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卫瓘“知欲危己,然不可得而距”。他是监军,逮捕犯罪的高级将领是他的责任,所以明明知道钟会要置自己于死地,但没法推脱。
卫瓘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人。
“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统诸将,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若来赴官军,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诛及三族。”
他深夜进军,目的就是利用夜色掩护自己的行踪突袭邓艾。
他给邓艾指挥的所有将领每人一个通告:奉命处理邓艾一人,其余的保留原有的爵赏。
“比至鸡鸣,悉来赴瓘,唯艾帐内在焉。”
一夜的时间,卫瓘进军沿途的邓艾的部下将领统统服从了卫瓘的命令。
“平旦开门,瓘乘使者车,径入至成都殿前。艾卧未起,父子俱被执。”
没有任何阻拦,卫瓘就在天明时分进入了成都。
卫瓘是在成都皇宫里逮捕的邓艾。
《魏氏春秋》记载:“艾仰天叹曰:‘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於今日矣。’”
邓艾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想起了司马昭给自己的奖励文件里的白起,他也许明白了司马昭当时的严重警告。
他认为,自己的冤屈和白起是一个类型。
白起是秦国名将,战功比邓艾突出的多。
公元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国的上党郡,结果韩国的上党郡太守冯亭竟然用投降赵国引诱秦国和赵国大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具有决定性的大决战。
当时赵国的力量非常强大,是唯一可以和秦国对抗的力量。
白起指挥秦军消灭了赵国四十万军队,“赵人大震”。
从常识来看,秦军也已经非常的疲惫,秦国的经济也破坏的很厉害,但赵国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抵抗的力量。
到了第二年,“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
这个时候确实是秦国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
赵国派苏代说服秦国的相国应侯范雎:“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这个苏代的确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公关人物,他以白起功高盖世必然取代范雎为相诱引范雎反对白起建立更大的军功,而苏代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为范雎说服秦王提供了理由:“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 “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
战国时期,和三国乱世具有一定的共性:地广人稀,人口是比土地更重要的资源。
范雎就对秦王说:“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秦王答应了,“正月,皆罢兵,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
白起和范雎结了仇。
但是,几个月后,秦王就后悔了,民众固然很重要,但如果秦国占有了所有的土地,民众又能够逃到那里去?最重要的是赵国彻底灭亡对于秦国的北翼是极大的解脱。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
赵国利用极重要的几个月的时间完成军事战略的防御和国际盟友的联系。
至于秦军,这一个长时间的舒缓,军心就有些松懈,最重要的是王陵指挥战役的能力远远比不上白起。
战争打到了下一年的正月,王陵在邯郸没有得手,秦王增兵前线,但王陵“兵亡五校”。
就在这时,白起“病愈”,秦王就想让白起重新指挥秦军进攻邯郸。
白起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一年的时间,形势已经根本改变。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0节
三国何晏评价了赵国新建军队战斗力快速恢复的原因:“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矣,秦王又亲自赐民爵于河内。夫以秦之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者,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又何以称奇哉!若后之役戍不豫其论者,则秦觽多矣,降者可致也;必不可致者,本自当战杀,不当受降诈也。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
面对侵略,抵抗是正常的选择,如果无论如何抵抗也不能摆脱死亡的归宿,投降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西方文化并不轻蔑战俘,就在于他关注人的生命重于无谓的牺牲。但是,白起杀了赵国几十万战俘,把赵国的军民逼到必须抵抗的境地里,因为投降死的更快。
这样一来,秦国的军队就遇到激烈的反抗。
正所谓哀兵必胜是也,或者说兔子急了也咬人。
秦王亲自命令白起重新去一线,白起不肯接受,秦王派范雎去请,白起更不接受。
秦王派王龁取代王陵,“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就在这时,赵国的平原君想方设法联合了魏国和楚国。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和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荐都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故事。
楚国的春申君及魏国的信陵君“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白起就说闲话:“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强行命令白起出征,白起“遂称病笃”拒绝。范雎再一次去请,也被拒绝。
既然一定不肯合作,浪费粮食养着白起还有什么意义?秦王免白起“为士伍,迁之阴密”。
白起一直很骄傲,万不料秦王真能牺牲自己,所以就实实在在的病了,“未能行”。
“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
形势非常的不利,秦王感觉不肯合作的白起已经成了负担乃至威胁,“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
白起“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范雎最终决定逼迫白起自杀。
白起在自杀前夕发出了疑问:“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白起最后负罪自杀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由于白起“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邓艾之死和白起有很多共性:他们都是因为国家军事战略和最高掌权者发生了矛盾;他们都一次一次被最高领导警告后不肯妥协;他们都中了自己的同事(范雎和钟会)所设计的阴谋。
但是,二人还有极大的不同:白起和决定自己命运的秦王本人并没有利益冲突,他是因为和范雎的矛盾而迁怒秦王,从而矛盾不可调和。白起虽然是名将,功高盖世,但因为他本人是楚国人,不可能威胁到秦王的地位,他仅仅是一个倔强的将军而不是一个政治对手。白起的命运悲剧主要的性格问题。
至于邓艾,大不同于白起。三国是特殊的军阀乱世,所有控制军队的将领都有成为独立军阀的可能性。司马昭本人正处在从军阀向帝王过度的关键时期,一个方面是在政治上进攻自己的老板,一个是双眼盯着有可能反对自己的大将。所以,邓艾和司马昭的分歧就非常特别。邓艾灭蜀客观证明了司马昭力排众议灭蜀战略的正确,对于确立司马昭的政治地位是大有帮助的。但是,邓艾本人的军功和个性,也客观有“馒头大了撑破笼子”的可能,如果邓艾公然站在曹魏皇室的立场上向司马昭叫板,不管邓艾确是曹魏的忠臣还是想利用曹魏皇室谋求的最大政治利益,对于司马昭都是极可怕的麻烦。
白起在临死之前,对自己的命运发出了疑问:“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他对于自己得罪秦王是有充分的认识的,他并没有埋怨秦王,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反对秦王,但作为一个将军,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决拒绝秦王的命令而不肯上前线,的确罪有应得。
白起疑惑的是自己的命运,考虑到自己竟然坑杀了四十万战俘,屠杀战俘是极大的罪孽,所以他最后承认“我固当死”。
白起在临死的时候,内心世界已经没有了委屈,无论就斩杀战俘的道德谴责还是对抗秦王法律惩罚都让他死的不冤。
白起之死不是冤狱。
邓艾认为自己是白起同类,这就是他对自己的悲剧的认识错误:“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於今日矣。”
邓艾是谁的忠臣?他心中的尽忠对象是皇帝还是司马昭?
如果邓艾向曹魏皇帝尽忠,他和司马昭的路线方针的争夺就带有削夺司马昭威信的客观性。如果邓艾向司马昭尽忠,我们就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拒绝接受司马昭的警告。司马昭最后处理邓艾,当然与钟会的阴谋有关,但即使没有钟会,司马昭本来就已经对邓艾疑虑渐深。
卫瓘逮捕邓艾的位置是“成都殿”,也就是刘禅原来的皇宫。
邓艾竟然敢在刘禅原来的皇宫里睡觉觉,他确实太谮逆了。
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咸阳,“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他本来就有流氓无赖的性格,但最后接受“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刘邦本来是公爵,而且楚怀王明确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作为法律上内定的秦王,刘邦如果留宿于宫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刘邦最后没有在宫廷休息。
范增劝说项羽杀掉刘邦的理由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范增因为刘邦不肯享受而判断刘邦有远大的志向,秦国民众就判断刘邦是一个宽容自律的好领袖。
但时代更替,蜀汉灭亡后,邓艾竟然留宿皇宫之内,说明的是他无所顾忌的骄横。
《汉晋春秋》记载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者,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
邓艾的军队进入成都,也不是秋毫无犯。邓艾竟然敢于将刘禅有名分的妃子许配给手下的将领,而分配投降的帝王的后宫按照规矩必须由最高领导人决定。
邓艾,竟然在刘禅的皇宫里睡觉觉,竟然将刘禅的妃子许配给手下将领,他的眼里有司马昭呢?还是有曹魏的皇帝?
他即使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也已经严重违背了封建法统,处理是应该的,算不上什么冤屈。
但是,自古就是骄兵悍将,战斗就是精气神,如果一支军队非常的温文尔雅,战斗力也不会很可观。
《水浒传》里的阮小七也曾经身穿方腊的龙袍招摇取乐。阮小七不是一个懂规矩的人,但确实没有当皇帝的野心。
邓艾进入成都,他的军队如果不野性一点,反而很奇怪。
邓艾身边有一些亲近的人,感觉邓艾比较委屈,“艾诸将图欲劫艾,整仗趣瓘营”。
流血冲突即将发生,卫瓘再一次处于危险中。
卫瓘知道不能玩硬的,只能搞瞒和骗,靠忽悠度过难关。
他“轻出迎之”,没有穿戴盔甲,也不携带武器,那个意思就是光明磊落不肯与邓艾的亲信将领为敌,答应“伪作表草,将申明艾事”,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写一个汇报替邓艾辩护,“诸将信之而止”。
实际上,邓艾最后死于卫瓘手里。
7、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姜维、钟会、邓艾出乎意料的共同被害。
《三国演义》有一段有趣的文字,卫瓘逮捕邓艾后,钟会顺势携带姜维等一起进入了成都,“下马入府,见邓艾父子已被缚”,钟会以鞭挞邓艾之首而骂:“养犊小儿,何敢如此!”
那是一个特别讲究门第的时代,钟会出身名门,看不起贫苦的邓艾。
姜维亦骂:“匹夫行险徼幸,亦有今日耶!”
妈的!你个狗东西,竟然寻找到老子的防御空门沾了大便宜!你骄横的不得了,你以为老子的便宜白沾,今天让你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邓艾“亦大骂”。
但,罗贯中没有演绎邓艾如何大骂,邓艾已经被关进了囚车,即使大骂也没有了气势。
双雄并立成了一权独大。
钟会心中忌惮的只有邓艾,因为邓艾确实很能打仗,现在钟会“独统大众”,指挥曹魏野战军十八万军和投降的几万蜀汉军队,“威震西土”,控制一块独立的广大地盘,所以“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1节
在没有进入成都之前,钟会就已经做好了谋反的军事战略计划:“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会自将大众随其后。既至长安,令骑士从陆道,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以为五日可到孟津,与骑会洛阳,一旦天下可定也。”
姜维有极好的指挥能力,蜀军和曹魏曾经是敌对力量,没有个人利益的牵扯,如果姜维忠诚于钟会,他的确是最好的前锋统帅。
钟会的进军路线很有些意思:“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会自将大众随其后。”
诸葛亮六出祁山除了第二次取道陈仓道,其他的都是兵出褒斜谷,诸葛亮坚决否定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弄得千年以后的军史学家对诸葛亮大批评。
姜维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家伙,九伐中原也没有一次选择子午谷。
263年,钟会进军汉中,选择的是褒斜谷、傥洛谷、子午谷三路开进,这是三国时期唯一的通过子午谷进军。
264年,钟会进军秦岭以北的雍凉地区的战略目标是抢占长安,从汉中通长安的最近通道是子午谷,但钟会选择的进军路线是褒斜谷到达祁山,然后沿渭河水陆俱进。钟会的进军路线完全和诸葛亮的相同。钟会是曹魏的野战军司令员,他不可能不熟悉子午谷通道的价值,他刚刚通过子午谷进攻汉中,他更加了解子午谷的实际情况,但当他从汉中进军长安的时候,宁肯选择遥远的褒斜谷也不肯选择子午谷,这就不是偶然性。
227年的诸葛亮,非常担心魏延的两路会攻长安的计划落空后,魏延的军队可能全军覆灭。蜀汉国力较弱,牺牲不起五千军队,后人可能责备诸葛亮没有舍出孩子打狼的狠劲。钟会已经指挥18万曹魏野战军,而且拥有蜀汉的几万降兵,最重要的是,为了进攻蜀汉,司马望、邓艾、诸葛绪指挥的雍凉地区的边防部队也已经进入益州加入了曹魏的野战军。从常规来看,钟会的军队在雍凉地区就是行进在不设防的内线,应该很坦然的利用子午谷,最起码应该多路并进会攻长安。但是,钟会的选择仅仅是通过褒斜谷进军,也许,作为曾经在子午谷进军抢占了汉中的钟会,在侥幸成功后,对于子午谷的艰险印象过于深刻,惊魂略定后,就坚决不肯选择子午谷了。
我这个讨论纯属猜测,没有任何依据,但我们毕竟要对钟会和诸葛亮一样仅仅选择褒斜道要有一个猜测。
钟会要造反,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曹魏将领的不合作。司马昭早就预料到这一点:蜀汉一旦灭亡,曹魏将领人人思归,没有几个人愿意伙同钟会造反。
钟会当时最信任的是姜维,就和姜维讨论这一事情。
《华阳国志》记载:“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
姜维建议钟会杀掉反对自己的全部曹魏将领,然后造反,表面的理由是为钟会谋反扫清障碍,实际的目的是借机挑动曹魏野战军更大规模的内部残杀。
就在这时,钟会接到了司马昭的通告:“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
《三国演义》的第118回更加详细一点:“司马昭见了邓艾表章,大怒,即遣人到钟会军前,令会收艾;又遣贾充引三万兵入斜谷,昭乃同魏主曹奂御驾亲征。”
《三国志》记载,西曹掾邵悌劝谏司马昭说:“钟会所统,五六倍于邓艾,但可敕会取艾,不足自行。”
司马昭回答:“卿忘前时所言邪,而更云可不须行乎?虽尔,此言不可宣也。我要自当以信义待人,但人不当负我,我岂可先人生心哉!近日贾护军问我,言:‘颇疑锺会不?’我答言:‘如今遣卿行,宁可复疑卿邪?’贾亦无以易我语也。我到长安,则自了矣。”
司马昭这段话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个是很奇怪邵悌的疑问;一个是司马昭要求邵悌保守机密;一个是司马昭竟然没有向贾充透漏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贾充也怀疑钟会的忠诚。
这段话最重要的是表明了司马昭对待别人的态度:“我要自当以信义待人,但人不当负我,我岂可先人生心哉!”
司马昭的意思是说:我对待别人都很真诚,别人不应该辜负我的信任,我总要等别人辜负我之后才肯后发制人。
司马昭的意思是说:尽量挽救钟会。
邵悌会心一笑:“某恐明公忘之,故以相问。今既有此意,切宜秘之,不可泄漏。”
邵悌要求司马昭秘密行动,大约就是打钟会一个冷不防。
钟会得到司马昭的信书,“惊呼所亲语”,《三国演义》故事里这个钟会“所亲”是姜维:“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遣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
钟会这一段有三层意思:第一,司马昭已经对钟会有了疑心;第二,钟会必须快速行动,或者得天下,或者割裂益州建立地方政权;第三,钟会认为自己为司马家族贡献太大,已经功高震主,不管是否忠心,如果不造反,都不能摆脱和邓艾一样的命运。
历史给予钟会一个机遇:在蜀汉宣告灭亡的同时,曹魏王朝的郭太后去世了。
这个“美而慧”的女人,在被曹睿宠幸几年后,从239年到263年,当了24年的寡妇,眼睁睁看着曹芳、曹髦立了废、立了死,又眼睁睁看着曹奂成了傀儡。她眼睁睁看着司马家族一步一步篡夺了自己丈夫留下的基业,作为没有血亲后代的她,在无可奈何之际,除了与司马家族合作而别无选择,所获得的收获一个是司马家族承认自己拥有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权,一个就是确保自己娘家的富贵。
郭太后长久参与国家管理,多多少少还拥有一些社会支持,在统治阶级中也拥有一些威望,加上她长袖善舞的妥协忍让和曲意争取,她已经成为国家政权稳定的象征。
她的存在,是曹魏政权保留形式存在的客观依据。司马家族虽然处心积虑谋夺曹魏政权,但他采取的是和平禅让而不是武力推翻。这样一来,法统的合法性就非常的重要。曹芳、曹髦、曹奂都是一些没有功德的皇帝,他们的地位之所以能够获得,多多少少与司马家族的支持有关系,既然能够支持,当然也能够推翻。曹睿则不同,虽然晚年奢侈腐化,但曹睿当政时代,西拒诸葛亮于祁山,北灭公孙渊于辽东,曹睿本人也指挥大军挫败了孙权和陆逊的三路进攻。自从跃马疆场,陆逊连败关羽、刘备、曹丕、曹休等高手,几十年军旅生涯,唯一的失手就是234年挫败于曹睿。正是由于这一次吴蜀两路会攻的失败,诸葛亮丢失了复兴汉室的信心,忧愁的“星落秋风五丈原”。对于中原的百姓,曹睿是有极大的贡献的,虽然他也有过失。曹睿的功业,产生的一个推导,他的皇后郭氏如果没有明显的过错是必须确保应有的待遇,历史记载:“兴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施行”。
如果,司马家族在郭太后健在的情况下公然谋夺曹魏的江山,如何安排郭太后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总不能让郭太后继续担任新王朝的太后。
所以,郭太后的存在,对于司马家族来讲,已经是一个客观的拦路虎,而曹魏政权这张皮的存在,从理论讲就有重新夺回实权的可能。
263年,在蜀汉投降的同时,郭太后去世了,对于司马家族来讲是双喜临门:灭蜀的无上功业和拦路虎的消失。
不过,郭太后的去世,也给钟会一个制造的机会。
钟会在264年的正月十五日到达成都,邓艾这个家伙在成都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非常辉煌的除夕夜,然后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跌落万丈深渊的正月十五。“其明日”,正月十六日,在姜维的谋划下,钟会“悉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蜀之故官,为太后发丧于蜀朝堂”。
一句话,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来刘禅的旧宫殿为郭太后国丧。既然是参加国丧,虽然是军人,这些高级将领也能够携带武器,也就没有任何威胁。
这些将领稀里糊涂就钻进了圈套。
钟会“矫太后遗诏”,反正路途遥远也没法求证,造谣说郭太后临去世给钟会一个秘密命令:“使会起兵废文王”。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碧云黄叶秋色连波 1891楼 2014-02-16 14:35:02
颜老师好!“西晋的灭亡就表象来看是灭亡于异族,但其本质是灭亡于皇帝司马衷的弱智”,这一点我不敢苟同。汉末曹魏时期,北方草原上各个游牧民族争夺激烈,许多少数民族大举内迁,他们和中原汉族政权的矛盾已在酝酿之中。司马衷的弱智和八王之乱只不过为战乱提供了引线,加速了少数民族夺取政权的进程而已。
-----------------------------
一个集团的命运取决于内因和外因。
司马家族能够取代曹魏,就是因为曹魏皇族能力弱于司马家族,所以曹魏的灭亡是内部原因。东吴的灭亡是外因,在蜀汉灭亡后,即使是孙权领导东吴,东吴的灭亡也很难避免,因为中原政权已经具有压倒性优势。
相对于周边少数民族,汉民族拥有人口和经济优势,也拥有科技优势。汉民族政权灭亡于少数民族,整体看是因为自己的不努力,也就是内因。
1950年,美军进入朝鲜半岛,朝鲜军队立即就溃败,原因就是力量差距太大。以美军和朝鲜相比,只要美军不考虑战争成本,朝鲜永远斗不过美军。所以,朝鲜失败与美军,是外因而不是内因。同样的道理,朝鲜在社会主义国家帮助下保住半个国家,也是外因而不是内因。
但是,1840年,中国失败与英军,是内因而不是外因。1997年中国之所以收复香港就是内因:中国相对英国强大。
阿根廷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国力太弱。
无论北方的五胡、契丹、女真、蒙古,还是满洲,他们的整体实力都远远不及汉民族。蒙古南下,仅仅一个襄阳就打了很长的时间。汉民族为什么灭亡政权?汉民族为什么被屠杀?不是因为人家的厉害,而是因为自己的不争气。如果司马炎去世后,领导中国的不是司马衷而是司马懿、诸葛亮之类,五胡能够内迁吗?
隋唐之际,北方的突厥也非常的厉害,但隋文帝时期,就鼓捣的突厥七零八落。等隋炀帝即为,突厥重新复兴,弄得中国北方很痛苦。唐朝建立后,不但收复了自己的土地,而且灭了东突厥、赶跑了西突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非常的牛,那是因为中原汉族的内乱。比如,黄巾起义后,北方大乱,蔡文姬就被匈奴弄去睡觉觉,曹操统一北方,匈奴的领袖就只能把蔡文姬送回来。司马衷登基,匈奴就内迁。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2节
郭太后内心世界未必没有废司马昭的想法,但估计她也未必相信钟会,而且她的命令如何传递出宫并经过几千里路送到成都呢?
不过,这个不困难,因为钟会这个家伙非常擅长制造假文件,模仿别人的行文风格和笔迹,他是行家里手。
钟会拿着自己制造的郭太后的假文件,“皆班示坐上人”,大大方方的传阅, “使下议讫”,命令大家民主讨论,逼迫众将签字画押同意起兵反对司马昭,“书版署置”。
钟会知道这些将领并不真心反对司马昭,所以“更使所亲信代领诸军”,剥夺了他们的军事指挥权,“所请群官,悉闭著益州诸曹屋中,城门宫门皆闭,严兵围守”,直接就把这些将领拘押了。
姜维在挑拨钟会拘押了曹魏野战军的高级将领后,密书与刘禅:“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私密联系刘禅是应该的,但已经投降的刘禅为什么接受了姜维的联系呢?
有些朋友可能说:他不接受,难道去出首不成?
刘禅曾经是蜀汉的皇帝,投降之后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稍有不慎就容易被人怀疑,一旦被人怀疑,就死无葬身之地。
那个已经投降的南唐后主李煜,连自己的老婆被赵匡义公开发泄性欲都不敢放一个闲屁,仅仅一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给下了毒药。
姜维如果成功,刘禅可能是皇帝,姜维如果失败,刘禅可能是死亡。如果刘禅贪图帝位,他何必投降?
刘禅的态度说明,在丢失帝位几十天后,他对陡然降落的社会地位非常不适应,静极思动,又企盼曾经的岁月。
冯小刚有一个《甲方乙方》,里面有许多富贵名人腻歪了富贵和风光,他们就认为布衣蔬食和悠闲才是最好的岁月。但是,当冯小刚和葛优让他们享受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立即就不能适应。
钱钟书说:围城里头的想出来,围城外头的想进去。
崇祯帝在亡国前夕,对公主说:“汝奈何生我家?!”
我们对他们父女是有些同情的,但我们更同情那些因为政府管理不当而受苦受难的百姓。
如果有机会,崇祯帝未必不选择复国。
现在,刘禅也不反对姜维复国的努力。
钟会拘押胡烈等高级将领后,把大家逼到悬崖边上,“于是士卒思归,内外骚动,人情忧惧”,那些将领都叽叽歪歪想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开弓没有回头箭,钟会就进退两难了。
姜维已经劝说钟会“诛北来诸将”,但钟会犹疑未决。
后人读三国,过于低估了钟会的失败,他不是一个好忽悠的人。钟会明白:没有姜维的帮助,他很难在益州建立割据政权,但自己从来就和姜维没有交情,姜维那么积极的支持自己反对司马昭,也未必有什么好心。钟会可能已经认识到,自己固然在利用姜维,但姜维也未必不在利用自己,如果自己莽撞出手将曹魏野战军的高级将领杀个溜光,结果是没有了内部的反对,但也没有了内部的支持,万一姜维向自己发起进攻,自己用什么控制军队?
钟会未入成都之前,接受姜维的建议想用邓艾的手杀掉卫瓘。但进入成都后,立即改变了注意,他想尽最大限度争取卫瓘的支持,所以,钟会没有把卫瓘和其他将领一起拘押,而是单独相处。
钟会和卫瓘“谋议”,为了保密,“乃书版云‘欲杀胡烈等’”。
卫瓘“不许,因相疑贰”。
钟会猜测卫瓘签名画押支持自己反对司马昭是虚与委蛇,而卫瓘也担心钟会借机除掉自己。
卫瓘“如厕”,非常的巧,“见胡烈故给使”,就抓住机会“使宣语三军,言会反”。
钟会逼卫瓘“定议,经宿不眠,各横刀膝上”,两个人各怀鬼胎。
卫瓘下厕所遇到的“胡烈故给使”就是钟会的帐下督丘建。帐下督大约就是侍卫队长,当然可以自由出入司令部。丘建本属胡烈,因为胡烈的推荐成为司马昭赏识的干部,钟会进攻蜀汉,就“请以自随,任爱之”。
对于丘建来讲,胡烈和钟会都是极有个人感情的领导,但现在他只能支持一个杀死另一个,因为这两个领导已经不可能并存于人世。
丘建最后选择了胡烈。《三国志》记载:“建愍烈独坐”。
面对老领导一个人孤零零的没吃没喝,想一想当年的深情厚谊,丘建怦然心动,最后站在了胡烈的那一边。
在这之前,卫瓘曾经告诉丘建,钟会意图谋反。但丘建并没有动心。对于丘建来讲,钟会谋反当然不利于司马家族,他虽然也曾经跟随司马昭工作一段时间,但并不忠诚于司马昭,至于天下苍生,丘建也不肯考虑,但他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老领导。
丘建的态度,决定了钟会的事业成败,也就决定了姜维最后的谋划的成败。
丘建向钟会提一个建议:“使听内一亲兵出取饮食,诸牙门随例各内一人”。
丘建对钟会建议说:这些高级将领们都已经饿坏了,应该让他们选派一个亲兵出去弄点饮食。
这个钟会竟然稀里糊涂的答应了。
搞军事政变,最忌讳的就是不能保密。
还有一点,我实在不能明白:钟会既然早有拘押众将的意图,为什么不令人预备饮食?这些高级将领固然有可能被杀掉,但毕竟也是他努力争取的对象。
胡烈“绐语亲兵及疏与其子”。胡烈让亲兵快速秘密告诉自己的儿子:“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白棓棓与棒同。数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赐白臽,拜为散将,以次棓杀坑中。”
丘建把钟会的阴谋告诉胡烈:钟会已经挖了大坑,而且预备了几千个白棓,他以提拔为散将为诱饵召集军队的中下层军官,一批一批的杀死埋于大坑。
“诸牙门亲兵亦咸说此语,一夜传相告,皆遍”。
钟会的阴谋彻底泄露。
就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深夜,姜维再一次建议钟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
钟会仍然“犹豫未决”。
造反这个玩意当然是充满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不可能有绝对的胜算,而且在随时可能泄露消息而彻底翻盘的情况下,就必须当断其断,因为这个就是以快打慢的大赌博。
在司马昭已经对钟会疑心,在贾充已经向汉中进军的大形势下,在钟会已经逼迫众将签字画押反对司马昭的情况下,钟会已经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姜维,他除了孤注一掷赌姜维的内心世界外,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3节
迁延到正月十八日日中,胡烈军兵与胡烈的儿子胡渊“雷鼓出门,诸军兵不期皆鼓譟出,曾无督促之者,而争先赴城”,成都城外的各路军马乱纷纷无组织有纪律的向成都汇集。
这些曾经血雨腥风的士兵为了能够回家团圆自发开始参与最高层的国家政治。
这些汇集成都的“在外诸军已潜欲攻会”,准备给钟会一个突然袭击,救出自己的领导,但是没有人领头竟然擅自杀掉一个司徒(政治局常委)、县侯、假节的曹魏野战军司令员、领益州牧这样的方面大员,到底是什么样的罪过?有谁来收拾残局?邓艾已经被逮捕,钟会竟然会造反,可以领头的仅仅是秘密组织曹魏军马前来平息叛乱的卫瓘,所以卫瓘“既不出”,诸军“未敢先发”。
这个时候,钟会又犯了第二个更加致命的错误。钟会不知道消息泄露、城外诸军已经向成都汇集,担心城外的军队丢失约束而擅自行动,他竟然让卫瓘外出“慰劳诸军”稳定局势。
卫瓘满心满意的要离去,怕引起钟会的疑心,“心欲去,且坚其意”,故意推脱:“卿三军主,宜自行。”
你是总司令,这样的工作应该亲自负责。
钟会大约有遣开卫瓘方便下手屠杀众将的意图,竟然说:“卿监司,且先行,吾当后出。”
我个人理解,钟会固然知道卫瓘不肯支持自己,但为了平衡姜维的潜在威胁也坚决留下卫瓘,他的算盘是自己杀死众将,就给卫瓘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迫使卫瓘实心实意的追随自己造反。
卫瓘“便下殿”,钟会立即“悔遣之”,派人呼喊卫瓘回来。
千钧一发之际,卫瓘“辞眩疾动”,装作天晕地转,匍倒在地,“诈仆地”,别人就抬着他“比出阁”,钟会派来数十人追来。
卫瓘既然已经“眩疾”,当然就要急救,钟会这里没有医生,所以卫瓘“至外解,服盐汤,大吐”。
卫瓘“素羸”,身体素质非常的差劲,这一次从正月十五深夜进军成都逮捕邓艾,到正月十八日正午,已经四天四夜接连没有休息,劳累和不能饮食,还有极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被理解为“便似困笃”。
钟会“遣所亲人及医视之,皆言不起”,眼看卫瓘已经不可能活命了,钟会已经不可能依托卫瓘平衡姜维,也不用担心曹魏野战军出现反抗自己的领导核心,“由是无所惮”,全心全意依靠姜维去屠杀众将。
“及暮,门闭”,已经借机开溜的卫瓘“作檄宣告诸军”,命令诸军一起平定钟会的叛乱。已经自发集结的曹魏军队得到卫瓘的命令,在胡渊的带头下向注定流血遍地的刘禅的旧宫殿杀去。
这个时候,钟会已经下定最后的决心,“方给姜维铠仗”,武装姜维开始正式叛乱,接到报告:“外有匈匈声,似失火者”。
宫外乱纷纷的大声嚷嚷,好像失火了。
“有顷”,确切消息传来:“兵走向城”。
城外军队竟然已经开入城内,钟会大惊,“会惊”,只能征求姜维意见:“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
这是自己故意挑拨的结果,姜维当然建议:“但当击之耳!”
钟会接受姜维的建议“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但是,里面早就知道了钟会的秘密谋划,早有准备,“内人共举机以拄门”,桌椅板凳的抵住门,钟会的军队“兵斫门,不能破”。
“斯须”,极短的时间,“城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关在宫殿里的“牙门郡守各缘屋出”,竟然从屋顶打洞逃了出来,“与其军士相得”,兵将合一,指挥体系大体建立,战斗力当然就快速提高。
在这个一边倒的形势下,单兵能力突出的姜维率领钟会的左右亲信拼死奋战,“手杀五六人”,战斗力的确可怕,但好汉抵不过人多,曹魏众将一拥而上围攻姜维,“众格斩维”,斩杀了姜维。
在这次内乱中,激愤的曹魏军队进行了报复行动,钟会的亲信“将士死者数百人”,而且”杀汉太子璿及姜维妻子,军众钞略,死丧狼藉”。
《三国演义》第119回,张翼也死于乱军之中。罗贯中以非常悲凉的词汇写到:“太子刘璿,汉寿亭侯关彝,皆被魏兵所杀”。
184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走上创业的道路,几十年过去,张飞的孙子张遵战死绵竹,刘备的孙子刘璿、关羽的孙子关彝被魏军乱杀,加上张飞的儿子张绍代表刘备的儿子刘禅向曹魏投降,确实让后人嘘唏不已。
那一夜,成都城已经是人间地狱。
据南朝范缜说:“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知圣人定分,每绝常区,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万有。”
姜维被魏军乱刃分尸,愤怒的魏军发现,姜维的胆特别的大。
罗贯中说姜维:“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姜维走上历史舞台后,就是一个极有谋略和胆勇的家伙,虽然他的假投降巧计成了虚话,但确实挑动了曹魏野战军的内部残杀,即使他死了之后,卫瓘仍然按照姜维的既定挑动而杀了邓艾。
成都大乱的时候,“邓艾本营将士复追破槛车出艾,还向成都”。
这是邓艾极难得的活命机会,但骄横的邓艾不知道自己真正被逮捕的原因竟然是自己的不守法度、居功骄横。钟会、卫瓘二人逮捕邓艾固然有个人的利益阴谋,但即使没有钟会和卫瓘的挑拨,以司马昭当时的形势也断然不会容忍一个公开的反对派存在。
邓艾如果不想像钟会那样真正的谋反,如果想活命,他就不应该回成都,而是应该快速向洛阳方向前进,他必须主动去向司马昭承认自己的错误。
钟会的谋反,客观上为司马昭和邓艾消除已经极深的分歧提供了机会:把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在钟会头上。
但是,邓艾竟然返回成都,这个返回成都,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都是违抗了司马昭的命令,都是逃犯。在没有朝廷公开赦免之前,人人得而诛之。
所以,陈寿对于邓艾的评价就比较准确:“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闇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
一句话:优秀的军事家,蹩脚的政治近视眼。
另一句话:黑老鸹飞到诸葛恪的猪腚上,光看到人家的骄横没想到的自己狂放无羁。
卫瓘在得知邓艾部下去解救邓艾,非常担心邓艾回来找他算账,所以就命令田续赶去斩杀邓艾。
《汉晋春秋》记载:“初艾之下江由也,以续不进,欲斩,既而舍之。”
邓艾和田续在江油结下了深仇大恨,所以卫瓘对田续说:“可以报江由之辱矣。”
田续身份是邓艾军队的护军,他“至绵竹”,因为是邓艾的部下,大家没有防备,邓艾、邓忠父子被夜袭于三造亭。
田续是田畴的侄孙。曹丕登基后,非常佩服田畴的德行,但田畴和儿子都已经去世,没有后代,曹丕就赐田畴的侄孙田续为关内侯,继承田畴的胤嗣。
这个时候的田续已经六十左右的老头了,历史没有关于他的其他记载,大约是既没有受到惩罚,也没有受到表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里了。
对于卫瓘派邓艾的部下田续袭杀邓艾,钟会的长史杜预非常的反感,公开批评:“伯玉(卫瓘)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将何以堪其责乎?”
钟会和邓艾已经被部下杀死了,卫瓘也一定不能摆脱这种被部下杀死的命运!作为名士,他在我们野战军里已经拥有极高的威望,为了等他脱离钟会的虎口,我们已经进城的军队宁肯在宫外秘密等待。已经拥有了这样的地位和威望,还有什么可以担心和谋求的?邓艾明明是冤狱,作为监军,本来已经失察,竟然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挑动部下报私仇袭杀领导,这是小人的行为!他就以这样的心胸担任这样的巨大的工作,是不可能胜任的。他就不怕别人学习他的行为袭杀他吗?
卫瓘很快就听说了,吓了一大跳,“不俟驾而谢”,等不来马车,一溜烟跑着就找杜预道歉去了。
杜预是镇西将军长史,是钟会特别欣赏的干部,虽然坚决反对钟会谋反,但和钟会的个人感情还是有的。而且杜预是长史,也是最高层领导,万一为了个人利益挑动钟会的部下或者邓艾的部下偷袭卫瓘,卫瓘可就太麻烦了。杜预既然公开批评卫瓘,就说明他不想搞阴谋,这种光明磊落的汉子是应该团结的朋友而不是潜在的对手。卫瓘是一个聪明,所以就屁颠屁颠的去道歉。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雨花石多谢各位朋友
姜维、钟会、邓艾死于264年正月十八日,也就是1750年的今天,所以多发一节。很搞笑,不知怎么搞的,姜维被杀竟然正好发于正月十八,但是,前两天发帖的时候很随意的增添了一些东西,把次序下推了一天。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yc雨花石 1897楼 2014-02-17 11:33:48
雨花石多谢各位朋友
姜维、钟会、邓艾死于264年正月十八日,也就是1750年的今天,所以多发一节。很搞笑,不知怎么搞的,姜维被杀竟然正好发于正月十八,但是,前两天发帖的时候很随意的增添了一些东西,把次序下推了一天。
-----------------------------
@淘书生 1898楼 2014-02-17 12:17:54
艾玛,颜老师太执着了,还更呢......
-----------------------------
没办法,已经写完的东西总要发完,太监了,对自己不好、对朋友不好,也对不起三国时代的英雄们。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4节
杜预出身高级官僚家庭。祖父杜畿是曹魏的名臣,担任河东太守十六年,因为与荀彧、耿纪关系密切,因此不受曹操的信任,直到曹丕即位,才获得关内侯爵位,进入朝廷担任了尚书。222年十月,曹丕征吴,杜畿才升任尚书仆射。223年,杜畿留守洛阳,并且受诏制造龙船。尚书仆射是百官师长,负责这种具体工作是很不应该的。杜畿在孟津试船时遇难,曹丕感到内疚,但也仅仅追赠太仆而已。
杜家和曹魏皇族从根本上就不是贴心人。
杜预的父亲杜恕在曹丕统治时期长期在家,没担任官职。魏明帝曹睿即位才担任散骑常侍等职务。杜恕在太和三年曾经弹劾大将军曹真的弟弟曹璠,所以在曹爽当政时期被外派幽州任职。随后称病在宜阳的一泉坞隐居。
杜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常言:‘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但是,因为他的父亲为人比较特别,不但不能见容于曹爽,而且“与宣帝不相能”,也就是与司马懿也不对付,“遂以幽死”,非常不得志,弄得杜预“久不得调”,没有升级的机会。
天无绝人之路,机会总给有准备人留着,低调而努力工作的杜预在256年等来了机会。那一年,司马昭当家,他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的高陆公主,长大了,嫁给了杜预。这样以来,当年杜恕和司马懿的那一点不对付就无关紧要了,大家已经亲密为一家人了。
杜预进入仕途的快车道,“起家拜尚书郎,袭祖爵丰乐亭侯。在职四年,转参相府军事”,经常陪伴在司马昭的身边。
263年,司马昭组建进攻蜀汉的野战军,将自己极得力的两个干部,一个是主簿师篡、一个是参军杜预,分拨给邓艾和钟会部下。
司马昭在大军没有出发,就开始在野战军里掺沙子、甩石头,这个政治手腕是很高明的。
邓艾进入成都后,委任师篡为益州刺史,但师篡仍然向司马昭打了小报告,建议司马昭处理邓艾。
钟会造反,“僚佐并遇害”,只有杜预“以智获免”,事后论功行赏,“增邑千一百五十户”。
杜预非常的同情邓艾,是高级将领里少有的几个要求为邓艾伸冤的人。
以杜预和司马昭的特殊关系,他的讲话是很有分量的,虽然他也没有理解司马昭的内心世界,但他的讲话对于卫瓘的压力非常的大。
280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作为优秀的前线军事统帅,杜预的贡献是巨大的,“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增邑并前九千六百户,封子耽为亭侯,千户,赐绢八千匹”。
和争功的王浑、王濬相比,杜预就非常的低调,杜预“既还镇,累陈家世吏职,武非其功,请退”。
我虽然有点军功,但历代文职,现在国家承平,请求解除军权担任行政官员。
司马炎“不许”。
为国服务当仁不让,但论功行赏的时候应该和谐一点,尤其不要卷入是非窝。
杜预有两个后代,非常厉害,一个是杜甫,一个是杜牧。
不过,作为历史的旁观者,我们应该比杜预更加清醒的评价邓艾的被杀。
卫瓘派田续袭杀邓艾、邓忠后不久,司马昭对邓艾下了更大的毒手,“余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
也就是说,不管邓艾是否忠诚,除非他幡然醒悟,像一条小狗一样向司马昭求饶,司马昭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司马昭之所以命令将邓艾送回洛阳处理而不是在成都直接杀掉,并不是给邓艾一个自我辩解的机会,大约出于两个考虑:一个是按照国家体制,作为太尉,邓艾不能在前线被处决;一个就是司马昭大约想通过邓艾了解更多的东西。司马昭既然动了手,放过邓艾的可能极小。卫瓘既然已经派人袭杀了邓艾、邓忠父子,邓艾在洛阳的儿子们,压根就没有罪过,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是,司马昭仍然按照自己的预定方案株连邓艾所有的儿子,连邓艾的老妻幼孙也赶到西域去。可见,在司马昭命令押送邓艾来京之前,族灭邓艾的方案已经在洛阳上层内定了,也已经走完了法律程序。
邓艾死于骄横和侵犯司马昭的权威,从违背国家体制看,邓艾的确应该受到严格的惩罚,但作为野战军司令员和太尉,他即使有些过错,在常规情况下,也不应该受到如此残酷的处理。邓艾造反,确实是一个冤案。统治阶级的高层是人人心知肚明,特别是那些曾经参加曹魏灭蜀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们。
265年,“晋室践阼”,司马炎当皇帝,按照常规天下大赦,所以就给邓艾的家人一个特赦:“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然被书之日,罢遣人众,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者,诚复不同。今大赦得还,若无子孙者听使立后,令祭祀不绝。”
司马炎的这个文件,最实在的地方是“矜功失节,实应大辟”,这是邓艾正儿八经的罪过,这个文件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征西将军邓艾”,司马炎已经不承认邓艾曾经担任太尉的职务,也就没有了论功行赏的思想。司马炎赦免邓艾家人的理由是邓艾“罢遣人众,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者,诚复不同”。
司马炎并没有给邓艾彻底洗清罪名,他的家人也仅仅获得普通人的待遇,但司马炎这个文件实际已经给邓艾平反了:他明确宣布邓艾并没有造反。
坦白的说:司马炎确实是一个明白人。
到了267年,议郎段灼给司马炎写了一个极长的汇报为邓艾辩解。
“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
邓艾是一个立下盖世功勋的忠臣,他不是反革命,他死的太委屈了。
这个段灼,是一个正直的官员,但他也没有看破司马昭除掉邓艾的真正原因。邓艾有那样大的功劳,对于司马昭已经构成了威胁,他竟然公开违抗司马昭的命令,请问:邓艾是谁的忠臣?他当然是中原政权的功臣和忠臣,但确实不是司马昭的忠臣。
“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臣敢言艾不反之状。”
这个邓艾是一个很不能协调关系的人,对领导不知道尊敬,对同事不知道团结,所以没有人仗义执言。
“昔姜维有断陇右之志,艾脩治备守,积谷强兵。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艾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而不难仆虏之劳,士民之役,非执节忠勤,孰能若此?故落门、段谷之战,以少击多,摧破强贼。”
在司马家族发展史的瓶颈时期,姜维挑动雍凉地区,弄得司马家族非常的有压力,正是由于邓艾到达西线抵住了姜维的瞎搅合,司马昭才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孙吴和淮南的挑战。
作为高级将领,邓艾“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邓艾确实是一个好领导。
“先帝知其可任,委艾庙胜,授以长策。”
司马昭将灭蜀大业委托给了邓艾。
“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邓艾不惧艰险,跋涉七百里阴平小道逼迫刘禅投降。
“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本在可论。”
已经接近七十的老人,他没有造反的必要,邓艾的错误是认为自己和司马家族感情极深,“恃养育之恩”,不知道自己身份,“心不自疑,矫命承制”。
对于这一段,我是有反对意见的。邓艾固然已经接近七十,但他的儿子邓忠正值壮年。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也已经接近七十岁,难道他也没有野心吗?司马师、司马昭一直到死都没有当皇帝,但他们的野心是路人皆知。
“钟会忌艾威名,构成其事。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县马巿,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
邓艾的结局是比较令人同情的,处理的也确实太重,但是,如果邓艾不死于264年的正月,就他那个跋扈劲头,265年继位的司马炎能不能驾驭邓艾还两说着。
邓艾的确是冤狱,他不是反革命,最起码不是曹魏王朝的反革命,但如果留下,对于司马家族绝对是极大的威胁。
“陛下龙兴,阐弘大度,释诸嫌忌,受诛之家,不拘叙用。”
段灼高度评价了司马炎的皇恩浩荡,邓艾的家人多少感到一点温暖。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5节
“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犹是也。”
邓艾临死之前,也认为自己是白起。
段灼这一段实际是以民众的力量向司马炎施加压力。
“臣以为艾身首分离,捐弃草土,宜收尸丧,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绍封其孙,使阖棺定谥,死无余恨。赦冤魂于黄泉,收信义于后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归其义,所为者寡而悦者众矣。”
段灼要求司马炎公开给邓艾平反,恢复应有的荣誉,家人享应有的待遇。
对于这个请求,司马炎留中不发,没有公开的答复。
段灼看到了为邓艾平反的必要性,但没有看到为邓艾平反的艰难。
平反这一冤案,立即遇到的就是这一怨案的形成原因和责任追究。
邓艾非常的骄横,“矫命承制”,这是冤案形成的内因,钟会、卫瓘田续在这一事件中当然起到极不好的作用,但司马昭毕竟要承担第一责任,因为他处于掌握最高权力的位置上。司马昭没有亲自参加灭蜀战役,但运筹帷幄、决断有方,所以享有灭蜀的第一功,同理,他也必须承担错杀邓艾的第一责任。
司马炎本人并没有什么功业,他之所以能够当皇帝,就是继承了祖先们的功德,如果否定了司马昭,那么就否定了司马炎政权的合法性。
这一年是267年,晋王朝才成立三年,司马炎不能不考虑政治影响。
而且,公开为邓艾平反,还要考虑卫瓘这个高级领导的感受:正是他指使田续袭杀了邓艾。
为了死去的人而得罪活着的人,就必须考虑政治利益。
所以,司马炎对邓艾采取了私下认可但公开不表态的方式为邓艾平反。
到了273年,司马炎的统治已经非常稳定,发布了一个文件:“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
邓艾的孙子邓朗终于获得一个身份。
关于邓艾的最后记载是在咸宁中,也就是277年或者228年。“积射将军樊震为西戎牙门”,因为要到西部边疆工作,所以被司马炎亲自接见,“得见辞”。司马炎询问樊震是怎样成长为一个高级将领的,估计就是闲扯淡,所以气氛也就非常融洽。樊震“自陈曾为邓艾伐蜀时帐下将”,那个意思就是暗示司马炎自己非常了解邓艾。司马炎也就询问邓艾被杀的前因后果。樊震“具申艾之忠,言之流涕”。
爱护自己的部属吧!千万不要盛气凌人的拿他们当牲口。邓艾因为得罪部下田续而被杀,十几年后,他的另一个部下樊震痛哭流泪的为他辩白。
这一次的辩白,也没有让司马炎为邓艾平反,但已经担任丹水令的邓朗“由此迁为定陵令”,邓艾的次孙邓千秋“有时望”,被“光禄大夫王戎辟为掾”。
永嘉中,也就是309年,邓艾的次孙邓千秋已经去世,邓千秋的两个儿子就依附邓朗生活。这一年,邓朗被提拔为新都太守,还没有到任,在襄阳失火,邓朗和母亲、妻子、儿子、侄儿举室烧死,仅仅另一个儿子邓韬子因为外出而免于火难,留下了唯一的血脉,消失在历史的记忆里。
邓艾,灭蜀第一功臣,身后凄凉,永远的被打入冷宫,而且上天也不肯给予他的后代较好的运气。
和邓艾相比,正儿八经谋反的钟会反而不那么凄惨。
263年的冬天,也就是钟会积极筹划造反的时候,他的哥哥钟毓去世了。
钟毓实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年十四为散骑侍郎”,一个半大孩子就担任朝廷要职。“机捷谈笑,有父风”。
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魏明帝曹睿“欲西征”。钟毓上疏反对:“夫策贵庙胜,功尚帷幄,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千里之外。车驾宜镇守中土,以为四方威势之援。今大军西征,虽有百倍之威,於关中之费,所损非一。且盛暑行师,诗人所重,实非至尊动轫之时也。”
作为皇帝,你的工作是坐镇国家中枢,控制全国的局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帝王之风。你跑到西线去,固然可以鼓舞军心,但国家需要动员更多的军队保护你,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
因为这一次上书,钟毓迁黄门侍郎。
曹睿这个家伙特别喜欢修建宫室,“时大兴洛阳宫室”,曹睿就临时到许昌办公,“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许昌逼狭,城池较小,曹睿在城南以毡为殿,“备设鱼龙曼延,民罢劳役”。
钟毓就提意见:“水旱不时,帑藏空虚,凡此之类,可须丰年。”他还建议:“宜复关内开荒地,使民肆力於农。”
他比较关注民生,是一个好官。
曹爽执政时期,为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盛夏兴军伐蜀,蜀拒守,军不得进”。曹爽不知进退“方欲增兵”,钟毓就给他一个书面意见:“窃以为庙胜之策,不临矢石;王者之兵,有征无战。诚以干戚可以服有苗,退舍足以纳原寇,不必纵吴汉于江关,骋韩信於井陉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盖自古之政。惟公侯详之!”
钟毓的意思就是曹爽压根就不会打仗,进攻蜀汉纯属扯淡。
244年的曹爽是“无功而还”。曹爽不知道重用干部,反而讨厌钟毓,“徙侍中,出为魏郡太守”,赶得远远的。
高平陵之变后,钟毓回京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在这个时候,钟毓在我国伦理发展史上首创了一个极重要的道德:“听君父已没,臣子得为理谤,及士为侯,其妻不复配嫁”。
钟毓建议:如果有人诽谤别人去世的君父,人家的臣子有权直接处理。
这个意思就是允许别人为了父亲而血亲报仇。
这当然是违背法制观念的。
钟毓还建议:一个侯爵以上的士大夫,如果年纪轻轻去世,他的妻子不允许改嫁。
这个混蛋玩意,不是东西!
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文钦叛乱后,钟毓“持节至扬、豫州班行赦令,告谕士民”,稳定局势,“还为尚书”。
诸葛诞造反后,司马昭开会讨论是否亲征寿春。就在这时,“吴大将孙壹率众降”。有人认为“吴新有衅,必不能复出军。东兵已多,可须后问”。东吴只要不出兵,司马昭就没有亲征的必要。
钟毓以为“夫论事料敌,当以己度人。”诸葛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这时极大的诱惑,“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人家不会因为极小的损失而拒绝极大的收益。
司马昭携带钟毓亲征诸葛诞。“淮南既平,为青州刺史,加后将军,迁都督徐州诸军事,假节,又转都督荆州。”
他的最后一个职务是荆州刺史,牛的很。
钟会策划谋反的时候,既没有联合自己的哥哥,也没有考虑哥哥的安全问题。
由于信息传递的缓慢,钟会不知道钟毓去世的消息。
钟毓有四个儿子,钟邕和钟会一起在成都被杀,钟毅、钟峻、钟辿等被株连下狱,“当伏诛”。
由于钟毓曾经秘密提醒司马昭不可重用钟会,司马昭也曾经答应对钟家网开一面,所以他就给钟家一个特赦令:“峻等祖父繇,三祖之世,极位台司,佐命立勋,飨食庙庭。父毓,历职内外,幹事有绩。昔楚思子文之治,不灭斗氏之祀。晋录成宣之忠,用存赵氏之后。以会、邕之罪,而绝繇、毓之类,吾有愍然!峻、辿兄弟特原,有官爵者如故。惟毅及邕息伏法。”
钟毓的第二个儿子钟毅和钟毓已经在成都被杀的长子钟邕的儿子们被株连,他们陷入阴谋较深。
钟峻、钟辿被特赦,钟峻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据《晋书》记载,钟会被杀后,他担任司隶校尉时期的功曹向雄收葬了他。
这个向雄是河内郡人,“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王经被司马昭杀害的时候,向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在这之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代理太守吴奋“又以少谴系雄于狱”。无缘无故挨了竹板还被关进了监狱,估计就是这两个领导想通过欺凌向雄获得司马昭的欢心。当时钟会担任司隶校尉,有处理全国案件的权力,竟然在监狱里就直接任命向雄为自己的都官从事。
钟会“死无人殡敛”,向雄跑到益州“迎丧而葬之”。
司马昭非常生气,把向雄喊去责备:“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王经确实是曹髦的忠臣,你连哭加闹的我就忍了。这个钟会,公然造反,无论从什么角度都应该杀死,你凭什么埋葬他?你大约是故意恶心我,难道我就不能杀你吗?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6节
向雄的回答很有意思:“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朋友们,学习一下怎样死拗歪缠无理争三分吧。
向雄说:先王实行仁政,“掩骼埋胔”,不肯让白骨露于荒野。当先王积德行善的时候,他们只管掩埋朽骨,至于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有何功罪是不考虑的。钟会谋反,当然该杀,你已经杀了他,也就执行了刑罚。如果没有人埋葬他的骨骸,那么就给未来仁贤者留下积德行善的机会。现在,大王你执行你的法律,我奉行我的情义,法律和教化相互配合,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司马昭让他绕的七荤八素的,竟然“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这个向雄是一个敢于坚持原则的人。西晋建立后,累迁黄门侍郎。这个时候,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和向雄一起共事。向雄记仇,“初不交言”。司马炎感觉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就命令向雄“复君臣之好”,也就是建立正常的同事关系。向雄“不得已”,跑到刘毅那里,“再拜”,说:“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然后就离开了。
他竟然说奉司马炎的命令断绝关系。
司马炎闻而大怒:“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
你不搞团结也罢了,为什么打我的旗号故意断绝关系?
向雄说:“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
古代的君子,无论关系多么友好,也要讲究礼仪,即使关系非常不融洽,也讲究礼仪。现在的刘毅,为了个人利益,拉关系弄团伙,亲密的不得了,根本不讲礼仪,对于不肯阿附自己的人,那是肆意侮辱,更加的不讲礼仪。他凭什么用竹板打我?我是读书人,讲究礼仪,我和刘毅不是仇敌已经很客气了,怎么建立正常的同事关系?
在这之后,向雄仕途非常的顺利,迁秦州刺史,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
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就在这时,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被奸臣陷害将离开京城归籓,向雄就提意见:“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皇帝啊,你虽然性功能比较厉害,弄了一大拖儿子,但只有数量没有质量,都不算很聪明,司马攸在京城有百宜而无一害。
“帝不纳”,司马炎不接受,向雄就“固谏忤旨,起而径出,遂以愤卒。”
气死了。
在264年正月十八日的成都内乱中,还有一个非常意外的倒霉蛋:“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这个师纂和杜预简直是绝配。杜预虽然因为特别喜欢研究军事而被称为“杜武库”,并且被舅子哥司马昭任命为参军,但个人单兵素质极差,他不但几乎不能射箭,而且几乎不能骑马,他的形象和诸葛亮非常类似。杜预在钟会那里担任的是长史,属于文职军人。至于师纂,他本来是司马昭的主簿,文章当然写的非常好,但到了邓艾那里,不但是高级将领司马,而且长期和邓忠担任前锋,表现了优秀的个人单兵。
杜预在建立了灭吴的盖世功业后非常的谦虚谨慎。师纂在灭蜀后,被邓艾任命为益州刺史,地位高出杜预一大截。但是,他“性急少恩”,身边的将士都被他严格管理过。当成都大乱的时候,他的将士们就趁乱下手杀了他,“死之日体无完皮”,可见报复之惨。
钟会、邓艾、师纂都有极严重的性格问题。
264年成都内乱的最大赢家是卫瓘,他多谋善断、心狠手辣,在不到四天的时间里,指挥曹魏将士杀死了钟会、姜维和邓艾这三个能干的家伙。
三国后期,最优秀的三个高级将领,竟然都让卫瓘除掉了,这是历史的尴尬和难以摆脱的宿命。
成都内乱,“事平”,卫瓘竟然能够执行司马昭的命令活捉邓艾,竟然能够临机解决钟会的叛乱,竟然能够在邓艾已经脱困的情况下继续执行司马昭的命令袭杀邓艾除掉司马昭的后患,这个贡献就太大了。所以,朝廷,主要是司马昭要开会讨论如何封奖卫瓘。
经历了成都内乱的钩心斗角和刀光剑影而侥幸活下来的卫瓘,非常低调的拒绝了朝廷的奖励:“瓘以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固让不受。”
蜀汉的灭亡,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功劳最大的两个司令员自绝于人民,但历史的功勋不能否认,既然不能封授,那么就空缺吧。至于我本人,虽然也参与运筹帷幄,但没有搴旗斩将浴血奋杀的功劳,就不要给予过分的奖励。
这样高风亮节而又谦逊的人物,才是司马昭最需要的人才。卫瓘能够临机处理一切,而且也曾经参与指挥灭蜀战役,在军队里有些威望,所以是最恰当的方面军司令员。司马昭任命他“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控制雍凉地区,“寻迁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增封菑阳侯”。司马炎登基后,转征东将军,进爵为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牧。
就在这时,北部边疆非常不平静,“于时幽并东有务桓,西有力微,并为边害”。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司马炎把卫瓘调到北线,除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卫瓘这个家伙,打仗并不是非常的擅长,但肚子里的蛔虫特别的多,政治手腕高明,他“离间二虏,遂致嫌隙,于是务桓降而力微以忧死”,不费弓马刀枪就铲除了两大对手。
卫瓘曾经坐镇内乱的益州,都督关中,全权控制徐州、青州、幽州的地方军政大权,直接管理过中原政权一半以上的土地和民众。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在这样广阔的土地上担任地方军政大员的也非常罕见。他“所在皆有政绩”,为西晋初年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
心机极深的卫瓘身体一直较弱,但生理功能非常的高效,他有六个男孩。卫瓘不断的立下功劳,所以被封为公爵,然后继续不断立下功劳,按照国家体制已经没有奖励的空间,“古来功大难为赏”,朝廷就只好用他的功劳奖励他的儿子。卫瓘“乞以封弟”,“六男无爵,悉让二弟,远近称之。”
卫瓘确实是一个好人。
和邓艾、钟会相比,卫瓘明显弱于军事指挥,但他有更加高明的手段,卫瓘也能够为国家平定边患。因为手段的高明,所以他无显功和显名,但对于司马炎来讲,有卫瓘就太省心了。
所以,在有卫瓘的岁月里,司马炎不可能给邓艾公开平反,因为已经死去的邓艾不能为他服务,而卫瓘是这样的优秀。话又绕过来,如果那个骄横的邓艾活着,司马炎为了自己的权威,也未必不给邓艾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除掉他。
卫瓘长期担任地方大员,多次要求进京,大约是立下的边功太多了,不愿继续占据重要的位置,也许想和司马炎亲密接触,“累求入朝,既至”,司马炎武帝给予很好的待遇,但“俄使旋镇”,乱七八糟的地方工作离不开他。
一直到275年,司马炎才“征拜尚书令,加侍中”,把他调进京城。
长期的军旅生涯,已经养成他“性严整,以法御下”的工作作风,“视尚书若参佐,尚书郎若掾属”,那是非常的独断专行。
估计,大家私下都说他丘八的军阀作风。
但是,卫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人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汉末张芝亦善草书”,卫瓘和索靖明显继承张芝的特点。当时的书法评论家认为卫瓘“得伯英筋”而索靖“得伯英肉”,卫瓘成就明显要高的多,也许与他长期的军旅生涯有关,特别的筋骨。
司马炎灭东吴,天下统一,卫瓘迁司空,继续担任侍中和尚书令,实际就是处理国家日常行政的政治局常委,大约就是今天的国务院老一。
卫瓘“为政清简,甚得朝野声誉”。
司马炎相中了卫瓘的第四个儿子卫宣,让他“尚繁昌公主”。
卫瓘“自以诸生之胄”,自己出身较低,“婚对微素,抗表固辞”,不想和司马炎当亲家,但司马炎一定要和他联姻。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威武的老李 1904楼 2014-02-17 22:20:11
@眼睛羊 2014-02-17 19:24:19
该干什么干什么,才称得上能力,知其不可而为之,那是品格。姜维两者都谈不上。
—————————————————
对于姜维,他是蜀汉的大将军,他继承的是诸葛亮的事业,诸葛终其一生都是在致力于光复汉室。他在处于极端劣势的情况下呈平手状态,可见其能力。至于品格,要是所有的当权者像姜维一样。恐怕社会风气就是另外一个样了。
-----------------------------
@眼睛羊 1910楼 2014-02-20 11:07:16
其实魏晋当时是三面作战,除了蜀吴还有北面的少数民族。魏国基本平定了少数民族和还恢复了生产,这样还是平手?
-----------------------------
这个倒也公平,蜀汉要不停的解决南中问题,东吴也要镇压山越的反抗。汉民族解决民族矛盾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蜀汉的压力并不小于曹魏。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7节
在这之后,卫瓘“又领太子少傅,加千兵百骑鼓吹之府”,享有特别的待遇。
就在这时,“日蚀”,那个时代封建,认为“日蚀”就是上天警告丞相不合格,所以司空卫瓘与太尉汝南王司马亮、司徒魏舒一起请求辞职。司马炎是一个心胸很宽广的人,相信人力而不迷信天命,不接受他们辞职,“不听”。
卫瓘向司马炎写了一个汇报,坚决反对九品中正制,司马炎非常认可,但最终也没有接受。
九品中正制的诞生适应了士族的时代。士族的出现不是那一个人的因素,他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曹操曾经提出了“唯才是举”,这是寒族出身的曹操对抗士族的重要举措。但是,符合人类永恒价值的思想未必适合那个时代。
士族退出历史舞台是五代时期。
人生不可能永远坦途,卫瓘也遇到了政治漩涡。
整个西晋的政治,绕来绕去就牵扯到司马炎的继承人问题。
对于司马衷当太子,卫瓘是反对的。但是,这是国家的核心政治,而且牵扯到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卫瓘也不好公开反对。
卫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恰巧,司马炎会宴群臣于陵云台,卫瓘就故意喝的醉儿吧唧的,跪在司马炎面前,“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抚床”说:“此座可惜!”那个意思就是反对司马炎将帝位传给司马衷。司马炎立即就明白了,“意乃悟”,但不肯接受,就扯淡说:“公真大醉耶?”
卫瓘知道了司马炎的内心思想,“于此不复有言”,但已经得罪了贾南风。
卫瓘的功勋、威望和位置,决定了他必然成为谋夺权力者的进攻对象。
司马炎的岳父杨骏,谋求控制朝政,卫瓘是一个极大的障碍,所以就成为杨骏的眼中钉。
就在这时,卫宣和繁昌公主闹起了家务,卫宣“数有酒色之过”,大约就是经常冷淡公主而喜欢别的女人。
杨骏认为,如果挑动卫宣和繁昌公主的婚姻问题,卫瓘就要承担一个管理不善的罪过。杨骏就和一些太监经常在司马炎面前说卫宣的坏话,叽歪公主受到的委屈。
司马炎本人是一个非常好色的人,但他不允许别人冷清自己的女儿,所以就非常愤怒,但是,司马炎是皇帝,有太多的国务需要处理,有太多的女人需要温柔,有太多的儿女需要关怀,有时就精力不够,就不能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的司马炎非常武断的命令卫宣和繁昌公主离婚。
卫瓘“惭惧,告老逊立。”
司马炎答应了,但又给卫瓘一个特别待遇:“司空瓘年未致仕,而逊让历年,欲及神志未衰,以果本情,至真之风,实感吾心。今听其所执,进位太保,以公就第。给亲兵百人,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及大车、官骑、麾盖、鼓吹诸威仪,一如旧典。给厨田十顷、园五十亩、钱百万、绢五百匹;床帐簟褥,主者务令优备,以称吾崇贤之意焉。”
司马炎确实是一个比较宽厚的帝王。在杨骏的挑动下,执法部门要求把卫宣纳入法律程序处理并且免除卫瓘的职务,司马炎拒绝了。
司马炎“后知黄门虚构”卫宣和繁昌公主的矛盾。
卫宣一定好色,也一定有点冷落繁昌公主。但是,男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他既不能用天平称质量,也不能用游标卡尺测长度。
金庸在《侠客行》中描写了一个叫叮当的女孩的爱情,她实心实意的喜欢一个沾花惹草的青年,特别讨厌真诚淳朴的石破天。
对于叮当来讲,她需要的是一种感受,也许别人说她下贱,但她是活生生的感情。
我认为,任何人都无权批评别人的感情世界。
电视剧《潜伏》中的穆晚秋最大的愿望就是嫁给余则成当小老婆。
卫宣好色,繁昌公主有意见,但她和卫宣还是有感情的,她不愿意离开风流倜傥的丈夫。
当司马炎明白女儿的感受的时候,这个婚姻已经无法挽回,因为卫宣被沉重打击得病去世了。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本来是好事情,但强大的责任心有时无处发泄,就喜欢干涉别人的私事。历史发展到21世纪,仍然有无数的家长喜欢干涉子女的幸福。
如果历史如此发展,卫瓘退休离开中枢核心,也算功德圆满。
但是,司马炎去世了,司马衷继位,政治大混乱不可阻拦的滚滚而来。
皇后贾南风联合汝南王司马亮发动政变,铲除顾命大臣杨骏和皇太后杨艳。为了填补巨大的政治空缺,已经退休的卫瓘再一次“录尚书事,加绿綟绶,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给骑司马,与汝南王亮共辅朝政。”
卫瓘的政治人生到达了顶峰。
从道理看,已经退休的年过古稀的卫瓘实在不应该出来趟浑水。但是,司马衷登基的时候,朝廷确实没有了有威望的能够控制局面的大臣,卫瓘辅政应该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如果贾南风不那么贪婪,晋王朝以皇后、藩王、功臣三位一体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处理国务,大家也就可以混一个和谐。
为了稳定政局,汝南王司马亮提议“遣诸王还籓”,其真正的考量是把楚王司马玮赶出朝廷,也就是斩断贾南风的政治盟友。
大家都明白这个提议的分量,所以“朝臣廷议,无敢应者”,只有卫瓘“赞其事”。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顾命大臣联合抑制皇后的权力。
楚王司马玮“由是憾焉”,他本来是想搀和国务管理的。
在这个问题上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都有些犯糊涂。
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都是杨骏的政治敌人,杨骏曾经想把他们赶尽杀绝。
贾南风曾经派人联合司马亮一起发动改变,司马亮拒绝了。楚王司马玮冒险铲除杨骏的目的就是获取更大的权力,结果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坐观成败之后摘取了最大的政治利益,楚王司马玮辛辛苦苦一场空忙,本来就很痛苦,现在抢去他的胜利果实的人不但要独吞果实而且还要剥夺他已经拥有的利益。
对于司马玮来讲,司马亮和卫瓘是忘恩负义、卑鄙无耻。
坦白说:司马亮和卫瓘这一步实在太无情,即使是从安定国家政治的角度考虑,因为对于别人的赶尽杀绝,往往就是别人的铤而走险。
由于卫瓘曾经反对司马衷当继承人,贾南风本来就怨恨卫瓘,“且忌其方直,不得骋己淫虐”,现在知道司马玮痛恨司马亮和卫瓘,就再一次搞宫廷政变。
贾南风向司马衷诽谤司马亮、卫瓘“欲为伊霍之事”,要求司马衷给一个命令,派司马玮免掉司马亮、卫瓘的职权。
对于司马衷的智力,历史上是有争议的。
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傻子,但确实比正常人弱一点。司马衷在历史上弄了一些笑话,这个非常正常,因为皇家的锦衣玉食让他脱离了社会现实。历史进入了21世纪,雨花石不是一个笨蛋,但确实不知道日本料理是怎样的玩意,因为没有接触过。司马衷不能胜任皇帝的工作,这个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傻子,因为绝大部分正常人也不能胜任哪个地方的工作。如果以不能胜任皇帝的工作判定人的智力,那么今天的中国,绝大部分都是傻子。
司马衷能够写“手诏”,说明是可以自己写东西、下命令。仅此一点,就比今天的很多初中毕业生有能力的多。司马玮拿着司马衷的“手诏”就可以指挥军队去逮捕卫瓘,这个说明司马衷经常写“手诏”,而且他的“手诏”已经成为约定的最高权力凭证。
贾南风以司马亮、卫瓘“欲为伊霍之事”吓唬司马衷,可见司马衷还是有一些学问的,最起码知道伊尹和霍光的故事。如果以伊尹和霍光的故事判定人的智力,我们在21世纪的大街上搞调查,大约能够知道的人非常的少。我们也不能以此判断司马衷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但毕竟可以判定他是一个可以学习而且曾经学习的人。
既然司马衷不是一个笨蛋,他为什么被贾南风欺骗呢?
卫瓘确实反对司马衷当皇帝,司马亮确实有个人野心,从政治态度来判断,司马亮和卫瓘确实是司马衷的政治敌人,如果有机会,他们未必没有废立之举。
对于铲除杨骏、司马亮和卫瓘,司马衷非常积极,大约是因为他们都曾经很看不起司马衷,过于专权,让司马衷感到了威胁。
我个人感觉,司马衷大约比刘禅还要差劲一些, 是一个更加平庸的人,当皇帝不合格,但不是一个傻子。
司马玮“性轻险,欲聘私怨”,是一个不怕事的人,接到“黄门赍诏”,当天夜里就命令清河王司马遐逮捕卫瓘。
办事效率够高的。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21-04-03 07:22:4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308节
得知司马遐奉诏逮捕,卫瓘左右的亲信怀疑是司马遐制造了假文件,都劝说卫瓘不要接受:“礼律刑名,台辅大臣,未有此比,且请距之。须自表得报,就戮未晚也。”
那个意思就是弄明白再说,别死的稀里糊涂。
卫瓘“不从”:没必要,我一定会被杀死。
就当时的政治而言,贾南风已经联合楚王司马玮拿着司马衷的手诏除掉了托孤大臣杨骏,这两个家伙就是要控制朝政,司马亮和卫瓘的努力就是压迫贾南风的活动空间、切断贾南风与藩王的联系。如果司马亮和卫瓘的目标能够成功,国家政治就进入正常,如果贾南风和司马玮不愿意接受这个结局,因为她可以亲密接触司马衷,就一定能够搞到司马衷的命令。
卫瓘是一个明白人,他已经大祸临头,拖延并不能改变命运,到不如死的从容一些。
但是,卫瓘这一次灭门惨案异乎寻常的宿命。
264年正月十八日,卫瓘挑动田续袭杀自己的领导邓艾以解心头之恨。
杜预非常生气,公开批评:“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当何以堪其责乎?”
杜预的意思是说:作为领导,竟然挑动别人的部下袭杀领导,将来一定会得报应!
卫瓘担任司空的时候,“帐下督荣晦有罪”,“无情被黜”右军,卫瓘把他撵的远远的。
荣晦确实有罪,卫瓘也仅仅是把他赶跑。不过,长期的军旅生活,让卫瓘不那么知道协调关系,他“性严整,以法御下”,非常的独断专行,把同僚当成大兵看待。卫瓘“斥遣”荣晦,态度非常的恶劣,很伤了荣晦的自尊心。
“及难作”,已经拨给右军的荣晦随队逮捕卫瓘。
为了忽悠卫瓘不要抵抗,那一夜,荣晦“在门外扬声大呼,宣诏免公还第”。
卫瓘本来已经退休,这一次是东山再起,如果仅仅是免掉公爵回家享清闲,倒也不错。
卫府大门打开后,荣晦就“前到中门,复读所赍伪诏,手取公章绶貂蝉,催公出第”。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毕竟他也是执行公务。
由于曾经贴身保护卫瓘,荣晦对于卫瓘的“家人数、小孙名字”知道的一清二楚,“按次录瓘家口及其子孙,皆兵仗将送,著东亭道北围守,一时之间,便皆斩斫”。时年七十二的卫瓘和儿孙等九人一同被害,确实非常的凄惨。
斩杀完卫瓘的儿孙,荣晦“将人劫盗府库”。
荣晦给予卫瓘的报复远远超过了田续给予邓艾的报复,历史,难道真有因果报应吗?
卫瓘的六个儿子中最有成就的是卫恒。卫恒“少辟司空齐王府”,曾经是司马攸的下属,“转太子舍人、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门郎”,年龄不大也已经进入中枢机构。
卫恒的成就是“善草隶书”,他写了一个《四体书势》,对于中国古代的字形的结构变化和书写的艺术发展有非常详尽的叙述,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古文化,有极重要的作用。
卫恒死的很特别。司马玮派来的军队敲打大门的时候,卫恒“闻变”,就从墙孔中跑到何劭家里“以问消息”,因为何劭是“嫂之父也”。何劭“知而不告”。政治,有时就泯灭人性。由于何劭的忽悠,卫恒就认为自家不过是丢失权力而已,所以就又从墙孔里回家了,“还经厨下,收人正食,因而遇害”。
可惜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血液里的文化抵不过冰冷的刀。
卫瓘家里也有两个人侥幸活命,那就是卫恒的两个儿子:卫璪、卫玠。这两个朋友大约得了一点小病,或者卫璪陪同卫玠去看病,因为卫玠的身体较差,反正他们“时在医家得免”。
这个卫璪后来是公爵,对历史贡献不大,无所谓,卫玠就风雅迷人了。
卫玠,“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卫瓘说:“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
卫瓘很有预言能力,他被砍了头,确实没能看到孙子成长。
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俊爽有风姿”,但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他还曾经说:“与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
1992年,雨花石参加工作,一个男学生长的实在令人羡慕。1998年,雨花石也曾经遇到一个女孩子,那的确是气质优雅、风度迷人。
“及长,好言玄理”,经常研究一些高深的哲学问题。
哲学是一门需要精思的学问,一个定义就可以让人冥思苦想,这个玩意是一个呕心沥血的领域,所以“白首《太玄经》”,所以,卫玠“其后多病体羸”。
他的母亲很担心,这个特别喜欢思考的孩子举手投足都那么费心劳神,就千万不要让他多讲话,“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他的讲话比雨花石的扯淡文章天悬地隔,听众“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琅邪人王澄“有高名”,不肯佩服人,“少所推服”,但每次听到卫玠讲话“辄叹息绝倒”。
王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但都抵不过卫玠,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兒。”
卫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评论家认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他们翁婿交流,那是何等难得的高雅。
卫玠极有社会影响,出身又是名门,“辟命屡至,皆不就”。但,老不参加工作也不好,“久之,为太傅西阁祭酒,拜太子洗马”。
当时卫璪担任散骑侍郎,是晋怀帝的近侍。
晋怀帝正是中原大乱、五胡内迁的时代,因为年号永嘉,所以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凄凉的名词:永嘉南渡。
卫玠“以天下大乱,欲移家南行”。
他很有政局洞察力。
但,他的母亲不愿南下,因为舍不得在朝为官的卫璪:“我不能舍仲宝去也。”
卫玠“启谕深至,为门户大计,母涕泣从之”。
一家人临别,卫玠对哥哥说:“在三之义,人之所重。今可谓致身之日,兄其勉之。”
永嘉五年,也就是311年,卫璪“没于刘聪”,为西晋王朝尽忠了。
卫玠“乃扶舆母转至江夏”。因为妻子已经去世,征南将军山简对卫玠“甚相钦重”,就把女儿许嫁了,“遂进豫章”。
大将军王敦镇豫章,长史谢鲲也非常雅重卫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
王敦对谢鲲说:“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
这一段牵扯好几个哲学家。曹芳的正始年间,曹爽当政,哲学家王弼经常“金声”,何晏特别欣悦而绝倒,卫玠在江表“玉振”,是永嘉之末漫天凄苦中的一缕亮色。
金声玉振,是对孔子的敬仰。
卫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一句话,每个人都有缺点,应该尽量的宽容理解。
也许,灭门惨祸,给予他太深刻的思考。
卫玠以准确的时局观察,躲过了北方的战乱,在豫章,他“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物上”,判断王敦“恐非国之忠臣”,所以“求向建邺”,离开了是非窝。
建邺后来是东晋的首都,“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卫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这就是最揪心的风雅——看杀卫玠。
卫玠的死,当然与先天身体素质较差有关,但先天身体较差的卫瓘不但挺过了264年正月的惊心动魄和心体俱劳,而且他还活了七十二岁,如果不是意外的灭门,应该还有寿命。
卫玠喜欢善辩玄理,这是一门费心劳神的学问,但王肃等人寿命也很长。
卫玠的死,是过于关注外在形象内化的强大心理压力,进而影响身体。
卫玠因为遗传的俊雅,在那个特别重视外在形象和谈吐的时代,他因为天赋特优,加上后天的着意训练,所以成为时代的典范。
但是,成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被无数的眼睛盯着,风光无限的反面就是举止言谈的不自由。他既不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吃饭、睡觉,也不能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发泄内心的感情,他必须时时刻刻谨防狗仔队的盯梢。
当他开口讲话,就被人传闻称道的时候,他每时每刻都要耗尽脑汁在思考。
那个“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的王弼,固然被何晏叹服“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竟然也是在二十四岁的青春岁月离开人间。
王敦一语成谶。
卫玠,累死了,死于公众的视线。

楼主:yc雨花石

字数:117434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3-04-22 19:04:00

更新时间:2021-04-03 07:22:42

评论数:213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