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我的大学 >  复旦教授研究表明:儿童间差距产生的原因与家长这三个行为有关!

复旦教授研究表明:儿童间差距产生的原因与家长这三个行为有关!

楼主:职引官  时间:2019-02-17 10:11:20
现今,伴随着社会势如破竹的蓬勃发展,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拼尽全力在培养孩子,缩小他们与佼佼者的差距,就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在社会上立足。

他们往往在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上大费工夫,会将“自我培养”放在次要的部分。然而根据复旦大学教授的研究显示,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尤其是放学后家长的三个习惯甚至能决定自家小孩与他人的差距。

首先是家长要常常与孩子沟通,其次是家长给予孩子陪护,最后是家长要用平等的身份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们能认识到这三个习惯的重要性并将保证在实际中践行,就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了解,知晓他们的长处与短处,才能及时地做到扬长避短,实现孩子更优秀地发展。


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但对于辛勤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来说,出名是其次,教育要趁早才是首要任务。如今,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国际化、多元化,各种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量变大,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全面,高校都纷纷扩招以满足各类人才的缺口,因此机遇来临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就业压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甚至说残酷也不为过的社会中立足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件容易的事。


未雨绸缪的父母们在经历了社会竞争后,秉承着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的理念,纷纷为孩子们争取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全方位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能缩小与优秀者的差距,追上佼佼者的脚步,以便能从容不迫地应对这个世界的瞬息万变。


每逢节假日,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都在接受各式各样的教育,语言,艺术,运动等等培训班都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技能与才艺。然而很多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学得都是同样的东西,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在这一方面差一些,而别的孩子却学得那么好呢,难道是我的孩子智力出了问题?


根据研究,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和他们自身的智力是没有特别大关系的,除去孩子自身兴趣原因,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日日陪伴在身边的父母的行为习惯,父母采取教育方式不同和日常行为习惯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做过的实验研究,是关于儿童间差距产生原因的,经过大量的实际探究和理论研究,他认为与孩子放学后家长的三个行为习惯有关,孩子之间的差距可以由这些习惯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甚至也与这些习惯有关。这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家后,没有压力最为轻松,与父母分隔一天,也是最需要和父母交流的时候。在学校时,孩子们可能会遭遇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当老师也无能为力时,只能回家向父母寻求帮助。此时,父母应该陪在孩子身边耐心地听他们讲述,引导他们说出困扰自己的问题并耐心地为他们解答或带领着他们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这听起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能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极大的益处。


然而,若真的要求所有父母在实际中认真践行却很难,他们偶尔会敷衍了事,有些父母甚至认为童言无忌无需认真,但是孩子们看似幼稚的语言实则是她们感受这个世界描述这个世界的开始,如果置之不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害处的。基于此,教授作了充分研究后总结了放学后家长会影响孩子的三个习惯,希望能对更新教育理念起到一定作用。

首先,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很多孩子回到家,在家长的要求下都是进行写作业、吃饭、练习才艺、上床休息这一系列的流程,家长的这一系列要求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经过了一天的学习孩子本就疲劳,他们要转移注意力,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另外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肯定会有小插曲发生,不管是快乐还是忧愁都希望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想要和父母交流交流,此时若父母置之不理或不提供给他们诉说的机会,便会会打消他们交流分享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孩子表达的欲望会越来越弱,在家里会变得沉默寡言,渐渐地就会觉得父母不了解他们不理解他们从而产生隔阂。


反之,若家长愿意做倾听者,孩子将心中所想全数表达出来,这不仅会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他们内心的压力也会释放,心里没有负担的时候,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了。同时,家长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对于培养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有很大的帮助,知其长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才能使孩子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家长给予孩子的陪伴。

家长除了陪伴孩子成长,也要跟着孩子共同成长,这种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陪伴是复旦教授放在重要位置的一个习惯,家长做到与否,会给孩子的性格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差距也许就此产生。当父母给予了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倾听时,孩子就会善于表达,乐观自信。


如果父母没有做到,孩子就会沉默寡言,心生自卑,长此以往,差距就会在孩子之间逐渐产生。因此,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在一旁安静耐心地处理自己的工作和事务,树立认真敬业,热爱学习,一丝不苟的好榜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待学习的良好习惯。反之,若家长从未陪伴孩子写作业,或在“陪伴”孩子写作业时玩手机,孩子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态度,甚至敷衍学业,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最后,放平身份,不要拿家长的身份压孩子。

生而为人,孰能无过,况且有很多家长也是初次为人父为人母,每个人所崇尚的为人处世的观念并不一定正确,所以不要向孩子灌输父母的话都是绝对正确这种观念,不要在孩子犯错时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判孩子,要用对待朋友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引导孩子打开心房,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为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与行为,告诉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后不再犯,用平心静气交流的方式才能使小孩真正认识错误,孩子才能将所有的正确言论记在心里。


楼主:职引官

字数:2302

帖子分类:我的大学

发表时间:2019-02-16 03:06:16

更新时间:2019-02-17 10:11:20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