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四百汉——两汉风云(连载)

四百汉——两汉风云(连载)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汉二年九月,双方交战结束。结果是韩信大胜,魏豹被捉拿且被押送到荥阳。西魏国被取消,分为河东、上党、太原三郡,划归汉国。
平定魏国后,韩信准备继续北伐,攻略中止与汉同盟的赵国,及其附属国代国。
陈馀当初同意助汉攻楚的条件是杀掉“生死冤家”张耳,于是,刘邦找到类似的首级冒充。汉国的大溃败,对张耳已死真实性的怀疑,促使陈馀与刘邦决裂。
韩信请求刘邦增兵三万,并说出自己的战略,“继续进攻北方的赵、燕之地,然后再拿下东方的齐国。继而由齐地南下,断绝敌军由楚地至荥阳的粮道。”(韩信既定魏,使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
从韩信定魏开始,楚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微妙变化。随着第二战场的开辟,韩信将在自己的生涯中添上最为光辉的印记,并埋下盛极而衰的伏笔。
对于大将军的主动请缨,以及开列的条件,汉王大方应允,并派张耳进行辅助。张耳是当世名士,贤名广播,又久在赵国,不但熟悉地形,或许还有潜伏的旧部,绝对是个好助手。同时,他是刘邦故人,想必暗中也身负监视之责。
韩信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代地。陈馀本为代王,但他留在赵国辅佐赵歇,代国事务就由代相夏说打理。夏说是陈馀的心腹门客,曾为之游说田荣,发兵相助。陈馀是与张耳齐名的天下名士,对夏说如此倚重,足见其人不凡。
不过,夏说的才能在军事天才韩信面前是徒劳的。汉军九月由魏地出兵,在闰九月就破代兵于阏与(今山西和顺),擒拿夏说。
大将军前方虽不吃紧,汉王却于后方紧吃。韩信平定魏国、代国的战报传上去后,刘邦便立即派使者抽调其军中精兵,支援荥阳战场(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按时间顺序,事情经过大抵如此。韩信平定魏国、刘邦派人过去调兵到荥阳;韩信想继续北伐,申请三万人,刘邦答允并增派人手;待得韩信于代国取得胜利,刘邦又派人“盘剥”对方。
值得注意的是,刘邦从韩信那边带走的都是“精兵”,而他派去的三万人却未必是精锐,甚至还有可能是老弱残兵。
韩信攻下代地后,不是就此止步了,而是还要继续前进。按理汉王不增兵支援也就罢了,怎么能再“减人”呢?大概有如下考虑。第一,汉王目前确实急缺人手。
第二,防止独当一面的韩信成尾大不掉之势。
第三,战略目的不同。韩信的意图是攻略黄河以北的土地,断绝楚国粮道,与刘邦一起夹攻项羽。在他看来,两个战场的地位同等重要,各自的战事是可以平行开展的,甚至北方战场的进度要优于荥阳战场。因为韩信要征战扩张,刘邦只要维持住与项羽的对峙局面即可。
而汉王则认为,决胜的关键在于荥阳战场。他对韩信的期望是通过开辟北方战场,吸引项羽兵力。并通过扩张为主战场提供兵员以及其他资源。
由于各种原因,韩信的北伐之路亦顺亦曲。“顺”靠得是自己的才能;“曲”则由于刘邦的掣肘。而在代国之后,韩信将面对的是以赵歇为首,陈馀为核心的赵国。客地作战,人手不足,地形险要,敌军强大。面对种种不利条件,才高如韩信,亦没有必胜把握。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零八章 谋与战
汉三年(前二零四年)的第一个月——十月,韩信、张耳率兵数万击赵。
赵王歇及陈馀派重兵屯驻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号称二十万。(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井陉属于“太行八陉”的第五陉,与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令疵、句注、居庸等八处号为“天下九塞”,是极险要的去处,因该处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故称为井陉。
史书中记述陈馀身份时,采取比较念旧的说法:成安君。那感觉就像叫现在的汉王为沛公一样。
陈馀在赵国有宰相之实,却不是“赵相”。因迎回赵歇有功,而被对方封为“代王”。但陈馀为了辅佐赵王,并未到代地上任,换言之,他有代王之名却无其实,故史书中不便称之为王,仍以旧号“成安君”呼之。此时,代地已为汉军所占,陈馀更加“无实”了。
陈馀的部下广武君李左车分析当前形势,“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在大长敌军威风之后,老李接着说道,“对方挟战胜之威,远离故国,征伐他方。其锋锐难以抵挡。”(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其潜台词是:汉军的优势是因“乘胜”引发的“锋不可当”;劣势则为“去国远斗。”
陈馀点了点头,似在说“愿闻其详。”
李左车道,“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餽粮”即运粮;“樵苏”指砍柴割草;“爨”是烧火做饭;“宿饱”为经常饱。简言之,先哲传授的军事经验为,“远征粮食很重要,做饭砍柴要趁早。”所谓“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是汉军存在的客观问题。而“樵苏後爨,师不宿饱”大概是委婉提醒陈馀要未雨绸缪,早做安排。
随着剧情的展开,读者将会发现,李左车不仅是个极具战略眼光的军事家,还是个善于引用经典与谚语的语言学家。
陈馀洗耳恭听着部下的“安排”。而李左车却又说起敌方的又一劣势——地形恶劣。在李将军的口中,井陉是一个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漫长狭窄的道路(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他推断,敌军的粮草,必定在远离大部队的后方。
在李左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粮草的重要性、以及断粮的可行性后,他说的办法。“自己率兵三万,从小路切断敌军粮草;主帅陈馀则坚壁不出。”(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老李认为,“如此一来,敌军欲战而不得,欲退而被阻。身陷险地,粮道被断,又无处掠夺补充粮草。不出十日,就会自乱阵脚、自生自灭。其主将的头颅也将献到您的军帐中。”(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後,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在请求主帅采纳后后,李左车进行反面论证,“如果不这么干,咱们的头可能就会陈列在人家的军帐中。”(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有才的将领,形象的讲述,有效的办法。
但是,陈馀最终否决了这个无比正确的建议。之所以如此,史书中给出的理由是:陈馀是个刻板的儒生(成安君,儒者也)。确实,他自幼便喜欢儒学,还与孔夫子的后人孔鲋过从甚密。但将之定位为“儒者”似乎并不准确。他倒更像一个具有知识分子、纵横家气质的豪杰。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据说,陈馀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义兵不用诈谋奇计”,讲究堂堂之阵,正义之师。这话估计是迷惑敌人,或者是在彰显自己的风度,未必作得准。
和李左车一样,有“儒者”之称的陈馀也也喜欢引经据典,言道,“兵法上说,‘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接着,陈馀说自己欲正面对决的理由。一,人少,韩信兵马号称数万,其实只有数千;二,劳累,千里奔袭,疲惫不堪;三,立威,如果连这样的队伍也不敢正面迎战,那么会让其他国家小看,轻易的讨伐我们。(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陈馀不愧为统帅,想得比较远。李左车的意图很明了:消灭敌军。陈馀的目的则不仅限于此。“不但要胜,还要胜得有意义!不但要战胜眼前敌人,还要威慑其他的国家。”
如果这一战赢了,陈馀则一战屈他国之兵,高瞻远瞩;倘或败了,则不免纸上谈兵,好高骛远。
陈馀坚决正面交锋,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恐怕还有一条难以启齿的理由——洗刷污名。
巨鹿之战时,他坐拥数万兵马,却并不进攻围城的秦军,解救被困的赵歇与张耳。并由此引发了与张耳的嫌隙。再加上后来的一系列误会,张、陈这对令人称道的“刎颈之交”分道扬镳,以致到了欲置对方于死地的地步。
按陈馀自己的解释,他之所以按兵不动,是为了留有用之身,为君主及大哥报仇。到底是否如此,旁人不得而知。但他有“贤者”之名,对结义兄长见死不救,必定会招来“怯懦”、“不义”的诋毁。
为了对抗流言,陈馀大概会有意在言行中贯彻“勇”与“义”,从而洗刷名声。他总标榜“义兵不用诈谋奇计”大概就是在彰显自己的勇气与仁义。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零九章 背水一战
陈馀认定打败敌人已经不需要计策了,这存在两个前提。第一,汉军疲惫;第二,汉军很少。
韩信两个月间灭魏克代,连续作战,士卒不可谓不累,但师未老,气犹盛,锋头正锐。
至于汉军的人数,显然没有赵国多,但也并非只有数千。史书明确记载,汉军人数是数万。在这点上,奉汉为正统的史家是不必造假多记的,因为人数越少,越能体现出韩信的厉害。
由此可见,陈馀的战前情报搜集得极不到位。这有两种可能,韩信故布疑阵;或者赵军内部存在内鬼,而后者的可能性极大。至于这间谍是韩信派出的,还是张耳早年安插在赵国的,抑或是张耳新近收买的,则已不可考。
由此可见,陈馀在战前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情报不准确导致的严重轻敌。
史载,“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韩信派人到赵军中刺探军情,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未被采纳,这才敢继续发兵。
这里似乎有些讲不通。李左车建言,陈馀否决,这些事必定是在高级军事会议上发生的。知道此事的,大概也仅限于高级将领。韩信派出的“特工”,似乎不能探听到如此深层内幕。如果他不是有邦德一样的超凡本领,便是有隐藏更深的间谍来传递情报。这似乎也可以印证陈馀身边有内鬼的判断。
李左车的名字一定已被韩信牢牢印在心中。他最担心的就是对方所说的“断绝粮草,坚壁清野”之策的实施,万幸陈馀并未采纳。韩信惦记上了这个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的对手,并对之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韩信是寂寞的,前期无人理解,后期俯视众生,他希望,有一个能够与之切磋之人,哪怕是敌人。
韩信率部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处下寨。夜半时分,传令出发。他先选拔两千名轻骑兵,命每人手持一面红旗(汉军军旗的颜色尚红,这与刘邦是“赤帝子”的传说有关),从小路上山,在山上隐蔽着暗中观察赵军的动静(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两千骑兵见怪不怪,又充满期待。“不怪”是因为他们知道统帅一定又有奇思妙想;“期待”则是盼望见证奇迹的时刻。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骑兵出发前,韩信嘱咐,“对方见到我们逃跑,必定会万人空营的追击,届时你们马上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旗帜,安插上咱们的军旗。”(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其中,“壁”指营盘,“若”是你们。
众骑恍然,“原来大帅先用‘调虎离山’,再用‘鸠占鹊巢’,真高。”
观者不免疑惑,“这招似乎也并不如何高明。”实践中,简单的东西往往奏效;况且,听来容易,调配起来却是千头万绪。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接着,韩信派副将传达通知,“今天胜利后大伙儿会餐,大饼卷牛肉可劲儿造!”(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当时想必已过凌晨,所以说是“今日”。
传令与接令的大伙儿想必是蒙圈的,“啥玩意儿,今天就能胜利?我们知道您神,可毕竟不是神仙,这话吹得太大了吧!”他们假意称是,并努力做出信任且欢快的表情。
韩信对身边的军官到,“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韩信断定,赵军的战略意图是将汉军聚而歼之,所以会“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大将不出手。”
果然,韩信派出的一万先头部队安然列阵。虽然没有受到敌军滋扰,汉军先锋仍是忐忑的,因为他们身后便是一条波浪宽的大河。士卒们心中的寒意大概更甚凛冽的江水(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这时陈馀如果足够敏锐,就会发现一个疑点:说好的数千兵马呢,怎么先头部队就有万余。他或许发现了,却并不在意;又或许其注意力全被对方的“愚蠢”行径吸引。“哪有这样列阵的,对方主帅不读兵书么?一旦后退,岂不落入水中?”其时,汉军也在质疑,“大将军这是要自断归路么?”
于是,陈馀微笑着放心了;赵军嘲笑着气壮了。
天蒙蒙亮时,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出井陉口(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陈馀下令,“进攻!”赵军自信满满的出击。
汉赵两军激战良久,韩信、张耳假作不敌,将大将军的信物“旗鼓”丢弃,向在水边的阵地逃去。水边列阵的汉军开营门放“败军”进入,并与敌军激战(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见汉军败退,营盘中的赵军也倾巢而出,投入战场。赵军或争抢散落在地的战利品——旗鼓;或怀着更大志向的追逐敌军两名统帅韩信、张耳,一时间秩序、编制颇为混乱。
韩、张已退到水边阵地,前有追兵,后有大河,可谓身陷绝地。绝境激发了将士的斗志,他们宁愿痛快的战死,也不愿窝囊的被迫溺水。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向前!瞬间,战场形势发生变化。汉军孤注一掷,殊死奋战,赵军一时无法取胜。(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就在赵军空壁而出时,埋伏在山上观察的汉兵看准时机,迅速绕进赵营。按照韩信的嘱咐,“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对此,追至河边激战的赵军一无所知。
由于一时无法取胜,赵军便欲先回去休整,或守或战,再做他论。不料蓦然回首,一片红色映入眼帘。林立的汉军旗帜正在赵营上空猎猎飘舞。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章 了恩怨
再回首,映入赵军眼帘的满是飞舞的汉军红旗。一个本能反应浮现于脑海,“完了,咱们的营盘被占,主将被俘虏了。”(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当然,军营被占并不说明将领被俘。但这里是以命相博、瞬息万变的战场,人们无暇细思,容易听从本能的指示并盲目跟随。
巨大的恐慌迅速扩散,赵军在短暂的混乱后,如失控的洪水猛兽,奔走遁逃。赵将连杀数人亦无力回天。将令、杀戮,对于被恐惧支配、一心逃命的人们是无效的。
士气大振的前后两路汉军,夹击混乱的赵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韩信部分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当天战胜赵国。并且,没花费一天,仅用了一个早晨。之所以说“部分实践”,是因为他还没招待大伙儿“大饼卷牛肉”以会餐。
就在战局大定的同时,韩信下达一道军令。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不要杀害李左车;二活捉李左车者赏千金(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显而易见,韩信想与这位“对手”谈谈,放眼当世,能有资格被他视为对手的人并不多。
一战下来,赵王歇被俘,后被杀掉;纵横半世的豪杰陈馀身死泜水之畔。
当闻听陈馀的死讯,其当年的“刎颈之交”、现下的“生死之敌”张耳,不知当做何感想。悲伤、快意、落寞?无人知晓。他们曾并肩作战、风雨同舟;如今却刀剑相向,阴阳相隔。假如陈馀并非战死阵中,而是生致军营,张耳是否会不计前嫌,为之求情?无人能确定。彼此的恩怨,到底孰是孰非,怕也没人能说清。
《史记》、《汉书》都将张、陈这对难解难分的“仇友”列为合传,并列记载。太史公在文末言道,“两人都是天下有名的贤者,甚至他们的门客都在汉国做到郡守、诸侯国相。”(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当然,在汉初取得巨大成就的是张耳的门客,但可以推论,陈馀的门客想必也是很厉害的。但就是这样两个了不起、彼此交好的人物,最后却分道扬镳、势同水火,实在令人惋惜。
司马迁说,“两人未发达时,相互信任,即便为对方牺牲性命,也是在所不惜的(然张耳、陈馀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但是,他们当大权在握时,竟相互欲致对方于死地。为何当初相互信任、倾慕是如此真诚;后来相互背叛、逼迫又那样凶恶(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後相倍之戾也)。”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孔夫子曾这样阐述过迷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对于张、陈的前后不一,就连品古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于股掌的太史公也感到困惑。是两人欺世盗名,以利相交;还是恩怨情仇,难以分说?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大概他们是因权势、利害才交往的吧?”(岂非以势利交哉?)。最后,他评价道,“他们虽然名声崇高,宾客繁盛,但其品格与将王位让给自己弟弟的太伯,把君权推与兄长的延陵季子,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大伯、延陵季子异矣)。
或许,张耳、陈馀当初的友谊是真实的。只不过,随着时光推移,权势剧增,变得不再纯粹,又因其间发生了诸多误会,他们的友谊才没能延续到最后。
清代郑板桥有诗《泜水》,言道: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其中后两句“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是批判张耳的胸襟不如韩信,没有下达“生得陈馀”的命令,否则,二人言归于好,共事汉王,岂非美谈?
在郑板桥看来,韩信都可以和素不相识的李左车惺惺相惜,你张耳为何不能和不能和昔日友人把酒言欢呢?但是,化敌为友易,破裂的感情想再弥缝,却是极难。重要的早已不是对错,而是分离的时间发生了太多事,而彼此亦难以回到当初了。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兼李左车“大难不死”,积极的汉军得以将之带到主帅的大帐。不论等待李左车的是不是“后福”,他也只得听天由命了。
韩信仿佛见到偶像,亲自为之松绑。可能还煞有介事的训斥一下部下,“怎么这么没礼貌,如此怠慢李将军。”
士卒如不是一脸蒙圈,大概就是诚恳的检讨自己。然后退出等待享受厮杀一个早晨后的会餐,以及那丰厚的赏赐。
韩信请李左车坐面东而坐,向东是尊贵的座位,鸿门宴中,项羽就是这个朝向。韩信则向西而对,像对待老师那样尊敬对方。
韩信的一系列礼遇,让李左车这位阶下囚意外而惶恐。未等两人讨论理论与实践,献上首级、俘虏已毕,祝贺过主帅的众将抛出自己的疑惑,“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背靠大山,面临河水’从而阻止敌方的偷袭与进攻。您却反其道的‘背水列阵’,还出乎意料的胜利了,还胜得这么快,这是什么原因啊?”
闻言,韩信或许会找“李老师”确认眼神。不过,刚刚摆脱俘虏身份的败军之将李左车大概是不便显露才华的,只是客气一笑,表现出一副“愿闻其详”的姿态。
韩信点头致意,然后对部下道,“我的依据在兵法上写着,众位只是没留心罢了。”(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众将心中不免疑惑,“难道我们看得是盗版的?”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事理论
汉军诸将的运气是不错的,能得到当世“战神”的点拨。那感觉就像洪七公心血来潮指点了郭靖武功,又商人像和一个外国老头吃了顿饭。
韩信告诉部下,自己的理论依据是“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众人恍然,“兵书上确有此句,看来咱们看的是同一版本。”随即,有的若有所悟,有的依旧茫然,露出“能再解释详细些么”的神情。
韩信道,“我的部下大多是平时没经过训练的,就像‘驱赶大街上的人去打仗一样’……”(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
听到这里,李左车大概觉得遇到了“同好”,“这位韩将军敢情也爱引用个俗语什么的。”
其中“拊循”为训练;这里的“士大夫”并非指知识分子、官僚,而是将士。韩信部下多是“新兵”,而“精兵”多被刘邦派人调往荥阳主战场了。
韩信道,“率领‘新兵’,要把他们安置于‘死地’,从而逼迫出其求生意志与体内的洪荒之力。如果将之放在安全地带,甫一接触,大伙儿就可能逃跑,无法为我所用了。”(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有的将领或许不以为然,“大将军够狠的啊,通过压榨的办法让人为之拼命。”但转念一想,“这也算是仁慈。因为置之死地,只是手段。目的却是‘活下去’,以及‘胜利’。”
通过主帅的解释,众人愈发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由此也可看出,战争中切忌“本本主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伙儿看的都是同一本兵书。陈馀的依据是“十则围之,倍则战”;汉将的依据是“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韩信的依据是“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依据都是对的,只不过,唯有韩信的法子是最合适的。
众将的疑惑,主要在“背水列阵”上,韩信也只就此做出解释。给人的感觉是此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背水列阵”。这应当算作平定井陉之战最大的亮点,却并非最关键的原因。
韩信取胜,还有如下理由: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幸运。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毁其粮草、断其归路、坚壁不出”的建议。如果赵军这么做了,汉军能否胜利,还是未知之数。不过,韩信就此想必有一番精彩应对,可惜后人无缘得见了。
第二,洞悉人心。汉军是攻方,在明;早有准备的赵军极有可能不给对方列阵的时间,就攻了上去。“你还背水,直接下水吧你。”但韩信故意示弱,知道对方轻视汉军,欲聚而歼之。不看到大将的队伍是不会进攻的。可见,在战场上,韩信对人心的把握是何等精准。在生活中,如果他看人、看事也如此清晰透彻,他后来结局或许又是另一番光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情报战的胜利。通过预先潜伏或临时打入的间谍,韩信让陈馀相信了己方军马极少、甚至只有数千,并且很疲惫的虚假事实。陈馀的一系列判断,都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情报的作用,有时更甚战场的厮杀。只不过,情报战属于幕后作业,并不显眼,易于被忽视。
通过灭魏、破赵的战役可以看出,韩信很注重信息战,比如,曾向郦食其确认魏国大将。以假情报迷惑陈馀;而且,手段多样。例如,木罂渡军、背水列阵。
解惑完毕,众将心满意足,等着主帅实践战前诺言——胜利后会餐。战斗了一个早晨,大伙儿想必早已饿了。此时,炊事员的备餐工作大概已进入尾声,将士们思之不禁垂涎。
但是,韩信似乎没有结束会议的打算。开始进入下一话题:下一步的打算。
大家觉得也不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为君一席话,宁舍一顿饭!
韩信隆重介绍,“有请李将军发言——我军的发展前途与手段。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并不响亮,且有点稀疏。韩信热情洋溢、李左车略显局促、众将面露鄙夷、气氛有些冷淡。
众将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你一个俘虏,大模大样的上座,还给我们胜利者讲课?不脸红么?”
众将的反应,韩信并不奇怪,也未加理会。而是对李左车推心置腹,“在下想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该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李左车引用谚语推辞道,“我听说‘打了败仗的将领,没资格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大夫没有资格谋划国家的生存’。而今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计议大事呢?”(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
面对对方的讲道理,韩信摆事实,“在下听说当年‘五羖大夫’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却使之称霸。这并非源于其能力的变化,而在于国君是否任用。”
讲完历史,韩信接着讲现实,“如果成安君采纳了您的计谋,像我韩信也早被生擒了。正因为陈馀没有听从您的意见,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啊。”
听到这里,李左车心中五味杂陈,“既为自己计策不用,身为战俘而慨叹,又为陈馀的不幸遭遇而惋惜,同时,更为韩信的器重推许而感激。”
众将的不满再次升级,心道,“主帅这是干嘛啊,低三下四的。这姓李的还端起架子来!”
韩信再接再厉,“我是真心求教,希望您不要推辞。”(仆委心归计,原足下勿辞)。
李左车再次引用谚语,“臣下听说,‘聪明的人考虑的次数多了,难免有失误;愚拙的人反复思量,也会有正确之时’。所以俗话说:‘疯癫之人的话,圣人也可以选择性采纳’。只怕在下的的计谋不足以采用,但我愿意奉献笨拙的忠诚。”(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原效愚忠)。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左车献策
李左车仍在与韩信客气。不过,客气的结果是接受。
他先回顾前情道,“陈馀有百战百胜的的计谋,可一旦失误,却军败鄗城之下,亡命于泜水之畔……”(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
李将军对陈馀的评价极高——百战百胜!这个词在当时,是只属于项羽与韩信的。陈馀虽为世之豪杰,要撑起它,却有些勉强。
那么,李左车说故主“百战百胜”,就不免有溢美的成分在里面,由此也可见老李还是很厚道的。当然,抬高了陈馀,也就无形中捧了韩信。同时,也是温婉的提醒对方,所有的“百战百胜”,都是历史,不应过分迷信它,否则,后果极其严重。
韩信心领神会,愈发坚信了老李非比寻常的认识。
接着,李左车实事求是的描述了韩信北伐以来的光辉战绩,“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并预测了引发的效果,“在于韩信,则名扬天下,威震四海;在于即将被攻打国家的百姓,则预感到兵灾临头。他们大概都已放下犁与木叉等农具而停止耕作,穿华服,吃美食享受生活,专心倾听战争的消息,等待死亡的来临。”(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简言之,汉军的威势,吓得敌国百姓战战兢兢,甚至及时行乐了。
韩信一笑,似乎在说,“我哪有那么恐怖。”
李左车点头,像是在说,“你比这还要恐怖。”
众将也暗中寻思,“别的不说,这俘虏拍马的功夫倒着实了得。”
李左车续道,“威名远播,是贵军的优势。但汉军亦存在短板,那是攻打赵国时就存在的。即去国千里、劳师远征、士卒疲弊。如果燕国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双方势必陷入僵持。随着汉军士气下降、粮草短缺,燕军更有信心继续坚守。同时,趁着燕、汉争锋,齐国也会伺机坐大,据国抵抗汉军。”(若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彊也)。
韩信颔首,这也正是他最为担心的情况。
李左车一针见血的指出,“燕、齐两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衡量刘项双方力量的天平就不会有所倾斜。”(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韩信不禁佩服对方的目光锐利,“继续北伐,从而拿下燕、齐,是打破楚汉对峙的关键。这一点,汉王都未必能看出。”念及于此,勾起韩信对刘邦的一丝不满。若非对方屡次从自己军中调走精兵,就不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也不会弊得自己兵行险着。而随着兵员的增多,单兵的疲倦程度就会减少。省去这些不利因素,攻下燕、齐就简单多了。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李左车言道,“战斗力不足是汉军的短处,愚钝的我认为,直接进攻两国是不妥的。”(若此者,将军所短也。臣愚,窃以为亦过矣)。
老李再次引用名言,“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前文,他已详细分析,认为汉军的强项是令人生畏的威名,弱点是近乎强弩之末的战斗力。综合这些,其对策已呼之欲出。
仿佛一个优秀的捧哏演员,韩信不失时机的问道,“那么,我该怎么办呢?”(然则何由?)
对此,李左车提出建议,归纳起来有三点,即固本、恫敌、游说。
第一,固本。抚恤赵国阵亡将士遗孤,令汉军按兵不动,好好休息,并时常改善一下生活,改善的方式是吃。套用李白的诗就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不过“会须一饮三百杯”大概就免了,毕竟喝多了容易出事。(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其中“醳”有赏赐酒食之意。此“度假式”的生活一旦开展,汉军将士想必会对李左车感恩戴德。
第二,恫敌。大伙内里“吃喝玩乐”,外表却摆出进攻燕国的姿态(北首燕国)。
第三,派遣说客,携带战书,将汉军的长处大肆渲染。惧怕之下,燕国必定不战而降(而後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於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燕国实力本就相对较弱,比较心虚。韩信挟连胜之威,摆出一副有恃无恐、随时准备进攻的架势,再经口若悬河的辩士恐吓、拉拢,这虚虚实实的三板斧下来,燕君的心理防线基本就崩溃了。
李左车以为,燕国投降后,齐国既无余暇壮大势力,迫于汉军的威势,难免发生动摇。此时再如法炮制,派出说客,齐国也必定归顺。即使有睿智之人,一时间怕也制定不出妥善的计策。即使有妙计,也未必能说动战意全无的君主(燕已从,使諠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
李左车又道,“燕、齐归降,汉国彻底平定北方。就有可能打败项羽,从而一统天下。”(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最后,他说出自己建议的理论依据,“用兵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而后采取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兵固有先声而後实者,此之谓也)。
闻听此言,韩信只说了一个字——善!喜悦、赞赏,种种感情,都包含在这一字之中。
众将对李左车的看法,也由最初的不屑变为敬服。同时,他们也不得不佩服统帅的识人之明。当走出军帐,肚子咕咕叫时,将领们或许会想,“得以聆听这两位大家的高论,这顿饭耽误得值!”
韩信依计而行,效果亦如预料那般,史载,“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国行
俗话说,“神龙见首不见尾”,李左车亦复如是。神龙的身体隐匿在云海里,老李的身影则在指点江山后,消失于史书的记载中。他是否参与了后续的军事行动,韩信的巨大功绩的背后,是否包含着他的智慧。其结局是平淡收场、马革裹尸,还是凋零于政治斗争,无人知晓。
虽然只是惊鸿一瞥般短暂出现,但李左车却以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或许,这是他行事与结局的写照。
燕国的问题得以解决,韩信上报汉王。同时,请求由张耳出任赵王。
韩信之所以如此,大概有如下理由。第一,赵地需要强有力的人物镇抚,在此威名素著的张耳正是不二人选;第二,张耳与刘邦是故交,此举既团结了同事,又暗合了主上心意;第三,摆脱张耳的监督,以及分享革命胜利果实。要知道,韩信与张耳并列为汉军统帅,而军事上主要倚靠的是韩信。自己奔波辛劳,别人却要分一杯羹,他自然不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第四,为自己的称王做出试探与铺垫。韩信最高的人生目标是平定天下,裂土封王。如果刘邦同意功劳在其下的张耳封王,那么,自己割据一方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以及韩信自己的想法。
对于韩信的报告,战功上,刘邦提出嘉奖;请求封张耳为赵王的意见,他则爽快答应。
对于韩信的北伐,项羽是不以为意的。原因大概有三:第一,他不相信韩信能平定黄河以北,“你又不是我,能这么厉害?”
第二,韩信欲攻打的国家,魏、代、赵、燕、齐,都与西楚国发生过冲突。魏、代、赵曾响应刘邦,组团发动了彭城大战;项羽当时则正与齐国打得热火朝天。或许有人说,燕国不错,没与西楚国发生过正面冲突。但在霸王看来,燕王臧荼也不是啥好东西,属于墙头草。而且臧荼攻打辽东王韩广,兼并整个燕地,也破坏了自己分封天下的格局。说难听些,北方之战在项羽看来就是“狗咬狗”,他们最好打个两败俱伤,届时自己再来收拾残局。
出乎霸王的意料,自己当年的警卫竟如此气吞万里如虎,高歌猛进,基本平定了除齐以外的所有国家,俨然成为了比刘邦更为可怕的对手。为此,项羽多次派“奇兵”突袭刚刚被平定的赵地。可惜,这些军事行动一一被韩信、张耳化解。两人于赵国往来奔波,抵抗外敌之时,顺便稳定了当地局势。项羽这些威胁性并不很强的打击,反而促进了赵地的安定。毕竟,对外战争,往往是内部团结的润滑剂。
外患解决,韩信、张耳非常主动的征调兵马,发往荥阳支援刘邦。不过,两人就算不送货上门,汉王也会自取的。
在北方计划进展得出奇顺利时,汉军的南方行动亦进行的如火如荼,英布已在九江举起反楚大旗。
事情还要从数月前说起……
南方行动的目的是劝降九江王英布脱离楚国,投奔汉王,负责人为随何。“何”有什么的意思。换言之,“随何”的外号可叫作“随便什么”,听起来有些大无畏、带点率性。确实,随何比较胆大,这从此前的主动请缨可以看出,因为胆壮,有时也显得比较随便。
以随何为首的二十一人使团到达九江后,九江国的宰相却不为之引见,想必,这也是英布的意思。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被晾了三天的随何坐不住了,找到宰相言道,“您家大王不见在下的原因,一定是以为楚强汉弱,其实这也是我出使贵国的原因。既然不论欢迎与否,鄙人已扑面而来,您何妨进去通报一声呢。如果我说的对,恰好是九江王想听到的,岂不是好事……”
闻听此言,太宰不免有些心动……
随何接着道,“如果所言不对,请求将我等一行二十一人在闹市公开处决,以表明九江王同汉决裂,与楚亲近的决心!”(使何得见,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邪,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淮南市,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
众随从暗自心惊,“好家伙,您真不愧姓随,也太随便了,一句话就把我们性命搭进去了!”
太宰一听,觉得对方有恃无恐,说话豪气干云,确实见一下也是不妨事的,说不定真有好处,于是应承下来。
可见,欲打动人,是真的要下本钱!
主客见礼毕,随何言道,“汉王派在下恭敬地上书到大王驾前,是因为对一件事感到奇怪,即您为什么和楚国那么亲近?”(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
英布被对方的明知故问气得想笑,随即肃然道,“因为我是项王的臣子。”(寡人北乡而臣事之)
随何道道,“您与项王同为诸侯,您却以臣子的礼节侍奉之,一定以为对方强大,值得托付。”
英布点头,似是在说,“我就是这个意思。”
随何现出更加迷惑的表情,“当初西楚攻齐,霸王亲自背着‘板筑’(筑墙的木板,夯土的杵),身先士卒;当此之时,您应当带领国内全部兵马,作为楚国的先锋,前往援助。而大王只命人派了四千兵马前往会战。既没亲自去,带的兵马又极少。这恐怕不是臣子侍奉君王之道吧(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
英布内心有些尴尬,面上强作自然,“其实那次寡人有病。”
一旁的太宰搭腔,“可不嘛,那回病得还不轻呢。就这,还要赶往前线,您说这不胡闹么,所幸被我们一伙大臣生拉硬拽回来……”
英布露出惭愧悔恨的表情,“其实那回我应该去,你说项王在前方亲冒矢石,我却在国中养病,真是生不如死……”
随何心道,“装,接着装。这又不是玉兰、百花颁奖现场,你俩飙得哪门子演技呢?”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说九江
九江国,超级辩手继续着自己的游说……
随何道,“大王没有会攻齐国,或许事出有因。但当汉王占领彭城,项王尚未拔足于齐地时,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您当率领九江之兵渡过淮河,不分昼夜的与汉军大战于城下。可是!您坐拥兵马数以万计,却没有派一个部下渡过淮河相助,而是袖手旁观,坐观成败。将国家托付给别人照顾,难道就是这样做么(夫托国於人者,固若是乎)?”
英布一时哑口无言。
随何又道,“您表面上依附西楚,内里却想扎实的倚靠自己的实力。”(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讬,臣窃为大王不取也)。其潜台词是,“如果您觉得项羽很强大,就忠心追随,这没问题;想自强自立,也没毛病。但这种不彻底、半吊子、有名无实的依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不可取!”
随何又道,“您所以与西楚维持这种面子上的关系,不敢与之决裂,是因为觉得对方很强悍。那么我告诉您,西楚的强大,只是表面的。”
接着,随何道出项羽的两大弱势:
首先,不义。违背怀王之约,剥夺刘邦的关中王位,将之改封汉王。更恶劣的,弑杀义帝。
随何提到义帝问题,有点当面揭短的意思。因为据说英布就是杀害义帝的凶手之一,甚至是唯一凶手。他这么说,大概有两种可能,第一,无心的,不知道英布就是案犯;第二,故意的,提醒英布,你现在也是“不义之人”!快和主使项羽划清界限,否则对方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推推出你替他背锅。
其次,处境尴尬。刘邦虽然在彭城战败,但是却于荥阳、成皋一带聚拢兵马,稳定住局势。军粮方面,有从蜀汉运来的充足粮草。防守方面,汉兵据守要塞,深挖战壕,高筑壁垒,令敌军无隙可乘。
反观西楚,要由楚地跨越梁地,在深入敌国八九百里的荥阳与汉军交战。坚城难克,欲战不得,老弱千里运粮,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楚汉两国就像两个势均力敌的武林高手,相互比拼内力,谁也不能进,谁亦不敢退。
随何得出结论,“西楚的军队是不足凭恃的。”原因很简单,项羽此时自顾不暇。随即,他又做出假设,“即便项羽最终战胜刘邦,各国也必定会担心遭受打击,从而发兵相攻。他的强大,只会招致诸侯的攻打罢了。”
木秀于林,本就为人所忌。项羽残暴且不义,它越是强大,旁人越是畏惧怨恨,必欲攻之而后心安。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于是,随何言道,“西楚的前景一片灰暗,不如汉国啊。您不选择与万无一失的汉王联合,而去倚靠危亡在即的项羽,我对此感到不解。”至于刘邦取胜,是否也会招来各国的打压,他没有说。或许随何不想谈及对己方不利的语言,又或是觉得汉王仁义大度,越是强盛,越能得到拥戴。
随何道,“我明白九江国的人马不足以使西楚灭亡,但如果您能与之决裂,必定会牵制住项羽数月。乘此空隙,汉王就可平定天下。”说到这里,随何情绪更加饱满,声音更加激昂,“我肯请您提剑和我归顺汉国,九江之国仍为您所有,同时,汉王还会再分割一块土地给您(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大王有也)。”
英布心道,“确实与项王这边隔阂很深;同时,刘邦夺取天下的可能性极大,又开出了更好的条件,看来有必要改换一下门庭。唉,老项,咱俩一起奋战这么多年,你对我也够意思。无奈误会挺深,我不得不选择离开。是,这么做不仗义。人皆为己,相互理解吧。”经过一番心理挣扎,他将此事应承下来。史载,“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
英布的谨慎小心可以理解,背叛且实力不如,自然要做好保密工作,同时,他也在犹豫,是否真的要如此。
随何的心情且喜且忧,他担心形势出现变化,胜利在望时,往往最是人们焦虑之时。
可巧,或者很不巧,西楚的使者也来到九江,催促九江国发兵助楚。楚使的出现,难免令英布的心理出现动摇。“我该向左还是向右,助项还是助刘?刘邦真的能战胜项王?我与项王的情谊当真无法挽回?”
英布正接见上国使者时,随何闯入馆驿。一进门,就毫不客气的坐到使者上位。
楚使愣了,眼望英布咨询,“这位是?”
没等英布反应,随何自我介绍,“汉国使者随何是也!”
九江王此时大概与楚使的反应是一样的——发懵。
随何没给对方反应时间,“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
英布彻底不知所措,楚使则二话不说,掉头就走。他所以走,大概是以行动逼迫英布做出决断,“老英,你想好喽,到底跟谁?要是不表态,我就回去了。我一回国,禀报项王,后果你懂的。”
两国的使者分别以言语、行动逼迫英布,但他现在已经乱了。
随何立即道,“别让这小子跑了,杀了他,然后与汉国一起并肩战斗。”
混乱中,随何的建议是英布的唯一指引,他动手杀掉使者。很可惜,楚使选错了方式。他的离开,等于把话语权让与对方。如果两人在英布面前据理力争,结局如何,就难以逆料了。
如此一来,随何悬着的一颗心,也彻底放下。而英布已别无选择,只能死心塌地的投奔汉国,并将兵锋指向西楚。
英布的背叛,对项羽的打击极大。
首先,他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盟友,增加了一个强悍的对手。而此时项羽最稀缺的就是得力同盟。
其次,西楚国失去了南方屏障,增添了国边饿虎。
再次,麾下第一勇将、唯一封王之人的背叛对其心理伤害,亦必不小。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气英布
悍将英布背项,震动楚国。
在项羽远在荥阳对峙之时,是否有人能挺身而出,抵挡其兵锋呢?有的,他的名字叫做龙且。
龙且是项羽麾下猛将,此次,他奉命与项声讨伐九江。或许他心中暗骂,“英布,你个白眼狼。谁都可以背叛,唯独你不能,项王是多器重你,厚待你啊!如今你还趁火打劫,反戈一击!”
战争持续了数月,以楚军的胜利而告终。之所以如此,大概原因有三:一,名义上,英布为叛军,不义。楚军平叛,明正言顺。这对两军的士气都将造成不小的影响;二,统帅上,英布悍勇无匹,但龙且亦为当世名将,与前者差距不大;三,实力上,西楚国力雄厚,即使部分兵马滞留荥阳,综合国力亦强于九江。
英布与随何带领残兵败将投奔汉国,为免遭追杀,从小路而行,一路艰辛狼狈,自不必说。来至汉国,刘邦一面洗脚,一面接见对方。可见,汉王是个极会养生之人,每次接见宾客,都不耽误泡脚。
英布心凉了半截,心道,“说好的礼遇呢?你说我这是图什么?好好的王不当,非趟这趟浑水。结果背上‘不义’之名,兵败地失,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妻儿存亡未卜。还要遭人羞辱!”念及于此,气得要想自杀。
史载,“布大怒,悔来,欲自杀。”英布是当场要自杀,还是想回到下处再自我了结?估计是前者,武将出身,脾气暴烈的他大概没那么好的耐性。
如果当场想自刎,汉王君臣必定要劝的。怎么劝,史书中没有记载,只好臆测。比如一旁的随何解释,“我们大王脚气犯了,您别挑礼。”
刘邦劝慰,“兄弟,是我大意了。我以为咱们是自己人,就不拘小节了。”
总之,算是阻止住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刘邦为何要以“踞床洗”这种傲慢的方式接待英布,大概有三种原因:一,无心,俺老刘天生粗人,没想周到;二,势利,此时对方无立锥失地,兵马少且残破,价值下跌;三,威吓,你老英别觉得自己如何了得,到这里要收敛起狂骄之气,听我摆布。第三种可能性则极大。
而英布欲自杀,兴许有如下理由:一,性情刚烈,受不得屈辱;二,以这种方式表示反抗,“老刘你别唬我,否则,我就算死也不跟你混。”
刘邦也不禁暗自佩服, “真横,都混得这么惨了,还这般桀骜不驯。”
彼此客套一番,英布告退。回去的路上,心中五味杂陈,颇感失望。一进住处,英布不禁呆了——太豪华了。帷帐、车马、饮食、侍从全与汉王一样。见此,其反应是“大喜过望”!成语大喜过望也即由此而来。
刘邦这手“刚柔相济”、“两手并抓”的手腕实在厉害,一下就感化、俘获了英布的心。而且,英布若无先前被怠慢引发对方的“失望”,见到对方备下的厚礼,大概也不会特别惊喜,这更让人叹服汉王的洞察人心,匠心独运。
旋即,英布派使者潜伏到九江,收罗旧部,顺便探听妻儿下落。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此时的九江国已被项羽派堂叔项伯接管。
使者不辱使命,网罗了英布的宠臣、老朋友,并带领数千人投奔汉国。同时,他还传来一个噩耗。即英布全家妻儿老小全部为项伯所害。悍勇如英布,闻听灭门,怕也不禁落下泪水。他心中一定发誓,与项羽血战到底,以报此仇。而其妻子,正是衡山王吴芮之女。无形中,项羽又将他推到对立面。
汉王派兵补充了英布的队伍,使之屯驻在荥阳以北的成皋(即今荥阳汜水镇西北)。此地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虎牢。相传,周穆王曾将捕获的老虎关押于此,故名之。《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恶战就是发生在此城之下。
刘邦曾经言道,“孰能为我使九江,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结果英布确实反了,仗也打了数月。可惜,项羽只是派部下龙且去平叛,自己则岿然不动。这让汉王比较郁闷,“你咋不亲自去呢?”
更令刘邦郁闷的是,由于楚军屡次截断粮道,最近军粮严重短缺。于是,刘邦找郦食其商议削弱楚国的计策。(汉王与郦食其谋桡楚权)。其中“桡”指削弱,“权”为谋略。
郦食其先讲历史,“昔日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封商朝后人于宋国。”
刘邦心说,“读书人说话就是费劲,不是引经据典,就是从三皇五帝讲起,就不能直奔主题么?”
郦食其用行动证明,不能。随即,老头儿又摆现实,“如今秦朝丧失德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消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
刘邦耐心的听着……
没等对方问出“为之奈何”,老郦说出自己的建议,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即分封六国后人。他想得很周到,不仅要口头分封,还要授予音信。
郦食其认为,“这样一来,新兴六国的君主、臣下、子民都承受了大王的恩德,必定向往您的风范,仰慕您的道义,愿意做您的下属、仆人。随着仁德和道义的施行,您就可以称霸了,项羽也必定会恭敬的整理好衣衫前来朝拜了(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
郦食其的中心意思是,扶持一些新的国家,带着他们和自己混;因为弟兄多,就成了新一代的霸主;老霸主项羽一看,大家都和刘邦玩,不理自己,又害怕又寂寞,也会服服帖帖的投奔这个大家庭。
刘邦觉得这计策不错,实行起来也不复杂,无非刻几个印,找一下六国后人,实在找不着冒充也行,即便办砸了也没什么损失。想到这里,不由得意的笑了。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六章 八不该
闻听郦食其的妙计后,办事利落的刘邦立即派人刻印,并对郦食其说道,“好啊,赶快刻好印,这样先生您就可以带着那些印出发了(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此时,汉王进餐,并招呼郦食其一起吃点。
“不了,大王,一会儿我得盯着刻印。”
说话间,使者禀报张良求见。
刘邦大乐,“来得正好,把这个好主意说与子房听听。”
行礼已毕,刘邦还是那句话,“子房,一块儿吃点?”
张良推辞,“过阵子臣下准备‘辟谷’,现在尽量控制饮食了。”
刘邦一笑,“‘辟谷?’为了减肥还是修仙啊?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别弄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你可得注意身体,没了你,我可咋办。”说着,吧嗒一口菜,又滋儿喽一口酒。
张良敛容道,“谢大王关切。”
“对了,子房,有人给我出了个主意,你给参详参详。”
“微臣洗耳恭听。”
汉王颇为得意如此这般的说了,并言道 ,“你觉得怎么样啊(於子房何如)?”
张良不动声色的问道,“谁为陛下画此计者?”
刘邦的心有些凉,他清楚的记得,在鸿门宴的前夜,对方也问过这句话,也是这样的语气。“是自己多疑了,还是此事有何不妥?”
接着,张良说出一句骇人听闻的话,“真这么干,您的大业就完了(陛下事去矣)!”
郦食其不免有些不快,“我这主意不错啊,怎么到你这儿就成祸国殃民了?莫非你猜到这是我的建议,故意给我‘穿小鞋?’”随即又想,“不能,子房是高洁磊落的君子,断不会为此举,倒要听听他怎么说。”
汉王亦感到好奇,“此话怎讲?”
张良道,“请借用一下您身前的筷子来为大王筹划一下。”
刘邦觉得新奇,“好啊,子房请便。”随即又吩咐侍从多拿几双。
张良道,“您分封六国后人,是打算效法汤、武,咱们就以这两位圣王举例。从前商汤、周武王之所以封立夏桀、商纣王的后裔,是因为估量到自己可以掌握住对他们的生死大权。而如今陛下能够决定项羽灭亡的命运吗(昔汤、武封桀、纣之后者,度能制其死生之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
没有回答,此处的沉默代表认同。
张良道,“这是不能实行此计划的第一个原因(其不可一也)……”
接下来,张良又一口气说了七个不可。由于旁征博引、条理清晰,气势与文采兼具,不妨奇文共览焉。
“周武王进入殷商的都城,在里门表彰商纣王时的贤人商容的德行,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翻修比干的坟墓。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二个理由;周武王曾经发放商纣王巨桥粮仓的粮食,散拨鹿台府库的金钱,以赈济贫苦百姓。如今陛下可以这么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三个理由;殷商灭亡后,周武王废弃战车,改作乘车,倒置兵器,以向天下人表示不再用兵。如今陛下能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后代的第四个理由;把战马放养在华山的南面,以显示让它们休息不再驱用。如今陛下可以这么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后代的第五个理由;将牛放牧到桃林的北面,以表示不再用它们运输粮草辎重。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封六国后代的第六个理由;天下远游的士子,所以要远离自己的父母兄弟,抛弃自己祖先的坟墓,离开自己的老友,跟随陛下辗转奔波,为的就是得到那日思夜想的一点点封地。倘若今天重新封立六国国君的后裔,使天下远游之士各自回去事奉他们的君主,伴随他们的父母妻儿,返归他们旧友、祖坟所在的故土,那么陛下还依靠谁去夺取天下呢?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七个理由;况且当今只有楚国强大,尚无超过它的,假如复立的六国后代重又屈从楚国,那么陛下还怎么使他们臣服于汉呢?这是不可封六国之后的第八个理由(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也。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也。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载干戈,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也。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也。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也。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立六国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七也。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也)。”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张良的八不可可分三层:
一不可是第一层,明确告诉刘邦,此时学不了汤武。商汤灭夏桀,将杞地封给夏朝后裔,周武灭商纣,将宋地封给商朝后裔。他们分封的是死敌的后代。比照来看,刘邦若学,应是先灭掉项羽,再封其后人。显然,刘邦此时打不败项羽,更遑论封其子孙了。
二至六不可是第二层,提醒汉王,即使以后胜利,也学不了周朝。西周崇敬贤德、赈济百姓、偃武修文、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系列德政,刘邦都学不来。这无关道德,而是形势使然。倘若打败项羽,那些余下的诸侯就成了刘邦的主要对手,所以,在“后项羽时代”,刘邦仍不能放松武备。而此时再增益诸侯,无异于为自己设置障碍。
七、八不可是第三层。提醒刘邦,天下豪杰背井离乡追随你,舍死忘生侍奉你是为了富贵权势。一旦把土地都分给六国后裔,这边便无地可赏,没了奔头,自然便没了斗志。大伙儿可能会回到家乡,辅佐当地的诸侯。这样一来,大一统的趋势将转为分裂,而凝固的人心也将分散。另外,新立的这些王,或许不知恩图报,而和强大的项羽走到一起,岂不弄巧成拙?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宽心
听张良分析的过程中,汉王心惊肉跳,郦食其冷汗直冒。同时,刘邦还不忘狠狠的白了对方一眼。
郦食其不禁又是惭愧,又是佩服,“唉,你说我出的这是什么破主意。论见识,我比人家子房差远了。”
其实,张良在下邑画策时,也曾赞同刘邦裂土封王,并举荐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三个人选。但是,张良推举的是人才,是为了激励他们帮助刘邦打败项羽;而郦食其认为分封的标准却是——身份,还大方的先授予王位。这种喂的太饱的做法,极不利于奋发向上。况且,这些人能力没有保证,反而有动摇军心,资助敌人的可能,于对抗楚国并无益处。
张良分析前,曾向刘邦借筷子用。不过史书中也没讲述其效用。或者是充当“张老师”的教鞭了,要么就是他说“八不可”时,每列举一“不可”便摆一根筷子,以起到触目惊心之效用。
五百年后,一代雄主石勒命下属为之读《汉书》(因为不识字),听到郦食其“分封六国”的建议后,表现的既惊且奇,说道,“要是这么干,刘邦最终会失去天下,怎么能成就帝业呢?”当听到“张良阻封”时,他才替古人担忧的长出口气,“多亏有此人啊。”可见自古英雄所见略同。而这位“不知书”的异族人,也算张良的知音了。
说到“多亏张良”,近代军阀张宗昌的绝世好诗《笑刘邦》则不可不提。诗中言道,“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他在张良前面缀以“俺家”二字,大概是主动的认祖归宗了。老张写诗独步文坛,可惜学识一般,称留侯为“小张良”,其实人家“阻封”时,至少有四十五岁,在当时算“老张良”了。
书归正文,张良在分析结束前不忘点题,“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
闻言的刘邦做了两个举动,不吃饭了(辍食),吐出口中食物(吐哺)。
“吐哺”最早是说周公的,比喻对待人才殷勤热诚。或许有人说,“吃下去不更省事么,既不半途而废,还节约了粮食。”大概是吃下去还要等食物在食管里运行一会儿,才方便说话。要是遇上比较难咽的东西,还得多嚼会,耽误工夫。为了接见人才,连这点时间都要省,可见是多么求贤若渴。

楼主:旧版炊事员

字数:2583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2-29 23:40:19

更新时间:2019-04-19 19:03:24

评论数:1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