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四百汉——两汉风云(连载)

四百汉——两汉风云(连载)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秦末至汉末,跨越四个世纪的历史,很漫,也很长……
第一章 沙丘惊变
公元前二一零年元月,秦始皇开始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巡游。他渡江泛海,射杀巨鱼,祭祀禹舜,刻石颂德。其乘风破浪、会挽劲弓的英姿,比肩圣王、传之万世的雄心,莫不彰显着千古一帝的气概。
然而人如逝水,终有尽头,任你横扫六合,苦寻长生,亦终不能免。巡游大半年后,始皇带病来到沙丘宫平台(今邢台广宗)。这里曾是商纣王醉生梦死的酒池肉林,是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谢幕之地,也是秦始皇最后的归宿。公元前二一零年七月,嬴政走完轰轰烈烈的四十九年人生,溘然长逝。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秦皇远走,地裂山崩。帝国出现权力真空,巡游团成群龙无首之势。出游孤悬在外,猝然遭此变故,事先未立太子,且六国后人于暗中蠢蠢欲动,种种难题,纷至沓来……
所有重担,几乎都压在李斯身上。李斯,此刻巡游团职位最高者,帝国的丞相,秦皇的亲家,以及协助其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之一。为避免其余王子觊觎王位、蛰伏豪杰趁势而起,他当机立断,秘不发丧,返回咸阳。
嬴政的遗体被放在坐卧自如、冬暖夏凉的辒辌车中。原来十分受宠的宦官,以陪乘的身份服侍在故主的遗体旁。所到之处,百官进食、奏事一如既往。面对珍馐美馔,专注角色扮演的宦者无心进食;耳闻家国大事,他也只得如捧哏演员般“嗯啊这是”的应付。
扮演者是紧张的,李斯也不比对方轻松。车在名为驰道的高速公路上奔驰。为方便始皇巡游各地修建的驰道平坦宽阔,然而回去的路却非坦途。
表面安定的天下,并不太平。六年前,始皇夜间微服私访,在咸阳兰池遭遇盗贼,全仗身边武士护卫才没有阴沟翻船。如果这可能出于社会治安不好的偶然,那么下面的事却是完全的阴谋刺杀。八年前,始皇东游至博浪沙(河南原阳),遭到力士的伏击,六十斤的铁锥砸烂车子。天公庇佑,误中副车。当时全国大搜捕十日,却至今尚未破案。
始皇在时,尚且如此。何况斯人已去,仅存余威。只是,提心吊胆、全神戒备的李斯不会想到,欲不利于帝国者已知晓这惊天秘密。并非对手手眼通天,而是就在身边。变生肘腋,祸起萧蔷。
知道始皇逝世消息的不过五六人,他们是李斯、胡亥、赵高以及等等(嬴政亲近的宦官)。
胡亥,始皇二十多个儿子中最得其欢心的一个。他主动恳请参加这次巡游,这也成为他们父子相处的最后时光。父亲去世,胡亥伤心、茫然,并没有其它想法。他没有,另一个人却看准了这个契机。
赵高,秦时书法家,皇子胡亥的老师,指鹿为马闹剧的始作俑者,以及秦帝国的毁灭者。虽然,此时的赵高并无如此显著的名声,却有着重要的身份,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即负责皇帝日常出行,以及执掌权力象征的印玺。位虽不高,权却极重。
提到赵高,须当澄清其身份,即此人是否为宦官。史载,“赵高者,生而隐宫。”“隐宫”即受过宫刑或先天无生育能力的男性。但有一种说法认为,“隐宫”是“隐官”的误记。在秦代,“隐官”指受过刑罚的人。赵高到底是不是宦官,尚无定论。此处姑且采取赵高不是宦官的说法。
赵高虽出身低微,是服刑人员的后代,但其气质与能力都不同凡响。据载,“始皇闻其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此人工作勤恳,而且精通律法,这引起了嬴政的注意。秦王不但提拔他做自己的御用司机,还聘请他教授小儿子胡亥法律知识。师生接触后,公子胡亥对赵老师十分信任敬重。
此时,赵高凝望身前已封好的始皇帝遗诏,收信人是嬴政的长公子扶苏,内容为,“与丧,会咸阳而葬。”即令扶苏参与并主持丧事。有资格主持帝王后事的,只有下一任帝王。换言之,嬴政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时,便发出讯息指定扶苏为接班人。印玺是诏书生效前的最后一道程序,于是此书落在行符玺令事赵高手中。
是否要将此信交与使者,向扶苏传答旨意?这个问题赵高已翻江倒海的反复权衡多次。如果发出,扶苏就会顺利继位。届时,自己这个先王旧臣的处境恐怕不会太妙。学生胡亥将会因先王之子的身份成为新皇帝防范的对象。那么,自己这个老师也不免殃及池鱼。更不巧的是,扶苏信任的蒙氏兄弟与自己还有些过节。听天由命与铤而走险,哪个是生存,哪个是毁灭?思量再三,他决定让那封诏书随同逝去的始皇帝不见天日,同时,将学生胡亥推向王座。
主意既定,赵高不由得庆幸。如果始皇帝再晚些时候过世,他万不敢截留诏书,更不敢动别的心思。诏书一旦发出,一切筹划都无从谈起。另外值得高兴的是,那个人不在。
那个人名为蒙毅,出身秦国将门,其祖蒙骜、其父蒙武、其兄蒙恬,均为秦国名将,为帝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本人也深得嬴政宠信亲近,位列上卿,出入常陪伴左右。与驻守长城的兄长蒙恬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并居显位,贵重无两。史载,“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在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
赵高与蒙毅有宿怨,当年赵高犯法,嬴政派蒙毅审理,以忠信著称的蒙毅秉公办案,判赵高死罪。嬴政怜惜其才华,赦免了对方。如果嬴政知道后来赵高对他呕心沥血缔造的帝国做了什么,他再爱才也不会留情。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二章 师徒同心
赵高恨蒙毅,亦忌惮蒙毅。蒙毅家世煊赫,身份高贵,才气过人,外有强援,并且坚贞不移。他的存在将会是赵高施展阴谋的最大障碍。
赵高长出口气,那个令他既恨且畏的蒙毅,眼下并不足道。蒙毅虽也参加了此次巡游,却并不在这里。始皇帝半途染病,命蒙毅祈祷山川求福,将此关系生命的事情交与对方,亦足见始皇对其信重。蒙毅不会想到,此一别即是永决,归来之日,即是自己生命尽头之期。
赵高像一只蜘蛛,小心翼翼编织着一张巨网,笼络同盟,绞杀对手。质疑的大臣,竞争的皇子,名正言顺的长公子扶苏,统雄兵三十万的蒙恬,外出未归的蒙毅,这些都是有待剪除的对象。然而,只要掌握最高的权力,这些障碍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赵高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笼络住丞相李斯,及其学生胡亥。李斯是久历风雨的老江湖、狠角色,要说服他绝非易事,突破他这个瓶颈,是此次通天大计成功的关键。
至于拉拢胡亥,赵高有着十足的信心。毕竟对方只是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无甚阅历,在父亲的光环、宠爱与威严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赵高了解自己的学生,这个刚满二十岁的皇子,还太年轻,还太简单。
山一样高耸,神一样邈远的父亲去世了,胡亥震惊,慌乱,茫然,感伤。当见到亲切的赵老师时,他再次情难自禁。赵高耐心的抚慰弟子,并与对方一起动容的缅怀先帝。
看着火候差不多,赵高开始不动声色的撩拨学生。说话同时,他可能还在轻抚对方后背,或是漫不经心的去一旁倒水。“殿下啊,听说了么?先皇去世前,没有留下分封诸子为王的诏书,唯独给了长公子扶苏一封书信,这意思昭然若揭啊。届时扶苏公子登极为帝,您却无寸土之封,唉,真是的,这可怎么办啊?”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赵高用强烈的对比刺激胡亥。虽说长幼有别,可人家能当统御天下的皇帝,你却连坐镇一方的诸侯也做不了。混好了不过做个无权无势、任人摆弄的富家翁,混差了,连个寻常百姓也不如。同样是先王的儿子,待遇差这么多,你甘心么?
胡亥的回答颇为老练,“咳,就应该这样,这很合理啊。我听说,英明的君主了解臣子,睿智的父亲懂得儿子。父皇既是好皇帝,又是好父亲,如今他老人家逝世,没有分封别的皇子,一定有其考虑,我还能说什么呢?”
胡亥此言,冠冕堂皇的意思是要听父亲的话,消极理解则为,王命最大,我也没法子啊。
赵高敏锐的察觉到对方话语中的弦外之音,他合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当今天下的权柄,世人的存亡,紧握在您、我、丞相李斯手中,希望您考虑一下。驾驭与臣服,主宰与受制,这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啊。”其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此事利益重大,并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胡亥再次满口仁义道德,“废黜兄长,以弟弟的身份取代,这不道义;不遵从父亲的遗命,这不孝顺;才学浅薄,依靠别人的帮助勉强登基,这是无能。做了这件事,我就是不义、不孝、无能之人。百官黎民会因此反对我,那么,非但我自身难保,大秦的江山社稷也会因此动荡倾覆。”胡亥抛出自己的困惑,这事儿真的能成么?即使成了,也太缺德了,要挨骂,而且可能导致亡国啊。
蓄势已久的赵高终于发动总攻。首先,他以捏造的历史为依据,以胡编的道理为准绳,告诉胡亥别怕被骂,坚信自己的正确性。他将此次阴谋夺权,与历史上的商汤、周武革命相提并论。并祭起道德楷模孔子,说孔夫子在著作中明确表示了对卫君辄杀父夺权的赞同。估计赵老师了解学生的学识与知识结构,于是肆无忌惮的编造曲解。不知孔子、商汤、周武王三位听到赵高的高论,会做何感想。或许没什么想法,毕竟,借他们竖起道德大旗,行卑鄙之事的大有人在。
其次,赵高四面八方的旁征博引,正反两面的反复论证,鼓励胡亥别再犹豫,大胆行动。他苦口婆心的说道,“不同地方各有其风俗,不同职业各有其功效。要行非常之事,就要有非常的手段。顾忌太多,必定因小失大,狐疑犹豫,一定会留下悔恨。”最后,他慷慨激昂的说道,“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果断而行,连鬼神都怕,一定会成功,希望您去将那成功变为现实)
胡亥最后一层顾忌打消了,于是半推半就的说道,“如今父皇刚去世,丧礼还没举行,我为这件私事劳烦丞相,怪难为情的。”
赵高见对方应允,大喜过望,欣喜的催促,“时间啊时间,间隙短到来不及谋划周全,赶路的行人背着干粮,匆忙飞速跃马,就是怕错过时机啊。(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
和行事略显拖沓的胡亥不同,赵高是雷厉风行的行动派。大计已定,他又马不停蹄的请缨去游说李斯。赵高明白,如果有着巨大政治能量的丞相不赞同此事,一切也终归是镜花水月。
“老师,您受累了。”
“为了殿下,不,为了大秦的社稷,老臣百死不回。”
与年轻简单的胡亥相较,李斯不很老却很复杂。他曾是大儒荀子的得意门生;他曾是见到仓鼠厕鼠际遇不同而刻苦奋发的青年;他曾是以一篇文章阻止秦王逐客令的客卿;他曾是与嬴政风云际会、横扫六合的谋臣;他曾是大秦新制度的开创者之一……才智兼备,久经风雨,纵横政坛三十余年的李斯,如今已是一人之下的丞相。
面对近乎无懈可击的李斯,赵高并无十足把握。他明白接下来将会是一场苦战,但他相信自己的阴谋手段,相信每个人都有其弱点,李斯也一样……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三章 统一战线
和聪明人说话,往往不必闹太多虚文。赵高拜见李斯,寒暄之后,开门见山。“先皇去世前,曾赐给长子扶苏书信,令之举办丧礼,继承大统。然而,诏书还未发出,先皇便已去世。这个秘密除我之外,无人得知。现在诏书与符节印玺都在皇子胡亥处,太子人选的决定权在您和我啊。”
赵高将计划毫无保留的说出,并点明权力的象征、继位的凭证,如今都在胡亥处,暗示对方自己的背后是胡亥,此行是有备而来。
赵高的话令李斯骇然,眼前的严峻局势已让他焦头烂额,不想又突起波澜。他旋即冷静下来,“怎么敢说这种亡国之言!您的谋划,并不是臣子该做的。”
李斯简单的回绝对方,语气虽严正,却还留有余地。按理,赵高行此大逆不道之举,李斯有理由,也有能力将之捉拿,但他只是拒绝,没有赶尽杀绝。或许他忌惮联盟的赵高与胡亥,或许他不想于此维稳为大时多生事端,或许他想稳住对方再做决断,又或者,赵高的一番说辞,对他已产生潜移默化的触动……
早做好持久战准备的赵高继续说道,“您思量一下,就才能、功劳、谋略、人望,以及与长公子扶苏的关系等五个方面,与蒙恬相较如何?”
赵高问得比较突兀,却大有深意。老实说,李斯与蒙恬的才能、谋略、功绩各有千秋。若论人望,孤身来秦国闯天下的李斯,比不得出身于三代为秦国效力之家族的蒙恬。况且,李斯本人支持始皇帝严刑峻法,百姓不附;建议焚诗书,士人唾骂;主张郡县制令皇子无寸土之封,公子不满。上到王公贵族,中间知识分子,下至黎民百姓,对李斯都是颇有微词的。蒙恬虽监修万里长城,疲弊黎民,但也是奉皇帝之命,于其名声并无多大损毁。至于与新君的关系,李斯与扶苏并无交集,而蒙恬与扶苏却有着统帅与政委般的战友情,亲疏远近,自不待言。
面对挑唆,李斯不做纠缠,从容应对,“这五方面我都不如,但那有怎么样呢,您又何必苛责于我。”李斯巧妙的随波逐流,对,我就是比不上人家,但我不介意。
赵高见攻势被对方化解于无形,也不着慌,变化出后招,“我赵高是苦孩子出身啊,出生在罪犯服役之地,后来凭借断狱文书方面的才能,被先皇提拔入宫。在服侍先王这二十多年来,被罢免的丞相功臣,我没见过有善始善终的,帝王对他们的恩泽别说绵延数代,连延续到下一代的都没有,那些罢免的大臣都因罪被杀了。”二十年来,被罢黜的大臣都被杀了,绝对是胡扯。但失势的臣子,境遇凄凉,受人陷害却是在所难免的。
赵高得出结论,大臣罢免就是个死。决定大臣去留的是君王,于是,他开始分析始皇帝诸位王子的优劣,让对方自己选择。“扶苏刚毅武勇,士人信任他并乐意为之效力,但他会重用蒙恬,您会回老家;而胡亥仁爱重义,礼贤下士,表面木讷内心却十分聪慧,是始皇帝诸子中最优秀的,最合适的继承人。”
赵高的逻辑是这样的,你既然各方面都不如蒙恬,那么,扶苏就不会用你,你就会回家,而退休很危险。而相比扶苏的刚强,胡亥是仁爱睿智而容易相处的,是值得拥有的君主。我们现在拥有选择新君的权力,何不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所以,你要支持胡亥啊。
李斯摆出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架势,就是不为所动。并劝诫对方安守本分,表明自己也只会遵奉旨意,不会做逆天之事。
赵高紧追不舍,“安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局势变幻莫测的现在,如果不早做决断,能算明智,能享富贵么?”
赵高论富贵,李斯也从此谈起。“我李斯本是上蔡一介布衣,先王提拔,如今我官拜丞相,贵为侯爵,子孙也都有丰厚的俸禄、崇高的地位。先皇对我的恩德天高地厚,并将辅佐大秦、稳固江山的重任托付给我,我能有负于陛下么?况且忠臣不会逃避死亡而苟且,孝子不会过度劳累以致积劳成疾。并非孝子怕辛苦,而是要留着有用之身,奉养父母;也不是忠臣不爱惜自己,而是既然出仕侍奉君王,就应以国事为重,不能计较自己的得失。忠臣与孝子的义务不同,臣工们也各有其职能,但不论何种身份地位,都应安守本分,你我亦然。请不要再说那种挑唆我犯罪的话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常人早知难而退了。但赵高早已无退路。他锲而不舍。李斯劝他守本分,他则劝对方知变通,不要墨守成规,愚忠愚孝。并再次阐明己方掌握天下最高权力,足可号令四方,莫能与之争锋。
赵高的演说很有煽动性,什么“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圣人并不循规蹈矩,而是适应变化,顺从潮流,看到苗头就能预知根本,看到动向就能预知归宿)其游说可谓义理与文采并举,气势共情感浑然。若在战国时代,赵高当是个纵横捭阖无往不利的策士。
然而口吐莲花的赵高,一时间拿李斯全无办法。李斯讲起了历史。他分别举了晋献公废长立幼、齐桓公兄弟争位、商纣王杀害王室大臣的例子。明白的告诉赵高,你搞的一套,在历史上多次重演,轻则引发骨肉相残的人间悲剧,重则国家沦为废墟,绝不可行。
赵高顽强贯彻自己的主张,为李斯描绘出两张蓝图。咱们联合,这是拥有孔子、墨子那样智慧人的选择,将享有仙人王子乔、赤松子那样的福泽,并世代富贵荣华;反之,将要祸及子孙,令人寒心哪。接着赵高说,“如何抉择,请您拿主意。”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降临了。
面对准备周密的游说高手赵高的一再猛攻、诱惑,李斯仓促之间左右拦挡、坚持再坚持,终归还是没有把持住。在公义与私利,帝国与家族,操守与权力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李斯落泪,叹息,愧疚,无奈。他慨叹道,“身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还能到哪里安身立命呢?天地间哪里是我这不忠不义之人的存身之所?”(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感伤、自责后,李斯同意了赵高的请求。
自此,沙丘政变三人同盟正式成立,风雨飘摇中的大秦帝国摇摇欲坠……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章 扶苏伤逝
胡亥焦急的盼着赵高的消息……
“殿下,大事成矣!”
“老师,您太厉害了!怎么办到的?”
赵高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如实详叙那场鏖战的艰辛,很谦逊简略的说道,“我奉您的命令去,丞相怎么会不答应。”
面对奉承与麻痹,胡亥飘然。
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同盟达成,唯一知道始皇帝逝世这惊天秘密的是他们(另外两三个始皇帝宠幸的宦官,影响微小);掌握此次巡游队伍最高权力的是他们,于是,三人开始上下其手,只手遮天。作为皇子,胡亥有继承大统的资格;印玺在赵高手中,他有条件伪造诏书;身为丞相,李斯有千金一诺,证明旨意真实的公信力。他们伪造出胡亥继承大统的诏书,并装作由秦皇交托丞相李斯。
始皇帝逝世之初,李斯当机立断,迅速返回咸阳,发布丧事,尽早完成权力交接。而现在非但不能急着回去,反而要装模作样的继续漫游。因为他们还有最大的障碍,大秦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扶苏,以及其身边统雄兵三十万的蒙恬。
赵高等再次伪造出一封诏书,以嬴政的口吻赐死扶苏。他们坚信,以仁孝著称的长公子不会拒绝父亲的任何命令,哪怕是要他死。扶苏一死,蒙恬也将无所作为,这样,大事才算真的万无一失,他们才可以回到咸阳,王者归来。
巡游向北的车队中有辆车很特殊,其中坐着扮演嬴政的宦官,他大概已由不惯、紧张到逐渐适应;旁边躺着嬴政的遗体,对于眼前的变故,大秦的命运,他无知无力。巡游队伍,依旧盛大威严,继续在帝国的版图游荡,仿佛游魂。而胡亥派出传达赐死扶苏诏书的心腹使者已经上路。死神的黑手悄然接近,远在上郡(陕西绥德)的扶苏一无所觉。
五年前,即公元前二一五年,始皇帝听到一条奇怪的谶语,“亡秦者胡也。”嬴政认为以后将灭亡大秦的是胡人,于是先下手为强,以蒙恬为统帅,发兵三十万攻打匈奴。蒙恬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南部地区四十四县。后来,又因险峻山势,连接战国时北方各国边塞,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自此,蒙恬坐镇上郡,统率长城军团,驻守北疆以防备外患。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亡秦者胡也”的胡指的不是胡人,而是嬴政的幼子胡亥。
嬴政,“这你让我上哪猜去。”
老天,“那我不管,反正已经提醒你了。”
两年前,为秦始皇求长生、寻仙药、享受优厚待遇的术士,在业务无甚进展的情况下,出言诋毁始皇帝。嬴政大怒,以妖言惑众的罪名逮捕咸阳城的方士,他们相互牵连,竟波及了四百六十人之多。秦皇下令将之全部坑杀。
扶苏仁爱宽厚,为了大秦江山的长治久安,为了父王千载之下不落骂名,他劝父亲行仁政,善待知识分子,以免天下不安。
至尊至贵、性格强势的嬴政不能容忍儿子的劝谏,让扶苏离开首都,与蒙恬搭班子,做长城军团的监军。
嬴政气恼,或是因为扶苏忤逆自己,或是觉得对方妇人之仁,见识浅陋,不具备帝王的才能,辜负了自己的培养。然而,他着实爱这个与自己秉性不同的儿子,以之为监军,未尝不是另一种爱惜。让扶苏在军队中增长阅历,提高人望,熟悉人才,以逐渐具备成为合格接班人的资质。
祸从天降,催命使者猝然而至。
伪造的诏书中数落扶苏有三条大罪,一,派你做监军,耗费国家钱粮却不能开疆拓土,无能;二,作为臣子,多次诽谤君主的作为,不忠;三,身为人子,日夜盼望重回咸阳,谋夺太子之位,不孝。诏书斥责蒙恬的有两条,一,没有好好辅佐公子,失职;二,似乎好像参与了扶苏谋夺太子的阴谋,不忠。最后使臣宣布结论,由于以上,你们两位都不要活了。兵权暂由副将王离接管。
顺便一提,代替蒙恬的王离家世非同小可,其祖父王翦、父亲王贲均为秦国名将,在扫平六国时立居功至伟。而他本人,亦是将门虎子。三年后,他将统率这支百战之师,与项羽在巨鹿进行生死对决。
扶苏闻言,先是落泪,随即回到自己房间便欲自杀。
扶苏很单纯,蒙恬却不简单。他拦住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咱们身份显贵,肩负重任,且无过失,陛下没有处死我们的理由;使者的真实性可疑;我们应向皇帝请示,以确认此事,不要急于一时。”
蒙恬猜测不错,事情有诈。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时秦始皇已不在人世,赵高与李斯、胡亥竟结成同盟,阴谋夺权。否则,他早就拿下来人,一声令下,发大军兴师问罪,以长城军团的精锐,对尚在逡巡徘徊的队伍,不费吹灰之力。可惜,蒙在鼓里的他有力难用。
蒙恬在一边劝,使者在一边催促。扶苏没有让这种拉锯局面僵持太久,他选择了自杀。临终前,他对蒙恬道,“父亲要我死,没有再请示的必要了。”
自刎前扶苏的心境可想而知,委屈、愤怒、悲伤、无奈……他敬爱的父亲竟要杀自己,他爱父亲、爱大秦国,才屡次谏言,可却落得如此收场,怎能不气苦。天性仁厚、深受儒家忠孝观念影响的扶苏,不会违背父亲的命令,更不会凭借手中的雄兵做反抗……但是他不知道,想要他命的是其幼弟,而父亲已经过世,在临终前,对他仍牵挂于心,并将皇位传给了他。
蒙恬拒不自杀,在其地盘上,使者也不敢过分逼迫,于是将他交给司法官吏,关押在阳周(今榆林市靖边县),另安插李斯的舍人作为长城军团的护军。
赵高说扶苏刚毅武勇,人们信赖并乐意为之效力。从有限史料看,难以发现他“刚毅武勇”的证据。假如他真的继位,未必就是一位好皇帝。但他无疑是个纯粹的好人,或许这就是他让人信赖,深得人心的原因吧。
合法的继承人,在民间与王室呼声极高的扶苏死了,世上再没人能阻挡胡亥,空虚的王座即将迎来它新的主人。“亡秦者胡也”的预言就要应验了……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章 尘埃落定
在漫长的旅途、煎熬的等待中,胡亥终于盼到了长兄扶苏的死讯。他当机立断,回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于是巡游队伍由井陉(石家庄井陉)经九原(内蒙包头),继而踏上通往咸阳的直道。
直道与驰道不同,如果驰道是方便始皇帝巡游天下四通八达的国道,那么直道就是由关中向北地输送兵员与战略物资的军事通道。
修建这条直道的艰难繁巨,当不在万里长城之下,史载,“堑山堙谷(挖山填谷),千八百里……”巧合的是,秦初这两大工程的监工都是蒙恬。如今,斯人已身陷囹圄,而陷害他的人,正在其修筑的康庄大道上风驰电掣,志得意满。
胡亥回到咸阳,立即公布始皇帝逝世的消息。李斯宣读伪诏,立胡亥为太子。为父亲举行过盛大的丧礼后,胡亥继承帝位。大秦帝国迎来了它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
胡亥继位是着急的,始皇帝对入葬更是迫不及待。如今,他终于住进了那座从继位之初便开始修筑、耗费数十万人三十七年心血、占地面积约五十六平方公里、深三十余米以上、地宫广阔达四万多平方米的骊山墓。墓中上列星辰,下布山川,水银汇成的江河湖海川流不息,鱼油制成的巨烛日夜常明。其中蕴藏着数不尽的珠宝,埋伏着精妙绝伦的杀人机关,陈列着虎虎生气的兵马俑。修建墓穴的工人,无子的嫔妃也都不幸的与墓主长眠于此……
然而这一切似乎是徒劳的。因为如此豪华壮丽的陵寝,始皇帝并没有安然无恙、及时的入住,对于重视入土为安的古人来说,这是惨痛的。始皇帝于公元前二一零年七月去世,九月下葬,这两个月的时光中,其遗体一直在路上颠簸。天气暑热,他的尸身开始腐烂,为了掩盖气味,胡亥等在周围其它车辆装满鲍鱼。这一举动不免突兀,也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可悲的是,任由始皇帝尸体腐烂的,正是其疼爱的幼子、信重的老臣、亲近的近臣。
古人云,“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想到死亡,那些豪杰志士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悲凉落寞)……”确实,生前的秦皇,是那么的英武飞扬,身后的嬴政,又是如此的凄惨难堪。这些因缘际遇,又上哪说理去呢?遗体受到如此糟蹋的嬴政,就算住进凌霄宝殿,恐怕也不会快乐安然。如果再看到胡亥等人的倒行逆施,帝国的大厦将倾,自己又无可奈何,他恐怕在阴间还要去世一回。好在,他这一去,就什么都不必惦记了。
始皇帝休息了,秦二世却不能休息。千头万绪的政事,偌大帝国的运转,都要靠他掌舵、决断。在此之前,他还要快意恩仇。有从龙之功的赵高、李斯自然要赏谢,有仇的蒙氏兄弟自然要诛灭。
蒙恬、蒙毅兄弟与胡亥有仇么?没仇,只是拦了对方的路。起初,胡亥也只认为对方不过是站错了队,可以理解。蒙恬与扶苏无非是被动的工作关系,蒙毅更是于自己毫无影响,还辛苦的为父亲到山川祈福,没必要赶尽杀绝;况且,蒙家三代为秦国效劳,蒙恬、蒙毅都是忠正得力的栋梁;另外,对政敌不计前嫌,也是自己恩威并用、展现王者器量的绝佳时机。于是,当获得扶苏死讯的时候,胡亥就要释放被囚禁的蒙恬。就在此时,外出为始皇帝祈福的蒙毅回来了。然而短短两月,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眼前的景象令他感到陌生、惊诧。
如何发落蒙毅,在赵高看来,绝不是问题。当年就是因为对方的秉公办案,险些令他丢掉性命。眼下,正是公报私仇的时机。赵高对胡亥言道,“当初先皇一直想立你您为帝,就是蒙毅从中作梗才没实现,这样蛊惑先帝、不忠的家伙,不如杀了。”
“好你个蒙毅,亏我拿你当个好不错的。原来父皇早就中意于我,你却来进谗言。要不是你,我至于做矫诏、杀兄这等冒险缺德的事么?!你太可恨了!”念及于此,胡亥将蒙毅囚禁在代地(治今河北蔚县),自己则飞速奔往咸阳继位。于是,蒙毅关押在代地,蒙恬囚禁于阳周,两兄弟双双锒铛入狱。
二世登基后,受宠的赵高日夜搜罗罪状,诋毁弹劾蒙氏兄弟,于是,对两人的处决提到胡亥的议事日程。
闻此消息,王族子婴出来为蒙氏兄弟讲情。子婴的身份历来众说纷纭,或为秦始皇之弟、或为其侄、或为其孙,总而言之,他是王室中一位说话颇有份量的人物。此处姑且采取他是嬴政弟弟的说法。这是他在史书中的第一次登场,在未来的岁月中,他将运其智勇,去除奸佞,尽其所能的挽救堕落的大秦帝国。
首先,子婴举了三个例子,即赵王迁杀大将李牧任用颜聚;燕王喜改变侍奉秦国的国策派荆轲去刺秦;齐王田建诛忠臣用奸臣后胜。这三个例子的主人公都是六国的亡国之君,他们都改变了用人或外交的既定方略,并引发了国破身亡的惨痛后果。此时,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不过十一年,其事可谓殷鉴不远。子婴言及那些并未远去的往事只是想证明,旧有的规矩不能轻易改变,说得再直白点,旧有的忠正臣子,不能杀。
其次,子婴阐述了蒙氏兄弟是秦国忠义贤臣的客观事实。认为蒙毅是文官的楷模,蒙恬是武将的表率。这一文一武,是拱卫帝国的万里长城,不能轻易处决。
第三,子婴劝诫胡亥“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草率考虑问题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人不可以用来保全国君。)即作为国君,要虚心纳谏啊。
最后,子婴再次重申观点,杀忠臣后果很严重。如果草率的杀掉二人,任用无节操之人,那么朝廷的大臣、边关的将士会因此惶恐寒心(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蒙氏兄弟是其口中的忠臣,那么谁是其所谓的“无节行之人”呢?答案是赵高。子婴在此不露声色的提醒对方,赵高是奸臣,不要信任他。
可惜,对于子婴的苦口良药,胡亥无动于衷。蒙氏兄弟的命运几乎已不可逆转……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六章 兄弟陨落
秦二世并未听从叔叔子婴的劝谏,一意要自毁长城,诛杀蒙氏兄弟。
子婴也不必太过忧国忧民,如果他知道不久之后侄儿对皇亲贵胄做出的事情,他一定会因此次的犯颜直谏感到后怕,为能够全身而退道一声侥幸。
两位使者先后从咸阳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代郡与阳周,身上分别背着处决蒙毅、蒙恬的诏书。
帝王不但要杀人,还要让被杀者心服口服,由外到内,杀人诛心。
使者对蒙毅宣读秦二世的诏书,大意为,“当年先皇要册立我为太子,你出言阻拦。丞相李斯认为你这是不忠,罪过足以灭族。但我不忍心,赐你自尽。你也算幸运了,能够体面的死去,家人也不受波及,希望你按我的意思办。”
说来说去,在胡亥看来,对方的罪责只有一条,就是赵高诬陷蒙毅时编造的:曾经阻止始皇帝册立自己为太子。
蒙毅就此进行答辩。首先,他认为自己没罪。“我很顺从先皇的心意,证据为少时当官至今,先皇一直宠信我;我也了解太子(胡亥)的才能,证据为先皇那么多儿子中,只有太子能够随同周游天下,与其它公子相比,待遇差别显而易见;先皇册立太子,必定经过深思熟虑,在这等大事上,顺从君主、了解太子的我,怎么会阻止?”
其次,蒙毅认为处罚无罪的大臣不合理。他说,“我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怕因此影响先帝的英明。如果要杀我,请说出合理的罪名。因为顺理成章,是道义所崇尚的;严刑杀戮,是道义所不容的(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还请使者留心于我的情况。”
对蒙毅的辩护,使者不做理会。
最后,蒙毅表明,诛杀无罪大臣后果严重。他分别举了四个例子。即春秋霸主秦穆公令贤臣车氏三兄弟为自己殉葬而获得“缪”的谥号;一代雄主秦昭襄王错杀大将白起而自断羽翼;楚平王杀忠臣伍奢以致国都被破,死后遭到鞭尸;吴王夫差令大臣伍子胥自杀而国破家亡。以此表明诛杀无罪忠臣的害处。
蒙毅有理有据,逻辑严密。使者仍不理会。可谓秀才遇到兵,有理难说。
蒙毅:我没罪。
使者:因为要杀你,所以你有罪。
于是,蒙毅被杀。
另一名使者到达阳周,宣布蒙恬罪状,内容很简单,“你的罪状太多,而你又受到罪犯弟弟的牵连,所以要被杀。”
蒙恬说,“从我祖父那代算起,我们蒙家为大秦效力三代了。”这是追溯历史,陈述功绩。“我统帅雄兵三十万,此刻虽然被囚禁,但仍能振臂一呼,发动叛乱。”当初扶苏在时,他自然可以奉扶苏为主,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事。但扶苏自杀,他身陷囹圄,已绝难发难。可蒙恬这么说,只是想表明自己的忠心,即使明知必死,且有条件叛乱,我也不会做。其理由是,不能违背先人的教诲,以及先帝的恩德。
接着蒙恬讲述了周公辅佐年幼侄儿周成王的故事。周公如何忠心耿耿,小人如何挑拨谗言,成王如何疏远叔叔,后来如何真相大白,奸臣、忠臣、君主的结局如何,他讲得动情而详细。动容,因为际遇相似,详尽,因为要说明道理。即《周书》上的那句“必参而伍之。”(一定要参差交互地多方询问,反复审察)
蒙恬认为,蒙家世代忠良,却遭受这样的待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像当年诋毁周公那样的小人存在。然后,他从正反两方面举例,提醒秦二世兼听则明。即周成王幡然悔悟,信任忠臣,周朝得以兴盛;夏桀、商纣执迷不悟,杀害贤臣关龙逢、比干,以此亡国。并希望秦二世像周成王那样,参而伍之,改过纳谏。
蒙恬一定明白,对使者分辩没用,自己必死无疑,但他所以要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除了发泄之外,大概还有一层重要的原因,死谏。古语云,文死谏武死战。而武将,同样可以死谏。用蒙恬自己的话来说,“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将以谏而死,原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大凡我说的这些话,不是用以逃避罪责,而是要用忠心规劝而死,希望陛下替黎民百姓深思熟虑地找到应遵循的正确道路)。
使者的回答令蒙恬无语,“臣受诏行法於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於上也。”(我区区一介使者,只是奉命对您用刑,不敢将您的话转达)
蒙恬绝望了。大凡豪杰之士都不畏死,却担心死得徒劳。然而蒙恬的死,注定轻于鸿毛,全无意义。
绝望的蒙恬喟然长叹,“我哪里违反了天道?竟要这样无辜无意义的死去?”良久,蒙恬若有所悟的说道,“我也确实该死,修筑万里长城,其中不能没有挖断地脉的地方,这是我的罪啊!”(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巉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言罢,服毒自尽。
绝地脉,这荒诞的理由,大概是蒙恬对这荒诞命运无奈的抗争与讥嘲。
司马迁曾说,蒙恬身为名将,在秦国统一天下,百废待兴之时,一味顺从君主,不爱惜民力,做修筑长城与直道等浩大工程,不能说没有罪责。扬雄也认为,蒙恬所做所为,算不得真正的忠臣。而司马光则一方面批判了蒙恬劳役百姓的不仁,一方面也肯定了其守死不二的忠义。
自此,秦二世的快意恩仇告一段落。他除去了心目中的所有敌人,坐稳了皇帝宝座;于他有从龙之功的李斯与赵高也分别得到厚报。李斯保持了自己百官之首的权位,赵高由近臣一跃为九卿级别的高官,以郎中令身份掌管宫廷侍卫。
时光流转,已近十月,对于胡亥来说,即将到来的不仅是新年,更是二世元年,一个崭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终于来临。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七章 二世旧政
按秦廷旧制,君主继位之年仍沿用旧有年号,以表达对先王的敬重与怀念。秦时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一日,秦人不过国庆节,而是贺新年。公元前二零九年十月,对于胡亥是不同寻常的,从此,他有了自己的年号,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新君上任一般要延续固有制度,毕竟,承前方能启后。虽然如此,也须有些新气象。于是,秦二世继位之初,大赦天下。自沙丘政变以来一直杀人的胡亥,终于做了一件好事。
如果秦时有民意调查,大概是这样的。
例甲:“大婶您幸福么?”“我姓张。”
例乙:鉴于以上提问引发的歧义,调查者改变了问法。“兄弟,您怎么看咱们皇帝的这次大赦天下?”“先皇的去世令我感到悲痛(拭泪),无助的时候,我欣闻二世皇帝登基的消息,百姓又有了新的依靠,我悲喜交加(哽咽)。咱们的皇帝做的事得民心哪,此举于世道人心,道德教化大有裨益。我简直(哭泣)……对不起,我控制不了自己,对不起,太高兴了!”(大哭)
例丙:备受鼓舞的调查者再接再厉,继续相同的提问。“大爷,对于皇帝的大赦天下,您怎么看?”“咳,聊胜于无呗。反正早晚还得进去,是吧,咱们国家法律那么严酷。但是呢……”“好了,大爷,感谢您的配合,我们工作比较紧,得去采访下一位市民……”
由于以上三位百姓各有特色的表现,他们得到了不同的待遇。甲因答非所问罪罚款;乙因忠勇爱国,升爵三级,终生免除赋役;丙因怨望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以上笑谈,聊供一哂。即便秦朝真有访谈,群众自然也只有唯唯诺诺的份,绝无直抒胸臆的胆量。另外,若真背了攻击朝政的罪名,以秦法之严苛,怕不是罚款、徒刑可了事的。
胡亥所实行的旧政与始皇帝是分不开的,在二世元年的头两个季度,即冬天与春天(秦历以冬天为第一季度),除了大赦天下,胡亥还做了两件事,即议定始皇帝庙号,以及巡游天下。前者为尊崇父亲,后者是模仿父亲。
秦二世认为,应当增加始皇帝陵寝及其太庙的贡品,提高对山川祭祀的礼仪。对于后者,大臣们没有意见,至于前者,实在难以做到,因为祭祀秦始皇的规格实在已经高到无以复加。经过大家群策群力,终于想出解决办法。即,尊崇始皇庙为祖庙,并让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秦国先祖无此待遇)。
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只有对祖先的供奉与对外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祭祀虽然重要,于现实生活的作用却有限。而胡亥接下来要做的巡游,却于他有着非凡的意义。
此时的胡亥,对巡游想必是有阴影的。就在一年前,从未离开咸阳的他还很想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帝国的壮丽山河,羡慕父亲出游时的威风八面,盛大礼仪。但是,就在那次巡游中,他目睹了始皇帝的疾病、死亡,见证了诸多的阴谋杀戮,经历了漫长的颠簸煎熬。那时他还是纯真阳光的孩子,如今已是灰暗阴冷的帝王。不变的是,他仍有些糊涂,并未成熟。
虽然不想做,但还是要做。帝王有为所欲为的条件,亦同样有不得不为的难事。
胡亥东巡的目的只有一个,巩固皇位。在他看来,震慑地方官员,安定天下百姓,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此。况且有始皇帝五次巡游珠玉在前,他总要继承光荣传统的,以免落下“老子英雄儿赖汉”、“一代不如一代”等话柄。
与老师赵高商议后,胡亥开始了自己的东行,丞相李斯等一班大臣随从。一行人到达碣石,沿海而行,向南来到会稽,又在始皇所立刻石上全部刻写了文字,石碑旁刻上随从大臣的名字,用来显示先帝取得的功绩和隆盛的德业。以上种种,完全是对秦始皇的模仿。说好听了,是发扬先辈精神,说难听些,不免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巡游队伍游行到辽东后,开始返程。
回到咸阳后,胡亥非常感慨的对赵高道,“人生在世短暂得就像驾驶六匹马的快车越过微小的间隙一样。”(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在他看来,人的生命实在太短暂了,既然如此,就要及时行乐,终此一生(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此时,胡亥只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又肩负治理江山的职责,正是朝气蓬勃,踌躇满志之时,何以有如此消极的心绪呢?或许是见过太多阴谋惨变,又或许是被至高无上的皇权异化。总之,其三观已严重跑偏。
赵高说,“您讲的是圣贤英明君主要做的,对于昏溃平庸君主是禁止的。”那么秦二世到底英明与否,赵高没说。他的结论是,请谈下一话题。赵高认为,眼下的位子尚且不稳,还没到高枕无忧享乐的时候。此刻的主要矛盾是巩固皇位,不是声色犬马。因为无论是前朝的股肱之臣,还是先帝的诸位公子,对胡亥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对其本身的才能,大多持怀疑态度。
胡亥不失时机的问出“为之奈何?”
赵高的答案很简单——杀与赏。制定更加严酷的法律,牵连贵胄,从而杀大臣,除骨肉。让贫穷的富裕,低贱的高贵,从而笼络一批人为心腹,补充空缺的位置。赵高认为,这样一来,才可以真的刀枪入库,好好享受生活了。(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
明眼人都知道,赵高自诩的妙计绝对是自剪羽翼,骨肉相残的馊主意。然而胡亥却拍板定夺了,“好,就这么干!”于是,秦朝的严刑峻法达到顶峰,都城的政治空气异常凝重,一场更加惨烈的风暴将即将席卷而来。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八章 喋血咸阳
二世元年的上半年,胡亥做了尊崇始皇帝庙号、巡游天下等面子工程。接下来,他准备做些实事。时光流转,已至四月,夏季,正是万物生长之时,胡亥要做的却是反季节的杀戮。
民间有句俗语,“猪八戒啃肘子——骨肉相残。”贪吃的老猪不会吃同类的大腿,糊涂残暴的秦二世却要对亲故磨刀霍霍,痛下杀手。
史载,“二世更为法律,务益刻深,大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二世修订法律,务求更加严厉苛刻,凡大臣、各位公子犯了罪,总是交给赵高审讯惩处。)在以法治国的秦朝,大臣与皇子们还是比较谨慎的。但胡亥既设下法网,又没茬找茬加栽赃陷害,那么,即便圣人也是难以幸免的。另外,主审者是赵高,那些皇子大臣连一线生机也没有了。
于是,秦都咸阳发生了这样的惨剧,“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有十二位皇子在咸阳街市上被斩首示众,十名公主在杜县被分裂肢体而死,他们的财产全部充公……)
那些被杀的不是别人,是胡亥的异母兄弟姐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影响力,对胡亥的威胁近乎于零,但胡亥对之仍毫不留情,而且手段残忍之极。
惨案发生前,李斯是应当挺身而出的。于公,作为丞相,他有义务阻止君王的倒行逆施;于私,身为皇亲国戚,他理应救助亲人。史载,李斯的儿子娶的全是公主,其女嫁的全是皇子。换言之,那些被杀害的王族中,兴许就有其儿媳、女婿。
史料中没有李斯于此事发表意见的记载。或许他曾出言劝谏,不被采纳;或许他忌惮二世的权威,缄口不言;又或许胡亥顾及李斯情面,凡是其亲人均未波及。究竟如何,诸公不妨自测。但李斯一定已清醒的认识到,当初的沙丘政变是与虎谋皮,如今的大秦帝国已逐渐失控、癫狂,而他却无法阻止。
这场屠杀,有两个事件被详细记录。即公子将闾三兄弟被杀与公子高请求殉葬。
胡亥认为,公子将闾等三兄弟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按罪当诛。将闾辩驳道,“在宫廷的礼仪中,我未曾敢不听从司仪人员的指挥;在朝廷的位次上,我未曾敢超越本分违背礼节;受皇上的命令应对质询,我未曾敢言辞失当说过什么错话,这怎么叫作不尽为臣子的职责?”(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最后,他提出要求,希望听到合理的罪名再去死。
使者的回答总是这样让人无可奈何,其中心意思无非是“您的事我不了解也管不着,我只知道奉王命来杀您。”
绝望的将闾大呼三声苍天,悲愤的声称自己无罪。三兄弟都落下眼泪,最后无奈自杀。
相对于将闾的被动,公子高是主动的。他向胡亥提出要为父皇殉葬。殉葬,这无疑是野蛮时代的符号。有明君之誉的春秋霸主秦穆公,因令贤臣为自己殉葬,声名受到诋毁;温文尔雅的孔子,见到陪葬的土偶十分像人,就说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狠话(最早发明这种土偶的人,大概会因此损伤阴德,断子绝孙吧)。只因为陪葬的东西像人,孔子便恶其居心不良,严厉批判;若以活人殉葬,他是更加反感反对的了。当然,殉葬的丑恶不必引经据典以佐证,用头发丝想一下便会一目了然。活得好好的,没人乐意陪葬。
其实,对于殉葬,公子高一开始也是拒绝的。面对胡亥掀起的血雨腥风,他的直觉是逃。想到家人,他放弃了反抗,选择了独自承担。他希望用自己温和的顺从,换来家人的平安。
公子高对胡亥上奏道,“陛下,当年咱爹对我太好了,好车、好马、好吃、好穿都给我。先帝这一去,我当追随于地下。否则,咱爹白疼我了,我也将成为不忠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无法立足于世。”
胡亥看到来信,简直要乐疯了,迫不及待的给赵高看,“他这算是要迫不及待的踏上黄泉路了吧?”言下之意是说,咱们搞的这一套效果显著。
赵高点头,“对方以死求和妥协,这个例子表明,王公大臣们整日忧心忡忡,想得都是如何保全自己,甚至牺牲自己保全家族,不会再有异动了。”
于是胡亥答应了公子高殉葬的请求。“你就好好陪咱爹吧,家人我替你照顾。”此外,胡亥还赏赐十万钱作为公子高丧葬费。公子高确实高,只不过,这高明中饱含着辛酸,倾注了生命。
在这场浩劫中,遇难的不仅是始皇帝的子女,还包括京畿的官员。史载,“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假借罪名互相株连,来逮捕地位较低的近侍之臣和三署郎官,没有一个人能够保住他的官位)。除去那些旧臣,是为了腾地方安插亲信。不过,胡亥并不清楚,那些人并不是他的心腹爪牙,而是赵高的。一场大清洗后的结果是:宗室震惊惶恐,大臣缄口不言,百姓惴惴不安。而胡亥,也成了货真价实的寡人。
虐杀王族大臣的秦二世,对境外政权倒是颇为仁厚,延续了始皇帝的怀柔安抚政策。但对自己的百姓,就没有这么客气了。工程浩大的阿房宫仍在继续修建,二世的理由是,我得完成父亲大人未竟的事业。另外,各种徭役纷至沓来,百姓不堪其扰。
此外,秦二世抽调五万精锐拱卫咸阳。人吃马喂加上皇家动物园,要消耗许多粮草。于是胡亥下令从外面郡县抽调。考虑到粮食紧张,专款专用,不能饿到心爱的小动物,他又提出如下条件:一,运粮人员自备口粮,运的粮不许妄动;二,咸阳三百里内的人也别打这批粮的主意。三百里外的呢?就更别做梦了。
胡亥不会知道,在大秦难以计数服徭役的百姓中,有一个人将率先点燃反秦的烽火,奏响亡秦的序曲,这个人的名字是陈胜。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九章 星火
镜头从宫廷庙堂转向江湖草莽……
许多年前,在广袤大秦的某片田地上,一群雇农于劳作后休憩偷闲。正是难得抽烟喝水、消乏谈笑的好时光,一个人却站在地垅间眺望远方,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气势。看着他的后脑勺,同伴们猜测其神情是踌躇满志,还是愤愤不平。落魄至此,还有什么好欣喜的?若是发愁,是为久违的炖肉,还是难觅的伴侣?
“嘿,你寻思啥呢?”
“我想,假如大家中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昔日的穷哥们啊。”(苟富贵,毋相忘)
喝水的差点呛着,谈笑的住口不言,歇脚的屏住呼吸,整个世界清静了。旋即,大家笑了,嘲笑对方,也是自嘲。“咱就是个替人耕田的,发什么清秋大梦。”
那个发梦的人叫陈胜,字涉,阳城人(今河南商水)。按着古人称字表示尊重的习惯,我们称呼他为陈涉。面对众人的抢白,陈涉慨叹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你们这些小燕、小雀,不了解大雁、天鹅的志向啊!)
此言一出,想必会引来工友更大的嘲讽,“好吧,我们是小麻雀,您是大雁。”“老陈怕不是中邪了吧?”“这小子想发财想疯了!”
汉初贾谊对陈涉的认识是这样的,家境贫寒,身份低微,才能普通。他家破败已极,以破瓮做窗户、绳子当门轴(甕牖绳枢);而他本身不过是个农民,后来又应命做了戍守边关的兵卒(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至于才能,别说不具备孔子、墨子那样的才智,就连普通人也不如。(才能不及中人)
陈涉很普通,哪怕在那些穷哥们中,其才能也未必是最好的。但与那些乐天知命、麻木浑噩的同伴相较,他不甘,并还有梦。当然,这未必是好事,因为不满于现状,又无力改变,是很折磨人的。
若干年过去了。陈涉还是那个陈涉,并没有像大雁或天鹅那样,一飞冲天、翱翔万里。他仍像只小鸟,寻觅、低飞,为生计忙碌奔波。或许当年的豪言壮语只是一时冲动,或许岁月的消磨让他懂得了梦想的邈远。在严峻生活的压力下,陈涉首要考虑的是温饱与现实,而非富贵与梦想。
时光流转,已至二世元年七月。秦末的七月,注定是黑色的。一年前的七月,秦始皇逝世,赵高等发动沙丘政变。如今。的七月,秦帝国将再次遭遇山崩地裂的大事。
在秦朝,为了保家卫国,每年都会有全国各地的青壮被调到边疆。他们或是罪犯囚徒,或是贫苦大众,陈涉亦不幸侧身其间。史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征调居住在里巷左边的贫民去渔阳进行守卫)。陈涉不会知道,这场背井离乡的远行,正是改变其命运的重要契机。无数人的命运都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支去渔阳戍边的队伍共九百人,由两名将尉负责押送。押送戍卒,是将尉的主要业务。只是二比九百,数量差距如此之大,遇有暴动弹压得住么?统治者,“逃跑啊,反抗啊,乱动就牵连家族,身受酷刑!”戍卒,“很了不起么?我就不乱动。”
九百人的队伍中,在两名秦尉下,还有一批小头目——屯长(管五十人)。屯长中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陈涉,另一个是来自阳夏(河南太康)的吴广。天公不做美,行到大泽乡(安徽宿州埇桥区大泽乡镇)忽然下起暴雨,以致道路不通,难以前进。而秦法有规定,如果迟到,是要全部斩首的。糟糕的是,以目前的态势推算,是一定要迟到的。
既然铁定要误期限,性命必定难保,众人何以不反抗或逃遁呢?或者是在秦朝积威之下,不敢反抗,或者是心存侥幸,又或者是怕牵连家人,总之,大伙儿都在被动的等待着最终的命运。
陈涉不甘于逆来顺受,一路上,他与吴广惺惺相惜,结下了友谊。两人相互谋划道,“如今这种情形,逃跑或反抗都是死,既然结局一样,何不轰轰烈烈的干他一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打定主意,陈涉说出自己的计划。假借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扶苏,始皇帝的长公子;项燕,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军,后来力战而死。扶苏与项燕,在百姓间有着良好的口碑与崇高的声望。其时为大秦天下,要以扶苏凝聚人心;大泽乡为楚地,要借项燕招兵买马。
但是,项燕与扶苏都已过世,又如何借其名号呢?陈涉以为:首先,当时消息闭塞,相当一部分百姓并不知道扶苏的死讯;其次,附近流传着项燕尚在人世的传闻;最后,这两面旗号太过响亮,且死无对证,不愁无人响应。
吴广认同了陈涉的建议。于是两人就去占卜。事情干系太大,他们也需要上苍的指引,或寻求些心理安慰。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个算命先生是个老江湖。他竟从对方的话语神态间洞悉其意图。这时,他可以选择告密,但他没有。一者无凭无据,二者事不关己,三者可能引火烧身。况且世道纷乱,又都是穷苦人,实在没有必要。于是,他不但没有阻挠,反而鼓励道,“两位英雄要做的事,一定会成功。”听完此言,陈涉与吴广心中飘来两个字——舒坦。但先生的话还没有讲完,“除了问我,你们是不是也向鬼神打听打听?”两人闻言,恍然大悟。“是啊,人家是告诉咱们假借鬼神提高威信,的确,没有什么比鬼神更令人信服的了。”
于是,附近接连发生了两场灵异事件。白天,大伙儿吃鱼时,发现鱼腹中藏有白绢,上面以朱砂写着三个醒目大字“陈胜王”(陈胜将称王)。夜晚,大家听到附近野草丛生的祠堂中传来狐狸的叫声,仔细倾听,依稀是“大楚兴,陈胜王。”(楚国将要复兴,陈胜将要称王)。野地祠堂,夜半狐鸣,已经够吓人,何况狐狸竟口吐人言,更隐隐有鬼火飘动……众人心中都不禁寻思,“难道陈屯长真的上应天命?”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章 大泽风云
煎熬的旅程、未卜的前途、恶劣的天气、艰苦的露宿,再加上昨夜的狐鸣鬼火,戍卒们已然身心俱疲,神精衰弱。他们一个个神情倦怠,目光中却又带着些期盼,尤其是在看到陈涉的时候,眼中闪耀的疑惑与希望更加炽热。
瞥见群众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陈涉、吴广确认眼神,会心一笑,时机成熟了。
那些装神弄鬼的手段,比如在鱼肚子里藏东西,比如在夜晚点起篝火,比如模仿狐狸的叫声,如今看来不值一哂,在当时却威慑住了广大群众。
威信有了,接下来是清除障碍——那两名负责压送的秦尉。看押人员的日子也未必好过,一路上虽然可作威作福,但仍免不了跋涉之苦。况且大雨失期,他们总得担些领导责任,罢职免官,丢掉性命,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于是一名秦尉开始借酒消愁,另一名看同伴酒入愁肠。
这时,吴广登场了。吴广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夜半狐鸣,就出自这位老兄的手笔。既要像狐狸叫,还要以动物的声音喊出人言,还要真实,这其间的分寸把握是相当考验技术的。其实,吴广非但是秦国好声音,还拥有极好的人缘与表演天分。
吴广主动向醉酒的秦尉挑衅,一个劲在对方眼前晃悠,多次声称要逃走。醉尉怒不可遏,开始鞭笞对方。吴广平素与人亲善,极得人心,眼见他遭此凌辱,众人压抑的怒火逐渐升温。
一旁冷眼观察局势的陈涉见火候差不多了,遂发起暗号。吴广暴起正当防卫,并防卫过当的杀死醉尉,同时,陈涉攻击早已盯住的目标——另一名秦尉。转瞬之间,障碍清除完毕。
众人被突发的变故惊呆,继而觉得解恨,继而感到惶恐。陈涉不失时机的发表演说。他先是陈述目前存在的问题,“各位遇到大雨,一定耽误日期,按法当斩。即便侥幸无事,去边关戍守也是九死一生,能活下来的至多有三成。”然后说出自己的结论,“如果临近的死亡不可避免,我们何不死得轰轰烈烈,名标千古!王侯将相难道是祖传的么!”(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此,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外,陈涉的名言又多了一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伙儿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为陈涉的慷慨壮烈,及其描述的美好蓝图而热血沸腾。“是啊,大不了是个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们也是人,就不能混个王侯将相、郡守县令当当?”他们众口一词,“听您的!”
于是,众人搭建高台盟誓,以秦尉的头颅祭天,袒露右臂作为标志。队伍被命名为大楚,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号称都尉。并假托受了扶苏与项燕的命令起义。戍卒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大泽乡起义爆发……
陈胜、吴广带领众人占领大泽乡,随后又攻下蕲县(安徽宿迁埇桥区南)。首战告捷,众人士气倍受鼓舞。同时,他们得到了大批武器。当年始皇帝把民间兵器收缴一空,陈涉等起义时只好用木头、农具作为武器。这下开放府库,可以木棍换枪了。
打下蕲县后,陈涉兵分两路。一路由他带领向西挺进。另一路的主帅却不是吴广,而是符离人葛婴,其任务是占领蕲县以东的地盘。
陈涉一路高歌猛进,相继攻克占了铚、酂、苦、柘、谯等地。队伍在行进中不断壮大,到达陈郡的郡治陈县(今河南淮阳)时,九百人的部队已变作由六七百辆战车、一千骑兵、数万兵卒组成的军团。陈县的战斗出乎意料的顺利,郡守与县令都不在,只有郡丞率军在门下抵抗,以自己的生命,为大秦尽了最后一分力。
然而更多的人不愿意为秦朝效忠,于是兵无斗志,民心背离,义军势如破竹。否则,就算变起仓促,就算岁月蹉跎,曾经横行天下的虎狼之师,也不会这样轻易被打败。
陈涉进入陈县,一面招兵买马,一面休养生息,不断有人汇入这道起义的洪流。贾谊在《过秦论》中言道,“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人们像云一样聚合,百姓背着粮食如影随行)。大梁名士张耳、陈馀,孔子的后裔硕儒孔鲋,以智谋闻名的蔡赐,楚将项燕的部下周文,纷纷加入,一时可谓人才济济。数日后,陈涉召集当地德高望重的三老以及实力雄厚的豪强。他们说道,“将军您身披铠甲,手持利剑,讨伐昏君,诛灭暴秦,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德应当称王。况且率领天下诸将,应当有王的称号,希望您做楚王。”(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原将军立为楚王也。)
陈涉向身边的两名谋士张耳、陈馀询问。两人以为,“秦朝统治者消灭六国,奴役百姓。那些旧贵族与人民没有不痛恨的。我们应当利用这点,扶持六国后人,为秦国树立更多的敌人以分散打击。而咱们应当趁机向西,攻占咸阳,灭亡秦国。到时候再号令天下诸侯,必定可成帝业。如果我们在打下陈县后就称王,恐怕会令天下英雄感到泄气。”
获得王侯将相的名号、实现一飞冲天的志向,在陈涉看来,距离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于是,他迈开了那一步,自称楚王,国号张楚(张大楚国之意)。
陈涉称王,意味着他将抛弃扶苏与项燕的旗号,而是以自己的名义,与大秦帝国分庭抗礼,一决雌雄。
陈涉点燃的星火,瞬间成燎原之势,席卷全国。七月,大泽乡起义爆发,拉开秦末动乱的序幕。九月,沛人刘邦起兵于沛,下相人项梁起兵于吴,狄人田儋起兵于齐,一时间豪杰并起,烽烟遍燃。在秦帝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时刻,赵高正筹划着剪除异己,胡亥则忙于醉生梦死……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一章 四面出击
陈涉首倡大义,震动天下。各地受暴政压迫的百姓、蛰伏待机的豪强,纷纷诛杀地方长官,以响应陈王。仅在楚地,数千人的中小型队伍就不可胜数。至于全国,更可想而之了。
陈涉并未因称王而懈怠,而是以陈地为中心,四面出击,以图扩大战果,灭亡暴秦。北面,武臣、张耳、陈馀去进攻赵地,魏人周巿侵略魏地;南面,有汝阴人邓宗攻打九江郡;东面,陈王在起兵之初拿下蕲县时,已派葛婴向东发展。
然而东路却于此时出现问题。东路主将葛婴,相传还是诸葛姓的始祖。汉初,为了纪念葛婴反抗暴秦的功绩,汉文帝将其孙子封为诸县侯,葛家便于此定居。住在诸县的葛家,逐渐就姓了诸葛。诸葛家在两汉人才辈出,其始祖亦非同凡响。陈涉起兵不久,就令葛婴独挡一面,足见对其信任与器重。
葛婴东略,顺利的打到东城,并立楚国后裔襄强为楚王。陈涉起事之初的两面旗帜是扶苏与项燕,在葛婴看来,楚国的王族显然比楚将项燕更有号召力。但他不知道,在陈地称王的陈涉,已经决定自主创业,不再假借他人的名义。那么,眼下的襄强就有点多余了,于是,葛婴杀掉自己立的楚王,并到陈地向陈涉解释。
陈涉很生气,“你有什么权力立王?又有什么权力杀王?事先擅自行动,将我置于何地?事后鲁莽行事,让别人如何看我?”陈涉一怒之下,杀掉葛婴。
大业未成,先杀大将,这是行军的忌讳。然而这场不和谐的事件,并未影响陈涉亡秦的大志,以及义军如火如荼的势头。
四个方向中,西面是核心,秦朝的首都、主力都在西方。陈涉不敢怠慢,派三路大军向西挺进。吴广从北路出发,攻荥阳;周文发兵中路,直捣函谷关;铚人宋留沿南路攻南阳。三路大军的最终目标,锁定在咸阳。一旦攻克秦都,秦朝的灭亡则指日可待。
西进的三路大军中,最没存在感的是宋留的南路军。最受期待的是吴广的北路军。史载,“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吴广,字叔,吴叔即吴广;假王即代理王。北路军的统帅是张楚政权中的二号人物,此刻更被受以代理王的名号。而他率领的是“诸将”,是陈涉部下的精锐将领。所以,这支阵容强大的队伍备受瞩目。
但是,最出风头的,怕是要数中路军了。中路军的统帅是周文,乃陈地贤人,自称懂军事。曾在楚将项燕的军中做过占卜的官员(观察太阳,推算时辰吉凶),还在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手下做过事。陈王给了周文一些兵马,并授予对方将军印。
周文一路西进,畅通无阻,轻易的进入当年令六国望而却步的函谷关。而其队伍,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史载“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周文一面进军,一面扩充,到达函谷关时,部下已形成战车上千、兵员数十万的规模)。而这只庞然大物,就驻扎在距咸阳百里之遥的戏(临潼市新丰镇)。
陈涉震惊了,当初主力吴广部陷入苦战后,他这才抱着尝试的心态派出周文另辟蹊径,没想到胜利来得如此之快。战果辉煌,陈王喜;部下瞬间强大,他恐怕也会生出尾大不掉的担忧。
同时,陈王更加小看秦朝了。其实,早在他派出周文之初,就已有轻秦之意。这种情绪当时就引起了孔子八世孙孔鲋的警惕。
孔鲋本是当世大儒,四年前,始皇帝焚诗书,他在旧宅墙壁间收藏好书籍以躲避祸乱。其所藏之书,在数十年后的汉景帝时期重见天日,部分失传的儒家经典得以延续,于儒学传承方面,孔鲋可谓功莫大焉。
孔鲋对陈涉讲,“我听兵法上讲,‘可以仰仗的是永恒的实力,而非敌人一时的放松。’大王您见敌人不来攻打就放松戒备,如果因此吃亏,后悔莫及啊。”(臣闻兵法:‘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今王恃敌而不自恃,若跌而不振,悔之无及也)。陈王感到好笑,你个老儒生,不主持祭祀、诵读诗书,谈什么兵法啊。他婉拒道,“打仗的事儿,就不劳您老费心了。”(寡人之军,先生无累焉)。起事不到个一月,陈涉的官腔打得已十分熟练。
其实,对周文的成就最感到震惊的还是秦二世。“什么?我大秦帝国竟有反叛?人数竟有数十万?而且已经打到家门口?怎么没人告诉我?!”大泽乡起义的消息,大臣自然在第一时间就禀告了胡亥,但架不住他不信。
史载,“谒者使从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怒,下之吏。后使者至,上问之,对曰:‘群盗鼠窃狗偷,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也。’上悦。”先后有两位使者报告消息。前面的实话实说,后果是受审讯,进监狱。有了前车之鉴,为免重蹈覆辙,后面的只好将龙腾虎跃的起义豪杰说成鼠摸狗盗的寻常盗贼,并谎称这一小撮不法分子已被地方官吏一网打尽。二世笑了,“我说嘛,唉,前面的那个不分真伪,谎报军情,糊涂之极,你是个忠心且能干的。”
现在,大军压境的严酷现实摆在眼前,不由得胡亥不信。他该依靠何人呢,擅长谋划的政治家李斯,精于诡计的阴谋家赵高,都不是此刻胡亥最需要的。他渴望的是,能带领万马千军通往胜利的大将。
睥睨六国、雄视天下的大秦,从不缺少名将,白起、司马错、王翦、王贲,远的不说,近世亦有威震匈奴的蒙恬,可惜被胡亥自毁长城了。如今,是否有人能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再现虎狼之师昔日的威风,令飘摇的帝国危而复安?有的,他就是章邯。自此,那个名字将与大秦的安危牢牢系在一起。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二章 章邯的反击
危急时刻,秦二世会见群臣,谋划对策。
摆在君臣面前的有两大难题,无兵,无将。
大秦统一后,始皇帝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又令五十万大军征伐南越。此刻,咸阳空虚,两大军团滞留南北,鞭长莫及。而秦国名将在岁月消磨,太平浸润,二世暴政之下已凋零殆尽。
审视自身,衡量危局,大臣选择了缄默。
九卿之一的少府章邯打破了沉寂,主动请缨。身为部级高官的章邯,其工作主要内容是收缴各地赋税供奉,以供宫廷的用度开销,从未有过军事经历。虽然如此,在这危机存亡之秋,有人来背此黑锅,解此难题,君臣更无暇挑剔,莫不欢喜。然而事实证明,章邯的军事才华,与秦国历代将星相较都毫不逊色。
大秦是幸运的,在风雨飘摇的末世,出现章邯这样的栋梁扶持危局;而章邯是不幸的,腐朽的帝国,昏溃的君主,并不能保障他在这乱世中尽忠尽才。
就兵源问题,章邯说出自己的建议,“大军猝至,力量强大,从附近郡县调兵已然来不及。如今骊山的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们,发给武器,令之击贼。”(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所谓骊山徒,就是修建秦皇陵墓的劳工,其中包括刑徒与百姓。嬴政下葬后,尚有一系列收尾工作,是以骊山徒众仍劳作至今。
二世胡亥首肯了章邯的请求,大赦天下,征调骊山徒、以及奴婢所生之子,数十万临时拼凑的部队悉数交给章邯。背负重托的章邯挺兵东向,迎击周文。
比数量,秦军与义军均数十万,旗鼓相当;看素质,秦军中的劳工、罪犯,每日都在进行高强度作业,被实行军事化管理,体魄、素养当优于义军中的平民;谈装备,秦军武器精良,义军的兵器中混杂着大量木棍农具;较气势,秦军中包含着刑徒、奴婢之子、关中百姓。被赦免的他们锐气正旺,重获自由、出人头地、保家卫国等想法更激发了其斗志。义军的百姓因为不堪压迫聚集在一起,对秦国的仇恨与怒火,正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节节胜利逐渐减退,斗志已远不如开始;论认识,秦军明白这是生死之战,如临大敌。而见惯秦军败退逃亡的义军,并未给予对手足够的重视;拼领导,章邯是军事奇才,周文虽有过追随名将项燕的经历,但他自己并不是名将。
双方对垒于戏(今临潼新丰),一战之下,义军大败。史载,“尽败之。”这一战,秦军打出了传统,打出了威风,秦军已不堪一击的传言被章邯粉碎。他用行动让义军切实体会到了横扫六合的虎狼之秦的强悍。
周文败出函谷关,驻扎在曹阳(河南三门峡西南),两个多月后,被追击的章邯打败;周文又退至渑池(今河南渑池县),章邯大破之,周文自杀,其军星散。
没人能料到,所向披靡,震动秦廷的周文,三个月就败亡了。自此,对秦朝威胁最大的队伍被消灭,秦国解了燃眉之急。章邯一战成功,名扬天下!在日后很长的时间中,这个名字成为了各地义军的噩梦。
打败周文后,章邯将目标锁定吴广。
吴广军是西入咸阳三路大军中的北路,该军以代理王吴广为统帅,下辖诸将精兵,实力雄厚,其计划路线为下荥阳(今河南荥阳),入函谷,定咸阳。但在第一站荥阳,北路军遭遇了苦战。因为荥阳是三川郡的郡治,其郡守非同小可,乃是始皇帝的驸马、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
吴广大军无法顺利推进,引发了两个事件。一,陈涉召集国内豪杰商量对策,选拔出上蔡人蔡赐做上柱国(大将军);二,命周文从中路进军。
周文的中路军高歌猛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吴广牵制了附近的秦军。眼下,盛极一时的周文军被章邯杀得瓦解冰消,吴广军又久攻荥阳不下,眼看陷入被内外夹击的险境。
章邯一心要拿下吴广的首级,然而却被吴广部下田臧捷足先登。张楚政权的二号人物,多才多艺,机智仁爱的吴广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自己人手里。田臧谋杀主帅的理由冠冕堂皇,为了公义。他认为,“此时应当派少量兵围困荥阳,而集中精锐迎战即将到来的章邯军。但吴广这个人不知权变,不晓兵法,为人骄横,既是没头脑又是不高兴,恐怕不会同意这个办法而坏事。”于是,田臧与其他将军谋划,假借陈王的命令,杀掉吴广,并将吴广的头送到陈涉处。
田臧何以要杀掉吴广?一,如其所言,只是单纯的见解不同,无法劝谏,为顾全大局才出此下策;二,公报私仇,也许吴广随着权势的上升,自我膨胀,不再像从前那样谦恭爱人,得罪了对方。又或者吴广没有变化,但与田臧有矛盾;第三,出于陈涉的授意。对于功高盖世,才能威望均不在其下的吴广,陈涉的确有理由动杀机,但实情到底如何,却已无从探究了。
陈涉看到吴广的人头后,不知将作何感想。是悲愤难平,还是怜悯且窃喜?三个月前,他们还惺惺相惜,同心协力,或许还许下会饮咸阳的豪约,如今,却已阴阳两隔,会面无期。
田臧擅杀吴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葛婴私立又杀掉楚王襄强一事。葛婴到陈涉那里解释,结果被杀。田臧应该是吸取了葛婴的教训,没有亲自向陈王请罪。否则,对方很可能杀他以谢天下。
眼下,无论田臧的行为是否出自陈涉的授意,后者都只有默认现实。如果田臧是奉命行事,陈涉要赏;如果是擅自作为,陈涉要安抚。于是,陈涉派使者交给对方令尹(丞相)的印玺,命其为上将,暂时化解了这场风波。
田臧的大胆行动,让自己一跃成为北路军的统帅以及张楚政权的二号人物。此后,他开始实施牺牲吴广生命换来的计划……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三章 陈涉败亡
荥阳下的田臧军,久攻城池,身心俱疲;强敌将至,面临腹背受敌;临阵杀将,于军心不利;又况且,即将攻来的是悍将章邯。
身陷危局,田臧做出最后的努力。命部将李归继续围困荥阳,自己则率精锐到到敖仓(荥阳东北敖山)迎击章邯军。两军交战,章邯大胜,田臧战死。章邯乘胜而进,攻击围城的李归,李归等战死。
自此,西进的三路大军中,实力强劲的中路、北路均宣告破灭,只余南路孤军深入。然而,横扫义军,胃口渐大的章邯并未理会南路,而是将兵锋指向陈涉,射人射马,擒贼擒王。
此后,为剪除陈涉羽翼,章邯命部下进攻驻守郏地(今河南中牟县东)的邓说,自己领兵对付屯留许地(今河南许昌)的伍徐。邓、伍二人无法抵挡,败逃至陈县。同样是失败,陈涉区别对待,杀掉邓说,保全了伍徐。
此时,秦二世为节节胜利的章邯派了两名助手,长史司马欣、董翳。此二人的任务只是单纯辅佐,还是负有监视之责,就不得而知了。章邯击败伍徐后,又进攻了张楚政权中的重量级人物上柱国蔡赐。当初吴广受阻荥阳,陈涉与国中豪杰商议对策,商议结果就是选拔出了蔡赐,足见其人颇具才器。可惜,蔡赐仍未能阻挡章邯前进的脚步,兵败身死。
随后,章邯与驻扎在张楚首都陈县之西的张贺开战,陈涉虽亲自督战,但仍不能挽回失败的局面。此时的秦军,不但打出了传统与威风,更打出了感觉与状态,势不可挡,难与争锋。
秦二世二年腊月(公元前二零八年十二月),陈涉退到颖阴(今安徽阜阳),在返回城父县(今安徽城父镇)的时候,被车夫庄贾杀害。
从大泽起义到兵败身死,其间也只半年光景。陈涉像一颗飞速划过天际的明星,照亮了大秦帝国黑暗的夜空,瞬间璀璨后,旋即黯淡。但他率先点燃的反秦星火,已不可阻挡的成为燎原之势。由他派遣的将领,受其影响的豪杰,将继续其未竟的事业。
陈涉被杀的消息振动天下。这意味着,大秦暂时除去了最强的敌人;对于各反秦势力来说,他们失去了一个有力的盟军,也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顺便一提,西征三路大军中硕果仅存的南路军此时已经攻占南阳(今河南南阳)。统帅宋留正准备入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时,陈王被杀的消息传来,军心大乱,南阳得而复失。他向东退到新蔡(今河南新蔡)又遭遇秦军。无奈之下,宋留选择了投降,结果被押解到咸阳五马分尸。他用自己的悲惨经历向世人证明,不要对秦朝心存幻想,一旦起事就要死战到底。
陈涉去了,棺已盖,论却难定。西汉贾谊认为陈涉乘时而起,只是个普通人(才能不及中人)。其实,陈涉还是颇有才能的。在戍卒中担任管五十人的屯长,被才华不俗、深得人心的吴广推崇,足见其天然有领袖气质;假借鬼神提高威信,看准时机击杀秦尉,可知此人有勇有谋。
然而,陈涉的闪光点集中在起义之初,此后便屡出昏招,表现得短视而狭隘。
陈涉的短视体现在称王。在刚刚攻占陈地,事业才见起色之时,他便急于称王。谋士张耳、陈馀出言劝谏,他却固执己见。其恶果不仅是引来秦朝的全力进攻,更涣散了人心。众人的目标再不是合力灭秦,而是划地封王。不但其他豪杰割据一方不与之交通,就是其部下也在势力壮大后脱离张楚自立门户。比如,陈涉曾派出将领武平君指挥正在攻打郯地(今山东郯城县)的各路义军将领。哪知那些中小规模的义军首领并不买账,反而假借陈涉的名义杀了武平君。再有,他派出的部下武臣,在攻略赵地后自立为赵王与之分庭抗礼。
陈涉的狭隘在于杀戮臣下故旧。当初,张耳、陈馀劝武臣自立时,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陈涉随意诛杀为之开疆拓土的大臣(诸将为陈王徇地还者多以谗毁得罪诛)。陈涉被旁人这样说,倒是一点也不亏。他待臣下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威之以刑。史载,陈涉任命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专管督察群臣的过失。此二人不但用法深刻,还时常徇私枉法。众将领出征到达目的地时,凡是不奉令的都被他们抓获,如果碰巧彼此关系不好,两人就不走司法程序擅自处理了。由于陈涉在团队中推行高压政策,众将都不再亲近依附之。
对于亲故,陈涉的做法也极不妥当。他在陈地称王时,许多故旧前去投奔,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岳父。但陈涉对待岳父的礼遇与普通宾客一般,见面也只是拱手,并不下拜(长揖不拜)。老人家很生气,说道,“依仗着叛乱,超越本分自封为王,且对长辈傲慢无礼,不能长久!”(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陈涉赶忙跪拜道歉,即便如此,也没能挽留住去意已决的岳父。
如果以上家庭风波因为陈涉的失礼,接下来的众叛亲离则因为其无情。面对投奔的老乡,他泪眼汪汪,热情招待,也算践行了昔日“苟富贵毋相忘”的誓言。其中一位老乡比较随意放肆,并偶尔谈及陈涉当年不太露脸的往事。有人就向陈涉报告说,“客人愚昧无知,胡说八道,于您的威严有损。”于是,不太高兴的陈涉就杀了老乡。此后,那些故旧知交都纷纷主动离去,陈涉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
考虑到陈涉的种种过失,贾谊评其“才能不及中人”倒不算苛刻,或者,他是个有过人之处的普通人吧。
陈涉死后,他的部下吕臣杀死庄贾,为之复仇,并安葬他于砀(今河南芒山镇),追谥为隐王。汉初,为了纪念陈涉首倡大义,刘邦在砀县安置了三十户人家为陈涉看守坟墓,并按时杀牲祭祀。
陈涉的死讯,不能压制前仆后继、席卷而来的豪杰们。继陈涉之后,大秦又迎来了新的对手——项梁。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四章 英雄叔侄
继陈涉之后,项梁成为光芒最耀眼、实力最强劲的义军领袖。
项梁是下相人(今江苏宿迁),项家世代为楚国将领,因为被封在项(今河南项城),故以地为姓。项梁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项燕,项燕曾大败秦军,最后又抗秦而亡,楚地百姓至今仍念其恩德。故而周文有追随过项燕的经历,陈王就授之将军印。陈涉起兵之初,也曾假借其名号,自称受其派遣。不过,没等到项梁追究陈涉侵犯姓名权,对方就自立为王,以自己的名义行事了。
项梁是很有才能及城府的。国破家亡后,他带领项氏族人子弟流落到吴中(今江苏吴中),史载,“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当地的精英,没有谁的才能高过项梁。
因为项梁有才,于是,地方上最为复杂繁难的任务就落到他身上。吴中每次有大规模徭役及盛大的丧事,都由他来主持。徭役、丧礼等群体活动,千头万绪,事务庞杂,对主持者谋划统筹、识人用人等方面有着极高要求。武断些说,治国统军与主持大型活动的道理是相通的。一个好的治丧委员长,极有可能成为良吏、大将。
项梁不但自己投身于公共事业,还带着自己的项家班一起干。史载,“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首先,他让自己的门客与子弟在这种活动中历练;其次,暗中以兵法约束分派他们,俨然是将吴中大型活动当作模拟战场了。
至此,不难发现一组对比。陈涉在七月打响了反秦第一枪,项梁于九月起兵,表面上,后者出道晚了近两个月。但若细究起来,早有预谋的项梁,应算作临时起意的陈涉的老前辈了。
以兵法主持活动时,项梁历练部下的才干,观察其言行,衡量其资质,并且,他的观察十分细致。有例为证,后来项梁起兵时,一个宾客因为没有受到任用而心怀不平。项梁客气的答复说,“某次丧事派您做某事,您没做好,所以暂时不能用您。”(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此言一出,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由此也可见,吴中的大型活动,亦是项梁选拔人才的考场,他真应好好感谢当地政府,为其起义成功提供了巨大便利。
然而,沉稳只是项梁性格中的一面,他还兼具风风火火的江湖气质。拖家带口逃亡在外,大多数人莫不临深履薄,他却该出手时就出手,或许不该出手时也出。在逃亡其间,项梁曾两次触犯秦法,一次罪状不明,一次杀人。前者,因为找关系摆平而出狱,后者,促使他流落到吴中避仇。秦朝号称法治社会,法令严密,但是走后门、徇私枉法这种事仍不能免俗。项梁获罪而无事,便是一例。
值得一提的是,项梁之所以能出狱,是因为找了蕲县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如果不太熟悉那段历史的您,看到司马欣这个名字觉得似曾相识,那么恭喜了,说明您记忆力不错。对,司马欣就是胡亥派出辅佐章邯的两人中的一个。当年他只是地方监狱中的小官,如今已算是皇帝跟前的心腹。可见,这些年司马欣仕途很顺,项梁交友十分广泛。
项梁的才气是从始至终的,而他后来的沉稳,恐怕与那两次犯法的刺激分不开。阅历让他变得内敛,但其与生俱来的豪迈率性大概也会偶尔露峥嵘一下。
项梁胆大,其侄项羽(名籍,字羽)则要加上包天两字。始皇帝南游会稽时,盛况空前,叔侄一起去观看。如果叔叔的眼神中包含着复杂的钦佩与仇恨,侄儿的目光中只单纯的写了轻视。项羽淡然说道,“彼可取而代也。”(那个人是可以取代的)。
人们称嬴政作皇帝、陛下、祖龙、暴君、无论爱恨,均不敢等闲视之,到项羽这里,就一个“彼”字了事,何等轻松。既然那个人可以取代,那么谁能做到呢,在项羽看来,当然是舍我其谁。只这一句话,其豪气、自信、莽撞全彰显出来。项梁吓得赶忙捂住对方的嘴,急切而低声道,“别瞎说,找死呢。”(毋妄言,族矣)
当项梁听到侄儿石破天惊的那句话时,第一反应是惊吓,随即是气愤,“这孩子太愣!”继而便是佩服,“好小子,有志气。”史载,“梁以此奇籍。”因为这件事,项梁开始觉得这个侄子不同凡响。换句话说,在此之前,他大概没太拿这侄子当回事。
始皇帝巡游会稽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二一零年,项羽已满二十一岁。当年的项羽是什么风貌呢?史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时一尺合当下二十三点一厘米,八尺约有一米八五。项羽不仅身材高大,也有力气,能够举起鼎来,说他力拔山兮是文学夸张,两膀一晃有数百斤的力量应该算实事求是了。另外,在才华气概方面,项羽也是出类拔萃的,因此,当地的年轻人对他都很忌惮。
史书中说项梁是“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说项羽是“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家叔侄一来,把吴中当地才俊都比没了。但项羽如此了得,项梁怎么等到对方二十一岁,说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话时,才对之刮目相看呢?大概有两种可能:一,要让阅人无数的项梁惊奇、佩服很难,光有才气不行,还得有大志;二,项梁之前就很欣赏项羽,只是还没到震惊的地步。
如今被项梁寄予厚望的侄儿,当年却令之苦恼透顶。幼年时代的项羽是幸福的,他出身于历史悠久的楚国,拥有煊赫荣耀的家世,直到九岁那年,国破家亡,天塌地陷。从此,仇秦亡嬴的种子,复国兴家的梦想,一并埋在他幼小的心中。在流亡的日子中,本着穷啥不能穷教育的开明理念,忙碌的项梁抽出时间亲自上阵教育子弟,但在他看来,幼年时的项羽,孺子不可教得像块朽木。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五章 霸王出世
在大众看来,有出息的孩子自小便与众不同。即使当时真的普通寻常,那也要附会成贵人语迟,大智若愚。未来的霸王项羽,其幼时独特处在于学习。
卓尔不群之辈大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诸葛孔明读书只观其大略,五柳先生好读书而不求甚解,项羽的法子与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即绝不寻章摘句,皓首穷经。因为读书是为了经世致用,是源于乐趣。但与诸葛亮与陶渊明不同的是,项羽并不爱读书。
项梁教育方式很开明,既然不好文,咱就习武吧。然而项羽学习剑术也没有坚持下来。于是,梁叔很生气,去找侄子谈心,“孩子,你这也不学,那也不练,要干嘛啊?”项羽道,“叔儿,读书到认识会写自己名字的地步就成了,认识那么多字,看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文章有什么用;剑术也只是个人搏斗的技术,没劲;要学,就学能抵敌万人的手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当时的万人敌学院只设了两个专业,一为仙术,一为兵法。对于项梁来说,前者不会,后者拿手。“就学兵法了是吧?定了啊,再不好好学彻你嘴巴子啊。”项羽很高兴,学得也比较起劲儿,然而在学了个大概其后就退学了,一如既往的浅尝辄止(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拿这个侄子也没办法,又或者料定此子非比寻常,就让对方自由生长了。
文化、武艺、兵法,这三门大课项羽都只学了个半瓶子逛荡,甚至有的还不到半瓶。当时的书本可能比较枯燥,又或者有意思的书大多被始皇帝焚毁了,项羽不爱读书也属正常。但他轻视文化的念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胸襟格局。至于武艺与兵法,从其一生百战百胜的光辉战绩来看,他这两方面的造诣都是独步天下的。
那么,项羽的武艺与兵法如此了得,与幼时的学习有关系么?想必是有,只是他天赋太高,见微知著,闻一得十,故而只是点到为止。
随着年龄的增长,项梁对侄儿愈发刮目相看。项羽是特别的,然而并不是唯一的,因为在项梁身边,围绕着一批干练的子弟与宾客,在其磨砺下,他们已百炼成钢。他将凭借这些人,实现其谋划已久的壮志,眼下所欠的,只是一个契机。
二世元年七月,在项梁流落江湖十四五年后,这个机会终于到了,陈涉、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震动天下。闻此消息,项梁既惊且喜,随后两个疑问浮现在脑中,“陈涉是谁?江湖上没听过这号人物;他怎么用了我爹的名号?还将他老人家与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子扶苏并列一起。”相对于疑惑,项梁更多的是惊喜,“这么多年,可盼到今天了!”
到了九月,正当项梁筹措起义事宜时,又一件喜事从天而降。原来,会稽太守殷通找他商量反秦之事。殷通此举,自然有投机革命的打算,同时,也是出于自保的考量。陈涉的起义,掀起了一股刺杀地方郡守、县令的风潮,平日威福自专鱼肉百姓的大人,一下子成了朝不保夕风声鹤唳的老鼠。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想被杀,只得顺应反秦的潮流。
作为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实力雄厚的豪强,项梁被太守相中是顺理成章的。殷通对太守说,“现在长江以西已非大秦所有,眼下群雄并起,这是老天要灭亡秦国啊。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的遭殃。我想顺时而动,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做我的大将。’”
殷通将桓楚与项梁并列,可见其人才能不凡。项梁在称赞对方的明智,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后,随即抛出一个难处,“桓楚现在正在逃亡,没人知道其藏身之处……”紧接着,项梁话锋一转,“但是我侄儿项籍知道。”
“嗨,您说话有点大喘气。”
“事关重大,容在下去确认一番。”项梁谨慎的说道。于是,他出去嘱咐项羽拿好长剑,等待召唤。项梁再次进入禀报,“那孩子确实知道,请您召他进来并派他去寻找桓楚。”
“哎呦,您这人就是太讲究,直接把咱侄儿带进来不就得了?”太守热情的埋怨。
项梁召唤项羽进入,寒暄已罢,未入正题之时,项梁对项羽使个眼色,说道,“可以开始了。”(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殷通或许早已迫不及待,“是啊,开始吧,告诉我桓楚在哪。”但是,他等来的不是工作汇报,而是雪亮的剑锋。项羽拔剑将对方斩杀,并砍下首级。
殷通想让项梁做自己的臂膀,而项梁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只能是首领,而且是江东地区的唯一首领。于是妄图想做义军领袖的太守,成为项梁必须铲除的对象。至于刺杀计划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就不得而知了。极有可能是太守邀请项梁之前,他就已定下计谋,与侄儿双刀赴会。
当时地方长官都面临着随时被刺杀的危险,殷通身为太守,一定防范严密,何以轻易被杀呢?或者项梁平日给他留下的忠厚长者的印象太深刻了;又或者他自身防范周密,见对方只两人,又在自己的地盘上,是以有恃无恐。
项梁配带着太守印绶,拎着太守人头,与侄儿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太守的部下一片惊慌,当时情况极为混乱。而这惊乱之后,很可能就是众志成城的反抗。项羽抓住时机,趁乱斩杀了一百来人。于是,整个府中安静了,死去的无法出声,活着的不敢出声。横七竖八的尸身中,夹杂着拜服的人群,而血透衣衫的项氏叔侄,傲然而立(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
虽然是趁乱,但项羽以一人之力,抗百倍之敌,手刃百人。足见其杀得快,杀得猛,杀得狠!而被杀中人,有多少是武士,有多少是仆役,又有多少无辜,就无人无暇理会了。
秦二世元年九月,二十四岁的项羽甫一出世,便雷霆万钧,血流成河。在未来的岁月中,他还会带来更烈的风雷,引发更多的流血……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六章 项氏初兴
斩首行动后,项梁迅速召集熟悉的豪强官吏,做了一番思想动员,说明反秦的道理与大趋势。此时,项梁需要支持,而豪吏也正苦于没有领袖与方向,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起兵于吴中(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项梁自任会稽太守,以项羽为副将,授予吴中豪杰、部下亲故分别为校尉、候、司马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项梁平日培养收罗的骨干此时终于派上用场。另外,他派人到所属各县征兵,召得八千人。这些人被后世称作“江东子弟兵”,吴越之地自古民风剽悍,他们更是其中的精锐。所以,项梁的队伍虽不满万,却极精悍。凭着这支精锐,项梁攻占、安抚了会稽郡下属各县。
从起兵到巩固势力,项梁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光。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率先起事、盛极一时的陈涉兵败陈郡,生死不明。不久,广陵人召平来到项梁军中,假借陈涉之命,拜之为上柱国。上柱国是楚地官职,为武官之首,相当于大将军。张楚政权中的上一任上柱国是深受陈涉信任的贤人蔡赐,已然战死沙场。
召平本来受陈王之命,率兵打回老家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但城池未下,又听到陈王兵败、秦兵将至的消息,于是渡过长江,假借陈涉之命,授官于项梁。召平之所以如此,一者为了自身的安身立命,再者也为了救陈涉于危难之中。传过旨意,召平对项梁道,“江东之地已经平定,希望您快速渡江西进攻秦。”(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接受了对方的任命以及建议。本来以其性情,断不可屈居人下。但如今主要任务是反暴秦,多个盟友又何乐不为?况且,项梁也可借助陈涉名气提高人望,并借此机会,渡江向西扩张势力。
项梁领八千精锐渡过长江向西挺进,听说陈婴已经拿下东阳,便派使者前去沟通欲与之联合。联合有许多问题,比如,谁做领袖。可以断定,项梁是不会做老二的。人同此心,别人自然也不愿屈居人下,又何况,老陈此刻手下有两万条枪,论数量比对方多了一倍有余。
再有,项梁于联合方面是有过前科的。数月前殷通找他一起创业,结果他命项羽将太守杀掉。此刻,他主动邀请别人合兵共进,不由得令人怀疑其诚意。不过,对于项梁来说,殷通与陈婴是不同的,前者是必须铲除的障碍,而后者则有可能成为得力的助手。
其实,陈婴一开始对起义是拒绝的。他本是东阳县(县治在今江苏省盱眙县)的令史(县令属官),因为为人忠厚老实、诚实谨慎,在当地名声极佳。(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其时以刑杀地方长官为风尚,当地的年轻人杀了县令,聚集了数千人,想找个老大,一时却无合适人选,后来便请陈婴出山。陈婴不答应,众人不允许他不答应,无奈之下,陈婴被迫做了首领。老实说,陈婴的名号在当地还是颇具号召力的,大旗一树,队伍便扩展到了两万。那些年轻人商量着请陈婴称王,并让士兵们皆头裹青巾,以显示自己是一支新兴的与众不同的队伍(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成语“异军突起”便由此而来。
陈婴把要称王的事情和母亲商量,他母亲意味深长的说道,“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大意是说,自从我嫁到你们老陈家来,从没听说过你们家祖上有谁阔过。如今忽然得到尊贵的名位,这不吉祥啊。在陈母看来,好事来得太快未必是好事。出身于祖上八辈贫农家庭主妇、有贫穷基因的儿子,无法消受忽然而来的富贵。陈母的法子是,归顺别的义军,这样成功有封侯之赏,即使失败了,作为从犯,名气不大也方便跑路。归纳一下,陈母的意思是勿为出头鸟,留有退身步。
推测陈婴的想法,应该也是不愿称王。听了母亲这番话,便更加坚定其想法。更可贵者,母亲为之指明了“不如有所属”的出路。于是,陈婴将不称王的决定告诉部下。同时指出,“做大事不能没有好领导,项家世代做楚国将军,极有声望,如今项梁起兵江东,咱们依靠他,一定可以灭亡秦朝。”(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义军将官一听,觉得陈婴之言有理。“这些日子强人所难,令老陈受了不少苦,此人为人极好,也该让人家省省心了。”
于是陈婴带着两万人的队伍投奔了项梁。对于项梁来说,这可是天大的意外之喜。本来是想联合,没想到一下子就收编了。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然而项梁的福气似乎已一发不可收拾。他率军北渡淮河时,又有一支队伍前来投奔,为首两人一个没留下名字,因为姓蒲,史书中称作蒲将军,另一个就是未来项家军头号猛将英布。
英布,六人(今安徽六安),相传其先人为上古四圣中的皋陶,因为触犯法律受了黥刑(即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故而又被称作黥布。少年时,有客人为他相面说,“受了黥刑后,您就会被封王”(当刑而王)。英布当年未必拿这句话当回事,否则,他早就主动犯罪,达成这一封王的先决条件了。后来英布果然受了黥刑,他高兴的说道,“当年有人给我看相,说会在受刑后当王,如今已经受刑,离当王差不多了吧?”(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英布受刑后,仍满不在乎的用无稽之谈进行自嘲,足见其豁达豪迈的气度。当然,这会引来同伴善意或无情的嘲讽。然而,不可否认,受刑,正是英布传奇一生的一个起点……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七章 同行之争
不论欣然还是颓废,受了黥刑之后的英布都要直面现实——去骊山为始皇帝营建陵寝。在数十万劳役队伍中,他结识了不少刑徒头目、英雄豪杰,并最终带着这些人逃到长江附近做了强盗(骊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
英布能结纳、驾驭如此众多的桀骜强悍人物,并成功带领他们逃亡,足见其人之智勇。当然,他后来归附项梁,又衬托了项梁的了得。
陈涉起义后,英布去拜访番阳令吴芮。吴芮很得民心,史载,“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另外,此人还创造了一个记录,即成为汉初唯一善终并且将王位绵延数代的异姓诸侯王。他之所以能完成如此高难度动作,与其低调的行事风格是分不开的。
吴芮不仅低调,并且独具慧眼,初次见面便看中了英布。于是赠予对方两样东西,数千兵马与自己的女儿。换言之,他成了对方的岳父兼赞助人。
英布凭借数千兵马,在清波打败秦军,继而引兵东行。此时,他听说项梁平定江东,正渡江而西,又久闻其人大名,便欲投奔。接着,就传来陈婴率部依附项梁的消息,这更坚信了其最初想法。
大概在英布加入项家军前后,一位重要人物也来到项梁军中,他的名字叫吕臣。吕臣本是陈涉侍从,当陈王在城父被车夫庄贾杀害后,他在新阳起兵,士卒皆以青巾裹头,故曰苍头军。陈婴的部下也以青巾包头,并想以此独树一帜区别其它队伍,殊不知吕臣早已抢先注册了这一标志。
后来,吕臣率军重新夺回陈县,杀死庄贾为陈涉复仇,并安葬了故主,追谥之为楚隐王。但秦军左、右校尉很快进行反扑,又攻占了陈县。吕臣兵败逃跑,收集散兵重新聚合后,与英布军相遇,两人合兵攻打秦朝的左、右校尉,在青波击败秦军,重又以陈为楚都。此后,英布东投项梁,吕臣大概也在不久后加入了项梁的队伍。
整合了陈婴,英布、蒲将军,吕臣的部众,再加上一路投奔的,项梁的人马已达七万。然而驻扎在下邳(今江苏邳城)的项梁军,引起了东面彭城(今江苏徐州)里景驹、秦嘉的警惕。两方都是反秦武装,可算同行,然而同行是冤家。换言之,项梁西进以来最先要面对的敌人不是秦军,而是义军。
凌人秦嘉率领的队伍是楚地众多义军中的一支。他手下兄弟虽不多,却颇具个性。当初,秦嘉会同符离人朱鸡石等友军攻打郯县,将东海郡名为庆的太守围困于此。看几个小兄弟打得还成,陈涉派了武平君畔(爵为武平君名为畔的人)领导这支联合军队。然而,当时陈王虽炙手可热,秦嘉却不买账。他自立大司马,对部下说,“来人年轻且不懂军事,别听他的。”最后,还假托陈王的命令,杀掉了武平君。
陈涉去世后,秦嘉和东阳人宁君一起拥立楚国贵族景驹为楚王,他们领军来到方与,准备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区)攻击秦军。秦嘉派公孙庆出使齐国,邀请齐王田儋一同出兵。几乎在项梁起兵的同时,齐国宗室狄(今山东高青县)人田儋在齐地起兵,并用三个月左右平定齐地。
田儋对公孙庆说,“听说陈王兵败,生死不明,你们怎么没请示我就立了新王?”(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
见对方说得无礼,公孙庆不卑不亢,“你们当初立齐王也没请示我们楚国,我们凭什么要请示你。再说,是楚人挑头反秦的,楚国应当号令天下。”(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
齐王也没与使者抬杠,既然说不过你,就来硬的吧,于是粗暴的杀掉对方。
当时秦国仍实力雄厚,义军的一面旗帜陈涉刚刚倒下,全国反秦形势陷入短暂低迷。而齐、楚两地的势力并不很强大,就在这种情况下,却彼此相互拆台掣肘。如果不是刘、项英武,秦二世昏庸,新兴的六国势力恐怕会被秦国各个击破,重蹈当年秦扫六合的覆辙。
与齐国合纵无果,秦嘉、景驹等辗转来到彭城。在秦嘉等看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西面下邳的项梁是心腹之患。在项梁看来,你既存心与我为难,拦我去路,正好兼并之以扩充势力。两方都视对方为仇寇,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大军未至,舆论与粮草先行。战前动员是项梁的强项,他对部下将官说,“陈王率先起事,如今战事不顺,下落不明。秦嘉这个家伙竟然在此时背叛陈王另立新主,简直大逆不道!”(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
项梁批判秦嘉的只有一点,背叛陈涉。要拆穿这攻击也很简单,秦嘉本就自成一军,不受陈王统率,何来背叛之说?但自古欲加之罪,不患无辞。
另外,项梁说陈涉“未闻所在”,这也是故作糊涂。陈涉去世近三个月,早已昭示天下,项梁消息灵通,人脉极广,岂有不知之理。之所以如此,他是要借旁人之名,行自己之事。既然陈涉未必死,一时就不得立别的新领袖;既然陈涉未必活,当然要有个代理领导暂行权力。谁有这个资格呢,当然是张楚政权的上柱国项梁。不过,项梁借用陈涉名号无非权宜之计,时机一到,他也会像当初陈涉对他爹项燕的名号一样,用完扔掉。
项梁有精锐的子弟兵,有勇猛盖世的大将项羽、英布,有七万大军;而其对手景驹、秦嘉却没什么特别厉害的兵将,人数也一般。于是,两军交锋,项军大胜,秦嘉军败逃;到了胡陵,双方再战一日,胜败依旧。结果,秦嘉战死,士兵归降,被立为楚王的景驹也死在梁地。
小试牛刀后,项梁军实力再次扩充,并且士气高昂。于是,他将兵锋指向了章邯。此前,双方均战无不胜,而两雄相遇,胜败殊难逆料……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八章 高祖微时
项梁的军队驻扎在与秦嘉激战一日的胡陵(今江苏龙固镇),将要统兵西进。而章邯的军队也已抵达栗地(今河南夏邑县),两雄相近,大战一触即发。
项梁派朱鸡石、馀樊君进攻秦军。朱鸡石当初曾会同秦嘉一起攻打过郯县,此后便不知去向。或者辗转投奔项梁,或者与秦嘉联合,在前者战败后归附项梁。
章邯来者不拒,一战之下,馀樊君战死,朱鸡石败回胡陵被项梁军法从事。回头再看,项梁之所以派这两人去,或者是拿非嫡系部队当了试探的炮灰;或者是有心铲除此二人以立威,究竟如何,却是难以考证。
这是项梁与章邯的第一次交手,章邯虽胜,却未直接对抗项梁麾下的精兵猛将。两人都明白,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较量。
项梁引兵来到薛郡,这时,一个人来登门求助。来者的名字叫刘邦,他是秦末逐鹿中笑到最后的英雄,亦是大汉帝国的开国之君,同时,也是预言亡秦三人中的最后一人。
在楚国灭亡后,楚地盛行着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相传,最早讲这句话的是楚国的南公先生。当年楚怀王被骗入秦国,客死他乡。南公闻听此事,愤怒的讲出此言。据说,其中的三户指楚国宗室屈、景、昭三家,即“楚国即使只剩下屈、景、昭这三大公族,也一定会灭亡秦国。”
然而这只是一句有心无力的狠话,最终楚国仍是被秦国灭掉。楚亡之后,秦政暴虐,由于这句话暗合了楚人对故国的怀念与对秦国的仇视,故而广泛传播开来。
对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还有一种大众的解读,即哪怕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人。这样解释听着更带劲,但也更荒诞。而这荒诞却无意间暗合了历史。率先点燃反秦烽火的陈涉、消灭秦军主力的项羽、给予秦朝致命一击的刘邦,无一例外的都是楚人。
刘邦与项梁都是在二世元年九月起兵,那时他已四十八岁。在此前的岁月中,刘邦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没人能料到,那个平庸了四十多年的刘邦,竟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灭亡强大的帝国,仅用四年多的时光击败战无不胜的项羽,一手创立了屹立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
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今徐州丰县)原名刘季,他的两位兄长分别为刘伯、刘仲。按古人“伯仲叔季”的排行,刘邦应叫刘叔,但其父刘太公却直接跳过“叔”字,命名儿子为“季”。刘太公之所以如此,大概源于两点。一,吸取老大的教训,其长子名刘伯,客观上有占人便宜的嫌疑,自己叫着也不方便,“大伯啊,回家吃饭了。”外人一听,这爷儿俩谁是长辈?既然“大伯”已是失误,咱就别弄出“三叔”来了。二,刘太公下定计划生育的决心。刘太公的日子并不富裕,三个孩子压力实在太大。于是老刘果断决定要到老三就点到为止。“季”有老末的意思,既然刘三儿是他最后的孩子,于是名为刘季。事实证明,老刘的计划生育并未做好,后来又生了老四刘交。交者,交待也。刘老爹认为,自己这条老命要交待在养活四个孩子的伟大事业上。当然,以上纯属笑谈,不足为训。
因为刘邦父母未留下姓名,史书中称二老作“刘太公、刘媪”,即刘老爹、刘大婶。据说,刘三儿并非太公所生,并且,刘老爹还亲眼目睹了真相。
某日,刘大婶在大泽岸边休息,还在梦中遇到了神仙。然而,正当刘大婶与神仙愉快的唠嗑时,外面却已天昏地暗、电闪雷鸣,担心夫人的刘老爹外出寻找,发现一只蛟龙趴在妻子身上(此场面细思极恐)。刘大叔不免惊呆,而大婶却安卧不动……此后不久,刘大婶就怀上了刘邦,换言之 刘邦是龙子。(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件事虽明确的载诸史册,但观者不妨对此一笑而过。
除此之外,刘邦身上还发生过一些灵异事件。比如,他爱喝酒,而手边未必常有钱,于是便去赊账。做买卖的大多不愿顾客欠账,而丰邑中的王大婶与武负家却是个例外,他们欢迎刘三儿来赊账,并且每到年终算总账时就将欠条销毁。两家店主既不痴傻,亦非乐善好施的财主,之所以如此,据说原因有二。一,在某次刘邦醉酒后发现其上方有龙盘旋;二,刘邦光顾那天,生意会比往日好上数倍。(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奇特的刘邦长相是这样的,“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隆准即高鼻梁,龙颜指眉骨隆起,刘邦生着一张有高鼻梁、大脑门的面孔,以相书来看,这是标准的帝王之相。另外,刘邦的胡须非常漂亮,左大腿上还长了七十二颗小痦子。
生有异相的刘邦,性格也颇具特点,史书说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从表明上面看,刘邦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平常有远大的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职业,喜好醇酒和美妇,倒似个卓尔不群的英雄。但如果我们剥离那些冠冕堂皇的套话与赞扬,就会发现,刘邦也是个花钱大手大脚,喜欢结交狐朋狗友,好高骛远,不正经工作挣钱,贪酒好色的家伙。豪杰的英气,市井的流气,这两种气质在刘邦身上结合得恰到好处。本来,刘邦将继续自己那平淡快乐的日子,但时代风云将他推向风口浪尖,而他也将借着这股潮流以及天纵英才,通往权力的巅峰。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十九章 沛公印象
由于刘邦平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家人对他是有意见的。
兄长刘伯、刘仲,这自不待言,因为弟弟节省出的农活,不免落在哥儿俩身上。
兄弟好说,嫂子难办。大嫂不喜欢刘邦,是合情合理的。长兄刘伯去世早,嫂子家孤儿寡母,日子可想而知。作为小叔子,不帮衬也就算了,可以理解,因为他平时就是这么个人。可刘邦竟然带着一帮狐朋狗党去大嫂家蹭饭,这就太过分了。史载,”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所谓辟事,就是躲事;至于宾客,说白了就是酒肉朋友,刘邦自己尚无饭辙,想必养不起宾客;巨嫂即大嫂,如果套用于当下称呼,那么大哥就是巨哥,大师就是巨师了。
史书中对此说的比较委婉,刘邦是为了避事才去大嫂家。可既然是避事,怎么还带着一大帮宾客,怎么不去远点?显然就是去蹭吃喝。一两次也就算了,还“时时”去,再贤良的女人怕也不能无动于衷。
嫂子的做法也比较绝,史载,“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小叔子等人兴致勃勃的来了,嫂子就“喀嚓喀嚓”刮锅底。宾客们一分析,大嫂刮锅,不是食物见底了,就是轰我们走,于是就离去了。刘邦心眼机灵,到厨下一探究竟,原来竟还有饭。有饭不给,且当众折了他的面子,刘邦由此就怨恨上大嫂(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这一怨恨,后果很严重。
后来,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兄弟子侄都被封王,唯独大嫂的儿子没有封赏。就连刘太公也看不下去,找儿子做思想工作。
刘邦道,“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不是我忘记大侄子,是他娘太不厚道)。刘邦这么说,多少有些反咬一口的意思。对于既是儿子更是皇帝的刘邦,太公也没办法。但父亲既然发话了,多少须给点面子。
刘邦,“得了,让大侄子当个侯吧。”
太公,“别人都是王,他却只是个侯,好吧,总也聊胜于无,你大哥在天之灵也可安息了,不知是什么侯?”
刘邦,“羹颉侯。”(‘颉’有刮的意思,即刮羹锅侯。)
太公,“这名字挺别致啊,亏你想得出来。”
史书上说刘邦“意豁如也”,非常豁达,但他因为当年的一点小磨擦而耿耿于怀,在侄子的侯爵上冠以讽刺侮辱性名号,足见未必如何大度。其实,大度对于刘邦来说不是性格,而是手段,刘邦的优势以及人所不及处在于把握时机,掌握火候,控制情绪。换言之,在该大度的时候,他会大度得恰到好处;至于不必大度的时候,那就看心情了。
除去兄长、嫂子,父亲刘老爹对刘三儿也颇有微词,因为这家伙不好好种田,游手好闲。刘邦开国后,在富丽堂皇的未央宫大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他捧着玉杯向父亲敬酒,并得意忘形的问道,“您当年常说我没有赖以谋生的手段,比不得能赚钱置办家业的二哥刘仲,您看今天我成就的事业与二哥的比起来哪个大?”(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由此可见,二哥当年真是为家里出过大力,刘邦游手好闲落下的亏空,多半由勤勉能干的刘仲补上;另外,也可知刘老爹当初没少数落这个洒脱不羁的儿子,以至于豁达的刘邦多年后对此仍耿耿于怀。
其实,刘邦也是为国为家出过力的,比如,曾经去首都咸阳服徭役。在咸阳,刘邦大开眼界,甚至得以一瞻始皇帝风采。那时正赶上嬴政巡游,并允许百姓随意观看。虽然彼此年纪相仿,又都是开国之君,但由于其时地位判若云泥,故而注定两人没有达成历史性的会晤、碰撞出激烈的火花。逶迤的队伍、盛大的排场、庄严的威仪,无不令热爱生活、衷情享乐、胸怀大志的乡下人刘邦瞠目结舌、心驰神往。于是他情不自禁的慨叹道,“唉,大丈夫就该像人家这样啊。”(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巧合的是,在后秦时代最有权势的项羽和刘邦都见过始皇帝,并都即时说出了观后感:“彼可取而代也”;“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如果前者表达的是轻视与愤怒,后者所说的则是赞叹与艳羡,侧重点虽不同,中心意思却是一般——要成为那样的大丈夫,建立那样的功业。
刘邦之所以能以吏员的身份去咸阳服徭役,是因为他拥有了一份正经工作——泗水亭长。古代有“十里一亭”之说,亭长主管辖地治安等琐事,有类今日之派出所所长。儿子虽未必有在编身份,却也总算获得了个颇为体面稳定的工作,太公也可老怀宽慰些了。
然而还有件事刘老爹始终放心不下,即刘邦的个人生活问题。
直到四十左右,刘邦还没有娶妻。显然,当地父老没有预测未来的慧眼,而是有着务实朴素的诉求,对方虽然相貌不凡,却无谋生手段,故而没人乐意将女儿嫁给他。毕竟,嫁汉的前提条件是穿衣吃饭。
然而这些年刘邦却也颇不寂寞,不但和一个曹姓女子暗中往来,还生下了一个私生子,并为之取了一个解馋的名字,刘肥。我们有理由相信,“好酒及色”的高祖在平民时身边不仅只有一个女人;同时,受身份与家境影响,其庶长子大概会名不副实,不会太肥。
然而,就在刘邦四十岁左右,喜从天降,其婚姻大事得到了解决。起因还要从一个来自单父的吕姓老者(吕公)说起,他因为躲避仇家,拖家带口投奔好友沛县县令。吕公不会想到,那场避祸,将成为吕氏家族因祸得福、荣极一时的开端;同时,也为其家族毁于一旦埋下了伏笔……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二十章 沛县宴
吕公全家投奔老朋友沛县县令,对方热情招待。听说县令的重要朋友来做客,当地头面人物纷纷前往道贺,并聊表心意。”(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他们的主动性令人生疑,这极有可能是县令明点暗示的结果。
沛令的计划大概是这样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然朋友来了,自然要请客,而你们这些士绅表示点不?收了礼金,既可周济朋友,自己也可小发一笔,端的不亦乐乎。
这场宴会不妨命名为沛县宴。所谓沛县宴,即由沛县县令及其好友吕公发起的,由当地主要豪强官吏参加的,以圈钱为目的高端饭局。
沛县这场高规格的宴会,由县令的属吏萧何主持。此刻的萧何,是县令的得力助手,未来,他将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并出任大汉帝国的第一任宰相。
萧何与刘邦同乡,是沛县丰邑人。史载,“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所谓“无害”指没有能胜过的意思。萧何因为通晓法律,无人能及,故而做了当地的主吏掾。萧何的才华不但为沛县众人钦敬,就连中央特派员也佩服有加。秦朝的御史到沛县所属的泗水郡考察工作,发现萧何将事情做的都十分妥帖周到,故而将其政绩考核列为第一,并想把这个人才推荐到中央。但萧何敏锐的察觉到秦帝国危机暗伏,朝廷无异龙潭虎穴,于是婉拒了这难得的升迁机会。
因为与会人员颇多,为示区别,萧何宣布一条标准,“进不满千钱者,坐之堂下”(礼金在千钱以下的,在厅堂外就坐)。
秦时主要流通货币为半两钱,当时普通劳工的日工资约为八钱,一头猪、羊大概二百五十钱,一石粟定价三十钱……以小米为例,秦时一钱约可买一点二三斤小米,假设目下小米为四元一斤,秦时一钱便约合当下五元。换言之,只有随了五千元以上的份子,才有资格做到堂上。
古人房屋内部,前为堂,堂后一墙之隔的叫室,室的两侧称为房。在堂上招待客人,是主人相当隆重的礼遇。比如,孔子的大弟子子路由于直率常受批评,众师弟对这位极具才气的师兄就生出轻视之意,孔老师立即为爱徒正名,“由也升堂矣,尚未入室也。”(仲由这孩子对于学问的探究,虽然尚未入室,可是已经登堂了,那是非常了得的。)可见,能够登堂,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或待遇。当然,若能入室就更了不起了。
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在沛县多少算个人物,听说有盛大宴会,便也欣然参加,并且惊天动地的在拜帖上注明“贺钱万”(以一万钱,约合五万人民币做为贺礼)。时常去嫂子家蹭饭的刘邦显然没那么多钱,此刻更是两袖清风,不纳一钱的昂然而入。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生性豁达顽皮外,还源于对当地官吏的轻视。史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刘邦虽然只是个亭长,但对于那些比他身份高的家伙并不太当回事,因此,敢于拿对方开涮。
得到消息的宴会主角吕公大吃一惊,毕竟礼金的相当一部分,甚至全部是赞助他的。吕公亲自到大门相迎,要看看如此“大手笔”的贵客是何许人也。一见之下,他再次大吃一惊。这个尚未见面,已经令他先入为主生出好印象的客人,形象竟然非常英武,挺拔的鼻梁,高高的额头,漂亮的胡须,潇洒的气质……巧合的是,吕公还有相面的雅好,并且非常中意刘邦的形象。
刘邦由于豪阔的空头支票,卓尔不群的风貌,令吕公非常青睐,并亲自引领对方到堂上入座。
这时候萧何不失时机的解释,“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刘邦这个家伙好说大话,很少办成什么事)。片面的分析这句话,老萧对老刘是有看法的,实则恰恰相反,两人关系颇为密切。史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刘邦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刘邦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刘邦以吏员的身份去咸阳服徭役,临行时县吏们都奉送三个大钱,只有萧何送了五个大钱)。总而言之,不论刘邦是平民还是官吏,是居家还是远行,萧何都予以他同志般的温暖。
萧何是稳重能干的文员,刘邦是游手好闲的闲汉,他之所以与刘邦关系亲密,大概基于三种考虑。安抚,希望刺儿头刘邦支持自己工作;结纳,用平日的恩惠笼络,以备非常之用;爱惜,即萧何慧眼识人,看出刘邦非同凡响,他日或可鱼化为龙,一飞冲天,于是诚恳结交。不过,二人交往的真正原因,却是难以考证的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萧何既然与刘邦关系挺铁,何以会当众拆台呢?这个问题不妨容后探讨。此时,镜头的焦点再次锁定宴会中被引入上座的刘邦,史载,“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刘邦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
这场宴会几乎聚集了沛县各界大人物,亭长刘邦在其中毫不起眼,他何以敢如此放肆呢?这固然源于其桀骜不驯、洒脱不羁的天性,也因为有所倚仗。如果刘邦是那只神气活现的狐狸 ,一旁的吕公就是紧随其后的猛虎。众宾客自然不拿刘邦当回事,却不能不顾忌追捧刘邦、与县令交好的吕公。
当听到“贺钱万”时,吕公不免见钱眼开,当看过刘邦的容止气度后,爱好相面的吕公更是见人眼看。吕公虽仍在推杯换盏,但其心思已不在应酬与礼金上,他正在集中精力谋划一件关乎吕氏家族命运的大事。事关重大,又来得太过突然,他不由得不谨慎。终于,在酒宴快结束时,吕公下了决断。他以目视暗示刘邦留下,机灵的刘邦心领神会,酒足饭饱后留了下来。
吕公笑了,他对自己的果决英明感到满意,刘邦也笑了,事情或许正按计划发展着……




楼主:旧版炊事员

字数:2583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2-29 23:40:19

更新时间:2019-04-19 19:03:24

评论数:1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