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四百汉——两汉风云(连载)

四百汉——两汉风云(连载)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一章 亢龙有悔
项梁,隐然已成为秦国最大的敌人。论人才,他麾下有雄烈盖世的项羽、英布,奇计百出的范增,一世之杰的刘邦;观部众,江东子弟剽悍绝伦,楚军人马众多,士气旺盛;说功劳,武信君恢复楚国,扶持韩国,援救齐国;讲战功,项梁屡败秦军,以至悍将章邯固守濮阳,不敢与之争锋。陈涉当初首倡大义,震动天下,但若论风光与实力,恐怕尚不及今日之项梁。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不凡的项梁做出平凡人的表现,“益轻秦,有骄色。”武信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轻敌、懈怠,引起宋义的极大不安。这是宋义在历史中的首次登场,在未来的岁月中,他将成为继项梁之后,楚王熊心最为倚重的大臣。他进谏道,“胜利之后,主将骄傲而士卒懈怠,会造成失败。如今,咱们的士兵稍微有些怠惰,而秦军逐渐得到增援,臣下我对此感到恐惧。”(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没有听从宋义的建议,令对方出使齐国。
春风得意的项梁被宋义浇盆冷水,大概有些不快;又因为心情正好,且心胸豁达,他也不会严惩对方。看着不舒服又不便处罚,只得保持距离,眼不见为净,于是就有了这场跨国出差。
在赶往齐国的路上,宋义碰到了齐国来的使者——高陵君显。齐、楚同时派出使者,可能源于彼此不融洽的关系。起初,齐、楚共同救魏,又一同被章邯打败,也算共甘共苦的盟友。后来,项梁在东阿打败章邯,救下田荣,楚对齐又有了扶助之恩。论理说,两国关系应当更加亲近才是。然而,往往祸由恩生,恨因爱起,之后,齐楚产生裂痕。楚国收留了被田荣驱逐的齐王田假,田荣于是拒绝援助之前的恩公项梁。
虽然闹得有点僵,但毕竟没有撕破面皮,彼此仍在交涉。如今,项梁再次取得辉煌战果,在双方看来,这兴许是个契机。楚国大概会劝说,“快加盟吧,跟我干,准赢。”齐国可能会建议,“秦国又增加人马了,你需要帮助,把原齐王田假交出来,援助马上到位。”不论是因达成夙愿,还是为维持关系,两国都会抓住这个机会。于是,齐、楚使者在中途会面了。
宋义对高陵君显(爵位为高陵君,名为显,姓未知的人)道,“您是去拜见我家主公项梁的么?”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宋义笃定的说道,“我预料武信君一定会兵败,您若走得慢些,能免除灾祸,若加紧赶路,恐怕会殃及池鱼。”(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闻听此言,高陵君显大概是有些发懵的。楚国的使者如果说“请齐国发援军”,“有恩于齐”,他自然能理解。但说“项梁马上就要失败”,却是令之大感意外。“难道对方的游说套路由晓之以理变成动之以情了?”
高陵君显一定会追问其中缘故,宋义想必也会说出自己的看法,即项梁骄矜,士卒松懈。高陵君对此可能会将信将疑,但必定会听从对方的建议而慢慢走。毕竟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还是稳妥为好。
宋义与高陵君显素昧平生,何以会出言相帮呢?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本着麦田守望者的精神,看到对方往火坑里跳,出言提醒。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顺便展露才华;三,着意结纳。宋义认为项梁必败,项梁败而楚国危,那么提前寻找栖身之处,结交外援就很有必要了。当然,也可能两人投脾气,虽是倾盖相交,却是一见如故。究竟如何,已是难以考证。
宋义看出了项梁的些许放松,敏锐的章邯同样瞅准了这个机会。此时,他又得到了秦二世的全力支援。于是,章邯率军自濮阳突袭定陶的楚军。很不幸,百战百胜的项梁兵败了。史载,“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这是项梁起事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也是最后一次。在这场战役中,如日中天,威震天下的武信君项梁战死!章邯成为了这场“棋逢对手”对决中笑到最后的人。或许,这是他从戎至今最为辉煌的战绩。一雪前耻、战败强敌,这两者对谁来说都是莫大的慰藉。
项梁,楚将项燕之子,青年时国破家亡,率族人漂泊江湖,辗转流落吴中。他暗中积蓄力量,乘着陈涉起义掀起的风暴,杀太守,定江东,败章邯,立楚王。兵锋之盛,一时无两。然而败于定陶,豪杰陨落。自二世元年九月起兵,至二世二年九月战死,他的奋战只有一年,但功绩无疑是煊赫的。大秦帝国最终就是在其部下刘邦与侄儿项羽的联手打击下灭亡。他地下有知,大概也可含笑九泉了;但数年后项氏覆灭,他恐怕又要痛哭于九泉了。好在人死后便无知觉,无烦恼,辛劳颠沛半生的项梁终于可以放下家国的负担,统帅的责任,安心的休息了。
史书中并未记载项梁是否留有子嗣,或许他像许多革命家一样,因为事业耽误了生活;当然,也许他儿女双全。不论项梁是否有儿女,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侄儿项羽是非常器重的,并着意培养对方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项梁战死,楚国君臣莫不震动。项羽无疑是最伤心的,近二十年来,项梁养他,教他,疼他,重他,是叔叔,也是老师、父亲。一旦永别,其感受可想而知。
此前,项羽与刘邦攻打外黄,没有攻克又去侵略陈留。就在此时,项梁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惊闻噩耗,楚军中亦是一片凄风苦雨。作为部队的主帅,悲伤的项羽没有太多时间放任情绪,他与刘邦商议,认为项梁兵败,军无斗志,于是决定率部东归。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二章 崭露头角
与刘邦、项羽一同东撤的还有吕臣。吕臣可算老革命了,起初追随陈涉,陈王兵败后,他成立苍头军(士兵头裹青巾),杀死庄贾为故主报仇。并于陈地与秦军进行拉锯,此后,他与英布联手,在青波破秦。当项梁在薛地拥立楚怀王熊心后,他率部投奔。
当时,沛公刘邦守在砀县,吕臣屯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以东,项羽驻扎在彭城之西。三位楚将如临大敌,等待与章邯决一死战。然而,对于这位战败项梁的悍将,三人委实没有胜算。
事实证明,项羽等人多虑了,因为章邯根本就没将他们放在心上,转而北上进攻赵地了。当时,天下反秦的重要阵营:魏国、齐国、楚国都被章邯摧残个遍。其中,魏国已灭,齐国元气大伤,楚国丧失了顶梁柱项梁,在章邯看来,这些地方都已不足忧虑。眼下,他要将战火引向自己从未染指的赵地。
与旁人循序渐进,吃柿子先捡软的捏的方式不同,章邯的作风是“武二郎式”的专打天下硬汉,向最强的下手。这是他自信,以及实力强劲的证明。但他很快他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为被存而不论的项羽与刘邦,正是最危险的对手。前者打败了他,后者将之逼入绝境。
如果章邯对楚地穷追猛打,可能会有两种结果:天下义军纷纷援楚,项羽提前破釜沉舟,砸锅摔碗,打败秦军;章邯消灭“反秦双雄”刘邦、项羽。无论是哪种结果,历史走向都将发生重大转变。以当时各方态势来看,如果到来诸侯援军没有突出表现,刘、项没有超常发挥,人多势众,士气旺盛的秦军胜算极高,如此一来,汉高祖、楚霸王都不会存在了。
至此,章邯、项羽、诸位看官似乎都忽略了一个人——怀王熊心。作为楚王,他拥有的仅仅是名号,实在没有存在感。对此,不甘受摆布的熊心早已隐忍多时,并蓄势待发。
熊心对于项梁的感情是复杂的,因为项梁,他才由一个放羊的没落王族成为楚王,故而感激。而对方强硬的作风,煊赫的权势又是为他所忌惮的。或许对方没有居功自傲之心,飞扬跋扈之态,但作为君王,尤其是先天不足,处境尴尬的君王,他不得不防。
当项梁战死的消息传来,熊心最初的反应是震恐。他想不到无往不利,兵锋正盛的项梁会败,会死,所以惊诧。项梁的去世,意味着他失去了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倚重,政权危怠,故而畏恐。镇定下来后的熊心发现,在巨大的危险中,包含着自己乾纲独断的契机。
外交上,怀王资助魏王咎的弟弟魏豹收复魏地。魏豹人如其名,迅猛如豹,很快打下二十余座城池。熊心高兴之余,立魏豹为魏王。被立为王的他,终于品尝到了立别人为王的快感。内政上,熊心从安全的楚都盱眙移驾到抗敌前沿彭城。并以霹雳手段,合并了吕臣与项羽的部队由自己统率。老练如吕臣、勇猛如项羽,猝不及防之下着了道。他们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防备章邯上,没想到当初的放羊娃偶露峥嵘,让自己成了光杆统帅。事实证明,熊心有着直面危局的勇气,三年不鸣的隐忍,一飞冲天的果决,甚至还有着问鼎轻重的野心。章邯的北上,令之有了重整旗鼓的时间;身临阵前,使其人气骤然上升;兼并部曲,让他拥有了自己的队伍。于是,熊心成了名副其实的楚王。
对于楚国实力派人物项羽、吕臣、刘邦,熊心的态度是不同的,其标准是与项梁关系的远近。项羽是项梁的侄儿,所以受到压制最重。兵权被夺,换来长安侯,鲁公的虚名。即以长安侯为爵位,以位于山东南部的鲁地为食邑。从此项羽与鲁地产生不解之缘。鲁地子民对其忠诚,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吕臣与刘邦不是项梁旧部,怀王则笼络之。吕臣被任命为三公一级的司徒,其父吕青被拜为位分尊崇的令尹。刘邦被封为武安侯,官居砀郡长。吕臣与刘邦皆受怀王重用,但前者兵权被夺,后者仍统旧部,其中重要原因是,对于彭城的吕臣,熊心近水楼台;对于砀县的刘邦,他却鞭长莫及。
熊心的内政外交手段一施展,楚国君臣才猛然发现,这哪里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分明是个强势精干的雄主。为了成就王业,熊心还急需一个得力的助手,这时,有先见之明的宋义出现在其视线中。
对于项梁的失败,楚国上下莫不感到震惊,除了宋义。这一点,他早就料到了。而因为其提醒躲过一劫的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更是对之感激、佩服的五体投地。“宋先生太神了,简直就是孙武再世,太公复生!”他不但自己这般想,还将这一观点,以及事情的经过传播给怀王熊心。高陵君显的原话是,“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怀王正求贤若渴,便召见宋义,一谈之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熊心巩固了权威,找到了臂膀,安抚了下属,恢复了国力。当一切平稳发展时,天下形势却出现了巨大变故。章邯率军北上渡过黄河,攻打赵地,大破赵军。与章邯一同攻赵的还有赫赫有名的长城军团。当初始皇帝听信“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命大将蒙恬统兵三十万筑长城,却匈奴。蒙恬死后,该部由名将王翦、王贲的子孙王离统率。在长城沿线与匈奴激战的长城军团,堪称秦军精锐中的精锐。胡亥欲毕其功于一役,彰显秦军的恐怖,锦上添花的抽调出这一铁军。在两大集团的联合打击下,赵国君臣丢失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退守巨鹿(今河北邢台巨鹿)。旋即,巨鹿被长城军团围困,赵国危如累卵。
在交待清这场引发秦军与反秦武装大决战的事件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赵国的兴起。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三章 大梁名士
楚南公有言,“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或许,在六国中,楚国有着与秦国一争雄长的实力。然而,与秦国对抗最激烈的却是赵国。《千字文》有言,“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战国四大名将中,秦有白起、王翦,赵得廉颇、李牧,各居其二,势均力敌;赵地勇士,精壮亦不输关中劲卒。是以两国征战,可以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昔日辉煌的赵国虽已远去,却在六国复兴的浪潮中再次焕发生机。赵国的再兴,并非本国宗室、子民的结果,而是得力于两个魏国人——张耳、陈馀。
张耳、陈馀是名人,以至于连秦始皇都对二人放心不下,发出悬赏令,收购其首级。如此殊荣,在当今叱咤风云的豪杰中是绝无仅有的。六国的王族,雄烈的项梁,嬴政都放任自流,不加过问。唯独对张、陈情有独钟,可见其名气大到何种地步。当然,嬴政也是悬赏过张良的,那是因为对方在博浪刺秦,而且,在这之前之后,始皇帝都不知道张良的名头。据刘邦说,始皇帝也找过他的麻烦。始皇帝南巡,就是为了用嬴氏的天子气压制刘氏的天子气。显然这是刘季自吹自擂,皇帝压根就不知道有他这个平民。
被嬴政通缉,在当年自是不幸,到现今却成了张耳、陈馀的资本。自我介绍时说一句,“当年我被始皇帝悬赏过。”闻者自必肃然起敬。
张耳头上的光环不仅于此。年轻时,他曾做过声震天下、战国四公子中最具才气的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逝世已逾三十年,给这种传说级别的人物做过仆从亦足以吹嘘,更遑论是门客。与故主一样,张耳也有“养士”的习气,许多人慕名前往投奔。刘邦就曾多次追随张耳,并在其家中做客数月。至于是每次做客数月,还是总共做客数月就不得而知了(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
张耳的这些门客中人才济济,汉初,其中一部分得到刘邦的任用,都做到诸侯国相,地方郡守。到了汉景帝时,那些被任用门客的子孙,都已经做到两千石一级的高官。张耳的属下已如此了得,其中甚至包括刘邦这样的豪杰,贯高这样的硬汉,其为人可想而知。
张耳之所以能做柴进、宋江一类人物,结交天下英雄,除了源于他仗义的个性外,最重要的是他有财可疏。而其财富则来源于妻家。当初,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张耳躲避赋役流落到外黄(治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当地有个容貌美艳,家世富裕,不甘平庸的女子。她的丈夫却与之志趣不投,不很追求上进。其夫的心态可以理解,世道离乱,追求进步容易惹祸上身;家富妻美,日子安逸,也没有什么上进动力。于是,女子为了追求幸福离家出走,投奔到父亲的门客家中,并道出其中原委。其父门客平素便了解张耳,便推荐了他。经过一番周折,美妇与前夫离异,嫁给心目中的英雄;张耳则得了美人又得了财富。
开始新生活的张耳年龄几何,此前是否有过婚姻已无从考证,可以肯定的是,其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史载,“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张耳当时单身在外漂泊,由于娶了富家美女,经济上获得极大资助,因此可以招揽到千里之外的门客)。此后,他在外黄又担任县令,名声由此愈发显扬。
在张耳的故乡大梁,还有一个人有着与之类似的经历——陈馀。陈馀喜欢儒术,多次在赵国的苦陉(今河北定州邢邑)游历。由于才气不俗,有个姓公乘的富豪便将女儿嫁给了她,至于此女是否如张耳妻那样“甚美”就不得而知了。
至此不难发现张耳、陈馀的两个共同点。都是才华出众,引人瞩目;岳家都是家资富裕,且主动嫁女。自古以来,同性相吸,英雄相慕,两人成了至交好友。史载,“相与为刎颈交。”好到甘愿为对方抹脖子。张耳结交的豪杰不在少数,其中还有刘邦这样的英雄,但他最看中的还是陈馀,由此可见此人的非比寻常。
陈馀年少,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当然,张耳并没有拿对方当子侄看待,而是与之平辈论交,否则也不会有“相与为刎颈交”一说了。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大哥张耳应该是有更多的话语权。总之,两人既是兄弟,又似父子,关系之亲近,恐怕令彼此妻子都妒忌三分。
魏国灭亡数年后,始皇帝听说了两人是魏国名士。出价一千金求购张耳的首级,五百金收买陈馀的人头。当时天下已定,嬴政对人才没有了迫切需求,兼之对六国之人并不信任,是以发现人才后非但不纳入体制,反而抹杀。这实在是国家与才士的双重不幸。
面对追捕,张、陈没有别的选择,只得改换姓名,逃亡到陈地,并在当地做了“里监门”。“里”在先秦时指方圆十里的一片区域。“里监门”大抵类似这方圆十里区域的片警或看门人。没人知道这两个“巡警”就是名闻天下的,很值钱的张耳、陈馀。每日两人相对,有家难奔,有才难展,做个卑微的看门人,其愁苦可想而知。
据载,张、陈做“里兼门”是为了糊口,可见他们出逃时一定非常仓促,否则凭借宽裕的家境,应该不会为生计发愁。当然,其中或许还有自保的考虑。毕竟,危险中寓含安定,很少有人能猜到这两个执法者竟是在逃犯。当朝廷下达拘捕两人的命令时,他们还拿着公文一本正经、贼喊捉贼得向里中百姓传达上级旨意(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想必其时没有画影图形,否则他们也不敢如此嚣张。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四章 重出江湖
在“里监门”的任上,陈馀因为某些小失误受到上级“里吏”的责打。工作枯燥,前路渺茫,犯下过失实属寻常。小吏鄙陋,威福自专,欺侮下属亦极常见。但这是血气方刚、意气自许、尊儒重道的陈馀所不能容忍的。他欲起身反抗,却因大哥张耳踩了两脚的暗示终止了(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虽然同样才华横溢,张、陈身上却有着不同的气质。张耳像个阅历丰富、黑白通吃的带头大哥。陈馀则更像书生意气的豪杰,或具有侠气的儒者。相对于张耳的沉稳,陈馀显得有些冲动,这是年龄使然,亦是源于天性。
在张耳的提醒下,陈馀忍住怒气,终于没有发作。领受责罚后,等待他的是兄长的批评。张耳将对方领到桑树下,数落道,“当初我和你怎么说的,如今难道要因为小小的折辱,死在小吏手中么!”(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
陈馀认为大哥说得有理,想必也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怕。若因引起争执而身份败露,那么性命尚且难保,昔日约定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自也沦为泡影。
前二一三年,始皇帝下达焚书令。“好儒术”的陈馀奉劝孔子八世孙孔鲋安身避祸,说道:“秦朝廷将要毁灭掉前代君王的书籍,而你正是书籍的拥有人,这实在是太危险了!”(秦将灭先王之籍,而子为书籍之主,其危哉!)孔鲋泰然的说道,“我所研究的是一些看来无用的学问,真正了解我的只有朋友。秦朝廷并不是我的朋友,我会遇到什么危险呀!我将把书籍收藏好,等待着有人征求,一旦来征求,我也就不会有什么灾难了。”(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惟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求至,无患矣。)孔鲋从容的藏好书籍,等待着天下清平的到来。值得注意的是,陈馀与孔鲋的空间距离。若住处相近,趁机提醒也还罢了;若长途跋涉,千里奔告,陈馀可算是千古义士了。
陈馀在史书中惊鸿一瞥后,就再无消息,直到四年后,陈涉掀起反秦风暴。大泽义军攻陷陈地后,客居于此的张耳、陈馀赶往投奔。隐忍多年,他们终于等到了再现江湖、一展抱负的机会。当两人拜见陈涉时,陈涉及身边将佐皆大喜过望,对于张、陈的英名,诸人皆是闻之已久(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不久,陈地的豪强父老欲拥戴陈涉为王,他马上想到咨询张、陈的意见。想必当时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两位天下名士身上,全神贯注,侧耳倾听,拭目以待。对此,张、陈亦必十分重视,对答得体,便是“初出茅庐第一功”;说的不当,非但有浪得虚名之嫌,于此的发展前景亦将十分渺茫。
张耳、陈馀的对答共讲了四层,即痛批秦朝,盛赞陈涉,帝业宏图,称王之弊。首先,两人批秦朝的暴政,对敌国贵族,令之亡国破家,于平民百姓,使之力尽才竭;其次,赞陈涉义举,言其瞠目放胆,奋不顾身,为天下兴利除害,同时,点明此时称王有损其大公无私的形象;再次,为陈涉描绘帝业蓝图。两人劝陈涉不要急于称王,应立即派兵西进咸阳,扶持六国后裔为王。这样,秦国的力量就会分散,我方的势力逐渐强大。届时将用不着野战攻城,便可诛灭暴秦。将军据咸阳号令天下,众诸侯得以复国感恩戴德,则帝业可成;最后,张、陈表明,倘若此时称王,则将会令反秦诸侯心生懈怠,专注割据,疏于反秦了。(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後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原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後,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
张、陈的论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闻者或许不禁赞叹两人确是名不虚传,但陈涉却并未接受这一建议。显然,两人的表现虽不能说首战告败,但与预期一鸣惊人的效果还是相去甚远的。陈涉于这两位名士不免生出言过其实的印象,张、陈于对方或许有所托非人的感觉。
陈涉称王后,分兵派将,攻略城池。陈馀不失时机的建议道,“大王您带领楚地、梁地(梁即魏国别称)的人马西进,主要任务是攻打关中,无暇顾及黄河以北的地方,臣下曾游历过赵地,了解那里的英雄豪杰、山川地形。请您分派我一支部队,出奇兵向北攻略赵地。”(大王举梁、楚而西,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桀及地形,原请奇兵北略赵地)
陈涉接受了陈馀的意见,以武臣为将军作为“河北计划”的第一执行人,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邵骚为护军,作为副手。连计划的发起人、声名煊赫的张、陈位置都出于武臣之下,足见其人之不凡。其实,武臣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陈涉老朋友的身份。史载,“於是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
陈涉部下有两位“名臣”,一位是前文提及的为陈王复仇,后投奔项梁,任职司徒的吕臣;一位便是这位率军三千,向河北进发的武臣。
武臣等由陈地动身,走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渡过黄河。在发起军事行动前,河北军首先开展统战工作。作为统帅,武臣想必能虑及于此,但煽动群众,结交豪杰的说辞,恐怕还是出自张、陈两位名士的手笔。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五章 攻略赵地
武臣等首要的统战对象是赵地豪杰。“豪”者有势力,“杰”者具才能。“豪杰”一旦归心,百姓自会趋之若鹜。这篇游说豪杰的文辞气势宏壮,文理清晰,大抵有三层意思:即秦朝暴虐无道,陈涉顺天应人,英雄当趁机建立功业。
其时,批秦是潮流,是时尚,亦是老生常谈。无非骂其严刑峻法,赋徭繁苛。但若说得情理兼备却并不容易。该辞开宗名义的说到,“秦朝昏乱的治理、暴虐的刑法,已经残害天下数十年了。”(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下面则是具体的例证,“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这两大军事行动,搅得内外不安,百姓疲弊,财力枯竭。人们按人头缴纳谷物,以簸箕盛敛以供应军费(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在秦朝的盘剥下,黎民没有赖以生存的物资(民不聊生)。苛政之外,暴秦还施以重法,令生存艰辛的百姓,在精神上又受到巨大摧残,以致天下父子不得安宁(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
说辞第二层提到,黎民处于水深火热之际,英雄陈涉振臂而起,挺身而出。在楚地称王,方圆两千里,没有不响应的。家家义愤填膺,人人斗志旺盛。黎民百姓各报怨仇,县令县丞、郡守郡尉多遭杀戮。(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
文章第三层说到,此时陈王已派出吴广、周文等将领西进击秦,兵众近乎百万。在这楚兴秦亡,群雄逐鹿的形势下,不能建立封侯功业的,算不得人中英豪。请大家相互筹划一番(於此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诸君试相与计之)!
文章最后,又总结性的提出,天下人苦于秦朝的暴政已经很久了!凭借天下的力量攻打无道昏君,报父兄之仇怨而裂土分封,如今正是士人成就这番事业的时机啊(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此士之一时也)!
以上演讲得到北地豪杰的广泛认可,于是武臣的队伍于行进过程中得到壮大,人马由最初的三千发展到数万。随着规模的扩大,武臣为自己加了新的封号——武信君。巧合的是,项梁亦十分中意这一名号,后来也自称“武信君”。不过,究其本源,却是武臣注册在前。凭此人众,武臣攻克赵地十座城池。但赵地仍有数十座城池掌握在秦军手中,他们坚城据守,抵抗义军。在此情形下,武臣进攻东北方向的范阳(今河北保定定兴县)。
此时,一个在反秦、楚汉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神秘人物出现了,他的名字叫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刘彻名讳,史书中又称之蒯通。战国时代,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被称作“策士”。策士纵横捭阖,朝秦暮楚,或如苏秦、张仪为功名富贵;或如鲁仲连为世道公义。范阳人蒯通不是后者,亦未必是前者。他腹有雄谋,并为了一展抱负不惜搅动天下。或许他看重富贵,但更享受功成时的成就感。
蒯通拜见范阳县令,当头便是一句,“我私下听闻您要死了,所以前来吊唁。虽是这样,我还是要祝贺您因为遇到我而得以生存。”(窃闻公之将死,故吊。虽然,贺公得通而生)。这是策士的常用手段,开头故作惊人之语。对付此套路的最直接的法子就是见怪不怪,封其言路或顾左右而言他,不接其话茬。但人们往往会本着好奇尝试的心态,随机应变的想法听下去。对于策士来说,这就足够了,他们很快能让“听我说”的局面变作“听我的。”
范阳县令反问,“凭什么要吊唁我(在下明明很硬朗)?”蒯通道,“秦法很严峻,您出任范阳县令有十年了,在任期间,令人父亲被杀,儿子变作孤儿,手足被斩,面颊被刺字,这类事情难以计数。”(秦法重,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
范阳令难以否认,不管他是鱼肉百姓,还是严格执法,对方所言事迹都是有的。
蒯通继续道,“那些慈父孝子之所以没有把刀插到你肚子里报仇,是因为他们畏惧残酷的秦法啊。”(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耳)。接着,蒯通道,“现在天下大乱,局面失控,您所依靠的秦法难以实行,那些受害父子,就要向您报仇并成全自己的慈孝之名了。这就是我向您吊唁的原因啊。”
至此,蒯通的恐吓还未结束,“当下的大趋势是诸侯叛秦。如今您坚守范阳,外有武信君武臣虎视眈眈,内有父老子弟磨刀霍霍,欲杀县令响应义军。您的处境真是内外交困,危如累卵。”
最后蒯通得出结论,“希望您赶快派我到武信君那里,转祸为福就在如今啊。”惊惧之余,范阳令的表现大概有三,即表示口头感谢或给予物质感谢;催促对方赶紧上路;许愿日后必有重谢。
“开门见山”、“语不惊人死不休”是策士游说的两大特点,亦是蒯通的常用手段。他拜见武臣,言道,“您打一个胜仗,占领一座城池,依次攻打,我认为这法子不好。您如果听我的,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不战而胜,发篇出征文书就能平定千里广阔的土地(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
孙武言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蒯通所描绘的效果,正暗合了兵法中的至高境界。他问武臣,“这样的成果,您看怎么样?”对方不置可否,反问道,“你什么意思?”(何谓也)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六章 底定河北
蒯通向武臣道,“范阳令之所以整顿士卒,欲凭城一战,并非源于勇敢与忠诚。他本质上是个‘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的家伙。本来有心归降,又怕因为是秦朝的官吏,像前面十个被破城池的县令那样被您杀掉。当然,县中的豪杰、少年会顺应潮流,杀死范阳令。但他们也许会自立为主,未必听从于您。”
在剖析过双方态势后,蒯通提出自己的观点,“您干嘛不让我把侯爵的印信转交给范阳令呢?这样他就会主动投诚不再抵抗,并且加入了反秦阵营。当地豪杰也就没理由再杀他,更不能占据城池来抗拒您了。”
说到此处,武臣或许会听得微笑颔首,感到满意。但这也只是让范阳归顺,离所谓“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的宏伟目标还相去甚远。接着,蒯通便给出答案。“让范阳令乘坐‘朱轮华毂’(朱、华喻华丽,轮即车轮,毂为车轮中心的圆木。意为贵族乘坐的豪华车辆),在燕、赵大地的原野上奔驰,让人们领略其彰显的潇潇洒洒,享受的人世繁华。于是,燕、赵的官吏就会清楚我军优待秦吏的宽大政策,县令们将会主动来归的,这就是我说的传檄而定千里啊。”
蒯通说的“传檄”,不如称之为“打广告”。广告的内容是宣传义军的宽容优厚;受众是持抵抗、观望态度的秦吏;赞助者是武臣,策划人为蒯通,形象代言人即范阳令。
武臣听从建议,托蒯通赐给范阳令侯印,“策马奔腾”的计划想必也是实施了的。如此一来的效果是,“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馀城。”三十余座城池望风归顺,而前期武臣艰苦奋战,稳扎稳打,也不过得了十座城。由此可见,评价策士腹隐甲兵,可抵数万雄兵绝非浪言;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古语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蒯通一席话令武臣拿下大半赵地,帮范阳令维护身家富贵,使众多秦朝官吏得以保全,让河北百姓将士免遭战争涂炭。足见策士的能量不可小觑。可以说,蒯通做了一件“多赢的”、大快人心事。当然,在此事件中也有受到损失的,那就是秦朝,平白失去了大片领土。
至此,观者不禁疑问,蒯通为什么要卷入其中?是热心革命事业?心疼水深火热的百姓?同情朝不虑夕的官员?交好命在顷刻的范阳令?眷恋生长于兹的祖国赵国?担心战火焚毁故乡范阳?也许,是源于技痒与功名。能言善辩的蒯通未必是话痨,但他一定有特别的想法需要表达。也一定有不怕事大,好平事的特点。然而秦国一统,压制百姓。海内自然无事可让蒯通平,政府也不允许他乱说乱动。隐忍憋闷太久的蒯通,趁此机会,自要一展襟怀。而这豪杰四起的乱世,正是士人建功立业之时,他亦不会错过。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隆重介绍的张耳、陈馀在此次北伐中表现如何,史书中并未有明确记载。这似乎表明他们的功劳并不显著。其缘由大抵有三:一,张、陈名声虽大,或许言过其实,又或者水平虽高,但将略非其所长;二,对于副手的身份不满,积极性不高,未全力施为;三,蒯通太过活跃的表现,盖过二人的功绩。虽然,两人前期似乎默默无闻,但不久就将一露峥嵘。
武臣等到达昔日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后,听闻了两个消息。一,打入关中、兵威甚盛、号称部众百万的周文在戏被打败;二,许多被派遣攻略城池的将领,受到诬陷而被杀。前者表明,一路顺风顺水的陈王,事业遭受挫折;后者显示,有攻占河北之功的武臣,及其副手张耳、陈馀、邵骚等均有“兔死狗烹”之忧。同时,创业未半而屠戮功臣,也反映出陈涉非兴业之主。再加上陈涉对张、陈二人言不听,划不用。起初拒绝两人“缓称王”的建议,后又不任用对方为“河北计划”的主将,二人已逐渐与之离心离德。
张、陈游说武臣道,“陈王在蕲县起兵,至陈地称王。可见有资格称王的未必非得是六国后裔。”两人首先以陈涉为例,告诉对方王侯将相不是遗传的,平民亦可称王,只要有地盘。接着,指出武臣的条件,“下赵数十城,独介居河北”,地盘很大,足以称王;然后,反面论证称王的必要,即稳定河北局势,免于遭受谗言被陈涉杀害。最后,说出自己的备用方案,立陈涉兄弟为王,或立赵国王族后裔。
以上情形,让人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当初陈涉欲称王时,张、陈二人是阻止,并说出“恐天下解也”这样的担忧;等到武臣占据河北,两人是劝诱,还说出“不王无以填之”一类的煽动言语。对于相隔月余的两次“称王事件”,两人态度如此前后不一,颇值得深思。
可以肯定,张、陈最初对陈涉是的建议是正确的。两人改变初衷,或许有如下原因:一,通过令武臣“自立门户”,达到对陈涉的报复;二,让武臣承受“称王”的负面影响,届时再名正言顺的取而代之。
民国学者蔡东藩曾指出,(大意为)“张耳、陈馀也是纵横家、策士一流的人物,并无固定的政治主张、以及从一而终的政治操守。”作为战国延续的秦末乱世,士人再现朝秦暮楚,纵横驰骋的战国风气也属寻常。是以张、陈的策士做派无可厚非。
面对张、陈的建议,武臣答应了。是爽快的、半推半就的、还是迫于无奈的,过程不得而知,总之是答应了。随即,他以邵骚为左丞相,张耳为右丞相,陈馀为大将军。并派人将此事向曾经的老东家、老朋友陈涉汇报。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七章 依样葫芦
得知武臣自称赵王后,陈涉很生气。他立即逮捕武臣等人的家属,欲将其族诛,并发兵攻打赵地。以向世人显示背叛朋友,不忠君主之人的可悲下场。
张楚政权的上柱国蔡赐进谏道,“如今我们的主要对手是秦国,您这么做如同又制造了一个‘秦’与大楚为敌。不如接受事实,趁机道贺,令赵迅速发兵攻秦。”
陈涉听从了建议,史载,“徙系武臣等家宫中,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这句话颇值得玩味,前半句总写,将武臣等家属软禁到宫中;后半句特写,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为何要单单提及册封张耳之子?这大概有两种可能。一,陈涉故意宽待张敖,从而离间张耳与赵国君臣的关系;二,陈涉为了稳定人心,对其他家的家属也进行了册封。但史家认为旁人无关紧要,故而并未特意提及。张敖让惜字如金的史家着重介绍,恐怕源于其特殊身份——大汉帝国的首任驸马。当然,他现在还只是个朝不虑夕的“囚徒”。
楚国使者带来了陈王的贺意,及其催促赵国发兵的命令。张、陈对武臣道,“大王您在赵地称王,并非陈王的本意。他一旦消灭秦国,转手就会加兵于赵。所以,希望您不要急着西进反秦,应当向北攻占战国时燕国、代国的土地,向南夺取河内(约相当于今豫北地区)以扩大势力。这样一来,赵国‘南据大河,北有燕代’。就算楚国战胜秦国,也未必敢强制赵国。如果楚国战败,定会更加倚重赵国,我方可趁秦国疲弊之时得志于天下。”武臣认为言之有理,于是不奉命西入关中,而是派部下扩大地盘。他坚信,只要不与故主撕破面皮,那么,自己的实力越强,眷属的安全就越有保障。武臣三路进军,命韩广攻打燕地,李良攻打常山(今河北石家庄),张黡攻打上党(今山西东南大部分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武臣派出的将领均名不见经传,并没有将重任交给大名鼎鼎的张、陈。或许是要把两人作为高参留在身边,又或者是怕此二人一旦掌兵,便如龙归大海,难以驾驭。但不派此二人就能平安无事么?答案是否定的。事实证明,三路大军中,除去攻打上党的张黡一路外,其余两路都出事了。
攻略燕地的主将韩广原在上谷郡(郡治位于今河北怀来县)做过名为“卒史”的小官。燕地的贵族豪杰对韩广道,“如今楚地、赵地都有人称王。燕国地方虽不大,也号称为万乘之国(乘为战车单位,古时盛行车战,以战车数量衡量国力。万乘之国喻大国),希望您能自立为燕王。”韩广说出一个很现实的障碍,老母亲在赵王手里。武臣靠“搞分裂”起的家,他怎能不防备部下依样葫芦?是以提早将出征将领家属控制起来。
某个燕国人就韩广的顾虑进行劝谏。“古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就是老娘在别人手里么,咱不要了!”假如他这么说的话,韩广很可能将他先“不要了”。燕人说道,“赵国现在西面担忧秦国,南边防备楚国,并没有精力约束燕国。况且,以陈涉的强大,都不敢伤害独立了的赵王及其将相的家属。赵王难道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伤害您的家属么?”韩广认为对方说得很对,于是自立为燕王。顺便一提,韩广的母亲,在数月之后安全回到了儿子身边。
所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武臣很快就品尝到,他曾让陈涉体会过的背叛滋味。同陈涉一样,他暂时只得默认现实。与陈涉不同的是,他不甘于认命,于是同张耳、陈馀对燕地边境发起进攻。显然,后起之秀的燕国,综合实力尚不如赵国。韩广背主自立,在舆论上也比较被动。
兴许由于局势有利,两军对垒之际,武臣竟还有兴致去散心,没想到一不留神却散到了燕军手里。史载,“赵王间出,为燕军得。”在赢面很大的情况下,武臣出人意料的上演了一出“擒贼擒王”的大戏。不过,是被动的。
燕国王牌在手,于是漫天要价,声称要赵国割让一半土地,才将赵王归还。赵国遍地还钱,派使者前去沟通交流。燕国表示没有讨价还价余地,将十余批使者全部杀死。张耳、陈馀为此感到忧虑重重。
至此观者不难发现,张耳、陈馀名头极响,出谋划策也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在实践方面,两人从没有什么过硬成绩,危急时刻,其表现也和普通人表现差不多,束手无策。难道此二君是个纸上谈兵、徒有虚名的家伙?下此结论,恐怕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运气不错。总是在关键时刻有贵人相帮。前者,在攻打赵地进入瓶颈时有辩士蒯通帮忙游说,达成了“传檄而定”的效果。如今,他们的贵人又将毛遂自荐。与士人蒯通不同,此人是个地道的草根。
史载,“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厮养卒”即砍柴做饭的小卒;“谢”有告诉、告诫的意思;“舍”指房屋。赵军的某个伙头兵告诉舍友,“如果让我去游说燕国,保证能和咱们的赵王一起回来。”众舍友自然笑他在吹牛,“之前去了十余位使者,才到那儿就被杀了。你凭什么能成功?”确实,任务的艰巨程度,伙头兵卑微的身份,表明此事与此人并不搭配。
厮养卒的豪言壮语传入张、陈耳中,两人用人不拘一格,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消极想法,或慧眼识人的积极态度,派对方去了。这一去,不成功,便成仁。在舍友看来,他铁定是要成仁的。他们望着厮养卒远去的背影,或许会摇头、嗟叹。大概还会发出如下感慨,“没事少吹牛,会出人命的。”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八章 王者归来
赵国使者(厮养卒)来到燕国营盘,艺术的切入话题,“您猜我干嘛来了?”(知臣何欲?)燕国代表,某位将军实事求是,“你不过想得到赵王罢了。”(若欲得赵王耳)。赵使再问,“您知道张耳、陈馀是什么人么?”燕将再次实话实说,“贤人!”“您认为这两个贤人的意图是什么呢?”“得到他们的王呗。”燕将不假思索道。
赵使笑了,笑得莫测高深,令对方摸不着头脑。“您恐怕不知道此二人的欲望。他们与武臣手持马鞭,指挥军队拿下赵地数十座城池,也是想南面称王的。此二人怎会甘心以卿相之位了此一生呢?做臣子的难道可以和君王相提并论么?他们不过是顾及赵国刚刚平定,才没有三分赵地,各自称王。他们以年龄、资历为标准,暂且拥立武臣为赵王,不过是稳定人心的过渡手段。如今,赵地百姓已彻底归顺,两人正想瓜分赵地而称王,只是一时没有合适机会。现下,您囚禁赵王,张、陈多次派使者来,装出要营救君主的样子,其实是想杀掉赵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武臣、张耳、陈馀杖马箠下赵数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终己邪?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顾其势初定,未敢参分而王,且以少长先立武臣为王,以持赵心。今赵地已服,此两人亦欲分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乃囚赵王。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
听过这段角度新颖的说辞,燕国将领不免恍然大悟,大概随即又心生警惕,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漠然表情,以及只要不割地就不放人的决绝神态。
赵使则指出不释放武臣的恶果,“一个赵国,燕国已经难以招架,如果张耳、陈馀称王,两个贤王各自壮大势力,相互扶持、同心协力,再以擅杀赵王的名义,带领哀兵讨伐,那么燕国就危险了。”(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
燕将认为有道理,并将此番意思禀报燕王韩广。于是燕国归还赵王。史载“养卒为御而归。”(厮养卒驾车带着武臣“完王归赵”),至此,厮养卒完满的实现了当初立下的“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的诺言。
值得注意的是,赵使提到的“张耳、陈馀欲使燕国杀掉武臣而自立”的说法的真实性?或许有,或许没有。虽然游说之辞不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出身卑微的厮养卒能够提出这种理论,如果不是他聪明过人的话,就是这种言论流传极广,已到了连普通兵卒都知道的程度。而且,连燕国将领也相信了,至少说明这种理论的可能性极大。
在回归赵国的路途中,乘客赵王除了对司机厮养卒表示感谢外,一定会问及获救的经过。当他听到那篇精彩的说辞后,赞叹之余,对于倚重且防范的张、陈二人,可能会更加忌惮。厮养卒的说辞,张、陈也许清楚。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对其策略进行过考察,觉得满意才派出使者。虽然觉得这些话很敏感,会引发猜忌,但为了救回赵王,也管不了许多了。若真如此,两人还是很光明磊落的。
当然,观者也不妨做出阴暗的猜测。之前派出的使者都是为了掩人耳目,刺激燕国撕票。没想到韩广耐性特好,杀了十几批使者还不放弃“以人换地”的念头。这次派出厮养卒,就是希望以卑微之人,拙劣之辞彻底激怒燕国杀掉赵王。然后自立为主。这样一来,既无弑主之名,又有了出兵讨伐的口实。只是没想到,那个伙头兵竟真有过人本事,完成了这一高难任务。
看官们还可以如此分析。这个伙头兵本是某位大人物的心腹门客,他故意放出风声,以吸引张、陈的注意。在出使燕国,营救赵王的过程中,他又故意离间张、陈与赵王的关系。借赵王之手,打压此二人。厮养卒在游说时曾提及,“武臣、张耳、陈馀杖马箠下赵数十城,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终己邪?”即武臣、张耳、陈馀跃马扬鞭,都是为了攫取王位。但上面却漏掉了一个重要人物。曾经的护军,如今的左丞相,邵骚。而他遗漏此人,恰好说明邵骚就是其幕后主使。毕竟,张耳与陈馀受到打压,邵骚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以上纯属无稽之谈,聊供一笑。
当初武臣派韩广攻打燕地,没想到平白增加了个敌国。同时,也让自己稀里糊涂的当了回俘虏,险些客死他乡。然而,去攻打常山的李良,造成的后果比之更加严重。
李良的身份颇为尊贵,曾经还服侍过秦二世。大概是不满胡亥的统治,或是作战失败,这才投降义军。他平定常山后,向武臣汇报工作,对方又派他进攻太原。进军到石邑(旧址于石家庄西南十公里)时,听闻秦军堵塞了险要的井陉(今石家庄井陉县),于是不能前进。
此时,李良收到一封没有密封的劝降书,对方秦将诈称秦二世派使者将书信交给李良。能令大秦的皇帝来信,这多少满足了李良的虚荣心。同时,也令他对信件来源、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啥玩意儿?胡亥会给我写信?他记得我是谁?他会容忍一个叛将?”信中提到,“小李啊,你曾因服侍我而被宠幸显贵,当然,后面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如果你能反赵归秦,弃暗投明,我不但不追究你的罪责,还会让你富贵。”(良尝事我得显幸。良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对于秦国的动情晓理,李良虽然不信,心里终归不免产生些许动摇。
由于前进道路被封锁,李良回邯郸请求援兵。路上发生的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将令赵国再起波澜。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四十九章 兵临城下
在回赵国都城邯郸请求援兵的路上,李良恰好遇到赵王的姐姐外出赴宴而归。他见有百余名骑兵相从,排场极大,以为是赵王,便跪在路旁拜见。赵王姐姐喝得有点醉意,也不知道伏谒者是名大将,于是像对待普通人那样,派随从的士兵表示答谢。
就算是武臣,这样对待李良也是失礼的,何况是他姐姐。李良曾经也是阔过的,身份比平民出身的武臣要高得多。如今对方为王,自己为其麾下之臣,他未必没有不平之意。跪赵王已难免有些不情愿,何况是拜其姐,又何况其姐竟如此草率答礼,更何况这一切都被下属瞧在眼里。这场“乌龙事件”让李良感到耻辱。
李良一名部下道,“天下畔秦,能者先立。且赵王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下车,请追杀之。”他认为,无论是出身、才能,李良都高过武臣,而当时的趋势是群豪并起,才高识远者先立。既然连武臣都可以称赵王,理论上,胜过对方的您也可以。何况,那个女人,赵王的姐姐都敢对将军失礼,赵王对您想必也是轻视的。既然如此,不如杀其姐,反他娘的!
李良身为武将,脾气大概比较火暴,受不得气,又兼之前秦将曾来信劝降,他虽未信,到底心中起了波澜,动了弃赵投秦的念头。只是于去留取舍间,还存犹豫。如今,在“错拜王姐”事件的刺激下,他终于做出决断,追杀了赵王之姐。
老实说,赵王姐姐也委实太过倒霉,莫名其妙的得罪了人,稀里糊涂的被杀了。古语云,“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确是如此。假如她没有喝醉,且为人不很傲慢,那么一定会下车答礼,李良也不会因此觉得不平衡,认为在下属面前失了面子。上古时,当有人将甜美的酒请大禹品尝,后者感慨的说道,“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诚然,后世因酒败家亡国的不在少数。比如武臣姐姐的醉酒,不但令自己送命,还殃及了赵国政权。
李良杀掉赵王之姐后,率兵直捣邯郸。本来是来要人的,却演变成要命的。城中没有防备,结果赵王武臣、右丞相邵骚在乱军中被杀。左丞相张耳、大将军陈馀由于耳目众多,逃过一劫。二人收拾兵卒,又聚拢了数万人。张耳好养门客,其中不乏智能之士。某位门客劝他道,“两君羁旅,而欲附赵,难;独立赵後,扶以义,可就功。”(您两位是寄居于此的外乡人,想要令赵地人心归附,很难。只有拥立战国时赵国的王族,再用仁义辅佐他,才可以建立事功)。史载,“乃求得赵歇,立为赵王,居信都。”信都原是赵国陪都,位于今河北邢台西南。自前二零九年七月至次年正月,短短半年间,继秦国郡守、县令,武臣之后,河北大地迎来了其第三代统治者——赵王赵歇。
在拥立赵王歇前后,陈馀打败了李良,再次将整个赵地囊括手中,李良走投章邯。赵歇内有张、陈辅佐,外无侵扰,确实歇了一阵子。自前二零八年正月至九月,大河以南硝烟不断,赵地却维持着短暂的宁静。
章邯打败项梁后,认为楚地元气大伤,其余各处义军也不足为虑,于是北渡黄河,秦军铁蹄踏碎了北地的宁静。
此次征伐赵地秦军的阵容极为豪华,除了百战之师章邯部外,更有帝国精锐——王离的长城军团。长城军团大抵有三十万将士,倘若一半守边,一半出征,伐赵人数当在十五万左右。章邯部至少有有二十万人。如此算来,伐赵人数大概有四十万,且为虎狼之师。
两支精锐友军协同作战,有个问题极为重要,即团队合作。若是相互掣肘,彼此内耗,那强强联手的期望恐怕将沦为泡影。从史书记载来看,初期两人配合得还是不错的。首先,章邯领兵至邯郸,将该地百姓迁徙到河内(约为今日豫北平原),然后把內外城池夷为平地。作为赵国都城,繁华了近一百六十年的邯郸就这样成为废墟。
随后,王离将退入巨鹿的张耳与赵王歇团团围困。陈馀向北部的常山收拢了数万兵卒,驻扎在巨鹿之北。章邯则驻扎在巨鹿以南的棘原,修筑甬道(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通道)与黄河相连,为王离军运送军粮。即王离围城,章邯打援兼供给军需。
面对秦军两大军团的压力,赵国多次向楚国请求救援。怀王与诸将纵论天下形势,决定一面北上救赵,一面西进攻秦。
其时项梁战死不久,楚国新败且损失不小,将士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冲击,怀王怎有余力再与秦国争锋?首先,这源于楚王熊心的魄力;其次,秦国主力远征,国内空虚,有可乘之机;第三,河北军及各路援军能拖住秦军;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一月的时间内,怀王稳定了楚国局面,恢复了实力。
怀王派新近受宠的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沛公刘邦西进攻秦,并和众将约定,先攻入关中的可封为关中王。
从阵容上看,救赵军里面有勇猛盖世的项羽、智计百出的范增,更有料敌机先的宋义。史载,“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即既授予了宋义统领诸将的权力,又给予他尊崇的名号,足见对其倚重;相比之下,刘邦独挡一面的西路军就显得颇为单薄了。毕竟,宋义军要对抗的是秦帝国的两大军团,是绝对的硬仗;而刘邦军则乘虚而入,有些“捡漏”的意思。
其实,西进的难度并不比北上小很多。前者是主动出击,绝无退路;后者是援助友军,尚有回旋余地。你章邯和王离不是能打么?老子还不跟你玩儿了,装模作样的精神支持赵国一下,带队返回,并没有性命之忧。但西进却不一样,当年周文号称有百万大军,已经逼近咸阳,但还是被打回了关东。当然,那是因为名将章邯反击的缘故。虽然此时关中空虚,章邯也远在河北。但那里毕竟是“不测之秦”,此前,从无人能令战火蔓延至咸阳,更遑论攻陷。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章 雷霆万钧
“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是对未来局势产生深远影响的怀王之约。条约的甲方是熊心,乙方是诸将,内容是“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
怀王订立此约,他自己信么?或许是怀疑并希望着。毕竟楚国此前差点被打垮,各地反秦形势陷入低潮,亡秦之说实在太过邈远。但此刻关中出现暂时的空虚也是实情。所以,熊心派人去赌。赢了,大事定矣;输了,损失程度也可以接受,日后可以再来。怀王大概就是抱着这种胜固欣然、败亦不忧的态度派出两路大军的。
所谓“关中”即秦朝统治的中心,因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为四关包围,故曰“关中”、又称“四塞之地”。此地形势险要,沃野千里,纵横家张仪曾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后来刘敬也指出,“占有秦国故地,在关中建都,可以扼住天下的喉咙,击打天下的后背。”(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田肯则认为关中是“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凭此险要,可用两万人阻挡百万人(秦得百二焉),对付关东诸侯就像从屋顶上顺着瓦沟倒水那样势不可挡(成语高屋建瓴由此而来)。
地理位置如此优越的关中,熊心舍得捐出?理论上是不舍的。但关中此刻在秦国手中,拿下此地的希望又极小。他则不妨慷他人之慨,下大注激励人心。况且,所派的两名主帅,都是其心腹之人。刘邦并非项梁嫡系,为人豁达干练,又表现出一副宽大的做派,很得熊心信任。而宋义料事极准,前有齐国使者卖力推荐,后又经楚王实地考察,现已成为继项梁之后楚国头号重臣。封此二人以关中,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约定表面上适用于楚国所有将领,但实则主要是许诺给刘邦与宋义的。这两人自然不可能让手下“贪天之功”,抢先入关。当然,其他将领在巨大利益面前不奉将令也是极有可能的。但关中王的宝座主要还是在刘、宋之间争夺。
比较而言,刘邦成功的几率大些,他的方式很直接,就是西进灭秦。宋义的路线则比较曲线救国了。与其他诸侯联军打败巨鹿强悍的秦军;保证己方队伍百战之后没有伤残过重,疲弊已极;在休整、西进期间,刘邦没有捷足先登;自己最终平定关中。要满足如上四个条件,宋义才能做关中王。但此事又谈何容易,光是打败河北秦军,可能性就已微乎其微。
不过,主战场到底在河北,成败的关键在于宋义等诸侯联军能否战胜秦军两大悍将。否则,刘邦打得再好,也会被回师的章邯、王离回师扑灭。
从怀王之约的内容看,要做关中王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先入定。”其着眼点在先与定二字上。即是否最先打入关中并不要紧,关键是平定,而且是最先平定。这才算圆满达成任务
西进的任务确实相对轻些,回报也很高,但却被诸将视为畏途。当时秦军常常战胜追着义军打,众将对打入关中有着极大的心理阴影。前文曾提及,“诸别将皆属宋义”,这固然由于怀王对河北战场的重视,恐怕也有将领们不愿西进的意思在里面。既然大伙儿不愿同刘邦冒险,只得随宋义玩命去了。当然,会有部分将领幸运的陪怀王看家。
与诸将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项羽,他主动请缨,要随刘邦一同灭秦。祖父、叔父皆因抗秦战死,他对秦之仇视,自不待言。
这时,沉默良久的一些老将出来阻止。其原因大抵有三。一,项羽“僄悍猾贼”(轻捷强悍狡猾残忍)。他攻下坚守的襄城后,将城中百姓全部活埋就是证据。另外,此人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在众老将口中,这个小项简直就是精力旺盛的破坏者,倒行暴施的大魔头。
二,以陈涉、项梁的勇猛精进,多次进攻秦国都失败了,可见抗秦不光要有智计武略,还要有胸怀器量。
三,刘邦就是一个宽厚长者。秦国的父老乡亲已经被压迫许久了,此时向之宣传我军解放人民的政策,并不侵扰百姓。一定会得到拥护。显然,素有长者之称的刘邦是西征的不二人选。
其实,流氓无产者出身的刘邦是很有些无赖气与匪气的。但做了一年多领导,年纪将近五十,又兼有意克制,其身上的火气与流气已隐去不少,给人一副稳重大度的长者印象。同时,屠城的事情他也做过。既有此前与项羽的狼狈为奸(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又有之后自己的作威作福(南攻颍阳,屠之)。
老将们之所以阻止项羽入关,可能有如下原因。一,年纪大、个性持重的老将容易与圆通的老年人刘邦打成一片,看不惯飞扬跋扈、桀骜不驯的项羽。二,为项羽好。这些老将大抵作如是想,“小子,打秦国就是个死,我们都往后缩,你傻乎乎的往前冲什么?显你啊!你还瞪眼,这是为你好!当初和你叔叔关系不错,否则,我何必费力不讨好的拦你。”;第三,揣摩上意。以项羽的武勇,怀王自然要将之派往最艰危的河北;以熊心对项羽的猜忌,他自然要对之防范。刘邦曾与之有战友之谊,宋义与之则无甚交情。后者自是牵制项羽的合适人选。所谓老将,则难免世故。他们明白怀王的心意,故而阻止项羽。
综合固有想法与老将建议,怀王做出宋义带大部抗秦援赵、刘邦千里西进的决定。
这一个多月来,大概是项羽一生中最灰颓的时刻,敬爱的叔父项梁被杀,兵权被夺,受到君主猜忌打压,请缨西进被拒,驰援赵国屈居人下。昔日光芒万丈、备受瞩目的副统帅,瞬间沦落到少人关心少人问的地步。见惯战场刀光剑影的他,又体会到人情的冰冷尖锐。国破家亡的仇恨,事态炎凉的体悟、暴虐时代的感染,让他成熟、强硬、甚至残忍。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一章 北上之路
转眼,已是十月。秦时以十月为岁首,新的一年开始了。秦国进入二世三年——帝国的最后纪年。在这一年,强盛且混乱、崭新又陈朽的秦国轰然倒塌了,彻底的失掉了名为“天下”的鹿。群雄看到了曙光,并在为“亡秦”之后的“逐鹿”大戏蓄力待发。而新年的伊始,对于他们来说却更像浓重的黑夜。
各地的义军如百川入海,向巨鹿汇聚。类似的景象在五十二年也发生过一次。其时赵国长平一战,折损四十万兵卒,秦军兵锋直指邯郸。亏得平原君率毛遂等门客请来了楚国春申君的援军,魏国信陵君亦夺军攻秦。这才引出一段三公子合力退秦的故事来。五十二年前那场邯郸保卫战以赵国的胜利而告终。如今,没人敢确定赵国是否能再缔造幸运五十二的神话。
古有围魏救赵、窃符救赵,直观感觉赵国总是需要其它国家去救,实力比较弱。实则相反,这是个强悍而顽强的国家。诚然,它曾数度陷入危难之中,但每次都能坚持到援军到来,并与外援打败强敌。同时,对其时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晋阳之战。韩、魏两家反水助赵,共灭智伯。三家分晋之势成,开启了战国时代的序幕;围魏救赵齐国田忌、孙膑败魏国庞涓,战国初魏国的霸主地位遭到动摇;邯郸之战赵、魏、楚三国共败秦国,延缓了其横扫六合的时间;巨鹿之战,诸侯联军打败秦军两大军团,帝国灭亡的结局不可逆转,天下逐渐演变成刘项争霸的格局。
“楚国远征军”,正是各路国际纵队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其统帅宋义曾因劝谏项梁戒骄而被对方疏远;因预言项梁必败准确,备受怀王信任。换言之,他与项羽敬爱的叔叔有过过节,是打压项氏之怀王的膀臂。对于这个令“亲者疏、仇者近”,靠鼓唇弄舌暴得高位的宋义,勇武盖世的项羽想必是既恨且鄙的。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对方正是其顶头上司,军中尊为“卿子冠军”。
在严寒的初冬十月,齐国为行进中的楚军带去温暖。史载,“齐将田都畔田荣,助楚救赵。”齐与楚的恩怨由来已久。
当初,齐王田儋和楚将项佗一同救魏,两国曾有协同作战之谊;章邯破齐楚联军,田儋战死,田荣被追得走投无路,危急之时出手相救,楚于齐有拔刀相助之义;田荣东归,击败齐国新立的齐王田假,结果导致齐王奔楚,齐国将相田间、田角先后逃往赵国。当然,如果两人能预料到月余之后的赵地将由净土变作焦土,势必北入更远的燕国或匈奴之地。田荣向楚国索要田假无果,便拒绝援助项梁,此时,齐于楚有忘恩负义之举;后来,齐、楚仍有使者交通,楚使宋义请齐使高陵君显缓行,避过项梁兵败之灾。高陵君盛赞对方,并向怀王举荐,宋义由此显贵。在宋义与高陵君的弥缝下,齐楚的紧张关系,当得到有效缓解。
田都背叛田荣大抵有两种可能。一,私怨。田荣能力很强,但心胸并不宽广。属下犯下过失,畏惧而逃不足为奇。二,公义。其时赵地危如累卵,天下诸侯云集救援。而赵、齐也是有宿怨的。不久前,赵国收容田间、田角,田荣索要未果,极有可能袖手旁观。田都激于义愤,或许会选择离开。恰逢与宋义军距离相近,便赶往投奔。
若依宋义持重的个性,再顾忌与齐国的关系,他很有可能不收留田都。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可能他做出权变;或者项羽等将领执意如此;又或者田都假称受田荣派遣而来,未提背齐之事。总之,田都率本部人马,汇入了北上的洪流中。
士卒们或惊惶或振奋,等待大战。然而这两种情绪并未延续太久。因为大军行至安阳(今河南安阳)时忽然停驻不前,且这一停便是四十六天。暂不论此举于战略上是否正确,可以肯定,大部分兵勇是乐意这样的,毕竟待着消磨人生比战场拼命好。
宋义不疾行救赵,或许有自己如意算盘;或是执行怀王的锦囊妙计;又或是对救赵态度消极敷衍。
在此期间,不喜欢等待的项羽曾提出意见,“情况危急,我们应赶快渡河;楚军和赵军内外夹击,破秦必矣。”
面对急切坚定的次将项羽,上将宋义从容温和道,“拍打牛背可以消灭牛虻,却不能杀死其上的虱子啊。”(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成语“搏牛之虻”便语出于此,现有志向在大而不在小之意。当时宋义想必将河北秦军比作牛虻,把秦帝国喻为牛虱了。言下之意是说,楚军的终极目的是灭秦国,攻击河北秦军,未必能起到灭秦的目的。
面对扑面而来的比喻,项羽或许有些发懵。好在对方后面的话比较直白。
宋义继续道,“秦攻赵,胜了,我乘其疲弊;败了,我都懒得搭理他,直接鼓而西行,必定拿下秦国。所以,还是先让秦、赵两国斗个痛快……”
最后,宋义将自己与项羽做了一番比较——打仗我不如您,筹划您不如我啊(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不善言辞的项羽一时无言可对。
随即,宋义下达一道军令,“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斩之。”简而言之,不听指挥的皆军法从事。其中“很如羊”三字,倒不是说羊如何“狠戾”,而是言其执拗。虽然这道军令并未指明谁为那又猛、又很,又贪,且彊不可使之人。但考察发布命令的时机,衡量人物性格,显而易见,说得就是项羽。
此后,宋义派出自己的儿子宋襄辅助齐国。由此可见,楚与齐,或者说宋义与齐国关系不错;或者宋义与齐国达成了某些协议。比如,遣返背齐的田都,比如暂且观望、不要急着去救赵国……当然,这些都是无稽的臆测。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二章 斩将夺帅
为给前往辅佐齐国的儿子践行,宋义亲送之无盐(今山东东平县无盐村),并举行了盛大宴会。此时,志得意满的父子不会想到,此一别即是永决。
宋义无意间犯了两个过错。一,擅离职守。作为主帅,因私事擅离开驻地安阳,前往无盐;二,不体恤士卒。当高级将领在暖帐中推杯换盏之际,兵勇们却在冰雨冷风中忍饥受冻。同时,这也成为了项羽攻诘宋义的口实。
项羽道,“本来打算一鼓作气,如今却停滞不前。今年年景不好,百姓贫苦。军中粮食紧张,士卒以掺杂豆子的粗劣饭食充饥,主将却还在办酒会!”
对于不体恤士卒一点,项羽并未深究。而是针对宋义“渔翁得利”的论点做出剖析。他认为,秦与赵相争,几乎不存在输的可能性,一定会拿下赵国。而大获全胜的秦国士气大增,实力恐怕还要高过从前,无隙可乘。况且,我们国家刚刚被打败,楚王坐不安席。如今,他将全国的兵力都交托给宋将军。国家安危成败系于此身哪。统帅却贻误战机,不体恤士卒,这并非社稷之臣该做的事。
项羽的话不知是面折宋义、还是煽动士卒,抑或自言自语,不论说给谁听,这番言论不妨视作其行动宣言。既然领导不是社稷之臣,且劝谏无果,又该当如何?再劝谏?啰唣不是项羽性格;请示更高级的领导?没那工夫,况且怀王与项羽的芥蒂颇深;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其人生格言却是,想到就做,爱咋咋地。
于是,项羽行动了。在次早朝拜宋义之时,将其斩杀!
在历史舞台登场不久、正处于人生巅峰、肩负重任,深孚众望的卿子冠军,其人生就这样落幕了。他是个纸上谈兵的谈客,还是能身担重任的大才,很难说清。或许,他活得再长些,会有令人期待的表现吧。
。此次行动,项羽是早有谋划,还是渐动杀机;三把手范增在事件前的立场如何,是否为项羽筹划指点,史书中并未并未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项羽的雷霆一击,让自己扬眉吐气,怀王威风扫地,义军拍案惊奇,秦军暗自窃喜。
斩杀宋义后,项羽号令军中道,“宋义勾结齐国谋反楚国,怀王命我杀掉他。”以勇猛著称的项羽耍起政治手腕来也驾轻就熟。只是不知他自作主张,还是受人指点。项羽的话是假的,但不明真相的将士却难辨真伪。毕竟宋义的兴起,出于齐国高陵君的推荐,不久前他又将儿子派往齐国。将其行为与项羽所言印证,倒也严丝合缝。
宋义一死,次将项羽便成了统帅,他勇猛无匹,威望素著,又自称奉王命行事。对于将士来说,无论从形势与感情上讲,眼下选择追随项羽,都是最佳选择。
史载,“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将士恐惧屈服,没有敢抗拒的)。待心情平复,众人盛赞道,“当初再造楚国,就是项家的功劳。如今您再建奇功,诛杀叛乱。”于是,在将士的拥戴推举下,项羽成为“假上将军”(代理上将军)。随即,他命人将已经进入齐国国境的宋襄杀死。同时,命桓楚将此事的前因后果,报告给怀王。当然,是以项羽的视角。
桓楚,这是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当初会稽郡守欲起兵时,便想以桓楚和项梁为将军。项羽也是以知道桓楚的藏身之所为理由,才得以接近并刺杀郡守的。这位有和项梁并驾齐驱可能性的桓楚,究竟有何才能、表现,可惜史料并未记载。此次禀报怀王,并非一般跑腿差事,项羽将此事交托桓楚,足见对其信重。同时,这是桓楚在史册中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正面登场。
当楚怀王得知宋义被项羽斩杀,且被推举为假上将军后,心中一定有个声音响起——宋义误我!大事去矣!宋义的被杀,标志着怀王彻底失去对项羽的控制。何况对方手中掌握着楚国大半力量,近来又备受打压,心怀怨望!如果项羽战胜秦军主力,他还会将怀王放在眼里?如果他败了,楚国还有资本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他挥师南下,反戈一击,谁又能阻挡其麾下铁骑?是的,也许楚军能胜利,也许项羽顾念世代楚将的家世会对怀王讲忠义;也许刘邦与怀王掌握的人马能令项羽不敢有不臣之举……但这些终归是也许,怀王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虚幻的理由上。除了等待与盼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意外到来前,尽可能的变得强大。
听过汇报,怀王十分配合的为项羽转正,拜其为上将军。
俗语云,福无双至,而项羽近来的运气却出奇的好。才转为上将军,就有齐国末代君主田建的孙子田安攻下济北(治今山东泰安岱岳区),率部来投。项羽大手一挥,收了。接待之余,他可能会拍着田安的肩头许诺,“跟着我,有肉吃,有敌杀,有地占,有财发。”
在楚军停驻,内部调整的这五十天来,赵地的局面变得更加严峻。被困巨鹿城中的君臣已快到极限。本着远水不解近渴,求外人不如靠兄弟的原则,赵相张耳召唤拥兵数万,驻扎在巨鹿以北的将军陈馀。
面对大哥张耳的召唤,陈馀表示拒绝。危难之中,袖手旁观,本不足为奇。但以陈馀的身份做出如此选择不免令人愕然。于公,他是赵国大将军,前往救驾,分属应当;于私,他与张耳号为“刎颈之交”,彼此均为当世名士,有贤德之名。就连追随其门客中亦不乏豪杰才俊。以其身份地位,见义不为,不免令朋友寒心,世人侧目。
按陈馀所言,他有自己的理由。一者时机未至,二者要存有为之身,做有用之事。若按其所言,陈馀背负贪生怕死的骂名,忍辱负重,为朋友及君主报仇,非但无损其令名,反而倒要叫人竖起大指赞一声好汉子!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三章 作壁上观
当张耳多次以赵王、朋友的名义召唤陈馀无果后,便派出使者张黡、陈泽以道义责让之。
张黡之前是有过登场的。当初武臣定河北、称赵王,曾派出三路大军,韩广攻燕地,李良攻常山,张黡攻上党。其中韩广在燕地自立为王,李良因为误拜赵王之姐恼羞成怒,戮王姐,杀其君,反攻邯郸,险些将赵国颠覆;相对于其它两路主帅,张黡算是比较靠谱的。虽没什么煊赫功绩,却也没惹什么乱子。想必这是张耳派他前往的原因。
看官,“难道不是因为两人都姓张?”
笔者,“又因为要召请陈馀,故而另一名使者也姓陈?”
确实,所派两名使者恰好与张耳、陈馀的姓氏相同。难道这样做的目的是要陈馀见到一张一陈联袂而来,从而想到与大哥同患难、共挣扎的峥嵘岁月?估计不是。张耳急得都快上吊了,哪还有工夫花这些小心思。况且他本人多番召唤都不行,哪里能指望陈馀见到与二人姓氏相同的使者就顿悟呢?
两名使者来到陈馀大营,以张耳的口吻数落道,“当初您与我结成‘刎颈之交’,如今我和赵王被困孤城,性命在旦夕之间。而您,拥兵数万,近在咫尺,却坐视不管,同生共死的交情又在体现在哪里呢?如果您要信守当初的约定,何不拼死与秦军决战,与朋友共赴黄泉呢?更何况,如此一来,还有一二分获胜生还的希望。”
“什么,有一二分获胜希望?最近城里人都如此乐观么?”陈馀或许会做如是想。他答道,“我预料即便进军也不能挽救赵国,只是徒劳的折损尽人马。在下不去共赴死地,难道是怕死么?自古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忍受屈辱活下来而完成使命,更难!我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他们报仇啊!如果贸然进军,就像用肉投掷饿虎,不但没得快,没得没意义,还让对方更精神了。”
张黡、陈泽闻言恐怕会不以为然,暗想到,“如今张丞相、赵王活得好好的,您左一个‘俱死’,右一个‘报秦’,说得好像两人都没了似的,多丧气啊!再说,现在您临危不救,却声言要为之复仇。这好比亲人患有重症,不舍得花钱为之治疗,却要为之办场风光的后事。那又有什么用?毕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此刻救命,急于分娩啊。再说,您不试试怎么知道不成呢?还复仇,再耗下去,巨鹿城破之前,赵王与张君恐怕就要被你气死了。真要报仇的话,你就自裁以谢世人吧。”
两位使者急道,“事情太紧急了!现在您要做的,是以一往无前、同归于尽的决心,进攻秦军的实际行动,来确立自己的诚信,至于其它,哪里还顾得上呢?”
陈馀道,“我的拼命固然是徒劳无益的,但我会按照您二位说的做。”
史载,“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即陈馀拨给两位使者五千士卒,令他们作为先锋,试探着攻秦。结果是“至皆没。”五千兵马在数十倍于己的秦军中,一冲一冒,惊起些涟漪,随即归于沉寂。
陈馀令两位使者“先尝秦军”,可行,则自己率大部掩杀,不成,则退论别策,同时也可掩世人悠悠之口。或许两人冲得太猛,或许秦军比想象的还要可怕,五千人轻松被尝,陈馀慷慨激昂之后,又转回原来的“保守之路。”
司马迁记载这段历史时说,“陈馀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陈馀则自称不前的原因是“审时度势,胸怀大志”。他究竟是不敢,还是另有所图,很难说清。
其实,采取陈馀这样“保守路线”的,大有人在。史载,“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
上述国家中,有与赵国关系紧张者,比如燕,燕王韩广曾是赵国部将,后在燕地自立为王,还捉住武臣,欲凭此索要赵国一半土地。结果还是一个伙头兵的出现调解了两国争执。虽然有过矛盾、隔膜,但赵地有难,燕国还是装模作样或大义凛然的来了。
齐国与赵国也是有些纠葛的。齐王田荣欲杀之后快的田间、田角就被赵国保护起来了。所以,以田荣的器量,大概会袖手不管的。此处的齐军可能是背弃田荣的田都、田安的队伍。
至于作为此战关键战力的楚军,在此就不赘言了。
所谓上阵父子兵,张耳之子张敖也做出了行动。赵地独立后,陈涉将张敖扣押宫中,并封之为成都君。陈涉兵败后,他辗转投奔父亲,并在赵国危难之时,从代地收拢了万余人。
总而言之,各路大军听闻赵国有难,风风火火的赶来支援,大战一触即发,气氛紧张到几点。但诸侯军接下来的表现却很泄气,“皆壁馀旁,未敢击秦。”(各路诸侯军都在陈馀军旁扎营,没有敢攻击秦军的)。
所以说陈馀并不孤独,统帅们不约而同的采取观望策略,并一起扎堆取暖。但显然张耳是很孤独的,援军不帮,朋友不前,儿子不进。从朋友裹足,孩儿逡巡,豪杰却步的反应也可以看出,秦军的军威是何等浩荡、可怕。
盟军呼唤着豪迈勇武之人。唯其豪迈,方能打破僵局;唯其勇武,才能走向胜利。于是,楚国上将军项羽在这危机存亡之秋,挺身而出,并力挽狂澜。
之前旁人听说项羽,可能因为他是项梁的副手、侄儿;为人勇武、残暴。虽然在楚军中威望很高,但在国内并不如何出名。但自从他斩将夺帅后,威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人气暴涨后项羽做出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决定——渡河攻秦。意料之外,因为与众不同;情理之中,因为尽其本分。史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楚军前部,是像陈馀派出五千部队那样,只激起几朵浪花,几圈涟漪,还是掀起滔天巨浪。在战争前,无人知晓。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四章 破釜沉舟
当阳君、蒲将军进攻秦军,打响了巨鹿之战第一枪。两人资历极深,早在项梁兵渡淮河时,便率部来投,且勇猛异常。
其中当阳君(即英布,因受黥刑又称黥布),更是楚军第一悍将。史载,“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即楚军之所以常胜、功绩远超别国、各路诸侯追随楚国。故而源于项羽的勇武与强大,但英布多次以少胜多,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蒲将军(姓蒲名不详)常与英布并驾齐驱,其骁勇可想而知。
两名悍将打过河的结果是“数有利”、“战少利”,即多次胜利、稍微占到些上风。此外,英布与蒲将军多次攻击秦军运输粮草的甬道,以致围攻巨鹿的王离军粮少乏食。此效果可谓辉煌,尤其是在逡巡徘徊友军的对比中,在十倍于己敌军的衬托下。这一战,实是打出了楚军的威风,联军的士气。见楚军先锋如此骁勇,陈馀对项羽发出请求,希望他趁热打铁、趁火打劫、一鼓作气、一蹴而就。
当看到楚军的战报、陈馀的求援时,项羽想必是满足的。胜利、需要、崇拜正是他所渴求的。他的重瞳之目或许比平时更亮,闪着好战与复仇的光芒。河北如山如海的秦军,正是帝国的精锐。统帅这支雄师的两名主将,一个是出身超级将门的王离,一个是在镇压义军中崛起的天才将领章邯,项羽对二人都有着刻骨之恨。
项羽至亲至敬的叔父项梁,因与章邯作战而兵败身死,他对后者的仇视自不待言。至于与王离的仇怨,那就更加源远流长。王离的祖父王翦、父亲王贲均为当时大将。秦国统一战争中,除韩以外,其余五国均为其父、祖所灭。其祖更是名列“起翦颇牧”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十七年前(前二二四年),王离的祖父王翦领倾国之兵六十万伐楚,项羽的祖父项燕拒之。这场祖父之间战争的结果是项燕败死,楚国破亡。在这场孙辈之间的战争暴发前,项羽想对王离说的大概是,“你爷爷的账,你还;我爷爷的志,我展。”
望着悠悠的黄河之水,项羽知道,一旦渡河就只能进,不能后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因为他已没有退路,擅杀宋义的自己不会为怀王所容,一旦失败,不死于秦军,也会受制于熊心。或许是觉得压力还不够山大,或许想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下,在收到陈馀的求援后,项羽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
史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项羽将队伍都带过河北后,对部队的食、住、行三方面做出部署。住宿方面,烧毁营舍;饮食方面,摔锅砸碗、只带三日口粮;交通方面,凿沉船只。在项羽这叫破釜沉舟,于韩信则为背水一战,统而言之,即置之死地而后全。史书中说项羽此举目的是“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主帅既然以身作则,将士自然倍受鼓舞,况且所有后路都被切断,大伙儿也只得勇往直前。
当项羽毁坏公有财产时,将士除了仰慕、振奋之外,恐怕也有心中骂娘的。“你项羽爱冒险充好汉,何必拉着我们当伙伴?一下子断了归路,砸烂饭碗,粮食还只够三天。这样一来,即便打得顺,三天不解决战斗也是玩完。更何况未必打得顺,打得赢?”但士卒们除却抱怨,也无可奈何。乐观点说,他们或许已被昂扬的氛围感染。悲观些说,他们要面对现实。
如果项羽在渡河前“破釜甑,烧庐舍”(当然,船不急着沉,否则将上演数万雄师横渡黄河的壮举),想必士卒不是做鸟兽散,便是兴奋太早,影响发挥。故而,项羽在渡河后方有此举,对于时机的把握可谓恰到好处。
要做到“破釜沉舟”,需要三个条件,勇气、实力,胜利。光有勇气是蛮,有勇气有实力却输了是悲,三者兼备才叫破釜沉舟。所以这招虽然效果显著,却并非谁都能玩得起、玩得成的。
带着三日干粮与必胜的决心,楚军进发了,并立即将围困巨鹿的秦军包围。当时战场的情形是,城中是以赵王歇、张耳为首的赵军,外层是王离率领的长城军团,再外层是项羽率领的楚军。而城北的诸侯联军与城南的章邯军皆观望着事态的发展。
时隔十七年,继项燕与王翦的激战后,两人的孙辈项羽、王离再次率领本国军队,于巨鹿展开对决。在双方主将率领下,驻扎北边的塞上劲旅与长于南国的剽悍楚兵激战九次。其结果是,楚军大胜,围困巨鹿的秦军粮道被断,长城军团主将王离被俘虏,将领苏角被杀,涉间拒绝投降,自焚而死。
酣战的项羽或许会在心中对祖父默念,“您失去的东西,我找回来了。”
威名远扬的长城军团被勇锐的楚军歼灭了,不是前者不成,而是后者太猛。更何况王离军因粮断而乏食,围城三月左右,军锋已老。而楚军锐气正盛,视死如归,表现极为勇猛。史载,“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士卒们以一当十,看客们惊心动魄,足见楚军之英锐,战斗之惨烈。
与楚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侯军。史载,“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成语“作壁上观”就是由此而来,即在军营壁垒旁观望。先至的诸侯军逡巡不前,待勇冠诸侯的楚军击秦时只是观望,而且看时不敢离开营盘,并为战斗场面震撼惊吓。
或许诸侯军做看客那是为了威慑一旁虎视眈眈的章邯。表现出的惊恐,也是为了迷惑敌军的做作。不论如何,现在他们可以安心些了。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五章 分道扬镳
项羽凯旋,召集诸侯。各路诸侯将领进入辕门后“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足见众将对项羽敬畏到何种地步。
明人茅坤说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诚然,太史公写得酣畅淋漓,项羽亦一战封神。自此,赵地各诸侯的部队皆从属于项羽,他成了反秦约纵长,联军总大将。
巨鹿围解,赵王歇与张耳出城感谢众将。当然,最该受到感谢的是项羽及其麾下勇士;其余援军虽然没出啥力,到底捧了人场,在旁站脚助威。况千里送鹅毛,礼轻意重。人家大老远的把自己输送过来,这情分也算不浅了。所以,张耳分别致意。蓦地,他眼中冒火,五内生烟。之所以有如此变化,皆因看到了至交好友、见危不救的陈馀。
欢乐和谐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尴尬。
张耳责备陈馀不来援助自己,并追问两名使者张黡、陈泽的所在。
对于不来救援之事陈馀没有作答。或者觉得理亏,或者感到委屈。不论哪种状态,都容易引发愤怒。于是,他愤慨的陈述事实,“张黡、陈泽用以死全义的道义要求我,我派他们带领五千人马先尝试着攻打秦军,结果全军覆没,没有一人幸免。”
张耳闻言不信,怀疑陈馀将二人杀掉。
陈馀露出悲伤、难以置信的神色,似乎说,“我能做这等卑鄙之事?”
张耳凝视对方,好像在说,“我以前也不信你是见死不救之人,可日久见人心。杀人灭口之事你未必不能做出。”
陈馀虽然否认,但张耳仍一再追问两名使者下落。反复问及下,陈馀态度也由最初的耐心变作厌烦,委屈变为愤慨。“大哥您什么意思?我实在没料到您对我的怨恨如此之深。您是不是以为在下特别看重这将军的职位呢?”说着将将军印推给对方(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陈馀的意思是,既然你怀疑我,我还不跟你玩儿了。解印,辞职!
这下弄得张耳挺惊讶且不好意思,推辞道,“干嘛呀,兄弟,有事说事,别动不动就解印,好像我不能容人似的”(张耳亦愕不受)。
“说?我说的清楚么?死无对证,你对我又颇有成见。”正不可开交之际,陈馀上厕所了。这大概有两种可能。第一,真有急事;第二,在此僵持十分尴尬,去趟卫生间,以退为进。陈馀大概希望回来时看到如下场面:
张耳痛心疾首,“兄弟,哥哥错怪了你。”
陈馀心情激动,“大哥,我也有不是的地方。”
彼此都给对方个台阶下,虽然未必能和好如初,但也可勉强蒙混过关,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当陈馀回来时,感觉众人都以复杂的眼光看着自己。正摸不着头脑之际,发现放在桌上的赵国大将军印信竟不翼而飞。稍微冷却的怒火再次升温,“好个张耳,你真拿啊!”
对于这颗将军印,张耳本来是拒绝、且感到无处安放的。然而陈馀刚走,其门客便建议道,“在下听说,‘老天赐予的,如果不接受反而会因此遭到灾祸。’如今陈将军主动把印信给您,您不拿着我看不好。不但要收下,还要赶快!”(臣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
张耳四下确认眼神,得到鼓励的回应。于是,他跨越心理障碍,收下了那颗将军印,并交给部下保管。他大概发现,这颗印并非无处安放,妥帖揣入怀中、挂在腰间、甚至转交下属都可以。这样一来,张耳身配赵国将相之印,揽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了名副其实出将入相的人物。
张耳号称贤人,对至友尚且如此,遑论常人。古人云,“清酒红人面,财白动人心。”可见,义利之际,最难把持。面包中有义利品牌,如此命名,有“义在利前,方得长久始终”之意。理是如此,行事之时,关节之处,究竟孰前孰后,孰轻孰重,却很难衡量了。若以义论,门客的建议,张耳的行为,并不高明;若以利观,二人的言行无可厚非。
“收印事件”令张、陈的人生际遇发生重大转变。这于二人是福是祸,是幸是悲尚言之过早。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因此失去最重要的朋友,最珍贵的友谊。
如果说陈馀此前对张耳尚有歉疚、抱怨之情的话,现在则只剩下恨。他能怎么办呢?印是自己拱手相让的,能再讨取么?要怪就怪自己识人不明的眼神,以及留下贵重物品上厕所的大意行径吧。陈馀没说什么,扬长而去,走得颇为洒脱。张耳则趁势接收了对方数万军队。
陈馀同数百亲信到黄河边打猎捕鱼,过上了啸傲江湖的自在生活(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然而,平静度日只是表象,他对张耳的怨恨不能释怀,时刻留意时局的变化,以图东山再起,拿回失去的东西。当然,要拿回的不是友情,而是权力。
陈馀出走,不能说是件小事。但个人得失去就的插曲,诸侯们并不放在心上。令他们忧心忡忡的是艰难的时局。此刻,章邯仍率领不下二十万秦军,在巨鹿城南的棘原虎视眈眈。项羽能打败长城军团,但是否能战胜义军的克星章邯,还是未知之数。
王离军与楚军激战时,章邯坐观成败。是轻视项羽、牵制各路诸侯、与王离存在矛盾、抑或出于其他考虑,其缘由已难考证。可以确定的是,他将面临孤军奋战的危局。
当初,周文数十万大军涌入函谷关,章邯临危受命,驱兵灭之;项梁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他反败为胜,挥师克之。章邯从不畏惧挑战,即便时局不利时,他也凭借顽强的斗志、过人的才华转危为安。如今,强大的项羽展露出令人畏怖的实力,章邯非但不惧,或许还会生出相惜之情,振奋之意。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六章 多事之秋
如今大秦最炙手可热的大臣莫过于赵高、章邯。前者掌文,后者司武。前者统内,后者御外。
自李斯死后,赵高执掌了帝国最高权力。史载,“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就连胡亥,也逐渐成为名义上的元首;而章邯则掌握着大秦最为可观的战力。尤其在长城军团覆灭后,其地位愈发突显,帝国之存亡系于一身。眼下,两人分别有权、有人,彼此忌惮,互相依存。赵高要仰仗章邯匡扶社稷、扫平盗贼,章邯要依靠赵高足粮足饷、保障后勤。但章邯很靠谱,赵高却不太着调。
时值二世三年(前二零七年)七月。七月是初秋,亦是秦末的黑暗之月。始皇帝驾崩、大泽乡起义、章邯首次战败。以上分别于前三年七月发生。无一不是震动天下的大事,无一对秦国有利。而本年七月发生的事情,将令大秦帝国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巨鹿围解后,章邯屯于棘原,项羽驻在漳水以南,两军相持,几近半年。史载,“相持未战。”之所以不战,大抵源于彼此实力相当,在整合己方实力的同时,也在寻找对方的空隙。此时,秦军多次退却。
章邯既不与义军交战,又多次退却,恐怕是想
延长其粮道。章邯后退,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初项羽断了长城军团的粮道,成为其获胜重要原因。如今义军的粮道虽未断,但随着运输线路的延长,本已捉襟见肘的补给更加雪上加霜。
后来项羽入主关中,驻军鸿门时,率领的诸侯共四十万。以此推论,此时赵地义军当不下三十万。由于鞭长莫及,这些义军显然不能靠各自国家的补给,而赵地要维持如此庞大的给养,也难以持久。
事实证明,章邯的战略是正确的,只要再坚持一两个月,他就会看到预期的效果——义军缺粮少食,不战自乱。对此,作为联军统帅的项羽自必十分紧张,急于与秦军主力决战。但章邯不急,只是缓缓后退,拖着对手滑向深渊。
关键时刻,秦二世出手了。见章邯不断后撤,他心中不免打鼓、震恐,于是派使者责备对方,并令之进军。诚然,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是自己人。项羽求之不得的事,胡亥正在帮他极力促成。
史载,“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君王之怒,赫如雷霆。何况是昏君之怒,更加任意所至,威力惊人,章邯自然惊惧万分。如果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绝,坚持己见,义军或许会由此土崩瓦解,但他自己也可能因此“功成身败”,身首异处;但若依君王之命,半载艰辛付诸东流,功败垂成不说,一举全歼义军的机会怕是难找了。
事关重大,章邯派长史司马欣汇报情况,请示命令。早在一年半前,章邯首战告捷打败周文时,胡亥就派司马欣与董翳做章邯副手。可见秦二世对司马欣还是非常信任的,章邯之所以派此人前往,或许就是看重他与皇帝的关系。
在司马欣的仕途中,有件不大不小的事值得一提。当时他还是栎阳的狱吏,受人之托,帮助触犯秦法的项梁脱罪出狱。说此事不大,因为秦末以权谋私,也算无伤大雅;言此事不小,因为此乃严重之历史问题,若为人所举报,罪过可观。另外,重情义的项氏由此对司马欣感恩戴德。
司马欣似乎已立于不败之地。无论秦军还是项氏获胜,自己都能成为座上宾。随着事态的发展,他逐渐发现可能并非如此。己方胜利,他会有兔死狗烹之厄,己方失败,他有以羊替罪之忧。然而,在胜败并不明朗的现在,赵高已向他伸来黑手。
军情如火,不得有片刻耽误。但司马欣来到咸阳后,在司马门等候了三天,愣是没人接见。“难道这地方和我姓名犯照?不对啊,我叫司马欣,地方是司马门,他见了我该欣然敞开大门才是。”
史载,“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不信倒未必,存心陷害大概是真的。毕竟如今章邯是唯一可与之抗衡的实权人物。只要控制司马欣,牵连章邯,将之拿下,换上心腹,就再没人可与赵高抗衡了。在飞鸟未尽,狡兔尚多的局面下,过河拆桥,临阵换将,不会引发变故么?或许在赵高看来,只要能除掉章邯,这些风险、甚至代价都是值得的。
司马欣察觉情况不对,感到惊恐并立即跑路,而且没有走来时的路。事实证明了其猜想的正确,赵高果然派人追捕。然而司马欣并没有被抓到,不知是因为他见机的早,还是得益于没有原路返回的路线。
司马欣回来将事情经过如此这般一说,章邯闻言不免大惊。“我在前方长枪大戟,后方却有人对我磨刀霍霍?”
司马欣对主帅道,“上面有赵高那样的奸邪小人当政,咱们的工作无法开展。胜了,因功遭忌被杀;败了,顺理成章被拿下。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
章邯本来派司马欣请示进军方略。不料对方回来釜底抽薪的告诉他打仗没意义,秦国不值得效忠。既然如此,那只有自立为王,或加入反秦阵营中去了。史书中并未记载章邯听过这番话后的反应。毕竟,事关重大,牵涉极广,他不得不思虑周详。或许未下决断,但其心中必定如翻江倒海,泰山之崩。
就在司马欣进言不久,一封劝降书接踵而至,令人意外的是,这封书出自陈馀的手笔。
自从与张耳反目、弃印出走后,陈馀便与数百亲信隐居于黄河沼泽便,打渔捕猎。虽心在江湖,其心却未远离庙堂,赵地的局势他无时不紧密关注。
半年多来,双方并未厮杀,偃旗息鼓。陈馀知道,在秦军则有三种可能,即畏战,疲敌,内部不稳。但无论那种情况,降书都能起到涣散军心、瓦解斗志之意图。游说的益处他是亲身体会过的,当初,范阳辩士蒯通就是凭借三寸之舌,一举拿下赵地三十余城的,如今,他要用自己的如椽巨笔、锦绣文章,再创神话。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第五十七章 章邯动摇
在《给章邯的一封信》中,陈馀如是写道:
“章将军,您好。白起作为秦国名将,向南攻破楚都鄢陵,向北打败马服君赵括,坑杀四十万赵军,所攻陷的城池不可胜数,而其最终结局是被赐自尽;蒙恬作为秦国大将,向北驱逐匈奴,开扩榆中土地千余里,最后被处决于阳周。何以会如此呢?因为两人功劳太大,无法赏赐,只得杀掉。”(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陈馀当头棒喝,先以两位秦国名将的悲惨遭遇引起章邯的兔死狐悲之情,同仇敌忾之心。按蒙恬列传记载,他是“吞药自杀”。而白、蒙二将也未必由于功高震主被杀。但这些并不重要,关键是结果,两位秦国悍将的确被效忠的秦君杀掉。可以想象,此刻敏感彷徨的章邯,看到这样的事例,心理将会受到怎样的冲击。
信中言道,“您作为秦国统帅已近三年,损失的人马要以十万为单位来计算,期间反秦的诸侯反而越发增多。”(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乍一看,章邯好像挺无能的,平了三年的叛,损失惨重,盗贼越发增多,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但试想一下,若无章邯苦苦支撑,大秦的江河不知破碎到何等地步。如曹孟德所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而且,陈馀所言未免以偏概全,不尽不实。比如,对方过关斩将,横扫诸侯的事他一件不提;再有,自二世元年七月至三年七月,章邯的军事生涯横跨三个年头,但他从戎的时间才只两年,而非“三年矣”;另外,章邯只有对抗项梁时,经过一番曲折,打旁人都是势如破竹。所谓“亡失以十万数”显然是夸大了。当然,伤敌一千,总要自损个三五百,如果算上战争中阵亡数目,再加上长城军团的损失,大概会“亡失以十万数”。但前者不可避免,后者责任未必由章邯负责。况且,天下大势,由秦朝暴政所致,非章邯之罪。
接着,陈馀道出章邯面临的三大危机。即赵高陷害,群臣诋毁,乱局难扶。
信中提到,“赵高一向谄媚,粉饰太平。如今天下大乱,噼啪打脸,为免二世怪罪杀之,他一定诿过于将军,杀掉您躲避罪责,再派旁人接管您的部队。”(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估计闻听此言,章邯会“心有戚戚焉”之感,“不错,赵高这奸佞就是这么干的。”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陈馀说道,“您领兵在外有很长时间了,与朝中大臣有了隔阂。如今有功遭妒忌,无功受排挤;况且,如今秦朝无可挽救,老天要灭亡它,这是谁的知道的。”(夫将军居外久,多内卻,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
按陈馀所言,现在的章邯“内不能进言直谏,外不能平定叛乱,坐视亡国,孤立无援而又想长久保存,身陷如此地步而存这般想法,令人感到悲哀。”(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
楼主:旧版炊事员  时间:2019-04-19 19:03:24
就此,陈馀给出的建议是“与诸侯合纵,一起攻击秦国。”(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

楼主:旧版炊事员

字数:25830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12-29 23:40:19

更新时间:2019-04-19 19:03:24

评论数:1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