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真正的东北大米都去哪里去了?

真正的东北大米都去哪里去了?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我们中国人以谷物为主食,常以五谷丰登寓意农业的丰收,而水稻最早发源地在湖南,距今以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有三大水稻产区,一是珠江流域,这里的水稻多为籼稻且一年三熟,第二产区为两湖地区,也多为籼稻,二年三熟,在古代这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稻米之乡,而真正让全国人民都吃上大米的时侯,还是东北的水稻产区。建国后,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的开发。昔日只有兔子野狼不迷路,只长蒿草不长粮的地方,变成玉米大豆的故乡。而水稻在东北大面积种植的开始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寒地旱地育秧稀植技术的推广,使北大荒昔日大豆的故乡。逐渐变成水稻之都,而北大荒也有水稻之都之称,从而让大米成为三餐主食。让昔日贡品走进平常百姓餐桌。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东北大米最早种植是在五常,在清朝中叶乾隆年间在五常在朝鲜人带领下开始种植,到慈禧年间一成为贡米,但也不是现在的稻花香系列,那时土地营养丰富,河水清澈,是最好的有机大米,想造假,都找不到方法。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最好的东北大米出产在北纬43.17分到44.36分这个纬度是世界上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地带。这个地带包括五常,我的家乡及日本的北海道。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五常大米出名占了一个早,他是东北最早种植粳稻的地方,改革开放后稻花香一号二号品种的杂交成攻,更使五常大米锦上添花,五常地处黑龙江第二积温带上限,而我家乡桦川县也是二积温带,积温只差二百度,也就是说两地品种可以互种。这就是五常的龙洋十六在我们桦川县种植的,和当地没什么区别,甚至要好于五常。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五常市和我们桦川县在种植大米的道路上走的是两个极端,五常市种水稻历史优久,很早就面向市场注重品牌走的是深加工道路,而我们桦川县是改革开放后种植的水稻,在经过短暂的深加工后,变走向了出售原粮的道路,没有打开桦川大米的知名度,仅有星火大米一个品牌。这就看出当地领导人的大局关的差距。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五常市大约有一百八十万亩水田产量在1OO多万吨大米,除自需外面向市场的只有60多万吨,这和市场需求差的太多了,每年市场需要在一千万吨左右,本身五常大米价格就高,这就导致五常大米绝大多数都是假冒大米,而真正的大米也多数是碜混,只是比例的多少。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我作为一个种了二十年水田的农民从本身的经验来判断,总结下为什么市场假大米这么多,应该比一些专家有说服力。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我是一名七零后,初中毕业后在外面闯荡几年后,就回家跟父亲种地一直到如今,在我小时后就见证了村里从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到全部是水稻变迁的过程,转拆点是在分产到户,现在回忆小时后天天吃大碴子,小米饭时,我和妹妹哭闹的情景,那时生产队每到年底才分几十斤,父母都舍不得吃,都用拿到城里卖了,贴补家用,吃一顿大米饭我们都感上过年了,那时后的大米饭真香啊,我家的电灯就是卖大米安装的,能分点大米也感谢我们西边的邻村,红光村,是一个鲜族村,种水稻还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才能种出来的。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八十年代初那时种出的水稻那才叫有机大米。人们刚开始种水稻,而且咱们国家刚刚恢复生产,化学工业没有现在先进,生产不出什么水田专用药,地里有草,就用大水闷,我记得有一回把村子都泡了,主要是父辈那批人没有文化,记得生产队黄了的时后,一打开仓库,都是化肥和农药,没人用,也没人感用,这也是大家常说八十年代大米好吃的原因。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那时侯父母也不容易,那么好的大米才三毛钱一斤,而且那时粮食收购完农业税,村提留统筹等后就不收购了,收也是打白条,所以都把水稻加工成大米出售。那时的东北大米都是真得,也没有假冒一说,人们吃的也没现在人挑,大米总比粗粮强。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大米供求关系的变化出现的变化大至可细分在以下几个时间节点上,就拿我村为例,我们堆峰里村是桦川县典形的平原村落,西邻铃铛麦河,比靠松花江,东边为桦川支线干渠南邻国道二二一,在一九八三分产到户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我们村以有一半耕地是水田,另一半为玉米大豆。这在当时种水田的面积是很多的。因为我们靠着鲜族村子,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们种植面积才这么多,但产量很低,一公顷才8千到一万斤水稻。在当时计划经济下,交完各种提流,农业积后,剩下的去加工厂加工厂大米。有米贩子来收,卖到各地,在当时米贩子都是有能量的,在计划经济中能把米运出去。在当时如果不交完公粮,是不充许外卖的,有关卡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这时大家吃到的大米,都是真正的东北大米。也是品质最好的大米时期,那时对化肥和农药刚开始认实,所以用量不大,很多人的回忆都停在那个时代。大米都用麻袋装,一袋二百斤。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到了八八年国加为了推广水稻种植,引进日本寒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我乡进行技术试验推广,给农户贷款,大队补助一半,提供育秧钢架大棚,四行久保田手扶式插秧机,我家就是其中一员,我还记得,大棚是一千八,插秧机三千二,这项技术于九o年推广试验成功。从此水稻种植进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在北大荒上进行了旱改水田种植,因此我乡拥有寒地水稻种植第一乡的称谓。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在九零年到二零零零年这十年间,北大荒的种植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九五年开始跟父亲种地,在九零年前村里还有旱田,能种些菜瓜玉米大豆,每家还有二垄旱田,而到了二零零零年,我村以没有一块旱田,而同时农厂也开展了旱改水,采用地下水灌溉,把能种水田的土地,都改了水田,昔日北大荒大豆的故乡,变成绿色米都。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我众筹大米的链:http://zc.tianya.cn/project/detail/11915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原本合理的种植结构,在政府的引导下,只追求当时的利益,放开手脚去推进旱改水田而且国家为减少农民赋担,减去了农业税和各种杂税,这也同时导致粮库减少收购,把粮食推向市场,国库在收购任务完成后,就停止收购,大量水稻走向市场,出现了农民卖粮难,影响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在二零零零年到九零年这十年当中,市场出现的大米都是真正的东北大米,而且有不少产地出现自已著名商标,如我县的桦川大米,和星火大米,但品质比不了八十年代的大米,这时期正是肥药并进。增产的时后,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明天发一些我们这边冬天的图片,现在是南方下雪,而我们冬北无雪。气温太不正常了,同我们小时比,气温得暖和七八度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当时卖粮难并不是我们所在县收购企业少,我们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下属粮库每乡基本都有一个,并不是仓储的问题,而是钱的问题,总打白条。
楼主:yyuz147147  时间:2021-02-02 08:05:39
二零零零年以后回家为刺激粮食生产,建立了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就是粮库每年都会把农民手中的余粮收购上来,彻底解农民农业生产的后顾之优,使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这往后,我们农民都不加工水稻了,每年秋收绝大多数新稻子都进粮库。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粮企,进入市场。

楼主:yyuz147147

字数:27349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9-02-09 17:54:17

更新时间:2021-02-02 08:05:39

评论数:30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