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骠骑将军大司马 2018-06-11 20:36:26
“说白了,隋炀帝的人治和仁政把老百姓惯坏了,对权力毫无畏惧可言! ”、“他给百姓营造宽松的生存环境,大肆减免赋税,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有饭吃有娃抱,家里有钱粮,地里有田产”--既施行仁政,又让百姓富足,关心民生,这样的皇帝不是仁君?
-----------------------------
呵呵,你还是没听懂我的话,不要用这些抽象的词汇,人人都有解释的词汇去解释,更何况这是你自己的编排!就像你说的,怀疑要有十足的证据,你怀疑我说隋炀帝的证据是什么,就这些,自己用自己的观点打脸了吧?再者说,难道这些不是事实?宽松的生存环境,他没做?减免赋税,他没做?有饭吃有娃抱,这不是事实?田产,钱粮都没有?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骠骑将军大司马 2018-06-11 21:55:52
1、自大业元年起,营建东都、兴建洛阳西苑、开运河、造龙舟、南巡、北巡等等,不是只有打仗才死人的!他从一继位就开始肆意挥霍着隋文帝24年积攒的国力。
2、以上种种在你看来伟大的事,站在当时老百姓的立场来看,还伟大吗?就因为京杭大运河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要求老百姓为这些“伟大”殉葬吗?还说老百姓被惯坏了才起义的,到底是谁上帝视角?
3、到底是谁一直再说隋炀帝是宽厚之人、正......
-----------------------------
回复你最后一条:
1.任何工程都会死人,你之所以觉得他在挥霍隋炀帝的国力,是因为他后来亡国了,如果不亡国,我相信同样的事情,你不会做出这样的评论,这就是上帝视角。
2.老百姓觉不觉得伟大,我不知道,如果老百姓认为隋炀帝是错的,605年就应该要反了,老百姓在工程中死与不死,不是人力能控制的,疾病、阴雨天气都会令人死亡,还是那句话,要想别死人,就坐家里不动。老百姓被惯坏了才起义,你是从哪里看来的?我的原话:“说白了,隋炀帝的人治和仁政把老百姓惯坏了,对权力毫无畏惧可言!”,另外:“在我看来,隋末天下大乱,征伐高句丽确实是导火索,繁重的徭役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你是不是个心理阴影的人,总喜欢看负面的东西,不看到别人说的对的,积极的?
3.隋炀帝宽厚不宽厚,我已经给出了足够的证据,这么多人,没人去指责我这一条,就你没看懂我写的,还在这里胡搅蛮缠。

和你说了这么多,觉得你的历史观存在严重的缺陷,我相信我再努力交流下去,你也会一样胡搅蛮缠,我不再想和你继续浪费时间,还有更值得我去做的事。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xsfhxsfh1 2018-06-11 22:00:59
历上给杨广的“炀”字还是比较公正的
-----------------------------
这一点毋庸置疑,亡国就是亡国,谁也无法否认。按照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仅仅好大殆政,隋炀帝的评价就没错。但要说薄情寡义,隋炀帝对皇后、对嫔妃,对臣子、对皇子都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谥法的用法,不是满足所有,而是其中一条即可!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xsfhxsfh1 2018-06-11 21:54:51
楼主我想谈下个人看法:隨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都是金字塔形的,最上面是皇帝、然后是王公大臣、再后面是各级官员、再次是小吏、最下面是老百姓,这种金字塔形的结构是越到下面人越多,所以金字塔的稳定与否关键是看最下面人数最多的那层老百姓,当老百姓安居乐业,生命没有面临死亡时,老百姓是不会造反的,金字塔是最稳字的。而杨广的做法是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或者说理想吧,不顾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条件,强力推行所谓......
-----------------------------
你这样的说法是没问题的,隋炀帝的人海战术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那个年代,朝廷不可能组织医疗资源去救援百姓,普通的感冒、上风,或者工程事故都会造成人员伤亡,这是很正常的时间,我不懂的是,那位仁兄为什么就喜欢开上帝视角?说高句丽不该打,吐谷浑不该打,李世民为什么要去打?君主治理国家,不要用道德观念去平叛,不能因为伤亡,就否定一个人的功绩。你就想想,因为起义造成的隋末战争,损耗了两千多万人,这又是谁的过错?也该隋炀帝承担?如果你这样认为,那我无话可说。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xsfhxsfh1 2018-06-12 07:08:36
纵观中国历史,如果从改朝换代方面来说,损耗两千万人,不是他的错,因为中国的每个朝代的更迭都有大量人员死亡,有的死亡人数超过当时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金字塔结构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要在很短时间上,推倒重建金字塔是比较难的,而历史上只有两人做到,其中之一就是他,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造成两千万人员死亡,他要负主要责任。
-----------------------------
兄台的论述还是比较严谨的。
关于你说的金字塔结构,我有个看法:相对来说,人数多的金字塔比较稳定,不过也得分情况,第一种是一个朝代有很多年的积淀,统治家族的好处已经深入人心,第二种是相反,而且从乱世到中央集权的过度过程,隋朝刚好就是这一种。当时,南朝的士民是不认隋朝的,杨坚在的时候叛乱就很多,杨广即位后摆驾江都,而且一生中南下江都也就3次左右,读过我前面写的,应该不会对他去安抚南朝百姓会有质疑。拿刘元进,身处杭州,隋炀帝打仗对他的伤害几乎没有,造反?辅公祏,当地豪强,就是因为隋炀帝要求富人捐钱,出丁就拉队伍造反。不仅仅是南朝,长江中游以南,萧铣这帮人,纯粹是南朝的贵族势力,就是为了复国。北方的,北齐遗臣,营州刺史高宝宁联合突厥、高句丽等实力,把北京以北搞得乌烟瘴气.....还是那句话,隋朝建国,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改革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加上隋朝建国不久,社会不是那么稳定的。关于第二点,死两千万人,是谁的责任,我想和你分享个概念,某个老大挑起了群架,手下的小弟开始打架,最后大批的人死亡,而这种死亡很多都是泄私愤,乘乱杀对手,抢夺地盘,老大应该对死了这么多人负责?李渊、薛举、李轨、萧铣.....这些人都没打着反对隋王朝统治,纯属抢地盘,尤其是李渊,偷偷摸摸直接干到了长安,本着称帝去的。你告诉我,两千万人的死亡,究竟该谁去负责?咱不能用混沌的历史观去评价人物,历史发生了什么,辩证的分析。至于隋朝这么快就灭国,我想说,611年开始打仗,618年因为李渊的称帝而算灭亡,在当时的情况下,算是够久了。不像李隆基,三个月就被赶出了长安,而且也是在完全的盛世之下,当时的情况,真不是咱们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骠骑将军大司马 2018-06-12 08:03:03
1、隋朝人口最多时,890万户,4500万人左右,一户五人,至唐初200余万户,减少690万户,损失人口应该在3500万人左右,人口减少75%以上!
2、我没说不能打高句丽,而是不急打,以隋炀帝的军事才能也不适合亲征,打仗搞的跟塞外旅游一样。
3、如果要找一个人为隋末大乱负责,并且造成人口锐减,那只能是隋炀帝!
-----------------------------
兄台这样聊,我还有的和你说。
1.隋朝高峰609年是4601万,贞观十三年(639年),大概1235万(旧唐书),不过这个数据没有和隋朝一样,统计到吐谷浑等周边的少数民族头上,因为隋末的战争,打到唐高祖的时候,差不多是减损了两千大几,接近3000万人是有的。
2.在当时亲征与不亲征的两选下,我觉得都可,最核心的错误是没处理好战略意图和战争的残酷之间的关系,限制将军作战。你可能会说,隋炀帝不亲征,就不会监督前线,可第三次打高句丽,隋炀帝已经回到落后,来护儿的海军将领也是因为隋炀帝的军令不敢攻下平壤城,在当时的环境下,拿下平壤城易如反掌。这一节我还没写完。
3.你换成这样客观不偏激的论述,我还是比较认可,隋炀帝应该为隋末大乱负责,并造成人口锐减。中国有句话叫法不责众,起义军这么多,你去怪谁,只好怪在他的头上,我希望做的是,把当时各个战区,各起义军的起兵过程,意图都分析出来,包括隋炀帝的政策失误,民众的心里分析都写出来,让大家看到一个全境。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xsfhxsfh1 2018-06-12 08:48:44
楼主,关于你的回复我答两点:1、李渊、薛举、李轨之流每个朝代都有,并且多的数不清,做皇帝好处可以说无法言表,谁不想呢?这不是杨广导致隨朝早亡的借口。2、隨朝刚建不久,对隋朝认同不高,到处有叛乱这也不是杨广的借口,反而证明杨广的个人能力问题。3、对于你提到唐玄宗,我个人认为他谈不上是明君或者仁君,反而是一个祸国之君。中国历史上,如果将皇帝可分为有作为之君(有所作为,为本朝的兴盛做出巨大贡献)、守成......
-----------------------------
1.你说的这个是事实,之所以举证这个,就是说隋炀帝该为隋末大乱负责,但后续事情的演变,交杂这家族之间的恩怨,个人的私欲,地方的争夺地盘,隋炀帝不该为这些负责。2.杨广能力足不足,我不想去评论。但是,民众对隋朝认可度不高,这不是任何人可以解决的问题,你就可以拿现今某些民众对大陆的认可,这跟个人能力没任何关系。3.在我的全书中,我不想去用明君或昏君这样的字眼去评价皇帝,如果你觉得那个皇帝是明君,我可以和你好好讨论。举证李隆基,是说明即便社会稳定,国家强盛,在战争面前依然会手足无措,对国君来说,是看不到下面的情况,更无法揣测每个人的人心,就像李隆基,知道河北的官员这么快就防水,让安禄山打到长安城?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继续发帖,紧跟着上面的。

613年,王世充剿灭江南的叛军后,隋炀帝通令全国:为盗者籍没其家!
这道圣旨的信息量非常大!
所谓籍没其家,就是没收你的所有财产,如果你家里没钱,为什么要没收你的家财?如果你是无家可归,食不果腹之人,何来的家产?
很简单,先前朝廷对盗匪没有惩处,你可以在外面杀人越货,劫掠百姓,还可以有个安稳的家(盗匪像是一种正当的职业)!如今不一样了,只要发现你是盗匪,或者有盗匪的嫌疑,官府就抄你的家,没收你的财产。
圣旨下达之后,地方官员嗅到了其中的致富机会,因此立刻就动了起来。
试想,隋末有多少人参加了起义大军?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家有室的人,官府一句话,直接将你定性为皇帝要擒拿的土匪,家产全部收归朝廷(绝大部分进入了地方官员的腰包)……
地方官府的剿匪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真正的盗匪被抄没家产,真正的良民也被抄没家产,不少富人的家产被洗劫一空,盗匪聚集的现象不但没有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多(时群盗所在皆满,群县官因之各专威福,生杀任情矣)!
原本是一场打压盗匪横行的政治运动,逐渐演变成平民百姓抵制地方官府掠夺财富的情绪暴动……
大隋,前途堪忧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xsfhxsfh1 2018-06-12 09:40:41
楼主我不是说您,我看了你前面的文章感觉很好,希望楼主在后面的连载时,能够比较公正的细说隨唐史,使楼主的文章成为一个可读、可赏的好文章,而无它意。
-----------------------------
好的,我欢迎您继续和我交流,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侮辱性的词汇,大家一起交流心得,共享信息。我前面也一直在保持着公正的叙述,我在文章里会一再发问,这种发问不是为了强行翻案,而是引起大家的思考,而且我有足够的证据和逻辑去阐述我的观点。有时候我自己都会在文章里说,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之类的,其实就是开放性的。
其实写到这,隋炀帝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凸显了,我马上要发的,大家不必拘泥在前面,觉得和以往的认识不一样就觉得不舒服,跟着我把后面的看完,包括我在写李世民、李建成的时候,可能也会让大家不适,但是请看懂我的逻辑,我尽力保持不偏不倚,不故意诱导你们。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48章又被耍了一次
事实上,朝廷在镇压杨玄感和江南叛党的时候,隋炀帝一直在向洛阳的方向行进,可他把大军的行程压的非常慢,最后直接停在了河北的行宫。
朝臣们心知肚明,皇帝并未放弃征讨高句丽的念头。
614年2月3日,隋炀帝在朝会中再次提议,想要征伐高句丽。
群臣深知,没人能够改变隋炀帝的意志,因此态度出奇地一致:皇帝,你爱咋地咋地,咱们跟着你就是了!
接着,隋炀帝连下两道诏书(有兴趣的可以去找隋书看看):
第一道诏书的大致意思是:当年,隋文帝征伐高句丽,都是因为汉王杨谅昏聩无能,高颖刚愎自用,临三军如儿戏,这才致使大军惨败而归。如今,朕决定将战亡将士的尸骨收集起来好好的埋葬,并设置祭所和道场,为这些亡灵超度。
第二道诏书的大致意思是: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这才让君主的恩德传及四方,天子的政令达及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万国来朝,可小小的高句丽却不尊王化,时常侵扰大隋的边陲重镇,实在是罪大恶极!隋军的目标便是除掉元凶首恶高元,至于其他的人,朝廷可以不追究责任,如果高句丽人幡然悔悟,赶紧来朝,一切都好商量!
事实上,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前,隋炀帝已经意识到了战争对民间的创伤,也意识到了战争带来的伤亡很惨重,这才拿黄帝和成汤屡次征伐的典故来说事儿,证明自己三征高句丽,压根就不算什么,以此来减少民间的敌对情绪。
然而,这样的想法毕竟是主观的。
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朴素的,只在乎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会想着帮隋炀帝去完成什么宏伟的目标。更何况,在老百姓的眼里,你家里有一两银子就办一两银子的事儿,非得去大举借债,然后抛头露面耍大牌,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民间的情绪对立,不会因为隋炀帝的一道义正言辞的战争动员令而消减半分!
除此之外,地方官员也很郁闷……
说白了,他们只是个干活的,上级领导把活派下来,他们如果百分之百的完成任务,朝廷不会给他们升职加薪,可如果把活干不好,如果上级领导问责,他们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更何况,地方官府也得面对老百姓的怒火,一旦这帮人闹起事来,第一个遭殃的也是地方官员。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14年3月14日,隋炀帝到达涿郡。
第二次征伐高句丽之后,隋炀帝解散了大部分府兵,让他们回家休息,打算轮换一批新的士兵,此时,从各地征调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到位,隋炀帝不得不停留在此,等候各地的援军。
然而就在此时,军中的将领向他禀告,说叛逃的士兵越来越多,形势似乎有点不妙。麻烦了,新人还没到呢,将士就已经开始叛逃了,这可咋办?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涿郡考虑了十来天的时间,终于在3月25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诛杀临阵逃跑的士兵,将他们的鲜血涂在战鼓之上,以示警醒......
杨广的意思很明确,这场战役,他非打不可!
614年7月17日,隋炀帝的车驾到达怀远镇。
不过,令隋炀帝震惊的消息传来了:各地的叛乱仍然在持续,而且没有消失的迹象,老百姓对大隋地方官府的对立情绪非常浓厚,以至于调兵的圣旨到达地方后,竟然难以执行!
对老百姓来说,千里迢迢地去高句丽打仗,还不如直接造反起义,在国内打内战呢,总之都是打仗,又有什么差别,更何况,老百姓打心眼里抵触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地方官府就更不用说了,老百姓早就一窝蜂地参与起义军,真正能安心种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至于有钱的人家,早就被起义军洗劫一空,自身难保了,谁还有心思给隋炀帝出钱出力……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事实上,高句丽的情况也不是很妙。
高句丽毕竟是个小国,地不大,物不博,被隋朝打压了几次之后,国内的人口锐减,粮食歉收,老百姓的反战情绪也很高昂。
一句话,高句丽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根本无力和大隋争锋!
问题是,仗还是要打的啊!不然隋炀帝的老脸往哪里放?
令人振奋的是,隋朝海军主帅来护儿到达毕奢城(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大黑山上,又称卑沙城),高句丽组织军队抵抗,可很快就被消灭地一干二净,来护儿一路高歌猛进,再次打到了平壤城下。
高元彻底颤抖了,继续和隋朝干下去,恐怕是九死一生,摆在他面前的就一条路,开城投降,称臣认怂!
为了表示诚意,高元将叛逃的隋朝重臣斛斯政(隋朝的兵部侍郎,跟随杨玄感作乱,兵败后逃亡高句丽)作为投降礼物,献给了隋炀帝,并表示自己随即就会前往洛阳,亲自给隋炀帝磕头认错。
在隋炀帝的眼里,高元终究还是低下了不可一世的头颅!
班师凯旋!等待高元的好戏!
这就是隋炀帝下达的军令。
然而,来护儿却不为所动……他常年呆在第一线,深知高句丽不可能就这样轻易就范,这一定是高元老儿的诈降计!
来护儿给隋炀帝进言,声称这次隋军的优势这么大,高句丽已经成为砧板上的肥肉,直接灭了高句丽就是,这样班师岂不是空耗大隋的民力和财力吗?
大将军和皇帝的层次不一样,思维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其实在这里,咱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隋炀帝的行为。
第一,隋炀帝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妥妥的胜利面前,又想搞精神层面的享受,希望看到高句丽人在武力下的屈服,对大隋王朝的臣服。
第二,隋炀帝考虑到战争对帝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能不打就不打,想尽量减少士兵的损失。
至于怎么理解,就看各位对隋炀帝的认识是什么样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问题是,来护儿希望看到的是胜利的战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将敌人踩在脚底下,在来护儿的眼里,要经过真刀真枪的干仗,才算得上胜利。
历史,决定于来护儿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决定!
事实上,来护儿特别想活捉高元,然后进献给隋炀帝。
当时,来护儿曾尝试过说服手下:“各位兄弟,咱们打了两次高句丽,可都是无功而返,如果这次再选择退兵,恐怕就不会再有机会了!如今,高句丽军队已经被彻底打垮,平壤城下的青草都被吃光了,咱们只需要迅速出兵,拿下平壤,活捉高元,就可以向陛下献捷了!”
然而,行军长史崔君肃却以皇帝的圣旨为由,极力劝阻。
崔君肃,出生在清河崔氏家族,不过是偏房。
他本人在北周担任过颖州郡守,后来又混到了杨坚的朝堂,隋炀帝做皇帝后,崔君肃担任过兵部侍郎,619年,崔君肃被窦建德俘虏,一度担任过侍中之职,窦建德被杀之后,崔君肃跑到李渊那儿做了黄门侍郎、鸿胪卿……至于官声和功绩,查无记载。
说得直白些,崔君肃就是官场上的不倒翁,毫无忠诚度的官混子。
这样的一个人,在平壤城下说出退兵的话,咱们完全可以理解。
可来护儿不理解,明明可以取得胜利,为什么要害怕被处罚而回朝呢?
来护儿想要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放出了大招:兄弟们,这场战役,咱们确实应该打,就算是违背皇帝的旨意,也值得大家去打。更何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大家害怕皇帝下诏处罚,他愿意背负所有的罪责......
将士们非常动容,遇到这样的大哥,实在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崔君肃恶狠狠地说了一句:你们这帮人,如果敢跟随元帅进城,我回去后必定会奏上一本,让你们全部获罪!
不得不说,这句话实在是太恶心人了……
崔君肃话音刚落,众人的意志瞬间崩溃,一个个耷拉个脑袋,不敢正视来护儿的眼神。
将士们的态度,就是这场战役打与不打最好的诠释。
来护儿不是傻蛋,手下的将领们没有战斗意识,没有胆量违抗圣旨,他毕竟还是鼓掌难鸣,最终下令班师。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49章判断出现失误
隋炀帝高高兴兴的返回洛阳,随后又去西京长安视察工作,可他念念不忘的是高元什么时候来中原搞国际交流,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东北来的使者。
614年10月,隋炀帝亲自给高元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早点来长安朝见,无奈高元却再一次耍起了无奈,拒绝前往长安!
各位看官,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置?
隋炀帝下令了,让手下将帅严装以待,准备发动对高句丽的灭国战争!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漂杵!
如果隋炀帝发动第四次高句丽战争,辽东半岛恐怕真的会血流成河,尸骨无存,至于背信弃义的高元,恐怕会死的更难看。
然而就在此时,朝臣却告诉他,地方官府因为剿匪不力,致使盗匪蜂拥,全国各地已经乱了起来,大有失控的态势……
隋炀帝很理智地传下诏书:暂停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
隋炀帝虽然没去成高句丽,却将怒火转移到了背叛他的斛斯政身上。
614年11月,隋炀帝让人在长安城金光门外肢解了斛斯政,让百官食其肉,然后挫骨扬灰,以示自己的愤恨。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骠骑将军大司马 2018-06-13 20:27:52
之所以未能四征高句丽,恐怕是迫于国内形势的无奈之举,如果真有四征高句丽,恐怕隋炀帝会提前身死国灭的,当时突厥渐强,已逐渐脱离了隋朝的控制。
-----------------------------
他还是比较明智的刹车了,国内的起义确实很严重。不过,如果有第四次征讨,结局还真说不定,当时是614年年底,窦建德、李渊、翟让李密、刘武周这些真正强悍的军阀还没有起兵,比如接下来的北巡,李渊都还在帮杨广打突厥人,当时还是农民和土匪起义,成不了什么大气候。高句丽确实已经弹尽粮绝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来护儿都到了平壤城,尤其是第三次几乎是胜券在握,如果隋炀帝想打第四次,只需要派遣海军去就够了,如果还是亲征,形势恐怕会更严峻,如果坐镇长安可能稍微好些。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局势已经很清晰了,帝国的首要目标就是安抚百姓,平定叛乱。
问题是,隋炀帝眼下坐镇在长安城,远离了叛乱最集中的山东、河北等地,为了更好的主持大局,隋炀帝决定提前返回洛阳。
不料,太史令庚质却谏言道:“陛下!这几年朝廷东征高句丽,百姓疲于奔命,实在是有点苦不堪言啊!以臣看来,陛下还是不要出去了,先让百姓安心种地,不过三五年时间,天下必然稳定,百姓自然富足,到那时陛下再出去巡游,岂不是更好吗?”
隋炀帝虽然执拗,却还是个听得进去话的人,他正在考虑是否要留在长安,庚质紧接着却蹦出了一句很刺耳的话:“陛下,如果您不答应留在长安,臣就只好告老还乡了!”
大臣辞官不做?这就有趣了!
历史上有不少谏臣,他们喜欢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可只要你说的话在理,皇帝即便不喜欢,但碍于面子,也不会把你怎么着。
但是,庚质的行为过激了,这叫威胁皇帝,属于大不敬之罪,皇帝有足够的理由来惩罚你!
无独有偶,这种事情在唐朝也发生过一次。
当时,唐高宗李治打算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长孙无忌、李绩等反对派进宫觐见,说出了一万条不能立后的理由,李治被逼无奈,只能沉默以对。
褚遂良看见李治既不说话,也不表态,于是将自己的官帽放在地上,随后又将象笏(朝臣上朝记东西的板子)扔地远远的,动作极其潇洒。就在大家目瞪口呆时,褚遂良来了一句:陛下,您今天如果不答应,臣就辞官不做了!
李治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台阶,看到褚遂良行此昏招,当即暗爽了一把:“混账褚遂良,你这是目无君上,对朕大不敬,你不是想辞官不做吗?好啊,那朕成全你!”
群臣还没来得及反应,李治就蹦出一句话来:“将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
剧情瞬间发生逆转,随后几天,李治抓着这件事不放,将褚遂良一贬到底,还连带着指责群臣的不是。群臣只能暗骂褚遂良是猪队友,可从此以后再无人敢和李治说这件事,武则天这才得以登上皇后之位!
皇帝都是同一类人,面对威胁自己的朝臣,绝对是零容忍的态度。
很快,太史令庚质便被投入大牢,随后不幸身亡。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14年12月9日,隋炀帝从长安回到东都洛阳,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赦归赦,盗匪横行,起义遍地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而且非常急迫。
就在此时,隋炀帝出台了一个政令:令百姓迁居到城郭,就近分给田地!
《隋书》里面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诏书内容:
设险守国,著自前经,重门御暴,事彰往策,所以宅土宁邦,禁邪固本。而近代战争,居人散逸,田畴无伍,郛郭不修,遂使游惰实繁,寇襄未息。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有司具为事条,务令得所。
不喜欢文言文的直接跳过,看我说就行了……
隋炀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城郭(设险和重门的言外之意)就是保卫国家安宁和防御盗匪的重要手段,可如今战争频繁,老百姓散乱地居住在各个地方,所以才让盗匪有机可乘(指的是劫掠村庄和鼓动百姓加入起义军)。因此,从今以后,让各地的老百姓进入城郭生活,至于田地,就近分给……
在此之前,全国的老百姓有三种主流的生活方式:城居、村居和族居。
所谓的城居,意思就是你居住在首都、州城、县城。
在古代社会,并不是你想去城里生活,就能来去自如的。
一来,朝廷的户籍管理制度有约束,如果你居住在村里,里长、乡正必须监督你的存在,帮助朝廷统治你,如果放你离开农村,他们会受到刺史、县令等上级领导的问责。
二来,即便你能去城里居住,房子怎么办,经济来源怎么办,如果你的祖上没有房产和家产留给你,想要变成城里人,还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因此,居住在城里的人一般都是朝廷的官员、商人、手工业者、医者,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奴婢下人。
中国有句话叫做“士农工商”,千百年来,大家都以为这是古代社会的尊卑等级制度,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士农工商是管仲改革的时候提出的概念,不过人家的原话是“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意思是,这四个阶层都很重要,是国家基石一样的存在!
管仲当时之所以这样划分,就是想将这批人按照职业彻底分开。
一来,大家同为一个职业,居住在一起很好交流,可以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二来,把你固定在一个阶层,你就不会想着去跳槽转业,不会心生异念,对朝廷的统治也有好处。因此,后世的职业基本上都是世代相传,军人、读书人、农民、手工业者……不是大家不想多元化发展,统治者不允许,不鼓励啊!
别说什么士农工商决定了社会的等级制度,士大夫负责搞精神文明工作,必须在统治者身边待着,商人负责社会上的商品的流通和交换,提高统治阶层的生活质量,手工业者负责发明新奇古怪的玩意儿,一来让统治阶层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和便捷,二来促进社会的繁荣,这些人都必须生活在城里。
农民的地位很高?这些都是洗脑的专业俗语,说白了,种田种桑这种职业的替代性最高,毫无技术可言,统治者只不过用了精神层面的小把戏,将你放在边远的农村,榨干你的剩余价值而已!
在古代,职业的含金量,决定了你的居住地点,就是这么简单!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所谓的村居,意思就是居住在农村。
不过,隋朝有明确的福利制度;三口之家,或者五口奴婢,都可以获得一亩宅居地(和我们现在农村的宅基地是一样的)。这块土地是政府无偿给老百姓永久居住的,目的是将他们锁定在某个村落,便于朝廷的户籍管理。
所谓的族居,其实和村居的形式差不多,不同的是,多为同一个姓氏的人居住在一起。尤其是永嘉之乱以后,部分豪门望族迁居到江南,大家抱团取暖,由家族的扛把子负责管理整个家族。
隋炀帝的想法是好的,把人都集中到城廓里面,如果起义军想拉拢他们,必须得和朝廷提前打一声招呼。
可问题是,想要跟着起义军闹事的百姓,你就是把他关在地牢里也没啥用处,更何况是来去自由的城池;不想跟着起义军闹事,只想安安分分做农民的,你却让他们抛家舍业,远离故土,这放谁的身上,恐怕都不会爽快的接受……
有时候,强行搞城镇化,确实得照顾到国情,照顾到老百姓的情绪。
事实上,隋炀帝饮鸩止渴的行为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将安分良民也推到了朝廷的对立面,因此这项政策也成为后世指责隋炀帝的原因之一。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天之涯枫之语 2018-06-16 17:47:29
他在位十三年,却做了其他皇帝几十年甚至一个朝代都做不完的事情;他征服吐谷浑,开发西域,畅通丝绸之路,开启了现在一带一路的先河;他大力兴办学校,整理典籍,健全科举制度,为世界各国选拔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留给后世的却是荒淫无道的形象,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也是一个被无数电视剧严重抹黑的历史人物,他就是隋炀帝杨广。然而,他对待外敌的态度却是非常强硬。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带兵征讨过突......
-----------------------------
兄台的总结深得我心!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编外的知识补充:聊聊隋朝的户籍制度
隋朝初年,杨坚沿袭北朝的旧制,在京城设置四个地方管理组织:里、保、闾、族,一把手分别是里正、保长、闾正、族长,大致的编制是五里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在京城以外,地方管理组织分为里、保、党三个级别,一把手分别是里正、保长、党长。
里正,最早的管辖范围大概是一里地,在一里地之内居住多少户人家,他就管辖多少村民,很像城市里的街道办主任,或者村里的生产队长。因为每个朝代的人口数量都不一样,人口密度也不一样,因此里正管辖的户口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少的有几十户,多的也有上百户,没有一个准数。
保长,手下管着五里地,有五个里正向他汇报工作,放到我们现在来看,很像是农村的村长,权力已经很大了。
闾正或者党长,管着25里地,很像是地方的乡长或镇长,绝对是当地最有权威的存在,只要是县令大人不愿意过问的事情,党长说了算!
城乡分割制度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朝廷做出了新的规定: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律采取乡里制度,一百家为里,由里长(村长)管辖,五百家为乡,由乡正(乡长)管辖,再往上就是县令大人。
里长、乡正肩负着几项重要的任务:1.协助朝廷统计户籍,包括户主,家中的人口数量,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等;2.按照户籍信息征收赋税,征调徭役;3.如果民间有什么利益纠纷,由他们出面摆平,能不麻烦官老爷的,尽量别麻烦!
在古代,户籍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朝廷的税收,战争的兵源都得靠它!
隋文帝杨坚从北周皇族接管了政权,当时北周登记在册的户口只有360万户,900万人,再加上尚未统计在册的北齐户口330万户,2000万人。
也就是说,北周朝廷看得见的户口是690万,人口2900万左右。
杨坚表示,这并不是准确的数字,尤其是北周的户籍,水分很大。
第一,豪门贵族只有一个户口,可户口下面却挂着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家庭,这些人都不用向朝廷缴纳税赋,明显不太合适,杨坚也不接受!
第二,一般的农业家庭,女子基本上没有上户口,而成年的男丁结婚之后,也没有正式分家,大家都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从社会伦理来看,这样看起来很和睦,但是对朝廷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儿!
58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索貌阅”。
所谓的大索,就是清点户口,登记百姓的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
所谓的貌阅,就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
说白了,就是如今的全国人口大普查!
什么搞法呢?
由州县政府牵头,里长、乡正等基层领导拿着朝廷的户籍档案,一家家地调研访谈,摸清楚家庭的人口数量,男女数量,年龄,身体状况(缺胳膊少腿,残疾等等),没记录在册的,重新录入,已经死亡的,移除户籍信息!
害怕里长、乡正和有钱人家互相勾结,搞权钱交易是不是?
没问题,所有人都可以监督举报。
比如,张三家的人口全部统计在册,朝廷要钱要人,他必须足额的满足。然而,李四家却偷偷向里长、乡正行贿,瞒报人口信息,逃税漏税。这个时候,张三同学完全可以向官府举报,如果情况属实,先流放里正再说!
那挂靠户口怎么办?
当时,三十家,五十家一户是常有的事儿,北朝东魏赵郡大户李元忠的家里,一度挂靠了几千个家庭!这对朝廷来说,百分百损失了一大笔收入。
杨坚说了,家里成年的兄弟们分居过日子,别凑在一个屋檐下,不是还有一批堂兄弟、表兄弟嘛,全部都赶出去,自己立门户过日子,绝对不允许挂靠户籍。
仅此两招,隋文帝就增加了164万人口,44万成年男丁。
除此之外,隋文帝还采纳了高颖的建议,在全国实行“输籍之法”。
由中央朝廷制定当年的户籍标准,比如家里几口人,几个男丁,拥有多少财产算上等户,全部量化处理。
每年正月初五,由地方官员拿着朝廷的制表去核对每村每户的情况,确定当年需要征收的税赋,这样一来,基层领导和朝廷的富户合伙偷吃朝廷的钱粮,难度大大增加,再加上小老百姓在一旁虎视眈眈,基本上没什么灰色的操作空间。
隋朝的农民需要承担租、调和力役三种义务。
租:一对成年的夫妇(算一户)每年向国家交三石粟。
调:种桑养蚕的地方,每年交绢一匹(相当于四丈长),绵三两;种麻的地区,交布一端(相当于五丈),麻三斤。
力役:成丁的男子每年要服役一个月。
当时,朝廷的征税标准比豪强要低不少,而且对劳动力的使用也减轻了很多,因此大部分的百姓都自愿投入到官府的怀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豪强贵族对经济的控制力,帮助隋朝统治者强化了中央集权。
咱们可以算的出来,隋朝从北周和北齐接管了690户,2900万人,灭了陈朝之后,又得了60万户,240万人(也有学者说是1500万),再加上全国人口大普查,得了164万人(估算是30万户左右),因此开皇初年全国就有780万户,3300万人左右,剩下的人,基本上是正常的人口生育,自然增长。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84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更新时间:2021-01-28 02:31:35

评论数:7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