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细说隋唐史(连载)-140万字连续更新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事实上,隋炀帝拜访流求之前,压根就不知道流求的国王叫欢斯渴刺兜,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存在,只知道海上有个岛,岛上有很多奇怪的人......
在大隋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和流求往来的记录。
605年,隋朝的海军在东南沿海执勤,恰好天清云淡,风和日丽,士兵们四十五度角仰望东南,发现天际线附近似乎有烟雾缭绕,很像是一座神仙之岛(蓬莱、方丈、瀛洲也是这个鬼样子)。
带头的将领很快就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隋炀帝。
607年,隋炀帝派遣羽骑尉(隋朝的武散职)朱宽带人前去寻访,事实上,朱宽确实找到了流求,可令他郁闷的是,大隋的官话和原住民语言完全不同,双方鸡同鸭讲,实在是聊不到一起......
无奈之下,朱宽便绑了一个原住民,带回了中原。
隋炀帝是个好奇心极大的人,他看到原住民和中原人长得不一样,大概知道这是一个不同于大隋的地方,因此生出了一个习惯性的想法:让这帮人先跪倒在大隋天子脚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608年,隋炀帝再次派遣朱宽前往流求,不过此次出使的任务很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度,让他们的首领赶紧来洛阳朝拜,随便带点儿特产!
朱宽轻车熟路,很快就找到了流求。
这一次,朱宽等人确实联系上了流求的小首领,也不知道朱宽用了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居然将隋炀帝希望他们前去朝拜的意思完整地转达给了他们。
谁料想,流求首领态度很强硬,称臣不行,不服来打!
朱宽看了看手下的人,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撤!
临走之前,朱宽抓了几件琉球人身穿的盔甲和服装,算是此次出使的成果。
洛阳宫内,大隋君臣盯着这些服饰,非常头疼,压根就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物种,什么样的文化。
巧的是,倭国的使者正在洛阳出差,又恰好撞到了此事,于是说了一句话:“这是夷邪久国人所穿的衣服啊!”
在倭国使者不厌其烦的讲解下,大隋君臣终于知道了流求是个什么玩意儿。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各位读者,好些留言在正文页,我这儿没有完全显示,没有及时回复,还望见谅~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10年1月,隋炀帝派遣虎贲郎将陈棱和张镇周二人从东阳(今浙江金华市东阳市)征调了一万名士兵,然后从舟山群岛出发,沿着东南海岸线,在广东义安(今广东潮州市境内)经过短暂休整后前往流求本土。
当时,流求人还以为是海上行商的船队,于是张开双手在欢迎......
流求百姓没想到,陈棱等人做事太不讲究,上岸之后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军事袭击,琉球国王欢斯渴刺兜仓皇之下,组织起数千名流求士兵守卫国土,最终却全部暴尸当场。
随后,大隋兵分五路,一直打到流求都城波罗檀洞,双方在此地激战一天,欢斯渴刺兜最终被杀身亡,王子欢斯岛槌和数千名流求百姓被俘虏回中原。
历史证明,新生文化的碰撞或许会产生异样的火花,也有可能电闪雷鸣。
三次无言的交流,流求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大隋的附属国。
也许,国王欢斯渴刺兜到死也没明白,自己到底得罪了谁......


写完了这一节,下面马上就进入三打高句丽,以及隋末起义了,欢迎围观。

看帖不顶帖是可耻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啊...不会顶的人...会顶,是男人的重要考核指标...顶的有艺术,是厉害男人的衡量指标....咳咳。

适当的谴责一下,哈哈。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yutian55 2018-05-24 10:33:09
看完了,谢谢楼主。
现在出书其实非常简单,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出。
建议楼主对此不必过于看重,还是要勤练内功把帖子写好。这样才有读者,有读者才有影响力,出版商都会主动来找你。以楼主对历史的了解,岂会不知两者的区别。
持续关注。
-----------------------------
多谢关注!我会想办法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可读性,保证每一个来支持的兄弟都尽兴而归!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31章兵指辽东半岛
隋炀帝下一个目标,就是辽东半岛的高句丽。
事实上,隋炀帝想要征伐高句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隋炀帝的愤怒,并不完全是高句丽国王高元不来朝见,不给他面子,而是这个国家从根上就有毛病:强烈的民族自卑感,外加坐井观天的狂妄感。
这种毛病让隋朝的两代皇帝都觉得很恶心。
话外之意,必须得修理一顿,让他们稍微端正一下附属国的心态。
589年,隋文帝杨坚发动了灭陈的战争,主要战场都集中在长江沿线,可正当隋军打得起劲的时候,北方传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高句丽在整饬军备,广积粮食,大有防御大隋来犯的意思......
很像是我和你走在路上,你却捂着你的口袋,用害怕的眼神盯着我。
这算什么意思?把大隋当贼看吗?
隋文帝大有颜面扫地的感觉,为了挽回尊严,赶紧发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谴责诏书:高句丽,你们是不是疯了?觉得辽水比长江还要宽是吧?觉得人口比陈朝还要多是吧?朕若不是心存仁慈,只需要派遣一位将军就可以将你们弄死,如今先发一道诏书,你就闭门思过,自求多福吧!
灭陈的次年,高句丽的国王就驾崩了(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吓死的),隋文帝册封高元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句丽王,可谓给足了面子。
然而,高元却用实际行动在告诉世人,什么叫人品恶劣,什么叫混账东西。
隋文帝在世的时候,高元表面上称臣纳贡,背地里却拉着靺鞨骑兵进攻辽西(今辽宁省辽河以西),所幸的是被时任营州总管韦冲给击退。
隋文帝愤怒之余,派遣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领3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讨伐高句丽,并下诏废黜高元的官职和爵位。
结果大家都知道,隋军半路上折戟沉沙,没有到达高句丽本土,但高元还是慑于大隋的军威,主动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所谓的粪土,只不过是高元口中的一句话,而不是他的真实姿态。
隋炀帝做了皇帝之后,高元不仅没有称臣纳贡的意图,甚至连一句祝贺的话也没说过,反倒是派遣使者和东突厥人暗中勾结,意图对付大隋。
天理昭彰啊,启民可汗将高句丽的使者交了出来......
隋炀帝是个聪明人,明白少数民族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知道你强大的时候他们就怕你,你弱小的时候就欺负你。面对少数民族的阳奉阴违,隋炀帝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非常宽容。
比如,当初薛世雄和启民可汗约好一起攻伐伊吾国,启民可汗半路上放了隋军的鸽子,隋炀帝也并没有去找他的麻烦……
但是,高句丽不一样!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07年,隋炀帝从东突厥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放出狠话:高句丽再不派人来洛阳,就别怪朕去拜访你们!
天子一言,驷马难追!
608年1月,隋炀帝下诏:征调黄河以北的军队开凿永济渠!
永济渠大致从板渚(今河南郑州市荥阳县汜水镇)开始,途径新乡、滑县、内黄、魏县、大名、馆陶、临西、清河、武城、德州、吴桥、东光、南皮、沧县、青县、武清、安次、最后到达涿郡(今北京市)。
当时,北方并不是政治中心,经济发展更是一塌糊涂,朝廷修这条永济渠自然不是钱多人傻,更不会无缘无故。
所有人都已经预料到,大隋天子要对北方用兵了!
百济、新罗和倭国的首领闻讯之后,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拜,称臣纳贡。
然而,一直到611年,高句丽国王高元都没有任何表示。
隋炀帝身为天下共主,话都已经说出口了,再不搞出点动静出来,番邦的兄弟们将如何看待他的威严?以后还如何带队伍?
611年2月26日,隋炀帝决定先礼后兵,先下达一份诏书:
辽东粪土臣元啊,高句丽原本就是中原的藩属国,你却丝毫没有朝拜天朝上国的觉悟,大隋天子以后还要继续统治天下,所以不得不兴义兵前去征讨你!
不过,此次出兵辽东,打你们高句丽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天子想要前往涿郡,巡视民情。为此,天子特地下了一道诏书,封赏河北诸郡以及山西、山东等地年满90岁以上的老者为太守,80岁以上的县令,让他们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
这道诏书写的很霸气,将攻打高句丽看成是上街买衣服,顺道买菜的事……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九皋寒叟 2018-05-05 11:13:33
第五,兴建大型粮仓。
南北朝时期,战乱十分频繁,银、铜等金属货币成为贵族的收藏物品,逐渐丧失了流通价值,百姓如果有商品需求,直接拿粮食、丝帛交换,朝廷征收的税赋也全部由粮食、丝帛充数。隋文帝一统天下之后,江南地区成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可杨坚非常苦恼,因为朝廷想要把南方的粮食运到长安,必须得派无数的百姓运输车辆,派无数的军队沿途护送,粮食耗损极大。
为了解决这个幸福的烦恼,杨坚在靠近江......
-----------------------------



记得有位仁兄找我要隋朝粮仓的空间布局,我自己画了一个,包含隋朝最大的八个国家级粮仓,算是完成任务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不过,玩笑归玩笑,隋炀帝确实是做了精心的准备。
他考虑到陆路进攻的难度可能会有点大,因此给幽州总管元弘嗣单独下了一道旨意,让他前往东莱海口造三百艘大船备用(水陆一起进攻)。
临行之前,隋炀帝又下了一道诏书,让全国各地的军队,凡是可以派上用场的,都需要前往涿郡集合,随时等候朝廷的调遣。
611年4月15日,隋炀帝一行到达涿郡行宫,将身边的官员、从属和各国的使节们都安置好之后,隋炀帝再次下令,调派江淮以南的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划船的人)三万人前往涿郡集合。
611年5月,隋炀帝命令河南、淮南、江南等地的官府督造五万辆新式战车,送到高阳备用(今河北保定市境内)。
611年7月,隋炀帝调派江、淮以南的民夫以及运粮船前往黎阳和洛口,将国库的粮食运送到涿郡备用。
隋炀帝虽然很傲气,可辽东之战毕竟事关上百万士兵的身家性命,大隋的国运和前途,他丝毫不敢大意。大敌当前,隋炀帝最在意的就是大军的粮草,以及后方的民心稳定问题。
凭借着隋朝的粮食、武器和兵马储备,打下十个高句丽都没有问题,然而,他可能没有想到,问题没有出现在粮饷上,而是他的大后方。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隋炀帝恨不得将全国所有的粮草和兵器甲仗都运送到前线,事实上,负责后勤保障的官员确实调集了无数的粮草备用,可当时有限的运输能力却给隋炀帝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
首先,那时候的涿郡只不过是塞外的一个小城而已,和明清的北京城,甚至唐朝的幽州都没法相提并论。说的更夸张一点,从河北、河南到涿郡,连一条像样的道路也没有,运输粮草和兵器的队伍只能一路修补道路,一路运输粮草。
有人可能会问了,隋炀帝不是修建了一条从太原前往保定的驰道吗?是的,可山西境内的粮草和军队数量毕竟有限,远达不到隋炀帝的需求,此次出兵,朝廷主要是从河南、山东、淮南等地调兵遣将,山西的驰道压根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其次,运输的季节是春夏之际,阴雨绵绵。
据史料记载,就在此时,黄河沿线暴雨倾盆,河南、山东等地30多个郡,数十万老百姓受灾,以至于无家可归。运送粮食的牛车遭遇暴雨天气,只能陷在泥地里不动弹,运输的大队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粮草被雨水淋湿,一筹莫展。
运送到前线之后,朝廷发现大部分粮食已经严重发霉,将士们根本无法食用,因此勒令百姓自己处理这些粮食,然后换算成钱交给官府……
再次,这个季节刚好是老百姓农忙的时候,隋朝国富民强,谁家里没有几亩薄田需要耕种?考虑到这是国家的大事,朝廷又减免了多年的赋税徭役,老百姓这才愿意奔赴前线为国出力。
问题是,工作量太大啊!农民们要么在路上活活累死,要么生病去世,要么被押运官活活整死,因此民怨极大!
最后,凭着当时的运力,两个人才能运送三石米(360斤左右),这还包括农民兄弟在路上的口粮,以及要进献给押送粮车的官员们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数十万农民舍弃自己的土地和妻子儿女,孤身一人到前线为军队运输粮食,自己家里的田地却无人耕种,给军队运输的粮食又被自己当做口粮在路上吃掉了……
最后的结果呢?
你运到部队里面的都是空车,难道这就是皇帝交给你的任务吗?
即便是有能力运送到在泸河、怀远二镇(隋炀帝在辽宁设置的临时物资储备库),交上去的也只是被雨水淋湿,无法供军队使用的劣质稻米。
摆在这些农民面前的选择不多,要么你就承认自己在路上把军粮吃了,接受朝廷的军法处置,要么你就逃跑。能回家吗?不能,因为朝廷会继续追究你的责任,那就只好去做亡命之徒,做绿林好汉。
这就是隋炀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时,后勤运输线路上的真实写照。
隋炀帝的高句丽战争还没有打响,后面就已经有人在造他的反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32章第一批造反者
王薄、孟让、窦建德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造反者。
我总结了一下,一般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有几类人造反的概率最高:
第一类:根正苗红的农民。
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一般比较糟糕,是朝廷低级官僚压迫的主要对象,如果被欺压到没有立足之地,不奋起反抗就没法保全自己的地步,他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扯旗造反,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隋末的王薄就属于这类人。
隋炀帝登基之后,干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工程:修建东都洛阳、南巡江都、北巡大漠、修建长城、西征吐谷浑……这些事儿无一例外,都要征调男丁!
男丁从哪里来?
客观的说,除了江南和西南的百姓外,全国各地的百姓都接到过朝廷的调令,但是山东、河北、关中、河东等地,却是朝廷征调最频繁的地方。
当时朝廷是怎么用人的呢?
隋炀帝是大老板,他一声令下,朕要修建洛阳宫!
长安的官老爷们闻风而动,立刻给各州县的长官下条子,征调民夫送往洛阳!
中央朝廷的官员自然不会参与工程的建造,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设计图纸、管理项目经费、项目现场监督,以及后期的验收。至于修造工程,对民夫的调度使用,日常的伙食和薪酬,全都是地方官员和小吏负责……
地方官员的诉求是什么?用最快的速度搞定工程,让上级领导们满意,让皇帝满意,因此在使用劳动力的时候,这帮人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果官员们有良心,就会督促民夫昼夜加班,良心被狗吃了的,直接上鞭子抽打,态度极其恶劣。
修建洛阳宫的时候,因为工期太严,劳动强度太高,死伤者不计其数!
这还不算什么,地方官员不能白干活啊,除了拿朝廷的俸禄外,是不是得从中克扣百姓的血汗钱?客观的说,朝廷为了修建洛阳宫,批了巨额的资金,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拿这笔钱……
以隋朝的国力,上马几个大工程根本不在话下,问题是隋炀帝的节奏太快,老百姓刚刚忙完这里,就得启程赶往那里,实在是不堪其苦!
朝廷虽然给百姓分了不少田地,也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可男人们整天在外打工,根本就没时间照顾家里,再多的田地又有什么用?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什么结果?
要么让田地荒芜下去,要么把田产卖给当地的豪强和地主,换取全家老小的生活费!
客观的说,修洛阳、修长城,虽然死了不少人,可大家毕竟都还有盼头,直到朝廷上马大运河项目的时候,老百姓的眼中开始充满了绝望。当时,河北、淮南、淮北、山东等地热火朝天,一连好几年,家家户户都得出工出力,刚把大运河交付给朝廷,征兵令又被送到了家中……
据史料记载,为了征伐高句丽,隋炀帝从全国各地征调了113万府兵,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河北和山东,这两个地方堪称是“扫地为兵”……这还没算上在路上运送粮食和保障物资的百姓!


新鲜出路的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王薄,山东邹平(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县)人,祖上N代全都是农民。在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期间,他就是默默无闻的运输脚力之一,所不同的是,王薄是个会念书、会写诗的农民,田园里的文化知识分子。
关于王薄的身份,究竟是府兵,还是负责运输的脚力,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是因为运送的粮食被自己吃光,或者延误了军粮运送的日期,又或者接到朝廷的征兵令却不愿意去送死,总之都有可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但凡会点诗文,骨子里总会有一点自命不凡,不太愿意服输的傲气,那是一种才华的味道。
其他老乡都在埋头干活的时候,王薄便偷偷地观察他们的情绪,令他欣喜若狂的是,这帮人都对朝廷的苛政有所不满,暗地里也骂了无数次娘,可死活就是没人敢公开站出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有一天,王薄乘着老乡们情绪快要失控的良机,竟然学起了陈胜和吴广,在人群中喊了一嗓子:兄弟们,去了要死,不去也要死,索性反他娘的!
王薄的叫喊犹如黑暗中的一盏亮光,将所有的沉默和愤怒都唤醒了!
“就是!凭什么让我们去送死!”
“干他娘的!”
“老子都快累死了,不干了!”
“造反吧!”
……
人呐,不管本性是善良还是邪恶,心底都住着一个小恶魔,一个人的时候不敢放它出来,可要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并不介意放出来狂欢一下!
有了带头的,有了闹事的,有了摇旗呐喊的,这事儿自然就能干起来!
在王薄看来,想在一大群人当中拿下扛把子的地位,就必须拿出点真本事,让大家心甘情愿的跟着你。
很快,王薄就在山东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境内)搞了个根据地,并自称为“知世郎”,意思就是自己知道天命所归,随后宣布扯旗造反。
自古以来,造反行动必须有四大标准配置:领袖人物!口号!粮草!根据地!
在我看来,造反口号是一等一的重要。
好的口号,最低的要求就是朗朗上口,比如:
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李自成: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层次高一点的,必须得有煽动力,比如:
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王小波: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最厉害的就是那种听了之后不造反都不好意思的……
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过,王薄想了想,自己毕竟是个文化人,不能随随便便搞出一句话来敷衍大家,于是躲在家里埋头苦思,绞尽脑汁写了几首诗:
《莫向辽东浪死歌一》
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
老亲倚闾望,少妇守空房。
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
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故乡。
《莫向辽东浪死歌二》
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
长河渡无舟,高山接云端。
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
日落寒山行不息,荫冰卧雨摧心肝。
《莫向辽东浪死歌三》
莫向辽东去,夷兵似虎豺。
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腮。
性命只须臾,节侠谁悲哀。
功成大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这就有点作死了,跟你造反的都是一帮农民,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谁又读得懂你写的酸诗臭文?王薄辛苦憋出的大作问世后,老百姓表现的都很懵逼,不知所云,不过大家都看懂了第一句话,莫向辽东去!
这句话就是王薄起义军造反的核心宗旨!
王薄造反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山东等地。
在和平年代,敢公开和朝廷叫板的人都是狠角色,对待狠角色一定要佩服!
在王薄的煽动下,那些因为运送粮食和遭遇天灾无家可归的人很快就聚拢在他的周围,数万人的业余农民军就此诞生(没有好事之徒,哪里会有数万人?)。


生病出差一天,迟来的更新,多谢仁兄和姐妹们的鼎力支持!
今晚早点休息了,明早起来再改新的,后面还有一百多万字,为了保持幽默的表述方式,我也是拼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二类:在体制内混生活,却不受上级领导待见的人。
这类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骨子里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
有些人可能非常豪爽,身边有一大帮酒肉朋友;有些人可能擅长武艺,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有些人可能有领袖气质,战略眼光超凡脱俗,总之,他们很容易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在天下大乱的前夕,如果农民兄弟们不动,他们会很识时务地蛰伏待机,不务正业,一旦有人带头兴风作浪,他们就会乘机浑水摸鱼。
汉高祖刘邦、东汉末年的刘备,隋末的孟让就是这类人。
孟让,齐郡(今山东济南市)人,起义之前担任着齐郡主簿,手上端的虽然不是铁饭碗,可毕竟是堂堂的政府佐吏,体制内的人(很像我们现在的事业编制),在齐郡也算是有头有脸,走出去别人都会给几分薄面的人物!
身为政府的服务人员,他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帮朝廷运送粮食,他的工作就是坐在衙门内搞搞文书,传递一下信息,搞搞对外联络的工作,毫无压力,更谈不上什么性命之忧。
孟让的造反,史书上没有给太多眼花缭乱的解释,比如被上级领导恶心,家里被官府整的揭不开锅。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庸碌之辈(隋朝为数不多的起义之后没有记载,不了了之的首领),造反也纯属是发泄自己难以晋升,前途无亮的愤怒,想要通过暴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三类:土匪黑社会。
这类人平日里不缺吃穿,手中囤积了大批粮食和金银珠宝,和体制内的人一样,农民兄弟不动他们就不动,如果社会动荡,他们依靠雄厚的财力,可以迅速拉起一支黑社会队伍。隋末的刘霸道就属于这类人。
刘霸道,山东平原的豪强,祖辈都是朝廷的退休官员,家底非常的殷实,到了他这里就变成了游手好闲,广交朋友的侠义之人。
听说王薄等人带着农民兄弟们起义,刘霸道也想过一下做皇帝的瘾,因此广 财,招募天下英雄,瞬间就在山东境内招募了十来万土匪流氓,打造了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黑社会势力。
第四类:豪门望族。
应该说,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势力庞大的政治家族。家族的成员要么在朝中担任显赫的职务,要么头上有公、候等勋爵的光环,地位非常显赫,财力非常雄厚,在地方上很有威名。
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属于统治阶层,利益既得者,自然选择拥护朝廷。如果朝廷能够镇压起义,他们就会选择继续支持,如果朝廷失去了控制,他们往往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起兵勤王,乘机夺取政权。
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就是这类人,他们是整个社会的精英,懂得蛰伏待机,不做出头鸟,却往往可以在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后,这里咱们就不隆重介绍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造反者中出了位大名鼎鼎的超级军阀窦建德,想要把窦建德的故事讲清楚,必须得提一下孙安祖等人。
孙安祖,河北漳南县人,地地道道的农民。
关于孙安祖的记载,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说法似乎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把他描述成遭遇可怜的穷汉子,一个是把他描述成手脚不干净的地痞流氓。
先来看看旧唐书说的: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孙安祖的家乡正巧发了大水,家里的房子和田产被淹没,妻子儿女被活活饿死,孙安祖的心情非常糟糕。漳南县令对孙安祖一家的遭遇表示了情真意切的同情,但是县令的话又说的很明白,孙安祖再怎么说也是成年男丁,必须得为朝廷征讨高句丽出力!
哥们家破人亡,孙家都已经绝后了,难道第一要务不是再娶个媳妇传宗接代吗,这个时候还要跑到前线去送死?
孙安祖是个火爆脾气,当场就表示不干了,还把县令狠狠地骂了一顿。
在古代,县令大人就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就算你是县丞,顶撞县令都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更何况一个小老百姓公然侮辱七品县令!
县令大人觉得被小屁民侮辱,实在是有伤尊严和体面,于是派人把他给抓了起来,顺便赏了一顿鞭子。孙安祖还没有从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中缓过劲来,如今又得罪了县令大人,想到去打仗是死,留在这里也会被活活整死,孙安祖干脆横下了心,把县令大人给干掉了……
新唐书说的就不那么好看了:
孙安祖是农民不假,不过是个不务正业的农民,有一次,孙安祖偷盗别人家的羊,被县令大人抓了起来,然后赏了一顿鞭子,孙安祖大怒之下干掉了县令,然后在当地收获了“摸羊公”的美名。
两种说法殊途同归:漳南县令被孙安祖给杀了......
老百姓公然杀官,形同造反,放在任何朝代都是重罪。
孙安祖事后清醒过来,急忙去投奔同乡窦建德。
为什么是窦建德呢?
据史料记载,窦建德为人仁侠仗义,胆识过人,是及时雨一样的存在,此刻他正担任着为朝廷征选农民入伍的二百人长,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窦建德表示,大家都是老乡,能罩的一定罩!
闲暇之余,窦建德还给孙安祖分析了一下局势,在他看来,当年隋文帝征调了数十万雄兵前去征讨,却连高句丽的国土都没够到,隋炀帝的百万大军恐怕也会重蹈覆辙。
啥意思呢?去了也是送死!
窦建德靠着自己的人脉,找了几百名地痞无赖,随后交给孙安祖统领,让他前往高鸡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西南)占山为王,等待天下大乱的时机。
窦建德是个天生的造反者,他扶持孙安祖做了土匪头子,自己依旧给朝廷打工,随时观察局势。不巧的是,漳南县有一个土匪头子张金称,喜欢在附近烧杀抢掠,却唯独佩服窦建德的为人品行,因此从不去骚扰他的地盘。
张金称的行为引起了当地官员的猜疑,他们觉得窦建德和土匪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关系,因此派人抓捕并诛杀了窦建德的所有家属。窦建德无奈之下,只能带着手下的200余人投靠了当时颇有地位的东海公高仕达。
小小的漳南县,又能容得下几支起义部队?
张金称看孙安祖混的风生水起,有点眼红,于是开始找他火并,最后的结果就是孙安祖被杀,他在高鸡泊拉起来的数千人队伍辗转到了窦建德的手中。
由于窦建德颇有游侠的气质,在当地名望很高,因此势力快速膨胀,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造反者之一。
客观的说,起义军虽然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可手上毕竟拿的是锄头和木棍,碰到老实巴交的商人和老百姓还可以勉强抢劫一顿,如果遇到朝廷的官军,就只有被打的屁滚尿流的下场。
这一阶段的起义军业余到了极致,大家奋起反抗,纯粹是为了逃避朝廷的征调,或者是为了生存,又或者是嫌自己的命太长,想要投机取巧,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为何要造反......在军队规模、武器配备、造反理念上,第一批起义军无法对朝廷形成有效的冲击,可以简单理解为酝酿阶段。
不过,隋炀帝并没有掉以轻心,他责令地方官府组织兵力迅速平乱,而自己则继续在前线布置对高句丽的第一次军事打击。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第33章帝王心思难测
612年1月1日,隋炀帝调集的军队和辎重都已经到达涿郡,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只等他发布攻伐高句丽的最后一道旨意。
隋朝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又储备了无数的粮食,集合全国的力量打小小的高句丽,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场绝对的胜利。然而,隋炀帝似乎意识到了大臣们和他的心思还不太一样,因此想要搞一个小范围的洗脑。
隋炀帝找来了当年的老熟人,合水县令庚质,问道:“庚爱卿,高句丽只不过是一个小郡,朕如今率领大军前来征伐,你认为朕的胜算如何啊?”
庚质:“咱们大隋当然打得过,但是臣不希望陛下亲临前线。”
隋炀帝显得很不高兴,严肃地说道:“朕当着天下人的面下诏,眼下又在涿郡集结大军,难道还没有看到敌军就要率先撤退吗?”
庚质小心措辞道:“陛下,战事变化多端,如果打不赢的话,是会影响天子威信的,您只需要派大将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必定能够一举攻克。正所谓兵贵神速,迟缓则会无功而返啊。”
隋炀帝:“爱卿,既然你害怕,那就不用随驾了!”
客观的说,隋炀帝对庚质的发言非常失望,失望透顶......
关键时刻,好朋友是用来泼冷水的吗?是让哥们深陷尴尬处境的吗?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决心不可能动摇,他只不过想在出发前和大臣们统一思想,顺便讨一个好彩头,没曾想却遭到一顿抢白!
隋炀帝想骂人,也想杀人,不过看了看庚质,还是不太忍心.....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上图一张,明天就要打高句丽了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小红花花20 2018-05-27 20:38:45
窦建德的身份不好,在那个年代吸引不了真正的人才,想和李渊争霸,弱势太大了
-----------------------------
说到点上了,读书人以跟着粗人做事为耻,豪门贵族更不会支持他们。虽然说马上打天下,可要是没读书人肚子里的坏水,打天下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福娃娃2018 2018-05-27 22:02:18
大爱楼主,杨广为什么不杀这个县令,不科学啊?
-----------------------------
隋炀帝和他的恩怨纠葛很多,既像是朋友,也像是敌人,反正就是县令不服气,隋炀帝想让他服气,杀了太可惜!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就在此时,右尚方署监事耿询跳了出来,他苦谏隋炀帝,希望皇帝能够留在涿郡,不要御驾亲征,以身犯险。
这个台阶给的,完全是量身定做,恰到好处啊!
隋炀帝:“卫士何在!征伐高句丽在即,耿询却长他人志气,灭我大隋的威风,实在是可恶至极,把他拉出去砍了,以儆效尤!”
要我来说,不管是庚质,还是耿询,都不应该拦着隋炀帝!
第一,隋炀帝御驾亲征,并不是上阵杀敌!
第二,大隋有百万大军,而且处于攻势,隋炀帝的人身安全毫无问题!
第三,隋炀帝是个心思细腻之人,从他的安排看来,每一步都若合符节,大臣没弄懂隋炀帝的意图就随意发言,是邀名买直还是另有担心,我们不得而知!
第四,大敌当前,灭自己威风实在是罪大恶极,如果换成其他脾气暴躁的武将,劝谏之人恐怕早已经身首异处!
凭着隋炀帝的身份地位,想要杀人泄愤,杀鸡儆猴,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在大臣的劝谏下,他还是宽大为怀,释放了耿询......
612年1月2日,隋炀帝正式下诏:
大隋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12道。
大隋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目施、带方、襄平12道。
两军在平壤城下会师,然后一举拿下高句丽的都城平壤。
隋炀帝亲自为二十四军挑选了正职大将军一名,亚将一名,并组建了四十队骑兵,每队一百人,十队为一团;八十队步兵,分为四团,每团各有偏将一名。
值得注意的是,隋炀帝还给每一路大军都配备了受降使者,这个使者不受任何军事长官的指挥,他的使命就是负责接纳受降的人。
612年1月3日,第一支军队正式开拔,往后每日出发一军,两军相隔40里,整个军队完全开拔,前后共用了40余天。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的大军总共是113万3800人,一路上首尾相接,旌旗蔽日,鼓角相闻,浩浩荡荡,成为中国历史上外族征战最隆重的一次。
用一句土话来说,这么多人就算是一人一口吐沫,或者一人扔一块石头,高句丽恐怕都接不过来。
然而,此次军事行动的最高统帅是隋炀帝,他的心思直接决定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走向,那么他到底想要打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呢?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隋炀帝出发之前,向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和官员们发布了一道诏书,其中就说到:天罚有罪,本在元恶,人之多僻,胁从罔治。
意思是所有的罪孽都有一个元凶巨恶,此次隋朝征伐高句丽,高元无疑就是隋炀帝最想打击的人,至于其余的部族和士兵们,都不属于大隋打击的范围。
诏书中还说道:若高元泥首辕门,自归司寇,即宜解缚焚榇,弘之以恩。意思是高元如果能够负荆请罪,向大隋称臣纳贡,隋炀帝依旧可以对他网开一面。
在隋炀帝看来,灭高句丽只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不过,他更想以大隋的百万雄兵和经济实力为后盾,从道义和天威上彻底征服大隋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使得万国来朝(这恐怕也是他发动中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征战,最后却只用35万大军的根本原因)。
隋炀帝心里非常清楚,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世之功,成就千古一帝的美名才是他的终极梦想。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隋炀帝才会率领文武百官御驾亲征,才会力排众议,放弃出奇制胜、兵行诡道的用兵理念,主张兴仁义之师,堂堂正正的攻打高句丽。
军队开拔之后,隋炀帝再次发布诏书:
朕征伐高句丽,全国上下莫不协助,朝廷文武亦尽心尽力,普通百姓舍家弃口,家里很少再有余粮,这些情况朕都非常清楚!因此,诸县的郡守们,要多多照顾这些出人出力的家庭,如果家里粮食缺乏,从国库拨给,如果有土地,但是家里人身体不好的,号令那些富裕,或者人口多的人家去帮助他们打理田地。在朝廷攻伐高句丽的期间,朝廷各地的官员要务必保证在家里的妇幼老小有足够的粮食食用,在外服役的壮丁不需要担心家里的生计。
这些,都是隋炀帝的诏书所写,不容争辩。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暗里不着迷啊 2018-05-28 08:11:52
确实,大军统帅的想法才能决定战争的打法,直接碾压?还是猫抓老鼠?楼主居然还在设悬念啊……
-----------------------------
悬念还是得设啊!
楼主:九皋寒叟  时间:2021-01-28 02:31:35
612年3月14日,隋军数十万将士来到了辽河边上,准备过河决战。
然而,高元似乎很有个性,表现地有些卓尔不群......
在此之前,隋文帝杨坚派了三十万大军前来,还没到达高句丽本土,高元就吓得神经衰弱,连忙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如今,隋炀帝御驾亲征,带领百万雄兵压境,高元反倒是威武不屈,还在辽河的对岸布置了数万兵力,打算防御大隋的进攻!
这是隋炀帝东征以来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兵半渡而被击。
辽河的宽度大概也就100米左右,凭借着当时的人力物力,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隋炀帝让建筑大师宇文恺在辽河比较浅的水流上建造了三座巨大的浮桥,意图送大军顺利过河。
宇文恺不愧为建筑大师,他并没有从辽河西岸一路向东岸搭桥,而是将整个大桥拆分为几大段,造完之后再合起来,利用河水的浮力推送到河的对岸。
浮桥很快就搭建完成!
然而,当隋军把浮桥推送到对岸的时候,尴尬的一幕出现了:由于对距离的估算出现失误,宇文恺建造的浮桥似乎有点短,送到对面的时候和岸边还差4米左右,根本就够不着岸......
这也就意味着,浮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士兵们如果想拿下岸上的守军,就必须跳到辽水之中和高句丽的士兵短兵相接,以低打高……
就在此时,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此人是个传奇人物,土匪出身,武功奇高无比,后来被官府收编,成为了隋炀帝最宠幸的大将军之一),以及他的三个儿子麦孟才、麦仲才、麦季才冲上了高句丽的阵地,杀的敌军尸横遍野,眼看着就要为大军撕开一道缺口!
然而,高句丽士兵前仆后继,玩命似的狂冲,再加上有弓箭掩护,麦铁杖等人逐渐招架不住!再回头看看友军,因为浮桥迟迟不到位,再加上高句丽士兵拿着武器一顿猛戳,死亡人数急剧上升......
据史料记载,一直到麦铁杖被杀身亡,他都未曾后退半步!
所谓的忠肝义胆,英雄气概,就是用自己的性命去维护忠诚和使命!
辽水之战,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虎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等大批将士当场力战身亡,而隋军却不能前进半步!
隋炀帝没有想到会在辽水河上遭遇出兵以来的第一场滑铁卢,他听闻麦铁杖等人战死,痛哭流涕,伤心欲绝,当即命人将三座浮桥撤回,暂缓了此次进攻。
隋炀帝并没有处罚任何人......
在他看来,将士们因为兵败辽水而蒙受的屈辱,为战死的同袍心生的愤怒,才是最可怕的力量!
随后,隋炀帝准备了一笔巨额赎金,并派人前往高句丽军中,将麦铁杖的尸首换了回来,并下诏追封他为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大肆封赏了此次战役中死去的将士。

楼主:九皋寒叟

字数:5840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0:02

更新时间:2021-01-28 02:31:35

评论数:78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