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的就是真的 假的就是假的 真成不了假 假成不了真

真的就是真的 假的就是假的 真成不了假 假成不了真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後乃能動作從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惚無形,不繫之歎。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以無形始物,不繫成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冥,深遠之歎,深遠不可得而見。然而萬物由之,其可得見,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信驗也。物反窈冥,則真精之極得,萬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至真之極,不可得名,無名則是其名也。自古及今,無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以閱眾甫。眾甫,物之始也。以無名說萬物始也。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於無哉,以此知之也。
-----------------------------------------------------------------------------
同时也象一个病人一样,精神不振,思无依托。而社会大众一般则都是自信满满的,好象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掌控。我却总觉得任何事情都是有遗漏不完备之处的。和那些人相比,我看上去有点象智商上有毛病的人,混混沌沌。而别人看上去个个都是精明清醒之人,我却是一个糊里糊涂的人。别人都是明察秋毫,而我是懵懂无知。几乎所有人站在海边看海浪无休止地涌动,便会觉得大海之水无穷无尽。站在山上感受迎接秋日西风,也会觉得年岁的四季更替也是永无停止地发生。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有点愚笨粗陋,和大众的观点不同。我所以这样异与常人的认识,因为我是基于最为根本的三元哲学宇宙观来观察和认识世界的。
---------------------------------------------------------------------------
获得最为接近真理大道的哲学,自然便会与众不同,看问题行实践都是会异于常人的。常人就是多数人,普通人,没有认知宇宙真理之人,受社会普通价值原则牵引操控之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言行异于常人的,不应受到歧视,说不定就是人世间得道开悟之圣贤之人。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曲則全,不自見其明則全也。枉則直,不自是則其是彰也。窪則盈,不自伐則其功有也。敝則新,不自矜則其德長也。少則得,多則惑。自然之道亦猶樹也,轉多轉遠其根,轉少轉得其本。多則遠其真,故曰惑也;少則得其本,故曰得也。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一,少之極也。式,猶則之也。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只有圆弧的形状才能更加接近圆满,而将弯曲捋平才能更加接近平直,放低成为低洼之状,才更利于盛水,衰败腐朽之后,才会有新的生长。正是因为存在不足,才有可能获得补充,而多上再加多,则往往容易形成隐患。圣人都是以坚持三元哲学信仰为对待认识处理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根本方法。从不固执地坚持个人一己之见,因而还更能赢得别人的赞同,从不固执地坚持自己永远正确,反而更能赢得更多人的拥护。从不自夸自己有多大智慧,结果却实际能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从不狐假虎威浪得虚名,反而还能成为百姓永久感佩的领袖。圣人的处世之道,就是从来没有和天下任何具体的对象相竞争,结果却是普天之下没有任何的对象能够与之竞争。古人有委曲者求全的话是一点不假的真理,也是最为高度提炼抽象总结出来的处世原则方法。
--------------------------------------------------------------------------
我同样怀疑这些劝世良言的处世方法与原则是出自老子之口。三元哲学并不追求圆满,也不追求所谓的好坏。人云亦云随大流,博采众长,随时谦虚夸别人,并不是什么圣人的处世方法。典型的二元哲学方法论,且是本能进化方法论。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希言自然。
聽之不聞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然則無味不足聽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言暴疾美興不長也。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
從事,謂舉動,從事於道者也。道以無形無為成濟萬物,故從事於道者,以無為為君,不言為教,綿綿若存而物得其真,與道同體,故曰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德,少也,少則得,故曰得也。行得則與得同體,故曰,同於得也。
失者同於失。失,累多也,累多則失,故曰失也。行失則與失同體,故曰,同於失也。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言隨行其所,故同而應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忠信不足於下,焉有不信也。
---------------------------------------------------------------------------
宇宙自然的状态是不能用语言精准描述的,因此说越简略地讲述才是越接近宇宙自然的真实。飘风不会不停地刮下去,暴雨也不会成天不停地下,什么原因呢?这是由地球风雨运化自然生成规律所决定。连地球最终都会有寿终正寝的那一天,更何况人类。因此,信仰尊从三元哲学大道的人,凡事都是自觉地按三元运化的哲学行事,原则措施都是符合三元运化的要求相一致,其结果也就可达相当理想的状态,自然契合元起之道的要求,自然契合运降之元的要求,自然契合运化缘灭的要求,以获得功德的圆满。这些顺应宇宙天道自然法则的道理,绝大多数人是认识不到的,更是不相信的。
--------------------------------------------------------------------------
这些要求是符合三元哲学原则的。作为人类而言,顺应天道有几个大的环节要把握:一是每个阶段干与之匹配的事,不超前不落后;二是负阴抱阳,三元协调平衡,每元都不过份;三是与周边三元和谐共存,不破坏其他三元正常运化,近亲远疏。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企者不立,
物尚進則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其唯於道而論之,若卻至之行,盛饌之餘也。本雖美,更可薉也。雖有功而自伐之,故更為肬贅者也。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垫起后脚跟是不能长久保持凭高远望的,步子跨得很大,也并不能让行走更快。固执己见者不可能兼听而明智,永远自以为是坚持自己正确的人,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自我标榜吹嘘的人不可能建功立业,只知自我欣赏的人,不可能成长为领导。这些都是基本的处世之道。那些垫脚跨行类的言行,从大道的角度看,都是些剩菜烂饭式地招术,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是排斥的,所有践行三元哲学大道的人不会如此行事。
----------------------------------------------------------------------------
三元哲学认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的主观能动性之一动所产生的实际后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存在大量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集合。因而总体上是讲慎动的,更要避免凭直观的感觉办事情。垫足望远,跨步快行,头疼医头,草生便锄,都是违反三元哲学的。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然不可得而知,而萬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誰之子,故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寂寥,無形體也。無物之匹,故曰獨立也。返化終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周行無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為天下母也。吾不知其名,名以定形,混成無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夫名以定形,字以稱可,言道取於無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稱最大也。強為之名,曰大。
--------------------------------------------------------------------------
无限的宇宙之中有一种混沌不清的事物,比我们人类所能感知的地球太阳银河等存在的时间还要早无限之久,宁静而广大,模式从不改变,生、成、灭轮回运化而永无尽头。这个事物我们姑且从理论上命名为地球等人类可知时空的创生之母,原始之根源。我不知道也不能了解这个创生之母究竟应该叫什么名字,只能用人类的文字语言称之为三元之道。在事物生成强大到顶峰状态时,叫达,意为达成圆满的顶点。
------------------------------------------------------------------------
这是三元运化三个过程的分解式讲解。非常重要,是三元哲学的核心内容。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稱最大也。責其字定之所由,則繫於大,大有繫,則必有分,有分則失其極矣。故曰,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行也。不守一大體而已。周行無所不至,故曰逝也。逝曰遠,遠曰反。遠,極也。周無所不窮極,不偏於一。逝故曰遠也,不隨於所適,其體獨立,故曰反也。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天地之性,人為貴,而王是人之主也。雖不職大亦復為大與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域中有四大,四大,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稱有名則非其極也,言道則有所由,有所由然後謂之為道,然則是道,稱中之大也,不若無稱之大也。無稱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無稱之內,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而王居其一焉。處人主之大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謂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天故資焉。天法於道,地故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
-------------------------------------------------------------------------
再往后叫灭亡,灭亡之后叫消散,消散之后便又进入因缘轮回再起的状态。因此按三元哲学的理论讲,缘集之始为一个决定性的环节,膨扬生长是一个决定性的环节,降萎归尾是一个决定性的环节,灭亡消散是一个决定性的环节。宇宙时空之中就存在这样一个四环相扣的四个环节,四个基本的支撑。消散灭亡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人类社会是按照地球之上这四大环节生成运化而生成灭的,而地球是按太阳系里的四大环节生成运化生成灭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也还是按三元的真理大道运化生成灭的,因此,三元大道哲学模式是宇宙之中的永恒本来自然先天的永恒存在。
-------------------------------------------------------------------------
因编排的原因此篇我进行了拆分----这个提法在佛哲学理论中叫成、住、坏、灭。因而我也是认为,古中国佛道儒三家,其哲学的本原是一家,都是讲三元运化的,各有侧重,一个强调一极一元,形异为三。一个重轮回之轨,一个重阳元入世,一个重阴元守虚。这里的法字,实是古发字的异化,本义是讲生发,人按三元生发于地,地按三元生发于地球外空间,地球外空间生发于三元普遍的哲学模式,而这个三元模式是宇宙永恒的自然存在。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凡物輕不能載重,小不能鎮大。不行者使行,不動者制動,是以重必為輕根,靜必為躁君也。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以重為本,故不離。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不以經心也。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輕不鎮重也,失本為喪身也,失君為失君位也。
----------------------------------------------------------------------------
宇宙之中,再轻的事物也是有重量的,故重才是轻的根本。再如何躁动的事物,也是有停止静寂的时刻,故静止才是躁动的核心。正因为如此,圣明的人日常生活当中多是秉轻持重的态度,不浮躁气盛,轻举妄动。虽然居住在法相庄严的寺宙里,却并不看重这些繁华的住处,而以燕子季节性寄居的态度来对待,超然物外。而那些万乘之君的皇帝,往往不是这样,只重自身集团的利益而轻天下百姓苍生。这样的轻看无视,就失去了轻本来就有的重的根本,而那些只重自身利益的各种决策折腾,也违背了躁之本性当中最为核心的 静寂的原则要求。
--------------------------------------------------------------------------
这个论述有毛病,不符合三元哲学的原理。作为绝对的存在,当然可以用重量来表示,但是将躁动和静止作为一对讨论的方面,在三元中是不成立的。三元的运动是绝对的,没有静止。看不见摸不着察觉不到,运动依然绝对存在。要么在缘集的过程之中,要么在流散的过程之中,层层运动,永无停止。因而不可能是老子的言论。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善行無轍迹,順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無轍迹也。善言無瑕讁;順物之性,不別不析,故無瑕讁可得其門也。善數不用籌策;因物之數不假形也。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不設不施,故不用關楗繩約而不可開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聖人不立形名以檢於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故曰無棄人也。不尚賢能,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為盜,不見可欲,則民心不亂。常使民心無欲無惑,則無棄人矣。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舉善以師不善,故謂之師矣。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資,取也。善人以善齊不善,以善棄不善,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雖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於其道必失。故曰,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最好的事业推动是不会刻意为身后留什么良名佳誉的。最好的理论宣传与说教,是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指责批评的缺陷。最佳的计划调度安排,从来不是依靠什么计算的工具做出的。最为严格的封锁,是根本不用栓锁但却是让你打不开。最为紧密的复杂关系线索,没有任何的绳结之系扣可你却是解不开。在圣人那里,他们最善于教化拯救各式各样的人,因而在他们眼中不存什么无用的废人。因为善于妥善处理各种各样的事物不同状态解决矛盾和问题,在他们的眼中也就不存在什么无可挽救的事物。这样的本领和能力,缘于他们掌握了救人救物的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明智能干的人,应该是糊涂且能力差的人的学习榜样。反之,这些人也是那些明智能干人失败经验的积累来源。不尊重重视从优秀的人那里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善于从失败落后者那里汲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尽管你智商出众,结果却是必然陷入迷茫和糊涂,要犯错误。这是如何提升自己全面能力相当有效的学习方法。
--------------------------------------------------------------------------
此处的六好六佳六善,本义是讲周全的的重要性。与前之向水学习的内在道理是一样的。强调周全的重要性,无处不虑的重要性,无处不计划,不安排的重要性。如编天网,如行云流水。但这是存在大矛盾的。事不可能事无巨细,反而只能抓纲治国,抓主要矛盾。人的主观能动性,千虑一失是必然的。因而这实也不是什么好办法,非六善就万全之策。这确实是学习的好方法。然而更重要的学习方法便是持之以恒,知行合一。多用时间琢磨推敲,才能解惑。明白了道理,就要按道理的要求行事。这样才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雄,先之屬;雌,後之屬也。知為天下之先也,必後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也。谿不求物而物自歸之,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式,模則也。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忒,差也。復歸於無極。不可窮也。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此三者,言常反終,後乃德全其所處也。下章云,反者道之動也。功不可取,常處其母也。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樸,真也。真散則百行出,殊類生,若器也。聖人因其分散,故為之立官長。以善為師,不善為資,移風易俗,復使歸於一也。
故大制不割。大制者,以天下之心為心,故無割也。
----------------------------------------------------------------------------
生物的繁衍直观上看好象是雄体的传精行为是主导,而其实雌体的长时间孕育才是更为重要的繁衍丰收之道。知道了这个普遍的繁殖道理,贯彻这个道理,才能保持人类的兴旺。人们在比试功夫之际,很容易防范那些公开的套路和打法,而对那些没有展示过的内在准备的暗招,才是比武取胜的根本性招式。因此比武的最高原则,就在于明招暗招不要固化,出奇不意,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变幻无穷的状态,百战百胜。农作物的耕种人们直观上以为繁花盛开是丰收的前提,孰不知作物的结果关键恰恰是开始枯萎衰败之际才是灌浆的阶段,这才是作物丰收的关键所在,知道这个道理,才能保持持久的丰收。这些类似的道理归纳总结起来,就可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指导原则,圣明的人加以贯彻运用,就能成为方方面面的领袖。这些基本的道理原则内在都是统一的,都是宇宙真理的要求和反映,融汇一体,不可分割。
--------------------------------------------------------------------------
这是教人们找矛盾主要方面的观察方法,不为直观现象所迷惑。抓重点,关键点,是相当好的工作方法。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神,無形無方也。器,合成也。無形以合,故謂之神器也。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萬物以自然為性,故可因而不可為也。可通而不可執也。物有常性,而造為之,故必敗也。物有往來而執之,故必失矣。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凡此諸或,言物事逆順反覆,不施為執割也。聖人達自然之至,暢萬物之情,故因而不為,順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亂而物性自得之也。
----------------------------------------------------------------------------
历史上总有一些所谓心怀雄心壮志的君王,视天下社会为可带来利欲享受的玩偶之物,而我的判断和预言却是这样做的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家国天下之社会,是地球上自然诞生而来的极为神圣的事物,不可能为任何人所把玩操控。非要试一下的,也是必定失败。非要强行占有,也是注定要失去。推而广之,世界的万事万物,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正面和反面,强和弱,快和慢,圣明的人在处理这些关系当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追求极致,不追求复杂,不追求永恒。
-------------------------------------------------------------------------
这是给统治阶级上课,给本能进化上课,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上课。内容直白,警告旦旦,真理确确。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強於天下,況人主躬於道者乎。其事好還。為始者務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務欲還反無為,故云,其事好還也。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言師凶害之物也。無有所濟,必有所傷,賊害人民,殘荒田畝,故曰荊棘生焉。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猶濟也。言善用師者,趣以濟難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強於天下也。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吾不以師道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驕之有也。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言用兵雖趣功,果濟難,然時故不得已當復用者,但當以除暴亂,不遂用果以為強也。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壯,武力暴興,喻以兵強於天下者也。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故暴興必不道早已也。
----------------------------------------------------------------------------
用三元哲学大道辅佐君王的人,从来不主张实行军事强国的战略。这样的战略很容易产生不好的因果报应。靠军事暴力征行天下,将充满危险,战争所到之处,不仅战争自身的恶果要偿,大自然也会发生报复性的饥荒灾年。因而圣明的智囊军师,都是以追求理想的治国效果为最高的目标,从不靠军事掠夺征服的办法来管理天下。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也不要沾沾自喜,不要夸夸其谈,不要自满骄傲,不要得意忘形,不要横行霸道。这是从事物的兴衰规律中总结而来的道理。盛极而衰,物极必返。要是不尊从这些规律而倒行逆施,必然会加速自取灭亡。
-------------------------------------------------------------------------
三元哲学反战,反暴力,反相煎何急。讲和谐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身,蝴蝶效应,显的隐的恶果,人类无法控制。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
凡是喜欢热衷于扩军备战强军竞争的事,都不是什么好事。预示着将有灾难发生。这也违反事物自然大道的本性,因而得道的人都不会这样行事。在中国古代的礼仪当中,读书的君子的住所,多是以居于左边的人为尊贵,而军事家的住所,则多是居于右边的人为尊贵。古人还认为,兴兵打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品德高尚的人是行以为耻的,万不得已才进行一次,还都是以局部小规模创伤代价微弱为原则。古人还认为,靠武力军事手段打仗所取得的胜利,不是一件值得夸赞得意的事,是多有愧疚的。那些乐于从事战争的人,是不能让其成为社会的栋梁担当大任的。吉利的事以左为尊贵,凶险的事以右为更高一级,所以军队当中的排序也是低级的偏将军居左而更高的上将军居右,和古人举行丧葬仪式时相同。战争死亡人数多了,也是要举行哀悼悲泣的仪式,那怕就是取得胜利了,其仪式还是悲痛哀悼的,以丧礼处之。
---------------------------------------------------------------------------
古中华文明相当了得,在二元哲学时代便已有反战原则,知尊知耻,文尊武耻,且早有慈悲之心。当代世界本能进化之列国列强,尚无慈悲之心,穷兵黩武,烧杀掠抢,权贵资本家,唯以求利为最高之要,大行弱肉强食本能进化哲学,与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权贵的慈悲之心,差之万里。近现代之中国,受害最深。人类文明,任重而道远。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道無形不繫常,不可名,以無名為常。故曰道常無名也。樸之為物,以無為心也,亦無名,故將得道莫若守樸,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樸之為物,憒然不偏,近於無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樸無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則物自賓而道自得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言天地相合,則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無為,則民不令而自均也。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始制,謂樸散始為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過此以往將爭錐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也,遂任名以號物,則失治之母,故知止所以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川谷之以求江與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歸者,世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猶川谷之與江海也。
----------------------------------------------------------------------------
通常情况下,元是根本难以科学定义的,其哲学抽象之后的本质,是一种无限小的存在。小到近似于无的这个元,宇宙之内却没有任何的事物能够掌控它。侯王若能信行这个元的自然运化真理规律,就会明白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在轮回生灭变化的。就象天地间降洒雨露,不是靠老百姓人为指令作法的结果,而是大自然三元运化的结果。事物一经生起,便是一个三元具备的独特之体,运化完成,必然结束。因为有结束,才会不断有新的事物的生起,此生彼灭,运化不止。确立能按三元运化哲学原理来对待天下,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就象控制了关隘峡谷的流水一样,也就控制住了大江大海。
--------------------------------------------------------------------------
这也是基本原理的讲述。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勝者無物以損其力,用其智於人,未若用其智於己也。用其力於人,未若用其力於己也。明用於己,則物無避焉,力用於己,則物無改焉。知足者富。知足自不失,故富也。強行者有志。勤能行之,其志必獲,故曰強行者有志矣。不失其所者久。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獲久長矣。死而不亡者壽。雖死而以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壽,身沒而道猶存,況身存而道不卒乎。
----------------------------------------------------------------------------
能客观地认识别人,要依托拥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而能客观地认清自我的人,则是能忘我且有坦白的胸襟和深入地明了世间客观存在的真理。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人,可称其为有相当的能力,而能够战胜自我,在否定自我中前进的人,则是可以称之为强大的人。很容易就满足占有欲望的人,就常常会处于自我满足的快乐之中。凡事比较固执坚持的人,往往是内心拥有远大志向的人。只有不迷失精神和价值的追求,才能坚持长久。人虽然肉体死亡了,但其活着时所秉持践行的精神价值理念如果是合于天理大道的,这样的人便可称其为万寿无疆得以永生。
---------------------------------------------------------------------------
人生一世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有不同的活法。区别不在于物质占有权势的显贵,而是在于是否能活得明白,活时的努力是否合乎天理大道,是否有文明的价值。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言道氾濫,無所不適,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則無所不至也。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

萬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所由,故天下常無欲之時,萬物各得其所,若道無施於物,故名於小矣。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萬物皆歸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為小,故復可名於大矣。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為大於其細,圖難於其易。
--------------------------------------------------------------------------
万事万物三元运化的真理规律是不可能受到任何的力量所随意操控左右的。但是这个三元运化的规律尽管贯穿了事物生成灭的全部过程之后,我们也不能明确清晣地用语言定义和描述出这个内在的规律。元是创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之源,同时却也是不能因为这而抽象提高为宇宙的终级主宰和最后的上帝。元的这种创生,是没有任何事前预设有目的、愿望、结果的等等可感知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可以将元称之为极为无限微小的存在。尽管宇宙间万事万物所有的存在没有一个不是按这个三元运化的规律运化,归结于这一条真理之轨之中,但也不是宇宙的终极主人,但我们人类却可将其称之为最为宏大的真理大道。这个宏大不是宇宙自我有意识地构造的,而是从来就客观存在的。
--------------------------------------------------------------------------
存在就是三元之体,是一种实在的存在,也可称其为物的存 在,永远有形。这个有形不以人类是否可以探知感觉为标准,划分为虚空无和实有等两个概念。存在可以无限小下去,有无限可分性。同时,也可无限大。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執大象,天下往。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溫不涼,故能包統萬物,無所犯傷,主若執之,則天下往也。往而不害,安平太。無形無識,不偏不彰,故萬物得往而不害妨也。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言道之深大,人聞道之言乃更不如樂與餌應時感悅人心也。樂與餌則能令過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無味,視之不足見則不足以悅其目,聽之不足聞則不足以娛其耳,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窮極也。
----------------------------------------------------------------------------
高举三元哲学的大旗,天下都会趋之跟随,不会有任何的损害,还会享有太平盛世、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而所谓许之以荣华富贵的生活,以各种物质财富当成诱饵,只能,暂时地聚集起一些本能进化的信徒过客。三元真理的哲学,讲出来泛善可陈、平淡无趣,看上去若有若无,听上去隐隐约约。然而宇宙间的三元运化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无穷无尽的。
---------------------------------------------------------------------------
二元哲学是本能进化之学,讲功利实惠,讲结果回报。三元哲学没有实惠,只讲道理。信只是明白,不信只是糊涂。明白地活只是文明,糊涂地活只是本能进化地活。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將欲除強梁,去暴亂,當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為大,以除將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張,令之足而又求其張,則眾所歙也,與其張之不足而改其求張者,愈益而已,反危。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利器,利國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覩,而物各得其所,則國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國,則失矣。魚脫於淵則必見失矣。利國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
----------------------------------------------------------------------------
如果试图禁止限制什么,往往可以采取先行鼓励彰扬并使其养成习惯僵化的痼态,事物自然产生出相反的你想要的结果出来。想要削弱什么,你就痼强什么,想要废除什么,就痼兴什么,想要夺取什么,就痼与什么。这是一种相当精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管理方略,是一种典型的以柔克刚。这些统治的方略是不能轻易公之于众的,就象鱼从深水中浮现容易让人捉钓一样,国家治理当中强硬威严的各种严酷手段,也是不能经常随意地展示运用,用多了,百姓就会习以为常,便失去了强硬威严管理手段的根本作用。
----------------------------------------------------------------------------
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讲三元运化原则下,促使提早达圆满之成的阶段,便自然会加速其灭亡的到来。这是摧阳的方法,进一步强化。而能注意保持虚空,能随时负阴,使之不满,便可长久。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道常無為

順自然也。

而無不為。

萬物無不由為,以治以成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將鎮之無名之樸,不為主也。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無欲競也。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
三元的本性就是一种纯自然的状态,没有任何企图达成的目的,而结果上却又正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事实上的主宰。国家的管理者如果能信守顺应这个三元的本质规律,就不会人为干预操控事物的自然轮回生成灭的运化过程,实现自然的运化。一旦产生了人为干预主导的冲动,便要想到三元哲学中最为根本的元的本质就是无为的,是不可干预操控的,就能抑制克服那些想要主导操控的愿望冲动企图,从而达到清静自然的状态,天下也会按事物内在的自然规律发展变化了。最佳的处世哲学就是要常怀无欲无求的心态,不要有非要实现什么、非要拥有得到什么的强烈愿望和企图心,而结果却往往是能够什么都不少,自然而然地得到。与此相反的是,时时处处生怕得不到,凡事争先恐后,其结果却常常是什么都没能得到。前者是因为压根就没有初始的企图占有之心,所以也不会总是事先就有计划目的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后者则是一开始便怀有占有且非我莫属的目的,其言行当中都是有功利性企图心的。如果有人崇尚仁慈的理念,而实际的言行当中却从没有过任何的表现,有人崇尚义的理念,且在言行之中时时要展示表明自己的义举,有人崇尚礼制,而在日常生活中却从来不注重人情往来时礼数细节的实行,对这样一些类型的人,我们大可挽起袖子将他们赶走,不再与之为伍。
-------------------------------------------------------------------------
用三元大道运化原理来看人类生活的世界,自然法则便从来就规定:人类不能向外破坏地球的大气空间,突破泄了地球元阳元阴之气,地球的体系将发生质的巨变。对地球内部同样不能破坏,否则同样也会造成地球现有体系的质的巨变。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方式都是要发生质的巨变。而人类将不复存在,必然散失为其他三元之体。因而这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最高伦理原则,不可违背。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干预客观世界,以地球三元为界限,不可超越。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盡德?以無為用。以無為用則莫不載也,故物無焉,則無物不經,有焉,則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雖廣,以無為心。聖王雖大,以虛為主。故曰,以復而視,則天地之心見。至日而思之,則先王之至覩也。故滅其私而無其身,則四海莫不瞻,遠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則一體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無以為者,無所偏為也。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仁義禮節是也,將明德之上下,輒舉下德以對上德,至於無以為,極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無以為而猶為之焉。為之而無以為,故有為,為之患矣。本在無為,母在無名,棄本捨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必有不濟。名雖美焉,偽亦必生。不能不為而成,不興而治,則乃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愛之者,而愛之無所偏私,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愛不能兼,則有抑抗正真而義理之者,忿枉祐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為矣,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責往來,則不對之閒,忿怒生焉。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
人类社会当中所以要构建起伦理道德的体系出来,其原因正是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最容易缺失这些文明社会所必备的品质德行。人们正是因为没有最为科学的三元的哲学世界观为指导,才降格以求,格外重视人的外在德行的塑造。当外在德行的约束也失效了,才又奠出一个仁理念的法宝出来,当仁也不管用了,又奠出一个义的伦理,最后连义也难以贯彻不存了,只好奠出最后一招,实行礼制。从这个过程来看,实行道、德、仁、义、礼这么复杂的伦理体系,多是些空虚的花架子,没有抓住治理人性的根本,是人为制造愚乱的根源。而明智的人则是要抓根本,注重本质,轻外在形式,实践中也是按三元哲学下所构建的文明社会所不可缺少的人伦精华行事,不用外在的浮华表象来装饰自己求道的努力,层层递进地修行,最终得道达到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
人类道德伦理的最大功能,就是要按三元运化的要求,规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人类生存生活的三元体系之内,不突破破坏这个体系的根基,还要维护巩固这个根基。具体而言,人类对地球大自然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以此为限。而仁义礼智信之类,只是阶级社会下暂时性的人伦道德,不是终级道德,当三元哲学成为社会主流之际,必然消失。
楼主:大大乐  时间:2019-08-16 12:21:13
夫大之極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豈足尊哉。故雖德盛業大,富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雖貴以無為用,不能捨無以為體也,不能捨無以為體則失其為大矣,所謂失道而後德也。以無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勞焉而物無不理。下此已往,則失用之母,不能無為而貴博施,不能博施而貴正直,不能正直而貴飾敬,所謂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夫禮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備於表,機微爭制,夫仁義發於內,為之猶偽,況務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前人而識也,即下德之倫也。竭其聰明以為前識,役其智力以營庶事,雖德其情,姦巧彌密,雖豐其譽,愈喪篤實。勞而事昏,務而治薉,雖竭聖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則無為而泰。守夫素樸,則不順典制,聽彼所獲,棄此所守,識道之華而愚之首,故茍得其為功之母,則萬物作焉而不辭也。萬事存焉而不勞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義可顯,禮敬可彰也。夫載之以大道,鎮之以為名,則物無所尚,志無所營,各任其貞,事用其誠,則仁德厚焉,行義正焉,禮敬清焉,棄其所載,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聰明,仁則誠焉,義其競焉,禮其爭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義之正,非用義之所成也。禮敬之清,非用禮之所濟也。載之以道,統之以母,故顯之而無所尚,彰之而無所競,用夫無名,故名以篤焉。用夫無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舉其末,則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華不作,故母不可遠,本不可失。仁義,母之所生,非可以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為匠也。捨其母而用其子,棄其本而適其末,名則有所分,形則有所止,雖極其大,必有不周,雖盛其美,必有憂患,功在為之,豈足處也。
-------------------------------------------------------------------------



--------------------------------------------------------------------------
此处王弼特别引发大的议论,着重讲明天道真理远比伦理道德的重要,这个议论是有重要积极意义的,为当时,也为现代的人类世界指明方向。从全篇而论,王弼当是后人的一个寄托人物,其点评老子的三元哲学相当多内容并不准确,对三元哲学不能理解,议论偏离道德经本义较多,且有相当多的内容属儒家精典理论,疑问较多。

楼主:大大乐

字数:579299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4-23 02:40:17

更新时间:2019-08-16 12:21:13

评论数:31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