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在读东周(春秋)

正在读东周(春秋)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而晋、齐、秦、楚没有这个问题,他们都在中华的边缘地界,周边许多诸侯和少数民族或多或少都与中原文明少有瓜葛了(不干净不纯粹了)。好多国家早就被戎狄给占了,你去灭他几个都不会有人知道、有人关心。就算知道,组织过去一调查,你是从戎狄手里抢回来的,那还属于有功啊。
所以,郑国在中原闹得动静很大,把周王都干了,可是收益却不大。而齐、楚、晋、秦等这些诸侯,却是在边境闷声发大财,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在这个背景下,郑国只用三代人就能脱颖而出,已算是非常牛掰。尤其是郑庄公,在位42年,成功让当时的郑国进入春秋诸侯的第一梯队,虽然后期子孙开启互杀模式后无法保持下去,但郑国仍旧成为了春秋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在后来晋楚的争霸中,焦点其实也就是在争郑国。
郑国: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作为个人,庄公寤生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物,他的许多谋略,套路不断被后人所模仿。比如他借天子的王命,后来齐桓公就尊王;比如,他不去和晋国、齐国发生冲突,尤其是与齐国结盟,就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晋国后来与吴国联合遏制楚国,楚国与越国联合遏制吴国就都是一个套路了;他在攻打宋之前的联合鲁国、齐国,是把外交作为战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此后被许多诸侯所借鉴。
终其一生,郑庄公的霸王事业主要有:1、平叛了弟弟段的叛乱,保证郑国的和平统一;2、解决母子问题,推行孝道;3、与周王朝的周郑交质、繻葛之战大败周王威震中原,还有割过人家麦子;4、淡定地击退宋、卫、蔡、鲁、陈联兵,体现出郑国的沉稳;5、组织兵团打服宋国,收了戴国,这是郑国的谋略;6、协助齐国收了詻国,稳定了齐郑联盟;7、联合齐国毁了许国,制定两步走的策略(可惜第二步没来得及)。
但这些功绩最大的不足就缺乏按照类似周礼的规矩,主持诸侯的秩序,没有体现是一个话事人主持工作的态度。相反,后来居然还把周王打败了!耀武有余,扬威不足。
实际上,他不但没有认真主持维护秩序,还从维护自己利益出发带头乱了秩序。与周王朝的对峙,表面上一下子拔高了自己的高度,但也开启了春秋诸侯毫无束缚的争霸时代。
既然是他开启的争霸,当然他自己也算一个了,算是中原几个诸侯的一个头目大哥,
郑庄公:我霸业了。
是的,小国的霸业,那就是小霸。
小霸王!反正庄公也爱学习,也让不少后人学习他!
我想周朝在周宣王的时候,他的弟弟就是郑桓公。在智慧、能力、性格什么的比周宣王更高一筹,后来的郑武公也比幽王厉害,郑庄公就更不用说,比周平王牛几条街。所以是不是周王朝的智慧(风水)开始外移了?如果这一脉出来继承为周天子,或者是让郑周再次合并,换郑武公、郑庄公来做周王,治理周朝,周朝会不会重新集权,他们会不会想到后来的削藩,推恩得限制诸侯的措施呢?
但历史没有如果。因为不需要如果,他就已经够精彩了。
为什么精彩?因为他们在用血肉,用自己的生命给后世子孙,也就是我们,铺垫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方式。
小霸王虽然小,但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都能拿到。郑国所处的历史背景里,地理位置不是最佳,但时间上还算恰当时。郑国小霸除了郑庄公自己天赋异禀的政治才华外,和其他几个国家的败家不成器也有很大关系。
从卫国州吁开始,引发了多诺米骨牌效应,许多国家都开始的内乱,也算从另一个角度来助攻了郑庄公。比如卫国,接着连续几个不靠谱的国君,直接把自己的诸侯国塞进了三流水平。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前面介绍过卫国州吁咔嚓了自己的哥哥卫桓公公子完后,春秋就开启了弑君模式。历史总是不缺乏胸怀大志且跃跃欲试的人,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后又被别人杀了,纯粹只 是做了他人该朝换代的嫁衣裳,但是诸侯的权力诱惑仍旧在中华大地上生效。
过把瘾似乎也很爽?况且,在答案揭晓之前,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他人”。
郑庄公:既然大家热情这么高涨,那就按照时间来吧。鲁国你先来。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十、躺好的鲁隐公和睡不好的宋殇公
鲁国的简历


鲁国是周公的国,但是因为周公对于周王朝的太重要,所以他并没有去鲁国,实际上鲁国的开创建设者是他的儿子伯禽。
伯禽去鲁国的时候,因为家族的文化影响,就刻意按照周朝的建制改造建设鲁国,前后花费了三年时间。而隔壁姜子牙家的儿子只花了六个月就稳定了齐国,因为他采用了与鲁国相反的做法。鲁国是怎么合规矩怎么来,齐国是怎么管用就怎么来。周公听说这事,就预料说以后的齐国一定会比鲁国强大,因为他遵守了民众的需求,走群众路线,贴近生活。
果然,鲁国在春秋战国比拼中,被齐国甩开了几条街。尤其是从春秋开始,鲁国几乎是在被齐国欺负和被拉拢中成长起来。不过事物总有利弊,齐国的国力发展很快,但是缺乏了有效的制度制约,最后走歪了,搞出了个“田氏代齐”,姜(吕)家被田(陈)家霸占。鲁国还好,一路头歪歪,穷而不困,僚而不倒,让姬姓坚持到最后。
所以说,既要走群众路线,也要加强中央领导。
鲁国虽然口中讲礼制,但做事起来也不傻,实惠也是要的。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也就方圆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才成了方圆五百里的大国。
鲁国这个地方和卫国一样,都是旺人不旺国。从周公旦开始就这样,他对于鲁国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吃风水,把自己搞的名扬天下,鲁国却静悄悄。鲁国因此元气大伤,等到好不容易要恢复了,又来一个孔子,继续要吃风水啊?有这两大高手坐镇,其他的诸如墨子、柳下惠、左丘明、公输班(鲁班)就都不好意思提了。
这大概是坚守周礼,念书念出的书香门第。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但提倡礼仪,行事一向中规中矩的鲁国搞起弑君来,居然也丝毫不输给别人。这事算起来要赖在周王朝上,因为是他起的头。鲁国到了第10个国君鲁武公时,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去朝觐周宣王。一翻面试交流后,周宣王比较喜欢少子姬戏。喜欢就喜欢吧,一般表扬几句,再给个礼物赏赐就可以了。但宣王非要给自己的“喜欢”体现得够够的,居然要求鲁武公立姬戏为储君。
破格提拔,而且是破大格,大破格。
只是,你喜欢姬戏也不能把我鲁国国君当儿戏啊?
王不按套路出牌,但他是王啊,大家还得接着陪着。鲁武公很郁闷,回家后不久便死了,姬戏就上台了,上台唱戏,即,鲁懿公。鲁懿公在位了9年,估计此时他的哥哥,原本世子姬括去世了。
那次周王的随性立命,姬括自己也在场,所以回来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到了他儿子伯御这里就敢怒敢言,还敢做。
伯御把戏叔叔给杀了,自己做了鲁国国君,即,鲁废公。
为什么叫废公呢?顾名思义,他虽然做了11年,但是弑君这事传到周王朝那边,周宣王就不干了。此时的周王朝还是一个很有实力优势的王朝。周宣王自己出兵过去打鲁国,直接把伯御给撸了。
周宣王:难道我说话不好使?
好使也不能再使了,因为你喜欢的小戏戏已经没了,没戏了。那就立戏戏的弟弟,姬称吧。
姬称就捡了一个国君,即,鲁孝公。
鲁孝公在位27年后,传给自己的儿子弗涅,为鲁惠公,算是恢复正常的秩序规矩了。不过这个正常也只到鲁惠公自己正常,他在传给下一棒的时候,又不正常了。
因为公子翚(念灰),也叫公子挥,字羽父。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隐公不听

前面说过,鲁国的权臣公子翚(念灰)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只要给钱就出场。他接受了卫国州吁的出资,就一起去打郑国。不久,又接受了郑庄公的邀请,一起去打宋国。生生把鲁国王之兵带成雇佣兵。这样一个人,对外都这么喜欢操心,对内自然也不省心!
鲁惠公在位46年,算十分长寿。据说他的正室很早就去世了,后来和继室的陪嫁(叫声子)生了一个儿子,叫息姑。息姑长大后,准备给他娶媳妇,就聘了宋国公主,宋武公的女儿。谁知宋公主一来,惠公觉得里面有一个陪
嫁的丫头叫仲子也很漂亮(也有说仲子就是那个公主),心里很喜欢,为了避免自己以后干偷**狗的勾当,干脆就自己娶了过来。后来这个仲子生了儿子允(也说轨)。因为宋国这边是明媒正娶,所以就算是被老爸抢过来,也必须是递补正室。那按照序列姬允便算是嫡子。
发生这种事,鲁侯是肇事者,他自己自然不说什么。鲁国虽然一直喊礼仪,这回也无非就是打一次脸。人的脸皮为什么会厚,因为打脸的事多了。但是,宋武公就郁闷了。**!这算什么啊?说好的亲家公现在变成了女婿。
【夫人】说明一下,正室相当于皇后(当时叫夫人),继室相当于妃子。所谓陪嫁,除了金银首饰外,还要有人,因为那个奴隶社会,人也是一种财产,有个字“媵”(念应),意思就是附属品。古人大概考虑到子嗣的问题,为了确保能生出儿子,所以除了正本外,还拷贝多个副本过去。但是不要小看这些副本,他们的地位只是稍微比正本低,比其他的都高,因为他代表的是正本。所以正室的媵就相当于副皇后。继室的媵就相当于是副妃子。
没错,就是一夫多妻制的正规版本。【15】
按照这样的归置,子凭母贵,姬允的地位就比姬息姑高,姬允是嫡子,姬息姑是长子。继承的顺序是先嫡后长。
但鲁惠公去世的时候,姬姬允还很小。大家一商量,一是考虑名分上也还没有立姬允为世子,二是考虑年龄上姬允实在太小了,最后还是决定立长子息姑为鲁侯,即,鲁隐公。
鲁隐公是个厚道人,十分厚道,视权贵如粪土一般。喜欢三天两头挂在嘴边说,这个国家事我弟弟姬允的,我就是暂时帮忙管理,等他长大了要还给他!
的确,他在这个代管理的指导思想下,好像真因为不是自己的财产,就有点心不在焉,所以才给了公子翚那么大的权力空间。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但公子翚却不这么认为,什么财产不财产?为公家做事都要尽心尽力,加班加点。他掌握了兵权,但自己感觉还是不满足。就向鲁隐公提出自己精力过剩,光掌兵打仗还不足以完全实现人生价值,希望隐公能继续给他压压担子,兼职出任太宰(相当于丞相)。
隐公说,我说过这个国是姬允的国,你要求一个这么重要的位置,还是等他上来,你跟他说吧!
听隐公这样说,公子翚自己一想,就把它解读成打暗语,隐公吗,说话隐蔽一点而已,面上这样推辞,实际应该是忌讳姬允。
在权力欲望者的眼里,天下人都爱权;在好色之徒眼里,是个男人都管不住下身。
于是,公子翚奔着“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的为臣本分,就建议说,国家这种利器,是不可以随便给别人,你不为王,也就做不了臣(成为王,败为寇)。大王你已经做了11年鲁侯,国人信服,社会稳定,你之后应该直接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不要老是说自己是暂时管理,这样容易给某些人非分之念。比如,那个姬允啊,现在年纪是越来越大了,我看可能会对你不利,我请求哪天找个机会把他给做了!
呵呵,这个“某些人非分之念”难道不包括你公子翚本人?
隐公赶紧捂住耳朵,说,你是不是发癫了?怎么净说胡话?我已经在城西买了一块地,准备去养老了,过几天就传位给姬允了!
鲁隐公: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重视的事情说三遍)
听隐公这样说,公子翚顿时感到阵阵凉意。“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你明月照沟渠”。我这话说出去了,你听见了,然后你又说我发癫!我这前一脚踩出去了,另一只脚却跟不出来了。
公子翚的话是一种很绝对的话,非黑即白:如果你采纳了,我是功臣;如果你不采纳,我就是奸臣。以后姬允要是真的为王,我今天说过要杀他的话,那我还有好果子吃吗?
隐公啊!我本来是为你好,结果你就顾着自己做好人,直接把我界定到那边去做坏人。
好吧!我是坏人,但是我要尽力避免出现坏得下场。我是祸从口出,你是祸是耳入!为了消除我的祸,转祸为福,只好让你的祸变现成真正的祸。
【爱恨】所谓“爱的深,恨的也深”有一种情况是:我们生活中,许多原来是想和你做朋友得人,但是你误会人家,或者是鄙视人家,结果正是因为你的错误判断把一个原本可以成为朋友得人变成一个潜在的敌人。一个比原本的敌人还敌人的敌人,他将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你的敌人。
历史上,许多造反者并不是天生就要造反,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想进入朝堂,你却不让他进去,那就只能“满城尽带黄金甲”了。
同时,我们要十分慎重那些给你说别人坏话的人,除非你两有共同的理想和利益,否则还是不要听!
这种能在两个极端之间转变的人确实也不是什么好鸟,你的判断是对的,不与他为友。但是你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你只了解他的观念,没有掌握他的性格,所以你的做法促使他实现观念转变,最终变成敌人。【16】
鲁隐公:我这么有素质,难道躺着也要中枪?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鲁桓公听了

因为多嘴而不小心漏嘴之后,公子翚要开始补漏了,铺设自己的后路。只好在隐公那边割肉了,换一只股票,准备到姬允这边补仓。
他主动找到姬允,说,主公看你已经长大了,怕你会来抢夺鲁侯之位,特别发了密令叫我来杀你!我是一个公道人,你也是先王的骨肉,我可不忍心这样做!
姬允听了,吓坏了!飞来横祸啊!感表涕零啊!鲁国这么大,就你有良心、有正义感,幸亏是你,才会来告诉我这个可怕的事实。
恩,关键是其他人,包括鬼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事实。
姬允就请教公子翚,我该咋办!?
公子翚说,他不仁,也别怪我们也不义,只有先发制人了,做大事吧,把他做了。
公子翚强调“我们”两个字,重读。
这是典型的双重表准,公子翚说鲁隐公要杀姬允是不仁义,不道德,那现在自己要先发制人去杀鲁隐公就仁义了?
郑庄公:所以犯罪事实是很重要,当年我就这么放纵我弟弟的。培养他犯罪。欲擒故纵。
可惜,姬允和公子翚没有郑庄公那种掌控全局的能力,也没有那样的条件。但姬允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就是:一切听公子翚的!然后,只要事情成功了,你不是要太宰吗?拿去,让你宰个够。
这正是公子翚所要的人生。美丽人生,那要求的赌注也越来越大,不成功就直接挂了,但要是成功了,那就直接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世间的赌徒中,小赌徒是贪心贪欲贪出来的,而大赌徒都是逼出来的。
公子翚说出了自己的计划。鲁隐公息姑还没继位的时候,他曾作为一个公子去和郑国打仗,被抓了。(春秋有许多战役冲突,根本就没有办法记载)囚禁在郑大夫伊家里,伊家供了一个叫钟巫的神,估计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神,或者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神,所以流传不广泛。息姑在钟巫面前占卜,说想回国。钟巫回卦:上上签。后来息姑就以神的旨意说服了伊。在郑国混得不如意的伊决定和息姑带着钟巫神一起逃跑回鲁国。后来,息姑不但成功回到鲁国,还继承了鲁侯,所以息姑每年都会去城外祭拜钟巫神庙。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为什么在城外?因为神也分地区,你一个外来的神,当地人不信。万一外神冒然进来和内神发生冲突,那信徒就容易神经。所以最好是办法是暂时安排在城市的郊外居住。户口的问题以后再慢慢解决,先解决我对你的崇拜问题。
公子翚掐指一算,算出来,过几天正好就是鲁隐公拜钟巫的时间,因为路途遥远,当天晚上肯定要住在詨(念笑)大夫家。到时候派几个心腹假装成保卫混进去,然后等姑息睡觉了,找个机会把他做了。
计划这么完美,看来你早就想好了吧?
“敢真”,你们这是帮忙把拜神的人自己变成鬼神啊!那你们到底有没有考虑钟巫的感受?人家拜神是为了求神保佑自己,结果却因为拜神把自己拜死了,那以后大家该怎么理解保佑这个词?
钟巫:你们这样做对得起保佑这个词吗?要讽刺一大片人吗?
姬允说,这个计谋不错,但弑君这个恶名这么办?
公子翚说,好办,我叫心腹跑了,就把这个罪名送给詨大夫。
看你詨大夫还怎么笑得出来!还取个这么难念的名字。
姬允咋也不说了,扎心了,老铁。
一切正如预料的那样,鲁侯出城拜神,果然被杀。
封建迷信活动害死人啊!
其实全鲁国人都知道咋回事,但没有人出来理论,因为公子翚兵权在握,解释权归公子翚。当然,主要也是和自己关系不大。谁叫你息姑姑息养奸!
公子翚说这事要问责詨大夫,保安工作是怎么做的?
詨大夫心里一万个***。我是受害者啊!
害不害也没用了,对公子翚来说,太宰到手,对姬允来说,鲁侯到手了,对鲁国来说,弑君活动上,先得一分了!
后来鲁国给郑庄公说我们换国君了,现在是鲁桓公!郑庄公虽然知道其中缘由,但是考虑了自己国家利益,就当做不知道,笑纳了鲁国的问候礼物,算是承认了!
这大概就是庄公霸业的美中不足,不主持道义,就看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格局太小。小霸王吗!要不为什么小呢?
这是公元前711年的事。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虽然公子翚成功了,但这事是少有的案例,不可模仿,不可复制,因为鲁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条件,君王都偏软弱。同时,鲁隐公自己一直宣称要退,也给社会舆论造成了偏向,另一面,鲁宣公上台也有一定的合法性。
【成功不学】成功者的各种福利一直诱惑着奋斗者的前赴后继,然后一堆人就借机兜售起关于成功的经验和鸡汤,好像只要照做了就能成功。其实,成功根本无法复制,因为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显性的条件和无数个隐性的条件,还有一堆未知的条件组成。你们现在从显性的条件中,选出一两个语言亮点,勾勒出吸引眼球的故事,就开始指导别人说只要这样做就可以走向成功。
这是文科生的理想,没念过数学?数学里面有个专门的考点,叫充分必要条件。
比尔盖茨辍学了,创业了成功了,你也辍学?也想会成功?人家手里还有一堆你不知道的条件,然后成功地成为微软的比尔盖茨,你手里还有一堆你自以为是的条件,然后成功地成为精神病院的比尔盖茨。
人家唱摇滚的喜欢披头散发,你去学,唱歌没学会,发型倒是会了。我们的教育误导让一堆人把精力都用在获奖感言上,学习了一堆如何表达能体现水平,体现素质的技能。说白了,现在就差获奖了,就等成功了!
成功者的坚韧和勇气可以学,成功者的道路不可以学。【17】
模仿?参照?复制?实际上,春秋更多的弑君者最后都被其他人给杀了。公子翚的成功应该是很偶然的成绩。但世间就是有这么一些人,你看他明明做的是错的事,得不偿失的事,但是结果竟然就让小概率事件发生了,他成功了,你自己反而被事实批的哑口无言。比如六合彩,我一劝我兄弟不要买,他就是十有八九中了。就这么气死我。公子翚也是这样的人,他的人生哲学是贿赂,行贿、受贿、索贿。你说他错了,但人家就对了。
因为这些年,鲁国和郑国庄公的关系也就是依靠公子翚贿赂的套路进行,开始是接受卫国的贿赂,陪着州吁去攻打郑国,然后又是接受郑庄公的钱财一起攻打宋国。接着就回家搞自己的革命了,革命一成功,就贿赂郑国等国家以求获得承认。
你说,宋国一提到鲁国公子翚会不会气死?羡慕嫉妒恨,同样的***,但是命运咋这么不一样啊!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坑儿子的爹


宋国因为有个宋襄公,所以他家的老底以后在揭。现在先说他们在郑庄公这届里干的好事。
宋国自从殇公与夷继位以来,常常打仗,不是去打别人,就是被别人打。反正宋国人天天就是一副很忙的样子。
前面介绍过,与夷的老爸宋宣公子力本来已经确立了子与夷为世子,但是在临死的时候不知道哪个筋抽了,突然宣布要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子和,即宋穆公。然后这个宋穆公感恩戴德地做了9年诸侯,在临死前也习惯性筋抽,突然十分想念自己的哥哥,坚持要把位置传给了哥哥的儿子子与夷,就是宋殇公。同时,又命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出奔去郑国做华侨(宋侨)。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抽筋,其厉也可能断金
在政治权的概念里,上代人的仁义很可能就是下代人的悲剧。你自个做尽了好人,留给后人是难于逾越,难于到达的道义顶峰,后人能不自暴自弃就算好了。
实践一再证明礼仪秩序远比仁义重要。感情不要代替政治,否则帝王的家门不幸就是国家的兵祸连年。
所以,当时卫国州吁组织五国联盟去攻打郑国,大家都当做唱戏表演,就宋国最动真格,比组织者卫国还卖命。因为有一个具备王位“绯闻”的堂弟公子冯在郑国。
宋殇公最信任的人是掌握兵权的司马孔父嘉。什么屁事都喜欢问孔父嘉,让孔父嘉去做。因为军方干了政府行政的事,所以身为太宰的华督有点失落感。
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华督早期与王位大热门公子冯关系很好。这是一场意外的失败的政治投机,谁会想到宋穆公放着好好的儿子不用,抽筋立了侄儿?这也就成了冤孽,孽缘啊!上台后的宋殇公便与华督互为因果了。
宋殇公:因为你和公子冯好,所以我就不能信任你。
华督:因为你不信任我,我就只能和公子冯好。
但公子冯正在跑路啊,你怎么好?
所以,华督的心思变了,不再研究公子冯,改研究宋殇公和孔父嘉。还是老规矩,按照“非友即敌”的指导思想来研究。做不了你的情人,就做你的敌人。
此前,在宋国被郑齐鲁联军包围攻打的时候,孔父嘉借用围郑救宋的办法去袭击郑国。虽然解了宋国的围,但后面在戴国又被郑庄公用计谋套成肉夹馍打得落花流水,只剩十几个人回家,而且宋国还丢了两座城池。宋国人颇有怨言,与夷同志怎么这么喜欢打仗?这几年光和郑国就干了3次,又老打不赢,害的全国上下好多孩子没了父亲,妻子没了丈夫。
华督听到这样的流言,觉察到了机会,就借力发力散布说,其实这都是孔父嘉的主意。谣言是止于智者,但谣言常常也起于智者。
这样,国人抱怨的矛头就转向了孔父嘉。
讨厌的人被骂与自己被表扬,二者的成效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里窃喜的华督有一天出去郊外游玩,遇见了一个十分美妙的妇女。一打听原来是孔父嘉的某个妻子。心里暗暗嫉恨,羡慕嫉妒恨!这个讨厌的人居然这么有艳福?
美女让华督日夜思念,魂魄都没了。色字头上的那把刀此刻已经插进了华督的心里,拔不出来了。因为政见不和,权力不均,华督以前也会骂骂咧咧地在心里说想去杀了孔父嘉。那时候,就算有理由,也没有动力。现在好了,在美女面前,动力十足。
华督的脑洞大开,一系列的阴谋形成了。要娶到这个美人,就必须杀了孔父嘉,杀掉孔父嘉也要杀掉殇公子与夷,杀掉殇公就改立公子冯。然后在政治上,公子冯会感激我,欠我一个大人请,在生活上,美人啊那个美!哈哈!
想想就开心,那就开始实施吧!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坑大王的臣子


孔父嘉是司马,管着兵马,自然要常去军营看看,你们训练得怎么样?不要偷懒,要向郑国学习,打仗那么彪悍。恩,要求很严格!所以,孔父嘉去军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只要有催化剂,正常也会变成不正常。
华督瞅准了机会,就让心腹去散布说,司马孔父嘉已经和太宰华督商量好了,准备去郑国报仇,这几天就开始点兵了!
大家一听,**!又要打仗,还打郑国?找死是不是找不到更好的死法了?于是,大家三三两两就聚到了一起,****,骂孔父嘉,骂太宰。要知道,士兵里面有华督的心腹做卧底,这些卧底故意说,我们去找太宰理论,上访去。开始,华督故意不见,门关着,装出一副心虚的样子。结果,没多久聚集在华督家门口的士兵就越来越多。而且,士兵愤怒的心气也越憋越多。
看到时机成熟了,华督就开始了一场完全在掌控中的对话。与士兵互相倾诉委屈,再自我叛变,假装更换立场,然后再煽风点火,借刀杀人!
华督哭丧着脸出来见大家,委屈地说,大家安静一下,其实我跟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谁***没事愿意去打仗?
士兵(极有可能是自己的托)代表就怒气质问,那你为什么还和孔父嘉家商量打仗!
这位同志的问题问得好!
华督一脸的委屈说,我哪里同意了?他来找我商量,我还一直劝他呢,可他就是不听啊!而且说,三天后就要起兵,直接要求我做好后勤工作!你们说这么急,三天我哪里去征集粮食啊?
那个问好问题的同志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禀告君王?
华督一脸哭丧说,我怎么没去?你们也知道,国君最喜欢司马,凡是司马的决定他都觉得有道理。他们就想着报仇。可怜啊!我宋国百姓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又要遭受兵祸之苦!
几个托就一起说,杀!
也许只是小声的说,但是我们的华督太宰听起来却很大声!而且很有可能,他昨天就听见了。
华督立即劝说,你们可不能乱说啊,要是被司马听见了,禀告主公,搞不好就先把你们祭旗了!
这是逆向激将法。
又说到打仗,又是祭旗,这次大家真闹起来了,说,这些年打仗,我们每家几乎都有父子兄弟或死或伤。现在又要去打郑国,郑国那些士兵是虎狼之辈,还有郑庄公那个残忍的家伙,我们哪里打得过?这样横竖都是死,不如先去杀了这个孔老贼,算是为民除害了!
华督马上哭劝,一副无奈的脸色说,投鼠忌器啊!司马他确实是个**,但是奈不住 主公喜欢,你们不能这样,还是忍气吞声,回家收拾被褥,和亲人做告别吧!
继续逆向激将。
士兵们更怒了,一把抓住了华督的衣袖说,那个君王也是个无道昏君,今天你太宰要替我们做主。怕他什么,去杀了这个老贼!
形势喜人啊,一窝油煮滚起来了。华督半推半就地带大家来到了司马俯。孔父嘉还在睡觉,他不但蒙在被窝里,还蒙在鼓里,听到外面吵吵嚷嚷,报告说是太宰有急事要商量,就赶紧穿衣戴帽出迎。谁知刚刚一出门,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有人说“害民贼”出来,还不动手?
什么回事?谁是“害民贼”?**,是我啊!
孔父嘉赶紧要往回跑,可惜来不及了,潜伏在士兵里的华督心腹直接给孔司马一个 人头落地。心存挂念的华督赶紧派人去孔俯后院,把美人抢走了!
不会还在被窝里吧?要趁热吃?
但这次轮到华督万万没想到,那个日思夜想的美人人家也有强烈的审美观点!美人根本就瞧不起你华督,宁死也瞧不起!
宁死,就是死了也不瞧,就是自杀了!
华督大为触动,但形势不允许他悲伤,要再接再厉,继续杀下去。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坑大王的臣子


孔父嘉是司马,管着兵马,自然要常去军营看看,你们训练得怎么样?不要偷懒,要向郑国学习,打仗那么彪悍。恩,要求很严格!所以,孔父嘉去军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只要有催化剂,正常也会变成不正常。
华督瞅准了机会,就让心腹去散布说,司马孔父嘉已经和太宰华督商量好了,准备去郑国报仇,这几天就开始点兵了!
大家一听,**!又要打仗,还打郑国?找死是不是找不到更好的死法了?于是,大家三三两两就聚到了一起,****,骂孔父嘉,骂太宰。要知道,士兵里面有华督的心腹做卧底,这些卧底故意说,我们去找太宰理论,上访去。开始,华督故意不见,门关着,装出一副心虚的样子。结果,没多久聚集在华督家门口的士兵就越来越多。而且,士兵愤怒的心气也越憋越多。
看到时机成熟了,华督就开始了一场完全在掌控中的对话。与士兵互相倾诉委屈,再自我叛变,假装更换立场,然后再煽风点火,借刀杀人!
华督哭丧着脸出来见大家,委屈地说,大家安静一下,其实我跟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谁***没事愿意去打仗?
士兵(极有可能是自己的托)代表就怒气质问,那你为什么还和孔父嘉家商量打仗!
这位同志的问题问得好!
华督一脸的委屈说,我哪里同意了?他来找我商量,我还一直劝他呢,可他就是不听啊!而且说,三天后就要起兵,直接要求我做好后勤工作!你们说这么急,三天我哪里去征集粮食啊?
那个问好问题的同志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禀告君王?
华督一脸哭丧说,我怎么没去?你们也知道,国君最喜欢司马,凡是司马的决定他都觉得有道理。他们就想着报仇。可怜啊!我宋国百姓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又要遭受兵祸之苦!
几个托就一起说,杀!
也许只是小声的说,但是我们的华督太宰听起来却很大声!而且很有可能,他昨天就听见了。
华督立即劝说,你们可不能乱说啊,要是被司马听见了,禀告主公,搞不好就先把你们祭旗了!
这是逆向激将法。
又说到打仗,又是祭旗,这次大家真闹起来了,说,这些年打仗,我们每家几乎都有父子兄弟或死或伤。现在又要去打郑国,郑国那些士兵是虎狼之辈,还有郑庄公那个残忍的家伙,我们哪里打得过?这样横竖都是死,不如先去杀了这个孔老贼,算是为民除害了!
华督马上哭劝,一副无奈的脸色说,投鼠忌器啊!司马他确实是个**,但是奈不住 主公喜欢,你们不能这样,还是忍气吞声,回家收拾被褥,和亲人做告别吧!
继续逆向激将。
士兵们更怒了,一把抓住了华督的衣袖说,那个君王也是个无道昏君,今天你太宰要替我们做主。怕他什么,去杀了这个老贼!
形势喜人啊,一窝油煮滚起来了。华督半推半就地带大家来到了司马俯。孔父嘉还在睡觉,他不但蒙在被窝里,还蒙在鼓里,听到外面吵吵嚷嚷,报告说是太宰有急事要商量,就赶紧穿衣戴帽出迎。谁知刚刚一出门,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有人说“害民贼”出来,还不动手?
什么回事?谁是“害民贼”?**,是我啊!
孔父嘉赶紧要往回跑,可惜来不及了,潜伏在士兵里的华督心腹直接给孔司马一个 人头落地。心存挂念的华督赶紧派人去孔俯后院,把美人抢走了!
不会还在被窝里吧?要趁热吃?
但这次轮到华督万万没想到,那个日思夜想的美人人家也有强烈的审美观点!美人根本就瞧不起你华督,宁死也瞧不起!
宁死,就是死了也不瞧,就是自杀了!
华督大为触动,但形势不允许他悲伤,要再接再厉,继续杀下去。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殇公被殇

听闻司马孔父嘉死于非命,宋殇公十分恼怒,造反了吗?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你们明明知道我喜欢孔司马,你杀他不就是打我脸吗?
什么?华督也在场?叫华督过来,马上!
华督说生病!
你有病是吧!那就病着,回来我亲自给你看病!我先去参加一下我亲爱的孔司马的葬礼!
华督赶紧找来军正(部队法官),有一句没一句,说:主公这个人,君位都是他叔叔给的,但是也不想着报恩。就因为公子冯在郑国,所以打起郑国来老用心了!
军正说,那又要如何?
华督说,大家都知道主公信任司马。孔司马多次拼命打郑国也是为了背后的主公,现在你们把司马给杀了,这是多大的罪过啊!
军正说,对啊!主公很自私啊,那我们这么办?
华督说,现在司马已经被杀了,不如一并做个大事,杀了与夷,迎立公子冯回国,就可以转祸为福。
终于说到重点了。军正说,就按照你说的办!
于是,一伙人埋伏在孔父嘉的葬礼现场。子与夷去参加葬礼,他没想到自己去参加的也可能是自己的葬礼!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华督和军正都准备好了。毫无戒备的子与夷怀着悲痛的心情到了孔父嘉的葬礼现场,很快悲痛就变成了刺痛,被一刀刺下去,直接挂在现场。宋公就变成了宋殇公。
殇就是这么来的。用无知和血肉一步一个脚印换来的。
卫国的卫桓公也是准备去参加周平王葬礼的时候被州吁刺杀。看来春秋时期,参加葬礼要慎重。事情弄不清楚的话,容易让大家搞不清楚最后到底要参加谁的葬礼。
另一端,远在郑国的公子冯已经在异国呆了9年。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为如何“吃的好一点,住的舒服一点,穿的好看一点”而发愁。其中还有一次被庄公当做肉包子移到长葛去,当做吸引宋兵的饵料,这样的人生在情感剧里几乎已经注册了悲催!
但是,就在某一天,和往常一样的,公子冯似乎起来的迟了一点,准备直接去园子晒太阳的时候。突然咣当一声,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庄公派人来说,公子赶紧的,洗脸换衣服吧。回家做宋君去,你的代号叫宋庄公。
所以,春秋的时候,动乱的年代,寿命很重要!
幸福来得太突然!公子冯似乎没有准备好,也可能是呆在郑国提心吊胆了9年,让他心里变得有点畸形了。所以,他回国后,并没有什么感激郑庄公,反而在其后郑国继承人问题上兴风作浪,直接导致郑国国力衰退。
宋庄公冯的“恩将仇报”从个人角度来说很不厚道,但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他的无耻捣乱算是从内部攻击了郑国(庄公),轻松达到了宋殇公和孔父嘉想做,拼命做,但又做不来的效果。
宋庄公:个人感情岂能和国家利益混淆。
郑国:国家利益一定要包括索贿吗?
孔父嘉是死了,但是孔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孔父嘉有一个儿子,叫木金父。在孔父嘉死的时候,他还很小,家臣就抱着他逃跑去了鲁国!注意这里两个关键字:孔,鲁国,没错,孔子就是他的六世孙。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孔姓】实际上,孔子、孔父嘉什么的,原来不是姓孔,而是姓子,他们是商王朝的后裔。周夺了商的天下,为了稳住商的历代先王灵魂,让商保持一脉在宋国,主要负责祭祀商的历代先祖。商是以殷和子为姓。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原来叫武庚,是纣王的儿子,但是参与了叛乱,被周公杀了,后来周公让纣王的庶兄去做国君。这个庶兄在商朝末期封在微这地方,地名加姓,就叫微子。
诸侯的王室成员,如果你父亲是诸侯王,那你就称为公子,如果你父亲不是,但祖父是王,那你就叫公孙。如果你往上五代以上都不是王,那说明你虽有王室的血脉,但很远了,那你就连王室的姓都可能没有了。因为在当时姓是用来区分血脉的,通婚的时候有用,氏是用来体现身份的!但是后来,姓和氏渐渐就变成同一个意思!
孔父嘉实际上是王室成员,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再姓子。因为他祖上已经好几代都不是王了!所以他只有一个名,这个名就是孔!大家叫久了,习惯了,就演变成姓孔。另外,嘉这个字很可能与封地有关,也可能与美好的意思有关。因为孔父嘉在后来的家族有十分重要地位,所以后来人为了祭祀他,纪念他,就加了尊称父,就说是孔父嘉,大概的意思就是孔家的父辈,比较贤的人!
后来孔子就变成姓孔,名丘,“子”不是说恢复了他远古祖先的姓,而是一种尊称。【18】
这是公元前710年的事。
比起卫国的蜻蜓点水,宋国对郑国都是来真的感情,因为忌惮公子冯,所以第一次参与卫国串联起五国的东门战役,其中就宋国最卖力。后来郑庄公就马上给予反击,反击的重点也是你宋国。第二年,宋要去打邾国,郑国就插手,而且插得还很深,要不是鲁国及时出来和事佬,差点打到了宋国都城进去内。紧接着,第三年,轮到宋国又去打郑国了,目标就是公子冯所在地,长葛,并且攻破了长葛。再过三年,郑庄公借到王命,联合了齐、鲁报复宋国,一下子破了两次城池,同时还把戴国给灭了。
之后,两家还有不少小冲突。
这邻居做的,把“远亲不如近邻”生生体现在吵架上了!
同样是邻居,陈国与郑国的戏份就少了许多。
陈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很少挑头做什么,都是跟在后面瞎起哄,也正是这个不起眼保护了他。比较出彩也就参加了卫州吁组成的郑国“五日游”战争团,此后还因此和卫国拉了关系,帮助卫石蜡灭了州吁之乱。
同样,陈国虽小,但五脏俱全,有诸侯有世子也有公子,那就也要有弑君什么的,抢抢头条。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十一、 陈废公的瘾和卫惠公的狠

陈国的陈述
陈国的第一任国君陈胡公,叫妫(念归)满,侯爵。妫姓与姚都是舜的子孙。妫满能得到封侯,一个重要的理由也是因为他姓妫。那个时候,周武王想要来个“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福利,不但要给活人出路,还要给死人找慰藉,也是祭祀。
因为武王自己夺取天下后,要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是天命所归,所以就要尊重那些原来也是天命定制的王。
大家都是天命,属于一个档次一个级别的。就像先后两任领导人一样,虽然有摩擦,但是都要照顾前任留下的一些人和事,毕竟我们都是组织派来的人。
【三恪】他往前推出三代(朝)的天命之王,给予祭祀。分别是,舜、夏、商。商就找商的后裔封了宋国,夏也找了夏的后裔封在杞。宋是老面孔了,杞国比较陌生,比较熟悉的就是“杞人忧天”,其实杞国的历史十分悠久,经历夏商周就,都存在过来,简直就是活化石。在夏的时候就有这个部落了,后来商和周不过是重新任命一下而已。一方面说明王朝尊敬你夏祖先,另一方面也说明杞国的实力似乎就是可有可无的国家,除了名字外,根本就没有亮点,构不成对王朝的威胁。
有时候,你能活下来不是因为你强大,也可能是因为你弱小。所以在历朝历代中,那些牛人就从学会了一点,隐藏,装孙子,假装弱小。“广积粮,缓称王”。
然后还找到了舜的后裔妫满,就封在陈。
宋、杞、陈负责祭祀自己祖宗,称为三恪(念克)。【19】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但为什么是妫满呢?因为妫满当时是周武王时期的一个官吏,陶正。就是负责烧制官窑等宫廷器皿的行政长官。
每天灰头土脸的上班中,突然有一天说你不用上班了。你中彩票了。
周武王在找舜散落民间的儿子。报名的人很多,但是妫满有独特优势,他是王身边的人。
内定了吧?何止,周武王还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他,所以烧窑汉子一下子就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干部蜕变成诸侯以及王的女婿。
祭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加上原来就有一定的手艺,提升了祭祀的水平,又因为是周的女婿,分封也在周的旁边,所以,陈国应该受到了不少尊重,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另一方面,不像那些立国是为了拱卫京师,抵御外族的诸侯,会把修武建兵作为国策。陈国的立国目的很明确,只是祭祀,所以就忽视军队建设,军事实力很一般。这两个特点在西周时期还好,大家都按照规矩办事,陈国除了培养出自豪感外,也没有受到其他的刺激。
但是到了东周就不一样,他成了为数不多“脾气不小,实力不强”的诸侯。在郑国突然崛起后,郑庄公考虑到陈在诸侯中的威望,也想主动讨好,但是此时的陈桓公内心瞧不上郑国,既接受了对方的见面礼,回头又和别人一起去打郑国。
就是这么不着调。
不着调的陈国可以用自己的威信挺过郑庄公(郑国此后就内乱了),但过不了楚国。楚国才不管你什么威信不威信呢,周王我都不调(音),还调你?所以,陈国此后被楚国打了好几场,灭国两次。
那是后来的事情。现在先说到与郑庄公不着调的陈桓公。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老蔡插手
蔡季刚刚代表蔡国,和陈国、卫国一起接受周桓王的指令参加四国讨伐郑国,在繻葛那边被郑国打败了!但是按照传统“出工不出力”的合伙潜规则,蔡季的心老大了。“他们打他们的仗,我们聊我们的天”,他和陈国的伯爱诸两个人却在这趟出差中建立了不一般的友谊。
咋不一般?都聊到了杀公子佗的事了。
周桓王:妈了蛋,上课不注意听的程度都这么严重了?我这打仗呢,报仇啊,你们离题是不是有点远?
我们这不也在说杀人的事?
伯爱诸说,我们陈国人其实都很讨厌公子佗。要杀他也容易,这家伙酷爱打猎,可以在野外杀了他!
蔡季问,那你们咋不动手?
伯爱诸说,我们陈国小,国人都在一起,到处都是他公子佗的耳目,哪里可以随便调到士兵?再说,以后他的手下说不定几年后寻仇又来杀我,这样杀来杀去没完没了。你们蔡国如果愿意帮忙,出手干预,那是主持公道;如果我们陈国自己整,那是争权夺利。
也对!杀人的背后都有更大的文章。
不久,蔡季通过伯爱诸的内线线人获悉了公子佗出去打猎的时间和地点后,就带上士兵提前在那边等。
这次活动的口号是“他杀野猪,我们杀他”
公子佗如期而至,因为是打猎好手,很快就有收获。但是今天突然出现有人居然敢和我争夺猎物。
那野猪明明是我射杀的,你们这么不讲道理?大家开始也以为是猎物纠纷,谁知道,对方的真正猎物原来是公子佗。
蔡季带着士兵故意失手杀了还沉迷在抢夺猎物的公子佗后,马上宣布表明身份,并解释了我蔡国为什么要杀公子佗。大家一听,吓了一跳,再看看双方的力量对比,人家是准备来打仗的,你是准备来打猎的,哪里是一个水平的?
既然不是一个水平,那就还是承认人家说的道理吧。
再说了,大家都只是一群打工的,换老板很正常,何况现在老板都死了,所以瞬间就配合了蔡季,准备已高昂的热情投奔新的领导。
回家后,大家立公子跃为君,即陈厉公。
陈厉公应该是早就有准备了,所以一上台就来一套组合拳:放鞭炮、拜祖庙、谢舅舅!讲话稿估计都写好了。
自此,陈蔡两国人民的友谊越来越牢固。
继位的公子跃要想合礼合理,就必须界定叔叔公子佗的不合礼不合理。所以,毙命的公子佗也没有给定个什么公,就当做乱臣贼子处理对待了。后世历史把这类人统统称废,即陈废公。
有些弑君游戏玩得比较嗨的国家,如卫国,还有前废公,中废公,后废公什么的!排队做废公,排队拼保质期。
这是公元前707年的事。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公子佗的瘾
12年前,陈桓公妫鲍帮助卫石蜡把弑君犯州吁和石厚抓了并配合正法。陈桓公认为这事很有意义,通过现场处理邻居家的纠纷,用生动的案例教学教育了自己家人,让陈国人明白弑君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人人得而诛之。效果确实不错,他在其在位38年,国人对他还是很信服的!
不过,教育这事有时候也需要天天讲,月月学。尤其是思想教育活动更需要多组织开会学习。否则久了,就容易忘记。就像我念了近20年的书,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
另外,案例教育存在一个自身的弊病(缺点),就是不同的人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尤其是结合了自己的欲望需求之后,结论更容易失控。
在桓公弟弟公子佗看来,案例的重点不是弑君有罪没罪?而是还有弑君这个事情啊?还有,如果弑的不是君呢?比如储君呢。
答案到底如何?公子佗决定试一试。
就在陈桓公鲍去世后,公子佗干净利落地杀了世子免,然后自己宣布为陈侯。
这事传到邻居蔡桓侯耳朵里。
蔡桓侯立即就下了结论,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预备党员也是党员,预备役也是兵,弑储君当然也是弑君。何况人家世子免马上就要上台,不储了,正在办理转正手续!
蔡桓侯说,这事要有人管啊!否则我们的周礼还要不要?
没人管是吧?我管!
不过,蔡桓侯没说陈桓公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叫公子跃,如果世子免去世了,那么按照排位应该是公子跃继位。
蔡桓侯也没说公子跃是自己的外甥。
蔡桓侯说,他只强调两个字,公平!要不再两个字,礼仪。
蔡桓侯让自己的弟弟蔡季负责去办理这事,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毕竟,你也是舅舅。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不好意思:
楼上两楼粘贴错了,对调一下!应该是公子佗的瘾,然后再老蔡插手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老蔡插手

蔡季刚刚代表蔡国,和陈国、卫国一起接受周桓王的指令参加四国讨伐郑国,在繻葛那边被郑国打败了!但是按照传统“出工不出力”的合伙潜规则,蔡季的心老大了。“他们打他们的仗,我们聊我们的天”,他和陈国的伯爱诸两个人却在这趟出差中建立了不一般的友谊。
咋不一般?都聊到了杀公子佗的事了。
周桓王:妈了蛋,上课不注意听的程度都这么严重了?我这打仗呢,报仇啊,你们离题是不是有点远?
我们这不也在说杀人的事?
伯爱诸说,我们陈国人其实都很讨厌公子佗。要杀他也容易,这家伙酷爱打猎,可以在野外杀了他!
蔡季问,那你们咋不动手?
伯爱诸说,我们陈国小,国人都在一起,到处都是他公子佗的耳目,哪里可以随便调到士兵?再说,以后他的手下说不定几年后寻仇又来杀我,这样杀来杀去没完没了。你们蔡国如果愿意帮忙,出手干预,那是主持公道;如果我们陈国自己整,那是争权夺利。
也对!杀人的背后都有更大的文章。
不久,蔡季通过伯爱诸的内线线人获悉了公子佗出去打猎的时间和地点后,就带上士兵提前在那边等。
这次活动的口号是“他杀野猪,我们杀他”
公子佗如期而至,因为是打猎好手,很快就有收获。但是今天突然出现有人居然敢和我争夺猎物。
那野猪明明是我射杀的,你们这么不讲道理?大家开始也以为是猎物纠纷,谁知道,对方的真正猎物原来是公子佗。
蔡季带着士兵故意失手杀了还沉迷在抢夺猎物的公子佗后,马上宣布表明身份,并解释了我蔡国为什么要杀公子佗。大家一听,吓了一跳,再看看双方的力量对比,人家是准备来打仗的,你是准备来打猎的,哪里是一个水平的?
既然不是一个水平,那就还是承认人家说的道理吧。
再说了,大家都只是一群打工的,换老板很正常,何况现在老板都死了,所以瞬间就配合了蔡季,准备已高昂的热情投奔新的领导。
回家后,大家立公子跃为君,即陈厉公。
陈厉公应该是早就有准备了,所以一上台就来一套组合拳:放鞭炮、拜祖庙、谢舅舅!讲话稿估计都写好了。
自此,陈蔡两国人民的友谊越来越牢固。
继位的公子跃要想合礼合理,就必须界定叔叔公子佗的不合礼不合理。所以,毙命的公子佗也没有给定个什么公,就当做乱臣贼子处理对待了。后世历史把这类人统统称废,即陈废公。
有些弑君游戏玩得比较嗨的国家,如卫国,还有前废公,中废公,后废公什么的!排队做废公,排队拼保质期。
这是公元前707年的事。

楼主:杨正再东周

字数:61018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3-26 04:57:09

更新时间:2019-06-11 09:42:09

评论数:4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