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在读东周(春秋)

正在读东周(春秋)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时间跨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43年
主盟国:齐国
常任国:郑国、宋国、卫国、鲁国、楚国、莒国、邢国、陈国、蔡国、许国、燕国、息国、纪国、随国、黄国、邾国、遂国、鄣国、谭国、密卢、无终
成员国:秦、晋等
秘书长:齐桓公
理 事: 周庄王姬佗、周襄王姬郑;郑子亹、郑子婴、郑厉公姬突、郑文公姬捷;齐僖公禄甫、齐襄公诸儿;鲁庄公姬同、鲁闵公姬启、鲁僖公姬申;宋闵公子捷、宋桓公御说、宋襄公兹甫;楚武公熊通、楚文王熊赀、楚堵敖熊艰、楚成王熊恽;燕庄公;卫懿公姬赤、卫戴公姬申、卫文公姬毁;陈庄公姬林、陈宣公姬杵臼;蔡哀侯献舞、蔡穆公;息侯。
代表:【周】王子带、太宰孔【齐】宣姜、文姜、齐无知、公子彭生、连称、管至父、雍廪、公子纠、召忽、管仲、鲍叔牙、隰朋、宁戚、王子成、宾须无、东郭牙、仲孙湫、蔡姬、易牙、竖貂、开方、晏娥儿;【郑】高渠弥、叔詹﹑堵叔﹑师叔、申公、郑孔叔;【鲁】施伯、曹刿、曹沫、姬般、慎不害、卜齿奇、;【宋】南宫长万、宋公子游、萧大心、戴叔皮;【狄】虎儿斑、买速、答里呵、黄花大帅、瞍瞒;【卫】宁速、石祁子、渠孔、于伯、黄夷、孔婴齐、华龙滑、礼孔、弘演;【息】息侯、息夫人;【楚】鬻拳、子元、斗伯比、斗子文、斗章、斗廉、屈完;【陈】辕涛涂;【其他】遂国、邾克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主要工作要点: 齐纪矛盾、庄公强齐、僖公扩地、齐郑友好、僖公喜忽、郑忽拒婚、长女嫁卫(宣姜)、兄妹相淫、次女嫁鲁(文姜)、僖公攻纪、鲁郑救纪、齐宋攻郑、齐襄杀鲁桓、文姜回鲁、诱杀郑亹、齐灭纪国、纪念纪国(呆若木鸡、纪昌学射、金壶丹书)、重立卫惠、约守葵丘、瓜熟不换、连称弑君、无知接盘、雍廪弑无知、纠白相争、鲁庄护纠、小白装死、齐桓继位、鲁庄围齐(乾时之战)、鲍叔退鲁、鲍叔围鲁、逼鲁杀纠、召忽殉节、管仲回齐、管鲍之交、鲍叔荐管、齐桓面管、管仲谋国、齐继郑霸、齐桓攻鲁、曹刿道德、曹刿论战、齐宋攻鲁(乘丘之战)、鲁败宋将、管仲相齐、宋闵攻鲁、鲁突袭宋、鲁问宋灾、南宫弑君、南宫立游、萧戴正宋、齐桓首盟(北杏子盟)、宋桓逃盟、齐问鲁缺、鲁请齐盟(柯地之盟)、曹沫劫齐、齐兵压宋、宁戚说宋、宋国请罪、齐助郑忽、燕国求救、齐打山戎、蚁穴挖泉、老马识途、追灭孤竹、鲁传姬般、哀姜勾庆、庆父弑般、闵公姬启、闵公友齐、庆父弑启、鲁国罢工、鲁僖姬申、季友相鲁、
庆父自杀、鲁定三桓、卫懿好鹤、北狄侵卫、卫国灭国、卫戴临国、弘演棺肝、齐城存卫、狄劫邢国、齐城存邢、熊通兴楚、楚国压随、随侯请爵、息蔡相争、桃花夫人、成王弑兄、子文相楚、楚试攻郑、齐围蔡国、齐楚对峙、楚盟贡周、郑臣骗陈、齐桓怒郑、管仲衡楚、周惠偏幼、齐定周嗣、周诱郑反、郑国背齐、齐攻郑国、楚围许国、齐复攻郑、涛涂复仇、郑国归齐、郑华诓齐、郑杀世子、周襄登基、小白问禅、管仲去世、管仲遗言、鲍叔弃政、三佞劫齐、苍白末日、人亡政息。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十四、僖公小霸
有些史学家把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定为“春秋三小霸”。在第三届郑庄公时期,齐僖公就有配角的身份出不少戏份,现在轮到自己的主场,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了。
齐国简历
齐国的开山老祖是姜子牙。老姜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就不用解释了。一个“愿者上钩”不但钩住了周王,还钩住了此后几千年历史爱好者的兴致。这钓鱼的,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啊?
姜子牙有名有姓,有字有号,说明出生贵族,应该也是衣食无忧、可以基本实现个人财务自由。所以人家钓鱼本来就是娱乐,钓不钓到鱼无所谓,关键要的是志趣高雅。但大多数文学描述的是他过得很贫苦,当做屠夫,开过酒店等,可是能从事这两个职业都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感觉有点想不通他的结论性贫穷。
教科书上不是说奴隶社会只有奴隶和奴隶主吗?奴隶是不可能有名字的吧。那姜子牙就是一个落魄的奴隶主吧。一个志趣高雅的落魄的奴隶主。就算是跑龙套的,也绝对不会有个“死”字
姜子牙把志趣挂在鱼竿上,钓到了周武王。然后再与姬发合作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电影挂在教科书上,钓来无数的文人术士。
姜子牙的姜是母系社会留下的古姓。姜有一脉分支出去了,协助大禹治水立了功,就封在吕这个地方。此后吕就作为夏、商两朝的诸侯一直存在。所以,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号有一堆,什么飞熊啊,太公啊,要啥有啥的感觉。
非常有身份。要印名片的话估计还要翻页。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姜子牙协助周武王灭了商之后,就封在齐。
齐国到了第五代君王,齐哀公吕不臣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和隔壁领居纪国闹矛盾。哀公自己也不检点,估计做一些可大可小的错事(祭拜礼仪越界了),结果就被纪国的纪炀侯抓住了辫子。
吕不臣这个名字也是相当霸气,不臣,不做臣,那就是君,是王了。在齐国可以,你本来就是君,但是出差去周王朝的时候呢?这要多大的心脏才敢支撑住这么直白的宣告。不会是后面人给换的吧?这有点像把“坏蛋”两个字刺在脸上的感觉。
做人就是这么坦诚,就是这么有个性。
纪侯对早就不爽了,光听这个“不臣”名字都能让我们这种天天高喊忠心的人难于接受。所以在抓到辫子后,纪侯就飞奔到周王朝去加油加醋地打了小报告。周夷王大怒,是真大怒。因为他用了一个极刑来处罚齐哀公。烹杀,就是把你煮了,是活活煮了,不是杀了放血后煮。十分残忍。
这一定是很大的仇恨,或者是很大的误会。
齐哀公在位5年就这样去世了,他的弟弟齐胡公吕静继位。胡公害怕了这个喜欢告密的邻居,就搬家了。对于这种高清晰的探头,我们惹不起还不躲不起吗?
吕静:我想静静。
但齐国人民不答应,你静你一个静好了,居然把都城搬走了。原来的贵族们很不爽,一是生活不爽,老都城的房子啊,花园啊什么都盖的好好的,现在要重新来。二是心情不爽,那个纪侯把我们的国君给祸害了,难道我们就这样怕了他,不报仇吗?
其中,最不爽的人其实就是吕静的弟弟吕山。作为不爽派的杰出代表,他站了出来,“大义灭亲”一般就把自己的二哥给杀了。然后就自己立为齐侯,齐献公。
齐献公一上台就把都城再次迁回去,由薄姑迁回营丘。新人新气象,就把营丘扩建,装修,并改名为临淄。同时,为了把大义进行到底,他又把自己的侄儿统统赶出了齐国。
齐献公在位9年后去世,儿子齐武公上台。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齐武公按道理应该是很厉害的国君,因为谥号为武。但是找不到相应的事例,唯一的亮点就是和周搞好关系。此时的周王朝刚刚经历了周厉王的折腾,实行过共和,周宣王姬静刚刚继位。
齐武公把女儿嫁给周宣王。一家人了,不说两家话。
齐武公在为26年后,他的儿子吕无忌继位,为齐厉公。厉公估计是占着姐夫的靠山吧,做事比较霸道,得罪了不少人,结果被原来齐胡公的儿子造反了。算起辈分来应该是厉公的堂叔。这次造反很惨烈,两败俱伤,齐厉公按照造反派的计划确实是被杀了,但是造反的堂叔也死了。
于是,在位9年的齐厉公就换成他儿子吕赤,为齐文公。文公开始的时候一点都不文,一下子把参与杀老爸的七十多少人全杀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吗。但接下来就“文”了——没什么动静。
文公在位12年,其后,传给了儿子吕说,即齐成公。成公在位9年,传给儿子吕购,为齐庄公。
此时,齐国已经结束动乱了!齐庄公爽了。齐国也爽了。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齐国在当时算是资源大国,因为沿海,可以煮盐,还取之不尽。当然,当时的沿海国还很多,其中比较扎眼的就有前面提到的纪国。但这些国家之间除了偶尔有点摩擦口角外,大体上是一直相安无事。
直到东周开启了礼乐崩坏的魔盒。
大家就开始兼并,或被兼并。齐国的兼并工作从东周的第一个国君齐庄公吕购开始。
这是天赐良机。水库开闸放水的时候,正好你在家,还把什么渔具都准备好了。
要想兼并,首先是自己国家内部不要出事。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郑国。本来郑武公、郑庄公手里已经开始到处鲸吞蚕食,明显属于赢在春秋的起跑线上。但此后公子忽、公子突等四位兄弟的相互争位,乱了二十多年。不要说进取了,自己的国土都快保不住了!
天理循环,齐国的内乱发生在齐胡公、齐厉公时代,到齐庄公的爷爷手里就结束了!内乱的时候还属于西周时期,诸侯之间还算比较守规矩,齐国的治乱只要做好周王朝的工作就可以,其他诸侯顶多也就看看热闹,不会出现像宋殇公那样趁火打劫的热心观众。所以齐国的内乱损失比较少!
到了齐庄公时代,中华进入了东周的诸侯乱象,大家不理周王朝制定的游戏规则,自己找个理由就可以打来打去。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是家门不幸,还自己出个乱子,那趁火打劫的人多了去。
吕尚在天有灵!这个时候齐国的政治十分稳定了!
专治的政治制度,清明起来效率比较高。但是其政权过度犹如螃蟹蜕壳蛇蜕皮,是脆弱的时期。齐国的齐庄公在位64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君主,也可能是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之一。这个长寿的本领,意味着齐国政局稳定的优势。
诸侯们都怕了吧?
其后继位的齐僖公又在位33年,直到齐襄公这个荒淫的家伙手里才出现弑君内乱。也就说百余年的时间里,齐国的政局稳定,可以自由自在煮盐生产,还可以趁着东周政治体制开闸放水(群雄争霸,诸侯内乱外乱)的好时机,到处去招蜂引蝶,吸引自由民(都是有手艺的人),主持正义(可以说别人的不是,立自己的威风),顺便兼并小国(实实在在的收获),扩展领土。
幸运的感觉真好!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敬业的僖公
老爸齐庄公64年的韬光养晦,通过煮盐种田、接纳流民、补充人口后的齐国,已走在诸侯前列。接盘的齐僖公就是典型富裕官二代,稳稳的千乘之国。
【兵力】春秋一辆战车一般是车上3人,一人驾车,一人射箭,一人刺砍,其后还有步兵75人左右,后勤保障25左右,也就说“乘”不单是指车辆,而是一个作战单元,一乘就有100人左右。千乘就是10万以上的兵力,军事力量雄厚。【26】
但富裕官二代僖公并没有冒进,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遇事还是比较喜欢和郑国郑庄公商量,充分尊重这个春秋暴发户(人家也在东周兼职做宰相呢)。郑庄公也乐闻其假真诚,为了利益,两人常常拿出道德忠义的大旗,一起去主持其他诸侯国的公道,顺便要点路费补贴,夺点地盘,扩充领土。
除了郑国,齐僖公还和其他的诸侯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他是一个注重外交的诸侯,这是他个人的能力,也是齐国的需要。因为此前他老爸比较厉害,到处打仗扩张,得了不少地盘和人口,所以到了僖公手里,最重要的是巩固。吃很多了,现在要做的是消化吸收。要把这些新的土地和国民固化为齐国的一部分,内政是一方面,外交也是一方面。新齐国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所以,僖公很重视外交,喜欢交朋友,做得也比较得心应手。
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郑国郑庄公。因为郑国是新开张的公司,郑庄公不但要扩张还要巩固,所以郑国在郑庄公手里经常有战争和利益冲突。其中与卫国和宋国的矛盾最突出。因为这三家吸引了天下诸侯的注意力,就等于保护了齐国,而且还给了齐国从中做和事老的机会。
首先是和郑国搞出了石门之盟(公元前720)。此时的郑庄公似乎已经感觉了弟弟共叔段有谋反的迹象,所以需要一个强力的外援做支撑,而齐国也看到了郑庄公在中原的崛起地位。所以两家一拍即合,整出了军事互助。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过了三年,齐国又去和鲁国结盟,与鲁隐公来个艾地之盟(公元前717年)。
此前(公元前719年),因为卫国出现了卫州吁之乱,卫州吁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纠集中了鲁、宋、陈、蔡等五国去打郑国,史称东门战役。结果被郑庄公化解了。但是梁子结下了。
第二年(公元前718年),郑庄公因为宋国欺负过邾国,就接受邾国请求联合去打宋国。等到郑兵退去后,宋殇公不爽了,也去攻打郑国的长葛(因为那里有宋君的堂弟公子冯),还攻下了。因为打仗是跨年的,就到了公元前717年。
这时候,和事老就出来了。
在公元前715年,齐僖公就出面给郑国、宋国、卫国调和。我们要抛弃前嫌,我们要热爱和平,我们要共同发展。
大家都答应,都说好!
只是郑庄公后面又小声说,“个屁”。你还攻破我长葛呢。
所以,第二年(公元前714年),郑庄公就以宋国不朝周王的名义,起了鲁国、齐国一起组成王朝盟军攻打宋国。宋国这边也联合了卫国和蔡国去攻打郑国。最后,王朝盟军攻破了宋的两个都城,还在回来的路上,灭了宋的同姓国戴国(跨年又来到了公元前713年)。
为什么僖公现在居然和宋国撕破脸,不做和事佬了,反而和郑国联合打宋国?因为一是郑国假借了王命,二是郑国强大到可以帮他打戎狄。一起帮他去灭郕国。
此时的郑国有军事实力,还有王命。什么意思?就是能帮你打下来,还能帮你把土地办证过户。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齐郑友好
齐僖公和郑庄公算是当时两个重要的经理人,他们在各自利益的趋使下,经常一起商量国际事务。为了“匡扶正义,惩前毖后”,他们决定惩罚那些不看周王朝旗帜的诸侯。因为此前,郑国拉起了王旗(虽然是假的)去攻打宋的时候,有一些国家居然不听。但惩罚也不能挨个打,按需要打,先选择性执法。
其中一个典型的惩罚做法如下:先是郑国派兵帮助齐国攻打郕(念成)国,得了土地城池便给齐国;然后再由齐国派兵帮助郑国打许国,打下了也给郑国。这叫强强联合,欺负小朋友!
那么理由是什么?难道说就因为你郕国是我齐国邻居,我看上你的地了?我郑国喜欢你许国——强行喜欢!
想可以这样想,但是不能这样说。
齐僖公说,上次周天子授命郑国带队,叫大家一起去问罪不按时上贡的宋国,你郕国没去。目无王法!(这是公元前713、712年)。
郑庄公说,还有许国也没有去!
周天子:怎么回事?我怎么不知道?
郕国、许国说,你们能听我解释吗?
齐国和郑国:好,不过打完再听!
其他小国:我们这么感觉到阵阵寒意啊!?
合作一起打小朋友能这么默契已经很不错,但僖公还想让齐郑的关系更近一点,因为他看上了郑世子忽。
确确地说是替女儿再次看上了世子忽。
因为此前世子忽通过协助齐国打北方戎狄的时候,在战场上秀肌肉,英姿飒爽的,秀得很好,一批导师都为他转身。
当时,僖公、郑庄公、鲁桓公在聚会结盟,毕竟又是郕国,又是许国的,收货不小,喝点小酒庆功也理所应当。但宴会途中突然听说北戎首领大良、小良率兵1万,打入齐国,已经破了两个城。
这事情比较紧急。北戎彪悍着呢!
齐僖公说,我要先回家。
庄公说,咱们两好朋友,你的事就是兄弟的事。说完就马上叫世子忽带着300乘车去助阵。
世子忽继承了郑国人很会打战的光荣传统。他告诉僖公说,北戎是单兵做战,进退自如,我们是兵车作战,不好进也不好退(惯性大)。但是戎狄没有教养,打战不怎么听号令,也不会顾及什么兄弟朋友,将要取胜的时候就知道抢功劳,眼看失败的时候也不会相救。所以你可以派一枝队伍先诈败回逃,诱敌深入,然后我和高渠弥分别埋伏在那里等,他们一来我们就杀出,北戎必然溃败。
啰嗦,简单说,就是打埋伏。
那效果如何?
效果很好!小良被郑国先锋祝聃射死、大良被世子忽亲自斩杀了!
僖公很高兴,难得有世子忽如此勇猛,三下五除二就把我戎患消除了!
走,吃饭!庆功!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边吃边聊的僖公实在是喜欢这个年轻人,就暗示说,我女儿去帮你家扫扫地,做做家务怎样?
世子忽赶紧说,不敢!
僖公更欣赏了,小样,还很谦虚啊,有礼貌!饭后,又叫自己亲爱的弟弟夷仲年去找郑国的高渠弥。现在不再暗示了,媒人之间就直接把话说开。
其实,僖公老早就听说郑国小帅哥的英明神武。此前在和郑国结“石门之盟”的时候就托人向庄公提起。但世子忽不愿意,认为婚姻应该门当户对,齐国比郑国大多了,不想高攀。庄公也劝儿子说,是人家提出的,又不是我们提出,而且以后有个什么事,还可以仰仗一下牛逼的老丈人。世子忽更彪了,说大丈夫立世应该靠自己,哪里有靠取个好老婆这事。据说,当时僖公听了非常感叹,后生可畏啊!好在我女儿还小。
文学小青年看多了励志的鸡汤文学,中毒了。
婚姻是大事,求亲算小事。但对帝王家,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确实很小。年龄有点小。按照时间推算,第一次提亲是14年前(公元前720年)的事情。所以我严重怀疑,僖公第一次是给大女儿提,未遂后嫁给卫宣公,就是后来搅浑卫国政坛的宣姜,因为卫宣公在公元前719年继位,时间对的上。但是这样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世子忽耗了14年都没有娶老婆?能自己说出门当户对的话至少也是十几岁并且已经发育好的小青年了,那我们的世子忽就是快到30岁才结婚?在当时,也算是一个严重的剩男!
难道是冯梦龙老先生搞错了!或者是什么我也不解释了!
时间太久,也许僖公都忘记了这事。我们又在意他干嘛!
反正这次是僖公亲眼看到后生小帅哥,心里喜欢得不得了!自己不是还有一个小女儿吗!可以继续求亲。但世子忽再次拒绝了,高渠弥再三苦劝都不行。
媒婆的钱不好赚啊!
世子忽不但再次提到门当户对的问题,还说如果结了,自己容易被人说是因为斩杀了大小良就挟功逼婚。高渠弥气得无语啊!就你屁事多。看似道理一套一套,实则是扯蛋一个一个。
法海你不懂爱,姬忽你是懂爱不懂政治啊!
第二天,夷仲年带着嫁妆礼单赶过来问这事,世子忽说,婚姻大事要父母做主,不敢私定啊!
这下把僖公惹生气了!我女儿远近闻名,难道是嫁不出吗?关键是昨天晚上自己刚刚和女儿做了思想工作,现在居然是你世子忽不同意。
朋友未遂,敌人已成!人与人的关系也常常如此,你不收我的投名状,我只能把你做成别人的投名状。鲁国公子翚、鲁隐公、鲁桓公的故事刚刚演过。
你牛逼是吧!那以后不要找我!确实,如果世子忽有齐国做后台,继位后,他宋殇公是绝对不敢随便支持公子突。这样说来,正是世子忽的狭隘政治观毁灭了郑国的未来。他把文化当做政治。殊不知,既在君王位,何忌百姓门。
僖公说的没错,他的女儿确实优秀,确实远近闻名。
所以也有可能是世子忽听到了关于他女儿的另一种传说。而且,这种传说后来被证实了,被鲁桓公证死了,死的好惨啊!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僖公的女儿

实际上,历史上称为小霸的齐僖公远没有他的几个子女出名。暂不说有真正称伯霸的齐桓公姜小白,称恶霸的齐襄公诸儿。先说两个女儿。
大女儿前面介绍过了,本来是要嫁给卫宣公的世子急子,结果因为美貌直接被卫宣公娶了,变成宣姜。后来她生了两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公子寿陪急子一起被公子朔杀了,公子朔继位为卫惠公。后卫惠公又被黔牟政变,9年后在舅舅齐襄公的帮助下复位。而宣姜居然在齐襄公的安排下,嫁给了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硕。
这是什么命?饶口令,儿子没嫁嫁老爸,老爸死后嫁儿子?
再说二女儿。不但漂亮还十分有文采,所以都叫文姜。甚至《诗经》里面说她“手如柔荑(念提),肤如凝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建议大家查一下柔荑的图片,至于凝脂你可以回家看炸出的猪油凝固后的样子,真得十分细腻。能被诗经传送,说明当时真得很美,名气真得很大,加上有文采,一个标准的女神学霸。
而且,女学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天生情种。当然搞好了是情种,如果没搞好也可能是淫种。
可惜的是女神学霸不在大学里,否则会有大把大把的男生供她挑。她生长在王宫之中,能见到的男人十分有限,所以同父异母哥哥诸儿在一群太监宫女中轻松脱颖而出。十分轻松的脱,十分轻松的赢。他确实是个帅哥,只是冯梦龙老先生说的“粉面朱唇”现在容易理解为娘娘腔啊?
大家还记得金庸老爷子《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吧,这哥们被他老爸害惨了。他喜欢上一个女孩,不久就发现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妹妹,他再喜欢一个,又是;再再,还是!
受不了啊!人口户籍管理能不能严肃一点?
诸儿说,呵呵!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问题还叫问题吗?
没错,诸儿和文姜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同父异母兄妹。开始是两小无猜,然后就有猜,再者就乱猜了!不知道史官是如何记载这个事,当时文字没有这么丰富,就说做了“**之事”。
**:我做过好多事啊。
厉害!文字越简单,“你懂得”的脑补场面就越加丰富。
宫里好多人都知道这个事了,作为父亲的僖公却因为忙于公事还被蒙在鼓里。但是事情这么大,话题还这么火爆,而且诸儿这么肆无忌惮,那再大的鼓也蒙不住了!
文姜听父亲说要将自己许配给高猛威武、能征善战的盖世英雄郑世子忽,心中好高兴啊!谁知道,被世子忽拒绝了!心情一下子从沸点到冰点,如此热冷不均就感冒生病了。诸儿哥哥就理成章地过来看望妹妹,从望闻问切到全身体检再到不堪入目的时候,正巧僖公也来看女儿,撞了正着。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晕啊!真晕啊!原来传说都是真的!谁来扶我一下。
你个畜生,逆子,滚回你的东宫去,以后静止私自串门。
但骂归骂,看来儿子长大了,赶紧给他找个老婆吧,就娶宋国的公主吧!至于文姜,正好,鲁国的公子翚来为新继位的鲁桓公轨提亲,并且指定要娶很有文化修养的文姜。
太好了!虽然不是世子忽那种彪悍型,但是好歹也是礼仪之邦的一国之君。为了防止鲁国人说三道四,也或者是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炫耀自己的武力,秀自己全家的亲密,齐僖公做了一件违背礼仪的事情。就是自己送女儿出嫁!一般来说寻常百姓家嫁女儿顶多也只是送都门口,然后让小舅子,或者侄儿跟过去,自己的父母是不可以送出门,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作为君王,是不可以送出宫殿,不要说城门,更不要说国界。
【出嫁陪同】《左传》记载国一个送亲的礼仪,贾太宏老师解释为:凡是本国国君的姐妹、女儿出嫁到同等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就由上卿护送, 以表示对前代国君的尊敬。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由下卿护送她。出嫁到大国,即便是国君的女儿,也由上卿护送她。嫁给周天子,就由所有大臣全部去护送,国君不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就由上大夫护送她。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了断的彻底,所以父亲和兄弟都没有出现在送亲队伍中。【27】
所以,鲁桓公听说僖公亲自送来,吓了一跳,赶紧也跑出城,去迎接!没办法,我们是礼仪之邦。我理解准老丈人是客气,那我就要更加客气。
全乱了!迷信说,这样做的婚姻是不吉利的!
齐僖公:我能怎样?能叫我儿子送?你开玩笑的吧?
而僖公的心思,最大的可能是自己的女儿出了乱伦这个事,心里没底,不管你鲁国知道不知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很重视偶的女儿,你们不要欺负她!
确实,后来不要说有没有人敢欺负她,鲁国人被你女儿欺负都不敢说。
至于文姜的不光彩故事,到底是鲁国作为文化人不在意别人的过去,还是当时信息传递的延迟?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鲁桓公轨和公子翚都知道自己是弑杀了鲁隐公息姑。这种政变获得的权力位置很没有安全感。那边彪悍的显性小霸郑庄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和文姜结婚,认了齐僖公为老丈人,那么这个隐性的小霸就完全支持自己了!
鲁国:世子忽那个傻乎乎,咋们不学他!
是这样吗?郑国是傻,你鲁国也不算精,历史告诉我们,像文姜这样的女神学霸,这个世界能与她匹对的人还没生,如果有哪个自信男神非要试试的话,只有用一种方法来弥补自己的福分不够,那就是,折寿!和他有关的三个男人统统折。
世子忽被杀,鲁桓公被杀,诸儿也被杀!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僖公的遗憾

从地理位置上看,齐国要想继续扩张的话,必须吃掉隔壁的纪国。因为纪国在齐国的东部,一是靠海,也是煮盐打渔的,有行业竞争;二是后方,如果齐国要进取中原,或者与鲁国征战的话,纪国一旦骚扰就会腹背受敌。
这是一颗不友好的炸弹。为了安全起见,要引爆它。
自从纪炀侯告密让齐哀侯被周王朝杀掉后,齐国纪国算是结下梁子了,两国形成了传统的仇恨情绪。干掉纪国成了多少代齐国人的梦想。而且,齐国在齐庄公治理下强大之后,要想进一步发展,纪国就变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原来的矛盾只是个人情感,现在的矛盾变成了国家发展的冲突。
关键是齐国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灭了你纪国的条件。
齐僖公:历史选择了我。
齐国要开始干纪国了,但是理由不能说我看上你的国土了。
齐国说,当年你们纪炀侯害死了我齐哀侯,我要报仇。
伙伴们笑了。你丫的,这都一百多年,你才想起来报仇?报仇没有时效性吗?父债子还我理解,孙子还勉强理解?但让七代八代十几代后的子孙来还,还是不是有点牵强?有点霸道?子孙们还要念好历史,否则都容易蒙圈了。
在另一边的鲁国当然也心知肚明,你齐国的心思我知道,但是我不能随便让你就吃掉纪国啊,否则我以后就麻烦了。你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很可能下一个就干我了。所以,鲁国一定要救纪国,但是理由也不能说我不让你强大起来。
鲁国说,我要去救我的亲家纪国。
诸侯们笑了。你鲁国多少君侯,一个君王多少老婆?你亲家少吗?放眼一望,掐指一算,中华大地谁没几十个亲家?以后你都救吗?
当然,所有的诸侯都知道什么回事,当你真想干的时候,理由不重要。但当你真要干起来的时候,理由也很重要。
理由从来都是冠冕堂皇的。
齐国攻打纪国的时候,还带上了卫和燕。此时,鲁国还在和郑厉公一起打宋庄公,因为贪得无厌的宋庄公一直索要郑厉公的合同承诺,惹恼了中间人鲁国。
但鲁国人说要去救纪国后,两个战场就合并成一个战场。一边是郑、鲁、纪。另一边是齐、卫、燕、宋。但是郑国太生猛,几乎以一己之力就把对手干散了。
齐僖公攻打纪国无功而还,还折了自己的亲弟弟夷仲年。越想越气。第二年就纠集了宋、蔡、卫、陈一起打郑国。新仇!
这叫报仇。郑国人不理他们。他们就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椽子就是和现在柱子一样功能的建筑结构,是一个套件,主要用来支撑屋顶。
当然,一个椽子也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可以泄恨,可以说自己赢了。就像猪八戒老喜欢砸妖怪的洞门一样。
所以,这赢得实在勉强。
然后,不满足的齐僖公继续报仇,又去打鲁国。又没赢。
齐僖公彻底郁闷了。他已经在位33年了,前些年还风调雨顺,与郑庄公合作一起指点江山,谁曾想到了晚年居然连续受阻,有种晚节不保的悲催。越想越难受,病倒了,去世了。在临死前交代了世子诸儿两件事情,其一是纪国是我的世仇,你继位后一定要给我报仇,灭了他。(话说,本来没什么仇,齐国也要灭了他,现在僖公灭不了,自己气死了就变成真有仇),其二是公子夷仲年的独苗苗公孙无知现在还小,你要像我一样对待他。(僖公很喜欢这个侄儿,据说给他的待遇完全参照世子诸儿的标准)。
诸儿口里连连说好。但心里却不这样想。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十五、襄公诸儿的荒诞
齐僖公去世后,世子诸儿继位,为齐襄公。齐国进入戏剧化时代。
对齐襄公来说,老爸交代的那两件事,前面一件事好说,后面这个事就有点**。这里为什么要突出?我剧透一下,因为公孙无知后来把诸儿杀了!
僖公这种感情用事,违背了世子位置应该突显的礼仪。你僖公自己摆盘子,感情超越礼仪,我诸儿和这个堂弟可没有这样的感情,而且他一直参照我的标准,搞得我做个世子还做的惶惶恐恐。
所以一上台,襄公就牢牢记住了老爸交代的第一件事,同时牢牢忘记了第二件事!
春秋一再证明,不按照礼仪做事的危害性很大。
但在这两件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撩妹。
爱妹妹,杀妹夫
嫁到鲁国的妹妹文姜对老公鲁桓公不是很满意,心里还是想自己的真哥哥(不是情歌的哥哥)。听说厚道的鲁桓公要去齐国出差,就要求自己同行,一起回娘家啊!鲁桓公虽然不情愿,但是溺爱美女文姜,也就同意了!
可大夫申繻的反应很强烈,“女有室(不要乱走),男有家(要记得回来)”,女子出嫁,如果父母还在,一年回一次娘家尽孝道,现在文姜夫人的父母都去世了,哪里有妹妹回家看哥哥的道理?我鲁国一直宣称自己是礼仪之邦,岂能做这个明显非礼的事?
你鲁桓公抱着美人,色令智昏。我可是常常出去喝茶会友,关于你老婆的那点破事,我们都是默契不说而已。
但是,鲁侯不听啊!礼仪说白了就是个规矩,我们定规矩不能把自己规了!再说了,我已经答应了我老婆,不能言而无信,如果按你的说,合了你的礼,那这边不是欺骗了我老婆,不是也没礼了?
出发前,鲁桓公可能特地去买了一顶绿色的帽子。
齐襄公高兴极了,大摆筵席,大家吃吃喝喝气氛非常融洽。饭后,文姜对鲁桓公说,要不你先回宾馆,我想找我的嫂子(后宫宾妃)聊聊天。
鲁侯觉得道理,闺蜜吧,自己就先回。可是在宾馆等了很久,文姜都没有回来。很久是多久?天都快亮了。鲁侯心想大事不妙,就赶紧派人去宫里打听。回报说,襄公没有娶正室,只一个妃子,是大夫连称的妹妹,但是没怎么感情,都分居了,昨晚文姜叙旧叙的是兄妹感情,不是闺蜜感情!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这下,鲁桓公明白了,你诸儿不是猪,我才是猪!
气呼呼的鲁桓公准备闯进宫去!正好文姜出来了!
于是,开始一段出轨的质问与反质问的对话。
昨晚你和谁聊天?和连妃啊!
聊到什么时候?话说多了,月上柳梢,估计有二更!
就聊天?还喝点酒!
你哥没来陪你喝?没有来!
你们兄妹感情不是很深吗?哦!中间有来喝一杯!
那你喝完为什么不出宫?太晚了,不方便!
那你住哪里?
你问这个干吗?宫中那么多空房间,还怕没有地方睡?我就回到我原来的闺房去睡啊!
那为什么这么晚才起床?喝酒喝过头了,太累!
那谁陪你睡觉?宫女啊!
你哥睡哪里?
啊!啊!我做妹妹的哪里知道哥哥睡哪里?可笑!
**妹不知道哥哥睡哪里,只怕哥哥知道妹妹睡哪里把!
文姜吓了一跳,绕了半天最终还是被切入正题了。只好放弃女神学霸的面试水平,打出了肥皂剧的台词: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怀疑我?
文姜的学霸水准确实可以做到应对自如,但是鲁桓公综合对话的语气,表情后,答案就很明显了。事实虽然经常被随意抹黑,但不是每次都可以,能抹黑事实的背后肯定是力量双方实力差距巨大,但鲁桓公也是一国之君啊,实力也不一般。
纸包不住火了,人家人证物证都有了,你这口供虽然不给,但是有表情包啊!
鲁桓公气炸了,再厚道的老实也压不住你对我的不实。索性摊牌了!你们兄妹昨晚干的什么事都知道了,就不要再隐瞒了!
文姜无奈,心里有鬼,但是又要百般抵赖,所以含含糊糊,就是死活不摊牌!
鲁桓公想自己身在齐国,无可奈何,就托人去和齐襄公说国中有事,要回去了。回去再找你这娘们算账!
我走!夺门而出是一个被第三者欺负的第二者在电视里最常见的画面。
齐襄公也已经知道了。并且是“我知道你知道”的那种知道!他虽然心里有鬼,但一个天生坏人完全可以人鬼不分,泰然处之!
齐襄公对使者说,要回去了?这么急,好啊,那我去送送!你回去和你鲁桓公说,一定要送送,记住!一定!
鲁桓公无奈,送就送吧!文姜你就不要去了!在宾馆等我回来。
文姜:等你回不来!
送行无非吃饭,吃饭无非喝酒,喝酒无非劝酒。鲁桓公也是借酒消愁,所以什么大夫,大臣,只要随便说一句,就干杯了,没多久,就喝醉了!
这也是齐襄公想要的效果。
襄公说,桓公你喝醉了,我叫公子彭生送你回宾馆。明天你回鲁国一路走好,我就不再去送了!
然后又吩咐彭生说,你看他鲁桓公像佛一样的人,送佛送到西吧!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公子彭生别的本事不突出,就是力气大,而且记仇,记得当年追随齐僖公打纪国,眼看就要打下来了,就是鲁国带领郑国去就纪国,不但成功救了纪国,还射中了彭生一箭。
太好了!是时候报这个一箭之仇,公私两不误。
武将打文将,没难度!武将打娇贵的君王,更没难度!武将打一个喝醉的娇贵君王,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分题啊!
彭生不负襄公之托,用了大力金刚指之类的“武功”直接把鲁桓公的肋骨拉折。这得多大的仇恨啊?居然能达到手撕鬼子的燃点。
反正就是彭生力气大,一拳打死人!只是堂堂鲁国国君桓公死这样死得十分憋屈。
公子彭生说,鲁桓公饮酒过量,猝死了!
有人问,那为什么车上有那么多血?
彭生也问,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那人就说,酒量不好就不要过量饮酒!
齐襄公哭着说,想不到啊!想不到,世事无常,刚刚还在一起喝酒呢。这样,埋了吧!去鲁国报丧吧!
什么丧?鲁国不傻,但必须装傻!
大夫申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立世子同为君吧,然后在由新君主持丧事。
鲁桓公的庶出长子公子庆父(记住这个人,戏份不少,有个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齐侯自己乱伦,害死我父王,不可能这么便宜,给我300乘,我要去打齐国。
彪悍的人生就是这样,一出场就要喊打喊杀。
但是谋士施伯不同意,他认为这种暧昧的事情,不能作为出兵的理由。别说能不能打赢齐国没把握,光这样的狗血剧被放大了就是我们的耻辱和失败。不如退一步,借坡下驴,反而将计就计,就说是公子彭生照顾不周到,要求齐国杀掉彭生。这样彭生一死,也算报仇,报他一刀了。虽然不致命,但一刀算一刀。把我们鲁桓公的去世就坐实了是一个意外事故,也可以避免被传说是因为那争风吃醋、红脸绿帽的事。
大家觉得有道理,尤其是关于我们很可能打不赢齐国的说法。
齐襄公也觉的有道理。毕竟是自己下令杀人了,能这样处理一个替死鬼也算给自己台阶下。自己捣腾妹妹的事不光彩,这样你遮住,我也遮住。大家好才是真得好!
彭生:好个屁!
那天彭生听说襄公召见,以为是要加赏自己办事得力,谁知道一上朝,就被武士抓了。襄公说,我好生嘱咐你要照顾好鲁侯,你为什么就这么毛糙?结果出了人命,现在人家鲁国也来问罪了,你一命赔一命吧!
彭生大骂,赔***,你奸淫自己妹妹奸杀自己妹夫,到头来反而怪罪我,无道的昏君,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于是,彭生真做鬼了!后来还真没有放过他。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文姜夫人
鲁桓公死了!但是文姜没死。表面上,对出轨事件死活不承认的文姜似乎赢了。但鲁侯死了,文姜就成为寡妇,鲁国的寡妇,她必须回鲁国。而且他的儿子鲁庄公也要求她不要再赖在娘家了,全天下都没有人能找到文姜继续留在娘家的理由。
没办法,只好回家,活的文姜和死的鲁侯一起回鲁国吧。但是回到鲁国该如何面对那些大臣?
其实,儿子鲁庄公更难。这是天下最**的人生,只要还有一点心肺的人都会感受到无解的痛苦。自己的母亲间接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自己的舅舅还是奸夫!报仇可以,但是这么报?杀母亲不行,打齐国可以,但是你的过齐国吗?
好在已经研究过了:没有理由打下去。
鲁庄公很想请史官查查一下自己的出生证明,我可能出生在一个假的家庭。你们确定我不是从石头蹦出来的?
据说,文姜离开齐国,到了与鲁国交界的地方就死活不肯走了!理由很简单,我一个未亡人(寡妇)就好清闲了,不想在回鲁国王宫,要我回去,除非我死了!
厉害啊!一个无解的题目,居然用赖皮的手段解决了。鲁庄公也乐于接受,因为回去吧,自己母亲压力大,自己看到她也要面对过去的故事,留在齐国吧,全天下人都会在笑。
留在中间确实最好,但是没有理由,人家说为什么你要把你母亲留在边境?守卫边疆吗?
现在好了,是母亲自己要求,而且是强烈要求,根本不用解释的那种强烈。我就是不回去!
鲁侯就命人在这里建一座宫殿。
这样的结局虽说不完美,但好在完成。
鲁侯也可以常常去看望自己的母亲。据说文姜在治国理政方面也很有天分,帮助儿子做了少决断。人家学霸不是白学的。
这也是文姜及其故事为什么会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古人(宋之前)对两性看的不是很重,主要是要评断你的能力、道义等功德(好坏都算),有影响的才会记住你。但是后来人在讨论他们的时候,结合自己喜欢两性话题的市井观念,就直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兄妹奸淫上面,久而久之,那些关于他们的处事能力就被忽略了!我们就喜欢盯着看哪壶不开,里面煮着绯闻,熬着艳遇,炖着出轨。
人家要送你珠子,你偏偏喜欢盒子。
也行,历史属于每个人!你喜欢什么都可以!没毛病。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诱杀郑子亹
鲁桓公事件后,齐国到处流传着关于齐襄公的风流韵事,诸儿到哪里都感觉背后有人在笑他。人家当面问候他,他也感觉到对方是皮不笑肉笑。因此,齐襄公决定搞点事情,舆论引导,转移大家的视线。
他决定娶周王室的某个公主,这样用结婚的方式告诉大家,我和我妹妹没什么事了。但是效果不好,大家仍旧说他好色不改。
大家的话真多。
他决定再找一两个可以伸张礼仪的事来做。比如弑君废立。当时,正好有自己的侄儿卫惠公朔被黔牟占了卫国、郑子亹在大夫高渠弥的协助下杀了郑昭公自立等重大事件。考虑到卫黔牟也刚刚娶了周王室的公主,大家算连襟啊!不好下手,那就找郑子亹吧,于是就有了前面介绍的故事,影响了郑国的国家稳定,齐国诱杀了来访的郑子亹和大夫高渠弥。说是要警告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惩罚弑君的逆臣。
因为诸儿自己是顺礼继位,所以这一点他确实可以对别人指指点点。好像到目前为止,他有也仅有这一点。
“惩罚弑君”的理由天经地义,只是好像也不该由你来,至少不该是这样来,把人家骗来做客,然后车裂,五马分尸。这是胡来。以后谁还去你家做客?你用不守礼仪的方式惩戒另一个不守礼仪的人。你是在讽刺礼仪吗?只是此时的郑国不在有原来的风光,在家门不幸下,哪里还有什么拒收这份厚礼的实力?
诸儿:就打你了,就杀你了!怎样?
祭足:做得漂亮。
郑国在祭足的主持下,改立公子婴(仪)。
无辜的郑国尚且如此,那有辜的纪国还想逃到哪里?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灭了纪国
因为文姜住在齐鲁交界处,所以鲁庄公可以去问候母亲,齐襄公也可以去问候自己的妹妹。唯一不同的是,鲁庄公是敲锣打鼓的明着去。齐襄公是说去打猎,然后追一两只猎物,追着追着就迷路了,然后就假装发现有户人家,然后就发现这户人家还很面熟。
然后就不说然后,襄公只会说我第二天找到路,回家了。
尤其是,齐襄公娶的周王室公主没多久就死了!
这样,齐襄公更爱打猎了!
一个爱上打迷路猎的诸侯。他的内心也害怕自己被别的猎人看上。所以他决定耀武扬威一下,给隔壁的鲁庄公秀秀自己的肌肉!
他想起了纪国。确确地说,他没有忘记,只是前段时间个人的感情世界太复杂,需要处理的纠纷太多。现在可以了,没有纠纷了!
这是一个好梗!因为鲁国和纪国一直十分友好,每次打纪国,鲁国都出来和稀泥。现在再打正好可以来试探你鲁国,通过敲打纪国可以有效避免齐鲁正面冲突。大国之间要留有余地。
果然,齐国围住了纪国,鲁国马上就出兵去救!
但是打战不是论礼仪,鲁国暂时不擅长这一门体育课。他比较喜欢找最近擅长打仗的郑国来帮忙。术业有专攻。
但这次郑子婴没有出马。上一次是公子突,因为被宋庄公敲诈的没办法,拖着鲁桓公出来搞公道,所以心里上欠着鲁国,就主动要求帮助鲁国一起去解围纪国。这次的郑子婴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且正是这个齐襄公杀了公子亹,自己才有机会坐上诸侯位置。
但这还不是真正不出兵的理由。因为你同样也可以得了便宜还卖乖,找出一个更漂亮的理由,比如说你居然杀了我的哥哥,要报仇!
所以理由不是问题,关键看利益。因为你郑国打不打的过齐国不好说,输了不说,就算赢了,不是又结下仇了?干嘛要去惹他呢!
实际上,最重要的真理由是,祭足说你哥哥公子突还在栎国呢,随时会杀过来,你还是不要到处瞎跑了!
郑子婴拒绝了鲁庄公,说我最近老拉肚子,请病假!
鲁国还想找其他人,但齐襄公放出狠话了,谁救纪国我就打谁!于是,那些小国们就马上都宣布最近食品不安全,全都拉肚子了!
鲁国成了孤掌,难鸣,出兵在纪国周边游荡了一圈,回家!
缺乏救援的纪国,没几下就投降了!
对付秀才的最好办法就是耍流氓。
对付鲁国这样礼仪之邦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齐襄公完成了老爸最大的愿望。其他事情,老爷子应该不会再追究了。按照僖公的遗言,你可以进祖坟了!
灭了纪国后,齐国不但疆土得到了扩张,重要的是,背后最大的仇家消除了,加上后来消灭的莱国,山东沿海线那边就算完整了,没了背后的顾忌,齐国能够安心向中原称雄争霸!
另外,以后卖盐也不会有讨厌的对手随便杀价。

楼主:杨正再东周  时间:2019-06-11 09:42:09
简单的纪国
纪国既然被灭了,就再送你一程。
纪国也是姓姜,只是没有记载他的这个姜和齐国的姜子牙有什么关系,这样打来打去很有可能是曾经的兄弟(爱的深,才能恨的切)。纪国在齐襄公的暴力下灭了国,因为有主动投降的诚意,所以保存了宗庙(也有点商朝变宋国的待遇),就是国土没了,你的爵位还在,留给你三十户人家,帮你扫祭祖宗!所以纪国在纪哀侯灭国了,又持续了10个诸侯王120年左右才正式离开了史书。那个时候在位的齐景公想要恢复齐桓公的霸业,可能开始了内部清理盘点工作,就把纪国给彻底绝了!
在战争与争霸的年代,史书上没有什么戏份的纪国居然几个经典的成语故事,一个是呆若木鸡,它的原意是宠辱不惊、从容淡定,有点大智若愚的意思,但是现在被演绎成有点傻的傻站;一个是纪昌学射,就是有个叫纪昌的人为了学习射箭,天天看虱子,把虱子看得和车轮一样大,然后就射得及准。当然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我就不说我的近视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个金壶丹书的故事。说齐景公在清理了纪国后,和晏婴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散步,捡到一个金壶。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吃鱼不要翻面,行走不要乘坐劣马。”景公马上嘚瑟自己认识字,说:“有道理!吃鱼不要翻面,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婴赶紧(趁机)添油加醋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翻面,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在国君身边。”
这又是老梗。问题不是要不要小人在身边,而是谁是小人?谁来定义小人?
齐景公估计感觉自己没面子,就接着问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婴是难不倒的,说:“光有语言有什么用?好刀要拿出来用才可以,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就要实施起来。纪国把这样好的言语,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大概意思就是纪国的内政方针都是好的,可是不照着这个来执行,最终导致了灭亡。
(纪哀公:扯淡,明明是你们齐襄公把我灭了)
是啊,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全挂在墙上,有个毛用!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买了书就是相当于看了书,我们职责别人,就认为自己一定比人好。
其实这些应该都是假话。连齐景公都看不懂的话,你写着给纪国国君一样看不懂。你要劝诫国君,不直接说,还文绉绉的打暗号猜谜语,你这是劝谏吗?不是,是炫耀自己的文化。
文化人就是有这个能耐,能自己玩自己,然后玩出成就感。
不管真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现在的纪国已经被齐襄公灭了,什么鱼啊,马啊什么的都重要了。重要的是齐襄公一样不看这些扯淡的话,他已经认真起来了,工作的热情根本停不下来。
在搞定郑国、纪国后,诸儿的目光又转向了卫国,岁月是不等人的。

楼主:杨正再东周

字数:61018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3-26 04:57:09

更新时间:2019-06-11 09:42:09

评论数:4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