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陕西帝陵志(修改版)

陕西帝陵志(修改版)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大家节日快乐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xiexie 谢谢大家 本帖即将更新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四十一、唐德宗李适崇陵 上
在距离泾阳县城北约25公里左右的地方,一座气势雄伟的山峰拔地而起,远远望去,恰似九瓣莲花状,此山为关中名山嵯峨山,何为嵯峨,至今仍为一个谜。在山南半山腰的地方有个小山村叫做石马巷,之所有得名石马巷,只因村北的台地上整齐的排列着两排石刻,最南头的第三对东西各为一尊带有双翼的石马,体态健硕,栩栩如生,关于石马,有个动人的传说:在古代一日清晨,日头刚出东山,一位村民早起去下地,来到石马前,抬头一望,见石马双目泪水鲜红,一直顺着双眼缓缓淌到腹下,最终滴到地上,将土都染成了红色,村民大吃一惊,忙去看另一匹石马,也同样在流淌血红的泪水。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咸阳塬,石马泣血的故事家喻户晓,可终其原因,却无一人能够说清楚,一时间各种说法纷纷扬扬,有说石马是天上下凡的神兽,也有说是修炼了前年的妖怪。一日一位书生慕名前来,亲眼见证后,对村民们说,石马泣血,其实是为此山陵中的墓主人思母之心所感动,今日他就将真正的原因揭晓天下,村民们便围在一起,都听书生讲石马泣血的故事。
书生说,此山上的陵叫做崇陵,墓主人是唐朝皇帝唐德宗,唐德宗为唐代宗的儿子,年轻时候跟随父亲征讨安史叛军,唐代宗宠爱的女人沈氏生下了他,后来沈氏被困洛阳,朝廷收复洛阳后,唐代宗曾多次寻找沈氏,都没任何音信,等到唐德宗即位后,思母心切,便下了一道圣旨,要全天下都去寻找生母沈氏,能找到者重重有赏,几个月后,一个女人来到宫中,自称是德宗的母亲沈氏,因德宗幼年离母,并不记得母亲的长相,就让那些年老的宫女太监来辨认,大家都觉得没错,就是沈氏,德宗高兴坏了,为母亲在宫中修了一个大大的宫殿,每日都去拜会母亲,原本因为可以享受着这迟来的母爱,却没想到,一日一个当年被叛军打散的老宦官回到宫中,见到了沈氏,就对德宗说,自己当年侍奉过沈氏,这个沈氏是假的,虽然和真的沈氏在相貌体态上都相差无几,但并不是真的,德宗将信将疑,就让二人见面,老宦官问了很多代宗皇帝的事,沈氏一个都答不上来,德宗假意要用刑,此女人连忙招供,自己的真实身份是沈氏的姐姐,因想获得安逸富贵,这才铤而走险。德宗得知真相后,掩面而泣,百官都要求他杀掉这个假的沈氏,德宗却挥挥手说,都怪朕思母心切,不管她,他虽不是亲娘,但留在世上,我还有个挂念,如果她死了,我就连个挂念都没有了。话罢,德宗已经泣不成声,独自走出宫外,带着护卫准备出去打猎散心,他骑上自己最爱的那匹马,来到郊外,看见一只幼鹿,正欲搭箭猎杀,一只母鹿跑了出来,护在小鹿的身前,德宗见此情景,又忍不住的哭了起来,他趴在马的身上,马也跟着一起落泪。后来德宗去世后,命人按照自己最喜欢的那匹马的形态,雕刻成石马,树立在墓的前面,而这马生前就通了人性,被做成石马后,就会在每个天晴的日出而泣血,用来告诉世人,天下最深是母爱。众人听后,都对石马泣血的故事感叹不已,此后,当地若遇不孝儿,就会被请到石马前看石马泣血,而这两匹石马,也被当地人供奉起来。
石马泣血的故事虽然是个传说,其中缘由可能是那石材中含有某种矿物,清晨潮气重,日出后,温度渐高,矿物质被潮气所化,才会呈现出两道红色的泪。但石马泣血故事的背后却是在歌颂母爱,传扬孝道。
石马是唐崇陵的一部分,除了石马还有其他的石刻,唐崇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之一,为唐德宗李适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蒋路乡的石马巷村后,西可远眺昭陵贞陵,陵前泾河围绕,山曰嵯峨山,历来便是文人墨客,高僧大德所向往之地,嵯峨山为关中北山山脉的一部分,有九座山峰环绕,从上往下看,恰似一个九瓣莲花,而崇陵的地宫,传说就在九瓣莲花汇合之处,号称莲花穴。传说黄帝曾在此铸鼎,老子在此说法,鬼谷子在此隐居,最传奇的故事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是唐代隐居在此的悟空禅师,至今在嵯峨山顶仍存有悟空禅寺塔。而唐僧晒经的故事也与此山有关,传说玄奘法师得知悟空禅师曾去过西域,精通异国文字,就带着从天竺取回的真经来求译,当时的泾河没有桥,玄奘渡河时,守护泾河的大鼋驮着他过河,结果大鼋被一恶龙缠住,两物相争,真经落水,玄奘上岸后打捞出经书在岸边晒经,原来在泾河北岸建有晒经寺,至今寺院已经不见踪迹。后来德宗下葬后,随行的日本僧人见嵯峨山气势不凡,回国后,将日本的一座山改名为嵯峨山,太子改名为嵯峨太子,后来这位太子即位,便是日本历史上的嵯峨天皇,可见当时的嵯峨山已经成为国际名山。
也许是因为这些缘故,唐崇陵的保存较为完整,建设中沿用了唐代已经完全成熟的帝陵制度,由陵山、石刻、下宫、陪葬墓等几部分组成,陵山横跨泾阳三原两县,从泾阳县出发,驱车大约半小时即可到达山下的的蒙沟村,从村子东头,有一条坎坷不平的土路,沿着土路上山,大约一公里左右即可到达石马巷村,石马巷村已经整体搬迁到山下,村里只留了一户人家在搞养殖,因为道路不平,如遇雨雪天气,此段路异常难行,车辆无法通行,只有徒步,近日闻听要开发崇陵,在修大马路,但不知何时方可修成。石马巷村位于崇陵山前的一个土梁上,在村东有一条狭窄的土路,路两边则是耕地,位于一个高台上,土地贫瘠,现在大部分都已经种上花椒树、柿子树等经济作物,但每隔两三年去,这些树基本没什么变化,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朱雀门外的神道就位于此台地上,土路西旁是神道西侧石刻,东侧石刻位于东边的塬畔上,沿着土路可以一直到达朱雀门,从朱雀门穿过,有两条羊肠小道直通陵山顶,朱雀门左边是通往青龙门的陵墙,地面遗迹早已破坏殆尽,崇陵的青龙门位于陵山偏东北的槐树坡村西北、上红沟村南附近,存有双阙,保存尚可,原有的两尊狮子均已破坏殆尽,北玄武门位于山后的一个山谷中,要从山前大路绕行到山后的东坡村,东坡村位于山谷之中,沿着槐树坡往西到达一个叫做杏树硷的村子后,沿着村南开始上山,上山坡陡沟深弯急,还是土路,尤其是起初的一段,非常陡峭,天气晴好一般车辆很难通行,雨雪天气就只能望山而叹了,从山下七拐八拐的上到山顶,还要再下个大山坡,其中要经过一个山口,可以小憩一会,山口视野开阔,遥望南侧,景色壮丽,崇陵的北门在一个地势低洼的山沟中,位于一片农田的田埂下,地面仅见石狮子两组,高约1.7米左右,保存完好,门阙已经破坏殆尽,不见踪迹,记载还有石马五尊,但寻遍北门,未见踪迹,可能是被埋入了地下或者移走。
从玄武门到白虎门距离虽不太远,但要从山梁上横穿,满目的荒草荆棘,寸步难行,石灰岩质的山体遇见雨雾天气脚下湿滑,万分险恶,西门四周并无村庄,位于一个山崖的上面,仅存石狮一尊,另一尊石狮不知何时被破坏,碎片掉入下面的山沟中,曾有某非法组织打着保护的名义去搬运石狮残件,后被紧急叫停,才避免了对大唐文物的再次破坏,其居心难测,不知真正用意为何,只惹的世人耻笑。
崇陵的陵墙具体长度难以考证,因嵯峨山山势起伏,陵墙因受山势限制,并不笔直,四门也不对应,整体呈北窄南宽,南北直线距离约1640米,东西距离约1620米,史书中所说的周四十里,不知因何而得。
崇陵的下宫位于山南的蒙家沟村东,因水土流失等诸多客观因素破坏,只发现了一个面积约350平米的建筑遗址。
崇陵的主要建筑和石刻均在朱雀门外,沿着石马巷西侧的土路上坡,在东侧自北向南便是神道遗址,石刻均位于神道两侧,在路口有文管所机构驻扎,还有文保石碑与一倒地石碑,倒地石碑破坏严重,大字可识,小字已模糊不清,不知是何年月树于此地。
神道最南侧为乳台一对,东侧保存较好,西侧位于一户废弃窑洞的土畔上,仅余一小土包,东西两侧两尊华表保存完整,八棱柱身上刻有蔓草花纹,风化较为严重,已经漫漶不清,华表北为翼马一对,即为传说中的石马泣血中的石马,石马头部较小,马身雄健,腹下有云气山,部分马身被红色液体侵蚀,留有红色印痕,翼马北原为鸵鸟一对,仅存东侧,保存较好,鸵鸟北的五对仗马均被破坏,大部分头部尽失,破坏严重的仅剩一块大石头,完全看不出马的样子。仗马北原为石人十对,东文西武排列,现东存文官石人八尊,保存大多完好,个别有损坏,文官着官袍,表情严肃,手执笏板,身体前倾,似乎在聆听皇帝的命令,西侧武官现存九尊,大部分保存完好,个别有损坏,武官足蹬朝靴,手驻宝剑,表情肃穆,石人再往北是阙台两座,保存都较为完好,西侧的位于一块农田的田埂边上,略被耕地蚕食,东侧完整,可以登上去远眺,朱雀门后为石狮一对,分牡牝排列,高约1.8米,卷发披鬃,表情凶猛。
近年来,考古部门对崇陵朱雀门进行了多次考古挖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的建筑残件和础石,其中几块础石陈列在此,础石周身线刻有花草花纹,清晰可变。除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28尊蕃酋像,数量巨大,在朱雀门的东西两个蕃酋殿里总共发现了22尊,在南门以南的神道发现了3尊,还在村里征集到了3尊,蕃酋像身高大约1.2米左右,大部分残,身着少数民族服饰,这些发现更加证明蕃酋殿的修建在唐陵中已经成为定制。
关于崇陵的陪葬墓,历史上出现了好几种记载,一种是无陪葬墓,一种是有陪葬墓43座,还有一种说法是德宗的皇后昭德王皇后陪葬崇陵,但至今都无法确定,后来考古工作者在陵区的边缘地带发现了大宦官杨良瑶的墓,此人为德宗朝时期著名的外交使节,曾奉旨航海出使黑衣大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航海家了,至于杨良瑶到底是不是陪葬崇陵,至今尚无定论。在山下的蒙沟村某村民门口,有一尊青石所雕石羊,风格为唐,至于从何而来,至今未知。
史载崇陵异常坚固,德宗下葬时候用石条封闭墓道,石条和石条之间有燕尾铁栓板相连,缝隙之间又用铁汁灌注,就算如此坚固,五代的温韬依旧将其打开,里面的随葬品也大部分被抢掠一空。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今日更新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唐德宗李适(kuo),大唐的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的长子,生于公元742年5月27日,属马,这一年大唐正处于巅峰之中,在上一年,因李适的太爷爷李隆基死了两个兄弟,觉得有点晦气,决定改元天宝,当年也就是大唐天宝元年,有了新年号,就意味着将有新气象。当时的玄宗意气风发,大唐国力昌盛,百姓太平安乐,玄宗不到六十岁的年纪就四世同堂,这该是多大的喜事儿,所以说李适的出生,无疑是增光添彩,喜上加喜。
然而,在政治斗争的面前,这些喜事也就只是昙花一现罢了,李适出生的时候,爷爷李亨被立为太子才几年时间,屡次遭奸相李林甫的陷害,以及唐玄宗的猜忌,夜不能寐吃啥啥不香的,那还顾得了这个长孙,终日活的战战兢兢,不过按照礼制,李适刚一出生,就被封为奉节王,毕竟是老皇帝的第一个重孙,为此还举行了隆重的典礼来庆祝,就在这种有吃有喝但却很没安全感的日子里,李适从一个孩童熬到了一名少年,十四岁的时候,李适已经通诗文,懂音律,熟医道,对于未来,他很迷茫,可是在大唐,诗文音律可能是每一个贵族安身立命的最基本技能了。
随着一件大事的发生,大唐的一个劫数来了,李适的好生活也完蛋了,天宝十四年的冬天,很冷,彻人心扉的冷,冰冷的空气中还夹杂着血腥味,自东而来,盘旋在大唐的上空,不久,有消息传来,一个叫做安禄山的胡人造反了,正在东边的东都洛阳与唐军作战。
勉强的过完这个冬天,李适记得,第二年的长安取消了元宵灯会,一切都显得那么冷清,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不知何时都已离开长安,逃到别处去了,就连春里的桃花,都失去了颜色,一片苍白,勉强到了夏季,一日夜间,父亲李豫突然回来,带上他和众弟兄,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趁着夜色匆忙出了长安城,一路朝西而去,次日清晨,李适远远的看到了往日高高在上的太爷爷,他是那么的憔悴,衣衫凌乱,疲惫不堪的被众人簇拥着,那是一手缔造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君王啊,如此却落得这般下场,李适不由的长叹一声,在心里狠狠的骂了句:天杀的胡虏小儿!次日夜里,众人到达了马嵬驿,半夜李适被吵闹声惊醒,急匆匆的爬起来,手中紧握着一把刀,一会,父亲李豫找到他,带着他去见了爷爷李亨,爷爷很沉稳,一直以来都是李适心目中的英雄,他想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但却没开口,次日在路上,李适得知,那个太爷爷最宠爱的女人杨玉环死了,太爷爷也去了蜀地,自己和父亲则跟随爷爷要去一个叫做灵武的地方。
等他再回到长安,已经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了,爷爷已经成了大唐的皇帝,父亲是大唐的太子,二人收复了长安,李适跟随在父亲的军中,父亲那时候英姿勃发,夹道欢迎的百姓对父亲跪拜,高声的呼喊只有父亲才是大唐的救星,李适听到后,心里特别的骄傲和自豪,他对自己说:以后,我们的李唐绝不再因乱出奔长安半步。谁知,这句话,在几十年后,却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公元762年,李适已经21岁,这一年他的太爷爷凄凉去世,一个月后,爷爷唐肃宗李亨也黯然离开了人世,父亲一人葬二帝,在两柩前即位为帝,而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他已经成长为一名血气方刚的青年,是时候为大唐效力了。代宗即位后没多久,按照惯例,就任命21岁的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上统领唐军平定叛乱,又将他改封为鲁王、雍王,一年后,安史之乱平息,代宗李豫终于长长的出了口气,按照惯例,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图制凌烟阁,用来纪念其功德,身为皇子的李适,也在其列。
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的七月,吐蕃人突然奇袭了长安,唐代宗仓皇逃到了陕州,这次出逃,再一次深深的刺激了李适,他暗暗发誓,此后,绝不让长安在落入他人手中。然而,有时誓言也就只能全当没听见而已。不久后,郭子仪收复长安,将代宗迎入,多次的兵变,代宗对武将也开始慢慢失去信任,反而更加的宠信宦官,李适看不惯,曾对手下说,无须之男,不完之体,其心安能全否?可这句话日后也成了一句笑话。
公元764年,天下终于获得了暂时的安定,这年的正月,李适被册封为太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太子生涯,而代宗在这十四年中,励精图治,试图恢复大唐的荣耀,在他的努力之下,大唐也逐渐的出现了生机,可却有两件大事始终是大唐的毒瘤,一个是宦官干政,另一个就是藩镇割据,唐代宗由宦官拥立,对宦官百般宠信,藩镇的问题也逐渐开始威胁到国家的根基,可大乱刚平,削藩只会引起新一轮的大乱,这些问题,代宗最终只能留给李适。
公元779年,唐代宗病逝,李适即位为皇帝,次年改元建中,坐到高高的龙椅之上,李适踌躇满志,开始了新政的执行,这一年,他已经38岁了,长子李诵都已经19岁了,就在前一年,他的长孙李淳也出生了,李适多年的平叛和太子生涯,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可要发动改革,就先让自己做个榜样,在父亲守孝期间,他将弟弟韩王李迥召入宫中,李迥有个癖好,喜欢吃一种用野菜马齿笕做的粥,里面不放任何的调味品,李适就学他,弟兄二人面对面的吃着用马齿笕做的稀粥,一边吃,一遍回忆父皇的生平,吃着吃着就忍不住落泪叹息,李适想用此来证明,自己是个遵守法纪的明君。
当时郭子仪功高震主,李适将他的部将李怀光等人全部任命为各地节度使,名为赏功,实际的目的则是分化军权,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对于那些骄奢淫逸的节度使,他就借各种理由召其进京,授予闲职,让其居住在长安。
代宗朝的宰相崔佑甫出自博陵崔氏,有济世之才,后因和他人有隙被贬,李适即位后将其任为宰相,时崔佑甫年事已高,又患病在身,就连起身都困难,李适便让人造了个大车,让崔佑甫躺在车里,自己坐在一旁与其一起处理政事,崔佑甫建议他即位初,要韬光养晦,做个节俭的天子,李适听了他的话,下令全国停止向大内进贡各种珍禽异兽、香料金玉等,并将当时老挝进贡给大唐的几十头大象全部放归到荆山。
唐代的宦官问题,始于玄宗肃宗朝,而到代宗时,因其在即位过程中,宦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宦官格外信任,各地节度使的诏令都由宦官传达,宦官成了朝廷和藩镇之间的纽带,他们大量收取节度使的贿赂,回朝对朝廷满嘴谎言,导致皇帝不了解藩镇的情况,藩镇也不明白朝廷的真正用意,李适即位初,曾派一名宦官去到淮西节度使李希烈那里颁赐旌节,此人借机向李希烈索贿,得到大量贿赂,没想到,李适刚派他走,随后就派了一名御史跟着搜集证据,等一回朝,李适勃然大怒,将此宦官杖责六十后流放外地,其余那些还在路上的宦官得知这个情况后,吓的连忙将索贿的金银财宝都扔到沟里,再也不敢和节度使有任何不法的勾当。
建中初年,因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大唐经济萧条,各种杂税管理混乱,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施两税法,废弃前朝的租庸调制,除两税之外,其余的各种苛捐杂税全部免除,简单的说,两税法就是一年征收两次税,除此外,在没任何税赋,两税法的执行,鼓励了农民生产,不再让他们四处流离失所,荒芜的土地得到耕种。
在这些新政策的大力推行之下,建中朝呈现出了一派新气象,李适本人也信心百倍,立志要再造一个开元盛世,但是好久不长,这些新气象,仅仅维持了两年而已,公元781年,再次爆发了一系列的事件,将一个雄心满满的李适变成了一个贪财昏庸的皇帝。
此次事件历史上称作奉天之难,又称为四王二帝之乱,按照事件先后有分为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这是大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叛乱,无疑是给刚刚遭遇安史之乱的大唐又重重一击,使大唐永远的丧失了活力,再也无法回到开元盛世的局面。
公元781年,唐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死,此人原本是安禄山的心腹,本命张忠志,安禄山死后归顺朝廷,后又叛乱朝廷,归顺史思明,后来又判史思明归顺大唐,大唐为了尽快平叛,赐姓李,改名李宝臣,拜成德节度使,他死后,他的儿子李惟岳上书要求世袭成德节度使一职,志在削藩的李适严厉拒绝,拜易州刺史张孝忠为成德节度使,想借此打击藩镇。魏博节度使田悦是前节度使田承嗣的侄子,田承嗣原来也是安禄山的部将,后投唐被拜为魏博节度使,田悦害怕李惟岳的事件对自己不利,便上书极力推荐李惟岳。李适不但没有答应,反而要求李惟岳进京为父亲服丧,李惟岳害怕,知道朝廷是要借此来消灭自己,索性和田悦一拍即合,再拉上两个邻居,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起起兵对抗朝廷,不久后,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纳代替父亲一同叛乱,这便是四镇之乱,大唐北方再起战火,李适连忙命卢龙节度使朱韬、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河东节度使马燧等人出兵平叛,并亲自为这些将领设宴送行。一年多后,李惟岳被部将王武俊所杀,李纳兵败,梁崇义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击杀,叛军中只剩下田悦一股势力,眼看着就要胜利了,结果却出了岔子,唐将朱滔在平叛中有功,想多要地盘,结果李适不允,于是心怀怨恨,当时田悦被马燧围困,便派人联络朱滔求救,朱滔答应,和李纳、王武俊等人继续联手,杀掉名臣颜真卿,掀起了更大的叛乱。
在平叛的过程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平定梁崇义,功劳很大,想要占有原来梁崇义的地盘,李适不允,李希烈便联络朱滔,共同加入到叛变的队伍中去,大唐帝国再次陷入到烽火狼烟之中。不久,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天下大乱,李适不得不继续增兵平叛,派大将哥舒翰的儿子哥舒曜去攻打襄阳,却久攻不下,李适心中焦急,继续调兵,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派兵增援,姚令言率五千泾原军启程,当时正值初冬季节,天气寒冷,雨雪交加,道路泥泞。此时还有个叫做出界粮的规定,便是各地节度使的将士只能待在各地驻地,如需踏出驻地出征,朝廷需要为将士们发放钱财,叫做出界粮,泾原是个较小的藩镇,本来就比较贫寒,士兵们大多是世袭军卒,出界粮的目的就是在出征前能够安顿妻儿,朝廷拿不出这笔钱,泾原兵本来就有怨气,走到长安附近的时候再次讨要,李适命京兆尹王翃用酒肉安抚,王翃却为泾原兵送上了糠饭,将士们大怒,发生了哗变,挟持姚令言攻入长安,李适措手不及,慌乱中出逃长安来到奉天避难,没想到,他当年的誓言很快就被无情的击破,叛乱士兵们找到闲赋在家的前太尉朱泚,此人是朱滔的哥哥,因朱滔叛变受到牵连,正在家中郁闷呢,被叛乱的泾原士兵们拥立为帝,国号大秦,自称秦帝,改元应天,杀掉了包括李适的亲弟弟李溯在内的没来得及逃走的李唐宗室。
出逃到奉天的李适恼羞成怒,在出逃路上他才发现,陪在自己身边的只有宦官霍仙明和窦文场,瞬间他明白,关键时候还得靠这些宦官,又深刻的意识到,没钱,真的不行。
朱泚没想到天上掉了这么大一个馅饼,祖先的坟头上冒了这么大的青烟,居然当上了天子,他连忙给朱滔写信,要他赶紧平定天下,好一同在大明宫里喝个茶,唐朝的名将段秀实实在看不下去,只可惜手里没有一个兵,愤怒的他用笏板去袭击朱泚,结果被朱泚所杀。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得知朱泚当了皇帝,自己也不甘示弱,在汴州登基为帝,国号大楚,改元武成,自称楚帝,设置百官,找了一块石头打磨成玉玺的样子,用油漆涂抹成红色,对外称自己有传国玉玺,用来糊弄百姓。
这时候,出现了三个皇帝,一个真的,两个僭越的,天下这么乱,李适该怎么办,公元784年,李适改元兴元,他思来想去,放下皇帝的架子,写了一份罪己诏,称自己有罪,都因为自己才弄出这么大的乱子,四王中的田悦、李纳和王武俊看到皇帝的罪己诏后,都各自去掉了王号,表示都愿意归顺朝廷,当时天下的形势变化莫测,难以估计,平叛大军中只有李晟、马燧等人还在苦苦死战,而就在这时候,又蹦出来一个李怀光。
李怀光原本是郭子仪的部将,郭子仪年事已高,以朔方为中心的北方边境军权大部都掌控在李怀光的手中,朱滔叛变时,李怀光曾参与过平叛,后泾原兵变,朱泚据长安,李怀光得知天子蒙难,即刻起兵南下勤王,打退了朱泚围困奉天的叛军,得到了皇帝的一大堆赏赐,李怀光便屯兵咸阳,想借机清除李适身边的小人,尤其是奸相卢杞,多次为李适上书,说卢杞是阴险小人,天子今日蒙难,全拜卢杞所赐,李适为了迎合李怀光,就免除了卢杞的宰相,但依旧非常的重用,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李怀光也叛乱。
卢杞是个奸诈小人,他教唆李适为李怀光颁丹书铁券,想借此蒙蔽他,从他手中夺取兵权,却被李怀光识破,于是李怀光便恼羞成怒,公然对李适说,我现在要和朱泚联手了,皇帝你应该躲开,吓得李适不得不又逃到了梁州。此时一直在前线作战的李晟回到关中,李怀光的很多手下都叛变投靠到李晟的麾下,李晟趁机收复了长安,朱泚出逃灵武,半路上被手下所杀,人头被送去领赏。
公元785年,李适改元贞元,这年,朱滔被王武俊所败,不久因病而亡,田悦在前一年就被弟弟田绪所杀,王武俊降唐,李怀光与李晟作战失败自杀,被部将牛名俊割下他的头去投奔了马燧。次年四月,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所杀,历经五年的叛乱终于落下帷幕,而经历了叛乱的李适却性情大变。
此时李适即位仅仅六年,三次改元,他痛定思痛,悟出了几个道理来,首先,得有钱,于是李适便开始弄出些稀奇古怪的名目来压榨百姓,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刚刚经历过战乱的百姓苦不堪言,后来这些苛捐杂税演变成了巧取豪夺,他命人暗中在东市西市观察,看见是朝廷需要的或者喜欢的东西,随便给点钱就强行拿走,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其次,群臣谁都不能信,起初李适即位,对崔佑甫、杨炎等人倍加信任,自从奉天之难后,他就开始不信任百官,而不信任百官最有力的做法就是频繁的更换宰相,德宗一朝,前后任命的宰相多达35位,这还不包括拥有宰相称号的几十位使相,好不容易出个贤相,所出政令还没来得及颁布,就被换了人,导致朝纲混乱,官员不认识上级,上级不熟悉下级,政令无法有效的执行。
再者,开始信任宦官,既然不相信宰相,那就相信宦官吧,李适出逃的时候,陪在身边的只有宦官,回到长安后,他就立即任命霍仙明和窦文场二人为神策军的左右兵马使,并大力扩建神策军,神策军原本与羽林军和龙武军同为禁军,但神策军主要在宫内,在经过李适的扩建之后,神策军队伍大增,人员和配备上远远超过了羽林军和龙武军,势力遍布京城各个角落,霍、窦二人被再次任命为神策军中尉,这一官职,只有皇帝本人亲自任命,其他朝臣不得参与,除此之外,李适大量的任命宦官为各节度使的监军,后来他将监军这个职位固定了下来,并为各大监军宦官置印,使宦官监军制度化,导致宦官权力过大,开始了唐朝宦官干政黑暗制度。
再就是姑息藩镇,李适一开始是非常反对藩镇割据的,比如李宝臣之类,原本就是安史降将,可李适操之过急,导致了一系列的叛乱,这让他心灰意冷,锐气全无,如陈仙奇杀李希烈,两个月后陈仙奇又被吴少诚所杀,而李适能做的就是谁活下来谁就做这个节度使。而为了控制节度使,他开始大量的在全国设置藩镇,诸多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所辖境内俨然行使皇帝的权力,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变化无常,李适没有拿出更好的办法,只是派了个宦官去进行监视,宦官又和节度使勾结在一起,疯狂掳掠,百姓只能四处奔走,以求活命,而朝廷却频繁的换宰相,根本没人管,藩镇和宦官这两颗毒瘤,最终要了大唐的命。
德宗的个人生活也变得堕落,奉天之难前的李适,节俭自爱,等再回到长安后,就开始大肆放纵自己,他一次就将山东的五姐妹纳入后宫,据野史称,李适有段时间是五姐妹共侍一床,除此之外,他开始追求金银财宝,要求各地进贡,地方官只能大力搜刮百姓,将个大唐折腾的乌烟瘴气。
公元805年的正月初一,群臣都按照惯例为李适祝贺,唯独太子李诵没有前来,因在前一年,已经44岁的太子李诵突然中风,哈喇子一流一串,生活不能自理,话都说不出来,此时李适想到太子的病体,就突然伤心起来,当年他已经64岁了,再加上原本就有些头晕的毛病,这一悲伤过度,血压飙升,一病不起了,勉强熬了二十三天后,这位大唐天子永远的逼上了眼睛,同年的九月,群臣为李适上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崇陵,太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
李适生于盛世,长于乱世,亲眼目睹了大唐帝国的劫难,少年时代就统军作战,了解民间疾苦,因此即位初期励精图治,然后随后的奉天之难彻底的击碎了他的理想,开始变得贪财贪色、任用奸邪、刚愎自用。并没有想起初想的一样能够力挽狂澜。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悲剧。李适除了是一名皇帝之外,他还精通音律和诗文,《全唐诗》中有他的诗文收录,另外他还精通医道和书法,并亲自撰写有医书。
北宋的司马光评价李适:德宗愤积世之弊,悯唐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拨乱之志,而识度暗浅,资性猜愎,亲信多非其人,举措不由其道,赋敛烦重,果于诛杀,故关外之寇未平而京城之盗先起,于是困辱于兴元,播迁于山南,公卿拜于贼庭,锋镝集于黄屋,尚赖陆贽尽心于内,李晟浑瑊输力于外,故能诛夷元凶,还奉宗社。

小资料:小资料:
名称:唐德宗李适崇陵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蒋路乡石马巷村
周边交通:G30N西咸北环线,G65包茂高速 G211国道 S107省道,X315县道
公交:西安城北客运站搭乘去泾阳班车,到达后再换乘当地交通工具前往。
是否为开放景区:否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大大大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四十二、唐顺宗丰陵
在陕西省富平县城的东北,有一金瓮山,坐落在关中平原的北部,为关中北山山系的一部分,金瓮山由三个山头组成,最高的主峰叫太白山,沿着太白山朝东南延伸的另一个山峰叫做虎头山,朝东北方向延伸另一个稍矮的山峰叫做二虎山,金瓮山横亘关中平原北缘,气势非凡,关于这座山,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条恶龙盘踞在当地,恶龙成精,祸害百姓,传到了天庭,玉帝闻大怒,召众仙班商议如何降服,太白金星主动请缨,玉帝便准了,话说那太白金星很快便降服了恶龙,将其用法术困在了一个山头,为了不让恶龙再伤人,太白金星从怀中取出一件法宝,施咒后朝空中抛去,那法宝骤然增大,变成一个金光闪闪的瓮,将恶龙扣在了瓮中,谁知那恶龙在瓮中不安,似要将金瓮掀翻,太白金星一看不妙,便遣自己的一对猛虎坐骑卧在金翁之上,这才牢牢的将金瓮牢牢的压住,任凭恶龙如何翻腾,金瓮都纹丝不动。
太白金星的二虎坐骑,为一雄一雌,雄虎性野,喜贪玩,太白金星很不放心,怕它万一再放了恶龙,就打造了一根巨大的铁链,将雄虎牢牢的拴住,雄虎这才乖乖的卧在金翁之上。降服了恶龙,太白金星上天庭复命去了,留下二虎看守恶龙,时间一天天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经历了多少风吹日晒,雄虎变成了东南边的那个山头,被后来人称为虎头山,雌虎化作了北边一个稍矮的山头,后来人称为二虎山。从主峰太白山到虎头山有一道非常险峻的山岭,便是那铁索所化,被称为铁索岭。至今到山下的东南方向远眺,仍可隐隐约约的看到此山确实如一只卧着的猛虎,虎头、脖子等清晰可辨,但一定要找对正确的方向,不然不论如何看,都很难看出一只猛虎的样子来。
此龙盘虎踞之地,还葬着一位唐代的天子,便是唐顺宗李诵,陵曰丰陵。
丰陵位于富平县北约20公里左右的曹村乡陵前村北的金瓮山之阳,即虎头山,丰陵以山为陵,沿用唐制,山下的村子叫做陵前村,村中党姓人居多,自称是丰陵的守陵人之后,据村里的老年人讲,在古代,陵前村里人都不纳粮,其因就是他们守陵有功,而如今的陵前村,主要以种植柿子为主,每当深秋,此处家家户户的门前就挂起了柿饼,红彤彤的柿子削了皮,挂与门前搭起来的架子上,好似一面火红的柿饼墙。
丰陵与其它唐陵的建制基本一致,由陵山、石刻、陪葬墓几部分构成,丰陵的陵山为虎头上,山体为石灰岩质,海拔高约1100余米,位于陵区中央,围绕着虎头山,丰陵修筑有陵墙,四方开四门,以四神命名,史载陵墙周长四十里,据考古勘测得知,丰陵南北陵墙直线距离1650米左右,东西约1530米,陵墙平地部分直线延伸,山体部分则依山势修筑,今陵墙已经完全毁坏,唯独在西南角遗存有一个角阙遗址。
丰陵四门中,东青龙门位于红河村隔沟相望的农田中,南朱雀门位于陵前村后的田地中,西白虎门位于马坡村的村西北,北玄武门位于山后红河村对面的台地上,今四门遗址大部分都已无存,南门仅存毕沅墓碑一通,北门存石狮两尊,西门村阙台一座,石狮一尊。丰陵神道从毕沅墓碑处向南延伸,一直到陵前村村西的田地中,具体不明,石刻仅存半截华表柱身。
史载丰陵有陪葬墓一座,为墓主人唐顺宗李诵的庄宪皇后王氏,据村民回忆,早些年在陵前村东南有大冢一个,后被铲平耕种,考古勘探在丰陵周围探的一些唐代墓葬,但规格都很小,不符合皇后级别,因此王皇后墓的情况至今不明。丰陵的地面建筑和下宫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
从富平县城往北,大约半小时车程便可到达曹村乡,这是个很小的关中乡镇,在镇子东头有一条往北的道路,路的尽头七拐八拐的出了乡镇,便可在东北方向远眺到虎头山,朝着虎头山的方向一路向北,在山下有上山的公路,大约上坡一两公里后,右侧有条小路,拐到小路上后,沿着半山腰行驶,左边是山体,右边则是沟畔,小路不但窄,弯路也很多,有路段为砂石路,坎坷不平,大约两三公里后,便可到达位于半山腰的一个小山村,约有十来户人家,叫做陵前坡村,在村西进村的山梁上,右侧路边便可看到文保碑,左侧的路畔有一棵孤独的树,也不知道在此站了多少年。
沿着文保碑后面有羊肠小径,可以到达玄宫所在位置,小路很不好走,开始一段是百姓在山坡上开的几块贫瘠农田,种着柿子、花椒核桃之类的果树,田边还有小房子放置农具,大约一刻钟后,便没了农田,眼前是灰白质的石灰岩质山体,薄如纸的黄土覆盖其上,一些不知名的野草顽强的扎根在此,从远处看,一片黄绿色中透着石头的灰白,小路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尤其是左侧的山体陡峭如悬崖,沿路途中还能看到一些大小深浅不一的石孔,非常圆润,村里人说,这些石孔是过去祭祀丰陵时候插旗杆所用,时间久了,就被磨的很光滑圆润,村民所说有据,但此石孔数量不多,总共也就不到十个,极有可能是当时安葬顺宗运送棺椁所搭建的栈道所遗留,因其大部分都位于山体陡峭的山梁西侧,过了这道又窄有陡的山梁,眼前便是个较为平缓的大山坡,丰陵的玄宫就位于此处,因在近代屡遭破坏,玄宫的入口墓道被挖开裸露在外,墓道口长约16米,宽约3米,最深处约深4米,两侧岩壁上有明显的雕凿痕迹,墓道中荆棘横生,乱石成堆,后为保护丰陵,墓道口被文保部门回填,现地面上仍可看到回填痕迹。
玄宫后的山体呈乱石堆砌状,需要手脚并用方可登顶,岩石光滑,偶尔可见有山羊脚印,而且要到达顶上,必须来回横向爬行,山石间找到下脚之处,必须试探其是否牢固,总之,登顶之路危险重重,胆小或者体力不支者尽量选择仰视膜拜,切勿以身冒险。
如若到虎头山顶,眼前骤然一亮,四方尽收眼底,南为关中沃野,北为起伏山脉,东西各为山峰,天气若晴朗,还可在东南方眺望到定陵,沿着山顶朝北,过一道山梁后,右侧出现了一大片的柿子地,从柿子地下山,途中依然难行,最终到达一小片农田之间,沿着贯通农田的小路,边走边仔细搜寻,在中间的一片农田里,可隐约看到在黄土中裸露出来的两片灰白的石头,那便是丰陵玄武门的所在,玄武门存两石狮,但都埋于地下,地面仅露出很小一块,不仔细找很难找看到,从石狮处下到山底,便可见一道砂石公路,顺着公路一直绕到东侧,在最东侧的农田下面是丰陵的青龙门所在地,如今地面无任何遗存,只有大致的方位,从青龙门大约3公里左右,便可回到陵前坡村的文保碑处。
文保碑稍微靠西的路下,有一条被荒草掩盖的土路,顺着此路下山,两侧多为农田果园,下到山体较为平缓的地方,在左侧的花椒地里,树立这清毕沅书写的墓碑,墓碑原遭破坏,断为两截,后进行修复扶正,高约两米多,字迹清楚。折回小路上之后,继续朝山下走,最终会没路,荒草荆棘密布,田埂高约丈余,唯有选择田埂较为平缓处滑下,一直到山下平地后,一条土路赫然在目,沿着土路朝东走,便可见到丰陵南仅存的一件石刻华表,华表仅存柱身,高约2-3米,中间有一道裂痕,村民说是遭遇雷击所致,裂缝已经穿透柱身,为防止其一分为二,只好用一个粗铁丝固定,华表虽残,但仔细辨认,仍可看到柱身精美的线刻图案,在田埂下面有几块巨大碎石,疑为华表残件。从华表处往东,走完土路,便可进到陵前村中,村东有大路,可以绕到陵前坡村。
华表所在的位置附近应为丰陵神道南头,墓碑所在位置应为朱雀门遗址,但神道、乳台、阙台等都已经被完全破坏,难觅其踪。
从陵前坡村沿路返回到大路上继续往北后,可以到达马坡村,马坡村位于半山腰,虽修筑有水泥路,但坡陡弯急,大约一刻钟后,到达村后一个院子前,院子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大门上有牌匾为某文化创作基地,现存有门阙,破坏严重,一处位于塬畔的石榴树园中,仅存一个大夯土堆,另一处疑似在土坡前的土崖边上,但已经很难找到踪迹了。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单打独斗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四十二、唐顺宗丰陵 (下)
唐顺宗李诵,可谓唐代历代帝王中最可怜的一位了,46年的寿命中,做了25年的太子,186天的皇帝和五个月的太上皇。公元761年,即唐肃宗李亨上元元年的一月,李诵出生,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属牛,这一年,唐安史之乱未平,李诵出生,并未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喜庆,只是按照惯例稍微庆贺一下而已,不久便被封为宣城郡王,至此,便开始长达十九年的皇子皇孙生涯,他的儿童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各种战火中度过的,爷爷和父亲都因战火逃离过都城长安,公元763年,尚在襁褓中的李诵就第一次随着宗室大队逃亡出长安,在战火中度过童年的孩子都是坚强的,虽然说大唐此时风波不断,但他还是很顺利的成长为一名英姿飒爽的青年。
公元779年,李诵十九岁,这一年代宗去世,德宗即位,年底的时候准备册封为李诵为太子,但真正的诏书到了次年才下达,也就是说李诵真正当上太子,已经二十岁了,长子李淳也已经两岁,也许此时的他,心中乐了那么一阵,德宗对他的培养也很用心,朝堂上对大臣的册封诏书都由李诵来书写,他本人为人慈善,又写的一手好字,德宗好佛道,李诵对佛理也很有见地,因此德宗起初很喜欢他,但很快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四年后,公元783年,发生了泾原师变,德宗被迫出逃到奉天避难,奉天遭叛军围攻,李诵也在军中,在长达一月有余的守卫战中,李诵身先士卒,腰悬长剑,亲临奉天城头指挥战斗,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最终等来援军,在奉天保卫战中,李诵功不可没,得到父亲的赏识,但是太子的位置历来都很敏感,虽然李诵文能下诏书,武能临前线,可稍有不慎,还是招来了猜忌乃至杀身之祸。
公元787年,李诵已经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8个年头了,他的正妃萧氏,是驸马萧升和郜国大长公主的女儿,大长公主是肃宗的女儿,德宗的姑母,女儿就应该是德宗的表妹,等于李诵娶了自己的表姑,这关系看起来是有点乱,但是在唐代,却很正常。大长公主仗着自己是太子的丈母娘,经常出入东宫,这到也没什么,后来驸马萧升死了,大长公主寂寞难耐,与同宗彭州司马李万勾搭在了一起,也许是孤独久了,大长公主欲火难熄,李万感觉到力不从心,于是就将太子詹事李昪介绍给了她,李昪又拉上蜀州别驾萧鼎,三人同时成了大长公主的男人,由此可见,唐代的女人要开放起来,就很难刹车。其实个人私生活不检点也不见得是多大的事情,但大长公主居然在东宫与情人私会,被德宗得知,德宗就说了她几句,这个女人出门没带脑子,回家后玩起了巫术,要诅咒皇帝死,可保密工作没做好,还是被德宗知道了,德宗勃然大怒,将其幽禁,因大长公主为太子岳母,李诵也被受到牵连,有人嫁祸说是李诵指示丈母娘干的,李诵被吓的差点尿裤子,可别无他法,只好效仿他的太爷爷李亨的做法,和太子妃萧氏离婚,以求自保。
德宗怒火难熄,欲废了李诵另立他人,但叛乱刚平,废太子恐生事端,便将隐居修道的前朝元老李泌请来商议,李泌不愧为大唐重臣,他引经据典,分析废太子的利弊,劝德宗还是要以大局为重,最终德宗采纳了李泌的意见,李诵才免除了一次灾难,他的那个表姑,几年后死在狱中,情人李万被仗杀,李昪和萧鼎以及大长公主的五个儿子还有顺宗的太子妃萧氏,全部都无一幸免,不是被流放就是被处死,经历了此事,李诵痛定思痛,此后便夹着尾巴做太子,从不与任何大臣多说一句话,遣散了东宫很多人,以博弈为乐,也就在这段时间里,他与王伾和王叔文二人走的较近。王伾是李诵的书法老师,因而得以留在身边,而王叔文则是博弈高手,李诵靠他陪着下棋解闷。
长期的压抑生活,导致李诵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经常头晕目眩,公元804年的秋天,一天李诵饭后突感不适,站不住脚,便卧床休息,醒来后居然中风,话已经说不出来了,德宗闻听他生病,多次召宫中名医诊治,但都不见好转,次年,德宗驾崩,李诵即位为帝,此时他不仅说不出话来,还口水涟涟,上朝都得给下巴下垫个棉布,李诵虽然不能说话,但脑子却并未完全昏庸,没多久,便在王伾和王叔文的支持下,发起来一场革命运动,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是唐朝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虽以失败告终,但却有不小的影响力,李诵即位后,因其身体原因,只能垂帘听政,政事皆有二王为中心的几个人主政,除二王外还有大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以及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等人为中心,被称为二王刘柳集团,起初,改革派罢免了宫市和五坊,尤其是五坊,多为宦官把持,人称五坊小儿,没想到很成功,改革派又罢了进奉,进一步削弱了宦官的权力,两次很成功的新政推行,让改革派的胆子大了起来,步子也大了起来,也不怕扯着了蛋蛋,最终开始向宦官和节度使抡起大刀,但是宦官和节度使盘根接错,一手遮天,也开始联合反击。
首先王叔文拒绝了西川节度使韦皋让其副使刘辟专权西川盐铁的请求,还差点杀了他,与西川交恶,其次罢免了宦官头子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三人的部分官职,改革派的动作太快,御史武元衡开始反对改革,地方节度使又给宰相施压,朝中的三名宰相中,高郢无所作为,贾耽、郑珣瑜称疾不起,用装病表示不与改革派为伍,改革派的情形逆转而下,不久各路节度使开始频繁相互拉拢上表,用来攻击改革派,而顺宗本人病重,二王的政治经验又不足,几日后,因韦执谊不听王叔文的话,改革派内部又开始出现矛盾,主要人物王叔文的母亲又去世,按照制度,他得去守孝,眼看着人都要散光了,宦官俱文珍借此机会逼着顺宗下诏,让袁滋与杜黄裳为宰相,将政治权力夺了回来。
六天后,俱文珍突然以顺宗病重,无法继任大统为由,逼其退位,拥立太子李淳即位,次日后,宦官们又将李诵送到兴庆宫去居住,而新皇帝还没举行登基仪式,宦官们又迫不及待的对改革集团展开打击,第二天,王叔文被贬为开州(今重庆开江县)司马,次年被赐死,王伾被贬为渝州(今重庆)司马,不久暴毙,第三天李淳才举行了登基仪式,登基四天后,又开始对其余的人下刀,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韩泰为抚州(今江西抚州)刺史,韩晔为池州(今安徽池州)刺史,韦执谊为崖州(今海南三亚)司马,几个月后,朝议又说贬的太轻,重新对改革派进行了贬官,除二王之外,刘禹锡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柳宗元为永州(湖南永州)司马,韩泰为虔州(江西赣州)司马,韩哗为饶州(江西鄱阳)司马,又贬程异为郴州(湖南郴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广东连州)司马,陈谏为台州(浙江台州)司马,再加上原先的韦执谊的崖州司马,此次事件又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这些被贬官的地方在唐代都属于蛮荒边缘之地,这些人被贬后,大部分都没能够再活着回到长安,其中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还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永贞革新就好比一场闹剧,短短几个月便草草落下帷幕,而李诵被迫退位后,勉强撑了五个月的太上皇,与次年的正月十九驾崩,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丰陵。
顺宗虽然只活了四十六岁,但儿子却不少,史载其育有27子,数量上仅次于李隆基,但留下名字的有24位,其中长子为唐宪宗李纯,其余诸子中,多有在后世担任朝中重臣,颇有建树者,如第九子李约为国子祭酒,十一子李絿为太常卿,十六子李绾为魏博节度使,咸通年间进拜司空,十八子李纮为咸通年间太尉等。
顺宗虽然在位仅仅半年时间,改革遭遇失败,但其心志可嘉,虽病体沉重,仍不忘振兴大唐,只可惜操之过急,根基不稳,导致其迅速失败,可叹又可悲也。《旧唐书》中对其评价:顺宗之为太子也,留心艺术,善隶书。德宗工为诗,每赐大臣方镇诗制,必命书之。性宽仁有断,礼重师傅,必先致拜。从幸奉天,贼泚逼迫,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战,督励将士,无不奋激。德宗在位岁久,稍不假权宰相。左右幸臣如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等,因间用事,刻下取功,而排陷陆贽、张滂辈,人不敢言,太子从容论争,故卒不任延龄、渠牟为相。居储位二十年,天下阴受其赐。惜乎寝疾践祚,近习弄权;而能传政元良,克昌运祚,贤哉!
小资料:
名称:唐顺宗丰陵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曹村乡陵前村
周边交通:G5京昆高速,S106省道,X221县道
公交:西安城北客运站搭乘去富平班车,到达后再换乘当地交通工具前往。
是否为开放景区:否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还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四十三:唐宪宗景陵
陕西省蒲城县城北有个义龙村,村中屈姓人居多,据村里老人讲,屈家祖上汉代时就在这里居住了,历代祖先的坟茔就修建在村北,后来到了唐代,唐宪宗看上了屈家祖先的坟地是块风水宝地,想置帝陵,只好在村东另外划了几百亩地,将屈家祖先集体搬迁,村子因此得名移陵村,时间久了,移陵村变讹传成了义龙村,解放前,在村里还有石碑记载着义龙村的这段历史,只可惜后来石碑被毁了。
义龙村有个奇特的习俗,很有意思,就是认村后石人为干爹的传统,婴孩认干爹在关中很普遍,孩子满月当天,由祖母抱着出去,迎面遇见的第一个男人便是干爹,干爹从衣裳上解下一枚纽扣为证,还要现场为孩子取个小名,孩子满月的酒席上,再举行仪式,正式成为干爹,从此两家交好,互相帮助扶持,在当地,干亲的级别仅次于娘亲,和同族近支叔伯平起平坐,但认干爹也是个技术活,要是遇见那些鸡鸣狗盗品行不端之人的话,抱小孩的人就会躲藏起来,不能给娃儿认个坏人。
后来,村里一户人家生个男娃,娃儿体弱多病,满月当天,祖母抱着他出了门一直往北走,那天也奇怪,一路上都没遇见一个人,可又不能回头,娃儿一直在祖母的怀里哭闹,一直走到村后的地里,地里有几个石人,祖母抱累了,就坐到一个石人边上喘口气,那小娃儿的哭声却戛然而止,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冲着石人笑,祖母再一细看那石人,似乎也在微微而笑,于是干脆就将那石人认作孩子的干爹,等到满月酒的那一天,备上了献礼,正式认石人为干爹,说来也怪,至此后,体弱多病的孩子逐渐健康起来,最终成长为一名英气勃发的关中汉子。
此事传开后,义龙村里但凡是身体较弱爱哭闹的孩子都去认石人做干爹,后来就逐渐形成了习俗,据说认了石人做干爹的孩子,个个都身体健康,长大成人后也很有出息,一时间便在当地传为佳话。
这石人就是唐宪宗李纯景陵前的石刻之一,景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三合乡义龙村的村北,以山为陵,山名为金帜山,雄伟挺拔,海拔八百与余米,为关中北山山系尧山的余脉,自东向西由三座山峰构成,远看似一面烈烈金旗,因而得名,景陵山势险峻,北靠群岭,南蹬渭河,东西为延绵不断的山脉,站与山峰之巅,西边桥陵尽收眼底,东北可远眺光陵,不愧为风水宝地,景陵由陵区、下宫以及陪葬墓等几部分组成。总共二十余平方公里,陵山气势恢宏,玄宫位于半山腰平缓处,四周有陵墙环绕,平原地带沿直线延伸,山岭部分沿山势修筑,四方开四门,依四神命名,东西直线距离约3000米,南北直线距离约2700米,只可惜陵墙已大部分被破坏殆尽,遗迹难寻。
景陵四门保存相对完好,东青龙门位于皇边村北的一条土路边,存两阙两石狮,保存完好,北门位于王坡村西的一个山坡上,要翻越一个大沟方可到达,现存石狮一对、仗马五尊、以及控马人两尊,石狮保存较完好,其余的多有损坏,另记载景陵北门还有一对小石虎,但已遗失,西门位于原家山村后的农田里,现存石狮两尊,门阙一对,保护完好,南门位于义龙村北,存阙台一对,西侧石狮一尊,沿着朱雀门往南为神道,景陵的神道较宽约105米,长约560米,主要石刻分布在神道两侧,南头的乳台被夷为平地,从乳台到鹊台约两千多米,鹊台遗迹无存。
景陵下宫位于陵东南约两公里左右的农田中,考古勘探发现了两处较大的建筑遗迹,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残件,在下宫遗址处还有北宋石碑一尊。
景陵石刻保存基本完好,四门石狮总计七尊,高约1.7米,分牝牡排列,雕刻粗疏,比起前朝石刻,除了个头缩小之外,工艺也大不如以前,其原因一为唐国力至宪宗时开始下降,再者,景陵的营造时间较短,前后不到五个月便营造完毕。景陵的其它石刻主要在神道两侧,按照建制,由南往北分布着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仗马五对、石人十对,后经过当地考古部门进行统计和扶正,大部分石刻得以重见天日,先存总计三十余件,华表位于最南端,义龙村背后的农田中,均破坏,现已经扶正,高约八米,柱身有线刻蔓草纹等,翼马一对位于华表北,西侧破损严重,东侧保存完好,身高约2.8米,体态肥硕,头顶有角,腹下有云气山,两对鸵鸟为第三对石刻,东侧破幻严重,西侧保存完好,高约1.4米,为高浮雕,鸵鸟回首位于山林之中,双腿粗短,五对仗马位于鸵鸟北,高约1.5米,十对石人位于仗马北,分东文西武排列,现文官存8件,武官存7件,唯东侧第六尊文官保存完好,高约2.7米,体态略胖,手持笏板,面带微笑,西侧所有武官无一完整者,全部破坏严重,有的仅剩半截身子,可见其手拄之长剑,另外在神道西侧还有清毕沅所书墓碑一通,有简单的碑楼保护,保存完整,字迹清楚。
据记载,景陵还有一个碑林,解放前有大量历代石碑,后被毁,在周边调查发现了九通记事碑,但大多文字漫漶不清,能够确定与景陵有关的只有四通。
史书记载景陵有陪葬墓四座,分别为懿安郭皇后、孝明郑皇后、王贤妃和惠昭太子李宁,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临潼发现了惠昭太子李宁的墓,考古勘探景陵的东南有陪葬墓两座,但未进行考古挖掘,墓主人待考。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唐宪宗李纯,唐顺宗李诵长子,原名李淳,为唐朝的中兴之主,与唐太宗、唐玄宗被称为唐代三宗,在位期间,打击藩镇、发展经济,重用良臣,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史称元和中兴,只可惜还是无法有效的打击宦官干政,导致四十来岁就被宦官所杀。
公元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李纯出生,一年后代宗去世,德宗即位,父亲李诵被封为太子,李纯从两岁起便开始了陪着父亲熬太子的岁月,爷爷德宗非常喜欢这个孙子,顺宗的太子之位能够长达二十五年,多多少少也是沾了点儿子的福气,据说有一次,德宗抱着年仅六七岁的李纯坐在腿上玩,逗趣问他:你是谁家的娃娃啊。李纯张嘴答道,我是第三位天子。德宗大吃一惊,从此对这个皇孙喜爱有加,公元788年,年仅十一岁的李纯被封为广陵郡王。
公元793年,李纯16岁,到了大婚的年纪,爷爷德宗为其选来选去选了郭子仪的孙女,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女儿,这个关系还是有点乱,按照辈分,郭暧是唐代宗的女婿,唐德宗的妹夫,所生的女儿应把德宗称为舅舅,与顺宗应该是表兄妹的关系,李纯应该叫她一声表姑才对,李纯娶了表姑,但是和爹比起来还要差一点,他的生母,也就是李诵的皇后王氏,还曾是李纯的太爷爷代宗李豫的才人呢,唉,我的大唐啊,真的是婚姻男女关系乱成一锅粥了,乱归乱,但并不影响生娃娃,李纯十八岁时,长子李宁出生。
李纯少年时代时,便以勤奋而被人称赞,他非常喜欢听前朝旧事,每当听到太宗、玄宗朝的往事时,便不有的感慨万分,立志要中兴唐室,再造大唐辉煌,当听到那些藩镇叛变,宦官乱政的故事,李纯就不由的咬牙切齿,对身边人说,若一天能够继任大统,对这些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决不轻饶。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朝这个方向去发展的,李纯善于从前朝的政治事件中去总结经验,接受失败的教训,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得当太子的父亲的厚爱和爷爷德宗的另眼相看。
公元805年的四月,顺宗即位三个月后,李纯被封为皇太子,永贞革新失败,同年的八月初,宦官逼迫李诵禅位给李纯,四日后,李纯登基为帝,次年改元元和,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皇帝生涯,这一年他已经28岁。
李纯的皇帝生涯,一大半的精力都用在削藩上,其中前后总结起来大约有五次比较大的削藩行动。元和元年,西川节度使韦皋在前一年病死,副使刘辟,就是差点被王叔文砍了脑袋的那个家伙,趁着皇帝新立,自封为西川节度使,李纯刚刚即位,还管不了那么多,就索性忍了下来,但是刘辟旧事重提,上表要求专权西川盐铁,这明摆着是要自立为王,李纯当然不能答应,刘辟便发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康,借此事来和朝廷对抗,李纯勃然大怒,真的是把皇帝不当干部了,宰相杜黄裳建议攻打刘辟,李纯便任神策军行营节度使高崇义率军讨伐,高崇义兵贵神速,很快就攻克成都,刘辟兵败被擒,押送到了长安,李纯对其恨之入骨,将其斩首示众,诛杀了三族。
灭了刘辟,其它的节度使都有些害怕,纷纷上表要求进京朝见来表忠心,元和二年,公元807年,镇海节度使李琦要求进京,此人是宗室之后,初唐淮南王李神通的后裔,李神通与李渊同为李虎之孙,到了李琦这一代,能做个节度使已经很不错了,但他也不知道抽什么风,皇帝都派人来慰问了,李琦却说自个病了,不能入朝了,等病好了再去,李纯就此事和群臣商议,宰相武元衡说,李琦不过就是个节度使,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如此下去,皇帝你的话就没人听了。李纯觉得有理,再次给了这个宗室一个面子,令将李琦任命为尚书左仆射,让他进京任职,李琦却回复不干,还差点杀了李纯派去的官员,李纯大怒,将其削籍,李琦还是不妥协,李纯便调兵遣将,去征讨驻扎在镇江的李琦,李琦也不甘示弱,准备好好和新皇帝干一架,却不料后院着火,他的外甥裴行立联合了其他几员将领,先叛变了李琦,没多久,李琦就兵败被擒,押解到了长安,李纯问他,你不是病了吗。李琦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乞求皇帝饶了自己的儿子,李纯不但没饶恕,反而将他们父子二人给判了个腰斩。
通过两次成功的削藩,李纯将目光放到了河北,自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便是大唐的两颗毒瘤之一,节度使世袭,财政盐铁独揽,朝廷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俨然是个独立的小王国,李纯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机会。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河北藩镇之首的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按照惯例,其子田怀谏世袭其位,但田怀谏只是个十岁的娃娃,军务仰仗家臣蒋士则等人,出现了这种状况,李纯便召群臣商议,宰相李绛建议先静观其变,魏博一个藩镇闹不出来太大的动静来,等待时机成熟,派人再去安抚即可。过不然,田怀谏年幼,蒋士则不懂军务,完全凭着自己的喜好去管理魏博军,最终魏博军在节度副使田兴的带领下杀了蒋士则等人,统领了魏博军,李纯得知后,将田兴任命为魏博节度使,又派裴度带着很多的金银财宝去慰问,田兴感激涕零,表示一定忠于唐室,而一直与魏博交往甚密的成德和卢龙节度使也纷纷倒向朝廷,李纯兵不血刃就暂时安定了河北三镇。
除了河北三镇,另一个大唐的毒瘤就是淮西,淮西自李希烈叛乱称帝后,根本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时淮西乱,李希烈被陈仙奇所杀,陈仙奇又被吴少诚所杀,吴少诚为淮西节度使后,认了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吴少阳为弟,吴少诚死后,吴少阳杀光了吴少诚的儿子,自立为淮西节度使,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自立为淮西节度使,李纯派使臣去吊唁,吴元济不但不迎接使臣,反而将其给扣了下来,李纯看时机成熟,任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统申、光、蔡等十六道兵马讨伐吴元济,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淮西之战,吴元济也没闲着,拉拢来了两个节度使抱团,一个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此人蛇鼠两端,几年前刚刚表示忠于朝廷,转眼就翻脸,还有一个是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这个人就是个傻缺,脑子被门夹的那种。唐军起初多次败淮西军,但淮西也实力不弱,两军僵持,李师道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派出刺客潜入长安,刺杀主战派的大臣,一天黎明,宰相武元衡在上班的路上被刺杀,裴度也受了伤,被刺客弄到一个阴沟里,多亏冬天穿的多,厚厚的棉衣挡了利刃,刺杀事件发生,朝中便劝皇帝罢兵,只有裴度一个人鼻青脸肿,头缠绷带,胳膊挂在胸前,义正言辞的历数淮西之恶,就有人说,你厉害那你去吧。裴度也不怕死,说我去就我去。于是李纯便任裴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充淮西宣慰处置使等一大堆官职,右庶子韩愈为行军司马,奔赴前线任元帅,裴度也不负众望,他的到来,再一次让唐军士气大振,当时恰逢冬天,天降大雪,吴元济死守蔡州,雪下的有一尺厚,多有唐军冻死的传言,便放松了警惕,而裴度却命随邓节度使李愬率三千死士日夜行军,李愬是名猛将,没多久,唐军神奇的出现在蔡州城下,淮西军措手不及,唐军攻入蔡州,活捉了吴元济,被押解到了长安,李纯将其斩首,割据了三十多年的淮西终于被朝廷收复。
淮西兵败,还有两个帮凶,一个是王承宗,此人一看大事不妙,赶紧投降,将成德再次献于朝廷,唐军刚刚经历大战,李纯将他教训了一顿,并没有治罪,几年后,王承宗病死,其弟王承元继任,上表归顺朝廷。
而那个二货李师道,着实还让宪宗忙活了一阵子,此人原本就有污点,他爹就是在德宗朝参与叛乱的平卢节度使李纳,他继承了哥哥的位置为淄青节度使,淮西兵败后,李师道上表谢罪,将儿子送到朝廷为宿卫,又献出了三个州的土地,但是没多久就又后悔了,因何后悔,是历史上的一个笑话,李师道好美色,有不少的妻妾,其中有两个最得宠爱,一个叫蒲大姊,一个叫袁七娘,一日与二艳云雨罢,二女对他说,将军你很厉害,咱淄青历来有十二州,你却给朝廷割让了三州,让人笑话。李师道闻听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于是就又造反了,朝廷派大军去讨伐,李师道兵败,又谢罪,李纯派使者去宣慰,他又后悔了,扣押了使者,李纯大怒,再次遣李光颜为将,率军征讨,才一个来月,李师道的后院也起火了,其手下刘悟本来要得到赏赐,李师道听了自己女人的话,没赏他,刘悟大怒,起兵反了,李师道兵败,刘悟砍了他和他三个儿子的脑袋去唐军邀功,蒲大姊和袁七娘等人,尽数被刘悟杀光,淄青等地复为唐有。
几次削藩成功,朝廷威震天下,各路藩镇也都纷纷上表献地,自玄宗起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了缓解,而李纯在位十五年,削藩的战斗一直进行了十四年,削藩的成功,才有了此后大唐的延续。李纯虽然对藩镇恨之入骨,却痴迷于佛教,元和十四年,他要举行盛大的迎佛骨活动,从法门寺到长安,百余里地,都要盛装,铺设地毯,重臣韩愈上表反对,因大唐刚结束战事,需休养生息,为此写了洋洋洒洒的千古奇文《论佛骨表》,没想到李纯大怒,要杀了韩愈,群臣求情,李纯才将其贬为潮州刺史,韩愈赴潮州,侄孙韩湘前来相送,韩愈回望长安,感慨万分,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宪宗虽然削藩成功,但却忽略了宦官问题,他本人就是宦官拥立,而对宦官他始终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身边就有个小宦官叫吐突承璀,此人巧言令色,深的李纯信任,为帝后,吐突承璀一直侍奉在皇帝左右,元和初年,就任神策军中尉,三年后拜为蓟国公,吐突承璀仗着皇帝的宠信,贪污成性被人弹劾,李纯将其废除,可没多久,又想起这个没胡子的小哥了,将其召回,复任为神策军中尉。
除了吐突承璀,还有宦官头子梁守谦、王守澄和陈弘志等人,这些人深的李纯信任,多次出任监军,不可一世,白居易、韩愈、李绛等重臣多次谏言,李纯却说:他们都是家奴,不能把朕怎么样的。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死在了宦官的手里。
因李纯不喜欢皇后干涉自己宠幸其他后宫,便一直没立皇后,元和六年,长子李宁病死,太子的位置空了出来,吐突承璀与宪宗二子澧王李恽交往甚密,欲立其为太子,遭到其他人的反对,宪宗最后立了三子李宥,但吐突承璀却不甘心,另一拨以梁守谦等人为首的宦官站在李宥的一边,两股宦官实力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元和十年左右,李纯开始迷恋长生不老,宰相皇甫博为他推荐了一名方士柳泌,李纯开始服用丹药,身体越来越不好,柳泌却说那是正常副作用反应,李纯信以为真,一直将丹药吃到了元和十四年,正值壮年的李纯慢性中毒,再加上唐王室基因里的心血管病,就一病不起,即公元820年,刚过完年,为元和十五年的正月二十七日,王守澄和陈弘志潜入李纯养病的中和殿,将其杀害,然后梁守谦率神策军拥立太子李宥即位,是为唐穆宗。
李纯被害,年仅四十三岁,谥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景陵,其生前未立皇后,所封的皇后都是儿子即位为帝后所追封,所生二十子,长子李宁早死,次子澧王李恽被宦官所杀,三子李宥为唐穆宗,十四子李忱为唐宣宗,第八子李恪被南唐李昪认了祖宗,其余诸子仅见史书。
宪宗生于宫室,少有奇志,即位后目光远见,削藩有成,功盖寰宇,被誉为大唐中兴之主,所在位十五年被称为元和中兴,只可惜没处理好宦官的问题,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评价道:宪宗刚明果断,自初即位,慨然发慎,志平僭叛,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卒收成功。自吴元济诛,强籓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当此之时,唐之威令,几于复振,则其为优劣,不待较而可知也。及其晚节,信用非人,不终其业,而身罹不测之祸,则尤甚于德宗。鸣呼!小人之能败国也,不必愚君暗主,虽聪明圣智,苟有惑焉,未有不为患者也。
小资料:
名称:唐宪宗景陵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三合乡义龙村北
周边交通:G5京昆高速,渭蒲高速,S201省道,S106省道,金十路,五陵路。
公交:西安城北客运站搭乘去蒲城平班车,到达后再换乘当地交通工具前往。
是否为开放景区:否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单打独斗

楼主:孤清霜

字数:18348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3-28 07:25:28

更新时间:2019-09-24 13:11:02

评论数:4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