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陕西帝陵志(修改版)

陕西帝陵志(修改版)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四十四、唐穆宗光陵
传说远古尧帝时期,天下发了大水,关中也未能幸免,被淹没在滔滔洪水之中,只有位于现渭南市蒲城县的一座山顶浮出水面,百姓死伤无数,尧帝率人治水,便住在此山顶之上,因山顶浮在水面,故而称作浮山,后来水患被灭,人民纪念尧帝的功绩,此山又被称为尧山。
尧帝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后来这一对女儿都嫁给了舜帝,传说他们曾经在尧山下长大,姊妹两个起初很要好,但是后来却开始经常闹矛盾,娥皇喜欢吃韭菜,女英喜欢吃山蒜,这口味,确实有点重,有一次,姊妹二人争执,都说尧山是自己的,尧帝生气了,呵斥两个女儿说,你们有什么证据说这山就是你的呢?二女儿女英正在吃山蒜,随手就将手里的一把山蒜往山上一撇,顺口说这山就是我的。从此后,尧山便遍地生长山蒜,尧帝没办法,就要尧山给了二女儿女英。山蒜是一种野菜,生长在阳坡之上,在关中北部经常会端上百姓的饭桌,或腌或拌,口味辛辣。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下闹饥荒,老百姓吃野草啃树皮,在尧山上,因遍地的山蒜,救了当地百姓一命,老百姓为了感谢女英,便将她称为尧山圣母,并在山上修祠建庙,用来纪念,至今,在蒲城县还流行祭尧山圣母的传说。
尧山为关中名山,自然逃不脱皇帝的眼睛,晚唐的唐穆宗便葬于此,号光陵,山下最大的一个村子也得名光陵村,村中万姓人居多,自称为天子守墓后人。
从蒲城县出发,一路向北,大约十五公里,便到达了光陵村,这是个典型的关中乡村,舍间青青,民风淳朴,由东向西进入村中,一道向北的土路从村中穿过,由此往北,正对的便是光陵的陵山,光陵安葬的是唐代的第十二位皇帝唐穆宗李恒,这条用于生产的小路建于光陵的神道之上。光陵以山为陵,海拔1100米左右,山峰奇峻,乱石纵生,玄宫凿于半山腰之中,光陵历代已经屡次被盗掘,仅存一座陵山与山下的破败石刻。
光陵沿用了前朝制度,由陵山、下宫、陪葬墓几部分组成,环绕陵山修筑陵墙,在山岭部分依山势修筑,四方开四门,以四神命名,东西直线距离约2600米,南北直线距离约2150米,陵墙破坏严重,踪迹难寻。四门中,东青龙门位于唐陵畔村西的一个高台之上,存二狮二门阙,北门位于山后的狮子坡村东的山坡之上,存两阙一石和五件仗马,石刻全部为残块。西门位于皇边村西北的半山腰农田中,存两阙两石狮,南门则位于光陵村北,存门阙一对,石狮一对,另在西侧还发现一个蕃酋像的底座,并在村中发现了几块疑似蕃酋像的石刻残块,说明光陵原来建有蕃酋殿。
光陵的下宫位于南门东南3公里左右的贝阳村西南的农田中,考古发现了总长约三百米,宽约220米的一个大型建筑遗址区,区内有三处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残件。
史书说记载光陵有陪葬墓两座,分别为恭僖皇太后王氏和贞献皇太后王氏二人,在下宫东侧发现了两座墓葬,村民回忆说,六七十年代这里曾有石刻,据推测,此二墓极可能为光陵的陪葬墓。
光陵的神道长560米,宽约60米,最南端建有乳台一对,位于光陵村的地畔之下,东侧乳台已经被蚕食仅剩一小块,西部乳台已经荡然无存,而更南端的鹊台更是难以寻踪,不知毁于何时。
乳台往北左右两侧各自有华表一对,已经被完全毁掉,大量残件散落地面,但柱头和柱身以及底座清晰可辨,紧挨着华表的是左右各一的翼马,翼马高大雄伟,但是精美程度已经大大折扣,比例失调,两匹翼马均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依然立于田野之间,为这位昏庸早亡的天子守候千年。翼马北侧的神道被一个人工修建的干涸蓄水池挡住,垒起了高高的田埂,在池塘的东侧一户农户的厕所旁,倒着两匹仗马的残件,被淹没在荒草和和恶臭之中。
穿过池塘北面的进村公路,神道遗址一直延伸到阙台,两侧地面只有在西侧尚有被破坏的三尊武官石刻,其中一尊还被压埋在地坎之中,当作夯土使用,最北面的一个田埂下面,还露着一个石刻的蕃酋像底座,一半被掩埋,一半露出来,底座上雕刻有精美的线刻图案,因长期掩埋在地下而免于日晒雨淋,线条清晰可辨,精美绝伦,神道最北两侧遗存阙台遗址各一,保存完好,呈圆丘状,四周散布残砖破瓦,一对石狮位于阙台内侧,光陵的石狮不仅仅体形偏小,雕刻也粗糙了很多,可见穆宗时代的大唐已经日暮西山,西侧石狮一半被掩埋在黄土之中,位于田埂下的荆棘丛中,东侧的位于田地之中,一条腿不知道何时被砸断,成了一只残疾的神兽。
尧山山峰挺拔,南面是关中平原,其他三面沟壑纵横,光陵的陵墙沿着山峰修建,周长约20公里,四角建有角阙,历经千年,陵墙与角阙的遗址大多已经破坏殆尽,陵墙四面开有四门,南侧的朱雀门便建于神道之北,沿着光陵村的田地向东,翻过一个大沟后,再上一个大坡,便来到光陵陵园的东门青龙门,青龙门位于今天的唐陵村村西南的塬畔上,从村子沿着小路大约一公里便可到达,存有两个阙台两尊石狮,其中一尊石狮已经破坏成一地碎石块,后经过考古人员精心修复,已经大致恢复原状,另一尊完好。从东门去北门玄武门要翻越几座山峰,道路崎岖,异常难行,只有原路返回光陵村,从光陵村西头一个岔道上朝北上坡,大约两公里左右到达位于半坡上的皇城村,在村子西侧的缓坡台地上,便是光陵西门白虎门遗址,位于一片田地之中,保存完好,存有两尊石狮以及阙台一对。再次返回到大路上,出了光陵村西口,过一个小桥后,朝北便拐上一条大路,去寻觅光陵的北门玄武门。
光陵玄武门位于尧山之北的狮子坡村,路途遥远,而且翻山越岭,路途维艰,柏油路、水泥路、土路相互交叉,期间要穿过许多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小村庄,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到达狮子坡村,可遗址却还在村东的半山上,又打起精神,在泥泞小路上朝山顶进发,还好,小路两侧瓜果飘香,泥土芬芳,一直走到一条宽约尺许的羊肠小道后,眼前才豁然开朗,只是那记载中的石刻却不知何处,远处隐约能够看到两座荒草横生的阙台,继续沿着羊肠小道前行,不远处的荒草中终于露出来一个石头,远看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灰岩,走进了才模模糊糊的看到是个石狮的样子,另外还有五匹仗马的残件横七竖八的跌落在荒草之中。光陵玄武门原有石狮一对,仗马六匹,如今仅存的只有几件破烂不堪的残件,村民们说,另一尊完整的石狮多年前被盗,也许那一件,是整个光陵石刻中最完美的一件。
站于玄武门的高峰之上,放眼远眺,四野茫茫,祥和安静,可谁有曾想到,在这脚下沉睡了一年多年的大唐天子,却在大明宫中游戏无度,荒淫无常,大唐的江山在他的统治下暮气沉沉,毫无生气。
唐穆宗李恒,生于公元795年,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大唐名将郭子仪的孙女,父亲唐宪宗李纯是晚唐著名的贤君,但是晚年却迷恋长生不老之术,宠信宦官而最终被宦官所害,排行第三的李恒原名叫李宥,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宥被封为遂王,如果长兄李宁长寿的话,他也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王爷而已。公元812年,太子李宁突然患病去世,唐宪宗悲痛欲绝,可在立太子的位置上却犯了难,除了李宥之外,还有二子李恽,晚唐的政局,宦官干政已经是常态,大宦官吐突承璀权倾朝野,欲立李恽,但是李恽生母身份低贱,而李宥的母亲郭贵妃出身高贵,宪宗权衡利弊后,最终立李宥为太子,并为其改名为李恒。
元和十四年,公元820年,唐宪宗驾崩,宦官梁守谦、王守澄等人拥立李恒即位,次年改年号为长庆,李恒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哥哥李恽和宦官吐突承璀。即位时的他已经26岁,年轻力壮,正是治国的好时候,经过唐宪宗的励精图治,大唐已经出现了一片新气象,可令人失望的是李恒不但治国无力,而且喜好游玩,用了仅仅四年时间,就把唐宪宗留下的家底败了个精光。
李恒皇帝做的不合格,但却有两大喜好,一是打马球,他经常率领群臣在大明宫中开展马球比赛,甚至打到天黑仍不过瘾,还要继续点起篝火再比赛,搞的参与比赛的大臣们饥渴难耐,怨言四起,却又无法退场,没多久,朝中上下不但失去了一个朝堂的威严,反而成了一个球场。除了打马球,穆宗的另一个喜好就是大兴土木,他利用宪宗积攒的一点家底,在宫中随意建造宫殿,有一次刮大风,七名工人被活活砸死,大臣们劝说应该停工祭祀天地,可李恒却大袖一挥置之不理,为了建造自己心仪的宫殿,花光了钱不说,还到处在民间横征暴敛,全国上下一片鸡鸣狗跳。对大臣们的劝解,穆宗总是口口声声答应,但是一转身就忘的一干二净,就这样将大唐的江山置于风雨飘摇之中。
长庆二年,穆宗即位的第二年,有一次打马球,一名内官的马受到惊吓,将其从马背跌落,穆宗受到了惊吓,被人扶下马休息,突然就手脚不能动,头晕目也眩,从此便卧病在床,此年,病中的唐穆宗又迷恋上了丹药,相信这种神奇的大药丸不仅能治好他的病,还能让他长命百岁,开始吞服丹药,药丸吃了不少,病不但没好,反而更加严重,勉强熬到长庆四年,即公元824年的正月,穆宗便一命呜呼,驾崩在自己的寝殿之中,时年30岁,同年葬于蒲城的尧山。
唐穆宗在位不满五年,在位期间,除了游玩,就是养病,而且不听劝解,原本可以在大好的年华里成就一番伟业,可无奈天子戏谑无度,最终只能遗臭万年。
《新唐书》中对唐穆宗评价到:穆、敬昏童失德,以其以位不久,故天下未至于败乱,而敬宗卒及其身,是岂有讨贼之志哉!
小资料:
名称:唐穆宗光陵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翔村乡光陵村
周边交通:G5京昆高速,渭蒲高速,S201省道,五陵路。
公交:西安城北客运站搭乘去蒲城平班车,到达后再换乘当地交通工具前往。
是否为开放景区:否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对对对 对对对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感谢感谢 继续继续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四十五、唐敬宗庄陵(上)
1997年春天,在广东打工的韩某回到了铜川一个叫做王石凹煤矿的家里,他已经出门打工很久了,却没赚到很多钱,可继续在这个煤矿挖煤,又很不甘心,韩某躺在家徒四壁的家中,苦苦思索着怎么样才能够搞到钱,想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姓孙,是自己打工玉器厂的老板的小舅子,孙某年纪不大,但却头脑灵活,能说会道,在玉器厂里做业务,经常往来于港澳之间,和很多大老板很熟悉,有一次,韩某曾亲眼见孙某从内地弄了一尊石像,卖给了香港人,赚了不少钱。韩某想到了乾陵,前些年,他曾去那里游玩,那里有着大把的石像,要是能够想办法弄几个到广州给孙某,肯定能买个好价钱。
韩某是个实干家,第二天,他便坐车辗转来到乾陵,恰逢春节刚过,天寒地冻,游人稀少,韩某挨个将乾陵的石刻看了一遍,但很快有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乾陵有人看守,在山下他听到了除了乾陵,关中还有十七个唐代的帝陵,于是他便又回到西安,想起自己有个姨夫家在三原,又坐车来到三原县姨夫的家里,茶余饭后,韩某借了姨夫的自行车,骑着车子将三原县的几座帝陵都看了一遍,最终他觉得庄陵最适合他的想法,那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离村子又远,万一被人发现了也好逃跑。晚上他就详细的制定了一个计划,然后返回三原县城,给广州的孙某通了电话,孙某要求他去拍照,韩某便买了照相机,拍了照片,亲自坐上火车来到广州,孙某对他的到来很高兴,酒足饭饱后,孙某看了照片,对韩某说,那些石头是青石,比较脆,韧性很差,这事情可以干。
半个月后,韩某再次回到了铜川,在一个杂货铺里买了绳子、大锤、麻袋等,临行前,还专门去土地庙烧香磕头,乞求顺利,但他却不知道,铜川的土地爷管不了三原,更不会保佑一个犯罪分子。韩某出发了,他先来到姨夫家,借了姨夫的三轮车,然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来到了柴窑村东北的庄陵,地里静悄悄的,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早就悍然入睡,韩某将三轮车停在翁仲前面,举起手里的大锤,朝翁仲的头部砸去。等听到一声鸡叫,韩某已经砸掉了五个翁仲头,地里仅剩余了一尊石翁仲是完整的,东方已经开始泛白,韩某将五个石翁仲的头用编织袋装好,趁着天还没没完全亮,运到了姨夫家中,第二天,他便又坐车来到了西安,带着五个石翁仲的头登上了去广州的长途班车,长途班车一路颠簸出了秦岭,到了南阳地界,一个石翁仲的头磨破了编织袋,将班车的行李舱门撞开,掉落到了公路旁的地里。
南阳磷肥厂的宋某像往常一样下班,在公路旁发现了那个已经破了的麻袋,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个石人头,便将其带回了家。而韩某一路颠簸来到了广州,孙某接站后发现少了一件,但此事又不好声张,就将韩某骂了一顿,几天后,韩某从孙某的手里拿到了四万元现金,这是他这半辈子见过的最多的钱,韩某兴奋极了,没想到,几个石人的头,竟然能卖这么多钱,他在想,要是下次将三原的富平的还有泾阳的几个唐陵的石人头都偷来运到广州,那这辈子自己就是最有钱的人了。
柴窑的百姓发现石人头被盗,大惊失措,村里历来就传说唐陵的东西不能动,动了就要倒大霉,村民们报了警,警察很快就来了,几日后,韩某的姨夫落网,公安机关顺藤摸瓜,在南阳宋某的家中将那个丢了的翁仲头找了回来,几个月后,韩某和孙某相继落网,三原县在县城举办了公审大会,韩某被判了死刑,拉到庄陵前被执行,而那四个被孙某卖掉的石翁仲头,至今下落不明。柴窑村的人不再担心,而那庄陵里的墓主人,却没想到,一千多年后,在他的长眠之所,居然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
庄陵是唐敬宗李湛的陵墓,位于三原县陵前镇的柴窑村东北,在唐十八陵中,为第二个平地起冢的帝陵,但其规制与其他唐陵一致,由陵园、下宫、陪葬墓等几部分组成。
庄陵封土位于陵园中央位置,高约7米,底部周长约120米,封土上遍植松柏,苍翠浓郁,南侧树有清毕沅手写墓碑一通,封土下四方开四条墓道,其中东西北三条墓道未贯穿墓室,南墓道为主墓道。陵园四周为陵墙环绕,边长约五百米,四方开四门,以四神命名,其中东南方残存部分陵墙和一个角楼遗址,东青龙门位于封土东侧约200米的农田之中,存石狮一对,北玄武门位于封土北侧农田中,存石狮一对,西白虎门位于封土西的一个田埂旁,存石狮一对,南朱雀门位于封土南侧的水泥路旁,存石狮一对,四门乳台均已被平整为土地耕种,朱雀门往南为神道石刻,大部分遭破坏,在最南头为乳台遗址,均已破坏严重,乳台再往南约1.5公里左右的苏家坡村内为鹊台遗址,西侧已经荡然无存,东侧仅存一小土台,被民房包围。
庄陵下宫位于东南陵前的土坡上,距离神道南头约1公里左右,破坏严重,勘探出一个周长约550米的建筑遗址。
庄陵的陪葬墓史载有一座,为悼怀太子李普,位于陵园东北,在此地考古勘探发现了四座墓葬,其中三座确定早于唐代,另一座为唐墓,但形制较小,是否为李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庄陵的石刻按照惯例,除四门石狮外,主要分布在神道两侧,由南往北分别为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仗马五对、石人十对,雕刻粗疏,大小不一,艺术之美已经大不如前朝,而且历代破坏严重,现神道上由南至北仅存有华表一对,均倒地破坏严重,翼马一对,东侧倒地,西侧略有倾斜,但保存较为完整,高约2.6米,短颈直鬃,腹下有云气山,五对仗马均已破坏严重,仅存两尊,十对石人分文武排列,身高约在2-2.5米之间,高低不一,其中东侧文官可见五尊,头被盗,西部武官一尊,保存完整。
后经过考古工作者勘探挖掘,庄陵封土前发现了蕃酋殿遗址两处,西侧蕃酋殿内出土了蕃酋像六尊,均无头,被移送到三原县李靖故居里保存,并在神道上勘探出了部分石刻,包括鸵鸟残件、华表残件等,具体情况不详。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唐敬宗李湛,是大唐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出生于大明宫,母为王皇后,史载他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记忆力超群,因此很得爷爷唐宪宗的疼爱,可这孩子却没被教育好,聪明用到不该用的地方了,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刚刚即位为帝的李恒就将李湛立为皇太子,这一年李湛13岁,少年皇太子,意气风发,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玩,继承了他爹的基因,尤其钟情于蹴鞠比赛,长成了一名全国闻名的蹴鞠少年明星。
公元824年,李湛16岁,正月里,李恒驾崩,李湛即位,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游戏帝王生涯,李湛的昏庸,其实说白了就一个玩字,他原本就爱玩,当了皇帝后,就更玩的不可收拾,对于那些军政大事,能拖就拖,能不管就不管,在他的眼里,只有玩才是最重要的,在当皇帝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那些糗事数不胜数。
李湛很爱撒谎,这孩子皇帝撒谎起来颇有心机,上骗天地下骗群臣,他刚即位没几天,有一次玩的太晚早上瞌睡,早朝就起不来了,臣子们等到晌午还等不到皇帝,年纪大的都站的昏倒了过去,为此,左拾遗刘栖楚谏言这样做不对,李湛想到没想就承认错误,可过了没几天,依旧如此,晚唐重臣李德裕在地方上上班,听闻后给他上表劝谏,李湛继续承认错误,甚至都痛心疾首,表示自己一定能够改,但结果是不但没改,到最后甚至发展成半个月都见不到他来上班,朝中大事就只好由群臣商议。
除了撒谎,李湛这孩子确实是太爱运动了,从即位的第一天起,几乎每天都要举行体育运动,而且还亲自参加比赛,并将一些宦官封为击球将军,亲自为获胜的颁奖,大内的清思殿,本来是让皇帝清思的地方,却被他用来改造成了蹴鞠场,比赛举行的不亦乐乎。除了蹴鞠,还有摔跤、散打、搏击、杂戏等体育活动,李湛几乎样样精通,每天都在大明宫的各种宫殿中进行体育训练和比赛,俨然将大内变成了训练赛场,宫中的三四百人必须参加,甚至还将宫女们组织起来还搞了女子队,每天都他要折腾到半夜,回到宫中,这位年轻的天子还意犹未尽,将他的后宫佳丽们都叫出来排成行,然后找来弓箭,箭头被改成一个纸团,里面装的是麝香之类的香料,李湛躺床上发箭,射中谁就凭借香味宠幸谁,此箭被称为风流箭。
李湛无休止的玩乐,最终引发了一次宫廷暴动,发动此次暴动的既不是武将也不是文臣,而是宫中一名在染坊里打杂的,名叫张韶,话说此人也是个人才,他在大街上认识了个算命先生叫做苏玄明,老苏一辈子碌碌无为,落魄到长安,靠忽悠混生活,可张韶却认为他是个半仙,老苏对张韶说,他算出他们二人有一天会坐在龙床上吃御宴。张韶就问该怎么办,老苏就为他谋划了一番,说当今的天子白天搞体育,晚上忙宠幸,宫中的人都晕头转向的,咱找个机会就成大事。张韶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于是就在长安的街上招募了一百来个闲人,可这一百多人要进到大明宫谈何容易,张韶思来想去,瞅准机会,将他们藏在为宫中运紫草的车中,企图蒙混过关,却被一个看门的门卫看出了端倪,情急之下,张韶率领着一百多号人,将门卫斩杀,吆喝着冲进了大明宫,按照原计划,叛乱分子一部分去攻打弓箭库,来解决武器问题,另一部分人去攻打清思殿,因为李湛正在那里举行马球比赛,可顺利的攻下宫门后,一部分人就浑水抹鱼跑去偷盗宫中值钱的玩意去了。
这时李湛正玩的欢乐,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吓的这名运动健将皇帝差点尿了裤子,急忙跑到神策军左营去避难,张韶和苏玄明等人还真的攻下了清思殿,坐到了御榻上,将吃剩下的饭菜又重新整理了一下,二人推杯换盏,张韶对苏玄明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时,神策军已经开始调集兵马,朝他们扑了过来,上千名神策军包围了清思殿,张韶和苏玄明这才回过神来,指挥几十号人反攻,但在正规军的面前,这群乌合之众很快失去了抵抗力,神策军砍瓜切菜一样将他们杀的一个不剩,一场闹剧也就草草收场。
李湛的游戏无度最终将他送上了不归路,除了各种体育活动之外,他还发明了一种新玩法,叫做打野狐,就是在夜里捉狐狸玩,不知道这孩子是咋想的,这又有啥好玩的,每次打野狐,李湛都兴师动众,带领大群人马,一直折腾到后半夜方才罢休,而这些与他一起打野狐的宦官们,若稍惹他不开心,轻则打骂,重则砍头,搞的人心惶惶。
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的冬天的一个夜里,兴致盎然的李湛又一次去打野狐,这次玩的很开心,很尽兴,等游戏结束后都半夜了,李湛又宴请群臣,参与宴会的有宦官刘克明、田务澄,以及击球将军苏佐明、王嘉宽等总计几十人,席间,李湛觉得身上热,就进去换衣服,一进门,大殿上的灯火突然熄灭,宦官刘克明和苏佐明手握钢刀,捅进了李湛的心窝,一代玩乐天子最终一命呜呼,终年十八岁。
李湛遇害后,宦官刘克明伪造遗诏,拥立李湛的叔叔绛王李悟即位,两天后,另一波宦官王守澄等人又将刘克明和李悟等人杀害,拥立了李湛的弟弟李涵为帝,是为唐文宗,文宗即位后,葬李湛于庄陵,谥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敬宗天资聪明,却教导无方,致其误入歧途,游戏无度,昏庸无能,在历史上留下个昏君的骂名。历史学家蔡东藩评价他:唐敬宗在位二年,未尝行一虐政,且于裴度、李绛、韦处厚诸臣,亦知其忠直可用,非直淫昏无道者比,而卒为逆阉所弑者,好游宴,暱佞幸故也。
小资料:
名称:唐敬宗庄陵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柴窑村
周边交通:G65包茂高速,G210国道,X202县道
公交:西安城北客运站搭乘去三原县班车,到达后再换乘当地交通工具前往。
是否为开放景区:否
楼主:孤清霜  时间:2019-09-24 13:11:02








楼主:孤清霜

字数:18348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3-28 07:25:28

更新时间:2019-09-24 13:11:02

评论数:4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