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漫评两晋南北朝的历史 长篇连载

漫评两晋南北朝的历史 长篇连载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19-12-17 19:54:46
江南可以长久的与北方保持独立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的经济重心,也不再集中于某几个有限的地区了。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某几个经济重心,就可以对其它地方,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格局,已很难出现了。
在这种背景下,西北、河北、中原形成三个大版块。谁也很难把他们全部收拢在一起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晋、南北朝以下的历史事实看出来。
最初是前赵(占据西北),后赵(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后赵统一北方。
后赵灭亡,前秦(战据西北)、前燕(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灭亡,后秦(占据西北)、后燕(占据河北)两大帝国并立。
北魏中央政府衰弱后,东魏(占据河北)、西魏(占据西北)并立;后来是北齐(占据河北)、北周(占据西北)并立。
从上述历史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北方统一的难度相对较大,维持统一的难度也较大。因为它至少有两个军政重心并存着,一旦有什么碰撞,东西分裂的事实马上就会形成。


而且西北、河只是北方最主要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所在地。东北、塞北、西域;这几个地方同样拥有着与河北、西北分庭抗礼的地位,并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上述地区长久的开国立号,长久的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可以看出来。

这种结果,意味着北方统治者。统一北方已是难之又难的事了,想维持北方的统一也是难之又难的事。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难以与江南地区争夺天下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19-12-17 19:54:46
与北方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分散相比,江南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就比较集中了。
江南最主要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心就在扬州,一个利益集团只要牢牢的控制了扬州,就会对整个江南拥有主动权。其它各大州,一直都是处于扬州的从属地位。荆州虽强大,但绝没有一个实力派敢在荆州开国立号的;荆州如果作为扬州的从属地区,自然有机会与扬州分庭抗礼;如果他敢宣布独立,那注定是死路一条。荆州如此,其它各大州就更是如此了。在这种背景下,江南虽然一直内哄不断,却始终能保持相对的统一与稳定。因为它缺乏分裂的经济基础。
东晋、宋、齐、梁、陈,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都是乱臣贼子得势,篡夺皇位罢了。整个社会的构成,从来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无非就是换了一个皇帝、一个皇族罢了。最经典的就是琅琊王氏,那纯粹是坐看风云起,管它什么王朝交替,一直都在江南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了,其它豪门贵族与琅琊王氏相比,通常也就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罢了。在这个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有的家族兴起了,有的家族衰弱了;但这种竞争本身、竞争的结果,永远与什么正义、邪恶无关。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19-12-17 19:54:46
南朝的灭亡,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石器时代,一个所谓的国家再大,恐怕也很难达到十万平方公里;在青铜器时代,一个国家再大,恐怕也无法达到上百万平方公里;在铁器时代,出现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原因呢?无非是因为经济交流变得更密切了、交通、媒介更发达了,所以一个中央政府可以直接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广了。

当然了,经济的发展(交通、媒介发展,伴随的经济交流),只是决定国家变得越来越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虽然是南北朝消失的主要原因,但这绝不意味着我认为,社会经济越发达,国家的规模就越大。因为国家规模是受制于众多原因的。
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有时会变得非常分散。这也就是三国之前,中国很难出现南北朝并立的局面,而在三国之后,则出现了近三百多年的南北朝并立。
因为这论题太大,所以我们这里就不详述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大江南的经济、文化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小了。在这种背景下,统治者进行统一战争时,被征服一方可能出现的抵抗情绪会越来弱。不知道我们注意到没有,当汉民族看元、清统一天下的历史时,总会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不论汉民族对那段历史表现的怎样的超然,总会有一种被异族征服的感觉。而看隋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我们却很少有这种感觉。
在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历史中,北方胡、汉的交融已达到一个难分彼此的境地。在写后赵历史时,我就曾说过,石虎的儿子大多是混血的,帝国最上层都没有所谓的血统纯正观点,中下层就更不用说了。在胡、汉婚姻普遍泛滥的背景下,因为汉民族拥有人口基数大的优势,所以最后从血统上说,北方人大都只有汉化一途。关键是汉民族拥有文化的优势,所以整个北方式的文化,通常也只有汉化一途;而且占据长城以南农业文明区域后,不论最初拥有怎样的统治形式,最后也依然只有汉化一途。




全文完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19-12-17 19:54:46
复才到中天万国明网友:

之前好久没看了,这里说一下,你说的道理是没错的,但是处置是有问题的,其实这个问题看看宋朝对兵变的处理的原则就很清楚了——只诛首恶,赦免余人。

如此多的人聚集行凶不可能没有带头的,如果是我来处理,应该是首先令武官得依资入选,满足武官的愿望,先把武人安抚下去,然后秋后算账诛杀带头的和凶强的,至少也得杀个几十个核心领头和凶强的。在此基础上再说余者不问,怎么能随便找几个充数就算了呢?

=========================


不要说再远的内容了,就是从你下面引用的内容去看,“胡太后收掩羽林、虎贲凶强者八人斩之,其馀不复穷治。”

胡太后岂非就是按你说的原则在办事。问题是,历史事实证明,在特定的时候,它是无效的。

“胡太后收掩羽林、虎贲凶强者八人斩之”,本身就是击杀带头闹事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是随便找几个人充数呢?
而且杀八个也好,杀十八也好,杀二十八个也好,其间的差别有什么?其间的比较合适的界限在哪里呢?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19-12-17 19:54:46
复才到中天万国明网友:

看一下其他资料就知道,那一战尔朱荣出动的兵力不是7000人而是7万人,这也符合尔朱荣所有的兵力(大约10万左右)。

===============

你所说的七万人,出处在哪里?

退一步说,就算7万。7万主动进攻30万,就是一种合理的军事行动?在具体战场上保持优势兵力,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你翻开现代战史(因为资料都比较详细),哪个统帅会这样打仗?

在没有政治解决相关问题的背景下,没有一个统帅会这样打仗的。
一个统帅敢这样打仗,通常都是因为,他知道现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军事,而是政治。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19-12-17 19:54:46
复才到中天万国明网友:

这个写法简直是把孝文帝当傻瓜看待了。实际上,孝文帝的重点在于拉拢汉人士族,强化皇族嫡系,压制北魏国人一般贵族。这里的胡汉冲突,核心是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汉化的洛阳皇室和胡人士族以及汉人士族和被压制的胡人武人贵族的冲突。

北魏孝文帝的这套做法无非是这个时代传统的九品中正的大路货而已,如果说有什么不同,无非是衡量门第的规则由皇室和中央来制定,胡人同样成为士族(但是之前胡人本身就是统治者,这实际是让汉人士族和胡人贵族平起平坐了,但是这也是利益交换,不然凭什么取消宗主都护制,剥夺汉人豪强士族对基层的世袭控制啊)


=====================


不是我把孝文帝当傻瓜看。
孝文帝处于类似的背景下,他只能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如,胡灵太后处于后来的位置上,无力扭转它的灭亡一样。
帝国兴衰,并不是突然间形成的。一个帝国在全盛时期,常常就可以看到衰亡的影子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19-12-17 19:54:46
复太息燕然网友:

其实泪痕兄的文章已经看了好几天了,看到宋文帝部分了
总体来说也是很喜欢的

只不过,谈了问题过于绝对化、过于否定人性的复杂化和混淆先进落后民族的差别
这三点难以认同

泪痕兄比较反对“把历史当童话看”,但自己不知不觉在行文中“把历史当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窃以为也是矫枉过正了

希望能与泪痕兄讨论

=============================

感谢你的鼓励;更感谢你的回复。

这个长篇,是我三四年前写的。当时写这个长篇,一个最重要的构想,就是试图按自己的思想体系,把一段极其混乱的历史,交待的清清楚楚。

这个思想体系的基本构架,有一个叫春雨何处寻泪痕的网友,曾非常详细的表达过。当然了,他不是从我作品中总结出来,而是在许多年前就自己总结出来的;相关内容,他就帖在我笑评水浒的帖子最后一页。

这个思想体系的基本构架,就是以利益为主线,假设所有的人在利益面前都是主观的、能动的;而社会上的一切表象,都是无数在利益面前,有主动能动性的人,在不同的利益环境中,通过各种博弈弄出来的。

我在这长篇中,主要论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第一、幼儿皇帝、白痴皇帝的权力是如何维持的?皇帝的权力,与臣子的忠心,主要是靠什么维持的?

第二、皇权是强时弱(中央集权与贵族政治)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为什么弊端重重的分封诸王政策,会让当时所有的帝王无法拒绝呢?

第四、为什么当时很难出现一个稳定的、统一的、长久存在的帝国?

第五、为什么当时会存在贵族这种阶级?

这几个主要的命题,我都试着抛开皇帝的思想、道德、能力;甚至试着抛开大家的思想道德,完全用利益博弈的原因解释了它。而且,这些观点,一直贯穿于整个两晋南北朝;我用不变的观点解释这样漫长的、复杂的一段历史,只是希望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

它里面存在的缺点,比如存在明显的机械痕迹(就如你所说的,方凿圆枘,胶柱鼓瑟),或是矫枉过正。我自己也从不回避。但是,这些缺点,主要是因为我笔力不够、或思想深度不够。所以,相关的缺点,我当时也无法克服,甚至让我重新翻新一遍,也改变不了多少。
在后面(你大约没有看到那里),我曾与才到中天万国明网友,就相关问题激烈的争论了很久。我文章中的许多缺点,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克服(至少很容易修改过来)但实际上,它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它牵涉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的思想框架问题,换而言之,它需要我重新构建一个更庞大的、更精细的思想框架,否则,这段历史就会变成支零破碎的段落集合,而不是一个系统的全局了。
这样一修改,表面上它克服我的缺点,实际上,更大缺点出现了。我认为春雨何处寻泪痕网友向我表述的思想框架,表面上超过了我,实际上与我的思想框架存在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最后再一次感谢你的鼓励,更感谢你提的建议与意见。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149209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0-05-16 22:35:00

更新时间:2019-12-17 19:54:46

评论数:628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