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


佛陀教导我们要不断地放下这两边,这才是正修之道──导引我们跳出“生”与“有”之道。

在这条道上,既无乐地无苦、无善地无恶。

唉!大部份的人都充满了欲望,只为了追求愉悦,然而,总是忽略了中道,错失了圆满者之道──追寻真理者之道。

一个不走中道的人,执着于“生”和“有”、乐与苦、善与恶,将无法成为智者,也无法寻得解脱。

我们的道是直的──平静和清净的觉醒之道,平定了得意与悲伤两者。

如果你的心是如此的话,你就可以停止请教他人的指点了。


当你的心不执着时,你将会看到,它安住在其平常的状态。

当它因种种念头和感觉而动摇时,念头的过程会代之生起,而无明则从中生起。

学习去看透这个过程,当心被动摇时,它会将我们从正修带离到耽溺或嗔怒的极端中,因而制造更多的无明、更多的念头。

善与恶只在你心中生起,如果你‘观照’你的心,穷其一生之力学习这个主题,我保证你永远不会厌倦。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断 疑

一、

很多拥有大学文凭和世间有成就的人,发现他们的生活似乎仍然少了点什么。

虽然他们思想高深,聪明世故,心却依然充满了小气与疑惑。

兀鹰虽然飞得很高,但它吃的又是什么?


“法”,是超越因缘和合事物及世间科学的有限知识之领悟的。

当然,世间的智慧可以用在好的目的,但是,世间智慧的进步会造成宗教与道德的腐败。

重要的是,要去增长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同时仍保持不执着它们的超俗智慧。


刚开始教导基础是必须的──基础的戒,彻见生命的短暂,彻见老、死的真相。

这里就是我们必须开始的地方。

在你开车或骑车以前,必须先学会走路。

未来,一眨眼间,也许你已会乘坐飞机或遨游世界了。


“法”,是超越因缘和合事物及世间科学的有限知识之领悟的。

当然,世间的智慧可以用在好的目的,但是,世间智慧的进步会造成宗教与道德的腐败。

重要的是,要去增长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同时仍保持不执着它们的超俗智慧。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断 疑


一、

很多拥有大学文凭和世间有成就的人,发现他们的生活似乎仍然少了点什么。

虽然他们思想高深,聪明世故,心却依然充满了小气与疑惑。

兀鹰虽然飞得很高,但它吃的又是什么?


“法”,是超越因缘和合事物及世间科学的有限知识之领悟的。

当然,世间的智慧可以用在好的目的,但是,世间智慧的进步会造成宗教与道德的腐败。

重要的是,要去增长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同时仍保持不执着它们的超俗智慧。


刚开始教导基础是必须的──基础的戒,彻见生命的短暂,彻见老、死的真相。

这里就是我们必须开始的地方。

在你开车或骑车以前,必须先学会走路。

未来,一眨眼间,也许你已会乘坐飞机或遨游世界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


外在的经典研究并不重要,当然,经典是正确的,但它们也不尽正确。

它们无法给予你正确的知见。

看见文字上的“嗔怒”和经验嗔怒是不同的,就好像听到一个人的名字和遇见其人并不一样。唯有亲自经验方能给你带来真实的信心。


信心有两种:

一种是盲目地信赖佛、法、僧,通常因此而导引一个人开始修行或出家。


第二种是真实的信心──稳定、不动摇,是从认识自己内心而生起的。

虽然我们仍然有其他的烦恼(杂染)须去克服,但是,我们还是得清楚地彻见自我内在的一切,使我们能够断疑,进而达到个人修行中的稳定。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超越文字──亲身体验


一、

在我个人的修行里,我所知道的或学习的并不多。我追随了佛陀所给予的直截了当的教导,然后就依着自然开始探究自己的心。

当你在修行的时候,审视你自己,然后,智慧和洞察力就会自然地逐渐生起。

如果你在打坐时,想要这样或那样的话,你最好在那儿就马上停止!

不要对你的修行有所幻想或期盼。

将你们所学的、你们的主见都丢到一旁去。

你必须超越一切的文字、一切的形象和你对修行的所有计划。

如此一来,你才能亲身体验到真理就在当下这儿生起。


如果你不向内看,你会永远也不认识真理。

我在最初的几年中,接受了正规的经教研究,一有机会,就会去听各个不同学者及法师的教授,一直到这种的学习弊多於利。

因为我还未向内观照,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去听他们的开示。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


伟大的禅师们谈的是存在于自我内在的真理。

藉由修行,我开始觉悟到,原来真理也存在我自己的内心里。

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我觉悟到这些禅师曾经也都真正地看到真理,而且,如果我们追随他们的足迹,我们也会体验到他们所说的一切。

那么,我们才能够说:“对,他们说的没错,还能有异吗?”当我精进地修行时,觉悟便如此地扩展开来。


如果你对“法”有兴趣,那就舍弃、就放下吧!

光空想修行就如同痴人捕影,而失其实。

你不需要读太多书。如果你依教奉行的话,你便会亲身体验到“法”,除了听闻与文字之外,必定还有其他的。

只须跟自己对话,审视你自己的心。

如果你斩断这个思考的心,你将会有个真正的判断标准。

否则的话,你的领悟将无法深入地彻见。

如此地修行,其它的自然会追随而来。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朋友们,不能只是阅读。

尝试每天花十分钟静静地坐着,清空自己的心,清空自己的思想。

看看会发生什么。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学佛,是一项实践的活动,不只是阅读的活动。

没有实践,就无法得到真经。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行动吧,朋友。

睡前静坐十分钟,养成习惯后,睡眠质量会好很多。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每天静坐十分钟,
清空思想看人生,
人生步步皆成功。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后面的内容都消失了,发了新帖子都没有显示,最后一页的内容在电脑版都看不到了。

前几周是我另一个帖子《那些闻名后世的古诗词文》时不时出现这个问题,没想到今天这个帖子也出现同样的问题。

什么情况啊?

版主,快帮助解决吧,真耽误事啊。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谢谢版主,终于显示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佛教心理学


有一天,一位知名的佛教形而上学的女讲师来拜访阿姜-查。

这位女士定期在曼谷讲授阿毗达摩(论藏)和复杂的佛教心理学。

在跟阿姜 查的对谈当中,她详细地说明了了解佛教心理学对人们是如何地重要,及她的学生从与她的学习当中受益了多少。

她问阿姜 查是否同意这种理解的重要性。

他同意地说:“没错,是很重要。”

她欣喜地进一步问阿姜-查是否有推荐他的弟子学习阿毗达摩。

“有啊,当然有!”

她接著问阿姜-查,他推荐他们从哪里开始、或哪一本书、哪一种研究最好?

“只有这里,”他指着自己的心说:“只有这里。”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研读与实际经验


一、


让我们谈一谈,研究佛法思想和将它们放入修行之间的不同之处。

真正的法义研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我们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一条出路,以及为自己和众生达到快乐与平静。

我们的苦生起是有其起因和停留的地方的。

让我们来了解这个过程。

当心平静时,它是在其原来的状态:

当心动摇时,念头便形成了,而喜、悲皆属於这动摇的心和这念头结构中的一部份。

掉举也是如此,欲望跑这儿、跑那儿的。如果你对这样的动摇并不了解,你就会受到念头的支配而任其摆布。

因此,佛陀教我们要去思惟(观)变动的心。

观照心的变动,我们便能看到其基本的特质:永恒地变迁、苦、空。

你应该觉醒和思惟(观)这些心理状态。如此一来,你便可以学习到十二因缘的过程。

佛陀教导,“无明”是一切世间因缘和“行”生起的“因”。“行”引发“识”,“识”引发“身”与“心”。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过程。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注:

【掉举】 梵语auddhatya,巴利语 uddhacca。心所名。指心浮动不安之精神作用,为‘惛沈’之对称。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掉举】 梵语auddhatya,巴利语 uddhacca。心所名。指心浮动不安之精神作用,为‘惛沈’之对称。

俱舍宗以此心所属大烦恼地法之一,十缠之一;

唯识宗则以之为随烦恼之一。

此外,恶作与掉举合称掉悔盖,为五盖之一。

就此心所之所障,有部及阿毗达磨杂集论、成唯识论皆以之障定;经部及瑜伽师地论之说,则以之障慧。

又于发智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论中。

心之掉举、恶作,就相应、不相应之关系分为四种:
即心虽掉举与恶作不相应、心虽有恶作与掉举不相应、心有掉举亦与恶作相应、心无掉举亦与恶作不相应。

又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以掉举、心乱恒展转相应,关于其体之异同,有诸种说法。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此内容来自网络。佛法的学习可以简单到只是坐禅观己心,可可似复杂到教授都看不懂。

佛教传上中土,派生各种教派,产生各种方法。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方法。


阿姜-查的方法简单明了,观己心。仅止而已。

我喜欢简单。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君平唯变永恒 2019-08-19 23:10:06
此内容来自网络。佛法的学习可以简单到只是坐禅观己心,可可似复杂到教授都看不懂。
佛教传上中土,派生各种教派,产生各种方法。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方法。
阿姜-查的方法简单明了,观己心。仅止而已。
我喜欢简单。
-----------------------------
@无为VB 2019-08-19 23:17:34
请问如何戒贪?谢谢!
-----------------------------
清空思想看人生。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

当我们初学佛法时,这个传统的教义对我们也许有意义,但是,当这个过程实际地发生在我们心里时,那些光研读十二因缘的人,将跟随不上它们。

就好比一粒水果从树上掉下来一样──每一环都掉落得如此迅速,使得这些人根本无法说出已经经过了哪些树枝。

例如:当愉悦的感官接触发生时,他们便会被感觉所支配,不知它们是如何发生的。
当然,经典里对整个过程的有系统描述是很精密的,但,实际的经验却是超越经教研究的。

研究并无法告诉你:

“这就是”无明生起的经验;
“这就是”行的感觉;
“这就是”特殊的意识;
“这就是”身与心各个不同元素的感觉(受)。

当你从树上掉到地上时,你并无法详细地算出你掉落了几尺几寸高──你就碰到地上了,然后经历到苦。

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描述那种情形。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

经教的研究是有组织系统,且严谨的,但是,真理绝非仅此而已。

因此,我们必须以“觉知者”、以我们最深层的智慧来证实生起的一切。

当我们原有的智慧──觉知者,经验到心的真相时,它使会清楚地明了心并不是我们自己,不属于我们、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舍掉。

对于我们所学习的心、识元素的名相,佛陀也不希望我们去执着。

他只是希望让我们看到这一切都是无常、苦和空的。他只教导我们放下。

当这些东西生起时,觉知它们、了知它们。只有能够做到这点的心,才算正确地训练过。

每当心被扰动时,种种法尘、念头、反应便由之生起,并且不断地营造和造作。

只要让它们去,不论好、坏都一样。

佛陀只说:“舍弃它们。”

但对我们而言,探究自己的心、以知道如何方能舍弃它们,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观察心理元素的形态,我们会看到,心是追随自然顺序的──心理元素是这样子的:识生起然后就这样消逝等等。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字数:57974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8-04-12 08:34:09

更新时间:2020-11-29 12:27:13

评论数:26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