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阿姜-布拉姆讲座集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三、


一旦我们能听到心灵的静默,触摸到心灵的空无,我们就会知道它是真实的。

甚至在我们开始认为这有意义之前,它就是宁静,就是幸福。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成为那种宁静的鉴赏家,我们会珍视这种安宁。

我们会把它看作是一颗巨大的宝石,一颗非常珍贵的宝石。


这个世界根本不重视静默,也不重视空无。

在没有东西的东西,人们就想往里面放点什么。


当安静的时候,他们想说话。

当有空隙的时候,他们想把它填满。

这是渴望;这是愚昧;这是缺乏信心;这是是恐惧。

我们思考,是因为恐惧;

我们行动,是因为恐惧;

我们渴望,是因为恐惧。


放手需要勇气。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四、


因为你们来到了一座寺院,你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某种东西,感觉到在寂静中,在放手中,有一种安宁。

你们每一个人都已经活了足够长的时间,在寻找幸福的道路上失望了很多很多次。

但是一旦你开始转向静默和空无,你就会记住它并珍惜它。

那种寂静,那种空无,开始在许多地方被注意到。

你注意到房间里的空无,这就是为什么最好的和尚是拥有最少财产的和尚。

你注意到它在你每天的日程安排的空无和更少的任务。

你注意到它在你空无的头脑中。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更少的想法。

我们注意到,在我们动作中的空无。我们往往停留得更久,而不是总是来来回回。

我们放手,我们简化。

我们拥有得越多,我们做的就越多。

我们去的地方越多,我们的生活方式就越复杂。

你们当中正在旅行的人将会知道旅行是多么复杂,家庭的安排是多么得复杂,以及它是如何涉及到如此多的其他人。

有时我们会想,我们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在那里。有什么意义?!

我有时会这样想,如果不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我就看不到自己旅行的意义。

我还是呆在这里吧,因为那边的东西也在那边。

那种空无,那种寂静,那种空间,你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尤其是寂静,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是心灵的空无。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五、


奇怪的是,当一些人在静修中变得安静时,即使只是片刻,他们也会因为这种安静而感到挑战,甚至会去打扰它。

我想很多人离开寺院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寂静。

他们害怕。他们想用活动或运动来填满它。

从很深的意义上讲,这是有很多道理的。

我们可以看到,有时在静修之中,当事情开始静止时,“哇!“这有点太多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寺院里的人就会尊重寂静,重视寂静,当任何人尊重并重视这些东西时,他们就会越来越多地遇到它们。



我知道有些僧侣想要见提婆(菩萨)。如果你相信提婆,也许他们会来看你。

更重要的是要相信寂静,这样寂静就会来迎接你。

空寂是万物的终结,是心灵的宁静。

心中若有寂静,就会没有思考。

当没有思考,怎么可能有欲望?

怎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渴望呢?

怎么会想要任何东西呢?

当思想结束时,怎么会有不满或兴高采烈呢?



Devas:提婆(菩萨)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六、


当然,这只是大脑活动的暂时结束。

但是通过清空你的思想,你会发现你的空间更大,更自由。

同样的道理,当你清空你的小屋里的东西时,小屋里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

当你清空你的思想时,你会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有更多的宁静,更多的幸福。

所以静修的目的应该是放弃事物。

这样做的目的是扔掉东西,而不是积累更多。

静修的目的应该是静止,而不是不停地移动。

总有一天,你会脚踏实地,然后放手,不管在在哪里。



我对禅宗唯一记得的是一个和尚问他的学生一个问题。

这个学生在独自静修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刚刚回到主寺院。

和尚打了他一拳——这是禅宗僧人过去常做的事——然后问这个学生:

“这一切来了又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我总是记得这句话,因为我曾经问自己,“所有这些来来去去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答案当然是"现在"。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七、


现在必须要结束这些来来往往。

放下所有的思想活动。

只有当我们看到宁静的感觉,空无的感觉,作为一种强大的,崇高的,深刻的幸福,我们才会开始欣赏是什么使寺院的生活得以运行。

僧侣的生活就是那种寂静的幸福与和平的幸福。

我们接触它越多,就会越欣赏它,就会越能理解它。

我们也明白这是通往最高幸福的道路。


所有的渴求都是为了伸出手去追求幸福:

“如果我能再得到一件东西,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得到那辆车,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找到那个漂亮的女孩,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治好我的病,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正确地静修,我就会很幸福。
……”

它总是在渴望,它永远是幸福的未来。

同样的事情激励着一些人继续去教堂或寺庙,以确保他们死后会去天堂或极乐世界。

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渴求,仅此而已。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七、


现在必须要结束这些来来往往。放下所有的思想活动。

只有当我们看到宁静的感觉,空无的感觉,作为一种强大的,崇高的,深刻的幸福,我们才会开始欣赏是什么使寺院的生活得以运行。

僧侣的生活就是那种寂静的幸福与和平的幸福。

我们接触它越多,就会越欣赏它,就越能理解它。

我们也明白这是通往最高幸福的道路。


所有的渴求都是为了伸出手去追求幸福:

“如果我能再得到一件东西,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得到那辆车,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找到那个漂亮的女孩,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治好我的病,我就会很幸福。
如果我能正确地静修,我就会很幸福。
……”

它总是在渴望,它认为幸福永远是在未来。

同样的事情激励着一些人继续去教堂或寺庙,以确保他们死后会去天堂或极乐世界。

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渴求,仅此而已。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八、


这些渴求永远不会导向痛苦的终结。渴求会只会导致更多的痛苦。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渴求——想要更多的东西,未来的东西——只会导致更多的痛苦和不快乐。

我们认为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再满足一个渴求:

“我只要再得到一件东西,然后我就会放手。”

但是,当然,事情从来都不是这样的。

之后总会有一件事,还有另一件事,再有一件事,直到你死后,还有一件事。

必须有一个停止,一个放手,一次说“不再渴求”。

而是说:我现在拥有的已经足够了,我的头脑和身体都足够得好。不管多么老、多么病,我的身体已经足够好了。


阿姜-查的静修方法之一就是“足够好”的静修。

这食物已经足够好了;
这座寺院已经足够好了;
这次谈话已经足够好了。

一旦你有了足够好的感知能力,渴求就会停止。

如果这个已经足够好,我还把它换掉做什么?
我为什么要搬家?
我为什么还要别的东西?

“足够好”是满足的理由。你可以在静修中尝试一下,看看它是否有效。

令人惊奇的是,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了,百分之百做到,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是百分之百的足够好,我们会发现大脑平静下来了,变得静止,变得专注和安宁。

喜乐出来了,禅相出来了,禅那出来了。

这些发生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停止了那些在大脑引起运动的东西。

不只是渴求,更是产生渴求的原因,幻想着在未来,在接下来的时刻,会有更多的东西。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二十九、


“这还不足够”思想是一种错觉。它是渴求。

我们知道这是一种错觉,是因为它让我们这样做了许多年。

在过去的24小时里,它一直在让我们这么做。

我们总是在做一些事情,或者我们想要更多,我们永远不会静止不动。

如果我们意识到‘这已经足够好’了,并且百分之百地相信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这真的已经足够好了,我们拥有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我们不再想要更多。我们不再渴求。

当我们停止渴求,我们会停止思考,我们会停止行动。

当我们停止移动时,我们就在当下,我们是静默的。

我们保持这种宁静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获得满足感。

我们意识到世界上所有的珠宝和财富都在这里。

所有我们想要的幸福和快乐就在这一刻,我们甚至可能会因为幸福而哭泣。

我们意识到我们一直都拥有它,但我们总是为了别的东西而扔掉涅槃这颗宝石。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


我们总是想要别的东西。

但如果我们只是停止,空下来和静止,我们就会发现满足感就是幸福。

我们的满足感越强,我们的幸福感就越强。

幸福再幸福再幸福!

如果你这样做,我保证你会有很多的幸福,你不会知道你将如何能够再接受更多。

你从静修中得到的幸福和纯粹的快乐,比你从其它任何事情中得到的都要多得多。

这就是我的经历。

只要停止,放手,我们就能得到它。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一、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快乐而快乐。

即使作为僧侣,我们也被允许享受这种快乐,这是允许的,并不危险。

这是必须说的,因为有时人们害怕那种快乐。

他们认为禅那的幸福一定有问题。

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害怕美丽的快乐和美好的快乐。

但是他们不害怕疯狂的快乐,性的快乐,食物的快乐,谈话的快乐和渴求的快乐。

人们并不害怕这些快乐,但他们却害怕真正有益健康的快乐。

多么愚蠢啊!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一、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快乐而快乐。

即使作为僧侣,我们也被允许享受这种快乐,这是允许的,并不危险。

这是必须说的,因为有时人们害怕那种快乐。

他们认为禅那的幸福一定有问题。

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害怕美丽的快乐和美好的快乐。

但是他们不害怕疯狂的快乐,性的快乐,食物的快乐,谈话的快乐以及渴求的快乐。

人们并不害怕这些快乐,但他们却害怕真正有益健康的快乐。

多么愚蠢啊!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二



深度静修、静默、放下、放弃、摒弃、停止,这些词都指的是同一件事:清空——

走向那空无,孕育那空无,看着它像一朵美丽的莲花一样生长。

我们所见过的最美丽的莲花,在我们的脑海的中心,层层地绽放着。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我们将拥有四圣谛的真知灼见和智慧。

我们将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苦谛,不是作为一种智力上的理论,而是作为一种体验。

我们一直在那里;我们有过这种感觉,也曾因渴求而被灼烧。

我们伸出手去,把幸福吹散,我们知道那是痛苦。

我们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幻象中迷失的痛苦,我们总是不断地在前前后后寻找这个,寻找那个;

我们总是试图把我们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建立在其它事物上,然后发现所有这些事情和那些人们都是完全不可靠的。

我们不能依赖他们,他们会让我们失望。

我们虚假的幸福的脚手架倒塌了,我们用它砸伤了自己。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三、



我们在那里被砸过很多次了。

世界上有幸福,幸福就在我们的内心。

我们不需要到其它任何地方去寻找它。

我们必须走进自己的内心。

我们不会因为走到外面的世界,或走到泰国、斯里兰卡,或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而找到幸福。

我们只会在这个身体和心灵里找到幸福和解脱。

无论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什么地方,我们都能找到幸福。

我们随身携带着它,那么除了内心,还有什么必要去其它地方吗?

停下来,看看那痛苦,去了解那痛苦。

我们还要跟在苦难后面多少年,成为苦难的受害者?

相反,不要去信任苦难,不要去信任渴求,不要去信任思考。

只是停下一会儿,去看看会发生什么。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四、


看看现在这个时刻。

看看当我们不追随欲望,当我们真正放手时会发生什么。

看看当我们遵循第三圣谛时会发生什么:;pa’inissagga; 放弃;’ caga’, 放下; ‘mutti’, 自由。

从执着中解脱出来,;analaya’ 无执着,没有为这种渴求提供一个栖息的地方,完全没有任何可能有栖息之处来让这种渴求继续。

没有思想,就没有渴求;完全地满足于当下这一刻。

如果产生了渴求,要知道它,只是保持静止。

如果有任何想法出现,就像在剧院或音乐厅里保持安静的人一样,保持这种安静。

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内心创造这种宁静,它不仅仅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它是佛法的体现。

这是四圣谛在起作用。

我们没有追随渴求,我们已经放下,我们已经放弃,然后“哇!”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五、


这是痛苦的对立面。

这就是自由,这是解脱。

这是幸福;我们拥有的最好的幸福。

这种幸福是我作为一个和尚的动力,宁静,平和,放手。

这种自由是在所有伟大的神秘主义者和世界上伟大的阿罗汉的微笑和和平的背后。

它是一种宁静,一种平和,一种对幸福的理解。

这就是教给你的佛法。

它是洞察力,内观,看到佛陀的教导。

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看到的教义。

这就是快乐和痛苦的真谛,你在放手的过程中发现了它。

如果你尽可能多地重复这种经历,你就会破坏让你在这个世界和世界之间来回奔跑的幻觉。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三十六、


我们终于发现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正在结束痛苦。

这是我们可以为自己去体验的事情,我们可以为自己去欣赏的事情。

我不在乎我们明天去哪儿,还是今晚去哪儿!

我们可以体验这种“放手”的感觉。

看看它的思想!

脱离这思想!

看看你在做什么,停止“到处乱逛”。

你还想这样被风吹多久?

难道现在不是你自由的时候,不是你享受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的时候吗?

难道现在不是你亲眼看到涅槃的时候吗?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第十七篇:寻找甜蜜的辣椒》结束了。

它是阿姜-布拉姆在静修期间做的开示。所以这篇讲座主要是针对静修期间的问题所做的讲座。


这篇讲座的翻译一直都挺顺利的,除了在第‘三十四节’里遇到pa’inissagga;caga’;‘mutti’这些巴利语的词汇。

特别是pa’inissagga一词,花了我一个多小时在网上查找它的确切意思。

原词用巴利语,和英语的字母不同,网上查不到,甚至在巴利语词典中也查不到。那时我并不知道。

当时内心充满了挫败感,烦恼顿生。

突然我想起自己翻译过的内容,然后闭上眼睛,慢慢地长吸了一口气,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

随着一呼一吸的进行,很快我就平静下来,继续寻找那个词的意思。

只是一瞬间,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那个词用的是巴利语的书写方式,不是英语。

我很快地将它修正过来,又去网上搜寻,这次有了结果,虽然不多,但问题得到了解决。

很庆幸自己一边翻译佛法,同时也在学习佛法,还能时不时地去运用一下。

但若不多运用,佛法还是佛法,自己还是老样,不会在遇到麻烦时消除烦恼。

看佛法,应该多多运用。

若不运用,看了也白看啊,不会有进步的。

希望能看到这些内容的朋友们,能把佛法运用到生活中吧。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下面上传的内容是《宁静的森林水池》

这篇文章是阿姜-查尊者在对众人开示和对弟子的教指导时,由他的弟子和信众记录和汇总而来的。

我最早看到的是英文版本,后来想翻译时在网上查找资料,却看到了中文版。于是就偷懒不再翻译,直接引用中文内容。

阿姜-查是阿姜-布拉姆的佛法导师。

看过前面那些阿姜-布拉姆所讲的内容朋友,应该都会知道阿姜-布拉姆在他的讲座中普经多次提到阿姜-查的教导,而且印象很深。

阿姜-查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收了一批从西方过去的弟子,阿姜-布拉姆是其中之一。

二十多年后其中一些人分往西方各国传法,阿姜-布拉姆去的是澳大利亚。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第十倣篇:宁静的森林水池 by 阿姜-查


目录


序 言

前 言

译者的话

阿姜 查略传

编者的话

第一章 明了佛陀的教导

第二章 更正我们的知见

第三章 生活就是我们的修行

第四章 禅坐和外相的修行

第五章 森林里的教导

第六章 觉悟

后 记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时间:2020-11-29 12:27:13
序 言




也许你要在一九八0年代的亚洲寻求佛陀在生活上的教导,及探求是否仍有出家的僧尼在实践一种单纯生活和禅修,以托钵为生、隐居於森林之中。

也许你曾读过佛陀与其弟子们在印度森林中游化,邀诸善男信女一齐加入长养智慧和广大慈悲的行列,邀他们来过托钵僧的简朴生活,献身於内心的平静和觉醒的描述。

二千五百年後至今,你还能够发现这种的生活方式吗?

而且,这种教导对我们今日的现代杜会及现在的心仍然适用且息息相关吗?


当你在曼谷、新加坡和仰光附近的现代化机场登陆后,计程车会带你穿过亚洲城市的街道,来往的车潮、拥挤的巴士及人行道上卖水果的摊贩。
每几个路口,你就会看到金色的宝塔和城市佛教寺院的顶尖。

不过,这并不是你所要寻求的寺院。


居住在这些寺院之中的,都是一些研究古老经文、可以唱诵和布教,并以此教化民众的僧尼。

可是,要找到一如佛陀往昔居於森林的简朴生活、依袈裟和钵的禅修生活,你必须远离城市及这些寺院。

楼主:君平唯变永恒

字数:579746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8-04-12 08:34:09

更新时间:2020-11-29 12:27:13

评论数:26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