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三个字道破宇宙真理,破解《道德经》三千年谜团。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二句: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师:军队

荆棘:荒草

凶年:粮食收成不好的年份,闹灾荒的年份。

有军事战争的地方,必定田地荒废杂草丛生。发生过军事战争的地方,来年必定会发生饥荒。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之真悟:

第一句: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佐:辅佐。

兵:用兵,指动用军事武力。

强:强行,指强行扭曲他人的意志和行为。

事:事情,这里指“动用军事武力”这件事。

还:把事物回到原处,恢复原状。这里是以此比喻来描述:动用了军事武力来恢复自然平衡后就把“军事武力”放回原处,不继续使用。

以自然法则来辅佐君王的人,不会用军事武力来强行扭曲天下的自然平衡,就算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动用军事武力,也会在恢复天下的自然平衡后立即停止军事武力。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三句: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善:符合自然法则的。

果:成果,这里指达成目的。什么目的呢?使得天下事物重归自然平衡的目的。

已:停止。

以:行为的凭借或前提。

取:采取xx方式;强:强行扭曲他人的意志和行为。

取强:采取强行扭曲其他人意志和行为的方式。

因为军事行为的破坏力很大,很容易造成天下的事物大失平衡。

所以符合自然法则的人采取军事行动,只要达成了“使天下事物重归自然平衡”的目的后,就会停止军事行为,不敢凭借战胜之威,而强行扭曲他人意志和行为。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三句: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善:符合自然法则的。

果:成果,这里指达成目的。什么目的呢?使得天下事物重归自然平衡的目的。

已:停止。

以:行为的凭借或前提。

取:采取xx方式;强:强行扭曲他人的意志和行为。

取强:采取强行扭曲其他人意志和行为的方式。

因为军事行为的破坏力很大,很容易造成天下的事物大失平衡。

所以符合自然法则的人采取军事行动,只要达成了“使天下事物重归自然平衡”的目的后,就会停止军事行为,不敢凭借战胜之威,而强行扭曲他人意志和行为。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4句: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勿:不要去做xxx行为

矜:尊重。这里指:只看重自己。

伐:夸耀。这里指:只看到自己的功劳

骄:自大。这里指: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得,使得。

已,停止。

得已:字面的意思是 使得xx停止,本质的含义是:使事物按自己的意志运行。用在这里指的是:使事物只按自己的意志运行。

不得已:不要只按自己的意志来行事。有的人把这它理解为:迫不得已。这样的解释太过表面,与上下文的句式和逻辑都连接不上。这里本应该是“勿得已”,很可能是流传时的摘抄错误。

强:只看重自己的意志,强行扭曲他人的意志和行为


达成了目的后,不要只看重自己;
达成了目的后,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功劳;
达成了目的后,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达成了目的后,不要只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
达成了目的后,不要强行扭曲自然平衡。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最后一句: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壮:强壮,这里是用来指事物偏向了某个属性的极端,失去了平衡。

老:衰老,衰败。偏向极端,失去了平衡的事物,就会受到自然平衡的反作用力而走向衰败。

事物越偏向极端,就越会受到自然动态平衡的反作用力而加速衰败,这是因为它是“不符合自然平衡的状态”。

破坏自然平衡的状态的行为,很快就会被自然的反作用力碾压而停止的。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的之总结:

老子在这一章论述了“道”在军事行动上的运用。

首先描述了符合自然法则的人,会如何对待军事行动。

然后解释原因:因为军事行动破坏力很大,很容易大大破坏天下万物的自然平衡。

然后举例描述了【符合自然平衡的军事行动】应该具备的特性。

最后一句再回归中心思想,指明这一切的原理都是【自然动态平衡】的作用。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御尽万法根源 2016-06-12 03:21:06
38章 道德仁义礼法,神髓骨肉皮毛。前面已经发过。
现在发39章,这章是讲要维持相对性平衡。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gǔ)。此......
-----------------------------
@两者同出 2016-06-12 11:44:26
前面的省略,单以候王为例:
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候王勿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候王因为没有分别的对待万民而得到了管理天下的权利,但是他如果过度的重视这个权利,候王不停的去维护他这个高贵的地位,恐怕就要失去他的这个高贵的地位了。
你觉得这样翻译跟下文有矛盾,还是按你那个翻译跟下文有矛盾。
【为天下贞】的原因是【得一】,也就是说【为天下贞】是结果或者说是......
-----------------------------

你说的【其至之也】,还是【其至之一也】,都是一个意思。不存在什么帛书版通行版的表达差别。

这句话,是对前面第一句话的遥相呼应。

1. 昔之得一者:
2.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3.其致之也。

明显可以看出,【其至之也】是对上文【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能够拥有【清、宁、灵、盈、生、贞】的解释和总结。

为什么【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能够【清、宁、灵、盈、生、贞】呢?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达到了平衡。

如果没达到平衡会怎么样呢?会【天裂、地废、神歇、谷竭、物灭、王蹶】。

哦,原来没达到平衡会这样。所以我们才要,拥有【高】的时候,不忘【低】;拥有【贵】的时候,不忘【贱】。

你看,君王们高高在上,却自称为【孤】、【寡】这种人人厌弃的低贱之名。不就是为了要保持平衡吗。






而你把【其至之也】理解成了【其至之极端也】。

并和下文的【天裂、地废、神歇、谷竭、物灭、王蹶】相联系起来,明显是逻辑错误的。

并且为了达成你这个逻辑,强行把【无】改成【勿】。【勿】这个字,明显是形容主观意念的,而你却把他用到 天、地等这种客观事物上。

把它理解成:【天不要去过于清啊,要不然就要裂】,【地不要去过于宁啊,要不然就要废】。

你看你错在哪?
1. 天,和 地, 用【勿】去形容,你觉得合理吗?

2. 前面说了【天得了一,才能清】,证明【清】是平衡状态,而你却说不要过于【清】不要过于【平衡】。我问你,平衡还有【过于】或【不过于】之说吗?

你来举个例子,什么叫【过于平衡】,什么是【不过于平衡】?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御尽万法根源 2016-06-12 03:21:06
38章 道德仁义礼法,神髓骨肉皮毛。前面已经发过。
现在发39章,这章是讲要维持相对性平衡。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gǔ)。此......
-----------------------------
@两者同出 2016-06-12 11:44:26
前面的省略,单以候王为例:
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候王勿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候王因为没有分别的对待万民而得到了管理天下的权利,但是他如果过度的重视这个权利,候王不停的去维护他这个高贵的地位,恐怕就要失去他的这个高贵的地位了。
你觉得这样翻译跟下文有矛盾,还是按你那个翻译跟下文有矛盾。
【为天下贞】的原因是【得一】,也就是说【为天下贞】是结果或者说是......
-----------------------------

“致数与无与”还是“至数车无车”,都不影响我们解读其本义。不必执着于各种版本之差异。帛书版未必就是真传。关键是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车,还是与,对理解这句话有区别吗。这句话放这这章,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要保持相对性平衡。

我们去理解道德经,最重要的是理解去文字后面要表达的论述逻辑。

你看我解读道德经,和一般人的步骤是相反的。

字的意思我是放到最后一步,它是最外层的树叶。

理解道德经,最重要是把握其【相对性变幻】这个总纲,然后是弄顺其全书的论述逻辑,然后是搞清单章的论述逻辑,最后才是某个字的意思。

只有按这样的层次去理解道德经,你才不会因为错字、漏句、章节顺序错乱、而在理解上颠倒黑白,扭曲老子的本义。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无奇之道 2016-05-11 07:56:16
第4句: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我们可以用数学的集合图形简单的描述这种大小和从属关系: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
@郭致平 2016-06-12 07:25:16
第25章的问题前面只谈了一半,就是关于“道”的三大属性之一的律动性问题。另一半的问题在于“大”是描述集合上的包含关系,姑且可以“包含所有”称之。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大”既没有包含“逝”也没有包含“远”和“反”呢?而“远”却又包含了“反”呢?
这个注解明显违反了基本逻辑。
-----------------------------
@御尽万法根源 2016-06-12 10:26:53
好吧,这么简单明了的集合关系,还画了图给你看,还是有不能明白的。
所谓的“大”,是指“相对的大”。
你自以为“大”,其实你只包含了集合A内的一切,而非A的一切你都失去了。
在非A里, 又可分出“远”vs“非远”的相对性。
在“远”里,又可分成“反”vs“非反”的相对性
这是相对的视角,这很难理解吗?

在此图,我们说的“大”......
-----------------------------
@郭致平 2016-06-12 10:39:24
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此段即清楚指明“天下母”的字是“道”,而名则是“大”。所以“道”和“大”都是指“天下母”,只是一个是“字”,一个是“名”罢了。
既然你画的图“道”是全集U,为何“大”却成了一个子集?
-----------------------------

@郭致平

说了这么多,你还没搞明白什么叫“相对的大”?

按你所说,“道”是大,那后面为什么还要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然道逻辑思维只能是单一层次的吗?

难道宇宙中只能有一个“大”吗?

任何集合都可以是“大”,任何“有相对性”都可以是“无相对性”,因为他们都是相对的。

集合A,相对于集合A之内的子集,它是“绝对的大”。这句话你能明白吗?

但是站在宇宙大道的层次看,集合A的这种“大”,其实是“相对的大”。

虽然集合A,包含了其集合内的一切子集,但是它无法包含其集合外的非A。

这里和第一章论述的【非恒道】、【非恒名】是一个逻辑。

在宇宙内,除了大道,任何的道都是【相对的恒道】、【相对的恒名】。它们的道和名,只在集合A之内适用,出了集合A就不适用了。

所以这句话【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老子站在宇宙大道的层次去说的。

要是领悟不了这种 【论述视角】和【逻辑层次】的转换,就会得出你这种矛盾的结论。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小猪哼哼v 2016-06-12 13:49:42
@御尽万法根源
“圣人紧守自然法则的动态平衡而治国,其统治行为是没有相对性的,那个类别过多就减少它,那个类别过强就消弱它,那个类别过于兴盛就衰败它,以使类别都保持【相对性平衡】”
楼主:思考很久一个疑问,请教之:
圣人要遵循自然法则的规律办事--其核心是致力于万事万物始终保持或朝向“相对性平衡”发展,疑问是:
自然法则(道)自身也许有一套自我判定当下万物的“相对性是否平衡”的标准,......
-----------------------------

如何去保持相对性平衡,老子在第28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对比的盯着类别【A】,控制着类别【非A】的容量,使得两者的容量一致,就是保持平衡的方法。

碰到一个事,看到了它好的一面,也要一样多的看到其坏的一面。

所以战胜要以丧礼处之。

所以面对权利地位时,即能上也能下;用兵时,为达到平衡即能做到杀,达到平衡后也能做到不杀。

中彩票1000万,即能很开心,也要能考虑一下拿到这边钱可能的坏处。既要想到自己去用,也要能想到如何回报社会。

有钱了,可以不用工作,但要想到不用工作也有坏的一面,如无社交无事可做。
有钱了,可以挥霍,但要想到挥霍也会带来坏的一面,如败家败身。
有钱了,有面子了,但要想到面子也会带来坏的一面,如朋友亲戚借钱)。
有钱了,有安全感了,但也要想到其带来的不安去的一面,如被抢被偷。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小猪哼哼v 2016-06-12 14:49:03
@无奇之道
“对比的盯着类别【A】,控制着类别【非A】的容量,使得两者的容量一致,就是保持平衡的方法。”
楼主,这是原则,我的意思是:老子讲了“圣人”应该要顺从自然规律,去保持万事万物的“相对性的平衡”,并对存有“相对性不平衡”的现象予以拨乱反正。
问题是:圣人自身判定某事某物的“相对性已经不平衡了”的标准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如果您所言“盯着类别【A】,控制着类别【非A】的容量,使......
-----------------------------

如何保持平衡?

对比的盯着类别【A】,控制着类别【非A】的容量。

这是去保持平衡的准则。

而具体要如何才能操作呢?

普通人觉得难以操作或者觉得没有标准。那是因为他们还存在 分别之心,因为其内心不能做到 平的平衡的去对待【A】和【非A】。

只要去除人的主观意念对【A】vs【非A】的相对性,人就不会打破它们的平衡,它们自己就会达成平衡了。

人唯一能使得事物平衡的办法,就是去除人的主观相对性。

去除了人的干扰因素,事物的天平自然就会达到平衡。

这是使得事物达成自然平衡的唯一办法,唯一准则。

因为只有大道,才知道哪里是平衡。

所以老子在后面章节才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繟然而善谋】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小猪哼哼v 2016-06-12 14:49:03
@无奇之道
“对比的盯着类别【A】,控制着类别【非A】的容量,使得两者的容量一致,就是保持平衡的方法。”
楼主,这是原则,我的意思是:老子讲了“圣人”应该要顺从自然规律,去保持万事万物的“相对性的平衡”,并对存有“相对性不平衡”的现象予以拨乱反正。
问题是:圣人自身判定某事某物的“相对性已经不平衡了”的标准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如果您所言“盯着类别【A】,控制着类别【非A】的容量,使......
-----------------------------

如何保持平衡?

对比的盯着类别【A】,控制着类别【非A】的容量。

这是去保持平衡的准则。

而具体要如何才能操作呢?

普通人觉得难以操作或者觉得没有标准。那是因为他们还存在 分别之心,因为其内心不能做到 平的平衡的去对待【A】和【非A】。

只要去除人的主观意念对【A】vs【非A】的相对性,人就不会打破它们的平衡,它们自己就会达成平衡了。

人唯一能使得事物平衡的办法,就是去除人的主观相对性。

去除了人的干扰因素,事物的天平自然就会达到平衡。

这是人使得事物达成自然平衡的唯一办法,唯一准则。

因为只有大道,才知道哪里是平衡。

所以老子在后面章节才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繟然而善谋】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leekiki2015 2016-06-13 01:14:34
去掉相对性着落点就落到去掉分别心了,相对性是人分别出来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大道无为,人法大道。暗合佛法的一些道理
问题是这里的同学想问的如何具体操作,我建议参考道德经的挫其锐解其纷。老子已经给出具体做法了。还有预防性的原则,看到苗头立刻掐死。
-----------------------------
正是这个道理。

相对性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

虽然客观上存在相对性,但反应到人心中时,人心要去做镜子,而不要去做动荡的水面。

如此才能真实的返照一切类别,才能真实无漏,平等对待各种类别。

人只要平等的对待各种类别,不去干扰,那么事物自然就会平衡。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郭致平

前面曾就38章的文意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稍作阐释,现在则有必要将其后半章的本义逐句予以厘清。由于历代学者对38章的谬解,使得后人一直以为儒道两家对“礼”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这个错误观点必须予以彻底纠正。事实上,儒道两家都是周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译文:由于人们不能全然遵从“道”,所以就发展出了“德”。不能全然遵从“德”,所以就发展出了“仁”,不能全然遵从“仁”,所以就发展出了“义”;不能全然遵从“义”,所以就发展出了“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译文:然而“礼”这个制度,若是忠信这个基本原则趋于弱化,那就是动乱的开端。若是人们最先看到的是基本原则的华丽形式,那就是愚昧的肇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译文:所以有为者应该要强化礼的忠信原则,而不是去弱化它。应该要看重礼的基本原则,而不要看重礼的华丽形式。

故去彼取此。
译文:所以执“礼”时,应该讲求礼的基本原则,而不要追求礼的华丽形式。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此处所言好学者,礼也。而惟有具备“忠信”这种品行的人,方才具有学礼的基本资质,因为“忠信”乃是礼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当时的礼学大师,因此他也不可能轻视“礼”的价值。
所谓“道德仁义礼法,神髓骨肉皮毛”这种说法,就更加曲解了老子的本义。


-------------------------------------------------------------------

你的逻辑就是单层次的。

老子在前面说了这么多 道,德,仁,义,最后才说礼。

说礼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你说,要遵循礼的基本。而基本的礼,就是不在乎有没有回应。

而没有回应的礼,已经和人们所规范定义的礼相互冲突了,已经根本不需要了,所以可以把礼扔了。

而你确认为,老子在这章讲了这么半天,是教你去遵守礼?

最根本的礼,就是无(人规范的)礼。

老子在教你遵道而贵德,你确只看到如何去遵从本质的礼?

你的逻辑思维还能再单层次一些吗?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小猪哼哼v 2016-06-12 12:23:51
“希言自然”,看着争论好久,感觉的确值得深入辨析
就上面两位大侠的争论反复看,说说自己的感觉:
按 @郭致平的译文呢 ,感觉上下文衔接有些会突兀,且需要给“自然”一个定义,需要给想说的”必然性“是什么一个定义,否则不明白老子的出发点是什么,到底要表达什么。
按楼主的意思呢,在内容与逻辑上都比较说得通,但感觉老子若这么倒装用字也实在太饶,太容易产生歧义了,何不加个”道“字呢,那就非......
-----------------------------

道德经里面,省略主语的句子不只此一处。

举例,如:

第2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里省略了主语【大道】。

第6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省略了主语【大道】

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省略了主语【大道】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无奇之道 2016-05-11 07:56:16
第4句: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我们可以用数学的集合图形简单的描述这种大小和从属关系: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
@郭致平 2016-06-12 07:25:16
第25章的问题前面只谈了一半,就是关于“道”的三大属性之一的律动性问题。另一半的问题在于“大”是描述集合上的包含关系,姑且可以“包含所有”称之。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大”既没有包含“逝”也没有包含“远”和“反”呢?而“远”却又包含了“反”呢?
这个注解明显违反了基本逻辑。
-----------------------------
@御尽万法根源 2016-06-12 10:26:53
好吧,这么简单明了的集合关系,还画了图给你看,还是有不能明白的。
所谓的“大”,是指“相对的大”。
你自以为“大”,其实你只包含了集合A内的一切,而非A的一切你都失去了。
在非A里, 又可分出“远”vs“非远”的相对性。
在“远”里,又可分成“反”vs“非反”的相对性
这是相对的视角,这很难理解吗?

在此图,我们说的“大”......
-----------------------------
@两者同出 2016-06-12 13:00:19
你的这套大逝远反的理论并没有错,但是非常有必要说下老子的愿意所指的内容。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
在古代“名”和“字”是不一样的。名是为了要跟别的东西区别而起的一个代号,字是为了称呼方便。还有一个就是“号”,号是为了突出个性而来的一个代号。“姓名字号”四个字的意思都不一样。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这样:
我不知道如何把她(道)跟别的万物区别,可......
-----------------------------
@郭致平 2016-06-12 14:34:57
道、天、地、人的关系是:道包含天;天包含地;而地则包含人。
大、逝、远、反的关系是:大包含逝;逝包含远;而远则包含反。
为何“大包含逝;逝包含远;而远包含反”呢?因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其中三个“曰”字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曰者,口含一气,吐而为声也。
如同“其犹橐龠乎”一语,老子用鼓风机来比喻道的展现就像鼓风机生出风一样。因为"大、逝、远、反"四者都是“名”,所以老子才......
-----------------------------

曰,就是【说】,就是【言】,就是【出口】,这里指的是大道的变幻相对性的作用。

这句话5个曰。

前面2个曰,动作的主体是人。

后面3个曰,动作的主体是大道,是拟人的写法。

注意老子在描述大道时,是说【强】为之名曰【大】。

为什么说【强】?

因为【大】,是相对的属性,并不足以描述【大道】。

所以这句话里的【大】,指的是【相对的大】。

因为有了【相对的大】,就会产生出和【相对的大】所相对的【逝】。

因为有了【逝】,其中又会再产生出“远”vs“非远”。

因为有了【远】,其中又会再产生出“反”vs“非反"。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成。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楼主:无奇之道  时间:2020-06-28 07:32:27
相对性之真解:

有悟性的人听了“道”,能听懂然后会不断的执行它;

普通的人听了“道”,将信将疑偶尔能执行;

俗人听了“道”,反而会人为笑它是错的。

没让俗人听了笑认为是错的道,不足以是真正的道。

所以古代的名言才会说:

明白的“道”,在俗人看来好像是迷惑的;

前进的“道”在俗人看来好像是后退的;

平直的“道”在俗人看来好像是曲折蜿蜒的;

最高的“德”在俗人看来好像是低深的山谷;

广布的“德”在俗人看来好像却不足;

做了的“德”在俗人看来好像没做过;

不变的性质在俗人看来好像在变来变去。

“道”包含了一切的“白”,在俗人看来却好像是“黑”的。

“道”包含了一切的“方向”,在俗人看来却好像是“没有方向”的。

“道”包含了一切的“器”,在俗人看来却好像是没有器/器还没造好。

“道”包含了一切的“声音”,俗人却无法区分以听到任何声音。

“道”包含了一切的“形象”,俗人却无法区分以看到任何形状。

“道”是绝对的,没有任何相对性。

所以只有“道”,不管“相对性”如何变幻,变幻多少次,它都能适用于一切层级的类别。

楼主:无奇之道

字数:382100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04-27 11:13:00

更新时间:2020-06-28 07:32:27

评论数:60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