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xvido 13919楼 2013-06-01 13:11:35
这个太好了,那我就慢慢期待老师的最终完美版
ps 提点小建议,就是最终定稿的文章最好能够再精炼一点,学术性为方向,不要向其他煮酒的历史作品那么多水分,我希望把老师的书能够放在南宋史一起,而不是明朝那些事一起。我是不是要求有点高啊~~哈哈,老师不要在意
-----------------------------
可以告诉我你觉得哪些是不必要的水分吗?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3909楼 2013-05-31 22:35:30
此文取自韩世忠奏捷,你去问韩世忠好了。
-----------------------------
哈哈!刚刚问过韩世忠了,韩世忠先看了这一段——
而在这年的八月八日,韩世忠探得金军自縢阳军路前来。这里位于淮阳军西北九十里,靠近岳飞所在的郾城,离岳家军最靠前的颖昌也不远。也就是说,在岳家军逃走之后,基本与岳飞处在同一纬线上的韩家军,仍然待在河南,可是他们却没有得到什么金牌啊。

他说:淮阳军如何在河南?此人一派胡言,必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地理盲。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3909楼 2013-05-31 22:35:30
此文取自韩世忠奏捷,你去问韩世忠好了。
-----------------------------
韩世忠又看了这一段——
八月初九日的拂晓,在距金军驻地十里左右的地方,逢其一队侦察骑兵。前锋将其包围,活捉了十余人,问得縢阳军金牌郎君、青州总管、沂州高太尉等会合马军七十余骑,来淮阳军解围。他们见韩世忠的军马杀到,纷纷回头四散遁走。韩家军分头追赶三十余里,杀死数百人,活捉到千户长等二十余人,夺到鞍马一百匹。旗鼓军器甚众。于是在八月十六日,韩世忠向朝廷报了一个“淮阳军奏捷”。

韩世忠大怒:“哪里来的盗版?我的捷奏是这么写的吗?‘金牌郎君、青州总管、沂州高太尉等会合马军七十余骑’?才七十余骑?那我怎么能‘杀死数百人’?”

韩世忠要我问你:你这个河南的“淮阳军奏捷”是从哪本盗版书里抄来的?谨慎回答哦,否则下面的话就只好留给你自己用了——
@叽叽喳喳侃大山
哈哈,显然是黔驴技穷,变相认输了。明明是无言以对了啊。典型的露怯。三招两式,狼狈而逃,哈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02楼 2013-05-31 18:54:21
我高中学理,大学基本修了数学系主干的所有课程,也看过一些逻辑学的书(主要是两本,谷振诣刘壮虎著北大社批判性思维教程,麦克伦尼著人大社简单的逻辑学),但是于读史一道,却往往看不出这背后玄机,参不透各人心机,颇感沮丧。望楼主君强为不可为之事,不以朽木之不可雕,指点......
-----------------------------
兄台大可不必沮丧,所有人在读史之初,都有很多背后玄机看不出来,对很多心机参不透,这不是仅凭逻辑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宽广的知识面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非常重要。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02楼 2013-05-31 18:54:21
再者,我自觉是否是我读史之原因,我对知道的一知半解,对不知道的那就压根不知道。在未有史学基础的情况下就接触了一些诸如中国大历史、历史大脉络之类的书,初读如醍醐灌顶,却不知缺少基础之训练。如今可还有救?
-----------------------------
兄台读史的入门方法恰恰是正确的。兄台的史学基础应该不会有问题,可能是还未意识到历史与其它学科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怎么说呢?拿“叽叽喳喳”来举个例子吧。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02楼 2013-05-31 18:54:21
-----------------------------
先看看他的这一段话——
@叽叽喳喳侃大山 13565楼 2013-05-16 00:29:59
绍兴九年,第一次绍兴和议,金国将整个的河南,即黄河以南的河南归还了南宋。也就是说,宋金的前线整个地后缩了一千多里。在这种情况下,岳飞应该怎么办?有一个最普通的军事常识是:敌退我进,敌逃我追。一可以歼敌,二可以便于歼敌。但是岳飞竟然按兵不动,依然故我,伪齐在时什么样,现在依然什么样,竟然毫无变化,这是一个积极抗金的军事家应该有的态度吗?

他之所以会这样质问,首先源于缺乏政治常识。岳飞能不能进兵河南,不是岳飞能说了算的,必须由皇帝和朝廷决定。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02楼 2013-05-31 18:54:21
-----------------------------
其实,真正不愿意在河南屯驻重兵的是赵构,他的理由是——“河南新复境土,所命守臣专在拊循遗民,劝课农桑,各使因其地以食,因其人以守,不可移东南之财力,虚内以事外也 。” 河南经济破坏严重,如果屯驻大军,势必要大量从东南馈运物资,劳民伤财。这是赵构可以公开说的理由,还有一个不敢公开说的理由——怕岳飞、韩世忠、吴玠“闹事”。尤其是岳飞,赵构实在是放心不下。
绍兴九年四月,宋朝派官员去西京洒扫陵寝,原本计划由岳飞派兵护送,岳飞立即给赵构上了一道奏章——
金虏自靖康以来,以和款我者,十余年矣,不悟其诈,受祸至此。今复无事请和,此殆必有肘腋之虞,未能攻犯边境,又刘豫初废,藩篱空虚,故诡出此耳。名以地归我,然实寄之也。臣请量带轻骑,随二使祗谒陵寝,因以往观敌衅。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27楼 2013-06-01 20:01:52
那位仁兄的观点,可能是由于不明宋朝军制。我对宋朝也是所知甚少,但亦觉得岳飞应该不会有唐之节度使一般的权力,出战与否,需得中央首肯。
-----------------------------
不仅出战必须获得中央首肯,岳飞连借护送之机,亲自深入前沿,探查敌情都还需向赵构奏报。
赵构接到岳飞的奏章后,大惊,立即下了一道诏书,让岳飞“不须亲往”,“止差将官一、两员,部押壕寨人匠、军马,共一千人”前去。
赵构不但不准岳飞去,连士兵人数也限制在一千人。唯恐岳飞亲自带兵到边境,惹出事来。
后来,祭扫陵寝的官员看到赵匡胤等的八座皇陵全部被金兵挖掘,一片狼藉,甚至宋哲宗的尸骨都暴露在外,他们解衣将其包裹……
岳飞闻讯后,怒发冲冠,“誓将直节报君仇”。
祭扫陵寝的张焘回到临安后,赵构问他陵寝如何,张焘只说了一句话:“万世不可忘此贼!”
赵构沉默。赵构依旧防范岳飞“闹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26楼 2013-06-01 19:59:27
史实政治,我以为有明有暗,明者如职官军制,可考于史料,但暗者如职权事权,却需挖掘发现。总想抓住社会历史规律,却越来越觉迷茫。
敢问楼主,楼主治史的方法,是如何养成的?
-----------------------------
请往下看对岳飞不进兵河南一事的分析,也许会有启发。
再看“叽叽喳喳”接下来的一段话——
@叽叽喳喳侃大山 13565楼 2013-05-16 00:29:59
金国是反对南宋在河南驻扎重兵的,但是岳飞也不可能毫无动静吧,大本营前移是应该的,必须的,必要的,而不是原地不动。岳飞可以做的是,以三万军队北进,在郾城驻一万,在颖昌驻一万,在虞氏驻五千,在东京驻五千。即便金军包围了东京,五千的岳家军坚守七八天总是可以的吧,这样虞氏的五千可以赴援,郾城、颖昌的也可以北进。即所谓的分进合击了。

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其原因是缺乏军事常识。所谓“金国是反对南宋在河南驻扎重兵”只是赵构辨的一个借口,其实在金国内部对归还河南有两种不同的用意,完颜挞懒觉得统治不了,不如还给南宋换岁币;而完颜兀术却包藏不浅——
(完颜兀术)锐意为取江南之计,归三京以诱其将兵于平地,彼守河则江必虚,彼不守河,则是我尝归之,彼自委弃,遗民当自归曲于其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02楼 2013-05-31 18:54:21
-----------------------------
完颜兀术之所以答应完颜挞懒与宋议和,其目的有二:
1、在内,时机成熟时,以卖国之罪搞掉完颜挞懒。
2、在外,将南宋军队主力诱至适合骑兵作战的河南平原,避免在江淮水网地区决战;
岳飞作为久经战阵的名将,在没有看透金国“无事请和”的动机之前,他想要做的是亲自去探查,而不是冒失地进兵。因为进兵中原,就必须做好和金国铁骑在平原旷野决战的准备。
如果按“叽叽喳喳”的“用兵韬略”——以三万军队北进,呵呵!估计完颜兀术要给他写感谢信!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31楼 2013-06-01 21:36:24
惭愧,我只看到去年9月间的帖子,后边发生了什么还不甚清楚。
-----------------------------
哦!我不知道,还以为看到现在了。我姑且把此事讲完,兄台看到这里时自然就明白了。
再看这段话——
@叽叽喳喳侃大山 13565楼 2013-05-16 00:29:59
只要岳家军驻扎在郾城,这里距东线的前线如楚州这样的地方才四百里,距东京开封四百里,距韩世忠一再攻打的淮阳才二百里。

这是对地理一团浆糊。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尚书左丞 13931楼 2013-06-01 21:36:24
-----------------------------
下面是按“叽叽喳喳”的地理标出的“里程图”。


郾城距楚州四百里,距东京开封四百里,距“韩世忠一再攻打的淮阳”二百里。
雷人!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湖东隐士 13885楼 2013-05-30 21:17:24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宇文虚中之死,赵构没什么反应,倒是金熙宗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
@金戈风云 13901楼 2013-05-31 18:15:00
好像宇文虚中死后不久,金熙宗开始有些精神失常?
-----------------------------
金熙宗首次精神失常发生在宇文虚中死后十个月,尽管金熙宗精神失常并不仅仅只有宇文虚中一个原因,但其受到巨大刺激是可以肯定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261

皇帝和朝廷对军队没有足够的控制力。此前,平定苗傅、刘正彦必须是以打内战的方式,而对范琼采取的则是诱杀,在这种时候,哪敢公开宣布治握兵将领之罪,那很可能会让他造反。再则,南宋朝廷中哪有能够指挥全国军队,威望足以镇住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的大臣?还有,谁来从偏裨中选拔人材?军队由大将统领,朝廷远在后方,对将校的军功仅仅只能是从大将们的奏报中闻知,没有重臣亲自到军中,又如何知道谁是能当方面之任的人才?
慷慨说事,空谈误国!
这份奏章其实只要如下几句话就够了——
“伏见自金虏渡江以来,诸将不能用命,乃至国家残破,圣驾蒙尘,此不待臣具言矣。方今国步艰难,尚赖此辈,不可尽行诛杀,然王(左王右燮)之罪尤不可赦,当先斩之以令天下,其他如张俊辈当重行贬降,使以功赎过。为今之计,陛下宜择有威望大臣一人,节制诸将;仍于偏裨中择人才可用者,间付以方面之权,待其有功,加以爵秩,阴为诸将之代。至于周密谋划措置,非书生所能知,愿陛下择谙习军旅之人顾问之。”
然而,宋朝的士大夫们擅长的就是诗赋文章,在踏上仕途之前,他们大多读的是圣贤之书,主修课程里没有真正的治国用兵之道;科举及第之后,他们忙于“适应环境”,增长“官场智慧”, 他们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到了这些地方。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7—262

宋朝的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但士大夫的选拔机制早已出了问题,一个人即便具备了济世之才,却无法凭此走上重要的位置,而登上高位的人往往是空谈和内斗的好手,应对危局时,他们眼高手低,所能做的是还是他们的老本行。
在这种环境中,口才、文才是法宝,心计是利器,秦桧的特长大有用武之地。对完颜粘罕来说,南宋朝廷里像“秦长脚”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完颜粘罕和完颜挞懒放归秦桧,既有短期目的,也有长期目的。在短期,他们希望秦桧能让赵构重新企望于和谈,暂时放弃对淮南的争夺;在长期,他们希望秦桧能成为布在对手核心的一颗棋子,在他们今后实施“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时发挥一些作用。
如果赵构有坚定的报仇复国之心,朝廷大臣有共济国难之志,秦桧这颗棋子就不可能产生多大的效果。然而,历史却演变出了出乎包括完颜粘罕、完颜挞懒、秦桧在内的所有人的预料的结局——金国把淮南建成战略基地的短期目标遭到意外失败;秦桧在南宋朝廷虽然爬上了宰相的位置,却很快就一脚踏空,跌落了下来;但是,十年之后,他却在断送南宋的抗金大业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3957楼 2013-06-03 10:39:43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隐士根本就忘记了自己的先祖是金国人,他站在先祖的对立面,去捧岳飞的卵子,希望岳飞杀过去灭了他的先祖。他也不能否定他有女真、奚人、契丹人的血统,就知道傻乎乎地抱岳飞的大腿,把先祖忘得一干二净。
人啊,连祖宗都不要了,何必研究历史呢?邓广铭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先祖 是金国人,说不定就是猛......
-----------------------------
哈哈哈哈!你关心我的祖籍就是为了这?你怎么知道我的先祖是金国人?
如果我是北方人,按你的逻辑就是数典忘祖;如果我是南方人,按你的逻辑我的先祖就是受秦桧之恩才活下来的,所以我是忘恩负义。哈哈!你下三滥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
还有,邓广铭先祖是金国人?没听说过啊,你怎么知道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3960楼 2013-06-03 11:02:47
最有欺骗性的谎言

金军是七天一千二百里,并且能够马上投入战斗
-----------------------------
你这句话才是谎言,金军什么时候“七天一千二百里”了?从哪倒哪一千二百里?
你能不能不谈打仗,先学会数数和走路行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13962楼 2013-06-03 14:38:26
根据所谓侃大山的这套理论,日本绝不能谢罪呀!
作为日本人,按所谓“侃大山”的逻辑,谢罪就是数典忘祖。
-----------------------------
他这句话倒是像从日本学来的——弟弟打哭了哥哥,哥哥打哭了弟弟,都是正常的事情。
东条英机在远东军事法庭受审时,称侵华战争是“哥哥帮助弟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八 秦桧踏空

正文 3—8—1

秦桧回到南宋之后,先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他就被擢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走入了南宋的政治核心。
秦桧在赵构面前夸下海口:“陛下如果能重用臣,臣必能耸动天下之士。”
赵构显然还不认为秦桧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因为尽管秦桧对议和信心满满,但刘光世写信完颜挞懒的求和信,没有任何回音。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三月,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的事——盗贼张荣在缩头湖大败金兵。此战创造了自宋金战争以来空前的大捷:杀死金将完颜忒里,还生擒了完颜挞懒的女婿,共杀死、俘虏金兵五千余人。
完颜挞懒遭受重创,急忙退到楚州,不久撤至淮河以北。淮南东路的大部分州郡就此重归南宋控制,完颜粘罕、完颜挞懒把淮南建成新战略基地的计划宣告失败。
这次胜利使朝野上下大为振奋,掀起了一片主战的声浪,但秦桧似乎没有受到任何触动。
南宋朝廷依然是内斗不休。七月,宰相范宗尹在内斗中倒台,被罢免了宰相之职。
国家不可无宰相,赵构紧急驿召前宰相吕颐浩还朝,其用意很明显——让吕颐浩再度拜相。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2

在吕颐浩赶往朝廷的途中之时,秦桧显然有些急不可耐了,他四处散布风声——“我有二策,可以耸动天下!”
于是,有人问秦桧:“既然相公有耸动天下的奇策,为何不讲出来呢?”
秦桧答道:“今无相,不可行也!”
秦桧的这句话语意双关,既可以理解为现在朝廷里没有宰相,所以没有人来办这种大事;也可以理解为我不在宰相的位置上,虽腹有良谋,却无法施行。当然,秦桧想对外传达的肯定不是一个前一个意思,他是想提醒赵构——我是宰相的合适人选。
秦桧放出的风声果然起到了作用,朝廷里素来吕颐浩不和的文臣武将大有人在,他们不希望吕颐浩回朝再度任宰相。于是,富直柔、韩璜、辛道宗、辛永宗等先后向赵构秘密推荐秦桧,秦桧的话也因此传到了赵构的耳朵里。
这么多人的推荐,使赵构开始认真考虑对秦桧的任用问题。
绍兴元年八月,吕颐浩尚未赶回朝廷,赵构下诏任命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右相)兼知枢密院事。现在,“今无相”的局面结束了,是秦桧讲出他那耸动天下的二策的时候了,从皇帝到朝中大臣都在拭目以待。
秦相公说他的二策是——南人自南,北人自北。
原来还是老一套!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