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1

“引惹生事”四个字把赵构的心理暴露无遗,他为了向金国表示求和的诚意,咬牙坚守着只守不攻的原则。
就在下这道诏命的第二天,苦苦煎熬了半年的赵构终于等到议和的回音——出使金国的韩肖胄、胡松年已在返回途中,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金国的使者安州团练使李永寿、职方郎中王翊等九人。
自赵构即位起,南宋一次次往金国派遣使节,但六、七年来金国从未派使回访,这次,完颜粘罕终于是肯派人来了!
赵构在惊喜中颇有几分慌乱,赶忙召集大臣商议如何接待。当天,就传下了诏旨——
命刑部员外郎潘致尧、浙西兵马都监高公绘立即前往迎接金国使者,并一路陪伴到临安;命兵部侍郎赵子画和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杨应诚专门负责安排接待事宜;命沿路的郡守在金国使者路过时一律要出城迎送。
这道诏命发下去不久,赵构就收到了淮东宣抚使韩世忠的奏章。韩世忠此时正率军驻扎在镇江府,镇江是金国使者的必经之路。韩世忠在奏章中称自己的职责是统兵,与金国使者毫不相干,因此不应该让自己去迎送金使。
韩世忠这是在提抗议。
赵构也颇为担心,以韩世忠的脾气,见了金使,只怕三言两语不对就要闹起来,那岂不坏了大事!于是立即下了一道诏命——韩世忠不必见金国使者。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
十三日甲子,枢密院言: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工部尚书胡松年使还。诏肖胄等速赴行在。
自上即位,遣人入金,六、七年未尝报聘,至是左副元帅宗维始遣安州团练使李永寿、职方郎中王翊等九人与肖胄偕来。寻诏刑部员外郎潘致尧、浙西兵马都监高公绘接伴,而兵部侍郎赵子画、右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台州崇道观杨应诚馆之,所至诸郡守贰出城送迎,勿用乐。
时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在镇江奏:“臣职系统兵,与北使别无相干。”乃诏世忠不见北使。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8274楼 2014-01-22 22:19:56
@mkopmn 18273楼 2014-01-22 22:19:00
楼主,问一下马端临对岳飞等中兴四将的评价那么低?
—————————————————
我想知道原因
-----------------------------
请问兄台是从《文献通考》中看到的吗?可否先告诉我兄台看的是哪一段话?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25楼 2014-01-18 22:42:56
——向来滑头的韩世忠,为了岳飞的案子当面和秦桧起冲突;而在此之前,他是能为了不给秦桧害自己的口实就去坑三衙将领解潜、把自己反对和议的上书栽人家头上眼都不眨的家伙;
-----------------------------
装死不说话了?我替你把出处指出来。下面是邓广铭先生《韩世忠年谱》中引的李心传的的一则《旧闻证误》——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25楼 2014-01-18 22:42:56
——向来滑头的韩世忠,为了岳飞的案子当面和秦桧起冲突;而在此之前,他是能为了不给秦桧害自己的口实就去坑三衙将领解潜、把自己反对和议的上书栽人家头上眼都不眨的家伙;
-----------------------------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25楼 2014-01-18 22:42:56
——向来滑头的韩世忠,为了岳飞的案子当面和秦桧起冲突;而在此之前,他是能为了不给秦桧害自己的口实就去坑三衙将领解潜、把自己反对和议的上书栽人家头上眼都不眨的家伙;
-----------------------------
以你的学力,不可能读原始史料,只可能是从当代宋史研究者的著作、论文中看到此事。然而,没哪个宋史研究者在叙述此事时,会把李心传的考证略掉,都是全文引用——

李心传《旧闻证误》卷四
绍兴壬戌,罢三大帅兵柄时,韩王世忠为枢密使,语马帅解潜曰:“虽曰讲和,敌性难测。不若姑留大军之半于江之北,观其衅。公其为我草奏,以陈此事。”解用指为札子,韩上之,已而付出。秦会之语韩云:“何不素告我而遽为是耶?”韩觉秦词色稍异,仓卒皇恐,即云:“世忠不识字,此乃解潜为之,使其上耳。”秦大怒。翌日,贬潜单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张子韶云。 (出王明清《挥麈后录》)
按:解承宣初以赵忠简引为步帅。绍兴八年,忠简罢,解力求去。九年夏,罢为福建总管。此時韩良臣为淮东宣抚使也。十一年四月,韩罢为枢密使,乃命张、岳二将往山阳总其兵,还屯京口。十四年三月,言者劾解本忠简之客,不从和议,乃责散官,安置南安军。王所闻皆误。
先是,七年十一月,秦会之为枢密使,奏令韩还屯京口。韩言:“敌情难测,将以计缓我,乞留此军遮蔽江淮。”上然之。乃留屯山阳。时忠简再相,解典步军在金陵,或指此也。然当张通古来时,韩五上疏力谏,及萧毅再至,又力论其非,请与敌使面议,且上疏论会之误国。由是观之,韩非仓卒退避而诿之他人者。子韶与解同谪居,不应误。王之言未深考。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25楼 2014-01-18 22:42:56
——向来滑头的韩世忠,为了岳飞的案子当面和秦桧起冲突;而在此之前,他是能为了不给秦桧害自己的口实就去坑三衙将领解潜、把自己反对和议的上书栽人家头上眼都不眨的家伙;
-----------------------------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是只看到了《挥麈后录》的错误记述,但稍有判断力的人都会对此存疑,因为其中有显然不实之处——
1、解潜是步帅而非马帅。
2、韩世忠虽然文化不高,但绝不可能不识字!

下面引一节韩世忠自己写的奏章——
臣得泗州申,诏谕使先遣到银牌郎君,言须要接伴跪膝阶墀,州县官拜诏,若不如此,定复回。接伴不肯,本州取接伴官归州。臣切详金人自要讲和,本非实情,今使人方欲过界,便要接伴跪膝阶墀,州县拜诏,如此即是使人经过一道,郡县听伏命令,与臣前奏事理颇相符合。兼既立此题目,意在难从,收拾衅端,故要生事,敢尔恣横,决有重兵在后,专意胁持。若到行朝,必要陛下卑屈,礼数更重,万一俯从,外则四方解体,内则恐失人心,定须别有难从须索,如何应付,事体至大。伏望以国体为重,深加计虑,熟赐讲究,贵在详审,免贻后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25楼 2014-01-18 22:42:56
——向来滑头的韩世忠,为了岳飞的案子当面和秦桧起冲突;而在此之前,他是能为了不给秦桧害自己的口实就去坑三衙将领解潜、把自己反对和议的上书栽人家头上眼都不眨的家伙;
-----------------------------
你高喊什么“扫盲辟谣”,其实自己不过看了寥寥几本普及型的书,你能给谁扫盲?你自己造谣造得理直气壮,还说什么“两份资料的出处不同”,要你给出出处你怎么不敢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37楼 2014-01-19 23:00:32
楼猪自命不凡,避重就轻,转移话题,企图掩饰它自己的错误,真是无耻!
楼猪在没有搞清楚 历史 事件的时间顺序的情况下凭空臆断,想当然地宣称“第二阶段(公元1163年—1206年):岳飞是国家栋梁,秦桧是卖国奸贼”,这显然史实不符。——事实上,至少在韩侂胄1206年下令将秦桧的谥号由“忠献”改为“谬丑”之前,没有资料表明南宋官方曾经彻底否定秦桧,更没有资料表明南宋官方曾经在1163年之后到1206年之前曾......
-----------------------------
哈哈!谁能比你更自命不凡?谁又会去学你的无耻?你看过1163年到1206年之间的史料吗?你没看见就是没有?就可以断定别人是“凭空臆断”、“想当然”?
你最无耻的就是自己不学无术却面无羞惭地骂别人是“不学无术的丑类”,你不是把王曾瑜先生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到处贴吗?不就是向人暗示你自己读过吗?那你看看下面——



你把《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拿出来(如果你有此书),将其中1163年到1206年之间的史料看一遍(如果你看得懂),好好给自己扫扫盲。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42楼 2014-01-19 23:35:31
负责审理何铸找秦桧当面申辩,说“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参与审理岳飞案的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认为『飞无罪』,『飞不应死』,并据理『固与卨争』。
-----------------------------
@湖东隐士 18247楼 2014-01-20 00:18:45
不过是黑岳派惯用的剪切史料,为我所用地取舍史料的伎俩罢了。
你敢不敢指出出处,引出整段原文?
-----------------------------
你不敢引出原文,我替你贴出来——
《宋史*何铸传》
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
桧不悦,曰:“此上意也。”
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桧语塞,改命万俟卨。

你剪切掉了“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
“区区”是形容微不足道,把何铸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何铸岂是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岳飞,只是因为强敌未灭……

结合一下几个月前,何铸与万俟禼、罗汝楫充当赵构、秦桧的打手,交章弹劾岳飞,诬陷岳飞援淮西时“不尊诏命,逗留不进”(这正是后来冤杀岳飞的首要罪状);再看看他明知岳飞是“尽忠报国”之时,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为国为民出生入死的功臣良将——“区区一岳飞”!他反对杀岳飞的真实原因是——狡兔未死,走狗不宜烹!
你读到这则史料,认为何铸是在仗义执言,我读到这则史料,感受到的却是宋朝的文臣可耻的自负、自私,正如汪藻在奏章中说的——他们是发号施令的人,武将是应该当听从命令的狗。
你别忘了,何铸是主和派,是秦桧的心腹,只不过他还不至于丧心病狂,还知道底线。如果只是为了“亡其威权”,他是会毫不犹豫地陷害岳飞的,他最担心的是杀岳飞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民族英雄岳飞 18242楼 2014-01-19 23:35:31
事实上,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下狱的时候替他说话的人并不少,而不是楼猪所谓的“朝廷文武百官一言不发”:

——向来滑头的韩世忠,为了岳飞的案子当面和秦桧起冲突;而在此之前,他是能为了不给秦桧害自己的口实就去坑三衙将领解潜、把自己反对和议的上书栽人家头上眼都不眨的家伙;
——大理寺的官员除去周三畏不肯表态之外,几乎全都明确反对判岳飞死刑;
——赵构的叔叔、皇室宗亲的头头、宗正赵士褭亲自出面,提出愿意用自己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保岳飞无罪;
——南宋很多百姓、文士,包括之前和岳飞素不相识的,都主动冒着天大的风险替他上书鸣冤;
——最倒霉的同学是秦桧的党羽何铸,何铸作为主审官,在大理寺里看到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之后临阵反水,不光不肯再审问岳飞,还自己到处联络人想办法替岳飞辩护脱罪(“日延过客,以缓飞死”)
-----------------------------
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得出为岳飞说话的人吗?
负责审案的官员个个知道完全是无中生有的陷害,却只有几个人提出量刑过重,这算得上是仗义执言,为岳飞申辩吗?
赵士(左亻右褭)、韩世忠站出来为岳飞说话其实是最不合适的——韩世忠是大将,大将之间交往密契,乃是皇帝深为忌惮的;赵士(左亻右褭)是宗室,按赵宋家法,宗室不得交结武将。他们为岳飞说话,极易授人以柄,反而加重赵构对岳飞的猜忌。
若不是“朝廷文武百官一言不发”,又怎会逼得他们出来说话?而赵士(左亻右褭)还没开口,就被秦桧以“交结武将”的罪名收拾掉了。
岳珂极尽搜罗,最后也只能找出一个文士、两个布衣曾上书朝廷,须知当时是天下冤之!南宋有六千万人!所以,岳飞平反时,才会有“秦桧诬岳飞,举世莫敢言”之语。
更有甚者,岳飞的生死兄弟王贵选择了明哲保身……

一个绝不可能谋反的忠臣,一个堪称国家长城的名将,一个不贪财、不好色、不怕死、不畏敌、不扰民的中华军魂,在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之时,我们看到的是陷害、是坐视、是背叛、是沉默……
岳飞死了,是有一个壮士激于义愤去刺杀秦桧,可是,大多数呢?这个民族的大多数呢?
杭州的街上出现了“油炸桧”,这是宋人实践正义的行为,但这是不是太渺小了?我不想去谴责绝大多数宋人正义感的廉价,但要剖析正义感如此廉价的原因。

劝你一句,不要把“民族英雄岳飞”作为自己的ID,知道什么叫尊重先烈吗?用这个ID来骂别人“楼猪”,用这个ID来抹黑韩世忠,用这个ID来剪切史料造谣,你知道天下有羞耻二字否?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2

金国使者此来,扬州、平江府是必经之地,而这两个地方遭受过金兵残酷的屠杀,当地百姓对金人恨之入骨,为了防止有人在路上截杀金国使者,赵构派大臣专程到扬州、平江府去传旨,抚慰当地百姓。军队里也传出了谣言,说朝廷为了求和,准备把北方人遣返回去,于是士兵们开始骚动起来。赵构闻讯后吓得不轻,赶忙传诏晓谕将帅士卒,声称此次议和与以往不同,绝不会遣返北方人,请将士们稍安勿躁。
在确保金国使者的安全这一问题上,赵构朝廷考虑得是相当周到了——金国好不容易派出了议和使者,千万不能生出事来。
十一月十六日,赵构又下了一道诏书——沿途各州郡必须避讳“旻”和“晟”这两个字,以示对大金的尊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汉名为完颜旻,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汉名为完颜晟。)
然而,这道诏旨刚刚传下去两天,朝廷接到了襄阳失守的紧急军情奏报。赵构是双重的心惊肉跳:这边怕金国使者遭到百姓和士兵的攻击,那边担心伪齐继续发动大举进攻。这边要谈,那边在打,这究竟该如何是好?
如何安置败退的李横等部,也是朝廷不能不做出决定的事,赵构和宰执大臣们为此进行了商议,最后决定让李横等先在江北找个地方屯驻,不要过长江。他们担心这几支溃败的军队过长江后“自谋衣食”,又变成了盗贼。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
致尧请淮南漕臣郭康伯、马承家随行应副事务,许之;又别遣文臣二员传旨抚问于扬州及平江。子画奏以元帅府遣官议事,与平时好使事体不同,乃命临时讲究。

丙寅,诏:今来议和与往日不同,更不发遣北人,令内外诸军帅分明说谕。

戊辰,诏:北使经由州军权,避金国讳旻、晟二字。

庚午,初闻襄阳失守。诏:李横等即江北择地屯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3

在金国使者南来的同时,伪齐李成的军队也在继续推进之中。
十一月末,屡屡有警报传到江北各州郡,不少守臣又慌了神,知黄州鲍贻逊徙治于樊口,权知汉阳军呼延虎渡江走鄂州,知兴国军徐璋以抵御盗寇为借口,弃城而去。随着他们的闻风逃遁,从鄂州至江州一线的防卫兵力更加空虚。岳飞一军此时屯驻于江州的兵力不过一万余人,王(左王右爕)一军正在洞庭湖与杨幺作战,鄂州没有留多少兵马,荆湖北路形势越来越严峻。
朝廷只得下令将荆潭制置司统制官吴全、湖南制置司统制官吴锡以所部调至武昌,听从岳飞节制。
京西南路的情况还在继续恶化,十二月,朝廷接到了岳飞的紧急奏报:继邓州、襄阳府、随州之后,京西南路南端的郢州也已失守(今湖北钟祥)。李横、翟琮、李道、牛皋、董先等已经快退到了长江边。除了军士之外,还有大量逃难的百姓随其南来,目前无处安身。
岳飞建议朝廷命李横、翟琮、董先往汉阳军(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屯驻,李道、牛皋则暂驻军于蕲州、黄州。岳飞是想设法把从京西南路溃败下来的军队重新组织起来,在兵力空虚的鄂州至蕲州、黄州构筑一个临时防线。由于情况紧急,故而岳飞敦请朝廷赶快发出明确指令。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
命荆潭制置司统制官吴全、湖南制置司统制官吴锡以所部屯武昌。时江北屡有警报,知黄州鲍贻逊徙治樊口,权知汉阳军呼延虎渡江走鄂州,知兴国军徐璋亦以捍寇为辞,弃城而去。至是,乃命二将移屯,受岳飞节度,而全已死矣!

岳飞 《措置李横等军奏》
镇南军承宣使、神武后军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臣岳飞状奏:
契勘襄阳府李横、郢州李刺史、翟镇抚、董先、随州李道、牛皋等逐头项军马,例各失守,将带到百姓随行,见无所归。臣虽非所职,缘事干国计,不敢隐 默。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令李横、李刺史、翟镇抚、董先人马于汉阳军屯驻,李道、牛皋人马于黄州或依旧蕲州屯驻,且令安集;仍乞令李横等将百姓放令遂便,庶免转沦沟壑之患。候屯驻定,却听朝廷指挥施行。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绍兴三年十二月荆湖北路形势图
在荆湖北路,王(左王右爕)一军已南下洞庭湖,仅有解潜的兵马屯驻在荆南府。京西南路兵败如山倒之后,汉阳军守臣呼延虎、黄州守臣鲍贻逊闻风退过了长江,鄂州东西数百里几乎无能战之兵。在江州岳飞一军仅有一万余人马,一旦李成南下,这一万余人马将会被迫兼顾从鄂州至江州漫长的防线。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4

能够审度荆湖北路形势的岳飞比朝廷里那些无知所以无畏者要焦急得多,但是,他没有指挥李横等部的权力,必须等朝廷给他这个权力,而此时的等待是肯定会误事的。
此前,赵构并不愿意将李横、翟琮等交由岳飞节制,但现在形势不同了,这些溃败下来的军队缺衣少食,只怕饿极了非当盗贼不可,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将领来管住他们。于是,赵构只得下诏命李横、翟琮、董先、李道、牛皋全部听岳飞节制,以图后效。
李横退到荆湖北路后,湖北安抚使刘洪道拒绝接纳。李横大怒之下,要杀劝他归朝的赵去疾、阎大钧二人,二人大呼道:“江西帅赵枢密一定会接纳我们的。”
李横怒气未消:“就不该听你们二人的主意。”
正在此时,忽有人报:赵枢密派的粮船到了。原来,先行南撤的牛皋、董先已渡江至洪州,向赵鼎说明了情况,赵鼎比刘洪道是要强多了,立即派人来接应。李横大喜,率部从黄州渡江,径直往洪州投奔赵鼎。
赵构的诏命送到岳飞手上的时候,岳飞立即派人去通知李横,但很快得到回报:李横不肯听命,仍然往洪州而去。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九
已而湖北安抚使刘洪道果拒之。横大怒,欲杀二人,皆呼曰:“江西帅赵枢密可归也。”横犹未决,而赵鼎已遣粮舟至,其众遂安。时权商、虢镇抚使董先,蔡州、信阳军镇抚使牛皋先已渡江至洪州。鼎复以银数千两犒横之众,且檄知黄州鲍贻逊迎劳于境上。横大喜,遂以所部入洪州。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5

岳飞闻讯之后,立即飞马赶往洪州。见到李横后,岳飞责问道:“不知李镇抚为何不愿听从岳飞节制?”
李横道:“死罪!死罪!李某并无此意。”李横虽然不停地谢罪,但就是不说愿意听从岳飞节制。
在岳飞看来,如今国家艰难,岂是计较官阶高低之时?现在的首要大事是在荆湖北路布防,急需的是兵力和统一的指挥。但李横显然没有从大局考虑问题,更看重自己的前程。岳飞最终放弃了争取,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就让他投奔一个官阶高的吧!
与李横不同的是,李道、牛皋等屡次申状赵鼎和岳飞,表示愿意投到岳飞麾下。
赵鼎、岳飞向朝廷上报了情况。后来,朝廷做出了一个折衷的决定——翟琮改任江南东路兵马钤辖,李横改隶张俊,牛皋、董先、李道、张玘等部拨归岳飞统辖。
岳飞任命牛皋为中军统制,董先为踏白军统制,李道为选锋军统制。虽然没能全部接管京西南路败退下来的军队,但随着这几员将领的加入,岳家军的兵力毕竟是增加了几千兵力,而且他们了解襄阳府一带的情况,这对岳飞来说非常重要。
此时,岳飞的目光紧紧盯着京西南路的伪齐军。他不断地给赵构上奏章,给枢密院递紧急申状,强烈要求领兵出战,收复襄阳。然而,赵构和朝廷就是迟迟不给答复。岳飞心里无比焦急,怎么能还不动啊!难道一定要等李成把一切准备就绪,一定要等他杀入荆湖北路之后再被动应付吗?

——————————————————————
附录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五十五
至是,横自黄州渡江,径投安抚使赵鼎。飞知之,驰往洪州,后横一日至,横已参鼎矣。飞责横不相从之意,横战栗伏罪而后已。鼎发遣横赴行在,分其军。

岳飞 《奏审李道、牛皋军奏》
镇南军承宣使、神武后军统制、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臣岳飞状奏:
契勘李道、牛皋人马,累得申状,乞听臣节制。臣以未准朝廷,不敢拘收。见且令前来江州权行驻札外,伏望特降睿旨,令系属一处节制,庶几军律有归。如蒙付臣拘收使唤,亦乞行下,恭依施行。谨具奏闻,伏候敕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18304楼 2014-01-25 15:22:24
湖东兄,慢慢写。重要的是树立品牌。
-----------------------------
树立品牌?这个真没想过,呵呵!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6

赵构和岳飞想的完全不同,在他眼里,现在的头等大事乃是向金国表示足够再足够的求和诚意,他怕出兵襄阳会妨碍了即将开始的议和,唯恐丢掉了来之不易的和谈机会,在见金国使者之前,他是绝对不会给岳飞答复的。
赵构怀着一种侥幸心理——如果与议和成功,伪齐自然会奉金国之命罢兵休战。而完颜粘罕“以和议佐攻战”之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绍兴三年十二月初,按照赵构的旨意,韩肖胄先行一步,快马赶回临安。赵构要预先了解情况,以便为谈判做充足的准备。而金国使者却一点也不急,仍是不紧不慢地在后面走。直到十二月二十六日,才终于到达了临安。
赵构总算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不必为金国使者的安全提心吊胆了。但是,另外的麻烦事却又随之而来,金国使者态度极为傲慢,提出见赵构的时候不行跪拜之礼。
中国人对礼节是何等看重,这无疑是给赵构出了一个难题。最后,为了让此次和谈能够顺利进行,又多少保住自己一点颜面,赵构准备主动下一道旨:金使觐见时,可以不拜。如此,则对外可以说金国使者本来是要拜的,是朕不让他们拜,只能藉此聊以遮羞了。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一
甲申,韩肖胄偕金使入境,后二日至泗州,肖胄先行自天长径赴行在。

(丙午)是日,金使李永寿、王翊至行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7

金国使者到达当天,赵构派王伦去驿馆中与之“计事”,所商议的正是礼节之事。王伦先是与王翊叙起了当年在云中府(今山西大同)的旧事(王伦曾被扣押在云中府),想借此和王翊拉交情、套近乎。可是,王翊不仅根本不吃他这一套,言语举动还甚为无礼。王伦不敢顶撞,只得婉言相求,希望他们能照顾照顾赵构的颜面。
过了一会,有人来传诏:皇帝因金国使者远道而来,特别赐了被褥,并传旨令金国使者勿行跪拜之礼。南宋接待的礼节不可谓不周到,简直有些大献殷勤的味道。(驿馆里不可能没有被褥,皇帝钦赐是为了表示特别的尊重、慰问之意。)王伦又对李永寿、王翊道:“主上念诸公远来,特命我来看望、慰劳,此乃殊恩,诸公还是应该拜谢。”
然而,李永寿、王翊仍然没有被“感化”, 被褥是收了,可依旧是直身而立。
接着,又有人来传诏,说是皇帝又赐了生饩(馈赠的粮食或牲口),仍令金国使者不须拜谢……(按:李永寿、王翊在驿馆中是否拜谢有两种不同记载,详见附录,本文采用未尝拜谢之说。)
对于金国使者的傲慢,赵构选择了忍耐。
十二月二十九日,赵构要在正殿里接见金使,他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几年了。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一
永寿等骄倨自肆,朝廷患之,命右文殿修撰、都督府参议官王伦假吏部侍郎,即馆中与之计事。伦为翊道云中旧故,翊不为礼。少顷,诏赐永寿等衾褥,传旨勿拜。伦曰:“上嘉公辈远来,特命伦相劳,此殊恩也!宜拜以谢。”永寿等始拜。(《日历》国信所申:王伦赐被褥等,传宣圣旨:免拜。人使直身立。有旨赐生饩,依已赐被褥等礼例。则是馆中未尝拜也,与王伦行述所云差异,今且两存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夏末浅念 18308楼 2014-01-25 23:28:36
湖东兄辛苦,看湖东兄的贴子真是受益匪浅!
-----------------------------
过奖了,谢谢“夏末”兄的勉励!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8

这一天,皇宫的大殿内外摆出了一派威严气象。宰执分立在赵构的御榻左右,工部尚书胡松年、假吏部侍郎王伦立于东朵殿,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神武中军统制杨沂中、带御器械刘光烈(刘光世之弟)、韩世良(韩世忠之弟)立于殿西,四员武将都是一身戎装,腰悬佩剑。
金国使者李永寿、王翊等却一点也没被这种威严气象镇住,他们的态度仍然是十分倨傲。
为了抬高和谈的规格,维护南宋的国体,朝廷在仪式上费了不少脑筋。李永寿、王翊等到达殿外的时候,有专人捧着一个预先制作好的“国书匣”上前,让李永寿将国书放入匣内,然后进殿呈递给赵构。这样既可以显示朝廷的庄重,又免去了金国使者向赵构面呈国书时的礼仪。
李永寿、王翊先在殿外等候,赵构和宰执大臣们在殿内阅览国书。
金国的国书的内容当时未予公布,除了皇帝、宰执大臣、议和使节以外,没有人知道国书里写的是什么。按理说,议和是大事,南宋官方事后应该将这封国书予以详细记载,但事实却是官方史料中对此讳莫如深,找不到金国国书的片言只语。(南宋史学家李心传编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时,就已无从查考这封国书的详情。)
显然,赵构不愿意将金国的国书公诸于众,也不愿意让其流传后世。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一
己酉,金国元帅府议事官、安州团练使、银青光禄大夫李永寿,朝散大夫、尚书职方郎中王翊入见。
宰执分立御榻左右,工部尚书胡松年、假吏部侍郎王伦立于东朵殿,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神武中军统制杨沂中、带御器械刘光烈、韩世良立于殿西壁。俊等皆裹巾、戎服、佩剑。
永寿等先进书于殿下,见毕升殿,传语馆伴使副赵子画、杨应诚同上。国书匣乃朝廷自造,币帛亦预蓄以待之。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