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知道易行

知道易行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一、《礼记》的食相是否是一种虚伪的客套

在中国古代,吃相也叫食相,《礼记》中专讲进食之礼,对食相也极为讲究,原文中有言“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毋嘬炙。”

意思是,和大家一起吃饭,不要只顾着自己吃饱,不要搓手,不要搓饭团,不要把手里的饭团再放回盛饭的器皿中,喝汤不要长长地喝个不停,不要吃得满嘴带响,不要啃咬骨头,不要把拿起的鱼肉又放回盘子中,不要把骨头投给狗,不要专取一个食物一个劲地吃,不要因为嫌饭菜过热而迫不及待地抖动散热,吃黍米饭不要用筷子,不要不咀嚼羹汤中的菜就大口喝下,不要羹汤里加佐料(考虑做羹汤者的情绪),不要在吃饭时剔牙,不要喝调味的肉酱,不要狼吞虎咽地吃烤肉。

大家仔细一想,上面的问题,大都多出在小孩子身上,孩子越小,犯的频率就越高,而小孩子或大人中的这些举动,通常会让一些人不舒适,但又都忍着不说,除非是亲人长辈,才会教训一二。

为什么是小孩子中枪最多?

通常,我们常见的动物,都只有一种属性,那就是它的自然性,或者说,是以本能为基点,以基本生理及物质需求能力为半径,所做出的行为圈。比如,我饿了就要吃,先吃饱自己,哪管得了你们,喜欢哪个就吃哪个,就自己一个劲儿地自己吃。

但是,一些更有灵性的动物,则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一是以本能为基点,以基本生理及物质需求为半径,所画出的一圆面积。孔子将其称为“食色性也”,而与此同时,它们还有另一个基点,是以反本能为基点,以更高的精神及情感需求为半径,所画出的圆面积。它的作用,则是克制动物的本能,而满足自身的精神及情感需求。

因此,《礼记》中的进食礼仪,则是用“反自然”的形式,来去除一个人身上的“本能性”,因为,每天,吃饭才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事,才是“修身养性”最有效的途径。
但对更多的人来讲,吃饭就吃饭,哪来的那么多的讲究!但我们要说的是,吃相,从来就不只是吃相的事。

它在做的一件事,是反自然,或者说,是反本能。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二、人的本能是兽性,其表现特征,则是无节制地满足自身贪欲,克制兽性,才能温养出人性

我们还是接着说吃相太难看的事,若论吃相最难看的,当属越王勾践。

他被吴王夫差所俘时,吴王夫差久病不见痊愈,大夫们的望闻问切皆不济事。遇一日,有大夫正观看他遗留物质的成色,以端病情。勾践为表忠心,竟伸手揽上些许,亲口去尝,众人一时惊诧。然后勾践谈到了口味,并分析说病情不日便可痊愈,勾践虽满脸庆幸,众人一时不能直视。

你可以跟我讲没有那天的尝遗留物质就没有后来的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强者,但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主动尝过别人遗留物质的人,当上君王后,玉树临风的美感,也敌不上吃相的难看。

勾践打败吴国东山再起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后,吃相变得好看了吗?没有。更难看了。

勾践能战胜吴国,全靠两个人,文仲与范蠡,然而大家都觉得现在吴国已败,两位功臣可享荣华富贵之时,范蠡自己提前隐去,临走前给文仲留了一封信,信中言:“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仲最初不信,后被越王逼着自刎而死。

勾践和大家一起吃饭,却只顾自己吃饱,虽然是君王,改不掉的,却是吃相难看。

我曾在一所教育机构任过职,当时在课程设置时,整个机构的思路是,将春季课要讲的重要内容,有意不在春季上完,放一些在暑假,将暑假能上完的重点内容,留一部分在秋季。这样下来,一个学生一年四季都必须不停地在那儿学,才能跟上进度,因此,学生放了假,也很难有机会休息。

我当时负责整个语文学科,我拒绝这么做,并非我不能理解这一商业模式,而是因为“吃相太难看”。

如果我们设计的课程,让一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生活在不能输在各种起跑线上的恐惧氛围中,连暑假和寒假都没有时间出去走走看看,而我们的出发点,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作为课程的设计者,这到底是一种悲哀还是成就感?

一个机构要赚更多的钱,这是正常的逻辑,然而一个机构无节制地想着要赚所有人所有的钱,这便是“吃相太难看”。

我最后拒绝这种设计,并离职,离职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学习没有尽头,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休息》,创办了自己的教育机构,并宣布,我们的课程,既不会迎合家长有意缩短学习期,也不会为了商业收益,而有意填满学生所有的学习空间,并且,寒暑假永远都不开系统课程,学生们不用担心放假不上课会落下重要的东西,放心去玩,或是和我们一起去游学。

谷歌公司给自己定了条底线,叫“不作恶”,他们为了坚持自己的底线,宁愿在中国这块沃土上舍弃他们的发展机会和巨大利润,退离中国。如果你不能理解什么叫“不作恶”,那么,你可以先把谷歌小看一下,当成一个完全可以和百度公司抗衡的互联网搜索公司,他们中途放弃了在中国业务。

那我们再来看百度公司,他们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开放了竞价排名,将百度贴吧各个主题贴吧的管理权一度卖给卖假药的公司。

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就是他在百度上搜到的第一个最显著的医院,便是莆田系控制的医院,最后被虚假治疗而死。而我们知道,同样或近似遭遇的并不是魏则西一个人。到现在,谷歌也没有开放竞价排名业务,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赚钱,而是他们懂得什么叫“不作恶”的底线,什么叫“吃相不难看”。

吃相太难看的,还有苹果公司,它在不断地打造一个个闭环,通过有意设置不兼容障碍,人为造成诸多不方便。去年腾讯公司微信打赏与苹果公司产生了冲突。微信方和原创作者都认为,原创文章是作者写的,服务支持是腾讯公司提供的,然而有人只是因为用了苹果手机,苹果公司便要抽成30%。我们先不论商业逻辑和法理,有一点事实是“吃相太难看”。

有的人说,可是人家做的大啊,这让我想起,一个人在饭桌上用两只手抓着吃东西,有人说那人吃相太难看,然后立即有人站出来,可人家吃得多身体好啊。你的身子已经进入了21世纪,然而你的灵魂,还在原始社会末期徘徊。我们只是在想,其实你完全可以站着把钱赚了,可以愉悦地把菜吃了,可以优雅从容地把日子过了。而这一切,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条件,做一个吃相不难看的人。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三、做一个吃相不难看的人,到底有多难

有一次逛网站,看到一个网贴,教大家如果你有酒店金卡和白金卡的话,如何跟酒店要求升级套房,详细攻略包括先是打电话,不成再写邮件,若还是不成,就到前台软磨硬泡。

酒店给金卡会员在方便的时候,提供房间升级,但是这是具有随机性的福利,如偶然所得,带来的只是意外的喜悦,却因为要占用这个福利,如此辛苦,就算次次成功,吃相又该有多难看。

一个处处要占人便宜,或是处处不让人占便宜的人,或是有便宜必占的人,吃相都必不好看。然而,这样性格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这个学习和克服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人摆脱原始兽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会“站着把钱赚了”,学会“从容地把日子过了”,学会“愉悦地把菜吃了”。

周公旦深知要让人摆脱“吃相难看”的兽性,最好的教育途径,就是设定进食礼仪,因为这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生活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培养出精神上的贵族。

做一个吃相不难看的人,是要做好舍弃一定利益的准备,你的回报是,精神上的悦愉和心灵上的自我肯定,除非你舍弃这些利益之后,每天晚上心痛得睡不着。

做一个吃相不难看的人,是不要在利益面前太贪吃,不要想着自己利益独占,不要想着不能便宜了别人。

做一个吃相不难看的人,是要明白自己做事的精神原则和尊严底线在哪儿,违背了这些,必不上桌。

说了这么多,我们如能切身感受一下中国周朝真正的饮食礼仪,你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素养,而这些素养都是反兽性自然本能的,而这些反兽性自然本能的举措,才能让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极为有修养、有风度的精神贵族,从容优雅而愉悦的生活。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第九章 无用而为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只因他懂得去做那些“无用”的事

无论时光过了数千万年,数百万年,数十万年,直到灭绝,恐龙还是恐龙,猛犸象还是猛犸象,狼还是狼,无有本质分别。因为它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有用”展开。

它们只在捕食和吃饱后撑得难受时出来晃动,或是在季节变换或食物减少时不得不来回迁移,它们不是在捕食食物,就是在捕食食物的路上,不是在躲避危害,就是在某个安全的地方呼呼大睡。只有食物能引起它们的兴趣,只有灾害和繁衍能使它们改变行为路径。

这是一个就算神来了也无法沟通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个动物都想着如何将自己变成一个更加“有用”的一分子,我有更高的捕食技能、我训练出来了更强壮的身体、我跑得更快、我跳得更远、我飞得更远、我潜得更深、我的甲壳更坚固,然而,这一切,在当今的人类面前,似乎都显得那么的“无用”。

正如《庄子•人间世篇》中所言“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意为,人们通常都看到了有用的东西,但这些所谓有用的东西最后都沦为被宰割被使用的下场,真正“无用”却到最后变成了最有用的。因此,人不能以眼前的是否“有用”来判定事物或行为存在的价值,人之所以能成为人,能繁衍壮大下去,不是因为人比麋鹿跑得快,不是因为牙齿比老虎坚利,不是因为身子比兕兽强壮,不是因为外甲强于犀牛,而是因为人类懂得太多看上去“无用”的东西。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三千年前,当大家都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甚至绝大多数人都还不识字的情况下,周公便强推诗歌、舞蹈、音乐、礼仪和易理(哲学)思想,并将其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做,因为他清楚,追逐更多的食物、获得更多的财富、获得支持繁衍的更佳更多配偶,以至为了上述内容去设法拥有更多的技能、荣誉和权力,都只是动物的本性,这些时时处处以“有用”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只会让人沉沦为普通的猎食者,要么被更强大的猎食者所驯服,要么强大到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没有敌手,而彼此猎食,直至灭亡。

一次有人邀请我给一些亿万富豪讲一些“有用”的东西,我回答说,我只会讲一些“无用”的东西,所以,就不去讲了的。对这样一部分人,我确实没有什么要讲的,甚至多说一句话的愿望都没有。一个有着亿万财产的人,还整天只知道学习如何拥有更多资源和财产,如何掌控更多资源和财产等内容,那就让他继续这样下去,做一个猎食者。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三千年前,当大家都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甚至绝大多数人都还不识字的情况下,周公便强推诗歌、舞蹈、音乐、礼仪和易理(哲学)思想,并将其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做,因为他清楚,追逐更多的食物、获得更多的财富、获得支持繁衍的更佳更多配偶,以至为了上述内容去设法拥有更多的技能、荣誉和权力,都只是动物的本性,这些时时处处以“有用”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只会让人沉沦为普通的猎食者,要么被更强大的猎食者所驯服,要么强大到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没有敌手,而彼此猎食,直至灭亡。

一次有人邀请我给一些亿万富豪讲一些“有用”的东西,我回答说,我只会讲一些“无用”的东西,所以,就不去讲了的。对这样一部分人,我确实没有什么要讲的,甚至多说一句话的愿望都没有。一个有着亿万财产的人,还整天只知道学习如何拥有更多资源和财产,如何掌控更多资源和财产等内容,那就让他继续这样下去,做一个猎食者。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二、世上无“有用”之物,也无“无用”之物

古人最常用的器物,便是容器,因此,在造“用”字时,则是象桶形,意为可采用,可施行。

因此,一切“有用”之物,都是人们在遇到其时,便知晓该物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实际用途,否则,则视之无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大树,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

这棵树真的没有用吗?

世有毛竹,长不成树,可作竹筷之用,然有人要盖竹舍,则此物为“无用”之物。所以,世间一切物是否“有用”,则取决于这样东西对这个人来说,是否有特定的实际用途。

这里的核心词是,特定的实际用途。

一个人,是无法穷尽一样物品的用途的,就算是一块石头,也没有人可以用来穷尽它的实际用途,就算是一大块豆腐,谁会知道它在冰箱里冰冻后,都有哪些用途呢?

因此,一样物品、一个人,或是一种行为,没有人能穷尽它的用途,这也就是《庄子》所言的“无用之用”。

一个人,往往只看见外在物特定(与他的思想认知和知识相关)的用途与功能,这叫“有用之用”。然而,这是每个人的认知局限,只有当一个人超出“有用之用”之后,才会达到“无用之用”的认知境界,即不以特定的实用思想来看待世间万物的境界。

就像一棵大树,它不能做船,不能做棺材,不用做器具,但大树,它与生俱来的意义并非如此,它不是为给人造舟辑而生,也不为成棺木而生,更不为做器具而生。天道自然,生而大美,有的人看到大树,能感受到生命的自然,可感受到万物生成的愉悦,这一切,都不是以“特定的实用”而存在的。

因此,无论是人、物、事或知识,人类所能认知到的“有用”或“无用”,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实际用途”这一基础上来进行考量的。对同一样东西,每个人认知到的“有用”,也完全是不一样的。

《庄子•逍遥游》中讲一个故事,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

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

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无用”之物,如果你认为一样东西无用,那只能说明你认为它不能满足你思想意识中的特定需要,而不代表它本身真的“无用”。

对老虎来说,枪、网、药都是无用的,因为它不知道怎么用,不会用还有不懂用途,但对一部分人来说,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制服老虎的。但在老虎眼中,别的动物,是有用的,因为可以当成食物,异性老虎也是有用的,可以用来交配和繁衍。

因此,对一个实用功利主义的人来说,他就像猎食者一样,有用的东西,只与生存和繁衍有关(包括如何获得更多财富、如何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如何获得异性的青睐),而且他只在意与自己眼前得失紧密关系的“有用”。

我们从小到大,从近到远,听过太多的人和我们说“能顶什么用?”,小时候你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有人说,这又不考,看那么多,有什么用?你学某样乐器,有人告诉你“又不能顶饭吃”,你喜欢拍照,有人说“拍得好有什么用,又没人给你钱”,你写诗,有人说“又不能养家”,你和人谈宇宙,有人笑“谈完还不得照样骑自行车回家”。你去听场音乐会,可能会有人会觉得是在装,你喜听秦腔、京剧、黄梅戏,有人说你“不务正业”。

是的,有些人总是在“整些有的没的”,但就是这些有的没的,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猪,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也就是这些“不务正业”,让人觉得除了赚钱养家之外,自己还有内心的温暖之地,而不是一个冷酷的猎食者;也就是那些“不能养家”的小技能,让人觉得人生还有游戏的乐趣;也正是那些试卷上不考的内容,才让我们整个的求学生涯不那么枯燥而暗淡。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财富和权力,而是拥有更多“无用”的知识、技能和思考。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三、有无交通,无用而为

《道德经》中有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为:“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能让辐条和车毂有了车轮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因此,有无交通,方得利用。”、

一个社会中,应当兼顾两种思想,一种叫“经世致用”,即关注现实,关注实用,但这不用强调,也会被自然兼顾,就像你不用给一只老虎说,你饿了要吃东西,你渴了要喝水或饮血,追求“有用”之道,是动物本身。因此,只有人们“无用而为”的行为增多,才是避免成为“猎食者”或“被猎食者”命运的钥匙。

我讲的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不讲怎么帮你赚钱,不讲怎么帮你得名利,还不讲怎么让你成仙,这就像我不想扔一块骨头在地上,等着让抢食一样,因为我知道,那样招来的,肯定是狗,不是人,而扔骨头的方法,训练出来的,也会是狗,而不会是有完整人格的人一样。

同时我知道,如果一只狗,饿着肚子,还懂得晒太阳,就像一个人生活艰辛,还不忘记读诗跳舞一样;如果一只猫,玩球开心时不想理老鼠,就像一个人因为自己喜欢的事有钱不赚有名不就一样;如果一只猪,看着满槽的食物而去拱墙城,就像一个人拥有亿万钱产,却不想着赚更多的钱一样,他们都将感受到超越猎食者的快乐和幸福,这种快乐和幸福是猎食者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会想“那又有什么用呢?”。

要奴役一种动物很容易,只要训练它对某些“有用”的东西感兴趣,而且只对“特定有用”的东西感兴趣就可以了,这样的训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杂技团都看动物表演过。唯一不同的,别的动物需要人来训练,而人,往往可以自己训练自己。

在漫长的时光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更多技能摆脱对物质匮乏的恐惧,可以摆脱对食物缺失担忧,然而,人类却没有摆脱对财富、地位和权力的无尽追求,在每天做着“有用”的行为,学习着“有用”的技能,争夺着“有用”的资源。我眼前所看到的,是一个半兽人存在于其上的地球,虽然他们衣着光鲜,举止优雅,聪明干练。

他们在咖啡馆谈生意,临走时不知道咖啡的味道,他们在茶馆里喝茶讲条件,忘记喝的是什么茶,他们在音乐会上想着如何接近意中人,忘记了曲目,他们在空气清新乡间行走,交换着几千万生意的订单。

上述的情景,没有任何不妥或不该,或许还有另一个场景,人们在品尝咖啡时,忘记了谈生意,在喝茶时能够感受到茶树的气息,能在音乐会上用心聆听演出。

或许人类发展到今天,最应该学习和拥有的,不是作为“猎食者”的技能和思维,而是如何摆脱“猎食者”思维,而这个身份和思维的转变,则是从摆脱“有用而为”的思想行为模式,多做“无用而为”的事。

其实很简单,学习和了解一些“无用”但有趣的知识和技能,多了解一些你感兴趣的无用的哲学思想,多看一些无用的书,多参加一些你喜欢的“无用”活动,坚持别人认为“无用”,你自己却喜欢的爱好。如果有人问你,这些有什么用,你可以内心小小鄙视他一下,然后说“我喜欢啊”。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第十章 三德有别

据扬子晚报报道,6月8日下午3点,江苏高考英语开考,根据规定,所有考生须提前15分钟,也就是2点45分进场。在南京栖霞区栖霞中学考点,一名考生因2点46分赶到考场,被依规禁止进场。

事实上,媒体报道有误,高考英语是下午3点开考,但要求考生提前30分钟入场(也就是说,2:30分得入场),并按其他科目一样设置15分钟宽限,这意味着,必须在2:45之前入场。

规定2:45入场,是为避免有考生因交通拥堵、走错路而迟到,不能迟到一分钟、两分钟就把考生拒之门外,所以给了学生15分钟的宽限。

另一方面,也考虑到高考会有泄题事件发生——如果考生在开考15分钟后再入考场,也存在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作弊的可能,为此设定了15分钟的限制。至于英语科目,则担心学生入场影响其他学生听力,所以规定必须在2:45之前入场。

高考有高考的规则,对于已经确定的规则,考生必须遵守,规定何时入场,什么时候不能再入场,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并严格遵守。对此,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也都认同。大家应该没有话说了吧?总之就是,这一分钟无法宽限,不然还会有二分钟、三分钟、四分钟的事发生。

但是,这时候,突然有人问一句:“如果迟到的是你家的孩子呢?你还会坚持不能入场吗?”

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一句拷问人心的话,对啊,如果换做是你家的孩子呢?

可能,我们都希望这个迟到不能进考场的规则是存在的,因为会影响在考场的其他同学(潜意识中会设定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会是考场中一员),同时,我们又都希望这个迟到不能进考场的规则是不存在的(潜意识中是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迟到)。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为难了中国人几千年了,今天我来试着解答一下。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世间有三德,为天德、地德与人德。天德,是指按照自然界生生不息,谐以长成、自然而为的规律来办事的行为;地德,是按人世间的社会规则办事的行为;人德,是指按人性规律来办事的行为。

而《周易》中将以上三种行为参照的规则,称为“三道(三才)”。《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一、中国人习惯用不讲道理的角度来和你讲理

一百年前,梁启超用“公德”和“私德”来说明中国人身上存在的伦理认知混乱。
什么叫伦理认知混乱?这是学术上的说法,通俗点就是“不讲道理”,中国很多人是最习惯用讲道理的方式来不讲道理的。

在古代王朝更替时,将投降者,用褒义词来形容“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于不投降者,用贬义词来形容,叫“顽固不化”,对于造反者,用贬义词,叫“乱臣贼子,人人当而诛之”,用褒义词来说,叫“揭竿而起”。被侵略时,叫“抵抗外辱”,侵略他人时,叫“开疆拓土”。

如果说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良心的话,那么,这颗良心一旦长大,要么被当成肿瘤摘掉了,要么,它被狗吃后,变成了狗身体的一部分,用来看家护院了。

三千年前,周易中便已讲到了天道、地道、人道,然而,三千年中,居然没有人提人德、地德与天德。不讲以上三德,中国人的伦理和哲学发展,将永远停留在“血亲伦理”中,永远都是一块培养顺民和暴民的沃土。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二、在血亲社会中,只有亲疏远近,没有不变的理

什么叫血亲伦理?血亲伦理,就是一切伦理道德,都因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变化,一切伦理道德只为将自身的一切行为合理合法化,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叫作理都长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两千多年以来,奠定血亲伦理的基础,是“义”字,虽然我们中很多人到现在,也说不清“义”是什么意思,但肯定一听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就会想起孟子。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生”和“义”不可兼得,他就叫我们去死了。但在战国四君子的身上,大家可以明白什么叫“生”与“义”不可兼得。

孟尝君广招门客,有好客之名,在后世几乎是“讲义气”的代名词。孟尝君前往赵国见平原君,周围近百里的赵国人都纷纷赶来,在城门里外以及城内街道的两侧等待孟尝君从平原君府中出来,以睹其庐山真面目。

当孟尝君一行出来之后,本来觉得很有面子的孟尝君发现,凡是他经过的地方,街道两旁的人群中都发出了一阵阵异样的笑声,并且很多人还伴随着相同的动作,充满了无尽的嘲弄意味。笑他其实是个又矮又瘦的小男人,并非自己心目中的那个高大魁梧而又帅气的男人。

孟尝君心中此时顿生怒火,当即就对跟随自己的门客下令,对凡是敢嘲笑自己的赵国人大开杀戒。片刻之间,他的门客就斩杀数百赵国人,然后一句话也没留就走人了。

是什么让他手底下的门客绕过了人性的门槛,变成了自我心中正义的化身,去斩杀平民?是“义气”,孟尝君待我亲如父子,厚如兄长,我岂能不“义”。

是的,孟尝君是自己人,自然不能让他受气,谁让他受气,我就杀了他,只有这样,才显得义气。

如果你想维护孟尝君杀人的合理性,你可以找出更多理由来,包括时代背景、人之本性、不可揭人短等。这便是血亲伦理的要害之处。你亲近谁,你可以选择性失明失聪,你还可以选择性的宽宏大度,还可以善解人意,还可以按几分功几分过来解说。

燕太子丹邀请田光引荐荆轲,并与田光说,不要把这件事泄露出去。然后田光对荆轲说:“太子交代我不要泄露出去,这是他不信任我,我做事,却让别人怀疑,他就不算是讲义气的人。”于是,他当着荆轲的面自杀。燕太子丹说秦王残暴,便邀请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并一再表示:只爱其手。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将美人之手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

荆轲感恩不尽,表示定当以死相报。没有几个人关心那个小宫女的手,很多人都选择性的失明,就算想起,觉得无此举,难成大事。试问秦王与燕太子丹,论残暴,谁堪伯仲?只不过在荆轲眼里,燕太子丹待自己更“亲”。

血亲伦理,是建立在血缘及亲族基础上的,以亲疏远近利害关系为纽带的伦理,它是通过效忠、追随、以及庇护、提拔和奖赏为途径,以“义”为名号,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伦理。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江湖伦理,它可以超越一切法律、伦理之上。

在这些关系中,最亲的是血缘关系,然后是仿血缘关系,如“义父”、“义兄”;其次是族群或帮派关系。这种关系容易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中有几套放在四海皆准的不同理论或者说名词,用来随时搬用,确保“理”始终在自己身上。

因此,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完善的伦理道德体系,因此,才会有“要是换成你家的孩子,你会不想让进考场吗?”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三、人德并不能优先于地德

如果是我或我的亲人参加考试,如果迟了一分钟,我会特别期盼对方能放进去,但是如果对方没同意,我不会觉得自己占理,更不会觉得对方不公平。因为,私德不能优先于公德。

古代的血亲伦理,其实都属于私德范畴,也许用人德这个词来表述,更加准确些。因为它是建立在人情人性之上的一些行为规范。它可以更好地维护这个血亲关系,使得人的生活质量、安全感和归属感倍增。

这就像一个人小时候觉得爸妈是疼爱自己的,便有安全感;觉得某个群是欢迎和认同自己的,便有归属感;以及跟谁亲近,便会获得更好的物质回报一样。

人德的一切中心,是人,是以自身利害为参考系数的关系伦理,处理好人德关系,它能让你直接受益,无论精神还是物质上。

因此,它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包括和亲人相处的原则、和身边熟悉的人相处的原则。

儒家建立的伦理道德中,“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实质上只重视了人伦关系,也就是说,努力建造了一个血亲伦理社会。

它最大的原则就是,没有什么原则,如果将人德引到社会,将使整个社会都不讲原则。有几个动物园发生过老虎伤人事件,无一例外,都是受害者全部的责任,但动物园仍承担了数十万元的赔偿责任。这是一种血亲伦理延伸到了公共社会领域的体现,谁对谁错先不说,重点是对方死人了,你要拿点“人情份子(钱)”才说得过去。

这就像一个家庭里,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孝顺;你跟他讲公平,他跟你讲亲情;你跟他讲正义,他跟你讲对家人的道义,你跟他讲人权,他跟你讲父母的不易。

两千多年来,整个中国社会其实是放大版的血亲社会,以“人治”为基础运行规则,规则往往是特定“血亲”群体制约其他血亲群体的明确规定,这种规定凭借暴力和洗脑来发挥作用。因此,长达两千多年以来,其实整个社会是建立在血亲伦理基础上的权变伦理。不愿意培养社会共识和底线,以免影响“五伦关系”。那什么会影响“五伦关系”?

是公德(地德)社会的形成。

皇室及王公大臣的血亲杀了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人德的角度上来讲,自然是“重罪轻判,轻罪从无,甚至是隐匿犯罪事实,平稳过度”。在一个血亲伦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没有哪个亲友关心死者的正义如何伸张,而是会出于“义气”,着手协助如何逃脱或减轻罪责。

你在他们身上很难看到正义感或公平意识,他们身上的良知,也会被这种血亲伦理社会的思潮冲击得荡然无存。因此,建立在这种“五伦”关系基础上的仁爱、道德、仁义,都是对于这个“五伦”关系以内有用的,对这个关系之外的人,则是麻木和冷血。所以,你会看到这个社会上,自己的亲人被车撞了,会立即去扶,看到别人被撞了,一个个漠然地走过。理由是,他又不是我的亲人和朋友,我又和他不认识。

在这个“五伦”关系搭建起来的血亲伦理社会中,我们会看到人们只有私德(人德)而不知有公德(地德),所以,才会展现出这是一个缺德的社会,缺的是公德。私德是人性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合乎人性天理的,但每个身处这个血亲伦理社会中的人,都会在潜意识里面希望这样的社会的存在,以期自己能成为其中的受益者。因为他们知有私德,却不知或不信公德社会的存在,一个崇尚强权的社会,到最后谁都是强权社会的潜在受害者。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四、良善的地德不是给任何人带来直接的益处,而是防止损害每个人受到强权的危害

一百年前,梁启超说:“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他的表述,是否过分?

我们一提起公德,就会想起不要随地吐痰、坐车买东西要排队、不闯红绿灯等。得承认这属于公德,但这属于底线式公德。底线式公德属于不必提醒,却极少被突破的公德,比如,朋友带你去到一个高楼大厦中,窗明几净,然后他提醒你说:“这里不能随地大小便,要去公共洗手间。”这种底线式公德被反复提醒,只能说明公德底线经常被人冲破。那么,真正主要的公德指的是什么?

公德,也叫公共伦理道德,它是地德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称之为地德,《管子•问》中有言:“理国之道,地德为首。”

地德,是让人德始终保持在私人领域,如亲人挚友间,不小心对方造成了伤害,他们可以选择谅解,但这种谅解关系不能放在公众领域。

前几天在西安发生一件事,有个伴娘在车内被两个伴郎强制猥亵,后来,他们说相互认识,双方私了。然而,强制猥亵属于刑事案件,不会因为被害人与施害者之间相互谅解而结束,检察机关仍会对施害者进行公诉,双方谅解只会减轻刑罚,而不会免除。这是防止人德对公德进行侵害,一个将人德与公德混为一谈的社会,是个野蛮而没有秩序规则的社会。

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经常会发生家庭成员间的荣誉处决,甚至有一位父亲因为自己的女儿长时间盯着一个男子看,举动中透露出爱慕举动,而认为有损家庭荣誉,和女子的哥哥一起将其杀害。

巴基斯坦,时常发生女性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拒绝包办婚姻、被强奸、提出离婚、与他人通奸、打扮时髦、举止轻浮等,被她们的亲属认为有辱“传统道德”或“家风”,因而被以“挽回家族荣誉”的名义处死。联合国统计,全球每年有5000人死于荣誉谋杀。

只知有私德,而不知有公德,这是一个社会文明与野蛮的基本区别,将私德(血亲伦理)领域放大到公德领域,便是对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我们经常听到有父母将孩子打残废的,但在中国却很少听到有父母因此被剥夺监护权或判刑的,只要没被打死,基本以在派出所受到训戒为主,原因是,那是家事,我们公家不好参与。

然而在更多国家,当监护人对被监护对象没有起到良好的监护责任时,会被剥夺监护权,甚至是判刑。因为,对方首先是具有公共社会属性的人,而不是带有私人属性的“你的孩子”。“家事”不可以凌驾于“公事”之上。

因此,当我们把社会公德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闯红绿灯、不要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同起来时,其实已将其弱化了。我们更愿意用“地德”来形容,或许更好些。

《易经•系辞下》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地有生化之德,地德厚者,可载万物。地德是万物共生之德。而公德是地德的一部分。

公德,主指一个人的公德心和全社会的公德意识,公德心,即一个人是否能够站在公众角度上,去参省自己的行为,以及他对天然公德的接纳程度。

天然公德,是指不经教育和引导,公众便能接纳的社会准则,如约定好的时间不能迟到,如不插队。一个有公德心的人,是不会用“这是我的自由”或“我就喜欢迟到”来挑战天然公德的。一个对天然公德接受度、执行度越高的人,他越受公众的认可和信崇。

三年前,有户人家的孩子要参加高考,然后,他要求物业停了电梯,原因是电梯的声响影响孩子休息,于是大半个楼的人,开始爬楼梯。

公德心的缺失,是习惯于站在“血亲伦理”的私德位置上看世界,我家的孩子要高考了,你们全世界都得让步。

中国古代一直强调“血亲伦理”,却不倡导公德,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公德心的基础上,会产生公德意识。

“血亲伦理”是各扫门前雪,自我(这里的“我”,指血亲伦理之内的人)安顺即好,然而公德意识却不同,每个有公德意识的人,会觉得我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而不是只是“五伦”关系中的一份子。他会寻求这个社会如何变得更美好,哪些因素使得这个社会变得更差。

有公德意识的人会积极投入到社会改造中去,并且慢慢地会跳出“五伦”关系来看世界。

两千多年来,中国长期处在家国一体的血亲政治伦理中,天子是国家中的家长,人民是天子的家臣和家奴,在这里面,并无平等可言,只有亲疏远近的等级序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忠君护主的五伦思想形成了血亲伦理。它害怕公德意识的产生,因为这些有公德意识的人首先会发现,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的根源,是由不平等、不自由、少正义、无普法所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解决这些血亲伦理思想,如“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君食之,师教之” “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也就是要解决强权社会存在的问题。

公德意识,在西方也叫公民意识。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意为它不是某个血亲关系中的从属者,把一个人从血亲伦理的混乱逻辑中区别了出来。让其成为社会制度约束下的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地位中的自我认识,即公民自觉地以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准绳,进行社会活动,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人,他会带着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参与社会事务。简单来说,他会觉得这个国家是我的,我要让他变得更好。
中国的公民意识最早起源于周公推行的树下审判制度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思想,即让民众有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在西周,民众曾赶跑了让人“道路以目”的周厉王,却并没有推翻周室江山,原因是民众觉得这个国家是我们的,自己的国家怎么推翻?所以你会听说美国人会弹劾总统,却没有听到过美国人要推翻美国政体、法律或政府的言行。
西方的国家公民意识,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在雅典城邦民主制下,每个公民都可参与城邦事务,因此,公民意识在这些活动中得以强化。而这其中,最先得到强化的,是人们的法制观念。
然而西周东周结束后的中国,却迎来了汉朝的集权统治,以“五伦”思想为基础,着手建立“血亲伦理”社会,长达两千余年。
而在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起草完成,其中有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国的《人权宣言》深受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影响,其中有言“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和不可侵犯的权利”。
西方的公民意识,即中国的公德意识,它们大同小异,其核心是民众以独立的法律身份参与社会事务,并且追求社会的公平、自由、民主、正义和秩序。
上述的公德,更多的是一个人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个体,参与社会事务的态度和思想意识,属于自我要求、自我追求范畴,它是一个人从人德向地德完整且自然过渡的地带。而地德还包括了一个社会的人为规则、法律、制度等。
地德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人生养万物的共生之德,即维护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然而,没有任何人为制定的规则、法律和制度,可以达到绝对的公平、正义和秩序。但合理的地德,它须有着良善的自我属性。
良善的地德,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性循环、确保自身能自我修正完善为基础的,也许它永远都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正义,也许它永远都无法建立最完美的社会秩序,但它在不断地、无限度地接近。
一个人们信仰地德在发挥作用的社会,才会养育出真正“讲道理”的公民,因为他们相信这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存在,并明白任何时候,人德上的自私,都无法优先于地德而存在。
当一个社会的民众,相信正义的存在,相信这个社会有公平在起作用,相信法律可以保护自己,才是一个文明社会真正的形成,最终,每个人都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受益者。因此,良善的地德不是给任何人带来直接的益处,而是防止受到强权者的损害。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五、天德为自然生,它超越种族、宗教和国度而存在

天德,是对天道人格化的体现,可将其称为天然道德,即人们符合自然之道的思想或行为。

天道一词,最早现于《易经》,其中有言:“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意为,天道运行,普照万物,不厚此薄彼。它与地德上的追求公平不一样,天道是自然而得公平,非人为纠错后的公平。

就如,太阳每天如约东升,如约西沉,不会因为今天有云朵遮挡,有的地方没照到,而有意再照几个小时。也不会因为挂念某个人生病没有出来晒太阳,便多等他一会儿。

《道德经》中将这种行为称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荀子•天论》中亦言:“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老耳认为,天德的具体表现,便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万物不用鼓动号令,便会自然生发(生),万物长成却不只为自己(长),努力获取却不持而不放(收),能够懂得功成身退(藏),到最后,因为他的不占所利,所以反而这些所利不会离他而去,这便是天道之德。

人们对天道的认知,其实是人在超越自我得失的基础上,客观看待自然规律的一种行为,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天德。

人的天德,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天理和天赋。天理,我在《恪守良知》一文中讲到过,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是一种不经后天教育和学习便拥有的天然认知,古人将其称为天理,它超越一切宗教、法律、国度、种族和利益的桎梏而存在。当一切人德或地德与良知(天理)相冲突时,唯良知(天理)为是。

天赋,即一个人与生俱来便拥有的权利,它不需要任何赋予,任何人也不可剥夺。在天赋的权利中,人们接触最多的,即“天赋人权”,它同样是超越种族、国籍、宗教而存在的。它包括人身安全、参与政治、自由平等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它无需任何人赐予,也不被剥夺。

简单来说,天赋人权中包括了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平权,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关于死刑的争议。

更多的国家在主张或已经废除了死刑,这个争论在中国的时候,会有人质问反对死刑者“如果被害人是你的亲友,你还会希望废除死刑吗?”,我们再一次遇到了“血亲伦理”,废除死刑,其实是人德和地德在向天德让位。因为天赋人权,任何人,或任何机构,都无权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权,因为这是它天然而生的权利,所以,你可以在法理上监禁他300年,却不可以执行死刑。

除了“天赋人权”外,更多人接触较少的,还有天赋共生权。这世间,万物共生,才得以生生不息,因此,天赋共生权,是指每个生物,包括人,都有共生之权,有关人的共生之权,人们已将其纳入人权的范围,即每个人都有免于遭受严重的贫穷和饥饿的权利。这种免于生存之苦的权利,不仅限于人类。

天赋中,更包括每个生灵的思想自主权,他的情感意志有免于被窥探、控制、奴役的权利,他有免于被恐吓、诱导的权利,他有权保持自我意志和独立思想不受系统化的制约。

天德,自然而生,自然而得,它包括天理与天赋,它不是人类人德和地德的附属品,它超越人德、地德而存在,它更超越宗教、法律和国度而存在。

世有三德,为天德、地德、人德,此三德中,天德如日,地德如水土,人德如舟车。天德普照大地及万物,地德生养万物,人德如舟车,可行于地德之上,依道路而行。奈何两千多年中,神州大地上,世人大多只知有人德,而不知有地德天德,眼前只有远近亲疏,却不知有天地乾坤。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第十一章 崇道厚德

崇道厚德,以德治国

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在怀疑是否应该“以德治国”,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明白什么是“以德治国”。

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性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去发展社会和提升自己。以德治国,便是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要尊重和顺应自然、社会和人性规律。它如普世公理一样存在,这还需要质疑和讨论吗?

是的,需要。

《道德经》一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为《道经》,共三十七章,主讲自然、社会和人性规律,下篇为《德经》,共四十四章,主讲具体如何按规律办事。纵观整个《道德经》的思想内核,则为四个字,即“崇道厚德”。

崇道,则是指遵从规律,敬畏规律。

德,是指顺应自然、人性和社会规律,厚德,多指生他利人之行。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崇道厚德思想的人,是3000年前的周公,当时,世间盛传是太一天神帮助西周赢得了天下,周公为了防止世人更加崇信鬼神之力,便在世间推行一个思想,叫做“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其本意为,在皇天上帝(太一天神)的心目中,对人和事无远无近、无亲无疏之分,只要按规律办事,他就会辅助谁。因此,我大周要实行的是德政,即按规律办事,特别是按自然和人性的规律来办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政思想,然而这个德政思想,与人精神品质的“德”没有任何关系。直到后世孟子时,在德政前面小心翼翼的加了个“仁”字,将“德政思想”改成了“仁德之政”,后来直接改成了“仁政”。

那么,仁政和德政的区别在哪儿?

德政,是指整个政府的决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要按规律办事,无论是多大的神授权的政府,只有按规律办事,实行德政,政权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仁政,是指君王要宽厚待民,施民以恩惠,要争取民心,特别是君王,要有恻隐之心,要同情和爱护百姓,同时,要对百姓进行教化,使其提高自身品德。

看了德政和仁政的区别,我们很多人会发现,大家习惯性认为的“以德治国”,其实是“以仁治国”。也就是说,这两千年来,中国人更多的是知仁而不识德,更谈不上崇道厚德。

《道德经》中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翻译过来就是:具备“上德”的人,看上去不施恩德,正因为如此,才使他具备“上德”。“下德”处处不失德,却不具备上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之道而为,以失不德,而不失德,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下德”之人以心为规,是谓有以为——所以,所有的德行都无法达到“道”的境地,当人们德行不足时,偏离了道德时,才有了仁,仁施行不足时,才推行义,偏离义之后,才开始推行礼。所以,“礼”出现时,甚至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属于道的最末。

世间的“德”,分为三等,按自然规律办事,叫上德,按人性规律办事,叫中德,因为偏私虚妄之心违背人性规律办事,叫下德,下德不德,而为失德。

上面的情景是指,如果因为偏私虚妄之念,制定出一些违背人性的社会规则,从表面上看,这个人整天都忙着按社会规则办事,却永远都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这叫下德,下德是偏离大道的,因此称为失德。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按自然规律办事的人,仿佛他没有任何自己的主张,这如同大自然一样,它从不命令所有的花一齐开放,也不规定所有的花一齐凋落,更不规定哪片叶子该长在哪个方向,但万物生长,纷纷不断,这是上德。看上去它什么都没有做,但它却“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

而当人们偏离道德规律时,才有了仁政思想,当仁政思想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时,便会推行仁义思想,而当偏离得更远时,又开始推行礼。而这一切的一切,问题都出在没有崇道厚德。

老子思想的深远之处,在于能看到后世的社会思潮变化。整个《道德经》的前三十七章,都在讲如何“明道”,明道之后,则是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就是用我们符合规律的实际行动,来接近天道(规律),这样,我们才能有往而无不利。

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做的,就是明德。什么是明德?明德即是近道。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掌握和认识所有的真理和规律,但我们可以无限度地接近它,我们无法保证我们的每个行为永远符合规律,但我们同样可以无限度地接近它,因此,明德,即是近道。

故,大学之道,在于明德。然而,怎样才能做到明德(近道)?《道德经》中的下篇,便是讲如何明德。可以细看我注解的《道德经》,名为《道德图》,此处不再详讲。

在这里,我们要记住的是,以德治国,不是用仁德治国,也不是用高尚的品德治国,而是按规律办事,按自然和人性的规律办事。

但后来,经过后世的伪儒家修改后,德政思想变成了以仁德治国,恨不得把每一个皇上都打扮成仁德圣人,动不动就要求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岂不知,不崇道厚德,人们终将生活在愚昧蛮荒之中。因此,以德治国的核心,是崇道厚德,什么是崇道?

既然道是指自然、人性和社会规律,崇道便是遵从规律、敬畏规律的话,那么,从何处开始?

这些规律,并不会被所有的人同时掌握,而任何规律,都是先被一小部分人所掌握,然后经过核实验证后,被大众广泛获知。用一句俗话来说,叫真理先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如果我们将这有深厚专业知识、一技之长的人,率先可掌握某方面的规律的群体用“知识分子”四个字来代替的话,便是在承认,在专业领域,一个知识分子的发言权,要大于外行的一万人甚至十万人,也就是说,外行人无发言权。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周公最早在3000年前,便建立了类似于“专家委员会”的决策制度,他把人分为几等,每一等,都代表着不同的话语权重,甚至将这种安排用在了“周公解梦”上面。

周公曾成立了一个九人小组,并组成了正式编制,专职从事占梦工作,这九个人的编制为: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后,周公教他们如何占梦,包括掌三梦之法,以阴阳之辨,日月星辰为基,来辨六梦之别,这九人用周公的这些理论方法,用来破解梦中之象,用以占梦,所以管占梦之法,也叫周公解梦。并且完成了解梦的专业籍三本,分别为《致梦》《筒梦》《咸陟》,一时成为经典,后来,这三本书在秦始皇焚书之时被焚。

上面的解梦委员会,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使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在西周时期,人们普遍缺少文化知识之时,给予“知识分子”以更大的话语权,是“崇道”的最切实做法。然而到了后世,人们将这一制度曲解成了社会等级制度。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周公的“崇道”之举,则是建立了科学决策制度,科学与民主完全不同,却又相互依存。

简单来说,民主就是一票顶一票,少数听多数的,科学就是一票顶万票,外行听内行的。

在专业的决策领域,只要不涉及全民重大利益的事情,均是崇道科学制,即外行听内行的。这一制度,3000年前,便已在中国推行。

因此,崇道的具体载体,便是尊重知识分子,敬畏知识分子,而不是尊重强权,敬畏强权。知识分子不是强权者的附庸,他们须有着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贵族之荣誉,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上文我们说,科学与民主完全不同,却又相互依存,民主,便是尊重人性人情,它也是厚德的一部分。周公为了让君王明白什么叫人性规律,特设定了树下办案的规则。
即,当民众产生纠纷后,在一宽阔之场地处,特别是树下,由政府派人断案,断案时,旁边还会留一些民意代表席位,这些民意代表是随机选中的成年人,要听他们的意见。因为他认为,如果法律法规与人性良知相违背,那么,人性良知才是最高的准则。用周公的话来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后世将周公的思想常用“敬德保民”四字来概括,这一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民主思想。

但民主和科学,这二者却有时候是相互冲突的,它们二者关系,就如同沙漏。当你把民主当成基石时,沙漏中科学的沙子就会一点点流向民主,变得越来越少。反之亦然。

那么,一个健康的社会,是要在科学与民主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而能维持这一平衡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人将公平正义,当成厚德的一部分,中国古时称其为厚德明法。厚德有三层含义:
其一为厚德载物,即为生他利他之言行,《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指生生之德,《易经•系辞下》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均是指,天下至厚之德,是依照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来办事,因此,厚德之行,最重要的,是生生不息,第一个生,是指自生,第二个生,是指使他物生。
其二,厚德不德,即行为要遵从自然和人性规律,只要按自然和人性规律办事,则天下复归清静,因此,看上去没有做什么,却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

其三是指厚德明法,即通过公平正义彰显法度,同样,如果法度缺失了公平正义,即为失德。

我们在被以仁治国的假药迷惑了两千余年后,崇道厚德、以德治国,重新站在了世人面前。

楼主:南山空同

字数:61843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8-11-08 04:15:50

更新时间:2021-04-25 04:37:46

评论数:2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