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知道易行

知道易行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四、寿者相虚妄
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听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却依然无法过好自己的一生,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着了“寿者相”。

何为寿者相?寿者,长久也。其中有一种情况,便是我比你年长。

我与一人见面,那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比你年长,见的也多,你要听我的”,我心想,你怎么就知道你比我年长呢,你怎么就知道你比我见的也多呢,你连我多大都不知道,你连我背景经历都不知道,你就以自以为的年长,要我听你的。

在世间,年长年少,与对某件事的认知是否有虚妄,毫无关系,有的人十几岁就在很多问题上能没有虚妄,有的人到老死,却还在很多问题上执迷不悟,你年长,如果你走的桥比我走的路多,可能说明你走错道了啊。

因此,虚妄不分年老年少,有可能老年人的虚妄比年轻人更甚,我在《知》的第一章中有言“人有知见障,人有执守碍。人有所识,易有所碍,然不以其状为碍,奉之为常。”,意为,人有知见障,也就有执守碍,那些见识越多的人,越容易形成认知障碍,并且不会认知到自己的认识其实是一种虚妄之障,反而当成真理。

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在教我们如何做人,教你变得如何圆滑,如何世故,并且将其当成世间常态,告诉你,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用他扭曲后的价值观,来扭曲你的人性、良知和本性。

寿者相中,除了我比你年长、我比你见识多之外,还有一种人,叫一碗鸡汤下去,我比你懂人生。

很多人看书,看完一本鸡汤书,就按书中的价值标准重新规划一次自己的人生,每周都在接受思想洗礼,每月上旬重新规划人生,每月中旬遭遇生活挑战,每月下旬陷入思想迷茫。真正能让你了解人生的书,不会帮你规划人生,更不会给你人生的终极答案,而是告诉你如何卸下人生的枷锁,让你去发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除了书本,帮你规划人生的人,实在太多,你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也许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大学生毕业国家管分配的阶段,却以此为基础,已经开始帮你规划一生了。如果说他们脱离社会已太久,帮你规划人生会让你觉得有些不靠谱外,另一群德高望重的前辈、事业有成的领导、聚会时饭桌上遇到的某位牛人,也会告诉你“听我的没错,人这一辈子呢……我说你别不信,当年我也是你这样……后来呢,还不是……要不是……我现在还……所以呢,我劝你……这才是正事,别的都是瞎胡闹”。

最可怕的不是有人第一次见你面,就要帮你规划一生,而是你居然信了。

多少人的一生,是不断被那些年纪比你长、经验比你多、地位比你高、钱财比你多、专业比你精的不懂你的“寿者”带沟里的。

古人言,圣人无名,是言,圣人不会凭借自己比你年长、比你见得多、比你有知识、比你有经验以及他是圣人的身份和名义来让你听从他,他是通过自己的言行本身,来影响世人。而一个人因为对方是“寿者”身份而违背本意去做事,则是着了“寿者相”。无法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烦恼也将因此而起。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那么,如果我们本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着于相,是否就真的逃离了苦痛烦恼了呢?不会。

如若说一个人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就仿佛掉进了泥潭一样,你出了泥潭,是否就脱离了苦痛烦忧了呢?不会。

当你刚出来站在路边欣喜不已时,突然间大雨淋头,你会不会心生烦忧?你告诉我不会。

好的,你所在的地方,离居民区30公里,现在因为雨太大,无车马过来,眼看着天快黑了,雨还是不停的下,你会不会有忧愁烦恼,你仍然告诉我,不会。

好的,到了晚上,无处落脚,雨仍在下,你会不会忧愁烦扰?你告诉我不会。然后一夜雨淋,你最后病倒了,你会不会忧愁烦恼?你仍然说不会,好的。我想告诉你,这样的事,乔达摩希达多经历过,他有烦恼忧愁。

世间的烦恼忧愁,即便是与“四相”无关的,也不可尽数,更不可断绝。世间不如意之事,来去良多,鸡汤喝多自己也觉得腻,并不能帮你消除忧愁烦苦。

我们从小学会了点火,学会了烧菜,学会了数学,学会了与人相处,我们有着千般能力,却唯独没有一门课程,是教大家如何创造快乐,世人皆缺一种能力,那便是创造快乐的能力。

下雨天,我们在路边等车,车却迟迟未到,这时有人着急看表,越看表越着急,心里又急又气,怕错过了时间,今天的事办不了,到最后果真错过了时间,事未能如愿,到家中还带着闷气,与家人三言不合,席间又致不欢,晚上抑郁而眠,第二日兴致不佳,在单位又与同事相冲撞。细究起来,竟与昨日遇雨心情变差有关。

也有人,在路边等车,见车迟迟未到,先是着急看表,心生无聊,遂手接雨滴,玩之兴起,竟然心情大好,虽车到晚,错过时间事未能如愿,归家途中却回想方才雨中情景,又忆儿时场景,不禁哑然失笑,回到家中,与妻分享儿时记忆,双双心情大好。同样的雨,同时的地方,同样不曾谈成事,然而后者所多的,只是一种创造快乐的能力。

懂得如何随时随地创造快乐,懂得如何不聚焦于逆境,是一种能力,一种虽源于天生,却需要学习加强的能力,世人学了那么多的课程,拥有那么多的能力,却忽略了培养自己创造快乐的能力。

我能将水杯中的茶叶玩一玩按下去,又看它飘上来,津津有味的玩一个下午,你可以吗?我能在餐桌上将热毛巾叠出各种形状,并开心的观看每一次叠出来的效果,你会么?我可以在乘地铁时仿佛第一次来到地铁站一样感到新奇好玩,忙着赶路的你会看到我吗?我会在立春的半夜,仔细倾听春风吹拂地面树叶被带动的声音,你呢?我会仔细看一滴雨打落在地上时,那一处颜色的变深,还有你跑过的脚步。

《学经》第三章中有言“吾观日月如初见,听众声如初闻,触诸物如新知,感全身如新愈”,仔细看来,何不是在说,我们如何在有着诸多不如意的生活中,学会创造快乐。

如果我们不缺衣少食,你还感到痛苦或不快乐,也许你着了前面的“四相”,或许你已脱离了“四相”,却少了一种创造快乐的能力。

也许我们少了食物,父母亲朋可以给予我们,但如果我们少了创造快乐的能力,其实,不管这个世界或是别人给了你什么,其实,更多的时候,你都可以将他们变成痛苦。

愿更多的人能读懂《学经》,身在人世,心游九天。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第六章 自利利人


中国有句俗语,叫好人有好报,还有一句俗语,叫“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这两句话,都是在讲积德行善的结果,虽结论相反,却都是能得到实事以证的。

十多年前,有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谢老师要给大家讲《道德经》,受朋友邀请,我一起去听,场地在北京一个十分清静的会馆内,谢老师印了一些道德经的讲义,免费发给大家,课程也是免费的。

因为我觉得他讲得太字面化,便没有再去,但我的朋友却是去了好几次,过了一段时间,朋友说,没法再去听课了,因为那个场地是人家免费提供给谢老师的,但在那个场地有人想租下来开跆拳道馆,只能再找免费的地方了,过了好几个月,再提起时,那朋友说,谢老师还在找地方。

世人一直把积德行善等同于做好事,古人说过,积德行善自有好结果,便引申为做好事是因,各种福报自然是果,然而事实真是如此?

积德一词,最早源自于《道德经》,其中有言“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翻译过来,就是,治理民众和对待上天神灵一样,不能应一时之急,就像收割庄稼,能不能有好收成,取决于早期的耕作,而所说的早期耕作,主要是看有没有长期按规律耕作。反复长期按规律做事,叫做重积德,重积德,则可克服各种困难。

德,是指按规律办事,积德,是指长期坚持按规律办事,只有长期按规律办事,则可以克服各种困难。

有次一位金融家很困惑地和我说,他认识几个煤老板,品行低劣,现在却一个个几十亿的资产,为什么这样的人还会有这样的福报?

我回答说:“钱财是人的福报之一,他们三个,九十年代开矿贩煤,2000年后用这些钱在北京买房卖房,10年后拿这些钱做金融股权投资,每一步都踩在了经济投资发展规律之上,他们仨要是不赚钱,天理难容,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他们长期坚持按经济和社会规律办事,这叫积德,积德之下,安能没有福报?”

但这福报,不是任何人或任何神仙给他们的,大自然自然反馈的结果,它不需要任何人或神仙评价好坏善恶,一切自然发生。

很多人把积行善做好事,然后觉得我只要做好事,上天就会给我好的福报,这就等于默认了有一个人格化的“上天”存在,他每天记录着你做了哪些好事,什么时候该奖励,都做了哪些坏事,哪天该处罚。这个“上天”好忙。

那么,我要问,谢老师讲《道德经》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古人将坏的行为或结果,自为“损”或“害”,将好的行为或结果,称为“利”或“益”。损是指减少,害是指破坏损伤;利是指好处,益是指增加。

没有一个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损害,人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利益,这个利益,分为两方面,一是指精神知识智慧方面的,二是指物质财富能量方面的。谢老师长期坚持免费讲课,是在过度地追求精神知识智慧方面的利益,而以损害物质财富方面的利益为代价的。

如果谢老师在物质财富方面十分富足,他买下或租下了整个会馆,要给大家开免费课,没有问题的,他的财富足以支撑这个会馆一百年。问题却在于,物质财富也是谢老师的一个短板,他却坚持以自损物质财富的方式,来追求精神方面的过度富足,到最后的结果是,这两件事,都无法为继下去。

谢老师在自己也缺钱的情况为什么要免费?也许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在迎合国内部分人病态的思维。他们觉得,只要是讲传统文化的,就该免费,不然就是骗子。这种论调,充斥着整个社会,经常会到这样的论调“他以前讲传统文化,我觉得讲得很好,直到他后来收费,我就呵呵了,明显就一骗子”。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出来讲传统文化的,都得站出来说,自己这个是不收费的。世间自有世间法,违背世间法去做事,自是损害大于增益。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有连续三四年的时间,我在全国各地做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每场收费300元,然便是这300元,足以引发各种骗子的骂名,但我依然高调收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几年中,我讲课的机票、住宿等所有费用,都是我自己担的,那些收的费用基本留给了组织者和场地支出。

当有知情人夸赞我无私付出的时候,我和他们说,不要夸赞我,这不值得学习,这是不正常的,我现在只是钱够用,这点讲课费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所以我用这种方式来支持,如果要长期办下去,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得利。

谢老师坚持长期免费上《道德经》的课程,是让更多的人得到增益了么?就连那些来参加的学员,也并不会珍惜这个课程,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付出而获得的东西,是不会珍惜的,也就是说,他们花了时间,却因为不珍惜的心理,收益降低。

如果这件事,到最后,让大家的损失多于增益,又怎么能说是好事呢?

所以,古代将能获得利益,叫做好,将受到损害,称为坏。积德不等同于做“好事”,谢老师在大家的眼中是“好人”,但是他并没有“积德”,也就是没有长期坚持按规律办事,所以,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天地无亲,不分善恶,唯行大道。

同样,我们把做积德行善中的行善,也等同于“做好事”,那么,什么是善?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国语•晋语》中有言,“善,德之建也。”,善,是树立按规律来办事的社会的基础。那么,这个善,到底是什么?

善者,吉也,吉者,有利也。

吉的一部分意思,是增加好处,也就是获得利益。

世人为事,获得的利益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知识智慧精神方面的获益,另一方面,是物质财富能量方面的获益。

行善,就是让人人获益。如果我从另一个人手中打劫来一万元,捐给了慈善组织,这不是行善,而是作恶,因为它让慈善组织获益,却让被劫之人受到了钱财与精神两方面的损失,不管那人有多少钱,都是失大于德。

然而,因为你慈善的言行,那个富有之人也动了心,捐钱给慈善组织,他虽然减少了钱财,而那些失去的钱财对他的物质生活没有影响,他却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慈善组织也获得了增益,这便是行善。

或是,你给一个老年乞丐讲了一通爱与善,最后,那个老年乞丐将多年的积蓄捐了出来,只留下仅够度日的钱,在度过了一时的精神满足后,他很快会发现,他面临的物质匮乏不足以支撑一次生病开销,这时,他会后悔为什么把那么多钱捐出去,让一个物质匮乏者变得更加匮乏,这不是行善,而是作恶。

或是,你在网上大骂一个明星为什么在某个灾难面前不捐款,或是捐少了,在众人的骂战之下,那个明星又捐了很多钱,虽然这些钱在这个明星看来是九牛一毛,但,这不是行善,因为明星失去的不是钱,而是支配自身财富的意志自由,被人道德绑架,而逼捐者,只不过是以文字为刀具的强盗而已,同样是作恶,而不是行善。

因此,积德行善四个字,它的本义,是长期按规律办事,使得众人有所增益,获得利益。

那么,该如何做?有四个字,“自利利人”。简单说来,是以自生自利为出发点,去做那些有助于他生他利的事。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一个人开饭店,假设他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赚钱这个目的,就是自生(自利),但他用上好的食材,用纯正的好油,定价又适中。那么,他的这些行为和途径是利人的,他的饭店会食客越来越多,最后越做越大。《道德经》中将其称为“以其不自生,而得长生”。

但我去吃过很多饭店,刚开业时,食材也新鲜,油也好,份量足。然后这家店就开始越来越红火,等到红火后,老板一算账,我用油量这么大,每天,如果换个不好的油,那一天得省多少钱啊,如果每道菜的份量减一减,食材品级降一降,那又得省下多下钱来。这些钱加起来,得一个月多赚多少。然后,这个老板,为了赚更多的钱(自生自利),在行为方式上,也采取了“自生自利”的方式,到最后,为此人气锐减,不得长久。

也就是说,我们做事的目的,要自生自利,就像开饭店的目的是为赚钱一样,但你采取的行为方式和具体的安排,就不能一味地再考虑自生自利,而是要考虑如何利人,也就是不自生。

有的人,一听“自利利人”,就好像是要损失自己的什么利益,用来利于他人一样。在他的认知世界里,这个世界一定此消彼长的,自利就是损人,利人就是损己。一个饭店老板,以赚钱为目的,用好油好食材,定价合理适中,谁又受损失了呢?老板会因为“自利利人”的行为和结果而感到痛苦么?不会。他只是站在顾客角度,用偏爱顾客的角度,偏爱了自己一把。

所以,世人长期以来,非得即舍的对立思想,总是把“自生”与“不自生”之间的关系,推到了对立面,仿佛,开饭店要想赚更多钱,就得做“不道德”的事,要想变得“道德”,就肯定赚不了多少钱,甚至赔钱。

一个人开饭店,不想着赚钱,那是对投资人和自己劳动的“不行善”,如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只想着赚钱,那肯定会做出对顾客“不行善”的事来。

那些百年品牌,哪个不是在确认完自己的赢利模式和利润空间后,想方设法地去做些对客户有利的事?他们的消亡,无非两个原因,做事之前没设计好自身的赢利模式和利润空间,也就是没能做好以自利为出发点;二是在行为上过多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或降低了客户的利益。

因此,自生与不自生,自利与利人,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也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而是目标设计和途径选择的问题。也就是,设计目标时,考虑的是自生自利,但在实现途径的选择问题上,只考虑如何利人(不自生)。

《诗经》中有言“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意为,大自然孕育万物,生养民众,但大自然有自己的至善法则,这些法则需要人们当成常规来遵守,并将其当成美德。

而到今天,违背自然规律的虚伪道德盛行,伪善言词众多,人们一边疯狂追逐自利,而害他利,却将“无私忘我”等个人违背人性及社会规则的词当成至高品质来推崇。我们这个世界,最需要的不是“无私”而是积德行善,自利利人。

积德行善是自利利人的前提和要求,自利利人是积德行善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如果你记不住上面的话,理不清其中的关系,那只需记得,凡是为事,以自生自利为出发点,在实现途径上,去做那些有利于他人的事。再换一种说法,就是,做一件事之前,考虑好自己的利益如何实现,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只考虑如何实现他人的利益,到时,你“以其不自生,以得长生”。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第七章 修行至善

我经常被人问是否修行者,每到此处,总是语塞,想了想,便回答说,我不是修行者。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从一个人获得灵性的那一刻起,其实每个人都是修行者,只不过有的人朝至善至美的方向而去,有的人是一塌糊涂。我之所以被问到修行时总会语塞,原因是我知道他们所说的修行与我说的修行不是一回事,他们所言的,是宗教意义上的修行,而我眼中的修行,则是指一个人修正自己的言行。

如若站在修行的角度上来看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修行者,另一种是非修行者。修行者如葵子,向阳而生,非行修者如泥沙,水止而没。

恒星旋空,看似不动,却螺旋而行,我们将这种螺旋而行的路径,叫做轨迹。日月星辰皆有轨迹,何况人乎。我们将一个人一生螺旋而行过的印迹,称为人生轨迹。

我们将一颗球抛出去,它在地上螺旋而行(在很多人的肉眼中是直线而行),就在它的行进过程中,你根据它的速度和地面的情况,已经初步能判定它停下的方向和远近,这时候,你不甘心它还没到你预设的目的地,便过去踢它一脚,或是再扔出个球从后面推它一下,如此重复,直到目的地。

古人认为,决定一个事物运行的,是“气”,也就是能量,而衡量这种能量多少的词,便叫做“气数”,所以中国人把不管一个王朝还是一件事,已经无力挽回的情形,称之为“气数已尽”,意为已无能量支撑其继续发展。

气数这个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二十四节气和太阳黄经度数,它们决定了自然界中的植物何时萌发,何时长成,何时凋落,也决定了自然界中的动物作息特质,而这一切,都有它的运行变化轨迹,人也间接直接受其影响。

气数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指气运,是指在能量影响下,所形成的人的自然人生轨迹,在气方面,人主要受五运六气的影响,这五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的运行,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此,合称为五运六气,简称为运气。

因为五运六气影响着人的的生命轨迹,因此,人们将受五运六气等客观条件影响下人的生命轨迹,称为命运。

前文中说:“修行者如葵子,向阳而生,非行修者如泥沙,水止而没。”意为,修行的人,像太阳下的向日葵,它懂得如何根据时间和能量的变化,来改变生命的方向,或者说,不同程度地把握自己的生命方向,而非修行者,则是像山洪中的泥沙一样,被洪流裹挟而下,运气好,可以停留在好的位置,运气不好,随时会因为水的停止流动而被别的沙石覆盖。

因此,修行的目的,是不同程度地改变自己命运的轨迹,多一分自己把握自己生活状态的机会。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在古代,一个寒门学子努力读书,考取功名以期摆脱种地生活,也是修行,一个富贾子弟不想整天在胭脂堆里长大,最后遁入空门,也是修行。现在,一个人在北影厂门口整天蹲守以期将来能从群众演员变成票房帝,也是修行。修行是每个人主动改变现状的心愿和行为,通过修正自己的言行,来改变客观命运的轨迹。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一、为什么要修行

看了前面的内容,我们会发现,我们是拿平时所说宗教意义上的修行,替代了更大更普遍的修行,宗教意义上的修行,是让人的思想和行为更符合特定宗教的行为规范,是等于在道和人之间,还多连了一个节点,而普遍意义上的修行,则是将人和道直接相连。
人与地上石、水中沙相比,多的只是能自己改变命运的可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把握自己的人生,而水中沙却不同,它的一切轨迹都来源于自身的特性和外界的作用,虽然从表现上看,每一次沙石之间的碰撞都是偶然的相逢,却都是一个个依轨而行的车轮。

所以,一个人开始修行,是自我意志觉醒的标志,他开始尝试把握自己的人生。因此,修行是一种改变的力量,而改变的对象,则是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现实中,修行一词的意义,被严重缩小化,被当成宗教中一个人为追求超凡脱俗、摆脱生死轮回等目标而努力的各种方法,然而这并不是它的本义或全部。

修行一词,最早人们称为修道,“修道”这个词,同“修行”一样,现在也被严重狭义化了的。修道一词,原本为八个字:“修德养性,阴阳于道。”后被简化成修道,再到后来,被简化成修行。这一简化,本义难现。

修行有两层,绝大多数人做到第一层,即已很好,更多人一生都不知道第二层的存在。
这两层,都在这八个字之中,“修德”,指养成能够掌握规律,并能按规律办事的能力,拥有这样能力的人“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老子管这种人,叫作“善摄生者”,即善于把握自身命运的人,这部分人懂得如何通过修行来改善自己的命运,而在这一章中,老子讲,这样的人是把握住了“生生之道”,所以能够无所害。

“养性”,又叫炼性,指的是修心炼身正行,即通过修正自己的言行和身心,使得行为能符合大道。

阴阳于道,阴为依道而行,阳则逆天而为。有次我在上海做讲座,讲了点相关的内容,有一个人讲座结束后问我:“我怎么才能逆天而为?”

今日世上之人,前不知史,现不知今,后不知来,谈任何修行,都一如儿戏。什么叫儿戏,就是大家做什么,小孩子也爱照着样子做什么,等大人走后,他们自己揣度着大人为什么那么做,然后相互间定下一些规矩,一边嬉笑一边模仿,大人看了称为闹剧儿戏,小孩儿说,我们都是照你做的学。

好的,现在我们讲讲以前与修行有关的缘起的事。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二、为什么要教人类修行

(一)、修行第一课:生生不息

距今9000年时,人类基本上已经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真正的对手了。

更多人身上,开始泛出狂傲自大的情绪,特别是那些底层的猎手、采集者、捕捞者。
他们开始猎获怀孕的母兽,开始围灭整个聚集成群的动物,他们开始用自己采集的果实当成游戏时的道具,开始捕捞连一尺都不到的鱼为食。

人们都相信,世界无穷大,这个地方的野兽没有了、果实没有了、鱼虾没有了,下一个地方还会有,我们迁去新的地方,神州大地上的人类会成为新的猎食者,直到别的人种、动物都消亡。

最后消亡的,将是他们自己。

这是第一次,整个昆仑山上下来的神州羌人的后裔,开始面临的新课题,最后的结果是,在距今8800到8600年间,他们开始了集体修行。

伏羲开始教大家如何饲养家禽,如何养鸡养鱼,神农氏族的智者开始教大家如何种植谷物,九黎之族的祖先,开始教大家如何保护周边的动物不被灭绝。

这一切修行,都是通过食物的供给来实现,但到了最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使别的动植物活得更好,自己的族群才有可能会发展壮大。

然而,在此之前,他们的思想里,是只有杀死别的动物,或是获取到更多植物的果实,自己才会过得更好。

以前,他们需要在一个地方的物资耗尽后,赶去寻找下一个地方,但下一个地方的条件,往往还不如他们刚到时的上一个地方,受到食物的制约,他们整个族群一直无法壮大。然而当他们开始改变自身行为,去试着让他物生存得更好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族群也开始变得壮大,甚至不需要迁移。

这是神州人类修行的第一课,曾经因为受益于这一课,神州大地,成为物产最丰富、食物最丰盛、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地方。

现在,这种精神还存在么?现在,这样的修行,还在继续么?停了有多久了?

这些古老的修行行为,后来变成了人们祭祀祈福的活动,只不过区别是,古人们是希望对方能够繁茂强健,而后人们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收成。看似结果都一样,却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希望对方能够发展壮大,这样自己也能够受益,而后者是我只关心我是否能受益,哪管其他。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二)、修行第二课: 敬畏生命,感恩自然

在当时,人们的衣饰之物,多是以鱼骨兽牙、鸟翎兽皮制成,这些东西,都像军功章一样披挂佩饰于身上,成为自身强大的炫耀。然而,这之后,包括族群首领在内的人,除了可以当成日用品的兽角兽骨兽牙外,任何人都不得佩带以上物品,只准佩带玉石等物。

这也就是大家在早期的一些文化遗址中,还能看到上述物品的陪葬和存在,等到了后期,突然消失了的原因。

此前,人们总是将能杀死巨兽当作荣誉,甚至只是为了杀死对方而发起挑战进攻,最后,主要参与攻杀的人,还会享受英雄般的待遇,分得禽兽身上的骨、牙、翎、皮,作为荣誉象征。

每个生命,都是大自然中的一环,相互依存,不强于生,不迷于死,当时,他们被要求把养活自己的动物形象,刻于食器之上,当成象征自己族群的图腾,以食蛇为生之族,以蛇为图腾,以飞禽为食之族,以飞禽为图腾,因为是这些动物养活了整个部落,他们以这个动物为图腾,是为了感谢它们使自己得到了生存之机。

中国人最权威的具物,是鼎,而鼎,初为食器,中国人把最重要的图腾,刻在食器之上,也把最重要的文字、最庄严的政诰,也都刻在食器之上,礼敬天地。

敬畏生命者,方获生存之机,感恩大自然者,方得自然馈赠。世人能以百物万草为食,是因他们曾经懂得敬畏生命,感恩自然,这是生存之机。如若自恃强大,主宰万物,生存之机一闪而失,此为修行之二。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三)、修行第三课:内省不疚

中国古人敬鬼神,鬼指自己家的先祖,神指整个神州文明智慧的先祖。

中国古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此,凡遇重要之事,都要敬告神明,对天发誓,他们相信,天地为证,日月可鉴。他们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而这,是每个上古之人身上的第三种修行,即内省不疚,指就算是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用《小雅》中的诗句来讲,便为“不愧于人,不畏于天。”用中国的一句俗语说,叫做“平生不做亏心事 ,半夜不怕鬼敲门”。

而越到后来,更多的人相信“就算我做了什么坏事,谁会知道呢?!”。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四)、修行第四课:遵道而为,反躬自省

《礼记》一书,唯成形于汉,却记载了大量上古时期,商周之前的通识,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指普世价值,即遵道而为,为了让大家在生活中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遵道而为,特以四时十二月为参考,让每个人都知道这段时间内,要遵守什么样的自然规律,以及相关的影响。其中,《月令》一文中,最为鲜明。

《礼记•月令》其中有言:“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意为“这个月,要驱赶野兽使其不危害庄稼,不要举行大规模田猎。”

然而,人们是否真的会遵道而为?又如何保证?《礼记•乐记》中有言:“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意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欲望无节制的满足,深陷于外物的诱惑,不能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人是无法按顺应天理去做事的。

我们上面讲的,都是上古时修行的源起与约定俗成,它与宗教信仰无关,它是人类为改变自身命运轨迹而主动做出的行为改变,而最终改变的,也是自身的命运,它是一种全民以“食物”为直观感受物,而展开的一项连绵数千年的修行活动。随着人类食物的丰富和满足,特别是社会群体的分化,一部分人仍在从事直接获取食物的劳作,这些最基本的修行,在他们身上仍在体现着,然而,他们的这种修行,更像是无意识中在为全人类修行,用来传承宝贵的群体认知。

而另一部分人,在不同程度上开始脱离了这种最基础型的劳动,并且这个群体越来越大,他们在从事另外一种修行。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三、春秋战国以前,修行是为修真

春秋战国之前,有一类人,被称为“真人”,在大家眼中,他们在大家的心中,被当成“道”的代言人,他们通晓内外变化之道,熟知万物运行规律,可与天地相通,他们通过“气”来因应一切变化。

庄子将其称为“大宗师”,并在《庄子•大宗师》中形容他们“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意为,他们知道自然天道的运行规律,并且了解人性规律,达到了人们认知的极点。知道天道规律,是因为是懂天道因自然而生(意为非人欲之所向);了解人性,是因为他们凭借自己已知的智慧途径,用来了解自己所未能通晓的知识,直至自然死亡而不中途夭折,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

这段话中,前部分容易理解,就后面一句“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会较难理解。
简明来说,是说,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程度,达到人类所无法到达的极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认知天道时,不会把自己的偏私虚妄之见加进去,他们遵循自然之道;另外一方面,他们并非人(真人非人),却那么了解人的天性,是因为他们有自己通道来了解人性,并且,就算他们身死了,他们的意识和认知仍然存在。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

同时,他补充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乐,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意为:他们以不迷生不厌死,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推辞;无拘无束地就走了,自由自在地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作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好恶的因素去帮助自然。

庄子眼中的修真之人,是不修性命长短的,他们是“以身载道”者,他们掌握“死而不亡”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世人的吸引力,不是可以活得更久,而是可以用来探知天道和人性,懂得更多自然规律,提高自身的智慧认知。

这一时期,人们的修行,其实是为修真,修到真人之境,这样就可以“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更好地探求天道和人性的规律。这样就可以防止“以心损道”,也就是不会因为自己对天道人性的认知不足,而在行为上偏离大道了。

相比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对修真的理解,会不会觉得已然不在一个认知层级上,无论是出发点,还是归心之处。

后来,人们也管传说中的仙人称为真人,他们服气(能量)为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这时的修真,主要通过修炼道术来实现。

这时的道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天道和人性规律的认知方法和哲学,包括易理和易占等;二是指修真的一些方术,通过行气、导引、吐纳、守一、易体、外感、内观等提升对外界的直接感知。

这个时候,修行可以看成是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在劳动中不自觉地传承人类与他物之间关系的自我修行,另一小部分人,是在探知如何通过修真获得更多对道的认识。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四、魏晋修行,炼性自我

西汉时期,为维护和加强统治,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汉武帝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通过正名分,定尊卑来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这一制度是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并通过推行“儒术”思想来加以实现。

这个时期,甚至到了西晋时期,很多儒家士人,作为受益群体中的一员,都极力地推崇名教思想,甚至在他们眼中,朝堂之上多为诗礼传家,重人伦之道,以儒家仁义孝悌为家风,于父子君臣尊卑名分极为讲究。特别是在选举用人上,亦以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为主要标准,一再褒扬仁孝,奖励名德。

然而,东汉末年之时,腐败不堪,两次党锢之祸的发生,大批儒家士人被以国家名义遭到血腥镇压,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他们崇尚强权、附庸强权,最终,他们自己也成了强权的受害者。他们开始重新认知他们一直推崇的天理(指名教),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性,什么是自我。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是某套政治伦理体系的附庸,他们开始意识到,那些为了博得孝道之名,不惜在父母的墓道内生活,服丧二十多年,是一种人性的扭曲和病态。郭巨为了更好地尽孝养母而埋掉三岁小儿这样不近人情、灭绝人性的孝,绝对不是天道。
他们需要重新找回上古时的天道和人道,回归自然,追求思想的自由、个人的尊严以及生活的自在。

如果说,两汉和西晋,是一趟巨型的火车,每个人被暴力和谎言拉上了火车,被以各种名分分配到了火车上的不同位置,后来,这辆火车越跑越远,远离了他们的家乡,跑入了不毛之地,并且动力不足,开始慢了下来,人们这才发现,原来火车上资源都被前两节车厢喊着大家要谦让温恭的人都给私分耗尽了。人们开始逃离这辆巨型火车,去寻找回到家乡的路,去过原先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个时候,道家的隐士们上场了,何晏、王弼、竹林七贤上场了。

人们开始重新注解《易经》、《道德经》和《庄子》,将上述三本书中被汉儒穿凿附会的内容予以删除或调整。虽内容仍受200余年来汉儒思想的影响,但已纠偏良多。

这时,人们的修行,除了少量的专门修习道术者之外,大多数士人以养气练性为主。以养气为途,以修心炼身正行为径,以求自身行为能符合大道。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开始更好地认知“我”与外界的关系,包括我与大道、我与政治、我与他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崇尚自然,处世不仕,自躬反省,追求内心的从容与安静。

这一时期,士人们之间形成了知识分子特有的品质,即,一方面,与政治和世俗保留一定的距离,保持自身的独立人格与良知,另一方面,择机参与社会活动,推动和影响社会思潮的变化。

后世也将这部分人称为“隐士”。这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有所不同,他们是“学而优则隐”。前者是有才学后便要归附于权贵,散失独立的人格,成为权势的附庸,而后者则是保持独立的人格与良知,即后世宋代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曾屡建军功,后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他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道两教之书,仍感不足。后深研《周易》义理,创建关学。张载刚入朝中,大权在握的王安石便拉拢他一起推行新政,他不肯允,后不惜辞官回关中教书。他虽一生都不曾隐居山林,却一生都将自己修行成为一名隐士。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五、宗教化的修行

观今日之宗教化的修行,有放生的,放生的人越来越多,每次赶在要放生的一些日子前面,商家要提前收购大量被各种手段捕来的鸟鱼龟蛇。很多人是为了满足这些放生者的愿望,才去捕捉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行为本身,只关注自己的心理满足和未来的福报,并不真心关注动物本身的生死。

也有修行者,修行只为满足某种特定的仪式需要,他们相信,他们只要一遍遍地重复做下去,就是在积累福报,就会避祸消灾。

也有修行者,有人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嘴里念什么,他以前的种种恶,都会一点点消去,不但会消去,还会得到福报。

也有修行者,他们相信,吃苦是修行的要义,不要质疑,不用思考,你只用相信,无条件地相信。

如果,你是大自然中存在的一棵树,你有你的位置,你有你的树形,你有你的朝向和叶子,你有你生长的节奏。修行不是有一个人拿个电锯,把你们剪成整齐划一毫无杂叶的景观树,不停地清理矮化你,让你成为某个场景中一抹绿色的背景之一。

如果,你是大自然中存在的一棵树,修行是让你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不是别人要把你生硬地剪成什么样,而是你能发现自己适合长成什么样,你可能需要了解自己的根有多深,哪边的土壤更适合你扎根,哪边更容易接收到阳光,你需要长成什么样,才不会被挡住阳光。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六、修行不是为了觉醒和找到自己,更不是为了悟道或得道

我经常会收到信息,说自己已经觉醒、觉悟或悟道了的人要见我。我每见到这种消息,都从来不回复,更不会约见。

我担心,我要是与觉醒、觉悟或悟道了的你见面,万一觉醒了的你跟我说“我终于觉醒了,我发现我是人诶”,或是你说“我已经觉悟了一切,人是有悲欢离合的”;或是悟道了的你跟我说“我已经悟得大道,即,无论是胎生、卵生,都是离不开水的”。

是的,可能,一只蚂蚁花几年悟通了个大道,告诉你:“我发现我每天能看到你,不是因为你来到了我的世界,而是在你家”,你是不是要崩溃,他悟了许多年后,告诉你一个不用思考就知道的常识。

或许,你几十年中,都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有一天,你终于悟通了,你应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以为自己觉察了、悟道了,你告诉另一个没有被宗教洗脑的人,然后那人“哦”了一声,人本来就应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啊,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生活的小常识。你只是用几十年的时间,才摆脱了被奴役的轨迹。你的觉醒,也许只是现在可以开始过别人最正常的生活。

可能有个汉代人用几十年的时间想通了,其实,人是平等的,皇上也没有权利要你的性命,然后你觉得自己悟道了,然后要以圣人形象出现在21世纪,要告诉大家你的思想,丢不丢人?

这世间,本来每个人都是自我觉醒的,只不过失去自我太久了,便把拥有自我意志当成觉醒,把自己当成有修为的圣人。这世间,或许你几百年才掌握的某个规律,对另一个人来说,只是常识。

有人把修行神秘化,告诉你通过修行可以获得灵性的觉醒,可以找到自己,却被带入到某个洗脑或传销组织,开始发现了自己的新的人生价值。

所以,悟道、觉醒、得道,说得轻一些,与绝大多数常人无关,说得正常一些,与你无关。道无穷,而生有尽,言有速,你如何做到悟通大道的?

凡是知晓得更多的真人,都不会告诉你他得道了,或是觉醒了,或是悟道了。因为,他的意识可以扩展到很远很近的地方,而不管远和近,都可以无限度地获得新知新识。

而世人却告诉他,自己要修行悟道,或是自己已经得道了。这跟一只蚂蚁经过几年的观察,告诉你,它发现你比它大,有什么区别?更多时候,这只蚂蚁会告诉你,它发现它比你大。然后它问你:“如今我已悟得世间真相,你怎么看?”,这时你只想告诉它三个字:“何弃疗?”

因此,修行不是要穷尽知识,更不是为了追求悟得大道,而是在你懂得一些符合自然之理,人性之本后,能够知道易行,通过修正自身的行为,来改善自我,更好的把握自己命运的轨迹。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七、修行,是通过改善自身行为,来改变自己命运轨迹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行为,给大家一首修行藏头诗以观:
修者为心,
正者为行;
自当心始,
己身了无;
行为途表,
为所无为。

修行,要先从修心开始,所谓修行,就是努力逐步去除自己的偏私虚妄之心,有的人进了传销组织,被洗脑后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却不会觉得其实是迷失了自我。

一个人的迷失,都是从无节制地满足自身的偏私虚妄之心开始的,都从挑起一个人的贪欲执念痴心妄想开始,人们会把上述心念一时的满足,当成找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因此,修者为心,就是要戒贪弱念;消痴疗心;去妄存慧。

虽然一个人修行的想法,是从心中产生的,然而,却要在行动上加以体现,才不会偏离修行的本意,有的人整天求知,整天追求参悟更多的道理,却在行为上不加以践行,这是偏离了修行的根基。

修行,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在改变自己以前的惯性。“己身了无”,是指只有摆脱惯性,才会有真正地改变。因此,行为上的改善,是修行最根本的途径。

修行到最后,就是一个人在思想上“知道识道”后,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去做事,只有这样,看似无所为,却会实现自己的目的,不同程度地改变自身的命运轨迹。
不管哪个时期的修行,其最终目的,则是达到“至善”之境,至善,意为最崇高的善。这世间的善,被分为九层,最崇高的善,叫大善。通常指“道”,然大善无形,道隐无名,唯真人以身载道,也就是修到真人境界。

然而这一境界,非人所能达,比大善稍低一层的,被称为“上善”,即通过修行,让自己力求接近“上善若水”的境界。

但每当人们听了有最高的境界,便心想自己要达到,最后思量自身难达,则心有气馁之意,这也是偏私虚妄之心的一部分。

因此,虽然修行至善,但世人不必以此为考量,只用想着通过修正自身的行为,来改变自身的命运轨迹。甚至连这个问题也不用考量,只要通过修正自己的行为,让其能够按自然和人性的规律来办事,一切境界自转。

楼主:南山空同  时间:2021-04-25 04:37:46
第八章 消贪弱念

做一个吃相不难看的人,到底有多难?

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群鬣狗围堵落单的长颈鹿。一只鬣狗从长颈鹿的肚子中钻出来,身上湿湿的,嘴角还扯着内脏;在中国贺兰山区,狼群在头狼的带领下包抄山羊。一个小时以后,狼群开始四处张望,之后前后离开。

很多人不喜欢鬣狗,觉得他们恶心残忍,另外一群人嘲笑,这便是大自然,同样是捕食,反感鬣狗只能表现出你们内心的虚伪。其实简单来说,更多人反感的不是鬣狗吃长颈鹿这件事,而是因为它们的吃相太难看。

你会觉得这是一种伪善或者是虚伪吗?

楼主:南山空同

字数:61843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8-11-08 04:15:50

更新时间:2021-04-25 04:37:46

评论数:2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