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二九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
【注释】
(1)弘:弘扬,光大。道:为政之道,大道。人:指为政者。
弘道:弘扬大道,指推行大道于天下。
弘人:弘扬人,指成就、彰显人。
【解读】
孔子认为为政的目标就是推行大道于天下,为政者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而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体现。如果等天下已经有道才来为政,已经体现不出人生意义,彰显不出人的价值。孔子这段话首先是肯定了推行大道于天下的可行性,然后是激励后进积极投身于推行大道的事业中去。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把弘扬大道,不是大道能弘扬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三八
【原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注释】
(1)食:粮食,俸禄。
【解读】
做好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实现自己治理天下的理想,这才是君子应该关注的;而俸禄只是工作成果的体现。如果还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先想着待遇,就会抑制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发挥,更会磨灭自己的雄心和抱负。
本章与第15.32章孔子所讲的“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意思相近,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敬重地做好工作而把拿俸禄放在后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三〇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解读】
人都会有过错,差别在于对待过错的态度,看能否正视错误并改正错误。孔子这句话是提醒弟子要及时地改正错误。
【译文】
孔子说:“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才叫做过错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四二
【原文】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2)与?”子曰:“然,固相(3)师之道也。”
【注释】
(1)师:乐师,古代乐官一般用盲人担任,即第9.10章和第10.25章所谓的“瞽者”。冕:乐师的名字。
(2)道:原则,方式。
(3)相:帮助,辅助。
【解读】
孔子对于乐非常重视,对乐师也非常尊重。由于乐师基本上是由盲人担任,所以孔子会主动地为盲人乐师提供周到而细致的帮助,而且合理得体,本章就是这样一则具体的记录。
在第9.10章和第10.25章中,也有孔子对盲人乐师表示尊重和礼貌的记录,可参互理解。
【译文】
师冕进见,走到阶沿,孔子说:“这是阶沿。”走到坐席边,孔子说:“这是坐席。”都坐定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
师冕出去了。子张问:“这是同乐师讲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三一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1),不如学也。”
【注释】
(1)无益:没有益处,这里指思考的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收获。
【解读】
孔子在第2.15章讲过“思而不学则殆”,本章就是用自身的经历来诠释这句话。
人的见识、思想和思考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时间和精力的持续投入并不能突破其中的局限性,相反过多投入反而会让自己钻进牛角尖,进一步的禁锢了自己。要想打破其中的局限就需要借助外力,向前人或者旁人学习,增加自己见识,开阔自己思路 。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去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三二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2)也,馁(2)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2)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耕:耕地,这里指代的是农业生产。
(2)馁:饥饿。
【解读】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关注的是如何在天下施行正道,而不是如何谋取个人的物质利益。天下施行正道了,个人的物质生活自然也就解决了。这就如同种地一样:种地的时候也会饿肚子,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收获;等庄稼长成,收获了粮食,也就不会挨饿了。做学问也是如此:在做学问的时候,是没有俸禄的,这是在投入;等有了学问,可以为天下尽力,个人的物质生活问题也自然解决了,但它只是为天下谋道的一个附加产出,而不是目的,目的还是实现天下大治。所以,孔子最后又强调了一遍: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
孔子说:“君子谋求于道而不是谋求于衣食。耕田,也常常饿肚子;做学问,(做好了)俸禄也会有了。君子担心的是道(的施行),而不会去担心(身陷)穷困。”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三七
【原文】
子曰:“君子贞(1)而不谅(2)。”
【注释】
(1)贞:公正,固守正道。
(2)谅:遵守个人间诺言。孔子认为这样的诺言多为个人之间交往应承下来,没有什么大义和原则可讲,遵守这样的诺言是小信,即第14.17章所讲的“匹夫匹妇之为谅”。
【解读】
君子致力于推行大道于天下,固守正道是处世的核心原则,相比来,那些无原则的私人间的承诺则微不足道,不应该被它们所束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会无原则遵守个人之间承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六. 六章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2);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注释】
(1)愆:音qiān,过错、错误。
(2)隐:隐瞒。
(3)瞽:眼盲,眼瞎。
【解读】
孔子这段话不能忽视的一个前提是“侍于君子”,并且这“三愆”归结起来都是在说话上的过错。不待在君子身边,这三种错误也是错误;但是待在君子身边再犯这三种错误,就不应该了,所以孔子要把它们提出来。待在君子身边,就应该向君子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即使在行为上不能显著提高,做不到“敏于事”(第1.14章),但至少在说话应该有所提高,不能出现这三种错误,趋于“慎于言”(第1.14章)。也可以说,避免这“三愆”,是“慎于言”的基本要求,是君子最基本的修养。
当然,孔子这话是弟子讲的,是对立志于成为君子的人的要求,而不是对一般人而言的。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犯三种错误:话未到该说的时候说话了,叫做急躁;话到该说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别人脸色便贸然开口,叫做眼瞎。”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七. 二
【原文】
子曰:“性(1)相近也,习相远(2)也。”
【注释】
(1)性:人的本性、性情,指先天的秉性。
(2)习:学习,习染,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解读】
(一)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秉性基本相同,是后天教育和培养不同导致了人的千差万别。孔子的这句话是重在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隐含的意思:孔子强调的一些品行,比如,孝、直、狂等,都是源自于人的本性,在把先天秉性的相同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孔子认为人大都是可以保持这些品行的;反过来,可以看出孔子对当时的社会教育状况并不满意,还需要改进,这也是他办学的的一个出发点。
(二)认为人的先天秉性基本相近,没有什么可谈的,这也是孔子很少谈性的一个原因,即第5.13章子贡所讲的“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秉性相近,(但是差异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相距巨大。”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八.一
【原文】
微子去之(1),箕子为之奴(2),比干谏而死(3)。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1)微子:子姓,名启,纣王的长兄,不过当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帝乙之妾,其后才立为妻,然后生了纣,所以帝乙死后,纣得嗣立。纣继位后,封启于微建立诸侯国微国,子爵,故称微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于宋,成为了宋国的始祖。去:离开。之:代纣王。
微子去之:纣王无道,微子屡谏不听,随隐居荒野。
(2)箕子:子姓,名胥余,纣王的叔父,封国在箕,子爵,故称箕子。箕子为之奴:曾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子披发装疯,被纣王拘禁降为奴隶。
(3)比干:子姓,纣王的叔父,封国在比,故称比干。他辅佐商王帝乙,后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比干谏而死:比干劝谏纣王,纣王不听并杀死了他。后世《封神演义》说比干被剖心而死。
【解读】
这三个人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功绩,但是为了劝阻纣王的恢复正道而做出了牺牲,客观上是为拯救整个天下苍生做出了贡献,所以可以称他们为仁者。
【译文】
(纣王无道,)微子便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劝谏而被杀。孔子说:“殷商 有三位仁人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九.七
【原文】
子夏曰:“百工(1)居肆(2)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释】
(1)百工:泛指各类工匠。
(2)肆:手工作坊。
【解读】
子夏采用工匠做工来类比的君子悟道,认为做学问是悟道的途径。反过来看,有道君子是做学问的最终目标。如果还没有能够悟道,说明学问还做得不够;如果做的学问不能悟道,则说明学问错了;如果做学问不是为了悟道,则说明做错了。
道是君子治理天下所要掌握和遵循的原则。
【译文】
子夏说:“各类工匠是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是通过做学问来掌握大道。”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五.三三章
【原文】
子曰:“知(1)及之(2),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3)之,则民不敬(4)。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5)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通“智”,智慧、明智。
(2)之:本章的“之”都是不定代词兼有语气助词,不定代词做前面动词的虚拟宾语,语气助词强化前面动词的含义和语气以便于表达,尤其是便于多个动词连用时使用。类似的用法如《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的“之”。
(3)莅:音lì,到、临,引申为对待。
(4)敬:敬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
(5)动:行动,举动。
【解读】
孔子认为为政需要具备智、仁、庄、礼四项要素才能做到完美。不过,这四项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的。对于智,孔子认为它是为政的最基本条件,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及之”),才具备从政的资格。对于仁,孔子它是为政的核心要素,是为政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为政过程中必须恪守的原则,所以孔子用了“守”字。对于庄,孔子认为它是为政的基本态度,对待工作保持庄重的态度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与配合。实际上,庄是只为政态度的一个代表,与之相近的态度还有敬、慎、谨等,这些也是孔子所强调的。对于礼,孔子认为它是为政的行为上的要求,各种举措要符合预先设定的规范,才能预期的取得效果,礼是把为政导向完美的后备要素而不是先决条件。
从本章不难看出,孔子虽然重视礼,但是在为政的诸要素中,孔子并没有把它排在前面,认为它在具体的为政过程中相当于围棋的“收官”阶段。这一点与后世对孔子的理解并不一致。相反,对于孔子看重的“知”这样相对客观的条件和“庄”这样的主观意识要求,后世对这两者的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
【译文】
孔子说:“才智达到它,(但是)仁德(不够)不能够守得住它,就是得到了,一定会失去。才智达到了它,仁德也能够守得住它,但是不用庄重态度来对待它,那么百姓也不会敬重地对待。才智达到了它,仁德也能够守得住它,也能用庄重态度来对待它,但是举动不符合礼,也是不够好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三四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1)知:认知,了解。小知:往小了认知,。
(2)受:通“授”,授予,交给。大受:往大了授予,授予重大的任务。
【解读】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素质和能力突出,所以对其不能往小了认知,不能小看了,可以让其肩负重担。而小人,没有雄心壮志,能力和素质也受到了限制,所以不能对其抱有大的期望,不能让其承担重大的任务。本章既是孔子识人用人的总结,又是在激励弟子朝着的君子而努力。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往小了认知他,可以授予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授予重大任务,可以往小了认知他。”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第一五.三五章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1)而死者也。”
【注释】
(1)蹈:踩踏,这里引申为践行、投入。蹈仁:践行仁德,实施仁政。
【解读】
水火是百姓的基本生活所需,而百姓对仁政需求比对水火的需求还迫切,以此说明百姓需求仁政的迫切性。而施行仁政却不会像蹈水火一样会有什么生命危险,为政者为什么不施行仁政呢?孔子这番话就是希望为政者能够实行仁政,其中默认的前提就是执政为民。
【译文】
孔子说:“百姓需要仁,比需要水火更迫切。我看见有往水里、火里去而死的,却从没见过实施仁政而死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三六&
【原文】
子曰:“当(1)仁,不让于师。”
【注解】
(1)当:担当、承担。
【解读】
“不让于师”是一个比喻,意为是最重要的东西,是居于首位的。在孔子看来,仁是德行的核心,也是修行的根本和第一要务;所以面对仁德,要主动向前,用于承担。
【译文】
孔子说:“担当仁德,就是对老师也不能谦让。”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六.二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2)十世希(3)不失(4)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5)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6)不议(7)。”
【注释】
(1)礼乐:代表重要的活动与制度。征伐:征战,代表重大的决策。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和征战都是由天子作出,即重要活动与制度和重大决策都是由都天子负责。
(2)盖:大约、大概,表推测。后面的“五世”、“三世”两句前省略这个字。
(3)希:通“稀”,稀少。
(4)失:丧失,失去。这里意思是诸侯无法保证“礼乐征伐”的正确性,造成社会正常秩序的丧失,出现混乱和动荡。
(5)陪臣:指大夫的家臣。
(6)庶人:平民,百姓。
(7)议:议论,这里指的是对政治的非议。
【解读】
孔子一直致力于天下有道,原因何在?本章就是孔子所做的最好解释。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句话点名了天下有道的意义。天下有道,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生活顺心。在这种状态下百姓自然不会关心政治,也不会去讨论如何治理。“庶人不议”也可以作为评价天下是否有道的标准。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与“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意思相近,表明要做到天下有道的关键是大政方针都是掌握在天子手中,其中“礼乐征伐”就是最主要的“政”。诸侯、大夫、陪臣等人有私心谋私利,即使掌管了天下,他们难以长时间地保证保证“礼乐征伐”的正确性,天下就会出现混乱(“失”)。第16.1章的“季氏将伐颛臾”,就是大夫掌权而不能正确地作出征伐决策的典型案例。
孔子把天下有道的希望都寄托在天子身上,但是他并没有讲为什么会由天下有道变成天下无道。纵观历史,被孔子给予厚望的天子并不都靠得住,无道天子比有道天子更多,因为大多数天子并不是因为有道才成为天子的,而是因为是天子的后代而成为天子的。正是由于无道天子的存在,才使得天下有道转向了天下无道,正是昏庸天子的存在,才使得“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且这个发展趋势还会由天子、诸侯、大夫、家臣一直传递下去。这是由家天下和宗法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不是孔子倡导有道所能够改变的。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礼乐和征战都是由天子作出的;天下无道,礼乐和征战都是由诸侯作出的。(礼乐和征战)由诸侯作出的,大概经历十代,很少还能不出现混乱和错误的;(礼乐和征战)由大夫作出的,经历五代,很少还能不出现混乱和错误的;若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传到三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天下有道,最高政治权力就不会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有道,百姓就不会非议政治。”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六.三
【原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1)五世(2)矣,政逮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5)矣。”
【注释】
(1)禄:官员的俸给。去:离开。公室:指鲁国的国君,当时各诸侯国君主多以称公,居住地称“公室”,后借此代指国君。
禄之去公室:国君不能决定官员的俸给,即国君不能决定官员使用,引申为君主失去了权力。
(2)五世:自鲁君丧失政治权力到孔子说这段话的时候,经历了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
(3)四世:自季氏最初把持鲁国政治到孔子说这段话时,经历了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
(4)三桓:鲁国当政的三卿,仲孙、叔孙、季孙都是桓公的公子庆父、叔牙、季友的子孙,故皆称孙,由于庆父为庶子之长,所以后来把仲孙改称为孟孙,统称为“三桓”。
(5)微:衰落。
【解读】
第16.2章孔子讲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本章就是以鲁国的实例来说明。三桓执掌鲁国政权之后,历经四代,权力得到巩固后,后世子孙也开始变得平庸,对权力也不够敏感和珍重,就出现阳货开始把持季氏的家事而干预国政的请况,即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第16.2章)。
【译文】
孔子说:“国君失去了权力,已经五代了;国家大政掌握在大夫手里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现在也衰微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六. 八章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1):畏天命(2),畏大人(3),畏圣人之言(4)。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5)大人,侮(6)圣人之言。”
【注释】
(1)畏:敬服,敬畏而遵从,与敬而远之是不同的。
(2)天命:上天赋予的使命。
(3)大人:当世有道的执政者,不仅是施政地位高而且时施政方向正确的人。
(4)圣人:历史上有道的君主,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
(5)狎:音xiá,轻慢,不重视。
(6)侮:轻慢,不敬重。
【解读】
君子与小人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君子能够感受上天赋予自己推行大道于天下的使命感,而小人则感受不到天命,缺少使命感。而大人和圣人都是有道的执政者,所以要推行大道的君子,自然会敬服当世大人和历史上圣人所留下的话。由此可见“三畏”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上,“畏天命”是顶层的,而“畏大人”和“畏圣人之言”则是承接下来的。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敬服有三样:敬服天命,敬服大人,敬服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会敬服它,(进而)轻慢大人,不敬重圣人的话。”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七. 三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1)不移(2)。”
【注释】
(1)知:通“智”,聪明,与后面的“愚”相对应。“上”与“下”是对应的两个极端,有“最上”和“最下”的意思,类似于英语的形容词最高级。
(2)移:改变。
【解读】
上知与下愚是人类智力的两个极端,很难改变的。但是这两类人很少,大部分人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是可以改变的。孔子这话隐含的意思是大部分人是可以改变的,以此来激励弟子积极地去修行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六. 七章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
【注释】
(1)色、斗、得:三个词都是动词性质的词,“好色”、“好斗”、“好得”的意思。其中“得”是指各个方面的,而不仅仅是物质上,还更多有精神层面,因此作为血气衰老的补偿和慰藉。
【解读】
色、斗、得是人在不同时期具有心理上的特性,而它们又是基于人体该时期的生理特点,可以算是人的本性,对于一般人不能做太高的要求,但是对于君子而言,要施仁政于天下,就要戒除这些本性上的毛病。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样(毛病)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迷恋女色;等到壮年,血气正旺盛,要戒除争胜好斗;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