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七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3)!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4)。”
【注释】
(1)史鱼:史氏,名䲡,字子鱼,卫国的大夫。
(2)矢:箭。这里用射出的箭来比喻“直”更有一种迅疾的动感,具体应该有读者自己领会。
(3)蘧伯玉:即第14.25章中的蘧伯玉。
(4)卷而怀之:收藏起来。卷:卷起,收起,怀:怀藏。之:兼有结构性和语气性助词,前者便于前面动词的表述,后者强化前面动词的含义和语气,没有实际意义。
【解读】
虽然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但是评价还是有差异的,对史鱼评价只是“直”,而对蘧伯玉的评价则是“君子”,显然孔子更倾向于后者。孔子认为蘧伯玉是君子,是符合他提出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第8.13章)的标准的。
【译文】
孔子说:“刚直啊,史鱼!国家有道时像箭一样,国家无道时像箭一样。好一个君子蘧伯玉!国家有道时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就收藏起来。”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一五
【原文】
子曰:“躬自厚(1)而薄责(2)于人,则远怨矣。”
【注释】
(1)躬:躬身力行。躬自:自己对自己行动,努力使自己。厚:厚重,忠厚。
躬自厚:躬身力行使自己厚重。
(2)薄责:轻责,少责备。
【解读】
如果自己不行却去呵责别人,必然会招来别人的怨恨。当然,君子努力的方向是提升自己的品行,让自己厚重起来。但是不能自己厚重起来了以后用自己的状态和标准去要求别人甚至于苛责别人;而是要从对方的角度看考虑问题,体谅别人的难处,这就是“恕”。
有些“德高望重”的人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周围的人,或者说是“为了工作”,或者说“为了你好”,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用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世界,也会发现周围尽是不如意,会让自己满是苦恼,而反伤自己。
【译文】
孔子说:“努力使自己厚重起来而少责备别人,就会远离怨恨了。”
【辨析】
通常的解释认为,根据后文中的“薄责”认定“厚”后面省略“责”,即“躬自厚”是“多责自己的”意思。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厚”字本身意义缺乏理解,另一方面是这种省略方式不符合常理,通常的省略是省略在后面的,只有前面明确的内容后面再说时可以省略。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一七
【原文】
子曰:“群居(1)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2),难矣哉!”
【注释】
(1)群居:和一帮人聚在一起。
(2)好行小慧:爱耍小聪明。慧:聪慧,聪明。
【解读】
“群居终日”并不是“言不及义”和“好行小慧”状语式条件,它们三者是并列项,即符合这三条,才是“难矣”。
“群居终日”是没有理想和追求、没有正事可做的表现,“言不及义”是缺乏社会担当的表现,“好行小慧”是缺乏大智慧却自以为是的表现,这三者并非大恶,但是这样的人不要说与君子相比,就是与一般的士也相比也是差得很远,所以孔子认为这样人是难以寄予希望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同一帮人整天聚在一起,说的话从不涉及道义,爱耍小聪明,这就难了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一 一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郑声(5),远(6)佞人(1)。郑声淫,佞人殆。”
【注释】
(1)时:时令,时节,这里引申为计时的方法,即历法。夏之时:夏历,又称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便于人民使用,又适合指导农业生产。
(2)辂:音lù,古代的大车,多为帝王所用。商之辂:商代的车子,比起周代的车子自然朴质些,《左传》桓公二年有相关记录:“大辂、越席,昭其俭也。”
(3)服:穿衣服,这里引申为戴帽子。周之冕:周代的礼帽,相比以前的要华美一些。
(4)韶:舜时的音乐。舞:通“武”,周武王时的音乐。在第3.25章,孔子赞美了这两种乐。
(5)放:放逐,驱逐。郑声:郑国的民间音乐。
(6)远:远离。
(7)佞:花言巧语,能言善辩。佞人:以花言巧语见长的人,这里指只会花言巧语的人,只会动嘴的人。
【解读】
在孔子看来,治国者应不拘一格,有利于人民和国家就要采用,反之,就要远离和放逐。具体来看,“行夏之时”代表致力于农业生产,孔子把农业生产排在首位,这是国家的根本;然后是日常使用,“乘殷之辂”代表这个方面。这一入一出两个方面才能保证百姓和国家的富裕,接下来的才能谈得上去讲究礼乐。这个顺序与孔子在第1.15章提到“富而好礼”是一致的。
【译文】
颜渊问怎样去治理国家。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武。禁止郑国的乐曲,疏远只会花言巧语的人。郑国的乐曲淫靡,只会花言巧语的人回来危害。”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一八
【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2),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
(1)质:本质,这里引申为原则。义以为质:倒装,即“以义为质”
(2)孙:通“逊”,谦逊。出:出来,这里引申为语言表达、说话。之:兼有结构和语气助词,前者便于前面动词的表述,后者强化前面动词的含义和语气,没有实际意义。孙以出之:倒装,即“以逊出之”, “礼以行之”、“信以成之”也采用了相同的句式。
【解读】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必须以整个社会道义为原则,把社会道义做为衡量标准,也就是第四.一〇章所讲的“义之与比”。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做事要符合礼的规范,说话要谦虚,成事要靠诚信。
【译文】
孔子说:“君子把义做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按照礼来做事,用谦逊态度说话,用诚信来成事,这才是君子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一九
【原文】
子曰:“君子病(1)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注释】
(1)病:担忧,担心。
【解读】
为别人所知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来源于你的能力施展。有了能力的展示,别人自然就能了解你,所以自身能力的提升才应该是关注的焦点。
孔子在第14.31章所讲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与本章所表达的含义一致,只是在用词上和语序上进行了替换。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一二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读】
孔子告诫弟子要做长远意识,早做打算和规划。孔子这话是对那些有志之士讲的,对那些得过且过的人而言,让他为长远做打算、为将来做准备,恐怕是他最害愁的事。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五.一四章
【原文】
子曰:“臧文仲(1)其窃位(2)者与!知柳下惠(3)之贤而不与立(4)也。”
【注释】
(1)臧文仲:即第5.8章中出现过的鲁国大夫臧孙辰。历仕庄、闵、僖、文四朝。
(2)窃位:窃取职位,指德行达不到所担任的职位,不称职。
(3)柳下惠:展氏,名获,又名季,字禽,鲁国贤者,本名展获,字,又叫展季。“柳下”可能是他的居住地,“惠”可能是由他的妻子的倡议给他的私谥。
(4)不与立:即“不与之立”省略了“之”,不与之立于朝,不和他同朝为官,指的是不向朝廷举荐任用他。
【解读】
孔子一向是把识人举人看作为政者的主要职责之一,在第13.2章孔子就曾建议仲弓为政要“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其他篇章也有提及。孔子推崇的是第14.18章中公叔文子的做法,可以举荐自己的家臣与自己“同升诸公”;而批判的是臧文仲明知柳下惠的贤能却不举荐的行为,认为这样做就是不称职。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窃取官位的人,明知柳下惠贤能,却不和他同朝为官。”
【辨析】
对于“立”,有一种解释是通“位”,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前面的“位”不写做“立”呢?注释者能从别处文章中考证出通假来,记录者就不会连最基本严谨都做不到,就不会在二十多个字的一句话中把正字与通假字混用。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五.二〇章
【原文】
子曰:“君子疾(1)没世(2)而名不称(3)焉。”
【注释】
(1)疾:痛恨。
(2)沒世:离开人世,死了以后。
(3)称:称颂,称道。
【解读】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孔子心目中的君子也不例外。当然了,君子求名是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方式来获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痛恨死后而名声不被称颂。”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二一
【原文】
子曰:“君子求(1)诸(2)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
(1)求:求助、求得。
(2)诸:“之于”的合音和义。
【解读】
君子以天下为己任,任何事情着力点放在自己身上,力求“修已以安人”(第14.42章)。而小人,注重于个人的利益,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出了问题也是责怪他人而撇清自己的责任。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求于自己,小人要求于别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五.二五章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1)也,谁毁谁誉(2)?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3)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4)。”
【注释】
(1)人:这里主要指政治人物。
(2)誉:赞誉。谁毁谁誉:疑问句宾语前置,即“毁谁誉谁”。
(3)试:考察,查验。
(4)斯:这样。民:百姓。三代:指夏商周三代,主要指夏禹、商汤、文王、武王和周公时期。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这是一个强调原因的判断句,突出强调“斯民”是三代可以直道而行的原因。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老百姓是太好了,正是有了他们了,执政者可以直接推行大道就能成功,就能实现天下大治。
【解读】
孔子这段话讲述了如何对为政者进行评价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引导为政者去推行大道于天下。首先,孔子认为对为政者的评价应该去赞誉那些正面人物,即那些推行大道于天下的人。其次,孔子认为赞誉必须是经过谨慎考察后作出的。再次,孔子在考察后发现,三代的那些君主之所以直接推行大道于天下就能成功,因为天下的老百姓太好了,太配合了。最后的结论就是:天下有这么好的老百姓,只要君主真心想推行大道于天下,直接推行就能成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赞誉了谁?如果有我所赞誉的人,那是经过了考察的。这样的百姓啊,这是夏、商、周三代能够直接道而行的原因所在。”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二二
【原文】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2)。”
【注释】
(1)矜:音jīn,矜持,庄重。
(2)群:合群。
(3)党:结党,拉帮结伙。
【解读】
君子致力于施仁政于天下,遵循的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5.40章),不会去做无谓的争执;图谋的是天下的公利而不是个人的私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会结党营私。
“群而不党”与第2.14章的“周而不比”及第13.23章的“和而不同”的意思相近,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矜持而不争执,合群而不结党。”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一五.二三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1)人,不以人废(2)言(3)。”
【注释】
(1)举:推举、选拔。
(2)废:废弃。
(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本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即为“不以言举人、废人,不以人废言、举言”。
【解读】
我们对于一个人和其言论的判断非常容易联系起来甚至等同起来,通常是这样的:
当我们听到一段言论的时候,不是对言论本身进行判断,而是要先看他是谁说的。如果发表这段言论的人是我们认识的,我们接着就会根据这个人来进行判断。假如这个人给我们留下有能力、有威望等正面形象,那么就会认为这段言论是正确的;假如这个人给我们没有什么能力、威望等负面形象,那么就会认为这段言论不也怎么样。
如果发表这段言论的人是我们不认识的,我们则会根据这段言论去推测、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假如我们认为这段言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也会是一个好人或者有能力;假如我们认为这段言论不正确,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也好不到那里去、甚至很差劲。
这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我们在时间紧迫、信息不足、智力有限等条件下对错综复杂的事物做出迅速的反应。
但实际上,一个人和他的言行是很复杂的,两者往往并不一致,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左的情形,正如同孔子在第一.三章中讲的那样“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因为,一方面是人类的语言、智力越来越发达的情况,所表达的内容只是具体环境下的一种思想表述,甚至是非真实的表述;另一方面人本身也是复杂多变的,会因时因地的有不同的展示和体现。
这就要求我们把人和他的言论区别开来,对它们分别作出独立的判断。
孔子这句话着重强调了在使用人才、听取意见等重大问题上,要慎重对待,防止把人和言论等同起来。这句话也表明了君子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标准,不仅仅是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相当的理性和智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会依据言论而选拔发表言论的人,也不会因为人而废弃他的言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二四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1)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2)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1)言:字。这个字通常是对某个方面的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得到的,如后面孔子说的“恕”就是对一种品行的高度概括,虽然是一个字,但是内涵却非常丰富。
(2)恕:宽恕,体谅。
【解读】
曾子在第4.15章对孔子的思想总结为“忠恕”两个方面,但是这两者也不尽完全等重,在二选一时,可以看出孔子更为重视“恕”当然也存在着孔子认为子贡在“忠”方面做得比较不错的情况。不过,对于君子而言,他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他要面对的社会大众更多,自己手下做事的人更多,所以孔子更为重视“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对前面的“恕”进行补充和强调,因为只有一个字,孔子担心子贡会有歧义,所以又多说了一句话。但并不是说,这句话就是与“恕”的意思是等同的,“恕”是基于从对方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不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使是“己所欲,施于人”也不是“恕”,真正的“恕”是不能把自己主观愿望强加给别人,而是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考虑对方的难处。
【译文】
子贡问:“有那么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二六
【原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注释】
(1)阙:通“缺”。史之阙文:史书上记录有空缺文字的地方,即史书对不明确的地方宁愿空缺也不做妄加猜测去补全记录。
【解读】
仅从第一句来看,孔子是对史书记录保持客观严谨态度是赞同的。但是,第二句“有马借人乘之”和“史之阙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并不清晰,所以不必穿凿附会,对它们强行解读,而应该保留,这本身也是对“史之阙文”的继承。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上有空缺文字的地方。有马的人借给别人骑乘。现在没有了啊,”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四〇
【原文】
子曰:“道(1)不同,不相为谋(2)。”
【注释】
(1)道:这里政治上的治国之道,即政治主张、施政方针等。
(2)相:副词,共同。谋:谋划。为谋:做谋划,引申为做事情的意思。
不相为谋:不一起共事。
【解读】
一个人的原则、主张是最基本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两个人的主张不相同,而在一起就面临以谁为主的问题,必然是一番争斗,如此对事情本身、对个人都会造成伤害。而且孔子认为自己的道是正确的,并且应该死守的,决不能妥协(守死善道,第八.一三章)。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隐含的意思则是“道同,必相为谋”,否则,自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并且是一件耻辱的事情。(第八.一三章之“邦有道,贫且贱,耻也”)
【译文】
孔子说:“道不同,(就)不要一起共事 。”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二七
【原文】
子曰:“巧言乱(1)德。小不忍(2),则乱大谋。”
【注释】
(1)乱:败坏,破坏。
(2)忍:忍,忍耐,忍受。小不忍:可做“不忍小”理解,与后面的“乱大谋”对应。
【解读】
本章这两句话是孔子一起讲完的,需要联系起来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
孔子认为德行是君子品行之根本,而花言巧语虽然会取悦于人以有利于自己做事,但是却会败坏自己的德行,这就是因小失大,故而引出后面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其中,别人对自己的好感是“小”,自己的德行乃是“大谋”。
【译文】
孔子说:“说话乖巧会败坏(自己的)德行。小的方面不能忍受,便会破坏大事物。”
【辨析】
对于“忍”,有一种通常的解释是“忍心”,“小不忍”就是“小小的不忍心”,引申为“小小的仁慈”,这种解释的根据是按当时的用法,“忍”受否定副词修饰且不带宾语时,只有“忍心”的意思。这种规律总结有误,也不适用于本章。
首先,真正的规律并不是“忍”不带宾语且受否定副词修饰,而是“某人不忍”,今译才是“某人不忍心”,如:“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左传•成公二年》,“子干曰‘余不忍也’”(《左传•昭公十年》),“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庄子•••杂篇•让王》)。而本章的“小不忍”并符合这个规律,“小不忍”可做“不忍小”理解(今译是“不能忍受小的方面”)与后面的“乱大谋”(破坏大的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呼应连接和因果联系。
其次,“小小的不忍心”若不做引申则无法理解,而若是引申为“小小的仁慈”,反推的话,那么“残忍”要比“忍心”更为合适;而“忍”单用,则没有“残忍”的意思。
其实,“忍”的本义是“忍耐,忍受”,主要就是指心里承受不了,肯定使用和否定使用都不会改变意思;而“忍心”则是“忍受”在特殊语境中的具体应用。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二八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解读】
人有善恶之分,而善人与恶人的喜好往往不同,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第13.24章)。如果一个人能让众人喜欢或者厌恶,说明这个人或是有特别之处,或是没有原则,或是其它的原因,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仔细考察的。孔子重视知人,从这些特别之处入手进行考察,就是知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译文】
孔子说:“大家厌恶他,一定要考察他;大家喜爱他,一定要考察他。”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四一
【原文】
子曰:“辞达(1)而已矣。”
【注释】
(1)达:达到,符合,这里指充分表达。
【解读】
根据第11.3章的内容可以看到,“言语”是孔子专门培养的一项为政能力,“辞达”可能就是它的一项总体要求。辞达看起来很平常,但是要真正地做到并非易事,它一方面需要对要所要表达的意思充分知晓,另一方面则需要具有概括、精炼等的能力,再一个方面需要选择与意思和听者相契合的表达方式。对此而言,孔子教育弟子从学习《诗经》开始,不然则是“不学诗,无以言。”(第16.13章)
【译文】
孔子说:“言辞,充分表达(意思)罢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五.三九章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1)。”
【注释】
(1)无类:不分类,不先入为主地进行设定和区分。
【解读】
虽然是短短四个字,却阐明了孔子的两条教育原则:其一,每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教育,都能改变和提升;其二,不能先入为主的对学生进行设定,然后按照设定对其进行教育,也就是俗话说的贴标签。先入为主地给学生贴上标签,就会不自觉地按照标签对学生进行教育,结果导致学生就真的按照标签的方向发展起来,完成了教师的自我验证,这也是现在所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当然,这两个原则也是相互支撑的,如果先入为主把学生设定为不可教育的类型,那么就是到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相反,如果真心的想教育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各有特定,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译文】
孔子说:“人是可以进行教育的,但不要先入为主的进行设定和区分。”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