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一七
【原文】
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子曰:“无(2)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1)莒父:鲁国的邑名,具体位置在不确定。
(2)无:通“毋”,不要。
【解读】
孔子的回答虽然是针对子夏的,但是讲述的内容应该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为政者做事要沉稳,要有条不紊;为政者眼界要开阔,要有大局意识。
其中的“勿见小利”与第15.27章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相近,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的邑宰,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成;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一四
【原文】
冉子(1)退朝。子曰:“何晏(2)也?”对曰:“有政。”子曰:“其(3)事也。如有政(4),虽不吾以(5),吾其与闻(6)之。”
【注释】
(1)冉子:即冉有。
(2)晏:迟,晚。
(3)其:表示推测,应该是。
(4)事:事务,这里指一般性事务,每个职位都有的分内事务。政:政事,这里指重大政治事务、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冉有讲到的“政”,把这两种事务混为一谈。
(5)吾以:宾语前置,即“以吾”,用我。以:用。
(6)与闻:参与并且知道。与:音yù,参与。
【解读】
本章孔子借着区分“政”与“事”不同,表明自己虽然没有担任具体的官职,但还是非常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是想积极参与重大政治活动中去的,也就是说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参与度,这是为政者的基本素质。
【译文】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怎么回来晚了呢?”回答说:“有政务。”孔子说:“应该是一般性事务罢了。若是有政务,虽然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〇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1);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2)。”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3),硁硁(4)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5)之人,何足算也(6)!”
【注释】
(1)行己:为自己个人做事,私人的行为。行己有耻:私人的行为保持羞耻之心。论语中有两处使用了“行己”,意思一致,另一处是第5.16章的“行己也恭”。
(2)弟:通“悌”。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里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即“宗族、乡党称孝弟”。
(3)果:果敢,果断。
(4)硁:音kēng,刚劲有力的击石声。硁硁然:自信而坚决的样子。
(5)斗:古代的容器,能容十升。筲:音shāo,古代的饭筐,能容五升。斗筲:斗、筲的容量都不大,用来比喻志向和见识的狭小。
(6)算:归于,算作。何足算也:不值得算作,算了吧。
【解读】
士,本是一个可以参与国家治理的社会阶层,但是孔子却赋予其更丰富的社会意义,对其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即使是从政者,连被考虑算作士的资格也没有。
具体而言,虽然孔门把这些要求强行划分为三个层次,但只有符合第一个层次要求的才是真正的士(“可谓士矣”),第二个层次只是为人的基本的要求,第三个层次要求只是还不错的小人。从这个划分看,士的要求是起于小人但尚未达到君子。
真正的士是担当社会道义、投身于社会发展的人,需要的激情、勇敢和毅力,也就是后世“士气”,但是这个士气只可以用在承担国家和社会使命上面,尤其是外交场合,但是对于自己个人的事情还是要有所顾忌,是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孔子把“行己有耻”和“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连接在一起的真正含义。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私人行为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叫做‘士’了。”
(子贡又)说:“请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称赞他恭敬兄长。”
(子贡又)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活一定可信,行为一定果敢,这样自信而坚决的小人呀,但也可以说算是(再)次一等的了。”
(子贡又)说:“现在的执政诸公怎么样?”孔子道:“咳!这班器识狭小的人,就算了吧?”
【辨析】
对于“行己有耻”,通常的解释都忽略了“己”的含义。这个“行己”和“使于四方”相对应的,孔子利用一私一公两厢对比,完整地表达出“士”的真实含义。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三.一五章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1)?”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2),其几也(3)。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3)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释】
(1)诸:“之于”的合音合意。
(2)其:表示推测,应该是,至多是。几:副词,几乎,接近。其几也:应该有接近的。
(3)莫予违:宾语前置,即“莫违予”。
【解读】
鲁定公提出问题的背后就是执政简单化的思想,是想着一劳永逸,即仅凭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就可以使国家兴盛不衰。但是,执政过程复杂多变,国家的兴衰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不是靠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就能决定的。孔子当然不会同意鲁定公这想法。
不过,孔子对于君主国家治理的实质看得还是非常清楚的。在君主国家,君主有着绝对的权威,会引导着整个国家治理的走向,所以君主如何保证自身决策和行为正确性,就成了在国家治理中关键。相对而言,君主知道为君难,在决策和行为上就会慎重,就会提高其正确性。反之,如果君主因为没有人反对就不检点自己,就松懈了对自己的要求,其执政的正确性就无法保证,那么国家治理就会走上混乱。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话语不可能有这样的作用,至多是比较接近吧。有人说:‘做君主难,做臣子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艰难,[自然会谨慎认真地干去,]不就接近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话语不可能有这样的作用,至多是比较接近吧。有人说:‘我没有什么快乐于做君主的,只是我说的话没有人违抗我。’如果君主说的话好没有人违抗,不是很好么吗?如果(说的话)不好而也没有人违抗,不久接近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一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2),必也狂狷(3)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中规中矩,即言行符合孔子所认定的理想标准。
(2)与:交往。
(3)狂:狂放,不受拘束。狷:音juàn ,拘谨,固执。狂和狷两者有一层相对立的意思。
【解读】
中行之人,是符合孔子所认定的理想标准的,这样的人很少。狂和狷虽然达不到中行的要求,但是基本上源自于人的本性,也算是“直”的一种表现,退而求其次,孔子还是认可本性的率真的人。对此,可参看孔子在第13.18章对“直者”的认识。
【译文】
孔子说:“不能够与中行的人交往,就只能与狂者和狷者了。狂者积极进取;狷者(固守原则),有所不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三.二二章
【原文】
子曰:“南人(1)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2)。’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3)。”
子曰:“不占而已矣(4)”。
【注释】
(1)南人:南方人。当时的南方人具体范围不得而知。上古时期,南方相较于中原地区尚属蛮夷之地,而以巫医为主。
(2)恒:恒常,持久不变。无恒:没有恒常心态,没有平常心。此处“无恒”的意思与第7.25章的“有恒”的意思相反。无恒和有恒是两个端点,中间是有一个区间的,大部分人是处于这个区间的,这里是指靠近无恒一端的人是做不了巫医的。巫医:是指用符咒、占卜、草药和巫术等方式招神驱鬼、治疗疾病的人。古时“巫”“医”不分,所以古时的“医”写作“毉”,后来才分开成为专门的巫师和医师。巫医通鬼神,托生死,在施展巫术和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和状态,如果缺乏基本的平常心,是难以从容应对的,也无法给病人及其家属以信心的。
(3)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出自《易经•恒卦》,是《恒卦》的九三爻辞,完整的原文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这里的意思是,如果缺少恒常心态,是会遭受羞辱的。
(4)不占而已矣:不用占卜了。孔子这句话的前面省略的部分内容,意思是:已经是很明确的事,不必要在用占卜来预测了。
【解读】
本章孔子借用南方人的一句话来说明保持恒常心态的重要性。如果缺乏恒常的心态的话,连巫医都作不成,更别提成为一名为政者了。对于有恒者,孔子认为可以做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 (第7.25章),如此才可以从容应对为政过程中出现各种变化,才能平常的看待个人的起伏与荣辱。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假若没有恒常心态,是不可以作巫医的。’这句话很好呀!”
(《易经•恒卦》爻辞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3)。”
孔子又说:“不用占卜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三
【原文】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和:音hè,应和、呼应、回应,含有协同参与的意思。
(2)同:相同。
【解读】
对于一件事情,君子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注重的相互应和、协同参与,并不会先要求观点完全相同;而小人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看重实相互之间的观点和利益是否一致,而不会去考虑如何相互协作。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注重的是相互协作而不要求观点相同,小人看重的是相互之间的利益是否相同,而不去考虑协如何协同参与。”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三.二四章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1)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2))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
(1)好:音hào,喜欢,称道。
(2)恶:音wù,讨厌,嫌弃。
【解读】
人有善恶之分,而善人与恶人的一个本质差异就在于是非观、善恶等基本观念的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都遵循了一定的基本观念,或者符合善人的,或者符合恶人。对于君子而言,他的为人处事就应该是符合善人的观念,得到善人赞通,如此即便是与恶人的观念相违背、遭到恶人的嫌弃,也在所不惜。
如果想要讨好所有人,想得到善恶双方的肯定,那样就是搞两面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的人更不行。还有那种以大多人满意的为依据的做法,表面看起来很堂皇,但实际是对是非、善恶等基本观念丢弃,没有基本的原则。所以,对于得到广泛肯定的人或者事,就需要仔细审查了,这就是孔子在第15.28章所讲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子贡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不可以。”
子贡便又问道:“乡里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不可以。不如乡里的好人喜欢他,乡里的坏人厌恶他。”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五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不以道(3),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4)。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1)易事:为他做事容易,为他效力容易。后面的“器之”则对“易事”的说明。
(2)说:通“悦”。说之:使之高兴,让他高兴。
(3)道:指为政之道,天下有道的“道”。
(4)器:器材,器具,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人造物品。器之:意动用法,即“以之为器”,把他当做器具,引申为按照人的具体才能来使用。
【解读】
君子“守死善道” (第8.15章),能打动他只有天下正道,能够做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所以要让他高兴得找到点上。
君子对人“恕”,能够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更重要是君子心系天下,网络天下英才为我所用,能够识人用人,即能发现人才的优势、发挥人才的优势,做到物尽其用,所以在他手下做事很容易。相反,小人用人看到的则是人的缺点,无法量才使用,所以总想找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找一个不犯错误的人,所以在这样的人手下工作就会很痛苦。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是让他高兴却难。不用政道来让他高兴,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按照人的具体才能来使用。在小人底下工作很难,讨他的欢喜却容易。虽然不用政道来让他高兴,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便会求全责备。”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五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不以道(3),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4)。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1)易事:为他做事容易,为他效力容易。后面的“器之”则对“易事”的说明。
(2)说:通“悦”。说之:使之高兴,让他高兴。
(3)道:指为政之道,天下有道的“道”。
(4)器:器材,器具,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人造物品。器之:意动用法,即“以之为器”,把他当做器具,引申为按照人的具体才能来使用。
【解读】
君子“守死善道” (第8.15章),能打动他只有天下正道,能够做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所以要让他高兴得找到点上。
君子对人“恕”,能够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更重要是君子心系天下,网络天下英才为我所用,能够识人用人,即能发现人才的优势、发挥人才的优势,做到物尽其用,所以在他手下做事很容易。相反,小人用人看到的则是人的缺点,无法量才使用,所以总想找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找一个不犯错误的人,所以在这样的人手下工作就会很痛苦。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是让他高兴却难。不用政道来让他高兴,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按照人的具体才能来使用。在小人底下工作很难,讨他的欢喜却容易。虽然不用政道来让他高兴,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便会求全责备。”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六
【原文】
子曰:“君子泰(1)而不骄(2),小人骄而不泰。”
【注释】
(1)泰:安泰,安然。
(2)骄:傲慢
【解读】
君子有着高度的精神追求,自身能够保持心态平衡,泰然自若;而对人能够不卑不亢,谦虚谨慎。
“泰而不骄”在第20.2章再次被提及,被孔子认为是君子的“五美”之一,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泰却不傲慢;小人傲慢却不安泰。”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八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1)切:切割。偲:音sī。切切偲偲:相互切磋、鞭策的样子。
(2)怡:愉快。怡怡:和睦愉快的样子。
【解读】
孔子的这个回答应该是针对子路个人的。孔子在第13.20章的对士界定更为全面,从上到下划分了三个层次,本章的回答对相当于第二个层次的,及与人相处方面,可能是认为子路在这个层次还要注意提升修养。
【译文】
子路问:“怎么样才可以叫做‘士’呢?”孔子说:“相互鞭策,和睦愉快,可以叫做‘士’了。朋友之间,互相鞭策;兄弟之间,和睦愉快。”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九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1)矣。”
【注释】
(1)即:就,靠近。戎:兵戎。即戎:作战。
【解读】
战争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既是士兵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所以必须严肃对待,即使是善人来教导也需要七年的时间,所以为政者对战争一定要认真对待。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导民众七年,也能够(让他们)作战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四.五章
【原文】
南宫适(1)问于孔子曰:“羿(2)善射,奡(3)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4)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
(1)南宫适:即南荣,见第5.2章注释。
(2)羿:音yì,即后羿,夏代有穷氏首领,“后”是夏代君主尊号。夏后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不久,羿驱逐了相,自己当了君主,是为夏时代第六任君主,后被家臣寒浞(音zhuó)所杀。
(3)奡:音ào,相传是夏代寒浞之子,擅长水战,曾奉父命灭掉夏的同姓斟灌、斟寻二国,后为少康所诛。
(4)稷:即后稷,姬姓,名弃,帝喾之子,生于稷山。尧时掌管农业生产,舜时受封于邰(音tái,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号曰“后稷”,为周朝始祖。后世被尊为农神、谷神。
【解读】
羿和奡,虽然以独特的技艺著称,但是并没有把技艺用于正途终遭杀身之祸。可以说,如果目的不正,技艺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是祸害。禹和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艺,但是却为天下人着想,亲身示范种植,引领百姓发展生产,终得百姓拥戴。由此可以见,只要心系天下百姓,即使有没有什么技能,也能做出实事,也能引导天下百姓走向富足。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差异,有德与无德的差别。
孔子为什么没有回答,应该是以前没有思考过南宫适所说的问题,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对于南宫适能够发现这样问题,孔子认为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尚德的君子。
【译文】
南宫适请教孔子说:“羿善长射箭,奡善于水战,都是不得好死。禹和稷亲自种庄稼却掌管天下。”孔子不做回应。
南宫适出去了,孔子说;“君子啊,这个人!崇尚德行啊,这个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八
【原文】
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3),世叔(4)讨论之,行人子羽(5)修饰之,东里子产(6)润色之。”
【注释】
(1)命:政令。
(2)裨谌:音bì chén,郑国大夫。
(3)之:不定代词兼有结构性和语气性助词,前者便于前面动词的表述,后者强化前面动词的含义和语气,没有实际意义。
(4)世叔:名游吉,郑国大夫。
(5)行人:主管号令的官职。子羽:公孙辉,字子羽。
(6)东里:郑国的邑名,子产居于此。子产:公孙侨,字子产,担任过郑国的正卿,具体见5.6章。
【解读】
本章孔子讲述了郑国在强盛时期制定政令的具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君主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由各个大臣之间的分工协作完成。对这种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治理方式,孔子是高度赞许的。
【译文】
孔子说:“(郑国)制定政令,是由大夫裨谌起草,大夫世叔讨论修改,行人子羽进行修饰,最后又东里子产进行润色”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四.九章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1)也。”
问子西(2)。曰:“彼哉!彼哉!(3)”
问管仲。曰:“人也(4)!夺伯氏(5)骈邑三百(6),饭疏食,没齿(7)无怨言。”
【注释】
(1)惠:带来恩惠,给予好处。惠人:能给人民带来恩惠的人,惠爱人民的人。
(2)子西:史载春秋时有位子西。其一是出国的公子申;其二是楚国的斗宜申;其三是郑国的公孙夏。此处具体是谁无法确定。
(3)彼哉!彼哉!:他啊!他啊!。孔子对子西持否定和蔑视态度,不愿多提及,只得如此感叹,让提问者自己领会。
(4)人:指真正的人。人也:人啊。孔子这个评价包含了对管仲的赞叹和推崇。
(5)伯氏:齐国大夫。
(6)骈邑:伯氏的封地。三百:三百户。古代封地通常以人口户数计算。骈邑三百:三百户的骈邑。
(7)没:音mò,消失,不见。没齿:没有了牙齿,掉光了牙齿,引申为至死、到死。
【解读】
本章汇集了孔子对于三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有褒有贬,其中最推崇的就是管仲。而管仲被推崇的理由就是,他处罚了你,让你遭了罪,还能让你心服口服。这样的执政水平确实是高明,是值得学习的。
【译文】
有人问子产(是怎样的人),孔子说:“惠爱人民的人。”
(有人)问子西(是怎样的人),(孔子)说:“他啊!他啊!”
(有人)问管仲(是怎样的人),(孔子)说:“(真正的)人啊!剥夺了伯氏三百户的骈邑,(伯氏只得)吃粗粮,至死也没有怨言。”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一二
【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3)之不欲,卞庄子(4)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5),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6)不忘平生之言(7),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1)成人:完人,符合孔门理想标准的人。
(2)臧武仲:臧孙纥,臧文仲之孙。鲁国大夫,因不容于鲁国权臣而出逃,逃到齐国后,预料到齐庄公不能长久,便拒绝了齐庄公的封赏,所以孔子认为他明智。
(3)公绰:即孟公绰。
(4)卞庄子:鲁国大夫,封地在卞邑。传说他曾一个人去打虎,以勇著称。
(5)文:修饰,文饰。文之以礼乐:这里引申为学习礼乐以提升他的素质。
(6)要:通“约”,制约、困住,引申为穷困的意思。
(7)平生:平时、平常,相对于前面的“要”。平生之言:平时常说的话,这里指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解读】
“成人”这个问题比较大,不太好回答,所以孔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前面的回答主要是品行特征,而后面的回答则是行为特征:能够担起社会道义,能够为国家献身,即使是穷困的情况下,也不忘记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在孔子看来,成人还是体现在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上。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完人。孔子说;“假若有臧武仲的明智,孟公绰的不贪欲,卞庄子的勇猛,冉求的才艺,再用礼乐来提升素质,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要成为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危难时愿意付出生命,长时间的处于穷困也不忘记平常所说的雄心壮志,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人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一三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3)过也。夫子时(4)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1)公叔文子:姬姓,名拔,或作发,卫献公三子(叔)的后人,卫灵公时身居公位(上卿),死后单谥为“文”,全谥为“贞惠文”,世称“公叔文子”。
(2)公明贾:公明氏,名贾(ɡú),公叔文子的属臣。
(3)以告者:即“以之告者”的省略,传这个话的人。
(4)时:适时的,适合的时候。
【解读】
公叔文子的行为概括起来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符合孔子在第13.21章所提出的“中行”标准。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是真的吗,夫子不言语、不笑、不取?”
公明贾回答说:“传这个话的人说得过分了。夫子是适合的时候才说话,别人不厌烦他的话;高兴了才笑,别人不厌烦他的笑;应该取才取,别人不厌烦他的取。”
孔子说:“如此的吗?难道真是如此的吗?”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一四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1),虽曰不要(2)君,吾不信也。”
【注释】
(1)防:臧氏的封地,在今山东费县东北,靠近齐国。为后:立后,使家族后继有人以便继承先辈的功勋和封赏。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国国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以继承官爵和封地。臧武仲因为得罪了季氏和而逃到了临近的邾(音zhū)国,后又回到防,在防邑向鲁国国君请求立藏氏族人继承封地和大夫职位。国君同意改立他的异母兄长后,他离开了防后逃亡到了齐国。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要挟。
(2)要:有所倚仗而强求,要挟。
【解读】
虽然在第14.12章孔子曾把“臧武仲之知”作为示例,但是对于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这种在客观上要挟君子的事,孔子还是持否定态度,即使是他身处窘境有很多不得已的地方
孔子认为“知”是与“仁”相近的品行,但不是并没有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本章孔子就把臧武仲做为反面典型,认为他在仁上还是做得不够。
【译文】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国国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一九
【原文】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1)曰:“夫如是,奚而(2)不丧?”孔子曰:“仲叔圉(3)治(4)宾客,祝鮀(5)治宗庙,王孙贾(6)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
(1)康子:即季康子。
(2)奚而:为什么。
(3)仲叔圉:即孔文子,卫国的大夫,见第5.15章。
(4)治:办理,治理。
(5)祝鮀:卫国大夫,见第6.16章。
(6)王孙贾:卫国大夫,见第3.13章。
【解读】
卫灵公无道却没有亡国,是因为外交、祭祀、军事三个重要的方面由三位相对贤能的大夫掌管。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君权与治权相分离又相互配合的治理结构。君主拥有主权,负责确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大政方针(即孔子在第16.2章所讲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重要官员的选拔任用;而以宰相为首各级官僚机构掌握治权,它们相互分工协作,辅佐君主对国家进行治理。这种治理结构与现在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基本类似。
在这种治理结构的运作下,如果君明臣贤,则国家强盛,所以历代的明君必有贤臣辅佐,如商汤与伊尹,齐桓公与李四;如果君主昏庸,政府职能也能勉强维持运转,如果本章所讲的卫灵公和明朝嘉靖、万历多年不上朝;如果君主昏庸无能,官僚与君主背德或者官僚之间相互争权夺利,则会在外扰和内乱的走向亡国,如两汉、唐、明、清之亡。
【译文】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昏庸无道,季康子说:“像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说:“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