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九
【原文】
子适(1)卫,冉有仆(2)。子曰:“庶(3)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4)。”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适:去,到。
(2)仆:动词,驾车。
(3)庶:形容词,众多。
(4)富之:即“使之富”,使动用法。
【解读】
这一章最能反映孔子与弟子的日常生活状态。一般人到了异国他乡,看见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通常也会像孔子一样发一通“庶矣哉!”感叹,也就完了;但是,孔子及弟子却马上把话题延伸到如何为政上去。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及弟子们的心思就是施仁政于天下,所以即使是一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引发他们讨论如何为政,这基本就是孔门日常的主要生活。这一点也是我们理解论语的出发点。
当然,这一章也很好的阐述了孔门的为政的次序。人口众多,代表了社会安定,这是为政要达到的第一步,然后是让人民富裕起来,有了这个基础才是对民众进行教化。人民还在为衣食发愁时,去教化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反过来看,还没让人民富裕起来,就急着去教化他们,则说明为政的方法和能力不行。
【译文】
孔子到卫国,冉有替他驾车子。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啊!”
冉有说:“(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说:“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化他们”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四一
【原文】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解读】
为政者遵循礼制,那么他的行为就会规范得体,他的职责就会得到认真地履行,社会就会安宁,百姓生活幸福。在这样社会状况下,百姓就会恪守自己的本分,容易被管理。
第13.4章记录了与本章相近的内容,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如果)居上位的人喜好遵循礼制,那么百姓就容易役使。”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一三章
【原文】
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
(1)听:听取,听理。讼:诉讼,这里主要是民事诉讼。听讼:听取诉讼,主要是指审理民间提交到官府希望官府来解决纠纷的司法诉讼。
(2)无讼:免于诉讼,指的是避免通过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解读】
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一方面会增加当事人的成本和社会治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会导致民间热衷于相互争斗的风气,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所以孔子不赞成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民间纠纷。这就需要在审理诉讼的过程中把握方向和尺度,一方面减少主讼者的获益程度,另一方面教育理亏者不要心存侥幸,要主动承认错误以减少赔偿,从而引导民众减少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想法。也就是说,审理者在审理诉讼时要有超越诉讼本身的考量,这才是“必也使无讼(2)乎!”的真实含义,也是孔子的不同之处。当然,为政者在日常的社会治理时,还要倡导通过协商解决或者通过尊长来协调解决纠纷的方法。
【译文】
孔子说:“听理诉讼,我同别人差不多。(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一定要使诉讼免于发生。”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二〇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 ‘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解】
(1)达:通达,精通。
(2)闻:声望,名望。
(3)下人:位居人下,对别人谦让。
【解读】
子张对“达”的理解名望,是一般人的俗解。孔子对于“达”讲述,虽然不够全面,却抓住了两个关键:一是要“质直而好义”,这是大的原则;二是要善于为人处事,即“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其实,名望只是“达”的结果,孔子并不反对名望,如“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第9.23章)。孔子真正反对的是为了博取名望而采取不当的手段,即“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反对的是名实不相称却心安理得。
【译文】
子张问:“士要怎样才可以称为‘达’?”孔子说:“是什么呢?你所说的 ‘达’。”子张回答说:“在国家(效力)一定有名望,在大夫家(效力)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个叫名望,不叫 ‘达’。所谓的‘达’,本质直率而尚好道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对别人谦让。这种人,做国家的官时固然事事行得通,在大夫家一定事事行得通。至于名望,表面上主张仁而实际行为却违背(仁),以仁者自居而不加怀疑。(这样的人,)在国家(效力)一定有名望,在大夫家(效力)一定有名望。”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四.四二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2)诸。”
【注释】
(1)人:论语中“人”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泛指人,这是普遍意义、生物意义上的;二是指旁人、别人,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三是指中上层社会的人,与“民”“百姓”相对应,是政治意义的。此处为第三种含义。
(2)病:担心,忧虑。
【解读】
君子应该怎样做?孔子总结出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修己。修己的意义或者说目的有两个方面:对内,可以提升个人的心态,做事认真投入;对外,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上上下下得以安定。也就是说,君子是要治理天下的,但是治理天下的着力点不在天下之人而在修养自己。当然,修己以安天下并非易事,孔子也承认即便是尧舜这样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到的。但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社会正是使用这种方法得以实现的,是得到验证的,所以他对这种方式还是充满了信心,所以他在教育弟子、在整理六经等经典时都是贯穿着这一方法论的。《礼记•大学》所讲的“修齐治平”就是对这一方法论的另一种说法,而其具体内容则是对这一方法论的细化。
实际上,当时社会的主流认识已经开始发生转移,认为是治理天下的着力点应该在百姓身上,针对这样认识,孔子讲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第一四.二四章)的话来提醒自己的弟子。但随着儒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取得正统地位后,很多大量如何修养、治理百姓(即所谓的“新民”)的内容充斥进了儒学的思想体系,儒家教育的对象也由以士为主,转变为面向了整个社会。这也算是每一种取得正统地位的思想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然,修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离开了治理天下这个目的单纯的强调修己,也是不可取的。
【译文】
子路问君子应该怎样。孔子说:“修养自己以便保持敬重的态度。”
子路问道:“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使上层人民安定。”
子路问道:“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使百姓安定。修养自己以使百姓安定,尧舜大概还担心做不到哩!”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一〇
【原文】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4)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5)。’”
【注释】
(1)崇:动词,推崇,崇尚。崇德:推崇德行,即倡导德行。
(2)惑:迷惑,糊涂。辨惑:识别迷惑,消除糊涂。
(3)徙:迁移,趋向。徙义:趋向于义,即遵循于义。
(4)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里“既”与“又”的并不是指“欲其生”和“欲其死”同时存在,而是在这两种情况之间突然发生了快速转变,前面还是“欲其生”但突然就变成“欲其死”,或者是反过来。
(5)祗:音zhī,只,仅。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即“亦祗以异,诚不以富”的倒置,只是因为有了异心,(这个理由)确实不够充分。
此句为《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最后一句,原诗如下: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该诗是女子因为丈夫另寻新欢而离开夫家要回自己家,走在野外,边走边抱怨丈夫,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你要寻求新的配偶,不在看重旧的婚姻。只是因为有了异心,这个理由确实不够充分。”。引用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前面“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这种爱恨转变,这种让人感到疑惑的行为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情感的变化。也就是说,做事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听凭于心思的变化,行为过于主观化,这才是疑惑的主要原因。
【解读】
子张问崇德、辨惑这两件事是紧密联系的,真实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为政者,如何在坚定不移地倡导德行,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糊涂的行为。而孔子的回答比较简洁含蓄:首先,对于倡导德行还是要为政者以自身行为做表率,就个人层面而言是以忠信为主,但是还要从社会层面考虑使之遵循正义;其次,要避免在倡导德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糊涂的行为,就是在要遵循客观的标准,消除主观情绪化,避免感情用事。
对于“崇德”、“辨惑”,孔子在第12.21章也有相关讲述,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子张请教如何去倡导德行、辨清疑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遵循于义,(这就是)倡导德行。爱一个人,希望他长生;厌恶一个人,希望他死去。一会儿希望他长生,一会儿希望他死了,这便是糊涂。这就是‘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二一章
【原文】
樊迟从游(1)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2)、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3)其(4)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5),忘其身以及其亲(6),非惑与?”
【注解】
(1)从游:即“从子游”省略了“子”。
(2)慝:音tè,邪恶,恶念。修慝:消除邪念。
(3)攻:攻击,引申为批判。
(4)其:代词,代自己。
(5)忿:愤怒,怨恨。
(6)亲:父母。
【解读】
在第12.10章,子张向孔子请教了“崇德”和“辨惑”,本章樊迟的请教又增加了“修慝”。对于这两次请教,孔子对于崇德和辨惑的回答基本相同。在孔门看来崇德、修慝和辨惑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真实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为政者,如何在坚定不移地倡导德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消除邪念,如何避免出现一些令人感到疑惑的行为。潜在的含义是,邪念和令人感到疑惑的行为是德行的障碍。综合这两章来看,不论是“主忠信,徙义”还是“先事后得”,德行主要还是体现在为政的具体方式上;而修慝则是要检讨自己的错误,如果盯着别人的错误,用别人的错误来比较自己,心理容易失衡,就会犯邪性;而辨惑,两章的回答也一致的,就是要客观理性,避免感情用事。
【译文】
樊迟陪(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请问怎样提高倡导德行,怎样消除别人对自己不露面的怨恨,怎样辨别出哪种是胡涂事。”孔子说:“问得好!首先付出劳动然后收获,不是倡导德行吗?批判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判别人的错误,不就消除邪念了吗?因为一时的愤怒,便忘记自己,甚至也忘记了父母,不是胡涂吗?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二二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问知(2)。子曰:“知(3)人。”
樊迟未达(3)。子曰:“举直错诸枉(4),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5)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6),不仁者远(7)矣。汤(8)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9),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人:这里泛指人民。
(2)知:通“智”,睿智。
(3)知:了解、懂的,这里引申为识别
(4)未达:(理解得)不透彻。
(5)举直错诸枉错:选拔正直的人而罢免不正直的人,见第2.19章的“注释”。
(6)乡:通“向”,刚才。
(7)皋陶:音gāoyáo,舜的臣子,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
(8)远:离开,远离。
(9)汤:即商汤,商朝开国之君,名履,伐夏桀而得天下。
(10)伊尹:汤的宰相。
【解读】
孔门认为“知”与是“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可参见第4.1、4.2等章),故而樊迟在请教完了“仁”后紧接着又请教“知”。而孔子用来进一步解释的“举直错诸枉(4),能使枉者直。”则包含了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知道“直”“枉”才是“知”;而“举直错诸枉”使社会治理步入正途正道,就是对天下的人的“仁”,同时也形成示范效应,会引导一些不正直的人变得正直,对不正直的人而言,这才是真正的“仁”。子夏所举得例子虽然不错,但是只解释了“举直错诸枉”,,对“能使枉者直”解释的不够。
【译文】
樊迟请教仁。孔子说:“爱人。”又请教智。孔子说:“识别人。”
樊迟(理解得)不透澈。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而罢免不正直的人,能够使不正直的人变得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去见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请教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而罢免不正直的人,能够使不正直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意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不仁的人远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不仁的人远离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一
【原文】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通“阵”,作战的阵法,借此指代作战之法。
(2)俎:音zǔ,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豆:一种木制器皿,高脚,上面圆口,像碗,有盖,祭祀时用以盛有汁的食物。俎豆之事:借俎豆指代祭祀等礼仪活动中的具体事物,与第8.4章的“笾豆之事”相同。
【解读】
对于“军旅之事”,孔子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不想与卫灵公进行交谈这件事,以自己没学过来回绝。孔子希望以仁道来治理国家,是国家强盛、人命富足起来,不赞成用战争来解决争端,这与卫灵公的想法根本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5.40章),所以孔子赶紧的离开是非之地。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阵列之法。孔子回答说:“俎豆方面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上的事情,从来没学习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五.八章
【原文】
子曰:“可与言(1)而不与之言,失人(2);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3)。知(4)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释】
(1)可与言:即“可与之言”,省略了“之”。
(2)失人:错失了人,即错过了结识人,错过了与人交往。
(3)失言:说错话。这个词义在现代汉语仍然会使用,类似词汇还有“言多必失”。
(4)知:通“智”,明智、智慧。
【解读】
“不失人”强调的是要多与人结识、多交往人,而“不失言”强调的是在与人结识前中要对他进行准确的判断,以决定如何交往或者是否终止交往,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才算是明智的人。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说话却不同他说话,就会错过了(结识)人;不可以同他说话却同他说话,就是说错了话。明智的人既不错过人,也不会说过话。”
【辨析】
对于“失人”,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错失了人才”,这过于狭隘。首先,从词义上看,“人”并不能专指为“人才”。其次,从语意上看,错失人才只是错失与人交往的一种特殊情形,错过朋友、错过高人、错过贵人等等都是其它可能存在的情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五.九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1)以成仁。”
【注释】
(1)身:自身。杀身:杀自身,即献身、牺牲自己。
【解读】
在孔子看来,仁是比生命更高的精神追求,为了这个精神追求可以牺牲生命。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而去损害仁,却会为了做到仁而牺牲生命。”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一二
【原文】
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3)。
【注释】
(1)片:微小,微少。片言:简短零碎的话,很少的话,不全面的话。
(2)折:断。狱:讼案。折狱:断案,判决讼案。
(3)宿:住宿,过夜。不宿诺:不拖延诺言,许下的诺言不拖延到第二天。
【解读】
子路之所以能够“片言可以折狱”,是因为他对语音判断能力强,能够语言描述来准确地判断出它对应的现实情况,故而可以根据为数不多的话来判决讼案。也正因为这种语言与实际行为之间的敏感性,使得他在许诺时就清楚其所要采取的实际行动,才能做到不宿诺。无宿诺,一方面是因为子路为人有信,行动能力强;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在允诺前就清楚自己是否能够践行,不会轻易地许诺。
【译文】
孔子说:“根据很少的话就可以判决讼案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从不拖延诺言。
【辨析】
对于“片言”,通常的解释是“单方之词,单方面的陈述”,依据是原告和被告称为“两造”,或认为“片”通“偏”,或认为“片”是“半”的异形,这属于过度引申。其一。原告被告称为“两造”,但是 “片言”并不是指“单方之词,单方面的陈述”的固定词汇;其二,认为“片”通“偏”,或认为“片”是“半”的异形,也是没有佐证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三
【原文】
子路曰:“卫君(1)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2)正名(3)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4)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5)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6)而已矣。”
【注释】
(1)卫君:卫出公辄,这是根据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卫国的时间做出的判定。
(2)必也:用来承接假设,如果要做的话一定是。
(3)名:名义,名分,与“实”相对应。正名:就是使“名”与“实”相符。
(4)阙:通“缺”,空隙,缺口。
(5)错:通“措”,安置。
(6)苟:苟且,草率。
【解读】
孔子与子路的这段话总体反应了孔子为政思路。首先是正名分,就是要使为政者的名实相符,权利与责任一致,这样,说的话才具有权威性,才能做好基本的做工作。这一点与第8.14章所讲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理念相近。其次是在做好分内工作后,再去兴办礼乐。再次是在兴办好礼乐以后,再对百姓使用刑罚。反过来问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怎们能够在上层社会推行礼乐?上层的礼乐推行不起来又怎么能对民众施加刑罚?这个顺序是不能错乱的,更不能片面地抽取其中的一个片段。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礼乐主要是针对上层社会,而刑罚主要是针对普通民众的;上层社会礼乐推行的好、做好自己,是有利于对普通民众也进行管理。具体可参见孔子在第14.41章讲的“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以及在第13.4章讲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后世有人说孔子不重视用刑罚,这是片面。孔子对刑罚也是重视的,只不过他的刑罚主要是针对百姓,而对百姓施加刑罚的前提是统治者做好自己。
此外,本章再一次地反应了孔子谨言慎行的理念。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君等着老师(您)去治理国家,老师准备首先做什么?”
孔子说:“如果要做的话一定是正名分啊!”
子路说:“这样做,老师(您)太迂腐!名分又何必正呢?”
孔子说:“真是粗野,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概采取保留态度。名分不正,说的话就不顺当;说的话就不顺当,工作就办不成;工作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办起来;礼乐兴办不起来,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所以对君子而言,他的名分一定可以说得出来,说的话一定是可行的。君子对于自己说的话,只是不草率罢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一.二三
【原文】
子畏于匡(1),颜渊后。子曰:“吾以女(2)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注释】
(1)畏:通“围”,围困。匡:地名,具体何地无法考证。子畏于匡:应该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经过匡地,被当地人围困了起来。
(2)女:通“汝”,你。
【解读】
这一章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与颜回之间深厚的师生之情,这种感情是真诚的、实在的,所以两人说话时往往都是直接了当。颜回说的“子在,回何敢死?”,是因为在危难之际他真的愿意为孔子赴死;而孔子说的“吾以女为死矣。”则是因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最担心其安危。
论语中还有一篇关于“子畏于匡”的记录,见第9.5章。
【译文】
孔子被围困在匡地,颜渊最后才赶来。孔子说:“我以为你是死了。”颜渊说:“老师您还活着,我颜回怎么敢死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八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1),“善居室(2),始有,曰:‘苟合(3)矣。’少(4)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茍美矣。’”
【注释】
(1)公子荆:名荆,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卫国的大夫。
(2)居室:居家过日子。
(3)苟:不做严格的要求,差不多。合:符合,合适。苟合:差不多合适了。
(4)少:比原来的增加了,又。
【解读】
与大多数人的认识相反,孔子认为善于居家过日子就是不苛求、不贪多。苛求与贪多是没有尽头的,也是很难过好日子的。
【译文】
孔子评价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开始有一些,便说:‘差不多合适了。’又增加了一些,便说:‘差不多完备了。’等到富有了,便说:‘差不多美好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一〇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1)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注释】
(1)期月:以一个月为期,即一整月。
【解读】
孔子对自己的治理能力充满了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怀才不遇感到无奈。
【译文】
孔子说:“假若有用我治理国家的,一个月就可以(见效),三年便会很有成绩。”
【辨析】
对于“期月”,通常都解释为“一周年”,为此对“期”上做了种种解释,以便使“期月”变成“期年”,但是这种种解释都无佐证。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三.一 一章
【原文】
子曰:“‘善人(1)为邦百年,亦可以胜(2)残去(3)杀矣。’诚哉是言也!”
【注释】
(1)善人:根据孔子在第7.25章的讲述,“善人”是次于圣人而高于君子的这么一个层次的人,而且在当时已经很难见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2)胜:克制,克服。
(3)去:去掉,免除。
【解读】
孔子赞叹“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这句话应该是有感而发,但是具体是什么触动了他,不得而知。不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避免使用残暴的手段应该是孔子为政的一个目标,是真正的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善人少有,善人为邦百年更是难得。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伐了。’真对啊,这话!”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一二
【原文】
子曰:“如有王者(1),必世(2)而后仁(3)。”
【注解】
(1)王者:指能够遵循为政之道来治理天下的君王。
(2)世:三十年。
(4)仁:指社会达到了仁的状态。
【解读】
仁,是孔子治理天下的出发点和目标,要使天下到达仁的标准,并非一蹴而就,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还是可以实现的。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来治理天下),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达到仁的状态。”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三.一八章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3)羊,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1)吾党:我的乡党,我们那里的人。
(2)直躬者:直率而躬行的人。与后面的“直者”相比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强调这个直是体现在行为上。
(3)攘:音rǎng,偷、盗窃。
(4)证:检举,告发。”
【解读】
这一章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体现出孔子对“直”的理解。直是基于人的本能,是真性情,所以才会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而“子证父攘羊”则是超越了真情实感,经过了思想斗争后才做出的决定,已经多了一个“弯儿”,就不直了。实际上,孔子倡导的品行,大都是源自于人的本性,或者是在本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是这些品行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坚持下去,就不那么容易。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个直率而躬行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孔子说:“我们那里直率的人和你们那里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其中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一三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解读】
孔子认为,为人正是从政的根本,做好这一点,为政就会比较容易,反之就会很困难。
【译文】
孔子说:“假若自己端正了,对于处理政务有什么呢? (如果)不能端正自身,怎么端正别人呢?”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