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舞文弄墨 >  【原创】论语注解

【原创】论语注解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一.一七
【原文】
季氏(1)富于周公(2),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3)之。子曰:“非吾徒(4)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释】
(1)季氏:指季康子。季氏是鲁国的辅臣,在鲁国的地位相当于周公对周王,所以拿来与周公来比较。
(2)周公:即周公旦。周公旦为公爵,封地在周王直接管辖范围内的周,故称其为“周公”。周公的长子伯禽继承了周公的封国鲁国,而次子伯羽继承了这个爵位,后世的继承者在称呼时通常要加上名字,如周公黑肩、周公忌父等。
(3)附益:增加。
(4)徒: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解读】
孔子认为君主和官僚阶层应该以天下为重,应该致力于百姓生活的富裕和社会的安宁;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权势与民争利,更不能设置属臣来为自己搜刮聚敛财富。《大学》中就有这层意思的具体表述:“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可参考理解。而对于自己弟子去出任“聚敛之臣,则是非常疼惜和气愤。
【译文】
季氏比周公还有钱,冉求却又替他搜集聚敛来增加更多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们的人啦,你们这些弟子可以大张旗鼓地来攻击他。”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 一.一八章
【原文】
柴(1)也愚,参也鲁(2),师也辟(3),由也喭(4)。
【注释】
(1)柴:高氏,名柴,字子羔,生于公元前521,卒年不详。孔子弟子。
(2)鲁:迟钝。
(3)辟:音pì,通癖,偏僻,偏激。
(4)喭:音yàn:鲁莽。
【解读】
正所谓知徒莫若师,孔子对四个弟子的性格总结,都是用了一个字抓出了关键特征,言简意深。
【译文】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 一.一九章
【原文】
子曰:“回也其庶(1)乎,屡空(2)。赐(3)不受命(4),而货殖(5)焉,亿(6)则屡中。”
【注释】
(1)庶:差不多。这里指颜回的学问。
(2)空:空乏,这里引申为穷得一无所有。
(3)赐:即端木赐,子贡。
(4)受命:接受命令,听从指挥、指令,这里指没有领会孔子教诲。
(5)货殖:经商,从事买卖活动。
(6)亿:通“臆”,臆测,预料。
【解读】
本章孔子把颜回和子贡两个学生进行对比评价。颜回的虽然学问很高,但是生活贫困;而子贡虽然学问不深,但是擅长经商,十分富有。从孔子的言语中,也会感觉到遗憾和无奈,但这就是现实。其实,颜回安于贫困,并从悟道得到了快乐,贫困也就不算什么了。孔子对颜回的遗憾,也算是应孔子自己所讲的“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6.11章)。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差不多了,可是常穷得一无所有。端木赐还没有领会我的教诲,但是去经商,预料行情竟然每次都对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一.二四章
【原文】
季子然(1)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2)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3)。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4)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5)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1)季子然:推测为当时执掌鲁国的季氏的同族之人。
(2)曾:竟然。
(3)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依照正道来辅佐君主,做不到的话就不再担任官职了。做不到,或是是因为君主自身的原因或是权臣扰乱了朝政。这一句与孔子在第8.13章所讲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第14.3章多讲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的原则一致。
(4)具:才能,才干。具臣:具有一定能力的臣子,可以负责具体事务的臣子。
孔子在第5.8章对这两位弟子能力有过点评:“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5)弑:下级杀上级为“弑”。
【解读】
(一)本章讲述了为臣者的事君之道。在孔子看来,为臣者最高的层次应该是“死守善道”,只能“以道事君”,辅佐君主使国家治理走上正道。其次,则是以具体的能力来效命君主,为国家做好具体的事务,此为“具臣”。最后,无论何种臣子,不能对君主盲从,不能以下犯上,这是为臣的底限。
(二)本章实际上是对第2.12章所讲的“君子不器”的一种解读。“具臣”者就是“器”,“器”者必然是有一定的功能与用途,能够胜任一定的职务;而“以道侍君”者则是“不器”,是超越“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德经》),当然这个“道”应该是治国之道,超越了所担任的具体职务,着眼于使国家治理走上正道。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说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的人,竟问由和求。所谓的大臣,是依照正道来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担任官职了。如今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说是具有相当能力的臣子。”
季子然又说:“那么,他们会完全服从上级吗?”孔子道:“杀父亲、杀君主的事情,他们也不会服从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 一.二五章
【原文】
子路使子羔(1)为费(2)宰。子曰:“贼(3)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4)焉,有社禝(5)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6)夫佞者。”
【注解】
(1)子羔:即高柴。
(2)费:季氏的封邑。
(3)贼:残害,祸害。
(4)民:百姓,处于社会下层的。人:这里指处于中上层的人。民人:即民和人,这里指封地上的所有民众。
(5)社:土神。稷:谷神。社禝:按照周礼,自卿大夫以上有自己属地的要在属地设立祭坛祭祀社稷,后来社稷就成为疆域的象征,这里指子羔对费邑的具有治理权。
(6)恶:厌恶,讨厌。
【解读】
孔子没有直说为什么担任费邑宰会祸害子羔,但从子路的回答可以判断是他的学问不够。也就说,孔子认为子羔的学问还不足以胜任邑宰,能力不够而担任高位就会形成伤害,也就是《周易•系辞下》所讲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子路见解则代表了世人的看法,也就是只要能够身居高位何必考虑自己的能力,这正是孔子要去纠正的。
【译文】
子路叫子羔去做费邑的长官。孔子说:“这是害了别人的儿子!”
子路说:“(可以治理)民众和社稷,何必定要读书,然后在做学问呢?”
孔子说:“所以我讨厌强嘴利舌的人。”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一.二六&
【原文(上)】
子路、曾晳(1)、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2)也。居(3)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4)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5)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6)之以饥馑(7);由也为之,比及(8)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9)也。”
夫子哂(10)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11),如(12)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13)礼乐,以俟(14)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15)会同(16),端章甫(17),愿为小相(18)焉。”
【注释(上)】
(1)曾晳(音xī):曾氏,名点,字子晳。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弟子。
(2)毋吾以:即“毋以吾”,后面省略了“一日长乎尔”。这是口语化的重复表达,强化语意。
(3)居:平素、平常。
(4)率尔:轻率地,急忙地。
(5)摄:逼迫,迫近。乎:介词,于、在。摄乎:夹持在。
(6)因:顺着,接着。
(7)饥:本义为谷物不熟歉收。馑:本义蔬菜不熟。饥馑:饥荒,灾荒。
(8)比及:等到。
(9)方:方法,这里指应对饥馑的方法。知方:掌握了应对饥馑的方法,指在农业生产取得初步成效并具有一定的粮食储备。
(10)哂:音shěn,微笑,讥笑。
(11)方六七十:指纵横各长六七十里,这是古代的土地面积计算方式,而不是现在六七十平方里。
(12)如:或者。
(13)如其:至于。
(14)俟:音sì,等待。
(15)如:或者。
(16)会:两个诸侯相见。同:多个诸侯相见。会同:指各种诸侯会盟。
(17)端:古代礼服之名。章甫:古代礼帽之名。端章甫:这里名词动用,即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18)相:指主持祭祀、君主会见等礼仪活动的司仪。
【原文(下)】
“点!尔何如?”
鼓瑟希(19),铿尔(20),舍瑟而作(21),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2)。”
子曰:“何伤(23)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24)春者,春服既成(25),冠者(26)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7),风乎舞雩(28),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29)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30)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下)】
(19)希:通“稀”,稀少,这里指弹瑟变慢、变弱。
(20)铿尔:“铿”的一声,中断弹瑟。
(21)作:站起来。
(22)撰:本义是写作,这里引申为讲述。
(23)伤:损伤,伤害,这里引申为妨碍。
(24)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25)春服已成:春服已经可以穿得住了。成:完成,形成。
(26)冠者:成年人。古代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经成年。
(27)沂:沂水,——水名,但和大沂河以及流入于大沂河的小沂河都不同。这沂水源出山东邹县东北,西流经曲阜与洙水合,入于泗水。也就是《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请待于沂上”的“沂”。
(28)雩:音y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代祈雨通常有舞蹈,故称“舞雩”。鲁国古都有,在今曲阜城区沂水北岸有一高土堆,据传为为“舞雩”旧址。
(29)唯:语首词,无实际意义。
(30)之:代词,代前面讲到“相宗庙会同”。
【解读】
对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讲述,孔子并不完全满意。孔子认为子路的讲述的过程本身不谦让,有违于礼。冉有的讲述,孔子认为不够自信。公西华的讲述,孔子认为过于谦虚。
曾晳没有直接讲述自己的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和谐生活的社会场景,这场景就是孔子要努力构建的理想社会,这才是孔子的志向。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治理天下,最终要体现在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上,目的是要让社会安定祥和、人民生活幸福。
在第5.26章孔子也描绘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描述相对更为全面一些,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着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都大,(你们就拘束),不要因为我啊。平日总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要人用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轻率的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持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加以灾荒。(我)仲由去治理,只要三年,可以使国家有勇气(对抗大国),而且懂得(应对饥馑的)方法。”
孔子微微一笑。
又问:“冉求,你的是什么?”
回答说:“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推行礼乐,那只有等待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回答说:“不敢说能行了,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这样)工作或者同他国会盟,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曾点!你的是什么?”
(曾晳)弹瑟慢了下来,铿的一声结束弹瑟,离开瑟站了起来,回答说:“不同于他们三位所讲的。”
孔子说:“那又妨碍什么呢?也就是各自说一下自己的志向啊。”
(曾晳)说:“暮春的时候,春服已经穿得住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里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同意曾点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出来了,曾晳后走。曾晳说:“他们三位的话怎样呢?”
孔子说:“也不过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老师(您)为什么对仲由微笑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制,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曾晳说):“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孔子)说:“怎样见得横纵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够是一个国家呢?”
(曾晳说):“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
孔子说:“宗庙祭祀和国际会盟,不是诸侯的(大事)是什么?如果他只能做一小司仪,又有谁来做大司仪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一章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2)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克制,约束。克己:克制自己,自我约束。复:履行,践行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而践行礼。
(2)归:归向,趋向。
(3)目:要目,纲领。
(4)事:从事,实行。
【解读】
(一)要求别人容易,自己守规矩难。礼,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规范,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要求克制住自己,这样才能去执行礼。也就是说,不能自我约束,是推行体制的最大障碍。而颜渊听从孔子的教诲,也是从自身做起。礼,规范得非常细致,视、听、言、动等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都包含了,所以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并非易事。
(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首先是对为人而言的,最终还是对为政而言的。对为政者而言,使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安定,才是真正的仁。仁是为政的落脚点和评价标准,而礼则是施仁政的手段和途径,乐则是配合执行礼的。以施仁政于天下为指导的礼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的作用:一,规范了社会各个层级的秩序,便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尤其是统治阶层的稳定,使社会个阶层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二,规范行为,有利于履行工作职责;三,增强工作的仪式感,有利于具体工作的完成,扩大工作的影响力。这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依据。
【译文】
颜渊请教(如何做到)仁。孔子说:“克制自己而践行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制自己而践行礼,天下就会趋向于仁。做到仁,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行动的要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敏捷,但是请允许实行您这话。”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二
【原文】
仲弓(1)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2)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1)仲弓:即冉雍,字仲弓。
(2)家:指卿大夫之家,当时卿大夫都自己的封地,有属臣为自己做事。
【解读】
虽然是相同的问题,但是孔子会根据提问者的秉性和状况不同而给予不同的答复。本章的回答完全是针对一个为政者而言的,实际操作性更强一些,以此推测冉雍此时应该已经出仕。
在这个答复来看,为政者做事情首要的还是敬重、谨慎,即便是差使百姓。其次是不要把自己不想承受的施加给他人,这一点是仁的最直接体现。自己想不想承受的,不能强加给别人,弥补的方法只能是自己来承担,勤勤勉勉,没有怨言。后面这两句是紧密联系的,不能分割。“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个说话方式稍显重复,但实际上是在强调“无怨”,即不论是高还是低,在各种职位上都不要有怨言。
【译文】
仲弓请教(如何做到)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好像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办大型祭祀。自己不想承受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在国家(效力)没有抱怨,在卿大夫之家(效力)也没有抱怨。”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够敏捷,请让我实行(您)这话吧。”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七章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1),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1)兵:兵器,这里指军备、武装。
【解读】
在孔子看来,百姓信任是执政的根本,即使遇到饥荒、受到了侵略,执政者的话就能给百姓以信心,就能度过难关。反之,失去了百姓的信任,也很难做到足食、足兵。
【译文】
子贡请教如何执政。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
子贡说:“如果迫于不得已,在这三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迫于不得已,在这两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执政者是无法立足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一七章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1)以正,孰(2)敢不正?”
【注释】
(1)帅:引导,带头。
(2)孰:疑问代词,谁。
【解读】
这一章孔子借回答季康子的问题,强调了执政者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当然,孔子这个回答也是针对季康子本人的,认为季康子作为鲁国的掌权者,做得还不够正,具体可参见下一章(第12.17章)。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啊。您带头做得正,谁敢不正呢?”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一八章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1)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注释】
(1)苟:如果,假如。
【解读】
本章是对上一章(第12.17章)的具体解读。首先,孔子认为季康子做得不够正的一个方面就是贪求太多;其次,正是因为季康子的这个反面的表率作用,导致国内的盗贼太多。
【译文】
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回答说:“假若您不贪求太多的财货,就是奖励他们,(他们也)不会盗窃。”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六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解读】
本章孔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为政者自身正直是推行政令的关键。第12.17章和第13.13章都讲到自身要正直的问题,可参照理解。
【译文】
孔子说:“自身正直了,不发命令,人们也会执行;自身不正直,即使发布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一九章
【原文】
季康子(1)问政于孔子,曰:“如杀(2)无道以就(3)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4)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5),必偃(6)。”
【注释】
(1)季康子——根据《春秋》以及《左传》,季孙斯(桓子)死于哀公三年秋七月,季孙肥(康子)随卽袭位。则以上三章季康子之问,当在鲁哀公三年七月以后。
(2)杀:杀伐,这里是广义的,还包含了“压制”、“打压”等思。
(3)就:靠近,趋向。
(4)焉:副词,如何,用于承接上文,得出结论。焉用:何必用。
(5)上:动词,施加,加上。草上之风:对草施加了风,即草被风吹。
(6)偃:仰面倒下,倒伏。
【解读】
季康子的“杀无道以就有道”代表了一般的统治者的想法,也想着为政有道,但是着力点放在他人身上,手段则是杀伐为主,比较粗暴。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则代表了孔子的观点,与之相反,认为为政的着力点放在为政者自己身上,提高自己的德行,手段则以示范和影响为主,比较温和,也就是第2.1章所讲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说:“假如杀伐无道的方式使(为政)趋向有道,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为政,何必用杀伐?您想做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的德行好比草,草被风吹,必定会(顺着风向)倒伏。”
【评析】
统治者的秉性和观念还是很能改变的,所以以教育为政者为核心的孔子思想,一直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在进入西汉后,天下一统,后世儒家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政治和心理需求,一方面增加了神化君权等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改变,把为政的着力点放到了民众身上,手段则由粗暴的杀伐变成了温和的教化上。经过如此改造后形成的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认可,并发展成为主流和显学。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二七
【原文】
子曰:“刚(1)、毅(2)、木(3)、讷(4)近仁。
【注释】
(1)刚:刚强。
(2)毅:果决、坚毅。
(3)木:木然、反应迟钝。
(4)讷:音nè,说话迟钝。
【解读】
刚、毅、木、讷只是仁的外在特征,而不是仁的本质特征,做到这四样虽然很难得,但也只能是接近于仁,但还不是仁。其中木、讷与第1.3章讲的“巧言令色”正相反。
在孔子看来,仁主要还是体现在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对待天下的百姓身上,他们能从中受惠才是真正的仁。对于仁者的解读可参考第6.30章。
【译文】
孔子说:“刚强的,坚毅的,质朴的,讷言的,做到这四者就接近于仁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三.三〇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1)战,是谓弃之。”
【注释】
(1)不教民:即“不教之民”的省略,未经过教育培训的老百姓。
【解读】
任何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技能,都需要对从业者进行培训,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管理者不对从业者进行培训,不能工作无法得以完成,而且会对从业者形成生理和心理上双重打击。
本章与第20.2章所讲的“不教而杀谓之虐”的意思相近,都是讲述“不教”的恶果,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孔子说:“让未经受过教育培训的老百姓去作战,这就叫做抛弃他们。”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 一.一章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1);后进于礼乐,君子也(2)。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于礼乐,野人也:最先意识到并制定礼乐的是民间人士。野人:是指官方之外的民间人士。这些人的目的很单纯的,就是意识到了礼乐的在自然存在及重要性,这个时期的收集并制定的礼乐是至真至纯的,没有人为的矫揉造作。
(2)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后续对礼乐进行补充和发展的人是君子。君子:是指有一定学问的官方人士。这时的礼乐,已经获得了官方承认,有了很强的政治属性,官方有专门负责制定礼乐的官员和机构,礼乐的制定趋向于规范性和完整性,夹杂了过多的人为成分和修饰色彩,更注重于外在的表现和形式。
【解读】
本章孔子讲述了礼乐的形成与严谨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礼乐的内容日趋丰富,地位日趋高涨,但是实质却也变得不再至臻至善,掺杂了很多政治性的、形式性等方面的事物。如果要掌握礼乐的实质,就应该抓住最初形成阶段的内容。
不仅礼乐,很多社会性的事物也普遍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规律,如制度、理论等,具体而言,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孔子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已经意识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人留下来的儒家思想,感觉到了自己的使命所在(),于是率领弟子整理并形成《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成为早期儒家思想的经典文本。孔子与弟子们都是民间人士,他们的行为也是民间行为,没有与官方发生关系,儒家只是诸子百家的普通一员。
而在进入西汉以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得到官方的认可,儒学成为官学,并设立了五经博士,专门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至此以后,儒家思想开始不断地吸收、改造和发展,成为一个以社会教化和个人修养为相结合,致力于维护以君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的思想体系。当然,如果要掌握儒家思想最本质的东西,还是要学习和研究孔子及其弟子最开始形成孔门思想。
【译文】
孔子说:“最先意识到并制定礼乐的是民间人士,后续对礼乐进行补充和发展的人是君子。如果要运用礼乐,我遵从早期形成的礼乐。”
【辨析】
对于“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原来就有爵禄的贵族。”。这个解释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不符。虽然当时已经礼乐开始崩坏,但是统治阶级在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还是要普遍要遵循礼制,掌握礼乐是为官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即使是出身于贵族,如果不经过培训、不具备一定礼乐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也是不能担任官职的。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一 一章
【原文】
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2),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3)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4),吾得而食诸?”
【注释】
(1)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公元前547年~前490年在位,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
亲政之初,他能够任用贤臣治理国家,使齐国在短短的几年间由乱入治,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国力得到了提高。后期,他贪图享乐,不体恤民情,厚赋重刑,致使民不聊生,国政陷入混乱。临终前,他废长立幼,致使死后不久,陈乞乘虚发动政变,夺取了齐国朝政大权,拉开了“田氏代齐”的序幕。第16.12章中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就是孔门对景公的一个总体评价。
(2)君君:君要像君,即君要符合为君之道。前面的“君”是名词,;后面的“君”是名词动用,兼有形容词的意思,“按照君主的方式做”的意思。
(3)信如:假如。
(4)粟:小米,这里借指粮食。
【解读】
本章孔子借着齐景公的询问,讲述了为政的基本伦理,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伦理原则是一个整体,是不能片面截取的。具体就是,只有“君君”了,才会有“臣臣”,只有“父父”了,才会有“子子”,前者是国家层面,后者是家庭层面,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贯穿与整个社会的治理。
当然,孔子对齐景公的回答是有针对性的,就是认为齐景公做得不够好,作为一个君主没有做到君主应有的样子。齐景公的回话看起来是赞同孔子的观点,但实际上希望的却是“臣臣”和“子子”,是片面地理解了这个政治伦理;同时,揭示他没有做好的原因,那就是作为一个君主却想着自己,而没有为整个国家考虑。作为一个有道的君主,应该心系天下,致力的是人民幸福安宁和国家的强盛,如此才会倡导并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治伦理。 齐景公是作为一个方面典型出现在这里的。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说的)好啊!假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论语注解 第一二.八章
【原文】
棘子成(1)曰:“君子质(2)而已矣,何以文为(3)?”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4)。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5)。”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其他生平不详。当时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后面子贡这样称呼他。
(2)质:质地,质朴,本质上东西。
(3)文:纹样,文采,外在的东西。何以文为:即“以文为何”的倒装。
(4)驷:套四马的车,应该是当时“马力”最大、跑得最快的车。驷不及舌:套四马的车也追不上说出的话。舌:此处借指说的话。
(5)鞟:音kuò,去毛的兽皮。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虎豹的鞟如同犬羊的鞟一样。
实际上,虎豹的皮在去掉毛以后仍然是有花纹,不过古人通常不会把虎豹这样珍贵兽皮在去掉毛的,子贡和棘子成应该都没有见过去掉毛的虎豹皮。
【解读】
本质是先天的禀赋,而文采则源自于后天的学习与修养,在子贡看来,先天禀赋和后天的修养,同等重要,是相辅相成的,对君子而言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子贡在本章观点源自于孔子在第6.18章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教诲,可参互理解。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质朴便行了,要那些文采干什么?”子贡道:“可惜啊!夫子对于君子(这样)的评论。套四马的车也追不上说出的话。文采如同本质,本质如同文彩。(假若把拔掉毛,)虎豹的鞟就如同犬羊的鞟一样了。”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九R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1)彻(2)乎?”
曰:“二(3),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4)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音hé,何不,为什么不。
(2)彻:当时的一种税收制度,国家从耕地的收获中抽取十分之一。
(3)二:指国家从耕地的收获中抽取十分之一。
(4)孰与:怎么会。
【解读】
民是国之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强盛。遇有灾荒、战乱,举国困难,需要采取减赋、资助、救济等方式,使社会秩序得以安定,进而使生产、人口得以快速恢复,已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如果国君不考虑节俭自己和政府的开支,反而要加重税负,只会加快社会和国家的崩溃。这也算是最基本的治国之道吧。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不好,费用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
哀公说:“十分抽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十分抽一呢?”
回答说:“如果百姓的富足了,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不富足,您又怎么会够?”
楼主:含英  时间:2020-12-12 18:48:20
一二.一〇
【原文】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4)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5)。’”
【注释】
(1)崇:动词,推崇,崇尚。崇德:推崇德行,即倡导德行。
(2)辨惑:辨清疑惑。
(3)徙:迁移,趋向。徙义:趋向于义,即遵循于义。
(4)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里“既”与“又”的并不是指“欲其生”和“欲其死”同时存在,而是在这两种情况之间突然发生了快速转变,前面还是“欲其生”但突然就变成“欲其死”,或者是反过来。
(5)祗:音zhī,只,仅。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即“亦祗以异,诚不以富”的倒置,只是因为有了异心,(这个理由)确实不够充分。
此句为《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最后一句,原诗如下: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该诗是女子因为丈夫另寻新欢而离开夫家要回自己家,走在野外,边走边抱怨丈夫,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你要寻求新的配偶,不在看重旧的婚姻。只是因为有了异心,这个理由确实不够充分。”。引用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前面“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这种爱恨转变,这种让人感到疑惑的行为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情感的变化。也就是说,做事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听凭于心思的变化,行为过于主观化,这才是疑惑的主要原因。
【解读】
子张问崇德、辨惑这两件事是紧密联系的,真实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为政者,如何在坚定不移地倡导德行,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令人感到疑惑的行为。而孔子的回答比较简洁含蓄:首先,对于倡导德行还是要为政者以自身行为做表率,就个人层面而言是以忠信为主,但是还要从社会层面考虑使之遵循正义;其次,要避免在倡导德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令人感到疑惑的行为,就是在要遵循客观的标准,消除主观情绪化。
对于“崇德”、“辨惑”,孔子在第12.21章也有相关讲述,可参互理解。
【译文】
子张请教如何去倡导德行、辨清疑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遵循于义,(这就是)倡导德行。爱一个人,希望他长生;厌恶一个人,希望他死去。一会儿希望他长生,一会儿希望他死掉,这便是疑惑。这就是‘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楼主:含英

字数:240253

帖子分类:舞文弄墨

发表时间:2018-01-18 19:32:57

更新时间:2020-12-12 18:48:20

评论数:7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