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修改版)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修改版)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流行病和感冒发烧的误解
记得2003的萨斯大流行,以及前几年屡屡出现的禽流感、猪流感,这些流行病肆虐的时候人们都是茫然而恐慌的。当时老牛却多次和朋友们一起探讨这样的话题,老牛总是说这些西医所认为的流行病在一定的节气交替之后就会逐渐消失,到消失的时候人们会奇怪的感觉到,到底这些病毒都到哪里去了?这种预言虽然说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是总是八九不离十的得以应验了。
难道真的是人类医学战胜了瘟疫了?
其实在节气未交替之前,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防治,基本上都是枉然,每一轮瘟疫都不相同,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病,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天行时疫,这个时疫的关键在一个“时“上。
既然是天行时疫,是“天”在行时疫,那么人类怎么可能左右的了天的行为哪。老牛这样说,也许会有朋友会疑惑,老牛你这样说,是不是说人类在面对这些瘟疫流行的时候,只能逆来顺受,被动接受?其实中医这门学问,特别是老牛推崇的经方纯中医不是这样认为的,老牛认为伤寒大义的根在于告诉人们,在伤寒体系的“病”的概念上面人类真的没有办法左右的(下文老牛会专门谈谈这个病的概念),你能左右的,只是怎么样控制这个病产生的症状。
所以说面对流行病,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也只能被动接受。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努力和疾病产生的症状作斗争,保护人们的生命不被侵夺,以等待时疫转变的那个时节到来,那个时节到来了,流行病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不信你看那些忙忙碌碌的医务人员,不管他们是中医或者是西医,他们只是在那里针对每个病人的症状在做工作而已,一会这个病人发高热了需要处理,一会那个病人呼吸困难了需要处理……,这才是这些医务工作者正在干的事情,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在对抗那个“病”强调一下,这些医务工作者并不是在治病。
老牛这样说并非是否定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战斗在抗击流行病第一线,他们都是英雄,都是人类健康的守护天使。老牛只是阐明这一点,人类要有敬天畏地的正确心态面对这些流行时疫,不要老是把自己摆在上帝的角度上来试图消灭这些疾病,这些疾病是消灭不了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不会迷惑,才不会悲观恐惧,才能在最合适的时候做出最合适的行动来,少作无用功,少浪费宝贵的人类资源。
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所谓的流行病患者死亡,说到家并非是因病致死,而是因医致死,因为西医对流行病的认识只是局限在对抗病毒细菌上面了,大量的使用了苦寒败胃,伤害病人正气的西药的结果。对抗这种流行时疫,只有经方中医这种时时顾护病人正气,扶助正气以对抗邪气,辨证施治以减轻病人痛苦的医学,这才是伟大的传统中医思想对于人类的大贡献,这才是老牛最基本的出发点,仅从这一点上老牛感觉自己有义务,到处奔走疾呼,推销自己的伤寒大义。
指导人们掌握流行病发展的规律,来做到预防控制流行病,那就需要学习中医的运气学说,这种《内经》体系的运气学说,显说还是不能被大多数现代人接受的,但是不接受没关系,我们就用存疑的心态来对待岂不是更好。
老牛认为对现实存在的,又实在搞不懂的东西,这些东西反正都是老天爷的造化神奇,老天爷又头痛人类的这个小脑袋瓜子老是搞不清楚怎么回事,那好,既然搞不懂就先放下,用客观的中庸的心态存疑更好,多看看临床实践表现,少下结论,这样可能就维护了老天爷的面子,惹得他老人家高兴一把,何乐而不为哪?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从道德经中寻找什么是“病”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从字面意思来看,真正高明之人,什么其实都知道,一切都非常了解。但是,有大智慧却装真糊涂,虽然一切明了,外表显露出来的却是无知,这是第一等上人。可是其他的人,自己根本不知,却处处表现出来什么都懂,这就是“不知知”,这是才人生的大病。老子这两句话,指出人类千万年来的通病。
老子这句话是极有深意的,世界上“不知知”的人太多了,占绝大多数,都是强不知以为知。明明不知道不明白吧,就是愿意不懂装懂,表现出一副非常了解的样子,这是人们“病”之所在。所以,学问真正到家,极端透彻的,他表现出的反而是无知。这种无知上升到中医医道层面那里,最上等的医生根本就不需要治疗用方用药,首先做到影响指导病人认可和遵从内经的价值观。
比如《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这种状态才是最高级的上上医的追求,虽说这是极少数人能做到的,但是这也是最高明的中医所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两个“病”字,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就是名词。老子说圣人懂了这个道理以后,讨厌得这个病,避免在病,所以他不主动去求多知,“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才是追求不病的路径,因而主动避免得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因为懂了这个道理,他就不犯这个错误,所以永远不得病。换句话说,一切凡夫俗子,都在病中,这个毛病到底在哪里呢?
就在知道得太多,而这个知道的太多(这个知道的往往你认为是正确的,这才是关键),很明显当今社会是被各种错误的概念充斥的。一个可悲的现实就是,我们自媒体上所接受的信息基本都是错误的,那是因为媒体和媒体上推广的砖家叫兽门其实都是某一方利益的代言人而已。
这种虚妄信息泛滥才是最大病态,而这种病态才是当今中国人面临的最大的健康威胁。
现在的中国人,基本都是科学信徒了,在这个纷乱错杂的世界上,只有少数最聪明智慧悟道的人才能体会到老子的这句话;“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的意义。
除非你是一个能“生而知之”的的大圣人,不然你就会得病,得上述的那种病,这种病态造成人们对西医西药的盲目信任。这种无知者无畏的信任,才是造成今天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人类有了思考能力之后,似乎得到了智慧,认识了世界,接受了知识,但是学了太多的假知识所以就病了,而且这种“知识”越丰富,折寿越多,你就越活不到天年了,越是人为的去追求有为,越是得到相反的结果,这也是老牛做这篇文章想要阐述的一个重点思想,人类当今面对那么“人为人造”的致病因素,怎么能不得大病重病?
大多数的癌症基本都是医源性、药源性引起的,而老百姓还趋之若鹜,这才是百病之源,人类真正应该反省的大题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西医院癌症病房爆满,一床难求?
最近网络上已经有一种观念,带病延年的观念,就是说与其想要把身体的疾病除恶务尽,不如与疾病和谐共处带病延年更好。这个观念老牛非常认可,面对生死各半的三阴病,面对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无为而无不为才能真的有为,道家思想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高瞻远瞩的指导力量。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伤寒六经统病的病
从老子对“病“这个字的认识上来看,严格意义上说,病是不可能治好的,因为你不可能是圣人吧,只有圣人才能不病,不病只是一个允许你无限看齐接近的目标而已,我们都是凡人百姓,那就把眼光放到现实中来,看看伤寒论以六经统病百病的奥妙。
伤寒六经分野,其实就是把人类的所有的疾病状态大而化之了,用人类自身生而具有的六经分野来格物致知。这个生而具有的六经分野具体是怎么回事?这个概念历来是所有的中医大家们都希望去讲解清楚,可是谁也没有讲得清楚的。
正所谓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告诉你这种形而上学的概念,怎么样命名的学问,需要你通过实践活动去悟,能悟透了,说明你开始接近圣人的要求了,那么把所有的人间事情都悟透了,你就是圣人了。
既然都讲不清楚,我们也都不是圣人怎么办?怎么学习伤寒论的六经统病的概念?伤寒论伟大的地方就在这里,你悟不到的东西不要怕啊,但是你只要去实践了就能时时刻刻的能看到啊。
老牛上文说的很清楚,不要去深究天机,没有必要也不需要你去完全搞清楚天机到底是怎么微观排列的,因为那样很危险,你只需要八五症状表现辨证施治就行了。
伤寒论中说的很清楚,例如;《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你只要认真的去辩证,符合这一系列症状的就是太阳病,因为现实中你就能看到摸到,甚至能亲身体验到,这就是纲领。有了这一系列的症状组合的出现就是太阳病,有的人非要纠结在什么是太阳病这样的概念上,这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其实如果有更好的名称来代替“太阳病”的话,老牛本人不反对,但是古人之所以用“太阳病”这几个字来描述,一定是有道理的,这就像前文老牛和大家聊的阴阳的概念一样,它们是古代圣人们千挑万选,谨慎推敲之后的最佳选择罢了。
真理不能靠讲的,讲真理讲的越多越离真理越远,真理需要你去做,去实践出真知。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学习六经统病要“听话”
我们清楚了怎么样去通过实践,体悟六经病的概念,那就好办了,张仲景之所以能被称为亚圣,而且是中医界近二千年来唯一的公认的圣人。那么好,我们这些后辈晚辈该如何学习伤寒论?老牛的拙见就两个字“听话”,你连最基本的听话都做不到,事事处处在怀疑它,心里疑虑这简单的伤寒经方能治疗今天的病吗?请问你有必要学伤寒论吗?设身处地的替张仲景想想,哪个老师愿意教这样的学生,收这样的门徒,这个学生想跟你学真本事,还整天怀疑你批判你,拿个科学的大棒敲打你,大家说这可不可笑?可是现在的中医人学中医就是这种状态啊,他们之所以不堪大用,就是因为连做一个合格的学生都不会啊。
不要怪伤寒论晦涩难懂,那是因为你连基本的诚意都没有啊。
那么好,假如你真的做到了很虔诚啦,很听话啦,那就好办了,你实践运用起伤寒论来就有如神助一般了。
条文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看着这个简单明了的流水账一般明白的条文(不要再说伤寒论看不懂了好不好,请问哪一个汉字你看不懂?)。再回过头来看看西医们最恐惧的流感症状,你会怎么想?“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如果你真的不做任何怀疑的“听话”的话,你看到的这样的病人你就会毫不怀疑的使用麻黄汤,(当然麻黄汤类方有十几个,都有对应的条文,这需要医生谨慎辩证施治),就会抛弃那些满脑子的烂知识,什么“麻桂入口阳盛则毙”,这一类的中医训教之言,在初学者连阴阳都搞不清楚的前提下,这就是吓唬人专用的,一点价值都没有,根本经不起实践的推敲。
你就会幡然醒悟,原来西医最怕的最如临大敌流行性感冒,就是伤寒表证 的一种啊,治疗起来原来就这么简单啊。
老牛再重复一遍,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老牛只是在这里抛砖引玉,授人以渔而已,学不好伤寒论不要找乱七八糟的原因,一切原因都不存在的。说什么古人不得今人的病,什么古人地球环境与现在不同,什么古代的药物比现在的药物有效等等,这些都是借口托词。这些因素不是没有一点点影响,但是根本就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不要抓住芝麻丢了西瓜,放弃了最根本的,对真理的追求。老牛原创;微信xinyuan_niuweng qq;362944773
说到这里有人还会有很多疑问,按照你老牛的说法,大胆的用麻黄,那要是治不好怎么办,会死人的吧?老牛只能告诉这些人,你们真的不适合学中医,还是去学西医吧。
西医有一整套完美免责的系统(这个免责系统本身就是靠洗脑得来的霸王条款而已),可以帮你消除这些疑虑,中医不具备啊。但是中医有时历史经验可以检验啊,因为假如你严格的按照仲景先师的要求去做了,又死了人了,那么几千年来,类似事件应该会层出不穷了吧,那么这些伤寒杀人方是不是造就被丢弃到历史的垃圾桶里面了,还会让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本伪劣的医书吗。
所以说,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你连对中医最起码的自信都没有,还学什么中医啊?老牛始终认为,不会用麻黄,不敢用麻黄的中医根本就算不上一个真中医。因为经方经方纯中医对麻黄的使用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绝非那种低俗的卖弄吹嘘,聊到这里,老牛还要和大家着重的谈谈麻黄。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关于麻黄的太多话题
老牛在实践中始终按照伤寒计量大量的使用麻黄,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学习中医的朋友们都知道,古代关于麻黄的争论很多,当然老牛也有自己是用麻黄独特看法。
老牛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历代中医名家们,其实是以临床表证的掌握与否来衡量后学者的临床水平的。一个上海的名医,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优秀的中医师,于是待他中学毕业后,送他到自己一位同行好友处学习,一边读经典,一边侍诊抄方。二年后又转到另一个同行好友学习一年,随后送他去日本读医科大学。五年后,儿子毕业回国后,就让他在父亲自己的诊所里抄方,手把手地教他辨证施治,一年后就让他在父亲诊所里另设一室独立处方,每逢疑难处可以随时请教,但规定高热患者与风痨臌瘕等病人一定要请父亲会诊,并由父亲主治,以示对患者的负责。
这样过了二年,儿子渐渐成熟起来了。有一天下午,父亲远地出诊了,浦东来了一个高热半月的病人,只好由他儿子来诊治了,他儿子认为是麻黄汤证,就给病人开了四味药,立刻给病人煎好服下,并留下观察。服药后二个小时,病人微微汗出,体温稍退,由寒热并发转变为往来寒热,再诊视舌头,舌淡红苔黄腻,尚有口苦、呕恶、涎臭、胸闷等症状,于是另给柴芩清胆汤二剂。待他父亲回来,儿子讲述了以上的诊治经过,父亲听后半天不说话,好一回儿,突然喜形于色,手掌高高举起,把桌子大拍一下,对儿子说,“你有饭吃了”。意思是说儿子能独立行医了。并通知家人二天后在上海大酒店宴请儿子的二位老师及同行好友,以祝贺儿子“有饭吃了”。当时他儿子有点儿想不通,心里想:“为什么二次拜师没有请客设宴,日本留学毕业回来也没有摆酒庆祝,现在我只开出了一个麻黄汤,父亲反而会高兴得这样?麻黄汤不是十年前刚学医时就了如指掌的吗?”父亲对他的心思一清二楚,就对他说:“儿子,你记住,理论上知道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不等于会用了,只有等到你真正地掌握了方证相对,才算你入了门,入了门才有饭吃。这有个饭吃,是指真正地凭自己的本领立身处世。”
他父亲最后的几句话是压低声音讲的:“麻黄汤象一个中医灵魂,你热爱中医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它的倩味,等到你对中医失去了感情,对,主要是指对中医临床的热情减退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地离开了你。孩子,父亲祝愿你一辈子与中医灵魂相伴。”
这个父亲之所以这样重视麻黄汤的使用,那是因为对伤寒太阳表证的重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太阳表证的辨别最为细密,在外行人来看简直就是絮叨。一遍一遍的摆弄着各种症状的组合,告诉你何种组合是什么汤证。这恰恰说明一点,就算是在汉朝时代,中医的巅峰时刻,医生们正确地处理好表证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伤寒论中的表证就是太阳病为代表的三阳经病,仲景对它的论述极为仔细,占总篇幅的一小半。为什么呢?陆渊雷的解释是,太阳病最难,所以要化大力气去作用心体悟。我们在仔细阅读伤寒《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时候,越往后度越会发现,张仲景经常提到此为坏病、此为水逆、此为火逆、医以火迫劫之、医反下之,下之为逆、此为未解也、等等类似的话非常多。这恰恰说明,在汉朝也有很多医生爱滥用汗、吐、下法治病,不能用心的做到“观其脉症,随证治之”。
往往一个高明一点的医生接手病患,第一个任务就是先纠错上一任医生的误治。太阳病表证的误治就是一个万病之源,老牛甚至认为,伤寒表证的误治乃是所有内科疾患的根本源头,如果谈到这一点就必须结合人的后天之本,卫气胃气同源的话题了,这个留待后面老牛在对慢性病的探讨中会专门提到。
假如我们继续认真读伤寒论其他五经篇章,还是能看到来自太阳病误治导致的传经坏病,其他五经病的辨证论治,也无非一直在和太阳病的传经坏病在做斗争罢了。张仲景在对医生辩证要求中一直强调要“知犯何逆”,这个逆就是指对自太阳经传经而来的辨别。所以说一个合格的经方纯中医,就算是再怎么重视太阳表征的治疗也不为过份的。
假如用一句不该说的话来形容现代的中医们,当代大部分的中医根本就不会治疗太阳病,为何?上文老牛曾经提到过。“麻桂入口阳盛则毙”,这句师训太吓人了,动不动就要毙命了,老牛以及一些志同道合的经方中医,在长期的实践行医过程中,从来没有见识过一例麻黄使用中毒事件,更别说死人了。
要知道这样的话会造成后学门心理没有底,既然那么吓人干脆那还是不要用了,就算是要用也用别的的代替吧。如此这般,就把伤寒中加减化裁最多的两大类方子,桂枝麻黄汤类方子基本都弃用了,这一点很多有识之士早就做了批评,老牛就不在重复学舌了,老牛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把关于麻黄的使用心得提供给大家分享。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关于麻黄的一个误区
关于麻黄的使用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那就是用麻黄会出导致病人大汗不止,有这种认识是因为人们喜欢执迷于药证思维,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方证体系。
开篇老牛曾经提到过,当今的老百姓对中医的认识有一个误区,人们总是痴迷于药证,认为某某药能治疗某某病,这种错误的认识起源于对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盲目崇拜。中医的精髓不在某一味药的取舍上,过分的执迷于药证,而忽视了对经方方证体系的探索。
麻黄本身并不是导致病人发汗的主要因素,麻黄性温、色青、味辛、就算是研究中医药证也要从药物的四气五味上来探求。伤寒大小青龙汤的命名本身就能体现出麻黄的这种性质,麻黄色青属东方、秉肝气生发条达之个性,在所有的中药材里面是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药材,正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只有麻黄能促肝气之生发,能开腠理破寒闭,除陈寒久痹非麻黄不能应。这才是麻黄最重要的价值。用大白话说,就是当人体的体表伤于寒,被闭塞的时候,而且在久病重(chong)伤于寒,重症闭表的时候,离开麻黄是不足以打开的。所以麻黄的作用重在开表,那么开表有什么价值哪?
上面老牛提到过太阳伤寒表证的重要性,太阳伤寒表证治疗的误治坏病造成的病邪传经是才是百病之源。
人体的阴阳气机的生发出入是依赖脏腑、经络、表里、内外、上下的气机通畅来维持的,就是所谓的元贞通畅。不是简单的“通则不痛”,而是更高一级的“通则不病”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中医的祛病原则不是对抗病邪,而是给病邪以出路,医生是靠方药的组合力量,来帮助人体正气的恢复来祛除病邪,这一点也是显然不同于西医消杀对抗的治病理念,西医更重视的是找到具体的病位和病源并对其杀伐消除的治病原则,关于这一点老牛在下文也会专门谈到,在这里就暂不细说了。
人们感邪深入,首先起于人体正气的亏失,也就是说正气亏失在先,病邪入侵在后,不这样看待病邪侵表的本末,就不足以解释为何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免疫,有的人感邪轻,有的人就感邪深重了。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正气是怎么来的,这要依赖于后天中焦脾胃的通泰。
平人气象,阴阳交通,升降出入,饮食入胃,化生气血,胃气下行,脾气升清,脾随肝升,发生卫气,卫气走表,抗邪于外,人遂不病。
肝气的生发和脾胃的作用是紧密相连,正气是依赖人体的表里上下阴阳交济的和谐来保证的。卫气失司的前提是人体这种通畅的状态被打破了,也就是说,人体任何一个方面功能的失司都可以影响人体正气的维持,比如上焦不通下焦必然失常,表郁而内必困。
我们都知道中医祛病的三大法宝:汗、吐、下三法,其实我们再结合上文看看,是不是这三件法宝都简单的要命,都是在力求保证三焦人体气机的通畅。
吐法显然是针对上焦的通道打开,下法明显是下焦的通道打开,而汗法很多人就不能理解了,大部分人会认为,汗法也是上焦心肺的功能的体现,其实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老牛认为,汗法是中焦脾胃的功能体现。老牛原创;微信xinyuan_niuweng qq;362944773
比如,人在热汤水入胃的时候,或者是在四肢肌肉运动之后(脾主肌肉,胃主四肢)是可以导致人体出汗的,这说明胃气和卫气的作用是一致的,而卫气的生发又必须依赖脾气的升清,只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阴阳体用的关系,胃气是本,卫气是用,打开体表玄府是必须依靠那股子饮食精微化生的彪悍之气—卫气来起作用的。
而肝随脾升又是整个人体气机生发的源动力,那个能左右这股动力的,最有效的药物就是它;“麻黄”。所有药材中只有麻黄才具有这股子强大的冲击力,打开因寒而闭塞不通的表郁。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麻黄发汗的误解
使用麻黄类方剂发汗,第一点是基于方剂组合的发汗作用。
我们拿麻黄汤来做例子,从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组合来看,麻黄色青味辛性温,作为君药是用来开腠理玄府,在最表层起作用。桂枝色紫味辛性温,是用来解肌推送,在内外中间起作用,麻桂在这首方剂中的作用力明显是往外的。杏仁色白味苦温,其作用的是相对于麻黄生发肝气的作用,用来潜降肺胃气机,作用是向下的。
在麻黄汤中,杏仁的作用是用来维持一种平衡,防止麻桂的生发过度。麻黄杏仁的组合在伤寒经方中是常见的组合,这足以看出来张仲景是很重视人体阴阳态势力量调和的中庸之道,在方剂药物的组合和剂量的运用上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来作用于医生对病人的辩证诊断。
麻黄汤中炙甘草的使用也绝非后人说的那种微量的调和诸药的作用,在麻黄汤中炙甘草的用量达到一两,是麻黄的三分之一剂量,对炙甘草的使用又能体现出张仲景对中焦脾胃的重视,什么病症该用炙甘草是能体现一个中医的治病思路的。因为对《内经》师训“治病必求于本”的坚持与否,也许正体现在医生对炙甘草的使用上,关于这一点老牛在下文,慢性疾病的探讨中还会重点谈到。
关于麻黄类方剂发汗的作用第二点,那就是基于病人是否因表被寒闭而表有留邪,对于表有留邪的病人使用麻黄是一定能发汗的,那是因为出汗说明病邪有了出路可以随汗达表了。如果不是表有留邪而是内有久病,麻黄的的使用不一定是用来发汗。
在大量的麻黄使用实践中,麻黄平喘利尿的作用在三阴病的治疗中更加显著,这是针对内有久寒饮冷的提壶揭盖之法,但是就算是内有久寒,大夫要想愈病,这股病邪之气早晚要被驱逐出去,驱逐出去的路径在上焦的一定还是要靠汗法取得,在下的要靠淡渗利尿之法取得,只不过大夫要审视病人身体正气态势,选择治病步骤而已。
比如伤寒厥阴病,阳气来复,驱邪达表,战汗而解就是指的这一点,出汗是邪气透表的必然途径,只不过伤寒汗法也是很有学问,比如麻黄汗法也许要求遍身泽泽汗出透彻,而桂枝汗法却要求遍身泽泽微似有汗者益佳,如何判断就要靠医生对病人阴阳态势的准确判断了。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不得不提的有关于伤寒剂量的废话
老牛花了这么多篇幅来聊麻黄,就是因为看到了麻黄的使用在现实中的扭曲现象。特别是关于麻黄剂量,更是扭曲的变态,我们看中药药典中对麻黄剂量的使用规定畜用:马、牛15-30克,猪、羊3-10克,犬3-5克,兔、禽1-3克,人用1.5克-10克,到底这种剂量能不能保证经方使用的疗效?
关于伤寒论的剂量问题老牛就不多说了,因为对于汉代中药的剂量问题已经有了共识,那就是一两大约等于15克,那么麻黄汤中要求用三两麻黄那就是45克上下的剂量,就算是分三次服用,那么一次的剂量也在15克上下。
而我们知道在伤寒大青龙方剂里面,一剂方药就要求用麻黄六两,就是90克啊,这在明清温病派中医眼里简直就是杀一群人的剂量,甚至是现实中,一些温病派中医就算是逼不得已非要使用麻黄,也要用蜜麻黄代替,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中医不在少数。
蜜制的麻黄就是被阉割了的汉子,基本变成了一个伪娘了,怎么可能还有那股子冲劲,那种独有的强悍的开表升阳破冰的药力。
对此老牛深感痛心,也许这些中医们受所学限制被捆住了手脚,一生行医过程就没有使用过大剂量的麻黄,那就根本谈不上经验的体悟。有的中医也许根本就不敢使用,导致这种结果老牛感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中医在现代这个医疗体系下,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冒什么风险,不违背所学师训,或者不违背药典的规定剂量会更安全,就算是治不好也不必负什么责任,反正薪水照拿,职称照颁。
这又让我想到了明清时期的御医们,怎么越看越像现在的大医院里的中医们,你说什么?大医院里有那么多御医?那么这样岂不是我们百姓的福音了吗?我们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皇室贵胄们待遇了啊,老牛不禁汗颜。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麻黄的小秘密
关于麻黄还有一个大部分人都没有参透的秘密,也是老牛第一个提出这样的见解和众多网友分享的。
在我们这一群实践派经方中医,在现实行医过程中时时刻刻的运用麻黄,为何总是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那些被困住手脚的“御医老爷”们却做不到?
这让我想到,古往今来,特别是在西医没有到来中国这块大地上之前,中医就是中国人唯一的不二的选择。自从宋朝儒家统治者们出于善愿而导致中医队伍大扩招了之后,造成了近现代中医的庸俗化开端,广大的平民百姓得以有机会研习中医了,中医不再是一少部分精英阶层的特权了,但是老牛秉持一贯的道家思维模式,就像如同中国自1995年开始大学扩招之后,社会上的大学生倒是多了,但是大学生也就更加的不值钱了的道理是一样的,以至于发展到今天竟然到了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
看来愿望和现实总是反着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反者道之用”的道家思维。
中医自宋金元时期,严格意义上说已经完全失传失真了,医生也越来越多,但是水平越来越低了,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关于麻黄的小秘密是这样的;在中医的庸俗化、在这种大扩招之中,一定有一部分有悟性的天才中医,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和对中医经典的求索中得到了对麻黄使用的体悟。但是他们恰恰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意识到了麻黄对于中医这门学问的重要性。不管是从老牛上文讲的故事,还是从老牛谈到的伤寒太阳表征的重要性中。起于那一部分体悟到了麻黄的重要性,实践经方派中医的小聪明门,这部分中医是否要把这种重要的体悟传授下去,想不想把这个“秘方”公之于众,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说实话这种体悟就是一层窗户纸,这层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窗户纸,到底要不要捅破?要是提前捅破了,能不能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啊?
在那个时代中医的传承是需要跟师学习的,很多中医教育界有志之士们,多次提到要发扬这种跟师形式,甚至是很多中医院校都已开始了各种尝试。在古代跟师是唯一的中医传承方法,而且那种跟师是很不人道的形式,跟师学徒那简直就是给老师做粗使丫鬟那样使用几年,那种经历不是现如今大学课堂里的那种平等的交流可以比的。那时的师父们都是靠中医实践经验来养家糊口的,就像最传统的古代坐堂中医那样。
特别是在古代还没有西医竞争的情况下,中医的一些常见病初发病也就是伤寒三阳经病是很普遍的,在如今这一类的疾病基本都被西医院或者说中西结合中医给首先接手了,这种现象一是把经方中医的实践之路堵死了,二是这种现象造成了如今社会上人们奇病怪证、疑难杂症蜂起的主要原因,都是大量的太阳病误治坏病逆治的恶果,这就问题很严重了。
严格说西医在解决病人症状上是一点都不比中医差的,虽说后遗症很明显,但是对一些年轻人来说阳气隆盛,身体强壮的盛年,这种弊病基本被掩盖了。可得是这导致当代中医也很少有机会去使用这些太阳伤寒重剂,汗法比如大青龙、麻杏石甘汤、麻黄汤、葛根汤等等,还有也同样很重要的伤寒下法,像大承气汤,十枣汤,大陷胸汤,抵挡汤,三物白散等一类的下法重剂都几乎失去了使用的机会。
在古代这些手段却是一个中医时时要使用的,那时内科中医大夫背的中医药箱里,丸药和散剂针灸膏摩一类的成药都必须携带齐全。这对于一些急性发作的症状有很好的救急作用。这些大毒重剂的使用,都是必须依靠医生的经验体悟得来的,是需要一个摸索把握的过程的,不能上来就大剂量的盲目的使用。
而麻黄类方这样的,能体现中医效如浮鼓、拔刺血污的神效方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传授给学生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下定决心教授这些“关键性的知识”之前,老师们会用各种小聪明来做掩饰,比如创造一句“麻桂入口阳盛则毙”这样的师训来吓唬小孩,把麻桂当成老虎对待忽悠成对徒弟的爱护,把隐藏那一层窗户的当成一件生存大事来对待就成了这部分高手的共识,把麻黄的使用诀窍当成“祖传秘方”来对待这也就变的可以理解了,真正到了需要传授的时候,那就是四下无人的悄悄话形式了。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麻黄非同寻常的价值
中医还有一句师训;“叫做外不治癣内不治喘”。
为何难治?其实这也和近现代中医对麻黄的弃用的有重大的关系。
因为这一些方面的疾病,都牵扯到肺的问题,而肺主皮毛,肺司肃降,肺同胃降,这两种顽症其实就是因为肺胃气机的潜降失司造成的,气机不能潜降的原因有可能是中焦湿困、中焦水饮泛滥,上泛袭肺造成咳喘,而中下焦水寒土湿、湿困中阻、土不生金、肺金失司、皮毛干枯失养造成的皮肤疾患,这些都跟麻黄开腠理,达皮毛的作用有关。伤寒论中有几首麻桂合方的方子就非常适合这种疾病的治疗,不能学会使用这一类麻黄方药,当然会对皮癣咳喘产生恐惧心理啦。针对这些疑难杂症,还包括一些陈病旧疾,麻黄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对于麻黄的这些使用经验和体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又恰恰关系到中医这个行业吃饭的饭碗,跟师学徒当然是希望得到师父这样的关键的经验传授的,那么掌握了这些经验的师父会很珍惜这些,不愿意轻易把吃饭的本领教给徒弟,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心态。就算是这个师父愿意传授了,假如(估计大部分是的)这个接受了“悄悄话”的徒弟又是一个不屑之徒,必然会把这种需要悟道层面的东西当成垃圾一样毫不犹豫的丢入垃圾箱的。
麻黄就是在这种人欲的自私心理影响下,变成了一种如今被妖魔化的东西了,我们试想一下张仲景当年也是抱着这种心态,还能有中医曾经的辉煌时代吗?这就是圣人和我们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吧。
对麻黄的误解,不仅仅表现在针对太阳表实证的治疗上面。
当然这话也没错,只不过很多人把太阳伤寒表实证理解的太片面狭隘了,当今中医流行使用一些所谓的走窜类的药物的使用本身就是个误区,这不仅在于对一些辛温类的方药的使用,像是独活、羌活、天麻、荆芥的植物类中药,还有一些昂贵的虫药象蜈蚣、全蝎、地龙、山甲、一类的药材的使用。
使用这些药材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御医情节”之外,其实都是起于温病派中医对于麻桂的恐惧心理,这些虫药所谓的通经络老牛认为,就是一种伤寒表证,经脉是内联脏腑的属阴,而络脉是密布体表的属阳,中医的络脉的概念其实就是卫气运行保卫人体的通道,麻黄是最强大的通经络的药,一两麻黄也许比那几种虫药的组合还要管用。
那些现实中使用过麻黄的病人,都叙述有种全身被打开的通透感,呼吸感觉一下子畅快了。
说到这里又会有科学卫道士跳出来抡科学大棒说麻黄是兴奋剂,提炼出来就是麻黄碱,是毒药是毒品。老牛在此不作过多的反驳,就问你一句话,谁让你提纯了?谁允许你使用提纯了?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提纯的吗?大自然中你能找到纯的麻黄碱吗?
这就是老牛一直坚持的道家哲学思维保护模式,离开道家哲学思想的保护,中医必然会不断的跑偏,不断的离经叛道。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麻黄汤类方的使用价值
谈完了麻黄我们再谈谈麻黄汤类方子,这一类的方子可以笼统的概括为,伤寒论中含有麻黄的方子,因为麻黄对现代中医来说是一种很纠结的的药物,用还是不用是现代中医考虑的问题。
在仲景先师时代,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这种纠结的心态,我们看麻黄类方子要有十几种接近二十首,这还不包括金匮要略里面的麻黄类方子。
在伤寒论中仲景先师多次提到汉代医生惯用大汗大下之法治病,而且用起来很频繁用起来很随意,好像是他老人家老是在和这些虎狼医生的不负责任行为在作斗争一样。
关于这一点老牛认为,也许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情况造成了这一点,老牛上文提到过,古代特别是上古、中古的中医只能是少部分士大夫阶层的特权,既然是特权,那时又没有其他门类的中医可以选择,最关键的是碰到一些基本谈不上大医精诚的庸医,发生误治坏病的情况就很正常了,仲景先师之所以作伤寒论也有出于一种大慈大悲的情怀,看不惯这种虎狼医的不负责任,才有感而发的。
凡事要有个度,超过一个特定的范围就会出现问题了,之所以在古代医师们喜欢用大汗大吐大下之法愈病,是说明这种方法有时的确很奏效。
相对于古代一些医生容易把握不住那个度,做的过分了一些造成一些危害,再来对比我们现代中医,特别是自金元时代开始的温补滋阴派中医的一味填补,在老牛看来更有价值一些,因为这是老牛认为的中医失传之后的必然结果。
经过唐宋时期的中医第一次大扩容之后,中医已经不存在什么艺高人胆大的真神医了。老牛对使用麻黄类方剂的感受是很深刻的,最开始是通过几个病案的诊治过程得到的体悟,这也是促使老牛下定决心,不遗余力的推销伤寒经方纯中医。这才是老牛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儒医道医,对人类健康和中医事业发展所应该具有的,家国天下的大男人情结。
对于麻黄类方的使用心得,主要通过一老一小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病案得来的。
有意思的是一老和一小对于麻黄类方剂的使用有一个很关键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证明了麻黄类方的使用原则到底是什么?至于为何恰恰是一老一小的病案对于麻黄类方剂的使用有独到的意义,在老牛讲述完毕两个病案之后,老牛再给大家详细的谈谈。
第一个是在2007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是一个老病号介绍来的,老人是十几年的中风后遗症,但是恢复的不错,虽说腿脚不利落但是基本的生活还是能自理的。
身材看起来也不像那种阳虚湿重、面白体弱的虚胖型患者。但是老人一年之前开始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不知何时发作,而且发作起来都是规律性的,每次都是在下午申时开始出现恶风、恶寒、主动关窗穿衣,言语颤抖、浑身抖动、无汗微喘,最主要是每次都伴随在左腿小腿和脚踝前面部位出现的大片皮肤红肿,局部痛疼,手触有温热感,这就是民间流行称作所谓的“游行丹毒”。
本人伴随高热39摄氏度上下。平时,口不渴,大便塘泄,小便频数,食纳不错,白天没精神,夜晚起夜频频,刻诊;脉右手玄大浮数,左手沉细无力,舌苔淡白,舌体瘦小,边有齿痕。
在求治老牛之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老人每次发病之后必然要求社区医院的医生出诊,每次挂吊瓶两瓶,而且必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先锋霉素才能奏效,用药之后一段时间,每次吊水几十分钟之后,老人开始大汗淋漓,过后基本恢复常态,再次发作依法炮制依然没问题。有人会问这样很好啊,西医这样做岂不是很厉害嘛,这不是没问题了吗?
但是很奇怪的是,老人的老伴无意间说出一个现象,就是最开始犯病,老人是三个月犯一次,用了头孢滴注之后慢慢改成两个半月一次,两个月一次,直到今天每个月必犯一次,而且老人比起一年多之前,看起来明显的出现面色发青、神疲气弱。这让人很疑惑,如果你是一个中医医生你怎么样看待这个病人?你会怎么治疗?
老牛在做完了基本的诊断之后,问清楚了病人的情况之后,开出了方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细辛二两(后下),生附子二两(先煎),炙甘草一两,抓二付,一次煎一付大火快煎 就煎一遍,取汁一半顿服,不汗再服另一半,汗出止服。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高热的老年病人,心理没有底所以开了二付,要求家属在第一付吃完之后,如果再有反复可以再服第二付。并且要求病人服药后覆被取汗,要汗出透彻,手掌背需要见汗为度,同时要求病人家属要及时汇报用药情况,岂不知后来第二付药就没有机会使用了,被病人家属密封保存在冰箱冷藏室里了(后来证明连这第二付药也没有浪费)。
电话叙述,在病人家属抓药煎服完毕之后,不到十分钟病人就开始出汗,连续出汗半小时左右,真可谓遍身汗出透彻,汗后体温恢复正常,腿上的丹毒也消失不见,病人家属倒是没有感觉到什么,反正都是和打吊瓶一样的想,但是老牛感觉到很振奋,没有想到经方的运用有这么大的威力。
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半年后病人家属又来电话诉说,病人又犯病了,丹毒重新泛起,接着又是寒战高热接近摄氏四十度,病人家属很害怕的说怎么会发这么高的高热。
老牛心理却感觉到很欣慰,这说明病人正气更充足了,有能力和邪气产生更加激烈的对抗了,只有对抗激烈,才有更高的体温出现。
其实在这一点上面,有很多家长老是害怕孩子发高热,而拼命的去降温,这是在拉偏架,帮助的是谁啊?这是在帮助病邪而不是在帮助孩子的正气抗邪?
这个老人的一诊是在开春不久,这次反复正好是在夏至前后,人体感应天时,盛夏时节,人体阳气浮越在外,内里空虚,这是一年中人体脾胃正气最弱的时候,很多中焦脾胃病人最难受的时节。老人本身就有常年的少阴病基础,又因为中焦虚弱卫气更虚就会造成这种太少两感表实证。面对这种急性高热,以及伴生的丹毒,这就是看一个中医的辩证思维取向了。
老牛问起上次剩下的那付药还在吗?如果在的话就按照第一次的服用方法,依法炮制就可以了。其结果从后来的电话叙述来看,和第一次一样,只不过见效更迅速,出汗不到二十分钟就退烧了。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病人也没再提起,直到两年过后,那个当时推荐他来的老病号又来诊的时候,才又提起这个病人来。因为是病人朋友,了解情况,说以后丹毒就没有再犯,人家也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和西医吊水消炎不一样的一点就是两副解表药太便宜了。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一次非凡的体验之后的感悟
病人家属和那个病号没有感觉到什么神奇之处,顶多也就是感觉到莫名其妙,怎么连丹毒也没有再发,也许认为是平时给老人吃的一些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起了神奇的功效吧(苦笑)。
人家也没有要求老牛来帮助治疗那个慢性少阴病啊,那个在老牛眼里更加看重的少阴病证,也许将来对老人造成真正的损害的,还会是那个可怕的少阴病。
在伤寒论中,少阴病死症是最多的,这个少阴病恰恰更需要重视起来。病人没有重视起来那是因为病人都几十年如一日了,在病人家属看来,少阴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那么可怕吗?比起那凶险的高烧来,到底哪个更重要?一个是慢性的少阴病,一个是急性的高烧,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因为老牛有道家思想护佑,有天之道“为而不有”的指导思想,不想做什么图财不轨的鸟神医,所以老牛对此心里很坦然,这就算是阴积功德吧。
但是老牛却对此次的诊治过程,对这次经方的实践过程有种震撼的感觉,这个方子看起来很简单,因为有细辛、麻黄、附子这一类辛温剧毒的药物存在,这一类的药物存在是根本不符合现行中医药典的用药规范的。
在医院里面那些固执的药房技师们,在那种“不可逾越的规典”的制约下,甚至都不见得给你抓药。一般的中医院里面你是不可能见到这种方子的,因为在那个僵化的吓人的体制下,没有人敢用这样的方子。但是这都不是老牛感兴趣的,老牛感兴趣的是,之所以敢于用这样的方子,那就是对于伤寒经方的虔诚听话心态,以及在这种心态之下所谓的一次冒险的行为带来奖励,想要起重疾沉疴于立效,就需要依靠这样的神奇经方。
在大部分人眼里看起来很平凡无奇的事情,如果有人能见到神奇,这就是老牛一贯推销的的“大道无形”的道家精神。
老人的丹毒是一种当前西医很难理解的疾病,面对那发红发热的皮肤,他们简单到底掉的思维,使他们尽管挠破头皮,也只能有一种解释;真菌细菌感染。但是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味的靠消炎杀菌就是不能除根,到底是为什么?至于那个高烧,西医虽说也害怕,但是他们心里是有底的,实在不行我们可以上激素,头一次用激素一定百分百的能见效。
但是他们是西医,你不能要求他们太高,能解决眼瞎问题这就是西医最终的原则。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有些许使命感的中医,是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经方纯中医,那么你就不能看的这样简单。为何老人在用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疾病反而呈现一种发病频率逐渐加快的后遗症,这就是最违背《易经》思想里面的“做事以求无咎”原则(这个无咎的原则老牛会在下文着重提及),更加违背中医《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根本原则。
有人会说;老牛你这是上纲上线,乱扣大帽子。老牛也承认,这种议论对一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来说,真的而有些过分了,因为围观群众坚持一个原则;“能治好病的就是好医生”这本身是没问题的,毕竟普通百姓,你不能奢望他们人人都具有道家修养,每个人都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
但是这话从一个中医从业者这个范围里说出来,这就是一个不可原谅的大问题了,站在每个珍贵的生命个体健康的角度上看,这个帽子说到比天大都有情可原。站在人类整个社会层面上来看,站在人类健康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的角度上来看,有志之士们就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对事物本末的追求层面的大问题。
还有一点,关于愈病的概念,首先把这个一个问题弄清楚很重要,到底病怎么样才算治好了?何谓真正的治愈?是治标不治本,解决掉病人当下的痛苦,以至于不得以伤害病人后天脾胃(抗生素的副作用),以及调用后天的藏精来达到愈病的目的(激素类的药物的使用就是这样,人为刺激调用人体的藏精,寅吃卯粮,拔苗助长般的不负责任),是这种治愈方式更珍贵,还是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站在治病必求于本的,对待疾病的治疗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指导下的治愈更有价值?
老牛坚持认为,上述原则指导下的后一种治愈方式更可取。
这话看来没有什么新意,老牛在这里依然要提及本书开篇就谈到的另一个原则,那就是同心同理的原则来看问题,假如病人是你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朋友你怎么样选择?我想选择是不言而喻的吧?你一定会选择后者的。
但是在利益驱动的前提下,医院其实是希望看到老百姓们无知者无畏、勇往直前选择前者的,甚至是不惜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舆论来引导无知的群众,像赶羊群一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医疗资本体系的利益后面考虑。
最关键的是有一些中医医生也抱有类似的观念,放弃了做中医的基本原则,这样才是当今社会中医界骗子丛生,中医普遍口碑不佳的原因。
从这个病案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经方的魅力,最关键的是预后的神奇,面对中医的内科急症,伤寒论中那些所谓的毒药,其实都是有着强大的救急威力的“神药”。
老百姓对中医都是慢郎中的错误理解,以至于中医内科急救已经在这个时代难匿踪迹了,大部分急救病人都会直接选择西医,这样也造成了中医内科急症的救治神奇越来越鲜见。
经方纯中医是金子,只是现在被暂时埋没了而已,待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统文化再次成为这片大地的主流文化的时候,是金子总是会发亮的。
老牛愿意做一个启蒙者,先行者,最先接受社会的不理解和误会,再举一次鲁迅当年的大旗(只不过的这面大旗的本质已经完全和鲁迅当年的旗帜指向是截然相反的了),做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先驱者吧。
老牛再举一个小孩子的例子,再来看看麻黄类方的神奇疗效。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又一个麻黄类方的神奇疗效
这是一个小女孩,是妈妈带着来老牛处看病的。
这个小孩是在大约秋冬交替的时节来的。小女孩五岁了,一进门就能看出一点精神都没有,低头耷拉角的,脸色发白没有多少血色,还不时的大声咳嗽,咳嗽声震屋顶。
在老牛看孩子舌苔和把一指脉的同时,妈妈开始述说苦恼,说这孩子整天感冒,幼儿园里每次群体感冒都逃不掉,上半年感冒必然引起发高烧,最近开始每次感冒咽喉肿痛之后就持续发低烧,而且是每次感冒都让家长提心吊胆,因为都是夜间午夜时分开始突然发高烧,一发高烧就全家人连夜出动,搅的一家人都不得安宁,而且再去医院吊水也不管用了,而且孩子开始咳嗽,开始很轻微最近越来越厉害的,现在的咳嗽声音都大的吓人,像是要把肺给咳出来一样,止咳糖浆也喝了不少,这不刚刚打完七天的吊瓶,高烧最近倒是没有,但是低烧时有时无,咳嗽越来越严重了。
你看这孩子的手背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针眼,真愁死了,按下葫芦起来瓢,最近几个月就没上几天幼儿园,光跑医院了。说到这里,看到母亲那个皱起的眉头,有过这种孩子生病的经历的父母都会有这种无奈的感受。把那种感觉形容成“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都一点不为过。
老牛刻诊,脸色白中带青,双手脉沉细无力微数,舌苔水滑,食纳不香,小便清长,夜间咳嗽严重,小手冰凉,老牛开出了方子;麻黄二两,五味子二两,桂枝一两,法半夏一两,焦三仙各一两,赤芍一两,干姜一两,炮附子一两,炙甘草一两,细辛一两(后下),三付,一天一付,水煎服,分早中晚三次服,饭后半小时后温服,要是感觉难喝不愿意喝可以加蜂蜜调和口味,注意少吃生冷寒凉的饮食,平时不要穿太多的衣服,要带孩子适当的外出运动,如果三服药之后孩子的脾胃恢复,饭量开始明显增加了,就不要来了,说明表征已解,剩下的秩序膏剂调养即可。如果不解可以还再来。就这样不出意料之外,三服药之后病人的母亲来电话说 胃口开了,爱吃饭了,但是还是咳嗽,好像是轻点了,老牛就说不用来了,小孩子只要胃气恢复,那就没问题了,严格按照医嘱调养孩子的饮食睡眠配合服药其他伴随症慢慢都会好的,后来这个孩子一旦感冒发烧就会来老牛这里吃中药,而且还带来了不少幼儿园其他的孩子家长来。
其实这个母亲是和孩子一起走上一条恶性循环的路子的,而这个恶性循环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下一年的开春时节,等到天地阳气来复,才能借助那股春生之气慢慢自己好起来,就算这样也需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再大量的吊水用抗生素、激素了。
再这样下去会给孩子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幸运的是这个孩子是个正气充足的正常孩子,正气足以抗击这种暂时的伤害,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其他病变。
假如是一个天生有某某器官发育不完全的孩子(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而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身体的短板之处不同),不知道那里就有一个大的漏洞暴露出来,邪气往往是专门找那个最薄弱的环节侵犯人体,造成一些可怕的后遗症,比如小儿糖尿病,小儿白血病,过敏性紫癜,小儿哮喘,癫痫,甚至是一些药源性的失明,失聪,脑损伤等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疾病都是和过用抗生素激素有关。
在中国现在的医疗体系下,上述这些疾病一旦得上了就意味着,一生痛苦,甚至家财散尽、家破人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简直是不胜枚举啊。
这样看来,老牛不厌其烦重复的重视太阳表实证的意义有多大了,毕竟孩子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种族的希望啊。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于人类而言,除了吃饭活着这件第一大事之外,种族繁衍就是最大的事情,而孩子就是承载这一切的重中之重,孩子的身体是未来一切事业的基础,所以说这个事在老年眼里看的比天都大。
老牛更愿意重复前文所说的一句话,“谁要是敢伤害我们可爱的孩子我们的未来,老牛就跟他干到底”。
不要怪老牛啰嗦,实在是看到太多人间悲剧的发生,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治坏病造成的重大疾病,你要是仔细去寻根都是会找到最原始的那个点,而在这个点上必须重视起来。
而在一个经方中医眼里,而麻黄就是能带动整个中医行业觉醒的急先锋,是冲击这个点最有力的干将,对麻黄的使用是一把最尖锐的军刺,直插如今中医行业的整体颓废不堪的根源。老牛原创;微信xinyuan_niuweng qq;362944773
虽然对一些中医人来说会有排斥、不满、甚至是恐惧,但是做好了不但能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还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真可谓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件大好事啊。这就是老牛最重视的那个点的价值,但愿有共识者,知己之士能和老牛一起努力,一起来推广那个“伤寒大义”,来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复兴之路添砖加瓦。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太阳表虚桂枝汤
聊完了太阳表实证,就必然要聊太阳表虚证。
桂枝汤号称天下第一汤,也叫阳旦汤,可是这个阳旦汤的名字就会把一大群人不明真相的初学者给带到阴沟里去了,顾名思义阳旦汤里面有个阳,以为这个汤就是补阳的。
其实传统中医的概念就是这样轻易的被曲解了。
老牛认为,桂枝汤就是治疗阳中之阴的滋阴类方,是相对于麻黄汤而言的,麻黄汤是补阳中之阳而治疗阳中之阳病的,桂枝汤治疗太阳表虚中风(风为阳邪,伤人阴气)阴证的。阳旦汤的意义不在于那个名词“阳”字,而在于那个动词“旦”的意义,世间万物,阳生于阴,阴生于阳,桂枝汤是生阳的那个开始,就是阳生于阴这个过程的开始,就叫阳旦汤。
上文老牛也和大家聊过中医的阴阳观,阴阳观绝对不是一些人认为的那种简单的二分法,不是阴就是阳的二分法,这是对阴阳观的最大的曲解。
我们认真看道家八卦图中间的那个阴阳鱼,展现的是那种时时刻刻在变化的一个“过程”。相互转化的阴阳才是真正的阴阳。因为大自然时刻都在变化的,没有一秒是停息的。
正如《论语》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真的正好阐释大自然的这种一往无前,视万物同仁的气势,它不会因为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你所认为的“天大的事”而放慢一丝脚步。
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其实是最严谨科学的,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人不是靠强解硬塞来运用阴阳五行理论的,而是经历了几千年实践运用得来的结果。
认识到阴阳观是一种时刻变化的态势,而不是一种刻板固定的二分法状态,那么阳旦汤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那就是滋太阳之阴就是在治疗太阳病这个“阳病”,而且是治疗太阳病之始。
我们都有感冒的体会经验,最开始也许就是伤风流鼻涕,风为阳邪,伤人阴气。如果是阳盛之人,正气盛足,经太阳经入表的风邪无法传经入里,在经历过一个七日周期之后甚至会自己痊愈,这样的人用桂枝汤的价值在于,可以及时的字样确失的有形之阴,不用非得历经那七日传变的周期,而及时的阻断病程,把风邪驱逐出表而愈病。
在桂枝汤的使用禁忌中仲景先师要求我们要喝热稀粥以助药力,就是通过热稀粥的谷气来激发人体的胃气(胃气就等于卫气),饮食入胃之后化生的气血阴阳是人赖以生存的动力源泉,而饮食化生的彪悍之气谓之卫气。
喝完稀粥,还要求遍身哲哲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只有微似有汗出的这种状态下风邪才能被有效的驱除,如果达到如水流离的状态那就过犹不及了而更伤阳气了。这里老牛要强调的是阳气而不是阴气,许多初学者认为大汗能伤人阴液,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的理解。而刚才老牛强调过了,阴液不足何来阳气的生发之源,而这个阴气就是太阳这个大阳的卫阳之气的基础。
之所以病属太阳经,说明病人阳气不亏,而只是阴液暂时的不足导致的卫气不足,这种情况下的中风是适合使用桂枝汤的。但是有三阴经病基础的外感就不可以简单的使用桂枝汤,因为三阴经病人的阳气已经不足了,已经无力统御更多的阴液了,三阴经病人再去一味的滋阴就是慢性自杀。
要理解这一点的确不是很简单,老牛一再强调,学习伤寒六经要有根深蒂固的阴阳观基础才行。
我们看桂枝汤的组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在此方中桂枝色紫、味辛、性温,芍药味酸、性平,炙甘草色黄、味甘。性平,生姜色黄,味辛、性温,大枣色外红内黄、味甘,性平,再加上那一碗热稀粥性热、味平。有习惯于从四气五味入手研究中药方剂的朋友可以看到一个规律,从这首桂枝汤的组合和计量的差异上面能看出,明显是以酸甘化阴,色黄入中,激发胃气的力量为主,兼顾辛甘化阳,升发底阳为辅,正好切合补足中焦,滋阴润燥,激发阳性的目的。
而且基本算是一首食药同补的方子,看似很普通而且简单,如果用老牛一直推崇的道家思惟方式来看,简单之中见神奇,从将来可能引起的风邪入里,更伤脏腑的不良后果来看,在治未病的初期阶段,就轻轻松松的把后面所有的隐忧都化解掉,这才算是传说中的;高手中的高高手行为吧。
桂枝汤的这种使用及时,就能够具有及时切断病邪传变的功效,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在现实的使用过程中,老牛发现,桂枝汤特别适合一些青壮年人使用,而且是更多的适合的一些年轻妇女同志使用。老牛原创;微信xinyuan_niuweng qq;362944773
青壮年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身体阳气隆盛,中焦脾胃气机升降无碍,正气不衰是根本,所以三阳病才有诊断依据。三阴病和三阳病最大的一点区别就是如何判断这个人的正气是否充足,因为充足的正气才有把疾病抗邪在表的基础,才能具有把抗击贼邪的战场摆在三阳经层面解决的基础。因为太阳经是巨阳、三阳、大阳,太阳经病的前提是阳气不亏在先。
而人的正气化生(关乎脾胃才是关键)一旦开始出问题,人体的正气不足以在三阳经表解决战斗,病邪就会循经入里(入里的路径有很多,但是大门大部分都是太阳经。),直到病入三阴就生死各半了,那就要用治疗慢性疾病的方法了,老牛在下文会专门的谈到关于三阴慢性病的治则。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中国人做事有一个大原则,那就是起自于《易经》的价值观,做事但求“无咎”的价值观。
《易经》正文卦辞中据老牛看来,提到的无咎二字是最多的。无咎二字,最简单的字面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做事没有后遗症的意思。现实中人们做事都喜欢秉着自己性子来喜欢自由(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有所约束的自由,而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自由),要做到事事没有后遗症那还真是非常的难啊。
现实生活中,能不能把事情做到成功完美,那是跟气运主导下的,时间方位复杂相互影响的机缘有关的。
成功,说实话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连孔子都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如果能让我富贵,我就积极去追求。因为成功不是完全靠努力追求就一定能得来的,加入如果可以的话,那么这世上人人都可以成功,这现实吗?
这里说句题外话,关于成功最大的实话,要想成功除了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作为基础之外,最重要的其实是老天爷给你机会才行,老天爷不给你机会(由人的气运主导),就算是姜子牙成功也要等到72岁以后,之前一样做啥事啥不成,最后也只能渭水之畔直钩钓鱼。
诸葛亮时时自比的管仲,之前也一样做什么买卖赔什么,直到碰到公子小白才得意施展自己的才能报复。
那个胯下之辱,乞食漂母的韩信不也一样,在韩信穷困落魄的时候,他已经具有了吞吐天地,指挥百万雄兵的能力了,但是就算这样也需要等到伯乐萧何贵人刘邦的认可才有机会成就一番伟业。
所以说,劝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少信那些什么“成功秘笈”,不要被那些成功学大师忽悠。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当下事,慢慢累积自己的信用,做到君子居易即可,该成功的时候你一定会成功的。
话题回到无咎原则上,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做事情,除去那些极少数的幸运儿成功了之外,大部分人时时刻刻都在失败着,失败了不要紧,不能让看不到尽头的失败伤害了你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果整天去追求成功未果,反而把自己的身体先搞垮了,大家看现实中是不是很多类似的例子,可能就在我们身体发生着,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还要不要去追求这个所谓的“成功”哪?这是个问题。
所以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能保证做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咎结果,那已经算是悟道之人了。其实人们混社会,为人处世如果能秉持这一点的话,往往也是最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对人最有帮助的。
桂枝汤在看似简单,甚至应该算是个食疗方子的前提下,最能体现这种价值观。如果能及时截断病程最好,这就算成功了。没有做到这个成功,最终邪气还是传经入里了(服用桂枝汤之后最大的可能),不要都怪医生的治疗不利。我们该问问自己是不是没有遵医嘱做到服汤后的善后,是不是没有严格的管住自己的嘴,没有严格的执行饮食禁忌等等其他因素。
对于一些本身脾胃虚弱的太阳中风证患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养慎的观念最重要,现实中有很多人稍微身体舒服一点了就不知养慎,轻举妄动而导致轻易受邪,从而造成重(读虫)感风寒,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起码喝下去桂枝汤是在顾护胃气吧、保护好胃气这才有但求无过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给淋雨受凉的病人先熬一碗姜糖水喝,说实话能有条件抓一把桂枝、芍药、大枣一起熬岂不是更好,但是中国人是绝不会那么死板的(西方所谓的科学思维,是不是一定要搞齐了以后一起熬才算桂枝汤吧)。
还有一点大家都可能有亲身的体会,比如在比较寒冷的日子里,下班回家的路上在饥寒交迫中,这个人就会手脚冰凉肢体运动能力受限,可是回到家里热汤热水一碗下肚之后,这个人立马浑身发热手脚温暖起来,这难道不是桂枝汤服药用佐服热稀粥的价值体现吗?
这样有效的,这样适合人人的无咎桂枝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药食同源指导思想,更能体现桂枝汤的高尚价值,这和麻黄汤的大刀阔斧,摧城拔寨、同时需谨慎对待的气度,正好是达成一对阴阳互补。
还好仲景先师那个时代没有“麻桂入口阳盛则毙”师训大棒子,不然你怎么解释:“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这样的条文。假如这样的症状出现都没有中医敢用桂枝了,中医就真的该完蛋了。
但是太阳表虚桂枝汤证,符合上述的症状组合下你却使用了麻黄汤,使得病人本就太阳经阴气亏虚,造成重(念虫)汗亡阳,这样才具有伤人的危险。
所以说,如果是纯经方中医,一切都要看当下医生刻诊辩证来指导用方,千万不可拘泥书本。
当然桂枝汤类变方在伤寒论中就有二十一首之多,老牛始终有一个观点,就算是滋阴也是张仲景的伤寒方滋阴最厉害,桂枝汤就是天下第一滋阴类方。只不过它滋的是太阳经的阴气而已。
老牛再次简单的举了太阳伤寒表实证和太阳伤寒表虚证的例子,拿一个经方中医最常用的麻黄桂枝类方来做个例子(道家思维,大象无形,最常见最常用的恰恰就是最重要的,就像人吃饭,吃饭才是最重要的,不吃饭是要死人的道理一样,可是吃饭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件小事,麻黄汤和桂枝汤的运用对于一个经方中医来说就应该是吃饭的概念),以求抛砖引玉,来着重说明太阳病的重要性,不能当成一个小感冒来对待。
伤寒大义的第一要义,守护好人的身体第一关,让人体抗邪的卫气能顺利在太阳层面起作用,爱护它,重视它,滋养它,巩固它,这对于小到一个人的一生健康有价值,也更能扭转整个社会的养生保健歪风。面对那市面上风风火火的各种养生风潮,这样那样神奇的药物,都不如老牛提倡的这个伤寒表征的伤寒大义重要。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补肾要找太阳经和少阴经
提到六经太阳经病就不能不提三阴经的少阴经病。
我们都知道在六经体系里面,太阳少阴是互为表里经、夫妻经的,而中国人热衷的“补肾”,其实在现实中还是要遵循在夫唱妇随法。这里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科长是肾夫人是心,夫妻也),就像你要见你科长送点中秋节的礼物,肯定科长不会伸手拿的,这是官场的第一课,那就是科长说要就是不要,说不要就是要。科长不要怎么办?不送点礼往后的日子一定不好过,给科长送礼就是给自己的事业生涯“补补肾”嘛。怎么办?那就曲线救国,去找科长他老婆,往往问题就解决了,女人的个性注定不爱搞这些欲擒故纵的花招了嘛,想收就收下了,收下了说明还看得起你,那么心补了,你的肾就补了,这就是少阴心肾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热衷补肾,可是一个有经验的经方中医就会知道肾其实不是说补就能补的。
中医当今流行的补肾其实是在滋肾水,针对的是肾阴而已,就像我们市面上常见的“六味地黄丸”。这首方子其实根本就是后人对伤寒方的发挥,就算是现实临床当中有点作用也是单方面的一条腿走路。也不光是这一首,大部分时方都是伤寒经方的发挥取舍,就算有些时方没有一味伤寒常用药,往往其组方原则也是经方。
六地黄丸味这首方子其实是宋代儿科医家钱乙所撰《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个方子。这个方子现在这么流行,其实正好能侧面来证明经方中医已经失传了。
时医们虽然各个都嘴上说要临证首辨阴阳,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没有几个人。坚持临证首辨阴阳的难度就像孔子说过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都知道中庸(辨阴阳)是个好东西,但是很少有人能坚守超过一个月的。
临证要先审视病人的阴阳态势 ,同样一个证 ,不可能男女老少强弱都一个方法吧,可是这首“伟大的六味地黄丸”就做到了全国上下老少皆宜的地步。电视广告也整天在忽悠着人们补肾要吃XX牌六味地黄丸。
一条腿的中医,这就是老百姓心中的中医,那真是相当的变态的中医啊,让真正的经方纯中医欲哭无泪的中医。
流行的都有问题,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中国人的肾怎么补,这个严肃的问题。补肾显然不是靠六味地黄丸就能解决的吧。真正的“补”要从少阴心肾和太阳膀胱小肠经之间的关系上来进行。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少阴心、肾经是根本不能直接补的,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补,其实也仅仅是在器世界上,追求节制养慎的补而已。
先天心肾藏精神(心藏神,肾藏精),这个精神是先天之本,父精母血结合的那一瞬间就具有的先天注入的能量,这个能量其实也是不能简单描述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道家天人相应观来解释这个问题。
道家认为人体小宇宙,一个人体就是一个世界,那么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和人类卵精相合的那一刻是一样的道理,不管是宇宙几十上千亿年的发展存在时间,其实和一个人百年不到的生存时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和人类一样,宇宙在产生的那一刻就开始成长壮大,将来也必然盛极而衰老死亡。这其中我们中医更应该关心的,是产生和影响这个过程的力量是什么?
先天给予的那个藏精就是这个最强大的生长的力量,人们赖以为生的珍贵的宝藏。
对于这个藏精平时的使用原则应该是;依靠少火生气的温煦状态来维持均衡,只有在极端状态下才能汲取藏精用以救命。所谓的极端状态是什么?打个比方,类似矿难被埋很久这种情况,在相同的环境下,最先死掉的那个人和最终坚持到救援到来而活下来的那个人,他们之间的最终区别,就在这个藏精上面。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医院里比较常见的急救,就拿心梗病人来说,同样的心梗猝死昏迷的病人,面对医生同样的心肺复苏术,同样的肾上腺素的激素刺激,同样的电击刺激,最终能被挽救回来的人,和最终不治而亡的人,之间的区别还是在藏精上面体现出来。
中医有个概念,意思是说有一部分少阴经病人是行尸走肉了(少阴经多死证),是“行走着的尸体”,被冠以这种称呼的人,平时你看他们很正常,但是这些人一但遇到克伐他们的时运的冲击,那就意味着死亡的不可避免了。其实就是中医认为的少阴经经气耗尽在即,属于被“榨干了掏空了的人”。要是你仔细了解这些人的病史就会发现,他们大都有过度的颓废放纵的经历,以及滥用激素的用药史。
老牛多次说过,现代的中医之所以区别于古代的中医,除了大环境的改变之外,更多的是面对人体对一些现代化学药品的适用能力的改变,临证首先要考虑怎么样先把病人被抗生素激素长期摧残的器官拯救过来。。。
老牛认为,人有两种死亡不可避免,人面对这两种死亡是可以坦然接受的,但也仅仅只能局限在两种情况之下;一是意外伤亡,二是在心肾疾病上面的,也就是说除了不可预测的意外,死于心肾疾病是允许的,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死法都是属于夭折属于不合理的。
意外事件造成的我们姑且不论,为何要接受心肾疾病造成的死亡?这个问题要谈到人们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种种欲望时的无奈,大家都是凡人,面对利益的争夺时都不可能是圣人心态。就算是道家这么高明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不争的态度,其实也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一个“争”字。
要参与任何争夺就一定会夜思昼念的消耗宝贵的先天心肾藏精,更不用说当今社会的种种物欲人欲横行,在其中必然是享乐主义流行,要享乐就会耗散精气,不知持满就是常态,长此以往累计下去,心梗暴亡就会越来越多见,这种死亡越来越会让你变的无可奈何。
这样说来,在当今世界生存,更是对一个人的人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来,世人无不慨叹,活着真不容易啊。所以说要想长生而久视,就必须要首先懂得养护这个先天之本,一个医生要想拯救生命就先从治疗少阴病开始。
而少阴心肾现实生活中不仅仅关乎你的生命长度,同时也关乎你的生命的质量。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少阴心肾关乎未来(不孕不育)上
老牛现实中其实碰到最多的还就是少阴病的患者,要知道心脏病很常见,也许很多人都有常年的心脏病史,所以久而久之只要不死都不把它当回事了,但是肾病可不一样。
要知道我们中国人重视补肾不是没有道理的,肾脏好坏,既关系到人的男欢女爱之乐,同时更加重要的一点它关乎这人的生育繁殖,种族延续,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人除了吃饭这个天字号第一大需求之外,繁衍后代,延续生命就成了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事情了。
《黄帝内经》把肾脏称为“做强之官,技巧出焉”,可见肾脏的重要性,试问世上有没有哪一种最强大的技巧可以生出一个完美的孩子来?制造一个完全独立人格的人出来,依靠未来科技发展?依靠基因技术?依靠克隆技术?依靠人工智能?做梦去吧!就算是到地球消失的那一天也绝没有可能任何可能的!如果你坚定的认为可能,那就是好莱坞电影看太多了,被彻底洗脑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科学邪教教徒了!
可见肾精化育生命的技巧是如何的强大不可替代,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强大的繁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别无其二。
一个生命从无到有诞生的的过程,就是“无中生有”,这可是道家认识世界的出发点,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肾脏就能像变戏法一样的“大变活人”出来,这就是可以理解“肾者,做强之官,技巧出焉”的意义了。
本身人类的生育能力就非常差,绝大部分的妇女一胎只能生一个,而且胎孕时间和养育幼崽的时间都非常漫长,这跟绝大部分普通动物的生殖能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一点恰恰证明了人类作为自然之子的珍贵之处,一个优质的人类生命个体一生创造出来的价值,对家庭、社会、国家、种族来说是不可估量的。要说人类社会什么样的投资收益最大?不是投资房地产,不是炒股,不是炒期货而是生养一个好孩子。
但是恰恰这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被一股不明的背后势力给阴谋“计划”了,而且计划了几十年,这真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最恐怖的一件事情。老牛在此有必要呼吁一下,生孩子是一件无比有意义的重要的事情,请不要被一些社会舆论和针对性的错误教育轻易洗脑,做自我阉割的傻事,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社会、为了种族的未来,请尽力多生一个孩子吧!
可是,就算是解决了生不生的思想问题,能不能生的现实问题又随之而来了,现在社会上青年人的不孕不育现象可是越来越普遍,生一个孩子对某些人变得可望不可及了。
这是前几年的一个病例,江苏省的一个女患者,顾女士,时年28岁,已经结婚多年未育,来找老牛调养身体,她的初衷并非是求治不孕不育,结婚三四年了,毕竟结婚比较早都还年轻,生孩子这事对于城市青年人来说虽说也着急,但是也没有把不孕当成一个迫切的事情来对待,只是感觉身体不好需要先调养好身体到时候再怀孕也不迟。
刻诊其身体严重透支虚弱,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常常需要加班,再加上家庭不够和睦(结婚多年没有孩子我想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导致人整天精力匮乏,夜寐不安,不敢吃凉东西,得凉则泄,带下泛滥,憋尿能力极差,轻度崩漏遗尿,而且经常出现尿液浑浊,大便不成型,月经长期不调,周期短而经血多,观其面色无华,口唇淡白,舌体肥大,舌苔水滑,齿痕明显,日常脉搏80以上,单位组织体检也有肾炎发病的前兆。
这是典型的太阴少阴合病的表现,少阴肾水斯寒,导致小便不利,水液代谢不好又造成脾虚湿邪泛滥,寒湿下注就会带下泛滥,同时脾虚胃弱造成气血生化不足,脾的运化不足脾虚血亏,月经就会失调,血虚而血热妄行就会导致月经周期偏短,月事偏多,脾胃虚弱,就会造成中焦不合,胃不和则寝不安,就会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能保证,当然会导致白天精力不充,但欲寐,人会疲乏无力。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就会影响肝气的条达,容易经常性的造成肝木横逆克土,又会加重上述的诸证的症状,身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跟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的状态严重的不符,这是现代社会非常常见,属于慢性三阴病的的范畴。
通过交流得知,自小身体就偏虚弱,每次外感之后都是去医院解决问题,夏天的冷饮冰激凌是最爱,而且自述其经常性出现打嗝胃酸上逆或者消化不良的表现,从青春期开始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这就说明其脾胃受到西医西药的长期杀伐损害。
老牛上文强调过,治疗肾病首先要保证其心肾相交,人体阴阳气机要升降出入要顺畅,因为心火需要肾水生发起来上荣给与清润而不至于炽盛,肾水同时也需要心火下来温暖而不至于斯寒。现在斯寒的肾水导致了她的下焦小便不利而且水湿潴留碍脾。而心肾相交依靠的是人体脾胃升降来保证,伤了脾胃,胃气不得顺降,那么心火就不能有效下来温暖肾水,这就是其下焦阳虚诸证的根源。而肾水不能跟随脾气生发起来滋润心火,又导致了心火旺盛不能收摄,造成心旌浮越,更加加剧了其夜寐不安的症状。
如此看来要解决病人的诉求,须有一套全面调整的方案来保证,除了针对其上述辩证,做出;健脾利湿,温暖肾阳,合降胃气,滋养肝血,交通心肾的治疗原则,还要改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杜绝冷饮,合理饮食,夜晚不要多食,积极锻炼,多练习呼吸,要进行深呼吸,纳气归根,锻炼中气,虚则补其母,金能生水也是补肾第一要义。
病人毕竟属于慢性病,只要是慢性病就不是一日两日得来的,祛病也注定不是一副两副药可以解决的,如果你有道家思维,就知道治疗慢性病,慢就是快,快就是慢的道理。
一阴一阳之谓道,事物从来都是表里相对的,对于突发急症来说,那么快就是快,慢就是慢。而对于慢性三阴病来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这是因为,之所以病人能得慢性三阴病,那么病人本身身体就不是很强壮,不强壮是因为中焦脾胃虚弱,中焦虚弱消化饮食生化气血的能力就会差,就是中医概念里相对于“强人”来说所谓的“羸人”即羸弱之人。
打个比方,你想提高点效率,一个载重一顿的车你非要给它拉两顿,这就超过了它的极限,这个车很容易垮掉,一旦垮掉,活就不能干了,到时修车不说,更别提什么效率了。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少阴心肾关乎未来(不孕不育)中
对于羸人调养来说“虚不受补”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脾虚胃弱的羸人,只能在一定的承受范围内慢慢强壮其中焦,这个过程就需要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随着病人脾胃慢慢好转,你的药物才会更好的被其消化吸收。
还有一点老牛需要提一下,我们知道中医有五种剂型,丸、散、膏、丹、汤,五种剂型其实各有所主,我们最常用的汤剂,适合用来治疗实证急症,所谓涤荡实邪,发挥其速效力冲的特点愈病,这才是汤药最大的特点,但是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壮火食气”是其缺点。散剂适合发散表证,丸药适合消磨积块,丹药属于金石类药物的使用,是道士门修炼所求,我们现实接触使用的机会极少,所以不在讨论之列,膏剂却是最适合慢性病三阴病的调养,道济缓释而持续不间断的滋养的特点,真所谓符合“少火生气”的优势,恰恰符合道家治疗慢性病“慢就是快”的原则。
因为上述五种剂,只有汤药和膏剂是煎煮之后来用的,丸药和散剂则都是生药粉碎之后所制。
说到这里老牛要说点题外话,现在很多食品加工机,都喜欢打着“破壁”的旗号来推销产品,除了粉碎机之外还有各种粉糊之类的食品,之所以追求破壁的效果,一是为了方便,二是为了人在喝了之后更容易消化吸收营养,这种容易被吸往往只是一个感官上的错觉,感觉是打的越细,人体必然会更容易吸收,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什么是破壁,就是简单的把食物粉碎到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如果你熬过、喝过粥就应该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我们的人的脾胃其实就类似于一口大锅,就是用来煎煮(腐熟)消化食物的,而消化食物是需要能量的,是需要火候的,在人体来说,腐熟食物需要消耗阳气的,人体的胃阳的概念其实就是指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值。
我们都知道广东人煲粥最少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成,为什么他们不用直接破壁的米粉煲粥?因为实践经验证明,你就算是再努力的去粉碎食物也跟慢火熬出来的粥没法比,那些各种粉糊直接用水冲服下去,人体的脾胃接受的基本粉剂、基本都是一些生的食物,胃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煮熟它,人怎么可能喝下去舒服(当然一部分胃阳十分强大的青年人不在讨论的范围内,这个不必较真,世上本来就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存在,现实是年轻强壮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的人群都是脾虚胃弱的老弱病残妇孺),只有经过长时间熬煮的稀粥才具有养胃补虚的效果,喝下去人才感觉舒服,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煎煮代替了一部分人的脾胃腐熟水谷的能量,这对于素来脾胃虚弱的羸人就是节约了宝贵的胃阳,这部分节约下来的“阳气”可以用来干别的,产生更大的效率。
也就是说,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不费时间不费力就得到的好事,你不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精力,不断的去用心防溢用心搅动那锅粥,仅仅靠嗡嗡嗡几秒钟的粉碎,就想得到一碗热气腾腾,好喝又养胃补虚的靓粥,老牛只能说,继续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广东地属热带,昼长夜短,人们普遍劳作辛苦,中焦脾胃平时消耗比较大,这就是广东人爱喝稀粥的秘密。
而且我们都知道,在过去逢自然界大灾政府大户门要救济灾民,为何都是“支起几口大锅”来熬粥救人,为何不直接发熏肉大饼岂不快哉,又省时间又顶饿?这样做是因为灾民们都是一些流落穷厄已久的虚弱羸人,这种脾胃极度虚弱的状态下,只有喝粥才能救命,吃饼无异于杀人。
不仅如此,读过伤寒论的都知道,很多三阳经病,特别是伤寒桂枝汤证,仲景先师一般要求病人服药后的善后,都喜欢“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由此可见,伤寒论是一部最贴近现实再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学问,看不懂它,首先你缺乏的还是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能力。
只有具有道家思维的人才具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商人们广而告之是为了逐利,并非为了保护你的身体健康,如果你真的去信广告而去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破壁机”,我想你的智商真的需要及时充值了。
那么治疗慢性病你是选择快的还是慢的?
想快点治好病就要接受慢的方法,老牛就是要通过现实当中的具体病案,来跟大家探讨一下找回健康的各种医道,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诀窍的,浇花还是需要浇到根上才解渴。老牛原创;微信xinyuan_niuweng qq;362944773
病人能接受老牛的各种医嘱配合服用经方药膏,积极地配合调整生活,锻炼身体,其过程也是非常顺利的,初来见效显著,诸证皆缓,而且能接受慢性病需持之以恒的治疗原则,我们不去过多的叙述这个过程,最神奇的两个月之后。
她怀孕了!
并且告知老牛,她和丈夫因为多年没有怀孕,所以平时性生活根本不做任何防护,这次是听从老牛的建议,多出去旅旅游,看看大自然的绿色(草木之气通于肝),疏解一下肝气。
她说她这次旅游最大的变化和感受就是不再怕坐长途车憋尿了,从小到大她最怕的就是长途旅行期间的憋尿烦恼,以前长途出游路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用在找厕所了。最可笑的是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很多慢性病人就是会这样,对疾病状态习以为常,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正常状态了),不憋尿的同时,带下清晰泛滥也几乎得到了彻底缓解。
如此看来长期小便不利的状态得到了彻底的缓解,肾为水道,顺其性曰补,补肾就是是要帮助其顺利发挥自己的器官功能,肾水得到畅通,水液代谢就不会有潴留,脾湿泛滥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同时肾阳得到心火的温暖就会改变下焦寒湿下注的现状,带下泛滥自然就会得到控制。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她以前的不孕是由三方面因素叠加造成的,首先是下焦寒湿就会引起局部的症瘕积聚,也就是局部的水肿结块(所以说不要怕肿瘤,通过正确的方法,把形成肿瘤的身体环境改变了,水肿自然会消解至少可以控制不再发展),这局部的壅滞可能会导致各种附件的不畅通,连卵子都有可能被堵塞 怎么可能受孕。
二者是因为长期的脾胃生化不足,脾虚血虚造成中土不厚,那么就算是卵子顺利受孕了也不能稳定着床,中土薄弱就算是着床也不一定固的住胎。
第三点是脾虚运化不力,不能给肝血提供足够的供给,同时脾虚湿困又克伐肾水,肾气被抑制当然不能化神奇而妊娠,而且长期水寒土湿不能生木,肝血得不到生发濡养会影响性器官的功能(人的性器官功能是肝经所主,而不是大家普遍误认为的属肾经所主)。
老牛给大家这样详细的分析一下就会看到,人孕育一个孩子是多么精细的一项工作,而人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积极配合才是保证这种造化神奇的基础。而女性生孩子这本来也并不算什么大事,因为正常情况下极少有女性不能生育的现象,特别是在古代农业社会时代更是如此,因为这是人类这个物种保证繁衍进化的第一需求,必须要首先要保证强的大生育能力。
但是为何在城市生活的现代人,往往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生育率越低(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没有一个能保证生育率状态良好的,都处于一种堪忧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按理说越是经济发达人们物质宽裕应该愿意生养孩子啊?这里面原因肯定非常的复杂,各种心理、生理因素甚至是社会学因素恐怕都是主要原因,我们此文只是从经方中医学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除了我们说女性经济独立解放,不愿意因为生育而影响事业这个主要原因之外,老牛认为还是城市生活的各种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过于方便的西医院求医条件的依赖造成的,越是偏远山区求治西医不方便的,越是离现代医院远的地方,妇女生育力越强大,顺产的几率越高,母乳喂养的程度越高,为何会这样?这一点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啊?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少阴心肾关乎未来(不孕不育)中
对于羸人调养来说“虚不受补”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脾虚胃弱的羸人,只能在一定的承受范围内慢慢强壮其中焦,这个过程就需要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随着病人脾胃慢慢好转,你的药物才会更好的被其消化吸收。
还有一点老牛需要提一下,我们知道中医有五种剂型,丸、散、膏、丹、汤,五种剂型其实各有所主,我们最常用的汤剂,适合用来治疗实证急症,所谓涤荡实邪,发挥其速效力冲的特点愈病,这才是汤药最大的特点,但是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壮火食气”是其缺点。散剂适合发散表证,丸药适合消磨积块,丹药属于金石类药物的使用,是道士门修炼所求,我们现实接触使用的机会极少,所以不在讨论之列,膏剂却是最适合慢性病三阴病的调养,道济缓释而持续不间断的滋养的特点,真所谓符合“少火生气”的优势,恰恰符合道家治疗慢性病“慢就是快”的原则。
因为上述五种剂,只有汤药和膏剂是煎煮之后来用的,丸药和散剂则都是生药粉碎之后所制。
说到这里老牛要说点题外话,现在很多食品加工机,都喜欢打着“破壁”的旗号来推销产品,除了粉碎机之外还有各种粉糊之类的食品,之所以追求破壁的效果,一是为了方便,二是为了人在喝了之后更容易消化吸收营养,这种容易被吸往往只是一个感官上的错觉,感觉是打的越细,人体必然会更容易吸收,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什么是破壁,就是简单的把食物粉碎到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如果你熬过、喝过粥就应该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我们的人的脾胃其实就类似于一口大锅,就是用来煎煮(腐熟)消化食物的,而消化食物是需要能量的,是需要火候的,在人体来说,腐熟食物需要消耗阳气的,人体的胃阳的概念其实就是指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值。
我们都知道广东人煲粥最少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成,为什么他们不用直接破壁的米粉煲粥?因为实践经验证明,你就算是再努力的去粉碎食物也跟慢火熬出来的粥没法比,那些各种粉糊直接用水冲服下去,人体的脾胃接受的基本粉剂、基本都是一些生的食物,胃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煮熟它,人怎么可能喝下去舒服(当然一部分胃阳十分强大的青年人不在讨论的范围内,这个不必较真,世上本来就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存在,现实是年轻强壮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的人群都是脾虚胃弱的老弱病残妇孺),只有经过长时间熬煮的稀粥才具有养胃补虚的效果,喝下去人才感觉舒服,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煎煮代替了一部分人的脾胃腐熟水谷的能量,这对于素来脾胃虚弱的羸人就是节约了宝贵的胃阳,这部分节约下来的“阳气”可以用来干别的,产生更大的效率。
也就是说,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不费时间不费力就得到的好事,你不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精力,不断的去用心防溢用心搅动那锅粥,仅仅靠嗡嗡嗡几秒钟的粉碎,就想得到一碗热气腾腾,好喝又养胃补虚的靓粥,老牛只能说,继续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广东地属热带,昼长夜短,人们普遍劳作辛苦,中焦脾胃平时消耗比较大,这就是广东人爱喝稀粥的秘密。
而且我们都知道,在过去逢自然界大灾政府大户门要救济灾民,为何都是“支起几口大锅”来熬粥救人,为何不直接发熏肉大饼岂不快哉,又省时间又顶饿?这样做是因为灾民们都是一些流落穷厄已久的虚弱羸人,这种脾胃极度虚弱的状态下,只有喝粥才能救命,吃饼无异于杀人。
不仅如此,读过伤寒论的都知道,很多三阳经病,特别是伤寒桂枝汤证,仲景先师一般要求病人服药后的善后,都喜欢“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由此可见,伤寒论是一部最贴近现实再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学问,看不懂它,首先你缺乏的还是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能力。
只有具有道家思维的人才具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商人们广而告之是为了逐利,并非为了保护你的身体健康,如果你真的去信广告而去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破壁机”,我想你的智商真的需要及时充值了。
那么治疗慢性病你是选择快的还是慢的?
想快点治好病就要接受慢的方法,老牛就是要通过现实当中的具体病案,来跟大家探讨一下找回健康的各种医道,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诀窍的,浇花还是需要浇到根上才解渴。老牛原创;微信xinyuan_niuweng qq;362944773
病人能接受老牛的各种医嘱配合服用经方药膏,积极地配合调整生活,锻炼身体,其过程也是非常顺利的,初来见效显著,诸证皆缓,而且能接受慢性病需持之以恒的治疗原则,我们不去过多的叙述这个过程,最神奇的两个月之后。
她怀孕了!
并且告知老牛,她和丈夫因为多年没有怀孕,所以平时性生活根本不做任何防护,这次是听从老牛的建议,多出去旅旅游,看看大自然的绿色(草木之气通于肝),疏解一下肝气。
她说她这次旅游最大的变化和感受就是不再怕坐长途车憋尿了,从小到大她最怕的就是长途旅行期间的憋尿烦恼,以前长途出游路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用在找厕所了。最可笑的是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很多慢性病人就是会这样,对疾病状态习以为常,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正常状态了),不憋尿的同时,带下清晰泛滥也几乎得到了彻底缓解。
如此看来长期小便不利的状态得到了彻底的缓解,肾为水道,顺其性曰补,补肾就是是要帮助其顺利发挥自己的器官功能,肾水得到畅通,水液代谢就不会有潴留,脾湿泛滥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同时肾阳得到心火的温暖就会改变下焦寒湿下注的现状,带下泛滥自然就会得到控制。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她以前的不孕是由三方面因素叠加造成的,首先是下焦寒湿就会引起局部的症瘕积聚,也就是局部的水肿结块(所以说不要怕肿瘤,通过正确的方法,把形成肿瘤的身体环境改变了,水肿自然会消解至少可以控制不再发展),这局部的壅滞可能会导致各种附件的不畅通,连卵子都有可能被堵塞 怎么可能受孕。
二者是因为长期的脾胃生化不足,脾虚血虚造成中土不厚,那么就算是卵子顺利受孕了也不能稳定着床,中土薄弱就算是着床也不一定固的住胎。
第三点是脾虚运化不力,不能给肝血提供足够的供给,同时脾虚湿困又克伐肾水,肾气被抑制当然不能化神奇而妊娠,而且长期水寒土湿不能生木,肝血得不到生发濡养会影响性器官的功能(人的性器官功能是肝经所主,而不是大家普遍误认为的属肾经所主)。
老牛给大家这样详细的分析一下就会看到,人孕育一个孩子是多么精细的一项工作,而人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积极配合才是保证这种造化神奇的基础。而女性生孩子这本来也并不算什么大事,因为正常情况下极少有女性不能生育的现象,特别是在古代农业社会时代更是如此,因为这是人类这个物种保证繁衍进化的第一需求,必须要首先要保证强的大生育能力。
但是为何在城市生活的现代人,往往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生育率越低(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没有一个能保证生育率状态良好的,都处于一种堪忧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按理说越是经济发达人们物质宽裕应该愿意生养孩子啊?这里面原因肯定非常的复杂,各种心理、生理因素甚至是社会学因素恐怕都是主要原因,我们此文只是从经方中医学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除了我们说女性经济独立解放,不愿意因为生育而影响事业这个主要原因之外,老牛认为还是城市生活的各种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过于方便的西医院求医条件的依赖造成的,越是偏远山区求治西医不方便的,越是离现代医院远的地方,妇女生育力越强大,顺产的几率越高,母乳喂养的程度越高,为何会这样?这一点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啊?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时间:2021-04-08 01:28:01
少阴心肾关乎未来(不孕不育)下
上面这位顾小姐的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传统经方中医的那一套方案才是保护女性生育能力的法宝,西医治疗不孕不育只要动手动口全是错,西医做的每一次治疗企图都是在帮倒忙,因为治疗慢性病靠的不应该是消杀对抗,而应该是补虚辅助。人都弱成那样了西医还在那里苦苦的寻找具体的消灭对象,可见西医那一套理论是多么的无知、浅薄、幼稚,真的连个三岁孩子的认知都不如,孩子还知道糖好吃,西医现在连糖都不准你吃了,是不是很可笑很可悲?
这个病例还没有算完,毕竟她的身体非常虚弱,在怀胎期间也是一直用经方药膏保胎,直到顺利顺产下一个男婴(说实话就她的身体虚弱程度,老牛当时也没有把握他能顺产,但是也多次跟其讲解顺产的重要性以及顺产没有那么难,有时候孩子生不下来仅仅是因为时辰还未到,并非是因为孩子的头太大了,再坚持一会也许马上就能顺产下来,老牛在这里强调一下,各位待产妈妈门,只要身体正常,没有明显的缺陷疾病,请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我们都知道顺产不但是对大人孩子都好,还有利于产后产妇奶水的顺利疏通,你知道吗?顺产而奶水充足,对生产之后,产妇的身体康复、孩子的喂养便利,以及喂养孩子的经济性有多么重要吗?生产这个自然过程还是顺利走完全程为佳,急于刨宫产,恰恰违背了道家尊重自然而顺其自然的原则,可谓是后患无穷啊,切忌切忌。
在此老牛也想对所有的英雄的妈妈们致敬,真是每个新生儿妈妈都时刻在用事实诠释着“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的道理啊!
很多人惊奇于怀孕期间还敢用药,事实证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需求,身体正常的孕妇老牛当然认为啥药都不要吃为佳(包括所谓的也算补充,这都是扯淡),但是对于这种脾虚血虚肝血不足而坐胎不稳的患者,用中药保胎就是必须的。
而且在怀孕期间其夫还有出轨的经历,这都会对她的生理心理造成持续性的考验,还好这个顾女士非常坚强,最关键的是她能理解中医治病求本的治疗理念,一直坚持不懈的按照老牛的医嘱断续的用药调理,坚持锻炼,坚持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得到完美的结果,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儿子。
这个病例其实还没有完,从其生完头胎到出月子之后一直都是坚持遵医嘱的在间断的用药调整身体(出现症状就来求医,这也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而不是追求想西医那样的辨病论治),毕竟她的身体的确是底子太弱。
更不可思议的是,就在她生完头胎之后的不到半年时间,她又怀孕了,身体又开始出现不堪重负的各种表现,就又来找老牛调理,老牛还是按照既定的原则帮助其调养身体,没想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又顺产了一个体重更大的千金,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就从一个身体状态极差的不孕症患者变成了一个儿女双全的妈妈,这就是传统经方中医带给人的变化。
所以说生活永远比任何文艺作品都精彩,这是实实在在现实中存在的病例。老牛也是想通过这个真实的病例来帮助大家认识到现代城市生活的弊病,过度城市化并非像大家认为的那么一切完美,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人类迟早要自我灭亡的。老牛原创;微信xinyuan_niuweng qq;362944773
也就是说,发展城市化一定要有一个度,希望国家顶层设计者能有能力把握这个度,在全国人民都同心协力复兴华夏文明的过程中,发展经济不要以牺牲老百姓身体健康为代价,也不能影响华夏种族的繁衍生息为代价,我们不能做历史的zui人。
话题扯得有些远,回归正题,以上老牛用一个真实病例来详细的讲解如何补肾这个中国人的大课题,因为补肾是每个中国人的毕生追求,因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是西方文化里面的最大的短板。
但是这个先天之本,先天藏精,这一罐父精母血结合之后,从以生下来就送给我们的这一罐“煤气罐”,不小心用完了可不可以再去灌满啊?

楼主:牛翁一安平泰

字数:287107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18-06-15 04:45:39

更新时间:2021-04-08 01:28:01

评论数:167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