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观音义疏》笔记

《观音义疏》笔记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41]三途:指火途、血途、刀途。亦即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一之三:“《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
[42]支林: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所言初禅者,禅名支林,行者初得支林之法,故名初禅。复次,觉观等法,名之为支。行者修初禅觉观之法,必于前发,故说觉观名为初禅。”按,支,即分支、部分之义。四禅定计十八支:初禅有觉、观、喜、乐、一心等五支;第二禅有内净、喜、乐、一心等四支;第三禅有舍、念、慧(智)、乐、一心等五支;第四禅有不苦不乐、舍、念、一心等四支。
[43]非想禅:即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又作非非想天、无思想亦无无想天、有想无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乃无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又称有顶天。《首楞严经》卷九:“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44]五停心观:亦称“五门禅”,指五种禅法,诸家说法略有不同。(1)据佛陀蜜多撰《五门禅经要用法》:“坐禅之要法有五门:一、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所以五门者,随众生病:若乱心多者,教以安般;若贪爱多者,教以不净;若嗔恚多者,教以慈心;若著我多者,教以因缘;若心没者,教以念佛。”(2)净影慧远的《大乘义章》卷一二释“五停心”义:“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五、安那般那观”。亦称“五度门”:“言度门者,度是出离至到之义;修此五观,能出贪等五种烦恼到涅槃处”。其所以名“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义,息离贪等,制意住于不净等法”。即控制心意,止住于所观想的对象。其中“界分别观”,在对治“著我多者”,“因缘观”在对治“愚痴”,其余与《五门禅经要用法》所说相同。(3)天台智顗于《四教义》卷二中亦说为“五种观法”,即“一、数息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此五观分类和对治之烦恼,与《大乘义章》相同;但在修习次第中,将“数息观”放在第一,因天台宗视“安般”为入道的初门,特别重视。按“五门禅”之说,早在鸠摩罗什所译禅经中即有介绍。《坐禅三昧经》卷上:“若多婬欲人,不净法门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门治;若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若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若多等分人(指诸种烦恼同样多),念佛法门治。”此五门只是作为诸种对治法门的一类,是各种用于对治的禅定之一,在佛教全部修习中并无次第高下之分。庐山慧远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称禅有“五部”之分,各有传人,号为“五部之学”,当即是指此五门禅法。后此五门亦被译介于《达摩多罗禅经》中。又,天台宗等以此五门列入“七贤门”之最初一门,称修此五门禅者,为“五停心观位”。(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55—256页)
[45]余习:虽断除烦恼,然犹存残余之习气。又作残习、余气、习气。二乘不能断除余习,仅佛能断之。《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46]十信:《华严经》、《璎珞经》将菩萨修行阶位分为五十二位,最初的十个阶段是树立信心,故称。由于“信”的内容不同,故对“十信”的解释也不一样。《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和愿心。鸠摩罗什所译之《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所列之十种为: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以之为习种性十心。《梵网经》卷上所列之十种为: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以之名坚信忍中之十发趣心。《楞严经》卷八称之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历来以此十信配菩萨之位次即有各种异说。《四教义》卷五等以之为别教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圆教又别立六即,配以相似即,为六根清净柔顺忍之位。《华严五教章》卷二中,援引梁译《摄大乘论》之语,谓如须陀洹道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于愿乐行人,则有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四种;于始教,以十信等四位为资粮位;于终教,入初地位之前唯有三贤(十解、十行、十回向),因十信未达不退位之故。唯识家亦言十地之前仅有三十心,十信不立位。
[47]定多慧少:《大智度论》第五十“释发趣品第二十之余”:“等定慧地者,菩萨于初三地,慧多定少,未能摄心故;后三地定多慧少,以是故,不得入菩萨位。今众生空、法空,定慧等故,能安隐行菩萨道;从阿鞞跋致地,渐渐得一切种智慧地。”
[48]格量:推究,衡量。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穆文简论格物》:“考之内典,隋智顗《法华经文句》解《分别功德品》云:格量功德。又云:格量多少。其一篇内,格量字甚多。”
[49]四事:指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法华经·安乐行品》:“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悕望。”《无量寿经》卷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
[50]《法华论》:即《妙法莲华经论》,亦称《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简称《法华经论》、《法华论》。古印度世亲造,北魏菩提留支译,昙林笔受并制序。二卷(或一卷)。首为归敬偈,其后将《妙法莲华经》分为七成就、五示现、七喻、三平等、十无上等五章逐一疏释。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51]一华散空,乃至毕苦,其福不尽: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叡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三慧品第七十”:“佛告须菩提:‘置是化佛及于化佛所种福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敬心念佛,是善根因缘乃至毕苦其福不尽。须菩提,置是敬心念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以一华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须菩提,置是敬心念佛、散华念佛,若有人一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52]逗机:谓佛家布教说法,须适应不同众生、不同品类。“逗”,与“投”同义;“机”,指众生接受佛教的资质品类。唐代窥基说:“要逗物机,务心入道。”又说:“此法可益,必以逗机,无疏乱故。”(《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
[53]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54]《正法华》:即《正法华经》,亦称《方等正法华经》。西晋竺法护译。十卷。共二十七品。是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的异译本。与《妙法莲华经》相比,该经不仅行文有出入,结构等也略有差异。该经为《法华经》现存三译本中之最古者。经中含有大量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所无之譬喻故事,且品名异于《妙法莲华经》者亦不少,故为对照研究《法华经》之重要资料。如“光世音普门品”(罗什译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无“重颂”。
[55]婆薮:系奉婆罗门教之仙人。昔之摩揭陀国王,后出家为仙人,尝依四吠陀法之赞言,主张杀生祀天,后堕入地狱;复经佛之教诫,始归三宝,而居于补陀落山麓结草庵供奉观音。
[56]料简:又作“料拣”、“ 了简”,亦作“料柬”。判定,辨明。
[57]实报土:天台宗所立“四土”之一。四土,又称四佛土、四种佛土、四种净土、四种国土。(一)为天台宗智顗所立之四种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染净国。指人、天两道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其中,又可分种:(1)凡居,其内亦有恶众生所居之“四恶趣”与善众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别。(2)圣居,亦有实圣与权圣之分别。实圣即声闻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别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处。权圣则有方便有余土中之三乘人、实报无障碍土及常寂光土之法身菩萨、妙觉如来等,应有缘众生之须而权化生于此土。此外,此凡圣同居土又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西方极乐则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又称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之土。此等之人,系修方便道,断除见、思惑者,故称方便;但尚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称有余。(三)实报无障碍土,又称实报土、果报国。为断除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系酬报真实之道的无碍自在国土,故称实报无障碍土;纯属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乃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所居之果报土。(四)常寂光土,又称理性土。为全然断除根本无明之佛之依处,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法身)、寂灭(解脱)、光明(般若)之佛土。上述四土之说,主要系就所居之人而作区别,然其中亦有佛为教化众生而权化于其间之情形,故又可称为“佛土”。又,此四土之说,乃根据净影寺慧远之说而来。慧远于《大乘义章》卷十九主张净土有事净、相净、真净三种,真净之中又分出离妄之真、纯净之真两种。若与上述智顗之四土相比照,则“事净”相当于智顗之凡圣同居土,“相净”相当于方便有余土,真净中之“离妄”相当于实报无障碍土,真净中之“纯净”相当于常寂光土。智顗立此说后,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亦常引用其说,然于名称略有变更,即方便有余土改为“大小同住土”,实报无障碍土改为“独菩萨所住土”,常寂光土改为“诸佛独居土”。参见《法华玄义》卷六下、《维摩经文疏》卷一和《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上。
[58]舍那佛:即毗卢舍那佛,系梵文Vairocana的音译,亦作“毗卢遮那”、“毗卢舍那”、“毗卢折那”、“毗卢旃”、“卢舍那”等,略作“毗卢佛”、“遮那佛”等,意译“光明普照”、“遍一切处”、“大日”等。佛名。旧译《华严经》译为“卢舍那”,而新译《华严经》译为“毗卢遮那”。解此者诸家不一。天台宗以毗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于法、报、应三身。毗卢舍那,译曰遍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卷二十五:“法身如来名毗卢,此翻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法华玄义》卷六:“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意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华严宗则以此二者为梵名之具略,而为报身佛之称号,译曰光明遍照,或单译遍照。因旧经(晋译)说卢舍那,新经(唐译)说毗卢遮那故也。《华严探玄记》卷三:“卢舍那者,古来译或云三业满,或云净满,或云广博严净。今更勘梵本,具言毗卢舍那。卢舍那者,此翻名光明照。毗者,此云遍。是谓光明遍照也。”《慧苑音义》卷上:“按梵本:毗字应音云无废反,此云种种也。卢遮那,云光明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明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法相宗亦如天台,主张三身配属之说。《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末曰:“《璎珞经》云:毗卢舍那佛是受用身,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也。”
[59]此一界度一界也:据上文应为“此一界身度一界也”。
[60]方便有余土:天台宗所立四土之一。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地前菩萨所居之土。以彼等所修为方便道,断尽通惑,故称方便;然彼等尚未断灭无明之惑,故称有余。参见《大智度论》卷九十三与吉藏《大乘玄论》卷五。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61]寂灭道场:又作阿兰若法菩提场。即指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为释尊成道之处。略称寂灭场、寂场。此菩提树又称寂灭树、寂场树。《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谓,寂灭有四义:(一)障灭,谓‘性灭’及‘治灭’。(二)证灭,谓证悟寂灭之理故。(三)显其灭德,谓示现佛之十身及普贤等法。(四)益物成灭之故。然新华严经译为阿兰若法菩提场。《华严经疏》卷四释其字义谓,阿兰若,即寂静之义。菩提场者,菩提,即觉之义,谓能证悟大智圆明究竟之境;场,即证悟菩提之处。又,历来之华严说法会座有“七处八会”之说,然智俨之《华严经大义纲目》、智顗之《法华玄义》卷一下等,皆以寂灭道场为华严之总会处。
[62]见思:即见惑与思惑。即迷于界内事、理之见惑与修惑。见修二惑为三界分段生死之因,天台一家将此二惑并称为见思。其中,迷于界内之理者,称为见惑;迷于界内之事者,称为思惑。藏、通二教至极果,别教至第七住,圆教至第七信时尽断之。《天台四教仪》谓,见思惑有见修、四住、染污无知、取相惑、枝末无明、通惑、界内惑等七种异名。其中,见思乃称见道所断之见惑与修道所断之修惑,故称见修。见,指见一处住地;思,指欲爱等三住地之惑,总称四住。
[63]五味:梵文Pancaksira的意译,本指牛乳等五味。《大般涅槃经》卷一四:“譬如从牛出乳,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以此譬喻佛陀所说诸法,不尽相同。中国佛教的“五时”判教,即据此而言。又《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如来性品第四之七”:“佛言:‘善男子!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以是义故,大涅槃中说四种性而有差别。’”天台智顗就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立为五时,而以五味配五时,譬如五时教之逐渐产生,称为“约教相生”;而以五味之有浓淡比喻根机之利钝,称为“约机浓淡’。(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故用以比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如来最初时宣说华严圆顿之教,唯被大机,不摄二乘,盖此经最初开演,粗妙混融,故以乳味譬之。(二)酪味,酪味从乳而生,故用以比喻九部经从十二部经中出。如来第二时于鹿苑宣说阿含等经,接引二乘,断除见、思惑,证真空理,乃从顿施渐,故以酪味譬之。(三)生酥味,生酥从酪而出,故用以比喻继九部经之后所宣说的大乘方等经典。如来第三时于方等会上,宣说楞伽、楞严等诸大乘经,赞叹大法,呵责小教,令诸小乘耻小慕大,故以生酥味譬之。(四)熟酥味,熟酥从生酥而出,故用以比喻继方等经之后所宣说之般若经。如来第四时宣说诸般若空慧法门,荡除二乘疑执,付之以大乘法财,令其心渐通泰,故以熟酥味譬之。(五)醍醐味,醍醐从熟酥而出,故用以比喻继般若经之后所宣说之法华、涅槃等经。如来第五时于灵山会上,宣说法华经,开前四味三乘之权,归于一乘圆妙之实,令诸众生咸得作佛;复说涅槃,扶戒律而谈常住之理,故以醍醐味譬之。智顗论五味更立前番、后番之别,前番五味系经由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等,以至于法华,而以《法华经》为后教后味;后番五味则于法华之座为未入实者更以般若经淘汰之,方令入于涅槃之教,故以《涅槃经》为后教后味。以五味配当五时之外,天台家另以藏、通、别、圆等四教各配当于五味,其说详载于《法华经玄义》卷十下。又,天台宗第四祖灌顶于《涅槃经会疏》卷十三另有别解,即以牛譬喻涅槃之教主,以乳譬喻戒圣行,以酪譬喻定圣行,以生酥譬喻四谛慧圣行,以熟酥譬喻二谛慧圣行,以醍醐譬喻一实谛慧圣行。
[64]五时:又作五时教,即就佛教经典之批判而言,主张释尊四十五年之说法,乃从浅而入深,故将之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时教。中国对于经典之传译,并不依其发展之先后,而系以五时教判为准。刘宋时代之慧观主张佛教有顿教与渐教二种,前者乃专以菩萨为对象,使其立刻成佛之教,如华严经。对于声闻、缘觉二乘之人,次第导入悟境所说之教,称为渐教,依所说之顺序,渐教之内容复分为三乘别教(有相教)、三乘通教(无相教)、抑扬教(褒贬教)、(万善)同归教和(双林)常住教。此说为中国判教之嚆矢,流行于江南,刘虬、僧柔、智藏、法云等诸师均承袭此说,僧宗、宝亮等复以之配于涅槃经所说五味之譬喻,至天台智顗而集其大成。又北地慧光所立之四宗教判,亦以此五时教为其本据。天台宗所立五时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从教导众生之形式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又依适应众生根机而教导之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化法四教)。《天台四教仪》曰:“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
[65]知识:即朋友之异称。就为人而言,其人若善,则为善友、善知识;若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说法引导我于善处者,是善友,故称善知识,又单称知识。又如劝善友,使其欣喜三宝,则称为劝知识、唱知识。《华严经·十回向品八》:“常乐大愿,修习菩提,依善知识,离谄曲心。”《法华经·妙庄严王品》:“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法华文句》卷四:“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有部毗奈耶杂事》曰:“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据《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常啼品”载,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法及一切种智,而使人欢喜信乐者,称为善知识。《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
[66]为声闻说四谛,为缘觉说十二因缘:《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第七》:“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
[67]乃至为梵王说胜慧,为帝释说无常:《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按,无常,梵文Anitya的意译,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谓世间的一切事物忽生忽灭,迁流不住。就绝对的变化而言,谓之“刹那无常”;就相对的持续而言,谓之“相续无常”。《无常经》:“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涅槃经·寿命品》:“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瀑水、幻炎。”《大智度论》卷二十三:“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东汉牟融《理惑论》:“万物无常,有存当亡。今欲学道,度脱十方。”《百喻经·伎儿作乐喻》:“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
[68]暖顶:即暖法与顶法。暖法,四善根之初位。即对于见道四加行位之第一位,既经了知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盖此位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暖相,故称暖法。《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三:“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望火前相,故名为暖。”顶法, 又名顶位。四善根之一。四善根中煗,顶之二者为动善。忍,世第一之二者为不动善。是动善中之最极,犹如人之顶也,故名顶法。《俱舍论》卷二十三:“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说名为顶。”《唯识论》卷八:“寻伺位极,故复名顶。”又,四善根位,即暖位、顶位、忍位和世第一法位。
[69]四众:指佛弟子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70]八部:即八部众,亦称“天龙八部”、“龙神八部”。据《舍利弗问经》等载:(1)天众(Deva),(2)龙众(Naga),(3)夜叉(Yaksa),(4)乾闼婆(Gandharva,香神或乐神),(5)阿修罗(Asura),(6)迦楼罗(Garuda,金翅鸟),(7)紧那罗(Kinnara,人非人、歌人),(8)摩侯罗伽(mahoraga,大蟒神)。此等异类皆归化于佛之威德,成为佛之眷属,住于诸佛之受用土,护持佛及佛法。又别指四天王率领之八部族。即:乾闼婆、毗舍阇、鸠槃荼、薜荔多、龙、富单那、夜叉、罗刹。《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71]欻(xū):忽然。
[72]妙音所作,文殊不知:《妙法莲华经》卷第七“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妙音菩萨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诣娑婆世界,皆是如来之力,如来神通游戏,如来功德智慧庄严。’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而入三昧,以三昧力,于耆阇崛山,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以为其台。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见是莲华,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缘,先现此瑞?有若干千万莲华,阎浮檀金为茎,白银为叶,金刚为须,甄叔迦宝以为其台。’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是妙音菩萨摩诃萨,欲从净华宿王智佛国,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而来至此娑婆世界,供养、亲近、礼拜于我,亦欲供养、听《法华经》。’”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文殊菩萨不知,而是文殊菩萨为利益众生而代为提问。
[73]如为牛羊弹琴: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语本东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74]意生身:梵文Manomayakaya,亦译“意成身”、“摩奴末耶身”、“摩㝹化身”等。传说为随意所愿,自由生成的身体。《大毗婆沙论》卷七七:“从意生者,谓劫初人及诸中有、色无色界并变化身……诸中有身,从意生故,乘意行故,名为意成。”四卷本《楞伽经》卷二:“意生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此“因先所见,忆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又,卷三说有三种意生身:(1)“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指入第三、四、五地菩萨得乐于相应的禅定,“知自心现境界,性非性”;(2)“觉法自性性意生身”,指第八地菩萨“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身心转变”,迅疾如意,“随入一切佛刹大众”;(3)“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所谓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意谓十地菩萨于其所乐禅定、观一切如幻及觉一切法佛中,皆可得“意生身”。故《胜鬘宝窟》卷中末云:“意生身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此依“意”所生之身,种类繁多。(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69页)
[75]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语出《妙法莲华经》卷第三“化城喻品第七”。
[76]别人:即别教中人。
[77]娑婆:梵文Saha的音译,亦译“索诃”、“娑诃”等,意译“堪忍”。故“娑婆世界”亦作“堪忍世界”。指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大千世界。有两义:(1)认为此世界充满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2)认为佛、菩萨在这个世界“堪忍”劳累,进行教化,表明其“无畏”和“慈悲”。《法华文句》卷二:“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卷二:“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唐代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卷四“名号品第三”:“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嗔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大唐西域记》卷一:“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卷三:“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78]三恶四趣: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趣之略称。加阿修罗,即为四恶趣。
[79]矬(cuó):身材矮。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通俗文》:“侏儒曰矬。”《字汇·矢部》:“矬,身短。”
[80]中夭:中途夭折,即早死,早亡。《释名·释丧制》:“少壮而死曰夭,如取物中夭折也。”《文选·束皙<补亡诗>》之五:“人无道夭,物极则长。”李善注:“年未三十而死曰夭。”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81]麁(cū):同“粗”。
[82]五浊: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法华经·方便品》:“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杂阿含经》卷三十二:“命浊、烦恼、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减故。”《俱舍论》卷一二:“言五浊者,一、寿浊,二、劫浊,三、烦恼浊,四、见浊,五、有情浊。劫减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
[83]雪山有草,名曰忍辱: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如来性品第四之五”:“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无有青黄赤白黑色。……以是因缘,我先说言,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佛性亦尔。”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 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若有能修八圣道者,当知是人则得明见。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北凉天竺昙无谶译、宋沙门慧严等再治《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三”:“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84]鹿野苑:佛教圣地。亦称“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等。相传为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得道成佛后第一次说法(初转法轮)的地方。古属中印度波罗奈国,在今印度北方邦贝拿勒斯西北约七公里处。关于地名之由来,诸说纷异,《出曜经》卷十四以此地乃诸神仙及得道五通之学者游止之所,非凡夫所居,故称之为“仙人住处”;又谓昔有婆罗奈国王游猎至此,网鹿千头,经鹿王哀求以日送一鹿供王食用,王始放群鹿,故地名“鹿野苑”。《 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博采众说,以佛过去世为最胜仙人,尝于此地初转法轮,故称“仙人论处”;以佛未出世或出世时,恒有诸神仙住此不绝,故称“仙人住处”;以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处见王之婇女,发欲心而失神通,堕坠于此,故称“仙人堕处”。此外,《大唐西域记》卷七以鹿王为代有孕之母鹿舍身就死,因而感动梵达多国王,使王释放鹿群,并布施树林,而称之为“施鹿林”。
[85]转生灭四谛法P轮:“法轮”喻佛法,“转”喻宣说。《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佛转法P轮,如转轮圣王转宝轮……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P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遇佛法P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释迦牟尼在鹿野苑最初说法讲四谛,从不同角度讲了三次,故名三转法P轮。每次从不同方面讲四谛,称为“四行相”,“三转”共十二行相。四谛,梵文Catursatya的意译,亦称“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原理,四谛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对世界及人生的价值判断。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共有八种:生、老、病、死、忧悲恼、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生灭四谛,为天台宗智顗所立四种四谛之一。此系三藏教之说,主张因缘生灭之实有;认为苦、集、道三谛依因缘而为实有之生灭,灭谛亦可视为实有之灭法。亦即指立于实生实灭上之四谛。即:(一)苦谛,苦,逼迫之义;有三苦、八苦等。即观色、心等诸法之无常逼迫,而知生死实苦。(二)集谛,即观烦恼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三) 灭谛,即观涅槃之理,而将生死之诸苦归于寂灭。(四)道谛,即观戒、定、慧之道,而断尽惑业,生起正智,以证入涅槃。参见《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与《天台四教仪集注》。
[86]拘邻:又作拘轮、俱轮、俱邻、居伦、居邻等。系五比丘之一。即憍陈如之别称。憍陈如,又作阿若憍陈如、阿若多憍陈如、阿惹憍陈如、阿惹憍邻等。《玄应音义》卷四:“居伦,《大哀经》作‘拘轮’,译云‘本际’,第一解法者也。《普曜经》云:俱邻者,解本际也,阿若者,言已知也。正言解了,拘邻,亦姓也。”又曰:“拘邻,或作居伦,或作拘轮,皆梵言讹也。此云‘本际’,则经中尊者了本际,尊者知本际,皆是也。此即憍陈如。”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憍陈如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又据《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载,悉达多太子出家求道之初,憍陈如与另外四人受净饭王之命亲侍苦行之太子,后见太子废苦行,遂与其他四人离去,至释尊成道始受教化。其后事迹不详,仅知其为教团中最长老,常居上座。
[87]五人:即五比丘。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四、《四分律》卷三二、《佛祖统纪》卷二等载,释迦牟尼出家时,其父净饭王多方劝阻无效,派五名亲信随侍。这五人在鹿野苑听释迦最初说法,出家为僧。他们分别是:阿若憍陈如(Ajnatakaundinya)、阿说示(Asvajit,意译“马胜”)、跋提(Bhadrika)、十力迦叶(Dasabalakasyapa)、摩诃男拘利(Mahanamakulika)。一说,该五人乃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修习苦行时的道友,因释迦牟尼放弃苦行,故离开他来到鹿野苑。五人之中,憍陈如与阿说示为释尊母系之亲属,余三人为释尊父系之亲属。今印度加尔各答博物馆尚藏刻有释尊初转法轮教化五比丘之石板。
[88]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89]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妙法莲华经》卷第五“从地涌出品第十五”:“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供养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90]胜三修:据《北本涅槃经》卷二载,有胜劣二种三修。(一)劣三修,谓声闻所修比于菩萨所修为劣,三修即:(1)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2)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之中本有涅槃寂灭之乐,而观一切诸法悉皆是苦。(3)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自在无碍之真我,而观五阴等法皆空无我、无我所。(二)胜三修,菩萨依佛胜教而修,以破声闻所执之劣修,故称胜三修。三修即:(1)常修,常即不迁不变。菩萨了知法身之体本来常住,无灭无生。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常。(2)乐修,乐即安隐寂灭。菩萨了知诸法之中有涅槃寂灭之乐。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一切皆苦”。(3)我修,我即自在无碍。菩萨了知无我法中而有真我,得大自在,无有障碍。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我、无我所”。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91]常住:略称“常”,为“无常”之对称。意指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常存在,永不生灭变易。《瑜伽师地论》卷六:“若一切时无变异相,若一切种无变异相,若自然无变异相,若自他无变异相,当知是常住相。”所以一切“无变异”的现象,皆名“常住”。又《楞严经》卷四称“佛果”为“常住”:“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92]佛性:梵文Buddhadhatu或Buddhata、Buddhagotra的梵汉合译,意译“觉性”、“如来性”。原指佛陀的根本性质,后发展为成佛的内在根据和可能性。与“如来藏”、“佛种”等义近。对佛性的理解与解释,佛教内大、小二乘及其不同派别各不相同。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大涅槃经》卷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天台宗立正、了、缘之三因佛性之说,即:(1)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本具之三谛三千之理。(2)了因佛性,观悟佛理所得之智慧。(3)缘因佛性,能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其中,前者属性(先天),后二者属修(后天),但本来性修不二、圆融无碍,三佛性是非纵非横(非前后继起,亦非同时并列)。又三因佛性加上果性(菩提之智德)、果果性(涅槃之断德),即称为五佛性。以其因果不离,故为因位、果位互具。据华严宗,众生之佛性圆满具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为佛性、觉性,以此与非情具有之真如之理称为法性加以区别,故主张成佛唯限于有情。
[93]顿教:“顿”与“渐”的合称。“渐”谓渐次,指修习行为需要一个过程,或分阶段完成;“顿”谓一时或一次性完成,指修习行为的时间短暂,不容中断或另有中介。所谓“伏”、“断”、“证”、“悟”、“教”等,都有顿渐之分。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为顿教;依顺序渐进,经长时间修行而觉悟者,称为渐教。若以教法形式观之,开始即讲说深奥之内容,称为顿教;而自浅显内容次第讲说进入深奥内容者,则称为渐教。上述为一般教判之标准,即以受教之根机而论,或由佛陀说法之方法与内容区别之。又南北朝诸师之顿渐二教判中,以天台之顿、渐、秘密、不定等四教,及华严五教判之第四最为著名。
[94]《大本》:指《无量寿经》。天台宗将净土三经中之《无量寿经》称为“大本”,而将《阿弥陀经》称为“小本”。 《无量寿经》,亦称《大无量寿经》、《大经》、《双卷经》。中国佛教净土宗所依三部经之一。三国魏康僧铠译(一说南朝宋宝云译)。二卷。谓过去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愿,其第十八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95]无咎(jiù):没有过失。《易经》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96]四枯四荣: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于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常乐我净之法,起苦空无常无我之见,是为二乘之四倒,譬之以四枯。故《摩诃止观》卷九下曰:“八颠倒转成四枯四荣。”二乘于世间之法,起苦空无常无我之见,是四正见,譬之以四枯,是破凡夫之四倒。菩萨向涅槃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四正见,譬之以四荣,是破二乘之四倒。此八正为佛之入处,故《摩诃止观》卷九下又曰:“亦是非枯(非二乘之四枯)、非荣(非凡夫之四荣),中间入涅槃、见佛性也。”同卷七曰:“如是念处,力用广博。义兼大小,俱破八倒。双显荣枯,双非荣枯。即于中间入般涅槃,亦是坐道场。”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一:“言枯荣者,《大经》云: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喻净不净。四方各双,故名双树。方而皆悉一枯一荣,荣喻于常等,枯喻无常等。如来于中入般涅槃,表非枯非荣,荣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于其空假中间而入秘密藏。”
[97]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维摩诘经·不思议品第六》:“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
[98]魔醯首羅:又作摩醯首罗、摩醯守罗,全名莫醯伊湿伐罗(Maheśvara)。摩醯者大,伊湿伐罗者自在,即大自在。位于色界顶上之天神名也。《慧苑音义》卷上:“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大智度论》卷二:“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唯识述记》卷一末:“若言莫醯伊湿伐罗,是大自在天。若长言摩醯伊湿伐罗,是事大自在天者也。如言佛陀是觉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醯(xī),本义指醋。
[99]净居天:亦称五净居天。“净居”是梵文Suddhavasa的意译。指色界第四天中之五天,为证声闻第三果之阿那含果圣者所生之处,又作“五不还天”、“五那含天”。《楞严经》卷九云:“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又云:“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五净居天,即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和色究竟天。
[100]《十住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是《华严经·十地品》的异译本。该经乃金刚藏菩萨承佛威神力,为解脱月菩萨宣说菩萨修行之位次十地之法门,称为集地智慧功德法门。西晋竺法护所译之《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及唐代尸罗达摩所译之《十地经》九卷为其异译本。注释书有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和世亲的《十地经论》十二卷。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01]铎(duó):本义指铃铛。
[102]旛(fān):同“幡”。长幅下垂的旗。
[103]传(zhuàn):驿站的马车。《说文》:“传,遽也。”段注:“传遽,以车马给使者也。”
[104]三台:官名。东汉对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的总称。台本是宫中建筑物之称。后因作官署之称。尚书在宫内办公,御史居殿中兰台,谒者为光禄勋的属官,西汉时本在宫内,东汉移居于外,因称尚书台为中台,御史台为宪台,谒者台为外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105]肇师:即东晋僧肇(384—414年)。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少家贫,以拥书为业,好老庄。及读支谦译《维摩经》,欢喜顶受,出家为僧。师从鸠摩罗什,先后助译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和长安译场,为“什门四哲”之一。擅长般若学,有“解空第一”之称。著作较多,其中代表作集中于《肇论》。是三论宗的奠基人。
[106]什师:即鸠摩罗什。梵文Kumarajiva的音译,一译“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后秦僧人,著名佛典翻译家。据《出三藏记集》卷一四、《高僧传》卷二等,其父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库车县一带)。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年)四月,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上合称三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之学说。其译经之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三十五部,二九四卷;《开元释教录》则谓七十四部,三八四卷。罗什一生致力弘通之法门,当为般若系之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之翻译。罗什门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昙影、僧导等,名僧辈出,蔚成三论与成实两学派。故罗什亦被尊为三论宗之祖。
[107]??(wǒ):《龍龕手鑑•足部》:“??,俗,音我”。??,同“硪”(wò)。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八:“??硪,普我反。谓摇动不安也。”
[108]地人:指地论宗、地论学派。该宗派因研习和弘扬世亲的《十地经论》而得名。其学者被称为“地论师”或“地人”。据崔光的《十地经论序》,《十地经论》于北魏永平元年至四年(508—511年)在洛阳译出,梵文诵出和辨义者为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传译者为佛陀扇多。首先倡弘此论的是侍中崔光(451—523年)。他作为北魏三代重臣,崇信佛法,每为沙门朝贵请讲《维摩》、《十地》二经,并为之义疏三十余卷,《地论》遂成为显学。其后,因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之弟子间,见解有异,本宗遂分为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即:慧光承勒那摩提之说,于相州(河南安阳)南部弘法,称相州南道派,又称南道,系地论宗之正统;道宠嗣菩提流支之法,宣讲于相州北部,是为相州北道派,又称北道。
“四宗五宗”指南、北二道在判教上的差别。南道将《涅槃》、《华严》视为同等性质,均名“真实宗”;北道则判《华严》为“法界宗”,高于《涅槃经》。另据唐法藏介绍,地论师判教有多种说,如菩提流支立“一音教”或为北道所宗。诞法师等立“顿渐二教”,慧远等亦同此说。慧光立“三种教”,谓“渐顿圆”,均属南道。又,耆阇法师立“六宗教”,与“五宗”说大同,南北不详。此中除“一音教”外,余说皆别判《华严》高于《涅槃》,是则二、三、五宗等以《华严》为究竟者,均属南道。又依隋吉藏《大乘玄论》卷五,地论师判教有三宗、四宗之别。其三宗者,“一立相教,二捨相教,三显真实教”。其四宗者,前二与大衍所立“因缘宗”、“假名宗”相同,后二谓“《三论》名不真宗,《十地论》为真宗”。据此,南、北判教上的差别,主要在一推崇《涅槃》,一推崇《华严》,而隋唐的记载已不能准确判断孰止于《涅槃》,孰尚推崇《华严》。
“当现两说”指南北在佛性论上的差别。事实上,南、北二道研习的经论均相当广泛,像北道志念兼学《智论》,尤精《八犍度》、《杂心》;南道勒那摩提擅《华严》。慧光注疏《华严》、《涅槃》、《维摩》、《十地》、《地持》、《胜鬘》等经论,法上还创讲《法华》,文疏《楞伽》,慧远又撰《起信义疏》,大体反映了地论师的思想倾向和发展趋势。后来北道不传,南道与摄论师在“真如(真觉)缘起”的本体论上汇流,至《大乘起信论》而形成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即“性宗”。
从北魏经东魏而齐、周、隋,南道地论师是北方僧侣中的实际管辖者,从大统、国统到州统等各级僧官,基本由这个学派掌握。他们的足迹遍及齐、楚、晋、魏、燕、赵、卫、郑各地,以“游化”、“利安”的名义,“绥缉”僧尼,教化民众。因此,他们大都在律学上也有所建树。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01]铎(duó):本义指铃铛。
[102]旛(fān):同“幡”。长幅下垂的旗。
[103]传(zhuàn):驿站的马车。《说文》:“传,遽也。”段注:“传遽,以车马给使者也。”
[104]三台:官名。东汉对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的总称。台本是宫中建筑物之称。后因作官署之称。尚书在宫内办公,御史居殿中兰台,谒者为光禄勋的属官,西汉时本在宫内,东汉移居于外,因称尚书台为中台,御史台为宪台,谒者台为外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105]肇师:即东晋僧肇(384—414年)。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少家贫,以拥书为业,好老庄。及读支谦译《维摩经》,欢喜顶受,出家为僧。师从鸠摩罗什,先后助译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和长安译场,为“什门四哲”之一。擅长般若学,有“解空第一”之称。著作较多,其中代表作集中于《肇论》。是三论宗的奠基人。
[106]什师:即鸠摩罗什。梵文Kumarajiva的音译,一译“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后秦僧人,著名佛典翻译家。据《出三藏记集》卷一四、《高僧传》卷二等,其父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库车县一带)。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年)四月,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上合称三论)、《般若》、《法华》、《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之学说。其译经之总数说法不一,《出三藏记集》称三十五部,二九四卷;《开元释教录》则谓七十四部,三八四卷。罗什一生致力弘通之法门,当为般若系之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之翻译。罗什门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昙影、僧导等,名僧辈出,蔚成三论与成实两学派。故罗什亦被尊为三论宗之祖。
[107]??(wǒ):《龍龕手鑑•足部》:“??,俗,音我”。??,同“硪”(wò)。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八:“??硪,普我反。谓摇动不安也。”
[108]地人:指地论宗、地论学派。该宗派因研习和弘扬世亲的《十地经论》而得名。其学者被称为“地论师”或“地人”。据崔光的《十地经论序》,《十地经论》于北魏永平元年至四年(508—511年)在洛阳译出,梵文诵出和辨义者为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传译者为佛陀扇多。首先倡弘此论的是侍中崔光(451—523年)。他作为北魏三代重臣,崇信佛法,每为沙门朝贵请讲《维摩》、《十地》二经,并为之义疏三十余卷,《地论》遂成为显学。其后,因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之弟子间,见解有异,本宗遂分为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即:慧光承勒那摩提之说,于相州(河南安阳)南部弘法,称相州南道派,又称南道,系地论宗之正统;道宠嗣菩提流支之法,宣讲于相州北部,是为相州北道派,又称北道。
“四宗五宗”指南、北二道在判教上的差别。南道将《涅槃》、《华严》视为同等性质,均名“真实宗”;北道则判《华严》为“法界宗”,高于《涅槃经》。另据唐法藏介绍,地论师判教有多种说,如菩提流支立“一音教”或为北道所宗。诞法师等立“顿渐二教”,慧远等亦同此说。慧光立“三种教”,谓“渐顿圆”,均属南道。又,耆阇法师立“六宗教”,与“五宗”说大同,南北不详。此中除“一音教”外,余说皆别判《华严》高于《涅槃》,是则二、三、五宗等以《华严》为究竟者,均属南道。又依隋吉藏《大乘玄论》卷五,地论师判教有三宗、四宗之别。其三宗者,“一立相教,二捨相教,三显真实教”。其四宗者,前二与大衍所立“因缘宗”、“假名宗”相同,后二谓“《三论》名不真宗,《十地论》为真宗”。据此,南、北判教上的差别,主要在一推崇《涅槃》,一推崇《华严》,而隋唐的记载已不能准确判断孰止于《涅槃》,孰尚推崇《华严》。
“当现两说”指南北在佛性论上的差别。事实上,南、北二道研习的经论均相当广泛,像北道志念兼学《智论》,尤精《八犍度》、《杂心》;南道勒那摩提擅《华严》。慧光注疏《华严》、《涅槃》、《维摩》、《十地》、《地持》、《胜鬘》等经论,法上还创讲《法华》,文疏《楞伽》,慧远又撰《起信义疏》,大体反映了地论师的思想倾向和发展趋势。后来北道不传,南道与摄论师在“真如(真觉)缘起”的本体论上汇流,至《大乘起信论》而形成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即“性宗”。
从北魏经东魏而齐、周、隋,南道地论师是北方僧侣中的实际管辖者,从大统、国统到州统等各级僧官,基本由这个学派掌握。他们的足迹遍及齐、楚、晋、魏、燕、赵、卫、郑各地,以“游化”、“利安”的名义,“绥缉”僧尼,教化民众。因此,他们大都在律学上也有所建树。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09]圆宗:六宗(六宗教)之一。六宗教是流行于隋唐之际的一种判教学说。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依耆阇法师立六宗教。初二,同衍师。第三、名不真宗,明诸大乘通说诸法如幻化等。第四、名真宗,明诸法真宗理等。第五、名常宗,明说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义。第六、名圆宗,明法界自在缘起无碍、德用圆备,亦华严法门等是也。”按,“初二,同衍师”,即《华严教义章》同卷前文所称“依大衍法师等一时诸德立四宗教,以通收一代圣教。一、因缘宗,谓小乘萨婆多等部。二、假名宗,谓《成实》、经部等。”
[110]不真宗:六宗之一,四教之一,五宗之一。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依大衍法师等一时诸德立四宗教,以通收一代圣教。一、因缘宗,谓小乘萨婆多等部。二、假名宗,谓《成实》、经部等。三、不真宗,谓诸部般若说即空理、明一切法不真实等。四、真实宗,《涅槃》、《华严》等,明佛性法界真理等。”按,大衍法师,即北齐邺东大衍寺昙隐。其生平事迹,参见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齐邺东大衍寺释昙隐传”:“释昙隐,姓史,河内人。少厌尘俗,早游佛寺。崇奉戒约,诵习群经,凡三十万言。日夜通准,以为常业。及年满受具,归宗道覆而听律部。精励弥久,穿凿逾深。后从光公,更采精要,陶染变通,遂为光部之大弟子也。乃超步京邺,北悟燕赵。定州刺史侯景敬若神仙,为之造寺,延住供给。末还漳滨,阐扬斯教。仆射高隆之加礼,荣异行台。侯景又于邺东为造大衍寺,重引处之。弘播戒宗,五众师仰。随问判决,文义雅正。时有持律沙门道乐者,行解相兼,物望同美,气调宏逸,或拟连衡。故邺中语曰:‘律宗明略,唯有隐乐。’其为世重如此。而隐性乐独游,不畜弟子。财无尺贮,袒背终身。衣钵恒随,诚均鸟翼。顾旋身转,取譬象回。通律持律,时惟一人而已。年六十有三,终于邺城大觉寺。著钞四卷。门人成器者十余,皆宗其轨辙。”
[111]后劝供养,受旨奉璎珞:《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璎珞(yīng luò),梵语muktāhára、hāra或keyūra,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系由珠玉、花等编缀而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古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
[112]《璎珞经》:《菩萨本业璎珞经》之略名。竺佛念译于姚秦建元十二至十四年(376—378年)。凡二卷。又称《菩萨璎珞经》、《璎珞本业经》。或单称《璎珞经》、《本业经》。乃叙说菩萨阶位及其三聚净戒等之因行。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璎珞本业”乃华严系统之用语,故该经与华严之教相相合之处甚多。尤以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等五十二位菩萨行位而有名。按,近代有学者根据译者之不确定,并经由内容之检讨,主张该经乃中国学者所撰述。
[113]直:价值,价格达。《正字通·目部》:“直,物价曰直。”
[114]无等等:梵语asamasama之意译,音译阿娑摩娑摩、阿娑磨娑摩。为佛之尊称,或表示佛乘之语。佛之烦恼净尽,且神力广大,非其余之菩萨所能等同,称为无等;佛与佛之果位平等,故称无等等。又佛道超绝,无有能与等同者,故称无等;唯佛与佛道等同,故称无等等。《维摩经义疏》卷一:“诸佛无等,唯佛与佛等,是故号佛为无等等也。又实相无等,唯佛与实相等,名无等等。”
[115]八万四千法门:就能诠之教曰法藏,就所诠之义曰法门,皆有八万四千之数。《胜鬘经》曰:“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心地观经》卷七:“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
[116]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六”:“尔时,迦叶菩萨即于佛前,以偈赞佛:‘怜愍世间大医王,身及智慧俱寂静,无我法中有真我,是故敬礼无上尊。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
[117]五品弟子:即出于五品弟子位之人。五品弟子位,是天台宗所立圆教菩萨道地八位中的第一位,据《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而立,在六即中属观行即,为外凡,共修五种行:①随喜,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②读诵,读诵《法华经》;③说法;④兼行六度;⑤正行六度。《法华玄义》卷五上以三藏教之五停心位比拟于此,又《法华文句记》卷二十七以五品弟子位配三慧,其中前三人配闻慧位,兼行六度配思慧位,正行六度配修慧位。据传,智顗尝称说自己为五品弟子位。
[118]六根清净:指行种种功德以消除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罪垢,使之清净。《大智度论》卷一一:“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后引申为身心不受外界干扰和玷污。文中指六根清净位,又作六根净位,为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别教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亦相当于圆教六即位中之相似即位。于此位之菩萨,已断除见修二惑,而得六根清净。参见《四教义》卷六、《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二。
[119]初住: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住之第一。大乘菩萨之五十二种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等菩萨之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如《华严经》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佛地等四十一位;《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说十善、三贤三十心、十地、佛地等五十一位;《菩萨璎珞本业经》则举前位十信与四十二贤圣位,称为十信心、十心住、十行心、十回向心、十地心、入法界心、寂灭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更于十信之前说干慧地,于十回向之后加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合为五十七阶位。其中,《璎珞经》所举之五十二位名义整足,位次无缺,故自古广为大乘诸家所采用。至于“十信”,参见卷下[46]条。

楼主:春风秋水

字数:12251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7-04 05:28:56

更新时间:2020-04-30 20:29:34

评论数:1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