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观音义疏》笔记

《观音义疏》笔记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
————————————————
这一句漏标点了,“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41]有顶: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又,“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法华经·序品》:“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卷二:“长行云阿迦尼吒(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顶也。”
[142]术婆伽:《大智度论》卷十四:“如说:国王有女,名曰拘牟头。有捕鱼师,名怵波伽,随道而行,遥见王女在高楼上。窗中见面,想象染着,心不暂舍,弥历日月,不能饮食。母问其故,以情答母:我见王女,心不能忘!母喻儿言:汝是小人,王女尊贵,不可得也!儿言:我心愿乐,不能暂忘,若不如意,不能活也。母为子故,入王宫中,常送肥鱼鸟肉,以遗王女而不取价。王女怪而问之:欲求何愿?母白王女:愿却左右,当以情告;我唯有一子,敬慕王女,情结成病,命不云远;愿垂愍念,赐其生命!王女言:汝去!月十五日,于某甲天祠中,住天像后。母还语子,汝愿已得,告之如上。沐浴新衣,在天像后住。王女至时,白其父王:我有不吉,须至天祠以求吉福。王言:大善!即严车五百乘,出至天祠。既到,敕诸从者齐门而止,独入天祠。天神思惟:此不应尔!王为施主,不可令此小人毁辱王女!即厌此人,令睡不觉。王女既入,见其睡重,推之不悟,即以缨络直十万两金,遗之而去。去后,此人得觉,见有缨络。又问众人,知王女来。情愿不遂,忧恨懊恼,淫火内发,自烧而死。以是证故,知女人之心不择贵贱,唯欲是从。”隋·智顗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弃盖第三》:“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唐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诸经要集》卷十二“五盖缘第三”:“如《智度论》,术婆伽以思王女,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延及天祠;况生欲毒炽而不烧诸善法?心若着欲,无由近道。”
[143]欲火:情欲之火,淫欲之热烈如火。《楞严经》卷八:“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大集经》卷三十八:“欲火入心,犹如鬼着。”南朝·齐·王融《净行颂》:“煎灼欲火思云露,沈汩使水望舟桥。”
[144]《金光明》:即《金光明经》,北凉昙无谶译,共四卷。说诵读流布此经的国土,将受到四天王诸神的保护。异译本有:北周耶舍崛多译《金光明更广大辩才陀罗尼经》五卷、南朝陈真谛译《金光明帝王经》七卷、隋阇那崛多译《金光明银主陀罗尼品》一卷以及隋宝贵等糅编前四译本的《合部金光明经》七卷、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145] ]忧愁盛火,今来烧我:出自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46]破梵行人,作十恶业: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破梵行人,作十恶业,闻此咒时,荡除粪秽,还得清净。设有业障,浊恶不善,称观世音菩萨,诵持此咒,即破业障,现前见佛。”
[147]见三界因果犹如火宅:《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南朝梁武帝《宝亮法师<涅槃义疏>序》:“救灼烧于火宅,拯沉溺于浪海。”
[148]四倒:即四颠倒。“颠倒”,梵文Viparyasa的意译。《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四颠倒,指四种与佛教正法完全相反的观点。四颠倒可分为二: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于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于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三,净颠倒,于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于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舍论》卷十九、《摩诃止观》卷二。二乘之四倒:一,无常颠倒,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也。二,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也。三,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也。四,无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也。《涅槃经》卷二:“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
[149]结业:指由烦恼而生的思想与行为。惑谓之结,由惑而起之善恶所作谓之业。《宝积经》卷百二十二:“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百喻经·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造作结业,堕三恶道。”
[150]乘于羊车,速出火宅:《正法华经·应时品》、《法华经·譬喻品》记某长者用羊车、鹿车、牛车,分别诱令处于“火宅”中的三子脱离火灾。此“三车”喻佛之“三乘”教法,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南朝·宋·谢灵运《缘觉声闻合赞》:“诱以涅槃,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按,古来有关三车、四车之解释有二大派,其一,将表示菩萨乘之牛车与表示佛乘之大白牛车视为同一者,有三论宗、法相宗,称为三乘家、三车家;另一派在牛车之外,别立大白牛车者,有天台宗、华严宗,称为一乘家或四车家。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51]有余、无余涅槃:涅槃,梵文Nirvana的音译。旧译“泥曰”、“泥洹”、“涅槃那”等。意译“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圆寂”等。原意是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有余涅槃,全称有余依涅槃,乃“无余涅槃”之对称。依,指依身,即人之身体。小乘佛教认为,虽断却一切生死原因之烦恼而证得涅槃,然因前世惑业所造成之果报身尚存,亦即生死之因已断,尚有生死之果待尽者,称为有余涅槃。反之,已断尽生死之因,又无生死之果,而达灰身灭智之究竟涅槃之境界者,称为无余涅槃。大乘佛教之说法,则与小乘有异。《大乘义章》卷十九中,以佛之应身、化身为有余涅槃,以佛之真身为无余涅槃。《法华经·信解品》:“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余涅槃。”《唯识述记》卷十末:“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余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余,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又曰:“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大智度论》卷三十一:“问曰:若涅槃空无相,云何圣人乘三种乘入涅槃?又一切佛法,皆为涅槃故说。譬如众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槃,是第一宝无上法。是有二种: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不得言涅槃无,以众生闻涅槃名,生邪见,着涅槃音声而作戏论:若有若无。以破着故,说涅槃空。若人着有,是着世间;若着无,则着涅槃。破是凡人所著涅槃,不破圣人所得。何以故?圣人于一切法中不取相故。”
[152]支佛:即辟支佛,梵文Pratyekabuddha的音译略称。一译“辟支”、“辟支迦佛”,全称“辟支迦佛陀”;意译“缘觉”、“独觉”。与“声闻”合称“二乘”;与“声闻”、“菩萨”合称三乘。其有二义:于无佛世修加行满,无师友之教,自然独悟,名“独觉”;于佛世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名“缘觉”。
[153]变易:指因移果易、前变后易之意。北宋四明知礼《观音义疏记》:“通教见思为火,别教正以尘沙为火,圆教初后无明为火。上之二土,通名变易。未能伏断无明惑者,名钝根人;若能伏断,称利根人。”
[154]九番:北宋四明知礼《观音义疏记》:“上之所明于现报上,求免苦厄安其果身;今所论者修行戒善及八地定,求于未来人天乐果。……唯除求离果报火者,戒善已上皆名修道,故云九番。”
[155]五住烦恼:《佛乘宗要论·转法轮》:“三界见惑、欲界思惑、色界思惑、无色界思惑及无明为五住烦恼。”五住,即五住地,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之烦恼,故名住地。又作五住地烦恼。即见、思、无明之烦恼有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等五种区别,称为五住地惑。出于《胜鬘经》。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56]法门:佛之所说,为世之则,谓之法;此法为众圣入道之通处,故云门。又,诸法并通于一实,故名为门。又,为如来圣智游履之处,故名为门。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六:“如来通智游入,故号门。”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并通一实,故得称门。”《注维摩经》卷八:“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又,门者,差别之义。所说之法义有种种差别,故云法门。《增一阿含经》卷十:“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法华经·方便品》:“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
[157]无漏:梵文Anasrava的意译。乃“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参见《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
[158]观白骨流光:即白骨观。为观法之一,亦即九想观(略称九想)中之骨想。《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复次,行者先观身不净,随身法所有内、外不净,系心观中;是时生厌,淫恚痴薄,即自惊悟:“我为无目,此身如是,云何生著?”摄心实观,无令复错。心既调柔,想身、皮、肉、血、髓不净,除却唯有白骨;系心骨人,若外驰散,摄之令还;深摄心故,见白骨流光,如珂如贝,能照内外诸物,是为净背舍初门。然后观骨人散灭,但见骨光,取外净洁色想。”
[159]火光三昧:即第四禅定。与火光定同。《本行集经》卷四十:“如来尔时,亦入如是火光三昧,身出大火。”
[160]八胜处:梵文Attha abhibhayatanani的意译,亦译“八除入”、“八除处”等。三种观禅之一。着重以慧解对治“色贪”的八种禅观。《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九“分别定品第八之二”:“论曰: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若尔八胜处,何殊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大智度论》卷二十一“释初品中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八背舍者: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第三背舍;四无色定、及灭受想定,是五合为八背舍。背是净洁五欲,离是着心,故名背舍。……复次,离色界时,是时亦不见外色。净背舍身作证者,不净中净观,如八胜处说。前八一切处观清净,地、水、火、风,及青、黄、赤、白。……背舍是初行者,胜处是中行,一切处是久行。不净观有二种:一者、不净,二者、净。不净观中,二背舍,四胜处;净观中,一背舍,四胜处,八一切处。 ”“八胜处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色胜知胜观,是名初胜处;内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色胜知胜观,是名第二胜处;第三、第四亦如是,但以内无色相外观色为异。内亦无色相,外观诸色青、黄、赤、白,是为八胜处。”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61]十一切处:梵文Dasa-krtsna-ayatanani的意译,亦译“十遍处”、“十遍处定”、“十一切入”、“十遍入”等。以地、水、火、风“四大”,青、黄、赤、白“四色”,以及空、识“二无边处”为观想对象的禅定。《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九“分别定品第八之二”:“论曰:遍处有十:谓周遍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及空与识二无边处。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故名遍处。”《大智度论》卷二十一“释初品中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是时背舍变名胜处。于净观虽胜,未能广大,是时行者还取净相,用背舍力及胜处力故,取是净地相,渐渐遍满十方虚空;水、火、风亦尔。取青相渐令广大,亦遍十方虚空;黄、赤、白亦如是。是时,胜处复变为一切处;是三事一义,转变有三名。”
[162]补处: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
[163]方便命婆罗门: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四”:“尔时善财童子思惟随顺菩萨正教。……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进求。有婆罗门,名方便命。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向菩萨道、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欢喜无量,恭敬礼已,绕无数匝。瞻仰观察,辞退南行。”
婆罗门,梵文Brahmana的音译,意为“净行者”,又译为净行、梵行、梵志、承习等,古代印度的祭司等级。自称“从梵口生”,在种姓等级中占据最高地位,为印度四个最古老的种姓之一。世代掌握祭司大权,垄断知识,专门诵吠陀经和传婆罗门教为业。少数婆罗门在政治上占有很高地位。《摩奴法典》为其规定的义务为:教授和学习吠陀,为自己和他人行祭,布施和接受施舍。《玄应音义》卷十八:“婆罗门,此言讹略也。应云婆罗贺摩拏,此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故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诸国即无。经中梵志亦此名也。正言静胤,言是梵天之苗胤也。”《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婆罗门,此俗人也。谓净行高贵舍恶法之人,传学多闻者也。”《希麟音义》卷八:“婆罗门,不正梵语也。应云没啰憾摩,此云净行,或云梵行。自相传云:我从梵王口生,独取梵名,世业相传习四围陀论。”《大智度论》卷十:“在家中七世法净,生满六岁皆受戒,名婆罗门。”《南海寄归传》卷四:“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当贵胜,凡有座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
[164]修苦行、求一切智: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四”:“时婆罗门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从彼山上,自投火聚。”
[165]能入此者,是菩萨行: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四”:“善男子!汝今若能登此刀山、投火聚者,菩萨诸行,皆悉清净。”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66]善财生疑,言是邪法: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四”:“尔时善财作如是念:得人身难,离诸难难,得无难难,得净法难,值佛世难,具诸根难,闻佛法难,遇善知识难,得与同止难,得闻正教难,得正命难,顺趣正法难。此将非魔魔所使耶?非善知识而现善知识相,将非恶菩萨耶?而今为我作寿命难,作善根难、萨婆若难。此非正教,险恶道耳。远离法门萨婆若等一切佛法。作是念时,十万梵天在虚空中作如是言:善男子!莫作是念,莫作是念。此是大圣,具足金刚智慧光明,精进不退,悉已究竟一切境界,欲竭一切众生贪爱大海,欲裂一切诸邪见网,欲烧一切众生烦恼,除灭愚闇普照一切,令一切众生离生死险难,除灭三世愚痴闇冥,放净光明普照一切。”
[167]自在天:又称大自在天,系梵语摩醯首罗之讹略,正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慧苑音义》卷上:“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唯识述记》卷七末:“旧言摩醯首罗,今应言摩醯伊湿伐罗,即大自在也。”《大智度论》卷二:“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
[168]五热炙身:古代印度外道苦行之一。即曝晒于烈日下,而于身体四方燃火之苦行。行此苦行之外道,即称五热炙身外道。参见《维摩经义疏》卷中一。炙(zhì),烘烤。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四”:“是诸天等,见婆罗门修大苦行,五热炙身。见如是已,各于诸禅不得滋味,来诣其所。时婆罗门以自在力而为说法,令灭邪见舍离我心、发大慈悲普覆众生、长养菩提正直之心、开四种道求佛法身,随所应化,悉能示现。佛微妙音,一切悉闻,无有障碍。”
[169]聚墨:用以譬喻物之黑。《无量寿经卷上》颂曰:“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炎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观佛三昧海经》卷三:“优婆夷众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四”:“复有一万魔,在虚空中以种种摩尼宝华散婆罗门,告善财言:善男子!此婆罗门苦行力故,放大光明,令我宫殿诸庄严具悉如聚墨。我不复乐,即与无量诸天天女眷属围绕来诣其所。为我说法,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复有一万他化自在天,在虚空中各持天华恭敬供养,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罗门苦行力故,放大光明。令我宫殿诸庄严具悉如聚墨。我不复乐,即与眷属来诣其所。为我说法,令我于心而得自在,于烦恼中而得自在,于受生中而得自在,除灭障碍而得自在,于一切三昧而得自在,于庄严具而得自在,于寿命中而得自在,乃至令我于一切佛法而得自在。”
[170]善财闻空中语已,实时悔过: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四”:“尔时善财童子闻奇特法,心大欢喜。于婆罗门所发起真实善知识心。头面礼足,如是白言:向疑圣教,违知识教。唯愿大圣,受我悔过。……尔时善财童子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间,即得菩萨安住三昧;既至火焰,复得菩萨寂静安乐照明三昧。”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71]本地:指佛的本体,即法身,谓能现出化身之真身。晋·道安《舍利礼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宋·觉苑《演密钞》卷二:“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于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
[172]譬如虚空火灾起时所不能烧,菩萨亦如是: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十二“虚空藏菩萨所问品第六之一”:“善男子,喻如虚空,火灾起时不能焚烧,水灾起时不为所漂;菩萨不为诸烦恼火之所焚烧,不为诸禅解脱三昧所漂,受生自无定乱,乱心众生能令得定,自行已净不舍精进,与平等等示现差别而不见平等及不平等二相,善能遍观智慧真性,其心不为爱见所覆,于诸行中行无所著与虚空等。善男子,是为菩萨行禅波罗蜜与虚空等。”
[173]船人:船夫。《史记•陈丞相世家》:“﹝平﹞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
[174]行达宫停遭风:北宋遵式述、慧观重编《天竺别集》卷中“观世音菩萨除七难感应传”之“第二、水难”:“《经》云,‘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应验传》云,昔刘澄随费淹往广州,至官亭遭风,澄母及两尼声声不绝唱观世音。忽见两人挟船,遂获到岸。澄妻在别船,及他船皆没而不济也。余验皆然。天台云,果报水、恶业水、烦恼水,漂荡一切,称其名号,皆得解脱。”
[175]氷(bīng):同“冰”。《字汇·水部》:“氷,俗‘冰’字。”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76]镬(huò):古时指无足的鼎,用以烹煮食物。《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文中此字作动词,意为“煮”。
镬汤,即镬汤地狱。佛经所说“十八地狱”之一。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此地狱共有十八镬,每一镬纵广皆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其内充满沸铁。有五百罗刹,以大石炭烧其铜镬,其火焰焰相承,在地狱六十日(即此娑婆世界之十二万年)而不灭。系众生毁佛戒法、杀生祠祀、为食肉焚烧山野而伤害众生、烧煮生类等所招感之果报。犯罪之人,临命终时,身心烦闷,不能禁制大小便,身体或热如汤,或冷如冰,乃萌生得大温水沐浴之念。狱卒罗刹遂化作僮仆,手擎汤瓮至罪人所,罪人见瓮,心生喜爱,气绝命终而生此镬汤中。罪人于其内,身肉消烂,唯余骨存在;即被用铁叉取出镬外,铁狗食之,呕吐在地,寻复还活;狱卒再驱捕罪人,还令入镬中。罪人因畏镬热,乃攀剑树上,骨肉断坏,还堕镬汤中。因杀生之罪,于一日一夜中有恒河沙之生死果报。罪毕乃出,生于畜生道,猪羊鸡狗短命之处,无不经历,待受身八千万年后,才生于人道。虽生人道中,仍受多病、短命之报,经无量劫后遇善知识,始能受持五戒、行六度。又见《正法念处经》卷七和《经律异相》卷五十。
[177]沸屎:即沸屎地狱,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此地狱上有铁网,纵广八十由旬,有十八铁城;每一铁城十八鬲,一一鬲中有四壁,皆有百亿万之剑树。地如刀刃,刃厚三尺,刃上有百千蒺梨,又蒺梨与剑树间有无数铁虫,每一铁虫有百千头,一头有百千嘴,一嘴头皆有百千 )虫,口吐热屎,沸如融铜,遍布铁城之内。罪人命终,即如风吹堕于沸屎中,糜烂而受众虫啖食,行走时,受削骨彻髓之痛,并为饥渴所逼而饮沸屎,此时蛔虫、疽(蛆)虫即咬其舌根,于一日一夜间,犹如历经九十亿之生死。罪毕乃生于贫贱家,又受恶王之苦、恶疮之难。其后若有宿世闻法之善因缘,方得遇善知识,出家学道,证成阿罗汉。
[178]灰河:即灰河地狱。为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长阿含》卷十九“世记经地狱品”。
[179]没溺:沉没。西汉刘向《说苑•杂言》:“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
[180]汎瀁:漂游,流动。汎,同“泛”。瀁,同“漾”。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序》:“然法流东土,盖由传译之勋,或逾越沙险,泛漾洪波,皆忘形殉道,委命弘法。”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81]澍(zhù):同“注”,灌注。
[182]三恶道:梵文Tridusgati的意译。谓众生依所造恶业而堕入之三恶处。(1) 地狱道,造上品十恶业者的堕入处;(2)饿鬼道,造中品十恶业者的堕入处;(3)畜生道,造下品十恶业者的堕入处。《法华经·方便品》:“以诸欲因缘,堕三恶道。”《无量寿经》卷上:“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唐代吉藏《百论疏》上之下:“为三怖说法:为贫穷怖说施,为三恶道怖说戒,为生死怖说智慧。”
[183]正念:梵文Samyak-smrti的意译,亦译“直念”、“谛意”、“直意”等,是“八正道”之一。即经常记忆念想佛的教诫和教理。《安般守意经》说:“常向经戒,是名直念。”《禅行三十七品经》“以受行四意止”为正念。《大乘起信论》:“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舍相入实,名为正念。”正念,可分为二:(一)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之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惟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有关正念之体性,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载,念根、念力与正念,皆摄入念觉支。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念根、念力、念觉支与正念,皆以念为体。《摩诃止观》卷七上则谓“念”为“忍”之义,并配于天台宗之四教,即三藏教之正念为伏忍,通教之正念为柔顺忍,别教之正念为无生忍,圆教之正念为寂灭忍。
[184]浮囊:渡海之人所带防溺之物,渡海人若无浮囊则有溺水之忧。诸经论每以浮囊喻指戒律,谓菩萨奉持禁戒,其心坚固,犹如金刚;譬如渡海之人,护惜浮囊,惟恐命丧,丝毫不懈。参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和《慧琳音义》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七:“《五分》云: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若牛皮。传闻,西域渡海之人多作鸟翎毛袋,或齐巨牛脬,海船若失,吹气浮身。”《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第三分第六皮革法”:“佛言,听缚草木作筏。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若牛皮作。僧及四方僧皆应畜。”
[185]烦恼大河能漂香象: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三“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路值一河者,即是烦恼。云何菩萨观此烦恼犹如大河?如彼驶河能漂香象,烦恼驶河亦复如是能漂缘觉,是故菩萨深观烦恼犹如驶河。深难得底故名为河,边不可得故名为大,其中多有种种恶鱼。烦恼大河亦复如是,唯佛菩萨能得底故,故名极深;唯佛菩萨得其边故,故名广大;常害一切痴众生故,故名恶鱼。是故菩萨观此烦恼犹如大河。如大河水能长一切草木丛林,烦恼大河亦复如是,能长众生二十五有。是故菩萨观此烦恼犹如大河。譬如有人堕大河水无有惭愧;众生亦尔,堕烦恼河无有惭愧。”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86]稠林:本义为茂密的树林。西汉刘向《说苑•敬慎》:“吾尝见稠林之无木,平原为溪谷。”佛教用以譬烦恼。种种之烦恼,交络繁茂,有如稠林。《法华经·方便品》:“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摩诃止观》卷九:“无明戏论翳如来藏、稠烦恼林。”同书卷十:“邪画日增,生死月甚,如稠林曳曲木,何得出期?”又,《十地经》卷七举出:诸有情心、烦恼、业、根、胜解、意乐随眠、受生、习气相续、三聚安立等十种近稠林行之名。《大宝积经》卷一一五亦举出十种稠林之名,即:心行稠林、烦恼行稠林、意乐胜解行稠林,根行稠林、种种界行稠林、随烦恼行稠林、死生行稠林、三世业报稠林、习气烦恼行稠林、诸根行稠林。《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则以贪嗔痴三毒为三种稠林。
[187]潦(liǎo)水:雨后的积水。《墨子•非乐上》:“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为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天雨,廷中有潦。”
按,水潦,雨水,积水。《左传·襄公九年》:“具绠缶,备水器,量轻重,蓄水潦。”《淮南子·天文训》:“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潦东流。”
[188]洄澓(huí fú):同“洄洑”(huí fú),湍急回旋的流水。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晋徐荣者,琅玡人。尝至东阳,还经定山,舟人不惯,误堕洄澓中。”
[189]无明:梵文Avidya的意译,亦名“痴”(梵文Moha),或称“愚痴”。有时与“惑”通用,称为“愚惑”。是“十二因缘”之一,“三毒”之一,“根本烦恼”之一。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懂佛教道理的世俗认识。《本业经》卷上:“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卷二:“于法不了为无明。”《大乘义章》卷四:“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卷十释无明:“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即四谛、三宝、业因、果报)《俱舍论》卷四:“此中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无智、无显。”《唯识论》卷六:“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
[190]彼岸:江河湖海的那边一岸,相对于“此岸”而言。佛家把现实尘世不能摆脱生死的世界称为此岸,而把涅槃,即超脱生死的世界,称为彼岸。《大智度论》卷十二:“此岸是世间,彼岸是涅槃。”《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注:“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于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卷一:“世尊!谁住彼岸?佛言:能知诸道平等者。”《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然爻系所筌,穷于此域;则称谓所绝,形乎彼岸矣。”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91]三十七品:即三十七道品,亦作“三十七觉支”、“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三十七分法”等。“道品”,为梵文Bodhipaksika的意译,亦译“觉支”、“菩提分”。道,通往涅槃之道法;品,品类差别。晋·道恒《释驳论》:“铨罪非律令之流,畅以般若;辩惑非老庄之谓,道品无漏。”《百喻经·宝箧镜喻》:“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据《增一阿含经》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所载,因分七类三十七项,故名。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维摩经·佛国品》:“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自誓三昧经》曰:“善权随时,三十七品具足佛事。”
[192]见谛:即“见道”,亦称“见谛道”。佛教修行的阶位之一,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三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为此阶位的特征。在此道之前的修习均属凡夫(异生)位,所获佛教智慧为有漏慧;经过四善根位进入此道升为圣者,所获智慧名为无漏智。声闻乘要在预流果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
[193]无学: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参见《俱舍论》卷二十四。唐代基法师《法华玄赞》卷一:“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194]四住:即四住地之略称,为生起三界一切见思烦恼之根本依处,故称住地。即:(一)见一切住地,指三界之一切见惑。(二)欲爱住地,指欲界之一切思惑;思惑之中,尤以贪爱为重。(三)色爱住地,指色界之一切思惑。(四)有爱住地,指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以上四住地,若再加上无明住地,则称为五住地。
[195]六根:梵文Sadindriya的意译,亦译“六情”。被视为“心所依者”,为“有情本”。“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二十二根”之前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能取相应之“六境”、生长相应之“六识”的六种功能。《大乘义章》卷四:“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96]铜轮:十住菩萨习种性之人作铜轮王,教化二大洲,故十住为铜轮位,即天台宗圆教分证即之位。《摩诃止观》卷二下:“进入铜轮,破蔽根本;本谓无明,本倾枝折,显出佛性,是分证真实位。”
[197]初果:声闻乘四果中之第一预流果。《俱舍论》卷二十三:“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沙门果中必初得故。”
[198]见流:《成实论》所说四流之一。由见惑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谓之见流。四流,即:一、见流,即三界之见惑。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诸惑也,但除见及无明。有者生死果报不亡之义,三界虽通,而今别以名上三界。四、无明流,即三界之无明。有情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
[199]三果: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即不还果。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南朝·齐·周颙《重答张长史书》:“吾不翔翮于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南朝·梁·沈约《佛记序》:“非唯四果不议,固亦十地罔窥。」此外,俱舍论卷六列举之安立果、加行果、和合果、修习果等,亦称四果。”
[200]欲流:谓欲界贪嗔等之思惑,由此思惑而流转于欲界,故称欲流。四流之一。又作欲暴流。欲界之思惑,即见道四谛之下各有贪、嗔、慢、疑四惑,而成十六惑;修道下有贪、嗔、慢三惑,以及无惭、无愧、睡眠、掉举、惛沈、悭、嫉、忿、覆、悔十缠,总为二十九惑。又欲流为三界生死之总称。以依欲之迷惑,而致流转于生死之故。参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与《俱舍论》卷二十。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01]有流:又作有暴流,为四流之一。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
[202]戒定:持戒与禅定。制身为戒,慎心为定。唐代道宣《净心诫观法》二:“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
[203]三观: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之天台三观,此系诸家所说三观中最为普通之一说。乃天台宗之重要法门,为教义与实践之骨架。系对于一切存在作三种观法,即空观、假观、中观,称为“空假中三观”。此乃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所说“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而立。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上:“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204]海门国:《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中第二海云比丘之住处。因此国近邻南海,城门向海,故称为海门国。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善财童子“渐趣南方海门国土,诣海云比丘。……。尔时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我住此海门国十有二年。境界大海,观察大海,思惟大海,无量无边思惟大海,甚深难得源底思惟大海,渐渐深广思惟大海。无量妙宝而庄严之。思惟大海无量水聚,思惟大海水色种种不可思议,思惟大海大身众生之所依止,思惟大海水性所居,思惟大海大云弥覆,思惟大海未曾增减。善男子!我如是思惟时,复作是念,世间颇更有法广此大海、深此大海,庄严于此大海者不?作是念已,即见海底水轮之际妙宝莲华自然涌出。伊那尼罗宝为茎,阎浮檀金为叶,沉水香宝为台,码瑙宝为须,弥覆大海。……见彼华上有一如来,结跏趺坐。彼佛净身,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无不充满。见彼如来坐此庄严宝莲华座,不可思议大众围绕。见不可思议圆满光明庄严,见不可思议相好庄严,见不可思议神力自在,见不可思议如来妙色,见不可思议无见顶相,见不可思议广长舌相,念不可思议清净音声,思惟不可思议圆满音声,见不可思议如来诸力。解了不可思议清净无畏,解了不可思议一切诸辩。忆念菩萨过去不可思议大劫本行。见不可思议菩提自在,见不可思议正法云,见不可思议普门庄严身,见不可思议身左右端严,见辨一切不可思议事饶益众生。时彼如来即申右手而摩我顶,说《普眼经》。唯是如来境界,出生一切菩萨净行,普照一切法界,摄取圆满一切法界,普照一切严净佛刹,降伏一切众魔外道,悉令一切众生欢喜,普照一切众生所行。随其所应,无不显现。普照一切众生根轮。善男子!我从佛闻此《普眼经》,皆悉受持,读诵通利,正念思惟。善男子!假使有人以大海等墨、须弥聚笔书写此经。一一品,一一法门,一一方便,一一生法门,一一句中义味,犹不能尽。善男子!我于佛所千二百岁闻受此经。”
[205]相好:就佛之身体而言,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是谓之相;细相之可爱乐者,谓之好。相者大相,好者更为庄严大相之小相也。就丈六之化身而言,则相有三十二,好有八十;就报身而言,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大智度论》卷二十九:“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具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大乘义章》卷二十末:“福状外彰,名之为相。又表内德亦名为相,姿媚可爱惬悦人情,说之为好。”《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东汉牟融《理惑论》:“佛身相好,变化神力无方。”南朝·宋·谢灵运《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06]阿僧祇:梵文Asankhya的音译,意译“无数”、“无央数”。佛教用来表示异常久远的时间单位。《俱舍论》卷一二:“阿僧企耶,名劫无数。”《大智度论》卷四:“问曰:几时名阿僧祇?答曰:天人中能知算数法,极数不复能知。”《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阿僧企耶,此云无央数。旧言阿僧祇,讹略也。”
[207]“阿”字门:阿,为悉昙十二韵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五十字门之一。又作婀、安、頞、庵、曷、旖、恶、恶、遏。为阿字五转之第一转,故又称初转阿字,或无转阿字。盖印度自古以来即普遍研习有关悉昙字母之字义,于佛教中,显密诸经论疏亦皆广泛运用,尤以密教,言及真言陀罗尼时,必特别重视悉昙字义之解说。而于悉昙五十字中,阿字为第一字,此系因凡有开口成声者,必含有阿字之声,若离阿字声,则无一切言说可言,故密教以阿字为众声之母。又悉昙诸字于运笔之初,必打“、”点,此点称为阿点,以此表示“阿”亦为众字之母。准此,并引申其义,遂谓内外一切之教法皆由阿字所产生,《大日经疏》卷七又进一步以“阿”字为“一切法教之本”,《 大日经》卷二、卷六亦分别叹之为“真言王”与“一切真言心”。若就原本之字义而言,“阿”字含有“无”、“不”、“ 非”等的否定之意,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十“海会菩萨品”、《文殊师利问经》卷上等,谓阿字有“无常”之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八举出不破坏、不流等义;《大宝积经》卷六十五“紧那罗授记品”举出无作、无边、无分别、无自性、不可思议等诸义;《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举出菩提心、法门、无二、法界、法性、自在、法身等七义,称为阿字七义;同经卷二又列举无来、无去、无行、无住、无本性、无根本、无终、无尽等百义之多。又于《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诠解四十二字门中之“阿”字时,释之为“一切法初不生”,此一解释为大小显密各种经论所最常见者,尤以密教更以此义为其教相、事相之根本要义,故“阿字本不生”已成惯用术语而散见于密教各类典籍中。
[208]《贤愚》:即《贤愚经》,又称《贤愚因缘经》,凡十三卷。元魏慧觉等所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原为河西沙门昙觉、威德等八人在于阗参加无遮大会后,在高昌各录所闻经文撰集而成,后又在凉州整理成篇。全经由六十九个小故事组成,包括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各种寓言、譬喻等。该经依版本不同,而有品名之异同、品目之前后增减。今依高丽本有六十二品,依宋、元、明三本则增加大光明王始发道品、快目王眼缘品等七品,共计六十九品。
[209]七宝:即七种珍宝。又称七珍,指世间七种珍贵之宝玉。诸经说法不一,《阿弥陀经》、《大智度论》卷十等谓七宝即:(一)金。(二)银。(三) 琉璃,又作琉璃、毗琉璃、吠琉璃等。属青玉类。(四)颇梨,又作颇胝迦,意译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车渠,又作砗磲。经常与码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类。(六)赤珠,又称赤真珠。(七)码瑙,深绿色之玉,但异于后世所称之码瑙。《法华经》卷四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
[210]《楼炭》:即《楼炭经》,全名《大楼炭经》,凡六卷。西晋法立、法炬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该经叙述世界之成坏情形。与长阿含之世记经同本。隋代阇那崛多译之为《起世经》,隋代梵摩笈多译之为《起世因本经》。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11]《受阴经》:不知其信息与内容。
[212]呪(zhòu):同“咒”。咒,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乃祈愿时所唱诵之秘密章句。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咒原作祝,系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袪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术。依《长阿含经》卷十四载,释尊曾驳斥咒术,然《杂阿含经》卷九载,释尊曾说毒蛇护身咒,故知咒术于甚早时即普遍于印度,且为佛教所采用。大乘教派之《般若》、《法华》、《宝积》、《大集》、《金光明》、《楞伽》等显教经典,均有载录咒文之陀罗尼品;密教则更加重视密咒,认为咒即“法尔常然”之表示,若诵读观想,即能获得成佛等之利益。
[213]噉(dàn):同“啖”,吃。
[214]渧(dī):同“滴”。
[215]憂慼:即“忧戚”,忧愁烦恼。《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216]休否:吉祥和凶险。《魏书•元熙传》:“臣闻安危无常,时有休否。”
[217]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的古称。见《佛国记》、《宋书》、《梁书》、新旧《唐书》等。《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唐代佛书亦作僧伽罗、僧诃罗、私诃罗或执师子国等。入宋以后汉文史籍又作细兰、僧加剌、锡兰山等。
[218]汎海:同“泛海”,乘船过海,渡海。《宋书•朱脩之传》:“﹝朱脩之﹞泛海至东莱,遇猛风柁折,垂以长索,船乃复正。”
[219]扶南:古国名。中国正史始见于《三国志》。汉文古籍亦作夫南、跋南,均为柬埔寨语的音译,意为“山王”或“山岭之王”。公元一世纪时一称为混填的外国人战胜当地女王柳叶后所建。故地即今柬埔寨。《水经注》卷三六,“康泰《扶南记》曰:从林邑至日南卢容浦口可二百余里,从口南发往扶南诸国,常从此口出也”。
[220]舶(bó):航海的大船。《玉篇·舟部》:“舶,大船。”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21]沙门:梵文Sramana(沙门那)的略称,亦译“室啰末拏”、“娑门”、“桑门”、“丧门”等,意译“勤劳”、“功劳”、“劬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等。原为古印度反婆罗门教思潮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佛教僧侣。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浮屠者,佛也……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魏书•释老志》:“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遵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净,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曰桑门,亦声相近,总谓之僧,皆胡言也。”《维摩诘经》鸠摩罗什注:“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
[222]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然: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三“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一”:“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然。有所施作,皆与颠倒相应。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相续起心,意识种于三界地,生苦恼芽。”
[223]《僧护经》:《因缘僧护经》之略名,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缘。佛一一答之。
[224]䃀(cuì):本义为逝魔,引申为动词磨,磨砺。
[225]食子既尽,复食其夫:北凉天竺昙无谶译、宋沙门慧严等再治《南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圣行品第十九之二”:“善男子,云何如罗刹女妇?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罗刹女,纳以为妇。是罗刹女,随所生子,生已便食;食子既尽,复食其夫。善男子,爱罗刹女亦复如是,随诸众生生善根子,随生随食;善子既尽,复食众生,令堕地狱、畜生、饿鬼,唯除菩萨。是名如罗刹女妇。”
[226]见爱:我见、邪见等一切迷理之惑,谓之见;贪欲嗔恚等一切迷事之惑,谓之爱。见者一切之见惑,爱者一切之修惑见(又云思惑)。《法界次第》卷上之上:“若论烦恼根本,不出见爱。邪心观理,名之为见。若于假实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随见偏理,妄执为实,通名为见。见烦恼者,谓五利使。贪染之心,名之为爱。若于假实之事情迷随心,所对一切事境,染着缠绵,通名为爱。爱烦恼者,谓五钝使。”
[227]八倒:指凡夫与小乘之人所起八种颠倒之见解。即:(一)非常计常,(二)非乐计乐,(三)非我计我,(四)不净计净,(五)常计无常,(六)乐计非乐,(七)我计非我,(八)净计不净等八种妄见。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228]二边:指离中道之两极端,惟各书有不同之说法。《中论》卷四谓二边指有、无或常、无常;《顺中论》卷下指常、断;玄奘所译之《摄大乘论世亲释》卷一指增益、损减;《止观辅行》卷三则指空、假二边。《百喻经·摩尼水窦喻》:“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南朝·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一道出死生,有无离二边。”
[229]太元:晋孝武帝年号(376—396年),凡二十一年。
[230]髻(jì):盘结在头顶或脑后的头发。古代男女成年皆挽髻。髻(jì)与鬟(huán)的差别是,髻是实心的,鬟是空心的。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24]䃀(cuì):本义为逝魔,引申为动词磨,磨砺。
——————————————————————————
这句话中输入了错别字。
应为“ [224]䃀(cuì):本义为石磨,引申为动词磨,磨砺。”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31]法刀:古时刽子手行刑用刀。
[232]斫(zhuó):本义为斧刃。《墨子·备穴》:“斧以金为斫。”孙诒让闲诂:“斫亦即斧刃。”又,为斤斧的通名。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削。
[233]姚苌(cháng):十六国时后秦建立者。字景茂,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公元384—393年在位。姚襄死,他率诸弟降于前秦苻生。苻坚时拜为扬武将军,累有大功。淝水之战第二年(384年),他率羌人进据北地(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县东南),称万年秦王,年号白雀,擒杀苻坚于五将山。白雀三年(386年)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改元“建初”。
[234]太始:似乎应为“泰始”,泰始为南朝宋明帝刘彧年号(465—471年),凡七年。
按,太始,历史上有二:一是西汉武帝年号(前96—前93年),凡四年;二是南朝梁时侯景年号(551—552),凡二年。
[235]沈文秀:生卒于426—486年。南朝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西)人,字仲远。沈庆之之侄。初为郡主簿。前废帝时,官至青州刺史。明帝泰始二年(466年),晋安王刘子勋称帝,乃举兵应之。及子勋败,以州降魏。寻复归宋,官如故。三年,魏将慕容白曜来攻。因善抚御,固守东阳(今山东省潍坊青州市)三载,及城破被俘送平城,得免死。后仕魏,初拜外都下大夫。孝文帝时,除怀州刺史。在州大兴水田,公私俱利。卒于任。其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十八。
[236]牧:统治,主管。《方言》卷十二:“牧,司也。”《古今韵会举要·屋韵》:“牧,治也。”
[237]烦恼:梵文Klesa的意译,亦译“惑”。指能够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因而不得寂静的一切思想观念和精神情绪。《大智度论》卷七:“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通常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本惑、根本惑)、枝末烦恼(随惑、随烦恼)二种。南朝梁武帝《净业赋》:“抱惑而生,与之偕老;随逐无明,莫非烦恼。”
[238]六尘: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佛教以此六境能污染心性,障碍正智,故名。《法界入次第》卷上之上:“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名为尘也。”《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239]三毒:亦称“三垢”、“三火”。指贪、瞋、痴三种烦恼。在诸烦恼中,此三者被视为尤能毒害众生,成为产生其他烦恼的根本,故又称“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大乘义章》卷五:“然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
[240]脍(kuài):切,割。《广雅·释诂二》:“脍,割也。”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41]剉(cuò):砍,炸切。《玉篇·刀部》:“剉,斫也。”
[242]㓟(pí):割开。《玉篇·刀部》:“㓟,剥也。”《集韵·支韵》:“㓟,刀析也。”
[243]衔刀:被用刀斩杀。东汉王符《潜夫论•忠贵》:“掊死深阱,衔刀都市。”《潜夫论•三式》:“其耗乱无状者,皆衔刀于市。”
[244]东市: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判死刑的犯人。后以“东市”泛指刑场。《史记·吴王列传》:“(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稽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
[245]五情: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由此五根能生情识,故名。《大智度论》卷十七:“入道渐愧人,持钵福众生。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又《大智度论》卷四十八:“眼等五情,名为内身;色等五尘,名为外身。”
[246]寻:时间副词,表示“顿时”、“不久”。《正字通·寸部》:“寻,俄也。”清代刘淇《助字辨略》卷二:“寻,旋也,随也。凡相因而及曰寻,犹今云随即如何也。”
[247]万劫不复:谓永远不能恢复。东晋僧肇《<梵网经>序》:“一为人身,万劫不复。”万劫:劫,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为古印度表示时间之最大单位。万劫,经历世界之成坏一万次,即言时间之极长。
[248]宁以终身近旃陀罗: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五旃陀罗,即是五阴。云何菩萨观于五阴如旃陀罗?旃陀罗者,常令别人恩爱别离、怨憎集会。五阴亦尔。令人贪近不善之法,远离一切纯善之法。……菩萨观阴过旃陀罗,作是观已而作愿言:我宁终身近旃陀罗,不能暂时近于五阴。旃陀罗者,唯能害于欲界痴人。是五阴贼,遍害三界凡夫众生。旃陀罗人,唯能杀戮有罪之人。是五阴贼不问众生有罪无罪,悉能害之。……是故发愿宁当终身近旃陀罗,不能暂时亲近五阴。……云何名为怨诈亲相?如怨不实,诈现实相;不可亲近,诈现近相;实是不善,诈现善相;实是不爱,诈为爱相。……六大贼者即外六尘。”按,旃陀罗:男屠户,即以屠杀牲口为业的人。(女曰旃陀利)基法师《法华玄赞》卷九:“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 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为自标故。”《玄应音义》卷三:“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类之名也。”
[249]六拔刀贼:东晋三藏竺昙无兰译《佛说五苦章句经》:“常有六拔刀贼伺之。……何谓六拔刀贼,谓六情也。……晓了六情皆无本末。譬如芭蕉,意不缚爱。是谓得离六拔刀贼。”
[250]《大论》:即《大智度论》之略名。《大智度论》,亦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大慧度经集要》、《大智度经论》、《摩诃般若释论》等,简称《智度论》、《大论》、《智论》、《释论》等。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一百卷。系论释《大品般若经》的论书。据卷首所载僧睿序说:“论之略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三分除二,得此百卷。……法师以秦人好简,故裁而略之,若备译其文,将近千有馀卷。”说明汉文译本只是龙树原著的一小部分。但据近人研究,汉译本已包含梵文原本的绝大部分内容。全书结构为先列举法相的各种解释,再归结出无相实相和法性空理。引经很多,是研究大乘佛教的重要资料,并保存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国南北朝时,三论宗在南方盛行,北方讲三论者多兼习《大智度论》,时称“四论师”。唐惠均撰有《四论玄义》十卷。本论历代影响很大,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且保留了该论较早的形态与分卷状况。(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该论典注疏极多,较重要者有《大智度论》抄二十卷(慧远)、《大智度论疏》(昙影)、《大智度论疏》十四卷(僧侃)、《释论玄门》一卷(慧思)、《大智度论释》十卷(行贺)、《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慧影)等。

楼主:春风秋水

字数:12251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7-04 05:28:56

更新时间:2020-04-30 20:29:34

评论数:1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