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观音义疏》笔记

《观音义疏》笔记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復次、圓觀觀地大質礙之法,攝一切十法界,三諦宛然[259]明了,在地門中,圓起慈悲,遍於法界。寂而常照,無機不應。若欲分別說之令易解者,以十三昧救果報刀杖,以二十四三昧救三毒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入空煩惱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出假無知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入中無明刀杖。一切一時,皆得解脫。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復次、圓觀觀地大質礙之法,攝一切十法A界,三諦宛然[259]明了,在地門中,圓起慈B悲,遍於法A界。寂而常照,無機不應。若欲分別說之令易解者,以十三C昧救果D報刀B杖,以二十四三C昧救三毒刀B杖,以二十五三C昧救入空煩惱刀B杖,以二十五三C昧救出假無A知刀B杖,以二十五三C昧救入中無明刀B杖。一切一時,皆得解C脫。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第五、鬼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解。貼文為四:一、標處所,二、明遭難即是苦,三、稱名即是善,四、應。“三千大千”“滿中”者,此假設之辭也。若言滿中,復更從何處來?知是假言爾。上水火何不假設滿大千耶?鬼有心識,相延故滿,假設為便;水火無心,假設為難。鬼,所以畏者,觀音有威有恩。若非懷恩,則是畏威。所以聞名尚不能加於惡眼,豈容興害心?害心惡眼,二俱歇也。次、約事證者。次、觀解者。若果報論鬼難者,地獄道亦應有弊惡大力鬼惱諸罪人,鬼道中力大者惱於小鬼,畜生道鬼亦噉畜生。人中可知,諸天既領鬼,何容為鬼所惱?如《阿含》中云,有大力鬼忽坐帝釋床,帝釋大瞋[260],鬼光明轉盛。釋還發慈心,鬼光明滅即去。天主既為鬼所惱,何況四王脩羅道耶?如是等處鬼難怖畏,稱觀世音,即不能加害也。次、明修因者。自有惡業,名為鬼。自有鬼動三毒。如《阿含》[261]云,婬亦有鬼,鬼入人心則使人婬佚無度。或鬼使瞋、使邪。當知鬼亦破善。三毒當體是鬼者,婬破梵行,瞋破慈悲,貪鬼惱不盜戒,嗜鬼惱不飲戒,乃至十善諸禪亦如是,皆為惡業鬼毀損。人天動不動業,若能稱名,即不加害也。次、明煩惱鬼者。見心為男鬼,愛心為女鬼。若論此鬼,即得滿三千大千世界,非復假設之言。何以故?以見使歷三界有八十八[262],愛歷三界合有九十八[263],豈不遍滿?此鬼欲來惱二乘人乃至六度、通、別、圓等行人。《大經》云,唯願世尊,善良呪師當為我等除無明鬼。[264]又云,“愚癡、羅剎,止住其中。”豈非煩惱鬼耶?若稱名誦念,觀智成就,能令見愛塵勞[265],隨意所轉,不能為害也。次、別圓本觀慈悲機應者,別觀菩薩初發心時,見諸惡鬼惱亂世間,無能救解,如訖拏迦羅等惱毘舍離[266]。是故菩薩興起慈悲,為作擁護。若修諸善為惡所壞,亦起慈悲,令善成就。若觀此鬼及以業鬼,皆是因緣生法,從假入空,出假入中,皆節節慈悲誓願,於諸煩惱,深達實相,成王三昧,以誓願熏修法界眾生。若遭鬼難,能遍法界救護,以事中慈悲救果報上鬼,修善慈悲救惡業鬼,以三觀慈悲救愛見無明等鬼,悉令諸鬼堪任乘御,不能為惡眼視之。如《華嚴》四十三,迦毘羅婆城,娑婆陀夜天[267]於日沒後見處虛空,見其身上有一切星,現一毛孔中,見所化眾生,或生天上,或得二乘;或修菩薩行,種種方便,皆悉見聞。爾時,夜天告善財言,我於惡眾生發大慈心,不善眾生發大悲心,於聲聞緣覺發安立一切智道心。我見眾生遠離正道、趣於邪徑,著諸顛倒、虛妄迷惑,受眾苦惱。我見此已,無量方便除諸邪惑,安立正見。故知法身菩薩以夜叉鬼身能作如此安立眾生。觀音菩薩於此鬼神法門豈不通達?普應一切,令得無害。若圓觀識種,是愛見鬼門,一切法趣此,識種鬼法門。十法界三諦具足無緣慈悲,普被一切,即是鬼門。王三昧力遍應法界。若分別說者,以十三昧救事鬼,二十四三昧救惡業鬼,以二十五三昧救二乘通別圓入空鬼,乃至入中道,一切一時,俱不加害。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第七、怨賊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釋。貼文為四:一、標難處,二、標遭難人,三、明有機,四、明應。難處者,先明處,即是大千國土。次明難,即“滿中怨賊”。滿中,假設之辭也。國曠賊多,聖力能救,顯功之至也。怨者,此難重也。賊本求財,怨本奪命。今怨為賊,必財命兩圖。若過去流血名怨,現在奪財名賊。如此怨賊,遍滿大千,尚能護之,輕者豈不能救也?二、標遭難人者,即商主也。此又為四:一、明主,二、有從,三、懷寶,四、涉險。商者訓量。此人擇識貴賤,善解財利,商量得宜。堪為商人之主。既有商主,即有將領。諸商人既涉險遠,所齎[286]者必是難得之貨,故言重寶也。險路者,或可曠絕幽隘,名為險路;或值怨賊衝出之處,名為險路者也。機者亦四:先明一人安慰,二、勸稱名,三、歎德,四、眾人俱稱。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所以勸稱名者,設其上策也。所以歎德者,獎令定膽也。若不安慰則怖遽[287]慞惶[288]。雖安慰止怖,若不設計唐慰何益?故勸稱名。雖勸稱名,若不歎德設計,則心不定膽,亦不勇,所以歎德。故知此菩薩決定能施無畏,決果依憑三義既足。俱時稱唱,機應即得解脫也。南無,云歸命,亦稱為救我。次、結口機也。今言觀音勢力既大、加護亦曠,豈止七難而已。當知遍法界,皆能救護,故言“巍巍”。巍巍者,重明高累之辭也。明觀音之力出於分段[289]之外,豎應二土[290],故言重明。載沐神應,故言高累。以是義故,故言巍巍如是也。二、約事證者。《應驗傳》云,慧達以晉隆安二年[291]北隴上掘甘草,于時羌餓,捕人食之。達為羌所得,閉在柵中。擇肥者先食。達急一心稱名誦經。食餘人稍盡。唯達并一小兒次擬明日。達竟夜誦,猶冀一感。向曉羌來取之。忽見一虎從草透出咆哮,諸羌散走,虎因齧柵作一穴而去。達將小兒走叛得免。又,裴安起從虜叛還,南至河邊,不能得過。望見追騎在後,死至須臾。於是稱觀世音。見一白狼,安起透抱。一擲便過南岸,即失狼所。追騎共在北岸望之,歎惋無極。道明於武原劫奪船,道往徑遇賊難等。三、觀釋者。若果報論怨賊者,從地獄至第六天,皆有鬪諍[292]。如《阿含》云,忉利戰不如修羅,索援至第六天。如此怨會,稱名得脫也。次、修善時惡多是怨,猶如氷炭[293]。稱名惡退,善業成就,如闇滅明生。次、明煩惱為怨賊者,一切煩惱是出世法怨,商主是三師[294]羯磨[295],受戒人是商人,無作戒[296]是重寶,五塵[297]是怨賊。或法師是商主,商人是徒眾,理教是重寶,兩遇魔事是怨賊。或心王是商主,心數是商人,正觀之智是重寶,覺觀為怨賊。或般若是商主,五度萬行是商人,法性實相是重寶,六蔽[298]是怨賊。將此意歷諸教義自在作。悉成稱名,即得解脫也。復次、約怨賊難結,成別圓慈悲應。例前可解,云云。

觀音義疏卷上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笔记】
[1]《观音义疏》:是隋代智顗对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注释。此书是天台宗实际创立者智顗所作“天台五小部”(《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金光明经文句》六卷、《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和《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五小部皆有四明知礼为之“记”)之一,其将经文分作四章:一、无尽意问,二、佛答,三、持地叹,四、闻品得益,并一一予以疏解。后来北宋四明知礼(960—1028年)述《观音义疏记》四卷,初释题目,二释经文。内容一依《义疏》,并对《义疏》作进一步的发挥。《观音义疏记》卷四之(北)宋天竺寺沙门遵式(964—1032年)述“释重颂”指出:“重颂,是隋炀大业中智者灭后笈多所译,方入大部,故疏阙释。……讲者但令不失上文,大途梗概,何必骋异?此颂二十六行为二:初一偈双问二章,次二十五偈双答二问。”
(按,知礼,据《佛祖统纪》卷八、《新续高僧传》卷四一等载,俗姓金,字约言。十五岁受具足戒,专研律部。二十岁,诣宝云寺从义通学天台宗教观圆顿之旨,后尽受义通之教,常代师说法。钱塘悟恩曾著《金光明玄义发挥记》,以为所题智顗著《金光明玄义》广本非真作,而主“真心观”(以所观之境为真心,即真如);知礼著《扶宗释难》以驳之,谓广本乃真作,主“妄心观”(以所观之境为妄心,即六识)。此后,知礼的弟子梵臻、尚贤、本如等传师说,称“山家”;悟恩的弟子源清、洪敏以及源清的弟子庆昭等被贬为“山外”。天禧四年(1020年)驸马李遵勖奏其高行,真宗特赐“法智大师”号。后被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世称“四明尊者”、“四明大法师”。
遵式,据《佛祖统纪》卷一〇、卷二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释氏稽古略》卷四载,俗姓叶,字知白。宁海(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早年从天台义全出家,十八岁得度,二十岁受具足戒,雍熙元年(984年),从宝云义通习天台教。宋真宗时,曾与知礼先后入京“修法华忏,为国祈福”。乾兴元年(1022年)被赐“慈云”之号。天圣二年(1024年),奏请天台典籍入《大藏经》。哲宗、高宗时,分别谥“法宝大师”、“忏主禅慧法师”号。)
观音,即观世音菩萨,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亦称“观音”、“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音译“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观世音”称号有三种意义:(1)观世音,以世间众生发声求救而前往拯救;(2)观世意,以世间众生发意求救而前往拯救;(3)观世身,以见世间众生身受诸苦而前往施救。“观自在”这一称号有十种意义:(1)寿自在,(2)心自在,(3)财自在,(4)业自在,(5)生自在,(6)胜解自在,(7)愿自在,(8)神力自在,(9)智自在,(10)法自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劫已修行成佛,号“正法明如来”。但为助佛弘化,济度众生,倒驾慈航,示现菩萨之相,随顺应化再来。《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载,观世音菩萨原为莲花生子,为阿弥陀佛的补处菩萨,于阿弥陀佛入灭后,成就无上佛道,掌管教化,普度众生。《观无量寿经》载,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被称为“西方三圣”。
义疏,中国古代一种注解经书的形式,其特点是对字、词、句、篇进行全面疏通解释。六朝佛学以解释佛典之书名为义疏。儒学受其影响,也将解释儒家典籍的书称为义疏。《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儒林”:“于时旧儒多已凋亡,二刘(焯、炫)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今古,后生钻仰,莫之能测。所制诸经义疏,搢绅咸师宗之。”知礼《观音义疏记》卷一:“义者,宜也,谓解释经文使合宜也;又,义理也,斯盖智者入法华三昧,于观行位中见第一义理,以此义理解今经文。疏者,通意之辞;又音疎,即疏通、疏条之义也。”
[2]智顗(yǐ):《说文·页部》:“顗,谨庄皃。”《尔雅·释诂》:“顗,静也。”智顗(538—597年),南朝末年至隋代初年高僧。中国天台宗实际创始人,世称“天台大师”。俗姓陈,字德安,祖颍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23 岁的智顗北上光州(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大苏山,跟随慧思参学。陈宣帝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建草庵传法。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晋王杨广(炀帝)累请东返,师鉴其诚,乃至扬州为授菩萨戒,王敕赐“智者”之号。智顗入寂后,杨广派人依其所遗图画于天台山下建寺,大业元年(605年),即位后并亲赐“国清寺”之额。后周世宗时追谥“法空宝觉尊者”。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又加谥“灵慧大师”。智顗生平撰述宏富,少部分为亲自撰写,大部分由弟子灌顶随听随录整理成书。
[3]灌顶:隋唐间高僧。灌顶(561—632年),东瓯章安(今浙江省台州临海市)人,世称“章安大师”、“章安尊者”,天台宗五祖。据《续高僧传》卷一九、《佛祖统纪》卷七载,俗姓吴,字法云,亦字非凡。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后迁临海章安。七岁依摄静寺慧拯出家,玄儒并骛,二十岁受具足戒。南朝陈至德元年(583年)从智顗(yǐ)出居建业瓦官寺。灌顶一生追随天台宗创始人智顗(538—597年)。灌顶在天台宗史上的贡献有三:一是编集传播智者大师思想的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二是编辑《国清百录》、《天台大师别传》等天台宗史籍;三是撰写《大涅槃玄疏》、《观心论疏》。
[4]三段分文:又作一经三段,指三分科经,即将一经论分为三部分解释。一般依该经论内容而作适度之区分者,称为科文。通常皆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故称三分科经。(一)序分,又作序说、教起因缘分。即述说一经教说产生之由来。(二)正宗分,又作正宗说、圣教正说分。即论述一经之宗旨,正显圣教所说法门。(三)流通分,又作流通说。乃叙说受持本经之利益,复劝众等广为流传,使流通久远,令末世众生依教奉行。三分科经之说,创始于东晋道安,盛行于刘宋以后。
[5]持地:指持地菩萨。《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观音义疏记》卷一:“经云持地者,《宝云经》云,菩萨有十法,名持地三昧,如世间地。一者、广大,二、众生依,三、无好恶,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种子所依,七、生众宝,八、生众药,九、风不动,十、师子吼亦不能惊。菩萨亦尔。”
[6]无尽意:指无尽意菩萨。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九:“阿差末,梵语也,此云‘无尽意’,是菩萨名也。”《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又,南朝宋智俨、宝云译有《无尽意菩萨经》六卷,它是《大集经》第十二品《无尽意菩萨品》的异译本。它以无尽意菩萨与舍利弗问答的方式,阐述六波罗蜜、四无量心、六通、四摄、四无碍智、四依等教义。
[7]妙音:《妙法莲华经》卷第七“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久已殖众德本,供养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法华三昧、净德三昧、宿王戏三昧、无缘三昧、智印三昧、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净三昧、神通游戏三昧、慧炬三昧、庄严王三昧、净光明三昧、净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得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8]四悉檀:“悉檀”是梵文Siddhanta的音译,意为“成就”。“四悉檀”,意指四种会一切佛法皆得成立的方法或令众生接受佛教的说法方式。原出《大智度论》卷一:“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实,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法华玄义》卷一:“南岳师例大涅盘,胡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隋代慧远《大乘义章》卷二:“言悉檀者,是中国语,此方义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释,或名为宗,或名为成,或云理也。”
[9]因缘:梵文Hetupratyaya的意译,是“因”和“缘”的合称。指得以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就“业报”等现象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俱舍论》卷六:“因缘和合,诸法即生。”在生“果”中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条件叫“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叫“缘”。《大乘入楞伽经》卷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卷二:“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摩诃止观》卷五下:“招果为因,缘名缘由。”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之三:“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又,《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
[10]尔乃:连词,连接分句,表示连贯关系。可译为“这才”、“然后”、“于是”。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1]《大品经》:即《大品般若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共二十七卷,分九十品。称佛为舍利弗、须菩提、帝释等说般若法门,宣讲菩萨二谛、三解脱门、实相般若、方便般若等,以实相与信解二般若为中心。与《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为同本异译。
[12]《大集经》:全称《大方等大集经》,为大集部诸大乘经的汇编。北凉昙无谶等译,六十卷。“大集”有大众会集、诸法聚集二义。全经分十七品。译者有昙无谶、南朝宋智严、宝云、隋那连耶舍、汉末安世高。据称是佛陀向四方菩萨所说的大乘佛法,以大乘六波罗蜜法和诸法性空思想为主要内容,但也有密教说法,有些经包含陀罗尼和梵天等诸天护法的内容。
[13]恒沙:即“恒河沙数”的省称。恒河(旧译“殑伽”、“强伽”、“弥伽”、“恒伽”、“恒架”等,意为“由天堂而来”),是印度的一条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冈戈里冰川,全长约2580公里。《大智度论》卷七说:“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超)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数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此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后来用以形容数量多得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样无法计算。
[14]眴(shùn):以目示意。按,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七“不眴菩萨品第四”:“佛言:‘须菩提,东方去此七万二千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土名不眴,佛号普贤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不眴菩萨从彼而来。’”
[15]二乘:指声闻乘、缘觉乘。声闻乘,说四谛法,依之修行证阿罗汉果;缘觉乘,说十二因缘法,依之修行证辟支佛果。此二乘合称小乘。修小乘法的人,也常被称为二乘。
[16]念佛三昧:以系念佛为门的一种禅定,多说以念佛而见佛为进入三昧的标志。《观佛三昧海经》:“念佛三昧者,见佛色身了了分明,亦见佛心一切境界。”《大智度论》卷七:“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诸佛常以心眼见,如现在前。”
三昧,梵文Samadhi的音译,亦译“三摩地”、“三摩提”等,意译“定”、“等持”等。《俱舍论》卷二八:“等持与定,名异体同……此亦名心一境性。”指心力集中,专注一境。亦为“禅定”的通称。《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三摩地,此云等持。”《大智度论》卷五:“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隋代释慧远《大乘义章》卷九:“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广弘明集》卷三十东晋·释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
[17]六波罗蜜:梵文Sat-paramita,亦称“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六波罗蜜多”等。指从生死轮回之此岸抵达涅槃寂静之彼岸的六种方法或途径。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法华经·序品》:“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又,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
[18]无生忍:亦称“无生法忍”、“无生忍法”。“忍”指对于“真理”的认可,是“智”的别称;“无生”指佛教关于无生灭的理论。系大乘菩萨于佛教修习达到一定阶段对“无生”这一“实相真如”所获得的认识。《大智度论》卷五十:“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一般认为,修至大乘七地或八地菩萨得无生忍,安住于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之理境而不动不退。
[19]色:梵文Rupa的意译,相当于物质的概念,但并非全指物质现象。《俱舍论》卷一:“变碍故名为色。”指一切能变坏、并且有质碍之事物。《百法明门论忠疏》:“质碍名色。”唯指具有不可入性之事物。
[20]檀:即檀那,又作陀那,梵文Dana的音译,意译曰布施,施与。《大乘义章》卷十二:“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慧琳音义》卷十二:“陀那,正云驮曩。唐云施,古曰檀那,一也。”《大智度论》卷十一“释初品中·檀相义 ”:“问曰:云何名檀?答曰:檀名布施,心相应善思,是名为檀。有人言:‘从善思起身、口业,亦名为檀。’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譬如慈法,观众生无乐,心生慈;布施心数法,亦复如是,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21]色相:又作“色象”,即形质相状。为宇宙间一切色法的本质之一。无论有情生命或器世间,均有其形质相状。《楞严经》卷三:“色相既无,谁明空质?”
[22]尸:即尸罗,梵文Sila的音译,又云尸怛罗,正译曰清凉,傍译曰戒。身口意三业之罪恶,能使行人焚烧热恼,戒能消息其热恼,故名清凉。又,旧译曰性善。《大乘义章》卷一:“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之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为戒。”唐代基法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尸罗梵语,此言清凉。”唐代澄观《华严玄谈》(《华严经疏钞玄谈》)卷三:“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唐代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随戒释相篇第十四”:‘尸罗,此翻为戒。’《大智度论》卷十三:“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十四:“能平险业,故名尸罗,训释词者,谓清凉故,如伽他言,受持戒乐,身无热恼,故名尸罗。”
[23]羼(chàn)提:梵文Ksanti的音译,意译即“忍”。忍”有“忍受”、“认可”等意思。《成唯识论》卷九:“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问曰:云何名羼提?答曰:羼提,此言忍辱。忍辱有二种:生忍,法忍。菩萨行生忍,得无量福德;行法忍,得无量智慧。”
[24]毘黎耶:梵文Virya的音译,又作“毗梨耶”、“毗离耶”,意译作“精勤”、“勤”、“进”等。指对治怠惰、勇于修习的精神品德。在“三十七道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五位七十五法之一,五位百法之一,六波罗蜜之一。《摄大乘论》卷三:“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唯识论》卷六:“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之余”:“问曰:云何名精进相?答曰:于事必能,起发无难,志意坚强,心无疲倦,所作究竟,如是等名精进相。 ”《大乘义章》卷十二:“毗离耶者,此云精进。练心于法,故说为精。精心务达,故称为进。”隋·智顗《法界次第》卷下之上“六波罗蜜初门第四十二”:“毗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25]身子:舍利弗之别名,亦名“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弗”、“舍梨子”、“秋露子”等。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法华文句》卷一:“舍利弗,具存应言舍利弗罗。此翻‘身子’,又翻‘舍利’为‘珠’。其母于女人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然舍利译为身者,与设利罗讹言之舍利混同,是讹也。《慧苑音义》卷下:“奢唎补怛罗,此云鹙鹭子。旧翻为身子者,谬也。梵本中呼身为设利罗,故知悬别也。”《玄应音义》卷四:“奢利富多罗,此译云鸲鹆子,从母为名也。母眼似舗鹆,或如秋露鸟眼,因以名焉。旧云身子者,谬也。身者舍黎,与此奢利声有长短,故有斯谬。或言优婆提舍者,从父名子也。”
[26]谁为汝作字名无尽意: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七“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一”:“时舍利弗问无尽意:谁字仁者为无尽意?无尽意言:唯!舍利弗。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名无尽意。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不可尽故。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愿仁当说无尽法门。无尽意言:唯!舍利弗。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已不可尽。”
[27]一切智:佛教智慧的一种。就广义讲,含义与“萨婆若”相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俱舍论》卷二九:“谓得佛名,诸蕴相续,成就如是殊胜堪能:才作意时,于所欲知境无倒智起,故名一切智。”《中论疏》卷九:“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又为“三智”之一。《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28]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即五分法身。以此五种之法为佛之身体,故云法身。以此五分为因,作为一切思想行为轨则,形成佛法之自体,故名。《大乘义章》卷二○本:“分是因义,此之五种,成身之因,故名为分;法名自体,此之五种,无学自体,故名为法;又,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又,德聚积亦名为身。”有大、小乘两种解释。同书就“佛德”而言,谓“法身体净,无过可起,故名为戒”;“身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自体无累,故曰解脱”;“证穷自实,知本无染,名解脱知见”。据此,“五分法身”即作为法身之自性清净心的五种品格。而就其原始本义,在于以此五分,成就法身,涵盖法身的内容。早出的《私呵昧经》称作“五分不灭”,后两种身别译作“度脱身”、“度脱示现身”,是表示佛虽泥洹而有五分佛法不灭的意思。又据《俱舍光记》卷一末释,“身”作聚积种类义解,则有五种名称,分别为:(1)“戒身”(梵文Sila-skandha),又作“戒蕴”、“戒品”、“戒众”,所谓无漏之身、语业。(2)“定身”(梵文Samadhi-skandha),又作“定蕴”、“定品”、“定众”,指无学位之三三昧。(3)“慧身”(梵文Prajna-skandha),又译作“慧蕴”、“慧品”、“慧众”,指无学位之正见、正知。(4)“解脱身”(梵文Vimukti-skandha),亦译作“解脱蕴”、“解脱品”、“解脱众”,指与“正见”相应的胜解。(5)“解脱知见身”(梵文Vimukti-jnana-darsana-skandha),亦译作“解脱所见身”、“解脱知见蕴”、“解脱知见品”、“解脱知见众”,指证知自体无染,已实解脱。又,《成实论》卷一说为“佛五品俱足”:(1)“戒品俱足”,谓“身等诸业无错谬”;(2)“定品俱足”,谓“佛依是定,得一切智”;(3)“慧品俱足”,谓“有二种无明:一障禅定,二起烦恼,如来悉断”,又得法自然,不从他闻,巧于言辞,善知义趣,以及于诸伎术悉能俱足等;(4)“解脱俱足”,即于上之“二无明心俱解脱,无有馀习,永不退转”;(5)“解脱知见俱足”,谓“能于一切断结道中念念悉知”,又知众生心念,如应说法令得解脱;又善知诸法差别,应为是人说如是法;又以无上方便济度众生等。(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3—234页)
又,戒、定、慧,为佛教三学,指佛教徒修持成佛的三个法要。《出三藏记集》卷十一载释道安《比丘大戒序》:“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翻译名义集》解释说:“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戒学”为戒律,指遮恶修善之各种规范。“定学”为禅定,修持者以此摄散澄神,观悟佛道。“慧学”为智慧,由此消除无明,抵达解脱。戒能生定,定可发慧。戒、定、慧三者,缺一不可。
[29]十力:佛教认为佛祖具有十种智力,据《俱舍论》卷二九、《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叙述,十力即:知觉处非处智力,知三世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永断习气智力。
[30]无畏:又云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释初品中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四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畏也。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二无畏也。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三无畏也。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行是道,能尽诸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四无畏也。
问曰:以何事故,说四无所畏?答曰:有人言:佛自称一切智,一切见,世间一切经书、技术、智巧、方便,甚多无量,若一切众生共知一切事犹尚难,况佛一人而有一切智?或有是事,有是事难,佛将无有畏!欲断是疑妄,断是难故,佛说四无所畏。”《大乘义章》卷十一末:“化心不怯,名为无畏。无畏不同,一门说四。”《法华经·方便品》:“无量无碍。力无所畏。”《无量寿经》上:“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31]发心:发菩提心之略称。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涅槃经》卷三十八:“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卷说:“拾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维摩经》慧远疏:“期求正真道,名为发心。”
菩提心,具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菩提心”,指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誓愿。《大智度论》卷四一:“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瑜伽师地论》卷三五谓初发菩提心者,即人大乘菩萨之行列。《大乘义章》卷九:“发菩提心者,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
[32]方便:梵文Upaya或Upayakausalya的意译,音译“沤和”;或译“善权”、“善巧”等,全称“方便善巧”、“方便胜智”。相对终极目的而言,含有“方法”的意思;亦是构成般若的主要内容之一。权巧方便,指佛以方便智施设三乘法门等;此方便智又称权智,即佛为引导众生,而施以筹谋假设之智。权巧方便与施造方便二者,皆属佛之善巧方便。施造方便,指十波罗蜜中之方便波罗蜜(音译沤和拘舍罗),即菩萨于一切所为作善巧修习。据《大乘义章》卷十五,将施造方便分为三种,即:(一) 教道方便,谓于世之所行巧能修习。(二)证道方便,谓能舍情相而证入实际。(三)不住方便,谓不执着于空有、染净、自他等相对差别之见解。
[33]八十无尽:指无尽意菩萨所说之八十种无尽之法门。
[34]《净名》:即《净名经》,《维摩诘所说经》之异称。《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简称《维摩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三卷十四品。维摩诘,梵文Vimaiakirti的音译,又译为“毗摩罗诘”等,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简称“维摩”。
[35]何谓为尽?谓不尽有为;何谓无尽?不住无为:《维摩诘经·菩萨行品第十一》:“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36]《华严》:即《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省称,又称《杂华经》。“华严”是杂华庄严的意思,形容佛的因行果德广大圆满、无尽无碍,故本经题名《华严经》。该经有三个汉译本:①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六十卷,称“旧译华严”;②唐实叉难陀译本,八十卷,称“新译华严”;③唐般若译本,四十卷,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亦称“四十华严”,为该经《入法界品》的别译。
[37]《胜鬘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的简称,亦简称《师子吼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胜鬘”是人名。据说是古印度波斯匿王之女、阿踰阇国王后,承佛神威而说此经。中心内容是宣讲大乘佛教的“一乘真实”和“如来藏法身”说。
鬘(mán),梵文Soma的译名,亦称“华鬘”,即连贯成串用为身首装饰的花。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九:“梵言摩罗,云鬘,音蛮。案,西域结鬘师多用苏摩那花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诸经中天鬘、宝鬘、花鬘……等皆是也。”
[38]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刘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39]一切法趣意是趣不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知识品第五十二》: “何以故?一切法趣空,是趣不过。何以故?空中趣不趣不可得故。”
[40]法若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41]痴如虚空不可尽: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无尽品第六十八》:“复次,须菩提!痴如虚空不可尽,菩萨当作是入;所作行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识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名色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六衰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觉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爱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有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生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老病死忧悲勤苦如虚空不可尽,当作是入。”
[42]中道:梵文Madhyama-pratipad的意译,意谓不执著“两边”、不走极端的正确道路,故“中道”相当于“正道”。是佛教绝大多数派别共持的一种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佛教能够兼容并蓄、调和适应的一大原因。大小乘佛教对中道的解释不同:小乘以八正道为中道;法相以唯识为中道,三论以八不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以法界为中道。《中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43]三谛:梵文Satyatraya的意译。佛教所谓的三种真理,说法不完全相同。《璎珞经·佛母品》:“所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是一切诸佛智母。”意谓具备了关于“有”、“无”、“中道第一义”的智慧,就具备了佛的一切智慧。这是从“智”上说三谛。印度龙树所著《中论·观四谛品》中有一个著名的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天台宗据此提出空、假、中三谛。一、空谛,谓因缘生之事物,体性实空无之道理;二、假谛,言体性虽空,而假相实存在之道理;三、中谛,言空假二性不二一如之道理。三谛虽为化法四教中之别、圆二教所说,但别教之三谛有各种称法,如隔历三谛、历别三谛、次第三谛、不融三谛、别相三谛、逦迤三谛等。即三谛为各个独立之真理,其中空、假二谛系就现象而言,中谛则就本体而论,故前二谛较劣,后一谛最为殊胜。相对于此,圆教三谛亦有多种名称,如圆融三谛(又称三谛圆融)、一境三谛、不次第三谛、非纵非横三谛、不思议三谛等。然三谛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互融,形成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谛。观此三谛之真理,有所谓三观,即圆教之中,观圆融三谛之三谛圆融观,而认众生一念中具足圆融三谛,称为一心三观。
[44]别、圆:指别教菩萨和圆教菩萨。中国天台宗立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两者并称“八教”。
化法四教,分言之,即:(一)藏教,全称三藏(经、律、论)教,指小乘教,即为三乘人各别说生灭之四谛,以析空观同断见思惑,令入无余涅槃。(二)通教,指诸部般若,义通大小,包括深奥与浅显之道理。即为三乘人说体空无生之四谛,令同入无余涅槃。(三)别教,指其它方等经(大乘经),即不共二乘人说,专为大菩萨说无量之四谛,以次第之三观破三惑,令证“但中”之理。(四)圆教,指《法华经》教义,亦即为菩萨说无作之四谛,以圆融三观同断三惑,令证“不但中”之理。化仪四教,谓佛陀教导众生之方式有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等四种。
[45]如来身者,不从一因一缘生: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叡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昙无竭品第八十九》:“善男子,佛说诸法如梦,若有众生不知诸法如梦,以名字色身是佛,是人分别诸佛有来有去,不知诸法实相故,皆是愚夫无智之数。……善男子,诸佛身亦如是,从无量功德因缘生,不从一因一缘一功德生,亦不无因缘有,众缘和合故有。诸佛身不独从一事成,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善男子,应当如是知诸佛来相去相。善男子,亦当知一切法无来去相。汝若知诸佛及诸法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相,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行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
[46]请教起、请业起:《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正义》:“尊师重道也。起,若今抠衣前请也。业谓篇卷也。益谓受说不了,欲师更明说之。”
[47]故言“起”也:《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
[48]愍(mǐn):同“悯”,怜恤,怜悯。《广韵·轸韵》:“愍,怜也。”《字汇·心部》:“愍,恤也。”
[49]偏袒(tǎn)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对称,即披着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释氏要览》卷中:“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苑珠林》卷二八:“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谓肉袒也……故知肉袒露肩,乃是主敬之极。”袒,本义为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后引申为去衣露臂。
按,佛像中,有偏袒右肩形及通肩形,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释迦院之释迦牟尼如来、阿难、迦栴延等均作偏袒右肩形。陈悦新《5~8世纪汉地佛像着衣法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通过田野调查与古代文献资料的比对研究,探讨了此时期佛衣的演变脉络和源流。同时,通过对佛衣中通肩式、袒右式、覆肩袒右式、搭肘式、露胸通肩式、上衣搭肘式、上衣重层式和中衣搭肘式等八种类型的分析,展示了当时佛教文化传播与社会历史发展的概貌。
又,偏袒右肩者,今天南传小乘佛教僧人的衣着即保持佛在世时的传统,自左肩斜搭而下。中国僧人搭衣也是露出右肩,只是加了一个钩环,以防脱落。
[50]须贾肉袒谢于张仪:须贾,战国时魏国大臣。魏安厘王二年(前275年),秦相魏冉攻魏,围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见魏冉,力陈久攻大梁不下,魏冉必失其陶邑封地,魏冉从之,罢兵而归。曾与范雎出使齐,归魏诬范雎阴通齐,使雎被笞几死。雎为秦相后,他出使秦,受其戏弄。《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文中的“张仪”应为“张禄”。北宋四明沙门知礼述《观音义疏记卷第一》:“言须贾谢张仪者,合云‘张禄’字之误也。”
肉袒,去左袖内外衣而露臂,谓之肉袒,礼之最敬者。肉袒与袒不同,袒,去左袖之上衣而露中衣;肉袒,袒去左袖之内外衣。又有右肉袒,则去右袖之内外衣,此为表示请罪之礼。《仪礼·乡射礼》:“君在,大夫射则肉袒。”《礼记·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贞索隐:“肉袒者,谓袒衣而露肉也。”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51]髀(bì):大腿。《说文·骨部》:“髀,股也。”文中“露兩髀”,应为“露兩臂”。《说文·肉部》:“臂,手上也。”
[52]观解:与上文“观释”相同,即“天台四释”中之观心释。观心释,系天台宗智顗解释《法华经》之文句所用四种释例之一。即以如来所说之法义,为观心之对境,由观己心之深广而入实相之妙理,称为观心释。《法华经文句》卷一上:“观心释者,观前悉檀教迹等诸如是义,悉是因缘生法,即通观也;因缘即空即假者,别观也;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又,天台四释,乃天台宗智顗大师解释法华经所用之四种方法。又作天台四大释例、四大释例、四种消释、四种消文。即:(一)因缘释,又称感应释。就佛与众生之关系因缘而作解释。谓教法系由感应道交而兴起,以四种悉檀为因缘,作四种释义:(1)世界悉檀,谓引众生之乐欲。(2)各各为人悉檀,谓使众生生信。(3)对治悉檀,谓破除恶执。(4)第一义悉檀,谓使众生入于实相。(二)约教释,就藏、通、别、圆四教之义,由浅至深解释经文。(三)本迹释,示本迹之别,依本地与垂迹二门而解法义。(四)观心释,了解法义,但行未随解,于己无益,故再以一一之文句为观心之对境,观己心之高广。有关佛及弟子之行事等多用因缘释,“如是我闻”等之教义多用约教释,有关佛及弟子本身事迹者多用本迹释,王舍城等地名及名数则多用观心释。
[53]冥益:又作“冥利”,即佛、菩萨加被于人身之利益,非凡人所能觉知。《法华玄义》卷六上:“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而知,是名为冥益也。”
[54]显益:即现世获得佛菩萨之利益。《法华玄义》卷七下:“此土他土弘经,论其功德,观文但明冥利,不说显益。”
[55]合掌:双手相互并合。佛教的一种常见礼节,也称“合十”。具体作法是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表示衷心敬意。原为古印度的一般礼节,犹中国的拱手相敬之礼。佛教沿用,认为手本两边,合拢为一,表示不敢散乱,摈除荒诞,专至一心。《法苑珠林》卷二十:“律云: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或云:叉手白佛言者,皆是敛容呈恭,制心不令驰散。然心使难防,故制掌合一心也。”至今仍为世界各地佛教徒最为普遍的礼节。
[56]拱手:亦称“拱”,俗称“作揖”。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双手合抱举前,一般是左手握住右手,表示恭敬。其初大概是模仿带手枷的奴隶,意为愿作对方的奴仆,供其驱使。《说文》:“拱,敛手也。”徐铉注:“两手大指相柱也。”《尔雅·释诂》郭璞注:“两手合持为拱。”《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今各地尚有遗存,在武林、艺人中多用之。
[57]散诞:懒散,放诞不羁。南朝·梁·陶弘景《题所居壁》诗:“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按,夷甫,指西晋王衍;平叔,指三国时期何晏)唐·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按,高三十五,即诗人高适,字达夫。)
[58]五指表阴:阴,即五阴。“五阴”指色、受、想、行、识。天台宗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摩诃止观》卷五上:“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
[59]《仁王经》:即《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亦称《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等。后秦鸠摩罗什译。二卷。共有八品: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谓讲说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
[60]法性,色受想行识: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观空品第二”:“法性、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非非色,乃至受想行识亦不住、非非住。……摩诃衍见非非法,法若非非法,是名非非法空,法性空,色受想行识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十二缘空,是法即生、即住、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灭。”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61]应身:又称应佛、应身佛、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
[62]行人:修行佛道之人,亦称“行者”。《释氏要览》卷上:“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
[63]分证:谓初地以上菩萨次第修行,断除一部分烦恼而证悟部分之中道。《大乘起信论》称之为随分觉,天台宗则称为分证即。
[64]《大经》:指《大涅槃经》。佛教各宗派所指之大经各异,于天台宗,多指《大涅槃经》;于净土宗,乃指《大无量寿经》,对此而言,《小无量寿经》(即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一卷)则称小经;于密教,则多指《大日经》及《金刚顶经》两经。《大涅槃经》,全称《大般涅槃经》,习称《大本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大乘佛教经典。四十卷十三品。昙无谶译。北凉玄始十年(421年)在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译出三十六卷,后改分四十卷。南朝宋慧严、慧观、谢灵运等据法显译本增改为25品,三十六卷,世称《南本涅槃经》,而称原本为《北本涅槃经》。
[65]汝具二庄严,能问是义;我具二庄严,能答是义: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善男子,善哉!善哉!若有人能为法咨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庄严,是故能问甚深妙义。我亦具足是二庄严,能答是义。”
[66]諮(zī):同“咨”。咨,询问。《说文·口部》:“咨,谋事曰咨。”
[67]《释论》:不知所指。唐代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瑜伽师地论释》:“又发问者,略有五种: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欲利乐有情故问。”
[68]问有多种:唐代基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解》:“问有五种,谓利乐有情问、不解问、愚痴问、试验问、轻触问。”
[69]尊号:指诸佛之名号。诸佛之名号,功德胜妙,应予尊重,故有此称。尊,为尊敬、殊胜之义;号,为成佛以后之尊称。如来之尊号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能令一切众生皆得无上大般涅槃。此乃如来大慈大悲之愿力所致,非凡夫所能。
[70]十号:亦称“佛十号”、“如来十号”,以十种名号规定佛、如来最普遍的功德和特性。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据《大般涅槃经》、《成实论》和《大智度论》总释:“其十号者,是佛如来名称功德”,为显其“实德”而立的“通称”。 佛有十种名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71]因缘:梵文Hetupratyaya的意译。“因”和“缘”的合称。指得以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就“业报”等现象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俱舍论》卷六:“因缘和合,诸法即生。”在生“果”中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条件叫“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叫“缘”。《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卷二:“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摩诃止观》卷五下:“招果为因,缘名缘由。”唐代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亲生为因,疏助为缘。”
[72]业:梵文Karma或巴利文Kamma的意译,音译“羯磨”。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以为人生及其周围环境,皆由自体的善恶等“业”造成。一般分三业:“身业”(行动)、“语业”(也称口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唐三藏法师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卷第一百一十三“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二”:“三业者,谓身业、语业、意业。问:此三业云何建立?为自性故,为所依故,为等起故。若自性者,应唯一业。所谓语业,语即业故。若所依者,应一切业,皆名身业,以三种业皆依身故。若等起者,应一切业皆名意业,以三皆是意等起故。”
[73]修罗:“阿修罗”之略称,梵文Asura的音译,亦译“阿须罗”、“阿素罗”、“阿素洛”等,意译“不端正”、“非天”等。系六道(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一,天龙八部之一。该神在古印度原为与因陀罗争夺天界权力的恶神,经常与天神因陀罗进行战争。佛教认为该神以嗔、慢、疑为生因,其果报殊胜,仅次于诸天。
[74]十界:即“十法界”之略。指迷与悟之世界,可分为十种类,即:(一)地狱界,(二)饿鬼界,(三)畜生(傍生)界,(四)修罗界,(五)人间界,(六)天上界,(七)声闻界,(八)缘觉界,(九)菩萨界,(十)佛界等十界。此中,前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之世界。后四界乃圣者之悟界,此即“六凡四圣”。或九界为因,后一界为果,称“九因一果”。
[75]闻有四义:隋代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一:“闻亦四义:谓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不闻。配四教法人(云云)。”《维摩经文疏》:“约四教明‘闻’义者,如《涅盘经》明‘闻’义,自有四种:一、闻闻,二、不闻闻,三、闻不闻,四、不闻不闻。”按,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一“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善男子,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善男子,如不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生生,如不到到、不到不到、到不到、到到。”“善男子,闻所不闻亦复如是,有不闻闻,有不闻不闻,有闻不闻,有闻闻。云何不闻闻?善男子,不闻者,名大涅槃。何故不闻?非有为故,非音声故,不可说故。云何亦闻?得闻名故,所谓常乐我净。以是义故名不闻闻。”
[76]三慧:即闻慧、思慧、修慧之合称。其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次则由闻而思,思,谓对所闻法思索理解,由此得“思慧”。次则依思慧而修行,由修行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由修而证,乃修学通途。其中前二慧为散智,仅为发起修慧之助缘;修慧则为定智,具有断惑证理之作用。见《成实论》卷二十。
[77]《请观音》:即《请观音经》,东晋竺难提译,全一卷。又作《请观世音经》、《请观世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消伏毒害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记述观世音菩萨为毗舍离国人民解除疾病困厄,教其称念三宝及观世音菩萨本身名号,并说十方诸佛救护众生神咒、破恶业障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等,佛陀继之宣说观世音菩萨名号及陀罗尼之功德,并说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灌顶吉祥陀罗尼,复对舍利弗说咒之由来、功德等。本经向为天台宗所重视,而请观世音菩萨,及忏悔时所行观音忏法,亦皆依用本经。此外,隋代智顗作本经之《疏》一卷,《摩诃止观》卷二上依本经阐明非行非坐三昧之相,《国清百录》卷一亦阐说观音忏法,宋代遵式作《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一卷,亦是记述观音忏法之行仪。
[78]系念数息:指数息观,梵文Anapanasmrti的意译,音译“安那般那念”、“阿那波那观”、“念安般”、“安般守意”,略称“安般”或“安那般那”,意译“持息念”、“息念观”、“念入出息”,简称“数息”。与“不净观”并称“二甘露门”。系“五门禅法”之一,“五停心观”之一。是传入中国最早、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禅定。目的在经过计算呼吸次数和专注于入息出息的方法,令心安静、清明,驱除烦恼,并为进一步观想和思考,提供心理条件。据东汉安世高译《大安般守意经》,此观由六部分组成,所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三国吴康僧会为此经作序谓:“行寂者,系意著息,数一至十。十数不误,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泊然若死,谓之一禅”;“已获数定,转念著随(随呼吸本身)……心稍清净,谓之二禅。又除其一,注意鼻头,谓之止也。得止之行,三毒四趣五阴六冥诸秽灭矣,昭然心明,逾明月珠……聪叡圣达,万土临照”。此谓之“三禅”。“还观自身,自头至足”,不净充塞,无存不亡,由此而“信佛三宝,众冥皆明,谓之四禅。摄心还念,诸阴皆灭,谓之还也。秽欲寂尽,其心无想,谓之净也”。其中前三项,属于“止”;后三项属于“观”。故魏晋以来,多将此定简化为“止观”、“禅智”二门,成为“禅数学”的重要内容。据《俱舍论》卷二二:“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指吸气);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指呼气)。”《大乘义章》卷一二:“安那般那观,自气息系心数之,勿令忘失,名数息观。”此等释文皆重在“止”,故于“五停心”中被作为对治心地散乱之用,而天台宗则发展为“六妙法门”,作为修习初门。(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72页)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净行之僧,绳坐其内,飧风服道,结跏数息。”
[79]十息不乱: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有佛世尊,名无量寿。彼有菩萨,名观世音及大势至。恒以大悲怜愍一切,救济苦厄。汝今应当五体投地向彼作礼。烧香散华,系念数息。令心不散,经十念顷。为众生故,当请彼佛及二菩萨。说是语时,于佛光中得见西方无量寿佛并二菩萨。如来神力,佛及菩萨俱到此国。”
[80]南无(nā mó):梵文Namas音译,亦译“南谟”、“那谟”、“那摩”、“曩莫”、“纳莫”等,意为“敬礼”、“致敬”、“归命”、“信从”等。原为印度人表示礼拜、致敬的用语。常人相见,相互敬礼,即称“南无”。印度各宗教教徒在礼拜时亦于敬礼对象名称前冠呼“南无”,以申敬意。佛教沿用之,常用之加于佛、菩萨名或经典题名前,以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观无量寿经》:“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按,《广韵》上平十一“模”部:“无,莫胡切。‘南无’出释典。‘南无’之‘无’音‘模’,与‘有无’之‘无’不同。《穆天子传》曰:‘膜拜而受。’一言曰‘膜’,两言即‘南无’也。”《玄应音义》卷六:“南无,或作‘南谟’,或言‘南摸’,皆以‘归礼’译之。言‘和南’者,讹也。正言‘烦谈’,或言‘槃谈’,此云‘礼’也,或言‘归命’。译人以义安命字。”《慧苑音义》卷上:“南无,此云‘敬礼’,又云‘南忙’。”(按,烦谈、槃谈,和南之异称。)唐代基法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四:“古言‘南牟’,即是‘敬礼’。应言‘纳莫’,或‘纳慕’。若言‘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亦云‘礼拜’,亦云‘敬礼’。讹为‘和南’。”(按,伴谈、伴题,和南之异称。)嘉祥《法华经义疏》卷四:“南无者,归命也,救我也。”《法华文句》卷四:“南无,大有义。或言度我,度我可施众生。若佛答诸佛度我,义不便。《五戒经》称惊怖。惊怖者,正可施也。生死险难,实可惊怖。以大救之不得,以小济之,惊怖施佛可也。故文云‘喜称南无佛’。喜者,得救物仪也。《五戒经》文云‘归命’。悉施众生耳。”《释氏要览》卷中曰:“《悲华经》云:佛言:南无者,此决定诸佛世尊名号音声。《唯识钞》云:梵语南无,此翻为名,即是‘归趣’之义也。或云‘那摩’,或‘曩谟’,皆梵音讹也。”
按,和南,梵文Vandana的音译,亦译作婆南、槃谈、槃荼味等。佛教徒与人相见的一种礼节。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言和南者,讹也。此言烦谈,真言搫谈,此云礼也。”宋代赞宁《僧史略》卷上:“若西域相见,则合掌曰和南,或曰盘荼畔。”《十诵律》卷三十九:“称和南者,是口语。若曲身者,是名心净。”《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佛言:‘从今日后,前人若坐若立住,身口、心。身者,前人若坐若立住,头面礼足,是名身。口者,若前人远遥,合掌低头,作是言和南,是名口。若以背去,应合掌作敬,是名心恭敬。若见上座来,不起迎和南恭敬者,越毗尼罪。’”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81]归命:即“南无”。《大乘起信论》净影疏卷上:“内正报中,命根为要,故举要命。属彼三宝,名之为归。”《起信论义记》卷上:“归者,趣向义,命谓己身性命。生灵所重,莫此为先。(中略)二、归是敬顺义,命谓诸佛教命。”《起信论》海东疏卷上:“敬顺义是归义,趣向义是归义。命谓命根,总御诸根,一身之要,唯命为主。万生所重,莫是为先。举此无二之命,以奉无上之尊,表信心极,故言归命。又复归命者还源义,所以者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自源,驰散六尘。今举命总摄六情,还归其一心源,故曰归命。所归一心即是三宝故也。”《法华》嘉祥疏卷四:“归命者,以命归投十方诸佛也。”
[82]能称、所称:二法对待之时,自动之法,谓为能;不动之法,谓为所。通常“能”指能动一方,“所”指被动一方;“能”指主体,“所”指客体。如能缘所缘、能见所见、能知所知等。能称、所称,同于瑞士语言学家、符号学家(linguist and semiotician)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1.26—1913.02.22)所创用的一对术语“能指/所指——signifier/signified”。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系统,该系统由任意的和差异的符号组成。任何语言符号都由两个因素结合而成:音象和概念。音象是能指,概念是所指。
[83]三教:指天台“化法四教”之藏教、通教、别教,以区别于圆教。
[84]贴文:指参见原文。《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85]无缘慈悲:慈悲分三种,无缘慈悲为其一。龙树之《大智度论》卷四十:“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行毕竟空,故名为无缘。”慈悲,是梵文Maitrikaruna的意译。爱护众生,给予欢乐叫“慈”(与乐);怜悯众生,拔除苦难叫“悲”(拔苦)。被认为是菩萨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大智度论》卷二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乘佛教以此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度众生”的重要依据,故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同书卷二○载,有三种慈悲:(1)“众生缘慈悲”,指以众生为对象的慈悲,此为凡夫的慈悲,属于小慈悲;(2)“法缘慈悲”,指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属于中慈悲;(3)“无缘慈悲”,指离一切差别,心无所缘,是佛的慈悲,属大慈悲。亦统称此“三缘慈悲”为“三慈”。
[86]《安乐行》:即《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安乐行品第十四”。
[87]礠(cí)石:“礠”同“磁”。磁石,俗称吸铁石,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具有一定磁性的矿石,它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Fe3O4)。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磁石有吸铁的性质。不过那时没有“磁”字,而称之为“慈石”。公元前四世纪成书的《鬼谷子》中有记载:“其察言也,若慈石之取针”。《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东晋郭璞《慈石赞》:“慈石吸铁,母子相恋也。”
[88]王三昧:全名三昧王安立三昧,又作三昧王三昧、三昧王。即三昧中之最胜者。为首楞严定之异名。《放光般若经》卷一:“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大智度论》七释之曰:“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此三昧于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为第一。(中略)一切诸三昧,皆入其中,故名三昧王三昧。譬如阎浮提众川万流,皆入大海,亦如一切民人皆属国王。”
[89]大本《玄义》:即《法华玄义》,全称《妙法莲华经玄义》,共十卷(或作二十卷)。以阐发《妙法莲华经》之要旨为主要内容,提出“诸法”以“实相”为体,“心即实相”等观点。与《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并称“天台三大部”。该书内容分七番共解、五重各说二部分。即于五重玄义(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分通、别二门以释之。通释乃设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等七科,以通解一部经之大纲,即所谓七番共解。别释乃就前述五重玄义一一详说之,称为五重各说。第一、释名章,阐释“妙法莲华经”经题之五字,其内包含待绝二妙、迹门与本门之妙等。第二、辨体章,阐明诸法实相为本经之经体。第三、明宗章,强调一乘真实,以一佛乘之因果为本经之宗旨。第四、论用章,以断疑生信、增道损生为经之作用。第五、判教章,立五时八教之说,而以本经为超八醍醐、纯圆独妙之教。
[90]斆(xiào):同“敩”,教导,使觉悟。《说文·攴部》:“斆,觉悟也。”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91]无取可能感圣:这一句话逻辑上似乎不通,其似乎应为“无取岂能感圣”。
[92]影响:影子和回声。《尚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孔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
[93]拔苦:拔苦为悲之德,与乐为慈之德。《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94]那忽:疑问副词,相当于“如何,怎么”。用于询问原因或表示诘问语气。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隋朝沙门释彦琮《通极论》:“计天竺去我十万里馀,俱在须弥之南,并是阎浮之内,那忽此间士庶,无至佛所?如来亦何独简,不赐馀光,弗生我秦汉,靡载我坟籍?”“是知用与不用,虎鼠何常?寻末穷本,人伦一概。那忽轻以乘轩,蔑兹瓮牖。”(见《广弘明集》卷四))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高僧传》卷三:“释道融,汲郡林虑人,十二出家。厥师爱其神彩,先令外学。……融与婆罗门拟相酬抗,锋辩飞玄,彼所不及。婆罗门自知辞理已屈,犹以广读为夸。融乃列其所读书并秦地经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曰:‘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愧悔伏,顶礼融足。数日之中,无何而去。”在汉语史上,与“那忽”结构和意义相同的还有“何忽”。
[95]少分:少许,一点儿。
[96]七难:《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所举七种灾难:火难、水难、罗刹难、刀杖难、鬼难、枷锁难、怨贼难。
[97]有师以风足为八难:即在七难的基础上增加风难。《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为求金、银、琉璃、砗磲、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
[98]弹(tán):批评,抨击。
[99]罗刹:梵文Raksasa音译之略,亦称“罗刹娑”、“罗叉娑”、“阿落刹娑”等。女罗刹称罗叉私(Raksasi),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数目很多。最早见于《梨俱吠陀》,相传原为印度土著民族名,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成为恶人的代名词,使罗刹演变为恶鬼。《玄应音义》卷十八:“罗刹或云啰叉娑,此云护王,若女则名啰叉斯。”《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刹娑,或言阿落刹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云护者,若女则名啰叉私。旧云啰刹,讹略也。”《慧琳音义》卷二十二:“啰刹娑,梵语食人恶鬼都名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五:“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
[100]如经云有五百罗剎女: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即便引道而去到罗刹渚。时五百罗刹女出迎。”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01]枷(jiā)锁:即木枷和铁锁。中国古代的两种刑具,木枷加于颈项之上,锁链系手足。《隋书·刑法志》:“凡死罪枷而拲,流罪枷而梏。”凡枷,上械于颈,自北魏直至明清,始终沿用。唐代规定,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颊长二尺五寸以上,六寸以下,共阔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经头三寸以上,四寸以下。
[102]禁固:即禁锢(gù)。《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人道绝绪,禁固明时。”李善注:“锢与固通。”禁锢,即监禁,关押。《汉书•刑法志》:“前令之刑城旦舂岁而非禁锢者,如完为城旦舂岁数以免。”
[103]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世界”。据《长阿含经》卷十八等,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参阅《释氏要览》卷中、《大智度论》卷七。
[104]四大: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译。“四大种”的略称,亦名“四界”。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色法”(相当物质现象)的基本原素。以其能造作一切“色法”,称“能造四大”;被造作之诸色法,称“四大所造”。四大及四大所造,概括一切色法。东晋慧远《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105]疎(shū):同“疏”。
[106]垣(yuán)牆:亦作“垣墻”,即院墙,围墙。《尚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牆,窃马牛,诱臣妾。”《说文·土部》:“垣,墙也。”段注:“此云‘垣者,墙也’,浑言之;‘墙’下日‘垣蔽也’,析言之。垣蔽者,墙又为垣之蔽也。垣,自其大言之;墙,自其高言之。”
[107]盗贼: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周礼•天官·小宰》:“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荀子•君道》:“禁盗贼,除奸邪。”杨倞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今俗称强取曰盗,私偷曰贼。
[108]谢敷:《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谢敷,字庆绪,会稽人也。性澄靖寡欲,入太平山十余年。镇军郗愔召为主簿,台征博士,皆不就。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陷士当之。谯国戴逵有美才,人或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死。’”
[109]《观世音应验传》:系东晋志怪小说集。谢敷撰。未见史志著录。是书已佚,乃宣扬观世音应验之作。其被收录于牧田谛亮著《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の研究》,乃校订傅亮(374~426)之《光世音应验记》七则、张演(五世纪前半)之《续光世音应验记》十则、陆杲(459~532)之《系观世音应验记》六十九则而成。据傅亮序文所载,东晋时谢敷曾撰《观世音应验传》十余则,赠予傅亮之父傅瑗。然于隆安三年(399年)遭孙恩之乱,此《应验传》散轶,傅亮遂凭记忆所及而作《应验记》七则。《冥祥记》“窦传”条记窦传狱中念观世音,遂得脱狱,结尾云沙门支道山为谢居士敷具说其事。又“徐荣”条记徐荣心呼观世音脱险于波涛,末云谢敷闻其自说如此。
[110]陸杲:字明霞,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少好学,善书法绘画。齐历太子舍人、司徒从事中郎。梁迁御史中丞,执法不佞权贵,不徇私情。出为义兴太守,为政宽惠。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卒,谥质子。崇信佛教,著有《沙门传》三十卷。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11]又续之:南朝陆杲(459~532)所撰《系观世音应验记》在中国已散佚不传,今日本京都青莲院所存者为镰仓中期之古写本。日人牧田谛亮于一九七○年刊行《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の研究》一书,其中收有本记,即依古写本校订而成。依该书之序,陆杲欲接续傅亮(374~426)之《光世音应验记》(七条)、张演之《续光世音应验记》(十条)而撰本记,于南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完成,共计六十九条,然卷末二条系后人所添附者。
[112]元康:晋惠帝年号(291—299年),凡九年。
[113]下风:风向的下方,风所吹向的那一方。
[114]叩头:伏身跪拜,以头叩地。旧时为最郑重的一种礼节。《汉书·李陵传》:“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
[115]懺(chàn)謝:忏悔谢过。
[116]鲁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西晋改鲁国置,属豫州。治所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市县地。北齐改任城郡。
[117]上谷:似乎指上谷郡,战国燕置,秦时治所在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辖区当今河北、北京北部地区。北魏废。又,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易州置,治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辖区当今河北易县、涞水、满城、徐水、容城、安新诸县。唐初改易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上谷郡。
[118]比:等到。《正字通·比部》:“比,及也。”
[119]头面作礼:以头面顶礼尊者之足。《大智度论》卷十:“何以曰头面礼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贵者头,五情所着而最在上故。足第一贱,履不净处最在下故。是故以所贵礼所贱,贵重供养故。”《观无量寿经》:“遥见世尊,头面作礼。”《法华经·化城喻品》:“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
[120]至心:至诚的心意。《无量寿经》卷上:“至心精进,求道不止。”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21]吴兴:即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二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浙江北部苕溪流域全境及江苏宜兴市。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移治今湖州市城区。南朝梁末为震州治。旋罢震州,改属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隋末复置,唐初废。
[122]业火:恶业害身譬如火。亦指地狱焚烧罪人之火。《楞严经》卷八:“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傍为畜生。”
[123]初禅:梵文Prathama-dhyana的意译。新译作“初静虑”。“四禅”之一,“九次第定”之一。据《大智度论》卷一七谓:“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至初禅。”“五欲”指对于色、声、香、味、触等五种感官上的欲望,是“欲界”的特征。“五盖”指“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障盖修道的烦恼。“五法”指“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一心趋向初禅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其中“欲”,指对初禅的欲望,所谓“欲于欲界中出欲”。“精进”,指为得初禅之精进,谓“离家持戒,初夜、后夜专精不懈,节食摄心,不令驰散”。“念”,指念想“初禅乐”,“知欲界不净,诳惑可贱,初禅为尊重可贵”。“巧慧”,指“观察筹量欲界乐、初禅乐轻重得失”。“一心”,指“常系心缘中,不令分散”。然此“五法”,中心在令行者厌捨欲乐,摄心不散,所以特别强调“依不净观、安那般那念等诸定门”。“不净观”在于厌欲断欲:“安般念”在于摄心不散。另据《瑜伽师地论》卷三三,“为离欲界”,须由“七作意”始能获得。《杂集论》卷九更说,凡修四禅、四无色定,皆得经“七种作意”证入。其证入“初禅”的作意是:(1)“了相作意”,指了别欲界“粗相”和初禅“静相”的作意:“由定地作意,见欲界中过患等故,了达粗相;初静虑中此相无故,名为静相。”(2)“胜解作意”,指超越闻思,限于内心思维粗、静性相的作意:“了相作意”犹有“闻、思之所间杂,从此已上,超越闻思,一向修相,缘粗、静相以为境界,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数数思惟,所寻思粗、静相。”(3)“远离作意”,指能断除“上品烦恼”及其“粗重”的作意:由修胜解作意,最初断道生彼俱行作意,“由此能断上品烦恼故,及能远离彼品粗重故”。(4)“摄乐作意”,指以欣乐鼓励继续进修的作意:“此观行者复欣乐上断,见上断功德,已触少分远离喜乐,为欲除去昏沉、睡眠,时时修习净妙作意,以悦其心。”(5)“观察作意”,指为审查所修所断的程度而行的作意:为“令欲界系烦恼缠垢不复现行,因此为欲审察烦恼断与未断,复更作意观察彼生随顺净相”。(6)“方便究竟作意”,指令欲界烦恼暂时离系而证入初禅的最后作意:“行者数数观察,进修对治,为令欲界一切烦恼于暂时间得离系故,此对治道相应作意,是初静虑最后方便。”(7)“方便究竟果作意”,指与证得初禅俱行的作意:由“方便究竟作意”,“无间证得根本最初静虑俱行作意”。“七作意”的功能在于用有意识的努力去推动断惑修净,作为证入初禅的心理条件。(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92-693页)《楞严经》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法苑珠林,若据火劫,即是初禅。若约火劫,即是二禅。若约风劫,是其三禅。”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24]三界:梵文Trilokya的意译。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合称。皆处在“生死轮回”的过程中,是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
[125]三乘:亦称“三部”。梵文Trini-yanani的意译。是“声闻乘”、“缘觉乘”、“大乘”的合称。大乘佛教将佛教总判为此三乘,其中声闻、缘觉或略作“二乘”,亦称作“小乘”。在汉译诸经中,“三乘”之名初见于《正法华经·善权品》。《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修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历长远,乃可登佛境矣。”
[126]阿鼻鬲子:阿鼻,即阿鼻地狱,梵文Avicinaraka的音译,意译“无间地狱”。为八大地狱的第八狱,最劣最苦。据《俱舍论》卷一一,位于南赡部洲之下二万由旬,深广亦二万由旬,堕入者“受苦无间”,造“五逆十恶”重罪者堕之。《大般涅槃经》卷一○《一切大众所问品》:“若如是者,即是邪见;若有邪见,命终之时即应生于阿鼻地狱。”同书卷一九:“阿者言无,鼻者名间,间无暂乐,故名无间。……假使一人独堕是狱,其身长大八万由延,遍满其中间无空处,其身周匝受种种苦。”《玄应音义》卷二十五:“阿鼻旨,或言阿毗至,亦云阿毗地狱,或云阿鼻地狱,一义也,此云无间。无间有二:一、身无间,二、受苦无间。”《梁书•儒林传•范缜》:“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
鬲子,即格子。鬲,通“隔”。(《汉书·南越王尉佗传》:“别异蛮夷,鬲绝器物。”)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啖食众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因,乃至是八万四千鬲子地狱因,乃至是不可说不可说鬲子地狱因。”鬲(lì),本义为古代的一种炊具,有陶制与金属制两种。圆口,三足,足中空而弯曲。《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郭璞注:“鼎曲脚也。”古时盛馔用鼎,常饪用鬲。新石器时期陶鬲使用普遍,至周仍沿用,汉代渐 消失。商代始有青铜鬲,行用于商周时期。初与陶鬲形制略近,惟上有两耳,如饕餮纹鬲,其状在鼎鬲之间。
[127]饿鬼:梵文Preta或Pitr的意译。处于饥渴痛苦中的鬼。诸鬼中以“饿鬼”居多,故亦泛称“鬼”。世间“三恶道”之一,“五趣”或“六趣”之一。《翻译名义集》卷二据《大毗婆沙》释:“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婆沙论》卷百七十二:“有说饥渴增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有说多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多希望者,无过此故。”《大乘义章》卷八:“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歹畏,故名为鬼。”
[128]支节:即肢节,四肢。支,即四肢,后作“肢”。《正字通·支部》:“支,与‘肢’通。人四体也。”《汉书•王莽传下》:“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
[129]举体:全身。
[130]畜生:本义指畜养的禽兽。佛教指三恶道之一。梵文Tiryagyoni的意译,音译作底栗车。又作傍生、横生、畜生道、傍生趣。《大乘义章》卷八末曰:“言畜生者,从主畜养以为名也。”《梵网经》卷下:“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云何品第二十”:“由因谄曲业故,于中受生,复说此道众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车。”《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七”:“问︰何故彼趣名傍生?答︰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中略)有说彼诸有情由造作、增长增上愚痴身语意恶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续,故名傍生趣。”唐代道世撰《法苑珠林·会名部第二》:“畜生者,如《婆沙论》中释,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生,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31]燠(yù):本义为热。《说文·火部》:“燠,热在中也。”此处义同“熬”。
[132]汤炭:滚开水与炭火。
[133]劫尽:世界之住劫尽也。《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大智度论》卷九:“劫尽烧时,一切众生自然皆得禅定。”劫,梵文Kalpa音译之略,全称“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等,或意译“长时”、“大时”。古印度用于表示世运周期的时间单位。为佛教及其他宗教所接受。婆罗门教认为一劫即大梵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的四十三亿二千万年。佛教对于“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有关“劫”之分类,诸经论有各种说法。《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谓劫有二种,一为大劫,二为小劫;《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分五种劫,即夜、昼、月、时、年;《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以劫有中间劫、成坏劫、大劫三种;《俱舍论》卷十二谓有坏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种;《彰所知论》卷上分劫有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大劫等六种;《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下载有九种劫,即:(一)日月岁数。(二)增减劫,即是饥、病、刀小三灾劫,称为中劫。 (三)二十劫为一劫,即梵众天劫。(四)四十劫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为一劫,即大梵天劫。(六)八十劫为一劫,即火灾劫。(七)七火为一劫,即水灾劫。(八)七水为一劫,即风灾劫。(九)三大阿僧祇劫。
[134]须弥:梵文Sumeru的音译,一译“苏迷卢山”、“迷留山”、“迷楼山”。意译为“妙高山”、“妙光山”等。印度古代神话中的名山,后为印度佛教采用,以其为世界中心。《注维摩经》卷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胜鬘宝窟》卷中之本:“须弥,此云妙高,亦名安明,亦言善积。林公须弥留,此言善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大唐西域记》卷一:“苏迷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慧琳音义》卷一:“或云须弥,山弥楼山,皆梵音声转不正也。正云苏迷嚧,唐云妙高山。四宝所成,故曰妙。出过众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名妙光也。”《玄应音义》卷六:“须弥山,亦言修迷楼山,正言苏弥卢,此译言妙光,亦云妙高山也。”
[135]一十五有:似乎应为“二十五有”。有,梵文Bhava的意译,即“存在”之意,指生命轮回和世俗世界。“十二因缘”的“十二支”称“十二有支”,概言之,十二支皆属于“有”,以示世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的“有支”,据《俱舍论》卷九定义:“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名有。”又说:“由取为缘,积集种种招后有业,说明为有。”凡能招致异熟果之诸业,皆名为“有”;由此诸业所得诸报,不论正(有情自身)依(所居之器世间),亦得名“有”。“总说有体是五取蕴”,此“有”即以“五取蕴”为实体。因此“五蕴”、“十二因缘”遂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等“四有”之分;又判“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为“三有”,进而扩大为“七有”、“九有”、“二十五有”、“二十八有”、“二十九有”等。二十五有,即生死轮回之迷界计分为二十五种。由因必得果,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即二十五种三界有情异熟之果体,为:(一)地狱有,(二)畜生有,(三)饿鬼有,(四) 阿修罗有。地狱至阿修罗乃六趣中之四趣,各一有。(五)弗婆提有,(六)瞿耶尼有, (七)郁单越有,(八)阎浮提有。由(五)至(八)乃开人之四洲为四有。(九)四天处有, (十)三十三天处有,(十一)炎摩天有,(十二)兜率天有,(十三)化乐天有,(十四)他化自在天有,(十五)初禅有,(十六)大梵天有,(十七)二禅有,(十八)三禅有,(十九) 四禅有,(廿)无想有,(廿一)净居阿那含有,(廿二)空处有,(廿三)识处有,(廿四) 不用处有,(廿五)非想非非想处有。天趣中,六欲天、四禅及四无色各一有;别开初禅之大梵,四禅之无想、净居,各为一有。总计欲界十四种,色界七种,无色界四种。破此二十五有者,有二十五三昧。《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五“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善男子,譬如枷犬系之于柱,终日绕柱,不能得离;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被无明枷,系生死桎。绕二十五有,不能得离。”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4-30 20:29:34
[136]众生:梵文Pudgala的意译,音译“补特伽罗”,意译“人”、“众数者”。又称“有情”、“有情众生”。《 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摩诃止观》卷五上:“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
[137]阎浮提:梵文Jambudvipa之音译,又作阎浮利、赡部提、阎浮提鞞波,意译“秽树”、“胜金”等。系四大部洲之一。“阎浮”即“赡部”(Jambu),树名;“提”(dvipa),意为“洲”。此洲盛产赡部树,位于须弥山南面咸海里,故名南赡部洲。《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如阎浮提者,阎浮,树名,其林茂盛,此树于林中最大;提,名为洲。”《俱舍论》卷十一:“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池。(中略)于此池侧,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玄应音义》卷十八:“剡浮,或云阎浮提,或作谵浮,又云赡部,皆梵音讹转也。剡浮者,从树为名;提者,略也,应言‘提鞞波’,此云‘洲’也。”
[138]五戒:梵文Pancasila的意译,指佛教在家男女教徒受此戒后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也作“不与取”)、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俱舍论》卷十四曰:“受离五所应远离,安立第一近事律仪。何等名为五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说,五、饮诸酒。”亦作“五诫”,《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臣闻佛者清远玄虚之神,以五诫为教,绝酒不淫。”《魏书•释老志》:“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我国古来以五戒配列于仁、义、礼、智、信五常,复以不杀配东方,不盗配北方,不邪淫配西方,不饮酒配南方,不妄语配中央。
[139]十善:亦称“十善业”,与“十恶”相对。指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属于身业的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属于口业的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属于意业的有三: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十善,又分止、行两种。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但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行二种,皆名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南朝·宋·谢惠连《夜集作离合》诗:“九言何所戒,十善故宜遵。”
[140]烧诸善根,无过瞋恚: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佛遗教经)》:“嗔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

楼主:春风秋水

字数:12251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7-04 05:28:56

更新时间:2020-04-30 20:29:34

评论数:1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