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拾珠记(转载)

拾珠记(转载)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别太天真了!忍气吞声换不来任何人际关系

曾老师品味人生
订阅
身处社会,学会吃亏有时候是一件有利于自身的事情,但是,一味的忍气吞声真的能换来你想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吗?实际上,按照心理学滑坡效应,人是很难在占据心理优势的情况下适可而止的,所以,忍气吞声最终换来的也许是一时的平静,但失去的尊严或许会造成最终的爆发。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忍气吞声到底能够换来怎样的人际关系,看看你是不是太天真了。


其实,按照一些心理学理论来说,人的很多行为模式是有迹可循的,例如:滑坡效应,人们在无法自知的情况下可能会越来越过分;心理传递,欺软怕硬是人的普遍心理,所以,人们对于心理能量较弱的人是可以感知到的,自然也会选择软柿子来捏。所以,忍气吞声换来的并不是尊重,而是你的自尊以及不断降低的底线。

忍气吞声可能会换来一时的平静,但是你付出的是将愤怒情绪积压在自己的内心,而这种情绪最终会变成恶臭的垃圾情绪从而影响你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很多心理问题严重的人都是所谓的“老好人”,他们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换来较好的人际关系,实际上却把自己推向了深渊。

一个擅长表达情绪的人,你和他的对话中大多是比较积极的内容,而平时喜欢忍气吞声的人,一定是个垃圾情绪的宣泄者。但是,我们也要分清的是,发泄情绪和表达情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我们遇到了和朋友或同事的人际冲突,愤怒的情绪激发,发泄情绪的人会选择破口大骂,而表达情绪的人会选择语言沟通并且表达自己的不满。


好好说话对方不听怎么办?

如果你面对的是伴侣,我想表达你内心的感受是最好的办法,这种沟通过程不是指责,不是装可怜,而是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并且让他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你的感受。这个沟通过程是平静的,如果这样的沟通方式都不能换来对方的理解,我想这段关系也不会维持太久了。毕竟,有时候我们面对的人心理年龄太弱,是无法理解他人的。

如果你面对的是朋友或同事,就不仅仅是发达情绪这么简单了,更重要的是让对方清楚你的立场和你的界限,这不仅是一个心理威胁的过程,也会让你的形象硬气起来。也许总有那么一些人死不悔改,不用担心,只要你淡定的表达这一切,他的情绪爆发也就快到了,也就意味着他的形象即将崩塌。


也许在表达情绪的过程中你还不能掌握太多技巧,但是只要你清楚,忍气吞声换不来任何人际关系这个道理,我想在这条路上你会越走越顺的。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除了靠自己,谁都靠不了!



就爱分享

2018-01-26 10:34

订阅

你可以相信别人,但不能指望别人,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只有靠自己。



牵牛花离开了木架,就躺倒一地,

爬山虎失去了墙壁,就一片狼藉,

越是依附越容易败落,

仙人掌独自抗争也能开花如艳,

向日葵孤身挺立依然向阳微笑,

越孤身顽强越活的出色。



这个世界人人都很忙,

自己都照顾不好,

哪有时间顾及你的困难 。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求人不如求己,

一直依附必定失去自我。

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小时候靠父母,那是养育,

长大了靠父母,那叫啃老,

困难了靠朋友,那是无助,

懒惰了靠朋友,那是无耻。



靠天不如靠人,靠人不如靠己,

好子不贪爷田地,好女不贪嫁时衣。

靠己粮满仓,靠天空米缸,

靠别人的干粮过日子,就得挨饿一辈子。

靠别人只是短暂的,靠自己才是终身的,

靠天靠地靠爹靠娘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只有靠自己,才能受人尊敬,无需看人脸色,

只有靠自己,才能笑的漂亮,无需点头哈腰,

靠自己,才能无惧无浪,

靠他人,永远害怕风霜。

当遇到任何困难时都束手无策,

靠变成依赖,依赖成失去自我。

我没有雨伞,但可自己撑起一片天,

我没有资本,但可自己拼搏为明天,

我没有后盾,但可自己勇敢步向前。

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我谁也不靠,靠自己才是正道!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心理学:小心身边的控制型人格,这是他们控制你的6种方法



木木瞎扯

2018-01-30 17:36

订阅

控制型人格是指那么拥有极强控制欲的人们,他们的心理与常人不一样,一般拥有极强的控制欲。他们是如何控制你的呢?下面是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控制型人格常用的6种心理控制方法。



(1)获取信息

控制型人格的人喜欢收集个人信息,并存储起来供以后使用。他们还会主动的用自身的魅力诱使一个人分享秘密的信息,特别是那些容易引起对方尴尬的细节。

随后他们会使用这些信息来作为威胁,从而控制你的内心。

(2)夸大错误。

控制型的人非常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他们总是积极的评论你,批评你,来打击你的信心,从而让你产生不安全感,心理失去平衡,这样他们就可以发现你的心灵漏洞,从而更好的控制你。

而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他们常常会用“我只是开玩笑”,或者指责那个人“开不起玩笑”来为自己辩解



(3)推卸责任。

每当做错了事情,他们会把所有责任归咎于其他人,或者尽量减少自己的责任。因为这样有助于维护他们的完美的形象,同时还可以打击你的内心。

(4)幼儿对话

他们总是以和孩子对话的口吻和你对话,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拔高自己,贬低你,给你造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让你觉得自己不成熟,而他们才更为成熟,值得学习。从而达到让你对他依赖的目的。



(5)道德绑架

他们擅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他人,把自己和道德,或者神绑在一起,从而无限拔高自己的地位,居高临下的来压迫你内心。

比如他们会常常说“上帝告诉我你需要……”“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应该……”

同时,因为大多数让人都有迷信权威的心理,所以他们往往还会用权威给自己背书,增加自己高大上的形象。



(6)比较

他们总会拿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你比较,从而打击你的自信心,这会让你产生一个“我永远不够好”的感觉。而他们总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的不足进行比较。

结语:以上就是控制型人格常用的6种心理控制的方式,他们使用这些方法,发现你心理上的漏洞,从而一步步控制你的内心。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那你一定要小心了,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要被他们所控制。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千古识人之术:一个人到底如何,关键就看这八个地方



娱后天晴

2018-01-27 16:26

订阅

一、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得志了,看他是否还谦谦有礼,待人温和。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陈胜。



秦末之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这是多么好的形势。

然而陈胜在得志之后,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当年的难兄难弟去找他,他连理都不理,直到陈胜外出,那人直呼陈胜的小名,才被陈胜带到宫中。因为是陈胜的故人,所以就进进出出,陈胜觉得有损自己的威严,于是就杀了那人,早就将当初那句“苟富贵,勿相忘”抛在了一边。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而且这也不足以至陈胜于失败之地,但在当时就可以断定,陈胜注定失败。

二、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变得尊贵了,就要看他举荐什么样的人才。

清末那个赫赫有名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他就一直秉承着“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态度。



当时的曾国藩可以说,想让谁当南方那几个省的巡抚、总督,那只是一封奏折的事情。但他并没有滥用职权,并再三告诫马上要参加考试的次子曾纪鸿,不许告诉主考官自己的身份,考不上就考不上。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后举荐了沈葆桢(林则徐外甥),举荐过左宗棠,更是全力帮助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清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三、富则观其所养

有钱了,要看这个人怎么花钱,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范蠡千金散去还复来,与西子泛舟游于西湖,也不失逍遥。

相反。晋朝的那个斗富大王石崇就差远了。



石崇经常与武帝司马炎的舅舅,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个王司徒之孙王恺斗富。

更逗比的是武帝知道这件荒唐事后,没有制止反而暗中帮助王恺。

后来石崇被杀,在去法场的路上大哭:这些人是贪图我的财富啊。押他的人说:既只如此,为何不早早散财。石崇无法回答。

四、听则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就要看他是否去执行。

上学期间,我们总是想知道,这门课的学习方法,那门课的学习方法。

而老师们,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也都会告诉他们的诀窍,但是大部分人听完之后就完了,或许坚持一两天发现没有成效,就不再坚持了。结果还是老样子。

所以曾国藩就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梁启超评价曾国藩做事的态度是: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五、止则观其所好

看他业余时间追求什么。

业余时间,大都也就是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儒家非常强调:君子慎其独也,所谓的慎独,就是在没有旁人的情况下,还能否坚持自己,约束自己。



六、习则观其所言

和一个人熟悉之后,看他所说的话。

在与人第一次交往时,往往会掩饰自己,尽量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相处的时间长了,就看他的言行与初次见面时的是否相差不多。

如果是判若两人的话,那就要慎重交友了。

七、穷则观其所不受

一人穷困之时,看他不接受什么,是否还能坚守底线。

陶渊明那句著名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八、贱则观其所不为

一个人没有地位,不可怕,关键在于不去做非义之事。

历史之中,不乏为了摆脱贫贱而无所不为的小人。

明朝的那个魏忠贤,本是一个地痞流氓无赖,为摆脱贫贱而自宫进京,进去后拼命巴结他人,后来得势之后,便狠心杀掉了曾经帮助自己的人,并且还夺恩人之妻(对食),所以他注定不会有善终。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南怀瑾先生所言:


我们中国人讲的成仙或者成佛、得道了的人,他已经搞清楚了;没有成仙、成佛以前,搞不清楚的,不管你学问多好,神通多广大,也搞不清楚,因为成仙、成佛不是神通广大,而是智慧的成就,智慧成就才搞得清楚……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神通是有为法。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摘自网络上的一段话:

真正修行之人,心如明镜,寂然不动。他们已无分别心,放下一切,甚至连修成大道的心都没有,不执着于任何念想,唯求内心空虚清净。若真的清净了,你就修成了大道。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网上摘:


家庭是净土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

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地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

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

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淡,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修行要修心

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

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你才能够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修道心,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

当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网上摘录: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道观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网购了沙棘果,口感远逊于幼时在山上现摘的。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清朝皇室都太拼了,培养下一代也拼,追求完美的STYLE……严于律己,严于律人……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识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触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识界,無無明亦無無明尽,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尽,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逺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说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寔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佛法看亲子关系:北大状元控诉父母,是对是错?



醍醐





●●●

北大状元王猛(化名)拉黑父母、发布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报道,最近在朋友圈刷屏,也引起了公众对于亲子关系的讨论。费心育才的家长,成绩傲人的孩子,看似完美的组合,为何无法带来一段美好的亲子关系呢?

事实上,对宗萨仁波切、学诚法师、圣严法师等高僧大德而言,亲子关系都是时常被信众提及的话题,他们会如何看待这段人人都必须面对的缘分呢?



宗萨仁波切:记住,世界在剧烈变化

中国常见“虎爸”、“虎妈”现象,某种程度上,我其实真挺喜欢这个主意的。但是,我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虎爸虎妈必须准备好自始至终都要做老虎。只做20年的老虎,然后把孩子们留在有各种不同动物、虎爸虎妈和虎仔都不适应的荒漠里,这样做没有意义。

假如虎爸虎妈真的很好地训练了自己的孩子20年,但是20年后,世界完全改变了,原来的目标及为之教给孩子的所有东西都不再有用,那将会怎样?显然会是可悲的。可以说,小时候是开心玩耍的时候,然而因为虎爸虎妈,你失去了那样的欢乐。到了20岁,你已经失去了童年的欢乐,现在你又要失去剩下的欢乐,所以实际上你将要失去所有的欢乐。



宗萨仁波切在醍醐艺术中心·上海接受专访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对待孩子的正确方式?

我没有特定的答案,但或许记住这一点会有帮助:从现在开始,很短时间内,可能只是10年,世界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生活和沟通的方式将会改变,环境在变化,前沿技术的诞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快速、更高效、更经济。这也意味着,挑战也将变得更快、更高效、更复杂。

所以我们的孩子,在大约10年之后,在精神和身体上将会经历另一种不同的痛苦。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社会和政府应该知道的事情。意识到这些,即便没有一个实用的答案,我想也会有些帮助。

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们热爱自己的父母,在亚洲社会中尤其如此。我不知道这样的价值观还会持续多久。在西方,可以看到很多现代的孩子不仅不爱自己的父母,事实上还对他们有些反感。

很多时候,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对父母的反感有充分的理由。

我遇见过很多朋友,特别是在亚洲,作为父母他们给了孩子一切,但多年以后,孩子长大了却非常叛逆,这把家长们推到了最为令人抑郁的境地。所以,用一种有智慧的方式养育我们钟爱的孩子也是很重要的。

●●●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教育切忌着急

亲子关系,就犹如师徒关系,最要紧的是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由于业缘很深,孩子大多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信任,但许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常常破坏这种信任,结果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在对待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因机而说”。

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有父母的影子,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言教无力时,要更多在身教上下功夫。

面对子女,往往是人的缺点暴露得最充分的时候。因为子女与自己业缘近,又势弱,一切烦恼的表达都可以冠以“为你好”的名义,不容易受到自他谴责,所以烦恼表现得最直接。无论是不是真心为了孩子好,发火肯定是嗔心。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己好好修行。

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包容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土壤包容一粒种子一样。孩子的成长最终得靠自己,家长无法代替,因此不要替他完成答案、急着看到改变,但是家长要提供一个支持的环境,去启发他而不是压迫他。教育切忌着急。



教育分为言教、身教、境教,各有不同的作用。最能够帮助人改变的是境教——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是身教,再次为言教。若从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基础没有打好,长大后欲以言教来说服对方,效果甚微。父母要努力改变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仅把孩子视为需要改造的对象。

给他爱,教会他爱,教会他看到世界的美好,学会感恩。会付出爱的心才是最强大的。

●●●



圣严法师:孩子是菩萨、是恩人

佛法虽然是讲出世,但是必须先把“人”应尽的本分做好。不孝顺父母的人,可能连做人都有问题。连父母都不孝顺,对自己配偶的感情,可能也只是功利性质的爱,不是没有条件的付出;对朋友之间,可能更是寡情不义。所以,讲到道德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亲情。

父母和子女是“欠债关系”——这种说法是中国人的一种通俗讲法,站在佛教的立场,亲子关系是从无量世以来彼此结了缘而成为一家人,结缘的时候,可能在互动之间有过伤害或帮助,这互相的帮助或伤害,有的多、有的少。若是彼此帮助得多,亲情就会相当浓厚。

不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完全一点摩擦也没有的情形很少,因为彼此都是凡夫,也都有烦恼,总是会有一些摩擦。虽然彼此之间有帮助,但也常发生摩擦,因此也就会相互亏欠了。在彼此互欠的关系里,不是哪一个是欠债的债主,或哪一个是负债的人,而是互欠。

当孩子难带时,我们所付出的苦心更是加倍,此时也最能体会“父母恩重难报”呀!所以,我常常跟父母们说:“孩子难带,你才知道做父母不容易,也才知道自己小的时候,父母多会带自己,此时更能感恩父母。”
所以,从这两方面思考,孩子都不是来讨债的,他们是来帮助自己,是菩萨、恩人,是来报恩的。

●●●



佛经:应当这样孝顺父母

供奉无乏:满足父母基本的物质条件是最低的标准,钱财、生活物品、看护辅助等劳力,这都是供养父母的范围。生活条件不在于要多富足,起码要尽心。

凡有所为先白父母:自己做的事情要先和父母说。孝顺其实并不是光付出财力,还要多多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情况、计划、工作,有事没事都和父母念叨一下。

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所做的事情理应获得支持与尊敬。真正的孝顺体现在行动和态度上,父母有什么想法、爱好、愿望、想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父母正确、正当的要求、教导不要违背。《善生经》中并没有直接说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要听从、不可违背,而是在父母的要求教导之前加了一个标准。正确的教导,对自己有益的教导不应该违背。

父母会不会犯错误?肯定会。因此父母也应该知道,并且及时反思自己的要求和教导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正当。



佛经:应当这样教育孩子

制子不听为恶:简单说就是不要做坏事。父母首先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善恶标准,令其不要作恶。造恶业则有苦果,痛苦必将伴随。这是最重要的义务。

指授示其善处:要让孩子知道善恶的标准,教导孩子什么善,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合理正当的。善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非常好,甚至父母自己都是如此。所以能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标准,一个健康的人生观,健康的人格是父母的责任。因此王猛性格的缺陷,的确和父母长久以来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慈爱入骨彻髓:父母对孩子的慈爱是一种责任。孩子需要爱,要在父母的关爱中才可能健康成长。如果为人父母没有给到孩子关爱,那就是没有尽到义务。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以爱的名义“挟持”孩子,是会酿成病态关系的。

父母与子女,是人人都需面对的缘,是我们毕生要学习的道。佛法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愿每个人都珍惜这缘,令家庭美满幸福——这便是来自喜马拉雅最美好的礼物。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贪嗔痴是烦恼的三种状态,它们三者的本质都是烦恼。

相生的因果性是说:痴是一切烦恼的本体,贪和嗔不过是这个本体面对外界刺激的两种不同属性的"反应"而已——痴是因,贪嗔是果。

《成唯识论》卷六中对痴的解释:“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但这只是第一层因果关系而已。

第二层因果关系是:“贪是因,嗔是果”。

嗔的产生往往因为“贪爱而不得”,你爱上了一个姑娘,可这个姑娘却告诉你喜欢别人,你自然就会对她喜欢的那个人产生怨怼之心。

嗔的来源是苦受,而苦受往往是由乐受转变成的——你喜欢这个姑娘,更喜欢喜欢她时的那种美好的感觉,你想保持这种感觉,乃至于升华这种感觉,于是你向她表白,然后她告诉你她喜欢别人,然后……

当你对快乐的感受产生执着时,你往往是在自找苦吃。

第三重因果关系是:“嗔是因,痴是果”

贪心炽盛时,人的觉知能力是负数,因为内心一直沉溺在贪毒带来的虚假刺激中飘飘欲仙——所以贪心生起时容易被骗。

而当嗔心升起时,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就是负数,于是整个人就更会愚痴。

但这三重因果其实是交互作用的。

更愚痴就更贪,更贪就更害怕失去,于是更恐惧,更暴力(更嗔),于是更痴,于是更贪,于是更嗔,于是更痴,于是更贪,于是更嗔……贪嗔痴的交互作用会形成一个不断轮回的“闭环”,我们就一直在这个轮回中自我折磨。

因爱生贪,因恨生嗔,因对爱恨的执着生痴,又因为痴而增加对爱恨的执着,从而更加贪嗔。



那我们要如何从这种“轮回”中解脱呢?

答案很简单——勤修戒定慧啊!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你说?

戒定慧对治贪嗔痴确实不用我说,小孩子都知道的东西我再说就有滥竽充数的嫌疑了。

我要说的是“勤修”!

戒定慧是断除贪嗔痴的手段,勤修是得到戒定慧的手段,而你之所以还在贪嗔痴,一定是因为没有勤修戒定慧,一定。

“戒”者无染也,持戒清静的人,内心一定是自在的,不会附着在贪欲上面;“定”者如如不动,症状、焦虑、冲突等念头,想法,感觉起来的时候,不是一味的排斥,压制、逃避等,而是让它自然的来,自然的去,自然的变化,而内心如如不动。“慧”者,心中常生智慧,用智慧除去愚痴。

等到你勤修“戒定慧”功力日深时 ,“贪嗔痴”自然就会蠲除,而贪嗔痴彻底蠲除之日,就是你顿超佛地之时。

贪嗔痴是众生的迷处,戒定慧是诸佛的悟处。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源自《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 》中释迦牟尼佛与其大弟子须菩提长老的一段对话,原文是这样的: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心念如瀑流 众生的心念,如瀑流一般,无有始终,无有停顿,无有断绝,绵绵延延,从生至死,从死至生,哪一段是过去?哪一段是现在?哪一段又是未来呢?佛说过,一念之中有90起生灭,以电光火石之快,尚不能比,我们能留得住哪一个念头不让它溜走呢? 二、时间是否存在 众生因无明而入生死轮回。因执着于生死的念头,而有了时间这样的感觉。所谓青春善逝,红颜易老,都是对生命逝去无奈的慨叹。 若是能够堪破生死,乃至最终息灭无明之念,哪里还有什么时间的存在呢。这时间的概念不过又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一丝妄念罢了。 既然根本没有时间的存在,又何来过去、现在、未来之分呢? 三、真心与妄心 再来论心。 此心若为虚华妄心,似空中浮云,转眼消散;如眼生翳花,愈则不存。本既为假,得之何益? 此心若为妙明本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存,无所不在,既空既有,既有既空。如若举手抓空,能够抓到个啥?实相非相,本既所有。你说有何可得?又要得到个什么? 四、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不是我们这些凡夫所能理解。即使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萨,离成佛只差一步了,仍然无法理解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唯佛与佛,始能知之。故释迦牟尼在睹明星成道之际,既行入灭,天人殷勤请法,请佛住世。释迦牟尼说:止、止。我法妙难思。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电影《大腕》中的一个情节:葛优与关芝琳讨论境界的问题。葛优捡起几颗小石子,把其中一颗抛上一个台阶,然后对关芝琳说:你的境界能看这么远;他又将一颗石子抛上若干台阶后说:我的境界能看那么远;最后,葛优把一颗石子抛得没了影,说:佛的境界能看无限远。以此为喻,妙哉,妙哉! 五、提升我们的境界 人生痛苦、无常,解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很多事情,很多道理要占到高一些的地方才能看得清,想得明。摆脱小我,成就大我,最终无我,就像一步一步地上台阶一样,既有举步的艰难,又有临高的喜悦。提升人生的境界,学习佛法无疑是最最正确地道路了。愿众生皆能有所觉悟。 声明:为转帖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如果两个人,相看两不厌,每天都能get到对方的有趣丰富,最后活成对方生命的一部分,这便该是尘世中值得的爱情和婚姻吧。然而,幸运者不多。很多食鸡肋者却不知,其实食鸡肋对于很多人都是奢望。

楼主:海阁眺月

字数:2618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01-27 00:58:12

更新时间:2021-03-19 04:40:43

评论数:139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