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拾珠记(转载)

拾珠记(转载)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外婆秋天喜欢做酱,广阔的院落里码着五六个大缸,缸里静静地蕴酿着悠长浓郁的滋味。秋天的太阳极温暖祥和,阳光在青砖地上舞动。外婆还会将外公的旧书拿出来晒晒,都是些金庸古龙的武侠书。外婆不识字,却对书很虔诚。她的父亲曾是十里八乡唯一的秀才,家里还开过私塾。然中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的毒,她们姐妹个个便有德无才了。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外婆去世后,我再也觅不到好酱了。市场上的酱都太过粗糙,那也叫酱?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外公对外婆年轻时据说是火爆二人组,家里时不时冒阵青烟。然我记事,外公便是有些宠溺外婆的。外公给她买了一柜子的鞋子,虽然都很廉价。外婆每日总不忘抹雪花膏,虽然只值一元一袋。院落里总不时地开着各种花,指甲花总是粉嫩地围着井边。还有晨曦里妩媚动人、仪态万千的芍药。有时,我想,她虽目不识丁,却自有天生的品味情趣,很有做女人的自觉。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雪过天晴,空气总是分外清冽的,因雪将杂质都裹掖下来了。雪质远不如古代。故而,扫花上积雪煮茶的雅事便可歇歇了。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佛法不是否定人生、否定生活,而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如何超越烦恼和痛苦,获得幸福快乐,拥有积极、正确的人生。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那么知其理者,若行无私事时,心头总化不去那一点功利之私。可怎么办呢?矛盾哦。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观世界,实则观己心。明知上善若水,却处处不自觉地俯视众生。这个角度有问题啊。还好,才疏德浅,尚未好为人师。慎之,慎之!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心是否可真做到平凡低调,甘心和光同尘?努力。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奥西利亚玫瑰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彩凤鸣歧,谁人所制?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继续随笔。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说好修理好自己的脾气、平等待人的呢?知行合一最难哪。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最爱独处,飘浮在宇宙的时光里。没有任何能量的纠缠。欢笑哭泣由我。心便渐渐松驰,压缩于心灵深处的疼痛慢慢溢出,可以淡定地化解掉。心便可以自由。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印度电影最搞笑的时刻就是正邪一起大跳广场舞。前一刻正反斗得你死我活,只要音乐一响,两方立马没了敌我之见,都呲着牙开跳。音乐一停,又吹胡子瞪眼。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开篇就是一大堆对自己的不满:

我一无是处,什么都不会,长的不好看,找工作一直受挫,好像没有人喜欢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

面对这种留言,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客观来说,虽然你可能成绩不好,可能不知道擅长什么,可能有一大堆的缺点,但你绝不可能没有一点优点和可爱之处,真的「一无是处」,不信你回头问问你身边的朋友和父母。

但我也知道,这种安慰你听不进去,因为最难改变的是你对自己的认识。如果你一心认定自己就是「一无是处」,就像是把自己关进了一个透明、单向渗透的玻璃罩子里。

遇到批评拒绝和挫败,你会再次印证自己心里的判断「看吧,我就是没用,糟透了,没有人喜欢我」。

而面对欣赏、鼓励和表扬,那个玻璃罩子就会立刻反弹出去,潜意识里觉得「是他们在客套吧,社交礼仪而已」,「哎呀,就是凑巧啦,运气好」。

但是这种对自己的贬低和批评,一点点磨掉你的「自尊」,摧毁你的「信心」,让你开始沮丧,焦虑和社交恐惧,甚至最后可能会毁掉你整个的生活。



你有过这些不自信时候吗?

不自信的人,往往会:

有「我不能做成任何事情」的感觉,预期自己会失败

经常对自己进行严厉无情的批评,更看重别人的评价

总把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做比较,更加自责

难以发展亲密关系,不敢信任别人

生活在面对拒绝和批评的恐惧之中,经常感到焦虑

不敢当众发言,不愿意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

经常感到自卑的人,在这样的生活中,背着脚铐和负重,艰难前行。可能对别人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你的生活就是一种挫伤。

所以我们会特别羡慕那种自信飞扬,有坚定的气场,敢爱敢恨的人,充满了鲜活的、绽放的生命力。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样的自信。

而且周围的朋友经常还会奇怪,「你看着挺好一人,为什么就对自己这么不自信呢?」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 Taka 很久。



为什么你会这么不自信?

自信和不自信在一个人身上的区别,很早就能看的出来。

真正发自内心的自信,是来自「健康的自尊」,是信任和尊重自己,欣赏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价值,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看重的,值得成功和快乐。

这样的自信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为什么一些人感觉天生就更加自信一些?

▍过去成长环境下的负面体验

目前很多研究都表示,自尊和安全感的建立,大多来自幼年的3-4岁之间,父母的关心和赞同是重要的安全感来源。

如果父母能提供「无条件的关心和爱」,无论你表现怎么样,仍然给你关心和鼓励,响应你的需求并给予支持,更容易发展出健康的自尊。

而低自尊,往往来自过去的负面体验,尤其是身边亲密的人对待你的方式。



图片来源:Pinterst

如果你小时候经常遭到家人朋友的指责拒绝,强烈批评,排斥孤立,生理缺陷,甚至重大灾难性事件。这些糟糕的负面体验,会挫伤你的自尊。

如果你只有表现得好、变得很乖、学习好、或者去讨好,才能获得父母的关心和认可,在这种「有条件的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一般也会产生低自尊的心态。

长大之后在潜意识里,你会把自己的价值和外在的表现和拥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可能只有成绩好,薪水高,获得成功,外表身材完美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错误的社会比较

只要存在「比较」,你就无法感受到幸福,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信。

我们不知不觉就会产生比较,向内,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理想的自我」,她集中了所有完美的特质和表现,当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差距越大,你的自尊会越低,越没有自信,对自己不满意。

向外,你的焦虑都是来自和别人的比较。看着人家比你年轻,比你好看,比你赚得多,成为人生赢家,会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是一无是处。

之前饲主也提过,大约1%的成年人会出现「体象障碍」的问题,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像并对自身体貌缺陷进行夸张或臆想。

几乎所有的女生都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无论多瘦都觉得自己「腿有点粗」。还有之前有人私信给我们说,因为自己显眼的毛孔嫌弃自己到不敢出门。

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媒体的错误宣传,和过度 PS 到不现实的模特相比,人人都觉得自己「有问题」,进而产生这种认知失调。

▍逃避问题

生活最大的挑战,就是面对痛苦和问题的反应。

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为逃避问题。



拥有自信的人会把问题视作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勇气去迎接挑战。

自卑的人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会第一时间选择逃避。反过来,逃避也会加剧「低自尊」的感受。

每次当你要逃避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拖延复习写论文,沉迷在游戏电视剧中,你的自尊都会降低。而且逃避的时间越长,对你自尊的伤害就越大。

因为逃避会给你留下一种「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感受,觉得自己无能,如果遇到反复失败的后果,最终形成「习得性无助」,这种感受比失败本身更有摧毁性。

知道产生「不自信」的这么多原因,我们还能改变吗?

虽然自信不是别人跟你说一句「要自信一点」,你就能一下子变化的。但自信仍然是一个可以锻炼的技能,就像肌肉一样,只是你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相信自己」能够通过练习和努力,建立起「自信」,本身也是一种自信。



药方1:建立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就是你相信能自己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的信心,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掌控感。

▍写一份自己的「成就」清单

你可能第一反应是,我没有什么值得自豪或者成功的事情,这是你缺乏自信的一个习惯思考方式。

仔细再回顾一下,这个「成就」是你通过努力,技能和坚持去完成的任何事情。并不一定要是获得过奖品、证书、排名、成绩、薪水,并不需要是通常意义的「成功」。

也许这个「成就」对别人来说是件平常的小事,但对你很有意义很重要就可以了。因为只有你知道,在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坚持。

比如自己通过笔试面试找到一份实习;比如自己一个人到北京来独立生活工作;比如自己修好了故障的电脑......



把让你觉得自豪的,获得这些成就的事情,都写在一个本子上,在沮丧的时候,唤醒那些让你愉悦的记忆,证明给自己看:「你是能做到的」。

▍创造成功经验

你可以给自己设置并完成一系列越来越有挑战性的目标。

如果你害怕社交,可以慢慢设置要完成的任务:

提前打好草稿,向一个不太常接触的朋友询问一个问题

约一个朋友去吃饭

向朋友寻求一个小的帮助

和朋友同事每周进行课程或者工作的讨论

参与朋友组织的聚会

参加一个兴趣协会和俱乐部

......

在完成一个小目标接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你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会慢慢增加。

▍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说穿了就一句话:你相信能力是能够通过学习改变的。不过这种思维要在反复练习中巩固,其他的练习方法戳这里复习《层次越高的人,越会花时间去培养这 1 件事》。



药方2:积极自我对话

自卑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遇到批评和拒绝,感受的不仅是对自己的能力,而是对自己整个人的打击和不认可。

一遇到挫折或者问题,会对自己进行严厉的指责,攻击,贬低和批评。这些消极的自我对话和标签让你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差,其实它并不是真的。



所以每当你发现自己又出现了消极的评价和内在批评:

1.立刻让自己停止下来,甚至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红色停止标志」。

2.然后暂停一下,写下来,想一想这是客观的么,是事实吗,又陷入了负面的思维循环吗?用正面理性的语言改写这些想法。

3.其他负面情绪的处理,也可以采用这篇《情绪自救指南 | 当你总在焦虑、抑郁、不安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中提到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积极自我对话来击退内在批评,影响你对自己的感受,慢慢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可。



药方3:自我接纳

建立自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自我接纳,学会喜欢自己。

自我接纳,它说起来简单也简单,就是认清并接纳自己全部的真实情况,不向外比较,不因为达不到理想的自己而挑剔自己。

你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也同样认可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重要的,不因为表现和行为不好就否定自己。

但是说难它也真的难,可能从小你就被父母挑剔,批评,因为成绩不好被责怪,慢慢就内化成自己对自己的批评。

即使知道了原因,但我们可能无法指责过去父母养育你的方式,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不懂怎么去关心和照顾一个孩子。

但你现在能够尝试,成为自己的「内在父母」,用「无条件的关心和爱」来对待自己。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的你是自己的孩子,你会要求她成绩优秀,外表优秀,赚很多很多的钱,所有的表现都要完美才行吗?

你会因为她犯的错误就劈头盖脸的指责她「就是没用,什么都不会」吗?

不会的,你不会因为她的表现不好就讨厌她,不会因为她的失败就拒绝她,你会接受她的一切,她的笑她的好她一切的不完美。

你会给她很多很多的爱,想要能够一直陪伴和关心她的生活和感受,你只想她能健健康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这大概是一个父母所有的期待了。

也许我们都还没成为父母,但希望你能给自己这种「无条件的关心和爱」,希望你能慢慢拥有自信,更希望你能喜欢上现在的自己。

这是「自信」最根本的源泉。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犹记得那幸福的跳跃,一蹦三尺高,不停地感受着内心最本真的幸福和喜悦。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大家说谁是佛与魔?自己就是魔,自己就是佛,为什么呢?当自己欲望生起的时候,就会折磨自己、折磨他人,当你说魔的时候,自己就是魔;当自己觉悟的时候,六根清净的时候,不立知见、不起分别、没有自私心的时候,你就是佛,你就在智慧当中。
以前天天讲别人的过失,现在不讲了,我六根不清净,我讲别人,别人也烦恼,我也烦恼,整了半天,不是别人是魔,我是魔。愣严经的反观功夫很厉害,所以,回头是岸。只看自己过,不看他人非,这个很重要 。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眼见的不一定为实。这个世上的事物往往如空心的核桃。骄傲虚荣下藏着自卑,欲念下藏着贫乏,争强好斗下藏着懦弱。因为,这颗心是如此的有缺、脆弱,故而护上硬壳,向外拼命索求。
楼主:海阁眺月  时间:2021-03-19 04:40:43
心理学:小心了,这些人正在偷偷的对你进行“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是最危险的事情之一,它不同于身体上的虐待,情绪虐待往往不是公认的虐待,因为它是由你所爱的人进行的,而且,心里虐待的伤口有时愈合不了。

心理虐待往往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很多生活在心理虐待中的人们发现不了这个事实,所以他们的往往感到压抑,焦虑,却找不到问题的源头。

心理学家总结出了施虐者的几个特征,帮你发现身边,那些偷偷在对你心理虐待的人们(心理虐待的特征请见上一篇文章)



(1)虐待者不易沟通:

是否会与你进行沟通,这是识别虐待者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如果在一段关系之中,缺乏了沟通和交流,那这段关系必然变成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控制,发展到后来,就会慢慢变成心理虐待。

(2)分而治之:

心理虐待者有两种,一种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犯错误(多见于家庭关系),一种是本身就能从虐待他人中获得变态的心理满足(多见于朋友,恋人)。

对于第二种人,他们往往会把你的情感支持(朋友、家人或同伴)中隔离出来,因为他们希望你依赖他们,而他们不希望他们的把戏被看穿。



(3)缺乏自控力:

上面那种是主动的施虐者,而缺乏自控力,则是典型的被动施虐者。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阴影,脾气暴躁的父母,情绪容易失控的朋友。这些人往往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并让你感到焦虑和不安。

因为他们总是随时随地的发泄自己的感情(而且通常是对你),在发泄过后,他们自己感觉舒坦了,却给你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进而演化成心理虐待。



(4)心理虐待者不会承认错误

因为心理虐待具有隐蔽性,而且施虐者一般是我们亲近的人,所以他们往往不会承认,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面对他们的绝对否认,以及冰冷的拒绝,受害者(久而久之)感到越来越没有底气,使他们不再相信自己的看法和现实。

(5)迷人/魅力/自信

这些虐待的人会有很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对感情脆弱的人极有吸引力(常见于朋友关系)。这是他们的魅力,所以才能吸引到你的依赖。但一旦你依赖了对方,这些人就可以控制你了,并对你进行心里虐待。



(6)你只是一个棋子:

你也能感觉到,你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欲望。他们通过控制你,让你听他们使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他们从来没有把你当成对等的身份来看待(常见与家庭关系),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使得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你发泄情感,并进而形成心理虐待

结语:心理虐待往往是隐蔽的,形成的创伤却很多事终生的。记住心理学家所总结的这些迹象,把施虐者踢出去。

楼主:海阁眺月

字数:26187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8-01-27 00:58:12

更新时间:2021-03-19 04:40:43

评论数:139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