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关于一、四方面军分道扬镳的非专业分析

关于一、四方面军分道扬镳的非专业分析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大概是1948还是49年初,老蒋下野,李宗仁做代总统,这是时代背景。

李宗仁要求谈判,假如1945年时的那次谈判,当时的那些人还有人看不明白的话,那么这次谈判应该没几个人相信会有结果了,但为什么中共还是要谈?因为无论怎么谈都有好处,而上一次的重庆谈判则是怎么谈都不会有坏处。

1,给美国一个面子应该是最大考虑,因为当时应该考虑过今后要和美国打交道,因为李宗仁是美国支持的,这意味着很多事情,比如美国既然支持李宗仁,那么对老蒋的美金和武器的供应就会减少了。

2,政治上来说,当时就像是如今的【美国中国台湾】关系,中共处于美国的角色,李宗仁是台湾,和你李宗仁谈,谈什么不重要,这个仪式和行为,本身就是支持和提高你以及桂系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以及打压老蒋在国民党的威望。

3,舆论和史书的评价,到了1948年那时革命胜利已经没有悬念了,中共其实已经是事实上的执政党了,做事都是周全的考虑到各方的。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写不出什么了,就这点见识,后面也不写了,各位大师来瞎聊聊吧。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zzhwjy 2019-08-05 10:24:06
我的看法是:毛当时对周洛博与的立场没有信心,这些个随时可以转换立场站在张老四那边。
张老四敢杀红四高级将领,岂敢对毛周博洛不利?红4终究是党军。
但经历了苏区失败及遵义会议后,毛已经不愿意再度失去对中共革命的发言权。
于是,两个湘潭佬毛彭共谋携裹博洛周北上。
事后诸葛亮看,毛是在行险,一旦和共产国际恢复联系后,毛的地位无可动摇(1935年共产国际7大毛成为五大领袖,理所当然的中共第一人......
-----------------------------
遵义会议后,毛已经不愿意再度失去发言权,是的,这是将心比心人都会有的那种心理,而这种真实的心理才是决定要坚决远离张国焘的主要原因。

第2个因素是,那段日子老毛在面对老张时,应该是处于极度的自卑和巨大的压力,特别是2个字【无力】,那档口至少在5个7个方面老张完全的碾压老毛,尤其是在恩来他们面前老毛最拿的出手的所谓军事能力,相比对方的8万人,更是汗颜啊。

第3个是安全原因。
所以,当然远离老张也是明智之举和正常的。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所以说看现在的很多关于老毛的帖子让人很觉得【空洞】,类似于唐国强演的老毛,他演的老毛无论是哪个年代,都是好像诸葛亮一样,其实这种现象某种程度反而是在侮辱老毛,为什么?空洞,不立体不真实,反而是在削弱他的不凡。

其实对老毛的经历就算稍微有点了解进而有点悟性和基本常识的话,也能看得出或者说体会到,其实很长时间内,他是很【自卑】和【敏感】的,源于他的处境以及多次的被人排挤和打压,个人甚至认为正是很多年里的这种敏感自卑的经历,也影响了他的性格以及后来的某些决策和行为。

什么是不凡?从低谷逆境处一步步站起来,当事人才会有人生的成就感。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感觉也没人说得明白这段历史了,讨论不出什么了,反正我是已经提供了一个精妙的剧本了,谁能完整的说明白这个历史片段谁来说【完,这次真完了】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前面的话没说完整,唐国强这大傻扮演的老毛,他以为是展现了伟人的伟大,然后体现在肢体语言救是很夸张,大手往前一挥,说话么经常哈哈哈,笑的很大声,这是真实的老毛吗?这是1945年或者1943年以前的老毛吗?

同时这种表演就显得周围的老周等都是很低能一样,作战室里全是他一人在指挥,这种演法就是很无聊了。其实国共的这段历史假如真的能真实的还原拍成电视的话,保证是部部是收视率第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老毛是很低调的,讲话应该是很小声很谨慎的,同时自卑而又敏感,那段时期,周围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关于他的表态可能都会让他记住一辈子。

诗词是最能展现作者心境的,到了1945年重庆谈判时写【沁园春。雪】这词这时,准确的说应该是更早的那几年,大概是1942年开始,老毛就不自卑了,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不凡,由此也充满了巨大的自信,进而从那时开始,思维和格局已经是比肩和超越老蒋的政治家了。【完】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思路供参考,印象里有些关于历史的思维还停留在这种宿命和浅层的层面:假如雏凤庞统不死,蜀汉会不会赢,因为水镜先生说过什么什么。。。

接上面的话题来说说老毛,以朝鲜战争为例,因为印象里关于朝鲜战争好像没有人考虑过这个层面,在这之前,先做个比喻,以旅游景点为例。

史书和叙述历史的文字,就像是景区的照片,它是平面的,静态的,而真实的历史却是你走进那个景区所看到的那样的,也就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动态的,有气氛的,然而这种动态的抽象的气氛和环境,又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所以最终的历史依然只能通过平面的静态的文字来记录,并且流传,但这段历史这种描述从一开始就注定已经严重失真了,或者是轻微的失真了。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老毛和恩来,哪个人更感性更文人气?绝大多数人肯定都会说是恩来,不管是从体型还是长相和风格甚至是出生地也好,但忘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思维。体型和长相等都不会影响行为,而只有思维才能影响或者说很大程度的决定行为,不了解他的思维,你无法真实的了解他的行为,最多只是个大概,就像按摩一样,没按到那个穴位的话,总觉得差了一点,哪里有点对不上。

老毛和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政治人物是很不一样的,就拿同时代的来说,恩来就像是整理房间的时候,会把茶杯,文件仔细的放到某个位置,事无巨细,而老蒋这人最大的风格是从头到尾都目标明确,极其理性和逻辑性,没有对比可能有人还看不明白什么意思。

直说吧,其实老毛最大的特点,同时也可能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是他的【感性】以及【无比强大的想象力】,这种是天生的。这个影响和决定思维进而影响和决定行为的特点之所以会被人忽视,那是因为感性和想象力这种因素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所以体会不到,同时,感性和想象力这种词这种现象对政治家军事家来说,‘似乎’是个贬义词,似乎只有李煜、嘉靖等历史人物才可能这样,另外是,几乎所有研究历史和历史进程中的人,都不是感性和有想象力的。

尽管人人都知道老毛会写诗喜欢写诗,是文人出生。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还要加上前面说的革命生涯前期长时间的压抑或者说自卑,由此带来的抱负和思想理念的无法施展。这样,决定行为的人生经历、性格和思维齐了。

假设,当年的人换了是老蒋,他会不会决定发动朝鲜战争?当然这也是废话,简单的说吧,按看得见的历史的文字记录是,怎样怎样、、、然后怎样怎样、、最终出兵朝鲜。但有没有历史看不见的,文字记录不下来的因素也影响了朝鲜战争? 先说一下不是研究朝鲜战争该不该出兵的问题,这种问题太无聊。

我们现在看历史都是把全部的焦点都放在主角身上的,好像和不在镜头里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打仗输了一定那是将军决策失误,国家亡了一定是对手太厉害或者是皇帝昏庸。

朝鲜战争是1951发生的,把镜头放大一点,或者是用想象力亲自走进当年的那个景点,会发现除了主要决策者和那些将军元帅以外,景点的角落里还有老蒋和台湾以及国民党的那批老对手,以及民主党派的那些知名人物,等等其他人和其他景色,相当立体感。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天晚了,不讲究文字编排了,简单说吧,起决定因素的当然是老毛,除了人所共知的这些因素以外,由于前面说的这种感性和想象力,当然用心看的话,出兵朝鲜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想象力和感性的事情,常说的魄力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想象力。

以及人生经历的原因,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也会使老毛要让待在角落的老蒋和国民党以及民主党派人士看看,到底是抗战的领袖厉害,还是单挑联合国军厉害,不然的话,就算老蒋去了那么远的台湾,终究还是会过不去这到坎,这是一种证明,以及当初多年的被打压排挤的报复性反弹。

也不知道自己在说明,发帖好累啊,【完】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还是把话说完吧,前面好像有人应该误会了,因为我用了个乱七八糟的什么报复性反弹,可人有人会误会。

这也是这2天才突然想明白,再稍微总结一下,不是稍微,是终极总结,当然也很简单。

就是老毛是极致【感性】和拥有极致【想象力】的人,这个应该是不会错的,不然就无法解释很多事情,反过来,就可以说得通或者顺理成章。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形容他霸气豪迈,什么感性,想象力、敏感,这种词汇是打死也不可能和老毛联系起来的,但人家可能反而会同意这种说法,霸气这种词语反而会认为是贬义词。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对比一下老蒋就完全能看明白,准确的说大体能体会的到老毛不同时期的心境。老蒋是一路顺风顺水,早早的就是北伐革命军总司令,继承中山先生的大印,得到江浙财阀等鼎力支持,黄埔学生遍布2党和全国,等等,特别有一个是要载入中华民族史册而不是国民党册史的就是抗日胜利的领袖身份,300年500年后,后人看那段历史,会屏蔽掉我们如今认为神神秘秘的许多事情,那些事情对将来来说不值一提,大体会只记得几样而已,对于老蒋,后人最可能提及的就是作为抗战领袖和国共谈判。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老毛的早期的经历其实很不凡,带领学生罢工,秋收起义等等,后来的经历是很不容易的,给人感觉总体是转战各方,物资上和精神上都是压力很大,以前面说得和张国焘的这种人生经历来说,用心体会的话,他当时应该是【身心疲惫,无力感】,刚刚遵义会议才没几个月,气还喘一口,又是雪山又是草地,难道又要斗?当时即使想斗也没力气和精神了,身心疲惫了,更不说遵义会议前面的那些事了,以及其他只有当事人能体会的事了。

对于这样一个既不凡和伟大同时骨子里又是文人特性的敏感而又感性的人来说,是极其残酷的考验,假如同时联想到他家庭的不幸特别是后来痛失长子的悲剧的话,后世很多读完史书的猛男可能也会不禁流泪。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甚至1935年一路艰苦路程到了陕北后,依然还是处于【投靠】别人的处境和心境,假如你是他,到那天后回首往事,什么心境?

西安事变应该是中共和老毛转运的开始,这个事件的意义极大极大,是同样会载入中国史册为数不多的事件之一,前面的包括下面的只是个人观点,信就信不信就不信阿,放松点。

敏感而感性的思维以及过往的人生经历,很大可能会使人在很长时间内,【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加入不明白就相对比老蒋,他的前面说的这种经历就不会,他的性格也不会。这话什么意思?说了1说了2,有没有人能马上联想到3和4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这么多年的革命经历、战斗经历、党内斗争经历,物资上的精神上各种考验,虽然很残酷,但同时也必然使人升华了变得强大了,也会锻炼出理性的思维,这些因素也是后来领导中国的实力来源和底气。

顺便说说什么叫感性和想象力,有这种思维的人,他很多时候说话是泛指,是漫谈式,就是说了个大体意思,你去理解吧,但又说的不是特别特别精准,对于这些人来说,说得精准是很难的,因为思维决定的,同时,他们会鄙视说得很精准的人,因为越是笼统反而给人没有余地了,越精准反而说死了。 这种思维的人是反感谈判的,我要15%的税,不行我们只能出16%,

类似于,你以为他说的是A,想得是B,其实他是指C,感性和想象力的人思维是跳跃式的。。。。 当我没说,这一段我自己都有点晕绕进去了,反正就是这意思。

但在很长时间内,国际时局以及苏联的存在又会让人感到压力,那种感觉是很熟悉的,即使到了建国后的很多年内,他做的很多事应该都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的。

直达历史的某个阶段,他不为别人活了,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了,此时,内心和精神世界已经达到独孤求败的状态,而被克制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极致的想象力,极致的感性终于释放了,呈现出的结果看似天马行空,杂乱无章,而这才是真正的他,他的巨大想象力释放了

你看着以为的A,又像是B,其实不是C,也不是D,而可能是E,但最终可能真的是A或者B。

【完,真完了】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ywujun1969 2019-08-06 17:23:22
长征中一、四的分家,是在中央权威最弱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后来者去解读,不能建立在已知张 后来脱党,而去评说张当时干的一切都是错的。
经历一系列失败,红军战士也不是傻子,当时的中央说啥就信啥,人人都会反思。
两军会师后,不再是中央说啥,大家就信啥。在两个南辕北辙的方案,判明不了孰优孰劣时,核心是大家各自更愿意信任谁。
-----------------------------
@zzhwjy 2019-08-06 20:14:57
从发展或问鼎的角度看,北上是正确的。当时北方更为混乱,更能利用各方矛盾发展。
张的南下战略,确实有问题。
-----------------------------
@ywujun1969 2019-08-07 06:15:10
在当年的情况下,如果北上,南下的利弊,真如你所言是浅白的事,那你就是在假设:
张国焘、徐向前等人要么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要么就都是傻子,浅显的格局都看不明白。
而事实是,红四的南下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央要求其南下,一同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二是红四南下前,就试图离开川陕根据地北上,跟杨虎城西北军、和胡宗南部打过,以红四的体验,北军比川军更硬~~这也是当时一般国人对全国各地军阀部队战斗力......
-----------------------------
完全赞同,当时比解放全中国最重要最实际更高端的的事情就是怎么活下去,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总是被人忽略,南下还是北上,可以参考朝鲜战争,像这种大事,没有绝对的对核错的,出兵或者不出兵都有好处坏处,这是必然的,不需要说理由,要说理由有几百几千条,也没有假设的,假设当年不出兵这个概念是不存的。

同样,南下北上肯定有好或者坏,就看站在谁的角度了。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好像这贴里有人说过,什么第5次反围剿不是怎样怎样的原因,而是国民党改变战略了,当时觉得很有道理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场战役有多惨烈,损失了多少人,这不用自责啊,可能指挥水平也不是主要因素,源头也许在国民党那里呢?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3,有人说可以把书看成3页纸,那么21年到35年大体就这么2件事,
一,21到35年左右,在革命的旗帜下,全国各处的找,找根据地,被端了后再找,同时尝试开发和管理根据地
二,找武器找经费,发展队伍,保存有生力量,【以待时机】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怎么删了,小编,帮把这几段一起删掉,不是讽刺你,不然太突兀了
楼主:插座有电  时间:2019-08-10 16:34:02
客观的说,老蒋是499年才会出一个的人物【少了1年大家懂的】,特别是在政治上的能力可能在中国3000年历史中可以进前3位。
项羽这种人就不是政治家,在最后极端的情况下居然自杀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跑不掉了,假如能跑掉还自杀,那么一个是心理素质太差,第2个原因是逻辑倒推,那个年代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的理念思维和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

民国一路下来到现在,都是无神论,也没有道教、法家、佛教、民族的概念,缺少春秋时期一路流传下来的道义的概念,以前的人和我们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以前的人信神信鬼的,不同的人从小可能都有不同的宗教概念,进而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

对比一下的话,真正体现出老蒋厉害的就是撤退大陆前的准备,都能想到把孔子的什么70几代的后裔带到台湾,把故宫的宝物带去,有条不紊,思路清晰,这种具体的事情反应出他极其厉害的政治理念,境界很高的。

楼主:插座有电

字数:1368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3 23:34:51

更新时间:2019-08-10 16:34:02

评论数:4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