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似是故人1982 2020-04-13 20:35:32
楼主出书一定珍藏,今人写史,读过最好的书!
-----------------------------
哈哈哈
实在是太过誉了。
感谢抬爱。
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
出版的事,
已经有眉目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1)
离京时,蔡襄有爱妻和长子相伴。
一家人,思乡心切,有说有笑的出了东京城。没想到,这却是家人最后的幸福时光。
行程未半,蔡襄的长子,十八岁的蔡匀便染疾。七日后,病情加重,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来都是人间至痛。
蔡襄人到中年,仕途辗转,又遭此重击,悲痛欲绝。
岂料,祸不单行。生活,再送上当头一棒。
蔡襄的妻子,因爱子去世悲伤过度,也染病不起。旅途颠簸、缺医少药,爱妻最终没能挺过来,也撒手人寰。一趟回乡路,老家的门楣还没到见到,两位至亲先后离世。
人到中年的蔡襄,短短几年内,父亲病故,爱妻、长子病亡。生活的当头棒喝,其凶其重,让蔡襄几乎到了绝境。
古往今来,生活对中年男人的打击,从来都是不计后果的。上有老、下有小,这一老一小,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中年人,就是这根筋。除了咬牙,没有选择。
对男人来说,中年就是个巨坑。爬出来,犹是好男儿,前方或是一片坦途;深陷其中,则只能眼看着余生,在晦暗中慢慢腐烂殆尽。古今亦然。
蔡襄爬出来了,靠一座桥。
安顿好家人后,他赴泉州任知州,主持修建了洛阳桥。
万安渡口,风高浪急。蔡襄如此执着地修桥,背后是否也有着对命运的不屈服?
六年后,49岁的蔡襄再回到京城。这次,他出任三司使,这是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掌管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蔡襄善于理财,几年下来,朝廷严重的财政危机,有所缓和。
新政失败后,蔡襄总结得失,这次是光做不说,效果不错。这是他对朝廷的报效,也是对仁宗知遇之恩的回报。可惜,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三年后,仁宗驾崩,英宗继位。
新主继位,改革派的呼声再次在朝堂响起。距离庆历新政,时间已过去近二十年。范仲淹也已去世十年有余。蔡襄,已由而立之年,到了耳顺的年纪,但是,他的内心却再次被激活。
这次,他不再是摇旗呐喊的角色,他用尽平生所学,荟萃半生心得,写就了《国论要目》一文,阐述改革主张,提出择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并、富国强兵等改革方案。这也是个一揽子方案。
这是蔡襄,一生最雄心勃勃的时刻,也是其人生最后一次冲锋。奏折递上去后,他便静静的等候。
可惜,他等来是免职的诏书。
对于蔡襄的建议,英宗非但不采纳,反而夺其三司使职。
历史,没有给出理由。在宋朝皇帝中,英宗是有大志向的。按说,蔡襄的革新措施,是号准了英宗脉象的。但不知为何,英宗却是如此反应。
不管怎样,蔡襄最后的雄心,还没施展,就结束了。离开,是最体面的方式了。蔡襄请求外任。
英宗,展现了他对老臣的温情。53岁的蔡襄,被外放杭州任知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在杭州主政,无疑是对老臣很大的安抚。
或许,英宗对蔡襄还另有期待,在他离京之前,又赐予了他端明殿学士。不过,英宗肯定没想到,他的皇帝生涯只有短短四年,而蔡襄的余生,则更短了。君臣一别,再无相见。
对蔡襄来说,这是最后的外放,最后一次离开东京城。
从17岁那年,在汴河码头下船,到53岁离京。36年的时光,蔡襄的人生,多次往返东京城。
从此,只能梦回东京。
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渐渐地消磨殆尽。或许,他倦怠了,只想求个安稳的日子,好在母亲堂前尽孝。
可惜,这只是美好的愿望。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大家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2)
杭州好,西湖美。
可惜,人已近黄昏。
湖光山色、名胜美景,从来都是与青春和心情做伴的。青春远了、兴致没了,再美的景色、再好的山水,入得了眼,却入不了心。很多时候,那些记忆深处的景色,不过是青春的底板,或者是某个人的背景。
西湖的暖风,无法抚平蔡襄的心情。杭州的日子,蔡襄郁郁寡欢。仕途了了,白发苍苍,人生的末端,悲凉已是主色调。好在,他还有老母可以孝敬。这几乎是他唯一的寄托。
可老天从来反复无常。他能让你17岁就扬名天下,能让你一只笔就纵横古今,他也能在你最虚弱的时候,夺走你的拐杖。
这就是人生。
到杭州仅仅半年多,蔡襄的母亲卢氏,去世了。
蔡襄的心情,真的难以想象。除了绝望,不知还能有什么?
多年来,他和母亲几乎没有分开过。家乡的岁月,东京的时光,还有那些往返京城的路上,无论风光、还是落寞,母亲始终陪在他的身边。
蔡襄,事母极孝。关于母亲,除了洛阳桥,还有个小故事。
据说,早年在东京时,有次蔡襄办完公事,步行回府。路上碰到一位老妇人,眉眼之间很像其母,但年龄看上去要大许多。他走过去问好,并询问年纪。老妇人说,我今年一百零二岁了。蔡襄闻之,拜了又拜,感慨地说,希望家母也能如此高寿。
有人说,蔡襄母亲后来真活到了一百零二岁。果真如此,那卢氏该是四十八岁左右生下的蔡襄。如此高龄,在那个年代,似乎不太可能。这是人们美好的心愿吧。不过,即使未到百岁,卢氏应该也是高寿。
虽然如此,蔡襄依然痛不可当。按制度,他需要回乡丁忧。
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蔡襄,离开了杭州,再次扶棺南归。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这是蔡襄,最后一次归乡之路。
万般悲痛中,他安顿好了母亲的后事。母亲的故去,似乎耗尽了他生命最后的能量。他甚至都觉得,快熬不住了。
这时,他等来了,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又一件,让他名垂千古的事。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大家鼎力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3)
百衲碑。
粗通书法的人,或许都知道,这是个神级的存在。
而精通书法的人,可能做梦都想亲手触摸碑文。
事情还得从韩琦说起。
韩琦,出将入相、一代名臣。西北前线,他和范仲淹共同抵御西夏,人称“韩范”;庆历年间,又与范仲淹等人共同主持庆历新政。仁宗末年拜相,为相十年,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颇有作为。故去后,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英宗庙庭。徽宗年间,追封魏郡王 。到清代,韩琦更是先后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
生前、身后,都是典范,堪称完人。
韩琦,河南相州人,比蔡襄年长4岁。两人虽然年纪相仿,但韩琦早中进士三年,在朝中无论辈分还是官职,都在蔡襄之上。朝堂之上,韩琦对于蔡襄,也多有提携和帮助。
在蔡襄为母丁忧时,韩琦也回到了家乡为官。他在家乡建了一座堂舍,作为修身养性之地。堂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东有狎鸥亭,西有观鱼轩,后有忘机楼,还修有藏书楼和康乐园。建筑雄伟秀丽,庭院古朴幽雅,为一时之盛。
韩琦很满意,取名昼锦堂。
衣锦还乡,对很多人,是人之常情。项羽曾说过,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韩琦反其意而行之,取名昼锦堂,就是以此告诫自己,切不可小人得意,而要为民做事、泽备乡里。
堂舍落成后,韩琦差人请好友欧阳修为昼锦堂写记。欧阳修与韩琦,多年同朝为臣,又同为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对于韩琦的心思自然明了。他沉思片刻,提笔就写,直入主题,一挥而就。
文章写好后,欧阳修送走来人,如释重负。事后,他在院子里踱步,反复诵读刚刚脱稿的《相州昼锦堂记》,总觉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便又重新修改了一遍。
改完后,他命人快马去追,想换上新稿。殊不知,还是慢了一步。韩琦几乎同时收到两篇文稿。他新旧对照再三读之,发现新稿仅在文章头二句,加了两个“而”字而已。欧阳修,对文稿要求之高可见一斑,不愧一代文豪。
文章千古事。千年后,当年亭台楼阁,早已湮没无踪,而精妙美文,却依然代代传颂。
文章写好后,要勒石树碑,欧阳修便想到老友蔡襄。对蔡襄的字,他向来都是最推崇的。
接到欧阳修的书信和文章,蔡襄一气读完,不禁拍手叫绝。欧阳修的文章,借着称赞韩琦的功绩和品性,把一个官员,或者说一个人,应该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功,该在意什么、该做什么等,说的入木三分。人生暮年的蔡襄,历经宦海浮沉、饱经人世沧桑,对这一切感触更加深刻。
这样的好文章,千古难遇。
对书法大家来说,更是可遇不可求。
一段传奇,就此注定。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4)
好文章,得配好字。
为写好这幅作品,蔡襄费尽心思。他将文章的每个字,都在纸上反复写上几十遍,然后挑出最好的,再请工匠刻字。因此,此碑被后世成为“百衲碑”。
又被称为“三绝碑”,人绝、文绝、书绝,韩琦的功绩,欧阳修的文采、蔡襄的书法。政坛、文坛、书法的三位领袖,三位庆历名臣、三位大家,共创了这华夏文化史上的绝品。
也被称为“五绝碑”,在前面三绝之上,还有两绝,邵必的题额和司马光的碑阴。在碑额,“昼锦堂记”四个字,是邵必的篆书所写。邵必,进士及第,官至龙图阁学士,在书法上颇有造诣,尤擅篆书和隶书。在碑阴,则刻着司马光撰文的韩琦在大名府救灾的事迹。
此碑落成,即便在当年,也是轰动一时的盛事。昼锦堂前,驷马高车,繁华喧嚣,韩琦,立于堂前,笑容可掬。
有人,因文章流传千古;有文章,因人而流传后世。百纳碑,人、文章、书法,都被刻进了这方寸的石碑上。普普通通的一块石头,因此如钻石般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闪闪发光的东西。我们也不例外。
数千年来,华夏民族,经过无数的血雨腥风,有过无数的坎坷波折,有过英雄豪杰,有过开国雄主。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今天,始终傲然挺立?是刀,是剑,是赫赫武功吗?
是,也不是。刀、剑,武功,固然可以开疆拓土、抚远靖边,但是德育天下、感化人心,混同车书、四海一家,更多的还是靠我们的文明和文明的力量。
文明不灭、道统不绝,无论谁主浮沉、无论朝代更替,华夏依旧是华夏,华夏始终立潮头。
有人说,文明、历史、道统等等,听上去太大、太虚,摸不着边际。实际上,一篇文章、一贴书法、一块石碑足矣。
熟悉我们的历史,知道我们的过去;热爱我们的文明,知道我们的骄傲;遵循我们的道统,知道我们的归依。如此,才能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而存在,我们终将归于何处。
这样的神迹,如果今天依然安在,那该是怎样的美好。
可惜,原碑早已毁于战火。这样的结局,我们并不意外。
好在,如今的安阳古城还有存碑,是元朝时期重刻的仿制品。虽是仿制,也是历史、神韵犹存。如此,文化不绝,代代流传。
这块碑,耗尽了蔡襄的心力。
蔡襄,人生进入倒计时。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清晨
鸟语花香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5)
公元1067年9月,福建仙游,老家。
蔡襄,安然去世,享年55岁。
那个大书法家,那个煮茶人、那个修桥者,那个名冠京华的少年才俊,那个庆历新政的热血青年,那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中年男人,那个扶棺葬母的白发孝子,那个一遍遍书写百纳碑的苍苍老者,蔡襄,魂归天际。
这个少年得志、一生颠簸、晚年坎坷的人,最终还是幸运的。
幸运的是,他这一生,正是北宋中期,是一段最好的时光。他遇到的皇帝,是北宋颇受推崇的仁宗、英宗。特别是仁宗,生性宽厚大度、开明包容,开创了一代盛世。他的同僚朋友们,从范仲淹、韩琦、到欧阳修、苏轼等,都是千古人杰。就连他的政治对手们,与后世相比,也算的上是谦谦君子。
幸运的是,他死在了时代大变革的前夜。这年1月,英宗驾崩,神宗继位,纠缠北宋后几十年的变法即将上演。以蔡襄耿直的性格,若他是高寿之人,在后面的激烈党争中,难免遭打击报复、流放贬官。官不官的,他倒未必在意,关键是要遭那份折腾、受那份气。
幸运的是,他死在了故乡,可以直接安眠在老家。在那个时代,对踏入仕途为官的人,这是莫大的幸运。有多少人,客死他乡,要千里扶棺回家;有多少人,万般无奈,只能葬于异乡,难以魂归故里。即便在今天,无论人生成就、成败得失,无论读多少书、行多少路,能够生于斯,又最终葬于斯,也是幸运的人。
对蔡襄来说,他一生至孝的母亲,刚离世一年,魂兮不远,或许他能在另一个世界追上母亲,结伴同行。
人生一世,生死有常。活的长,未必幸福,死的早,未必不幸。幸运的人,是活的恰到好处。有的人,千难万难,苟活几年,天翻地覆,看到了崭新的世界。有的人,享尽荣华,多活几年,沧海桑田,被扔进了黑暗的地狱。
蔡襄,是幸运的。他被葬在家乡,枫亭铺头村蔡岭。
福建蔡家百余年的兴旺发达,由他而开启。蔡襄后世子孙繁盛,人才辈出、家业兴旺。时至今日,蔡氏子孙开枝散叶,早已遍及海内外。逢有祭祀日,那些操作各种语言,生着不同面孔,来自五湖四海的子孙们,都虔诚地跪在他的坟前。
蔡襄,是幸运的。他的墓前立着一块碑,所刻《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是一生挚友欧阳修所撰。洋洋洒洒,在老友的笔下,他的一生,光辉灿烂,他的功绩,千古流芳。
墓志铭,是留给后人的,也是留给历史的。
对欧阳修来说,老友故去,往事如风。回忆过往岁月,他似乎又回到了东京城,在当年仁宗主持的殿试上,初见那个十七岁的俊逸少年,蔡襄。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宋裔 2020-04-18 07:47:19
顶贴,等更新!
-----------------------------
抱歉,宋兄!
耽搁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昨晚实在太困了,
闭上眼睛
再睁开
天就亮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精神抖擞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才发现,
昨晚更新没成功。
稍后!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6)
蔡襄去世十五年前,范仲淹,就已经故去,终年63岁。
蔡襄去世五年后,欧阳修,驾鹤西去,终年65岁。
再三年后,相州昼锦堂,韩琦病逝,终年67岁。
至此,这些庆历新政的主导者们,相继离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新政虽已是昨日黄花,但更大的变法浪潮正在酝酿。一批青年才俊,已然成为朝廷新的中流砥柱。
这其中,就有蔡确。
他是蔡襄之后,大宋朝堂之上,再度崛起的蔡姓重臣。
蔡襄、蔡确、蔡京,三人同一高祖。其中,蔡襄与蔡确,血缘更近一些,为同一祖父。也就是说,蔡襄、蔡确的曾祖,蔡京的曾祖,是亲兄弟。
蔡确,字持正,福建泉州人。他生于公元1037年,比蔡襄小25岁。当庆历新政如火如荼之时,蔡确还是个学童。不过,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他虽然未能亲历,但对新政耳濡目染、十分向往,并最终投身更加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蔡确,开始读书识字时,蔡襄作为兄长,早已名满天下。蔡襄,正是他儿时的偶像和榜样。他和蔡京一样,都是临摹着蔡襄的书法,开始了科举之路。不过,相比蔡襄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蔡确的人生路要艰难许多。
说起来,蔡确的人生起步,是应该高过蔡襄的。蔡襄的父亲,没有考取功名,终身只是个农民。而蔡确的父亲,蔡黄裳,则是进士及第。
蔡黄裳,经过科举踏入官场后,主要是在地方任职。他为官清廉,素有贤名,历任多处地方官,百姓都是交口称赞。据说,他在建阳任县令数年,临别之时,囊中无一件建阳的物品,其清廉可见一斑。仕途辗转,他的两个儿子,长子蔡确、次子蔡硕,也跟着他居无定所、天涯漂泊。
直到,年近七旬时,蔡黄裳来到陈州为官。或许,是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他就想着在陈州多干几年。不过,事与愿违,他的顶头上司,不这么想。
陈执中,蔡黄裳的顶头上司,曾经官拜宰相,这次离京主政陈州,正想有一番作为。他见蔡黄裳,垂垂老矣,步履蹒跚,处理公务手慢脚满,十分不满,多次暗示他请辞离职。
上司的心思,蔡黄裳自然明白。但他,故作不知。
倒并非是他贪恋权位,而是因为穷。确实,就是因为穷。他虽为官多年,但清廉自守,家境清贫,家中数口人,全靠其薪俸勉强维持。为了一家人的口粮,面对上司冷言冷语,古稀之年的蔡黄裳,只能选择装傻。
陈执中,出生宰相之家,自幼锦衣玉食,哪里知道谋生之苦、养家之难。何况,他是做过宰相的人,很有些官威。眼见蔡黄裳不识抬举,他也就不客气。他令人找来蔡,直言不讳地说道,你若自行辞官,尚有体面,如果你坚持不辞,我定会向朝廷上书。
陈执中,咬牙切齿、一字一句,句句都扎向了白发苍苍的蔡黄裳。
蔡黄裳,一生虽未能出将入相,但也是读书人,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何曾受过这番折辱。士可杀不可辱。他只能含泪请辞。
知府门外,蔡确正焦急地等着老父亲。
眼看,父亲走出衙门,他还未及问话,老人已是老泪纵横。作为家中长子,父亲的坚忍、陈执中的苛刻,他再清楚不过了。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黄家父子,悲从中来,抱头疼哭。为了生计,更是因为羞辱。
高坐大堂的陈执中,正为了却一桩烦心事,而心生惬意。这时,有下人来报,称蔡氏父子正在府门外痛哭,他不置可否,心中更是暗暗不屑。
所谓,天理国法人情,得饶人处且饶人。
陈执中此举,是否完全是出于公事,不得而知。作为读书人,即便他心底无私,至少也该有恻隐之心。作为当过宰相的人,即便为国谋事,至少也该有宰相的气度。可惜,面对一个为国为民操劳半生、素有贤名的老臣,他不仅弃如敝帚,还肆意羞辱,实在令人汗颜。
世间事,有因有果。陈执中,如果能知道今日种下的,是怎样的恶果,将会给他们陈家带来怎样的滔天大祸,他定会冲出府外,当街向这父子俩磕头谢罪。
可惜,人只能追悔过去,却无法看到未来。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看来周末大家都很忙。
这是好事,说明疫情快结束了,
大家不用窝在家里了。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7)
陈执中,无法看到的未来。蔡确,一样无法看到。
在当时,蔡确只能悲愤地,搀着老父亲蹒跚离去。这一幕,永远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这一幕,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说起来,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脾气秉性,在他的童年和少年,多少会找到一些根源。如果这段日子阳光灿烂,人多数会宽厚仁慈,如果乌云密布,人多数会阴暗狭隘。当然,凡事并不绝对。
至于蔡确,到底是哪种,还得看他的人生造化。
被迫辞官后,蔡黄裳最好的归宿,自然是告老还乡。叶落归根,这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结。可惜,他走不了。原因还是穷。说来心酸,仕途忙碌一生,老了连回乡的盘缠都凑不齐。
他只能继续客居陈州。没有了俸禄,一家人的生活,就完全没了保障,就连居所的门坏了,也没钱更换,只能挂张凉席遮蔽。家中,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也就是比当街乞讨略好些罢了。
蔡黄裳,已逾古稀之年,别说穷困清苦,就是生死,对他来说,也不是大问题。他之所以咬牙苟活,是因为人生还有两个愿望。一个,就是两个儿子能考取功名。另一个,他则深埋心底。
蔡确,天资聪颖,虽然自小生活漂泊,但读书不辍,素有才名。作为家中长子,目睹父亲被陈执中羞辱,悲愤之下,读书更加用功。为了给家里省口粮食,他借宿陈州郊外的寺庙苦读。由于家贫,他衣衫破陋、食不果腹,就连庙中僧人都瞧不起他。
人在低处的时候,最能尝到人情冷暖,最能感知世态炎凉。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人哀叹、有人不愤,有人悲伤、有人自嘲,有人自惭形秽、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怒发冲冠、有人一笑而过。
蔡确,心如止水。他有鸿鹄之志。
皇天不负苦心人。苦熬数年后,22岁时,蔡确高中进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那个时代,科举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对寒门子弟的影响,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小时候,我们读《范进中举》,都当笑话来看。如今,当我们自己,走到了或者走过了范进的年纪,再回头看范进。一个被生活、被世俗反复蹂躏和折腾的中年男人,他的憋屈和苦闷,我们是否似曾相识?如果,我们现在有了,那样扭转乾坤、人生重塑的机遇,我们就能确定,自己不会高兴的发疯?
至少,蔡确是欣喜若狂。在一场大哭之后。
放榜之日,他心中背负的万斤巨石,终于卸了下来。这些天来,他甚至都不敢去想,离家时父亲最后望向他的目光。老父已经卧病在床,那是最后的希望的目光。
东京虽好,花团锦簇,可蔡确无心流连。他必须马上赶回陈州,向父亲报喜。而陈州的陋屋里,蔡黄裳,早已气若游丝,就留着一口气,还在苦苦坚持。
他在等蔡确。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星空蔚蓝。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48)
儿子的喜讯,让老父亲两眼放光。
奄奄一息的蔡黄裳,精神大为好转,甚至都能扶着床沿,挣扎着坐起来了。他喃喃自语,终于可以死而无憾了。
当然,他还得交代最后一件事,也是余生第二个心愿。这个心愿,他深埋心底许久,就等着儿子考取功名。如果儿子科举不利,他也只能把它带进棺材。或许没有棺材,那就带进草席吧。
他紧紧抓住儿子的手,严厉地告诫他,陈执中所辱,是其平生最痛,此仇必报。这一刻,他死死盯着儿子,目光如炬。
蔡确,不住地点头,他向父亲发重誓,此仇必报。
蔡黄裳,心愿已了,数日后,安然离世。
蔡确,长跪父亲面前,泪如雨下。办完父亲后事,丁忧守制。
几年后,蔡确回到京城,正式踏入仕途。
到了东京,第一件事,他便打听陈执中的情况。不想,几年前,陈执中已经去世。蔡确闻之,愤然不已。不过,当听到陈执中还有独子,他又转而心中窃喜。还有机会。
不过,他首先得努力奋斗。无论是为了仇恨,为了仕途,还是为了抱负。这三条,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得努力往上爬,只有爬的越高、官做的越大,才越可能实现心中所想。
蔡确的第一个官职,任邠州(今陕西彬县)司理参军,是个管理刑狱的九品小官。这是个正常的安排,很多出将入相的高官,也都是这样从基层做起的。
原本,蔡确也要循迹而上。可是,仕途刚起步,就出了岔头。他被人告发了,说是受贿。史书没有记载细节和原因。其实,也不用揣测,应该还是因为穷。
受贿是重罪。受贿事实清楚,蔡确也供认不讳。上级领导,直接过问了此事,想要重办他,以儆效尤。年轻的蔡确,仕途刚刚开始,就面临着提前结束。这时的蔡确,内心充满悲凉。别说什么抱负、志向,就连老父亲最后的目光,他都不敢去触碰了。
按规定,上级领导在最后做出处罚前,要见蔡确一次。这不是领导发善心,只是例行程序。这根本不是机会,但偏偏让蔡确抓住了,并且起死回生。
当我们读史时,经常会心生感慨。看那些历史人物,明明已是命悬一线,转眼间,却又柳暗花明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人生无常,命运难测。历史不断告诫我们,永远不要过于乐观,但也永远不能过于悲观。祸福相依、否极泰来。有时候,即便已是绝境,也要再坚持,或许转机,就在下一秒。
熟读史书的人,看多了这样的命运反转,往往会更加乐观豁达,不去计较一时得失。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人生的智慧。
上级领导名叫薛向,是个爱才之人。他见蔡确仪表秀伟、举止得当,就颇有好感,再看蔡确的应对,思维缜密、文采斐然,更是大为赞赏。他认定,此人非比寻常,日后必前途无量。薛向不仅没有治蔡确的罪,还帮他摆平了案子,甚至还向他的好友极力推荐蔡确。
就这样,刑前的例行谈话,成了蔡确人生开挂的起点。
蔡确,死里逃生。薛向,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而薛向极力推荐的朋友,则成为了他仕途起飞的关键人物。
薛向的朋友,叫韩绛。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秋水长天远孤鹜 2020-04-21 21:32:35
老板就可以肆意折磨员工吗?!
善恶到头终有报
-----------------------------
哈哈哈
很遗憾
这样的老板很多啊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015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更新时间:2021-03-21 11:54:32

评论数:10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