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4)
国难之下,有人苟且,有人报国。
据说,拒绝了徽宗之后,师师毁家纾难,将所有家产变卖,加上平生积蓄,全部捐给了朝廷,用作抗金的军费。
东京城内,好评如潮。
一个青楼女。一个太上皇。这两个人们挂在嘴边的人,在国家倾颓之际,所作所为,却是天壤之别。
不知,仓皇辞庙,流落江湖,惶惶不可终日的徽宗,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作何感想?至少,他应该明白了,师师为何不愿和他同行,为何多年来,师师对他只有顺从,却没有温度。
戴上皇冠、放下皇冠,他都配不上李师师。
牡丹自是国色天色,荷花亦能出淤泥而不染。人的高贵,未必来自他的权位和财富。内心的高贵,才是真正的贵不可言。
徽宗和师师,以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开始,却在一场空前的国难面前,彻底分道扬镳。当初有多美好,如今就有多不堪。
只能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
再往后的事,就是众说纷纭了。
有人说,靖康年间东京城破后,金军将领贪慕师师美色,点名要她赴宴献艺,师师不甘受辱,愤而自裁,算是殉国而死。
也有人说,师师在城破之前,随着逃难的人群,流落江南。此后数十年,漂泊在山川湖海之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直到人老珠黄,仍身在青楼,只是早已没有往日风光,活着而已。
据说,朱熹的老师刘子翚,曾在湖南与师师偶然相遇。此时,李师师已年过六旬,垂垂老矣。眼见当年名动京城的花魁,徒经丧乱,凄惨如此,刘子翚心中感慨,做诗一首: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再往后,就彻底没了师师的消息。
无论是哪种说法,师师,都没能躲过那场浩劫。
或许,是在某个秋风秋雨的深夜,在这世上某个偏僻的角落,李师师,这大宋帝国最美的花,凋零了。无声无息。
这是个传奇的女人。她的一生,以悲剧开始,又以悲剧结束。中间的灿烂,虽光芒万丈,却也只是刹那的辉煌。
不知道,在那最后的岁月,最后的时光,最后的时刻,她想起了谁?是满头白发的张先,一身才气的秦观,还是体贴温柔的周邦彦?或许,还有赵乙,她在楼梯上惊鸿一瞥的赵乙。
或许,也会想到徽宗。
往后的千年,她的名字,都与徽宗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应该不是她的愿望,她却无能为力。历史,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后世的人们,对她充满了热情。对她和徽宗的香艳往事,更是格外的有兴趣,被各种版本的故事演绎的活色生香。
可惜,在我们的历史中,女性的角色,不是无足轻重,就是被涂抹的太多了。走的越近,却越看不清楚,哪个才是真正的李师师。甚至有人说,有两个李师师。还有人说,那个时代的青楼女子,很多人都以师师为名,这是那个时代的风尚。
历史,让我们疑惑。
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李师师。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抱歉,有事耽搁了。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呵呵。怎么发不上去呢?
涯叔,又病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在退位之前,徽宗已经放下天子的尊严,向上天告罪,向臣民忏悔。在诏书中,他罗列了诸多罪名,让自己成为了大宋以来所有帝王中最不堪者,追思已过,悔之何及。
他的罪,他认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只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心甘情愿,有多少发自肺腑,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对徽宗来说,除了罪己,更多的,应该还是愤愤不平。
在他看来,至少还有个人,要对这糜烂的朝局负责,要对他所承受的屈辱负责。正是这个人,让他从辉煌的巅峰,跌入了无边的黑暗。如果时光重新来过,即便不杀了他,也要将他发配到天涯海角,永不叙用。
这个人,就是蔡京。
他们是老相识了。在端王时代,少年赵佶就与蔡京熟识。从此,蔡京就一直活跃在徽宗的人生里。蔡京与徽宗,除却君臣之外,亦师亦友,甚至还是儿女亲家。攀上了徽宗的蔡京,一路飞黄腾达,几度拜相、几番宣麻,纵横北宋朝堂几十年,权势熏天。
蔡京,深度嵌入了徽宗朝的历史,深度参与了徽宗朝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作为朝廷宰执,他对徽宗的影响是巨大的。徽宗将执政之过归咎于他,虽不厚道,但蔡京并不冤枉。
蔡京,这是个永远也洗不白的人。
不过,人都是复杂的。非黑即白,并不适合人性,不适合普通人,也不适合政客或政治家;不适合今人,更不适合古人。论人论事,特别是历史人物,还得回到他所在的时代;唯如此,才能相对公允。
蔡京,出自福建蔡姓。
福建这个地方,在北宋时期,已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过相对中原,还是显得有些粗陋。蔡京,能从福建的大山中,一路走出、扶摇直上,登上北宋帝国的政治舞台中央,历经几十载巍然不动,自然不是寻常之辈。
也正是蔡京的如日中天,让福建蔡姓,成为京城一时显贵。
不过,要论北宋的蔡姓之贵,还得从另外两位先说起。他们都是蔡京的同族,也都大名鼎鼎。
先来说说蔡襄。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发现了个,特别有意思的事。
涯叔啊,涯叔。
算了,理解你。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5)
时间,回到公元1126年的冬天。
窗外,大雪纷飞,徽宗沉浸在过往的思绪中。
他无比留恋地告别了师师,带着苦涩。这是作为男人的苦涩。
当然,国家危在旦夕、社稷风雨飘摇,他如今感受更深的,是作为皇帝的苦涩。摘下皇冠、挂名太上皇,这种逃兵式的退位,充满着屈辱,充满着苦涩。
徽宗的时代,黯然终结。
从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到一地鸡毛、仓皇而退,从公元1100年登基,到1126年退位,不过才26年。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流水落花,一去不回。他内心充满着悲凉,哀叹着命运的无常和不公。
在退位之前,徽宗已经放下天子的尊严,向上天告罪,向臣民忏悔。在诏书中,他罗列了诸多罪名,让自己成为了大宋以来所有帝王中最不堪者,追思已过,悔之何及。
他的罪,他认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只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心甘情愿,有多少发自肺腑,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对徽宗来说,除了罪己,更多的,应该还是愤愤不平。
在他看来,至少还有个人,要对这糜烂的朝局负责,要对他所承受的屈辱负责。正是这个人,让他从辉煌的巅峰,跌入了无边的黑暗。如果时光重新来过,即便不杀了他,也要将他发配到天涯海角,永不叙用。
这个人,就是蔡京。
他们是老相识了。在端王时代,少年赵佶就与蔡京熟识。从此,蔡京就一直活跃在徽宗的人生里。蔡京与徽宗,除却君臣之外,亦师亦友,甚至还是儿女亲家。攀上了徽宗的蔡京,一路飞黄腾达,几度拜相、几番宣麻,纵横北宋朝堂几十年,权势熏天。
蔡京,深度嵌入了徽宗朝的历史,深度参与了徽宗朝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作为朝廷宰执,他对徽宗的影响是巨大的。徽宗将执政之过归咎于他,虽不厚道,但蔡京并不冤枉。
蔡京,这是个永远也洗不白的人。
不过,人都是复杂的。非黑即白,并不适合人性,不适合普通人,也不适合政客或政治家;不适合今人,更不适合古人。论人论事,特别是历史人物,还得回到他所在的时代;唯如此,才能相对公允。
蔡京,出自福建蔡姓。
福建这个地方,在北宋时期,已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过相对中原,还是显得有些粗陋。蔡京,能从福建的大山中,一路走出、扶摇直上,登上北宋帝国的政治舞台中央,历经几十载巍然不动,自然不是寻常之辈。
也正是蔡京的如日中天,让福建蔡姓,成为京城一时显贵。
不过,要论北宋的蔡姓之贵,还得从另外两位先说起。他们都是蔡京的同族,也都大名鼎鼎。
先来说说蔡襄。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6)
算起来,蔡襄和蔡京是同宗同辈,两人同一高祖。
蔡襄,字君谟,福建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仙游县)人。生于公元1012年,是真宗年间,逝于1067年,其年英宗驾崩,终年56岁。一生横跨大宋的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其寿虽不算高,但完美的避过了之前的辽宋争雄、后世的变法党争。
其人生,还贵在大部分时光,都在仁宗朝度过。这真是莫大的福气。这段时光,是北宋最灿烂的时期,甚至有人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那么多人,梦想回到大宋,这段时期,可能是首选。
人生,有时候真的不在于奋斗。这不是唯心,也不是消极,而是历史的真相。有的人,生逢乱世,一辈子颠沛流离、孜孜以求的,也不过就是个安稳日子。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千年大治的盛世。怎么比呢?
而这其中的差异,又何其大?宁做盛世犬,不做乱世人啊。
蔡襄就是如此幸运。
即便同在北宋,和他的两个福建小老乡相比,章惇比他晚生23年、蔡京晚35年,这两位虽然官做的更大,但论起人生的际遇,坎坷跌宕、起起落落,艰辛的多、也惨烈的多了。
即便是只比他小7岁的司马光、小9岁的王安石,这两位在历史上极富盛名,但盛名之下,两人历经变法波折、饱受党争之苦,人生不知要艰难多少。
盛世,可望不可求。
盛世,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象。
盛世,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画出来的,盛世是拼出来的。千万人,从天子到公卿,从王侯到将相,从巨贾到贩夫,从走卒到厨娘。是每一个人的精彩人生,拼出了煌煌盛世。
盛世,还是张扬,文化的张扬、文采的张扬、艺术的张扬。当然,最重要的是,人性的张扬。
正是如此盛世,铸就了蔡襄。即便在仁宗朝,那个群贤毕至、群星灿烂的时代,在满天的星辉中,蔡襄也是光彩夺目的。他的光芒,历经千年,耀眼依然。
让他辉煌的,首先在于书法。这非常的不易。北宋朝,书法承上启下、名家辈出,能在这其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已经难能可贵,更何况是成为众口一词的大家。
蔡襄,就是书法大家。一支笔,龙飞凤舞,名垂千古。
当然,这里面牵扯着一桩公案。那就是,宋四家,所谓苏、黄、米、蔡,这个蔡,到底是蔡京,还是蔡襄?
千年来,终说纷纭。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感谢支持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7)
今人多以为是蔡襄。
不过,也有很多人,坚持说是蔡京。
这种说法,是有些道理的。
其中,很重要的逻辑是时间线。看看他们的出生年份,苏轼是1037年、黄庭坚是1045年、米芾是1051年,蔡京是1047年。像所有的艺术一样,书法,也是讲究传承和辈分的。蔡襄的年纪,远在苏、黄、米之上,是前辈人物,将其置于晚辈之后,不符合儒家尊敬前辈的伦理。
如此按时间和辈分排序,蔡是指蔡京,大体上说得通。
当然,有人会说,这不是按年龄和辈分,而是按照艺术成就来排的。这就没法说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一群绝顶的书法高手里面,非要排个座次,岂不比登天还难。
这些人里面,苏轼是头牌,这应该没有异议。后面的黄庭坚、米芾,固然都是大师级的,但从书法风格上来说,他们与蔡襄也是各有千秋。非得说成就高于蔡襄,难以令人信服。
有趣的是,在当时,蔡襄的书法就颇受推崇,其中最推崇他的,除了欧阳修,正是苏轼。东坡先生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地反复强调,蔡襄的书法本朝第一。黄庭坚,位列苏门四学士,让他排在苏轼公认的书法第一人前面,妥当吗?
如此说来,从艺术成就上来排名,实在不靠谱。
说来说去,后世之人,还是在以道德划线。人们耻于蔡京的人品,以其族兄蔡襄替之,更有可能。
道德问题,在我们的历史中,从过来都是个天大的问题。很多人、很多事,都在道德划线面前,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变得面目全非。道德,被赋予了天生的正义感,谁抢占了道德的高峰,就能俯瞰群山,傲视群雄。道德,还是一把利刃,利刃在手,天下莫能敌。
蔡京纵是书法出神入化,自成巅峰,一旦大节有亏,也只能狼狈不堪的滚落在地。看上去,似乎被蔡襄捡了个便宜。
事实上,绝非如此。要是这么说,蔡京第一个就该不答应,蔡京的书法之路,恰恰是从学习乃兄蔡襄开始的,说蔡襄是他的书法启蒙者,也毫不为过。当然,苏轼也不会答应,就连仁宗也不会首肯,他对蔡襄的书法,也是推崇备至。
蔡襄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世人赞叹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时人有云,欣赏蔡襄书法,犹如春风拂面,充满温雅气息。无论在朝、在野,蔡襄的书法都是极负盛誉。
据说,盛名之下,蔡襄却是惜墨如金。越是这样,他的书法就越珍贵。就连仁宗皇帝,偶然得到蔡襄的手迹,也是视若珍宝,反复观摩。天子尚且如此,民间若能得到,那更是无价之宝了。
关于他和仁宗,还有个小故事,颇为有趣。据说,蔡襄留有美髯,甚是飘逸。一日,仁宗见之,忍不住问道,如此美髯是怎样打理的?晚上睡觉时,胡须是放在被子里面,还是被子外面呢?带着仁宗的问题,蔡襄晚上躺下了。他一会将胡子放在外面,觉得不妥,一会将胡子放在里面,还是觉得不妥。就这样折腾了一宿,也没睡好。仁宗闻之,哈哈大笑。
北宋文人的飘逸,君臣之间闲适、宽松的氛围,可见一斑。
除了传世书法,传世故事,蔡襄还留下了个中国第一。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8)
一座桥。
在中国的桥梁界,有“南洛阳,北赵州”的说法。前者指的是洛阳桥,后者是赵州桥。赵州桥名气更大、历史更久远,它始建于隋代,北宋时曾修缮,并由宋哲宗正式赐名安济桥。不过,论起修建的难度和工艺,洛阳桥毫不逊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
洛阳桥,正是由蔡襄主持修建。
首先要说明的是,此洛阳,非彼洛阳。
据说,唐宣宗曾微服出巡,来到福建泉州惠安县一条河边,赞其风光与洛阳相似。获天子盛赞,此河便改名为洛阳江。
在洛阳江入海处,有个渡口,称万安渡,是两岸交流的纽带。
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到北宋时,泉州港已是帆墙林立,百舰争流,中外商贾荟集,繁盛一时。然而,万安渡口,却因风高浪急,时有舟楫沉没,商旅多有伤亡、财产多有损毁。百姓苦不堪言。万安渡建桥,已是迫在眉睫。
此事,当地人谋划多年,无奈浪高水深,始终不得其法,终无所成。冥冥之中,似乎就在等着真正的修桥人。
蔡襄仕途兜兜转转,终于来到泉州任知州。蔡知州,素有爱民如子的美誉,知道了万安渡口的凶险,便立即着手修桥。他费尽周折、历经艰辛,耗时数年、花费千金,终将大桥修成。其所采用的天才般的“筏型基础”和“蛎固基法”,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充满着智慧。
蔡襄,真是非常之人。要知道,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修桥铺路、起屋建房,在士大夫眼中,不过匠人手艺而已,难登大雅之堂。蔡襄,身为大儒,却能兼有如此智慧和动手能力,更显得卓尔不凡。
所谓“筏型基础”,蔡知州的办法,是先选好桥址,然后沿着桥址往水中沉下许多大石块,在水下形成一道石堤,再在石堤上建桥墩。桥墩的形状,全部如船一般,两头尖尖,能有效减小水对桥墩的冲击。
如此,虽能减小水的冲击力,但经年累月,桥墩还是会偏移以至于崩塌,怎么办呢?蔡襄的解决之道,堪称天才。
牡蛎固桥法。
在桥墩建好后,其命人在桥墩上养殖牡蛎。牡蛎繁殖能力很强,有孔就钻,无孔不入。牡蛎有两个壳,一个壳会粘在石头上或另一个牡蛎上,如此相互紧紧粘在一起。当牡蛎粘成片时,即便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如此加固桥墩,桥墩虽千年亦坚不可摧。
因为牡蛎美味,为防居民挖桥墩上的牡蛎,蔡襄还出台法令,凡挖洛阳桥墩上牡蛎者,坐牢两年。据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生物学原理用于造桥的案例。
就这样,蔡襄主持修建的洛阳桥,在不经意间创造了历史,成为华夏大地第一座跨海大桥。
在当年,这便是一件盛事。桥成之日,蔡襄挥笔写就了千古传诵的《万安桥记》并刻石立碑。其文辞之优美,书法之飘逸,相得益彰,成就了千古美名。
有此功绩,蔡襄去世百年后,南宋孝宗皇帝仍追谥其为“忠惠”。后世之人,感念其功德,在洛阳桥的南侧建有蔡忠惠公祠。虽历经战火,又多次重修,至今仍立桥头。
有了这座桥,蔡襄,生而有名,死后有祀。何其值也?
换个角度说,老百姓,又是多么的朴实。只要这些父母官们,真正为百姓做事,哪怕仅是一座桥,虽百年、千年后,百姓也仍然记在心里。
不过,对蔡襄来说,即便没有书法,也没有桥,他在历史上、在百姓心里,也绝对还有一席之地。因为,他还有茶。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9)
中国,茶的故乡,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然而,茶文化的鼎盛,却首推两宋。
正是在宋朝,茶由贵族消遣走向民间消费,饮茶成为了全民风尚。据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正是自宋朝开始流行。也是在宋朝,饮茶成为世俗和高雅兼有的独特文化。
说其世俗,在当年的东京城,茶楼林立,多不胜数。比如,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的闹市区,就遍布茶坊、茶肆,而且夜市尤为兴隆;东京城外,繁华的汴河两岸,茶楼也是处处可见。为讨顾客欢喜,这些茶楼、茶肆特色各异。
在百姓消遣的大众茶肆,人声鼎沸、热闹喧嚣,花不了几个铜钱,就能呼朋唤友、喝茶谈天,好不快活。档次高的,则装修考究、清雅幽静,去的人非富即贵,既是妙处,消费自然也不低。
在揽客之道上,也是各有千秋,有的表演蹴鞠、有的表演说书,还有的蓄养貌美歌妓,轻歌曼舞、风姿撩人,立在堂前,让人望之心动。当然,还有花茶坊,既卖茶、又卖色,是风月之地。
说其高雅,在中国茶艺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尤为精致,且独一无二。我们如今的冲泡饮茶之法,是自元明之后的习惯。而宋人的烹茶,要精细、精致,有品、有道的多。
简单的说,宋人的茶,是将茶叶制成茶饼,烹茶时,将茶饼取出,先捣碎,再碾成粉,然后用特制的茶筛滤过,如此方可冲茶。取茶粉一勺,注入少量沸水,将其调成茶膏,再缓缓注入开水,茶膏遇水,泛起茶沫。如此过程,称为点茶。
这是个繁杂、细腻,又充满诗意和情调的过程。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且使用特定的器具。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有道了。所谓精致,所谓文化,所谓生活,大体如此。
正因为技术含量高,点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技艺,文人雅士,甚至贩夫走卒,相互切磋点茶的功夫,遂有了斗茶之趣。斗的,主要是茶色和茶浮。色是指茶汤的色泽,以纯白为最上品,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浮则指茶沫,以乳白色为上佳。当然,茶香、口感,也很重要。
宋人,对点茶、斗茶乐在其中、乐此不彼。很多人著书立说,讲述茶之道。就连徽宗皇帝,也是茶道高手,他甚至还写过一部关于茶的专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后人称之《大观茶论》。
全书共20篇,对当时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等都有详细记述。尤其关于点茶的篇章,见解精辟,论述深刻,堪为高人高论。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直至今日,犹是学茶的入门佳作。不过,宋人关于茶道论述的巅峰,还得是蔡襄。
他著有佳作传世。《茶录》。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香港细雨,
吹在脸上,微凉。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30)
蔡襄的《茶录》,是继陆羽《茶经》后,最重要的茶学著作。
这几乎是公论。
蔡襄来自福建,这里是茶的故乡。福建的茶,在唐时就已闻名遐迩。到了北宋,其特产北苑茶早已是皇宫贡品,誉满京华。对于家乡的茶,他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人近中年,蔡襄回到家乡做官,负责监制北苑贡茶。或许是源于对茶的喜爱,或许是尽忠职守,在茶上,他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一身蓑衣,一根芒杖,蔡襄走遍故乡的茶园。
这是个认真的人。他从茶的品质和花色两方面入手,求质又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团茶为小团茶,称为小龙凤团茶。在工艺上,更加精进,不厌其繁。数年的汗水,终有回报。
小龙凤团茶进京,立刻风靡东京城。
一代文豪、茶道高手欧阳修,也是赞不绝口。对于蔡襄,他从来都是推崇备至,从书法到茶,一以贯之。这殊为不易。
据说,初时小龙凤团茶一年仅贡十斤,每斤十饼。仁宗十分珍爱,就连宰辅大臣也不轻易赏赐。有一次,祭天大礼后,仁宗心情大好,赐给中书省、枢密院八位大臣一块小团茶。这些大臣们哪舍得喝啊,小心翼翼地切分开,拿回家珍藏了。
后来,欧阳修有幸获赐一块完整的小团茶,珍藏三年仍不舍得喝。就连日后被贬到惠州的东坡先生,颠沛流离之余,还在怀念小龙凤团茶的绝美味道。他写道: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以月喻茶,可见小团茶的珍贵。
爱茶、品茶、做茶的蔡襄,融汇平生心得,写就了《茶录》。书分二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茶录》除了进献给仁宗鉴赏外,还勒石以传后世。
若论华夏文化,书法和茶艺,都是不可或缺的代表。蔡襄的《茶录》,用曼妙的书法,书写绝妙的茶道,这样的神作,岂非文化绝品?它将北宋的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而这种茶文化背后,正是宋人安详、平和,典雅、精致的生活方式。
这种文化影响之深远,非言语所能形容。
比如,日本的茶道。它源于中国,亦步亦趋。
如今,论起茶文化,日本的茶道,已臻若化境,它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让人叹为观止。反倒是茶的故乡,我们弄丢了太多东西。让人徒生叹息。
说起来,我们弄丢的,又岂止是茶?可能还有精致。
精致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精致是积累出来的,是沉淀出来的,也是富足和宽容的社会氛围熏陶出来。精致本身,就是从容和自信。
精致是个好东西。
可惜的是,有些东西丢了,就很难再捡回来了。
若是,蔡襄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也许会充满遗憾吧,就如他的人生一般。
是的,尽管有书法、有桥,还有茶道,但他的人生,高开低走、崎岖坎坷,遗憾贯穿始终。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
小雨。
风大。
稍后更新。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31)
蔡襄,出生乡野,父亲是个农民,祖上不可考。在历史上,其父亲角色是模糊的,也许实在没有太多可说的。母亲卢氏,在历史和民间记载中倒颇有笔墨。
至少,蔡襄替母还愿的故事,流传甚至广、耳熟能详。
据说,当年万安渡口,有艘渡船刚行至江心,忽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一时间,狂风巨浪,眼看渡船就要倾覆,众人惊慌失措,以为在劫难逃。这时,隐约听到天上有人大喊,不要伤害蔡学士。众人惊愕之余,风浪还真就慢慢小了。一船人幸免于难。
船到对岸,众人相互询问,谁是蔡学士,却并无此人。
只有一位怀孕的年轻女子,夫家姓蔡,即是蔡母。众人惊叹,称其腹中胎儿日后必是大贵之人。蔡母当即许诺,若孩子日后平安富贵,定为两岸百姓建桥报恩。
后来,蔡襄主持建桥,其母卢氏还带头捐款。
故事,自然不可考。
不过,蔡襄的母亲卢氏,是个贤妻良母无疑。
蔡襄的童年时光,多数时间在母亲娘家度过。外祖父一生读书,却无功名,终身抱憾。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蔡襄身上,对其读书要求甚严。加上母亲的言传身教,蔡襄小小年纪就学问了得、才名远扬,是周边乡里有名的神童。
时光荏苒,转眼蔡襄已是翩翩少年,风华正茂、才气逼人。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家乡的山水再美,也无法容纳少年的梦想。
年轻人的心,总是在远方。
少年蔡襄,心中的梦想之城,是东京。
十七岁那年,蔡襄告别外祖父和母亲,翻山越岭、水陆并行,历时数月,终于在汴河码头下了船。眼前的东京城,就像孩子眼里万花筒般的世界,绚丽多姿、喧嚣灿烂。
码头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谁也没多留意这个少年。这些在汴河码头上,睁大眼睛、满脸兴奋的年轻人,他们见得太多了。何况这个年轻人,一身布衣、一口方言,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土里土气。
可惜,他们看走了眼。
不过数月,这位福建少年的名字,就在东京城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蔡襄参加开封府乡试,拿了第一,高居榜首,中了解元。
十八岁。正青春。何其梦幻的人生开局。
在最好的年纪,蔡襄拥有了最傲人的资本。如此青春,成为了他终身难忘的回忆。在后来的人生里,他无数次回忆十八岁时的东京。这甚至成了他熬过艰难岁月的良药。
人不风流枉少年。
其实,无论人生成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最浓墨重彩的岁月,定是少年时。那时的日子,天空阳光灿烂、湖面波光粼粼,大地鲜花烂漫、岸边杨柳依依,细雨临江、微风拂面,燕飞低、人微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自然。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小时候,老家院子里有棵数。到了春天,开满了花。院子里全是人,大人忙、小孩闹。月光下,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院子的清香。
慢慢的,孩子们大了,离开了院子。
院子,慢慢安静了下来。树老了,花开的也少了。
再后来,院子没人住了。树枯了,花也没了。
孩子们,长成了大人,散落各地。
大家有了自己的院子,院子里也种上了树,树也会开花。院子全是人。月光下,一家人,一院子的清香。

--2020年清明。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小时候,老家院子里有棵树。到了春天,开满了花。院子里全是人,大人忙、小孩闹。月光下,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院子的清香。
慢慢的,孩子们大了,离开了院子。
院子,慢慢安静了下来。树老了,花开的也少了。
再后来,院子没人住了。树枯了,花也没了。
孩子们,长成了大人,散落各地。
大家有了自己的院子,院子里也种上了树,树也会开花。院子全是人。月光下,一家人,一院子的清香。

--2020年清明。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感谢支持!
明日继续更新!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015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更新时间:2021-03-21 11:54:32

评论数:10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