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新编《论语》详解——前言

新编《论语》详解——前言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0择人以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5.1》)

详解:

如果认真阅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对國君的要求非常严格。孔子对國君评判的标准,是看他是否有道。有道是明君好君,无道是昏 君暴 君。

孔子时代,频繁更换國君,所以邦國经常由有道突然转为无道,或由无道又突然转为有道。这样对正人君子是个严峻考验——沧海横流,方显君子本色。

这一章,说的就是孔子在邦有道无道的交替中,是如何识别君子的。

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天道地理,德才兼备,终生治学,做老师,而始终拒绝鲁國君做官的邀请。

公冶长能解百禽之语。有一部叫《论释》的书中是这样讲的:

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走到两国边界处,听见鸟儿们互相招呼往清溪食死人肉。
不一会儿见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公冶长问她,老婆婆说:“我儿子前日出门,至今未回来,生死未卜,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公冶长说:“我刚才听到鸟儿们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怕是您的儿子吧。”

老婆婆去看,果然发现她儿子的尸体。老婆婆报告了官吏。

村官问老婆婆:“你从哪儿知道的?”

老婆婆说:“是公冶长说的。”

村官说:“公冶长没杀人的话,怎么可能知道?”

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

狱吏问:“你为什么杀人?”

公冶长说:“我懂鸟语,没杀人。”

狱吏说:“那试试你,如果真的懂鸟语,就放了你,如果不懂,你就要偿命。”
于是将公冶长囚在狱中。

有一天有几只麻雀停在监狱的栅栏上,互相唧唧喳喳地叫,公冶长听了面带微笑。
狱卒去报告狱吏:“公冶长听了雀语发笑,好象是懂得鸟语。”

狱吏问公冶长:“你听到麻雀讲什么了而发笑?”

公冶长说:“麻雀唧唧喳喳,说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公牛把角折断,粮食收拾不尽,招呼去吃。”

狱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如此,于是把公冶长释放了。

孔子经过长期观察,确定公冶长是个坚守正道的君子,就将女儿许配给他。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孔子;谓:评论;可妻:可以将女儿嫁给他;虽:虽然;缧绁(lei2xie4):捆绑犯人的黑绳索,借指监狱,囚禁;非其罪也:不是他真的犯了罪啊;

——其:代指孔子;子:女儿;之:代指公冶长。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公冶长是个行道的君子,可以将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经坐过牢,但是他没有犯过罪啊。”于是孔子把女儿嫁了给他。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复姓南宫,名括,字子容,也是孔子的学生。

——不废:不废弃道;刑戮:刑罚杀戮;免:避免;免于刑戮:避免自己和民众遭受刑罚杀戮。

——孔子又评论南容说:“南容在邦有道的情况下,坚决不废弃道,在邦无道的情况下仍然坚守自己心中的道,无论邦有道还是无道,南容都能固守对道的信念,在邦有道时,表现得很有才能;在邦无道时,就表现的愚笨,以保护自己和民众免于刑戮,但依然能够保持行道的君子本色,于是孔子将侄女许配给他。

——当时孔子哥哥已经去世了,所以由孔子做主。

这一章,通过孔子择婿的标准,体现了他注重人的内在品德,以德选人,择人以道的高尚情怀,这与世俗看重官阶和钱财有天壤之别。——这一条孔子就无愧于圣人的称号。

白话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公冶长是个行道的君子,可以将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经坐过牢,但是他没有犯过罪啊。”于是孔子把女儿嫁了给他。

孔子又评论南容说:“南容在邦有道的情况下,坚决不废弃道,在邦无道的情况下仍然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并且保护自己和民众避免刑罚和杀戮,表现了高尚的道德和过人的智慧。”因此孔子就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他。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1道定成败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14.36》)

杨伯峻:

公伯寮向季孙毁谤子路。子服景伯告诉孔子,并且说:“他老人家已经被公伯寮所迷惑了,可是我的力量还能把他的尸首在街头示众。”

孔子道:“我的主张将实现吗,听之于命运;我的主张将永不实现吗,也听之于命运。公伯寮能把我的命运怎样呢!”

钱穆:

公伯寮谗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把此事告诉孔子,说:“季孙听了公伯寮谗诉,已对子路有疑惑。但我的力量还能把此事向季孙陈说清楚,使季孙杀了公伯寮,把他陈尸于市。”先生说:“道若将行,这是命。道若将废,亦是命。公伯寮如何挽得过天命呀!"

详解:

从5 4起,魯* 迅、陳獨* 秀、胡* 適等人就充当反孔急先锋,带领广大瓜民猛砸孔子。

他们完全无视2000多年来中國行的是秦政,而占据中國思 想文化阵地的是主张严刑峻法反对仁政的法家。

由于他们将矛头指向孔子,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帝】王和法家却安然无恙,悠哉游哉。

反孔派在客观上充当了保皇派,既保护了【帝】王專‘制,又保护了【帝】王專’制的意識形态,致使【帝】王專、制后来得以死灰复燃。这就是【帝】王高明之处

——搞×死很多人,还有很多人崇拜他。这都归因于历代【帝】王娴熟地运用洗脑愚民术。

他们早有预谋,将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的原因推向孔子。如此就可以避其锋芒,安全过关,达到换汤不换药之目的。

皇帝可以换,朝代可以改,但是秦政制是坚决不能改的,这样就可以世世代代行秦政制了。

洗 脑越成功,瓜民就越砸孔子,道德就越败坏。看那带头砸孔子的魯* 迅、陳 *獨秀……不是銀弟婦、做漢 奸,就是嫖 娼,還有搞文 工團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结果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贻害无穷。

这一章,孔子阐明人事与天命的关系:人事即人为之事;天命即天意,是道的体现。

人事合乎道,就能存在、发展,取得成功;人事不合乎道,就会被道废掉而失败。

孔子这里说的命,不是命运的命,而是天命的命,天命即道。但是历代腐儒却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将命曲解为个人命运,那么事情的结果就归因于个人命运了。
——由命运决定成败,其实成败是由道决定的。子思在《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这就本末倒置了。

——天命本身就是道的体现,子思拐了两道弯,就将性偷换掉道了。

天命决定性,性必须循道,而率性是指性不必受道约束,那么性就不一定能循道了。率性发展下去就是“人定胜天”,显然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汉朝董仲舒也说天命,不过他将天命神秘化了,认为上天要惩罚君王,就会先发出警告,称之为天人感应,如彗星出现预示流年不吉利,天降陨石预示有大人物逝世……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属于孔子指责的“怪力乱神”。

本章孔子专门论述天命的重要性: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公伯寮:孔子的学生,与子路同在鲁国大夫季孙手下做事。愬:谗言,毁谤;子服景伯:鲁国大夫;以告曰:将此事告诉孔子说;夫子:指季孙;固:已经;有:产生;惑:疑惑;志:心意;于:对于;吾力:我的力量;犹:还;肆:示众;市朝:街头;肆诸市朝:将人处死刑后暴尸街头示众。

——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毁谤子路,大夫子服景伯将此事告诉孔子说:“季孙老爷已经对子路产生了疑心。对于公伯寮,我还是有能力使他处死刑后暴尸街头示众的。”

——在古代,暴尸示众是对重犯的惩罚。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是“道将之行也与,命也”的倒装句式。

——道:自然规律;将:要使;之:指代某事;行:成功;也与:也欤,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命:天命,天意;命也:是天意啊。

——道要使某事成功,是天意啊!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是“道将之废也与,命也”的倒装句式。废:失败;

——道要使某事失败,也是天意啊!

——孔子听后,认为子服景伯没有必要弄死公伯寮,一切应顺从天意。

公伯寮其如命何!

——其如……何是反问句式;如……何:奈……何;

——公伯寮能奈天命何吗?

——意为:公伯寮能够改变天意吗?

——天意就是道使之然。

——孔子说:道要使某事成功,是天意啊;道要使某事失败,也是天意啊。公伯寮能够改变天意吗?

——孔子以此话警告自己的学生公伯寮,劝他不要违反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导:道定成败,不要再干以谗言毁谤他人这种违逆天意的事了,否则必受天谴。

——所谓道定成败,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因果报应”,而是说:办事违反自然规律是注定要失败的。

——例如秦始皇经过长期战争奪取全國政權后,如果依道而行的话,必须广施仁政,大赦天下,减轻徭役和赋税,让民众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但是秦始皇逆道而行,强迫疲惫的广大民众筑长城,建宫殿,修陵园……结果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终遭天谴。

本章孔子通过与子服景伯的谈话教训学生公伯寮,阐明道定成败的原理,一切都要循道而行。

重新断句标点如下: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白话文:

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毁谤子路,大夫子服景伯将此事告诉孔子说:“季孙老爷已经对子路产生了疑心。然而,对于公伯寮,我还是有能力使他处死刑后暴尸街头示众的。”

孔子说:“道要使某事成功,是天意啊;道要使某事失败,也是天意啊。公伯寮能够改变天意吗?”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2人能弘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15.29》)

杨伯峻:孔子说:“人能够把道廓大,不是用道来廓大人。”

钱穆:先生說:“人能弘大道,道不能弘大人。”

详解:

这句话字面意思很简单。

弘:使~光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

然而,字面简单的,往往理解起来更复杂。这个简单的句子,却厘定着《论语》、孔学对人与道关系的基本看法。

关于人与道关系,孔子一向主张人应该循道而行。因为在上章《道定成败》里孔子说过“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意思是说,做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道决定的。人循道而行,就是弘道的体现。循道而行就会得到道助,事半功倍,容易成功。而成功就是对道的弘扬。

有些道家,总把道往虚无缥缈中寻去,将道越说越玄虚,使一般人敬而远之。这种把戏,千百年来一直愚弄着吃瓜群众。

对于《论语》,对于孔学,这种把戏是无效的。

何谓聖人之道?

大道于天地之间,大道至简,大道无言,自然万物运行须臾离不开道,此之为规律也。

聖:从耳从口从王,耳聪口敏,王:通达事理,敢于承担,为民众贡献智慧和才能。

圣人:是学识渊博,有智慧有谋略,德才兼备对民众有担当的至善之人。

圣人之道,就是所有圣人掌握运用自然规律优点的集大成者。用现在的话说,即先哲们娴熟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圣人不会强迫别人向自己看齐,也不会强硬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成功形象示范感化别人——这就是人能弘道。

道的彰显,是人现世存在的当下涌现。离开当下、现世,只能是虚无缥缈的远景,与《论语》、孔学的圣人之道毫无瓜葛。

这里,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论语》、孔学和西学中的柏拉图、耶教、科学主义等的根本分歧。

对于后者来说,是“道能弘人”。

在柏拉图那里,“道”是理智的光芒,在耶教那里,“道”是上帝,在科学主义那里,“道”是科学。但对于《论语》、孔学来说,是人能弘道——理智的光辉、上帝、科学都离不开人。没有人,这些西学所谓的道都没有任何意义。

正由于《论语》、孔学的这种精神,使得西式的宗教在中国从来都没能得到光大——因为非道弘人。

有人可能要问,这样是否意味着《论语》、孔学否认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就是道。《论语》、孔子从来没有否定过道,又如何能说《论语》、孔学否认客观规律?

关于道,孔子与老子的理念基本一致,都源自《周易》。

《周易》是中國文化之源。

老子說的道,重點放在自然運行規律的理論上;孔子說的道,重點放在人類社會运行规律的实践上。

孔子认为,人类社會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提出仁。仁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称为道德伦理,属于哲学范畴。相对老子,孔子的道更接地气,更富有人情味,也就更容易被人接受。

孔子认为,道(客观规律)需要人去发现、掌握、践行和光大。对于《论语》、孔学来说,一切都是由人承担的。

在天地人模式中,自然规律属于天地范畴,构成了人展现的舞台。但舞台是需要人来表演的。对于人这个演员来说,无论舞台如何,演好戏是最重要的。

而好的演员,无论怎样的舞台,都会充分利用构成这个舞台的当下、现实的条件,将舞台发挥到极致,而不是被舞台摆布,这里舞台就是弘道的场所。

对于《论语》、孔学来说,道只特指现世、当下的圣人之道,并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先验的黑格尔式的“绝对真理”或者宗教式的来世的福报。

任何先验的“绝对真理”都要接受现实的考验,即使上帝也不例外。而宗教式的来世的福报就是遥不可及的画饼。

道也决不是“走极端”。“走极端”恰恰是宋江“替天行道”式的土匪强盗的思惟模式。

有人把孔学归于西学“人本主义”的范式,完全是无的放矢。“人本主义”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哲学。

“人本主义”将“人”局限于功能化层面。而孔学的人,是站在天地人的宇宙结构下说的,突出了人的主导性。

按照孔学观点,不需要一个“人本主义”来“本(规定)”人。人“本”一旦被“主义”,就会失去一切主观意志,变成意识形态的闹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使……光大。

——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

在这章,孔子阐明:在天地间,人起主导作用,只有人才能有所担当。有了人的担当,才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才有道的发扬和光大。道虽然是自然法则,但也是要人去发现、运用和光大的——人能弘道,而道却不可能使人自身光大,恰如火车在铁轨上跑动,才可以体现铁轨的作用,但是铁轨不能使不在轨道上的火车发挥作用。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白话文:

孔子说:“人能使道光大,而不是道能使人光大。”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3依道控利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4.12》)

杨伯峻: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钱穆:先生說:“一切依照着利的目的來行事,自己心上便易多生怨恨。”

详解:

一般套路只用一层障眼法,而【帝】王用了N层:

店铺门上挂着醒目的“孔家店”招牌——挂羊头卖狗肉;

店员一律穿着“儒服”前后都印有“儒”字——造成孔儒不分的乱象,趁机浑水摸鱼;

装修是“儒家风格”,古色古香——迷乱眼睛,造成幻觉;

广告词:“孔子祖传秘方,孔子传人大儒某某监制,如假包换”——目的是以儒学取代孔学;

商品由法家或招安来的儒家出品,但是全部贴上“孔家正品”商标——鱼目混珠,以售其奸;

说明书多用孔子语录,并且注明:解释权归大儒(董仲舒、二程、朱熹等)——让群众大吃其瓜;

开设学校,培养各级推销人员用于推广伪劣商品,考试以大儒歪曲孔学的注解为标准答案——引之以名,诱之以利;

产品质量问题一律推到孔子头上——孔子就这样躺枪了。

在1.27章《改革三步》里,孔子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步曲“庶之——富之——教之”,其中包含了人类依道追求幸福的内容,幸福就是利益。

如果君子不懂得依道谋利益,那么他怎么能够引导民众由贫穷走向富裕呢?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个极端——民众因陈守旧,放弃追求利益,认为求利失义。在计划经济时代,叫做搞自发,是资本主义尾巴;

另一个极端——在追求利益时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权钱交易,巧取豪夺,败坏社会风气。

孔子在2500年前就预见到这两个问题,于是在这一章郑重地提出来:“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一章,七个字,没一个难解的字,但千古以来,都是错解。

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按朱熹《论语集注》而来。朱熹认为:“放,依也。”按这解释,放就发fang3声了。

以上杨钱二师的注解就参照了大儒朱熹。

后来所有的解释基本都成了如杨师的“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或钱师的“一切依照着利的目的來行事,自己心上便易多生怨恨。”

这样就把利当成恶和怨的根源,孔子是不能够依照着利的目的來行事的,于是就剥夺了孔子的正当权益,那么孔子就要喝西北风了,用心何其毒也!

如果放真的就是依,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依?“依于利而行,多怨。”这样不更清楚吗?显然,孔子在这里用“放”字,必定蕴含有深意。

放:应该发fang4声,包含放弃、放纵两个意思。

可能有人要问,放弃和放纵,这两个意思不刚好是相反的,怎么能用在一起?

其实,正是这放字包含了这表面上相反的两个意思,才使得这放字不可以更改。

《论语》,中文第一书,不是浪得虚名,不仅在说道上卓越超群,而且在用字这些细节上,也可以傲视群芳。

这个放字,绝对算得上一字而有神,其妙无穷。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没有读懂《论语》实在是一大损失。

“放于利而行,多怨。”就是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产生多怨的结果。

对于这句话,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肯定会更容易理解:在计划经济年代,都是放弃利而行的,结果是凭票供应,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然多怨;

而在市场经济年代,放纵利而行,结果不择手段,假货和骗术层出不穷,当然还是多怨。

这句话的合理与高明之处,从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了。

更高明的是,这两种相反的情况,用一个放字就包含了。这就像伯牙之“高山流水”,没有子其的悟性,是听不出其中韵味和意境来的。

利不单单指通常理解的利益。利除了表现为静态的利益,也表现为一种动态趋势性,也就是平常说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社會矛盾缓和总比社會矛盾激化要好。“放于利而行,多怨。”说的就是人不知社會的一个总规律,即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而行,都会使得怨增加,如果处理不好,最终使得社會矛盾激化。

而利总是相对的,站在贫富之相上,对富者和掌權者利的放纵,往往就意味着对贫者和无權者利的放弃,势必导致矛盾激化;

然而,对富者利的非法打击和掠夺,又意味着对贫者利的欲望的放纵,同样导致矛盾激化;

那么所谓的階級鬥爭就永无停止之日了。

解决矛盾的方法是:

不能放弃依道求利。在大公無私年代,农民不准種自留地,養豬不准超过两只,养家禽不准超過4只,否则就要割資本主義尾巴,这种局面一定不能重演。

不能离开道放纵追求利;个人追求利不能违背人类的总体利益——禁止以權謀私,禁止污染環境,禁止假冒偽劣产品

依道管控好各种潮流趋势,使之既健康又充满活力。

孔子在这一章里提醒改革者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这是改革的关键,力度小了,效果不明显;力度大了,过犹不及,因此必须依道控利。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白话文:

孔子说:“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益,无论背离趋势还是过度追随潮流,这些行为都会产生多方埋怨的不良结果。”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4以道为本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1.5》)

杨伯峻: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钱穆:先生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临事该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该节省财用,以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

详解:

有人说,历史上那么多大儒,难道没有一个能够正确理解《论语》吗?

确实没有,因为他们已经被缔汪招安,一心只想着如何按照缔汪的旨意曲解《论语》,因而从来没有大儒敢将《论语》按照孔子原意重新排序和断句;又由于中郭历代行秦正制,历代缔汪不敢正解《论语》。

他们走的是法家暴正路线,而孔子思想是反对暴正的。

即使有个别不被招安的“大儒”,其境界也不及孔子,无法理解孔子深邃的思想,况且不被缔汪承认,也无法流传下来。

再就是大儒将《论语》里孔子学生的言论或其它儒家著作当成孔子思想,那就更是谬种流传了。

由于曾参缺乏悟性,将孔子学说的道有意无意地篡改成为“忠恕”,这样,道就变得狭窄、短促了,又如何能够一以贯之?

因此这是最被历代缔汪赏识的。曾参后来写了《大学》,此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与他的“忠恕”论一样,也是将道狭窄化、短促化,而且贬低了道的崇高性,当然成为缔汪的至爱了,将其定为科举必考科目。

他的门徒子思以及子思的门徒孟子,都没有说到孔子学说中关于道的真谛。子思著有《中庸》,《中庸》开章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孔子认为,天命就是道,道是万物之先,但是,子思却将性摆在道的前面,这就降低了道的地位,道也就不能一以贯之了。

孟子及其门徒所作的代表孟子思想的《孟子》,将孔子实践第一的道归结为非实践的心性之论,成为儒家心学的鼻祖。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这里,天时是道的象征,地利与人和代表事物。按照孟子的意思,道不如事物,从而贬低了道的作用。

孟子严格区分了统 治者与被统 治者的阶 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把统 治者和被统 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 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民众的疾苦,民众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 治者。

这与孔子主张统 治者必须循道而行,循道而行就是维护人类最高利益,而不是将缔汪利益当作最高利益,民众循道而行的责任就是监督统 治者是否循道而行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
虽然,曾参、子思和孟子等人背离了孔子关于道的理论,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属于认识问题,与受缔汪招安的董仲舒、朱熹等属于立场问题是有巨大差别的。

然而,正是由于曾参、子思和孟子等人对孔子对道的定义的曲解,才成为后来儒家的“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的理论之源。

这一章,关键在对“道”字如何理解。

杨、钱二师根据朱熹的注解,都将“道”解释为“治理、领导”之类,是对道的删除,目的是取消道在孔学中的核心地位。

由于朱熹将道曲解为“治理、领导”,于是企图改变孔子的立场,强迫孔子站到缔汪方面来,因而就有了进一步的曲解——爱护管吏,役使老百姓。

然而,孔子本意是将道摆在第一位置,并且以道一以贯之。

重新断句“道千乘之国”在“道”后面断开,是强调道的重要性,否则就被朱熹解释为引导了,所以重新断句为:

道!千乘之国

——道:就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指的是万物之本,当然也是“千乘之国”之本。

——千乘之国:千:谓数量巨大;乘:配备四匹马的战车;千乘之国:指军力非常雄厚的大国;

——道!乃军力雄厚大国之本啊!

——“千乘之国”是军事大国,是具备领导和治理实力的大国,本身就含有领导的意思,所以前面的“道”是指《周易》之道。孔子将道放在前面,强调道的重要性,离开道,大国也会衰落。

——千乘之国如何做到循道而行?下面就是具体做法。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敬:左半边是“茍”(jì)字(不是苟gou3字),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茍”字为“自我告诫、自我反省”之义  ,右半边为“攵”,即反文旁,由“攴”(pū)字演化而来,是用棍子或鞭子敲打的意思,本义:警示,恭敬,认真,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事:办事;而:连词;信,诚信。敬事而信:各级正府要严肃认真办事,要取信于民;

——节:节省;用:财物支出;爱人:关心爱护民众;节用而爱人:节省财物,而且关心爱护民众;使:遵从;民:民众;以:做,从事,解决;时,当下需求和困难;使民以时:遵从民众当下的意愿,解决他们现实需求和困难。

本章孔子强调道对于军事大国的重要性,指出军事大国必须以道为本,否则就会衰落。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白话文:

孔子说:“道!乃军事大国之本啊!——各级政 府要严肃认真办事,取信于民,节省财物,而且关心爱护民众,遵从民众当下意愿,解决他们现时需求和困难。”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5言志与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5.26》)

杨伯峻: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轻字当删)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道:“希望听到您的志向。”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怀念我。”

钱穆: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先生说:“你们何不各言己志?”子路说“我愿自己的车马衣(轻字当删)裘,和朋友们共同使用,直到破坏,我心亦没有少微憾恨。”颜渊说,“我愿己有善,己心不有夸张。对人有劳,己心不感有施予。”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先生的志愿呀!”先生说:“我愿对老者,能使他安。对朋友,能使他信。对少年,能使他于我有怀念。”

详解:

有网友要我谈谈对孟子和荀子的看法。那就从孔子论人性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人性;相:选择,引申为讨论,辨别;近:互相接近,引申为纠缠不清;习:实践;相:考察;远:分开,引申为善恶分明。

——意思是说“人性本身没有善恶。如果只在人性的善恶上讨论,就会纠缠不清。看一个人,必须在实践中考察,才能分辨出他的善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犯了先验主义错误:一个人不能在他没有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断定他的善恶,可见“人之初,性本善”或者“人之初,性本恶”都是错误的。

孟子性善论将王阳明导向心学;荀子性恶论将李斯导向法家。于是两者就成为【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统治的法宝。

颜渊季路侍

—— 颜渊:即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学说的传承人,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可惜英年早逝。

——季路:即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为人伉直,好勇力,仗义豪爽,也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侍:站在旁边;

——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身边。

盍各言尔志

——盍:何不;言:谈谈;尔:你们自己的;志:心愿,理想;

——你们何不谈谈各自的理想?

愿车马衣轻裘

——杨钱二师都以为“轻”字是多余的,应该删去。其实,他俩或不知道古文的倒装句式,或读书不求甚解。

——“愿车马衣轻裘,”这句是“愿轻车马衣裘,”的倒装句式。倒装后便于朗读,否则拗口,所以“轻”字不是多余的。

——车马衣裘都是贵重财物,没有“轻”字,子路的心愿缺乏充分理由;有了“轻”字,才能自然表达子路慷慨的心意,这怎么能删去呢?

——《论语》成书以后这么多年来,那么多大儒,那么多状元,那么多探花榜眼,连一个轻字都吾识解,可想而知以前的读书人是干什么吃的了。

——愿:心愿;轻:不觉得重要,等闲,不惜;车马:车辆马匹;衣:衣服;裘:名贵的毛皮衣;

——我的理想是不惜拿出车辆、马匹、衣服和名贵毛皮衣;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与:和;共:共同使用;敝:坏了;之:代指前面的贵重物品;而:也;无憾:不感到遗憾;

——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不感到遗憾。

愿无伐善

——无:不要;伐:攻打;善:善良的,无辜的国家;

——杨师的“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和钱师的“我愿己有善,己心不有夸张”显然是曲解,贬低了颜回。

——我的理想是不要攻打善良无辜的国家,

无施劳

——不要对民众施加繁重艰苦的劳作。

——杨师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和钱师的“对人有劳,己心不感有施予”又是曲解,这算什么理想?

愿闻子之志

——愿:想;闻:听到;子:老师;之:的;志:心愿。

——我想听到老师的心愿啊。

老者安之

——老者:年老的人;安:安逸;之:代指老者晚年生活;

——我希望老年人有安逸的晚年,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信:诚信;之:代指朋友互相之间;

——少者:少年儿童,怀:关怀;之:代指少年儿童成长。

——杨钱二师都将后面两个之解释为孔子自己,这显然是朱熹的曲解了,朋友之间是互相信任的,怎么是“朋友使他信任我”?孔子的心愿怎么是希望“年青人使他怀念我”那么自私的呢?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朋友之间有诚信,又能关怀少年儿童的成长。

这一章记录了孔子与颜渊、子路两个学生的谈话,希望他们从小立下志向——言志于道。

师生三人融洽相处,都说出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孔子在学生面前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也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愿——圣人不是浪得虚名。

三人所说都是合乎道的:子路重义轻财,刚毅豪爽,体现勇;颜渊决心行道,仁爱和平善良,体现仁;老师孔子尊老爱幼,以诚待人,体现智。

综合起来就是圣人之道的智仁勇三要素。

按现在习惯分段如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白话文:

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各自的理想的理想?”

子路说:“我的理想是不惜拿出车辆、马匹、衣服和名贵毛皮衣,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不会感到遗憾。”

颜渊说:“我的理想是不要攻打善良无辜的国家,不要对民众施加繁重艰苦的劳作。”

子路说:“我想听到老师的心愿啊。”

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有安逸的晚年,朋友之间有诚信,又能关怀少年儿童的成长。”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6用人辅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论语·宪问14.19》)

杨伯峻: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昏乱,康子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道:“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

钱穆:先生述说卫灵公之无道。季康子问道:“既如此,为何灵公仍能不失其位呀?”孔子道:“有仲叔圉替他管理宾客之事,有祝鮀替他管理宗庙之事,又有王孙贾替他管理军旅之事,这样,又怎会失位呀?”

详解:

卫灵公(前540—前493年),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前534年—前493年在位,年轻时也曾建立不少功业,受到孔子赞赏。

孔子在鲁定公沉迷女色时离开鲁国投奔卫国,但是卫灵公对孔子提倡仁政和伦理这一套不感兴趣,对孔子只是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

孔子实地考察卫灵公,发觉他身为国君,在性取向上表现混乱,是个双性恋者。表现突出的是大搞同性恋,与晋国美男子弥子瑕卿卿我我,甚至丧失原则,授予弥子瑕掌管兵权的帅印。

有一次卫灵公和弥子瑕君臣两人共游果园,弥子瑕摘桃而食,觉得香甜可口,便把吃剩的一半递给卫灵公,卫灵公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吃得津津有味,并且称赞道:“真是爱我呀!”因此,“分桃”就成了一个著名的同性恋典故。

弥子瑕得寸进尺,甚至私自动用御驾回晋国探母病。卫灵公不但不按法处罚,反而赞扬弥子瑕有孝心。

卫国的蘧伯玉德才兼备,但卫灵公却不重用他;弥子瑕品行不好,卫灵公反而重用。因其时卫国已叛晋而附齐,大夫史鱼担心弥子瑕“身在卫营心在晋”,关键时刻来个里应外合,卫国必亡,因此屡次劝谏。

卫灵公因贪恋美男之色,始终不采纳。

以上就是孔子说“卫灵公之无道也”的原因。

孔子认为人类要繁衍后代,必须阴阳和谐。按照物理,同性本来是相斥的,怎么可能结合?同性结合,又如何生产后代?此风漫延,不伦不类,哪里还成体统?
作为一国之君的卫灵公,带了一个坏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必然败坏道德——此无道一也;

作为国君的卫灵公,理应成为万民表帅,保持威严仪表,但是居然吃下男宠吃过的桃子,在行为举止上毫无检点,大失国体礼节,为世人耻笑——此无道二也;
国有国法,为安全起见,作为国君专用的御驾,任何其他人是不得随便使用的,但是弥子瑕胆大包天,倚着得宠,竟然擅自使用御驾。如此违法行为理应重罚,然而卫灵公还纵容他,保护他,这样必然激起公愤——此无道三也。

卫灵公香车美人招摇过市,却让孔子作陪衬,好色不好德——此无道四也。

孔子认为卫灵公无道,完全出于道义,是刚直不阿的表现,并不是像腐儒和黑孔者解释的那样,是因为卫灵公不给孔子官位。

如果孔子是为了做官,他原来在鲁国就是大司寇,只要对鲁定公好女色之事睁只眼闭只眼就行了,何必舍近求远呢?

可见孔子是坚持原则的,决不可能以国君给不给官做来作为有道无道的标准。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孔子因鲁定公无道而离开他,为什么卫灵公无道却还要投奔他呢?

因为认识一个人需要一个过程,在没有近距离考察前,孔子确实认为卫灵公不错。
灵公只有18岁的时候就平定了国内一次叛乱,30多岁时又用计削弱了北宫氏势力,两年后又勇敢地带兵经过中牟,在国民中享有较高威望,因而孔子在回答鲁哀公“现在的国君谁最贤?”时说:

“最贤的我还没见过,相比之下应该是卫灵公吧?”但自从卫灵公沉迷于男色以后,就逐渐褪去英雄本色,沦为无道之君。

不过好在卫灵公一向用人有方,在矢鱼以“死谏”方式劝喻后终于解除了弥子瑕的兵权,并且一向来任人唯贤,懂得以贤人辅道,因而得以维持政权。

有人竟然说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不公平。大胆对统治者的不当行为提出批评,是维护民众利益忠于正道的表现,怎么说是不公平呢?难道阿谀奉承国君,对统治者文过饰非才是公平的吗?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子:孔子;言:说到;卫灵公:卫国国君;之;代指卫灵公的行为;无道:不循道而行。

——孔子在和季康子聊天时说到卫灵公行为无道。

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康子:季康子,鲁国三桓之一,子路和冉有曾经在他手下做事;夫,语气助词,在句首引出句子,这里相当于“既然”;如是:这样;奚:为什么;而:连词;相当于还;丧:败亡。

——既然这样,卫国为什么还不败亡呢?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仲叔圉(yu3):即孔文子,卫国大夫;治:管理;宾客:指外交业务;祝鮀(tuo2):卫国大夫;宗庙:指国内政务;王孙贾 (gǔ):卫国大夫;军旅:军事;其:代指卫国。

——孔子说:“卫国有仲叔圉管理国家外交,祝鮀管理国内政务,王孙贾管理全国军事。既然有这么多贤人辅助,卫国为什么会败亡啊?”

这一章,通过记述孔子和季康子的谈话。一方面指出卫灵公作为一国之君,既反伦理又无原则地宠爱男色是无道的,另一方面说明起用贤人,用人辅道的重要性。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白话文:

孔子在和季康子聊天时说到卫灵公行为无道。

季康子说:“既然这样,卫国为什么还不败亡呢?”

孔子说:“卫国有仲叔圉管理外交,祝鮀管理政务,王孙贾管理军事。既然有这么多贤人辅助,卫国为什么会败亡啊?”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7邦循道规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16.2》)

杨伯峻:孔子说:“天下太平,制礼作乐以及出兵都决定于天子;天下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便决定于诸侯。决定于诸侯,大概传到十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决定于大夫,传到五代,很少还能继续的;若是大夫的家臣把持邦国正权,传到三代很少还能继续的。天下太平,邦国的最高正治权力就不会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

钱穆:先生说:“天下有道之时,一切礼乐征伐都从天子那边出来。天下无道,礼乐征伐就从诸侯手里出来了。从诸侯手里出来,大概最多十世,很少能不失掉的。从大夫手里出来,五世便很少不失的了。到家臣来掌握邦国的命令,三世便很少不失的了。天下有道之时,正权不会在大夫们手里。天下有道之时,庶人也不议论政治了。”

详解:

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让我断案,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我有什么独特的见解,那就是推行道的教化,民众循道而行,讼案就不再发生。引自《论语•颜渊》)”当然,礼与刑是相辅相成的,但必须让礼先行。

礼从根本上说是尊重人格,将人当人看待,讲究人的情感,注重人文关怀,强调程序正义。
在美国有一个地产商要征收一个老太婆的房子,老太婆坚决不同意。这个地产商就将这座房子保护起来,在旁边盖起高楼大厦。

结果这个地产商赢得口碑,房子非常好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也感动了老太婆。老太婆立下遗嘱,死后将房子交给地产商。

地产商对老太婆所做的就是礼。

纯粹的法是不讲人情的,甚至将人不当人看待,如有的地产商走法律程序,就可能将老太婆的房子强拆了,遇到抗争,可能造成人间悲剧,这样的事常有发生,所以孔子说:“见利思义。”

在本章,礼是指包括一切制度、政策和法令等等上层建筑。

乐:乐与礼是并列关系,是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化而不是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既不合礼,也不合乐,只会产生怨气和暴戾。例如强迫计生。

在本章,乐是指包括所有文化、教育、艺术、和民政福利待遇等意识形态。

(四)征伐:讨伐,出兵攻打等重大军事行为。
(五)天子:周朝最高統治者。
(六)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七)大夫:古代官名。西周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
(八)陪臣:大夫的家臣。
(九)庶民:指一般民众。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有道是首要条件,是指周朝的制 度、政 策和法令等上合天道,下从民意,说明天子做到依道而行,遵行适合人类的自然规律,实施仁政,那么,制度、政策和法令等上层建筑的制定,文化、教育、艺术、福利的实施以及重大军事行为的决策,都由天子决定。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天下无道,说明天子昏庸,无法掌握天下大局,就被诸侯篡夺权力,那么,制 度、政 策和法令等上层建筑的制定,文化、教育、艺术、福利的实施以及重大军事行为的决策,就由诸侯决定了。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诸侯出:是出自诸侯的倒装式,意思是;礼乐征伐出自诸侯;盖:大概;希:通稀,少;世:一世30年;失:失去;由诸侯决定的有司,大概维持300年就少有不失去的。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由大夫决定的有司,大概维持150年就少有不失去的。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执:执政;由家臣掌握邦的命运,90年就少有不失去的。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天下循道而行。政:政权;天下有道,那么司权不会落到大夫手里。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议:非议;天下有道,那么庶民也不会非议有司的。

这章,孔子再次强调指出:道是邦的根本,道决定邦运的兴衰——邦循道规则兴,邦违道规则亡。邦越是无道,就越是混乱黑暗;掌 权的越无道,维持时间就越短。

重新标点如下: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白话文:

孔子说:“如果周朝天子上合天道,下从民意,那么,邦的制度、政策和法令等上层建筑的制定,文化、教育、艺术、福利的实施以及重大军事行为的决策,都由天子决定。天下无道,说明有司昏庸,无法掌握天下大局,就被诸侯篡夺了权力。那么,国家的制度、政策和法令等上层建筑的制定,文化、教育、艺术、福利的实施以及重大军事行为的决策,就由诸侯决定了。由诸侯决定的有司,大概维持300年就少有不失去的。由大夫决定的有司,大概维持150年就少有不失去的。由家臣掌握的邦运,90年就少有不失去的了。如果天下有道,那么司权不会落到大夫手里;如果天下有道,那么庶民也不会非议有司。”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8道仁标准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14.1》)

详解:

说道的时候常说“道理”,那么什么是“理”?理是道对事物的规范作用。比如春天来了,冰雪就会溶化,雨水就会逐渐增多,草木就会发芽,动物就会寻偶,大雁就会往北飞……这些表现就是理。理通礼,也就是万物运行的时序。
这一章:说的是孔子对郭家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以道为标准的。具体到人类社会的郭家,道引申为“符合人类最高利益”为标准。“符合人类最高利益”的思想行为称为“仁”,对于人的德行,则是以仁为标准的。仁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纲领。

宪问耻——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耻:羞耻,可耻;

——原宪向老师问什么是可耻。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这两句是倒装句。孔子将“邦有道”“邦无道”放在前面,是强调道的重要性,而按语意“谷”应在放前面:谷,邦有道;谷,邦无道,耻也。

——谷:老百姓上交给廓家用于官俸的粮食;邦:郭家;有道:施仁正,使正策法令符合民众最高利益,即合乎道;无道:以暴 正害民,正策法令不符合民众最高利益而损害民众利益,即违背道。

——杨钱二师没有指出“谷(官俸)”的来源。杨师说:“國 家正治清明,做管领薪俸;郭家正治黑暗,做管领薪俸,这就是耻辱。”

——钱师说:“郭家有道,固当出仕食禄。郭家无道,仍是出仕食禄,那是可耻呀。”将“谷”说成是郭君恩赐的。如果管俸是这样,性质就完全不同了,那么孔子的立场就错了。

——将孔子告诫有司感恩民众篡改成孔子教训学生为感恩 國君而出来做管,孔子崇高境界也就没有了。这显然是不符合孔子的正治理念的,所以,注解者的境界是非常重要的。杨钱二师的注解依据的是朱熹的《论语集注》,而朱熹正是曲解《论语》的高手。

——郭家政 府人员花费了老百姓提供的管俸,就必须施行仁政,造福国民;如果郭 家正府人员花费了老百姓提供的管俸,不仅不施行仁正,反而以暴 政害民,那就是可 耻的。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克,争强;伐,攻击,好衅;怨,怨恨;欲,贪欲;为,算是;仁,仁者;矣,吗。

——争强、好衅、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

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难,难得;矣,了;则,那就;吾,我;知,知道,肯定;也,了。

——可以算是难得的,至于是不是做到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言下之意是:因为这些是自我的事。要做到仁,还要看他如何处理与别人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好,才是做到仁;否则不是。

本章通过孔子回答学生原宪的提问,阐明了道仁标准:道的标准是施行仁政;仁的标准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本章可分为四段:

宪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白话文:

原宪问老师什么是可耻。

孔子说:“郭家正府人员花费了老百姓提供的管俸,就必须施行仁正,造福郭民;如果郭家正府人员花费了老百姓提供的管俸,不仅不施行仁正,反而以暴正害民,那就是可耻的了。”

原宪又问:“争强、好衅、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

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39应变邦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14.3》)

杨伯峻:孔子说:“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谦顺。”

钱穆:先生说:“国家有道,便正言正行。国家无道,仍必正行,但言辞当从谦顺。”

详解:

什么是道?有网友认为孔子的道是游移的、信口想说就说的。

——这是对孔学的无知。孔子说的道是指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体现为仁,是人类最高利益。

道出处是伏羲著作《易》。

自然规律是唯一的,因而道也是唯一的。怎么能说是游移的、信口想说就说的?如果是这样,孔子如何做到以道一以贯之?

在上章《道仁标准》里介绍了《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老子认为“道”,是可以遵行的规律,但不是死板地遵行的。

老子这句开首语,意思很明白。而道家继承人却将其篡改了,变成“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是“道”很深奥,说不出来。如果能够说出来的,就不是“道”了,这样就给人一种“道”是神秘莫测的感觉。这样说,无非想垄断“道”的解释权。他们将“道”说得玄之又玄,虚之又虚,其潜台词是在炫耀自己:这么高深的玩意儿我都能玩得转,我岂不是很高明?

更可笑的是,有人认为“道”是老子的专利。不要以为,老子写了《道德经》,老子就可以垄断“道”了。“道”是天地运行的法则,难道老子可以垄断天地吗?

上面这个网友理解的道其实就是道家继承人按照缔王旨意篡改后的玄虚的“道”,而不是老子和孔子共同研究和遵行的道。

真实“道”很简单,并非不可知。大道至简。“道”就是自然规律,而最早发现“道”的人是伏羲。伏羲著有《易》。“道”在《易》里有全面的诠释。即使伏羲也没有垄断“道”。

孔子是通过在现实中演绎《易》而得道的。孔子为此编著了《十翼》。孔子三十而立,立就是得道。孔子即得道后,就以道一以贯之。

孔子认为万物皆可知。不可知的是怪力乱神,对其要敬而远之,所以孔子不会花精力去研究那些玄之又玄的东东的。

如果你能够认真阅读并且正确理解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话,全部都是在演绎和宣讲《易》道,都是实实在在现实中的道理,而贯彻孔学始终的是依道实践的主线。

由于道家将道玄虚化,使得人们也搞不明白道的位次,究竟道法自然还是自然法道?

孔子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孔子说:“唯天为大(1.4《唯道为大》)”,天即天意就是道。因为道高于一切,当然高于自然,因此孔子认为自然法道,即自然效法于道,受道支配。

对此老子持相反观点。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将道摆在第二位次,而自然当然就是第一位次了,可见老子不如孔子。

孔子与老子的分歧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大着呢!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决定了道的位次问题。
道是万物之本,当然也是自然之本,怎么可能道法自然?

老子将自然摆在第一位次,孔子将道摆在第一位次,这就是老子与孔子两家学说分歧之所在,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哲学的走向。

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春秋时代的诸侯领地,有的已经成为独立郭家。有道:依道行正;邦有道:郭家依道行政,民众安居乐业;

——危:正,如,正襟危坐,正,从一从足(止),一表示道,足依道而行为正。危言危行:你们的言行要依正大道,光明磊落;

邦无道

——邦郭不依道施 正;

危行言孙

——孙:通逊,谦顺,谨慎;

——做事依正道,说话要谨慎。

——说话谨慎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刑戮。

——家乡有个万寿村,村民喜欢种姜。文哥时代,一村民挑一担姜赶集,刚好一群人经过,高喊“万寿无疆!”村民随口说道:“万寿有姜!”结果被这群革命群众拳打脚踢,打得鼻青眼突,骨头折断,扭送公安局,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关进大牢,一担姜也被没收了。如果他能记住孔子这句话,就能免此横祸。但不幸的是当时孔子也在被批斗啊!

本章孔子通过在邦有道抑或无道两种情况下,告诫学生应该如何说话和做事——应变邦道,既做到坚持依道而行,又尽量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白话文:

孔子说:“在郭家依道行政,民众安居乐业的情况下,你们的言行要依正大道,光明磊落;在郭家施以暴政,民众流离失所的情况下,你们做事仍然要依正道,但说话就要谨慎了。”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40现隐从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8.13》)

杨伯峻: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钱穆:先生說:“該篤信,又該好學,堅執固守以至於死,以求善其道。危邦便不入。亂邦便不居。天下有道,該能有表現。天下無道,該能隱藏不出。若在有道之邦,仍是貧賤不能上進,這是可恥的。若在無道之邦,仍是富貴不能退,也是可恥的。”

详解:

有的网友认为,孔子是2500年前的人,他的知识和智慧肯定比不上现代人,何必要向他学习?

——道是贯彻始终的,可以穿透历史。孔子的道管着现在,并且延续到将来永远。因为孔子的道是自然规律,难道现在不要遵循自然规律了吗?请你试着用火烧一下手就明白了。所以一切都要顺道而行。

逆道而行往往招致失败。

例如,歷史上曾經有人指揮全國農民斬光山上的樹木用來煉鋼鐵,結果鋼鐵沒煉成,森林卻被破壞了,因此水土流失,水災、旱災、泥石流等禍害頻發,再加上勞力調動去了煉鋼,無人耕種,農田荒蕪,造成歷史上少有的大饑荒。

佛教認為這是因果報應。表面上是因果報應,但實質上是道在起作用。

可见行道是不分古今的。

为什么全国这么多人都不清醒,跟着做蠢事?

這就是洗 腦的作用。

全世界最可怕的就是宗 教式洗 腦——樹立精神偶像,嚴格執行教規。聽話者給予精神、物質鼓勵,違反者予以嚴懲。

任何時候都有洗腦存在。

孔子教育学生守死善道,主要是要分清统 治者是否符合道:对违反道的,要远离他,大家都离开他,他就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由道惩罚他;对符合道的可选择之。

——说明孔子对统 治者是最讲原则的,从来就没有愚忠过。

這一章,孔子教育學生:現隱從道。

先看看楊錢二師如何解釋。楊錢都是按照朱熹《論語集注》從字面上注解——“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禍亂的國家。天下太平,就出來工作;不太平,就隱居。”
如果按照杨钱二师的解释,一般读者会认为孔子在教唆学生逃避责任,这就是朱熹曲解《论语》的“良苦用心”。

显然,这并非孔子本意。孔子本意是教導學生如何對待各國的統 治者——看統 治者是否依道而行:依道而行的是有道,可以出來工作;不依道而行的是無道,最好做個隱士,伺機而為,決不能為虎作倀。

周朝有點像現在聯 邦制的美郭:周朝稱為天下,領導人叫做天子,相當於總統。天子下麵管轄的各個邦相當於州。

有人說周朝的體 制落後,只要看看美郭的體 制是否落後,就明白了。

孔子时代,有的邦开始闹独立,企图摆脱天子的领导,这不是体 制问题,而是因为不像美郭那样将军队领导 權統一到總統手裏。

由于各邦都有军队,各自为 政,致使周朝进入到瓦解期。

又由於各邦統 治者魚龍混雜良莠(you3)不齊:有的施行仁 政,國 家有道,百姓安居樂業;有的實行暴【政,因而出現不少危邦和亂邦,百姓水深火熱。

危邦和亂邦只是表像,根子在統 治者。統 治者實行暴 政,國 家必然危亂。

因此,孔子教育學生“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實際上是要求學生遠離實行暴 政的統 治者,不要為虎作倀,也為了避免危邦、亂邦對自己人身的傷害,作無謂犧牲,所以要盡可能選擇實施仁政的安全的國 家。

如果誤入商鞅式的國 家,說不定自己的人頭就成為別人的功勞了,也有可能說一句“萬壽有薑”就遭到迫害。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笃:忠厚;信:诚信;好学,努力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守死:至死不渝地坚守道;善道:循道修行,使心中的道德不断完善。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危邦、亂邦是指這些國家的統 治者不行仁 政,國內危機四伏,亂象頻仍。不要進入和居住在這些國家,是為了不為虎作倀和被其所害。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天下:周朝天下;有道:依道行 政;則:就;見:通現,現身,出來效力,作出貢獻;無道:違反道 ,不行仁 政;隱:隱藏,隱士。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貧且賤:因無作為而貧窮低賤;恥:可恥;富且貴:因巧取豪奪而富裕高貴。

本章孔子教導學生學會辨別邦國領 導人是否有道以及如何對待他們——現隱從道,無論邦有道無道,自己都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堅守心中對道的忠誠,始終依道踐行。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白話文:

孔子說:“你們要忠厚誠信,努力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至死不渝地堅守它,遵行它,並且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有些國 家的統 治者不行仁 政,國 內危機四伏,亂象頻仍,你們不要進入和居住在這些國 家,不要為虎作倀和被其所害。如果周天下行仁政,你們可以出來效力,作出貢獻;如果周天下不行仁政,你們就隱居起來,做個隱士,等待時機。如果國 家行仁 政,你卻因無作為而貧窮低賤,那是可恥的;如果國 家不行仁 政,你卻因巧取豪奪而富裕高貴,那就更可恥了。”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二和让他 2019-08-03 14:17:48
支持楼主,楼主写的不错
-----------------------------
谢谢鼓励!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41从道如矢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15.7》)

杨伯峻:孔子说:“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鱼!政治清明也像箭一样直,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qu2)伯玉!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

钱穆:先生说:“史鱼可算得直了。邦国有道,他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邦国无道,他还是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蘧伯玉可算是君子了。邦国有道,便出仕。邦国无道,他可收来藏起。”

详解:

这一章,孔子赞扬了两个人,一个是刚直不阿的史鱼,另一个是灵活变通的蘧伯玉——蘧qú瑗yuàn,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卫国现河南卫辉大夫,是孔子的朋友。

为什么孔子同时赞扬两个处世方式不同的人?

显然孔子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蕴含深意的。但是历来的注解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才是这一章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死守心中对道的信念、正确对待國 家有道无道的问题。

國 家有道无道的要害在 國 君。这一章表面上孔子说的是两个大臣,实际上说的是國 君行道的问题,这才是大是大非问题。

道,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虽然孔子在《论语》中讲仁是最多的,但是,道是仁之本。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对執 政 者的考核,关键就是看其有没有道,即依道施 政。

孔子曾经多次提到邦有道、无道的问题。在上章《现隐从道》里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强调守死善道,意思是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心中对道的信念,并且要不断完善它,不能因为 國 君无道,天下大乱就违背道而随波逐流。

有道无道反映了國 君的个人修身的素质。君有道,國泰民安,风调雨顺;君无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在本章,孔子除了阐述一贯的观点: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隐:包含着将对道坚守的信念收藏在怀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君子在无道的情况下,仍然要保持刚直不阿的气节。

——或如史鱼从道如矢,或如蘧伯玉卷而怀之,这样,君子的品格就更全面了。
孔子将史鱼放在前面,就是为了强调其更重要些。孔子同时赞扬两个处世方式不同的人,是为了将两人的优点揉合在一起,因为两人对道的坚守是一样的。同时体现孔子提倡的刚柔相济精神。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直:刚直不阿;史鱼:卫国的大夫,临死前通过儿子向卫灵公推荐良臣蘧伯玉。

——史鱼对他的儿子说:“我还在卫国朝堂的时候,不能劝谏君主重用蘧伯玉并且让弥子瑕离开朝堂,这样我作为臣子没能纠正君主的过错,就是死了也无以成礼。因此,在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这样对我就算完成丧礼了。”

——史鱼的儿子照着父亲的嘱咐做了。卫灵公前来吊丧,看到此事,就责怪并且要追究史鱼的儿子,于是史鱼的儿子就将他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听后猛然醒悟,说:“都是寡人的过失啊!”于是让史鱼的儿子好好安葬史鱼,之后重用蘧伯玉,让弥子瑕离开朝堂并疏远他,原因是弥子瑕是晋国人,因其时卫国已叛晋而附齐,灵公却让弥子瑕掌控兵权,史鱼恐其里应外合。

——史鱼这种刚直谏君的事迹史书称尸谏。

——如矢:像箭一样刚直,像箭一样勇往直前;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蘧伯玉:卫国的大夫,经史鱼尸谏而被卫灵公重用;则仕:就出来做官发展事业;卷: 把片状物弯转成圆筒形,此处指收起对道的信念;怀:怀里藏着;之:代指对道的坚强信念。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邦无道的情况下,就将对道的认识和信念收起藏于怀中。

——收起藏于怀中做什么?

——等待机会来临时再将其发挥出来,这就是智慧。邓大人三起三落,将这种智慧发挥到极致。

本章孔子同时赞扬了史鱼和蘧伯玉,提倡他俩无论是在邦有道还是邦无道的情况下,都能坚守对道信念的精神,自觉修行,按道践行,做到大丈夫处世,刚柔相济,能屈能伸。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白话文:

孔子说:“刚直啊史鱼!在邦有道的时候,他像箭一样刚直;在邦无道的时候,他又像箭一样勇往直前。君子啊蘧伯玉!邦有道的时候,他就做官发展事业;邦无道的时候,他就将对道的学识和坚强信念收起藏于怀中,等待机会来临时再将其发挥出来。”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二和让他 2019-08-03 14:17:48
支持楼主,楼主写的不错
-----------------------------
谢谢鼓励!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41从道如矢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15.7》)

杨伯峻:孔子说:“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鱼!政治清明也像箭一样直,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qu2)伯玉!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

钱穆:先生说:“史鱼可算得直了。邦国有道,他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邦国无道,他还是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蘧伯玉可算是君子了。邦国有道,便出仕。邦国无道,他可收来藏起。”

详解:

这一章,孔子赞扬了两个人,一个是刚直不阿的史鱼,另一个是灵活变通的蘧伯玉——蘧qú瑗yuàn,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卫国现河南卫辉大夫,是孔子的朋友。

为什么孔子同时赞扬两个处世方式不同的人?

显然孔子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蕴含深意的。但是历来的注解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才是这一章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死守心中对道的信念、正确对待國 家有道无道的问题。

國 家有道无道的要害在 國 君。这一章表面上孔子说的是两个大臣,实际上说的是國 君行道的问题,这才是大是大非问题。

道,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虽然孔子在《论语》中讲仁是最多的,但是,道是仁之本。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对執 政 者的考核,关键就是看其有没有道,即依道施 政。

孔子曾经多次提到邦有道、无道的问题。在上章《现隐从道》里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强调守死善道,意思是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心中对道的信念,并且要不断完善它,不能因为 國 君无道,天下大乱就违背道而随波逐流。

有道无道反映了國 君的个人修身的素质。君有道,國泰民安,风调雨顺;君无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在本章,孔子除了阐述一贯的观点: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隐:包含着将对道坚守的信念收藏在怀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君子在无道的情况下,仍然要保持刚直不阿的气节。

——或如史鱼从道如矢,或如蘧伯玉卷而怀之,这样,君子的品格就更全面了。
孔子将史鱼放在前面,就是为了强调其更重要些。孔子同时赞扬两个处世方式不同的人,是为了将两人的优点揉合在一起,因为两人对道的坚守是一样的。同时体现孔子提倡的刚柔相济精神。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直:刚直不阿;史鱼:卫国的大夫,临死前通过儿子向卫灵公推荐良臣蘧伯玉。

——史鱼对他的儿子说:“我还在卫国朝堂的时候,不能劝谏君主重用蘧伯玉并且让弥子瑕离开朝堂,这样我作为臣子没能纠正君主的过错,就是死了也无以成礼。因此,在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这样对我就算完成丧礼了。”

——史鱼的儿子照着父亲的嘱咐做了。卫灵公前来吊丧,看到此事,就责怪并且要追究史鱼的儿子,于是史鱼的儿子就将他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听后猛然醒悟,说:“都是寡人的过失啊!”于是让史鱼的儿子好好安葬史鱼,之后重用蘧伯玉,让弥子瑕离开朝堂并疏远他,原因是弥子瑕是晋国人,因其时卫国已叛晋而附齐,灵公却让弥子瑕掌控兵权,史鱼恐其里应外合。

——史鱼这种刚直谏君的事迹史书称尸谏。

——如矢:像箭一样刚直,像箭一样勇往直前;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蘧伯玉:卫国的大夫,经史鱼尸谏而被卫灵公重用;则仕:就出来做官发展事业;卷: 把片状物弯转成圆筒形,此处指收起对道的信念;怀:怀里藏着;之:代指对道的坚强信念。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邦无道的情况下,就将对道的认识和信念收起藏于怀中。

——收起藏于怀中做什么?

——等待机会来临时再将其发挥出来,这就是智慧。邓大人三起三落,将这种智慧发挥到极致。

本章孔子同时赞扬了史鱼和蘧伯玉,提倡他俩无论是在邦有道还是邦无道的情况下,都能坚守对道信念的精神,自觉修行,按道践行,做到大丈夫处世,刚柔相济,能屈能伸。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白话文:

孔子说:“刚直啊史鱼!在邦有道的时候,他像箭一样刚直;在邦无道的时候,他又像箭一样勇往直前。君子啊蘧伯玉!邦有道的时候,他就做官发展事业;邦无道的时候,他就将对道的学识和坚强信念收起藏于怀中,等待机会来临时再将其发挥出来。”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42富从道中求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7.9》)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7.38》)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7.12》)

杨伯峻:
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孔子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干。如果求它不到,还是我干我的罢。”

钱穆:
先生在有丧者之侧进食,从未饱过。那天吊丧哭了,即不再歌唱。
先生极温和,而严厉。极有威,但不猛。极恭敬,但安舒。
先生说:“富若可以求,就是执鞭贱职,吾亦愿为。如不可求,还是从吾所好吧!”

详解:

先看一段网文,一个名叫白的先生说:

“煌煌中华,翻天覆地,圣人已出,雄文万卷,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人州尽舜尧,莺歌燕舞,万民崇拜,风景独好。
“这个孔老二,老不死,二千多岁了,坐在怀人堂,这很不妙,以老卖老,举着《论语》摆显。臭老酒们,抱着孔老二的大腿,言则子曰,念必诗云。而这个孔老二,吃着老本,死皮赖脸,占着圣人宝座不让,尽拉n尿,让后圣情何以堪?陈胜挥锄曰:‘圣人能不死乎?’霸王曰:‘彼圣可取代之。’白说曰:‘甚善’。”

大家是不是有点耳熟?什么“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人州尽舜尧,莺歌燕舞,万民崇拜,风景独好。”什么“这个孔老二,老不死……臭老酒们,抱着孔老二的大腿”好像是纹歌老调重弹,甚至闻到一丝火药味,咋一听,还以为纹歌又来了——几十年过去了,心有余悸啊!

不知道这位白先生是否读过《论语》,但是肯定参加过纹歌,看他的精神风貌,飒爽英姿,口中念念有词,还与文歌当年一样指点江山斥咤风云,臭老酒看见他们就魂飞魄散面如土色战战兢兢噤若寒蝉,死了两千多年的孔子也不得安宁,可怜他被小将从坟墓里挖出来,戴上高帽游街,接受群众大会轮番批斗,甚至被打成资本主义总后台,然后宣判罪该万死!随即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没有道德约束,从此他们就可以为非作歹了。

随着刘某人平反,孔子也平反了,这个白先生看不过眼,大发牢骚:“同個正當,只字未改。忽而批孔,忽而尊孔。自謗英門,自打嘴巴。誰人教我,解此之惑。”他的意思是说,同一个人,如果摔倒了,就不能爬起来,如果爬起来就是自打嘴巴。相信有一天白先生摔倒了,他就长卧不起了。

一笑,轻松一下。言归正传。

有一次,桓魋要杀孔子,孔子面对宋国军队总司令桓魋的杀人兵器,面不改色淡定以对。孔子对着凶神恶煞的桓魋斥责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生下此德在我,桓魋你能把我怎么样?)桓魋反被孔子的勇气震慑了,领略了圣人的厉害,不敢杀害孔子,终于下令退兵。

一般人以为孔子是个老师,文武双全,威武神勇,是个大圣人,一定是严肃有余,幽默不足。其实不然,孔子是个充满幽默感的乐天派,经常与学生开玩笑,如说子游杀鸡焉用牛刀,说颜渊以为他死了,说与子路两人一起坐船出海游……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孔子。食:吃饭。有丧者:死了亲属的人。侧:旁边。未尝:未试过。饱:吃饱。于:在。是日:这一天,哭:哭过。则:就。歌:唱歌。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温:温和。厉:严厉。威:有威仪。猛:凶猛。恭:恭敬。安:安详。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富:富贵。可:合乎道。求:追求。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平凡的职事.。吾:我。亦:也。为:去做。好:喜欢。

本章记述了孔子的平凡生活和坚持求富原则——富从道中求。

译文:

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便是给人执鞭的平凡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我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事。”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1.43思道则道不远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9.31》)

杨伯峻:古代有几句这样的诗:“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我不想念你?因为家住得太遥远。”孔子道:“他是不去想念哩,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钱穆:《诗经》上说:“唐棣花开,翩啊翻啊地摇动着。我心岂不想念于你呀!但我们的居室相隔太远了!”先生说:“只是没有想念吧!真想念就近在心中,还有什么远的呢?”

详解:

孔子关于学与思的关系,有著名论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典出《论语·为政》)意思是:只一味地读书学习而不主动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去学习钻研、积累知识,也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可见,思是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可惜的是,广大学子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鲁迅的文章,如《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祝福》等,学生们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以为鲁迅塑造了狂人、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劣等人形象,是为了医治国人的劣根。但是,学生们并没有想到:鲁迅发表这些文章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当时正是世界列强欺负中国,中国人正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日本,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大举侵华之际,国人感到一片迷茫和黑暗,这时候国人需要的是鼓励和信心的火光,而不是雪上加霜。但是鲁迅所作所为,是往中国人身上泼粪,是在用投枪和匕首向中国人身上猛扎,什么麻木、吃人、人血馒头、一代不如一代……

原来,鲁迅曾经留学日本,接受过日本的特务训练,他的文章完全是遵照日本人的命令写的。鲁迅本人也承认,自己的文学是遵命文学。鲁迅在谈到自己所写的小说时,曾说过:“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鲁迅在这里欲盖弥彰,因为:
一,鲁迅的“中国人劣根性”是日本“中国支那论”的翻版。
二,鲁迅在时机上紧密配合日本侵华文化先行的战略部署,翻译大量日本书籍,让国人接受日本文化,塑造中国人劣根性形象,打垮中国人的精神防线。
三,在组织上,鲁迅与日本间谍组织频繁而紧密联系,结识了大批日本间谍人员,如内山完造、羽太信子、须藤五百……并且将文章交给日本人出版,领取日本稿费。

学生们如果懂得思考,鲁迅的汉尖嘴脸马上就暴露了。但是由于学生年幼无知,当课文为圣经,因而深受其害。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唐棣:一种水果,这里指唐棣树。华:通花。偏:通遍,指唐棣花开满枝头。反:通返,这里指回到旧地。而: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岂不尔思”是“岂不思尔”的倒装式,岂:怎能。思:想。尔:你。

——室:你的家。远:搬到远方去了。

——这首是逸诗,不是诗经上的诗,钱师在注解时搞错了。此处所引逸诗大概有物是人非之义,如“昔我往矣,杨柳青青;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等名篇。

——那么“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当解作:唐棣的花朵,又悄然爬满了枝头。我回到旧地,怎么能够不想你呢?当初唐棣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历历在眼前,只是如今你已经搬迁到了遥远的地方。

——孔子解此诗,正是取其“未之思”而借题发挥,阐发的是诗句当中的“室远而未思”寓意,根据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思想,强调的是自我对于道的坚持和体认,而不要以某种借口放弃对道的坚持和体认: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未之思也”是“未思之也”的倒装式。未:没有。之:这里指道。

——“夫何远之有”是“夫有何之远”的倒装式。夫,语气助词,在句首引出句子。

孔子曾经在2.13《欲仁仁至》里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遥远吗?我找到仁的门道,这仁就来了。)”本章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通过讲解一首逸诗借题发挥,说明思对于道的重要作用——思道则道不远。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子曰后应该用逗号,因为“子曰”管着前后两个句子。

译文:

“有一首诗说:‘唐棣的花朵,又悄然爬满了枝头。我回到旧地,怎么能够不想你?回想当初唐棣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历历在眼前,只是如今你已经搬迁到了遥远的地方!’”孔子借题发挥地说,“没有真正去想,比如道,如果真的想了,道就在心里,还有什么遥远呢?”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2.1仁之纲目

新编《论语》详解•二 习仁
侯工 编著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12.1》)


详解:

人,是从仁开始的,仁是指男人和女人。

颜渊问仁

——颜渊:即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

——仁:古为“丄”字,“丄”通“上”,最高,指人类最高利益,即人间正道。根据孔学,道是自然规律,代表宇宙最高意志,仁是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以仁代表人类的最高利益。具体来说,仁表示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对等关系,引申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对等关系。

——问:请教;

——颜渊请教如何做到仁。

孔子时代的周朝正处于瓦解状态中,由原来统一的國 家分裂成为若干小國。這些小國的國君趁機背離周朝的仁政。孔子認為,周朝的稅收率低於10%,是仁政,而各君主國的税 收普遍超过30%,孔子认为这是苛正(苛刻的暴正),并且指出:“苛正猛于虎。”意思是反 动統治者的暴正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由此可见孔子对暴正的深恶痛绝。

另一方面,在文人精英群体里,也存在着种种反对仁道的奇谈怪论。

基于这种情况,孔子决然地提出:

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克制自己的邪念;复:回到;礼:行道的规范;

“克己复礼”有两层意思:

(1)对统z者而言,克制其自身的贪婪,回到仁政上来;

(2)对文人精英来说,修正自己的错误,回归到正道上来。为:做到;克己复礼,为仁:对统z者而言,克制其自身的贪婪,回到仁政上来;对文人精英来说,修正自己的错误,回归到正道上来;做到这些,就达到仁的境界了。

——为仁:就是仁。

——克制自己的邪念,回到行道的规范,就是仁。

——行道的规范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对等关系。

一日克己复礼

——一日:假设,表示期待。

——孔子当然了解,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程,也是一个光荣的使命和任务,因此充满着期待。

——期待有朝一日做到这样,

天下归仁焉:

——天下就会回归到正道上来。

为仁由己

——为仁:指实行、完成“克己复礼”这一使命和任务;由己:必须由自己亲自去实行。

而由人乎哉

——难道可以由别人来代替吗?

请问其目

——其:指克己复礼,这是纲,纲举目张;目:网目,引申为科目。

——这就是纲了,请问纲下面有些什么科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非礼:不符合礼的规范的事物。

朱熹按照白话文直接从字面上理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有人画了四只猴子:第一只猴子把眼睛蒙起来,“非礼勿视”;第二只把耳朵遮起来,“非礼勿听”;第三只把口遮起来,“非礼勿言”;第四只把手放后面,“非礼勿动”

——这简直就是掩耳盗铃最好的图解。

难道一个人只要在表面上做做样子——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就能清除和修正内心的肮脏和错误了吗?

难道不经过刻苦的“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就可以做到仁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社会上到处存在“非礼”的东西,如何可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如果缺乏道德品质修养,又如何可能做到“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历来主张“闻听学行”圣人之道,就是在社会现实中加强品德修养。有了坚强意志,才能够抵抗“非礼”的侵蚀。其实在这里孔子是强调思想品质的修养和磨炼,反对形式上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四句的难点在对“勿”的理解:“勿”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不、不要”。按照孔子的原意,“勿”是指不要忽视道德修养,以优秀品质鉴别事物,规范言行,做到:

(1)在收听信息的时候要会按正道筛选,使其符合礼的规范;(2)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会按正道鉴别,使其符合礼的规范;(3)说话符合礼的规范不要离开正道;(4)办事符合礼的规范要循道而行。

回虽不敏

——回:颜渊名回,自称;敏:聪明、敏锐;不敏:颜渊谦称自己愚钝。

请!事斯语矣

——这是敬语,所以在请字后断开,这是与以前断句不同的。请:谢谢老师指教;按照现在习惯,应放在前面,表示尊重。

——事:努力践行;斯语:这些话。

这句话的意思:谢谢老师指教!我虽然愚钝,还是要遵循您的这些教导,努力去践行。

这一章是第二篇第一章。孔子通过回答颜渊关于仁的问题,指出了仁的总纲是克己复礼,而总纲下又有四条科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白话文:

颜渊请教如何做到仁。孔子说:“对統 治者而言,克制其自身的贪婪,回到仁 政上来;对文人精英来说,修正自己的错误,回归到仁道上来;做到这些,就达到仁的境界了。有朝一日所有人都做到这些,天下就会回归到仁道上。实行、完成‘克己复礼’这一使命和任务,必须由自己亲自去实行,难道可以由别人来代替吗?”

颜渊又问:“这就是纲了,请问纲下面有些什么科目?”

孔子说:“按照礼的规范:在收听信息的时候要按正道筛选,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按正道鉴别;说话不要离开正道;办事要循道而行。”

颜渊说:“谢谢老师指教!我虽然愚钝,还是要遵循您的这些教导,努力去践行。”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2.2仁从民意

新编《论语》详解•二 习仁
侯工 编著

前不久,我看到一幅“广告”:一个师奶杀手式型男,手拿一包三鹿奶粉,笑容可掬地说:“吃了这奶粉,尿布都省了!”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这奶粉有什么特异功能呢。

不过,在大陆,估计这种不明就里的人是极少数的——谁不知道大名鼎鼎的三鹿奶粉?虽然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的事了,但是几十万受害的婴儿和他们的家长,直到现在还做噩梦呢!所以我觉得这个反讽广告有失分寸,似乎是在别人伤口上洒盐。

我要说的,不是广告。主要还是三鹿等公司的管理层和技术部门的黑心,为了赚黑心钱,居然拿婴儿下手。

三鹿奶粉致婴儿肾结石乃至死亡是一起震惊世界的食品安全事件,称为毒奶粉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尿都拉不出来。

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数万婴儿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甚至有婴儿不治身亡。

中 國國 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國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li、蒙/niu、光ming、圣yuan及雅士li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当然主要责任还是这些公司的老总。

难道他们家里没有婴儿?他们会让自家的婴儿吃自己生产的奶粉吗?——估计不会,他们又不是傻子。

可是他们为什么大量生产毒奶粉卖给广大消费者呢?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自家孩子吃带毒奶粉,为什么要让别人孩子吃?

可能有人会说:“切!你太迂腐了,批林批孔运动不是打倒‘孔老二’了吗?他的话怎么能当真?”

现在的人开口就是“孔老二”,你再说“二”,孔子也不会“二”,真正“二”是骂“孔老二”的人,是那些违反孔子教导往奶粉加毒的人。

现在养鱼的不敢吃自己养的鱼,养鸡的、养猪的、养乌龟王八的、种菜种果的、种粮食的……都不吃自己生产的东西。

然而,他们可以不喝水吗?他们可以不呼吸空气吗?在互害环境里,大家都“二”了。

看来,现在重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呢?请看下面: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12.2》)

杨伯峻: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钱穆:仲弓問仁。先生說:“平常出門像見大賓般,居上使民像臨大祭般。自己所不欲的,莫要施於人。在邦國中,在家族中,該能無所怨。”仲弓說:“雍姿質雖鈍,請照先生這番話切實努力吧!”

详解:

仲弓即冉雍,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字仲弓,周文王之裔,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有治国安邦之德才,可担任封国之君(《论语·雍也》)。

在上章《仁之纲目》里曾经讲到,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向孔子问仁,孔子提出了仁的总纲是“克己复礼”,总纲下的科目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一章又说仲弓向孔子问仁。读者可能觉得纳闷: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问仁?原来,仁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有了总纲,总纲下有科目,科目下面还要有細則,細則下面有要點,必须从多方面演绎、阐述才能说清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非礼勿动”下面的细则。

孔子所处的年代,“礼崩乐坏”,旧的秩序已经打破,新的秩序还没有健全,人们还在“人不知”状态,与现在互害状态差不多:

國君要向民众征收更多的税,还想扩张更多的领土。有了國君做榜样,管员贪腐盛行,为富不仁者横行乡里,因此,孔子向未来的國 家栋梁,出身贵族的仲弓呼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目标主要针对統 治者,希望他们停止苛 政,广施仁政,让黎民百姓能够有较多喘息的机会,后来才将其普及化了。

杨钱两位大师秉承朱熹旨意,将孔子描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平常出門穿着像見大賓般,居上使民像臨大祭般——平常出門像見大賓般打扮得光鲜体面,身居要职,指使下面就要拿出个架子来。这样的官老爷作派,能够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

仲弓问仁

——仲弓请教老师如何做到仁。

出门如见大宾

——出门:走出有司衙门;如见:是“见如”的倒装句式,意指见到普通民众如~;大宾:贵客;

——有司人员走出衙门,见到普通民众如同贵客般对待。

使民如承大祭

——使:说文:使,从也,遵从;民:民意;使民:遵从民意;承: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ji4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引申为虔诚尊敬;大祭:指祭拜天地;

——遵从民意如同祭拜天地般虔诚尊敬。

己所不欲

——自己不想要的;
勿施于人
——不强加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邦:国家,社 會;家:家庭,家族;

——这兩句是互文,意思是:如果做到这些,那么无论在社 會还是在家里,都会没有怨恨的。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一句与2.1《仁之纲目》结尾的结构相同,其意是:谢谢老师指教!我虽然不聪明,仍然要按照您说的去做。

本章孔子通过回答仲弓关于仁的问题,提出仁的第一个细则:遵从民意。在《论语·卫灵公》里也有记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编排在1.8《终身行道》,读者可自行查阅。)

重新断句如下: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白话文:

仲弓问孔子如何实行仁。孔子说:“有司人员走出衙门,见到普通民众如同贵客般对待,遵从民意如同祭拜天地般虔诚尊敬。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果做到这些,那么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里,都会没有怨恨的。”

仲弓说:“谢谢老师指教!我虽然不聪明,仍然要按照您说的去做。”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19-09-17 14:25:14
@凤凰服他 2019-08-16 18:18:27
写的那么辛苦支持下
-----------------------------
谢谢理解和支持!

楼主:侯衍锋

字数:12871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5-15 16:33:41

更新时间:2019-09-17 14:25:14

评论数: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