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为天下正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君子慎独。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昨天陪女儿看电视,她要看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现在对经典的改编,实际上是越编越低了。比如孙悟空原本是个灵石来的,本来就没人意那一层,是通透的,非得加上人的那层好像就温暖了,接地气了,但那个就不是他,也不可能那么厉害了。你比如他在电影里表现出来一个样,心底被小孩子感动又一个样,这种“人”是特别现代化的典型,就是真心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普通人隐藏内心,是不跟着心走的。那么不要说修为高的,就是起步,他也知道心是根本的,这么皮一层里一层,人意那么厚,普通修行层次也就那样,怎么可能一个筋头云十万八千里,怎么可能七十二变,除非是邪物。邪物的本善又在非常深非常小的地方,是一般的力量撼动不了的,所以也不是那样。就活脱脱把孙悟空编实了一个走在路上分辨不出来的“人”。
还有以为小孩子被埋了,孙悟空在那哭在那愤怒。要知道孙悟空的时空自由度是很大的,上可上天下可入地,他来来去去都知道,人的生死是什么也一清二楚,怎么会哭。哭就说明他根本没明白生死,没明白就同样说明他修为不可能那么高。不是他不明白,是小编不明白。
再有,比如佛祖对孙悟空的五百年五行山之压,本来是仁慈。他的执念让他犯了大错,佛祖给他留一线转机。电影之中好像那个封印禁锢了他一样,好像一个英雄活生生被埋住了,因为他救人心切封印才解除。实际上从功过的角度来说,救一个普通人以及杀一个小妖,跟他之前犯的错比,无法抵消,封印是不会解除的。
原著里孙悟空的形象,就只剩下一种好莱坞式的肉体壮汉英雄感了。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功和德,永远是德第一位。德可以大于功,功不可以大于德。一些动物什么修炼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要附人整成出马什么的,就是想攒点德。但实际上人要比动物高级的,你要有机缘修可能性比那个大得多。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初识一人,因为知晓我懂医,就自来熟地来问诊。我即正襟危坐,转以医者待病患之态处之,四诊皆全,有训有诫。
后才意识到,人不是来看病,是觉得认识了一个医生来“交友”来蹭的。心不是患者对医者之心,驰骋浮越轻薄。也不是君子之心,真诚視位以待。
人与人之间只剩利益可图了?就算如此,我图你什么?
脏。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人皆以美为美,殊不知人之美不为美。一层皮罢了。光鲜亮丽,在我眼里看到的不是这层,是下面的浅薄贪婪和色相等等。聊斋志异里写的穿着人皮的妖魔鬼怪,不正是你我周围这些人?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人,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人有他本来应该有的正的不扭曲的样子。心正则身正。身体有过气感的人都知道,当你处于一定的状态时,气会自动帮你矫正,那时候的身姿就比较正气挺拔。自然而然的。你刻意是凹不出来那个刚刚好的临界感姿态的。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中医为全科,也正是因为它终极的基石是“道”,是那个作用于所有事物的同一个规律,这个一统的规律,是包含任何一个相对规律和相对真理的,任何一个专科领域的终点也就是这个,也即格物致知,殊途同归。
而西医的精细划分,是没有尽头的。就像现在很多通过对单个组成单元的精细化研究,越来越发现没有找到一个不可分化的纯独立组成单元,是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单元一样。甚至很多人会说,当把一个细微单元不断精细化分解,会发现跟宇宙的越来越趋近。
内外,大小等等,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相对的概念不是在一个终极绝对层面上的。道德经说至大无外,一个只能理解相对概念的人,是无法理解这句话的。而在一个绝对的层面,它的“照察”结果,就是这么朴素大白话的样子。所以你说你要去求真,但你一直在用假衡量真,你能量到吗?修是什么,修是把你的度量衡扩大,你才能量到非你范围局限的东西。当你扩大了一些,量到了非你范围的东西之时,你会为世界之不同而惊叹。但世界并没有不同,它一直就在那,一直就那样,你不同了而已。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所以我一直说,找路,其实就是你用你固有的度量衡来衡量一个要改你度量衡的东西。真的路,真的法门,一定是远远高于你目前的认知的,也就是说,它肯定不是你目前的认知可以完全理解的东西。如果它全部在你的认知范围内,那它不就跟你一个水平,俗人,俗物,跟真都沾不上边。
所以它对于你来说,整体而言,是一片未知。未知可以是星辰大海,也可以是黑暗笼罩。所以重要的是这片未知是不是人人心底向往的星辰大海,即它是不是真。
你的认知又判断不了,怎么办。
用心感应。心是唯一的高维存在。用直心判断。王阳明为什么说要致良知,因为良知这个东西是人生来装机就自带的软件,每个人虽然软件版本有新旧有高低,但是都有。你只有运行这个软件,才能感应到与这个软件匹配层面的高级的东西。
有些人“良心被狗吃了”,自我卸载这种核心软件,那从外面来看,其实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是“兽”化“物”化的。
有些人“致良知”,虽然版本运行很慢,但一直用着,好歹不会坏。关键时刻这种直觉会帮上很多忙。
那有些人,他因为认知层次本来不高,心性也不那么纯良,从修正的角度来说是更需要修正的,表现出来就是他的日子本身不那么好过,身体也不怎么样,社会环境,自我矛盾,家庭矛盾都很多。其实根源是因为他那个度量衡太狭窄,所以从客观世界取一瓢,取了不高级的一瓢构成了他的世界。但你相对绝对的正偏离越远,你需要付出的修正的力就越大。但他的度量衡又很狭窄,普通人的付出相对他来说就已经放大了,再要增加,对他来说可能就是非常非常大了。从客观角度来说是平衡的状态,对他而言就偏极端的了。
这些话看着不容易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一个狭隘的人,有时候大家也能看见,在超市在地铁,有些比较狭隘的大爷大妈会因为特别特别琐碎细小的事情动雷霆之怒,出口伤人,或者气得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片菜叶,或者头发丝,相对他狭窄的心来说,已经很大了,心越窄,相对越大,对他来说,这可是大事了!值得用生命来守护了!从他的角度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
这么狭窄的人,你让他无怨无悔付出一些,是不可能的,一定是鸡飞狗跳。因为这远远超出了他的付出感舒适范围。
所以,同样的一件事情,心胸不同的两个人来做,完全是两种心境。这种心境本身,也是人对人生的体验之一。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人对人生的体验,会让人生发出一些“感悟”。这就是为什么心性修正了,会忽然“悟到”一些东西。为什么很多东西高一点需要的都是“悟性”,实际上就是你这颗心对于人生对于外界事物的一个直接的衡量。
当你的心与道是一致的那么大时,回归到虚,回归到原原本本时,你对事物的照察才是原原本本的,即是它本来的样子,它的真。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法门的区别,在于修正的方式。但是这个修正本身,是一致的。传统道家从肉身开始修,目的也不是为了变成个金刚不坏之身,有个东西得回归是不是,就是炼虚合道。只不过因为这个层次对目前的传统道家来说已经寡闻了,所以变得好像修肉身就是终极了似的,不是,它是出发。
同样的,佛家成就的层次,也是由法身层次决定的,不是肉身。也即心在那个绝对标准衡量之下的水平。你绕不开的。有些人,终其一生,不过发现一生追求的那些不过是外在一场空,心才是根本。然而已枉然。
一个人一生的有效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在这段有效时间里,你能有机会与一个契机擦肩而过,基本上只有一次的可能性。在你的判断里,这一次跟你遇见的无数次一样,没有任何的分别。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次是生死之际。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前两天是世界艾滋病日,有很多关于艾滋病的研究和报道出来。现在的艾滋病治疗,大概是在消除已复制的病毒层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比较普遍的疗法,可以清除部分病毒,然后在一定的时期内血液检测中都能呈阴性,实现一定程度的功能性治愈,实际上就是这段时期内面上看起来治愈了。
但是隔一定的时期或者治疗停止的话,这些病毒就会卷土重来。现在的艾滋病防治热门的研究,都是在病毒储存库,就是那些能活好几十年但一直潜伏的感染细胞,他们能一直坚持着躲避那些药物的影响,直到“外面”没事了,再表达出来。这个储存库就是目前医学界在攻克的地方。
这个因为涉及到免疫系统,实际上跟癌症的治疗是有一点相近的。所以也有科学家在研究用免疫疗法治疗艾滋病,但目前来说还没有完全治愈的药物。
我举了很多的例子,实际上是想跟大家说中西医的区别,真正的地方在于根,不单单是研究方法,以前有楼也写过,中医的辨病是本质化的,它本身看重的就不是病“症”,它的医治基础角度是整体化的,一直到非常非常整体的根——道,这个终极的地方。所以中医的水平参差不齐,在于每一个中医“致精微”的能力不同,即从现象层面到本质层面,有一条路,在这条线上要划分的话,有无穷尽的点,位置各有不同,每一个中医能抵达的位置就代表了他“致精微”的能力,显现出来实际上就是辨病和诊疗的水平。那这一条路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无限趋近“道”那个本质层面下的绝对客观照察这么一条路。还是绕回到我这个帖子的核心,就是修。
所以医为什么最终通了道,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包括中医在内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层,在于,比如他的本质层次水平,他的天花板,对应的假设是在这条线上的A点。那他无论从哪个方向,哪个领域深入,最终能到达的顶点,都是A点。所以很多中医都是从一个现象往A点在走,到了A点实际上就到了他的极限,他就安在这个地方给别人治病,实际上也可以的,也对应可以治疗一大批人。那如果从无止境的这个角度来说,A不能代表就是中医这条路本身的高度。所以为什么市面上的中医不能代表中医本身的占位和高度,这就跟佛教徒不能代表佛法的高度,道教徒不能代表道法的高度是一样的。
从患者的角度而言,你不能因为遇见了一个庸医就否定所有,就像遇见了一些渣宗教徒不能否认法本身。同样的,从载者这个角度来说,即从医生和宗教徒等角度来说,你要做的就是精进,同时也只是精进,不断让自己靠近那个终极,而不是稍微有一点点就在那里嘚瑟以及好像成佛成祖了,好像是中医的代表了,你只能代表你,你如果说大了,实际上是起的反作用,中医变成了高端黑,宗教徒在损功德。
因为正的路上,诚恳踏实是一个正的属性,你如果没有这个属性,就偏离了那条路,不仅没有资格代表上面的,连你这个层面该有的本质层面,比如A点,你都无法代表。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回归到艾滋病这个研究领域。你比如这个病毒储存库,中医的角度可以归为邪,不正就是邪,很精简。当然,病都是由邪引起的。那么治病的逻辑基本都是扶正驱邪。但是怎么扶,怎么驱,就涉及到哪里不正,有多大,由什么引起等等。这个就是对事物的观察。这就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那条线。西医的从现象到本质,是针对体内的病毒,是一个肉眼或者仪器可检测可见范围的深入。也就是说,它的A点相对比较浅,所以在整体性机制和微环境层面始终无法理解,因为无法包括不可见的部分,就像量子力学始终无法解释宏观一样。
在从现象层面到本质层面,实际上就像海里的冰山,现象只是冰山一角。绝大部分都在庞大的不可见区未知区。就像茫茫宇宙,绝大部分都是暗物质。我说的致精微,就是指能观察到深于海平面这个普通人可见范围的精微范围的能力。也像我有一楼打的像素那个比方。这个能力是有区别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有些人喝茶就觉得苦,而有些人能尝出来细微的茶树周围植物的芳香等等。所以这个能力是每个人在他领域可能达到的顶点。而随着修行的深入,这些对应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的。
那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虽然可能每个中医都能说出来这种正邪之分,但真正操作起来,在面对每一个病患,每一个病案的时候,是迥然不同的。就像以前我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种对事物的客观角度判断,即辨病,是治疗的基础。而辨病本身,即客观观察本身,能深入到哪里,由他的A点决定。
这个中医的A点如果很浅很浅,甚至还不够普遍西医的水平,那么他就是不如一个普通西医还能把病症暂时控一控,可能吃了他的药反而更坏了。
所以,我经常劝求诊的人,心诚恳一些,在当地找找,也许能遇到好的中医。好的中医不一定是名气大,名气是世俗价值观下的产物,跟那条线的要求正,德这种,不是一个东西。得了病遇到好医生被“治好”,是很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一个结果。跟病患和医生都有关系。好医生不能治好每一个人,因为病患之心各不同,好病患不能遇到每个医生都被治好,因为医生之心各不同。
那你作为一个病患,首先要当一个好病患,才有可能性。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有些病患心高气傲,得了病还特别了不起,实际上已经是“六不治”当中的一种,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中医角度已经治不好了属于该他的,那他没法遇到中医治好,也是对的。无论什么领域什么占位,人都不能也无法越“天”这个层面。这个心的层面,属于那条线上不可见区未知区的部分,然而却更接近本质层面的存在。所以你因为心高气傲,把医生原本要对你在那些层次上做出的调整拒掉,意味着在那个层面就无法改回来,那现象层面可回旋余地就很小。
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因为老生气造成了甲亢或者甲状腺肿瘤,西医管你生不生气给你吃药啊开刀啊。中医不是,中医会劝你能看开尽量看开,最根本的当然是修,因为你生气是有原因的,心理层面深入下去就到我以前写的那个层面,根直接就没了。那这个微观层面的机制激励就弱化了,治标的同时动了动本,这个显现出来的标就不大会再显现了,起码甲状腺问题就“治好”了,其他相关病的可能性也减弱了。那西医就不好说了,可能动了手术吃着一辈子的优甲乐,但是发现乳腺出问题了,子宫出问题了,肝出问题了,胃出问题了。。。那个根上开出了别样的花,一条线上的蚂蚱。甚至还有因为手术造成了甲减,新陈代谢变慢,变肿胖了,走不动了,没力气了,脚疼了,眼睛花了,过敏了。。。
那以前尤其是古代的病患,因为没有西医的存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完全不是现在这样的,所以也没有那么大范围的不治。反过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大范围的无效。当然,这只是因素之一,还有传承,人心,中药等等各种因素相关。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邪其实也是物质,就像西医研究出来的病原体一样,但不仅仅局限于这些,也远远大于此,分类完全是不同的。可以驱,尤其是在表的话,开门,赶出去就是了。也可以化,我好几层之前从武学的角度讲过那个化,实际上中医上也是一样的。
化因为要求高,所以并不能都达到。就像是病毒细胞的微环境改变从而让病毒细胞变成正常细胞甚至免疫细胞。或者病毒细胞本身分解掉,变化不违背微环境原则的另外存在方式。这个微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实验室里你要做到这一点化,什么样的微环境可以促成这种转变,就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化学制剂,还是什么物理环境?都不是,是极微观层面的一种物质正态分布,这个就是传承。而要有这个环境,必须得是那样的一个载体,即法器。
所以你没到那个层面,化不了。就像我之前说的,有的人给人拿肿瘤,先不说因果层面该不该,本质层面你给人家把那些物质拿来,那么一大坨物质,你能转化成正态的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么?就像你的胃消化功能不好,你吃一大坨病的东西,自己就会生病。什么人值得你去这样一命换一命?就是你的认知了。当然,这个从肉身层面一时是看不出来的,因为本质层面演化到现象层面是需要时间的,但很多气功大师给人治病最后自己死于癌症,是与之相关的。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从这个层面说,人这个个体实际上也不是个体,是个整体。你是你自己的君王。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所以,能为人君者,能为人臣。能为人臣者,能为人夫。能为人夫者,能为人父,为人子。能为人子者,能为人本身。
而反过来,为人臣者,则未必能为人君。
一个人你要自私,实际上也是没有理解到这种整体概念,当你理解到了这种整体概念,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损人即损己,利人即利己。有人问我,看不惯别人的做法这种怎么解。其实不是教你怎么跟别人相处这种技术层面,而是你“看”的问题。后者转变了,问题自然而然就没有了。问题不是解决的,是自己消失的。你如果还处在技术处理解决问题这个层面,就是西医的角度,是无穷无尽的。解决了一个,会有无数个新问题出来。你永远在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佛家说的磨瓦成镜背后的意思。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世俗层面,小到婆媳问题,大到教育问题,都是一样解决的。但是人往往是问问题的答案,而不是问题的产生。所以,解决不了。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同样的,你的心通过修正使得你真正观察到了这个层面,是恍然大悟的,那种观察之真切,是心中知晓的确确凿凿和笃定,跟你大脑通过文字知晓到了这个层面而心还是那回事,是截然不同的。真君子和伪君子的区别。不要以后者即大脑认知为标准高度,会让你在伪君子的一路上狂奔。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真知就是确确凿凿的知道,很难跟你形容怎么知道了,道德经说“何以知之?以此”,这个“以此”你不经历过是很难理解的,但就是这两个字。就像我说的,当你离岸之后转换了观察角度,看到大树变成了小草,并且看到了在大树变成小草这个相对观察角度下所有的事务,而不是在岸边被人告知大树是小草,非亲身之见。
我以前在探索的很多年里,研究过西方神秘学,当时有一个唐望系列我很喜欢的。唐望是古印第安的传承,翻译过来翻成巫师,有一本书里他给作者一个美国人通过吃致幻剂还有通过某种他设定的途径让他观察到了此前肉眼不曾观察到的事物,或者是同样的事物在那时候的视角下完全不同的形态。其实唐望本身讲的展示的就是观察视角的不同,但因为听者有扭曲,写书的卡卡就变成了吃致幻药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真实,导致很多西方神秘学的人都去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真的东西被丢弃了。观察角度,就是我说的从现象到本质那么一条线,是可以有无数个的,最本质的只有一个,即它的绝对客观态。但很多人就以为非现象的就是了,实际上还比较浅。是与非之间,有很长很长很长的路。不是非非即是。这个跟佛家某些很相似,因为当时没能看到本质,就只抓住了表面的形式,类似刻舟求剑。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不要花心思放在美化自己的人格上,没有用的。绝对角度就像一面镜子,你客观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你想通过改变标准来改变结果,就是一种自欺欺人,就像拿一面哈哈镜来照然后觉得自己很美。
人只有去找到那面绝对真实的镜子,然后从中照鉴出自己真实的样子,再去改变,才是对的路。而那面能照出你真实样子的镜子,就是对你客观层面的“照察”,就是一个有那样绝对客观照察能力的人,对你本质层面的观察。
你自认为什么样子,无论是自卑,还是自傲,是自我美化,还是自暴自弃,都不是那个客观。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有缘的读者如果刚好心中对修行、人生或者心理等有疑不得解,也可以提,视情况来作答。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时间:2021-04-02 20:58:48
回答楼上的问题。
你问的两个问题的肯定部分,不是我说的,是你的理解。我说的,跟你理解的,不是一个东西。这也是我一直在帖子里强调的这个东西是本质,是重要的。比如,治病不是“触及”到心,本质来说心是未病所在的根本。比如,“说教”,这个词本身就可以判断病患是不接受的排斥的状态,这种不纳的心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医者可以判断出来,就不会有“说教”。
“潜移默化”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但我也可以理解你说的这些意思指的是什么。从第一个来说,一个问题是有深浅的。你生病“治愈”也是有深浅的。举个例子,有个人胃不舒服,想看中医。中医的层次可以这么由浅入深: 没有看到其他症状,只看名字,如胃痛用开止痛成药;胃不舒服有很多原因,看到了接近的原因,如气滞,如脾虚,开接近的成药;看到造成胃气滞或者脾虚原因,加其他成药,或者选择可以调理两脏的成药,比如疏肝和胃;成年人的身体实际上都是关系错综复杂的,肝胃只是这个时刻最突出的不正关系,但不代表没有其他的影响,调到肝胃和也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作用到那个综合结果,开方整体调理,以肝胃为主;肝或者亢或者郁或者虚等,除了极少的先天,都是的性格习惯等导致的,治疗的时候加上“医嘱”,即把这些性格习惯改掉,可以加速“病愈”的过程,“病愈”后保持时间也更长,不会类似一边补一遍漏,一边泄一边起;人的性格习惯有些浅层的可以收敛,但真正的本质是极难改变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就是这个不正的趋势,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中医,都是存在的。这个是未病的开始的阶段。还可以继续深入到人的性格命运甚至寿命是怎么来的,这么深层的对应这么深层的医治之法。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视角也会从原本的医治自身肉身,到一个更宏大本质的角度。一个人的病带领他到那个宏大的角度,这病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性契机。
但是对一般人而言,第二个阶段的中医,就已经可能可以让胃不那么不舒服了,即认为“治好”了。同时,受认知层次限制,他可能也不认并且辨不出来往后层次的有什么必要和区别。
“潜移默化”是指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病患对于医者是一种敬和顺的状态,医者又有“潜移默化”的那个能力和东西,会有一些作用。但无形之中这个东西,是比较有限的。可以由药物来载,也可以由语言即你说的说教来载。
人看到的都是结果,但一个结果并不是由医生的药这一种变量决定。就像科普文章,人们往往就想看一个定论,但只有深入到原理才能知道这个推导和实验过程有没有问题,进而带来这个结论有没有问题。

楼主:无涯无涯亦无涯

字数:121304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9-10-23 18:55:45

更新时间:2021-04-02 20:58:48

评论数:44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