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易经新解》(连载,定时更新)

《易经新解》(连载,定时更新)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晋①,康②侯③用锡④马蕃庶⑤,昼日三接⑥。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天子为了慰劳大家赐给每一个前来朝觐的诸侯若干马匹,整天不停歇地接见诸侯。
注释:①晋,晋见,觐见,指诸侯国君朝见天子。②侯,诸侯国君。③康,安抚,慰劳。④锡,通赐。⑤蕃庶,宗亲诸侯和普通诸侯。藩,指屏藩王室的畿甸宗亲诸侯;庶,指关系比较疏远的众诸侯。⑥接,天子接见诸侯。
爻辞:
初六,晋如①摧如②,贞吉。罔孚③,裕④无咎。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的时候三跪九拜,腰都差点折了,挺一挺也就好啦。君臣彼此都缺乏信任,多赏赐一些总没错。
注释:①晋如,觐见时小快步前进的样子。②摧如,行跪拜礼时弯腰匍匐的样子。③罔孚,没有诚意,缺乏信任。④裕,赏赐丰厚。“裕无咎”,只要赏赐丰厚就没事。
六二,晋如愁如①,贞②,吉。受兹③介④福,于⑤其王母⑥。
白话:一边行觐见礼一边忧心忡忡,终于坚持把所有程序走完,皆大欢喜。能够享受这么大的福气,全靠王太后的操持。
注释:①愁如,担心发愁的样子。②贞,坚持走完觐见的一整套程序。③兹,此。④介,大。⑤于,由于,在于。⑥王母,王的母亲,太后。
六三,众允①,悔亡②。
白话:某诸侯因故没有参加这次朝觐,事后听说诸侯都认可他的业绩,帮他向天子说好话,而天子也没有追究,于是为自己的逃会而后悔。
注释:①允,赞允,认可。②亡,逃会,指缺席觐见大朝会。
九四,晋如鼫鼠①,贞②厉③。
白话:个别诸侯在行觐见礼时像老鼠那样东张西望,畏畏缩缩,有失体统,长此以往会惹祸上身。
注释:①鼫(音shi)鼠,山鼠;也有说是田鼠。②贞,继续,指不改有失礼仪的行为。③厉,受到严厉斥责,惹祸。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①,往②吉,无不利。
白话:那几位因为没有参加这次朝会而后悔的侯国君主,吸取了教训,不再患得患失,找了个机会单独去觐见天子,效果相当好,没有丝毫对他们不利的地方。
注释:①恤,可惜,斤斤计较。②往,指去王城朝见天子。
上九,晋①其角②,惟③用伐邑④,厉⑤吉。无咎⑥,贞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晋①,康②侯③用锡④马蕃庶⑤,昼日三接⑥。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天子为了慰劳大家赐给每一个前来朝觐的诸侯若干马匹,整天不停歇地接见诸侯。
注释:①晋,晋见,觐见,指诸侯国君朝见天子。②侯,诸侯国君。③康,安抚,慰劳。④锡,通赐。⑤蕃庶,宗亲诸侯和普通诸侯。藩,指屏藩王室的畿甸宗亲诸侯;庶,指关系比较疏远的众诸侯。⑥接,天子接见诸侯。
爻辞:
初六,晋如①摧如②,贞吉。罔孚③,裕④无咎。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的时候三跪九拜,腰都差点折了,挺一挺也就好啦。君臣彼此都缺乏信任,多赏赐一些总没错。
注释:①晋如,觐见时小快步前进的样子。②摧如,行跪拜礼时弯腰匍匐的样子。③罔孚,没有诚意,缺乏信任。④裕,赏赐丰厚。“裕无咎”,只要赏赐丰厚就没事。
六二,晋如愁如①,贞②,吉。受兹③介④福,于⑤其王母⑥。
白话:一边行觐见礼一边忧心忡忡,终于坚持把所有程序走完,皆大欢喜。能够享受这么大的福气,全靠王太后的操持。
注释:①愁如,担心发愁的样子。②贞,坚持走完觐见的一整套程序。③兹,此。④介,大。⑤于,由于,在于。⑥王母,王的母亲,太后。
六三,众允①,悔亡②。
白话:某诸侯因故没有参加这次朝觐,事后听说诸侯都认可他的业绩,帮他向天子说好话,而天子也没有追究,于是为自己的逃会而后悔。
注释:①允,赞允,认可。②亡,逃会,指缺席觐见大朝会。
九四,晋如鼫鼠①,贞②厉③。
白话:个别诸侯在行觐见礼时像老鼠那样东张西望,畏畏缩缩,有失体统,长此以往会惹祸上身。
注释:①鼫(音shi)鼠,山鼠;也有说是田鼠。②贞,继续,指不改有失礼仪的行为。③厉,受到严厉斥责,惹祸。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①,往②吉,无不利。
白话:那几位因为没有参加这次朝会而后悔的侯国君主,吸取了教训,不再患得患失,找了个机会单独去觐见天子,效果相当好,没有丝毫对他们不利的地方。
注释:①恤,可惜,斤斤计较。②往,指去王城朝见天子。
上九,晋①其角②,惟③用伐邑④,厉⑤吉。无咎⑥,贞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晋①,康②侯③用锡④马蕃庶⑤,昼日三接⑥。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天子为了慰劳大家赐给每一个前来朝觐的诸侯若干马匹,整天不停歇地接见诸侯。
注释:①晋,晋见,觐见,指诸侯国君朝见天子。②侯,诸侯国君。③康,安抚,慰劳。④锡,通赐。⑤蕃庶,宗亲诸侯和普通诸侯。藩,指屏藩王室的畿甸宗亲诸侯;庶,指关系比较疏远的众诸侯。⑥接,天子接见诸侯。
爻辞:
初六,晋如①摧如②,贞吉。罔孚③,裕④无咎。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的时候三跪九拜,腰都差点折了,挺一挺也就好啦。君臣彼此都缺乏信任,多赏赐一些总没错。
注释:①晋如,觐见时小快步前进的样子。②摧如,行跪拜礼时弯腰匍匐的样子。③罔孚,没有诚意,缺乏信任。④裕,赏赐丰厚。“裕无咎”,只要赏赐丰厚就没事。
六二,晋如愁如①,贞②,吉。受兹③介④福,于⑤其王母⑥。
白话:一边行觐见礼一边忧心忡忡,终于坚持把所有程序走完,皆大欢喜。能够享受这么大的福气,全靠王太后的操持。
注释:①愁如,担心发愁的样子。②贞,坚持走完觐见的一整套程序。③兹,此。④介,大。⑤于,由于,在于。⑥王母,王的母亲,太后。
六三,众允①,悔亡②。
白话:某诸侯因故没有参加这次朝觐,事后听说诸侯都认可他的业绩,帮他向天子说好话,而天子也没有追究,于是为自己的逃会而后悔。
注释:①允,赞允,认可。②亡,逃会,指缺席觐见大朝会。
九四,晋如鼫鼠①,贞②厉③。
白话:个别诸侯在行觐见礼时像老鼠那样东张西望,畏畏缩缩,有失体统,长此以往会惹祸上身。
注释:①鼫(音shi)鼠,山鼠;也有说是田鼠。②贞,继续,指不改有失礼仪的行为。③厉,受到严厉斥责,惹祸。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①,往②吉,无不利。
白话:那几位因为没有参加这次朝会而后悔的侯国君主,吸取了教训,不再患得患失,找了个机会单独去觐见天子,效果相当好,没有丝毫对他们不利的地方。
注释:①恤,可惜,斤斤计较。②往,指去王城朝见天子。
上九,晋①其角②,惟③用伐邑④,厉⑤吉。无咎⑥,贞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晋①,康②侯③用锡④马蕃庶⑤,昼日三接⑥。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天子为了慰劳大家赐给每一个前来朝觐的诸侯若干马匹,整天不停歇地接见诸侯。
注释:①晋,晋见,觐见,指诸侯国君朝见天子。②侯,诸侯国君。③康,安抚,慰劳。④锡,通赐。⑤蕃庶,宗亲诸侯和普通诸侯。藩,指屏藩王室的畿甸宗亲诸侯;庶,指关系比较疏远的众诸侯。⑥接,天子接见诸侯。
爻辞:
初六,晋如①摧如②,贞吉。罔孚③,裕④无咎。
白话:诸侯觐见天子的时候三跪九拜,腰都差点折了,挺一挺也就好啦。君臣彼此都缺乏信任,多赏赐一些总没错。
注释:①晋如,觐见时小快步前进的样子。②摧如,行跪拜礼时弯腰匍匐的样子。③罔孚,没有诚意,缺乏信任。④裕,赏赐丰厚。“裕无咎”,只要赏赐丰厚就没事。
六二,晋如愁如①,贞②,吉。受兹③介④福,于⑤其王母⑥。
白话:一边行觐见礼一边忧心忡忡,终于坚持把所有程序走完,皆大欢喜。能够享受这么大的福气,全靠王太后的操持。
注释:①愁如,担心发愁的样子。②贞,坚持走完觐见的一整套程序。③兹,此。④介,大。⑤于,由于,在于。⑥王母,王的母亲,太后。
六三,众允①,悔亡②。
白话:某诸侯因故没有参加这次朝觐,事后听说诸侯都认可他的业绩,帮他向天子说好话,而天子也没有追究,于是为自己的逃会而后悔。
注释:①允,赞允,认可。②亡,逃会,指缺席觐见大朝会。
九四,晋如鼫鼠①,贞②厉③。
白话:个别诸侯在行觐见礼时像老鼠那样东张西望,畏畏缩缩,有失体统,长此以往会惹祸上身。
注释:①鼫(音shi)鼠,山鼠;也有说是田鼠。②贞,继续,指不改有失礼仪的行为。③厉,受到严厉斥责,惹祸。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①,往②吉,无不利。
白话:那几位因为没有参加这次朝会而后悔的侯国君主,吸取了教训,不再患得患失,找了个机会单独去觐见天子,效果相当好,没有丝毫对他们不利的地方。
注释:①恤,可惜,斤斤计较。②往,指去王城朝见天子。
上九,晋①其角②,惟③用伐邑④,厉⑤吉。无咎⑥,贞吝。
白话:觐见时向君王献上一批号角,希望王师在讨伐叛乱国家时用得上,号角声嘹亮震耳,以壯军威打胜仗。这次没有被君王责罚,今后如果再不按规定参加朝会就有麻烦了。
注释:①晋,这里是进献的意思。②角,号角,军号。③惟,想,希望。④邑,城邑,这里指诸侯国。⑤厉,厉声,指号角声尖利嘹亮。⑥咎,责罚。
讲解:本篇记叙了一次诸侯朝觐天子的大会及会后的相关情况。
在实行封建制的夏商周三朝,诸侯对于天子有严格规定的朝聘制度。这种制度在商夏两朝,已无文字可考。而西周在礼制方面大体上承袭于殷商,所以查看周朝的朝聘制度,就大体上可以推测出商代的朝聘制度了。《礼记·王制》说,“诸侯之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聘,就是诸侯派卿大夫作为使节到王城向天子问候请安。朝,则是诸侯国君亲自去王城朝觐天子,述职习礼,聆听天子训示。按照规定,天下诸侯五年一次,在统一的时间去王城朝觐天子举行朝觐大会,叫大朝觐,或者叫大朝会。为什么诸侯国君要在同一时间朝见天子呢?首先因它是国际高峰会议,各国最高领导人不一齐到场,那大会就开不成了。其次,每次大朝会都要听取诸侯汇报工作,考评政绩,奖功罚过,并适当调整诸侯的席位座次;如果诸侯不是一起到场,没有比较就不好考评政绩的优劣,更没法排列座次。第三,朝会上要重申王朝的法律制度,宣讲国际秩序条例,敕令诸侯共同遵守执行;人不到齐,讲给谁听?除了例行的定期大朝觐之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老王去世,新天子即位,天下诸侯必须按指定时间集会王城,庆贺新王登基。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朝觐是为庆贺新天子即位的大朝觐。
卦辞“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短短一句话里隐藏了几个细节:诸侯前来觐见,给他们一点赏赐以示慰劳,这没问题。可是古代天子给诸侯的赏赐物品有很多种类,赏赐的原因、等级规格也有差别。僻如赐给弓矢是赋予某诸侯征讨的特权,赐给斧钺是赋予他生杀大权,赐给豪华专车和战地指挥车(大辂、戎辂)是为了奖励他匡扶王室的功劳,赐给美玉配饰是为了表示对长辈诸侯的尊敬和亲善等等。但为什么这一次一律只赏赐马匹呢?通常在大朝会上,天子都有赏有罚,这种只赏不罚,而且不论亲疏,来者有份的举措属于王恩普施。殷商朝王恩普施的规矩我们不知道,因为没有历史记录。但秦汉以下皇恩普施的记录比比皆是。大体有如下几种做法:大赦天下,就是给囚犯减刑;减免天下钱粮,就是给百姓酌情减税;官升一级,实际上是给所有在职公务员上调一级工资。哪些情况下会皇恩普施呢?一是新天子登基,二是平乱大功告成,三是太后或皇帝整寿。从卦辞来分析,平乱庆功可以排除,因为没有重奖重赏;从爻辞“晋如愁如”来看,贺寿也可以排除;剩下的就只有新王登基这件事了。“昼日三接”是说天子从早到晚接见一批又一批刚刚到京的诸侯,勤勉又辛苦,但这只是大朝会的序幕。
爻辞初六到九四记叙大朝会的过程。“晋如摧如,贞吉”,写朝会上诸侯向天子三跪九拜行礼如仪。由于仪式繁琐,耗时费力。一个“摧”字,道尽诸侯们在太庙和朝堂上向天子行礼时多次重复折腰、下跪、匍匐叩首一系列动作的辛苦疲劳,需要努力坚持才能应付过去。“罔孚,裕无咎”,双方相互缺乏信任,只有那些赏赐的马匹让大家心里觉得舒服一些。“晋如愁如”,觐见朝会的前半段,大家都忧心忡忡,担心会出什么乱子。结果一切如常,太平无事,主宾双方都松了一口气。“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这都是王太后在幕后操弄调理得好,使大家都享福不浅。为什么缺乏互信?为什么忧心忡忡?为什么要王太后在幕后操弄?文中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找出答案。缺乏互信说明相互缺乏了解,相互缺乏了解说明先王在世的时候跟诸侯关系闹得很僵,不少诸侯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正常朝聘天子了。朝觐大会全靠太后幕后操弄维持说明新天子年少,还不懂得如何处理朝政大事;进而说明先王的崩逝事发突然,围绕新王的登基也许在王室内部发生过一些矛盾冲突,最后是太后为首的势力占了上风。忧心忡忡的不光是诸侯,也包括天子在内。天子忧心是因为自己年少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应付眼前的大场面。诸侯忧心是因为过去跟王室关系已经不和,现在新登基的天子脾气秉性如何,会不会跟他老子一个德性,动不动拿诸侯撒气;能不能借此次朝会修好诸侯和王室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对没来觐见的诸侯兴师问罪,等等问题都不清楚。幸好大家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天子尽管有些拘谨,但态度平和,在太后和司礼的提点下,该他说的该他做的都说了做了,直到朝会结束,都没有出什么差错。他也问起了那些没有到会的诸侯,语带关切,却没有生气责怪的意思;于是大家纷纷帮着说些好话,说他们确实有特殊情况耽搁了。天子也没有追究。个别诸侯在行礼时贼头鼠脑地东张西望,似乎对年轻天子有些不敬的意思(其实有些人天生一副贼头鼠脑的模样,说他们不敬天子实属冤枉)。这一点被天子和司礼察觉到了,但没有说什么。如果今后他们还如此放肆,大概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朝觐大会圆满结束。
六五和上九补叙大朝会结束以后发生的一些相关事情。那几位逃会的侯爷听说新天子为人不赖,反而觉得自己不应该患得患失,小肚鸡肠,后悔没去参加朝觐大会。于是尽快找个机会,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跑到王城觐见新天子去了。在献给天子的礼物中有一批制作精美的牛角军号,寓意从此以后他们会百分之百听从天子的号令,如果对朝廷有二心,则甘愿接受天子的讨伐。这是朝觐大会在诸侯中引起的良好反响。说明君臣只有相互体谅,相互包容,才能和睦共处,才能上下团结,确保整个王朝太平无事。
这应该是一个真实而且相对完整的历史事件,但到底发生在那一任殷商天子身上目前还不能确定,有待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去考证。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明夷
卦辞:明①夷②,利艰贞③。
白话:光明消失在地平线下,黑暗笼罩大地,要想冲破黑暗迎来光明,必须忍受煎熬,耐心等待。
注释:①明,阳光,光明;这里喻指光明的社会局势。②夷,平地,地平线;这里有消失,被抹杀的意思。明夷,即光明消失,比喻暗无天日的社会环境。③艰贞,忍耐坚持、等待。
爻辞:
初九,明夷于飞①,垂其翼;君子②于行③,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④有言⑤。
白话:黑暗降临的时候,归林的飞鸟只能低垂着它们的翅膀,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寻找归巢的路线。正直的君子在下决心离开王城的时候,悲伤得三天吃不下饭。他都要远走他乡了,可那位主子还在那里冷言冷语的敲打他。
注释:①于飞,对于飞鸟而言。②君子,可能指微子,商纣王的同父异母兄弟。③行,出走。④主人,指商纣王帝辛。⑤言,指责、威胁的话语。
六二,明夷于左股①,用拯②马壮③,吉。
白话:帝辛的黑暗血腥统治,让一位股肱大臣感到了危险,于是借口自己会调养战马,使瘦弱的马变成强壮的马,请求纣王派自己到养马基地去管理养马的事,这也不失为避祸的好法子。
注释:①左股,左大腿,指纣王的股肱大臣之一。②拯,救,调养。③马壮,使马变壮实。
九三,明夷①于南狩②,得其大首③。不可疾④,贞⑤。
白话:暴君纣王以到南方狩猎为名,出动王师,捉住了一个他认为有叛乱嫌疑的大国诸侯。看来举兵反商的大计不能操之过急,得耐心等待时机。
注释:①明夷,这里直接指暴君纣王。②南狩,到南方狩猎。③大首,叛乱集团的主谋,某诸侯君主。④疾,急,操之过急。⑤贞,继续等待。
六四,入于左腹①,获②明夷③之心④,于⑤出门庭⑥。
白话:(西伯候)派人打入商纣王庭,当上了纣王帝辛的心腹大臣,深得纣王的宠信,可以随便在王庭行走出入。
注释:①左腹,心腹之一。②获,取得。③明夷,指纣王。④心,欢心,信任。⑤于,同迂,迂回。于出,随便出入走动的意思。⑥门庭,指王宫庭院。
六五,箕子①之明夷②,利贞③。
白话:箕子假装丧失了神志,他应该长时间假装下去。
注释:①箕子,纣王的叔父。②明夷,这里是神志丧失,行为癫狂的意思,指箕子装疯。③贞,长时间保持(装疯)。
上六,不明晦①,初②登于天③,后入于地④。
白话:黑白不分,美恶不辨,当初即位时英明神武,声望如日中天,很被大家看好;没想到后来却昏乱残暴,使国家坠入地狱。
注释:①明晦,光明和黑暗,是与非。②初,指帝辛即位之初。③登于天,声望高到天上去了。④入于地,把王朝搞得像地狱一样。
讲解:明夷的卦名,起得过于隐晦,以至于许多前代学者都很难明确的表述出它的内涵。本卦中明夷的直接意思是光明消失,连带意思是黑暗笼罩;引申为黑暗恐怖的社会环境。特指;一,暴虐残忍的纣王,二,箕子的佯装癫狂。
本卦简略的记录了商代末期以纣王帝辛为首的政治集团如何用恐怖残暴手段来实施独裁统治,导致众叛亲离的一段黑暗历史。
作者列举了四个例子间接揭露了纣王帝辛六亲不认,暴虐无情,阴险狡诈。一,“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人说这里的君子是指纣王的同胞兄弟微子,也有人说是指纣王的叔叔比干。不管是谁,都是纣王的至亲。称他为君子,那他肯定是正直明理的人。对于纣王的恣意妄为,糜烂的生活,暴虐的刑杀,他也曾经好言相劝,据理相争;可恨纣王不但油盐不进,还对他冷嘲热讽,全然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话里话外有威胁他的意思。他是彻底寒了心了,这个王朝是彻底没救了,他真不忍心亲眼看到它的覆灭呀,所以才下决心离开王城远走他方。可是他又是真心热爱这个王朝、割舍不下祖先创下的这片基业呀,所以离开之前,他痛苦得三天吃不下饭。二,纣王的一位股肱大臣也是看不惯天子的邪恶行径,可是又担心自己一不小心惹恼了这位阎王爷,死无葬身之地,不得已想出一个避祸的办法,宁可到草原去养马,也比呆在一个视杀人如儿戏的暴君身边强。三,纣王为人不但极其凶暴残忍,而且十分阴险狡诈。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为了满足王室淫靡奢侈的生活,王庭每年给各诸侯国加派更多的贡赋任务;另一方面纣王待各诸侯君主的态度十分恶劣,对奉命来王庭朝觐的诸侯,轻则斥责,重则拘押,岐周文伯姬昌被羁押羑里长达七年就是现成的例子。所以诸侯们对他又怕又恨。在执行朝廷命令的时候总是能拖就拖,不肯爽快。南方的几个小国更是以山高路险为借口,不仅不肯缴纳朝廷额外增派的贡物,而且连基本份额的贡品也不按时进献了,甚至于都不到王城去朝聘了,把帝辛恨得牙痒痒的。于是以到南方狩猎为名,亲自率领一支虎狼之师来到南方某国的领地,当此国国君出城迎驾的时候,将他抓了起来,说他是反叛抗命的主谋,押回王城治罪。这一招把诸侯国君们吓得不轻,只好把不满的言行收敛些,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需要强调的是,在那个时代,天子讨伐乱国诸侯必须名正言顺的公开行动。所谓名正言顺,就是在出征誓师的时候,先公开宣布讨伐对象的罪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师出有名;然后大张旗鼓的向目标国进军,以此彰显天子的威仪和行动的光明正大。这次纣王以狩猎为名对南方某诸侯进行偷袭,在那个时代属于下三滥的阴谋诡计,为君子所不齿,所以使诸侯格外震惊。顺便提一句,帝辛这种招数,在后世帝王中数汉高祖刘邦玩得最为顺溜,要不然汉初赐封的那些异姓王爷,也不会被他收拾得那么干净利索。四,有关箕子装疯的事。箕子是纣王的叔叔,从小看着他长大,又是拥立他接班继位的辅政大臣之一。继位前的纣王可不是这样,那时候的他不但英明神武,而且生活也很俭朴,言行举止高贵优雅而又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差池,简直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哪里想得到继位之后变化这么大,简直判若两人。起先还只是追求生活的奢靡,后来在朝政大事上也任性胡为起来。要么接连几天不上朝,自己在后宫饮酒嘻乐,让大臣们在朝堂上干等着;要么一上朝就发号施令,也不让大臣们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他需要的只是那些谄媚小人的随声附和。如果忠良刚正的大臣提出异议,要么被置之不理,要么被厉声呵斥。更过分的是,假如某位大臣针对他的某个错误反复诤谏,就会被他安上一个犯上作乱的罪名,不仅要被处死,而且被杀之前必定要受尽各种酷刑的折磨,生不如死,他这是在杀鸡给猴看。在他的淫威之下,渐渐地在整个朝堂之上,忠良大臣都噤若寒蝉了。作为叔叔,箕子以往对这位侄儿帝君劝谏的次数也不少,而且有时难免言辞过激,现在他逐渐看出纣王对自己的不满来了。每当看到纣王那一副面目狰狞穷凶极恶的样子,便感觉到一股阴冷的杀气正向自己逼来。他晚上常做噩梦,梦醒之后全身冷汗,于是他“疯”了。
王公大臣那个后悔呀。当初怎么就瞎了眼,拥立了这么一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眼看着一个前途光明的殷商王朝,马上就要坠落毁灭了,他们是真不甘心哪。其实也怪不得大家看走眼,实在是帝辛太工于心计,太会伪装自己了。
总结殷商末期这一段社会局势,就四个字:众叛亲离。本篇以写亲离为主,是明写;写众叛为辅,是暗写。众叛体现在九三和六四两爻。“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南方诸侯的反抗尚未形成气候,就遭到了帝辛的严厉镇压。这件事引起了其他反殷商力量的高度警惕:王朝的实力还不可低估,帝辛的虎威尚在;反殷大计不可操之过急、鲁莽行事;应该继续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先派人打入殷商朝廷内部,或者说先买通朝中某位大臣,让他进入帝辛的核心集团,成为帝辛的亲信,得到帝辛的信任,可以自由地出入王宫。简单说就是派卧底刺探和传递情报。有个成语叫心腹之患,说的大概就是歧周找人先成为帝辛的心腹,然后成为毁灭殷商王朝的最大隐患这种情况。
那么作者文王在本篇中对岐周执政的儿子姬发以及其他反对帝辛暴政的人们有什么告诫和提醒呢。有:“利艰贞”、“利贞”——耐心地等机会吧。
补充说明:一、爻辞初九运用了比兴手法。所谓比就是打比方,兴是借物兴咏,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方法。这种手法看似简单朴素,其所起到的艺术效果却是多方面的。“明夷于飞,垂其翼”与本篇内容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首先它暗示出了事情发生的社会环境——黑暗降临;其次通过展示一幅直观具体的画面,渲染烘托出一种低沉悲凉的氛围;再次,飞鸟的归巢对于君子的出走远行起到了极其强烈的反衬作用,更好的体现了君子出走前那种难以言表的复杂心理;最后是它的兴咏功能,有咏才有叹,一咏三叹,绵缠的情感就蕴含在这咏叹之中。
二、本篇的爻辞应该是文王被释放归国后所作。理由之一是,在文王被拘禁期间,殷商王室内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众叛亲离的现象,微子出走和箕子装疯都是发生在帝辛朝廷灭亡前不多年的事。据史料记载,姬昌被释后至少还活了七八年之久,武王继位后用了五年的时间攻灭殷商(包括准备时间在内)。武王之所以作出灭殷的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殷商王庭内部发生了动乱,殷商王朝已经从根本上分崩离析。由此推断,微子出走和箕子装疯应该发生在文王被释之后武王继位之前。理由之二,即使箕子装疯发生在文王被囚期间,作者也不会在被囚期间把它写下来,否则,他就不用想活着走出羑里的大牢了。因为殷商王城的人再不聪明,也能看出他这是在讥讽朝政,哪怕有一两句闲话传到帝辛耳里,以他的脾气,岂能饶得了这多嘴的老头?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家人
卦辞:家人①,利②女③贞④。
白话:一个家庭人员的和睦相处,日常生活的运作安排,全靠主妇们尽心操劳。
注释:①家人,指家庭内部关系的处理和生活安排。②利,需要,依靠。③女,指家庭主妇(包括她的助手们)④贞,尽力维持。也可以理解为对家庭的忠贞,即忠于职责。
爻辞:
初九,闲①有家,悔亡②。
白话:习惯了有家的日子。一旦失去家庭,就会后悔痛苦。
注释:①闲,习,习惯。②亡,丧失,失去。
六二,无攸遂①,在中馈②,贞③吉。
白话:男人在外面事业不顺,回到家里享受家的温暖,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抚慰。做妻子的应该坚持做好这份工作。另一种说法是:男人在外面事业不顺,全怪妻室不贤惠,没有把家管理好。所以女主人贤惠持家是家庭幸福吉祥的先决条件。
注释:①遂,成事。②中馈(音kui),指家中事务、饮食安排;借指妻室、女主人。③贞,指女子勤劳贤惠。
九三,家人嗃嗃①,悔厉②吉;妇子嘻嘻③,终吝④。
白话:家里人对主妇的管理都不太满意,主妇也认识到自己对家人要求过严,持家太过节俭;表示今后会善待众人,适当改善生活待遇,这么做是对的。但是,如果主妇没有权威,百事不管,放任自流,一家人嘻嘻哈哈的过一天算一天,总有一天这个家会过不下去。
注释:①嗃嗃(音he),嘿嘿,应答的声音,暗示不情不愿。②厉,指对家人管束过严,持家过于节俭。③嘻嘻,没有规矩,没有计划,嘻嘻哈哈的过日子。④吝,难关,灾难。
六四,富①家大吉。
白话;在维持家庭生活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果能使家庭财产越积越多,逐渐富裕起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注释:①富,使富裕。
九五,王假①有家,勿恤②,吉。
白话:普天之下都是君王的大家庭,广大民众都是君王的亲人,所以君王应当毫不吝啬地将财物分赐给天下贫苦大众,这样才能确保百姓安宁,国家安泰吉祥。
注释:①假,大。②恤,爱惜,舍不得。
上九,有孚①威如②,终吉。
白话:君王以诚信对待民众才能在民众中树立起威望,到头来对君王对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注释:①孚,诚意,信用。②威如,威望很高的样子。
讲解:本卦从家庭主妇管理家务照顾家人的道理引申到君王应该视天下为一家,爱民如同爱亲人一样,国家才能和睦吉祥,长治久安。
卦辞“家人,利女贞。”意思是说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及大小事务,全靠家庭主妇的打理维持。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家庭主妇对于家庭的日常运转和兴旺发达十分重要。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劳动分工不同。不管对与不对,合不合理,中国几千年以来直到封建王朝彻底覆灭为止,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家就是女人的工作岗位,操持家务,照顾家人就是女人的本职工作。有人喜欢抬杠,说,什么劳动分工不同?什么女人的本职工作?分明是男权社会压迫限制女人,剥夺了女子外出工作、展示其才能的权利。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因为在很远的远古时代,人类也曾出现过母权社会(母系社会)。但是随着族群的不断扩大和兼并,大型的狩猎活动和部落之间的战争频繁,越来越依靠体格比女子强壮的男人去舍命搏杀,于是话语权和决策权才逐步转移到了男人的手上。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云南宁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因地处偏僻,农业和渔业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不需要男子去冒打猎和作战的危险,所以至今仍然保留在女权社会状态。可惜他们的民族只有区区几万人,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没有竞争就没有人类的发展。
爻辞初九首先从反面来说明家的重要。“闲有家,悔亡。”有家的时候不在意家的重要,直到有一天失去了家,才认识到它的可贵,可是已经追悔莫及。譬如有些男人只顾自己在外寻欢作乐,对家事不闻不问,直到有一天把家败光了,妻离子散,自己流落街头,成了丧家之犬;有些大家族的女子为了争权夺利,不择手段,玩弄各种阴谋诡计,最后闹得家破人亡。这些惨痛的教训,古今中外都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谨记这种教训,珍爱自己的家庭。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这句话的核心是说做妻子的要贤惠。女人的贤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尽力把家中的大小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家庭团结,邻里和睦,让在外面干事的丈夫少操心。第二是对丈夫温柔体贴,无论丈夫的事业成功与否,回到家里都能享受到那份特有的温暖。女人的不贤惠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会管家过日子;二是惹是生非,给家庭添乱,给丈夫的事业制造麻烦。丈夫在朝中做官,家中女主仗着夫君的官威或收受贿赂,干涉地方事务;或指使家属欺压良善,侵夺他人财产,干出种种不法之事。等到东窗事发,轻则丈夫的官帽丢了,重则家产被操没,一家老少发配边疆。她们欲哭无泪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想起“妻贤夫祸少”这句格言来。
九三爻谈论的是治家的严与宽。我的理解应该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如何用家规来约束家人,一个方面是如何管理好一家的生活开销。从爻辞的意思看,作者主张无论家规约束还是生活开销,都应该严宽适度,过于严苛,会招来大家的埋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过于宽松,没有家规约束,做长辈的就会丧失尊严,做晚辈的没有敬畏,说话做事肆无忌惮,各行其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生活开支无计划,每个人都贪图眼前享受,得过且过,时间长了就会捉襟见肘,总有一天日子会过不下去,这个家就散了败了。所以,与其放任自流导致家庭破败,不如从严管理承受一些埋怨。
六四“富家大吉。”能使家庭走向富有当然是人人梦寐以求的大好事,可惜很多好事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也说明作为家庭主妇,她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她得管理好家中财务,做到计划开支,量入为出。有的家庭收入微薄而张嘴吃饭的人一大堆,能做到收支平衡,不寅吃卯粮、给家庭拉下亏空就很不错了;即使省吃俭用、略微有些盈余,也只能备一时的急用,哪敢奢望靠它来发家致富。还有的人家虽然收入十分可观,可架不住家里的排场大,开销多。老少爷们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每个人都是会花钱的主,再多的钱财都不够他们花,富家没指望,败家是早晚的事。真正能发家致富的第一得有稳定且颇丰的收入,第二得有勤俭节约的家风,第三得有一位精打细算的内当家。而古往今来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家庭并不多见,所以世上的家庭总是富的少而穷的多。
九五和上九由治家讲到治国。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天下就是他的家。国家国家,国也是家,是一个大家。君王便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其实在很多方面君王管理国政跟主妇操持家务的道理是一样的。首先你得热爱它顾惜它,时时想着如何让她安定繁荣,想着让每一个民众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国库有存粮而天下有饥民,就应该拿出库存的钱粮来接济饥民,不能像守财奴那样只进不出,不能把国家的财政收入当成自己的私产。如果君王大公无私,爱民如子;他在民众的心目中威望就越来越高,民众就会敬仰他,就会服从命令听指挥,如此一来国家的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作者文王既善于仔细观察生活,同时善于提炼生活,总结经验;他是一个智者,更是一个仁者。家国一体的理念应该是他儒家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构件。
世事浮沉,男主外女主内的规矩早已成为历史,天下也早已不是一家之天下。但家庭仍然是每一个人最依赖的港湾和最值得守护的窠巢。家庭又是构成国家和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政府有责任帮助每一个家庭脱贫致富,而家庭的幸福和睦则是整个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石。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蹇①,利②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③,吉。
白话:时局艰难,行动常常受挫。眼前的形势比较适合跟西南方面的诸侯联络,不适合向东北方向发展。还应该去拜会朝中那位大人,请他从中维持,应该会平安无事。
注释:①蹇(音jian),本义是有足疾,行走困难;比喻处境艰难,行事不顺。②利和不利是根据当时的政治局势所做出的分析判断。③大人,应该指殷商朝廷中某位位高权重的卿大夫。
初六,往①蹇来②誉。
白话:奉天子诏命去往殷都,虽然危险重重,但有可能赢得朝廷内外的一致好评。
注释:①往,指姬昌奉命去殷都。②来,招来,赢得。
六二,王臣①蹇蹇,匪②躬③之故。
白话:商王属下的诸侯如此多灾多难,并不是自身有什么过错。
注释:①王臣,指商王朝的诸侯国君。②匪,同非。③躬,自身。
九三,往蹇来①反②。
白话:一旦得知去往殷都会遭受危难,定会使诸侯国君心生警惕,一些已经上路的可能要返身回国。
注释:①来,引起,导致。②反,同返,返回。
六四,往蹇来连①。
白话:去殷都虽然危机重重,却赢得了跟朝中大臣以及多个侯国使节联络的机会。
注释:①连,联络,联系。
九五,大蹇朋来①。
译文:大的危机苦难反而能引来朋友的关心和同情。
注释:①朋来,朋友的关心。
上六,往蹇来硕①,吉。利见大人②。
译文:去时危险但没想到反而取得了重大成果,真是意外之喜。应该去拜见那位朝中大臣。
注释:①硕,硕果,伟大成果。②大人,指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某位朝中大臣。
讲解:本卦所讲的应该是文王姬昌奉商纣王帝辛的诏命去殷都朝觐所受的苦难及其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姬昌执掌岐周政权之后,秉承祖先勤政爱民的作风,赢得了国内民众的爱戴,民众乐于听从政府的法令。于是姬昌一方面领导民众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一方面整顿和扩充军队,壮大国家的力量。四方流民听说岐周君主贤明,纷纷前来投靠;周边诸侯也主动前来交好。这些情况传到殷都,自然引起纣王帝辛的猜忌,一些嫉妒岐周成就的小人便趁机夸大事实、编造谎言来构陷岐周国君。于是纣王一道命令,召姬昌进京述职,其目的显然是要对姬昌不利。姬昌和他的臣僚当然也明白纣王的险恶用心。大臣们有的极力劝阻,要国君别去;也有人认为,如果不去,必然使纣王产生更深的猜疑,甚至据此坐实了姬昌不遵王命、图谋作乱的罪名,那会给岐周招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权衡再三,姬昌最后决定去往殷都朝觐述职。
卦辞“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吉。”“蹇”是行动不便,举步维艰的意思。实指歧周近些年的成功壮大引起了东北方面的邻国诸侯的嫉妒和商王帝辛的猜忌,他们正在想方设法给歧周制造障碍和麻烦,使周人动辄获咎,十分被动。“利西南,不利东北”按字面直译是形势对西南诸国有利,对东北诸国不利。但这样的译法显然跟蹇的意思相矛盾,因为歧周正处于商王朝版图的正西。结合《坤》的卦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来看,译作“形势适合跟西南诸侯联络团结,不适合向东北发展”似乎更为合理。“利见大人”说明歧周跟殷商朝廷中至少一位大臣关系密切,希望他在帝辛面前替歧周多说好话。一个“吉”字即表明周人对朝中那位大人寄予厚望,同时也表明作者对整个局势持乐观的态度。
爻辞初六“往蹇来誉”有可能是姬昌动身前往殷都前对此行可能产生的效应的预判,也可能是姬昌初到殷都时所发生实际效应,类似于当年毛泽东应邀到重庆谈判受到各界人士一致欢迎和赞誉的情形。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说明受帝辛集团打压迫害的不止姬昌一人,而他们都是无辜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满和无奈。九三“往蹇来反”写姬昌到达殷都之后受到帝辛的迫害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一些准备进京和正在进京路上的诸侯国君听说了姬昌在王城的遭遇,吓得不敢前往,直接掉头回国去了。这种情况等于是对帝辛集团迫害诸侯的抗议,也是对受迫害者的间接声援。六四“往蹇来连”可以理解为虽然姬昌本人在王城受到厄难,但他的随从人员却有机会跟某些同情歧周的朝廷大臣以及其他在京的诸侯国使节取得联络,大家互通声气,相互维持。九五“大蹇朋来”进一步写姬昌的遭遇赢得友好诸侯的同情和关切,大家纷纷派使节到歧周慰问联络,一来体现了患难见真情,二来说明姬昌的人缘名声的确不错。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写姬昌在遭受漫长的牢狱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机。商王帝辛不但决定释放姬昌回国,还正式赐命他为西伯。这个伯可不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伯爵,而是诸侯盟主,也就是后来春秋时代所谓的霸主,拥有统领诸侯,讨伐乱国的特权。这是实实在在的重大成果,所谓“来硕”应该就是指这个。此事让后世读史的人都觉得匪夷所思,估计当时的人们也是一头雾水。究竟是哪些原因促使帝辛改变了想法,作出如此重大的转变呢?
我想最首要的因素在于姬昌本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在他执掌歧周政权的那些年,不但文治武功早已蜚声国际,而且十分擅长外交布局。诸侯中有不少铁杆盟友,王室和朝廷权贵中也有若干惺惺相惜的朋友(固然也少不了酒肉金钱方面的朋友),关键时刻都能帮忙说话。在进京之前想必他跟亲信大臣们对局势有过详尽的讨论和预判,一定未雨绸缪,做了最周密的布置,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所以在殷都被拘之后仍能处变不惊。在狱中他让随行人员一面向国内传达指示,安抚国人,要求他们忍辱负重,倍加小心的侍奉王室天子,主动增加贡赋,甚至不惜把从戎狄手里夺来的大片土地献给王室,讨取天子的欢心;一面不间断地在王室和朝中上下打点,保持密切沟通,一有机会就在帝辛面前帮自己说话。其次的原因是帝辛这个人过于自负。在他看来,无论是比军事还是比阴谋诡计,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的对手,他想灭了谁就灭了谁,想把谁关起来就关起来,没人能逃出他的手心;同样他想放谁就放谁,想让谁做诸侯盟主就让谁做诸侯盟主,量谁都不敢有二心。此人又贪图享乐,喜欢阿谀奉承。当天下诸侯疏于朝聘和进贡之时,周人的加倍进贡和殷勤聘问既满足了他的物质享受,又迎合了他的虚荣心理,使他飘飘然起来。他释放姬昌,赐命他为西伯,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气魄,也是给天下诸侯树立一个匡尊王室,唯天子之命是听的榜样。有人认为姬昌的被释和受封与其子百邑考入殷都做人质有关,此事证据不足,暂且存疑。
我们无法查证姬昌具体哪一年进京被囚,又是哪一年被释放回国,据说被拘禁有长达七年之久。七年的时光,没有行动自由,没有亲人的陪伴照顾,不能亲自临朝听政、与本国臣民一同共建家园,对他来说这是多么痛苦的折磨呀。被拘七年,其中的屈辱和艰难困苦言语不足以表达,只用了一个蹇字。蹇,又指跛驴、劣马。自比跛驴劣马,其悲愤之情就不用说了。但是文王能忍受一切苦难,而且能够在逆境中发挥他的大智慧,不但使自己转危为安,还让自己的国家逃过了一场厄运,平稳地发展壮大了。这就是文王姬昌独特的人格魅力。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解①,利②西南,无攸往③,其来复④吉,有攸往,夙⑤吉。
白话:化解矛盾误会,重点应放在西南地区这一片。曾经一段时间我方没去那些国家聘问,现在他们主动前来恢复友好邦交,这是大好事。如果我们早点去聘问的话,早就万事大吉了。
注释:①解,调解矛盾,化解误会。②利,利在,重点应放在。③往,指派使者去他国聘问。④复,恢复交好。⑤夙,早。
爻辞:
初六,无咎①。
白话:恢复正常交往后,谁也不要计较对方。
注释:①咎,计较,责怪。
九二,田①获三狐,得黄矢②,贞③吉。
白话:田猎时某猎手猎获到三只狐狸,其中一只狐狸身上所中的箭头是黄铜做的,他认为这是个好彩头,继续努力向前。
注释:①田,打猎,古代田猎一般是大队伍围猎。②黄矢,金箭头,暗示箭的主人身份高贵。古代所谓的金其实是黄铜。③贞,继续进行。
六三,负①且乘②,致③寇④至,贞⑤吝⑥。
白话:某猎手肩扛猎物乘着马车前进,招来一帮强人抢夺,某猎手死命不给对方,结果吃了大亏。
注释:①负,背,扛。②乘,乘车。③致,招来。④寇,拦路抢劫的人,但并不是真正的强盗。(因为肩扛猎物的应该是下人,乘车的应该是贵族,既扛着猎物又乘车,在别人看来身份可疑。)⑤贞,执拗。⑥吝,倒霉,吃亏。
九四,解①而②拇③,朋至斯孚④。
白话:解开猎手被捆住的大拇指,是因为来了一个双方都认识的朋友,消除了误会。
注释:①解,解开。②而,你的,他的。③拇,拇指,泛指手。④斯孚,这才相信对方不是坏人。
六五,君子维①有解,吉。有孚②于小人③。
白话:正直宽厚的君子一心只想为他人化解矛盾纠纷,消除误会嫌隙,这是大好事。能赢得普通大众的信任。
注释:①维,同惟,思。②有孚,取信。③小人,这里指普通大众。
上六,公①用②射隼③于高墉④之上,获之无不利。
白话:国君于是拿起弓,搭上金箭,瞄准高墙上的鹰隼,手起隼落,大家一阵欢呼,事情圆满解决。
注释:①公,王朝朝廷有三公,是最高爵位;大国诸侯被尊称为公,不是实爵。鲁史《春秋》叙事凡鲁国君主都称公,所以这里有可能是指作者的父亲季历或者祖父古公檀父。②用,于是,因此,借此。③隼,一种猛禽。④墉,城墙。
讲解:本文的时间背景应该在文伯姬昌被释回国之后。岐周地处西部,与周边西南地区的邦国素来交好,只是在文伯被拘的那几年,为了避免授人把柄,才跟其中个别诸侯国中断了交往。现在文伯无罪释放,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放心大胆地正常交往了。可是岐周的个别大臣心存芥蒂,认为在文伯有难的时候周人不去周边诸国聘问是为了不给他们惹麻烦,而他们不来则是不够义气,现在看文伯没事回来了,就又主动来恢复交往,觉得他们是见风使舵、朝三暮四的墙头草,不应当给他们好脸色看。文伯当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现在正是与天下各种势力化解矛盾、搞好团结的时候,而化解矛盾搞好团结的重点就在西南地区,用他的原话讲就是“解,利西南”。本篇可以说是姬昌被释回国后跟大臣们就如何开展对外关系的发言纪要。
卦辞“解,利西南。无攸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是文伯姬昌这场发言的主旨。在姬昌被拘期间,尽管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动,但敌友双方的阵营并没有多少改变。像以崇国为首的西方邦国以前原本就跟歧周明争暗斗,现在只不过彻底撕破脸皮,公开站到了歧周的对立面而已;东方原本是殷商的发祥地和根据地,其邦国也大多是殷商王室的宗亲旧属屏藩封国,以前虽然也有几个东方诸侯跟歧周有过不错的交往,但也纯粹属于国家首脑之间的私交,既然天子跟姬昌翻了脸,他们自然不能再跟周人做朋友。而西南一带的邦国素来跟歧周交好,在很多方面跟歧周有共同的利益,在国家治理方面一直把歧周当做自己的榜样,外交上视歧周为领头羊。姬昌被拘后,多数西南诸侯为他忙前忙后,奔走声援,派使节到歧周慰问,甚至在物资上给予援助,《蹇》文中“大蹇朋来”指的就是这些。至于个别西南诸侯因为胆小怕事,暂时中断了与歧周的来往,实属迫不得已,而在姬昌被释之后,立即派人到歧周聘问,可见在心底里还是跟歧周站在同一阵线的。所以岐周今后外交的重点依然是西南诸国。化解与个别西南邦国的芥蒂有利于大家团结一心,结成更加稳固的联盟阵营,用以对抗以帝辛为首的殷商势力。过去我们歧周没有主动去跟友邦交往是我们的不对,如果我们主动一些,早就没有这些芥蒂存在;现在友邦主动前来恢复交往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不应该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爻辞初六“无咎”是追究、计较的意思。应该是卦辞的结尾,而不是独立的条文。
而九二至上六是姬昌讲的一段故事,意在说明冤家宜解不宜结、凡事以和为贵的道理。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围猎中一个人打到三只狐狸,这个成绩已然不错,最开心的是捡到了一支金箭。这位猎手认为自己今天运气太好,决定继续追击猎物。古代围猎有严格的规程。君主率领的队伍无论到什么地方打猎,当地官吏只有安排住宿和做向导的义务,没有直接参与的份。在一场围猎行动中,第一只被射杀的猎物必须由作为统帅的君主亲自动手(如果君主没参加,就由别的统帅,反正只有统帅才有资格射杀第一只猎物),然后由他的副手或者最亲近的人射杀第二只,再轮到其他贵族进行猎杀,最后任由军士们群起。君主的围猎行动结束之后,才允许本地乡民们捕猎四处逃散的猎物。九二中猎到三只狐狸并捡到金箭的猎手看来不属于君主围猎队伍中的人员,而是一个本地的富家子弟,他一人一马车,到猎场附近捡漏,没想到会有那么好的运气。所谓黄矢,是指用黄铜制作的箭头,应该是射中在一只狐狸的身上,狐狸当时没死跑掉了,后来被这位独行侠捡到。金箭属于君主专用的(或者是君主赏赐给某贵族的)兵器,以前从未见过,他喜出望外,自然要继续搜寻猎物。可是他没见过世面,不大懂得国家狩猎的规矩细则。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说他把猎物扛在肩上(这种行为使他看起来像一个普通农夫或者仆从下人),一边像贵族子弟那样驾着马车往前冲。不曾想被几个不认识的强人拦住了,说他既不像贵族又不像下等人,诘问他究竟是什么身份,猎物、金箭连带马车是哪里来的。猎手年轻气盛,跟那几位争执并动起手来,由于寡不敌众,挨了一顿胖揍之后被对方擒住。对方看样子是拿人的行家里手,用一根细绳三两下将我们的年轻猎手的两个大拇指捆在一起,使他失去反抗,把他气急得双脚直跳。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幸好此时来了一位双方都认识的朋友,问明情况后才知道是一场误会,对方解开捆绑猎手的绳索并向他道歉,可年轻猎手觉得自己吃亏太大,非要把自己所受的屈辱找回来不可。双方争执不下,那位朋友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带到贤明的君主那里,求君主决断。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君主思量,如果把这场纷争调解好了,一定能赢得广大民众的信服。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君主说:“你们看落在城墙上的那只游隼,如果我一箭将它射中,你们双方必须握手言和,不得再生事端,如果射不中,任由你们到城邑长官那里去争个是非曲直。”说完开弓一箭,城墙上的鹰隼应声落地,众人齐声欢呼叫好。君主赏给猎手一份奖品,猎手高高兴兴地跟对方和解了。这种化解纠纷的方法虽然在今天看来不合法理,但估计在古人眼里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三国志·吕布传》吕布辕门射戟化解了袁术和刘备之间的一场战争,就是这种办法的成功复制。这种化解纠纷的方法之所以在古人那里行之有效,一方面在于争执的双方没有生死之仇,另一方面因为这种争执在当时不可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时一个权威人士的一点特技既可以震慑众人,又让争执双方有一台阶可下,于是乎一场纠纷便消解于无形。
姬昌所讲的这段故事也许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故事中的那位替人化解纠纷的君子也许正是作者的一位先祖。周人以农耕立国,以农耕为生的族群格外依恋土地和家园,而和睦相处有利于安居乐业,所以周人的思想意识偏好和平,不希望发生纷争。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带领族群迁居到岐下周原之后,在教化民众方面主要着眼于两点:一是勤劳致富,二是和睦共处。正因为这两项教化的成功,使歧周的经济得以迅速腾飞,国内一片团结祥和的气氛,经济的繁荣和民众团结和睦的氛围吸引了周边邦国内大量的流民,又使得歧周的人口快速增殖,国力迅速强盛起来。一时间,周边不少邦国都拿歧周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榜样,很多事情都愿意向周人学习讨教。有一个故事,说虞国和芮国因为边界问题发生纠纷长期相持不下,听说歧周的君主擅长调解,于是相约一起到周国去,请周君判个公道。两国的谈判代表进入周地不远,看见两个农夫在田头沟边上推推搡搡像是打架,心里很是疑惑,不是说周人非常团结和睦吗?走近一问,才知道两人不是打架,而是为了放水浇地的事情互相谦让。虞国和芮国的谈判代表对看了一眼,觉得没有必要去找周君评理,便调转马车各自回国去了。
言归正传。本篇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在卦辞,核心是外交上要主动出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歧周被殷商王朝打压多年之后,其主姬昌终于被释放回国,又被帝辛赐命为西伯,拥有讨伐不臣之国的特权,这是歧周咸鱼翻身的大好机会,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可是俗话说独木难支,尽管西伯手握征讨不臣的尚方宝剑,但仅凭歧周一国之力,是不可能短期内击败并铲除那些异己势力的,必须尽快组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国际联盟。而要组成这样一个联盟,光靠以前那几个铁杆哥们是不够的,必须联络拉拢更多的国家。如派出使臣,去聘问那些有交好意向的邦国,跟某些存在嫌隙的诸侯主动化解矛盾。第二个要点在于“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意思是充分利用盟主的身份为一些小国诸侯化解矛盾纠纷,借此树立盟主的威严,赢得天下诸侯的信服。这里的小人不完全指普通百姓,还包括那些既无见识,有没有国际地位的小国诸侯。对他们而言,法和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和权威,谁有足够的实力和权威他们就听谁的。这也是作者文王于混乱的世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损①,有孚②,元吉。无咎③,可贞。利有攸往。曷④之用,二簋⑤可用享⑥。
白话:在国家困难时期,公室贵族及官吏减省各种用度、节衣缩食,这是取信于民的大好事,无可指责,应该坚持。这么做有利于我们的外交工作。具体怎么做呢?比方说以前宴享宾客时山珍海味几十样,现在只用两篮子饭食就行了。
注释:①损,减省,节约。②有孚,可以取信于民。③咎,指责,埋怨。④曷,同何,怎么。⑤簋(音gui),古代盛饭的竹器,也是祭器。⑥享,古代天子、诸侯设宴招待贵宾。这里泛指贵族宴请宾客。
爻辞:
初九,祀事遄①往,无咎②,酌③损④之。
白话:祭祀大典要按时举行,该到场参与的人要及时到场,尽职尽责,只要做到了这些,神明也不会怪罪,民众也不会埋怨;至于祭品则可以酌情减省。
注释:①遄(音chuan),及时,赶紧。②咎,怪罪、埋怨。③酌,酌量,酌情。④损,指减少祭品种类和分量。
九二,利贞,征①凶②,弗损益③之。
白话:节省公用开支的措施应该长期坚持,但对于王朝征收的贡物,如果催得很紧急,就不能减少,而是要主动添加一些。
注释:①征,朝廷征收贡物。②凶,催得急。③益,增加。
六三,三人行①,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②其友。
白话:为了节约开支,以前该派三个人出一趟差的,现在要减少一人,派两个人去就可以了;以前该派两个人的,现在只派一个人去,让他自己找个人作伴就行了。
注释:①行,指为公事出差。②得,寻找。
六四,损其疾①,使遄②有喜③,无咎。
白话:革除过去国家财务开支中的弊端,使经济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的可喜局面,这样做无可指责。
注释:①疾,疾病,这里引申为国家财务政策、措施上的弊病。②遄(音chuan),快速,短期内。③喜,喜庆之事,可喜局面。
六五,或①益②之十朋③之龟④,弗克⑤违⑥,元吉。
白话:先前歧周进献给商王十只珍稀的神龟,让天子高兴得不得了,其后对于歧周的请求,天子一般都不会驳回,真是太好了。
注释:①或,有一次,曾经。②益,指额外增加的贡品。③朋,其义不祥。推测:1、同类,十朋,即十只一模一样的。2、货币单位。十朋,指龟的价值不菲。3、面积或重量单位。十朋,指龟的体量很大。④龟,指用来占卜的灵龟。⑤克,能。⑥违,拒绝,驳回。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①,贞吉。利有攸往②,得臣③无家④。
白话:对于王庭的索取,不要讨价还价,缺斤短两,反而应该多给一点,不要抱怨,坚持照此办理会有好处。应该加强外交活动,特别是增加对王庭的聘问和进贡,(天子)他目前是得到诸侯的臣服,但是到头来也许会无家可归。
注释:①无咎,不必抱怨。咎,指某些人因为向王庭贡献太多而心生抱怨。②往,指外出聘问。③臣,臣服。④无家,指殷商王朝被推翻,暴君无家可归。
讲解:一些历史资料显示,西伯姬昌被帝辛释放回国以后,继续采取向商王朝表忠心的策略。除了把洛水地区的一块土地无偿献给王室,每年还主动向王庭进献超指标的贡物和大量宝器。希望以此打消帝辛对西岐的猜忌,进而取得帝辛的信任,赐予他更大的权力,用来打击对手,扩充势力范围。这种策略看似容易,具体实行起来很有难度。因为以当时低效的生产力,一个候国能够积蓄一些粮食财物本不容易,何况是购置大量宝器,可以想见当时西岐国的财政压力是够大的。可是又不能把国家的财政压力转嫁到老百姓头上,那样肯定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怎么办,只好从降低公室贵族的薪水、节约政府部门的开支入手。
卦辞“损,有孚,元吉。”首先指出减省公室贵族的俸禄、节约公家开支是一件取信于民的大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公室贵族降低俸禄,公家节约开支这项政策要向国民公布,贵族和官吏们节衣缩食的行为也会让民众看到,这无疑是给民众一个良好的示范。必然上行下效,会在全国上下掀起一场勤俭节约的风潮,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国家用不着告诉民众这么做的真实目的,但时间一长民众自然会明白国家这么做的良苦用心,他们必然为官家宁可克省自己也不加重民众的负担而感动。如此一来越发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向心力。“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可以理解为君主对贵族大臣的解释和抚慰:“这么做是出于外交的需要,是为国家长远打算,大家不要埋怨,需要坚持一段时间。”什么外交需要?什么长远打算?说白了就是周人自己勒紧裤带,挤出钱物来贡献给殷天子和王庭,讨他们的欢心,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放松对歧周的打压和监控,使歧周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具体怎么节约?作者举了个例子。比方我们君臣在设宴招待宾客时,只用一樽酒,几样肉食和素菜,再加两篮子饭食就可以了。“享”是古代君王宴请贵宾的专用词,规格很高,场面很大,各种菜品食品丰富得不得了,少说有二三十种。这里的“享”可理解为贵族宴享宾客。“二簋”当然不是说仅此两样饭食,别的没有,而是强调可以减少其中一大部分。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节省的办法、路子还有很多。
爻辞叙说节省的各种做法和预期目标。
初九“祀事遄往,无咎,酌损之。”所谓祀事是指祭祀典礼。敬畏天地神祗、怀思祖先恩德是华夏先民最淳朴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理念。殷人迷信鬼神,到了无鬼不敬无神不祀的地步,以致于被后人讥之为淫祀;周人虽然不像殷人那么迷信鬼神,但是对于像祭祀天地祖先之类的典礼还是十分重视的。因为此类活动既有助于指导人们有序的生产生活,又有利于培养民众的家国情怀,凝聚民心。因此但凡是歧周法定的祭祀典礼都必须按时举行,该参加的人员都必须及时到会,不然的话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比方说郊祭应该在春分和清明之间举行,目的是祷告天地神祗,人们将要开始春耕,祈求天地神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国君和该管大臣忘记了郊祭的时期,等到入夏才想起来,又或者举行郊祭的时候该管的官员不按时参加,春耕的指令不能适时传达下去,老百姓的生产就会受到延误。所以“祀事遄往”是对国君和官吏们最基本的要求。至于祭品,酌情简省一些也是可以的,因为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活着的人尚且节衣缩食,相信天地神祗和祖先神灵会体谅的。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利贞的意思是要将厉行节约政策方针和思想意识贯彻到国家行政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要长期坚持。但有一种情况除外,“征凶,弗损益之”。唯独王庭摊派下来的贡赋不能打折扣,不但不打折扣,还要主动添加一些。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歧周君臣省吃俭用攒下来钱财就是为了进贡给王庭和天子,当然最终的目的是从其他方面获得好处。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说的是政府机构官吏的精简措施。过去三个人办的事,现在派两个人去就行了;过去两个人办的事,现在只派給一个人,如果他觉得不好独自外出,就让他给自己找个人作伴好了。这里所裁减的还只是政府办事机构中的人员,在古代诸侯宫廷里,为君主和后宫嫔妃们服务的勤杂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原本用不着这么庞大。由此推测,当时歧周宫廷和政府机构中可以裁减人员不是一个小数目,而节省下来的开销也相当可观。后世某些朝代遣散宫人、裁撤冗员、精兵简政的举措也许正是受《易经·损》的启发。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疾者病也,引申为弊病、弊端,这里是指国家财政管理、收支中的弊端。对于殷商时期包括歧周在内的诸侯国的财政管理情况我们一无所知,只能从后世王朝发生的问题做类似的推测。僻如做君王的拿国库的钱财做人情,滥施恩赏;官吏利用职务之便贪墨公产公物;巧立名目,增加财务支出;截留上缴税赋等等,当然还包括君臣上下竞相奢糜的风气。我们不能确定当时的歧周国内是否存在十分严重的财政弊病,但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和一些不合理的开销或多或少总是有的,就是说还存在相当可观的节流空间。堵住漏洞,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使国家的财政短期内达到收支平衡,减轻因向王庭输送贡赋带来的压力,对于歧周国来说是一件大事、喜事,但是也必然伤及某些贵族士大夫的利益,所以文王劝诫他们要顾全大局,不要埋怨叫苦。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说是歧周曾经一次给殷天子进贡了十只特别珍贵的灵龟,天子喜欢得不得了,二话没说就收下了,打这以后但凡周国向朝庭提出某些请求,天子通常都不会驳回,这是天大的好事。为什么殷天子那么喜欢乌龟呢?因为殷人崇鬼神、喜占卜,不但逢事必卜,而且龟卜还很有可能成为帝辛和他的佞臣们一项时尚博彩娱乐活动。这就需要大量的龟。而龟根据其品相、质量、大小分成很多等级,歧周当年进贡给殷天子的十朋之龟大概属于最珍稀难得的高级神龟,所以天子才喜欢的不要不要的,并由此完全改变了对歧周西伯的态度。这也归功于歧周国的某位高人,摸准了殷天子帝辛的脉搏,投其所好,才让歧周时来运转、转危为安。本爻用现成的事例来说明损己益王的必要性,希望借此让臣民明白忍辱负重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可以看做是全篇的总结。他再次强调给王庭的进贡无可非议,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继续这么做下去。而且预言今天歧周君臣的忍辱负重,终将换来殷商王朝的彻底灭亡。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益①,利有攸往②,利涉大川③。
白话:向朝廷贡献了那么多,现如今国内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是时候该到外面去走走,也该去趟一趟大江大河了。
注释:①益,增加。既包括继续向王庭贡献,也包括国内收入增多。②有所往,去某地。或许指打算迁都这件事。③利涉大川,指带领军队远征。
爻辞:
初九,利用①为大作②,元吉,无咎。
白话:正好借此机会操办一件大事,这是天大的好事,不会有错。
注释:①用,借此,趁机。②大作,大动作,大行动,指接待商王西巡,举行祭天大典。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①,弗克违。永②贞③吉,王用享④于帝,吉。
白话:从前进献給王庭的那那些宝龟,天子收下后,给了我们许多方便。据说多次用它占卜都是吉兆。这一次商王在祭祀天帝的仪式上又把它摆出来,真是再好不过啦。
注释:①“益之十朋之龟”,注见《损》六五爻。②永,长久,这里是多次的意思。③贞,占卜。④享,这里指君王陈列祭品供神享用。
六三,益之①用凶事②,无咎,有孚③。中行④告公⑤用圭⑥。
白话:在祭祀天帝神祗的仪式上用了人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样做可以取得商王更多的信任。中行官告诉西伯,他作为副祭应该向天帝进献玉圭。
注释:①益之,指祭祀程序中增加的内容。②用凶事,杀活人做牺牲来祭神。在殷商王朝,杀活人做牺牲来祭神的事比较常见。《左传僖公十九年》“夏,宋公(殷商后裔)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③孚,取信于帝辛。④中行,官名,掌祭祀礼仪。⑤公,指西伯姬昌。⑥圭,古代一种玉制礼器。
六四,中行告公从①,利用②为依③迁国④。
白话:中行官劝西伯亲率大军为帝辛送行,一直护送到边境;并以就近保护王室领地为借口,向天子请求将岐周国都往东迁到丰地去。
注释:①从,随从,随扈。②用,以。③依,依托,指就近保护商王室领地。④迁国,迁都;国,国都。
九五,有孚,惠心①勿问,元吉。有孚惠②我德③。
白话:我方只管尽力满足商王的欲求,赢得他的信任就行,至于他是否实心待我则无需问,只有这么做才是最好的。受天子信任才能提升我国的声望。
注释:①惠,实惠;惠心,真心相待,给予实惠。②惠,这里有增加、提升的意思。③德,德望,名声。
上九,莫①益之,或击之,立心②勿恒③,凶。
白话:如果此后不给王庭多进献贡物,或者还趁机去袭击王师,那会显得我们居心不良、反复无常,一定会招来凶险。
注释:①莫,不。②立心,居心,内心出发点。③恒,常态。
讲解:《益》接《损》,自己节衣缩食用以裨益王室,这层意思一目了然。本篇的背景是文王归国数年之内,忍辱负重,对王庭谦恭礼敬,贡献殷勤,换来了商王的信任;对内不增加民众的赋税和劳役,民众拥戴君主,加倍努力发展生产,使府库充盈,国家实力得到壮大。而商王为了表示对西伯的信任和嘉奖,借西巡的名义率领王公贵族和护卫大军来到周都岐下,在这里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天大典。本篇简要记叙了这场大典的过程。
卦辞“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强调数年来歧周坚持对王庭谦恭礼敬、殷勤贡献的策略是十分正确的。它不但没有造成国家财政亏空,反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怀,凝聚了民心,发掘了民力,发展了生产,积蓄了财富,壮大了国力;还消弭了商王对歧周的猜忌,换来了信任。有这两样做基础,如今的歧周已经具备了向外拓展、远征不服的本钱。
爻辞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利用为大作”的意思就是借此机会办一件大事。什么机会?什么大事?此处没有明说,但是下面的爻辞告诉我们,原来是天子要来巡狩并举行祭天典礼。本来依歧周君臣的考虑,这些年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眼下还不到张扬庆祝的时候,还需要继续韬光养晦、低调行事。可是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天子要来歧周巡狩,在岐下举行祭天大典,说是为了奖励歧周君臣对王室的贡献。这下子想不张扬都不行了,必需借此机会大操大办,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一来表示对天子的尊崇,二来也让歧周的臣民宣泄一下多年来心中的压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借此大造舆论:歧周西伯是天子最信任最倚重的。“元吉,无咎”,元吉很好明白,无咎二字却值得玩味。可以理解为不必抱怨。因为之前歧周受到王庭太多的打压,又给他们送去那么多的贡物,心里已经很憋屈了,如今天子来巡狩祭天,歧周又要花钱又要装孙子赔小心,肯定有人心怀愤懑,所以君主劝诫他们要从大局出发,不要抱怨。也可以理解为不会有错、不会出乱子。因为帝辛喜怒无常,不好侍候,可能有人担心搞不好会出事,所以君主宽慰他们说,只要我们安排细致周到,不会出问题的。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说是商王来到了歧周,在祭天大典上特意摆上十朋之龟,这一举动让歧周君臣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那十朋之龟正是歧周早年进献给王庭的贡品,据说天子就是因为得到它才改变了对歧周的态度,经常用它来占卜,每次都很灵验。如今天子特意带着它来并且陈列在祭台上,不正是表明对歧周君臣的信任和褒奖吗?真是好兆头。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古代丧事也叫凶事,特指杀人的事,现在人们还把发生了人命案的房子叫凶宅。这里指在祭祀天帝的典礼上杀活人当牺牲。歧周君主向来仁厚,除了在战场上之外不忍心杀人,还反对酷刑,所以岐周的祭祀是不用人牺的。可是祭祀大典用人牺是商王室的传统;为了表示与王室传统保持一致,换取天子的信任,也只能违心做了。中行是执掌礼仪的主管官员,在天子向天帝神位行礼献供之后,中行官引导西伯以地主和副祭的身份向神位行礼献供玉圭。借此显示西伯的国际地位。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说的是整个庆典活动结束,天子也该走了。中行官建议西伯亲率军队护送天子出境回朝,顺便说动天子允许歧周把国都从岐下东迁。我们不知道殷商时代诸侯迁都是否需要获得天子的批准,据《左传》的记载,春秋时期诸侯迁都是不需要请示天子的,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殷商朝诸侯迁都也无须天子允许。那么歧周迁都前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地向商王请示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商王看到周人对他极度的尊崇和顺服。那么歧周迁都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按他们当时的说法是“为依”,就是希望跟王庭挨得近一些,以便更好地接受天子的训导指令(听起来有那么一点小鸟依人的意思),给王庭输送贡物也便捷一些,还可以就近为王畿巡守边界。真实的原因是旧都岐下地处偏僻,不适合往外扩展,即使通过征战获得了土地也不便管理;打算把国都往东迁到沣水一带,那里地处关中平原的中心,土地平旷,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在那里建都,才可以纵横驰骋,大展拳脚。
九五和上九是事情过后西伯对歧周臣民的一些解释。或许某些周人会问,我们如此热情周到的款待天子一行,不知道天子是否会给我们好处?西伯回答说:“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意思是只要天子相信我们尽心尽力了就行,至于他会不会给我们好处,给多少好处就别管了,这样做才是最好的。天子的信任就是最大的好处,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声望。或许还有人质问说,为什么我们不趁此机会发动政变,杀死暴君,那样一来我们不就用不着向朝廷进贡了吗?西伯的回答是:“立心勿恒,凶。”意思是如果那么做了,就显得我们存心不良,行为变化无常,就没有人信任我们了,这样会招来危险的。其实西伯心里还有别的考虑,只是不便明说罢了。因为首先以商王的诡计多端,未必没有在心里防着周人,且随扈的军队都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所以周人发动政变未必能稳操胜券。其次,当时的殷商朝廷内部尽管已经出现了裂痕,但还没有到众叛亲离、分崩离析的地步,而天下诸侯虽然有不少跟朝廷离心离德,但也还没有一个华夏侯国公开站出来跟朝廷唱反调的。所以即便政变侥幸得手,最多只能以诛杀暴君做借口,而不可能打出推翻殷商王朝的旗号;换句话说周人还得扶持另一位殷商的王子王孙做天子,而自己却难免会落一个弑君的恶名。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万万不能干,何况西伯又是那么爱惜羽毛。
史书中没有关于商王帝辛西巡到岐下举行祭天大典的记载,所以我这样讲解本篇肯定会招来诸多质疑。其实谁也不能断定到底有没有帝辛西巡这件事,只是一些史料碎片和本篇的爻辞内容存在比较明显的交集,不由我们不往这事上去推测。如姬昌被囚期间和被释前后歧周把洛水一带的土地献给王庭,向朝廷输送大量的贡赋,给天子和王室大臣进献许多宝器;而《损》、《益》两卦中都记叙了“益之十朋之龟”,而且“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可见这十朋之龟就是深受天子喜爱的宝器。帝辛最终释放姬昌回国,又敕封他为西伯,授予他征伐大权,这些史书上都有记载。但帝辛对姬昌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敕封西伯具体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史书上都没有说清楚。《益》明确记录了天子在某诸侯国举行祭天大典的经过,而这个诸侯国应该就是歧周,因为称自己的国君为“公”是周人的习惯。而且只有亲自在场的人才能把典礼的具体细节写的如此清楚。“利用为依迁国”又跟歧周迁都于丰相照应。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肯定帝辛西巡在周都岐下举行祭天一事应该是有的。而且因为他对这次西巡十分满意,所以封姬昌为西伯以及授给他征讨大权的敕命也应该是在这次典礼上或者从歧周回去之后不久下达的。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睽①,小事吉。
白话:无意中看见一些稀罕事物,长了一点见识。这种见识在一些小事情上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注释:①睽,注意,注视,如众目睽睽;这里是不经意遇见的意思。
初九,悔亡①,丧②马勿逐③自得,见恶人无咎④。
白话:真后悔离家出走。听人说过走失的马不用寻找也会自己回去,即使碰见坏人也不会出事。
注释:①亡,离家出走。②丧,走失,丢失。③逐,追赶,寻找。④咎,出事。
九二,遇主①于巷,无咎②。
白话:在巷口遇到主人,主人并没有责罚他。
注释:①主,主人。②咎,责罚。
六三,见舆曳①,其牛掣②,其人天③且劓④,无初⑤有终⑥。
白话:看到一头牛拉着一辆大车飞快的跑,那个驾车人额头上刻着字,还没有鼻子。不知道他是怎么出现的,好在他没有把小马倌怎么样,真是有惊无险。
注释:①曳,拖拉。②掣,飞快,成语风驰电掣。③天,天刑,在罪犯额上刻字。④劓(音yi),劓刑,割掉犯人的鼻子。⑤无初,意思是不知道那人和车当初是怎么出现的。⑥有终,意思是终于还是看清楚了那人的模样和去向。
九四,睽孤①,遇元夫②;交孚③,厉④,无咎。
白话:四望无人,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路上走着。后来碰见一位长者,两人一见如故,互相信任;那人虽然看起来有点严厉,但并不可怕。
注释:①孤,孤身一人。②元夫,大老爷。元,大;夫,年长尊贵之人。③交孚,互相信任。④厉,严厉。
六五,悔亡,厥①宗②噬肤③,往何④咎⑤。
白话:真后悔离家出走,使主人的家庭发生了争吵,必须回去承当责任。
注释:①厥,其,他们的。②宗,宗族,家庭。③噬肤,皮肤被蚊子叮咬,叫噬肤之痛,比喻小痛小痒,小矛盾。④何,同荷,承当。⑤咎,责任,过错。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①,载鬼一车,先张②之弧③,后说④之弧;匪⑤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白话:一个人在路上走着,看见一头猪在泥坑里打滚,又看见一群鬼坐在一辆大车上,吓得他张弓搭箭想要跟鬼拼个你死我活,后来又把弓箭放下了。原来那不是鬼,也不是强盗,而是一支趁着夜色前去迎亲的队伍。因为前去迎亲的途中遇上下雨而延误了时间,必须趁夜赶路,据说这是一种好兆头。
注释:①负凃,身上沾满泥巴。负,沾满;凃,泥。②张,拉开。③弧,弓。④说,同脱,放下。⑤匪,同非。
讲解:前人有将睽释为暌违、乖离的,意思是差错,离别,做事不顺。按说这样解释与本卦内容是挨得上的,只可惜按图索骥——即根据所谓的卦象来揣测卦名的含义,而不是根据卦辞和爻辞的内容来做解释,所以如果单独的看还似乎有些道理,要贯穿到卦辞和爻辞中去,就讲不通了。我给篇名的定义是;奇遇偶见。
本篇讲的小故事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微型版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我把它取名为《马倌奇遇记》。
故事的主人公是给大户人家放马的少年。他的出身不一定是奴隶,(比方说孔子出身贵族,小时候为生计所迫也给大户人家当过牛倌。)有一天他放牧的马匹中有一匹不见了,大事不妙。那可是一匹好马,就算赔上自己家里的全部家当也抵不上那匹马的价值,何况父母也不肯答应呀,所以他得赶紧找马去。他找遍了乡邑周边的每一个山包每一条山沟和每一片草场,连那匹马的影子都没见着。他不敢回主人的家,也不敢回自己的家,就像一只被主人遗弃的小狗一样四处游荡了两天两夜。后来听人说马是很聪明的畜生,会自己找回家去的。他将信将疑,迟迟艾艾的往乡邑的方向走,走到巷口,恰巧碰上主人。主人骂他:“死哪去啦。”“找马。”“马不都在吗?”“啊!噢。”于是跟着主人回家。到主人家里之后,大家问起他这两天都到哪里去了,他就给大家讲了下面这些奇遇。
他是前天傍晚赶马回厩清点马匹时才发现丢了马的,于是他赶紧回头去找。沿着那天赶马回来的路往前找,一直找到那天放牧的草场上,还是没看见马的影子,天都黑下来了,远处隐约传来狼的嚎叫声,这附近确实有狼,白天的时候他亲眼看见过,不过当时在一块放牧的伙伴多,心里不甚害怕。现在他是一个人,天已经全黑了,又没有火把。他的汗毛都炸起来了,不敢多想,转身就往回跑,跑回到乡邑围墙的大门前。大门已关,他不敢喊门,就靠着门框睡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他被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一看,门前大路的西头,一头黑色的大公牛发疯一样的冲了过来,一会儿就到了眼前,一会儿又从面前冲过去了,跑得比马还要快。就在那一会儿的功夫,他清楚的看见牛的后面拖曳着一辆破大车,车上站立着一个汉子,身穿葛布衣服,腰间系这一根藤条,最奇怪的是它的额头上仿佛刻有字,还没有鼻子,该长鼻子的地方只有两个窟窿,模样很是吓人。后来听见围墙内人们起来活动的声音,他就起身上路,继续去寻找走失的马匹。
这一次他走了很远的路,不但走遍了自己乡邑周边的几个草场,而且还跑到了另一个乡邑的地界,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马。时间早已过了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才想起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自己都没有吃东西呢。又饿又累,他靠在路边的一棵大树蔸上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人摇醒,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个白发长者,他的身后跟随着两位翩翩少年,还配带着武器,一看就知道眼前的这位老人身份高贵。一番询问,老人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边叫随从少年拿出点心给马倌吃,一边告诉他,有一句谚语叫老马识途,你们家的马虽然不老,但既是好马,自然会自己找回家的。而且还告诉他,他的主人正在派人四处寻找他。马倌听了之后很后悔,自己好歹也放了两年马了,怎么连马识途的道理都不懂,又不报告主人,私自出门,害主人当心,真是罪过呀。不行,他得赶紧回家。
天色将晚,从此地到马倌的乡邑,少说也有三四十里路程,长者见留不住马倌,又再送给他一些吃的,并借给他一副弓箭,给他作防身之用。于是我们的马倌踏上了回家之路。天很快就黑了,又下起了大雨,路上没有一个行人,马倌心里着实害怕,但一想到主人在家里着急等待的样子,他的害怕便少了一些,手里紧攥着弓箭,壮着胆冒雨继续往前走。大约过了后半夜,雨停了,估计离家也只剩十来里地,他实在是太困乏了,看见十字路口有一个废弃的窝棚,便钻进去打算休息一会。刚要合眼,就听见一种异样的响动,探身张望,看见一只硕大的野猪在泥坑里打滚,这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野猪一惊,跳起来就跑了。声音越来越近,隐隐约约看见一辆大马车,车上坐着一群黑魆魆的妖魔鬼怪,不,也许是夜行的强盗,缓缓驰来。马倌吓坏了,可是一想,事到临头,害怕也没有用,不如拼个你死我活,于是张弓搭箭,等到马车越走越近,车上的鬼有说有笑,也有抱怨的,听语气好像是要到某乡邑去迎亲,因为下雨而耽搁了良辰吉时。马倌也曾听说过附近部落有半夜迎亲的习俗,可惜以前从没亲眼见过,今天总算是见着了。于是很高兴的跑上去跟他们打招呼,祝他们大吉大利。对方以为马倌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少年,不过那一句祝福,让他们觉得是一个好彩头,于是赏给马倌一个大大的红包。
马倌的故事讲完了,主人一家听完之后笑得不亦乐乎。
故事由本人根据爻辞的线索演绎而成,而叙事顺序仍保留了原有的倒叙方式。即先记叙小马倌没找着马而转回主人家,在巷口碰见主人(初九、九二);再通过马倌之口讲述他两天两夜寻找失马的所见所闻(六三至上九)。在常人看来,这些见闻也许并不稀奇,但在一个未谙世事的少年眼里心里,那简直可以算得上是惊心动魄的奇闻异事了。这种倒叙的写法在《易经》中并不多见,但在《左传》中已经运用的十分娴熟。至于左氏是否师法于文王的《易经》就很难说了。
故事虽小,却也透露给我们几点有用的信息。一,在古代某些法治公正、道德规范的社会时段里,人们知荣知耻,犯罪受刑之人趁黒而行,不敢招摇过市。二,和睦社会里主仆之间、尊卑之间也没有那么深的隔阂。三,我国古代很多部落都流行一种抢婚的传统,后来演化为半夜迎亲的习俗。(这种习俗至今还在包括湘西土家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中间流行。)四,一个人多一点见闻,多懂得一些常识,即便干不成大事,但对于我们日常办事也是有帮助的。
《睽》与《家人》是组文。两篇文章都与家庭有关,但《家人》是正面论述家庭的重要以及如何管理好家庭,并由管理家庭进而论述如何管理国家。而《睽》却是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家庭的影子。这个影子家庭虽然不是马倌真正的家,却让我们明白在那个时代,家庭人员不光只是有血缘关系人,所有在一个家庭中生活,为这个家庭出力服务的人都是一家人,都有休戚与共的关系,都是应该相互关心和体量的。这也从侧面补充了《家人》的内涵,使我们对家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一些。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夬①,扬②于王庭,孚③号④有厉⑤,告自邑,不利即戎⑥,利有攸往⑦。
白话:决裂。一帮人企图在朝廷上举事,被捉的人呼号报警。君子从采邑派人来传话,不可以用武力解决问题,应该赶快出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注释:①夬(读guai),决断,决裂。②扬,冲突,举事。③孚,同俘,俘虏,被捉拿的人。④号,呼叫。⑤有厉,有危险;厉在古代还指厉鬼,就是恶鬼,所以有厉或许是有内鬼、内奸的意思”。⑥即戎,用武力解决问题,兵变。即,采用;戎,刀兵,武力。⑦有攸往,逃往某个诸侯领地。
爻辞:
初九,壯①于前趾②,往不胜为咎③。
白话:在前面开路的护卫武士个个勇猛向前,如果杀不开一条血路就是死罪。
注释:①壯,勇猛,参看《大壯》初九。②前趾,指在前面开路的甲士。③咎,罪责。
九二,惕号①,莫②夜有戎③,勿恤④。
白话:一路上不敢出大声,只能轻声呼唤着同伴,因为从傍晚到深夜都有听命于天子的军队巡逻。能逃出一个是一个,不用顾恤别人。
注释:①惕号,轻声呼唤同伴。②莫,同暮,日暮。③戎,军队。④恤,怜悯,顾惜。
九三,壯于頄①,有凶。君子夬夬②,独行遇雨,若濡③有愠④,无咎。
白话:有人怒气冲冲,面颊通红,这样情绪冲动会出危险的。君子伤心绝望地独自出走,途中遇到一场大雨,全身淋得透湿,心里恼火,好在没有大碍。
注释:①頄(音qiu),颧骨,面颊。②夬夬,形容悲痛绝望的样子。③濡,弄湿,淋湿。④愠,生气,恼火。
九四,臀无肤,其行①次且②,牵羊③悔亡,闻言不信④。
白话:打前站给诸侯报信的人的屁股都给马车磨破了皮,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还说他牵的羊也给走丢了。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注释:①行,行动,走路。②次且,同趑趄(音zi’ju),行走困难的样子。③牵羊,其义不祥。或许古代信使有牵羊的礼仪规矩。④信,真实。
九五,苋陆①夬夬②,中行③无咎。
白话:野草被狂风暴雨摧折,中行大人冒着风雨平安无事的逃出来了。
注释:①苋陆,两种脆嫩多汁的野草,可食用。②夬夬,这里是被摧折的意思,苋陆夬夬是比兴手法,没什么实际意义。③中行,中行官,这里特指在殷商王庭当任中行职务的某位大臣。按;中行一词最先出现在《泰》卦,又在《益》卦中接连出现两次,都表明是一种职务。
上六,无号①,终有凶。
白话:没有听到大声呼唤的声音,看来更多的人都已遇难了。
注释:①号,喊叫,呼唤。
讲解:本篇记叙了殷商王庭一次政变失败、或者是殷天子蓄谋的大清洗事件。此事多半是发生在帝辛朝的最后几年。殷末,帝辛荒淫无度,朝政废弛;任用谗佞,残害忠良,激起众怒。一帮王室亲贵和卿士想凭借自己的家兵合谋逼宫,要么让帝辛签订某种盟约,改邪归正;要么禅位给太子。没成想帝辛老奸巨猾,耳目众多,早就得到消息,正好趁此机会将反对派一网打尽。于是一场逼宫演变成一场大拘捕、大屠杀和大逃亡。
卦辞“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是玦的本字,象形,读音很奇怪,就读guai。玦寓意离别,决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献公宠信戎姬,要废掉原太子申生而立戎姬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在这年秋冬之际派申生帅兵出征东方的戎狄,出征前赐给他一件黑白两色的单袍(古代叫尨服)和一件玉玦。大臣狐突知道献公的用意,悲伤地说:“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意思是单衣不能御寒,玉玦象征诀别,太子你没有什么依靠了。所以夬在这里有决断、决裂的意思。也就是说双方都打算做个了断。“扬于王庭”说明事情发生在王庭中,是天子和众大臣在朝堂议政的时候,天子和反对派之间爆发了冲突。反对派这边本以为自己有备而来,可以逼天子就范;没想到天子早就埋伏下武士,张网以待。一声号令,武士们蜂拥而出,刹那间朝堂变成了战场,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很快就有人被捉住,高声大叫中计了,有内鬼,要大家冲出王城逃跑。又有人从某王子(估计为反对派的领袖之一)的采邑赶来传话说,不能诉诸武力刀兵相见,应该逃到某诸侯的领地去。
爻辞具体记叙反对派拼死冲出王城狼狈逃亡的一些情况。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说的是一些没有被捉住的反对派首领带领亲兵护卫奋力搏斗着往城外跑的情景。要知道上古王朝一直到春秋时代的规矩,卿大夫上朝时不但可以佩剑,而且还可以携带贴身护卫,所以一部分反对派卿士才能杀出王庭(内城)与家兵会合,再往城(外城)外逃跑。此时大家都知道败局已定,跑的越快越好,被捉住就是死罪,所以冲在前面的人只有奋力杀开一条血路,才能带领大部队冲出重围。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暮夜降临,逃亡的队伍虽然已经远离了王城,但还是像惊弓之鸟,因为时而会碰到王家军队巡逻。逃亡者不敢大声呼唤走散掉队的亲人同伴,没有办法,这种时候谁还顾得上谁呢?“莫夜有戎”透露出两个信息。其一是那个朝代王畿之内的城镇有王家军队驻守,而这些驻军只凭所谓的兵符听从天子的调遣;其二就是反对派举事之前虑事不周,没有想到应该联络外镇驻守的将领。“勿恤”是劝人的话。因为有人在心急火燎的呼唤寻找失散的亲人同伴,为他们牵肠挂肚,而旁人劝他们先顾自己要紧。这是好意,是人之常情,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性良善的一面。对比当年刘邦被项羽军队追赶得落荒而逃的时候,为了使车子跑得快些,一脚将亲生女儿鲁元公主踹下车去,那才是人性最丑恶劣根的暴露。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叙说了逃亡者的两种情况。一些逃亡者一路上怒气难平,从脸色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愤怒或许是针对心狠手辣的君王,或许是针对两面三刀的内奸,还可能夹带着对此次举事领导人的埋怨,他们甚至想杀回去跟帝辛来一个鱼死网破。这种情绪肯定是要不得的,会招来灭顶之灾。所谓的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君王、国君之子,一种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这里有可能两种含义兼备,或许是指箕子(王叔)或者微子(王弟)。他还极有可能是“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那位反对派的幕后领袖人物。他虽然不满天子帝辛的作为,也想把他赶下政治舞台,但心底里是想维护殷商王朝的国运;没想到事与愿违,一帮忠贞爱国的人都被赶杀殆尽,看起来殷商王朝的气数已尽,所以他伤心欲绝,默默地离开逃亡的大队伍往前走去。所谓独行并不一定是单独一人,护卫和家人还是有的。偏偏途中遇雨,全身湿透,难免会恼火,心情更加低落,好在没有大碍。
九四“臀无肤,其行趑趄。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说的是最先跑到歧周国都报告王庭政变失败的信使。他衣衫褴褛,脚步踉跄,长途车马颠簸把他的屁股都磨烂了,随身牵着做见面礼的羊也弄丢了。当他报告王庭发生的政变情况之后,人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一情节描述得细致入微,既体现出信使紧急赶路的艰难和对主人的忠心,又反映了歧周君臣对王庭突发事变的惊讶。“牵羊悔亡”也是一条信息,古代使节出使他国或许要带着羊做见面礼。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柔嫩的苋陆经不起狂风骤雨的摧折,残枝碎叶散落在泥水里,此情此景让歧周君臣对那些在风雨中奔波逃命的人越发揪心牵挂。而中行官一行的安全抵达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中行在殷商朝廷到底是何种官职无法考证,但肯定位阶不低,应该属于卿士之列。在《益》文中写他两次明里暗里帮着西伯,说明他跟歧周关系十分密切。另据《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荀氏家族后来又被称作中行氏,如荀林父又被称作中行伯、中行桓子,而荀氏原本姓姬,跟周王室同姓。这样看来我们这位中行官很可能跟歧周有亲缘关系,所以他的安全到来让歧周君臣倍感欣慰。
上六“无号,终有凶。”说的是陆续来到周都的逃亡者互相打听失散的亲人或朋友的消息,得到的回答是,一路上没有听到呼救的声音,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本篇所记叙的事件的真实性(其中的年代、国别、人物名除外)毋庸置疑。综合其他有关商末的史料碎片,如比干被杀、箕子装疯、微子出走以及有一帮原商朝的贵族投奔歧周等情况来推测,商代末年王朝曾经发生过一次未遂政变的可信度是很高的。当然,推测终究只是推测,不能作为定论。仅供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参考而已。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姤①,女壯②,勿用取③女。
白话:女人的爱情遭遇。某女子体格壮硕,个性强势,她这样的女子不用别人来娶。
注释:①姤(音gou),遇,指某女子的婚姻遭遇。②壯,高大壮实,性格强势。③取,同娶,指由男方主动提亲迎娶。
爻辞:
初六,系①于金柅②,贞吉③。有攸往④见凶,羸豕⑤孚⑥蹢躅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姤①,女壯②,勿用取③女。
白话:女人的爱情遭遇。某女子体格壮硕,个性强势,她这样的女子不用别人来娶。
注释:①姤(音gou),遇,指某女子的婚姻遭遇。②壯,高大壮实,性格强势。③取,同娶,指由男方主动提亲迎娶。
爻辞:
初六,系①于金柅②,贞吉③。有攸往④见凶,羸豕⑤孚⑥蹢躅。
白话:该女子原本应该专心做些收丝织帛的工作,坚持努力做好它一定会获得幸福。可是她却像母猪依恋跳腾的公猪那样,自己找个年轻标志的男子私奔,所以难免前途危机重重。
注释:①系,连在一起;这里是专心做某件事。②金柅,铜制收丝工具。③吉,生活美满幸福。④有攸往,有目的的外出,这里指女子同人私奔。⑤羸豕,母猪。⑥孚,信任,这里有依恋的意思。蹢躅(音zhi’zhu),同踯躅,通常释为徘徊不进,这里跳腾的公猪,比喻年轻活泼的男子。
九二,包①有鱼,无咎,不利宾②。
白话:厨房里有鱼,这也不错,尽管不够用来招待宾客。
注释:①包,同庖,厨房。②宾,动词,招待宾客。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①,厉②,无大咎。
白话:男子外出归来时屁股上满是伤疤,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还对妻子大吼大叫的,妻子也没有太多的指责抱怨。
注释:①次且(音zi’ju),同趑趄,走路不稳的样子。②厉,脾气暴躁,恶声恶气。
九四,包①无鱼,起②凶③。
白话:厨房里连一条鱼都没有,引起大祸,女子发威了。
注释:①包,同庖。②起,引起,爆发。③凶,祸事,指女子发怒。
九五,以杞①包②瓜,含章③,有陨④自天。
白话:女子打算抛球招亲,用杞柳枝条缠绕成瓜的形状,里面包裹一块美玉,从高处抛下,好似从天而降。
注释:①杞,杞柳枝条。②包,包裹,这里是缠绕的意思。③章,美玉。④陨,掉落。
上九,姤①其角②,吝③,无咎。
白话:抛瓜招亲引起一场斗殴,简直是一场小灾难,但女子本人却若无其事。
注释:①姤,指女子抛瓜招亲。②角,角斗,斗殴。③吝,灾难。
讲解:本篇讲的是一位古代女子不守妇道,先与人私奔不如意,后又抛瓜招亲引起斗殴的故事。
卦辞“姤,女壯,勿用取女。”姤有遇的意思,跟邂逅的意思差不多,这里特指某女子求偶的遭遇。壯是该女子最突出的特征。在这里可以有三种解释:一是身体高大壮实,二是性格彪悍强势,三是年龄偏大。该女子的情况至少属于其中之一,也许兼而有之。这样的女孩子要嫁出去有些难度,门第家势相当的人家多半不会娶她。
爻辞具体记叙女子求偶的遭遇和趣闻。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说是古代的女孩子原本应该规规矩矩呆在家里,把心思放在纺纱织布、做针线活这些事情上才是正道,只有这样才能嫁到一个合适的人家把日子过得美满幸福。可这位小姐偏偏从小不喜欢女红,专一贪吃贪玩,长得一身的肥膘,长大后为嫁人的事跟父母起了冲突。“金柅”暗示女孩家庭殷实富有。因为自己家道殷实,做父母的当然希望女儿嫁到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哪怕男的才貌差一点、年纪大一点也无所谓。女儿的要求恰恰相反,贫富都不在乎,只要男子年轻标致就好。于是自己在外面找了个心仪的穷小子,带上钱财跟着他私奔去了,全然不顾外面世道的凶险。“羸豕孚蹢躅”表明是女的主动最求男的。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说的是女子跟着男子私奔到外地落脚安家之后,两个人都不会计划着过日子,花钱大手大脚,隔三差五在家里设宴,大鱼大肉招待宾客。钱财渐花渐少,生活也一步步艰难起来,渐渐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包有鱼,无咎。”表示从女子的角度日子还能凑合着过下去;“不利宾”暗示他们家先头经常大鱼大肉宴请宾客,到后来渐渐无力请客了。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说明男子品行无良。他经常外出浪荡鬼混,数日不归。有一次回到家里时衣衫褴褛,屁股上全是伤疤,走路一瘸一拐地,妻子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却冲妻子大吼大叫。妻子心里恼火,但也只能随便说他几句,事情也就过去了。
九四“包无鱼,起凶。”钱财终于花光,连一点鱼肉荤腥都买不起了,这可让女子受不了,因为她本来是个吃货。于是夫妻反目。这次轮到女的发威,有可能把男的胖揍了一顿(因为她体格比男的壮实),然后雇辆马车回娘家去了。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因为女家财大势大,回娘家后男的也没敢来纠缠。而女子不甘寂寞,又玩出新的花样。用杞柳枝条编织成瓜的模样,里面包着一块美玉,从高处抛下,叫城里的男子们来抢,谁抢到她就嫁给谁。有人会问,该女子大大咧咧、傻不拉几的,怎么会想出这样招数呢?说白了也很简单:其一、当时的社会(至少是当时某些部落里)流行抛瓜招亲、抛球定情的风俗。(顺便说一下,抛球招亲的事在后世古典小说如《薛平贵和王宝钏》中出现过,而抛球定情至今仍是我国广西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其二、抛瓜招亲的主意有可能是她的父母想到并一手安排的。俗话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不管女儿长得多么寒碜,多么任性胡闹,都是自己的宝贝疙瘩,为了给她找一个满意的归宿,花多一点钱甚至舍弃一点面子也在所不惜。其三、该女子表面粗枝大叶、任性胡闹,其实也许挺有主见、古灵精怪。你想抛瓜招亲时她站在高台之上,把台下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其中哪些人是来看热闹起哄的,哪些是有意前来海选应聘的,又有哪几位是让她基本满意的,都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只需事先多准备几个杞柳包瓜,只在其中一个藏有美玉,到时候先把没玉的瓜抛向看不上的人群,引起混乱哄抢,再把有玉的瓜抛向自己中意的人就差不多成了。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说是抛瓜招亲引起了一场斗殴,场面混乱,有人受伤,简直是一场小灾难。好在没出人命,官府也没有追究。不是说该女子长得既不漂亮,又脾气不好,还嫁过人吗?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争相前来应聘招亲,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呢?首先当然是大多数前来应聘的男子自己家境贫寒,看重女家有钱有势;其次不排除个别男子偏爱有个性的猛女;再次古代男子似乎对有过婚姻史的女子并不特别排斥。《左传》记载,齐桓公的夫人之一蔡姬被赶回娘家后不久就改嫁了,就是说很快有人接手了;晋文公姬重耳流亡到秦国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赢,而怀赢之前曾经嫁与重耳的侄子姬圉为妻;晋国执政郤犫看上并最终娶了鲁国执政声伯同母异父的妹妹为妻,而他这位妹妹当时已经跟鲁大夫施孝叔结为伉俪;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屈巫)更是奇葩一朵,为娶到陈国的美女寡妇夏姬费尽心思,甚至不惜抛家舍爵,背叛祖国。
故事到此结束。有人会问,此次招亲结果如何?答案是无可奉告,因为作者没有说。如果一定要猜测一下的话,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她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她的那一款,从此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另一种可能是她又挑上一个中看不中吃的二货,把先前的闹剧再重演一次。
依照现如今人们思想观念,故事中女子的行为做派并没有什么不妥,她是在追求自己的婚姻自由,表现的是个性解放,这有什么不好?而作者文王对该女子的作为明显持反对态度甚至十分反感,否则不会使用“羸豕孚蹢躅”这种严重侮辱人格的言辞。儒家道德思想中对女子行为的规范约束也许正是打作者这里开始,然后影响到后世,成为几千年封建社会禁锢女人的道德枷锁。可是,这些禁锢并不能完全封杀人们对自由婚姻的向往和追求,也无法剥夺女子再婚的权利。古代许多诗歌《氓》、《关雎》《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都表现了人们对自由恋爱的追求;西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是二婚)自由恋爱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美谈。可见不管封建礼法多么严苛,终究压制不住人的天性,挡不住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萃①,亨,王假②有庙③。利见大人④,亨,利贞。用大牲⑤吉,利有攸往⑥。
白话:诸侯会聚在一起共勤王事。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天子得以返回王城,祭祀于宗庙。这时候诸侯应该去拜会王室执政的公卿大人,通报会盟情况,这种做法应该坚持。祭神盟誓的时候要用整只大牲(牛、羊、猪)才吉祥。必要时天子可以亲自或派员前往会场慰劳诸侯并监督盟誓。
注释:①萃,聚集,这里指诸侯国君联兵勤王。②假,大。③有庙,拥有宗庙,指天子返回王城,祭祀于宗庙。④大人,指执掌朝政的王室公卿。⑤大牲,指祭祀用的整只牛、羊、猪。⑥有攸往,指天子本人或派使节前往会盟之地。
爻辞:
初六,有孚①,不终②,乃乱③乃萃。若号④一握⑤为笑,勿恤⑥,往无咎。
白话:当初缔结盟约时是很有诚意的,可是后来有的国家不守信用,相互攻伐,于是诸侯再次聚会重新歃盟。如果有某国君振臂一呼,能使诸侯各国握手言和,那就不必顾虑,前去会盟是不会错的。
注释:①孚,诚意,信用。②终,结果,指践行盟约。③乱,相互征伐。④号,呼唤,号召。⑤握,握手言和。⑥恤,顾虑。
六二,引①吉,无咎。孚乃②利用禴③。
白话:牵头结盟是好事,有功无过。因为到会诸侯都有诚意,所以才借用禴祭这种菲薄的祭祀仪式来缔结盟约。
注释:①引,拉,指牵头召开结盟大会。②乃,才,于是。③禴,夏季的祭祀,祭品简省菲薄。
六三,萃如嗟如①,无攸利②,往无咎,小吝③。
白话:如果参加会盟的诸侯一边赴会,一边叹息,那这次盟会就不会有实际成果。前往参加总是没错,只不过受累一点而已。
注释:①嗟如,叹息的样子。②无攸利,没有益处,没有成果。③吝,灾难,劳累。
九四,大吉,无咎。
白话:大吉大利,没有过错。
注释:九四没有前因,只有后果。不知道大吉从何而来。
九五,萃有位①,无咎。匪孚②,元③永④贞,悔亡⑤。
白话:举行结盟大会时安排诸侯的席位要做到尊卑有序,这样才不至于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事后诸侯不守信用,盟主就要以身作则,一如既往地信守盟约。并且要对逃会的诸侯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悔。
注释:①位,排座次。②匪孚,不守信用,匪,同非。③元,元首,指诸侯联盟的盟主。④永,长期,一直。⑤悔亡,为逃会而后悔,暗示有些盟国诸侯没有前来参加此次盟会,或者有的盟国国君没等大会结束就悄悄溜走。
上六,赍①咨②涕洟③,无咎。
白话:逃会的诸侯来向盟主悔过认错,或者哭诉自己国内动乱,讨教求助,这没有错,无需追究。
注释:①赍(音ji),带东西给某人,这里指带着给盟主的礼品贡赋。②咨,咨询,讨教。③涕洟,痛哭流涕。
讲解:本卦讲诸侯会盟的方方面面。史书上没有商王朝诸侯会盟的相关记载,但诸侯会盟在商朝应该是有的。证据之一,歧周国君姬昌曾受封为西伯,所谓西伯,就是西方霸主或盟主的意思。既然有盟主,理所当然有会盟。又商朝跟周朝政治架构差不多,所以参看周朝特别是春秋时期诸侯会盟的情况,就能大致想象出商朝诸侯会盟的情形。
会盟的产生主要在于朝廷(即宗主国)势力衰微,不但无力掌控天下诸侯,导致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而且或者王畿遭到戎狄的侵袭;或者王室内部发生叛乱,天子的地位岌岌可危。此时若有一两个实力强大的侯国能够出兵拱卫王畿、驱逐戎狄,为王室平定叛乱,就可以借匡扶王室为名,号令天下诸侯,召开国际联盟大会,像春秋时期的齐桓晋文那样。
卦辞“萃,亨,王假有庙”说明此次会盟的目的是为了勤王。王室究竟出了什么事此处没有交代,最大的可能是戎狄入侵,王城沦陷,天子蒙尘。几个诸侯联合发兵打败了入侵之敌,帮助天子返回王城,在宗庙里举行祭祀。所以“萃”在这里也指诸侯的军队联合对敌作战。“利见大人”是说诸侯在安定王室之后准备召开联盟会议,按规矩需要事先跟王朝执政通报一声,以示尊重。“利贞”在这里的意思是诸侯会盟的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尊匡王室的精神。“用大牲吉”是为了显示本次会盟订约的隆重。“利有攸往”说明天子对这种匡扶王室的会盟理应有所表示:自己如果不能亲临其会,至少应派一两位公卿大臣莅临会场,以示慰勉和见证。
爻辞列举诸侯会盟的几种情况,说明在商王朝国际形势混乱多变的情况下,联盟并非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事,其中有许多矛盾纠结难以化解。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说明当初与会的诸侯口头上信誓旦旦、诚意满满,答应团结一致,互相维护;会后有的却不守承诺,相互攻伐。为了平息争端,于是只好再次召开联盟大会。“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说是在国际形势复杂、诸侯之间争斗不断的情况下,如果某位既有实力又有威望的国君能出面倡议大家放弃争斗、握手言和,那就不要浪费机会,只管放手去做,不会有错。可见殷商朝的某些阶段诸侯之间纷争频仍,急需一位有魄力的诸侯领袖出来处理国际事务、控制混乱局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吧。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上接初六,说牵头举办诸侯联盟大会是一件好事,没人说闲话,也不用管别人怎么说,甚至不必在意会盟的成效如何,只管去做就是了。但是歃血为盟的仪式不一定非得特别隆重,只要有诚意,采用禴祭那样菲薄简省的祭祀也是可以的(禴是夏天的祭祀,一来农事繁忙,二来食物青黄不接,所以祭祀的规格相对比较简省)。该条爻辞透露出了两个信息:一、有能力牵头举办结盟大会的领军人物稀缺;二、前几次结盟大会形式隆重而效果不佳,频繁的盟会造成经费拮据,所以今后的会盟为节省经费,仪式不必那么隆重,只要诚心诚意就可以了。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说是某一次召开联盟大会,有的诸侯一边赶路赴会一边唉声叹气。他们心里清楚,这次会盟只不过是走走形式,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的。可是明知劳而无功也要前往,是因为害怕承担藐视联盟的罪名。去一趟总没错,只不过遭受一场车马颠簸之苦,外带给盟主送上一份礼品而已,就算是舍钱消灾吧!由此看来,此时的联盟已经失去了不少会员国的信任。造成这种结果无非两种原因:一是盟主的实力大不如前,不能保护盟友免受强敌的侵犯。就像后来的春秋时期楚军包围攻打宋国的都城,宋国向盟主晋国求救,晋景公只派了大夫解扬前往宋国糊弄宋人,实际上并没有发兵。宋人坚守数月后不见救兵,只好跟楚国签订城下之盟。其二是盟主国执政大臣贪鄙,收受贿赂而不主持公道,对联盟内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事情视而不见,导致小国寒心,诸侯离心离德。
九四“大吉,无咎。”无头无脑,很可能是原文有脱漏。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从内容看应该上接六三。首先说明在联盟大会上需要排定座次。正常情况是按照诸侯国君的爵位高低来安排座位的先后顺序。但是一来参会的诸侯存在爵位相等的情况,二来由于时势的演变,有的诸侯爵高势弱而有的诸侯爵低势强,所以在排座次的时候难免发生争执。这就需要盟主国的管事大臣事先做好协调,才能保证大会顺利召开,反之有可能节外生枝。其次如果盟友之间发生了互不信任的情况,那么作为盟主应该先从自身检讨,如果盟主国长期以来都以身作则信守盟约,那就要追究其他违约诸侯的责任,特别是对逃会的诸侯,一定要进行讨伐,让他们为逃会而付出代价。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上接九五。那些逃会的国君听说盟主要联合诸侯发兵前来讨伐,吓得不轻,赶忙跑到盟主那里痛哭流涕。有的诚心认错,甘愿接受处分;有的诉说国内出了乱子,无法抽身,甚至请求盟主为自己的国家平乱。对于这些情况,做盟主的多半心里有数。既然人家来认错了,责罚能免则免,实在不能免的,也从轻发落。大事可以化小,但警钟不可以不敲。
商王朝五百年历史,想必诸侯称霸的情况不少发生。而姬昌被敕封西伯,作为商王朝西面版图的霸主,自然要对诸侯联盟的历史做一番考查,也算是总结经验教训,有备无患。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升①,元亨。用见大人,勿恤②。南征③吉。
白话:方国地位规格升级,这是国运通达的大好事。要借此机会拜会结交朝中大人,不要有什么顾虑,也不要舍不得财宝。此前征讨南面的悖乱小国的行动是完全正确的。
注释:升①,上升,地位或爵位升格。②恤,同惜,顾惜,顾虑。③南征,对南方部落方国的征讨。
初六,允①升②大吉。
白话:受到君王和诸侯的赞许认可,地位升格了,这是大吉大利的事。
注释:①允,认可,赞同。②升,国际地位或君主爵位升格。
九二,孚①乃利用禴②,无咎。
白话:有诚意守信用的人可以举行简单的禴祭,而不受指责。
注释:①孚,诚实守信。②禴,夏祭,通常祭礼简单,祭品菲薄。
九三,升虚①邑②。
白话:乡村墟集扩大升格为城邑。
注释:①虚,同墟,村落,墟集。王维诗“墟里上孤烟”。②邑,城邑。
六四,王用享①于岐山,吉,无咎。
白话:君王以巡狩为名来到西岐,在岐山举行祭典,宴享有功的诸侯,这是吉祥好事,有益无害。
注释:①享,宴享。
六五,贞①吉,升阶②。
白话:占卜显示吉祥如意,于是歧周国君陪着天子登上通往正殿的台阶。
注释:①贞,占卜。②阶,台阶。
上六,冥①升,利于不息②之贞③。
白话:虽然爵位没有得到升格,可是实际上已经提升了权力威望。有利于不停息地继续前行。
注释:①冥,幽冥,晦暗,这里是暗中的意思,跟明摆相反。②息,停息。③贞,继续坚持。
讲解:升是上升的意思,这里不是指官员的职位升级,而是指诸侯方国的规格、声望得到提升。根据“升虚邑”和“王用享于岐山”两条线索,可以推断为西岐古公亶父或者季历在位时曾经发兵替王室征讨不服,受到天子嘉奖,国家的规格和声望得到很大提升。
卦辞“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首先告诉我们,西岐国的地位和声望提升了,这当然是一大喜事。如果我们换成逆向思维,则可以推定歧周此前的国际地位不是很高,甚至是相当低的。因为当初古公亶父来到岐下的时候,他的部族仅有区区数百人。其次说要借此机会去拜访朝中大臣,而且说不要有顾虑,不要怕花钱。《易经》许多篇中都有“利见大人”,唯独本篇说的是“用见大人”,差别在一个用字。意思是说眼前有这么一个极好的机会,必须抓住它、利用好它,而且要不惜代价。由此看出歧周的历代君主都十分重视外交,尤其重视结交王朝的大臣。最后点明升的原因;“南征吉”。殷商王朝帝文丁和帝乙在位时,朝运衰微,实力不济,诸多部落方国闹独立,不听王命、不贡方物,朝廷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呼吁那些忠于王朝的诸侯去讨伐他们。歧周正是响应朝廷的号召发兵南征,讨平了几个造反的小国,于是声名鹊起,受到天子的青睐和嘉奖。
爻辞陈述这一次国家升格的具体情况。
初六“允升大吉。”允有两种解释:一是公允、公平;二是赞同、认可。按前一种解释,就是说歧周为朝廷出力卖命打了胜仗,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国家地位得到升格是公平合理的。按后一种解释是歧周的升格得到了大家(包括天下诸侯)的认可。两种解释都说得通,而且差别不大,只是侧重点略有不同而已。不管怎样,对歧周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前途一片光明。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古代无论天子和诸侯,率军出征之前要在宗庙里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祖先神灵保佑自己旗开得胜;战争结束归来时也要在宗庙里举行祭祀,向祖先汇报征战结果。如果是得胜,还要举行庆功大宴。这次周人南征得胜归来,按理应该在宗庙里举行一场隆重的祭祀暨庆功大会,可是歧周君主不想高调张扬,只办了一场简简单单的祭祀,理由是只要心诚,祖先神灵是不会怪罪的。
九三“升虚邑”即升墟为邑,意思是乡村集镇升格为城邑。虚同墟,古代指村落、集镇。唐朝王维诗“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如今南方许多小镇的地名还带一个墟字。邑的规模相当于县或县城。也就是说由于开疆拓土,人口增加,经济繁荣,歧周原先下属的乡镇现在都升格为县级规模了。水涨船高,歧周国的级别自然也就抬升了。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自己不想张扬,可是挡不住别人来捧场助兴。而且这次来的不是几个友好邻国的君主,而是天子。古代天子巡狩四方,通常只是到东西南北四岳祭祀一番,走走过场而已。超出这个范围的也有,像舜帝南巡时就过了衡山,到达九嶷。所以这次殷天子越过西岳华山抵达名不见经传的岐山举行祭祀也算是很大的破例。其真实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在岐山祭祀天地,而是为了表彰歧周南征有功,鼓励他继续为朝廷出力卖命。同时也昭示天下诸侯,谁能匡扶朝廷,谁就能得到天子的褒奖。这对歧周来说当然是好事一桩,没什么可担心的。
六五“贞吉,升阶。”甲骨文中贞跟占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都是钻洞的意思,引申为占卜。贞在《易经》中大多都是坚持、固执的意思,用于占卜的情况并不多见,殊不知占卜更接近它的本义。本篇有四处用了吉字,其他三处都出于对形势的判断,唯有此处是对占卜结果的告示。占卜预兆吉祥,于是歧周国君陪同天子走上祭台。这是祭祀典礼中的一个细节,意在说明天子此次西岐之行各项活动都很顺利,君臣配合默契,各得所愿,皆大欢喜。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冥者暗也,冥升的意思是此次天子并没有敕命晋升歧周国君的爵位等级,但是却默认了他通过战争拓展的领土以及将所属乡镇升格为县邑的既成事实。这虽然不是让周人最满意的结果,美中不足;但至少使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国家的君臣上下一心,自强不息,拥有足够的实力,很多事情是可以放手去做的,名义上的升格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本篇所叙事件可以看做是歧周发展史上由弱到强的一个节点。也是歧周国跟殷商朝廷的关系日渐密切的一个见证,或许还跟帝乙归妹因果相连。周人从古公亶父率领数百族人迁居岐下周原,仅仅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便成为雄霸西方的诸侯领袖,其发达升格的速度可谓惊世骇俗。史书对歧周的发达史记载甚少,而本篇为其提供了一段重要史料,希望能够引起史学家的关注。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困①,亨②,贞,大人③吉,无咎。有言不信④。
白话:身处困境,也是人生难免的经历,需要坚守执着,只要维护自己的朝廷大人吉祥安泰,自己就没有危险。有些传言是不真实的,不可轻信。
注释:①困,受困,身处困境。②亨,这里是正常、不可避免的意思。③大人,指能够维护自己的朝中大臣。④信,真实。
爻辞:
初六,臀困①于株木②,入于幽谷③,三岁不觌④。
白话:某人不小心跌落悬崖,幸好落在一颗大树上,屁股被树枝挂住,才捡了一条命。他独自一人在杳无人迹的深山幽谷中疗伤求生,整整三年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
注释:①困,受困,此处是被挂住的意思。②株木,树枝。③幽谷,深谷。④觌(音di),见。
九二,困①于酒食,朱绂②方来,利用享祀③。征凶④,无咎⑤。
白话:某人一向贪图美酒佳肴,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甚至朝廷派人来下达征召文书,他还要借此机会祭祀祖先和宴享宾客。尽管征召命令催得很急,他也不太在意。
注释:①困,为…所困。②朱绂(音fu),高官的服饰,这里指朝廷派来传达诏命的官员。③享祀,祭祀祖先,宴享宾客。④征凶,诏命催促紧急。⑤无咎,这里是不太在意的意思。
六三,困于石①,据于蒺藜②。入于其宫③,不见其妻,凶。
白话:在一片石林中迷失了方向,双手扯着蒺藜滕蔓好不容易才攀爬出来。走进自己的家门,发现妻子不见了,这下真急了。
注释:①石,石山,石林。②蒺藜,一种生长在石山上的带刺的藤本植物。③宫,泛指君主和贵族的宅院。
九四,来徐徐①,困于金车②。吝③,有终。
白话:某诸侯参加朝会姗姗来迟,是因为受他的豪华金车所累。虽然此人常常给自己惹来麻烦;但是傻人有傻福,这种人大多能得善终。
注释:①徐徐,慢腾腾地。②金车,黄铜装饰的豪华马车。③吝,小灾小难,麻烦。
九五,劓①刖②,困于赤绂③。乃徐有说④,利用祭祀。
白话:某些人身受刑罚是因为贪恋高官厚禄。他们或许慢慢地也能脱离困厄,比方说在天子举行重大祭祀的时候得到赦免。
注释:①劓,(音yi),割鼻的刑罚。②刖,(音yue),剜膝盖的刑罚。③赤绂,红色官服,绂(音fu)。这里借指官位④说,同脱,脱离。
上六,困于葛蕌①,于臲卼②。曰动悔③,有悔,征④吉。
白话:由于国家动荡不安,某些人被迫长期流浪在异国他乡,他们痛心疾首,后悔当年参与内乱。这时候把他们召回来是一件好事。
注释:①葛藟(音lei),藤本植物,皮层纤维可以用来制绳,细加工的纤维可以用于纺织,上古平民所穿的衣服叫葛衣;这里指长期流浪的生活。②臲卼,(音nie’wu),动荡不安。③动,心动,或者同恸,痛哭的意思。④征,召回。
讲解:人的一生遇到一些困厄是很正常的,也是难免的。关键是你身处困境时的态度;是以坚忍的精神求生存、求出路、求发展,还是怨天尤人、悲观厌世,过一天算一天,不作任何努力。作者是过来人,曾经遭受过漫长难熬的困厄,所以他是用亲身的经历来告诫儿孙后人,困厄并不可怕,只要有坚忍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一定会走出困境,开创美好的未来。
本卦不是记叙一个历史事件,而是列举几种不同的情况来说明如何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甚至利用困境。
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实际上是教导世人受到政治迫害时脱困的三要素:一是处变不惊,把困厄当做人生中必须经历的关口,于困境中看到希望,积极求生。二是一切从大局出发,从长计议。对能维护自己的关系人,不要急于去求靠,而是要先尽力保证他的安全,因为他的安全对于自己日后脱困至关重要。三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听信传言。
各人所遭受的困厄不一样,而且造成困厄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爻辞分别列举了六种不同的困厄。
曾经和朋友讨论过初六爻“臀困于株木”的含义。朋友认为株木是朱木的误写,是一种红色的木材。“臀困于株木”的意思是某君王特别喜欢红木坐具。所以派人去深山幽谷中寻找采伐红木,可是找了三年都没有找着。这种解释似乎也说得通。只是那个时代的古人还没有专门的坐具,通常都是席地而坐,就算是君王也只能坐在很大的木榻(就是木地板)上。何况那个时代的王公贵族对宫廷建筑和家具都没有那么讲究,从帝辛修建了一座规模并不算大的鹿台就招来一片骂声这件事可以证明。“臀困于株木”是一个细节描写,它把一个人从悬崖掉落后身体被树枝挂住悬在空中喊天不应的那种窘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人处困境自然会想出自救的办法,这位先生终于使自己落到了地面,可是发现眼前是一个林木茂密、溪谷深邃、杳无人迹的世界。他身上有伤,脚下无路,又没有吃的,那是不可想象的一种绝境。他在这深山幽谷中呆了整整三年。我们无法想象他在此期间是如何给自己疗伤,如何寻找食物使自己活过来的,又是如何辗转摸索着走出深谷林莽,重新回到人世间来的。反正他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他求生的勇气和毅力令人敬服。
有些人的困厄是自己的不良嗜好造成的。九二爻那位先生大概是一位贵族公子,本来早就到了出仕为官的年纪,也有做官的资格。可是他一向好酒贪杯,身边一大帮酒肉朋友,今天东家,明天西家,天天喝得二五阑干,估计酒醉之后也干了不少糊涂事,所以长期得不到君王的任用。好不容易等到朝廷为酬劳他祖上的功劳,召他去做官了,可他老先生想的不是即刻准备行装,赶紧赴任;而是借此机会杀猪宰羊,在家庙中举行祭祀和大宴宾客,把朝廷催促赴任的事没怎么放在心上。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不想出仕为官,他只是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宴享宾客、喝酒吃肉的机会而已。可以想见,这种人为官之后会有什么作为。
六三爻那位大约也不是什么好鸟。他的身份可能是一位国君,也可能是贵族大夫,还可能是一位部落酋长。他痴迷于狩猎或者游山玩水,以至于有一次在一片石林中迷失了道路,被困于荆棘藤莽之中,经过不知多少天的挣扎攀爬,好不容易才走出困境。等他回到家里,却发现妻子不见了。他的妻子去哪啦?也许是因为丈夫的多日失踪使她担惊受怕,回娘家求助去了;也许是对这种沉迷于游乐的男人早已心生怨恨,跟别的男人跑了吧。这可让他着了大急。这种事其实是有先例的。夏朝有穷国的君主后羿因为耽于射猎游乐,国家政权和妻子都被佞臣寒浞占夺了。后世不务正业而国亡身死的君王也不鲜见,如卫懿公痴迷养鶴,南北朝梁皇萧衍喜欢做和尚建寺庙,宋徽宗专心于书法绘画。明熹宗酷爱木工,不理朝政,虽然明王朝没有在他的任内灭亡,但朝政被宦官把持,整个国家被弄得一塌糊涂。
九四爻这位爷做事格外不着调。他的毛病是特爱炫富。“来徐徐,困于金车”,身为诸侯国君,却在参加国际大会时迟到了好几天,这回他给自己惹下大麻烦了。因为那个朝代的国际大会要么是诸侯集体朝见天子,要么是诸侯同盟大会,所以某诸侯的迟到完全可以被定一个对天子不敬或者藐视联盟之罪。这种罪行轻则被拘留关押,重则可能要掉脑袋。就为了炫耀他那辆豪华的金车而不惜触犯刑法,这位国君的脑袋的确是进了水了。“吝,无咎”,幸亏他是出了名的傻老冒,除了被大家伙嘲弄羞辱一番、外加关了几天黑屋子,并没有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
九五爻“劓、刖,困于朱绂,”这位先生因做官而遭受刑罚之苦。此处没有说明他在任上到底做错了什么,也许是贪赃枉法了,也许是结党营私了,也许只是犯颜直谏、惹恼了君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又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见在古代做官是有很大风险的。“乃徐有说,利用祭祀。”受了残酷的刑罚还被关进监牢,慢慢等待被赦免释放的时机。此人的遭遇跟后世的司马迁好有一比。司马迁因为替李陵家族辩解而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并关进监狱,若干年后才被释放出来做了史官。而本爻中的这位只能寄希望于将来朝廷有重要祭祀,天子大赦囚犯的时候才能出狱重见天日。
上六爻“困于葛藟,于臲卼。”《诗经·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中所说的是一个远离自家亲人,流落远方被别人家收留的孩子的凄苦处境。所以葛藟是指流落异乡的人。而臲卼的意思是时局动荡。这里写的可能不止一人,很可能是一群人,因为自己国家的动乱而被迫逃亡流落在外,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曰动悔,有悔,征吉。”他们中有的当年曾经参与过动乱,现在非常后悔。只要他们真心悔过,则国家理应把他们招回来,这是好事。
本篇讲叙了人生好多种困厄。至于造成困厄的原因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社会原因,是当时的社会局势、政治气候所造成的,跟个人犯没犯错无关;另一种则是自身的原因,跟个人的品性、言行有直接关系,遭灾受罪都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也怨不得社会。所以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无论什么时候都十分重要。
本篇有一条信息值得关注。就是九五爻所说的商王朝官员(士大夫)犯罪是要受刑的,受刑之后还要被囚禁,囚禁之后还有机会脱罪,这跟周王朝刑不上大夫的律法有明显差别。这一点有待于历史学家特别是研究法律史的学者做深层次的探讨。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井,改①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②。汔③至,亦未繘④井,羸⑤其瓶⑥,凶。
白话:井是很重要的设施,所以乡村、城邑可以搬迁到别处,但是井是不可以搬迁的。旅途中那一眼一眼的井,从来不会失去什么,也不会得到什么。如果行人差不多走到水井边的时候,看见井上没有用来汲水的绳子,汲水的瓶子也摔破了,那就说明此地有凶险,不可久留。
注释:①改,改变,这里有搬迁的意思。②井井,一眼一眼很多的井,古代商旅大路,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水井供往来人畜饮用。③汔(音qi),几乎,差不多。④繘(音yu),汲水用的绳索,这里作动词,挂上汲水的绳子。⑤羸,打碎。⑥瓶,汲水用的陶瓶,易碎。
爻辞:
初六,井泥不食①,旧井无禽②。
白话:废弃的旧井被淤泥填塞,不可饮用,就连飞禽走兽都不来此饮水。
注释:①食,饮用。②禽,禽兽。
九二,井谷①射②鲋③,瓮敝④漏。
白话:井壁开裂,小鱼在裂缝中窜进窜出,盛水的瓦缸也破裂漏水了。
注释:①谷,开裂,裂口。②射,像箭一样快速游动。③鲋,小鱼。④敝,破烂。
九三,井渫①不食,为我心惻②,可用汲。王明③,并④受其福。
白话:淘去井中淤泥,井水干净清澈,已经可以饮用了。可是却很少有人来取水饮用,此情此景让我为之内心伤感。如果君王英明,治国有方,民众就不会流离失所,所有人都能蒙受君王的福恩。
注释:①渫(音xie),淘井。②心恻,感慨痛心。③明,英明有为。④并,共同,一起。
六四,井甃①,无咎②。
白话:让我们来把井壁修好,无需埋怨他人。
注释:①甃(音zhou),修理井壁。②咎,责怪,埋怨。
九五,井冽,寒①泉②食。
白话:井水清冽,寒冬季节却像泉水一样温暖,可以直接饮用。
注释:①寒,指寒冷的冬天。②泉,泉水,冬暖夏凉。
上六,井收①勿幕②,有孚③元吉。
白话:水井要委派专人照管,但不可以将井口遮盖起来,不让行路之人取用,有仁有义才能大吉大利
注释:①收,(派人)管理。②幕,遮盖。③孚,这里是讲道义的意思。
讲解:水井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许多生活在城里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井为何物。可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水井始终都是一种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古时候的水井就如同今天的自来水公司及其终端出水龙头,人们无论居家还是出行都离不开它。不过本卦的重点不是讨论水井的重要作用,而是通过展示水井的兴废来影射一个国家和王朝的治乱兴衰。
卦辞“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里,人口很容易迅速繁衍扩张,旧的村庄城邑如果在地势和水利方面不能满足人口的扩张,人们势必要选择更为合适的地点建设新的村庄和新的城邑。老的村庄和城邑搬迁走了,水井却永远留在那里,方便过路的行人取用。“改邑不改井”反映的正是安定社会的正常情况。“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是说井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永不歇息。它既不损失什么,也从来不求回报。行旅之人来来往往,沿途到处都有水井,让疲乏的行人解渴解乏,更添精神。在自来水没有出现之前,水井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设施,井水是名副其实的公共资源。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可见井是人们通过挖掘、修砌加工而成,所以它可能有名义上的主人,但并不被人据为私产,井水永远无偿的提供给所有需要的人们。天下太平时,人口增殖,百业兴旺,每条道路沿途的水井都被照料得妥妥的,汲水的器具一尽俱全,损坏了的会及时修缮更新。但是如果统治者昏庸无能,社会治安紊乱,也可以从水井的一些迹象看得出来,“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就说明了这个地区治安有问题,或许有强盗土匪打家劫舍,一些村落的人们已经逃离,水井无人照管,处处都可能隐藏着危险,行路之人不得不小心提防。
水井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地下的泉水冒出地表,人们就着泉眼略加开挖,对其边沿稍作修砌而成,这种井通常叫泉水井。一种是在没有天然泉水的情况下,人们根据经验从地面往下挖一个很深的竖洞,直到挖出地下水为止,再用石头砖块砌好井壁,在井口砌上井台,并且安装上打水的器具,这种是吊水井。
爻辞初六写的应该是泉水井,井底很浅,边上又没有井台的遮挡,如果长时间不用,没有人适时清淘,就会被泥沙淤积甚至堙埋,不但不能饮用,甚至连禽兽都不来光顾了。九二“井谷射鮒,瓮敝漏”写的是吊水井。井壁已经破裂,成了小鱼小虾的游乐场所,井边盛水的大缸也已经破旧漏水,显然也是多年无人管修了。这些景象无声的告诉我们,也许是因为君主荒淫无道,苛捐杂税使民众实在活不下去,一批一批拖家带口逃往异国他乡去了。也许是多年的战乱,男子死于战场,妇女老小也只有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去了。总之昔日的繁荣已不复见,眼前人烟稀少,田园荒芜,满目凄凉。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明君平定乱国之后派人将旧井里的淤泥清淘干净,井水很快澄清,可以汲来饮用了,可是却见不到乡民和行人前来取水,此情此景真令人心酸难过、感慨嘘唏:如果做君王的英明强干,天下百姓都会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何至于大规模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呀!
六四“井甃,无咎”记叙明君派人对破损的井壁和井台进行修复,配备了新的汲水用具。对大家说,没关系,让我们重新来过。九五“井冽,寒泉食。”经过修复清淘的井水清澈甘甜,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像温暖的泉水那样尽情痛饮。看着眼前这清冽的井水,明君心里充满着希望。希望背井离乡的百姓早日回归家园,希望他们爬山涉水归来的时候沿途都能喝到洁净清冽的家乡井水,心中倍感亲切,更添一份重建家园的信心。还希望这个地区从此长治久安,让行旅之人放心往来,无所顾虑。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明君下令安排人员分别管理沿途水井,嘱咐他们不能将井口遮盖,让每一个行路之人都能方便取水。要用每一个具体措施来表达新政权对民众的真诚实意,取得民众的充分信任,那才算真正的天下大吉。
本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在姬昌受封为西伯之后,他的儿子姬发率领歧周的军队大举进攻关中地区的一些所谓乱国并占领了它们。这些国家由于长期以来内政不修和战乱频仍,导致人口严重减损流失,村落颓败、田园荒芜、水井废弃。作者正是着眼于被废弃的水井来揭示殷商王朝统治者的昏聩无能。
几千年来水井一直跟华夏民族的生产生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遍布我国南方田间路边甘甜的泉水,还是西北村头的深井的苦涩之水,它们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也是人类自身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水井是华夏农耕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件,同时也承载了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有名的水井数不胜数,每一口井里大都荡漾着一个美丽或者苍凉的故事。僻如湖南长沙市内的白沙井,洞庭湖君山的柳毅井、四川成都市望江公园的薛涛井、邛崃县城的文君井、苏州范庄的八角古井、北京故宫内的珍妃井等等。还有新疆荒漠地区的坎儿井,名为井,实际上是一种灌溉用的暗渠,建于汉代甚至更早,是一项可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的伟大水利工程。
如今中国大地上的水井又面临被废弃的窘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普遍用上了自来水,连偏远山区的农民都不例外。人们再也不需要从井里取水,然后肩挑手提运回家里去。于是越来越多的水井被闲置、废弃乃至遗忘。除了一些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井以外,那些曾经跟人们相互依存的随处可见的水井正在逐渐隐退消失。不难想象,不久的将来,多数中国人大概只能从书本中去了解井为何物了。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鼎①,元吉,亨。
白话:如果国家政权像鼎一样稳固,那是天大的好事,如此一来,家国天下会万事亨通。
注释:①鼎,作名词,1、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锅。2、古代最重要的礼器,古代王朝权力的象征。禹铸九鼎,以像九州。作动词,使稳固,巩固,如成语鼎新革旧。
爻辞:
初六,鼎颠①趾②,利出否③,得妾以④其子,无咎⑤。
白话:烹煮食物的大鼎鼎足倾仄不平,正好便于将鼎中汤沫滗出来。就好比因为跟一个奴婢私生了一个男孩而趁机娶了这个奴婢为妾一样,歪打正着,也挺好的。
注释:①颠,不平,晃动。②趾,鼎足。③否,煮食物泛出的沫子。④以,因为。⑤无咎,歪打正着,无可指责。
九二,鼎有实①,我仇②有疾③,不我能即④,吉。
白话:眼前有吃有喝,而我的对手却出了麻烦,暂时没有能力来对付我,真是太好了。
注释:①鼎有实,鼎里有食物,引申为有吃有喝,得过且过。②仇,敌人,对手。③疾,问题,麻烦。④即,来(对付我)。
九三,鼎耳革①,其行塞②,雉膏③不食。方雨亏悔④,终吉。
白话:在搬动食鼎时把鼎耳弄断了,没有办法抬着它到野外去聚餐,眼看着准备好的野雉肥肉也吃不成了。正好来了一场大雨,让主人亏悔醒悟,最终也算是一件好事。
注释:①鼎耳革,鼎耳折断。革在这里是断掉的意思。②塞,阻塞,困难。③雉膏,野鸡肉;膏,肥肉,泛指肉类食物。④亏悔,又亏又悔。
九四,鼎折足,覆①公②餗③,其形渥④,凶⑤。
白话:鼎足折断,把宴享王公诸侯的美食傾覆在地,形状渥浊不可食用,这会让客人觉得大不敬,后果非常严重。
注释;①覆,傾覆,翻倒。②公,公候。③餗(su),鼎中美食。④渥,渥浞,脏污。⑤凶,这里是后果严重的意思。
六五,鼎黄耳①金铉②,利贞③。
白话:象征君权的宝鼎,鼎耳和举鼎的钩子都是用黄铜打造的,要悉心爱护保管。
注释:①黄耳,黄铜做的鼎耳。②金铉,抬举大鼎时用的铜钩。③贞,这里是爱护保管的意思。
上九,鼎①玉铉②,大吉无不利。
白话:抬九鼎用玉钩,是王权至高无上的象征,一切吉祥如意,再无不利因素。
注释:①鼎,指象征天下的九鼎。②玉铉,玉制的举鼎之钩,最高级别的器具,属天子所用之物。
讲解:《鼎》承《革》。革除旧政权,建立和巩固新政权,革旧鼎新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字的本义来说,革是物,鼎也是物,而且鼎是大物重器。最重要的鼎当属大禹所铸的九鼎。《史记·武帝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后来即作为夏商周三朝的传国之宝。周显王四十二年,宋大邱社亡,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于是象征王朝政权的九鼎从此失传。其次是古代各诸侯国家庙里的鼎,那是最重要的祭器。再次就是君王及其贵族家庭烹饪用的鼎,它们是最贵重的食器,是宴享贵宾用的;所谓的钟鸣鼎食说的就是这种鼎。本卦所说的鼎既包括了象征王朝政权的九鼎,也包括了食器和祭器。不管鼎有多么重要,都不过是一种被人们拥有和使用的器物。因此本篇也就是拿鼎来做个话题,真正要说的还是人事。
卦辞“鼎,元吉,亨。”讲的是象征王权的九鼎,在这里是王朝政权稳固的意思。政权稳固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预示社会安定、民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百业兴旺,形势大好,前景光明。
爻辞初六至九四讲的是与食用鼎相关的人和事。反映了旧王朝统治阶层荒淫无度贪图享乐,意志消沉颓废的社会氛围。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初看像是讲一段诙谐轻松的笑话,仔细琢磨总觉得话里话外透着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鼎是最贵重的食器,按理说使用的时候应该将它安置在一个最恰当的位置,并且要摆放的四平八稳才对。鼎足不平说明安放的位置不恰当,地面不平;表现出主人态度随便,没有把如此贵重的器物当回事。如果他爱惜鼎的话,首先会选取一块最平整的地面来安放它;即便没有一块理想的平地,事情也很好解决,找点木片或者瓦片垫平一下也行。可是鼎的主人和食客们却懒得将它垫平,反而觉得这样子正好方便滗出鼎中的杂沫,实在让人无语。他们还以此借题发挥,津津有味地谈起某贵族男子跟别的女人(多半是奴婢)私通生下了个儿子,于是乘机将那个女人收为小妾,使家里人不好指责。这种歪打正着的事看起来是意外之喜,能博人一笑;但本质上是礼法意识淡薄,思想慵懒散漫的表现。
九二爻“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强烈讽刺挖苦那些衰败国家的君主和贵族。他们习惯了享乐而毫无进取之心,只顾眼前有吃有喝,得过且过。明知道有敌人、有强劲的对手对自己的国家虎视眈眈,他们胆怯害怕却一筹莫展;可是当听说敌人方面有了麻烦,暂时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时,就庆幸自己躲过一劫,高兴得弹冠相庆,继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吉”在这里是高兴庆幸的意思。这种人不只是没出息,简直就是不知死活,所以他们逍遥快乐的时日大概不会太多了。
九三爻“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内容还是讽刺王公贵族及时行乐的奢靡风气。从古到今一些少数民族聚落举办篝火晚会是常见的事,但华夏的贵族为了一场篝火狂欢,不惜把珍贵的鼎抬到荒郊野外去却有违礼法。结果把鼎耳弄断了,篝火晚会办不成了,美酒佳肴享受不了啦,十分扫兴。正好赶上下起了大雨,他们庆幸篝火晚会没有成行,否则的话会更加狼狈尴尬。同时也使他们有一点悔悟,觉得这次的事情做得有点过火,连老天爷都来警示了。如果他们能真心悔改倒是一件好事,会终生受福。
九四的情况更为严重。“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宴享公候时鼎足折断了,食物翻倒在地,渥浞狼藉。不单有失体面,而且事关礼仪和公候的尊严,看来大事不妙。我们不能断定这次设宴的主人是谁,是天子宴享诸侯,还是一般的士大夫宴请高级别的公卿大夫?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使客人感到极大地羞辱而心生怨恨,成为日后祸乱的根源。春秋时期,郑灵公在跟公族大夫分食鼋羹时故意漏掉了在座的美食达人公子宋,又因公子宋言行不敬而扬言要灭了他。结果公子宋先下手为强,找机会把郑灵公干掉了。郑国因此发生内乱,最终公子宋也被杀死并暴尸街头。为什么会出现鼎足折断的恶性事件呢?十有八九是因为鼎的主人平时对它没有精心保管爱惜,随便将它搬来搬去,又不轻抬轻放,鼎足免不了被磕着碰着;磕碰之后又不检查,有了裂痕也不知道,终于在某一天酿成大错。对这么贵重的器物都不爱惜,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爵禄甚至政权也不很珍惜。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爵位和政权?大概是因为爵位得来太容易,也许是来自先人的福荫,也许来自裙带关系;而这个政权已经十分衰败腐朽,统治者只顾眼前行乐,却没有心力去维护它。
六五和上九所说的应该是作为祭器的鼎和象征王权的九鼎。显示新王朝的统治者对政权的爱护珍惜。“黄耳、金铉”,“玉铉”,给人的印象似乎很奢华,其实不然。只有这些精美华贵的配置才真正体现了主人对宝鼎的重视和爱护。喻指江山政权来之不易,新朝当权者对它加倍呵护珍惜理所应当。严格遵循法度,工作尽职尽责,才能长保权位爵禄、富贵荣华,大吉而无不利。
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西周以前,鼎主要是国宝重器,形制上大多是四足方鼎,如司母戊鼎之类。商末至西周,则出现了作为食器为主的三足圆鼎。战国以下,一方面青铜鼎作为国之重器以及权贵家庭的标杆食器继续流传;另一方面随着铁器的开发,铁制的鼎锅就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了。这种鼎锅,圆身、尖底、无足、有耳。既可以放置在铁质的三脚架上,也可以悬挂起来,下面燃起柴火炭火,煮水、煮食物甚至熬猪潲都很方便。所以说,鼎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绝对是源远流长。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但古代的青铜鼎早已成了文物,就连铁制鼎锅这种大众化的器物也已经逐渐淡出普通百姓的生活,恐怕不久的将来人们只能在民俗博物馆里见到它的身影了。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革①,已日②乃孚③。元亨④,利贞⑤,悔亡⑥。
白话:所谓革命,是说旧王朝被彻底终结之时,新政权才能赢得天下人的信服。只要顺天命应民心,革命一定会顺利成功;革命者需要勇往直前,如果中途退缩就会前功尽弃,后悔莫及。
注释:①革,更改,革命,推翻旧政权。②已日,旧政权被推翻、革命成功的那一天。③孚,赢得信任。④亨,这里指顺应天命民心,势不可挡。⑤贞,坚持到底⑥亡,指某些人在革命的征途中退缩逃跑。
爻辞:
初九,巩①用黄牛之革②。
白话:推翻旧王朝先要巩固己方的阵营,做好充分战备工作。
注释:①巩,巩固②革,皮革。
六二,已日①乃革②之,征③吉,无咎。
白话:只有等到旧王朝气数已尽,才可以发起推翻旧政权的武装行动。此时出兵征伐一定顺利成功,不会出岔。
注释:①已日,指旧王朝气数已尽的时候。②革,发起革命行动。③征,征伐。
九三,征凶①,贞厉②。革言③三就④,有孚。
白话:征发集合军队要快速高效,用最严厉的纪律惩罚那些行动迟缓的人。誓师的时候把推翻旧王朝的口号重复三遍就可以了,要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
注释:①征凶,征指征发军队和军用物质。古代的兵制主要采用预备役制度,也叫民兵制,即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凶是快速紧急的意思。②贞厉,坚持严格执法,令出必行。③革言,推翻旧王朝的誓言。④就,完毕,结束。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①,吉。
白话:那些逃亡的遗民后悔了,感觉到新政权是讲道义值得信任的,慢慢的也都回来归服了,真是一件大好事。
注释:①改命,改变前朝命数的,指新政权。
九五,大人①虎变②,未占③有孚。
白话:前朝的公卿大臣变身为诸侯国君,没有经过占卜就赢得天下人的信服。
注释:①大人,指前朝的公卿大夫。②虎变,变身为一方诸侯国君。虎是兽中之王,所以虎变是变身为君王(这里指君主)的意思。③占,占卜。
上六,君子①豹变②,小人革面③,征④凶,居贞⑤吉。
白话:前朝王室的王子王孙变身成为新朝的公卿大夫,势利小人也很快换了一副新面孔。新政权刚刚建立,天下难免有不服的诸侯,此时不宜发兵讨伐,否则会有凶险,应该安顿休整一段时间。
注释:①君子,指旧王朝的王子王孙,也指王公贵族中的明智者。②豹变,变身为新王朝的公卿大夫。③革面,换了一幅新面孔。④征,指征讨不服。⑤居贞,安顿坚守。
讲解:革命一词始见于《周易·革》的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汤武是指商汤和周武两位开国君王,革命指推翻前一个王朝政权。顺乎天指顺从天命,应乎人指响应民意。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最理想的社会型式是尧禅舜、舜禅禹那样的公天下,君王的权力交接以和平的方式完成。自从大禹开始实行了家天下,才有了后来的武力革命改朝换代。正因为武力革命不是人们理想中的社会发展模式,所以才有必要创造一套君权神授的理论,使所谓的革命具有合理的依据。换言之,在那个时代,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在人们的观念中多多少少有一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成分,所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穿了是对武力革命的辩护和粉饰。需要指出的是本篇所写的仅仅是商汤用武力推翻夏桀王朝的史实,并不包括周武王灭商。因为文王写作此文的时候,武王灭商的行动尚未发生。
卦辞“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已日”既是指旧政权终结灭亡之日,也是指革命成功之日。“乃孚”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天下百姓恨不得暴虐的夏桀王朝尽早灭亡,“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二层意思是以成败论英雄,谁能推翻夏桀政权,天下诸侯百姓就信服谁。“元亨”的意思是推翻夏桀政权顺应天理民心,畅通无阻。“利贞,悔亡。”这种革命大业一旦发动,就要勇往直前,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切忌半途退缩,功亏一篑,后悔莫及。
爻辞陈述革命的策略和过程。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所谓黄牛之革指的是没经鞣制的生牛皮,因为它的质地十分坚韧,古人用它做战马战车的护具和擒拿捆缚敌方猛将的皮带器具。《遁》“执之以黄牛之革”说的就是用黄牛皮带捆缚敌方俘虏,而本篇“巩用黄牛之革”应该是指用生牛皮作战马战车的护具。也可以引申为战前周密的准备工作。所谓革命,就是武装斗争、刀兵相见,只有把一切战争因素都考虑周全了,把自身先保护好了,才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说的是发动革命需要把握好时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旧王朝虽然腐朽衰败,毕竟有数百年的根基,无论是这个王朝的政治架构,还是普罗大众的思想理念,长期以来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可能轻易打破。只有等到它从根子里腐烂了,王室内部众叛亲离,民众怨声载道:“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的时候,才可以举起革命的旗帜,号召天下不满旧王朝的诸侯,群起而攻之,势不可挡,一举成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说的是战前动员的情况。分两层。一层说征发部队和战争物资。古代生产力低下,供养不起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只能采用预备役兵制。除了君王拥有一定数量的常备亲兵部队及公卿大夫拥有少量家丁之外,绝大部分士兵都是预备役。即国家根据民众家里人口和土地情况按比例将需要服兵役的人员登记在册,他们平时为民,只在春夏秋冬四季定时参加田猎方式的军事训练。一旦战争需要,必须应征入伍。所谓“征凶”就是紧急征发集合军队和军用物资的意思。为了在征发时达到快速高效,不惜采用违令误时者斩等最严厉的手段。 “贞厉”就是这个意思。也有人认为“贞”指占卜,“厉”是占卜显示的征兆:形势危厉严峻。“革言三就”是指在誓师大会上大家把革命的口号呼喊三遍。这种誓师的仪式一直沿引至今。“有孚”在这里既有言出必行的意思,也有得到百姓大众的响应支持的意思。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说的是旧王朝被推翻之后的事。旧政权被推翻消灭,前朝的旧贵族和遗民四散逃亡;当他们得知新政权言而有信,不滥杀无辜,深得天下民众拥护的信息之后,就后悔当初的逃亡行为,陆续从流亡地回归,这是好事。事实上无论是商汤还是周武还是后来的历次改朝换代,尽管是以武力推翻了旧的政权,但是都不会将前朝臣民赶尽杀绝,非但不赶尽杀绝,而且还封给他们一块土地,让他们建立一个公国,能够祭祀他们的祖先。还不把他们当作臣民下属,而是当宾客相待。像周武王灭商后,把殷商遗民集中起来,建了一个宋国,来继承殷商的香火。这是华夏民族在朝代替换的残酷斗争中人性文明的突出体现。
九五“大人虎变”和上六“君子豹变”可以合在一起来解读。所谓大人,既可指前朝的王公大臣,也可指创建新王朝功勋卓著的贤人,僻如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姜尚。“虎变”即变身为公候。“君子”指王子王孙,准确地说是指那些深明大义順应时势王子王孙,“豹变”是指他们投降归顺了新政权,也被敕封为诸侯或者新王朝的卿大夫。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虎豹乃是离群索居的兽中之王,比喻旧王朝的某些王子王孙清高自傲不肯依附新政权,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箕子带着一批人流亡到中国的东北一隅的朝鲜,建立了箕子王朝之类。“未占有孚”的意思是说大人改变身份无须占卜请示神灵,就已经取得了百姓大众的信任。“小人革面”的意思最好理解。因为势利小人本来就重利轻义,他们并不在乎政权的改变,只在乎在新政权中能不能保留自己的一席之位。所以他们的面孔、调门是很容易改变的。有一个成语叫洗心革面,对于投机分子来说,洗心只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抓紧时机改头换面。“征凶,居贞吉”的意思是旧王朝被推翻之后,天下还有一些对新王朝不肯顺服的诸侯方国,此时此刻不必急于去讨伐他们。应该安顿休整一段时间,以期安抚民心,恢复百业生产。只要新王朝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那些不服的诸侯方国到时候自然会来臣服,即使有个别顽固不化的,那时再去讨伐就容易多了。
本篇是关于商汤革命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未来周人灭商的一种规划。帝辛暴虐,殷商灭亡是早晚的事。谁来完成这一革命大业?当然非姬昌父子莫属。因为放眼天下,只有他们父子才具备这种雄才大略,也只有他们领导下的周国才有这份实力,更何况他们跟殷商王朝有着血海深仇。

楼主:班荆谈

字数:17832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1-02 19:09:45

更新时间:2020-06-12 10:35:43

评论数:9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