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易经新解》(连载,定时更新)

《易经新解》(连载,定时更新)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震①,亨。震来虩虩②,笑言哑哑③。震惊百里,不丧④匕鬯⑤。
白话:春雷震动,这是亨通的自然现象。雷声由远到近隆隆滚滚而来,有点吓人;但是有修养的人依然谈笑风生,即使炸雷声震百里,拿在他们手里的勺中美酒也不会洒出。
注释:①震,惊雷,用来比喻威名煊赫,作风严厉的君主或者行政长官。②虩(音xi)虩,恐惧吓人的样子。③哑哑,即哈哈,欢喜的样子。④丧,掉落,洒出。⑤匕鬯(音chang),勺中美酒,匕,舀酒的勺;鬯,古代一种香酒,用于祭祀、节庆、宴享贵宾等重要场合。
爻辞: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白话:雷声突然响起的时候使人有一点惊恐,雷响过后便谈笑自若,这样很好。
六二,震①来厉②,亿③丧贝④,跻⑤于九陵,勿逐,七日⑥得。
白话:威严的新任行政长官招来原有邪恶势力的报复,他们勾结盗匪抢劫钱财后逃往崇山峻岭。长官没有立即派人追赶,数日之后那些被抢的钱财居然被送了回来。
注释:①震,这里指威名显赫、手段高明的行政长官。②厉,暴戾之徒,指邪恶势力。③亿,同忆,这里是审理、处理的意思。④贝,货币、钱财。⑤跻,登,升。⑥七日,古人办事所需时日的常用说法,并非确定的天数,相当于说不多几日。
六三,震苏苏①,震行②无眚③。
白话;像春雷使万物复苏一样,威严的长官能使下属和民众振作发奋,因为他本人的品行没有任何瑕疵。
注释:①苏苏,万物复苏蓬勃生长。②行,品行。③眚,小毛病,瑕疵。
九四,震遂①泥②。
白话:①威严正直的长官遭人忌恨陷害,陷入泥潭。
注释:①遂,落入,陷入。②泥,泥潭,喻指困境。
六五,震往来厉①,亿②无丧有事③。
白话:如果威严的长官离任而去,邪恶势力就会卷土从来。想来即便不再发生财物被窃之事,但从此以后整个国家将会面临多事之秋。
注释:①厉,指恶势力。②亿,同忆,料想,预料。③事,各种乱事。
上六,震索索①,视矍矍②,征③凶④。震不于其躬⑤,于其邻,无咎。婚媾⑥有言⑦。
白话:该行政主管苦苦思索,目光中流露出贪婪,那是因为君王催派的征赋太过急迫。尽管这样,他也不会向自己的属下和民众索取,而是会向邻国打主意,没问题。因为他跟邻国君主有姻亲关系,最多被亲家说几句而已。
注释:①索索,苦苦思索的样子。②矍(音jue),同攫,攫取,有贪婪的意思。③征,征收税赋。④凶,急迫。⑤躬,自身,这里指自己管辖区内的人。⑥婚媾,联姻,姻亲。⑦有言,有话说,有言语争执。
讲解:
卦辞“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首先指自然现象春雷。春雷滚滚,带来丰沛的春雨,万物从冬眠中苏醒,草木发芽、长叶,虫叫蛙鸣,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农历有一个节气叫惊蛰,说的就是这种情景。惊蛰一过,马上开犁春耕,如火如荼的农事就要全面展开了。所以震是亨通的。当春雷响起的时候,普通庶民无不欢欣鼓舞。贤明的君主和主政官员甚至举杯相庆,即使炸雷惊天动地,他们也谈笑自若,手里的杯中美酒都不会泼洒出一点。
但本卦的重点显然不是说春雷和农事,而是说与政治有关的人和事。有一种人,因为胸中有浩然正气,敢作敢当,办起事来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更不徇私枉法,所以他们一旦执掌朝政,或者被委任为地方大员,便凛凛然具有雷霆般的威势,使邪恶势力闻风丧胆,让广大民众拍手叫好。爻辞中的震都是指这种强势贤能的主政官员。
初九 “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说的是某些贤能的官员自带威严。他们莅任主政之初,就给人们一种气势威严刚猛,不可冒犯的感觉;时间长了才知道,他的威猛是针对恶人的,对勤勉守法的下属和民众,他却是和蔼亲切、爱护有加。在他的治理下,黑恶势力不敢抬头,谄媚小人无法进身;勤勉做事积极努力的人得奖,拖沓庸懒偷奸耍滑的人受罚,社会太平,民众安居乐业,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当然是最美好的事。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说的是这位威严贤能的官员上任之初,先前呼风唤雨的恶势力担心自己以往地位被剥夺,利益受损害,不法行为会受到调查清算,于是报案说有盗贼抢劫了当地贵族大户一批钱财,逃往崇山峻岭去了。他们估摸着新任长官肯定会派兵征讨,也必定无功而返,到时候那些被抢的贵族就可以上告到朝廷,说新来的长官办事不力之类,能把他挤走最好,就算挤不走他,也要消磨一下他的锐气。没想到新任主政并不急于发兵征讨,而是通过明查暗访,充分掌握了当地恶势力勾结盗匪祸害民众的证据,将他们绳之以法,那所谓的被盗之物也失而复得。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是说威严贤明的主政者的莅任像春雷复苏万物一样 振奋了国家的士气民心。他一方面雷厉风行的整肃吏治,对官场上混吃混喝、庸政懒政的现象进行彻底整治,奖勤罚懒,使每一个吃国家俸禄的吏员都忠于职守,勤勉办事。一方面重视民生,鼓励和指导民众发展生产,使百业兴旺。下属官吏和民众都信任他,服从他;不仅是因为他有魄力,有办法,最主要的是敬服他为人正直无私,人品没有一点瑕疵。
九四“震遂泥。”我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其实并非如此,起码不是每一个好人都一生平安,包括官场。一个优秀的行政长官,他搞出了政绩,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戴;与此同时也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使他们怀恨在心,总要从中作梗、伺机报复。树大招风、曲高和寡,越清廉有为的人越容易引起无所作为的同僚的羡慕嫉妒恨。这些人一旦勾连起来,给主政者挖坑使绊子,造谣诬陷,如果再碰上一个糊涂的君王,不管你的人品多么廉洁,政绩多么斐然,都难免遭遇罢官黜爵的厄运。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上承九四,贤能的长官受到陷害,其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君王头脑清醒,虽然不能明察秋毫,但起码知道贤能之士不可多得,所以他不会罢黜贤者的官职。第二种情况君王的脑瓜子进水了,是非不分,忠奸不辨,撤了贤者的官职,换人主政。朝廷没有了威严正直的执政长官,那些邪恶之徒没有人来钳制,无所畏惧,自然会卷土重来,兴风作浪,胡作非为。从此以后国家的治理将陷入一片混乱,也许会发生动乱。民众将不知所从,跟着吃苦受罪。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看起来小人和恶势力对贤者的陷害并没有完全奏效。君王没有马上罢黜贤能长官的职务,但是也给他出了一些难题,责令他限期从全国征集超额的税赋,如果完不成任务,他的行政长官还是做不成。这件事的确让我们这位行政主管犯了大难。他若是向本国百姓紧急征收额外的赋税,一定会引起民怨沸腾,到时候那些小人就会推波助澜,将责任推到他的头上。如果他完不成任务,就会被免职罢官;然后让一帮邪恶小人得势,将整个国家带入混乱之中。这两种后果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他苦苦思索,目光中闪烁着一丝贪婪和狡黠,问题终于解决了。他不必向本国的民众加征赋税,而是可以求助于邻国。因为他跟邻国的君主有婚姻关系,而且情投意合,向他们求助应该没问题,最多被他们奚落几句而已。
“震”象征了威势煊赫又贤能清廉行政长官。我们不知道作者在篇中是否实有所指。换言之,我们不知道在殷商王朝有没有如此优秀的执政者。但在后世的春秋时期,倒是有那么一两位约略类似的人物:一个是晋国的执政赵盾赵宣子,做事雷厉风行,被人称为夏天的太阳。但他却又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好臣子,那种勤勉国事的态度,连晋灵公派来的杀手鉏麑看在眼里,心里不由得万分钦敬,宁可自己撞树而死,也不忍心伤害于他。另一个是郑国的子产。子产首先是一个十分开明的执政长官,善于听取民众的批评意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次又是一个执法严明敢作敢当的人,“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子产最突出的事迹是顶住国内国际的压力而铸刑书,将刑法条例公之于众,有利于在民众的监督下,法律能够得到公正、公平的执行,这在周朝的历史上属于首创。
总而言之,震是正直无私、作风硬朗、工作效率高的执政或主管官员的化身,是作者理想中的治国人才。作者文王在构思未来周王朝蓝图的时候,就已经在物色这样的人才了。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艮①其背,不获②其身,行其庭③,不见其人,无咎④。
白话:紧跟在那人的背后,却总是碰触不到他的身体;行走在他的住所,却看不见他的人影。不过也没有受到那人的责怪和拒绝。
注释:①艮,同跟,紧跟。②获,碰触到,看清楚。③庭,指住所。④咎,责怪,拒绝。
爻辞:
初六,艮其止①,无咎,利永②贞③。
白话:跟着他的脚印走,没有关系;但需要时间和耐心。
注释:①止,同趾,这里指脚印。②永,长时间。③贞,耐心坚持。
六二,艮其腓①,不拯②其随③,其心不快。
白话:紧跟在那人后面,差不多要碰到他的小腿了。此时那人的随从跌倒了,我没有伸手去将他扶起,让那人的心里有些不满。
注释:①腓(音fei),小腿。②拯,救,这里是拉或扶的意思。③随,随从,跟班。
九三,艮其限①,列②其夤③,厉④熏⑤心。
白话:跟随着他进入他家的正堂和内室,在他家一连住了几晚,每到深夜,都仿佛听到某种奇怪的声音,感觉一种戾气冲击到我的心灵。
注释:①限,门槛,古代的房子厅堂和每个房间都有门槛。②列,排列,这里是连续的意思。③夤(音yin),夤夜,深夜。④厉,戾气,杀气。⑤熏,熏染,感受,冲击。
六四,艮其身①,无咎②。
白话:触碰到他的身体,没有被他斥责。
注释:①身,身体。②咎,责备,拒绝。
六五,艮其辅①,言有序②,悔亡。
白话:触碰到他的面颊,他开始说话,言语有条有理,他说很后悔当初逃离故国家园。
注释:①辅,面颊骨,也可以指嘴巴。②序,条理。
上九,敦①艮吉②。
白话:心存厚道实心实意地去接触一个人,会有好的收获。
注释:①敦,厚道,真心实意。②吉,这里可以理解为友好。
讲解:上一篇写的是一个治国安邦的能手,本篇写的却是一个避世的怪人。这个怪人的行径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所以笔者根据卦辞和爻辞演绎成下面这段故事,并且安排了一个讲故事的人。
卦辞“艮其背,不见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在某国旅行时,我遇上一个行为十分神秘古怪的人。此人平常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要么披蓑戴笠,作农夫渔民的装扮;要么披着斗篷,像一个落魄的贵族或者游侠。即便你紧跟在他的身后,也无法看清楚他身材胖瘦和面部特征。他又不肯跟人说话,跟着他到了他的住处后,他整个人就消失不见了。我之所以对他感兴趣,是因为那时的我也是孤身一人在异地他乡漂泊,第一眼见到他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潜意识怂恿着我去接近他。而他也没有对我这个不速之客加以斥责和拒绝。
爻辞初六“艮其止,无咎。利永贞。”此人经常外出,而且每次都要走不同的远路。他走起路来快如疾风,使我常常跟不上他的脚步,只好循着他的足迹往前走。而他的身影又总会在前面某个地方出现,似乎有意无意在等着我。他从不怪我行走缓慢,我也从不问他这样绕来绕去到底要干什么。只是觉得想要了解他这么个人并且得到他的信任,我必须得花很多时间,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行。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有些时候,他的身边还带着一个年老的仆人。有一次我紧跟在他的身后快步前行,那老仆不小心滑倒了,而我没有来得及伸手去扶,他就颇不高兴。看得出来这位老仆跟随他的时间一定很长了,而且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他们名义上是主仆的身份,实际上却相依为命,相互顾惜。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有一天跟着他回到他的住所,得到允许后参观了他家的正堂和内室,当晚就住在他家,而且一连住了好几晚。每到夜深的时候,一种尖锐的啸叫和沉重的叹息常常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似乎感觉到有一股仇怨戾气冲击着我的心灵。但侧耳细听却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传说中的厉鬼,头皮一阵阵发麻,全身起满鸡皮疙瘩。
六四“艮其身,无咎。”相处的日子多了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他虽然还是不肯和我说话,但我俩外出时他不再故意甩开我,而是以我跟得上的速度不紧不慢的前行。我有时候故意跟他挨得很近,几乎是肩并肩,胳膊挨着胳膊,甚至可以明显感受到他身体上散发出来的热气。我很担心他会对我产生嫌厌,突然离我远去。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使我稍稍放心。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亲密到可以勾肩搭背在洒满夕阳的乡间小路上漫步。我多次尝试着跟他交谈,告诉了他我的经历和目标:我游历了许多国家,见到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人和事;出游的目的一是想增长见识,二是求仕,看能否遇得上赏识我的明主。每次我说话的时候他都似乎在认真地听着,但又总不答话。有一次我们两相互搂着肩在外面散步,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面颊,问他;“你为什么总不说话,是这里有毛病吗?”“你才有毛病。”他笑骂了我一句,然后开始说起话来。这一次他不但讲了很多话,而且言谈温文尔雅极有条理,光听话语就知道此人出身不俗。他讲了自己的身世:他原本是某国的贵族子弟,因参与政变失败,无奈之下孤身一人逃了出来,又当心仇人追杀,所以隐姓埋名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好多年。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经常思念故国家园,思念自己的家族和妻儿老小,不知道他们在那一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是否得以幸存。回想当年的事,他又恨又悔,恨自己也恨仇敌,后悔当年自己年少轻狂参与了那场不该发生的政变,后悔当初没有拼个你死我活,没有死个痛快,弄得现在流落异国他乡,孤独终老。
以上就是故事的全部
而作者听完这个故事,只是感叹了一句“敦艮吉。”是啊!跟怪人打交道时只要心存厚道,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作者为什么要把一个治国能臣的故事《震》和一个避世的流亡者的故事《艮》放在一起呢。我想,这第一,是表明了作者的鲜明态度:他未来建立的王朝,只需要前者,不接受后者。第二,对于那些因年少轻狂而参与政变、而失败流亡的人,表达一下同情怜悯是可以的,但绝不能认同他们的所作所为。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归妹
卦辞:归妹①,征②凶③,无攸利。
白话:天子帝乙将嫡公主嫁给某国君主以后,频繁征调那个国家的军队钱粮。这对那个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
注释:①归妹,帝乙将嫡公主嫁给某诸侯君主。归,古代女子嫁到夫家叫归。②征,征召,征调。③凶,紧急,多次。
爻辞:
初九,归妹以娣①,跛而履②,征③吉④。
白话:帝乙在正式嫁嫡公主之前,把一个庶出的王女作为陪嫁先送到某诸侯国,该女子脚有点跛但能走路。这么做是为了在征调某国军队和物资的时候好说话。
注释:①娣,嫡长女以下的女孩叫娣。②履,走路。③征,征用,征调。④吉,指好说话,好办事。
九二,眇①而视,利幽人②之贞③。
白话:该女子一只眼睛瞎了但还能看见事物,正好可以躲在家里不出门见人。
注释:①眇,一只眼瞎了。②幽人,指女子婚后躲在家里不见外人。③贞,指女子保守贞操。这里有挖苦的意味。
六三,归妹以须①,反②归以娣。
白话:借口嫡长公主年纪小,出嫁需等待时期,反而把年纪更小的庶出妹妹作为陪嫁小妾先送过去。令人费解。
注释:①须,同需,需要等待时期②。反,反而。
九四,归妹愆①期,迟归有时②。
白话:嫡公主出嫁的日期一再耽搁更改,看来完婚还得拖延一段时间。
注释:①愆(音qian),耽误,更改。②有时,不确定的时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①之袂②,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③,吉。
白话;帝乙最终还是把嫡长公主嫁到某国,奇怪的是这个正妃小君的陪嫁和服饰还不如先头嫁过来的那个小妾的丰厚华美。完婚的日子选在阴历十五的前一天,月亮即将团圆,寓意倒是很吉祥的。
注释:①君,古代侯国国君的正妻通常被称作妃,也可以被称作小君,这里的君就是正妃小君的意思,指刚刚嫁过来的商王嫡公主。②袂(音mei),衣袖,泛指服饰穿戴。③月几望,月圆的头一天,古代阴历十五月圆叫望;几,差不多。
上六,女承筐①,无实,士刲②羊,无血,无攸利③。
白话:女子背着筐出去采摘果实和野菜,回转的时候筐内空空,什么也没有;男子杀羊的时候刀刺偏了,血也没有出来。真是样样都不如意。
注释:①承筐,背着筐子去采摘果菜。②刲(音kui),刺,杀。③无攸利,没有好处,事事不如意。
讲解:一说到归妹,我们自然而然想到帝乙归妹。《泰》六五爻“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关于帝乙归妹一事,以前的史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帝乙嫁妹妹,所嫁的对象是文王的父亲季历;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帝乙嫁女,所嫁之人是文王姬昌。而且说姬昌娶商公主时已年届六十,婚后生活幸福,生下了武王姬发以下九个孩子。两种说法各有各的理由,但是也都存在疑窦。因为史载西伯季历是被商王文丁囚禁而死的。如果真是季历娶了帝文丁的女儿(也就是帝乙的妹妹),则当时帝乙的身份还是太子,是不能替妹妹的婚姻做主的。所以帝乙嫁妹的说法值得质疑。按第二种说法,帝乙为了化解殷商和岐周上一辈的仇怨,将嫡女嫁给歧周继任君主姬昌,道理上说得通。但帝辛既然跟姬昌是郎舅关系,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自己的亲姐夫(也许是妹夫)囚禁七年之久,这已经不近情理。进一步分析,如果姬昌是帝乙的女婿,跟帝辛是郎舅,那帝辛就是周武王的嫡亲舅舅;而据史料记载武王姬发在攻陷殷都后居然还亲手用大斧砍下已经自焚而死的帝辛的头颅,就太不合情理了。那可是他的亲娘舅,他母亲的亲兄弟啊!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大义灭亲吗?他这么做有考虑过自己母亲的感受吗?
既然不能断定帝乙究竟是嫁女儿还是嫁妹妹,也不能确定这位女婿究竟是季历还是姬昌,而且篇中也并没有点明女子下嫁到哪个诸侯国,那我们索性也含糊一些,只把这位“妹”称做嫡公主或嫡长公主,称下嫁的对象为某诸侯国君。
卦辞“归妹,征凶,无攸利。”自古以来无论天子、诸侯、还是豪门富户,出于政治或经济的考量而联姻的屡见不鲜,也无可厚非。但是像本篇中的这位天子,将嫡公主嫁给某诸侯之后,便一次又一次征调婿国的军队和物资(“征凶”),这已经超出了政治联姻的理念,更像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勒索行为。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对双方毫无益处(“无攸利”)。因为拿天子来说,这种纯粹为利而联姻的做法过于露骨,像一个潦倒的贵族将女儿嫁入豪门富户,然后成天向婿家要这要那的,穷相毕露,有失天子的身份,叫人瞧不起。从诸侯女婿这边看,孝敬作为天子的岳父或者大舅哥,为他出征平乱、排忧解难那固然是应当应份的,可是经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折腾。时间长了,难免应付不周,双方就有了隔阂,事情就不好办了。
爻辞记叙了这场婚姻的种种荒唐诡异的情况。
初九“归妹以娣,跛而履,征吉。”九二“眇而视,利幽人之贞。”做天子的为了向某诸侯国征调军队和物资的时候好说话,居然把一个又跛又眇的残疾庶出公主作为陪嫁先送到夫家去,这是什么道理?这不存心恶心人嘛?这样的小妾即便她自己愿意抛头露面,夫家大概也不肯放她出门,丢不起那个人。所以所谓“利幽人之贞”带有强烈的无以复加的讽刺和挖苦。这位天子的脑袋肯定是被门夹坏了。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是这位天子给出的答案。因为嫡公主年龄尚小,所以先把她的庶出妹妹送过去。这又是什么逻辑?嫡公主年龄小,不适合完婚;比她年龄还小的庶出妹妹倒可以嫁人,行男女房帷之事?这种借口明显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定有猫腻。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答应的婚事一拖再拖,完婚的日子遥遥无期。这让我们联想到当今社会婚姻讹诈的现象:女方家庭吃定了男方,不断提出苛刻条件,索取更多的彩礼,否则不会轻易答应女儿跟男方完婚。作为天子,拿妹妹或女儿的身份地位和姿容做诱饵,逼迫男方做更多的付出,是极端的功利主义,跟做买卖没什么区别,也超出了政治联姻的范畴。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正儿八经的嫡公主终于嫁了过来,当上了国君的正妃小君。可令人奇怪的是她的服饰并不华美,嫁妆也不丰厚,甚至还比不上先前送过来的残疾小妾的。这又是什么道理?难不成先头送来的残疾女孩才是真正的嫡公主,而后来的这位只不过是一个冒牌货?当然,还有一种解释也说得过去。就是帝乙特别顾惜怜悯那位庶出的残疾公主,怕她在夫家不受人待见,所以给了她一份丰厚的陪嫁;至于这位嫡长公主,因为身份地位高贵,不用担心她在夫家的生活待遇,能节省一点是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位天子帝乙的算计也够精的。完婚的日子选在月圆的头一天,象征婚姻美满幸福。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可事实上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美满。就像民谣唱的“女子背着竹筐外出,回来时框里空空如也;男子操刀杀羊捅错了位置,抽出刀来不见血。”讽刺这位小君婚后既不会管理后宫之事,又不能生儿育女,完全只是一件摆设。而国君婚后也情绪烦乱,做事心不在焉,诸事都不顺利。有人猜测这对夫妇婚后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诸事不顺,很可能在性生活上出现了严重问题,或者干脆说这位商朝公主嫁过来之前已经不是黄花闺女。国君因为受了欺骗,屈辱得很,所以夫妻生活极不和谐,甚至行为失常。“无攸利”是作者对这桩婚姻以及类似的婚姻而下的结语。这种政治兼买卖的联姻太糟糕,一点好处都没有。
如果歧周确实跟商王朝有过联姻的话,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则娶商朝公主的人很有可能是文王的父亲季历。季历因为感觉婚姻受骗而且不满商王没完没了的要求,对这两位殷商公主十分嫌厌冷落。消息传到王庭,帝文丁因此(当然还有别的原因,僻如季历将所谓的乱国平定之后据为己有)发怒,将女婿季历赚骗到殷商王都拘禁起来,使他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王都。祖父被害,父亲被拘七年也差点丢了性命,姬发兄弟跟商王又没有血缘关系,他对商王恨之入骨,戮尸行为就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至于作者为什么要把帝文丁嫁女从字面上换成帝乙归妹,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作者不愿意提起杀父仇人帝文丁的名字。帝文丁设局欺骗周人,又是杀死父亲的元凶;但帝乙却不是帮凶,而且一直对歧周心存善意,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跟歧周维持着友好关系 。所以作者才说:“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有一句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实应该说皇帝的女儿不好娶。不要说帝乙归妹弄得婿家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国君屈死;后世娶帝王公主为妻而受屈倒霉的也不少见。汉元帝为了怀柔匈奴人,答应跟匈奴和亲,可是王室公主都不愿意远嫁蛮荒异域,只好从宫女中挑了一个漂亮女子王蔷,冒名顶替嫁给匈奴单于;好在那匈奴单于不在乎真品赝品,只要有公主的名分并且貌美如花,就心满意足了。于是便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唐德宗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公子郭瑷,公主从小娇惯,性格狂傲,对郭瑷处处制约,又不尊敬公公;有一次郭瑷实在忍受不了,略作反击,公主便跑回宫去向父王告状,要求惩罚郭家。好在德宗是个明白人,知道唐王朝的复兴全靠了郭家,警告女儿不得惹是生非。于是有了经典传统戏曲《打金枝》。不只皇帝的女儿不好娶,娶大国之君的女儿也得慎之又慎。齐大非偶的成语出自《左传·桓公六年》。北戎伐齐,齐国向郑国请求军事支援,郑太子姬忽帅军救齐,打败了北戎。齐僖公觉得姬忽是个人才,想把女儿文姜许配给他,没想到被姬忽拒绝了。别人问他为什么拒绝这桩婚事,姬忽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配偶,齐是大国,郑是小国,齐君的女儿跟我不匹配。后来齐僖公将文姜嫁给了鲁桓公,没想到文姜居然跟自己的哥哥齐襄公乱伦,被鲁桓公发现后,齐襄公陡起杀心,派大力士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活活箍死在马车上。这是鲁国的奇耻大辱,但是鲁国并没有采取报复行动,因为齐强鲁弱,这口恶气也只能忍了。其实不光是帝王之家的婚姻有诸多阴暗面,普通百姓的婚姻同样是喜剧、闹剧和悲剧并存。爱情是灿烂的鲜花,婚姻却往往成了花塚,人世间的婚姻跟鸿雁之类的禽鸟的爱情的差距是越来越远了。
商王朝三十多位天子,嫁女嫁妹的事多了去了,其中有故事可作谈资的应该不少,本故事仅仅是其中之一。故事内容除了政治联姻的成分之外,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隐情,散发出渥浊霉烂的气味,波谲云诡,匪夷所思。跟所谓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初衷完全相悖。作者之所以把它从众多的王家婚姻故事中摘择出来,并且将它和表现至美至善的爱情的《渐》放在一起,其目的就是要造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们识别善恶美丑,表达作者对高尚纯洁忠贞不渝的爱情的称颂和对以利为核心的、貌合神离的政治联姻的憎恶。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渐①,女归②吉,利贞③。
白话:时光如流水渐渐逝去,女子适时嫁人是好事。做妻子的应该对丈夫忠贞,夫妻感情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注释:①渐,渐苒,渐渐逝去。②女归,古代女子嫁到夫家叫归,回娘家探亲叫于归。③贞,忠贞。
爻辞:
初六,鸿①渐②于干③,小子④厉⑤,有言⑥无咎。
白话:鸿雁陆续飞来,栖息于沿河两岸;新婚的年轻丈夫脾气有点大,小两口时有争吵拌嘴,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注释:①鴻,大雁。②渐,这里是陆续飞来的意思。③干,水岸。《诗·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④小子,指年轻丈夫。另古代诸侯或天子对自己谦称小子,《尚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⑤厉,脾气大。⑥有言,指有争吵。
六二,鸿渐于磐①,饮食衎衎②,吉。
白话:鸿雁飞来成双成对栖息于水边的磐石之上,小两口饮酒吃饭的时候相敬相爱、和悦愉快,十分幸福。
注释:①磐,磐石,一种受水流冲刷比较光圆的大石头。②衎(音kan)衎,幸福和悦的样子。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①不复,妇孕不育②,凶③,利用御④寇。
白话:鸿雁飞来栖息于水边陆地,夫君出征而没有按预期归来;怀孕的妻子又流产了,真是祸不单行。不过她正好利用这种情况来协助夫君来抵御敌寇。
注释:①征,出征打仗。②育,生产,养育。不育指流产或者婴儿产下后没养活。③凶,形势危急。④御,抵御,抗击,指妻子流产身体恢复后率国人协助夫君打击敌寇。
六四,鸿渐①于木,或得其桷②,无咎。
白话:鸿雁一队队飞过树梢,人们站在屋檐下一直眺望着它们远去的身影,没关系,它们还会回来的。
注释:①渐,这里是逐渐飞过的意思。②桷(音jue),房屋的椽子,指屋檐。
九五,鸿渐①于陵②,妇三岁不孕,终莫③之胜,吉。
白话:鸿雁一年又一年来来去去飞过崇山峻岭,妻子三年之内没有孕育小孩,她带兵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是太棒了。
注释:①渐,这里是一次次飞过的意思。②陵,高山。③莫,无人。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①,吉。
白话:鸿雁飞来栖息在水边陆地上,它的羽毛整齐美丽,可以用做迎接英雄凯旋归来时的仪仗装饰,这是非常吉祥美好的。
注释:①仪,装饰,仪仗。
讲解:本篇的标题意思非常模糊。渐的本意是水缓缓流入的意思,引申作渐渐地、慢慢的,如渐渍、渐染、西风东渐等。大部分情况下它是一个形容词,不适合单独使用,何况是单独用做标题。本篇卦辞中的渐和爻辞中的渐意思也不一样。卦辞中的渐意思抽象而爻辞中的渐意思比较具体。但它们又都能统一到时光渐苒这一概念中去。一女子嫁为人妻,小两口相亲相爱幸福快乐的日子并不长,然后夫征不复,女子小产后上阵助夫御寇,三年后凯旋归来。短短若干年,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时光的流逝真是说快也很快,说慢也的确称得上漫长难熬。
本篇叙写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个生动感人的巾国英雄的故事。
卦辞“渐,女归吉,利贞。”时光如流水,女孩渐渐长大,嫁了一位如意郎君,这是她一辈子的幸福。她需要把握好并珍惜这份幸福,一辈子对夫君忠贞不二。吉在这里是幸福美好的意思。贞在这里既有忠贞的意思,也有珍惜的意思。
爻辞叙述女子婚后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女子刚嫁到夫家,新婚燕尔,甜蜜恩爱自不必说。男子脾气有点大,所以小两口少不了也会拌拌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就像那双宿双飞形影不离的鸿雁夫妻一样,时常手牵着手在水边散步聊天,或者对着水面放声吟诗唱歌。“鸿渐于干”采用了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比兴手法。鸿雁是美丽的大型候鸟,秋往春来。它们飞得很高,比喻志向高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即是说自己志向远大。又鸿雁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实绝大部分鸟类都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因为鸿雁体型大、飞得高、姿态优美而被人们熟知罢了)一旦结为伴侣,便终生不离不弃,借以象征人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本篇六条爻辞都以“鴻渐”开头,除了比兴作用之外,还有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功效。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磐石指浅水中的大石头,坚硬稳固。成语坚如磐石形容不能动摇,《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里的磐石显然也是喻指日渐融洽和谐、稳固的爱情。“饮食衎衎”即是说鸟,也是说人。一啄一饮说的是鸟类想吃吃、想喝喝,形容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世间的小两口在饮食上互相照顾、互相敬让大秀恩爱的情景是可以想象的。可是古代年轻夫妻的生活特别在饮食方面按理说没有此等自由,因为通常他们的上头有父母管着。除非父母不在,又或者这位夫君已经坐上君王的位置,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果真如此的话,当然最好不过。所以“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特别幸福的意思。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用御寇。”没想到好景不长,婚后不久,边关告急,好些个外族诸侯部落先后举兵叛乱。为了平叛,夫君亲帅大军出征去了,到了预定班师回朝的日子,也不见丈夫归来。女子本来怀有身孕,因为担心着急或是别的原因导致流产,真是祸不单行。该女子堪称奇女子,了解到丈夫在前方战事吃紧,心想与其坐等丈夫胜利归来,还不如想办法去帮助丈夫打赢这场战争。于是在身体稍稍恢复之后,就着手为前方军队筹备粮草,招募和训练新军,并亲自率领他们上前线与夫君并肩作战。“鸿渐于陆”的主要作用仍然在比兴,但是也可以从细节来作更深入的解读。我国中原地区的秋天是枯水季节,河流沼泽都日渐干涸,鸿雁之类的水禽不得不集于水边干涸的地区,这就是所谓“鸿渐于陆”。接下来它们就要离开此地,向南方迁徙了。按华夏先民的理念,秋季主杀伐。秋天收割之后,兵员粮草充足,正是出兵平乱的最佳时机。所以古代大的战争多半发生在秋季之后。“夫征不复”说明这场战争打得异常艰难,没有按预期的时间顺利结束。“不复”是没有按期归来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死在战场,回不来了;但是从九五爻“妇三岁不孕”来推测,女子的夫君并没有战死沙场;而是战争一发不可收拾,暂时回不来而已。孕而不育有两种情况:一是流产,二是婴儿生下来没养活。无论是哪种情况,对女人来说都是十分痛苦的事。而该女子却无暇去痛惜那没能存活的孩子,心里想的全是夫君在外征战沙场的艰难险恶。所以待身体稍稍恢复之后,便亲自着手操持筹集军粮、征发新兵等支前工作。这件事不仅仅显示了女子非凡的气魄和能力,同时也表明了她的地位非同一般,普通女子哪来这么大的权力?恐怕只有王妃或者君妃才做得到吧!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表面上写鸿雁终于起飞南迁,它们排成队列,掠过树梢,越飞越高,渐行渐远。人们站在房檐下目送着他们远去,心里说,没关系,它们会回来的。实际上是在写我们的女主角率领新军、押着粮草,浩浩荡荡启程奔赴战场的情景。人们翘首目送着这支队伍渐渐远去,心里充满敬佩和期待,默默地祝福他们平安归来。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年不孕,终莫之胜,吉。”鸿雁一次又一次飞越崇山峻岭。暗示女子此次率军出征不但路途遥远、险阻重重,而且耗费时日。“三年不孕”暗示了两点:一是这场战争起码耗费了三年时间;二是这三年中女子是有机会跟夫君在一起的。战争打了三年,三年内,有时候夫妻俩合兵一处,围歼敌军;有时则分兵扫荡残敌,反正是打一仗胜一仗,没有人能抵挡得了。不过因为聚少离多,精力都放在战事上,三年内都没有怀孕的机会。一个吉字,是人们对这位忠君爱国、出生入死、战无不胜的巾帼英雄的由衷点赞。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又是一年的秋冬交替时节,又见鸿雁集聚水边陆地情景。三年之后,平叛大功告成。这对英雄夫妻终于率胜利之师凯旋归来。国都的人在城外十里长亭夹道相迎,宫人手持长柄羽扇为前导,夫妻俩改乘华美的玉辂,人们欢声雷动,载歌载舞,簇拥着英雄们进城。
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故事。因此很有必要分析确定一下男女主人公的身份。种种迹象显示,男主人公的身份最起码是一位诸侯君主,甚至极有可能是殷商王朝的某位天子。因为在夏商周三朝,凡重大战争都是由诸侯国君或者天子亲自统帅出征的。而女主人公非凡的号召力也显示她身份高贵。她是一位智勇双全、能征惯战的巾帼英雄,故事的真正主角也是她。纵观周朝以前的历史,有史可查的智勇双全、能征惯战又深受丈夫钟爱的女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商王朝第二十二任君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和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一万三千人攻打羌方,俘获大批羌人。还参与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多场重大战役,屡战屡胜。深受武丁宠幸。她去世以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尊称她为“母辛”。当然,说本篇中女主人公是妇好也仅仅是一种推测,有待考证。
本篇故事不但情节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美,更值得一提的是表述的形式也十分优美雅致。但凡读过《诗经》的人一看就知道本篇的所谓爻辞就是古代的诗歌,不但语句用韵贴切,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运用了比兴手法和一唱三叹的格调。本来是说“渐”的事,却特意在前面加上“鴻”这种事物。大家都知道,鴻在古代不但象征忠贞的爱情,还象征志向远大,用它来比方本卦中的主人公再合适不过了。可见作者不单单是在讲故事,而且是用诗歌来赞美咏叹我们的巾帼英雄,这种情况在《易》六十四篇中是绝无仅有的。
(本篇于5月19日已登录发表,后发现登录未成功,今日重新登陆发表。以前所发表的篇章有顺序错位的情况,也是由于此种原因,特此声明。)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丰①,亨②,王③假④之。勿忧,宜日中⑤。
白话:丰邑这个地方,交通方便,君王要将它扩建为新的都城。不必担忧它眼下愁云笼罩,屋舍颓废;一个强势崛起的国家在此建都最合适不过。
注释:①丰,丰邑,古代沣水边上的一个城邑,是周王朝的第一个都城,史称丰京。②亨,指交通便利。③王,据说西伯姬昌在丰邑被属下尊称为王。④假,大,作动词,扩大,扩建。⑤宜日中,正午的时候天气变好。喻意适合一个如日中天的国家在此建都。
爻辞:
初九,遇其①配主②,虽旬③无咎,往有尚④。
白话:丰邑遇上了真正配得上它的主人,即使扩建工程需要十年才能完工,也不成问题。以此做大本营,往前走还有更重大的目标。
注释:①其,它的,指丰邑的。②配主,相匹配的主人。③旬,古代十日为旬,十年也为旬。④尚,同上,指远大理想、目标。
六二,丰其蔀①,日中见斗②,往得疑疾③。有孚,发若④吉。
白话:丰邑有时候会雾霾蔽空,正午时天边居然会出现北斗星,从前不少本地人会患上疑难杂症;但如果君主诚实守信,相信能拨开迷雾见青天,一切吉祥如意。
注释:①蔀(音bu),本义是用草席搭凉棚,引申为遮蔽。②见斗,出现北斗星。见同现③疑疾,疑难杂症,即不治之症。④发若,拨开迷雾的样子;发同拨。
九三,丰其沛①,日中见沫②。折其右肱③,无咎。
白话:丰邑在下暴雨之前,正午的时候能看到一些小星星。如果有人因为暴雨前天太黑而摔断了右臂,都不算什么大事。
注释:①沛,大雨,暴雨。②沫,小星星,也许是星云。③肱,手臂。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①,吉。
白话:丰邑人从前生活在暗无天日之中,现在遇上了平和的主子,就会有好日子过了。
注释:①夷主,和蔼可亲的主子,夷,平和。
六五,来章①,有庆誉②,吉。
白话:王庭派人来表彰,丰邑人奔走相庆,夸赞新主人管理有方,真是大喜事。
注释:①章,表彰。②庆誉,庆贺赞誉。
上六,丰其屋,蔀①其家,闚②其户,阒③其无人,三岁不觌④,凶。
白话:丰邑的一些房舍,庭院中和屋顶上都长满了杂草,从门窗看进去,里面寂无人影,据说已经多年没有见到有人居住。太恐怖了。
注释:①蔀,被野草遮蔽。②闚,同窥,通过门窗往里看。③阒(音qu),寂静。④觌,见。
讲解:姬昌被帝辛释放回到西岐之后,继续用财宝买通帝辛身边的亲信大臣,让他们在朝中替自己说好话,又以割让领地给王室的方式向帝辛表达忠心。终于取得了商王帝辛的信任,赐封他为西伯(伯即方伯,诸侯之长,东西方各一),享有对西北一带不服王化的诸侯方国的征伐大权。趁此机会,姬昌姬发父子率领西岐的精兵强将,以平乱为名,几年之内就击溃并占领了以关中平原为中心的十几个诸侯方国,并把都城由西岐迁到丰邑。本篇记叙的是姬昌占领丰邑以后,在筹备扩建丰邑时所见到的破败荒凉的景像。无非是要说明丰邑在旧领主的统治下过的是暗无天日的生活,而现在他姬昌来了之后一定要让丰邑旧貌换新颜,让丰邑的百姓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卦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给我们提供了三条信息。一,“亨”,亨通。这里指交通便利,说明丰邑的地理位置不错,适合建都。二,“王假之”表明此时姬昌接受臣下劝进,已经称王。并决定扩大丰邑的城市规模,作为周国的新都。另一种说法是王指商王帝辛,假是同意、赐予的意思。也就是说周人决定迁都于丰是经过商王许可的,与《益》“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相应证。其实此时的西伯国兵强马壮,领土广大,足以与商王朝分庭抗礼;有没有商王的许可都一样。三,“勿忧,宜日中”暗示姬昌父子进驻丰邑并决定在此建都时,不少臣民表示忧虑。但文王姬昌有足够的信心能把丰邑建设好,给丰邑民众和新迁来的周人一个光明美好的前景。
爻辞叙写姬昌父子巡察丰邑所见到的颓废荒凉的景况。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意思是以往丰邑的领主都是庸碌无能之辈,白白浪费了此地的地理优势。现如今贤明的文王带领奋发图强的周人来到丰邑,丰邑算是遇到了配得上它的主人。表达了文王姬昌信心满满,决定充分开发利用好丰邑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哪怕花费十年的时间也要把丰邑建设改造成一个繁华稳固的国都,并且要以丰都为大本营,去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关中平原水系发达,雾霾天气肯定是有的;又其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往西北是沙漠,沙尘暴的气候现象可能也会有。但正午的时候天空会出现北斗星的情景纯属想象,属于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夸张手法,就如后世诗歌“白发三千丈”、“一片孤城万仞山”之类。“往得疑疾”,疑疾指疑难杂症,泛指各种不治之症。也可以理解为以前丰邑人因其气象怪异而疑神疑鬼,产生幻觉。古代医学可能认为雾霾和沙尘暴是致人生病的重要因素。以上是以气候现象比喻政治气候,批评丰邑从前的政治环境恶劣,百姓贫穷多病,难以生存。“有孚,发若吉”是说如今丰邑有了明君的领导,事事替民众着想,为百姓谋福祉,取信于民。就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丰邑人的生活一定会阳光明媚,幸福吉详。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继续描写丰邑从前的气候环境极其恶劣。暴风雨来临之前,天空漆黑如墨,正午的时候会有星星出现,有人因为天色突变昏黑而跌到摔伤都是很平常的事。恶劣的气候现象哪里都有,正午时乌云蔽日天边出现星光的景象或许是有的,有人因天色突变而摔伤的情况也不能否定,但绝对不可能是多发的常见的现象。所以仍然是夸张的手法,仍然是喻指此前丰邑政治环境的昏暗使民众饱受苦难。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从前丰邑的领主残暴昏庸,人们过的是不见天日的生活;如今遇到了一位平和宽厚的明君,百姓大众都有好日子过了,可喜可庆。作者文王在这里以和平天使自诩;同时也是自勉自励,下决心要改变丰邑过去那种昏暗衰败的局面,为广大民众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来章”是指商王派使者来丰邑对西伯颁赐表彰,其中包含对歧周迁都于丰邑的认可。“有庆誉”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周边友好邻邦来预先庆贺周人迁都;二是丰邑的民众庆贺迎来明主。颓废的丰邑有望成为繁华之都,而在未建成之前,就已经收获了一片赞誉之声,真是好兆头。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通过描写旧丰邑许多房舍因长久无人居住而空置颓败,庭院和房顶荒草丛生,一片死寂,光景阴森瘆人。反映了丰邑在旧领主的统治下百业荒废、人口凋零的社会现状,揭示了旧的统治集团的昏聩无能。表明丰邑亟待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和一批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来打破死寂,花大力气改造和建设它,使之重新焕发生机。
本篇与《井》异曲同工,都是写由于统治者的昏聩无能和战乱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是在视角选取上一是乡间道旁的水井,一是城邑的天空和房舍,有所不同而已。作者写此两篇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并以此来警示他的儿孙后人:一方领土、一个城邑的兴与衰,跟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好坏关系不大;重要的是看它的主人是谁。昏庸的统治者会把城邑变废墟,良田变荒原,使黎民百姓受苦受难;英明的君王和优秀的管理团队能让荒野变良田,废墟变都城,让广大民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六五爻“来章”是一条重要信息。西岐向朝廷和商王行贿献地的计谋起了作用。帝辛已经完全信任了西伯姬昌,对于姬昌率兵扫荡和兼并关中十几个诸侯方国不但不怀疑、不警惕,反而派人来褒奖他。这对于姬昌和他的歧周国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新领地修明政治,聚拢民心,建设新都,扩编军队,把颠覆殷商王朝的准备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到时候不动则已,动则势必如摧枯拉朽,风卷残云,让殷商王朝不仅没有还手之力,恐怕连招架都来不及。后来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旅①,小亨②,旅贞③吉。
白话:商旅业促进了不同地方的出产交换流转、互通有无,所以它的存在是顺理成章的,不过经商之人也要走正道,才能吉祥顺利。
注释:①旅,商旅,指古代商品长途贩运的环节。②亨,指商品的交易流通是有必要的。③贞,走正道,守规矩。
爻辞:
初六,旅琐琐①,斯②其所③,取④灾。
白话:商人大多吝啬贪婪,这是他们的本色,因此容易招来灾祸。
注释:①琐琐,形容贪婪抠唆。②斯,这。③所,所在,本色,本质。④取,自取,招来。
六二,旅即①次②,怀其资,得③童仆贞④。
白话:某客商携带钱财,在一个城邑的客栈住下,他从集市上买得一个童仆,童仆的名字叫忠诚。
注释:①即,来到。②次,住宿的地方,客栈。③得,捡到或花很少的钱贱买的。④贞,童仆的名字,有忠厚老实的意思,含讽刺意味。
九三,旅焚其次①,丧②其童仆贞,厉③。
白话:该客商所住的那家客栈晚上失火,所带的钱财不见了,那个名叫忠诚的童仆也消失不见了,把这位客商气得暴跳如雷。
注释:①次,住宿的地方,客栈。②丧,失去,跑掉。③厉,发脾气。
九四,旅于处①,得其资斧②,我③心不快。
白话:后来这位商人来到另一个城邑,城邑的领主是他父亲的朋友。领主得知他的情况,就送给他一笔钱,可他的心里高兴不起来。
注释:①处,合适的处所,这里指熟人或者朋友家。②资斧,资助钱财;斧,钱,古代有斧形钱币。③我,指客商。
六五,射雉①一矢亡②,终以誉命③。
白话:某商人在射野鸡的时候把一支箭给弄丢了。主人没有责怪他,但是在出发前交给他一项光荣使命。
注释:①雉,野鸡。或说指箭靶。②亡,丢失。③誉命,光荣使命(从下文看,应该是到境外刺探情报之类)。
上九,鸟焚其巢①,旅人先笑后号咷②,丧牛于易③,凶。
白话:商人从境外贩牛回来。走到两国交界的地方,看见路边树上有一个大鸟巢,想起前些日子因射鸟而丢失了一支箭的窝心事,于是起了报复之心,点了一把火把鸟巢给烧了。看到鸟巢被烧的样子,该商人幸灾落祸哈哈大笑。没想到鸟巢之火引发了山火,过路行人纷纷逃避,商人的牛群也四散奔逃,不知去向,急得他嚎啕大哭。知道自己闯大祸了。
注释:①鸟焚其巢,即鸟巢被焚。②号咷,放声大哭。③易,同埸,疆埸,边界。
讲解:说到商旅,我们不妨先在商旅二字上做一点探讨。按《史记》的说法:商朝的先祖姓子,名叫契,因为契最初封于商,因此就以商做国号。照这种说法,商最初是地名。另一种说法是,子姓这一支黄帝后裔,因为擅长经商,所以建立侯国的时候便以商为国名。孰是孰非现在也讲不明白。但子姓这一支部族,无论在建立王朝之前,还是在建立王朝以后,他们的都城一直都迁来迁去,这一点倒符合是商旅之人的风格。再说旅字。《说文》旅字从㫃部,㫃是旗帜飘扬的意思,旅的本意是众人聚集在旗帜之下的意思。所以在古代,旅的基本义是一种军队编制(周人以五百人为旅,齐国以二千人为旅)。引申为旅途、商旅。由此推测古代商旅应该是结大队而行,每个商队都有旗帜导引,有一定的武装作自卫,跟军队出征差不多。中国古代还有行商坐贾的区别,行商是指行走贩卖,坐贾是指摆摊开店。本篇中的旅即行商。
卦辞:“旅,小亨。旅贞吉。”说的是商旅业源自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应该得到适当发展。亨的意思是说某些事物本身具有不可违逆的自然属性;而在作者看来,商旅业并不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但是又对人类社会生活有所助益,所以说它“小亨”,即可以得到适当发展的意思。“旅贞吉”的意思是从事商旅的人必须吃苦耐劳走正道,才能顺利吉祥。
爻辞给我们讲了一个商人的笑话故事。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说商人通常都贪心抠索,每做一件事都想小本大利甚至一本万利,这是他们这个行业的本色,也是他们常常招灾的原因。无商不奸几乎是中国人的共识,意思是说所有的商人都奸巧利滑,他们的眼里只有金钱利润,个个都是爱财如命的吝啬鬼。这么说显然是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是对商人的偏见。事实上许多商人都是靠勤劳起家。小商小贩起早贪黒走村串户,卖些针头线脑,挣几个蝇头小利;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经年累月在外爬山涉水、顶风冒雪特不容易;坐镇开店的商家大多数也是靠品质和诚信来站稳脚跟和拓展事业;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作者也许没有完全否定商旅的意思,只不过为了讲述下面某商人的笑话故事,而引用了大众对商人的偏颇认识而已。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说某商人怀里揣着银钱出外做买卖。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邑,在一家旅馆住下来。白天去逛集市,想了解了解当地的物资交易行情,看看有没有什么赚钱的生意可做。结果别的生意都没谈成,却意外地捡了个大便宜,只用几个铜钱从某人手里买得了一个童仆,童仆的名字叫忠诚,听起来十分顺耳,让做主人的放心。其实商人贪便宜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童仆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人的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方便别人称呼而已。该商人花小钱捡了个大便宜,沾沾自喜,又因为童仆的名字听着舒服而心满意得,暴露出他不是一个阅历丰富、经验老到的商人,而是商场上一只初出茅庐的菜鸟。为下文的招灾埋下伏笔。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千万不要把“旅焚其次”解读为旅客放火将客店烧了,这种解释不合情理。“旅焚其次”的意思就是该商人住宿的那家旅馆半夜里发生了火灾。他爬起来慌里慌张地跑到街上。火被扑灭之后他回到房间里,发现自己的钱袋和那个名叫忠诚的童仆都不见了。他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可是身在异地他乡,不但哭诉无门,而且店家还要追究他引狼入室的责任;于是他只好捶胸顿足大发怨气。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旅于处”的意思是某商人来到一个可以投靠求助的地方。上次被骗之后,他身无分文,狼狈之极,靠典当行装弄一点盘缠,忍饥挨饿挣扎着来到一个边境城邑。城邑的长官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以前接受过他父亲很多馈赠,所以自己这次落了难就只好去投奔他了。城邑长官听了年轻商人的遭遇很是同情,安排他在府里住下,并答应借给他一笔资金做本钱。可是年轻商人仍然为之前的被骗耿耿于怀,闷闷不乐。这也反映出了该年轻人见识浅薄、心胸狭窄。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说的是城邑长官见年轻商人心情不佳,便带着他到野外去打猎散心。长官和他的手下一个个弓马娴熟,箭无虚发;而我们这位年轻商人却手脚笨拙,眼见一只山鸡从跟前飞过,使劲射出一箭,连山鸡毛都没射下一根,箭却不知道落哪去啦,真是丢人现眼。这位年轻商人打算跨国做生意,临行前边境长官交给他一项光荣使命——以经商作掩护搜集邻国情报。这说明华夏国家很早以前就重视谍报工作,而利用商人来收集情报是古人最常用的方法。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跟“旅焚其次”一样,“鸟焚其巢”也不能理解为鸟烧掉了自己的窠巢。而是指鸟的窠巢被人烧了。全句的意思是过了一段时间,年轻商人从境外贩牛归来,入关之前在一片树荫底下稍作休息,抬头看见树杈上有一个大鸟窝,不由得想起先前射雉不成反丢箭的丑事,心中顿生报复的邪念。他找来一根长竹竿,在竹竿顶端绑一个草把,然后点燃草把,举起来去烧那鸟窝。鸟窝还真的被燃烧起来,商人得意地呵呵大笑。可是过了一会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整棵大树都被烧起来了,火星散落,引燃了四周的草木。路上的行人争相逃命,商人贩回来的牛群也撒开蹄子四散奔逃。我们这位年轻商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门,真正的倒了大霉了。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叙写了一位年轻商人初次单独外出经商的经历。由于涉世不深,缺乏历练,加上贪心和浮躁,一再犯错,自己吃了大亏却不思悔改,可悲可笑。
我们拿不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卦辞表明商旅业虽然不是立国的根本,但也是当时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部分;而爻辞的内容则明显表达出作者对商人的轻蔑和嘲笑态度。如果殷商王朝的先祖靠商业发迹的说法属实的话,那商旅就是商王朝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而周的先祖是一个执掌农业的官员,所以他的后裔都重视农耕,这很正常,何况歧周国的迅速强盛也确实得益于发展农耕。由此可见文王父子领导的针对殷商王朝的革命,也不光是为了推翻暴政,而是要以一种新型的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来替代旧的不稳定的商业经济模式。重农轻商的理念是作者文王及周人建国创业的基本思想理念。这种思想理念和好恶情绪在《旅》卦中表露得十分明显。
远古时代,原始部落可以自给自足,过着最简单的最低级的生活,不求于别人,也不跟别的部落互通有无,就像老子说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那种社会不会产生所谓商业,也没有商人的生存空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自给自足已经变得完全不可能。比方说好多地方不产盐,但那里的人们也需要盐;好多地区不生产丝帛,但那里的君主贵族却喜欢丝帛;某些地区生产的粮食自己吃不完,需要拿出去换点别的物资;怎么办,于是商旅行业应运而生。把甲地富余的东西贩运到乙地去,再把甲地稀缺的东西从乙地贩运过来,互通有无,各得其所。到了夏商时代,商旅业已经是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者重视农耕、以农为本的思想没有错,但如此鄙视商旅的思想意识流传于后世,使得中华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封建统治阶级奉为圭臬,給商人扣上不事生产唯利是图的帽子,甚至剥夺了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出仕做官的权利。由此而造成中华几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真正发达兴旺的商旅业。我这么说可不是信口开河。想一想号称万国来朝的盛唐时代,其实就是西域各国的人到中华来经商做买卖,却没有关于中华的人跑到外国去经商的记录。明朝万历年间三宝太监郑和倒是带着庞大的船队多次漂洋过海去了,也用中国的瓷器和丝绸换回一些外国的珠宝香料。但如果用成本、利润来衡量核算的话,那也不算真正意义的经商,只能算是皇帝派出去的宣传队,主要目的是炫耀大明的国威,宣示皇恩浩荡罢了。
商人利用职业的便利替自己的国家做一些收集传递情报的工作,对敌国来说那是罪不可恕,但对于本国来说,却是一种忠贞爱国的行为,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更不要说嘲笑了。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在贩牛的路上巧遇即将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他一方面派人赶紧回国内报信,一方面以犒师为名,与秦军的统帅周旋,暗示郑国已经知道秦军的阴谋,正在组织全国备战,迫使秦军统帅放弃了偷袭郑国的行动。弦高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爱国商人的典范。此外,商人当中也不乏诚实道义之辈。《左传·成公三年》记载:晋国大夫荀䓨在楚国被囚禁时,有一个郑国商人准备把他藏在箱子里带出楚国。已经商量好了,还没有实施,楚国人就把荀䓨放回来了。后来,这个商人到晋国有事,荀罃待他特别好,就如同他真的救了自己一样。可是那商人说:那件事又没办成,我怎能接受实惠呢?不能这样来欺骗君子。于是就跑到齐国去了。
如今的我们的国家已经步入商业社会,不可否认商界中仍然存在不少唯利是图的黑心商家,但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商人是富有家国情怀的,他们正在撑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厦,我们确实应该为他们点赞叫好才对。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巽①,小亨,利有攸往②,利见大人。
白话:听从命令的人,办事会比较顺利。这种人适合外出办事,适合去拜访朝中大臣。
注释:①巽(音xun),作名词,号令,命令;作动词,顺从,听命。②往,外出办事。
爻辞:
初六,进退,利武人①之贞②。
白话: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命令,这是军人的职业准则,必须严格遵守。
注释:①武人,军人。②贞,遵守执行。
九二,巽①在床②下,用史巫③纷若④,吉,无咎。
白话:军队在祭台下方肃立听命,史官和巫师纷纷上前左右排列,履行他们的职责,这是吉祥而无差错的。
注释:①巽,指听候命令的属下和军队。②床,指祈神的祭台,或者誓师的将台。③史巫,史官和巫师,古代君王无论上朝、主持祭典和出征都有史官和巫师跟随左右,史官负责记录君王的言行,巫师根据君王的要求举行卜筮和祈祷活动。④纷若,纷纷行动起来的样子。
九三,频巽①吝②。
白话:频繁的发布命令会使属下无所适从。
注释:①巽,这里指发布命令。②吝,阻滞,不能顺利执行。
六四,悔亡①,田获三品②。
白话:那些借故退出这次围猎活动的人很后悔,因为这次围猎大有收获,打到了许多野味。
注释:①亡,指借故退出围猎的人。②三品,许多野味,三,泛指品种数量较多。
九五,贞①吉,悔亡,无不利。无初②有终,先庚③三日,后庚三日,吉。
白话:坚持参加围猎的都很得意,借故没参加围猎的都很后悔,可是大家都各得其所,没有什么不好。围猎虽然开始进行的不是很顺但结果还算圆满。整个围猎活动一共进行了七天,热闹喜庆得很。
注释:①贞,指坚持参加围猎的。②无初,指开头进行得不顺利。③庚,庚日,古代以天干纪日,庚在十天干的第七位。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①,贞②凶。
白话:属下和军队在台下听候统帅发布出征的命令,可是管后勤的官员报告说军需物资却丢失不见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坚持出征那就很凶险。
注释:①资斧,这里指出征行动所需要的钱财和物资。②贞,指坚持按原计划行动。
讲解:巽卦是伏羲八卦之一,据说它代表的是自然界的风。但是大家知道伏羲时代文字还没有出现,所以只有在语音上的口口相传。即使到了文字初创的时候,字的数量其实还是很少的,假若此时人们要用一个字来给一个意义十分抽象的卦来命名的话,的确很不容易。要么大费周章,要么随便找一个同音字代替做罢。所以我们现在很难判断巽的本义。只能从卦辞和爻辞的内容来推测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它的新含意。
按照卦辞和爻辞的内容来推测,巽的意思应该是下令和遵令,这是古汉语中施受同词的现象。比方说古汉语中授和受用的都是同一个字“受”,授是施动主动的行为,受是受动被动的行为。
跟《师》篇中“大君有命”以及“师出以律”中的命和律不同,命专指赐封的诏命;律泛指行军作战的纪律;而巽则专指出征和狩猎行动中首领发布号令和下属遵从号令。
卦辞:“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巽在这里作名词用,指那些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人以及在上级面前态度恭顺的人。这种人执行能力强,又擅长跟人打交道,办事的成功率也相对会高一些。所以适合外出办事,特别适合充当使者去拜会朝中大人。
爻辞分别讲述了服从命令和发布命令的相关问题。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实际上是给军人规定的一条大的原则;无论平时操练还是在战场上,下级要服从上级,行动进退都得听从上级的号令。放在今天讲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意思。《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阵,如战之阵。------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讲的就是古代利用仲春田猎操练军队、教会军人听从各种军事口令的情况。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说的是田猎出发前誓师的情景。因为古代天子和诸侯的田猎是一种准军事行动,相当于现如今的军事演习,其要求跟出征打仗是一样的。所以出发前也有誓师的仪式。誓师大会通常在一块大空坪上举行。正北面设置有将台,台上有神坛。众将领和士兵们在台下列队听令,随行的史官忙着记录天子发表的誓师演说,巫师们忙着祈神卜筮,等到天子演说完毕,一声号令,鼓乐齐鸣,军队便开拔出发。这么做既是为了图个吉利,也免得人们挑毛病。
九三“频巽吝。”的意思是田猎过程中,天子下发的命令不要太过频密,更不能乱下命令瞎指挥,否则会使将士们无所适从。既然是准军事行动,那就应严肃点。事先君王跟主将们肯定要制定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应该叫演习计划或者狩猎计划),安排好相应的程序和条例,打猎时依照程序按部就班的实施就行了。可是有的君王心里明明知道这是准军事行动,需要严肃对待;但一到猎场特别是看见猎物的时候就兴奋不已,把狩猎的目的和军事演习的条例忘记得一干二净,甚至忘记了自己军事统帅的身份,在猎场上大呼小叫,随心所欲瞎指挥。结果弄得将士们不知所措,把一场严肃的军事演习搞得像一场乱七八糟的闹剧。什么叫瞎指挥呢?我们不妨引用一段《左传》里的故事。齐景公到沛地打猎,他用大弓召唤虞人前来问话,可是虞人对他不理不睬,自顾自走了。齐景公很生气,派人把虞人抓起来。虞人说,敢问我犯了什么罪。景公说,我用大弓招你前来问话,你却不理不睬,这是犯上的罪。虞人辩解说,当初我们先君打猎的时候,是用红旗召唤大夫,用大弓召唤士,用皮冠召唤虞人。你挥舞大弓,我怎么知道你在召唤我呢。景公知道自己理亏,只好把虞人放了。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因为做统帅的君王态度不严肃,胡乱发布命令,把军演当做娱乐游戏,使一些正直的将士心存不满,一些上了年纪的卿大夫更是疲惫不堪,所以找各种借口退出了狩猎行动。没想到此次狩猎到最后收获颇丰,又使退出狩猎的人感到有些后悔。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坚持跟着君王打猎的人都有所收获,得了好处;中途退出的人为之后悔,大家各得其所,没有什么不好。起初乱糟糟,结果蛮不错,这场狩猎前后总共进行了七天,一切吉祥如意。这段话看似客观地陈述事实,其实满含讥讽。首先所谓的悔亡,那都是装出来的,中途退出狩猎是对君王瞎指挥的无声抗议,但如果真的拿军事演习的条例来衡量,那就是一种临阵逃跑的行为,君王如果较起真来是可以向他们问罪的。好在君王只是把狩猎当游戏,为自己打到不少猎物而洋洋得意,根本没往军事演习方面去想。中途退出的那些人此时不方便给君王扫兴,只好装出一副后悔的样子。“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合共七日,就是说这场狩猎总共进行了七天时间。从军事演习的角度看,七天的时间不算长;但如果从单纯的娱乐角度看,则够这位君王过足瘾了。吉字的意思在这里比较模糊,是说这次狩猎的结局皆大欢喜呢?还是说七天是一个吉利的时间段呢?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凶。”那种让人开心的狩猎活动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可这一次不是狩猎,不是军演;而是真实的战争爆发了。敌军来犯,君王亲征,正在校场举行誓师大会,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熟习,可惜出了那么一点岔子——负责军需的官员跑来报告说,国库里空空如也,没有钱粮,也没有其他战备物资。这个消息对君王不只是晴天霹雳,真的是大祸临头了。故事就此结束。但一句“丧其资斧”就留给人们许多猜疑。是国库真的发生了失窃案;还是因为君王平日里带头大肆挥霍国家财富,王室亲贵和经管官吏跟风效仿,用各种方法侵吞挪用了国库的钱财?国库空虚的事紧急关头才有人来报告,那这位君王平时都干了些什么,难道他从来就没有过问过国家的财政收支情况吗?
殷商王朝的天子有没有因为迷恋狩猎而败坏国家的情况我手上暂时缺乏依据。但我知道夏朝的第三任君王太康的确实因为沉湎于声色犬马、纵情打猎而失国的。史料记载太康有一次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攫取了夏的政权。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可惜这位篡国的后羿自己也是个狩猎迷,他不吸取教训,重蹈了太康的覆辙,结果被自己的亲信家臣寒浞所杀,于是夏的政权再次易手。直到少康手里才重新恢复夏王朝的统治。
本篇表面上讲的是军令的事,实际上是讽刺挖苦某些昏庸的君王沉迷于打猎行乐,令不行禁不止,耗费国家的财物;到了真正面对战争的时候,就落到缺这少那、穷于应付的尴尬局面。想来作者要以此警示儿孙后人:军令要严明,行猎须节制。
楼主:班荆谈  时间:2020-06-12 10:35:43

卦辞:兑①,亨,利贞。
白话:兑换货币,兑现承诺契约,办事就顺利畅通,应该坚持守信的原则。
注释:①兑,指兑换货币和兑现契约;另一种说法同悦。
爻辞:
初九,和①兑,吉。
白话:公平合理的兑换货币,心平气和的兑现承诺和契约,双方都高高兴兴,相安无事。
注释:①和,1、和顺,和气,没有阻滞。2、同合,公平合理。
九二,孚①兑吉,悔亡②。
白话:一个人守信用兑现合约就万事大吉,如果违约食言,甚至逃跑躲避,总有后悔的时候。
注释:①孚,诚实守信。②亡,违约逃避。
六三,来①兑,凶②。
白话:恶意违约,等到对方找上门来要求兑现合同契约,恐怕没有好果子吃。
注释:①来,找上门来。②凶,紧急,危险。
九四,商①兑未宁②,介③疾④有喜⑤。
白话:商家为兑换货币或者兑现契约的事正吵得不可开交,此时中介急忙赶来,看起来事情解决有望。
注释:①商,商人,商家。②宁,安宁。未宁,争执不下的意思。③介,中介,担保人。④疾,急,快。⑤喜,喜事,高兴事。
九五,孚①于剝②,有厉③。
白话:如果轻信那种蓄意欺诈的人,日后必定会发生纠纷甚至暴力冲突。
注释:①孚,相信,轻信。②剥,剥削,欺诈;指蓄意欺诈的商家。③厉,暴戾,指暴力冲突。
上六,引①兑。
白话:如果因意外事故和各种原因不能如期兑现承诺和契约的,可以考虑延期兑现。
注释:①引,拉,延伸。这里是延期的意思。
讲解:兑也是伏羲八卦之一,前人有释兑为愉悦的,我以为不妥。觉得应该解释为商业上的兑换、兑现较为妥当。
早在私有制社会出现之前,人们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部落跟部落之间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互通有无,满足各自的需求,这便是商业的萌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商品交易也越来越频繁,于是产生了与商品等价的货币,出现了买卖合约、借贷契约等商业元素;进而伴生出不同货币的兑换比率怎么计算(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货币也必然有所不同,比方说古代有贝币、帛币和金属币,其中金属币按形状又有刀形币、斧形币、泉形币等好几种),买卖合约、借贷合同及其他契约如何得以兑现等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这些问题不解决,社会就会乱象丛生,商旅业就不可能得到持续有序的发展。
卦辞“兑,亨,吉。”中的兑涵盖很广。它包括了商品交易中的以物易物,也包括了不同国家不同货币的兑换,还包括一些商业中买卖合约、借贷契约以及其他契约合同的兑现。因为这些事物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体现了人们必要的需求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它们的存在是合理的。亨强调的正是这种合理性,而吉则预示只要处理得当,只要人们形成了共识,商旅业就会日益兴旺,人们都能从中受益。
爻辞初九“和兑,吉。”说的是商品交易以及买卖合约、借贷契约的条款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不能用垄断或倾销等不良商业手段来打压对手,不能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发国难财,不能趁人之危贱价收购别人的房产地产,不能搞霸王条款,不能搞店大欺客或者客大欺店等等。只有公平公正合理的商业规则和行为才能促进商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兑也可以理解为经商理应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是商人必须信守的一条理念。
九二“孚兑吉,悔亡。”主要强调签订借贷契约和期货买卖条约的双方都要遵约守信。借方要按契约规定的期限偿还本金和利息;而贷出方在收到借出的本金和利息之后,理应要将借条和抵押物一并交还给借方。期货买卖的供货方要如期保质保量将货品交付给买方,而买方也要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向供货方付款,不得借故拖欠或压低价格。如果有一方因故不能兑现契约而躲避逃责,那就要为此付出代价。轻则会被登录商界失信的黑名单,重则会被对方告上法庭,追究法律责任,使他们后悔莫及。
六三“来兑,凶。”说的是有关商业纠纷。如果缔约的一方不守信约,拖债赖账;等到对方打上门来追债要账,事情就不好办了。虽说远古社会的人都比较诚实淳朴,但品行不端的人还是有的。特别是在商界,所谓“旅琐琐,斯其所”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商业和商人的特殊性,反映商业上的违约纠纷在所难免。结果会怎么样呢?一种情况是违约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和靠山,债权人无可奈何,只好忍气吞声,知难而退;另一种情况是违约方没有背景,被对方按约以房地产抵债,扫地出门,流落街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双方发生械斗,被官府已违反治安条例的罪名将他们一并锁拿投入监牢。说明商场上违约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自古以来商界因未兑现承诺和契约的纠纷多了去了,经常闹得纷纷扬扬,不可收拾。但有一个环节可以让纠纷得到缓冲,那就是中介的作用。我们通常在商业契约中只注意到缔约的甲方和乙方,其实还有一个第三方,就是所谓的中介,或者叫中人,相当于现如今所谓的公证人。但是中国古代的中介不但承当证人的义务,而且还承担着担保一方或双方履约的责任,所以又被称之为保人或担保人。在缔约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中保人匆匆赶来肯定会给事情带来好的信息。这也说明中国古代已经有了中保机制,而中保机制的存在又为调解商业纠纷起到了一定的纾困解难的作用。
九五“孚于剝,有厉。”说的是又一种商业上的不良现象。有人轻信奸商的甜言蜜语(相当于如今诈骗团伙的虚假广告),上当受骗,赔了老本又不甘心,最终酿成暴力冲突。说明奸商固然可恨,而轻信奸商的人本身也有贪占便宜见钱眼开的毛病,否则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上六“引兑”的意思就延期兑现合同契约。这种事在商界屡见不鲜,而且古今中外都有。不过这延期兑现也分两种情况:一种因为客观原因确实兑不了现。比方说合同规定甲方秋后向乙方提供万担稻谷,可是由于这一年南方遭灾,万担稻谷确实很难如期收购上来,只能延期交货了;又比方说甲方的货物按期送到了,可是乙方的资金链出了问题,确实不能如约付清货款,也只能延期付款了。另一种是主观原因。比方说某地产商以每平一万元的价格卖出了一批期房,事后得知此楼盘附近要修建大型的公共设施(如机场、公园之类),估算着自己的楼盘到时候会大幅涨价,于是故意拖延工期,迟迟不能交房;等到购房人来催的时候,就谎称自己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什么时候能够交房不好说,如果大家等不及,就把已付的房款退给大家。这是典型的恶意延兑。也许正因为延期兑现合约的情况复杂,所以作者才不置褒贬。
说到兑现承诺遵守契约的事,有人认为西方国家注重契约精神,样样事都以契约文件做依据,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也有利于法庭的裁决;而中国人重感情讲道义而不重视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文书,往往使许多事情变得复杂化,给法律诉讼带来不少困难。比方遗产继承和亲友之间私下借贷方面的问题。普通中国老百姓临死之前一般是不留遗嘱的,要留也是口头的嘱咐;中国人亲友之间借点小钱小米也不习惯打借条,觉得那样有伤感情;这些习惯做法确实也引发了一些纠缠不清的矛盾争执。这是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有必要加强契约意识。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契约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契约也是由人制定的,它本身并不能保证对签约双方完全公正公平。第一,心存欺诈的一方可以给心地忠厚的人设计各种陷阱,让对方上当受骗。第二,强者可以用各种手段逼迫弱者签订不公平的条约。第三,强者可以毫无理由的撕毁以前签订的条约。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契约只对实力相当且守信用的人起约束作用,对实力超级强大的霸陵者和言而无信的无赖,所谓的契约协议有可能不作数。
华夏民族自打创造文字以来就有契约。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史料散轶,不大容易收集罢了。但据古文字学家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确有关于商业借贷的文字,而西周以下有关借贷和买卖的合同契约就不胜枚举了。还有友好邻邦的军事结盟的盟书,敌对国家停战休兵的和解协议,都属于契约文件。可以说华夏民族的契约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本篇的核心在于一个兑字。承诺别人的事好好去完成,借贷的钱物须按时还清,签订的协议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所谓的契约精神;才能取信于人,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信用为立身之本,守信的人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多的合作伙伴,有利于自己的事业稳步发展。反之,就会失信于人。失信的次数多了,信誉就越来越低,他人就会远离你,提防你,你就成了孤家寡人。

楼主:班荆谈

字数:17832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1-02 19:09:45

更新时间:2020-06-12 10:35:43

评论数:9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